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论文范文

2023-09-23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1篇

2014年2月24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意见》明确提出塑造制造业新优势、加快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挖掘特色农业发展潜力、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七项重点任务。

在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方面,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和装饰设计水平,完善优化功能,提升文化品位。注重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有效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方面,强调要建设一批休闲街区、特色村镇、旅游度假区。加强自然、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特色文化旅游,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建设文化旅游精品。

在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方面,鼓励各地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不断推出原创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促进艺术衍生产品、艺术授权产品的开发生产,加快工艺美术产品、传统手工艺品与现代科技和时代元素融合。完善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功能,提高展陈水平。

对于上述任务,《意见》给出了增强创新动力、强化人才培养、壮大市场主体、加大财税支持等八项具体可行的措施,突出强调市场作用,打破行业和地区壁垒。这是我国第一次就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出台的系统性文件,标志着这一发展目标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对推动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文化产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甘肃庆阳毛寺村运用传统材料和技术、结合现代环保设计理念修建的生态小学。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2篇

一、文化产业的概述

(一) 文化产业的定义

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 以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把握, 世界上每个国家对于文化产业在不同的角度上有不同的认知。但在联合国的科教组织对产业有着标准的定义, 如下:文化产业是按照工业标准, 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日本这个国家他们则认为所有与文化有关系的一切组织活动或者其他的产业都可以被归类为文化产业。美国的政府则规定所有的文化产业都属于所有权制的产业。中国的国家文化相关部门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生产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产业。文化产业是相对应与文化事业, 他们都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占有一席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 并不断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且不断改变生产方式。文化产业成为一个新兴且热门的必然产业。我国相关部门认为文化产业是为大众提供文化认知和服务的一个集合, 认为文化产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和服物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集合。不管各个国家对文化产业怎么解析, 文化产业体现的精神性、娱乐性是不会改变的。

(二) 文化产业的范围

文化产业在国际上涉及到文化、经济、娱乐等各个方面, 同时根据文化产业的定义可以看出其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主要包括为人们提供实物形态的文化载体, 例如:书籍、报纸、杂志等;为人们提供可选择的文化服务和娱乐服务, 例如:电视广播、电影影院、剧团演出、音乐会等;为人们提供文化管理和研究的服务, 例如:图书馆、文化遗产保护场馆、博物馆、研究院等;提供文化、娱乐产品的设备和销售活动, 例如:印刷设备、文具生产、广播电视设备等;与文化娱乐相关的活动, 例如:工艺美术、设计、奥运会等。文化产业涉及到我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就生活在文化产业当中, 文化产业无处不在, 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二、文化资本运营过程中的交易模式和文化产业组织

(一) 文化资本运营过程中交易模式的变迁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文化资本运营模式也是不断在变化的, 文化资本运营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改变而不断演化, 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含义, 主要包括古代文化资本运营模式、近代文化资本运营模式和现代化文化资本运营模式, 在每个阶段由于对文化产业界定的内涵不同, 三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其一, 古代文明中的文化资本运营模式。古代的文化产业主要是指具有很高文学性、欣赏性的艺术作品和具有很高收藏价值的历史文物。这些文化产品具有很高的升值空间, 拥有很高的观赏性和文化价值, 所以这些产品可以被称之为文化资本。古代文明文化资本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不可复制性, 这些产品一代损坏或者丢失对于我国文化来说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些文化产品年代久远, 映射着古代文人和艺术家的智慧, 凝聚着现任的心血和结晶, 对于我们了解先人的思想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古代文化产品的交易模式比较分散, 拥有不确定性和难以估量的因素, 通常来说我国大多数的文物都收藏在历史博物馆里, 但也有很多艺术珍品在市面上流通, 人们可以在专门的市场上进行交易采购, 买卖双方可以进行自由的谈论来确定价格, 从而能实现文化资本的转移。

其二, 近代文明中的文化资本交易模式。随着辛亥革命的成功, 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开始效仿西方国家建立新的制度, 在这一段时期, 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很多国外先进的东西开始引进到中国, 图书、电影、艺术品等开始出现, 文化资本的范围开始变得丰富和转移, 在这一时期文化资本主要是通过拍卖的方式进行转移, 交易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近代文化产业的内涵得到了新的补充, 电影、报刊、图书、电视、广播逐渐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文化资本运营也随之开始转移。

其三, 现代文明中的文化资本运营模式。在现代文明中, 多元化的发展是文化资本的基本特征, 文化行业的内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 电影产业、广播产业、媒体产业、网络信息产业更是迅猛发展, 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 文化资本运营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将文化产业推向了新时代发展的顶峰, 电子商务的出现更给文化产业添加了新的内涵, 文化资本交易模式从现场交易走向网络商务平台, 文化资本运营模式更加现代化、节奏化、轻松条理化。

(二) 文化产业组织的产生和演变

文化产业组织是指相同产业内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市场关系中包括企业间的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交易关系以及市场分配等,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和市场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所导致的, 所以说文化产业组织的产生是经济市场发展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通常来说不同国家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和市场经济体系不一样, 所以产生的产业组织形态也不尽相同,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说是一定存在的, 因为不同国家的文化产业承担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是不同的。

三、我国文化资本运营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原因

(一) 文化资本运营和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缺陷

首先, 上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我们的国家对于文化行业的发展并不重视, 加上管理上的薄弱, 进而导致规模发展不起来, 到国际上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较, 难以拿出很好的成绩。在中国上个世纪, 文化企业的发展基本都是由政府的支持包含管理和资金的来源, 没有市场的竞争进而发展不够迅速。20世纪初, 文化迎来大的变化。在这变革中就产生了许多问题, 资金来源的单一, 资金的流通运转能力低下, 延误了新时代带来的发展契机, 因此这么多年我国的文化企业发展并未看见多大的进步。

第二,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下, 国内各行各业蓬勃发展, 但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始终低下。原因在于缺少新时代所要求的创新与新意, 因此所带来的价值不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比较:一是我国的影艺圈, 所涉及的题材太过于单一化, 娱乐节目常常模仿国外或者相互抄袭, 缺少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文化作品的科学技术含量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在高科技作品的领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报纸期刊类的文化传播。宣传手段单一和缺少完善的运营方式一直是这类文化传播的诟病。

第三, 国内的文化资本的运营效率不高, 在日新月异的更替下, 不够健全的文化体系就带来了很大的弊端, 同时发展时的畏首畏尾导致发展的脚步跟不上时代的变化。资本的运管上, 没有足够的运管经验导致无法灵活运用资本的力量。在这个文化的发展紧要关头, 因为政府的管理部门不够明确, 一个项目需经过几个部门的不同干预导致发展的速度缓慢, 同时市场小, 变化快。会常常因为时间上的耽搁导致错过了最佳的市场时间。

(二) 文化资本运营和文化产业发展中问题出现的原因

其一:在我们国家不成熟的文化改革和发展环境下, 本身文化体制的改革将会直接决定了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是否能够快速成长。三个方面需要改革时考虑到, 一是文化企业的内部管理, 二是文化企业的资本运作。三是文化企业参与的融资体制。在现今文化产业内, 主要是由政府管理, 因此带来的一个大的弊端是无法独立的将自身的竞争优势发挥出来, 同时又缺少自主性。大的国家文化企业的监督管理部门出现了多个部门管理。没有明确分工, 导致监督管理的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在国有企业的资本融入和运作方面, 单一的渠道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经营收益, 还有就是政府部门的补贴。文化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 无法快速集中社会的资金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其二:在我们国家的法律上, 关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的法律体系并未完善, 这些就主要表现在作法的环节, 本来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法律就比较少。大多的法律主要适用于管理和规范企业的生产和基本运营上, 但国家对于文化企业的发展上并未有法律。即使我国早就开始了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 但在我们上的实际生产和发展中, 还是没有丰富经验和国际视野的文化人才, 同时, 我们国家主要是出口, 对于影视等文化的作品是比较少的, 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是比较弱的。以上基本是我们国家目前的在文化产业上比较难以解决的诟病, 国家的大力发展的同时, 解决这些问题迫在眉睫!

四、以文化资本运营为基本,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化措施

(一) 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资本优势

我们国家的文化包含了文化事业范围内的文化资源, 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之间的文化资源以及文化产业范围的文化资源。虽然这几种的用途不尽相同但是它们是可以相互转换, 在对于资源进行选择时, 我们完全可以自由的决定文化产品的构成, 由于文化资源在当今世界发展中是有限的, 但我们却对其的需求无限。因此这就带来了文化资源的分配问题, 在我们国家分配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市场调控, 一种是国家政府分配。市场调控的优势在于主动性和自由性, 消费者所接触到的文化资源通过价格的变动来得到符合自身条件的文化资源。而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确定性和普遍性, 当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来推动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变时, 它能准确的发挥出原有资源的作用。有效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同时给我们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因此, 扩大资产的规模性, 增强文化企业的资金实力是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存活并收益的重要方法与手段。文化资源的优势转变为文化资本的优势是改善目前国内文化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的重要措施。这是一条实现产业化发展, 是文化资源创造价值、造福社会的必由之路。把传统文化资源挖掘好、利用好, 把它转换为行业的发展优势, 是我们发展区域文化和提高经济发展的首要道路。在完善我们行业的机制和集约我们的发展路径上, 需要注意的是品牌的优势打造和产业基地的形成, 类似于好莱坞等影视基地。同时, 行业人才的培养是推动行业不断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手段。

(二) 完善市场环境, 加强对其监督和管理

首先, 我们需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一个良好的文化市场带来的收益远大于不断的增加文化企业的数量来提高普及率的收益, 它对促进我们国家文化产业实现国际化, 鼓励国家文化产业敢想敢做有极大的裨益。在当今的政治环境下, 由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领导下, 大力发展国内的文化企业的愿景也将会得到更大的支柱。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保护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财税优惠政策和保护政策有效的提高文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我们的角度来思考, 我们国家的文化企业良好发展是一个处理就业难的大问题上很好的解决方法。培养国际视野, 并且具有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的专业人才, 各种管理制度的设置, 提高了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其他方面上, 我们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学习他们的发展方式, 去其糟粕留其精华, 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在人民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 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 通过对文化资本运营和文化产业相关内容的分析和了解, 发现了文化资本运营和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及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不断改善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和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并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产业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摘要:文化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和完善空间。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 是由文化形态和经济形态结合形成的产业。文化产业以文化资本为前提和基础, 文化资本运营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文化行业的发展前景, 并且决定了文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我们国家的文化发展的起步较晚, 文化体制建立的还不够完善, 在文化资本运营上还存着很多问题, 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本文阐述了文化产业的概念, 分析了文化资本运营过程中的交易模式和文化产业组织, 并对我国文化资本运营和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措施进行了分析, 同时也找出了如何促进和优化文化产业的方法, 借此可以提高的我们国加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能力。

关键词:文化资本运营,文化行业,发展措施

参考文献

[1] 薛梦晨.基于文化资本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大众文艺, 2017 (16) :7-9.

[2] 刘博.文化资本运营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7 (14) :301.

[3] 秦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本运营与产业化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6.

[4] 王晓玲.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化产业园区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5.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3篇

一、河南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投入与效益分析

(一)河南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投入分析

1.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这其中包括文体广播事业费、文体部门基本建设支出和宣传文 化发展专项资金。

从近年来的预算支出情况来看,文体广播事业费的支出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文体部门 基本建设支出和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金额也呈上升趋势。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文化事业建设费。2001一2005年,河南省文化事业建设支出年均增长32.6%。特别是2(X又年以来,全省各级文化事业建设支出都呈现出加速增长 的态势。

3.预算外财政专户支出—体彩公益金。自2001年全省开通体育彩票电脑发售系统以来,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十五”期间共发售体育彩票51.26亿元,筹集公益金17.54亿 元,有力地支持了河南省全民健身运动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

4.对宣传文化单位的税收减免情况。按照财政部、中宣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

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的精神,河南省对宣传文化单位实行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对电影发 行单位实行营业税优惠政策。2001一20(辫年河南省共减免书店、报社和出版企业增值税

2.15亿元。这些税收优惠政策的实行减轻了宣传文化单位的负担,有力地促进了河南省文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河南省文化亨业与文化产业投入的效益分析

1.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投人的社会效益。这具体地表现为公共事业蓬勃发展和艺术

精品不断涌现。近年来,在政府投人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得到了繁荣发 展,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省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条件较好的县(市)有 博物馆的目标。另外,河南坚持实施重点剧目带动战略,涌现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文 艺作品,如大型豫剧古装戏《程婴救孤》、舞剧《风中少林》、电影戏曲艺术片《村官李天成》 等。

2.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投人的经济效益分析。这主要表现文化产业增长强劲,文化招 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和一批文化企业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等方面。

环境创新185

具体说来,2(X)5年,河南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39.64亿元,比20(辫年增长28.4%,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2%,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20万人。河南省又充分发挥文化资源 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不仅引进了大量的外资,也扩大了河南文化的影响力。另外, 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如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河南杂技集团

等,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河南文化市场上,已成为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二、河南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投入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河南省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成果丰富,亮点纷呈,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投人与效益基本上呈现出良性互动发展的态势。但是,在文化投人向 效益转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总量相冲不足,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虽然2(XX)~2(X)5年河南省文体广播事业费财政拨款由n4886万元上升到368《X岭万元, 增加了22().32%,占全省每年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58%上升到了3.30%。但这与快速增长的 河南省居民对文化的需求相比,财政对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人还是不足的,远远满足

了河南省日益增长的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从全国来看,河南省人均文化事业费连续多年处 于倒数第一的位置。从全省各地情况来看,各级政府对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文化单

位的事业经费相对不足,每年递增的文化经费多半用于人员经费的支出。尤其是在广大的农 村地区,基层文化基本建设普遍缺乏资金,文化设施很不完善,基础设施欠账多。

(二)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文化投入差距较大,发展失衡

从近年来河南省各市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费投人、基本建设投人和更新改造

设施投人情况看,郑州、洛阳等经济较为发达城市投人额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且经济发达城 市与经济落后城市间文化事业投人的差距呈扩大趋势。郑州市2以洲〕一2《X万年对文化事业

和文化产业共投人资金18.5亿元,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对文化及相关事业和产业的投人以每 年平均37%的速度增长。洛阳市20(X]一2(X)6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各项投人达到了18.88 亿元。与之相比,鹤壁、安阳、商丘、驻马店等市同期财政对文化的各项投人都不超过10亿

元,有些地市六年来的总额不过1亿多元,与郑州、洛阳相比差距明显。

(三)财政投入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资金使用效益欠佳

目前,河南省的文化投人一方面表现为总量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使用效益低下、投 人和产出不成比例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财政投人激励机制。其 一,收人分配制度改革滞后,没有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 起来的文化事业,特别是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河南省的文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人分配制度改革还没有全 面展开,而改革的核心—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其二,没有建立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各项文化事业专项资金的使用尚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考评制度,这在一定程 度上降低了对文化投人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步伐缓慢,导致财税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是河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加快推进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2(X拓年河南省政府出台了两个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 制配套政策文件,从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资产处置、人员分流安置、养老保险等13个方面明

确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优惠政策。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成功实现改制,注册成立集团有限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运作,构建了以资产 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然而,有更多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在转企改制的道路上步履缓 慢,裹足不前,以致无法享受到相关的财税优惠待遇。

(五)政策不配套,对政资金对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引导不理想

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血液。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单位的市场化转型,离不开巨额

资金的启动和扶持。目前,河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单 一,基本上靠文化企业自身滚动发展,这就大大限制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资金不足,已经成 为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而河南省引导社会资金多方投入文化产业的措施并不到 位,首先是财政引导资金投人文化产业的功能还未充分发挥,其次是缺乏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的相应的投资融资政策。

三、完兽河南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投入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对政投入力度,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地区倾抖,各市要按 照中央要求设立农村文化建设资金

各级政府应按照有关政策要求,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增加对公益性文化 事业的财政投人。财政部门应根据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目标、规模和标准,核定公益性文 化单位正常运转和实施项目所需的支出,并予以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财政部门要通过大 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内容建设、功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 设。各级财政要充分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积极调整支出存量结构,安排增量, 逐步提高文化事业支出特别是农村文化事业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各地市要按照中 央要求设立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努力构建农村文化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推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 实施办法

要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深化河南省公 益性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一是全面推行聘用制,健全岗位目标责任制,精简富余人员,严格 控制人员增长,使财政核拨的经费,更多的用于事业的发展。二是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 行不同的收人分配管理办法,加强监管,合理调节收人分配。三是调整内部收人分配机制, 根据国家事业单位收人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尽快出台河南省的文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 实施办法,将收人分配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挂钩。同时,通过调整、合并、转制等

方式,合理配置文化艺术资源,改变文化单位设置零散、服务单一的状况,充分发挥文化单位

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用。

~呀(三)探索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采购制度在支持和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投人绩效考评制度。通过对财政拨付的各类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总结和量化评估,建立起激励机制和

问责制度,从而强化监督,把各类专项资金切实落到实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考评 指标既要考虑对专项资金分配、管理过程的考评,也要考虑对资金使用效果的考评。在此基 础上,量化绩效目标,明确绩效责任,对经费使用进行追踪问效。将向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 文化产品作为增加财政投人的重要依据。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大力推行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采购制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有效地引人竞争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实现从“养人办 事”到“办事养人”的转变,以更低的代价得到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政府财政投人的

质量和效率。

(四)加快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切实落实财税优惠政策

在《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 制,其中,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实行国有事业体制,在科学划分宣传业务

和经营业务的基础上,把经营部分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出版单位除河南人民出版社保留 事业性质外,其他出版单位全部转制为企业;文艺演出团体除河南豫剧院保留事业性质外, 其他文艺表演院团和演出场所全部进行转企改制。根据纲要,河南省应全面加快经营性文 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对于艺术院团、出版单位和文化、艺术、生活、科普类等一般报纸杂

志社以及新华书店、电影制片厂、影剧院、电视剧制作单位和文化经营中介机构等经营性文 化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有针姗、有步骤地推动其逐步转制为企业,面向市场,成为文化产

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加快转企改制的步伐中,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其转制进程,在转制进 入到实质性阶段之后,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尤其是财税优惠政策。

(五)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走金融市场筹款之路,是解决文化发展资金不足的有效途径。鼓励金融部门把文化产

业纳人重点支持范围,增加文化企业贷款额度。实行资助性信贷政策,通过低息、无息、贴息

等优惠政策,支持文化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更新,以及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实行资产抵押政 策,对效益好、有偿还能力的文化经营部门,金融部门可给予开办资产抵押业务,也可发放简

易设备维修贷款,以支持文化部门的经营活动和硬件改造。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股票市 场、债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同时,鼓励建立以吸收社会资

金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对文化产业的主导 行业和重要产品提供资金支持、把扶持单位改为扶持项目、扶持产品、扶持服务、扶持产业 化,重点用于扶持和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4篇

现代文化产业得以产生和发展有赖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现代都市文化的全面兴起及媒介通信技术的巨大革新。“机械复制时代”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基本的时代语境, 商业巨子以荧幕和流行小说为都市市民们提供了一副有声有色的世界图景, 让千万人分享着同一个梦境。彼时的文化产业似乎成为肇始于启蒙时代的人文理性主义最鲜明生动的注脚——人类凭借现代科学技术已然再造了一个泽被众人的想象世界, 这个想象世界以其五彩斑斓的景象不但复制出自然的全部丰富性, 并且能够呈现超越于自然的宏伟奇观。这一现代奇迹背后闪耀的是人类对于美的永恒追求, 它曾于凝结于华美的器物与画卷之中、流衍于悠长的街头传唱之间, 而现代则进入供需关系的视域, 最终创生出现代的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品具有商品性及精神性的二重属性, 一方面具有物质商品的一般属性同时又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内涵, 其商品性与交换价值的实现建立在消费者的文化/审美需求的满足之上, 由此决定了文化产品的审美因素在其产业化运营中的突出表现及重要作用。

文化产品与其他工业产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后者着眼于对生产、生活中的物质性需要的满足, 而前者关注的是消费者的精神生活和审美需求, 这便是文化产品的审美功能。消费者对文化产品消费决策的最终依据并非产品物质载体的耐用性或性价比, 而是对其审美价值的大小及能够产生的审美愉悦之多少的判断。只要文化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审美愉悦, 消费者便会进行购买, 形成消费偏好。并且这种审美愉悦感通常会激励消费者向他人寻求认同, 个人化的消费体验由此具有了普遍性的可能, 这种体验的普遍性将会创造出类似公共空间的泛化的消费意愿, 这种泛化的消费意愿是文化产品规模化生产及市场化运作的深层基础。文化产品的两方面审美功能在康德的美学理论中得到了清晰的揭示。

首先让我们把目光集中到《判断力批判》。书中, 康德从先验哲学的高度分析了鉴赏判断的性质, 描述了审美愉快不同于感官快涉及道德满足的自身特性。鉴赏判断关注的是对象的美或不美, 它不依据对象的概念而仅关注其感性形式, 并从感性形式中反思其普遍性。这种心意活动并非运用知性对眼前对象进行逻辑把握, 由于不涉及概念内容, 故鉴赏判断仅联系于主体的情感, 它实际上是想象力与知性的协调活动, 因此它本质上是审美活动而非认识活动, 它的结果是让鉴赏主体产生愉快或不愉快的感情。康德据此进一步按照知性范畴分析了在鉴赏判断中的对象的“美”的性质, 即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前两个契机从质与量的范畴分析出鉴赏判断的特征, 即“无利害而生快感”及“非概念而具有普遍性”。从这里可以看出:一切被判定为“美”的事物皆是能给鉴赏主体带来愉悦感的事物, 这种为鉴赏主体带来愉快感的“美”, 即审美快感, 正是文化产品精神属性的核心要素。正是文化产品本身的美的属性让文化产品的精神内涵超越于其物质载体而为消费者所喜爱与钟情。

为何文化产品的“美”能够为消费者带来审美愉悦呢?康德在鉴赏判断的第三契机中做了详细说明。第三契机从对象与目的的关系之范畴入手, 论证了审美判断不是目的却十分合目的的性质。按照康德哲学的解释, “一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唤做目的”[3]18, 这个“目的”意味着某事物的概念中包含着自身之可能性的依据, 亦即事物实现自身的必然性。可以看出, 知性活动正是以概念在认识中得到实现为目的的, 先验范畴正是纯粹知性概念。在康德的认识论中, 知性通过先验范畴对感性表象进行把握以获得知识, 这便是知性的“先天综合判断”, 这种依靠“先天综合判断”获得的知识是具有必然性及普遍可靠的。在知性综合的活动中, 范畴在把握杂多的感性材料时必须依靠一种中介, 这中介便是判断力。判断力分为两种, 在认识活动中, 主体通过“规定性的判断力”将杂多的感性材料统摄在既有的概念之下, 即所谓“从一般到特殊”。这种“规定性的判断力”将先验范畴实现于认识的对象, 由此实现了概念的目的, “一个概念的因果性就它的对象来看就是合目的性”[3], 此时的对象便显现为合目的的。

而判断力还有另一种形式, 即“反思性的判断力”, 这种判断力并不依靠任何既有的概念, 而只是从眼前特殊的感性表象出发反思其中所包含的普遍性。在康德看来, 鉴赏判断便属于这种判断力。由于反思性的判断力并不依据任何概念, 因此难以说此心意活动有什么目的。康德说:“一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 唤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3]鉴赏判断的结果是主体产生愉悦感, 这种愉悦感是纯主观的, 它的依据是对象的形式因素, 因此, “美, 它的判定只以一单纯形式的合目的性, 即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为根据的”[3]。鉴赏判断虽无客观上的目的, 却具有形式上的或主观上的合目的性。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便是广义的审美活动的根本属性。在审美活动中, 主体不寻求知识的增长或功利目的的满足, 仅要求对象唤起自身的愉悦感, 即让主体体会到“美”的因素, 此时的主体的诸认识能力 (想象力、知性) 实现“自由协调”的活动, 因而产生出自由而愉快的情感。

文化产品的消费者寻求的正是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审美愉悦, 文化产品的设计、生产与销售皆遵循着“美”这一“对象的合目的的形式”, 让消费者欣赏到赏心悦目的产品、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服务, 因此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这种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的产品属性与生产目标, 正是文化产品区别于其他工业产品的本质所在, 也是文化产业在现代社会获得如此广泛的关注与喜爱的根本原因。

现代文化产业巨额的生产成本令其产品生产区别于纯粹的艺术生产, 追求实现商业利润是其生产的最终目的, 这就决定了文化产品需以市场为导向、根据消费需求安排生产, 在原创性文化产品收获良好的市场反应后便采取标准化的工业生产方式大量复制。原创阶段投入的巨额成本及大量复制的生产方式要求产品本身能够引起消费者广泛的审美认同, 并以此形成消费吸引力。世界经典文化产业成功案例中, 审美认同所带来的商业利润十分丰厚, 并且许多消费者在消费过程结束后仍旧为消费行为津津乐道, 如《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等畅销书及改编电影在推向市场之后均引起书迷及影迷长久的热情讨论, 专门开设的主题网站及论坛不计其数, 逐渐成为一时的公共话题。

文化产品为何具有能够引起广泛的审美认同的潜质?康德在鉴赏判断的第四契机中从哲学人类学的高度进行了探索。审美对象唤起审美认同的前提在于让鉴赏主体产生审美愉悦, 在对鉴赏判断的第二契机中, 康德指出了鉴赏判断的普遍性特征:“美是那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3]这种审美愉悦感具有一种特点:鉴赏者会认为每个人都会感到与他相同的愉悦感, 这种对事物判定为“美”的判断对每个人都普遍适用。进而, 他会“期望着每个人的赞同”, “争取着每个人的同意”, 即产生对判断的必然性的要求。这种特点源自鉴赏判断的活动机制:由于鉴赏判断本身是诸认识能力的自由协调的活动, 没有任何前定目的, 主体因此在鉴赏判断/审美活动中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自由, 从而生发出内心愉快的情感。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是具有先验规定的, 也即人们具有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结构基础, 鉴赏判断的普遍性便具有了哲学人类学的基础。然而这种普遍性是否是必然的呢?在鉴赏判断的第四契机中, 康德用“共通感”这一概念做了回答。康德说:“在一切我们称某一事物为美的判断里, 我们不容许任何人有异议, 而我们并非把我们的判断放在概念之上, 而只是根据情感:我们根据这种情感不是作为私人的情感, 而是作为一种共同的情感。”[3]鉴赏判断并不依据任何客观原理, 但它对于必然性的要求使其必须具有一个主观性的原理, 这主观性的原理虽只是与情感相联系, 但仍能规定着人们对事物美或不美、引起或不引起愉快的判定。这种鉴赏判断的主观性原理便是“共通感”。在共通感的作用下, 鉴赏判断虽然是主观的, 但却不是私人的, 而是具有必然性的, 这种必然有效性决定了“美的事物”引起的审美愉悦能够普遍传达给人们。简言之, 通过“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的反思, 每个人的审美判断便具有了广泛认同的基础。对于“共通感”的存在证明, 康德了采取先验式的断言。康德认为, 认识能力所产生的知识是能够普遍传达的, 因此同样是认识能力的自由活动所产生的审美愉悦这种心意状态便也是可传达的。这种独断的论述让“共通感”的来源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揭示, 直到二十世纪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的“见证人与公众”理论的提出, 问题才得以向解决更进一步靠近。

文化产品的消费活动能够明显体现出“共通感”的现实效应:在“共通感”的作用下, 文化消费者逐渐形成对某种外观形制或内容规则的审美偏好, 形成广泛的审美认同。那些能够形成审美认同的文化产品会逐渐培养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而以此种消费偏好为导向进行设计、加工的文化产品亦很容易收获良好的市场效应, 类型电影、类型小说均属于此种文化产品。在审美认同中, 消费者实现了从私人经验到公共生活的过渡。文化产品形成审美认同的独特功能奠定了文化产品产业化运营的内在基础, 这一点, 皮埃尔·约特·德·蒙特豪克斯在《艺术公司——审美管理与形而上营销》一书中做了富有洞见的论述:

“审美判断调动生命冲动进入积极状态, 使人类作为观众而成为意见统一体。艺术作品的这种通过欣赏而同一观众的效果起了弥补公共领域的作用。……在创造自然时, 上帝超越主观而臻客观的境界;在同样的意义上, 天才创造艺术作品也是如此。这也正是为什么私人的经验可提供一种具有公共现象的力量, 为什么审美精神可以在诸如市场、社会或企业等多个公共领域形成自己的公众的奥秘所在。”[4]

摘要:文化产业的实现从根本上等同于文化产品的商品性与交换价值的实现, 正是文化产品内在的审美属性让它得以在市场经济中实现价值变现, 它引发了消费者的审美愉悦和消费意愿, 并为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可能。康德以“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揭示出了文化产品消费者之消费需求的本质, 并以“共通感”阐释了文化产品消费者的消费偏好与文化消费市场形成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审美愉悦,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通感

参考文献

[1] 胡惠林.文化产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 (2018) [D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tjbz/201805/t20180509_1598314.html.

[3]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 (上卷) [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5篇

江西潦河地方文化是从自己的土里长出来的文化,是最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潦河奇石热,作为江西的民间文化现象,近年来,热浪一浪高一浪,势不可挡。民间收藏潦河奇石由来已久,现渐成气候。潦河沿线各镇均出产潦河石,其中以奉新县干洲镇出产最为密集,最为奇特。为了做大做强江西潦河奇石品牌,打造江西的“奇石之乡”,2007年10月,干洲镇党委、镇政府打造全国最大的乡镇奇石交易集散地——奇石根雕文化一条街“石缘街”。干洲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石缘街被江西省文化厅批准为“江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1年4月,江西潦河文化产业传播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前期以潦河奇石为经营重点,相继开发推出“潦河红”、“观音砚”等系列观赏艺术类石种,着力塑造“潦河石”品牌,力求好的经济效益及社會效益。公司在多年的运营中,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前进动力,经济实力日渐增强。通过举办、参加全国性的文博会、石博会,制作奇石宣传册,开展宣传推广,向中外客商展现潦河石的独特之美。公司在不断加强同外地奇石鉴定人员和奇石收藏者联系的同时,注重广集信息,博采众长,学习管理,提高技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奇石产业链,建立起产运销的长效机制,成为江西观赏石领域的一面旗帜。

与此同时,江西潦河文化产业传播有限公司立足长远,谋求扩大经营范围,带动潦河文化其他领域的发展。以奇石、农民版画、园林花木作为公司经营“潦河文化”品牌宣传推广的主导方向,打造实体经营盈利模式。目前已在深圳设立产品展示窗口,利用信息资源优势承接公司经营范围内的所有业务,推广“潦河文化”品牌,扩大外销渠道,包括融资、引资。

文化、技能、专业、经营性人才引进是公司发展的长远策略,能全面将地方文化领域特色资源推广整合并造就一种新的商业盈利模式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在。公司将借鉴深圳市大芬油画村发展的成功经验,采取商业化模式的成本运作,组织一条龙式的生产,在同行业中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抢占销售市场。奉新的版画,着重突出乡土气息浓、山川田园美、自然生态感强的特点,精心构画,精细装裱,多出上乘佳作。对于书画爱好者喜欢的畅销作品,建立和增加批量生产能力,在奉新当地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与已有的合作社联合经营形成规模和集约化效应,让奉新的农民版画名噪国内外,使创作者和企业共同获得丰硕成果。

体育产业与文化产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农村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PES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宏观发展环境,再利用SWOT模型分析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态势,最后从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培养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人才以及完善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等3个方面,提出促进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发展;产业融合;PEST;SWOT;农村经济转型

文献标志码: A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稳步增长,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但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现实背景下,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由于长期采用粗放式经营并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农产品质量难以提高,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另一方面,在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限制下,国家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已经触碰到天花板,再加上农业经营成本提高和价格下压的双重挤压,农民增收面临新的困境;除此之外,伴随耕地资源、水资源的逐渐减少和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等问题,农业生态系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因此,在当前的新形势下,要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必须要有新思路[1]。而农村产业融合作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1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

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出现于信息通信业领域。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及其产业的发展,信息产业不断向其他产业渗透,呈现出产业快速融合的现象。实践的发展引起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关注。学者们从技术扩散渗透、产业整合创新、产业融合过程、产业边界变化、产业竞争关系等不同角度来解释产业融合的内涵[2]。事实上,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供需变化,产业融合并不局限于与互联网和通信相关的产业,也广泛存在于其他产业领域,如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

有关农村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日本学者今村奈良臣提出六次产业的概念,他指出农业应该向与其相关的第二、第三产业延伸,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打造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即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加(1+2+3=6),为农户获得更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服务环节的附加值;之后,基于产业链的延伸和业务范围的拓展,今村奈良臣又提出六次产业是第一产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乘积(1×2×3=6),强调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3]。马晓河根据国内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经验,指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聚集、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等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拓展和农民收入增加”[4]。在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进行界定时,有学者强调既要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民及相关经营组织为主体,又要借助高新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渗透、三次产业间的联动和延伸、体制创新等多种方式促使农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产生深刻变革[5]。还有学者从交易成本的视角出发,认为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多功能综合开发为核心,以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为前提,利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通过纵向农业产业链深化、横向的农业功能拓展等形式,实现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农业各部门与第二、第三各部门两者之间以及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三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内部化,不断产生农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6]。

从以上学者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界定可以看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推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7]。当前,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的路径,已经出现纵向一体化融合、工商资本引领融合、集群型融合、功能拓展型融合、服务引领型融合等多种模式[8]。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在资源优势、产业特点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须要根据自身环境条件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农村产业融合模式。本研究针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和发展的态势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环境分析

江苏省经济发达,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也比较高。自2015年起,江苏省成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省[9]。为了理清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环境,本研究借助PEST分析法,从政策环境(P)、经济环境(E)、社会环境(S)和技术环境(T)等4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2.1 政策环境分析

2.1.1 国家层面的政策环境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目标。2015年首次将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将其作为“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构建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同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连续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提出要“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由此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

2.1.2 省级层面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江苏省非常重视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2016年12月,为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資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江苏省发布了《江苏省“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7年1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江苏省“十三五”推进农业现代化规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同年2月发布的《江苏省“十三五”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再次强调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2017年3月,为推进江苏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江苏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又发布了《江苏省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些政策文件的颁布,为江苏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先导区建设提供了方向,也为农业产业化成为乡村振兴、推进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2.2 经济环境分析

2.2.1 经济水平 江苏省自古以来就属于富饶之地。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水平在全国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据统计,2017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5 900.9亿元,全国排名第2,已经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综合竞争力以及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均居中国各省第1,是我国综合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2.2 经济结构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四十年,江苏省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2016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首次超过制造业,说明江苏省经济结构正在发生调整和变化,但是制造业仍然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行业。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建筑业是当前江苏省产值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2016年江苏省第一产业增长速度大于上一年,但是由于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从5.7%下降到5.3%,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占比达到地区总产值的50.0%。在第一产业中,产值占比最高的是农业,占62.00%,渔业和畜牧业的产值占比分别为 18.70% 和16.45%,而产值占比最低的是林业仅占2.97%。第三产业中规模最大的5个行业是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从2013年到2016年,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及住宿餐饮业等与日常生活相关行业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而金融业、通信服务业、商业服务业为主的高端服务行业发展速度则较快。

2.3 社会环境分析

2.3.1 社会需求 近些年,江苏省常驻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到2016年江苏省常驻人口数量达到7 998.6万人,全国排名第5。同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都随年份呈现上升的趋势(图1、图2)。根据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指数报告》,江苏省居民消费升级属于全国第1梯队。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类的消费在居民消费比重中呈下降趋势,而交通通信、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保健等消费所占份额在稳步攀升。根据美国研究机构COMSCORE的统计,25~34岁的人群成为我国主力消费人群,这一群体在消费时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追求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式的消费。

2.3.2 社会文化 美国学者拉坦指出,地区的文化享赋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联。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江苏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3种区域文化[10]:苏北文化、苏南文化和长江三角洲文化。从历史发展过程看,苏北地区受楚汉文化和淮扬文化的影响较大,至今仍保留着较浓厚的传统习俗,相对较为保守和守旧;苏南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撞击砥砺和改造革新,形成了开拓进取、重商重实业的文化气氛;而长江三角洲文化作为一种混合形态的文化,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又纳入了市场、创新、效率、科学与和谐的现代文化内涵。区域文化的差异为江苏各地农村产业融合提供了不同的发展背景和区域特色。

2.4 技术环境

2.4.1 科技投入与科技贡献率 近年来,江苏省科技投入稳步增加(图3)。科技贡献率也逐年上升,2017年达到62%,农业科技贡献率则达到了66.2%,排名全国第1。全省有294个科技服务平台,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超过120万人。江苏省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办了农村科技超市,截至2018年年初,共建设了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科技超市415家,组建了包括3 300多名专家的服务团队。近三年,科技超市共推进科技成果转化6 500多项,开展咨询活动3 560多场次,培训农民超过35万人次,带动农民增收58亿元。

2.4.2 信息技术在农村的应用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促进产业融合的重要推动力。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江苏省农村产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11]。江苏省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超过60%,2016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设了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并开发运行移动客户端“农技耘”APP,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提供及时、专业的农技信息服务,信息进村试点县和村级信息服务站的数量均为全国最多[12]。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农业物联网,据统计到2018年年初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面积占比达到16%。与此同时,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民创新创业、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到2017年年底,江苏省通过网络实现农产品销售额364亿元,同比增长27.7%,淘宝村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3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态势分析

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在战略态势分析中,SWOT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借助SWOT分析模型,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势(S)和劣势(W)、机会(O)与威胁(T)进行剖析,有利于把握江苏省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

3.1 优势

在新常态下,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必然要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7]。但是各地所具备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条件存在较大差异,相较于其他地区,江苏省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强劲的牵引装置。一方面,如前文所述,江苏省农村科技投入不断增加,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科技应用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江苏省还拥有167所高等院校和众多的科技服务机构,能够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2)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有力的双轮驱动。从国际经验来看,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做法主要有2种,一种是以农户、合作社为主向前延长产业链;另一种是以企业为纽带,农工商合作经营向后延长产业链[7]。江苏省现有涉农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数量和营业收入在全国均位于前列,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起到积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3)江蘇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良好的“硬环境”。根据对我国省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水平的测评,江苏省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水平居于全国前5名[13]。近些年江苏省不断优化公共基础设施,以信息和通信设施为例,当前江苏省村级双车道公路覆盖面积超过75%,农村4G网络覆盖率超过90%,均远远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环境”。(4)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丰富的“软资源”。依托农村特有的自然、文化和生态资源,通过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主要类型[14]。江苏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既拥有秀美的田园风光,又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这为江苏省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推动农业与旅游、观光、休闲和养生等融合发展提供了充分的软资源。

3.2 劣势

目前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我国其他省份农村地区类似,普遍存在以下2个方面的劣势:(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有待提高。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第一产业内部各子产业融合或者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和渗透,开发农业多功能并拓展产业链,创造农民增收的新途径[15]。但是从江苏省目前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看,在一些地区尤其是苏北地区,农民仍然主要从事农产品的生产或简单加工,“接二连三”或者“隔二连三”水平较低,农户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和全供应链中处于劣势地位[1]。(2)农村产业融合存在要素瓶颈。首先,一些地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等项目所涉及到餐饮、住宿、停车场等的各类设施用地问题难以得到解决,导致许多项目难以推进。其次,现有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相对较少且融资条件高,很多农村经营主体缺乏有效的风险抵押物而难以获得贷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此外,融资成本高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有的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占到贷款总额的20%[15]。融资难、融资贵成为阻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障碍。再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缺乏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农业多功能的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都需要大量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目前大多数普通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只能从事简单的加工和服务工作,难以产出精致化、差异化、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和服务。以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为例,许多地方的乡村旅游还停留在时令瓜果采摘、品尝农家菜、垂钓、打牌等初级水平,产品和服务质量粗糙且形式雷同,缺乏品牌营销的意识[16]。而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村缺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和运营人才。

3.3 机会

当前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最大机会就是随着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居民收入增长所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江苏省所在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据统计,2017年上海、浙江、江苏三地分别以人均可支配收入 58 988、42 046和35 024元跻身全国前5位。人均收入的稳步上升促使这一区域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农产品消费方面,追求营养、健康、绿色、品位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城乡居民的新追求[17];在工作和闲暇时间的选择上,呈现出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后弯的情况[6]。城乡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为乡村开展旅游、休闲、养生等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根据江苏省旅游局统计,2017年江苏省全年乡村旅游营业总收入近9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0.8%,直接从事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达到42万人。高品质农产品消费和乡村旅游井喷式的发展势头,为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市场牵引。

3.4 威胁

尽管当前江苏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一二产业融合、以农村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一三产业融合和以旅游休闲农业为代表的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在全国处于较领先的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全球化的步伐,江苏省所能供给的涉农产品和乡村旅游等消费品不仅面临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赶超,还面临着来自全球其他国家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例如,来自欧洲的高端绿色农产品竞争、来自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特色乡村旅游休闲产品的竞争等。目前江苏省已经发展起来的涉农产品和服务在特色化、精细化和品牌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顾客黏性不是很强,这些因素都威胁到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4 促进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和现状进行PEST分析和SWOT分析,并借鉴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提出如下3点建议:

4.1 立足区域特色,打造优势产业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面对的市场不仅需求潜力巨大,并且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要求也较高。因此,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能仅追求数量,更要注重品质的提升。(1)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江苏省属于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性气候,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绿色农业发展。一方面要利用绿色科技手段,采用更绿色环保的种养殖方式,保护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对农产品的产地、生产环境、栽培(养殖)方法进行追踪、记录和宣传,通过绿色生产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和竞争力。(2)充分利用区域乡土资源,提供优质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各地应依托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主导产业,并引导当地经营主体集聚式发展,塑造具有鲜明特色、精致优良的地区优质品牌。(3)要借助政府和市场2种宣传途径,对地区品牌进行大力宣传,增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4.2 培育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人才

无论是发展绿色农业还是打造特色产业,都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和运营管理人才进行技术创新和业态创新。尽管江苏省农业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但是相对于国外竞争者而言,当前大部分农民的能力和素质仍然较低,即便利用农村资源开展了一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项目,也往往处于低端水平,竞争优势的保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因此,须要从4个方面培育和引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所需的人才。第一,对农民进行培育,提高农民的素质和能力。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村合作社骨干为重点,开展面向农民的农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对于一些已经取得较好发展成果的产业融合业态和经营模式的成功做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认知。第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并为其提供创业指导和帮助。第三,加大农林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大学生毕业之后到江苏省的农村进行创业活动。第四,吸引其他社会人才到农村开展创意农业,鼓励非农户籍的人才凭借技术、创意或者运营管理能力以适当的形式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4.3 完善驱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政策

驱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创新、业态创新,还需要政策创新。(1)建立激励政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对于那些能够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经营性主体,可以根据其新增的农民就业岗位数量给予其一定的补贴;对于那些支持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或其他资产入股的经营主体,可以根据其为农民提供的入股分红情况给予一定的补贴;对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并且由种植大户、家庭農场或农民合作社多方参与形成的新型经营联盟,可以探索建立共享机制,引导农民将国家补贴的资金以入股的方式参与产业经营,使农民能够获得更多产业融合的收益。(2)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要降低交易成本往往须要开展规模化经营,而目前由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许多地方仍以农户分散经营模式为主,阻碍了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因此政府应该学习和积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当中的典型经验,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在农村建设用地的指标中划出适当的比例用以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设施建设。同时,在土地流转中充分保障农民合法权益。(3)创新金融扶持政策。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扶持区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在农村的网点布局,利用融资担保、财政贴息和扩大抵押物等措施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取信贷;完善政策性保险政策,发展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融资担保机构。

参考文献:

[1]葛新权,和 龙. 促进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發展的政策取向[J]. 经济纵横,2017(5):80-85.

[2]梁伟军.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中国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科学经济社会,2011,29(4):12-17,24.

[3]张佳书,苑会娜,傅晋华. 日本发展“六次产业”的典型模式及对中国的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2016(10):148-154.

[4]马晓河.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J]. 黑龙江粮食,2015(3):9.

[5]赵 霞,韩一军,姜 楠. 农村三产融合:内涵界定、现实意义及驱动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8(4):49-57,111.

[6]李 治,王东阳. 交易成本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 中州学刊,2017(9):54-59.

[7]王乐君,寇广增.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 农业经济问题,2017,38(6):82-88.

[8]吕岩威,刘 洋.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17,39(10):38-43.

[9]王 玲. 江苏省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测度与区域差异分析[J]. 农业经济,2017(6):21-22.

[10]王 腾. 区域文化特质、文化精神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江苏为例[J]. 重庆社会科学,2008(10):8-14.

[11]王梦瑶. 信息技术对农村经济的意义[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6):153-155.

[12]严 安. 以创新驱动推进江苏“互联网+农业”在更高水平上发展[J]. 决策咨询,2017(2):31-35.

[13]唐娟莉.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J]. 技术经济,2016,35(1):92-96.

[14]汤洪俊,朱宗友.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思考[J]. 宏观经济管理,2017(8):48-52.

[15]李菊英. 盐城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 全国商情,2016(24):65-67.

[16]刘 娜,许沁乔. 产业融合视角下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J]. 中国商论,2017(33):144-146.

[17]熊小林. 以居民消费升级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 宏观经济研究,2018(5):34-46.王冬梅,翁钢民.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地区智慧养老发展的思考[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76-80.

上一篇:口语交际小学语文论文范文下一篇: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