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学论文范文

2023-03-25

发展社会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就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国旅游业的实际情况,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中国旅游业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旅游业 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我党第一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阐述,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那么,中国旅游业该如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自己的更大发展,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一、旅游业的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旅游业是服务行业,是人(旅游从业者)与人(旅游消费者)高密度接触的行业。所以,旅游业的以人为本不但要以旅游消费者(顾客)为本,同时还必须以旅游从业者(员工)为本。

1.以旅游消费者为本。旅游企业是为旅游消费者服务,在满足旅游消费者需要的同时获取经济利润的。所谓“店门一开,八方客来”。由此可见,旅游消费者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所以,旅游企业在服务中必须始终坚持以旅游消费者为本,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把游客放心不放心、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旅游服务的标准。”对一个旅游企业来说,无论是硬件设施、环境营造、软件服务、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产品设计等各方面都应该切实体现“以旅游消费者为本”,只有这样的旅游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满意,才能赢得更多忠诚的消费者。

2.以旅游从业者为本。有满意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顾客。旅游企业的广大员工直接与旅游消费者接触,他们的工作态度、接待能力、服务技能、知识素养等方面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旅游业必须以旅游从业者为本,要以广大员工的根本利益为本。企业要为员工们创造愉快的工作环境;让员工们能看到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前景;使员工们有经常培训、不断提高自我素质的各种机会等。总之,旅游企业要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并把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个员工。

二、实现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中国旅游业必须实现协调发展。即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其中,协调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协调城乡之间的发展。多年来,中国很多地方的中心城市的旅游业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而中国的很多郊县、农村也有着自己的旅游优势和独特看点,而久居城市的人们,也非常想亲近自然。所以,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是当前及今后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潮流。在大力推进城市旅游发展的同时,加快近郊旅游、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全方位扩大城乡旅游交流,实现城乡旅游资源互补和旅游市场互动,从而促进城乡旅游协调发展。另外,大力发展农村旅游业,扩大城乡旅游交流,不但可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且还会吸纳许多当地的劳动力,创造许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这就充分发挥了旅游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可以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更大贡献。

2.协调区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要有“大旅游”的思路,而不是条块割据、自己只顾自己的发展。所以,加强旅游业的区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既有相邻区域之间的一体化建设,如上海与苏、浙等省的“长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也包括旅游城市之间的强强联手,如上海与香港的旅游合作。更应该有旅游发达地区与相对落后地区的携手共进。如上海与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的旅游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扩大旅游经济的覆盖面,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三、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旅游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近些年,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但许多行业仍然存在只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保护生态环境的短期行为。旅游业也经常出现:“哪里开发,哪里遭殃;哪里旅游,哪里肮脏。”的问题。因此,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始终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要大力宣传现有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做到严格执法。同时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另外,要做好旅游区的容量研究工作,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再用。

2.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应该不折不扣地发展生态旅游。而且,政府与旅游企业还应该引领和鼓励旅游者从传统旅游走向生态旅游。我们知道,旅游本身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生态旅游则更具有高品位的特性。它以回归大自然,追求原汁原味的自然情调和文化享受为目的,是“绿色消费”,而不是“消费绿色”。只有旅游者置身于生态旅游中才能真正体味到“天、地、人三者合一”的旅游美。只有坚持发展生态旅游,中国的旅游业才能实现自然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四、实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旅游业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尤其要注意以下两点:

1.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小平同志曾说:“旅游这个行业,要变成综合性的行业。”今天,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大力挖掘旅游经济的综合效益,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旅游业是一个公益性很强的行业,也是一个竞争性很强的行业。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作为一个从事外事接待工作的行业,只算政治账不算经济账,只講社会效益而不讲经济效益。但是现在,却也出现了只图经济效益,采取一些不顾社会效果的手段去发展旅游业。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但硬发展肯定没道理。因为社会效益下去了,旅游的经济效益也绝对上不去。所以,在重视旅游的经济产业功能的同时,更加重视发挥旅游业在吸纳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传播民族优秀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的综合作用。只有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才是真正成功的。

2.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旅游业发展中,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发展,各级政府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紧密联系,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不坚持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政绩观”当前,有些领导“在发展观念上存在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甚至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于是就会出现“片面追求GDP总量,眼里只有经济增长率,用此起彼伏的建设项目、漂亮的广场大楼等等这些很好看又很好统计的科目来衡量政绩” 的问题。所以,各级政府应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既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原则和要求去做,又要结合本地的特点和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宏观引导好旅游业的发展,真正惠及于人民大众,成为人民信得过的政府。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10-14

[2]邵琪伟:在纪念中国旅游业改革开放30年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国家旅游局网站2008-12-30

[3]温家宝: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4]胡锦涛:努力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到新水平[J]求是2009(1)

[5]辛 鸣:科学发展观的“十个不等于”(上)[N].中国旅游报,2004-04-21

[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M]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7]隆 玲:科学发展观与上海旅游业的发展[J]上海改革2004(11)

发展社会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系统总结建国60多年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取得的基本经验,深刻反思建国以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失误的主要教训,全面展望中国政治未来的走向,是顺利实现中国政治从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重要前提。本文认为新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教训有:政治与经济的失衡发展带来政治衰败;激进式、运动式政治变革带来政治社会灾难;党内民主集中制的片面化并替代党内民主制导致政治低效和腐败;公民社会的消失或弱小是政治国家走向集权腐败低效的主要原因;没有民主的效率和没有效率的民主都是不可持续的政治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任一缺失或相互替代必然造成政治与社会的双不稳定;动员型公民政治参与和无规则公民政治参与都阻碍政治发展;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导致机构缩胀的恶性循环;政府职能转变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更不等于可以推卸责任;走封闭式的自我发展道路只可能导致政治衰败而不是政治发展。在今后4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执政党主导的、将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相结合为价值核心与主要方法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关键词]新中国;政治发展;政治合法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

回顾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的中国社会政治的变革历程,我们在看到宝贵经验的同时,也应当及时地对新中国60多年来在政治发展领域的各种失误、挫折乃至错误进行反思,从而总结社会政治教训,以史为鉴,在今后的社会政治变革中努力规避这些问题的发生,以更好地推进中国将来的社会政治发展。

一、新中国60多年政治发展的主要教训

1 政治与经济的失衡发展带来政治衰败

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制约,又相互支撑,唯有二者获得协调、平衡的发展,才能够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古今中外的社会科学研究者对此都做过深入的研究,并有丰富的理论成果。而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中国在政治与经济领域的发展则以鲜活的事实证明了这一命题的科学性:政治与经济的失衡发展必然导致政治衰败、经济停滞、社会动荡。

纵观建国60多年的历史,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国社会基本处于一种政治社会的状态中。政治是这一时期的社会主题,几乎一切的社会活动都是以政治为核心展开的。这种状况的出现虽然与新国家建立之后的政权建设有关系,但在更大程度上则是由于对政治与经济平衡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导致的。在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完成之后,中国的国家政权已经基本获得了巩固的地位。此时,应当及时将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然而,由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认识出现了失误,对经济建设的基本规律把握不准等因素,结果出现了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斗争成为社会的主题,甚至试图以政治斗争的方式来促进和推动经济发展,造成对正常经济秩序的极大破坏。在政治斗争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经济发展几乎处于瘫痪的境地,国民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这种政治与经济的失衡造成的社会秩序的混乱,人治政治的盛行和经济生活的失序,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将工作的重心及时地从政治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时代的主题,这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获得快速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奇迹是与党和政府努力将政治与经济处于协调、平衡的发展状态分不开的。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政治领域的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任务还远未完成,这对于经济发展是相当不利的。当前社会政治生活中出现的腐败现象与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贫富悬殊等问题都要求我们必须及时、有效地推进政治领域的改革,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从而实现政治与经济的平衡发展,否则就很难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可持续的发展。

2 激进式、运动式政治变革带来政治社会灾难

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不断出现激进式、运动式的革命性质的政治斗争,从建国初期的“三反”、“五反”运动,到1957年的“反右”和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直至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达到政治运动的顶峰。这些社会政治运动大部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政治环境中,基于当时社会政治革命发展的考量而由党的领导人自上而下所发动的,通过党和政府或某些特定的社会政治组织的动员和组织而扩展到某一社会领域或整个社会范围内,从而对特定民众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成员的社会政治生活造成影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些社会政治变革中有些在国家政权建设与巩固、经济建设的集中推进、政治思想的传播、政治热情的鼓舞等方面实现了其预定的社会政治效果;有些则由于脱离了发动者和组织者的控制,偏离了社会政治目标,对民众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政治干涉肆意扩大化,导致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

整体而言,这种激进式、运动式的政治变革,构成了当时所谓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而这种运动式的激进变革往往将普通民众动员参与到政治斗争中,以政治面貌和阶级出身作为划分敌我界限的标准,结果导致民众的力量表面上得到高度的推崇,而实质上成为自上而下政治运作的斗争工具,自身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甚至最基本的个人情感和家庭关系都因为被高度政治化而萎缩或丧失,民众的正常生活和生存状态都陷入瓦解的边缘,其身心受到极大的伤害。而这种激进式、运动式的政治变革从本质而言是一种非体制性的、权力意志的政治形态,与规则化、程序化的政治制度与国家权威是背道而驰的,这种政治变革方式对新中国的国家制度建设和民主法治进程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董必武同志在党的“八大”上就明确指出:“革命的群众运动是不完全依靠法律的,这可能带来一种副产物,助长人们轻视一切法制的心理。”运动式的激进政治变革由于没有制度化的组织和程序,往往陷入主观随意的混乱状态中,上纲上线造成大批的冤假错案,也使党和国家的权威受到严峻的挑战,社会政治秩序陷入混乱状态,从而严重影响到正常的经济建设和生产生活。对普通民众而言,无疑是社会政治灾难。

3 党内民主集中制的片面化并替代党内民主制导致政治低效和腐败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组织原则,是群众路线在党和政府的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民主集中制包含有丰富的内涵,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组织原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指导党从领导革命到掌握政权的基本经验之一。在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也对民主集中制在党内和国家政权组织中的贯彻执行予以高度重视。但在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党的各级党委中,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片面化的

强调,以党的民主集中甚至是集中替代党内民主的现象很突出,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对此,邓小平同志指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全国各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必然要损害各级党和政府的民主生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个人分工负责制等等。”

民主集中制是一种维护党组织的组织权威和统一领导与保障党员和党组织基本政治权利相统一的政治机制。这种政治机制既能够使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得到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能够保持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这为党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建国60多年来,党的民主集中制被片面化,党内民主被忽视的历史阶段都造成了政治决策的盲目化,“一把手”的片面集中决策所造成的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给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这种民主集中制的片面化并替代党内民主的制度缺陷还带来严重的政治腐败行为,给党的领导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近年来,通过一些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内民主制和党内民主集中村关系的研究,弄清楚了两者不是同一种制度,互相不能取代。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方面也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将党内民主制建设与党内民主集中制结合起来,决不以党内民主集中制取代党内民主制,正是汲取了理论和历史教训而作出的实践努力。

4 公民社会的消失或弱小是政治国家走向集权腐败低效的主要原因

如何处理国家与社会关系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公民社会作为社会系统中政治国家的对应物,其具有的社会政治功能集中体现在对国家力量的制衡作用中。公民社会的存在为防止国家力量对民众生活的“非法侵入”提供了社会藩篱,可以对政治国家从民主走向专制集权构成社会制约,这种制约作用进而体现为可以对政治国家的腐败低效行为构成社会监督,利用社会的力量监控国家权力,以防止其滥用以谋取私利,从而对民众的利益构成损害。以此来观照新中国建国60多年的历史,可以总结的教训是:中国公民社会的消失或弱小是政治国家走向集权、腐败、低效的原因之一。

新中国建立之后,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党和政府对国民政府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各类政治、经济、社会组织进行了彻底的清理和改造,并通过在经济领域进行的公有化改造对社会各领域进行了重构和整合,从而为新的执政党和政府强化对社会组织的控制,集中有限的社会资源用于新中国的国家建设提供了方便。但这种“釜底抽薪”式的社会变革使各种萌芽或弱小状态中的公民社会组织丧失了生存和发展的合法空间和存在可能,由此进入一种“全能国家”的社会政治形态。这种“国家吞噬社会”的政治形态中,政治国家处于对整个社会的高度统冶地位,政治权力广泛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众的各项权利的获得都仰仗着国家的恩赐。这种被集权高度控制的生存状态必然会导致民众在生产和生活中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由此最终导致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低效,而掌握国家权力者往往由于没有足够的社会制约而出现各种滥用权力的腐败现象。显然,这种社会政治状态是不能持久的,中国以改革开放的方式打破了这种吞噬社会的“全能国家”的禁锢。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获得长足的进步,政治制度环境也得到了巨大的变革,公民社会从“国家的阴影”下逐渐地走出来,发展壮大起来,并在国家治理和社会服务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总体而言,当前中国的公民社会尚处于成长阶段,发育尚不成熟,其表现出的行政化、等级化、依附性等倾向还很明显,因而其所承担的社会政治功能也是相对有限的。但其呈现出的社会治理潜力是巨大的,特别是在反腐败领域中的作用尤为突出,正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没有人民的帮助和支持,政府不可能独自驯服腐败—要把这种支持动员起来的途径则在于那些严肃认真的非政府组织。”

5 没有民主的效率和没有效率的民主都是不可持续的政治发展目标

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但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总体而言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因此,如何获得经济的高效率发展,以最短的时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是中国长期以来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同时,我国作为一个有千年专制统治传统的国家,在国家的政治建设中也面临着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民主与效率二者之间的关系既是一个学理问题,同时对于正处于发展变革中的中国而言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回顾建国60多年的历史,对于民主与效率二者的关系,一个基本的教训就是没有民主的效率和没有效率的民主都是不可持续的政治发展目标。

民主与效率之间的确存在着张力,民主追求政治决策过程中要具备广泛的参与和可选择性,不同的政策方案或意见要展开公开的竞争。为了保证这种竞争的公平性需要有严格的程序设计,然而这种严格甚至有些繁琐的法定程序虽然能够保证政治决策的合法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科学性,但同时这些保障民主的程序设计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社会成本的。这与强调时间的迅捷性、成本的最小化的效率目标形成了一种张力。具体到国家经济建设中,片面强调效率就是主张通过强有力的政治权威中心作出决策,而不停留于追求民主的政治过程中,以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建国60多年的发展史上,以“大跃进”等一系列“赶英超美”为目标的表面看来是具有效率的经济决策,由于缺少在政治决策环节的民主考量,结果导致的是决策的不科学、低效率:“欲速而不达”,它是导致20世纪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的重要人为原因之一。同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民主的欠缺也会使经济发展中的成果不能为大众享有,而是通过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成为一小部分人的专利,这必然导致社会不公平的加剧和社会不稳定状态的出现,最终也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另一方面,没有效率的“大民主”也没有方法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过分强调片面的民主,也会使社会陷入“政治肥大症”中,大家将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互相政治争论上,甚至被一些国内外势力所利用,导致两次学潮(1986年、1989年)和“六四风波”,由于政治决策不能及时有效地作出,从而延误了七、八年经济发展的契机。好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我们党和政府迅速终止了无谓的争论,集中政治决策的权力,一心一意搞建设,重新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同时,发展党内民主、党外民主(国家民主和社会民主),有效地克服了没有效率的民主和没有

民主的效率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6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任一缺失或相互替代必然造成政治与社会的双不稳定

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二者对于坚持党的领导,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而言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的任一缺失或者相互替代必然会导致社会政治的混乱局面。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大鸣”、“大放”、“大字报”形式出现的“大民主”,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政治运动的高潮。这种以社会主义民主名义展开的政治活动是以牺牲法治为代价的,在轰轰烈烈的所谓的“民主”中,以尊重民众意志为借口的各种运动,对宪法和法律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而由法律所赋予公民的社会政治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一切以被政治意识形态鼓动起来的群众的非理性意志为依归,由此造成了对公民私人生活的肆意侵入,对公民基本人权的极大破坏。发展到最后即使是政治运动的领导人也都无法控制被动员起来的多数民众的肆意行为,从而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没有法治制约的“民主”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多数人的暴政”,也给某些个人和团体争权夺利而提供了所谓“民主”和“当家作主”的借口,使民众普遍生活在政治失序的混乱状态中,正常的政治秩序受到了随意性极大、严重缺乏规则性的政治运动的冲击,没有必需的政治权威,也没有基本的规则共识,整个社会陷入到动荡的境地,严重影响社会正常的生产与生活权利和秩序。

这一深刻的历史教训时刻提醒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必须将民主与法治有机地结合起来。

7 动员型公民政治参与和无规则公民政治参与都阻碍政治发展

在世界各国推进政治发展的进程中,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和程度是政治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的考量指标之一。新中国的建立使饱受剥削和压迫的劳动人民得到了当家作主的崇高政治地位,宪法和法律也赋予公民以参与政治生活的各项权利,这为民众参与政治开辟了政治空间。然而,由于受中国千年的专制统治的影响,新中国建立初期普通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培养,也不具备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政治知识和技能。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间,中国处于一个政治统摄社会的状态中,民众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政治生活中,群众运动是各种各样的政治斗争的基本表现形式。然而,这种政治参与并不是公民自觉自愿的,而是高度政治动员的产物,这种动员型的政治参与并不是公民政治权利实现的正常途径与方式,而是异化成了某些政治派别或人物争权夺利的工具,最终给公民带来的是相互残害的政治灾难。同时,这样的政治参与很容易演变成一种无规则的政治参与,即是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在不同意识形态鼓吹下的盲目政治行动。这与当时国家政权建设并没有以法治化、制度化、规则化为导向是分不开的。在不具备合法的制度安排的条件下,被动员起来的民众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只能导致正常政治秩序的混乱,最终出现的必然是“文革”后期中国整个国家政权机关陷入瘫痪的状态。,历史事实表明,这种动员型的政治参与和无规则的政治参与从本质上讲并不是公民独立意志的体现,也根本不能实现公民的社会政治权利,而且还对社会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阻碍甚至破坏。

8 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导致机构缩胀的恶性循环

建国6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政府机构改革一直是重要的主题。如何建构一个结构合理、职能明确、人员精干、廉洁高效的政府体制是我们改革的基本且标。在改革开放前,就分别于1951年、1956年和1960年代初进行过三次机构改革,这三次改革的核心是在处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权力划分,收权或放权是改革的中心。改革开放以来,又分别于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先后进行过六次政府机构改革,这一时期的改革经历了从精简人员到职能转变的变革。在数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多次出现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现象。

分析政府机构改革中的这一恶性循环,其根本原因在于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没有以政府职能转变来引领机构改革。机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单纯为了精简机构而进行机构改革,而不触及政府职能的调整,政府所承担的职能包含极广的范围,精简的机构必然会基于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而再次出现,本来应该精简的机构则因政府职能的不清而无法精简。这集中表现在如果各部门职能相互交叉、重叠的现象得不到有力的革新,政府对企业、对市场仍然过分地干预和管制,对社会管理中政府包揽过多和某些方面管得不够等方面。这些方面都涉及到政府职能的承担,政府只有根据社会现代化进程对政府职能的要求,分清楚哪些是政府应该承担的,哪些是不应该承担的,哪些是可承担可不承担的,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机构的设计和改革,才能真正达到机构改革的预期效果。需要在职能分析、职能转变和分解到岗位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能、工作任务和管理范围,划清各自分工以及协作关系,把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理顺关系紧密结合起来,解决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的问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存在的依据,各部门机构的设立,权限的划分,关系的确定,都必须依据政府的职能范围确定。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彻底的处理,政府机构的改革就跳不出缩胀循环的怪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步,政府机构改革必然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要吸取以往改革中的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不配套而导致机构缩胀循环的教训,将理顺政府职能转变与政府机构改革二者相互协调起来,相互促进。

9 政府职能转变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更不等于可以推卸责任

进入新世纪,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政府改革,其中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共同的主题。虽然基于特殊的国情,中国的政府职能转变是要实现全能国家的消解,但是如果将政府职能转变简单地理解为要政府不作为或不再承担发展经济、管理社会的责任,一味地“市场化”、“社会化”,那就误人歧途,矫枉过正了。政府从直接管理社会经济活动中脱离出来,但还必须承担起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政府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依法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政府还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要求,将其职能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建设服务型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同时,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和优化政府公共服务结构,不断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建立健全公平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此,政府职能的转变是

要建设一个责任政府、透明政府、法治政府、服务政府。

10 走封闭式的自我发展道路只可能导致政治衰败而不是政治发展

建国60多年的历史可以改革开放为界划分为两个性质不同的历史时期。1978年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与改革开放的战略与政策分不开的。与之相对应的是1978年之前,中国长期处于一种封闭式自我发展的状态。这种封闭式发展与中国当时所处的世界政治局势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950年代世界两极化局势日渐明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使新中国从诞生之初就面临着资本主义的封锁。在漫长的“冷战”时期,资本主义阵营的主要国家敌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战略上对中国进行遏制,政治上加以孤立,经济上进行封锁。而在1960年代开始中苏关系破裂,更使中国的国际关系面临严峻的考验。几乎处于“四面受敌”的国际环境中,同时,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对世界形势的错误判断,我国在政治经济建设中片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从而使中国走上了封闭式自我发展的道路。

回顾历史,这种封闭式自我发展虽然有其客观原因,也有它的某些正面效应,但总体上给中国带来的是再一次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当时在世界范围内正兴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都进人—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而中国由于处于封闭式发展的状态错过了这一发展经济的契机,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另一方面,在政治发展问题上,中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没有很好地正视和适当借鉴,简单地把世界政治文明等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一味地加以否定与批判。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虽然当时中国选择封闭式自我发展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世界局势决定的,但是事实告诉我们,这种脱离世界发展潮流,封闭式的自我发展道路是错误的,它不仅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只可能导致政治衰败而不是政治发展。

二、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走向

回顾60多年的历史,对我们走过的道路进行梳理与反思,从过去的成功与挫折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的是在新的进程中获得更大的成功。为此,对21世纪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进行展望,一个基本的判断就是:在今后4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执政党主导的将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相结合为价值核心和主要方法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的执政党主导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这一政治发展的战略与模式既建立在对新中国60多年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也是考虑到中国将来可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和社会各领域发展情况而作出的选择。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国家发展战略和整体构想的指南。体现着先进的治国发展理念,是时代精神的凝结。它不仅是我国当前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协调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各要素,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并体现时代特色的发展道路。在21世纪的中国政治发展中,要求国家的安定团结、社会的秩序和谐与经济的繁荣发展必须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在现代政治生活中,政党作为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实现政治民主化、制度化运行的基本领导力量。建国60多年的历史用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能够经受得住各种风险考验,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具有驾驭社会发展能力,全心全意以人民的利益与福祉为奋斗目标的组织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坚强领导者。在新世纪的征程中,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将继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同样,新世纪的中国政治发展一定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样才能保障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2 将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相结合为价值核心和主要方法的渐进式政治发展战略与模式

在新世纪的政治发展中,执政党将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和创造中国模式的现代民主政治,其价值核心和主要方法是寻求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的契合与平衡。因为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的契合与平衡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标志。政治合法性的实现要求我们在政治发展中必须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目标,始终保持国家政权的人民性和公共性;将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推向深入,建立国家政权的法理性基础;在政府改革与政策过程中通过创设各种制度通道及时将人民的利益要求和意志表达纳入到政治系统中,化解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社会阶层的分化和财富分配的失衡而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我们还要积极探索和创设各种能够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利的制度形式和操作程序,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落到实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政治有效性则要求我们在推进政治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政治建设和发展,将制度建设作为政治发展的着力点。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政治实践中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模式,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政治能力以解决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各种经济与社会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设良好的秩序空间和制度环境。要提高政治有效性就必须统筹兼顾,将政治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起来,通过政治建设来提升政治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以有效政治实现有效发展。政治合法性与政治有效性二者作为政治建设的两个基本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政治合法性的实现有利于政治有效性的提升,政治有效性的提升有利于政治合法性的巩固。我们的政治发展要在二者的综合平衡中不断推进。这一推进过程必须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以渐进式的发展模式求得政治发展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中国的国家性质、国际环境和基本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在探索政治发展的道路中必须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协调和平衡各领域各社会群体的利益,把握好政治发展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构建。政治发展涉及政治领域各种因素的变革和进步,如政治文化的培育,政治行为的规范,政治制度的创设等等,要综合提升政治发展的质量,实现高绩效的民主政治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作出长期的努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曾经以其超人的智慧和可贵的创新精神令世界其他民族为之折服。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再次引起世人的瞩目。“中国的奇迹”成为世界发展的典范案例。世界著名投资大师罗杰斯认为,中国在21世纪将会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甚至作出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但我们必须在这些国际赞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21世纪是中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所应该做的是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坚强的意志、创新的精神、扎实的行动推进政治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从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为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普遍繁荣而努力奋斗。

发展社会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分析了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状况,阐述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职业学校 体育教学 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方志英,女,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一、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职业特色不明显的问题。职业教育是按照社会职业需求对职业岗位进行教育,所以职业院校在安排课程时,必须按照该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对课程进行设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坚持“够用、必须”的观点,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体现出明显的职业定向性。同时,职业院校的学生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之后,需要快速的走向社会一线岗位进行工作,学生的就业率十分高,所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强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课程设置,并没有突显出其职业特色。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缺乏体育意识,教学理念十分陈旧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职业院校一般主要通过技术学校和中专生升级之后合并而来,虽然通过升级,提高了办学的层次。但是很多学校在教学器材和师资配备上都存在着不足的现象。

职业院校的领导一般是缺乏体育意识,将更多的经费投入到设置其它专业课程上,没有重视体育课程的设置。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存在着课程安排和引进体育教师过程中的落后现象。因为缺少新的教学理念注入,涉及到体育课程的新课程改革又很少,所以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仍然处于以教学大纲为主的理念之中。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体育教学编写滞后的现象,针对性不强。在职业院校体育教材中,可以发现与其他学校的体育教材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主要内容依然是围绕着健美操、篮球、足球和跑步等内容,缺乏对职业院校学生的针对性,不利于服务学生将来所要进行的社会工作。因为健美操、篮球、足球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大的场地,在学生进入工作领域后,很难实现。其次,这些体育教学的内容没有起到预防职业病的针对性需求。学生无法通过体育教学获得训练,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职业学校的领导缺乏对体育教师的重视,使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许多学校的领导往往按照专业的就业率来对专业进行设置,以期快速的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使生源大幅度的提高。对体育课程的组织和安排不重视。

二、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要设置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在职业学校中设置了很多的专业种类,需要针对职业学校的地域、学生的需求、办学思想、专业特征、培养目标、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情况,设置体育课程。改革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使体育教学的质量不断提高。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将自身作为启发者和引导者的角色,通过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育,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程之中。学生可以主动的参与各项体育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使用项目教学法,能够促进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创新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中实践环节的比重。项目教学模式的主体是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实践构建主义的主张,即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从而主动的构建知识。应该针对教学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特点,构建一个能够让学生产生自助学习意识的体育学习环境。在实践构建主义理论的时候,首先要建立一个教学情境,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职业活动。将提升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作为教学中的目标,在学习中鼓励学生使用自身的所有感官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单一的学习某一学科知识转移到学习多专业的知识。这对今后的职业生活有了充分认识之后,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改革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使体育课程可以和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相适应。不断完善体育理论基础的教学,向学生宣传今后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职业病特征和防治手段,让学生使用正确的方式锻炼身体,产生健康的保健意识,最终促进学生体育文化素质和意识的提高,增强学生自我锻炼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在对职业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尽量设置有健身价值、文化内涵高和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项目,使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将学到的体育技能带到生活和社会之中。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在职业学校中建设新的评价体系。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成绩主要是通过技术的考试获得。应该转变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考核可以具有针对性的特点。从知识素养、运动技能、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出勤状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考察,在考核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

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

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要围绕着学生专业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的种类不断增多,具有分工详细、特色分明的特征。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着眼于学生今后从事职业的需求。学校及时对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使学生的职业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可以在毕业之后很快的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职业保健教育,防止学生出现职业病。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增强,职业病很容易危害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因此,要使学生了解今后从事的职业可能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及时的进行自我防护、自我锻炼。因此,要向学生传授与职业相关的健康知识理论,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四、结论

总之,在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要设置有针对性的体育课程,要围绕着学生专业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陈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0):47.

[2]王冬,朱乃苏,陈志兴.职业课程教育改革的新尝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162-174.

[3]董素英.项目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M].现代经济信息,2007,9(11):159

发展社会学论文范文第4篇

提 要:学校发展规划,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对学校现状及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诊断,寻找学校发展的生长点。学校发展规划体现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决策和思想。在规划内容的决策和实施中,笔者认为,要实践学校科学发展观,必须注重秉承学校一贯的办学理念,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突出师本管理,才能为学校开辟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广阔道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是扩大学校内涵、谋求未来发展的重要策略,是探索学校新的教育模式,凸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根据关于学校发展规划理论,运用“问题树”分析方法,并根据地区“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校“十一五”远景发展目标,为进一步加快学校现代教育发展步伐,着力打造“江苏名中学”品牌,经过学校行政会、教职工座谈会、党员座谈会等进行讨论,最后经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上级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并进行了地方、县区级、地市级三级部门领导、专家论证,制订出了2011-2015年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

在规划的制订中,我们成立了规划制订领导小组,规范各项程序,细化规划内容,科学、合理地制订规划。在规划内容的决策和实施中,我们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实践学校科学发展应该注意秉承学校办学理念

多年来,和中人在深厚文化底蕴的孕育下,逐渐形成了“培养最富创新激情的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理念,实施了“以人为本、主体创新”的管理理念,构建了自主发展的学校管理模式,着力提高师生素质,不断提升办学层次。

我们认为,办学的关键是“人”,本质是“创新”,人本观念是出发点,创新是归宿,我们提出了“人文兴校、科研兴教”的口号,催生了人文化的校本管理。大家形成了一个共识:教育的核心是以讲民主、尊人格、重人性为基础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以因材施教为原则的个性培养准则,是以理性与激情有机结合为前提的育人理想,是以崇尚完美、打造精品为质量意识的发展眼光。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了和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学校知名度也不断上升。

二、实践学校科学发展应该注意学校内涵发展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办学竞争,如何显示学校发展前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全面发展而又有个性特长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扩大学校知名度、谋求未来发展的迫切需求。

我们运用了问题树分析法,即围绕学校发展的诸多外显因素和内隐潜能,以树状图形系统分析学校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找出学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觉得,无论在学校教育理念、教育管理上,还是在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校园文化上,其中外显的诸多硬件发展规模,对我校来说,已受制于地域因素和经济因素,但内隐的发展潜力,应该是有待挖掘的矿藏。

因此,我校在教育管理规范化的基础上,开始逐步实现由以制度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营造一种研究人、关心人、尊重人、满足人需求的人文环境,努力实现学校管理的高效率、开放性和现代性,从最初的制度管理逐步向科学管理、人文管理层层递进,步步提升,探究和建立系列化的具有关爱、指导、激励内涵的人文管理制度,以指导和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激励师生奋发向上,形成团结、和谐的人文关系,增强学生人人自强、敢于争先的竞争氛围,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建设师生的精神家园。

学校内涵发展是建筑在先进的科学管理基础上的一项系统工程、系列化人文管理的策略、办法、模式等,需要在我们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我校将在管理层面上崇尚规范、科学的管理,构建温馨校园,铸就精品学校,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在育人层面上,弘扬求真品格,培育诚善心灵,注重生命情感,塑造完美人生;在行为要求上,以科学的态度做事,以人文的精神待人,以艺术的修养律己;在师力保障上,全力打造一支“德才兼备、文理兼通、教研相融、教管相联”的现代复合型师资队伍,使教师以忠诚对待事业,以敬业对待学校,以勤奋对待工作,以友善对待同事,以自信对待自己,以关爱对待学生。

三、实践学校科学发展应该注意学校个性化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缺乏特色,高度集中、整齐划一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使学校活力难以发挥,个性难以展现,整个教育出现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局面。面对激烈的办学竞争,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只有从“外控型”管理走向“内控型”管理,按照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办“活”学校,办出特色,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方向。

要办个性化发展学校,我们觉得需要在学校文化、课程改革、校本管理和特色建设等方面发挥学校的自主权,发挥学校的主体能动性,才能不断彰显学校个性特征。

四、实践学校科学发展应该注意师本管理

当我们运用问题树分析法,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诸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时,我们意识到,学校发展规划的一根红线,应该是教师的发展。学生发展是中心,教师的发展则是关键,因为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学校教育的策略,首先是培养优秀的教师群体,只有改善了教师教学的环境,教学改革才能走向成功。因此,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良好的专业精神,没有科学、合理的师本培训,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发展。

师本管理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运作模式。它以教师为中心,把尊重、信任、培养教师作为管理的根本目的和终极目标。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我们把它分为三个方面:第一,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教师,要把教师的发展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第二,要把教师当作“人”来管理,注重人的心理需要和感情需要,注重教师生命情感的发展;第三,注重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平台。

总之,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是实践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地制订学校发展规划,将为转变学校管理思想,分析诊断学校存在问题,凝聚各方智慧,帮助学校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一个交互发展的平台。

发展社会学论文范文第5篇

陕西省审计厅坚持把理论学习摆在思想政治建设的首位,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实践科学审计、强化监督服务、促进富民强省”为载体,注重抓好学习要素的落实、学习内容的拓展和学习成果的转化,推动理论学习向深度和广度延伸,使审计事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一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近年来,陕西省审计厅紧紧围绕构建和谐陕西和建设西部强省、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审计理念等问题,深入进行课题研究,取得了现实性成果。提出要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审计监督的第一要务,把促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审计监督的最高目标,把促进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监督的基本要求,把统筹兼顾作为开展审计监督的根本方法,在解决矛盾和问题中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确立了以“四个重点”为主要内容的总体思路:把审计工作的重点,放在保证党和政府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上,放在为推进改革开放、加快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放在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上,放在推进民本审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上;确定了“三个转变”的发展方向:审计观念要实现从重审计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从重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真实、合法、效益审计并重转变,从重治标轻治本向标本兼治、重在预防转变;明确了审计工作“六项目标”:以推动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为目标、进一步强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以落实惠民政策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进一步强化民生资金审计,以堵塞漏洞和规范财务管理为目标、进一步强化财务收支审计,以促进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以为反腐败斗争服务为目标、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提出了强化审计管理的“三个着力点”: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能,严格质量控制、防范审计风险,强化审计手段、降低审计成本等等。对于审计事业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对策措施。坚持把理论学习的着眼点放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在推行审计外勤经费自理、报送审计工作模式方面,完善了相关制度,改进管理运行办法,对保持审计执法的独立性、公正性和廉洁性,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强化对审计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方面,对厅内部机构调整后改设的计划统计和审理稽核两个处,经过一年多运行,不断改进工作,建章立制,初步形成了审计立项、审计实施与审计处理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的公权运行机制,从制度和源头上杜绝管理漏洞和腐败问题的发生;在改进审计业务管理和组织方式方面,对原有的多项业务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实行审计工作量定额管理,修订了《审计工作量定额管理办法》,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审计和对审计过程进行质量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积极探索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参与工程项目审计,并组建了审计专家库,将某个领域具有一定权威的专家、学者、专业人员选入专家库,充分利用社会审计资源,缓解审计力量严重短缺、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更好地服务于审计工作。在加强审计监督方面,积极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今年的审计公告由去年的9个增加到20个,外资项目也首次向社会公告。加强了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今年在安排行业和专项资金审计前,分别召集有关管理部门和被审计单位召开审计前布置会,讲明情况,听取建议,审计后召开情况通报会和问题整改会,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积极采纳建议,改进工作,赢得了被审计单位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保证了审计工作有序开展。为了有效扩大审计覆盖面,今年起首次开展了预算执行部门内审自查工作,参与自查的36个省级部门单位已取得明显效果。为促进审计问题的整改,坚持实行整改情况报告、通报制度。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官方网站、《陕西日报》等多家媒体载体,转发了省厅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审计监督的做法。

三是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坚持把理论学习的过程转化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狠抓落实的过程。着眼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按照科学审计理念,制定和完善了《陕西省审计厅2008年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围绕审计工作各项职能任务,制定了22项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具体意见。着眼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认真清理了2003年以前制定的6个方面59项制度规定,对需要补充的进行了修改和改善,对内容重复的作了合并和删除,修订和完善制定了《陕西省审计厅工作规则》等17项新的制度规定。为了解决审计能力与审计任务不相适应、审计作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审计机关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能力相对较弱、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厅党组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梳理出31条需要整改的问题,对照整改方案,认真进行整改落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厅机关制定的抓落实工作暂行办法,分别被省政府和省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小组作为学习经验,转发到了省直各部门。

(机关党委)

上一篇:新闻社会学论文下一篇:音乐社会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