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翻译信息分析论文范文

2023-09-24

科技翻译信息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根据参与翻译评审英汉信息技术标准及辞书的体验,本文总结出在译审规范与术语定名时应注意的12条规则——基于规范;直译首选;名实照应;力避既占;类、数一致;弃繁就简;体察词外;勿宽勿严;全面寻词;求助经典;并列术语同构;统一各术语元。每條规则都举出两三个实例,加以查证、剖析和评点。本文旨在探讨科技术语的翻译和定名规则,并希望有助于探索英汉人助机译或机助人译科技文献的定名与选词决策。

关键词:科技术语翻译,术语学,定名规则,机器翻译

科技翻译信息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翻译作为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的一部分,它不仅在课堂上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翻译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提高目前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的课堂效率,也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的关注重心。分析了当前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和总结了关于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翻译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英语翻译 教学模式 对策

目前,我国在教育方面已经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很多高职院校也增设了英语翻译课堂,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仍存在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例如,很多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过程中,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弊端。这严重影响了英语翻译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学状况不容乐观。

一、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较为传统

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除了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以外,同时也会受到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课堂的听课兴趣,也会改变学生对一门课程的看法,形成相应的思维方式。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仍然受到了传统教育的影响,课堂主要是以讲课本为主,理论知识的学习占据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很难有发言的机会和时间。

例如,每次新单元的学习,老师都要亲自领读单词,然后在用掉半个小时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記忆提问。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降低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同时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学生英语基础差,缺乏学习兴趣

任何学习一旦缺乏了热情,就很难在坚持下去,学习英语也是一样。英语词汇量极大,需要不断地积累,同时英语语法的掌握,语感的提高都是需要不断的学习提升的。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体现为上课缺乏积极性,很少有同学能够认真听讲做笔记的,对于老师的问题也都表示不知,基础知识薄弱,甚至一些学生迟到,逃课等,对英语课堂有着担忧与抗拒的心理。这些现象降低了效率,不利于学生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

例如,很多学生的翻译完全是按照单个字来表达,中文模式过于严重,会将温泉“hot spring”翻译成“gulugulu water”等,英语基础显得太过薄弱。

(三)翻译教材缺乏

由于我国一直以来英语翻译的学习都是在英语课堂上进行积累和提高的,并未对英语翻译做出单独的划分,尤其是对高职院校而言,目前很多翻译教材都是本科生所使用的,而这些课本的学习应该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不太适合。

(四)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是为了能够培养一批具有应用能力的人才,能够将课堂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于高素质英语翻译能力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但目前英语翻译教学,在制定教学方案和目标时,一味的注重对于课本词句的阐释,重视对学生翻译技巧的培养,过于应付过级考试,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却忽略了市场对翻译型人才的需求方向,脱离了现实需求,学生的学习也就失去了一定的运用性,明确教学目标,与时俱进,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至关重要。

二、提高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翻转课堂是指在将原来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进行转换,实现课堂上以学生为主,而老师则以学习上领路者的身份出现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给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教学新模式,它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每节学习内容,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老师可以将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布置成学生的课下作业,并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短视频学习资料,而课堂上主要以解决学生的问题为主,这样剩余的时间可以做一些实践性的英语翻译测试或是练习。除此之外,也可以按小组举行一个短暂的十分钟比赛,一个组随机出题,让另一个与进行口头翻译。这样的模式给学生的翻译实践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对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

2.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了很多院校,并已成为目前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利用多媒体教学,尤其是对于英语专业而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单词的发音。除此之外,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真实的体会英语之间的交流模式,而这个需要教师多搜集一些英语相关的视频。此外多媒体教学能够及时的查阅资料,解决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英语翻译实践带来一定的便利。

例如,由于缺乏真实的英语翻译场合,老师可以找一段新闻或是电影,然后让学生将其视做是真实的交流过程,然后进行即时的翻译。

(二)增强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激情

有位名家曾经把热情比作是飞跃的闪电,以此来说明热情对于认真对待某事的重要性。课堂的学习也是如此,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起着重要的运用,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要时刻注意着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提高课堂的活跃气氛,来吸引更多的同学专注到课堂习中来。

例如,假如在学习英语文章的过程中,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有点难度,课堂效率也会渐渐降低,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在备课的时候选取一些与英文有关的搞笑短视频,可以让学生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通过放松心情后,能够紧跟课堂的进度。又或是再讲到跟国外文化或是旅游相关的课题时,老师可以提前搜集些不同国家的名胜景地和各样的有趣的当地文化,这样不仅可以加强课堂的活跃氛围,避免枯燥,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加课外知识。

(三)教材的统一

教材的使用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方向,翻译专业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为了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翻译涉及面又很广,大都是跟市场业务相关,因此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与企业介绍,商务信函,报关业务或是与旅游有关的英语翻译教材,扩展学生的学习范围,同时能够与现实需求相连接。

例如,如果学生从事国际贸易的翻译,就应该多了解一下有关关税或是付款方式英语固定翻译的表达,例如,汇票的表达方式draft,bill of exchange,bill几种表达方式,避免学生根据字面意思,单独翻译成send ticket,这样完全颠倒意思,承兑的英语表达是acceptance,而很多学生会将它翻译成接受。

(四)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制定方向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态度,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不能完全等同于本科翻译教学,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学生学习中的弱点,制定适合学生的一套学习方案,并明确课堂教学的侧重点。

例如,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采取让学生主动备课讲课的方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发现,勇于在课堂上讲课的老师都是固定的,或者是学生的讲课内容和延伸方向不足,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明显降低,那么老师就应该对教学模式做出改变。

三、结束语

提高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效率,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满足学生心里的需求,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全面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金宏.高职院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非英语专业为例[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06) :75.

[2]卢帆.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2017,(02) :54.

[3]魏涛.提升高职英语翻译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英语广场,2016,(09) :128.

科技翻译信息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随着我国农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英语翻译人才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领域的国际化发展也对涉农行业英语翻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从当今形势对农业英语翻译人才的要求出发,提出了涉农行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原则,从专业知识习得、语言技能、理论与实践以及跨文化人格培养几个方面为着眼点,探讨了涉农行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旨在为我国高层次农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启示,也為我国各级各类院校构建科学合理的涉农行业英语翻译课程体系提供借鉴与示范。

关键词:翻译人才 涉农行业 英语 培养模式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问题是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往来的繁荣,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随着农业领域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英语翻译人才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高层次的农业英语翻译人才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作为高层次的农业英语翻译人才,首先要具备的素质就是可以适应日趋频繁的国际交流,因此其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尤为重要的。但是,我国目前农业领域的英语翻译服人才不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的需求。该文从当今形势对农业人才英语翻译能力的要求出发,关注农业人才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探讨涉农行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

1 涉农行业英语翻译人才要求

农业的迅猛发展对农业英语翻译人才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需要其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若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英语翻译人员,需要各方面语言能力的综合运用,这就要求听说读写译的共同进步。其次,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农业专业性。想要做好农业领域的翻译,要求翻译人员自身对农业知识有着深刻理解,具备良好的农业专业素质。再者,翻译人才还需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论是英语语言的发展还是农业的发展,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内容是不断更新的,因此,只有不断的学习,自我充实,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进步。

2 涉农行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原则

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结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农业英语翻译人才能力的培养应以以下三个原则为要点:

2.1 因地制宜的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结合所在地域的农业发展情况,采用最为合理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做到既能够突出当地域农业的发展特色,又能够培养出高层次、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2.2 符合职业需求的原则

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之前,需要对农业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对其职业需求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明确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知识、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才能构建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陪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够具备良好的就业能力,符合农业发展的职业需求。

2.3 学生的职业迁移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涉农行业也是如此。人们所从事的职业与岗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涉农人才英语能力培养的同时,也一定要注重课程的设置与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拓展性,为学生在今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奠定基础。

3 涉农行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3.1 农业领域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相结合

目前,从事涉农行业英语翻译的工作人员,其来源途径主要有二个,一是来自于农业研究领域,一是来自于英语专业。对于从事农学专业的人来讲,他们所熟知的是农业专业知识;英语专业的学生则更多注重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培养。可以说,我国目前农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还处于非专业化阶段,学习的针对性不强,并不能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要考虑到农业领域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能的结合。涉农专业可以开设专业英语、口译等课程,在学习农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外语学习的力度, 提高英语专业技能的应用能力,实现国际化交流。对于从事英语专业学习的人来讲,可开设农业英语课程,使其在具备外语交际能力的基础上,学习相关的农业领域知识,熟悉相关专业词汇。这样,才能够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加快农业国家合作的进程,使得我国农业国际化发展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还要着重培养翻译人员的笔译与口译能力,包括语言的理解、短时记忆能力、翻译能力、笔记技巧、专有名词及特殊词汇的翻译技巧以及场景翻译处理等,全面提升语言应用能力。

3.2 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各行各业人才的培养都要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涉农行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也是如此。想要做好农业领域的英语翻译工作,首先要重视三个方面的理论学习。第一,要脚踏实地的学好相关翻译理论,扎实的理论基本功才能用来指导实践;第二,要对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知识有深入了解,这样才能适应不同的翻译环境;第三,还要了解不同文化环境下涉农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才能保障翻译的可靠与安全性,顺利的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当然,仅有理论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创造真实的语用环境让学生学以致用,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理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培养出高层次的农业领域翻译人才。首先,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如开展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同时也要给学生提供实习锻炼的机会,让学生能够真正参加到农业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活动中来,从而得到全面的提高。比如可以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共同培养农业领域英语翻译人才。以该校为例,与黑龙江垦区各企业友好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将该校的学生定期选派实习,在一线工作,积累了工作经验,也增强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3.3 跨文化人格的培养

跨文化人格是指在考虑问题与解决问题时能够做到既坚持秉承本土文化传统,同时又能够尊重包容其他文化,实现思维的“全球化”。对于涉农领域英语翻译人才来说,在工作中需要接触到其他国家的文化。这就要求他们不但能够熟练的用英语来进行表达,也要求他们能够成功的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跨文化人格的培养在培养农业英语翻译人才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跨文化人格的培养要注重中西文化的均衡导入。首先,要加强本土文化的导入。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农业大国,有着自己独有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构成了我们生活与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应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如在进行农业翻译活動训练或讲解农业专业知识时,教师要有意识的讲授所涉及到的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进行口语训练时将所学到的文化知识也融入进去,这样可以避免以往口语训练内容涵盖面过窄以及文化深度不够的弊端。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弘扬了中华文化,增强了学生的人文底蕴,可谓一举多得。西方文化的导入也是十分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除了本土文化的讲解,也应该选取一些贴合时政,具有时代性的西方文化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应引导学生将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全球化”。在课堂之外也应该多多开展西方文化讲座等,使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将语言与文化结合成为有机整体,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人格。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跨文化交际人格,才能对翻译文本理解得更透彻,翻译的结果更能够得到不同文化的认可,从而实现顺畅交流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治形势,还是经济形势,都对我国农业国际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想要实现我国农业的国际化,培养高层次的涉农领域英语翻译人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也是势在必行的。可以说,涉农行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但是其成果必然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永丰.高职涉农行业英语翻译课程建设研究[J].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89-92.

[2] 蔡永丰.高职涉农专业英语翻译课程体系开发的构建探索[J].绥化学院学报,2013,33(12):151-154.

[3] 贾振峰,李凤英.农业科技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证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4,23(3):82-84.

[4] 王天昊,王曦.农业国际化背景下黑龙江垦区实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2(10):30-31.

[5] 蒋拓新.“卓越工程师班”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7):134-135.

科技翻译信息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1特征

科技论文的摘要不同与文章的正文部分, 无论是在篇幅、行文方面,还是在语言和内容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1.1 篇幅短小

一般而言,论文摘要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少于论文正文的3%,最多不超过10%[1]。摘要过长 ,就不够概括 ,不能突出重点,不够具有吸引力。摘要太短,不利于概况正文,不能给读者描述一个关于全文的清晰轮廓。

1.2 行文规范

首先,摘要写作一般采用正式的书面语,而不是非正式的口语化表达。其次,与其他类型论文相比,摘要中专业术语的使用较多。再者,摘要一般不会出现图表、注释等内容,尽管这些是科技论文正文部分较常见的内容。最后,在排版和字体等方面都有相关要求。

1.3 内 容客观科学

摘要中通常会出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就某一篇摘要来说,不必包括以上所有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但需要强调的是,在摘要中进行评论和解释是极为不妥的。此外,摘要中词语的使用一定要科学,应避免模糊性和主观性的词语。结果与结论部分要客观,遵从实事求是。

1.4 语言精炼概括

长句、被动语态、名词化和概括化是科技论文摘要用语的显著特征。长句的使用有利于清楚的表达。被动语态的使用有利于突出客观,减少主观色彩。名词化、概况化语言有利于用有限的词语对论文主要内容进行高度概况。

2翻译中常见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跨文化交际的增多, 英文摘要对外“广告”的作用日益突显。对于专业性较高的科技类期刊 ,英文摘要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期刊的国际传播效果。然而,一些因素,比如作者个人英语水平,中英的表达习惯、文化差异等等,严重影响了摘要翻译的质量。通过阅读大量科技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发现,多数英文摘要中存在着一些类似的问题。下面从语法、语义、句式和习惯用语四个方面进行描述。

语法是翻译摘要应具备的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最能直接反映个人英语水平和是否认真负责的一点。翻译摘要,最不应该出现的就是语法错误。然而,在英语摘要中经常存在以下的语法错误:语态混用,有些摘要主动句过多,有失客观的一面;时态错误,例如,现在完成式中的动词用成了一般现在时,如“have pay more attentions to”;连字符使用不当 ,表现在不考虑构词法而随意地将词断开;主谓数的不一致,通常是主语是复数,谓语使用了单数;主语过长导致的头重脚轻等现象。

语义是摘要翻译的重点。英语摘要的语义错误通常表现为,翻译意义表达不准确、错译、死译、漏译以及不连贯等,例如,“工作流是近年来引起许多研究者、开发人员和用户注意的一类软件和系 统技术”, 被翻译成 了“Workflow has arisen great interests, and many researchers, system developers and users have pay more attentions to this kind of software and technologies”。[2]

摘要翻译中句式方面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句子过于口语化、句式单调以及逻辑关系错误。有的摘要连续的长句,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有的频繁使用短句,给人留下太过口语化的感觉。其次,有些翻译按照汉语的逻辑思维来组织句子, 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头重脚轻等现象时长发生。

中英文中都存在许多习惯性的表达, 这也是翻译摘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因为中国式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往往会影响到翻译的质量。科技论文摘要中出现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词句并不新鲜。比如科技论文经常会涉及到基数、百分比、倍数等数字表达,翻译这些数字时就需要多加注意,参照相关规范。

3翻译标准

《天演论》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所著的一部对西方文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著作,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就源于其对这部著作的翻译实践。自1898年至今,该标准已有近一百二十载的历史, 漫长的时间充分说明了该标准在翻译界享有的重要地位及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用源于科学著作翻译实践的“信、达、雅”经典标准来指导科技论文摘要的翻译显然是一个可行而科学的方法。

科技论文摘要的翻译首先应遵循“信”的标准,应该忠实于原文,包括内容上的忠实和形式上的忠实。为了尽可能地使英文摘要忠实于原文摘要,在下笔翻译之前,必须通读原文,整体把握,仔细揣摩,融会于心,彻底理解理解原文。然后再按相关形式客观准确地再现原文的内容。

“达”主要指表达方式和风格方面。就科技论文摘要翻译而言,“达”就是要做到通顺流畅, 同时而具备科技论文摘要的特征。首先应避免基础性的语法错误,避免语法错误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其次,避免情感丰富、主观性强的词语。再者,要注意语言上的衔接与连贯。最后注意行为的规范性,专业术语、计量单位、缩写符号及其他相关习惯用语的表达要尽量符合标准规范

“信达而外 ,求其尔雅。”在科技论文摘要翻译中 ,“雅”主要表现在言语表达方面。翻译除了内容和形式的忠实、表达清晰流畅外,还应注意语言美、结构美。其中,语言美主要体现在遣词造句方面。翻译应采用科学规范的正式语言,避免口头性的通俗表达,准确选用目的语中对应的专业术语,采用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结构美主要体现在句子结构和摘要的结构安排上。汉语是比较意合的语言,而英语又是比较形合的语言。因此,翻译时不能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直接翻译,应该注意句子结构的调整,尤其要避免头重脚轻和句子结构单调等现象。另外,从摘要的结构安排上来讲,理工科等科技论文摘要多属于报道式摘要。报道式摘要又分为纯报道式、指示式和报道———指示式三种[1]。它们在结构上存在一些细小的差异。纯报道式摘要一般包括目的、假设、方法、结果和结论。 指示式摘要通常只包括背景、目的和结论。报道-指示式一般包括背景、目的、假设、方法、结过和结论。因此,要给据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选择恰当的结构安排。

4结语

总之,科技论文摘要的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除了具备扎实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外,了解科技论文摘要的特征,对摘要的翻译亦有很大的帮助。但要想更好的翻译科技论文摘要,还要以“信、达、雅”翻译标准为指导,不断在翻译实践中进行总结和提高。

摘要:日益成为中文科技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对科技论文摘要的特征进行描写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科技论文摘要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科技论文摘要翻译的标准,旨在为科技论文的写作和编辑提供一些参考。

科技翻译信息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1科技英语的语言特征

与其他语言特征不同, 科技英语的语言有其自身的特征,而其特征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译者为了更好的翻译科技英语的内容,必须首先对科技英语的语言特征进行详细的了解。

1.1 词 汇特征

在科技英语的翻译中首先其与其他翻译不同的就是专业术语方面,因为科技英语具有客观和严谨的特点,因此要求译者在对其进行翻译时要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其次,在词汇方面与其他翻译不同的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科技英语的翻译之中,部分英语翻译词汇是引用其他的学科词汇演变而来的,因而呈现出半专业技术词汇的现象;第二,在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由于译者都坚持简洁方便的原则,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选择使用大量的缩略词,例如,《曼柴油机与透平集团投标文件》中MDT、ISO、MAP等缩略词的使用[1]。

1.2 句法特征

在译者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时,为了确保翻译的内容能保持客观性,因此他们会较多的使用被动语态。例如,在《曼柴油机与透平集团投标文件》中就大量的使用了is assigned to等被动的句式,以便读者在对翻译信息进行解读的过程中可以清晰的了解其中的主次关系,同时促使读者较快的抓住内容中的重点,进而便于读者对全篇内容的阅读。因此,在译者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应选取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而促使翻译内容层次清晰。

2功能对等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与其他文学类翻译相比,科技英语翻译信息传达功能较为突出,因此为了更好的提升科技英语的信息传达功能,功能对等理论知识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现功能对等中首先应确保语义层面和风格层面的对等。

2.1 语义层面的功能对等

2.1.1词汇层面的意义对等

科技英语翻译与其他翻译相比语言较为简洁,词语的使用较为专业化,因此译者在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不能完全凭借个人的经验对英语内容进行翻译,而应在翻译的过程中结合大量类似资料的分析,将普通词汇从专业角度出发进行意译,进而确保翻译内容的准确性。同时也可查阅网上资源等途径进而更好的揣摩科技英语翻译的内容,同时实现词汇上的对等。例如,在翻译“Introduction to customer”中应将其翻译成“向业主进行介绍”,从而实现词汇上的对等。因此,译者在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时,一定要提高对词汇层面的意义对等的重视程度,以便在读者对翻译内容进行阅读时, 可以准确的理解翻译的内容[2]。

2.1.2句子层面的意义对等

词汇对等为科技英语翻译的功能对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译者若只在翻译的过程中坚持词汇对等的原则, 那么翻译的内容将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因此,在科技英语的翻译的过程中还应根据科技英语本身被动句式较多等特点, 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实现句子层面的意义对等。确保读者在对英语翻译进行阅读时可以理清结构的内容, 同时译者也可通过句子层面的意义对等向读者传达正确的信息。

2.2 风格层面的功能对等

由于科技英语翻译承担着传达信息的任务, 因此为了实现其风格层面的功能对等, 那么译者在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在翻译的过程中应根据文章的整体结构对词汇和句子等进行逐一的翻译, 以便确保翻译的内容呈现出构思周密的状态;第二,译者在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时应坚持使用简练语言的原则, 进而确保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更好的理解翻译的中心和重点;第三,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要确保自己的翻译思路较为清晰,从而做到层次分明;第四,翻译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翻译来传达出阅读中的重点[3]。

由于科技英语翻译本身存在着特殊性, 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坚持风格层面功能对等的原则才能实现科技英语翻译特征的凸显。

3结语

综上可知, 在功能对等视角下的科技英语翻译必须结合科技英语本身的严谨、专业化等特性,进而采取符合其特性的翻译策略对其进行翻译。同时译者在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还应通过查阅大量资料的方式, 从而确保翻译的内容能实现语义层面上的对等和风格层面上的对等, 进而在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便利的同时,致使科技英语翻译的特性能更好的展现出来。其次,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坚持使用专业化的词语等,以便为词汇对等和句子对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科技英语翻译是我国翻译领域的核心,同时在国际交流中占着至关重要的位置。由于科技英语翻译本身具有严谨等特点,因此其要求译者在对科技英语进行翻译时也要保持客观严谨的态度,同时译者在翻译之前也应运用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其他领域的翻译方式区分开。本文从科技英语的语言特征入手,进而详细地阐述了功能对等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为科技英语翻译的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参考。

科技翻译信息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科技博物馆 展品 信息 承载特性 传播特性

0 引言

博物馆作为传播/教育机构,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传播和教育机构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拥有展品这一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传播/教育资源。正如严建强教授所说:“无论是博物馆的科学研究工作,还是博物馆的陈列教育工作,一旦离开了实物藏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信息论的观点看,离开了信息载体,信息的传播就不再具有博物馆意义。所有博物馆活动的独特性及其价值都是与实物藏品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作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见证物的各种文物和标本,博物馆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前提。”[1]因此,我们在研究博物馆传播/教育时,有必要对展品所承载和传播信息的特性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1 科技博物馆展品承载信息的特性

作为研究对象的藏品或用于展出的展品,其真正价值并非本身的材料、造型、工艺、性能,而在于它所承载的信息,即见证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的信息。特定年代、过程、环境、条件下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信息,以各种形式被记录于藏品/展品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藏品/展品是一个信息的载体,并使它具有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见证物的作用,具有了研究和传播/教育的价值[2]。由此可见,信息是藏品/展品的“灵魂”,博物馆的任务就是研究、揭示并向公众诠释、传播这些信息。

科技博物馆的展品主要有三类:一是动物、植物、矿物、化石等自然标本类展品;二是机械设备、工业产品的实物或模型等工业技术类展品;三是以科学仪器、科学实验、科学考察、技术发明对象为原型的基础科学类展品。这些展品所承载的信息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科技博物馆的展品不仅有科学原理、科学知识,还蕴含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的价值观、科技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等内涵。

从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兴起,科学教育已不满足于仅仅传授科技知识与技能,而是更关注对科学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此同时,科学传播也不再满足于仅仅普及科学知识,更追求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播。这一发展趋势,是科学教育、科学传播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而形成的。

也是在这一时刻,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博物馆所做新定义中,“教育”取代“收藏”成为了博物馆的首要功能[4]。笔者认为,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提升,不仅仅在于地位的提升,还在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提升。如果我们将当代科学教育三层次教学目标与展品三层次信息对比的话,就会发现科技博物馆完全具备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条件。但目前许多科技博物馆尚未意识到向公众传递第二、第三层信息之必要性。

我国博物馆界早已有人在追求更深层次的传播/教育效果。大约10年前,严建强和陆建松两位教授就提出了“好看”、“看得懂”、“启发和感悟”的三层次展览评估标准[5]。如果把这一评估标准视为展览设计制作所追求的目标的话,将其与上述展品的三层次信息、当代科学教育的三层次教学目标进行对照,就会发现如图1所示的对应关系。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展品承载信息、科学教育目标、展览设计制作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展览设计制作目标须以展品所承载的信息为前提条件,或者说须通过研究、揭示、诠释、传播展品所承载的信息来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展览设计制作目标。

在图1中我们也看到展览评估标准“好看”未能与展品承载信息、科学教育目标对应,这恰恰表明了科技博物馆教育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的特性,科技博物馆展览必须好看、好玩、有观赏性才能吸引观众。否则,观众就不会来参观,展品的三层次信息就无从传播,展览的第二、第三层次目标和科学教育的三层次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但如果只有好看、好玩和观赏性,科技博物馆就沦落为科技游乐园和珍宝展览馆,丧失了它最主要、最根本的社会公共科技文化服务功能。

图1还带来一个启示:追求“启发和感悟”,这是新时代赋予博物馆的使命,展品所承载的信息为我们履行这一使命提供了条件。如果我们的传播/教育还局限于知识和原理层面,那么展品的传播/教育价值就未能充分实现,工作还有严重缺陷,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尚未完全履行。

2 科技博物馆展品传播信息的特性

2003年,吴国盛教授曾向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还有必要花费巨资建设科技馆吗?在科技知识的容量、深度和受众访问、阅览、观赏的便捷性上,与科普网站相比,科技馆都不占优势,那么它的存在价值是什么?还可将这一问题延伸至更大范围:科技博物馆与其他传播/教育机构对比,其科学传播/教育的特征与优势何在?当时,笔者无法作答。

有赖于此后中国科学技术馆研究员王恒引领我们对于“科技博物馆展品中的信息是以什么形式记录和呈现的”、“觀众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的”持续多年的研究,逐步解答了上述问题。

不论是自然标本、仪器和设备的实物,还是以实验装置、机械工具、自然或生活中科学现象为原型而研发的展品,它们所承载的科学信息都是以某种形态、成分、反应、运动状态等形式(本文将其统称为“现象”)存在于展品之中,而不是文字、语言、图表等形式。

当初,科学家们正是通过对于这些“现象”的观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和分析,获得了认知,并归纳为我们今天在教科书中所看到的原理和知识。在教育学上,当初科学家的这些认知被称为“直接经验”(指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而科学家们的研究、考察、实验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实践的过程。

在科技博物馆中,通过展览、展品、环境、辅助展示装置的设计和展品辅导等方式,使观众体验和关注其中的“现象”;并可将科学家们以科研为目的的科学探究实践,转化为观众以学习为目的的科学探究实践;由此,使观众实现对于展品信息的认知,获得“直接经验”。而且这种体验和认知,并不局限于展品的原理和知识,还有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这其中就包含了探究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等信息。

学校教材和大多数大众传播媒体以文字、语言、图表、视频等形式表达科学知识,或描述(不是直接呈现)“现象”及其探究过程,它给受众的是“间接经验”(指从书本或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虽然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实物或实验演示“现象”,但这不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雖然电视和互联网也可播放“现象”和科学家探究过程的视频,但这与通过实物直接体验“现象”和亲身参与探究实践有很大差别。大多数情况下,受众从课堂、教材、媒体获得的主要是“间接经验”。

如果将学校这一最为典型的教育机构作为科技博物馆的参照物,从教学信息的载体、主要学习方式、获取知识的属性、教学形式四个维度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如图2所示的教育特征差异。

对比科技博物馆与其他大众媒体,也可归纳出与图2类似的传播特征差异。

由此,我们可将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的基本特征归纳为:“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引导观众进行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从而获得直接经验”。

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的上述特征,是其独特的传播/教育价值和优势所在,是其他任何教育机构和传播媒体(包括新媒体)都难以取代的。正是由于上述特征,才使科技博物馆在传播/教育形式日益丰富、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不仅没有被淘汰,其传播/教育功能反而日益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遗憾的是,目前部分科技博物馆未能认清自身传播/教育的特征,展览和教育活动设计“退化”为灌输“间接经验”,等于是“自我扼杀了”展品拥有的价值和优势。

3 展品信息承载与传播特性给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产品开发带来的启示

为什么要如此“较真”地追究展品的信息承载与传播特性?

一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对于全社会的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博物馆也要适应这一要求,提升科学传播/教育的水平。

二是因为现实中某些科技博物馆的传播/教育产品与上述要求有较大差距,其重要原因即是因为未能把握并发挥好展品承载和传播信息的特性。比如,某些展览被认为“有科学原理和知识,缺少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有的教育活动被指责为是灌输式教育;有的展品则是“为体验而体验”、“为互动而互动”,未能实现引导认知的目的;某些新型展示技术的应用,反而削弱了实物展品的展示效果。

笔者认为,展品和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是科技博物馆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传播/教育方式。为满足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提升科技博物馆的科学传播/教育水平,应从展品的承载信息和传播信息的特性这两方面入手。

3.1 深入研究并揭示展品的三层次信息

严建强教授曾用“博物馆的信息通信过程模型”(参见图3)表明了研究展品所承载信息和传播展品内涵信息的过程及博物馆人在其中的工作。在这一模型中,“系统N”是指博物馆的藏品、展品原型及相关文献资料等素材,“信息通道1”是博物馆人对素材进行搜集、研究并转化为传播/教育产品的过程,“系统M”是指展览、展品、辅助展示装置及基于展览、展品的教育活动等博物馆传播/教育产品,“信息通道2”是指博物馆传播/教育产品内涵信息的传播过程,“系统V”则是指博物馆传播/教育的受众。这其中,“信息通道1”既包括博物馆人对素材(系统N)进行文献研究的过程,也包括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传播/教育产品(系统M)的策划设计过程。

由此可见,对素材的搜集、研究是设计传播/教育产品的基础,传播/教育产品所表达的科学内涵是否准确、丰富、深刻,是否能够实现三层次科学教育目标,首先取决于对素材的研究是否深入,是否完整掌握了表1中的三层次信息。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准确理解展品本身的科技原理和知识,还要对展品原型、背景、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其背后的信息。

比如,科技馆“棱镜分光”展品通过一个棱镜将一束白光分解为七色光。通常的说明牌和解说是:牛顿通过棱镜分光实验证明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其实,早在中世纪就有科学家进行了用棱镜将阳光分解为七色光的实验,当时的结论是七色光系由棱镜带来而非阳光所有。牛顿时代亦有科学家持同样见解。而牛顿则在第一步用棱镜将阳光分解为七色光后,又做了第二、第三步实验:将棱镜分别置于七色光下,各种颜色的光均未能再次分解为七色,初步证明七色光并非由棱镜带来而系阳光本身所具有;再用平面镜将被分解的七色光反射至一处,形成了白色光斑,验证了阳光由七色光组成。这一展品通常的设计和解说,由于文献研究不够深入,导致了科学内涵不准确、不深刻。当我们了解了牛顿分光实验的全过程,将其转化为展品和教育活动,不仅可完整地表达其中的科学知识,而且传递了科学的方法,更可深刻地揭示科学的实证精神。类似情况在科技博物馆展品中不胜枚举。

前期深入研究的必要性,不仅在于充分发掘展品本身的科学内涵,同时也是提炼展览各层级传播/教育目标和主题的学术基础。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修订版),所谓“主题”是“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因此,科技博物馆展览及其下属展区、展示单元的主题,不是学科范围,也不是物体或知识,而“应是某种科学的思想、观念或概念的凝练”[8]。显然,如果我们对于各个展品的三层次信息都不了解,展览及其下属展区、展示单元的主题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2 充分实现科技博物馆的传播/教育特征

在传统的展陈和讲解方式中,展品像教科书,讲解员像上课的教师,观众被动地接受信息,这与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差别不大,只是环境由教室换成了科技博物馆[9]。本文之所以强调“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引导观众进行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从而获得直接经验”这一传播/教育特征,系因它既是科技博物馆的价值和优势所在,也是科技博物馆大多数传播/教育产品(包括展览、展品、教育活动、网络作品、衍生产品等)应秉持的基本诉求,是开发设计时的基本思路。

在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基本特征中,“基于实物的体验”、“基于实践的探究”、“直接经验”和“多样化”是四个关键要素。如果所开发的展览、展品、教育活动等传播/教育产品,未能体现上述四个关键要素,退化为单调的灌输式“间接经验”,就等于是削弱甚至扼杀了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开发具有科技博物馆特征的传播/教育产品,就应围绕四个关键要素进行策划设计。

(1)围绕“基于实物的体验”和“基于实践的探究”进行设计

首先,展览和教育活动的设计者要转变观念,从“我要告诉观众什么”,转变为“我要引导观众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发现什么”,使观众通过体验和探究获得直接经验。根据对近年来部分科技博物馆成功案例的分析归纳,以下三种设计思路已比较成熟:

“模拟→体验→认知”,即“模拟”再现科学家的科研过程→营造观众“体验”的现象和过程→使观众获得直接经验实现“认知”——如前所述,科技博物馆的大多数展品是科学家们科学实验、科学考察、技术发明的对象或以其为原型。在展览、展品和教育活动设计时,要了解科学家当初使用了什么样的器材设备、进行了什么样的实验和考察、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获得了什么科学发现,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转化为观众学习的实验、观察过程,并揭示科学发现、科技发明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前面列举的“棱镜分光”展品根据牛顿实验过程所进行的改进、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赛先生”互动式展品解说等教案,均体现了“模拟→体验→认知”的设计思路。

“对比→体验→认知”,即“對比”不同的展品或现象→引导观众在对比中进行“体验”→使观众获得直接经验实现“认知”——对比,既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科学考察和分析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也是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方法。在展览、展品和教育活动设计时,可创造不同展品、展品(或辅助装置)的不同“现象”,为观众提供可以通过对比发现其中科学原理的条件。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鸟类是如何适应飞行的”教案中就设计了不同鸟的羽毛结构、雨燕与飞机翼形、不同动物的骨骼密度、不同动物的呼吸系统之间的对比,使受众了解鸟类适应飞行的形态、生理功能等特点的知识,并在这一过程掌握获取、处理、运用信息与知识的技能和实验、观察、制作等技能。[10]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赛先生”互动式展品解说中也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分解→体验→认知”,即“分解”展品的各种要素→引导观众分别进行“体验”→使观众获得直接经验实现“认知”——这里“分解”的“要素”,有时是展品中的各个知识点,有时是展品的不同现象,有时是展品的操作过程或演示过程。“分解”的目的是为了给观众创造分别“体验”的过程,从而实现“认知”。合肥科技馆“离心现象”展品的辅导教案,将决定离心力大小的质量、半径、速度三个因素分解开来,利用辅助器材分别设计与三个因素相对应的体验环节,使观众自己“悟出”质量、半径、速度与离心力大小的关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闯设计的“旋转金蛋”展项辅导教案,将隐藏于展品背后、难以直接观察到的4个科学原理分解出来,开发器材还原科技史上著名的奥斯特电流磁效应实验、安培力实验、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傅科涡电流实验,帮助观众理解科学原理和探索过程及其背后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模拟/对比/分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体验”实现“认知”,科技博物馆的体验应是基于实物并可获得直接经验的“多感官体验”(看、听、嗅、摸等),从而实现“多感官认知”[11]。要利用由实物(包括展品、辅助实验装置和器材)所产生真实科学现象,营造观众可以获得直接经验的“体验”条件。有的展品和教育活动为了激发观众兴趣,在“体验”设计上突出了娱乐性和趣味性,虽然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但科学原理的现象变得不直观,无助于观众的理解,达不到有效认知。因此,展品和教育活动的“体验”设计,应避免不能导致认知的“为体验而体验”,保证现象与蕴含的原理直接相关,使受众在体验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如果“体验”掩盖了原理或转移了观众对原理的注意力,这种“体验”不仅无益反而有害[12]。

上述案例中的“体验”,均类似于科学家们进行科学实验、自然考察等科研的探究过程,并将其转化为观众学习的探究实践。在大多数情况下,科技博物馆中“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是一致的、密不可分的,只是表述角度不同而已。

(2)同步开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所谓“多样化”,既包括展览、辅导讲解、小实验、小制作、特效电影、科普讲座、冬/夏令营、科技竞赛等传播/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也包括自然标本、机械设备实物、模型、动态演示型展品、参与体验型展品、多媒体等展品类型的多样化,甚至展览讲解、展品辅导也有如表2所示的多样化类型,仅此即可看出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方式和类型之丰富。

在表2的多样化展览讲解和展品辅导中,有许多运用了讲故事、做游戏、扮角色、造悬念、提任务、放视频等方法,这其实就是教育学中情境导入、任务驱动、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教学法的应用。在科技博物馆的其他传播/教育项目中,亦应广泛运用传播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并使之与科技博物馆的传播/教育资源和特征实现有机融合,会显著提升传播/教育效果。

展品不是科技博物馆科学传播/教育的唯一载体和资源,“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不可能“包打天下”。在坚持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特征的同时,也不应排斥其他传播/教育形式和其他学习方式。正是这种“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多样化学习”,构成了科技博物馆与众不同、难以取代的传播/教育效果和地位,同时也是科技博物馆对于不同层次受众的吸引力所在。

在开发传播/教育项目时,应同步开发不同方式和类型的传播/教育产品,以形成协同效应。在发达国家科技博物馆,展览与相关传播/教育活动同步开发已成为普遍趋势。在我国,上海自然博物馆已进行了这方面的成功实践,值得效仿。

4 结语

传播/教育已成为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应借鉴传播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博物馆。比如,从美国1996年《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的“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到2013年《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提出的“基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理念[13],就对本文多个观点的形成有很大启发。遗憾的是,国内博物馆界以往在这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经常可以看到某些科技博物馆的传播/教育产品(包括展品、教育活动、多媒体、新媒体和AR/VR),未能揭示深层次科学内涵,未能有助于观众“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有的仅相当于“立体化、动态化的教科书”,与当代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理念相背。这多半与产品开发时缺乏传播学、教育学思考有关。

本文仅是初步思考,尚显粗浅。如有疏漏和谬误,期待指正和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严建强.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16.

[2]王恒,朱幼文.以信息论的方法研究博物馆[J].博物馆研究,1998(1):11-16.

[3]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课题组.“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项目调研报告[R].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调研课题,2015.

[4]宋向光.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调整的解读[N].北京:中国文物报,2009-03-20(06).

[5]严建强.从展示评估出发——专家判断与观众判断的双重实现[J].中国博物馆,2008(4):71-80.

[6]朱幼文.基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科技馆STEM教育相关重要概念的探讨[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1):5-14.

[7]严建强.博物馆媒介化:目标、途径与方法[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3):5-15.

[8]中国科学技术馆课题组.科技馆创新展览设计思路及发展对策研究报告[R].2011年度中国科协科普发展对策研究项目,2011.

[9]孙伟强,张力巍.引导观众以科学实验的方式操作体验展品——科技馆展品探究式辅导的探讨[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3):55-61.

[10]朱瑩,娄悠猷.《鸟类是如何适应飞行的?》教案[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2):80-87.

[11]常娟,霍菲菲.多感官学习在科技馆展览辅导中的应用[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3):49-55.

[12]陈闯.“分解—体验—认知”——探究式展品辅导开发思路[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4):46-52.

[13]中国科学技术馆课题组.科技馆教育活动创新与发展研究报告[R].中国科协“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2015.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hibits carry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On the idea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to develop communication/education products based on exhibits// ZHU Youwen

Author's address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E-mail: zhuyouwen2020@sina.com

上一篇:国际河流问题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地方休闲旅游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