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农业探析论文范文

2023-10-19

发展绿色农业探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建筑行业能源消耗量大,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使得现代房屋建筑行业发展处处受阻,因此现代房屋建筑大多采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一是可以使现代房屋建筑实现健康的生态发展;二是对我国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保护,为周边环境营造出良好工作空间,也让建筑周边的空气质量得以保证,从而使现代房屋建筑实现稳健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行业

1新型绿色节能建筑工程技术概述

当前,社会大气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开始高度关注节能,为了建立一个绿色环保的社会,建筑业开始广泛采用新的环保节能建筑技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过去传统的建筑技术不能满足现代建筑要求,只有采用新的环保节能技术,才能降低能源损耗,促进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现代要求。同时,新型环保节能建筑技术也满足了节约资源的要求,可以通过科学管理传统建筑模式的创新,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能源消耗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可以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2新型环保节能建筑工程技术的意义

2.1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开始意识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创造了一种新的环保节能建筑技术。部门发展要加强建设和工程改革,推广绿色节能建筑技术。此外,基于节能环保的建筑技术,通过创新和有效优化新技术的管理,确保施工项目的质量,减少施工活动的数量和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从宏观上看,绿色节能建筑技术是建筑业未来改革的主要途径。

2.2有利于建筑施工计划的优化

客观上,建设计划直接影响建设项目。节能环保应是建设的基本指导原则,施工计划还应包括绿色理念,施工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连续性高,所以需要合理分配人力和物力资源。其次,有效利用建筑材料的科技设备,要把这些建筑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技术服务通过三维效果自动验证施工的合理性,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最佳时间表并结合实际施工实践,规划施工布局。建筑通常会改变周围的景观和环境,优化施工计划是减少不必要损失和破坏的有效方法,同时,建设公司要加强建设的技术改进,为了节约资源,发展部门需要改進和优化现有的建筑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新的环保节能建筑技术提供了相当大的支持。

2.3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

未来发展的新型环保节能建筑技术,主要是对现有建筑技术的改进,以及先进技术和工业产品的结合,建立建筑技术综合管理体系和反馈信息系统,成立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平台。除此外,建筑业将更合理地使用数据工具,如三维建筑视觉模型,以及互联网上现有的环保节能建筑技术,这将使技术人员能够保持他们在机器中的地位。基于数据模型的关键比较,不断改进和分析现有的施工计划,以实现施工期间的有效节能,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3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科学应用

3.1建筑施工循环用水

对于我国现代房屋建筑中的用水,可以通过对建筑过程中的部分废水进行合理再利用。一是可以避免有限水资源的过度浪费而保护到我国的有限资源;二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投入,为建筑公司争取更多的利益。例如在现代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可将清洗机械的废水多次收集、沉淀、过滤后可运用到混凝土程序中,通过对清洗机械废水沉淀的方法,将水和沉淀物进行分离,分别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大大降低建筑材料的浪费。

3.2节能墙体和屋面保温隔热的应用

要想保证现代房屋建筑质量的合格,需要保证房屋建筑墙体保温系统,同时防止墙体漏气及防水要符合相关标准且墙体的保温层结构设置不出现错误,以及建筑结构不存在漏缝。对于墙体的保温效果,外墙比内墙要求更为严格,但是在现实情况中,由于施工材料及施工操作成本,还有材料的粘黏性较差等原因,在施工技术不符合预定要求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建筑的墙体脱落以及频繁漏水现象,给业主带来麻烦。针对以上常见问题:(1)在选择墙体用建筑材料时,以材料是否具备较好的环保性及保温效果为首要目标来进行合理的选择。通过对建筑材料各方面对比,市场上的聚苯保温料浆与蒸压粉煤灰添加剂混凝土完全可满足以上对建筑材料的要求。聚苯保温料浆可轻松解决墙体开裂问题,而蒸压粉煤灰添加剂混凝土可轻松解决保温效果问题。同时保证其他建筑材料属于新型、绿色的建材用料。(2)在现代房屋施工过程中,务必按照施工设计图进行施工,以此达到设计对施工各工序的要求。以此来保证墙体质量符合达标要求,避免施工中的不严谨造成建筑质量不达标问题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3)对于建筑外墙保温的施工务必使用环保材料,墙体及地面在铺设工作完毕后,对杂物进行及时清理,同时在墙体及屋面干燥前保证其干燥与保温。

3.3门窗保温隔热与密封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过程中,门窗节能是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重要一环,需要对门窗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在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成本和质量,以及材料的实用性、安全性、环保性。在安装中应检查其密闭性、耐脏性、抗压性,以及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空气、雨水的渗入,这些会影响门窗的密闭性与整洁性。门窗的主要作用是保温隔热、密闭,因此需选耐腐蚀性、保温隔热效果好、密封性好的,在满足以上条件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使用面积,从而保证材料的节约。

3.4建筑工程的安全检查

当前对房屋建筑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层建筑及不规则的建筑设计,可通过BIM技术进行安全检测,后期经建模对各项施工工艺等相关信息进行合理分析。通过数据对建筑相关工作内容进行科学考量,同时借助三维立体的方式直观地进行展示。通过BIM技术对建筑设计中的安全性进行合理分析,一旦发现设计中的安全隐患,需及时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从源头上解决建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为设计中各个环节提供保障,以此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5运用BIM技术进行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

在房屋建筑过程中,安全是重中之重。通过BIM技术对施工参与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从而提升安全意识。例如通过BIM的可视化特征,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内容进行动态跟踪,可让相关人员直观地看到建项目的整体情况,以便对相关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讲解及对施工情况的合理分析。通过以上方式使合作方沟通更为顺畅。借助先进技术进行施工,在管理中让更多的人可以学到更先进的施工技术及对相关机器的科学操控,以此来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为现代房屋建筑过程中的安全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障。

结语

随着现代房屋建筑数量剧增,对于资源的消耗也呈现指数级上升,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采用绿色节能施工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对建筑单位而言,需要积极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同时将绿色节能施工意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以此来为绿色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尚雅斐,陈淑静.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21(02):92-93.

[2]佘志静.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1(03):192-193.

[3]王瑶.建筑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02):200-201.

[4]赵燕.优化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21(01):69-70.

[5]黄小红.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0(12):14-15.

发展绿色农业探析论文范文第2篇

“互联网+”, 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移动智能等新技术打造网络平台, 强调发挥网络空间以智能化路径改造并提升传统产业的作用, 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生产力, 实现财富增长。

“互联网+农业”就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农业发展的各领域之中, 对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农民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 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2.1 农业电商成为突破口

由于受到发展阶段的限制, 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子政务和农业信息服务的推动主体仍以政府为主, 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尚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农业电商成为了我国“互联网+农业”的突破口, 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农资产品电商发展迅猛

农资产品标准化程度高, 配送要求低, 适合电子商务模式销售。

2.1.2 生鲜产品占比提高

互联网拓宽了生鲜商品促销信息的受众范围, 缩短了生产商与消费者的距离, 市场销量迅猛增加。

2.1.3 交易模式多样化

主要交易模式包括入驻成熟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农业企业自建平台, 如中粮我买网;“基地+终端配送”的模式;利用村级信息服务点开展代销代购模式等。

2.1.4 生产、经营主体多样化

农民、合作社、批发市场开始尝试电子商务, 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型的“淘宝村”“淘宝镇”, 并带动了周边物流、金融及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在农业电商大规模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许多问题,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农产品供销失衡, 出现了丰收年农产品滞销的现象。另外, 因为冷链物流技术参差不齐, 销售生鲜品的电商企业亏损较多。

2.2 农业物联网发展受限

自2010年以来, 我国的农业联网试点项目在全国多地地纷纷开展, 涉及大田作物、设施农业、动物养殖、水产养殖等。但目前, 在我国大面积农田使用物联网技术的条件并不成熟,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把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量化在经济指标上, 不计成本的示范对于农业物联网的推广没有实际价值。再加上我国农业采用包干到户、分散经营的形式, 个体农户要部署物联网, 难以收回经济效益。

2.3 农业电子政务、信息服务相对落后

2006年, 农业部开通了“12316”农业公益服务热线, 我国电子政务开始发展。经历了10 a, 各政府职能部门网络基础建设已初具规模, 不同部门的局域网已基本搭建完成, 有些地区形成了城域网的基本雏形。但目前, 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不足, 部门之间信息流通不畅通、基础条件比较落后、基础设施还未到位等问题。

3 我国“互联网+农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

如何解决农户经营的多样性与市场需求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 这是我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方向。

3.1 加快建设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

我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发展相对落后, 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8.8%;移动互联网由于资费和使用习惯的因素影响, 在农村的推广更加受限;农村互联网金融普遍缺乏农民认可。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建设, 营造良好的“互联网+农业”发展硬件环境是基础。

3.2 打造互联网时代新农人

互联网时代的新农人, 既要看得懂市场走势, 做出正确的市场预测和决策, 又要掌握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能。但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整体受教育状况, 调动农民接受互联网, 了解“互联网+农业”运作模式与操作方法, 为经营生产方式的转变奠定基础。

3.3 着力构建完善的网络购销平台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示范, 打造集物联网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电子商务、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的“互联网+农业”示范区;加大对本土农业电子商务企业的扶持, 鼓励和引导涉农企业自建农业电商平台, 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销售;发展新型农产品流通模式, 推进互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编码管理、包装标识、仓储、冷链和物流等环节的应用, 实现农产品在仓储、物流、配送等环节的高效管理;建立“互联网+农业”农产品交易市场, 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充分发挥农村超市、农资店、为民服务中心等主体作用, 推进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建设。

3.4 建设全产业链数据系统

只有理顺贯通整个产业链的“数据流”, 让消费端的数据流向生产经营决策端, 才能实现科学的生产经营决策。主要思路是以产业链为线索, 梳理产业各个环节, 对现有数据查缺补漏, 打通数据壁垒, 优化现有数据存量, 对于经营决策需要但是缺乏的数据, 建立统计调查制度, 结合企业务和互联网生成的数据, 完善数据链条, 然后将整个数据链条放在同一个维度去进行挖掘分析。

3.5 着力解决农业物联网建设难题

围绕应用和产业急需, 重点突破关键技术研究, 以及环境适应性强、低成本设备的研发。加快物联网基础标准和行业应用标准的制定与更新, 推进物联网与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和卫星通信等技术的融合发展。

从物联网布局来看, 养殖业的农业物联网需求比种植业大, 设施农业比大田种植需求大, 尤其是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种业四大产业。应在上述四大产业的优势产区优先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全程示范, 再在已有试点区域的基础上, 适度扩大实施规模和范围。

物联网作为高新技术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 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快制定农业物联网应用发展的优惠政策体系, 在税收上给予优惠和减免, 引导物联网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此外, 尽快将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纳入农机补贴目录, 根据产品的不同应用领域和市场成熟度制定补贴标准。

摘要:目前, 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以农业电商为主要突破口, 物联网试点也在全国纷纷展开。但同时“互联网+农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如产销不平衡导致的农产品滞销问题、物联网技术成本过高等问题。在这些问题基础上, 分析我国“互联网+农业”在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和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物联网,农业电商,互联网+农业

参考文献

[1] 袁晓庆.“互联网+”农业:助推农业走进4.0时代[J].互联网经济, 2015 (9-10) .

[2] 胡永洲.构建“互联网+农业”智能生产模式的思考[J].现代管理, 2015 (6) .

发展绿色农业探析论文范文第3篇

1 发展现状

1.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15年,南川区粮食、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33.58万t、40.60万t、7.35万t、8.2万t、1.1万t。

1.2 产业结构

(1)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逐渐改善,2015年南川区农林牧渔业结构为56.7∶3.8∶34.7∶3.4。(2)农业内部结构比重进一步优化。此外,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改善了农村内部要素资源配置,使农村用地矛盾紧张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农村劳动力得到有效释放和转移。

1.3 产业规模

到2015年,南川区已形成2.13万hm2优质稻、2.00万hm2蔬菜、0.53万hm2茶叶、0.67万hm2水果、2.20万hm2中药材等种植基地规模,年出栏生猪75万头、南川鸡900万只,中蜂基地养殖10万群。南川区共流转耕地面积3.07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5.9%,其中适度规模经营面积2.86万hm2,农村土地集中经营率达到43.8%。

1.4 主体培育

2015年,南川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7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24家),农民合作社1241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300家(市级示范农场9家)。

1.5 产业布局

“十二五”以来,主要农作物优势区域布局不断集中,以二、三产业为主的中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为主的南部金佛山特色休闲农业开发区雏形已现,“一园八带五基地”的产业体系正逐步构建。

1.6 品牌打造

南川区有18家龙头企业获市级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有77家企业通过相关的质量体系认证。截至2015年,名牌农产品5个,农产品“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12个,“南川米”“南川鸡”“南川中蜂”“南川方竹笋”等13个品牌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登记,7种大宗农产品获市级无公害产地整体认证,金佛山方竹笋被认定为重庆市著名商标,“金佛山”“生态大观园”系列农副产品品牌全覆盖。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化链条短,效益不高

(1)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作用普遍不强。(2)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南川区虽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41个,但规范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对较少,部分合作社可以说是有名无实。(3)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生产者从生产到销售一条龙负责,农村经纪人队伍不发达,缺乏带头人,生产管理方面的专业社会服务组织尚未形成。

2.2 农业标准化程度不高

(1)农业标准化覆盖面不广,区内特色农业发展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本地标准体系,特别是畜家(水)禽养殖、伏淡季水果种植等地方生产规程还比较缺乏,与现代农业要求全程标准化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2)“三品”认证力度不够。南川区农产品“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12个,主要是地理标志和基地认证,而产品认证还相对滞后,南川区尚无1个有机食品。(3)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乏力,隐患较多。

2.3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十二五”以来,南川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进步,但相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南川区实施了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低产田改良、水保工程等项目,但是投入较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较多,建后的使用、管理、维护存在问题。

2.4 科技支撑能力较弱

近年来,南川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提高,但部分产业与重庆市先进水平比,还有一定差距。作为科技支撑能力核心的研发机构仍然比较缺乏,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有限。

3 发展思路

3.1 确定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根据南川区农业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和态势,未来一个时期,南川区应形成和固化具备3个优势产业、4个特色产业、1个潜力产业的“34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1.1 优势产业

从产能、产值等指标看,粮油、畜禽、蔬菜等3个产业是未来5年南川区现代农业的优势产业。

3.1.2 特色产业

从区域产业地位和促农增收效果看,茶叶、中药材、笋竹、烤烟等4个特色产业是南川区未来较长时期的特色产业。

3.1.3 潜力产业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体现和实现形式。南川是重庆大都市的后花园,确定以金佛山、神龙峡景区、黎香湖景区和大观兴隆木凉沿线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3.2 优化特色农业产业布局

从地域结构分为“三区”,即北部生态农业园区、中部城镇经济区、南部特色旅游区。从空间上分为“一园八带五基地”。“一园”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八带”即优质粮油产业带、畜禽产业带、蔬菜产业带、中药材产业带、茶叶产业带、笋竹产业带、中蜂产业带、烤烟产业带;“五基地”即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农产品物流配送基地、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基地、现代农业总部基地。

3.3 规划发展目标

到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67万hm2(其中优质稻2.13万hm2)、油菜1.00万hm2,把“南川米”打造成重庆大米第一品牌;实现年出栏生猪80万头以上、南川鸡900万只,培育中蜂13万群;加速发展土鸡、中蜂深加工;商品蔬菜面积达到2.33万hm2,年总产量60万t,把南川建成重庆最大的秋淡季高山蔬菜基地和香菇生产加工基地;推动资源整合,组建南川茶叶集团,打造金佛玉翠和大树茶等品牌,实现茶园面积1.00万hm2,其中大树茶0.20万hm2,建成重庆茶叶产业强区;实现中药材产量和产值双提高,形成2.67万hm2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扩大竹笋加工规模,升级以方竹笋为主的系列竹笋产品,发展笋竹4.00万hm2;烟叶面积稳定0.17万hm2、产量0.25万t;通过打造100个特色农业观光示范园,培育星级“农家乐”500家,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

4 对策建议

4.1 理顺管理体制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农业管理关系。(2)强化考核管理。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把各行业支持特色农业发展的成效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分类指导特色农业发展的绩效评价、政绩考核以及奖励机制。

4.2 强化政策支持

(1)落实好现有强农惠农政策。认真落实中央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直补政策,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加大对茶叶、中药材、中蜂等产业的奖励补助,研究制定支持南川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逐步形成稳定规范的政策制度。(2)出台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要把以农民为主的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作为财政扶持的重点,在担保抵押融资、贴息补助、基础配套、社会化服务、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3)创新特色农业政策扶持方式。要加快扶持资金预算的下达与使用进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做到早下达、早见效;要创新特色农业资金整合投入,各方面的资金都要围绕特色产业、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投入;探索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农民入股等扶持新方式。

4.3 加快机制创新

(1)加快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机制创新。要加快对确权成果的运用,进一步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模式,探索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2)加快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机制创新。用好用活发展补贴、项目和资金,在巩固现有的政策性保险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和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逐步增加补贴品种、优化保险品种结构、提高优势农业保险覆盖面;鼓励保险公司发展多形式、多险种的农业保险业务,探索规模种养殖保险的试点,增强农业抵御风险能力。(3)加快完善农村融通体系机制创新。进一步健全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现代农业的激励机制,完善对各类金融机构投放“三农”贷款的管理考核机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放宽小型金融机构准入条件,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符合现代农业要求和农村特点的信用贷款和抵押担保制度;积极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加大保费补贴力度,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摘要:通过对南川区“十二五”期间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研究,剖析存在的问题,对未来一个时期南川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产业布局优化、发展目标规划提出“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机制创新”等对策建议。

发展绿色农业探析论文范文第4篇

1 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科技滞后

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科技普遍处于落后状态,务农的收入水平偏低使得大部分农民都只得通过外出打工的方式来维持生活,再加上农村教育的发展程度也远远不及城市地区,以至于许多本身便缺乏一定的文化素质农民,不仅不愿意去主动学习新的农业耕作方式,更遑论去主动接触新型的农业科技。这便使得许多农村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都难以得到有效开展,加之这些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因而导致农村地区的农产品不仅科技含量角度,就连农业生产的效率与产品质量都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1.2 农业产能偏低

近年来,我国虽也持续加大了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力度,并逐步实施了城市反哺农村的策略。但鉴于农村的辽阔地域,因而一时之间也很难让农村地区整体得到有效的改善。当前,我国许多农村虽已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各方面环境与条件也较之早前有了极大改观,但问题却已然突出,尤其是在我国相对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其生产能力不高仍是困扰当地农业发展的主因。此外,众所周知,水利设施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辅助“工具”,然而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水利设施大多是上世纪世纪中期所修建,时至今日。这些水利设施不仅遭到了严重的损坏,其灌溉能力也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因而极大影响了农村地区的农业产能。

2 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式

2.1 建立低碳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由于我国之前在发展过程中并未对环境保护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以至于大批的林木资源遭到人们肆意的毁坏,基恩导致我国的草地沙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我国更需积极建立低碳结果,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经济。与此同时,在同等资源的条件下,各地区都应致力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并尽可能减低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简言之,即一切发展方式均应秉持优先保护环境资源的原则,做到有节制的开发农业经济,唯有如此,以促进我国传统农业逐步往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

2.2 确立低碳理念,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

人们对自然环境疏于保护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低碳理念的有效认知。因此,要想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转型,便需务必加强人们对低碳理念的贯彻,尤其是针对处于农业生产第一线农民,更应充分认识到低碳环保的重要性,如此方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而保证我国农业经济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当然,考虑到我国人口数量的庞大以及对粮食的巨大需求,若仅是依靠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要想真正达到富国富民的目标,便需在发展科技经济的同时注重农业经济的发展,而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不应仅是停留在现代化的机械方面,而是要向广大从事农业生产工作的农民灌输科学的农业生产理念,并积极宣传新型的种植方法,如此方有利于促进农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3 加强低碳经济宣传,提高低碳生产管理力度

当前,低碳环保理念虽已在工业产业领域得到了大力的普及与宣扬。却针对农业领域却尚处于宣传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中,由于农民普遍对低碳经济的认知与理解不足,从而给宣传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对此,相关部门一定要秉持永不放弃的精神,无论何时,都应致力于低碳环保理念的宣扬与推广,让广大农民均能认识到低碳生产的重要性,如此放有助于低碳理念的进一步推广。

2.4 提高对低碳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低碳环保成本内在化

为推动农业低碳化生产,其关键便在于如何促进低碳环保成本的内在化。对此,作为担负社会管理重则的政府,需在坚持市场调控的同时加大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并规范农业生产行为,进而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如政府可推出低碳环保税,将环境污染的成本亦融入到农业的生产成本中心,如此必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环境破坏以及资源浪费行为的遏制作用,进而满足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

2.5 强化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不管任何时候,人都是生产及推动生产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促进我国农业生产低碳化目标的有效实现,便需务必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以切实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各地也应结合自身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低碳农业。并谴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予以现场指导,如此不仅有助于低碳发展理念的宣传与推广,且同时还能促使农民理解并接受,从而切实推动农业低碳生产的发展进程,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2.6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为促进我国农业逐步往规划化、低碳化的方向发展,国家便必须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以促进我国农业逐步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当然,要想确保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的合理性,便需深入实地展开调研,如此方能确保法律与制度满足农业发展实际,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于农业低碳发展的问题,我国尚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了规范低碳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国家必须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只有以制度和法律作为发展的依据与参考,农业生产才会真正走上低碳发展之路。在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的时候,需要加强对农业实际的调查研究,使制度和法律的制定和完善,都切实符合农业发展的实际,符合低碳经济的内在发展理念,这样,才会从根木上实现农业生产的转变和农业机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农业走上健康、良性发展之路。

2.7 加强新技术指导和培训,坚持走科学化发展之路

农业生产低碳化,其目的在于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与统一。因而在实际的践行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务必加强对农民的新技术指导与培训,以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并确保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如此方有利于实现低碳农业经济小于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应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生产方式,以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从而维护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协调发展。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低碳经济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为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实现,国家便必须重视对低碳环保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并将之视作我国农业转型的关键,如此方能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从而稳定我国的发展基础。

摘要:低碳经济,即讲求“低能耗”、“低污染”以及“少排放”。而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要想满足低碳经济的要求,便需要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如此方有利于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具体分析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式,从而推动农业经济更加稳定健康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方式,农业经济

参考文献

[1] 赵玉兰.低碳经济与农业发展思考[J].农家科技.2017(4):45-46.

[2] 何开红.从低碳经济视角分析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式[J].南方农业,2016,10(21):134-134

发展绿色农业探析论文范文第5篇

开州区现有土地面积3 963 km2, 2014年末耕地面积100 792 hm2。在现代农业发展中, 全区形成粮油、生猪、蔬菜三大传统保供产业和水果、草食牲畜、生态渔业三大特色效益产业, 农业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在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农业投入品增加、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不合理的生产方式, 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加重, 破坏了农业生态, 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1 种植业污染

1.1.1 化肥施用污染, 土壤肥力退化和养分失衡

《开州区统计年鉴2015》数据显示, 2014年全区化肥施用量 (折纯) 5.79万t, 平均每hm2耕地施用量574.5 kg, 远远超过国际上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 kg/hm2化肥使用安全上限, 超全国平均用量43%, 超全市52%。从2015年开州区农委对农户用肥抽样调查看, 45户农户化肥平均施用量达到1 189.95 kg/hm2, 远超全区平均水平;从化肥历年施用情况看, 化肥施用量连年增长, 2014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58 000 t, 比2006年增长15 770 t, 增37.39%, 平均每年增长4.15%。从化肥利用率来看, 根据开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4年肥料利用率试验, 全区肥料常规施用区氮、磷、钾利用率分别为29.47%、15.77%、35.61%, 氮磷钾综合流失率达到60%以上, 全区土壤p H值比2008年土壤普查下降34.55%。化肥利用率低、流失量大, 导致土壤酸化现象日趋严重。

1.1.2 农药污染,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根据开州区农委2015年对农药污染抽样调查, 45户农民平均每hm2耕地使用农药16.05 kg, 较10年前增加1倍以上, 个别种植大户平均使用量达到54.9 kg/hm2。从使用环节看, 除草用药2次以上, 用药量占总量的39.3%, 病虫防治用药3次以上, 用药量占60.7%。在农药使用上, 不合理使用或超量使用现象普遍存在。有研究显示, 农药施用的有效利用率喷施中只有10%~20%附着在植物体上, 约有40%~60%降落于地面, 5%~30%飘浮于空中, 落于地面上的农药又会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而流入水域或下渗进入土壤。开州区2014年农药使用量达到813 t, 除30%~40%被作物吸收外, 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中。农药每年平均流失量4.8 kg/hm2, 是全国平均用药流失水平的1.15倍。

1.1.3 秸秆农膜污染, 资源化利用率低

根据开州区农委2015年对秸秆农膜污染抽样调查, 45户农户共产生秸秆16.092万kg。其中:24.7%用作燃料, 26.4%田间焚烧, 10.4%丢弃, 38.5%直接还田。秸秆焚烧致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对大气造成污染, 秸秆四处堆放丢弃, 在雨水的冲刷下使大量的渗滤液排入水体, 造成环境污染。在农膜污染上, 近年全区每年使用农膜1 000 t以上, 但其回收利用不足20%, 农田残膜已成为农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抽样调查45户情况来看, 45户农膜使用量达到421.45 kg, 平均每hm2耕地14.55 kg, 其中:59.28%直接丢弃, 24.13%焚烧, 16.59%回收。

2 开州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主要成效

按照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 开州区区委、区政府提出了“特色发展, 绿色发展”战略, 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 大力实施农业生态、森林生态、城市生态、水生态四大生态治理。在农业生态治理上, 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禁限养区规模养殖场拆除和污染治理、农村户用沼气和秸秆还田六大农业生态工程, 重点流域面源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2.1 重点区域养殖污染有效治理

截止2015年8月底, 全区完成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拆除 (关闭) 168家, 禁养区年减少饲养生猪近10万头, 汉丰湖、四面山等禁养区年减少污染物排放量5 500 t, 为全区污染治理贡献3%;限养区实施粪污无害化处理25家, 推广“畜—沼—果 (粮、菜) ”等高效循环农业1万hm2, 每家按年出栏生猪500头计算, 每年减少粪污排放约4.6万t, 为全区污染治理贡献近0.6%。

2.2 配方施肥区肥料利用率有所提高

全区在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工程, 重点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对比试验, 寻找适合万州区推广的配方方案, 同时开展配方肥推广试点。全区累计化验土样700余个, 开展水稻、玉米、油菜、马铃薯和柑橘等不同作物肥效试验8个, 确定适合万州区配方肥方案8个, 生产专用配方肥6 000 t, 试点推广面积13 333 hm2。经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监测化验并汇总分析, 配方区N、P、K利用率比常规区分别提高4.45%、3.20%、4.97%, 减少N、P、K综合施用量27.92万kg, 增加粮食产量243万kg, 实现节本增效692万元, 财政资金投入300万元, 试点投入产出比为1∶2.31。

2.3 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明显改善

2014年以来, 全区推广低坝中稻-再生稻免耕还田、中高山稻草直接还田、玉米秸秆还田和稻草覆盖秋马铃薯等秸秆腐熟技术2万余hm2, 推广秸秆腐熟剂350多t, 项目实施区域秸秆还田率达到95%以上, 秸秆利用率提高13%, 耕地地力与耕地环境质量有较大提高。

3 对策措施建议

3.1 加大力度深入开展和完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一是着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积极利用互联网+农业的大数据网络, 大力推广精准施肥、智慧施肥, 覆盖面积要达到70%以上。二是着力开展绿色防控示范。实施作物由水稻、柑橘等扩大到马铃薯、伏淡季水果等主要农作物, 示范带动全区农民自觉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三是加大对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 重点推广蓄粪池、配套管网等沼液循环利用工程和对沼液沼渣利用给予适当补助, 通过循环利用减少规模养殖场污染物直排水体。四是进一步加大禁养区规模养殖场拆除和限养区污染治理。

3.2 加大农业生态建设宣传和培训力度

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引导农民树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积极培育种养结合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开展农业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使农民了解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 深入开展农业生态治理技术的普及和培训, 掌握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 大力发展绿色农业, 真正把农业环境保护措施变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成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主力军。

摘要:为加强对资源保护和环境修复力度,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立足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 坚持“特色发展、绿色发展”战略, 实施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村清洁工程和禁限养区拆除治理等工程, 通过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分析, 污染治理取得积极成效, 但仍存在治理对象规模小数量多、治理投入不足等问题, 并为下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发展绿色农业探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市发展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就业、生活,有融入城市社会的诉求。但总体上,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的生存状态仍然不容乐观,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社区是实施社会管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最重要载体。以社区为切入点,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城市社区服务和管理体系中,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解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区; 社区融入; 载体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城市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市发展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们在城市社会中还享受不到与城市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虽然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解决他们面临的突出问题,维护农民工群体的利益和权益,但总体上,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的生存状态仍然不容乐观,还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诉求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2年我国农民工总数有1.64亿人,其中新生代农民工总量已达1亿人左右,占农民工总数的60%以上[1]。他们为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1.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

2010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指出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辈农民工不同,他们很少有从事农业劳动的经历,或在城市里出生长大,或中学毕业后直接进城务工,虽然他们的户籍在农村,但他们向往城市生活,也非常渴望融入城市社会。[2]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将新生代农民工界定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3]邓秀华、丁少洪提出,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拥有农业户口、流动到外地城市或城镇被人雇用从事非农工作的 80 后、90 后农村人口。[4]

根据以上的界定,本文将“新生代农民工”①定义为,具有农业户籍,在城市从事非农业劳动6个月及以上,并且在1980年及之后出生的农村劳动力。

2.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意愿

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在城市就业,在社区生活,既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也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新生代农民工有融入城市生活的期盼,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像当地居民一样参与社区管理,享有社区服务。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2010年发布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一项调查显示,与传统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中约90%的人没从事过农业生产劳动,而且对农业生产活动不熟悉。关于“未来发展的打算”选项中,只有1.4%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回家乡务农”,而在当前仍旧外出就业的传统农民工中,这一比重为11%;打算“做小生意或创办企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中有27%,几乎高出传统农民工10个百分点;打算“继续打工”的,新老两代农民工均占到一半以上。[3]由此我们可以推定,新生代农民工身上的非农就业倾向更为明显,即使城市就业形势恶化,他们也不愿意回乡务农。相比之下,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愿意留在城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报告显示,在新生代农民工中,有近60%的人准备将来“在打工的城市买房定居”,远远高于农业流动人口整体水平。[5]数据对比说明,相对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希望在务工城市长期稳定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

新生代农民工较传统农民工具备融入城市的条件。新生代农民工处于社会化的“黄金时期”,“他们更年轻,受教育程度也明显高于外出农民工,他们容易理解和接受城市社区和城市群体的行为规范、文明以及价值观,他们社会化的愿望与城市成员的社会化期望几乎没有差异,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想融入城市”。[6]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需要找到恰当的引导途径和有效的落脚点。而社区义不容辞地担当了这样的重任。社区成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

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区载体选择

“社区”概念是社会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F·Tonnies)提出的。他在1887年出版的德文版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英文版译为Community and Society)一书中,论述了社会的变迁[7]。他认为,“Gemeinschaft”是由具有共同习俗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所形成的、关系密切、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组合方式。在这种组合方式中,这个社会共同体具有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其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后来,美国社会学家罗密斯翻译英文版的此书时,发现滕尼斯使用的两个概念与地域有一定的相关性,于是使用“Community”和“Society”概念与滕尼斯使用的两个概念相对应[8]34。之后,我国社会学者在翻译英文文献时,将“Community”翻译成为社区②,并注入了中国实际的理解。费孝通先生把社区表述为:“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在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9]社会学家郑杭生认为,“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生活,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10]学者徐永祥将“社区”概念界定为,“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8]91-96;王思斌则提出,社区是“聚集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共同体”[11]。

综合上述学者关于社区的表述,尽管我们沿用了滕尼斯的社区概念,但是却赋予这个概念与滕尼斯所理解的不同内涵。中国城市社区与西方社区理论中所理解的社区有本质的不同。我们讲的社区既不是滕尼斯讲的社区,也不是他讲的社会,但又表现了滕尼斯所论的社区和社会的某些特点。本文将城市社区界定为,生活在城市一定区域内、相互间保持着不可分离关系的人群形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概念强调了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互惠关系,同时又强调了其地域性特征。

社区是社会的单元,也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第一场所。人们参与社会生活首先要从社区开始。新生代农民工离开农村在城市就业,就业地的城市社区将是他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主要场域。所以,对于那些在城市长期居住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社区能为其提供社区服务,解决其在城市中生活所遇到的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就业、养老等一系列问题[12],实现其与社区居民、城市社会的接触、互动,形成良好人际关系和社区归属感、认同感,促使他们在社会生活和心理上进一步融入城市社区。一定意义上讲,“农民工融入了城市社区就是融入了城市”[13]。发达国家基层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也证明,社区是实施社会管理、为居民提供各项服务、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最重要载体和切入点。所以,依托社区将新生代农民工纳入到城市服务和管理体系中,增强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解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的理论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位制逐渐解体,原先由单位承担的多种职能客观上要求由新的社会载体社区来承载。社会转型期,城市社区也将承担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功能。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以社区为载体融入城市社会,建立在社区融入的理论基础上。

1.社区的服务功能将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诉求,实现社会融合

社区是一种社会系统,其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从社区的功能定位来说,社区具有社会服务、社会化、社会参与、社会支持和互助等功能。这些服务功能将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城市融入诉求,实现社会融合。

第一,社区具有社会服务功能。社区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由社区内的各种法人社团和机构以及志愿者,社区居民尤其是社区内的弱势群体提供具有公益性质的社会服务和帮助,如公共卫生、职业培训与就业指导、就业岗位信息服务和社区公益性岗位开发等。社区服务功能是城市社区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城市社区是新生代农民工居住生活和人际互动的共同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有关需求,是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管理的中心任务。只有城市社区满足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需求,才能有效地化解其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和冲突,调动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第二,社区具有社会化功能。社会化是社会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通过社会化,个人学习和获得社会的知识、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学习适合于社会提供的多种社会角色的行为。社会化表达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关系。人的社会化可以分为早期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两个阶段。继续社会化是成人阶段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是承认适应社会生活变迁、调整社会关系、提高生存能力、扮演新的生活角色的过程。社区是人的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和场所之一。对于从农村涌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他们已经脱离土地和农业,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成为城市中一个新的独立阶层。还需要通过继续社会化过程,学习和获得在城市生活的知识和社会规范,内化城市社区居民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念,学习和履行新的社会角色,不断适应和参与城市新生活。农民工通过这种“继续社会化”,逐渐获得城市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实现社区融入,适应和融入城市社会。

第三,社区具有社会参与功能。社区是人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第一场所,“是人们涉足公民参与、学习参与的首要场所,也是人们走向更大、更广泛的公民参与舞台的起点”[14]。社区参与是社区的根本功能,人们参与公共事务无疑也应该先从社区开始。社区参与是人们参与社会事务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前提,社区参与也为人们尤其是农民工群体参与社会事务提供了区域社会的场所以及民主管理的机会。所以,通过社区参与推动农民工全面参与社区各种事务,能够培养他们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归属感,从而更好地融入社区,融入城市社会。

第四,社区具有维系功能。社区的维系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心理维系,另一方面是社会维系。社区的心理维系功能主要指生活在社区中的人们,因共同的生活方式、信仰、背景、利益而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因此,社区的这种心理维系可以缓解农民工成员因社会角色冲突和社会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提供其社区成员身份,使之在社区内与社区成员彼此之间有密切的交往,互相照顾、关心和支持。社区的社会维系功能是社区联系社会的重要桥梁,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将社区内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居民组织起来,统一协调社区成员的行为及思想,从而保持社区乃至社会的稳定。

2.社区的场域特性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实现全面融入

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和人们居住的基本平台。社区融入是以社区为基本生活场域,使外来人口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等方面与本地城市融为一体的全面融入过程。

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和伯吉斯认为,“社会融入是个体和群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共享历史和经验,相互获得对方的记忆、情感、态度,最终整合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生活之中”[15]。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是新生代农民工以社区为他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场所,被城市社区居民和社区管理机构认同和接纳,积极地参与、适应城市社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并从心理上对城市社区、城市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等产生认同和情感归属感,将自身的身份由“农民工”转变为“新市民”的过程。[16]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以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分为三个维度:一是经济生活维度的融入,即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就业,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和社区居住空间,城市能够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生存和安全的需求;二是社会生活维度的融入,新生代农民工与社区居民友好地交往,形成亲密无间的社区关系,建立起自己新的生活圈和城市生活方式、习惯等,从而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生活空间,即城市社区能够满足农民工社会沟通和交往互动的需求;三是社会心理维度的融入,即新生代农民工内化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获得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宿。新生代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就是他们在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三个维度全面适应和融入城市的过程。而社区能够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尤其是社会生活维度、心理维度的融入,提供最合适的平台,实现其城市融入。

3.社区的政策措施将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诉求,实现参与融入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2006年3月2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第38条提出:要“发挥社区管理服务的重要作用,建设开放型、多功能的城市社区,构建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平台。鼓励农民工参与社区自治,增强其作为社区成员的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发挥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和文化设施,城市公共文化设施要向农民工开放,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立农民工活动场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17]2006年5月又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第9条也提出:要“推进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和‘以现居住地为主,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互相配合’的原则,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为流动人口的生活与就业创造好的环境和条件。简化办事程序,减少相关手续,取消不合理收费,为流动人口提供优质服务。”[18]

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推动《意见》的衔接配套和细化落实,民政部于2011年12月21日下发了关于农民工融入社区的第一个专门性政策文件——《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要发挥好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组织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为农民工提供帮助和服务,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鼓励其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并积极维护农民工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睦相处,尽早尽快融入城市生活。[19]这些规定从国家层面描绘了农民工参与社区生活的“路线图”,为充分发挥社区功能作用,健全以社区为依托的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平台,实现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与城市居民和谐相处的目标提供了制度依据和保障。但是,除了政策规定之外,农民工要在现实生活中寻求社区接纳,并不是仅靠政策的规定就能够完全解决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化还需要找到恰当的、具体的社区引导途径和有效的路径。

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区路径

社区是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化组织载体。以社区为载体,构建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的服务和管理平台与机制,开展专业社区工作、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社区支持网络、开展农民工社区教育是解决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行之有效的重要路径。

1.以推进社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前提创造农民工社区融入的良好环境和条件

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是一项复杂而迫切的工作。为促进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社区,城市民政部门和社区组织要高度重视并积极争取城市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发挥社区建设工作的牵头协调作用,把促进农民工社区融入工作纳入社区建设的重要日程。各级部门在制定社区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时,应该把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工作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并将工作成效纳入和谐社区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出台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的具体相关政策措施,整合城市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形成合力推进农民工融入社区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1]

2.以社区服务和管理为切入点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的平台与机制

农民工社区服务和管理平台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获得城市服务、参与城市管理的重要平台。为了更好地使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应做到四点。第一,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工作的责任主体——城市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应大力加强农民工融入社区的推进力度。社区组织和社区工作者作为农民工融入社区的组织者、实施者,应秉持“以人为本”“平等”的服务理念,尊重、接纳新生代农民工,并将对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内容纳入以社区服务站为主体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将涉及新生代农民工切身利益的社区服务项目,如劳动就业、卫生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障、法律援助、优抚救济、社会救助、文化体育等逐步向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覆盖。第二,以家庭为单位,通过个案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需求,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对其开展物质、精神和心理等多方面服务,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在子女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住房等多方面的需要。第三,梳理并整合社区内所有人力资源、企事业单位组织、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信息和服务资源[16]。第四,借助社区服务和管理平台,将农民工的需求和社区内的信息与服务资源进行有效匹配和需求对接,实现社区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服务和管理的职能。

3.以社区活动为依托开展各种以新生代农民工为对象的专业社区工作

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来说,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城市融入愿望,希望将来在城市生活。然而调查表明,多数农民工的社会关系还只局限于自己的亲属、老乡和农民工工友,只有很少一部分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市民有着密切的往来。城市市民的冷漠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排斥,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缺少市民的社会支持。[3]基于此,应开展三方面的工作。第一,社区工作者应以社区活动为依托,调动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性,挖掘其自身潜能及其优势,激发其抗逆力,能动地运用现有规则和社区资源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其适应城市的能力。第二,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开展各种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活动、社区志愿服务、社区救助等公益性活动等,在活动中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社区居民之间进行接触、交流和沟通,实现新老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生活交融。在社区内形成新生代农民工与当地居民相互理解、互帮互助、互相尊重和包容的生活氛围,培养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社区的归属感,加快其融入城市的步伐。第三,社区组织应积极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个案、小组等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开展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的常规服务、危机救助和心理辅导服务,切实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其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4.以社区社会组织为纽带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可以帮助新生代农民工逐渐积累社会资本,获取社会资源,更好地融合到城市社会生活中去,提高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西方国家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中,社区提供给居民的各项服务工作一般由社区内的各种社会组织具体提供和实施。社区内的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新的资源和力量,是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支持的重要方面,对帮助政府解决农民工的实际问题、加强农民工城市社会融入程度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必须积极构建除政府的正式社会支持之外的各类社区组织,为其建立非正式支持网络。首先,社区工作者应调动部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积极分子参加社区组织,带动其他农民工的参与热情。其次,将分散、处于游离状态的新生代农民工团结起来,由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代表大会协助其建立社区农民工组织,促使其合理表达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再次,以社区内的社会组织、工会组织、志愿者组织和社区农民工组织为主体,开展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活动,调动新生代农民工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社区活动、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当中来,增加与市民的互动,让市民真正了解他们、认同他们。最后,发动社区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开展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及其子女的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等,以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和可行能力,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

5.以社区教育为途径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人力资本和可行能力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同传统农民工相比,虽然其文化和职业教育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但仍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20]职业技能水平滞后于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其劳动报酬较低,工作变动十分频繁,城市生活也得不到保障,有待进一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是城市社区的重要成员,社区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为其提供各种教育的责任。社区教育就是主要针对社区成员尤其是社区弱势成员的一种成人教育,为其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及心理和家庭教育等,以便提高社区成员素质、改善社区成员的知识结构及提升其可行能力。社区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发展的不足,提高其素质与能力,促进他们融入城市生活。首先,社区教育机构和社区社保、再就业部门要统筹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区内的高校和培训机构,有针对性地为农民工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及心理和家庭教育等。其次,针对想创业的农民工,邀请高校创业培训教师及创业成功人士进社区,举办创业指导会和创业扶持政策指导咨询会,从创业指导、项目论证、政策支持等方面为其提供支持,以丰富其创业知识、提高其创业能力。最后,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文化生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使他们积极健康地生活,从而更好地融入城市。

①本论文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界定,采用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中的界定。

②费孝通先生在学术刊物《社会研究》第77期上发表论文《二十年来之中国社区研究》,谈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翻译F·滕尼斯的著作时,觉得将“Community”翻译成“地方社会”不是很恰当,于是想到了“社区”这两个字,最后被大家援用了,慢慢流行。从历史与现实的眼光来看,“社区”这一译法非常贴切,更接近于F·滕尼斯以及后来欧美社会学界的理解。

[1]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EB/OL].[2012-01-04].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fvfg/jczqhsqjs/201201/20120100249568.shtml.

[2]国务院.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0-02-01(01版).

[3]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N].工人日报,2010-06-21(01).

[4]邓秀华,丁少洪.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与城市和谐社区建设[J].青年探索,2010(3):16-23.

[5]刘俊彦.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0—23.

[6]王强.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考察报告:以河南省为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32—45.

[7]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50—251.

[8]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9]娄成武,孙萍.社区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9.

[10]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64—369.

[11]王思斌.社会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2—164.

[12]潘绅姝.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策略——社区工作完善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7):99—100.

[13]时立荣.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J].新视野,2005(4):64—65.

[14]戴维·沃森.高等院校公民与社区参与管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35—36.

[15]从梅.服务于管理并重:以梯度累进制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03-19(社会学B-03).

[16]侯国凤.社会工作视阈中的新生代农民工社区融入问题探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1):28—29.

[17]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EB/OL].(2006-03-27).http://www.gov.cn/jrzg/2006-03/27/content_237644.htm.

[18]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全文) [EB/OL].(2006-05-07).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6-05/07/content_4517073.htm.

[19]李惠男.融入城市社区同享发展成果——解读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2):44—45.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2008-02-21).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8-02/21/content_10364256_13.htm.

(文字编辑:王香丽责任校对:徐朝科)

上一篇:建筑作品建筑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体育游戏教学体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