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英语口语教育论文范文

2023-12-31

我国高校英语口语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校会计教育和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脱节,在教育目标、教学课程、教师队伍等方面的弊端愈发明显。文章通过对高校教育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对会计教育进行变革的个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会计教育;困境;变革措施

一、绪论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新时代中国要建设网络强国、智慧社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领域将与“互联网+”密不可分。传统的会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要逐渐脱节,授课方法单一,网络思维缺乏。因此,亟待构建以互联网、信息管理为基础,融合云会计、大数据等智能技术的新型会计教育模式,使高校会计教育接受者成为具有数据挖掘和处理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管理应用人才。

二、我国会计教育理论研究现状

2013年至2017年,有关会计教育研究类文献被中国知网收录的共有1529 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文献168篇。通过对整理的文献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会计教育理念与创新能力培育、会计教育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会计教学方法研究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刘国城、董必荣(2017)分析了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本科教育带来的挑战和困境,提出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本科会计教育的变革途径。张宝贤、唐建荣(2017)介绍了“互联网+”相关概念,指出了“互联网+”对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冲击,明确了会计教育发展新方向。缪启军(2017)论证了教育环境与对象的变化及数字资源与在线课程的不足带来了混合教学模式、教学观念、课堂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变。秦荣生(2015)论证了“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出“互联网+”催生了会计教育新形式,政府、企业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会带来线上线下会计教育双繁荣。毛元青等(2015)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了会计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会计信息平台的建设。

總体而言,目前我国会计教育研究的主要特点是重复性文献成果多,独创性文献少,高水平高层研究成果更少,而有关“互联网+”与会计教育相结合的文献更加稀缺。如何将互联网最新成果与会计教育相融合,达到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工具形成会计教育新形态,有待继续研究。

三、“互联网+”时代下会计教育面临的困境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云计算发展日新月异,传统会计系统也在逐渐向互联网系统转化。云会计、财务共享系统、财务机器人等的出现和发展促使会计职能向管理职能倾斜。“互联网+”对会计实务的影响使传统的会计教育工作也面临困境。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

我国高校众多,开设会计和相关专业的学校众多,从高职大专、本科到会计硕士,种类繁多。传统高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涉及基础的理论和账务处理两个方面。而本科与高职教育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侧重有所不同:本科院校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理论研究能力,高职和大专院校更侧重培养学生实际账务处理能力。这种培养目标是否适合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有待考察。“互联网+”时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正在从账务处理向管理分析转化,单纯的理论研究和账务处理都将被淘汰。实践性、操作性、综合性是会计专业的特点。目前高校会计培养目标要么重理论少实践,要么只把会计作为一门记账手艺,都忽略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学科的融合。这种培养目标最终导致人才市场供需双方脱节。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会计信息化课程少

首先,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低年级学生会计课程内容多且繁杂,结构不合理。目前会计课程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其中基础课程涉及经济学、法律、金融学和计算机等各个方面,而对于数据处理、信息化等极少涉及,即使有也仅仅开设几门网络课程,建立几项网络平台,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储备。

其次,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基本都是从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到高级财务会计等,还涉及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课程,课程之间的交叉重复内容多。这会使学生上课积极性降低,教师上课照本宣科,各个课程间没有融合和衔接,使学生感受不到会计学习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是高校在会计教育中忽视了长期培育“互联网+”融合于会计教育的思维与理念。目前,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互联网+”时代对会计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但认识还不够深刻,重视程度不够,信息化课程相对较少,会计教育还缺乏与办公软件应用、会计软件设计、大数据挖掘、云计算架构、互联网运营、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融合。

(三)会计教师转型升级慢,应对“互联网+”准备不足

高校教师普遍接受的是固定的知识教育,知识结构出现断层,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还停留在以前,还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互联网软件知识和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兴趣,缺乏接受新事物的热情,对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接受能力较弱,也不愿意使用微信、微博、QQ等现代联系方式。缺乏创新精神就无法深刻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带给会计教育的影响及意义。“互联网+”时代会计的基础理论如会计对象、会计假设、会计职能都发生了变化,而大多数高校教师授课仍使用传统教材,讲授传统理论,对当下会计领域理论的拓展未加重视,在教学中也无法将会计最新理论贯通,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无从谈起,甚至导致学生与社会发展、时代发展脱节。除此之外,“互联网+”时代会计工作的重点也发生了改变,会计工作的重心由会计核算向管理会计偏移,在线决策、实时报账、大数据会计、云会计、财务信息共享等都成为现实。这些都应是会计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而事实上,现在的会计教师对于这一点认知还相对不足,还有待于全面准备。

四、“互联网+”时代下会计教育变革措施

(一)重新定义教育目标

新时代的经济已经飞速发展,“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已经高速爆发,会计专业的教育目标也应该做出新的改变。传统的会计目标培养的会计人才已经逐渐脱离了实际市场的需求。未来的社会是不断学习和相互交流的社会,这就要求会计从业者适应发展,不断更新知识,更要求会计从业者改变僵化的思维,引领变革。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基本知识储备。学生在进入社会后通过自主学习来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新挑战,并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以立足。

(二)优化课程设置,重视网络课程

“互联网+”时代,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单一的会计学知识已经难以满足需求,会计与其他相关课程需要衔接。这要求高校会计课程的设计要应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帮助学生了解会计环境,了解信息化对会计行业的影响,进而提高自身能力。强调各门课程的重要性不是否定专业课的价值,专业知识依然需要专门地掌握。另外,会计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教育方式由单一走向多元,传统教师教学生学已变成学生和教师双向互动。这些变化都迫使高校对课程设计进行变革,开设网络课程,构建完善的会计教育网络支持平台已经是大势所趋,这也是“互联网+”时代会计教育的关键资源,其设计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化教育的质量。因此,高校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类型的网络会计课程。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管理会计理念

会计教师是推行会计理念的主力军,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对会计受教育者群体乃至整个社会会计水平都有决定性作用。“互联网+”时代,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互联网+”推动着会计理论的变革,同时改变了会计教学模式,这些都要求会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改进与创新。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鼓励和支持高校教师不断学习互联网知识,转换思维,与时代发展同步。

第二,和企业合作,聘请校外优秀管理会计师和企事业单位专家进学校开展讲座或者利用网络媒体开展讲学,拓展教师队伍实账处理能力,把握市场对会计的需求。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高校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以及考试题库,满足在线学习和测试的需求,更进一步可尝试开发网络自主测试系统。在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慕课和微课等新的教育模式。

第四,开发和建立“财务共享区域”“云会计”平台,将学校教学和与企业相联系,把学校作为企业财务处理的练兵场和人才储备基地。

五、结论

“互联网+”给传统高校会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互联网+会计教育”不仅要实现教育的硬件设施和技术的突破,更重要的是對会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改变。高校应在重新优化教学目标,合理设置会计课程,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面做出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城,董必荣.“互联网+”时代我国高校本科会计教育的困境与变革[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14(01):102-109.

[2]缪启军.“互联网+”背景下会计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实践[J].财会月刊,2017(33):78-83.

[3]张宝贤,唐建荣.“互联网+”下会计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财会月刊,2017(36):80-85.

[4]秦荣生.“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20-24.

[5]毛元青,刘梅玲.“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2015(11):90-92.

我国高校英语口语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指出了目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目标价值实现的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新常态;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人才培养

【收稿日期】2016-05-31

【作者简介】王俊(1982—),男,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力量——高校继续教育,已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升自我素质与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大力发展职业导向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各级各类学历继续教育,为实现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目标价值提供了新机遇。

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与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1.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当前,中国经济告别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期,进入了调整盘点、稳中求进的状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1]中国经济要迈向“高端”,人才供给要“高质化”,因此,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输送优质的建设人才,是新常态经济建设给教育提出的重要任务。与此同时,新常态也对经济建设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一是需要创新型人才。要改变过去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的发展方式,就必须要寻找新的模式、新的方法、新的道路,这就需要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的科技人才,带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二是需要技能型人才。要实现发展减速、效益增长,更需要大批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将大量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先进技术的转移扩散和转化应用。三是需要开拓型人才。要驾驭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需要开拓型的人才,以清醒的政治头脑、前瞻的发展目光,把握大局,担当重任,为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才智。

2.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当前,我国社会各领域正在积极适应 “新常态”经济发展,高校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着新背景、新阶段和新挑战。国家实施驱动创新发展战略赋予继续教育新使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赋予继续教育新内涵,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明确了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网络教育信息化技术为继续教育发展带了新机遇。因此,仅仅依靠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培养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继续教育的补充,突出培养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人才的素质提高和工作实际需要将成为继续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受众扩大化及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化,新兴产业、行业的出现和新技术的采用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都会使各类人员、各类人才面临着知识不断更新的新需求,继续教育必将与人的一生的发展相伴随。

二、我国高校继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与办学现实不相适应

继续教育与学校其他的教育形式有所不同,它是一种与市场经济最贴近的教育类型,其教学运行成本和教学资源投入,受到不同地域、不同项目、不同教学层次等因素的影响。但是,目前高校继续教育,在人事和财务管理上实行的是学校统一管理,师资的管理权归相关教学学院。[2]这就造成了高校继续教育工作在人、财、物、教学资源等支配和使用上受到限制;在参与市场竞争时,不具备灵活性,缺乏竞争力,招生面临很大的压力;课程资源建设缺乏稳定、长期的资金投入;校内各部门由于在教育理念、重视程度上存在差异,严重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发展。

2.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与监督体制不健全。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正式员工及外聘人员交叉融合构成了行政管理队伍、专兼职教师队伍、教学管理及辅助队伍、招生宣传队伍、后勤服务队伍。但是,由于用人制度的限制,正式与外聘员工没有实现同工同酬,待遇差别大,造成继续教育工作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对全体员工进行考评管理。在继续教育学院的外部,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来自相关教学学院及外聘,这项工作在教学学院往往处于边缘地位,由于重视不够、沟通协调不畅等原因,对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难以实施有效管理。从整体上说,高校内部继续教育工作缺乏统一的质量监管、协调机制。

3.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建设与实际脱节

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是保证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的关键,但当前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师资队伍建设与实际脱节。由于高校从事继续教育的专职师资队伍不足,而兼职教师投入教学的时间得不到保障,部分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产学研不够,教学内容与企业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其次,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网络和成人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与全日制本科生不同,但是,网络和成教使用重点本科教材的现象很普遍,不符合人才培养的要求。最后,教学资源建设与实际脱节。当前,从业人员对新技术、新理论、新规程等知识更新的需求强烈。但是,各教学学院对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教学工作量認可度不高,严重影响了教师参与教改、教研的积极性,教师存在对成人教育教学规律认识模糊、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差等问题。

4.教学信息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当前,我国的教育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云计算、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继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高校继续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任务还相当的繁重,主要包括: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改造成教和自考传统的教学模式、成人教育系列的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学习环境(网络环境、教学课件、实验条件等)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构建综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等等。

三、“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目标价值实现的创新路径 1.建立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办学体制

高等院校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的两个定位:一是继续教育在高校内的定位;二是继续教育本身的发展目标定位。按照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以“政教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深化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3]要提高战略规划的能力,对高校的各类成人教育活动实行“统筹规划、归口管理”,进一步明确和理顺校内各办学实体、教学单位之间的权、责、利。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一各类成人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协调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办学行为,适应市场化和多元化的需求,适度放宽对继续教育办学的人、财、物的支配权和自主权,引进社会力量,探索开展多渠道办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完善继续教育管理机制

高校应在明确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科学统筹继续教育管理,形成全校一体、上下联动的运作机制。要根据不同的部门职能、岗位特性和现实需求,创新干部选拔和岗位聘用机制,满足办学各环节实际的用人需要;要加强和拓宽监督渠道,建立全方位的激励、考核和监管的机制,以充分发挥每一部门的职能作用和每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人人爱岗敬业、事事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3.积极推进各类学历继续教育的有效整合

目前,成教、网教和自考教育,教育对象都是社会大众及从业人员,培养方向都是应用型人才,学生都是以业余学习形式为主,区别在于“宽进严出”的政策不一样,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有所不同,自学和面授的比例以及教学模式上还有差异。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工作首先就是“整合”。学校应从统一培养方案、完善学分制度建设、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入手,逐步统一学历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方案和考核内容;要突破固有模式的局限,发挥各类教育的优势,把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进行有效整合,构建优势互补的新型教育体系。

4.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继续教育有着非常显著的市场特征,社会认可度是发展的根本前提,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学质量是唯一的保障。[4]

当前,高校继续教育的三大功能中,补偿教育正在弱化,“职业培训”的职能越来越强。因此,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应该着眼于发挥本校学科专业优势,瞄准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紧缺人才和新常态经济建设人才开展继续教育服务。高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各类专业人才培养新要求和教学规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逐步完善课程培养体系和质量监管制度,加强成人教育专用教材、课程资源的建设,从而提高支持服务水平,探索多层次、多类型和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以满足学员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5.开拓非学历教育培训市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我国非学历教育培训以其鲜明的优势,正日益成为人们终身学习、完善自我、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选择。

目前,干部培训、职业培训的市场需求数量巨大,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专业特色、师资力量和设施条件,在激烈的培训市场竞争中,通过采取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培训理念,整合培训资源,进行差异化、特色化的培训,创新培训运作模式等措施,来增加举办培训班的种类和数量,持久地开展培训,满足各方面的培训需求。与此同时,学校应建立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的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的学分银行,加强学习成果转换的质量监控,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构建面向全社会的终身职业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5]

6.大力推进网络信息化建设,为继续教育注入新活力

由于高校成人学历教育的学生,学习形式都是业余的。因此,利用新兴的信息化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的展现形式,提升教学的支持服务功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学习兴趣,提高教育产品的吸引力,为学习者的网络学习、移动学习、泛在学习、智慧学习提供有效支撑,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当前,新技术和新设备层出不穷,给教学内容及模式的呈现带来了更多变化。以往单纯的线下搬到线上、课堂教学录播、三分屏录像等教学形式正在成为过去时,影视级的视频及交互、大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体感识别与智能化、移动终端设备、社交化网络等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继续教育创新的进程,一个集教学、学习、社交、反馈、知识库、排序、引导等为一体的智能化学习系统正在形成。

总之,适应新常态,实现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目标价值,需要继续教育在理念、制度、机制、技术等方面改革创新。高校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深化校内继续教育的综合改革,不断创新动力、创造智力、创新活力,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继续教育人才培养高地,为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建设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牛一兵,谭树森.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EB/OL].[2016-02-22].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6/0222/c1004-28140061.html.

[2]傅昌盛,黄利娟.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反思[J].成人教育,2015(8):80.

[3]何菁.嚴继昌讲座实录(下):积极推进继续教育的综合改革与科技发展[EB/OL].[2013-9-29].http://www.ouchn.edu.cn/News/ArticleDetail.aspx?ArticleId=0d7 d3e92-bf9c-411f-99f5-c767672e30c8 & ArticleType=1.

[4]李荣华.新常态下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困境场域与实践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8.

[5]陈炜,陈叶梅.构建“学分银行”是我国继续教育改革创新的新路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1(8):6.

The Research on the Realization and Innovation Path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Goal Value of University in China under the New Normal

WANG Jun

(General Education Center, Xijing University, Xian 710123, China)

【Key words】New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continuing education; innovation development; talent training

我国高校英语口语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自教育部颁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高校远程教育迅猛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目前,我国高校所具有发展远程教育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和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文章通过对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现状的研究,探析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为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高校;远程教育;教师队伍;教育资源

一、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

1998年12月,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次提出要组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体系”。1999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形成全天候、开放式的教育网络”。因此,自1999年起正式启动了以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提高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为目标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其现状如下:

1办学数量

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批准高校开展远程教育,到2003年共批准了试点高校68家,各大高校都有了自己的网络课程和远程教育课程,教育部也同意社会资金参与办学和课程的传播(如奥鹏教育集团)。2003年试点高校已建成2 000多个校外学习中心,基本覆盖全国各地,已开设的学历教育包括研究生、专科起点攻读本科和普通专科等各个层次。[1]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1年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出,批准了68所试点高校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但不得开展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使得远程教育办学规模得到扩大。此后,高校的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规模不断得到发展。

2学生数量

从1998年教育部指定了清华大学等4所普通高校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到2001年3月招生超过24万人,到2002年通过远程教育形式学习的学生已经超过130万人,2003年录取远程学习者976 394人,到2004年很多高校远程教育的招生规模和全日制本科基本上保持一致。[2]2006年全国电大高等学历教育在校生为266万人,占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的1/10。2007年全国高等学历本专科网络教育招生总数为1 200 526人,其中电大招生742 095人,占61.81%。[3]2011年现代远程教育改革试点,普通高校和中央电大的网络本专科招生194万人,在校生518万人,毕业生129万人,新建了339个学习中心目前。[4]随着普通高等教育呈现大众化,高校的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也得到了发展。

3技术平台

从国家实施远程教育以来,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远程教育只能通过电视信号来进行传输,对于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容易受到电视信号强弱的影响,严重影响了远程教育的发展。对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基础建设资金,并成立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开发新技术拓宽了教育传输的渠道和交互渠道,同时各大高校也利用自身的优势研究远程教育的传输和交互技术来发展远程教育(如表1所示)。[5]

二、高校发展远程教育的优势

1政策的大力支持

我国于2002年设立了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并配备了一批优秀的专家、学者, 如祝智庭、黄荣怀等致力于开发多媒体课件等软件及技术的专业标准。[6]2014年12月,在《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15年底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互联网全覆盖,网络的接入率达到50%以上,努力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政府通过制定一些保障性政策来保证高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来发展远程教育。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高校可以调动一切人力、物力来发展远程教育,促进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

2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聚集着许多高水平的优秀教师。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2年和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研究生学位教师比例为62.4%,增长了2.5%;2013年为64.4%,增长了2.1%。这些高水平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制作出一些课程和教材,并把这些教材放到网络上与其他人进行分享。所以,发展远程教育的主要动力是高校教师,通过他们的努力工作来促进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

3大量的科研成果

高校的职能主要有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所以各个高校都会大力发展自己的科研,形成了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每年各个高校都会产生很多的科研成果。如表2所示,是教育部对2013和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统计,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全国高校每年都会有丰硕的科研成果。这些科研成果放到网络上供所有人参考,传播到其他学习者手中,不断地创新和改善,扩大科研成果,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科研能力,促进了远程教育的发展。

4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教育部发布的2012和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统计中,2012和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分别增长了10.4%和8.2%,而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比上年增加1.3台和1台。2012年普通高校校均上网课程比上年增加18.4门,2013年增长了6.6%。同时,我国于2003年启动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程,2009年共有149门课程被评为远程教育精品课程,建成了更多的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7]教育部在2015年1月教育信息化工作月报中的统计,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新增上线704门,共享课有2 584门上线。高校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来发展远程教育,通过网络和远程教育媒介来实现信息的互通和资源的共享,最终实现远程教育的发展。

三、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1政策在实践操作层面指导性不强,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先进性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如表3所示,是教育部2013和2014年全国的教育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基础设施逐年都有所增加,但是国家还没有制定具体的政策对其进行规定,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计算机普及率不高、网络速度达不到、缺乏优质的课程资源等。这些与高校具有发展远程教育的政策优势是不相符的,制约了远程教育的发展。同时,我国的教育财政经费占GDP的4%,远程教育没有专项的经费,扶持资金较少。[8]与中国相比,1985年印度为了发展远程教育通过法案成立印度英迪拉。2004年发射一颗教育卫星,以此来专门发展远程教育。[9]英国对开放大学在2013年的财政拨款是198.1百万英镑,占总收入的44%。[10]美国高校的经费2/3由州政府提供,剩余部分由联邦和当地政府来承担,这充分反映出政府对于本国教育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11]由此可见,我国高校在发展远程教育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发展经费上。

2教师结构单一,科研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重点是在普通全日制教育上,对远程教育不够重视,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监督,致使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下降。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说,网络教育教师主要由普通高校教师兼任,都来自于其他院系,而非专任教师。[12]这些教师结构单一的高校,兼任教师缺乏远程教育的专业性知识,而且科研能力不足,制作的远程教育课程陈旧、单一,很难有新的科研成果。据统计有61.43%的网上课程只是单纯的一些高校教师的讲课录像,约33.56%的课程是由PPT和讲解录制而成,质量比较低。[13]远程教育缺乏具有科研能力的专任教师,使得与高校所具有的高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师优势相脱离,导致了远程教育的质量下降。

3教育资源流通性小,缺少交流合作

201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提出“高等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工作要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在支持远程教育上所做的努力,但现实中我国高校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相互之间网络课程资源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去购买,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各个高校的教育资源,阻碍了高校所具有的资源优势的发挥。而且国内外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比较少,大都是直接购买外国的公开课,不能有所创新,对于国际知名高校的“开放课程”、“优秀课程”等涉及较少,缺少交流合作,阻碍了高校远程教育的发展。

四、对我国高校远程教育发展的建议

1制定完善的政策,加大投入

在发展远程教育的过程中,要想使得远程教育顺利、高效的发展,就需要有完善的政策和完备的基础设施来保证。所以,国家和政府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加大教育资金在远程教育上的分配,出台一些相关的具体政策,吸引远程教育的投资,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办学,让其良性发展。高校内部也要留足足够的场地、人员、基础设施等,来保证远程教育的发展。还要在高校创建一个远程教育的学习环境,增设高端的教学设备,加强科学管理和监督,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设立教育信息化科研专项经费,研究解决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14]

2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增强科研能力

网络资源对于高校本身、教师、学生都是不可或缺的,要实现远程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完善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制度,努力将高校普通教育的教师转化为远程教育的专任教师,对他们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他们掌握最新的网络通讯技术并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发先进的教学资源,力争培养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还要建设兼职教师队伍,扩大兼职教师的来源范围,聘请学术水平较高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为高校的远程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要充分激发教师的科研兴趣,加强对教育的科研能力的培训,开发优质的特色课程,以此来提高远程教育质量。如复旦大学在2011年就开创了“人文振兴计划”特色课程,在全球范围内遴选一流的人文学者、知名教授,邀请他们来做学术交流,并把他们讲课内容的视频制作成网络公开课免费向社会公开,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3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共赢

世界各国远程教育的发展都离不开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我国也不例外。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不能再故步自封了,高校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发展远程教育,转变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通过不断的学习,进一步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高校要有知识分享的精神,通过建立公共的网络平台,逐步形成开放式的远程网络资源,来促进远程教育的发展。如2003 年,清华大学与哈佛大学开始通过海底光缆共上“组织工程原理与技术”课,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通过各高校的合作,不断实现“共赢式”发展,建立强强联合的战略合作关系,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迎接世界远程教育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张雪萍.浅谈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与深化[J].中等职业教育,2005,(24).

[2]王传伟.关于国内部分高校开展远程(网络)教育的调研报告[J].继续教育研究,2002,(5).

[3]张亚君.试论现代远程教育的社会价值及其发展趋势[J].开发研究,2010,(2).

[4]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1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5]蒋国珍,张伟远.我国高校开展远程教育的现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2,(5).

[6]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内容要素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6,(8).

[7]黄新斌,等.我国远程教育精品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8][11]张美清.我国政府扶持远程教育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3:38—39.

[9]沈霞,王远华.印度开放大学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09,(20):276.

[10]徐锦培,孙福万.中英两国开放大学基本特征的比较与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15,(9).

[12]翁朱华.我国远程教育教师角色与专业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2,(1).

[13]吕丹丹,鲁彩霞.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与分析[J].经济市场,2015,(10).

[14]教育部科技司.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203/t20120313_1333 22.html.201203.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istance education; teaching staff; educational resources

(编辑/徐枫)

我国高校英语口语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高校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由于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仍存在不少新问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基本对策为: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规避财务风险的能力;完善校内财务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加强预算控制和执行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其使用效率;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方法,建立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加强财务人员培养,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经费来源由过去的国家财政拨款转变为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格局。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地位日益突出,资金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加强高校财务管理,通过规范和完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方法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但客观上,目前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仍未突破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主要表现为会计仍沿袭传统的“报账型”会计模式,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对内对外提供有关的基本信息,仅限于历史数据和解释,未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资金效益考核,高校财务分析工作没有很好地进行,财务管理体制落后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管理不完善,预算执行控制乏力

预算管理是学校安排年度财务收支的计划文件和执行依据,且涉及到高校经费活动的各个方面。目前,部分高校预算管理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预算管理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部分高校对于教育事业经费预算编制重视不够,认为学校预算管理就是预算编制,是按上级财政部门审批确定的预算目标编制出一套预算报表,报表编好后就算完成了预算编制任务。同时,部分高校也错误地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预算目标的确定、编制、评价都应由财务部门全部完成。事实上,一套切实可行的高校预算,没有相关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作用,没有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组织指导,预算的执行必然会出现问题。二是预算编制范围不全面,属于学校或部门的很多预算外收入未纳入学校综合预算,不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状况和高校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三是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在支出预算编制中缺乏科学的费用标准,基本上延用“上年基数+本年增长”的预算分配方法来确定本年度的支出规模。四是预算执行力度弱。有些部门领导未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只考虑本部门的利益,不考试学校财力可能的条件,对可能超支的财务活动不加控制,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此外,由于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部门预算经费的使用效益难以作出正确、完整的评价。

2、资产管理意识薄弱,资产使用效率低,浪费现象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固定资产购置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不要求对学校购置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因此,高校的领导及教职工在这种背景下只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重视科学、科研等计划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对已购资产的管理和充分利用;部分高校往往对固定资产验收不负责任,保管维护不力;对固定资产入账、销账不及时,入账价值不准确;各部门购置的设备等一经形成固定资产就为其所占有和使用,很难做到资产在全校范围内资源共享,以至于资产使用效率低,浪费现象突出;各部门之间缺乏配合,没有定期核对制度,缺乏沟通与协调;在资产配置中,学校过于重视找项目、要资金、购设备,而轻视资产管理与考核,忽视建立完善学校资产配置的约束性机制,就资产配置部门和决策者来讲,对资源配置得当与否并不承担责任。以上这些都导致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松懈与无序。另外,无形资产也是高校资产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学校重投入轻产出,重视研究成果数量轻视推广应用,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造成了我国高校现有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不同程度的流失,使得高校的合法权益常常受到侵害。

3、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

高校的出资人主要是国家,但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不要求其偿还其提供的资产,也不参与经济上的分配,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失。高校管理者独立行使法人权利,但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这必然使高校缺少进行成本核算和提高投资效益的外界压力,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另外,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其初衷是对高校决策权与执行权进行分离,即党委被授予决策权,校长被授予执行权,两者相互制衡。但在实践中,这种权利分配方面的平衡经常被打破,使高校管理机制出现漏洞和权利约束机制失控。因此,高校在融投资上缺乏科学的统筹规划和民主的决策程序,资金的使用不能严格按照预算执行。

4、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欠完善

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没有财务管理制度就无法按章办事,财务管理就失去了依据与标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和制约高校的管理和发展。我国现行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是1997年制定的,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已经滞后,加上目前有一些高校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不重视,内部管理制度不全面或有关内容不合理,造成经济责任不明,有章不循,财务信息失真,资产不清,债权债务不实,使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失去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从而产生贪污腐败的风险,浪费教育资源,损害高校的整体利益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5、高校财务管理缺乏风险意识

由于学校没有建立有效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學校有限的教育经费很难满足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需要,各部门吃学校大锅饭的现象十分严重,原本已十分紧张的资金却要超负荷承担学校多项开支,造成学校难以承受经费的负担。学校为了搞好基本建设,非常艰难地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解决了学校事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但是,部分高校对贷款风险认识不够,责任意识不强,贷款规模大大超过了经济承受能力,依靠贷款盲目征地建新校区、上项目,潜伏了高校发展的隐患。这充分说明,现有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需要,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6、财务分析工作薄弱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化发展,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经济业务也变得更加多层次化、复杂化,各类经济决策行为将更加信赖于财务分析得出的结果。但目前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只停留在反映一定期间的收支状况和资金结存状况,仅限于提供历史数据和解释财务信息。而对资金的结构、状态、效益缺乏系统分析,以至于无法科学地考核学校整体和各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对高校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缺乏规律性认识。

7、高校债务负担过重,贷款风险日渐显现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以及学校自身发展需要,高校整体发展以外延扩大为主。各高校普遍开始了大规模的校舍、新校区的建设以及购置大量仪器设备。虽然高校收入总量在不断增加,但远不能满足教育投入迅速增长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新建项目依靠大量的银行信贷资金成为大多数高校的选择。这种方式在短期内对高校建设和发展具有资金量大、容易较快实现建设目标的积极作用,但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大,贷款资金的还本付息压力也给高校的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许多高校寄托于招生规模扩大来偿还银行贷款本息,但招生规模扩大本身就有不确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贷款规模的增大,高校信贷风险日渐显现。据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蓝皮书披露,我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在1500—2000亿元之间,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近两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这一额度已上升到2000—2500亿元之间。2007年3月吉林大学在校园网站上发布通知,称从2005年开始,学校步入付息高峰期,目前,每年需要支付的银行利息高达1.5—1.7亿元,入不敷出情况日趋严峻。

二、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1、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规避财务风险能力

市场经济已经把高校经济活动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高校的财务活动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风险。因此,高校应树立财务风险意识,积极分散风险,这是高校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键。高校所有教职员工,特别是领导层必须将风险防范意识贯穿于整个决策工作的始终。贷款前,高校应根据社会的需求,结合学校自身的学科和人才优势,认真制定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园建设规划。高校在总体规划下,组织专家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在正确评估学校偿还贷款本息能力的基础上,科学确定贷款总量,合理设置贷款警戒线。由于预期收益很难与债务的偿还期及数量保持一致,这就要求学校应根据资金需求和收入情况,合理安排贷款结构中长期、中期和短期贷款的比例,对贷款的投放时间、数量和顺序进行科学安排。这样既可以使资金的筹集与需要在时间和数量上相匹配,降低资金成本,保证贷款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又分散了贷款的偿债期,减轻高校偿债的压力,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投资管理制度,降低投资的风险。学校的重大投资应在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进行集体决策,这既可以使决策符合客观实际,避免个人决策的片面性,也可以有效地防止腐败发生。高校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也是降低投资风险的重要措施,由于高校因决策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往往不用承担责任,导致相同的失误屡屡发生。因此,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提高领导层的责任感,精心研究投资策略,谨慎决策。

2、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校内经济秩序

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是高校财务部门开展财务工作,加强财务管理、监督的直接依据。高校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划》、《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以及其他有关财经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或修订各种学校内部财务制度,建立和完善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高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增加高校的收入,控制支出,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遏止腐败行为,调动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促进高校自身建设和发展。

3、加强预算控制和执行能力,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高校预算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高校的资源,又要節约支出,避免经费使用上的浪费,应尽量优化经费使用的支出结构。高校在制定年度经费预算时,必须坚持量入为出、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日常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收入预算必须做到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支出预算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的原则。对经常性支出要适度从紧,建设性专项支出的预算要量力而行,高校要集中财力优先保障发展目标中急待解决的问题。注重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严肃性和强化监督职能,对经学校审定的预算,原则上不予调整,强调预算管理从“重分配”到“重管理”过渡。具体包括:一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编制单位,对学校所属各部门要求按照“零基预算”编制预算;二是实行预算经费定员、定额管理,无论是人员经费还是一般公用经费均按定员、定额来测算,对专项经费实行滚动预算建立预算项目库;三是完善预算的调整制度,从调整时间、方法、程序等作出相应的规定;四是建立预算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预算收入的完成情况、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资金使用的效益性进行评估,找出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结果的偏差,分析造成偏差原因,及时采取措施,不断改进预算管理;五是加强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及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的研究,使学校预算编制及执行与之相适应,提高学校资金的运作效率。

4、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其使用效率

一是高校应设置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干部和人员,加大归口管理和力度,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制度、统一采购、统一调拨的完整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完善资产购置制度。对需要的设备,在校内无法调配的情况下,从技术性、经济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科学论证,做出详细预算申请,避免重复采购。三是建立、健全物资收发保管制度,本着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责任落实到各单位和个人。四是建立、完善资产配置制度以保证教学、科研等工作的正常开展。通过调拨、出借、出租、投资等方式,盘活学校闲置资产,提高资产的有效利用率。五是建立、完善资产清理清查制度。检查资产的使用和保管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六是进一步完善无形资产评估制度、技术保密制度、无形资产转让、收益的办法、无形资产合作检查制度,并按照法律、法规加强保护各类无形资产,有效杜绝无形资产的流失。七是学校财务部门应定期和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一起进行资产核查对账,定期清查盘点,明确产权,杜绝资产管理方面出现“跑、冒、滴、漏”的现象。

5、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方法,建立财务分析评价体系

高校财务分析评价是运用事业计划、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对高校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系统剖析、比较和评价,以获得对高校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的规律性认识。高校财务分析评价的内容包括:一是财务综合实力评价,即学校的办学经费筹集能力,包括国家教育经费拨款额、科研活动收入、学校资产总额等;二是财务运行绩效评价,即按照收入和产出相比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对学校财务运行的效果、效率、效益等进行评价,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事业发展效率指标、自筹经费能力指标、科研成果评价指标等;三是财务发展潜力的评价,即评价高校在负债和财务风险方面的承受能力,该类指标包括年末借款余额、年末流动资产、资产负债率、负债收入比等指标。财务部门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会计数据,全面系统地分析各类资产的拥有和配置状况,掌握学校的总体实力,充分挖掘学校的内部潜力,努力增收节支,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为学校的重大决策提供准确的资料。

6、加强财务人员培养,全面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办学竞争日趋激烈,对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除传统的会计核算能力外,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更显重要。这就要求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财经法规,尤其是对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改革等新知识的学习。鼓励财务人员钻研业务,更新观念,优化知识结构,准确把握事业发展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改进并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要强化财经法制观念,提高财务人员专业和职业道德水平,依法建立内部控制监督制度,使财务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权限,保证财务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姚秀琦: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06(3).

[2] 徐建光: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6(4).

[3] 储瑞超: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与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5(11).

(责任编辑:胡冬梅)

我国高校英语口语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爆发的财务困境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稳定发展的首要因素。文章揭示了高校爆发财务困境的原因,并展望未来提出了避免爆发财务困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 财务困境 非限定性收入 教育发展支出

我国高校财务困境长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经济和社会蓝皮书》显示:2005年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大致为1500亿至2000亿元,有的高校贷款已高达10亿至20亿元,高校的债务使银行增加了财务风险,将可能最终成为国有银行新的不良债务。特别是2007年《第一财经日报》一则“吉林大学贷款办校之困——每年需拿1.7亿付利息”的文章将高校财务困境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时任吉大党委书记的张文显认为:吉大的财经困难已经成为影响学校稳定和发展的首要因素。我国的“公办普通高校”是典型的非营利性组织,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作为严格实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预算原则的公办高校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众多的贷款?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群体性财务困境?面对未来,如何去防范和避免高校财务困境的再度发生?

一、高校财务困境辨析及界定

在探究一个未知事物之前,首先要明确我们所探究的事物是什么?才能去确定为什么?进而准确把握怎么做?什么是高校财务困境呢?从相关研究文献来看,理论界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概念,但大多数学者将“净现金流量不能及时补偿到期债务的现象”称为财务困境。然而,上述定义更适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并不适用于高校。首先,高校存在着大量的限定性的资金,例如:科研经费、学生奖贷基金、勤工助学基金、个人住房公积金等,这类资金占高校库存流动资金的比例相当大,特定时点某些高校限定性资金占库存流动资金比重高达90%。指定用途的资金是不能用于补偿到期债务的,也就是说高校即使是存在大量的净现金流量,由于大量的限定性的资金存在是不能用于偿还到期债务的,净现金流量金额的大小对缓解高校财务困境作用不大。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第三十八条“高等学校不得将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活动的财产挪作他用。”可见,高校既不能通过创造财富来归还贷款,又不能用教学科研的资金来偿还贷款,我国高校不具备运用筹资杠杆来发展高等教育的前提条件,债务不是高校发展的必备因素,显然“净现金流量不能及时补偿到期债务的现象”不适合用于界定“高校财务困境”。

由于高校缺少“利润”这个重要的会计要素,致使高校在财务管理中缺乏一个统驭性的重要指标,目前“预算控制”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起着统驭的作用。财政部、教育部2012年联合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十二条“高等学校预算编制应当遵循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也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可见,“收入”与“支出”才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两个重要指标,即“非限定性收入”与“教育发展支出”才是决定高校财务状况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因此,“高校财务困境”应该界定为非限定性收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支出的状况。

二、我国公办高校爆发群体性财务困境的原因

根据我国教育部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995年为290万人,2012年为2391万人,18年增长了603%,尤其是1998年至2006年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由341万人猛增到1739万人,8年时间增长了410%。

我国高校由于1999年至2006年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华丽转身,在让国人欣喜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国公办高校群体性财务困境。根据我国教育部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测算,每增加一名在校大学生要增加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教室宿舍、土地等固定资产投资4.5万元;增加教师0.056人;运转经费0.7万元至1.5万元等,给高校带来了巨大的教育发展支出需求,造成了巨大的财务负担。根据我国教育部网站提供的统计数据,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去除高校贷款资金,测算出我国公办高校资金缺口走势图(图略)。

从我国高校资金缺口走势图,我们可以看出,2005年至2006年是我国高校资金缺口最大的两年,也正是我国公办高校财务困境最严重的两年。我国高校经过1999年至2006年连续八年超常规的扩招,致使“非限定性收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支出”的矛盾不断累积,从2000年起我国各公办高校为了解决严重的资金缺口,纷纷选择向银行贷款并且大部分是五年以内的短期贷款。这样一方面增加了贷款的利息支出,另一方面由于还贷高峰期的来临,使得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2006年至2007年我国公办高校群体性出现了“非限定性收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支出”的状况,即爆发了群体性财务困境。

三、我国高校面临的财务现状及未来展望

随着我国高校在校生增长率的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36.1%下降至2012年的3.6%,我国高校的财务困境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再加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以及各高校的努力,我国高校的财务困境似乎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可是,潜在的诱发新一轮高校财务困境的因素正在悄悄向我们走来,我国各高校必须做到未雨绸缪,才能实现高校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1982年定为基本国策,2001年成为了国家的法律,计划生育已经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至2012年10年间我国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0.54%,显著低于世界213个国家和地区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1.46%,也低于美国0.87%、英国0.7%、法国0.61%等发达国家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从在校生人数角度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小学在校学生人数从1998年开始至2012年连续15年呈现负增长,我国初中在校学生人数从2004年开始呈现负增长,我国高中在校学生人数从2008年也开始出现负增长现象,而我国高校在校学生人数从2007年起就结束了两位数的高增长, 2007年至2012年虽然还没有出现负增长,但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高校生源角度来看,根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4年高招调查报告》数据显示:由于生源不断缩小,从2012年开始,很多省市出现了招生计划无法完成的现象,河南省2013年就有7.06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招生计划的11.63%,山东省2013年有6.3万个招生计划没有完成,占整个招生计划的12%,上海市2014年报考人数5.2万人,比起2006年的11.38万人,规模缩减超过一半。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表示:“综合多项统计,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源危机持续发酵已为高校生存带来严峻挑战。”可见,若我国公办高校不及时改变1999年以来扩张性的财务政策,那么还没有从需求拉动资源不足型财务困境中走出来的各公办高校,很快将进入需求萎缩资源过剩型的财务困境中。

四、我国公办高校避免陷入需求萎缩资源过剩型财务困境的建议

(一)实行紧缩性财务政策

目前我国公办高校财政拨款采用“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并执行“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原则,当年综合定额财政拨款=折算在校学生数×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可见,我国公办高校财政拨款的多寡严重受制于在校学生人数。我国公办高校学杂费收入的多寡同样直接受制于在校学生人数,即当年学杂费收入=在校学生数×学杂费标准。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2年至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总额的47.82%,普通高等学校学杂费收入占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总额的30.52%,上述两项合计占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总额的78.34%。可见,如果我国在校大学生出现象中小学在校生一样逐年递增的负增长,那么必然会导致高校非限定性收入的逐年递减。若各高校还像1999年至2006年的扩张性的大发展,势必重现“非限定性收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支出”的状况,公办高校再次爆发群体性财务困境。因此,在我国在校大学生即将出现负增长之际,各公办高校必须实行紧缩性财务政策,合理控制高校规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压缩师资、设备、校舍的数量。同时,改变前些年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改为依靠质量效率的发展方式,将有限的教育资金用于教学、科研、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提升高校的竞争软实力。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

从2006年我国公办高校爆发群体性财务困境以来,各级政府为了缓解教育经费的不足,出台了许多政策,例如高校贷款政府贴息、对高校实行保税政策、加大财政拨款力度等。例如:广东省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由2006年的6300元/标准生增加到2014年的8600元/标准生,这些政策对缓解各公办高校的财务困境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单纯依靠财政拨款是难以保证高校不陷入财务困境的,几乎没有那个国家的高校办学资金完全是由国家财政包办的。因此,各公办高校在不断拓宽主渠道的同时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办学资金。

1.通过对外提供技术服务增加收入。各高校不仅是文化知识传承的场所,同时也是探究未知世界、现代科技产业化的基地,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各项服务,包括承接科研课题、开办各类培训班、科研成果转让、科技服务等。这样不仅能够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提升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能够提高各高校教学科研能力、增加办学经费。

2.通过联合办学引进资金。联合办学是不同高校、法人或政府部门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学科研技术水平的行为过程,具体可分为校际联合、校企联合、公益组织联合。尤其是校企联合,企业能够发挥自身资金、实践场地等优势,各高校发挥科研、人才培养等优势,双方进行优势互补的合作,高校为企业提供咨询、转让科研成果、员工培训以及输送人才;企业为高校提供学生实训场所、科研及办学经费等。具体包括联合攻关项目、学生宿舍建设、实训基地等。

3.通过资产运营盘活资产。高校的有形资产都是有使用年限的,如果闲置不用到了使用年限也将报废,这对高校来说无疑是一种损失,各高校应该建立资产运营平台,将各自闲置的资产进行等价置换,或是将闲置资产出租。对于价格昂贵教学科研又急需的资产也可以通过闲置资产互换或融资租赁的方式解决。其次,高校每年有三个月左右的假期,也可以采用办短期培训班、出租等方式盘活资产,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同时筹集办学资金。

4.通过广泛交流积极宣传争取捐赠收入。从世界范围看,捐赠收入是各国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朱洁义(2011)的研究,2006年至2007年各国社会捐赠占学校经费的比例:美国(私立)14.4%、美国(公立)4.07%、日本3.00%、英国1.66%、中国0.64%。可见,我国高校社会捐赠水平的提高还大有潜力。我国各高校应通过与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进行广泛交流积极宣传,尤其是要重视校友工作,我们必须通过校友会等渠道,开展各种知校、爱校活动,加深大家对学校的感情,形成强烈的归属感,建立校友跟踪制度,最大限度地吸收校友的捐赠。

(三)加强预算控制减少资金浪费

预算控制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起着统驭的作用,高校预算控制的本质是对教育事业支出的控制,即“有预算的支出可执行,没有预算的支出不可执行”,也就是对“量入为出、收支平衡”预算原则的贯彻执行。可见,高校预算控制的严格执行是避免高校爆发财务困境的有效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预算执行缺乏约束力,部分高校在使用预算经费时还存在随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的情况,造成偏离原定的事业发展方向,加重了高校的财务负担;再加上预算绩效缺乏完善的考核、监督、评价体系,节约没有奖励,浪费没有惩罚,造成各系处争夺资金,加剧了财务困境的程度。各高校必须以预算控制为“缰绳”,在科学编制预算的基础上严格执行预算,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奖惩措施,充分调动高校各系处在预算控制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财务困境、保障各项事业的正常运行。

(四)价值体宏观总量控制

价值体是现实的不可替代的人类需求。运用价值体理论,建立我国的国民经济价值体分类体系,从而可以获得我国的教育价值总量,进而获得高等教育价值总量,以此可以获得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规模的数据。以此数据为指导可以有效地制约高校的盲目扩张,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既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又能避免高校非限定性收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支出状况的发生,进而避免高校爆发群体性财务困境。

参考文献:

[1] 陈志坚.高校融资渠道多元化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5)

[2] 褚珊,厉洪.浅析高校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会计之友,2010(10)

[3] 朱洁义.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结构现状与高校社会捐赠.教育学术月刊,2011(1)

[4] 张文昶.以价值体理论为视角透视欧债危机.惠州学院学报,2012(2)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 广东惠州 516007;作者简介:张文昶,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与会计学)

(责编:若佳)

我国高校英语口语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是我国高校的重点专业之一,对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和思路。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应用型 人才 培养 模式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是我国高校重点专业之一,截止2010年,我国720余所高校(不含民办)中开设此专业的有440余所,在校本科生达近17余万人,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之一。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发展的如此普遍与机械制造业的发达有直接的关系。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引进先进制造技术,我国的制造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适应机械制造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和用人单位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国高校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的能够满足需要的人才。

一、我国高校现阶段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作为我国机械制造业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与其他工科专业一样,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课程设置上,课程之间既存在缺乏联系的问题,又存在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问题;第二,教学管理人员与教师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知识、能力、道德目标缺乏了解,造成人才培养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后果,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教师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明显缺乏整体的对接与方法论指导;第四,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不规范;第五,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老旧,不适应新的需要;第六,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教育的培养。上但极其缺乏应用能力,不能满足我国机械制造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造成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本文认为,首先是我国高校尤其是本科专业缺乏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没有从课程与专业教学的角度进行方案设计;其次,教师没有把教学体系与学生的学习方法很好的结合起来,造成学生对本专业课程的把握不够;再次,我国高校缺乏与社会的沟通联系,导致教学呈封闭式;最后,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没有把握机会锻炼自身的应用能力。

所以,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应用型人才的培養应从高校、教师、社会以及学生几个方面来共同努力。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人才,首先要确定合理的培养思路。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要准确把握。

本文认为,对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应体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应用型人才应是能够面向基层、面向企业、面向社会的能够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其次,应用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设计、制造、管理、销售、自动化等综合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再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措施

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从高校、教师、社会、学生四个方面来采取有力措施促进。

1、高校方面

高校应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方案,按照社会的需求对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同时,安排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进行授课。具体来说:

第一,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课程的合理分配,从而达到既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又锻炼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目的。

第二,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高校应对社会需求进行具体调研,然后根据调研结果,合理的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贯彻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总方针,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个性的具体思路进行具体设计。

第三,高校应加强与机械制造企业的联系,一方面能够及时的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另一方面与企业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第四,引进科技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设备的改进,高校应注意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2、教师方面

教师应根据课程设置对教学做出合理安排,最重要的是合理安排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时间;教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的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学生技术上和理论上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

3、社会方面

社会各界人士尤其是机械制造企业应加入到高校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人才的培养方案设计中去,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社会还应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为他们对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帮助;社会还应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就业和创业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机会。

4、学生方面

作为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的主体,学生自身也不能忽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学校安排的实践课程还是社会上的实习和实践,学生都应积极把握机会努力锻炼自身能力。

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在深入分析我国此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和企业需要,从高校、教师、社会、学生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共同努力,以培养能够满足需要的高素质的综合性的应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沈紫金.改革工科人才培养模式迎接21世纪挑战[J].云南高教研究,2008.

2.曹秀平,张耀春,陈娟.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7.

3.张炳生,刘雪东.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

4.张济生,刘昌民,梁锡昌.面向21世纪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

上一篇:房屋买卖纠纷案件思考论文范文下一篇:铁路鉴定工作职业技能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