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教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

2024-02-03

开放式教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要求,作为44所省级电大之一的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设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分部。在新形势下,学校对图书馆如何通过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出力增色也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论述。

关键词:开放大学;文化建设;思考

根据中央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建设方案》的要求,作为44所省级电大之一的武汉市广播电视大学设立了国家开放大学分部,构建武汉开放大学框架,以促进武汉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也要思考如何为武汉开放大学建设出力增色。本文结合图书馆工作谈谈武汉开放大学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图书馆内外环境建设

图书馆的内外环境建设,是图书馆的功能是否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高效服务读者的关键。内在环境建设具体包括:一是文献资源的结构合理和质量把关。美国图书馆专家杜威曾说过“以最小的代价,为最多的读者,提供最好的读物”。当前,开放大学图书馆应将传统印刷型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建设结合起来,合理分配两者投入比例,并逐步扩大电子资源投入比例,实现印刷型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势互补,满足多种需要的文献资源体系。同时,对印刷型文献资源和电子信息资源,图书馆都应严格把关。特别要改进传统图书的采购模式中图书馆—书商—出版社的三方合作出现的服务漏洞以及图书从推荐到审核再到馆时间差过长、服务滞后的问题。二是提升馆员的职业素质。馆员热情的服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文明的言行举止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净化大学生的心灵、提高文化修养、规范行为举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可以通过短期培训、学历晋升、参观学习等方式提升馆员的职业素质。

外在环境建设,主要是加强图书馆文化环境建设,使图书馆成为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文化学习场所,学生在其中能充分享受一个知识殿堂提供的良好文化氛围,使他们身心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增加图书馆的吸引力和魅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图书馆通过定期举办各种校园读书活动、组织演讲比赛、请专家来校专题讲座等,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兴趣,开拓视野,提升能力,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目前,不少学校不重视图书馆,不少学生也从未用过图书馆,不知如何有效学习,不会有效应用所学知识,也缺少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随着武汉开放大学的发展与壮大,图书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对于学生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功能越来越明显,这将增强武汉开放大学的竞争力。

三、图书馆要利用网络,建立个性化服务模式

开放大学图书馆可确立以人为本、以服务为核心、以网络为平台的个性化知识服务模式,让各项资源和服务都直接面对读者,鼓励信息资源的持续性及有目的的更替,通过网络共同体内大量读者的共同参与,更好地实现知识资源的整合,使之更加适合开放教育的特点。图书馆可通过网页传播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以此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宣传,使其在长期的查阅资料和与图书馆交流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图书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精神家园。这是图书馆服务的又一创新。

四、推进图书馆服务的深度

图书馆应坚持为开放教育服务,为基层学院和学习中心服务,为各类远程教育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推进对学生的深度服务。图书馆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信息、学习内容及方式的咨询导航服务,为广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课程性教学资源的保障和素质性教育资源的拓展。图书馆不仅有服务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责任,还有服务于教学科研的义务,两者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图书馆还有服务于基层学院和学习中心、社区教育的职能,后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现出来。这种探索服务应得到图书馆重视。

五、塑造图书馆形象,提升武汉开放大学品牌知名度

一个好的图书馆是衡量一所大学文化品位、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图书馆要在开展高格调、高品位、现代气息浓厚的文化娱乐活动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塑造自我形象。让读者知道图书馆的建设正在向一个能为他们提供更多优质服务的方向发展,以多种方式促进武汉开放大学文化建设,同时加强宣传工作,强化宣传效果,使文化建设常态化、制度化。这一意识的增强,无疑可以提升图书馆服务品质,也非常利于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国家开放大学形象感和品牌知名度。

总之,在新的机遇面前,武汉开放大学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图书馆应增强责任感,明确角色与任务,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倡导“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文化,以“激情创业,快乐工作”校训熏陶学生,不断提升图书馆服务品质,使图书馆事业更上一层楼,为武汉开放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华.馆藏建设的方向标——读者决策采购[J].图书馆杂志,2012(1).

[2]朱丽丽.图书馆知识咨询服务提升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3(6).

[3]陈贵生,吴迪.远程开放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定位和实践探索[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4]杨海宁.开放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方案探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开放式教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对于如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何实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治理,笔者认为:一定要关注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个人终身教育的需求,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必须具有开放性、系统性。关注职业教育系统性,就要使职业教育从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向类型教育的办学模式转变。为此,必须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三个典型类型特征:一是跨界,即企业与学校联姻的合作跨界,是职业教育协同育人的结构形式和办学格局;二是整合,即产业与教育链接的需求整合,是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功能定位和社会价值;三是重构,即共性与个性并蓄的框架重构,是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设计方法和逻辑工具。跨界是前提,整合是过程,重构是结果。职业教育协同育人的办学格局由一元主体转向双元主体,职业教育生存发展的社会价值由单一需求转向双重需求,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的逻辑工具由单维思维转向多维思维,要求必须有跨界(物理的变化)、整合(化学的变化)和重构(生物的变化)的思考。

在此基础上,笔者想谈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关于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之所以提出类型教育,是因为目前我国社会分工强调的是层次,是一种垂直分工的模式,如由低到高依次为技术工人→技师→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工程师→科学家。问题在于,根据人才的垂直分工,教育也依此进行了垂直分层,导致社会普遍错误地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学术教育是高层次教育”。笔者以为,我们应该秉持“社会分工是类型”的理念,将这种垂直分工转变为水平分工。为此,教育应根据“社会类型分工”的需要,培养不同类型的职业人才。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应用教育培养工程技术型人才,普通教育培养科学技术型人才等。但不管是职业教育、应用教育,还是学术型教育,每一种教育类型都有自己的层次,即“类型中有层次”。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即类型,“状元”即层次,说的就是类型和层次的关系。升级版的中国经济,需要升级版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需要与普通教育等值而不同类型的升级制度。目前国家启动了1+X证书制度试点,1是学历,X是技能,通过两者综合反映学习者的能力。但是,目前职业教育还没有自己的分级和升级制度,1+X制度还需进一步拓展,为此需要加快建立涵盖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教育需要进一步开放,职业教育要“走出去”,需要采取国际普遍通行的做法。

怎样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按照传统思维,就是参照普通教育,即你有什么、我就应该有什么,如普通教育有本科、职业教育也要有本科,普通教育有硕士、职业教育也要有硕士等,在层次上考虑过多常常会忽略类型的本质。需要注意的是,普通教育的每一层次都不可能构成完整的职业资格,因此不能按照劳动市场需求输送相应的职业人才。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体系,而职业教育的每一级都能构成完整的职业资格,可随时根据劳动市场的需要输送相应的职业人才,因此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

为适应科技发展,提高国民受教育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但笔者认为,一个国家的人均受教育程度不是一次性实现的。人均受教育程度应该是在人的一生中多次完成的,所以必须考虑非正式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教育途径,这样才能与正规的学校教育一起,构成一个开放、终身的教育体系。因此,我国要加快建立在国家资格框架以及学分银行基础上的多途径开放式现代教育体系。

第二,关于职业教育学科地位。一直以来,职业教育只是一级学科教育学下属的二级学科。普通教育只有一个学习地点,即学校;而职业教育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习地点,即企业、学校等场所。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关注学校的运作规律,还要关注企业的运作规律;职业教育不能只关注学习心理学,还要关注工作心理学;不能只关注学习过程,还要关注与学习过程相关的工作过程。职业教育的基础科学,也就是元科学,不能只有教育学或教育科学,还应有职业学或职业科学。所以,职业教育治理要跨界运作,就要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既要关注教育、学校和学习,也要关注职业、企业和工作。正是这两组三个要素构成了两个领域之间的跨界。完成跨界后要实现整合和重构,要在职业学和教育学之间架设一个互通有无的桥梁。职业教育的跨界性表明,只有一个学习地点的普通教育的参照系,是不适用于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习地点的职业教育的。然而,在教育学领域,普通教育学无法覆盖的职业教育学,却只是教育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

同样,只有对跨界的教育进行跨界思考,对职业教育的学科地位才能有更加清醒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谈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类型的治理问题。目前,从事职业科学研究的人员寥寥无几。职业教育作为二级学科的地位,妨碍了有才华的青年从事这一学科的研究。这一学科研究水平的不高,也与其学科地位紧密相关。职业学或称职业科学,是关于职业和职业教育至关重要的“所有的认识”的科学,是整合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科学,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应用性实践研究,也不同于传统的科学理论研究,是将实践与理论两者结合在一起开展有机研究的科学。这就要求:一要关注实际职业劳动所适用的具体知识和方法知识的研究与系统化;二要关注实用相关专业科学需阐述的具体知识和方法知识的研究和系统化。而职业教育涉及或覆盖的专业科学,涉及三大产业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教育是一个明显的交叉学科。最近,我国将交叉学科列为一级学科。例如,新增了集成电路专业为一级学科,并将其从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为此,笔者也希望通过职教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在学科建设中提升职业教育的学术地位,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第三,关于职业教育管理职权。作为人力资源供给的职业教育,相比普通教育,具有更加宽广的“频谱”:它所覆盖的教育生源更加宽泛,不仅有应届生源,还有非应届生源;它的教育途径是多元的而非一元的,不仅包括正规教育的学校教育,还包括非正规教育的职业培训,还有非正式教育的自学、线上學习等;它的功能范畴更加广阔且具体,既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功能,也关注为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功能。例如,稳就业就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功能。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为1300万~1500万人,今年由于疫情只能实现900万人的就业目标,可是今年高校毕业生就有847万人,明年将超过900万人,也就是说每年新增劳动力的60%~70%将是高校毕业生。这里说的还只是劳动力增量。我国还有那么多的农民工、转业退伍军人、结构性失业者以及大量的残疾人,总数高达4亿多人。对于这么多的劳动力存量,一方面,国家要千方百计保就业,采取多种灵活就业的措施;另一方面,为适应科技发展对职业人才的新要求,国家实行高职扩招、中职扩招,以优化劳动力存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职业教育扩招,使得职业教育占据更新的地位。这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是服务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教育举措,是助力国家社会稳定治理的关键教育资源,也是提升国家人力资本质量的主旨教育类型。

目前,用人的劳动就业制度与育人的职业教育制度分离,劳动人事部门与教育行政部门在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管理职能上交叉,劳动市场的用人需求与职业教育的育人供给之间存在供需关系上的脱节。为此,建立国家职业教育综合管理机构,基于国家职业资历框架,对现代职业教育进行有效治理,是一个有效的措施。这方面我们有过很好的尝试。20世纪末,我国曾拟定过建立“国家职业教育署”方案,后于1990年成立“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就是一个由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劳动部联合组建的职业教育机构。但因各种原因,1992年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又分成两部分,分别划归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劳动部门主管。这些年,我们也有一些来自基层实践的成功案例。例如,河南信阳平桥区将负责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平桥职业教育体育局,与负责就业培训、劳动保障、劳务与涉外劳务的平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并,成立“平桥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局”。

曾经的尝试和实践的智慧,促使我们期望朝着更为理想的愿景努力,即将“条条管理”变为“块块管理”,建议建立“国家职业教育总局”,将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职业能力建设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专业部委职业教育部门、行业职业教育机构以及工会、妇联等职业教育机构与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相关职能纳入。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跨界。跨界的教育必须有跨界的思考。“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结论是: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

开放式教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承担着新的使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其积极创新自身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工作者核心使命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了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以期能为艺术教育工作者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及提高艺术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新时代  艺术教育  使命与挑战

引  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持续深化,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承担起新的教育使命,也面临着新的时代环境,需要他们从行业前景、社会现状与政策要求等角度,不断审视自身的使命与挑战,以寻求教育创新与好的教育改革措施,为社会培养优质艺术人才。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1.全面推行“三全育人”

人才培养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专业教育、教师教学等,还应围绕着学生学习与生活多角度、多主体、多空间地进行人才培养活动。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持续深化人们对多样化、多空间、多形式人才培养方式的认识,逐步梳理了全方位育人思想。2018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角度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三全育人”成为我国教育部门在新时代广泛实施的一项人才培养措施,统领着高校人才培养创新与改革工作。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深入了解“三全育人”内涵,改变常规的以教师、课程、专业为主体的狭隘人才培养理念。一是将艺术教育工作拓展至学院所有部门和主体,立足不同岗位工作内容与特点多角度、全员性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二是将艺术教育工作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大一学年进行公共课教学期间和大四学年开展专业实习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三是将艺术教育融入学生专业训练、文化教育、性格塑造、情感熏陶、心理培养等方面,运用艺术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2.广泛开展课程思政

良好的思政素養是培养学生健康思想与正确行为的基本,也是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推出《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教师要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着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来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思政素养。这构成了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政策依据,也从宏观层面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主题内容与方法策略。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身对课程思政工作的重视度,立足艺术教育目标与内容特征,结合学生的思政认知与接受特点,在艺术教育工作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融入思政教育内容,设计与之相对应的思政教育方法,从而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发展。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掌握高水平的艺术专业技能,为自己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同时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拥有良好的个人素养,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3.深入实施终身教育

社会在快速发展,个人必须拥有强烈的终身学习意识和高水平的终身学习能力,才能跟随上社会发展的节奏,保持个人事业的顺利发展和比较好的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明确提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是我国教育改革三大战略目标之一,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改革的基本战略。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也应具备“终身教育”思想,注重激发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在面对新技能、新知识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独立学习,快速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个人职业素养与适应能力。这也是人们普遍强调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自学知识意识和能力,由此才能更好地适应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环境。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1.知识更新的挑战

艺术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三大使命,要向学生传授新的知识、理念和方法,就要求艺术教育工作者自身首先必须拥有良好的知识更新能力。一是要能够时刻洞察最新的教育政策,了解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并将此作为创新艺术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核心依据;二是要了解外在社会环境与行业氛围对学生知识、技能、性格、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方面的一些要求,推动艺术教育创新与改革工作;三是要能够有效地观察、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等情况,对学生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四是要能够立足于教育政策、社会环境、行业需求、学生特征开展自我学习活动,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艺术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具备信息把控、知识更新能力,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艺术教育环境,而这需要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拥有良好的知识更新意识,具备高水平的学习能力,更要能够积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知识、新方法。

2.新技术新设备的挑战

新技术、新设备的蓬勃发展,为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可能,但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尤其是践行“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三大使命,更是要求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能够娴熟地使用新技术、新设备开展艺术教育工作,从而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这也促使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些挑战,寻求有效的解决措施。从微观层面来说,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要具备使用网络工具搜集、整理、处理、发布教学素材的能力,具备使用网络影音设备、设计软件来进行课程教学的素质及制作出高水平PPT教学课件的能力。从宏观层面来说,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使用智慧教室中教学系统、考勤系统的能力,具备使用慕课平台、学习通平台进行在线教学的能力,可以熟练地使用新设备进行个性化、开放式、泛在式、交互式教学活动。

3.教学对象的挑战

准确认知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性格、情感状态等,是构建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主要是00后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比较好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中成长,他们长期使用手机、电脑等,形成了特殊的学习特征、生活方式、心理状态、性格特征与情感思想等。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如果不紧跟时代发展,就很容易与学生之间形成“代沟”,如果在不了解学生特征,或者是不认可学生行为的情况下,一味地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方法,生硬地向学生讲授专业知识,开展思政教育,进行学生人格培养等,不仅无法获得学生理解与认可,甚至还会招致学生的排斥、抵触。当代大学生特殊的学习、生活经历,使其形成了个性化学习方式与人格特征,因此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深化自己对学生的理解,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工作者的發展措施

1.以科研促教学发展

“科研”与“教学”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两大核心任务,因而应本着“人才培养”的目标,形成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协同机制,辅助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洞察使命和迎接挑战。针对知识更新及来自于教学对象的挑战,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可以采取“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措施,设计“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学生研究、艺术课程创新之类的科研主题,申报校级、省级乃至于国家级的科研项目,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深化个人对教育政策、社会现状、行业环境、学生的认识,更新个人的专业知识,继而再将科研成果引入个人的艺术教育工作之中,推动艺术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的创新,从而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和效率。以科研促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动态更新知识、深入认知学生特征及创新课程教学方式的重要举措,高校可以进一步探讨二者间的互促机制。

2.构建多元学习渠道

终身学习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尤其是在强调“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的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的背景下,更是要求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能够主动探索终身学习机制,而构建多元学习渠道无疑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一是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主动学习新技术、了解新设备,尝试利用网络工具整理资料和制作课件;二是积极使用学校提供的智慧教室,掌握教学系统、管理系统的使用方法,积累智慧教学经验;三是积极参加学校提供的教学培训活动,跟着专家体验艺术教学使用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四是可以主动参加其他院校、专业协会、公司企业开展的主题讲座和应用培训活动,进一步强化自身对艺术教学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能力,为自己更好地践行新时代背景下的艺术教育使命奠定良好的基础。

3.动态更新教育体系

社会在快速发展,教育政策、行业环境与学生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新时代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工作者在秉持“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三大使命的情况下,一定要注重构建动态更新的教育体系,提升自身的艺术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采用以科研促教学的发展策略,构建多元学习渠道,动态化地获得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之后,一方面要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引入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系统之中,使学生能够接触最新的行业案例、专业知识、思政内容、学习方法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创新自己的艺术教育方法,尝试目前比较流行的OBE教学模式、慕课教学系统、工作坊模式、循环大课堂模式、自主式开放型课堂、以赛带练教学模式等。通过以上这些形成动态化知识带动动态化教学的科学循环机制,进一步提高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践行三大使命的能力。

结  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承担着“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三大使命,同时也面临着知识持续更新、掌握教学技术、认知学生变化的三大挑战,需要以科研促教学发展的策略,构建多元化学习渠道,动态更新教育体系,由此才能保证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及时掌握最新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开展系统性、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从而顺利地实现“三全育人”、课程思政、终身教育的使命。

参考文献:

[1]艾伦·维纳.回归艺术本身:艺术教育的影响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黄佳.探析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融合的发展路径[J].智库时代,2020(3):198-199.

[3]陈光.新时代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J],北京教育,2020(7):18-19.

(侯颉:西安音乐学院管弦系)

开放式教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信息时代,学习者通过网络可以自主学习。以自主学习为标签的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普通高校教育模式,远程开放教育教师的角色必将重新进行定位。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教师;角色;定位

一、面对新形势,远程开放教育教师角色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知识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的财富,社会的发展、科技的更新、个人的追求使得“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远程开放教育成为传统正规学校教育之外的有效补充,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远程开放教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与经验,理论与技术上也都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对远程开放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大家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在我国教育体制下,普通高校教育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技术、资源还是人才,都集聚其中。对远程开放教育的重视度有待提高,远程教育理论、技术在探索中行进,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而在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及建设当中,远程开放教育的研究者、决策者和实践者往往更多地关注技术与资源的获取和提高,在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还跟不上远程开放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必须依托网络进行,这是勿庸置疑的。而这种依赖性和技术进步的炫目光彩往往会让人忽视了屏幕下面的教师,网络推动教育变革被普遍认为是个必然的发展方向,但是设备再先进、网络再强大、技术再进步,最终都不可能取代教师,不管是传统教育还是远程开放教育,核心永远都是教师。因材施教、教与学,如果缺少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无法顺利完成的。任何教育的改革与进步,都需要教师的广泛参与和付出。随着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的地位与作用非但没有降低,反而在不少方面提升了。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曾经说过: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

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的挑战在于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重新规划与定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重新定位,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教师如何进行重新定位

远程开放教育教师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与普通高校教师不同,在教学工作内容、工作方式方面也存在差异。探索具有远程开放教育特点的教师队伍成长的机制是个当务之急,虽然其中涉及到的许多问题单靠学校自身不能解决,但学校和教师又都是能够有所作为的。下面谈一谈在“网络推动教育变革”的进程中,从事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教师角色应该如何重新定位。

知行合一,知先于行。伟大的变革往往始于观念的创新。首先,应该要更新教育观念。不管什么形式的教育,不管面对怎样的学生,教育的本质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学生群体有不同的学习需求,教育的目标及要求在发生变化,教育观念必然发生变化,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也会产生影响。远程开放教育应该遵循新的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系统培养观念。

其次,远程开放教育的定位及功能发生了变化。远程开放教育主要面向在职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服务于各类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双元模式”的普通高校网院和“单一模式”的远程开放教育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会有许多差异。即使是普通高校网院,各个学校的不同定位也会有差异。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模式明显有异于传统教育形式,学习模式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模式的变化会影响到很多方面,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也会提出许多新的要求。

传统的高校授课,一门课程由一个主讲老师可以独立完成。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必须团队作业,有团队,还要有分工。采取劳动分工、专业化团队等方式,充分发挥人才、技术资源的作用。教学团队的探索与创新是教育教学运行机制的核心问题。教学团队不限于本单位,还可以在本系统,甚至可以跨越到普通高校、技术制作公司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化与利用。

三、远程开放教育教师担任怎样的角色

只有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才能以全新的面貌适应新兴的教学模式。下面探讨远程开放教育中的教师应该担任怎样的角色。

(一)设计者与制作者

远程开放教学中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多种手段创造学习空间;研究各种媒体软件,整合课程,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多方位的支持;积极研究课程教学思想,开拓教学方法理论创新与实践。

远程开放教育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这是区别于传统教学之处。教师在教学设计上,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

自主学习的特征主要有三点。第一,自主性。学生能主动完成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修正,主動进行沟通,接受教师的引导,主动向教师请教、要求答疑、相互研讨,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学习目标。第二,能动性。能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处理众多的信息资讯,对它们进行吸收、改造、加工或拒绝。能对知识进行整合。第三,创造性。有发散思维及联想思维等,立足于所学,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学习上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和开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课程。首先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材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习者为主导,这是远程开放教育的核心。在教学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以满足学生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学生的特点、学习习惯来整合教学资源配置,为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学习者提供更完善的学习资料,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方针,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满足学习要求的学习资料。

对于学习者来说,积极浓郁的学习氛围可以增强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作为教育的设计者,教师要向学习者提供整个学习过程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等一系列内容。设计好教学时间,确定好教学目标。教师要按大纲的要求,明确课堂学习目标,测评标准有认知、关注力、满足感和态度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教师要通过讨论、案例、学习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鼓励和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学习材料、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都必须要通过相应的学习流程、学习环境和方法呈现出来,要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和手段来进行整体的统筹协调。学习辅导、学习反馈、衔接安排和学习评价都要与各个学习阶段的目标和要求互相配合,学习软件必须要实现多元化、系统化,以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方式。

(二)引导者与服务者

遠程开放教育下的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是文化知识的搬运工,而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及服务者。

在整个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过程当中,教师为学生、教学机构提供流畅的沟通渠道,解决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不间断的支持服务保证学生的持续学习行为。做好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做好入学教育,介绍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目标、网上技能培训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明确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特点及学习手段,帮助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课程。在专业知识的引导方面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各种媒体学习专业知识,了解课程有哪些书可以参考,以及掌握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技巧等。

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及时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如该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认知能力。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帮助,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他们课程学习方面的疑惑。及时批改作业并评价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成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建立网上社区,参与网上讨论,促进学生互相间交流和协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可以适时安排面授环节以集中解决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专业的课程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从什么渠道获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以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

(三)合作者与协调者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突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界限,高校、研究机构、媒体制作公司等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各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更多、更通畅,资源的整合能创造出更为精良的教学成果。

在教育理论及研究中,教师可以分工讨论、互相交流、分享经验,交换意见;在网络教学的建设工作中,教师可以跨高校、跨地区合作、制作课程、开发教学软件,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革新,共同解决技术难题。一个网络课程的完成需要多方力量的合作支持,如高校教师团队、研究机构以及媒体网络制作公司等,需要整合教学资源、技术资源和媒体资源等,在这个合作过程当中,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必须做好课程建设计划,安排部署整个合作的流程步骤、关系协调、资源配置及过程控制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互相协作、共同学习。共同学习的对象可以是同班同学,也可以是不同学校的学生,甚至可以是另一个国家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沟通,组织、引导、帮助学生持续学习、不断发展。在提高师生间的协作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建立良性和谐的师生关系。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之我见[J].开放教育研究,2015(1).

[2]翁朱华.我国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专业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2(1).

[3]孔磊.远程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第3次“中国远程教育青年论坛”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2016(7).

[4]胡勇.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9(2).

[作者简介]张林(1975—),女,广西桂林人,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文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远程开放教育。

[责任编辑 孔文静]

开放式教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转变和学习者学习群体、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方式的变化,远程开放教育如何在新时期作出新选择和实现新转型成为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对开放教育进行新的科学定位,去除其学科教育的陈旧内核,实现职业教育的新内涵。从多个维度确立转型后的开放教育以应用技能为本、相较于学术理论和过去发展水平而言的“高”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并探索包括改革教育教学管理方式、师资队伍、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向职业教育转型的新途径。

【关键词】 开放教育;职业教育;新选择;转型

21世纪以来,以德国双元制、美国CBE为代表的办学模式开启了国际成人高等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的新导向。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印发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件(教高〔2000〕2号)要求广播电视大学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发挥所在地区试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逐步建立职业化现代远程教学网络,培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1]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提出要“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加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以及,“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2]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转变和学习者群体、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方式的变化,以成人继续教育、职后培训为主的远程开放教育承载的高等教育普及化责任越来越明显。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已有学者开始论述电大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3][4],通过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扩大电大的社会功能[5],依托电大发展或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6][7],或是使电大教育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改造[8]。进入2000年以后,电大开始大规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开放教育成为电大教育的主流,学者们的研究目光也逐渐转移,除了一方面继续关注在电大系统基础上单独发展或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外[9],要求融会贯通开放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有学者认为,应该更新观念,将职业教育融入电大教育的理念之中[10],发挥自身系统办学、资源丰富等优势[11]。还有学者分析了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认为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有很强的独立属性,但又有很大的互补属性。这不仅因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而且也因为现代职业教育根本上是一种特殊的开放教育。[12]季晓云等人则指出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具有相似性。[13]而毛文燕则以上海电视大学闸北分校实践为例,进一步分析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在办学理念、师资队伍、教学管理、教学资源、服务对象、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上的趋同性。[14]除此之外,还有学者依据“对冲理论”为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补关系找到理论依据,认为,服务于人的发展、满足受教育者个人愿望的开放教育,和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目的、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作为使命的高等职业教育正好是两种对冲的教育形式,可以按照“对冲理论”使两者达到互补,从而形成开放教育独特的存在。[15]从相关研究者的研究可以看出,电大要求举办或融通职业教育的诉求历久弥新,但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关注焦点。焦点之一是要求电大举办或改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有另起炉灶、改弦更张之意;焦点之二是从实践到理论上认识到电大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内涵和要素上有相似之处和互通关系,但是对于两种教育之间互通的原因以及系统论述开放教育借鉴职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学者们鲜有深入探究。因此,有必要从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何互通”上来着眼认识当前开放教育内部存在的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缺陷,并探寻开放教育将职业教育作为新选择的途径。

一、开放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化的原因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形式。它的本质是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意味着教育对象的开放,更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教学过程的开放。[16]相对于面授教育,远程教育更适宜于实现开放教育。目前,我国实施开放教育的教学机构主要为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传播和普及知识的广播电视大学。而职业教育则是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一种教育,[17]它受益于社会,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其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的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放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化有其自身的原因。

(一)破除过去学科教育和管理模式的旧圈

1998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为我国第一批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学校;1999年4月,又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在此之前,开放教育其实一直以某种形式存在于电大教育中,主要任务是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紧缺、人才紧缺的困难以及满足广大年轻人上大学的心愿,表现为学历补偿的教育形式,可以说是特殊历史年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电大从创办之初就采取依托普通高校、科研机构及其他社会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教学模式,借鉴普通高校的教学计划、从普通高校引入教学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即使在后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特色,但依然摆脱不了传统学科教育的印记。[18]2006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验收,此后,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转入常态。但是,由于长期受社会知识本位价值观、对“文凭”需求的特定用人机制、学科教育的惯性和远程开放教育自身缺陷的影响,电大虽然开展了远程开放教育,却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一直沿袭和囿于学科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使广大学生的技能培养难以落实,所获取的往往只是一纸学历文凭而非真正的专业技能,这不仅不能满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也不能满足个体希望通过开放教育提升自我素质和职业技能的需求。

(二)适应当前经济发展和个体提升的需要

从社会发展来说,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具备国际竞争力,必须有大量掌握高技能的专门人才作支撑。《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的高技能人才总量要达到3900万,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要达到20%”,这说明,我国将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作为核心,把以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为目标的任务放在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地位。[19]

就在职学习者个体而言,通过开放教育学习,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职业技能上的提升和知识性的补充,但并不意味着要从头开始学习。因为基础性学习太耗费时间,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有难度。此外,大学中开展的基础知识教育,绝非电大应承担的高等教育职能,而应该由普通全日制高校来完成。有研究者通过对电大学习者职业能力的调查发现,电大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中,最欠缺的是关键职业能力;从学生的教学期望来看,最看重的是通过学习提高其基本职业技能,即提高生存与就业、胜任工作的能力。[20]因此,电大在向开放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习者真正的学习需要,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式。进行职业教育,无疑能增加学习者与其实际从事的工作的联系,同时,通过紧密联系工作的学习,能增加学习者对学习的兴趣,以职业教育为导向为学习者树立学习目标,授学习者所需,急学习者所急,也能解决开放教育过程中学习质量监控、考风考纪等难题。

(三)促使开放教育自我完善和持续发展

因此,只有对开放教育进行职业教育转型,才能使其重新焕发生机。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广义上都应该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根据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要求[22]:“围绕‘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继续教育和培训……紧密结合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充分利用全国农科技网联和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进一步发挥网络高等教育在继续教育中的作用。”这说明,我国早已明确职业教育中包含了远程开放教育。[23]此外,电大从一开始就面向基层,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具有职业化的办学理念,贴近社会办学和服务,突出适应市场供需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专业设置,[24]教学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这与职业教育以学生专业技能训练为核心,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理念和规格是完全一致的;[25]电大的主体是专科教育,高职教育主要也是定位于专科层次,二者在培养层次上是一致的;对于本科层次来说,开放教育也可以作为高职教育的继续教育,从职业教育的要求上实现与高职教育的无缝对接;开放教育的培养模式具有实践性,其专业按照社会应用需要而设置,学习群体覆盖社会的各个阶层和各种职业,其根本目的是满足职业群体的职业化学习需求。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将开放教育进行职业教育转型是完全有必要的:开放教育融汇职业教育的内涵是经济发展的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电大开放教育自我完善的唯一途径。[26]

二、开放教育向职业教育

转化后的定位和培养目标

电大开放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化后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在类型上虽然隶属于成人教育,但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科教育;在内容上属于职业教育范畴,但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术教育;在传播形式上以现代多媒体为手段,属于远程技术教育范畴。这一定位表明,开放教育必须从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技术教育多个维度定位,即:开放教育的层次是高等教育,类型为成人教育,传播手段以现代远程多媒体技术为主,内核是职业教育。此外,转型后的开放教育,应该体现出自身特殊的高等性:这种高等性绝不是指学术水平的“高”,因为单就学生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而言,从事开放教育的成人教育机构从一开始在生源的招收上就未与普通全日制高校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衡量电大的开放教育和普通高校的学科教育,不同地位和不同标准决定了两者的不可比性。因此,开放教育的“高”应该表现为培养学生在同一系统或同一行业中相较而言的理论水平、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高”,以及经过培训后的学生与过去水平相较而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水平的“高”。

能力本位应成为开放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这种能力应是基于学习者知识、技能和态度所形成的一种素质结构。面临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电大开放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应该转变视角,重新审视开放教育的界定。在精英高等教育时代,人们进行高等教育学习的需求是获取文凭,以求谋得更高层次的职位和地位,但是,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甚至是普及化阶段后,人们对于高等继续教育的需求就转变为对能力和专业提升的追求。电大开放教育必须迅速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转变自己的教育职能,为学习者提供最前沿的知识,提供能够适应其职业发展的在职进修课程,让学习者成为不断学习的、灵活发展的和自主的劳动者。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开放教育应该突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专业性和服务性:开放教育的学习者以在职成人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的求学具有明显的职业取向,所学专业应该具有实用性,能够学以致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成人学习者获得成就和社会认可的重要衡量依据。另外,还要强调社会,特别是人才服务行业的价值取向,这对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进步非常重要。因此,开放教育应该集中精力培养社会职业领域最实用的专业人才,其发展目标是:走职业化的办学之路,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践能力强且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三、开放教育的新选择——由学科教育

内核向职业教育内涵转型的途径

开放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化的关键是摈弃学科教育的内核,实现开放教育的新内涵。要以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建立具备职业技能与素质的教师队伍,以学生适应职业需要为导向,以实践技能培养为核心,鼓励学生提升职业技能,获得外界承认。

(一)在职业化办学理念的指引下改革教育管理方式和开展实践教学探索

由于知识和信息的不断扩展,新技术、新专业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开放教育必须确立科学的以人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不仅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更关注人的能力发展。一方面,要强调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积极倡导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第一,改革开放教育教学管理方式。由于开放教育的学习者绝大部分是在职成年人,无论从学习能力还是学习经验上来说都相对自主和成熟,因此,要在教学管理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将过去移植于普通高校的“管理学生”理念转变为“学生自主管理”理念。如,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工作岗位和实践中自主创新、创造成果,学校教学管理者对学生取得的成果加以认定,兑换学分,或是采取其他奖励形式,这对于电大将来成立开放大学,在其他教育机构无法比拟的遍及全国的系统优势背景下成立学分银行,为学习者实现学分通存通兑,打下良好基础;在考核评价上借鉴国外社区大学经验,更多地采用小论文和研究课题的方式进行课程考核,这样既能兼顾成人的学习时间,也符合成人的学习方式和习惯,关键是能使学习者在完成考核的同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核心职业能力。[27]

第二,改革开放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科学设置专业教学计划,开展专业课程实践改革探索。由于教学手段的特殊性,电大的远程开放教育无法完全做到在校园中建立实训基地或在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教师亲身指导学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28]因此,如何使开放教育的职业化和教学内容的职业化相结合,让电大开放教育真正安装上职业教育的“芯”,是当前急需思考的问题。在职成年人通常已经具备一定的技能技巧,接受开放教育,无非是为了完善自身理论基础和弥补知识缺陷,因此,要对过去以学科教育为基础的知识体系进行改革,加强内涵建设,要调整教学计划和改革课程体系。首先,要重视教学计划的顶层设计和总体构思,注重职业理念在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中的贯穿和体现,并力求职教特色鲜明;其次,可以向合作单位适当下放相应的权力,让其根据自身情况自主调整课程设置、内容比例、课时分配以及考核方式等,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专业规则),以此体现课程职业性和区域差异性;再者,要调动地方的积极性。除了增强办学自主权,还须得到地方党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才能使基层电大开放教育的办学顺利运行。为保证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基层教学部门须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评估督导,以检查其在实施职业实践性课程和培养学生技能方面是否达到要求。对教师而言,要让专职教师多走出课堂,亲身指导学生进行技能实践。要实现专业教育,对教材知识结构进行改革和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做到基础理论知识“必需、够用”,专业知识有前瞻性、针对性和适应性。如,可以让学生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疑问或意见,通过编制者的及时采纳,快速反映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中;或是学习香港公开大学基于问题和实际案例编写教材内容的方法。[29]总之,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激发学习兴趣,体现教学内容和计划的职业性。要开展实践教学探索,通过学校的策划,采取相关处室、专业责任教师和教研室共同努力的方式,修订教学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适当削弱理论课教学时数,增设各专业的课程实践,专业课程实践必须体现出易操作、有一定深度而难度不大的特点,将之纳入学分。这样一来,既利于基层电大管理和组织实施,又利于提升学生在岗位上的实际能力。

(二)建立具备职业技能素质的教师队伍

具备职业技能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都要符合职业教育教师的规范和标准。[30]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加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建立教师行为规范和能力要求标准,引导自我学习和发展,从而有效推动电大远程开放教育办学绩效不断提升。具体来说,第一,要提高开放教育教师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教师应该有机融合理论与实践知识、能力,既有技能证书又具备熟练实践技能。[31]教师本人应积极提升自我,同时学校应积极为教师的实践培训创造条件,规定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必须返回社会进行实践,或定期为社会解决技术难题,或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发明;学校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更新知识和技能,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第二,引进拥有职业技能的人才补充开放教育教师队伍。可制定优惠政策,大幅度提高薪金待遇,引进急需的师资。如美国凤凰城大学聘用大批兼职的职业行家来担任教师,其兼职教师的数量远远超过全职教员数量,来源包括公司总裁、高级信息主管、财务主管或专业研究人员,这些人员均持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至少具有5年相关工作经验(实际上平均是16年),以此保证教学内容紧跟市场、教学人员易与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交流。[32]为增强教学服务的实践性和针对性,教师上岗前还要参与培训发展计划(四周的在线岗前培训和在线试讲),[33]授课模式为小班教学,师生比大约为1∶10,学生可得到教师的悉心指点。[34]对电大开放教育来说,可借鉴凤凰城大学的做法,从社会上的大中型企业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或是从当地的行业中聘任(聘用)一大批有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教师,通过发聘书的方式,与之签订合同,采取订单式或“萝卜式”的培养。只有在实践性环节中提高师生比,让学生有机会得到教师手把手的指导,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第三,加强教师岗位管理的规范化。电大目前的职称评审仍是按照普通高校的职称评审制度,关注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科研水平,而没有把实践技能纳入评审范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吸收企业参加教育质量评估”。[35]在开放教育教师的职称评审中要突出业务进修能力和重视专业实践所取得的证书,以此提高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层次,全面提升其业务素质。[36]

(三)构建科学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

当前,广播电视大学虽然积累了大量的学习资源,但由于在课程资源建设上长期沿用普通高校学科教育模式,教材出版、数字化资源开发和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三者脱节和错位,难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体化的课程资源服务和学习服务,[37]因此,开放教育在转型的道路上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必须要构建科学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明晰不同层级办学单位的角色定位,科学合理地配置职能和权限,使得各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才能共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38]电大开放教育的生源类型涵盖了高中后教育的所有人群,必须根据其社会背景、学习需求、学习能力等差别开展职业化教育,精心整合各种资源,为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帮助选择最适合的学习路径。如何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开放教育职业化中必须解决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在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呈现出多样性,学生的学习需求也相应显现出多样性,任何一个机构或一种资源都无法满足如此多样的需求。对于将来国家层面的顶层机构来说,整合和提供丰富多样的职业教育资源,形成资源的集成化(或资源云)是其职责所在;对于省级层面的中层机构来说,选择和归类适合自身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资源,或是构建具有特色的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是其责任所在;对于地市层面的基层机构来说,服务的个性化和到位化尤显重要,如可以根据条件提供多种职业知识的专题讲座和职业技能的短期培训等。[39]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不同于职业理念和精神的提出,对于学习者,任何时候都不能缺乏实践的指导和示范,否则,再好的资源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职业化的服务在基层体现为从课程学习的开始到结束,教师和指导者必须随时搜集其学习数据,开展技能技巧的引导示范,帮助其调查学习,走出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路径。[40]

(四)形成职业化人才培养方式

确立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培养方式。开放教育要突破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岗位要求和人才市场的需要确定教学内容;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既要遵循职业教育一般规律,又要发挥远程教育技术优势。电大开放教育必须建立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克服过去专业、实验、实训条件过于分散导致的难成规模的弊端。第一,基层电大应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特点,从现有办学条件出发,重点建设优势专业,与当地政府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和相关企业合作开拓市场,企业为教学提供实践场所和实训基地,提供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学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帮助企业解决实践难题。[41]第二,产、学、研相结合,与外界的职业资格认证部门或机构合作,学生通过考试后既能获得学历文凭也能取得相关职业技能证书。具体做法是可在教学计划(专业规则)中引入职业证书和岗位证书教育课程,把电大的教学过程与相应岗位的职业准入和上岗要求结合起来,这是加强电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发展方向。[42]第三,把电大的实验实习基地建设与各省电大附属全日制高职院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统筹考虑,一并建设,一并使用,组织学生到高职院校对口专业的实验基地开展技能训练,提升职业技 能。[43]

责任编辑 池 塘

开放式教育校园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远程开放教育和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是构建现代职业教 育体系的必由之路和明智选择。高职教育为实施技能型紧 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架设科技创新平台, 但是, 高职教育 的规模和格局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的社会教育需求。开放 教育则使无法进入传统大学的教育对象得以接受高等教育, 并学会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去索取知识和培养技能, 然而, 在实训技能的培训上, 开放教育实力不足。如果两类教育 融为一体, 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 将催生更大规模、 更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

发展远程职业教育已经受到国家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大力发展 职业教育”、“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建设全民学习、 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的要求。如何将开放教育技术和 手段引入职业教育领域, 开展远程职业教育, 已成为我国 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这就需要对其 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以尽快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现 代开放职业教育体系。因此, 从现代远程职业教育的内涵 和功能、发展现状、教学模式和方法、区域性远程职业培 训服务体系的构建、远程职业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等方面 对远程职业教育问题进行专题探讨。

一、开放职业教育体系的功能

高职教育有助于推动开放教育通往高职方向的改革和 改造, 又可以利用开放教育强大的支持服务体系来发展高 职教育。开放性的办学理念已成为发展高职教育发展的新 视野。结合学科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 大胆尝试两类教育 的结合, 借助开放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 新, 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 实现师生交流 与互动, 逐步形成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的教学模式。坚持 高职教育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走与企业、农村、社区实 际需要相结合的办学思路, 多方面、多层次开展各类职业 培训, 将高职教育资源更广泛地传送到社会各个方面, 发 挥高职教育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以期形成一种新的开放性 高职教育体系。

(一) 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出路

大力发展远程职业教育是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的新的 突破口和重要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新兴的求学群体钟情 于远程职业教育。日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远程职业教育 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运用计算机进行网上教学, 不仅 改变了远程职业教育的知识贮存和传播方式, 而且也改变了远程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 使得教学更先进、更有效、 更具有互动性。

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可以使职业教育办学更加开放, 培养模式更加多元, 可以做到在“多、快、好、省” 的培养 人才基础上, 保障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供给, 促进我国经 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繁荣。

(二) 为开放教育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着力点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学习将具有明显的“技术性”、 “功利性”、“个体性” 及“全息性” 特征。这就要求我们 结合终身教育理念的推行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来构筑大众 化的教育体系。唯有如此, 才能满足个人和社会持续增长 的对知识和知识型人才的需求。知识的升值必然唤起人们 对接受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渴望, 也期盼着能有一种满 足随时随地学习的学习环境的建立, 这就为远程职业教育 的发展带来了机遇。21 世纪的远程职业教育依托于计算机虚拟化教学手段, 通过虚拟网络来实现迅捷、实时远距离传递多媒体教育信息, 真正做到使全社会成员可以共享跨越时空的网上资源。知识经济时代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 了机遇, 而远程职业教育是远程教育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 切入点和着力点。

(三) 为“终身教育” 的实现提供保障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作为一种纯粹的教育理念, 其构 建与发展必须要靠现实的教育体系来保障和推进。远程教 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 为终身教育的实施提供新的可能、 机遇和技术保障。但要真正实现终身教育, 还必须按照职 业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来实施, 通过改革现有的职业教 育体系和模式, 从根本上对终身教育的实施进行统一筹划。 远程职业教育使得职业教育突破学校教育的传统界限, 使 得职业教育的模式更加灵活, 同时扩展职业教育的规模, 满足人们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价值诉求。

终身教育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而开放教育与高职 教育的结合, 恰恰在这个领域里大有作为, 这是任何其他 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

二、开放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

开放职业教育体系打破全日制高职教育与成人教育的 边界, 打破开放教育、高职教育和企业培训的生源市场、 资源市场的界限。提升开放教育、高职教育、企业培训的 质量和办学层次, 有效地重组和综合利用开放教育与高职 教育现有资源。这种教育模式遵循市场交换法则, 规避 了电大与普通高职学校、普通高校的远程教育以及各类 成人教育、自学考试、普通中专教育、各类企业培训机构的竞争。 这种模式有选择地将高职教育通过开放教育系统扩大 和延伸到有条件的开放大学分校, 可达到增强各个分校的 荣誉感, 增加各个分校的生源, 增加各个分校的收益, 增 强系统的稳定性, 增强系统的综合实力等多重目的。 可以说, 开放式高职教育系统模式是一种对开放大学 系统和学习者都十分有利的创新型系统教育模式, 它还是 一种既能加快开放教育发展又能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科学的教育模式。

三、开放职业教育体系的建构

实施开放式高职教育模式, 其他高职学校也可以模 仿。关键是要发挥开放大学在整合教育链后的系统优势, 没有这样的系统是无法模仿的, 因此系统是开放大学的核 心优势之一。实施开放式高职教育模式可以作为开放大学 价值创新的一次战略行动。战略的推进必须符合高价值、 低成本并以开放大学特有的系统、资源、管理、服务和文 化为表征。

借鉴远程开放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 建构具有 开放性特点的高职教育体系。

(一) 教育观念的开放性

根据时代要求, 转变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 树立开放 的职业教育观念, 确立包括职业培训、终身教育在内的大 职业教育观念。

(二) 教育体系的开放性

建立一种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远程 网络教育、中等教育及各类培训、资格证书教育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的教育体系。

(三) 教学实践的开放性

开放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最终需要开放的教学实践 来实现。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建构开放的教学体系, 主要表现在: 专业设置的开放性; 课程结构的开放性; 教学要素的开放性。

借鉴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共享的经验发展远程职业教育, 因地制宜地探索各具特色的校园混合教学模式, 将远程教 学与面对面的校园课堂教学、实验教学、顶岗实习等很好 地融通起来, 在做好自己核心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主动将 一般的资源尽可能地外部化, 最大限度地引用各方教育资 源, 把自己做起来困难的课程资源交给最合适的企业、教 育机构甚至个人来开发制作。

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构建职业教育的远程教育 网,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的整合, 搞好多媒 体职业教育软件的规划与开发, 建立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 适应全民终身学习的需要。在网络经济环境下将远程教育 渗透到职业教育中去, 超越一所院校拥有资源的制约, 促进院校、企业和组织共创共用教学资源, 形成基于长远发 展的利益联盟, 以各方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创造价值, 必将促进远程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开放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必须处理好的关系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 继承与创新

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存在着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不能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缺乏系统全面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教学资源建设滞后和重复浪费、远程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 不完善等问题。这种使用新手段、新技术的教育方式具有 很多优越性, 如资源共享、提升教学和培训的质量、增加 教育的投入产出比等, 但这种方式也是一种高技术、高投 入的教育形式, 如果没有理论研究作指导, 极容易在普及 的过程中造成高投入、低产出。

加强开放教育规范管理。增强规范管理和服务意识, 进一步完善教学组织、课程管理、课程评价和教学支持服 务的各项措施。健全网上教学考评与激励机制, 优化网上课程教学设计。加强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建设, 组织开展师生互动、形式多样、新颖有效的网上教 学活动。加大课程资源开发、共建和引进力度。继续梳理整合、更新优化教学资源, 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推进开放教育考试改革, 扩大省管课程开卷考试、半开卷考 试的试点范围, 完善“形成性考核” 的教学环节, 加强考 风考纪建设, 提高社会声誉和公信度。

(二) 特色与开放

远程职业教育要有不同地域的、行业的、企业的、学 校的特色。要在一种开放的远程职业教育实践中发展自己 的特色。开放的远程职业教育环境一方面指面向学生的, 在保证质量前提下的开放, 包括课程的开放、教学的开放、 管理的开放等等; 另一方面是指在政府主导、学校主体、 社会参与、面向应用、分类推进的战略指导下, 形成一种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远程职业教育环境。

认真做好开放大学教学平台、资源、管理和学习服务支持的各项工作, 为推进开放大学运行做好基础性工作, 努力构建全民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远程教育和高职教 育、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途径, 逐步完善体系 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开放教育管理体 制和运行机制, 研究试行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单认、互认, 逐步形成学分存储、成果积累、转换认证的新机制, 促进 “学分银行” 和“立交桥” 的建立。

现代开放职业教育体系要适应不断增长的教育和学习 需求, 在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中找准自身的定位, 继续坚持声誉和质量是生命、优质服务是根基、强化开放和系统建设是未来、高效运行是保障的办学理念, 致力于汇聚优质的学习资源、提供体贴的支持服务、运行高效的办学网络、开展鲜活的科学研究,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开放职业教育体系,搭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大平台,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让未来的现代远程职业教育更深入地体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的特色,彰显教育公平,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努力把现代远程职业教育建设 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柱,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搭建一个穿越时空、宽阔无 极限的知识空间。

本文系江苏城市职业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 09GZL007) 成果。

【作者简介】周效柱(1965-), 男,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副教授, 文学博士。

上一篇: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民族地区民族经济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