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控制范文

2023-12-17

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控制范文第1篇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RG.CORP.

南昌万达城工程 住宅楼板裂缝处理方案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南昌万达城项目部

2015年04月

第 1 页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处理施工方案

一、 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各相应建筑图、结构图

二、 基本概况 2.1建设概况

经现场质量检测发现,住宅、商铺楼板因受混凝土凝结产生收缩及温度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楼板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裂缝。此类裂缝经专业修补后,可以正常使用,不影响结构安全。 2.2 设计概况

根据户型和层数不同,各层楼板厚度不一,楼板厚度在100~150mm之间。

三、使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各住宅、商铺现浇楼板裂缝处理。

四、现浇楼板裂缝的处理

第 1 页

混凝土结构裂缝修复是在可能情况下对结构构件裂缝进行相应处理,这是对结构构件的耐久性和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的一种裂缝处理方法。一般情况下,本工程可分为表面处理法、填充法。

4.1表面处理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楼板裂缝宽度<0.2mm,且深度较浅的细微裂缝,主要用来提高结构的防水性和耐久性。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填充材料无法深入到裂缝内部,仅仅是对裂缝表面进行闭合处理,

其修复要点为:

1)凿开表面,露出结构面,用钢丝刷清洁表面污物;

2)用清水充分清洗并干燥;

3)用1:2水泥砂浆填充裂缝表面,注意刮抹均匀封闭。

4.2填充法

其施工工艺大致可分为:裂缝基层处理→切割、凿除裂缝边砼→封闭下部裂缝,→刷涂环氧树脂浆液、灌环氧树脂砂浆→刮平表面→养护。

填充法是沿裂缝处两边凿开混凝土,在该处填充修补环氧树脂材料

第 2 页

的裂缝修复方法。其适用于裂缝宽度>0.3mm的情况。这种方法在施工时,如凿开后发现钢筋已锈蚀,应先将钢筋除锈并作防锈处理后再作填充。对于住宅工程中常出现的钢筋混凝土楼板斜角裂缝,当裂缝贯穿板厚时,其修复方法可采取凿槽嵌补法。其方法为:先沿裂缝凿一条深40~60mm,上口宽40~60mm的“V”、“U”形槽,槽内先用环氧树脂浆液打底,再采用环氧树脂砂浆灌缝,剩余部分用环氧胶泥填充压实,抹平养护。

环氧树脂浆液慢渗具有以下特点:

1.环氧树脂浆液,可灌入0.3~1mm的细小裂缝。

2.固结体强度高,抗压强度40-80MPa,抗拉强度大于33MPa,是混凝土的10倍以上。

3.胶凝时间易控制,从30分钟到几十小时均可调节。

4.可在干燥或潮湿环境下固化,可满足粘结、补强、抗渗等多种要求。

对于结构承载力不足的引起的裂缝采取本技术处理外,还应该采取其他加固措施,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五、防止质量通病的措施

1、本工程砼板面必须保持干燥,否则,就达不到加固效果;

第 3 页

2、本工程外露梁板雨天应停止施工。

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控制范文第2篇

摘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是长期困扰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个难题,也是居民住宅质量投诉常见问题。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仍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特别是避免有害裂缝的产生。本文分析现浇楼屋面板裂缝的形成原因,并依据施工实践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现浇楼板;裂缝成因;预防

1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樓板裂缝类型及成因

1.1塑性干缩裂缝及成因

针对塑性干缩裂缝,俗称龟裂,在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中较为常见。通常情况下,塑性干缩裂缝的出现,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钢筋配筋率有着很大关联,该裂缝问题大多会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生成,其分布没有任何规律性。在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以后,若表面养护缺乏及时性,表面水分流失的速度机会大大提升,最终产生生较为强烈的收缩。基于这种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会逐渐降低,直至散失,从而使得混凝土体系收缩剧烈,再加上混凝土对这种收缩有很大反应,进而出现裂缝。在对混凝土搅拌期间,水泥的使用不合理,出现了超出标准的现象,致使水泥的收缩率提升,加剧了混凝土的收缩性。

1.2自干燥收缩裂缝及成因

在建筑施工中,自干燥收缩裂缝也是比较普遍的问题,对工程整体质量的影响非常大。经分析,该裂缝与塑性干缩裂缝,其属于一种相互连接的裂缝,在走向上,没有规律可循,且具有纵横交错的特点,裂缝的宽度偏细,但却非常深,在混凝土梁、楼板类构件的表面出现几率较大。通常,裂缝子的走向大多会在混凝土结构较短的方向。在整体混凝土结构的截面位置,这种裂缝发生率也会相对较高,具体表现形式为裂缝截面延伸到截面部位,并且会伴随环境温度、湿度而发生改变。在实际的施工工作进行阶段,因为载力的作用,致使混凝土在振捣完成,体积出现了收缩的情况,水分也严重当丧失。同时,混凝土本身的温度变化比较小,收缩会越来越强。此外,在混凝土内部,约束力变形比较严重,最终形成了拉应力,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开裂,使得构件水分逐渐蒸发,进而导致混凝土体积收缩被地基严重约束,大大增加了裂缝出现几率。

1.3温差裂缝及成因

通常情况下,温差裂缝在粱板或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中比较常见,裂缝成轴线特点,也没有任何的规律性,裂缝的形成多成于短边。一般,若结构面积相对较大,裂缝就会呈现出纵横交错的特征,程度颇深。有时,裂缝也会以贯穿性的形式存在,沿着全长分段发生,尤其是在中间的位置,分布尤为密集,宽度不小于0.5毫米。在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中,该裂缝深度发展与气温有着很大关联。特别是在夏季,裂缝较窄。但在冬季,裂缝则会很宽。温差裂缝的出现,与混凝土整体温度有着紧密关联。如果楼板的厚度大于450毫米,在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以后,会释放出大量的水热化。而对于这些热量来说,会大大促进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提升,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内部的温度不一致,存在了温差,一旦发生不均匀降温现象,必然会引发降温收缩。因为混凝土内外部的约束力很强,并会逐渐转化成拉应力。在早期,混凝土无论弹性模量,还是抗拉强度,都比较低,从而导致裂缝出现。不同的是,对于该种温差,大多只是在表面的位置很突出,若不在表面,则会被渐渐削弱。故而,温差裂缝只存在于混凝土表面较浅的区域,对面层以下的结构影响不大。

1.4不均匀沉降裂缝及成因

通过对不均匀沉降裂缝的深层次分析,出现的形式大多为贯穿性裂缝。这种裂缝在形成以后,对建筑物的影响非常大,会导致建筑的整体形态发生改变。特别是在建筑结构的上部位置,裂缝问题的体现更是尤为明显。在沉降裂缝发生的时候,可以和地面垂直,或者形成30°-45°角。并且,随着结构的不断变形,裂缝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该种裂缝在出现的时候,没有对称性,在薄弱的位置出现的比较密集。裂缝与结构节点的差距很大。此外,对其他的裂缝问题不同,不均匀沉降裂缝受到温度的影响不大。但是,其受建筑自身荷载的干扰却相对大一些,如果沉降大,则裂缝的宽度也随之增大。

2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预防、处理

2.1塑性干缩裂缝的预防和处理

针对塑性干缩裂缝,在预防和处理上,应该加大防治。第一,塑性干缩裂缝的预防。在对塑性干缩裂缝控制和预防过程中,首先,强化对混凝土水灰比的把控,在对骨料级配期间,选择的石子粒径一定要好。并且,将混凝土的孔隙率和砂率尽量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在对混凝土振捣期间,务必要确保振捣时间的充足,全面促进混凝土密实度的提高,以便混凝土的收缩能够规避,从而让抗裂强度可以提升。其次,在浇筑前期,需要对做好模板表面洒水工作,确保模板的湿润度较好。若因为特殊构造需要利用模板,则要利用润滑剂。在浇筑结束后,第一时间覆盖,加大养护力度。最后,在高温天气或者强风季节,需要做好养护,保证塑性干缩裂缝问题能够得到科学规避。第二,塑性干缩裂缝的处理。与温差裂缝等问题相比,塑性干缩裂缝不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太大的影响。然而,这种裂缝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并且,该裂缝也是诱发其他裂缝的关键因子。因而,在施工期间,需要在早期加大治理。在治理时,针对混凝土表面,可以利用砂浆涂抹,若裂缝问题大,则需要应用胶泥等,做好封闭处理。

2.2自干燥收缩裂缝的预防和处理

第一,自干燥收缩裂缝的预防。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需要科学配比,强化把控混凝土塌落度,最好控制在160±20。在混凝土中,砂的级配要高,保证不会出现粉砂。在初凝之后,及时开展二次抹压工作。待成型以后,务必要做好早期的预防工作,依照具体温度,适当的对养护时间进行延长。第二,自干燥收缩裂缝的处理。因为这种裂缝不会对混凝土结构强度产生太大影响。但是,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因此,在这种问题出现的时候,应该做到早预防、早处理。在预防阶段,可以利用水泥砂浆涂抹,在前期,清除干净混凝土表面的浮灰,然后洒水,以便裂缝的湿润度良好,最后抹水泥砂浆。

2.3温差裂缝的预防和处理

第一,温差裂缝的预防。在预防温差裂缝时,尽可能的应用低热或者中热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并且,降低水灰比,最好把控在0.6以下。对骨料的级配进行优化,适当的掺加粉煤灰,保证水热化问题可以良好降低。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需要更新施工工艺,降低浇筑温度。第二,温差裂缝的处理。该裂缝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因此,一旦发现,必须要第一时间处理。利用水泥砂浆进行涂抹,并适当的加入环氧胶泥,做好封闭处理。

2.4不均匀沉降裂缝的预防和处理

在建筑施工工作开展的前期,需要在综合工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下部基础展开加固工作,楼板的模板支撑作用大多集中在下层楼板上。因而,在控制层面,应该保证支撑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同时,在拆模期间,应该开展养护试块实验工作,在强度大于90%之后,才可以拆除。并且,强化对填土地夯实等的加固,若在土地施工期间,一定要在填土层对模板开展支护工作。最后,模板的支撑需要有足够的强度,以便地基的额承载力的受力可以均衡,不会引发不均匀沉降裂缝问题。

3结束语

总之,针对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其属于建筑工程建设中较为普遍质量顽症。实践得知,导致裂缝出现的因素有很多,诸如:环境温度和湿度发生改变等。因而,为了规避裂缝问题,在施工设计和施工前期,应该做好预防,加大重视,科学处理。

参考文献:

[1]钟振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山西建筑,2017,29(011):149-150.

[2]陈化兵.房屋建筑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06):1033-1033.

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控制范文第3篇

通常情况下, 现浇板裂缝一般表现为:不规则、不连贯表面微裂缝;表面龟裂、纵向、横向裂缝以及斜向裂缝。下面主要从混凝土原材料、施工、设计等方面, 进行具体分析。

1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1.1 原材料质量方面

现浇板所用的材料是钢筋和混凝土的质量若不合格, 会造成现浇板出现裂缝。如混凝土方面:骨料中含泥量过多;水泥凝结或膨胀不正常;蛋白质、玄武岩等碱性骨料与碱性很强的水泥起化学反应, 都有可能产生裂缝。水、水泥、外渗混合材料外加剂溶液的计量偏差, 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置的混凝土收缩大, 抗拉强度低, 容易因塑性收缩而产生裂缝。泵送混凝土为了满足泵送条件, 坍落度大, 流动性好, 易产生局部粗骨料少、砂浆多的现象, 混凝土脱水干缩时, 也会产生表面裂缝。钢筋方面:为节省成本, 采用不规范厂家生产的钢筋, 钢筋的延性、韧性和可焊性都较差, 抗拉强度低, 很容易产生裂缝。

1.2 施工质量方面

在施工中混凝土过分振捣, 模板、垫层在浇筑混凝之间洒水不够, 过于干燥, 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裂缝。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会使混凝土表面形成含水量大的水泥浆层, 引起表面体积碳水化收缩, 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施工中过早拆模或在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 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 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 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或导致或断裂。施工未留好施工缝;疏松混凝土未彻底凿除等都可能造成板面的裂缝。

1.3 混凝土的收缩

在硬化初期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 引起混凝土体积的收缩;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自由水蒸发而引起干缩。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时, 钢筋混凝土粱、柱、墙、板等构件产生收缩变形。在水平方向上楼板的收缩变形一般均超前于 (或大于) 梁、柱、墙使楼板内出现拉应力, 梁内呈压应力;另一方面是外纵墙与山墙在外界气温的影响下, 经历热涨和冷缩的反复作用, 对房间沿外墙角部楼板产生较大的主拉应力。当楼板内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并且楼板变形大于配筋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的时候, 楼板内就会产生裂缝。

1.4 设计方面

在住宅建设中, 由于基础处理不当, 产生不均匀沉降, 引起楼房的拉裂和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开裂。设计屋面板不设置保温、隔热层或所设保温层厚度不够, 整体挠度偏大, 会引起板四角裂缝;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 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 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 引起板四角裂缝。设计时有时忽略了对板在正常使用阶段其承受的荷载而引起的挠度及裂缝宽度的验算, 由此而引起裂缝, 有时还会超过规范的最大允许值, 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5 设备专业方面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有时也受到设备专业的影响。如将照明、有线电视、通讯等管线直接敷设于现浇板中, 上下交叠铺设, 有时集中于某一处现浇板中的管线多达7~8根, 并且这些管线的直径多为2cm~3cm, 致使水管、电线套管上皮在垫层厚度1/3以内, 保护层厚度不足都可能造成板面沿管线长度方向产生裂缝。

2 针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形成的原因分析, 其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2.1 原材料质量方面的预防措施

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的要求确定配合比, 正确选用水泥, 要控制水灰比, 使之不大于0.4, 对水泥标号和安定性进行严格试验。研究开发泵送条件下的低收缩率的干硬性混凝土, 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工程上。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 减小空隙率和砂率, 最大粒径控制在15mm~20mm, 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选择合理运输路线, 缩短运输时间, 避免混凝土拌和物发生分层、离析。

2.2 施工方面的预防措施

在混凝土浇捣前, 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避免过多吸收水分, 尽量做到既振捣充分又避免过度;在楼板浇捣过程中要派专人护筋, 避免踩弯面负筋。在大粱两侧的面层内配置通长的钢筋网片, 承受支座负弯矩, 避免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裂缝;浇筑完毕后, 应限制表面刮抹到最小程度, 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 并采用覆盖保温的办法防止混凝土表面脱水而产生干缩裂缝。因此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 尤其在7d内使混凝土始终保持湿润状态是防止混凝土裂缝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控制施工进度, 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30%前不受振动, 只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在上面堆放材料, 材料必须分散堆放并且必须轻放、慢放。注重拆模的顺序, 由于楼板变形由中间渐渐向支座变化, 荷载支承也同时转移, 所以拆除模板支撑应从跨中开始, 减小楼板的挠曲变形, 避免因荷载和变形突变, 造成板挠曲过大而形成裂缝。对于较粗的线管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 可增设垂直于线管的抗裂短钢筋网加强, 抗裂短钢筋采用ф6~ф8, 间距≤150, 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mm。

2.3 设计方面措施

在结构设计时,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应尽量避免过大的跨度, 增加次梁根数来减小现浇板的跨度, 以避免现浇板的厚度过大, 则现浇板的跨中挠度过大, 现浇板的跨中裂缝、支座裂缝过大。在平面布置上应该尽量减少凹凸转角、体形突变等, 这些位置往往是薄弱环节, 存在着应力集中, 受到混凝土收缩及出现温差变化时易产生裂缝。另外, 房屋的长度等于或大于40m时, 可将房屋每隔20m左右在板的支座上设置l0mm宽的伸缩缝, 将长板变为短板, 而原来配置的钢筋不断开。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 钢筋间距宜取为150mm~200mm, 并应在现浇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现浇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总之, 要控制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的形成, 必须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原材料质量, 在设计与施工等过程中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尽可能减少或避免裂缝的出现。

摘要:由于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在房屋建设中大量推广与应用, 文章结合建设施工的实际经验, 从混凝土原料方面、施工质量方面、设计方面、混凝土的收缩、设备专业方面, 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控制范文第4篇

一、表现形式

现浇板易产生贯通性裂缝或上表面裂缝;现浇板外角部位易产生斜裂缝;现浇板沿预埋线管易产生裂缝

二、主要治理措施

2.1住宅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当平面有凹口时,凹口周边楼板的配筋宜适当加强。当楼板平面形状不规则时,宜设置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

在未设梁的板的边缘部位设置暗梁,提高该部位的配筋率,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2.2应加大现浇板的刚度。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设计厚度不应小于100mm,厨房、厕浴、阳台板不得小于80mm,当埋设线管较密或线管交叉时,板厚不宜小于120mm。对于过长的单向板,设计时应进行抗裂验算,合理确定加密分布筋的配置。 2.3现浇板配筋设计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细且密的配筋方案。

2.3.1屋面及建筑物两端的现浇板及跨度大于4.2m的板应配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

2.3.2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的数量、规格不应小于7Φ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2m。

2.3.3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处、大开洞削弱处等易引导收缩应力集中处,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50mm,直径不应小于8mm,并应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纵横两个方向的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应小于截面积的0.15%,且不小于Φ6@200 2.3.4管线应尽量布置在梁内,当楼板内需埋置管线时,管线必须布置在上下钢筋网片之间,且不宜立体交叉穿越,确需立体交叉的不应超过二层管线。线管在敷设时交叉布线处可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混凝土浇筑顺利且振捣密实。当两根以上管并行时,沿管方向应增加Φ4@150宽500mm的钢筋网片,做到在应力集中部位有双层布筋。

2.4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当大于C30时,应采取抗裂措施。

2.5剪力墙结构住宅,结构长度大于45m且无变形缝时,宜在中间位置设置后浇带。后浇带处应设置双层钢筋,后浇带混凝土与两侧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个月。

2.6预拌混凝土使用单位在订购预拌混凝土前,应根据工程不同部位和环境提出对混凝土性能的明确技术要求。掺合料总掺量不应大于水泥用量的30%。

2.7对高强、高性能和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建设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参与配合比设计。

2.8模板支撑系统必须经过计算,除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2.9后浇带处应采用独立的模板支撑体系,浇筑前和浇筑后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前,后浇带两侧梁板下的支撑不得拆除。

2.10应加强对现浇板负弯矩钢筋位置的控制。控制负弯矩钢筋位置设置足够强度、刚度的通长钢筋马凳,马凳底部应有防锈措施。双层上排钢筋设置钢筋小马凳,每平方米不得小于2只。

2.11在混凝土浇筑时,对裂缝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跳板。 2.12预拌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严禁随意加水。

2.13现浇板浇筑时,应振捣充分,在混凝土终凝前应进行二次压抹,压抹后应及时覆盖和浇水养护。

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控制范文第5篇

1 混凝土现浇楼板常见裂缝种类

(1) 450斜裂缝:该类裂缝主要分布在房屋四角及内外墙交接角部, 且大多数裂缝穿透楼板, 裂缝形态一般呈中段宽, 两端窄, 端头消失在圈梁边, 与外墙夹角约成45°。

(2) 平行于楼板短边和长边的裂缝:这类裂缝常出现在楼板中部, 多发生于楼板整体连续浇注的工程中。

(3) 穿线管位置裂缝:这类裂缝位于板内埋设线管的地方, 裂缝分布沿线管走向。裂缝常常上下贯通, 缝宽较大。

2 裂缝的成因

2.1 混凝土材料方面

(1) 采用高强度水泥, 使水泥水化热升高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加大。同时, 混凝土中单方水泥用量增加, 也将造成混凝土收缩变形增大以及内部温升增大, 进而导致裂缝产生。

(2) 泵送商品混凝土使坍落度增加, 水泥标号提高, 骨料粒径减小, 水泥用量、用水量、砂率等都比以往现场拌制混凝土有显著的增大, 以及减水剂、各种外加剂的应用, 从而导致混凝土收缩及水化热都比以往现场拌制混凝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且收缩时间延长。这也是导致混凝土开裂日趋严重的原因之一。

2.2 施工方面

(1) 施工时找平层过厚, 因找平层素混凝土抗裂性差, 在温度和收缩变形作用下极易产生楼板表面裂缝。

(2) PVC管作预埋与混凝土结合差, 在混凝土浇捣时, 容易引起PVC管上移或下沉, 使得板顶或板底保护层变薄, 从而使楼板出现沿穿线管走向的裂缝。另外, 由于板底钢筋保护层垫块设置不当或过稀时, 也会由于浇捣混凝土使板底出现裂缝。

(3) 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或施工荷载作用下, 由于模板的支撑变形较大, 使得楼板在混凝土硬化前, 产生初始塑性裂缝。这种裂缝在拆模后会受到干缩、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开展变大。

(4) 泵送混凝土具有较大的粘聚性和流动性, 致使现浇楼盖的塑性裂缝问题较过去普通混凝土显得非常突出。施工过程中若模板松动、位移或者混凝土浇捣不密实、不均匀, 漏振、过振就会引起沿钢筋走向或与构件形状有关的塑性沉降裂缝。

(5) 养护时间不足, 养护措施不当, 再佐以混凝土本身收缩量大、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 导致楼板过多地出现超出规定宽度的裂缝。

(6) 板负筋下沉产生的裂缝。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施工人员野蛮操作, 任意踩踏钢筋, 致使负筋下陷, 保护层过大, 减少了板截面的有效高度, 使板的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从而导致板裂缝。

2.3 设计方面

(1) 由于结构计算的疏忽, 设计板件偏薄的板缝影响到结构安全。

(2) 设计中未充分估足装修荷载、使用荷载以致设计受力小于实际受力, 楼板因此开裂。

(3) 设计中对屋面温度应力重视不够, 保温、隔热层设置不当或不足, 屋面板很容易受温度影响而开裂。或者伸缩缝设置不合理, 也容易造成楼板因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叠加作用下而开裂。

(4) 楼盖边界约束加强, 但未采取有效的阻裂措施, 使得楼板在温度应力、收缩约束应力的作用下, 在楼板中部 (板面往往没有钢筋) 出现垂直于长约束边的裂缝, 或者在楼板边角出现45°斜裂缝。

(5) 对比较悬殊的不等跨连续板, 有些设计人员图省事不按实际受力分析计算仅按经验配筋往往造成中间小跨板面负筋长度不足而产生小跨板面裂缝。

3 现浇楼板裂缝预控措施

为了避免现浇楼板产生有害裂缝, 应从混凝土材料、设计、施工三个方面进行预防。

3.1 混凝土材料方面

(1) 根据工程特点选用合适的、质量可靠的水泥品种。现浇楼盖往往厚度不太大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是其开裂的主控因素故应选用收缩较小的粉煤灰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 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单方水泥用量, 尽可能选用较低标号的水泥配制楼板混凝土。

(3) 粗细骨料应选择级配良好且最大粒径尽可能大的骨料。如在满足泵送混凝土的前提下, 选用粒径较大的石灰岩碎石, 细度模数M=2.830左右的中砂。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而且可以减少用水量和水泥用量。

(4) 严格控制水灰比, 尽量减少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5) 选择适宜的外加剂, 有条件的应作外加剂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收缩对比试验, 尽量避免采用早强型外加剂。除非有特别需要和专业人员指导, 不应滥用膨胀剂来减少混凝土收缩。

3.2 施工方面

(1) 确保楼板厚度、混凝土强度、钢筋直径、上下层钢筋之间的有效高度、钢筋的锚固长度以及下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楼板找平层厚度也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过厚, 或取消找平层, 混凝土浇注后, 一次性压平磨光。

(2) 认真审查工程结构设计图纸, 复核板厚、钢筋。屋面板的配筋设计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应适当放大。

(3) 加强钢筋工程的隐蔽验收, 注意检查钢筋的直径、间距、上下层钢筋之间的有效高度、钢筋的锚固长度、下层钢筋的保护层垫板厚度及分布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 浇捣混凝土时, 必须安排专门的护筋人员, 以免上层负筋被踩压下沉。

(5) 预埋线管铺设应有可靠合理的固定措施, 使之从板件中部穿越;避免在同一位置布置多条管线。

(6) 严禁在现浇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之前拆模, 板上施工堆载应均匀分布, 且避免过重。确保板件厚度及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7) 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支撑的可靠, 特别是对底层模板支撑点地基要夯。

(8) 混凝土浇筑时布料、振捣要均匀, 不得漏振或过振。对泵送混凝土要在浇筑后1h~1.5 h最好复振, 防止早期塑性沉降裂缝的产生, 并注意观察, 若已出现裂缝, 要及时用木模拍打、抹平、搓毛。

(9) 加强楼板湿养护。混凝土浇筑成型后, 适时覆盖浇水养护, 防止曝晒和大风袭击, 确保湿养护时间满足规范要求。一般要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混凝土养护虽然不能影响其最终收缩量, 但可以减少早期收缩, 防止楼板早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混凝土楼板施工时应注意气象变化, 最好避开天气剧烈变化的时段 (如刮风、下雨、降温等) 。

(10) 楼板不得过早上人、堆放材料;应依据混凝土龄期及规范要求拆模。

(11) 采用商品混凝土时, 严禁在泵送过程中加水。因为这时候加入的水均为游离状的, 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大部分不参与水化反应, 造成水灰比增大, 使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的机会大大增加。

3.3 设计方面

除提高设计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 严格遵照规范设计, 加强图纸复审制度外, 特别要引起结构设计人员对混凝土楼盖产生非结构裂缝的重视, 改变过去对产生这种裂缝与设计无关的错误观念。

(1) 不要单纯为降低工程造价, 选用厚度较薄的楼板。楼板为铺设管线防止裂缝, 降低对温度的敏感性, 不宜采用厚度低于100mm的楼板。

(2) 不要采用过高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更不要为考虑施工方便将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梁柱取为一致。设计人员要改变过去只对混凝土提出强度等级一个要求的作法, 最好为减少混凝土收缩, 对外加剂掺量、水泥用量等也提出要求, 以便提醒混凝土供应商、施工方对之重视。

(3) 增强楼板周边约束的同时, 要注意构造钢筋的加强, 防止因约束应力的加大而导致楼板裂缝的开展和过大。可在楼板外边角上下层设置放射状的钢筋, 钢筋长度应超过楼板边长的1/3, 这样可有效防止楼板边角产生超出规定宽度的45°斜裂缝。

(4) 屋面保温、隔热层要设置合理, 并且要保证合适的材料和厚度;合理设置温度缝。

4 现浇楼板裂缝产生的补救办法

现浇混凝土板开裂问题, 应重在预防, 补救乃是不得已之下策。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裂缝产生后的补救方法。

(1) 板上层裂缝:可用环氧树脂修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是:将缝表面凿出一个上宽2cm~3cm, 深3cm~4cm的V型槽, 用水冲刷干净, 再用环氧树脂掺丙酮 (稀释) 、乙二胺 (增加强度) 、苯二甲基二丁脂 (增加韧性) , 并与砂浆混合进行填补。各成分所占比例按有关技术资料确定。

(2) 板上层裂缝:还可用高压喷浆的方法修补。喷浆前须用高压水将缝冲刷干净。

(3) 裂缝较多的板:可用在板上表层覆盖钢丝网细石混凝土的方法修补。做法是:先将板上表面凿开, 冲洗干净, 然后布上一层。b4@150的钢丝网, 再浇上一层厚4cm~5cm的细石混凝土 (混凝土强度比板高) , 该覆盖层应锚固在四边支座上。

(4) 板下层裂缝:一般不影响结构安全, 用环氧树脂修补法较适合。

5 展望

混凝土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人造建筑材料, 建筑工程中的裂缝问题主要是围绕混凝土这一广泛而特殊的材料展开的。由于混凝土的裂缝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因此许多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对此进行了很多研究。但迄今为止的研究主要是从使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某些个别的原因 (如收缩、碱骨料反应等) 进行研究, 未能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从整体上加以把握。而当前的混凝土中多种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的加入使混凝土的组成日趋复杂、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也更为多样, 单单凭对单一的影响混凝土开裂的因素进行研究来指导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是不够的。因此, 采用新兴的研究方法如系统方法不失为解决工程结构裂缝问题一个新的途径。系统方法是近年来兴起的研究复杂体系的有效方法, 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 但是在混凝土学科领域的应用则较少。在造成混凝土开裂的各种因素极其复杂的情况下, 只有将混凝土看作一个系统, 使用系统方法来研究混凝土工程裂缝才能得到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有效的、最优的方案。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设计、施工、监理的工程实践, 对建筑工程中最为常见的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 得出了这一结构构件常见裂缝主要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 并提出了从材料、设计、施工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控制的方法和措施以及裂缝出现后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成因,预控,补救

参考文献

[1] 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8.

[2] 赵国藩, 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M].北京:海洋出版社, 1991, 2.

[3] 谭维祖.混凝土的收缩、开裂即其评价与防治[J].混凝土, 2001, 7.

[4] R.Springensxhmid.Avoidance of Ther-mal Cracking in Concreted at Early Ages.1998.

[5] R.W.Burrows.The Visible and In-visible Cracking of Concrete.Mono-graph of AC1, 1998.

[6] 黄国兴, 惠荣炎.混凝土的收缩[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0.

[7] 潘立.关于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思考[J].工业建筑, 2000, 5 (30) .

[8] 廉惠珍, 等.我国混凝土工程发展中的儿个问题[J].建筑技术, 2000 (31) .

[9] 易俊义.李敏孙.现浇硅屋面砖混房屋顶层墙体温度裂缝控制[J].建筑结构, 1998, 4.

[10] 吴之乃, 郑念中.我国混凝土工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混凝土, 2000.

[11] 冯乃谦.商品混凝土在施工中的开裂与对策[J].2000 (9) , 1998, 4 (11) .

混凝土现浇板裂缝控制范文第6篇

近年来, 由于现浇砼楼板能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和整体性, 在民用和公共建筑中被设计人员大量采用, 由此也带来一个普遍的弊端:即楼板产生了裂缝问题。通过重庆地区房屋现浇楼板出现裂缝的案例调查, 裂缝一般都产生在主体结构完成后的装修阶段及用户入住后使用期间。楼板裂缝产生的结构部位有以下几种形式: (1) 在楼板与主、次梁交接处的上部受压区, 沿楼板的进深或开间方向均有; (2) 在楼板跨中位置, 走向沿进深方向; (3) 沿楼板预埋管件布置方向; (4) 施工缝或后浇带的两侧中部位置; (5) 在楼板四角约成45°的大致方向延伸。根据裂缝的相对深度, 一般为三种裂缝:当裂缝深度小于楼板厚度的10%称为表面裂缝;当裂缝深度超过板厚的50%以上且小于100%时称为深层裂缝;当裂缝深度等于板厚时称为贯穿裂缝。统计显示:出现裂缝的楼板中表面裂缝约占95%, 深层裂缝约占3%, 贯穿裂缝占2%。

二、裂缝产生的原因探讨

通过调查与实测证明, 砼裂缝原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 (一) 由设计考虑不周引起的楼板裂缝:设计荷载组合时, 考虑不周, 设计厚度不足, 忽视了楼板抗裂钢筋的设计、节点构造设计不合理等。 (二) 、外部荷载直接作用产生的裂缝:大多数房建项目由于工期任务紧, 第一天浇筑楼板砼后, 通常养护时间持续不到七天就进行二次结构 (砌体、过梁等) 施工, 在施工中没有严格限制施工荷载标准, 养护也不到位。砼楼板在自身承载力尚不够的情况下受到外荷载作用, 很容易产生裂缝。 (三) 、砼内部变形作用产生的裂缝:砼内部变形作用包括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两种。绝大多数的裂缝是由温度和收缩变形作用引起的。 (四) 、季节性温差产生的裂缝:房屋建筑工程工期一般都非常紧迫:有的是进入冬季前已经完成了主体施工。楼板处于高温和低温的季节性交替循环的环境中, 砼内部就会产生一种温差应力, 导致部分区域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受到楼板周边的梁、柱、墙体等构件的限制, 引起现浇楼板在转角处和楼板的跨中区域的拉应力超过砼本身的极限拉应变从而产生裂缝。 (五) 、因施工质量控制较差产生的裂缝:1、养护不好产生裂缝:在砼浇筑后的一周内没有进行有效的养护导致砼的硬化增长缓慢, 实际承载力达不到正常养护后的强度值, 受到的外荷载一旦超过了其实际承载力就产生裂缝;2、施工薄弱环节处理情况对裂缝的影响:现浇楼板施工缝或后浇带处出现的裂缝, 多数是新旧砼结合区域没有清理干净, 砼凝结硬化过程中内部发生较大的收缩变形产生裂缝。在楼板内的预埋线管的纵横交叉节点处, 砼的保护层厚度严重不足, 这些薄弱部位的砼拉应变远小于产生的温差应力或收缩变形, 极易出现裂缝;3、泵送砼工艺参数调整引起的裂缝:泵送砼要达到良好的可泵性就要求砼的流动性、和易性指标较高, 对坍落度和水灰比、水泥用量、用水量、砂率需要加大等, 指标的调整的结果, 将会带来砼内部的收缩变形及水化热作用上升, 凝结硬化时间增加, 此阶段容易出现裂缝。

三、裂缝控制措施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现浇楼板产生裂缝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我们可以对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 主要措施如下:

(一) 、首先从设计上进行合理设计, 增强节点构造:设计中需要考虑荷载组合和使用环境, 计算出楼板的有效厚度, 同时考虑增加楼板抗裂钢筋、支座的负弯矩钢筋, 加强节点构造配筋, 合理布置预埋线管的走向等。 (二) 、优化砼配合比设计, 提高砼的抗拉性能:国家应鼓励商砼厂家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广泛开展高性能砼进行研究, 筛选砼级配, 降低水灰比、坍落度、砂率, 减少含泥量和杂质, 增加骨料粒径, 掺入外加剂等, 提高砼抗裂性能。 (三) 、改善砼养护条件, 减小砼内部变形影响:养护条件的差异对砼内部收缩影响很大。按设计要求和规范科学养护砼, 减少裂缝的产生。 (四) 、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 加强砼浇筑后保护工作:划分短的流水施工段, 砼楼板浇筑后禁止提前上人或设备及其他动荷载的干扰, 控制砌筑时间, 一般应在楼板砼达到5~6N/mm2范围后; (五) 努力提高薄弱环节施工质量:对施工缝, 变形缝、后浇带、预埋线管等薄弱部位, 应列为施工质量关键控制点, 严格按设计要求及规范施工, 作好技术交底, 确保薄弱环节的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四、裂缝出现后的处理办法

针对楼板裂缝, 建议处理办法如下:1、如果裂缝深度在允许指标内, 可不处理。2、裂缝深度超过允许指标时, 尽快查明原因, 常规的做法是观察裂缝发展基本稳定后再处理。若出现了影响结构使用安全的裂缝, 应请原设计单位或设计资质不低于原设计单位的其他设计单位提出处理意见。3、对于不影响结构使用安全的裂缝, 参照以下方案处理: (1) 采用聚氨脂或环氧树脂、聚合物砂浆、氯丁胶乳砂浆涂抹于楼板表面。 (2) 通过专用压力设备将化学浆液 (一般为环氧树脂、聚氨脂) 压入缝内, 适用于贯通裂缝。 (3) 采用环氧胶泥, 密封油膏, 聚合物砂浆等人工开槽嵌缝处理。

五、结束语

如果现浇楼板出现裂缝问题, 应从设计方面、施工中荷载情况、季节性温差、养护情况、薄弱环节处理情况等方面分析比较, 查明引起开裂的主要因素, 选取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案。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出现部位、产生的主要原因, 对裂缝控制措施、裂缝产生后的处理办法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现浇楼板,裂缝部位,产生原因,控制措施,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的通知 (渝建[2012]301号)

[2] 《砼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 《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2015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上一篇:混凝土搅拌站管理规定范文下一篇:护士长工作总结和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