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专题会议范文

2023-09-18

生态环保专题会议范文第1篇

[摘 要]在现代商品住宅中,人们关注绿色设计与装修。绿色生态住宅强调的是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着眼

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打破自我封闭的人工围合界面对自然的隔绝,创造出开敞的流动空

间,树立环保意识,注重绿色环保装饰材料的使用,将大面积绿色植物引入室内,让人有回归大自

然之感,享受一个自然、绿色、健康、舒适的现代居住环境,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关键词]环保;植物;自然;材料

[

生态环保专题会议范文第2篇

近年来,每年麦收季节,农民收割完小麦后的麦秆都就地焚烧,造成麦田里狼烟四起,天空乌云弥漫,给空气带来极大的污染,火灾事故频发,人们身体受到损害,同时,秸秆的焚烧也使得土地的肥力下降。我们同学都生活在农村,家家都有几亩农田,麦收期即将来临,开展一次以“生态环保教育及秸秆禁烧”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势在必行。 【活动重点】:

1、调查村民屡禁屡烧的原因。

2、做好禁烧麦秆、保护环境宣传工作。 【活动目标】:

认知:

1、认识焚烧麦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对公众身体的危害以及对交通、航空的影响等。

2、了解麦秆的利用价值。 能力:

1、初步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懂得与他人交往的社会交际能力,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情感态度:

1、通过对焚烧麦秆所造成危害的认识,激发学生禁烧麦秆、爱护环境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配合政府部门,义务做好宣传,为麦秆禁烧工作献一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活动记录表。

3、《禁烧承诺书》。 【活动对象】:xx班全体学生。 【活动方法】:

1、明确活动主题——宣传发动。

2、探寻问题根源——走访调查。

3、做好麦秆禁烧宣传工作——实际行动。

4、展示活动所得——汇报总结。(可放在六月底) 【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明确活动主题

一、先展示人们在清新的环境中晨练、鱼儿在清澈的小溪里嬉戏、鸟儿在碧蓝的天空中翱翔的录像及图片,让学生感受清新的环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与惬意;再展示田间麦秆焚烧、天空火红一片、乌烟瘴气的录像及图片,让学生谈谈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感受。

二、教师出示近几年由焚烧麦秆所造成重大事故的新闻报道,让学生说说听了这些骇人听闻的事例有何感想。

三、让学生说说身边是否也有焚烧麦秆的现象,叙述农户焚烧麦秆时的“火红”场景,再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焚烧麦秆有哪些危害。 危害一: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 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危害二:引发火灾,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尤其是在树林附近,一旦引发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

危害三: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在我县,由于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两旁有大量的农田,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 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危害四: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

焚烧秸秆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田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收益。

危害五:焚烧秸秆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对太和县的环境形象是最大的破坏。

教师: 大家说的很好,焚烧秸秆的确对我们的环境,对我们的健康存在严重的危害,但是秸秆如果不焚烧,夏季作物就无法有效的播种,这对农民伯伯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怎么办?谁来给农民伯伯支一招,怎么才能既保护环境又不耽误农民伯伯正常播种呢?

学生发言:

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有责任有义务承担保护环境的小使者,所以我提议,我们组成两个队——环保宣传队、环保宣讲队,深入农村、田野义务宣传禁止焚烧秸秆的活动。

四、让学生初步谈谈农民朋友焚烧麦秆的原因。

五、告诉学生,我们将共同参与一次“生态环保教育及秸秆禁烧”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说说开展实践活动的意义。

1、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2、配合政府部门,为麦秆禁烧工作出一份力。

3、锻炼实践能力。

4、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

第二阶段:研究现状——探寻问题根源

一、教师先了解出20

12、20

13、2014三个年度焚烧过麦秆农户及焚烧亩数。

从了解出的数字,可以说明哪些问题?

1、随着政府部门工作力度的加大,焚烧麦秆的农户及焚烧亩数逐年在下降。

2、情况仍不容乐观,焚烧麦秆的农户仍占据很大比例,与政府部门彻底杜绝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3、政府今年的目标“不着一把火,不冒一处烟,实现零火点”。

二、探寻农户麦秆就地焚烧、屡禁屡烧的原因:

1、个人交流所调查到的原因。

2、师生共同归纳主要原因。

①、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法律意识、道德责任感淡弱。 ②、小麦收割机械落后,留茬高,麦秆未粉碎直接留在麦田,严重妨碍夏种作业。

③、秸秆回收企业少,甚至有价无市,短时间内无法出售。 ④、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大为改善,秸秆无合适地点堆放。 ⑤、随着中央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深入,农民收入逐年提高,大部分农民做饭已弃用麦秆,无保留价值。

⑥、回收麦秆既累又脏,农民回收麦秆积极性偏低。

三、针对调查出的原因,我们小学生能够做些什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充分讨论。教师对学生发言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予以肯定。

1、向社会发一份“禁烧麦秆、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2、学习麦秆利用方面的知识,然后向农户传播;

3、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禁烧麦秆,从我家做起;

4、一经发现焚烧麦秆的农户,及时予以制止,或拨打报警电话; ……

五、讨论分组情况,制定小组活动计划。

1、以便活动的开展,学生根据居住村庄,以村庄为一小组,选出小组长:组员完成家有几亩地,直系亲属有几亩地。填写表格

2、教师指导,填写表格后由组长负责收回表格。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第三阶段:实际行动——做好麦秆禁烧宣传工作

一、做好自己父母的宣传工作,与家长签订《禁烧承诺书》。

二、走进田间地头,向农民朋友发放宣传单,宣传焚烧麦秆危害、利用资源等相关知识。

三、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文明宣传、礼貌待人。

第四阶段:汇报总结—— 展示活动所得

一、播放环保公益广告。

二、概述活动情况,导入活动主题,对同学们的积极表现予以充分肯定。

三、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自行组织汇报形式,形式力求多样化,如:演讲、小品、快板等)

1、展示活动记录表及活动图片;

2、汇报本小组的宣传口号、宣传内容;

3、麦秆有何利用价值,本组有何奇思妙想;

4、在活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又碰到了哪些新的问题?对于所遇到的问题又有何思考;

5、交流心得体会,评选出“我爱蓝天碧水 争做绿色卫士”奖。

生态环保专题会议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

1.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内容。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的学习,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应用能力。

2.通过本节的学习,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提高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物、珍惜生命的理念。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

3.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增强自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观念。 4.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美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世界上生物体色、形态等的奇妙无穷,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生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使学生感觉世界的美丽,进而让学生感悟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l)生物的多样性组成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内容。 (2)生物多样性的使用价值。 2.教学难点

(l)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我国生物多样性概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二、自主探究 1.什么是生物? 2.自然界的功能。

生物资源是地球上生物进化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生活不能离开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组成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致使野生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由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1 3.山野中的成员。

(1)土壤(2)树木(3)花草(4)小动物。 4.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1)、生物多样性与我们的关系 1)一天中,我们会做哪些事情?

2)组织学生分主题收集资料阐明生物的多样性与发展的关系 A、讨论生物的多样性与我们人类有怎样的关系?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预设:根据学生兴趣分成调查植物组,调查动物组,生物多样性与健康组,调查具有药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的组)

根据学生兴趣,进行分四组调查,第一组调查植物;第二组调查动物;第三组调查生物多样性与健康;第四组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药用和欣赏)。

3)各组汇报调查结果,再探究,再归结。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大自然改变生物,人类也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生物,丰富着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对于整个生命世界的重要性。 (2)、生物多样性与其它生物的关系 讨论:1)花朵是为我们人类而美丽的吗?花与虫之间什么关系?(提示:花是为了招引昆虫帮助传粉,繁衍后代而存在的。)让学生举出这样的三个例子。

2)生物与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4. 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我们知道生物资源对我们很重要,但是人类对他们的破坏却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大家知道应该怎么做了吗?

生:保护它,生物圈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很好,非常正确!生物多样性是包括地球上所有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是生物进化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水平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野生生物资源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只有全面认识野生生物资源的价值所在,才能增强并树立保护野生生物资源的意识、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采取具体措施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使野生生物资源世世代代地、可持续发展地为人类造福。

5、保护生物的多样。

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其衰退速度是相当惊人的。那么,我国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呢?

2 从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基因的丧失、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破坏三个层次上来看。例如,新疆虎、野马等已经灭绝或在我国境内绝迹,大熊猫、金丝猴等野生动物的分布区域明显缩小,种群数量减少,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我国的原始森林面积,每年减少5000km2 。再如,截止到1997年,我国某地区退化草原的面积占全地区可利用草原面积的50%左右。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均生物资源占有量居世界落后水平;二是人口的增长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使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因此,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大屏幕展示)其中,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是多数野生生物灭绝或濒危的主要原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生:保护野生生物。)

是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主要包括: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那些珍贵稀有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

迁地保护是对单一的物种进行保护,它主要适用于受到高度威胁的物种进行紧急抢救,以避免物种的灭绝。例如,将濒危的动植物物种迁移到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为了保护野生生物资源,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国自然保护纲要》。其中《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规定,“对于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上述法律和文件的颁布和实施,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所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保护生态环境,一是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生物资源;二是防治环境污染。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仅针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强调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是遵循种群数量增长规律,兼顾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最后,请同学们看这样两句话:(大屏幕齐声朗读)

生:“地球不是属于人类的,但人类是属于地球的。”“地球不是我们从前辈那儿继承的,而是从后代那里借来的。”

希望大家都能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课外拓展: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家乡有哪些珍贵的生物资源;调查家乡曾

3 经发生过哪些破坏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事件;提出保护家乡生物资源从保护家乡环境做起的倡议。

第二课 :微观的昆虫世界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初步了解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及方法。 2.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实施研究,激发研究兴趣。

二、过程目标。

1.外出观察,寻找昆虫的踪迹,提高科学观察的能力。

2.引导学生从搜集汇报的资料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同伴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

三、情感目标。

1. 走进昆虫的世界,了解昆虫的相关知识,了解这有趣和神秘的生命。

2.进一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走进昆虫的世界,了解昆虫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神奇有趣的地方,你们想去吗?(播放幻灯片)

适时讲解:小蜜蜂在忙着采蜜,毛毛虫在慢慢地爬行,蝴蝶在快乐地飞舞,小螳螂在忙着找食物,还有金龟子、甲壳虫等等他们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2.提问:在幻灯片中你们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们知道吗?

3.揭题:那老师告诉大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昆虫。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神奇而有趣的昆虫世界。 板书课题。微观的昆虫世界

齐读课题。

(二)学习与探究

1、什么是昆虫,了解昆虫的基本特征。 (1)昆虫是一类身体分头、胸、腹三大部分,胸部一般生有3对足、2对翅,骨骼长在肌肉外面的动物。 (2)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昆虫?

预设:蜜蜂、蝴蝶、苍蝇、蚊子、蝗虫„„ (3)辨别:这些是昆虫吗?

出示课件:(各种动物图片,有的是昆虫,有的不是。)

5 学生根据昆虫的概念辨别是否是昆虫,并说出理由。

2、昆虫一生的变化。

昆虫的生长有一种现象:蜕皮。昆虫的蜕皮是生长的需要,因为昆虫的表皮(外骨骼)是由蜡质层和几丁质层组成的。蜡质层位于表层的最外层,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几丁质是复杂的含氮多糖类,它是外骨骼的主要成分。在几丁质层的下面是分泌外骨骼的表皮细胞。表皮细胞分泌的外骨骼一经硬化后,就不能继续扩大,从而使昆虫生长受到限制。因此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出现蜕皮现象。蜕皮时,表皮细胞分泌一种酶,将几丁质溶解,同时蜡质层破裂,昆虫的幼体就可以从外骨骼中钻出来,并且由表皮细胞重新分泌外骨骼。当新的外骨骼还未完全硬化之前,昆虫身体可以增大。所以,正在发育而迅速生长的昆虫幼体蜕皮次数较多。当昆虫发育到不再继续长大时,蜕皮也就停止。

3、昆虫和人类。 昆虫与人类息息相关,昆虫不仅为人类带来了瑰丽的文化想象力,更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古代,昆虫就在人类的食谱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蜜蜂酿的蜜,或有的昆虫的幼虫、蛹等都可以成为饭桌上的美味佳肴,营养圣品。不仅如此,部分昆虫还有着独特的药用疗效,例如冬虫夏草、九香虫等,可谓是一座”宝库“。在工业方面,人们通过仿生学,研究生物系统的优异能力,将其作为模式化依据设计和制造设备,并将其应用于技术系统,解决应用问题。如利用苍蝇复眼原理制造出的”蝇眼“照相机,模范蝴蝶翅膀鳞片的卫星控温系统等,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生产。而一些昆虫更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桑蚕、柞蚕吐的丝,白蜡虫分泌的蜡状物等。在农业方面,人类利用”天敌昆虫“用于农作物的害虫防治,如菜地利用赤眼蜂与其他生物防治措施相结合防治菜青虫,在显示人类敏锐观察力的同时,也显示了昆虫对人类世界的慷慨。

4、害虫。

在生活中,观赏昆虫、研究昆虫是人类的一大爱好,人类从中获得了审美的愉悦感。但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昆虫在向人类展示它们的慷慨时,也会带来无穷的灾难。食品储藏的蛀虫是居家生活的大敌,挖建筑物墙角的能手,到防不胜防的衣物蛀虫。部分昆虫的出现让人类烦不胜烦,甚至恨之入骨。总而言之,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同时也相互制约的矛盾关系。

5、对昆虫的保护。

要想昆虫与人类和谐相处,我们组觉得要加强对昆虫中益虫的保护,首先,我们应该减少对益虫的捕杀,其次,我们要宣传益虫对我

6 们的帮助及我们从益虫那里获得的好处,使更多人能加入到保护益虫的行列中来。最后,要以身作责,保护益虫。

第三课 :我们这里还有鱼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鱼的生活习性。

2.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3.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观察和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鱼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2.教学难点 :鱼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三、教学过程

(一)鱼的形态特征

1.身体分部:请学生观察水槽中的鲫鱼,找出身体各部分的界限。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

2.鱼的体形:鱼的体形象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行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鱼的体色:请两位同学配合观察鱼的背面和腹面,发现了什么?背深腹浅。这样的体色与水生生活有何关系?通过分析得出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 4.鱼的体表:引导学生用手触摸鱼的体表,较粘滑。因为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鳞片和粘液对鱼的身体有保护作用,粘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5.鱼的侧线:鱼如何感觉外界的各种变化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鱼的两侧,发现了什么?原来有两条线(学生会显得非常惊奇,因为平时不会去注意)。如果用放大镜仔细看,还会发现它们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 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鱼的鳃:请两位同学配合,剪开鳃盖,对发现的结构进行描述。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8 7.鱼的鳍:问:鱼靠什么运动?请同学找一找鱼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结构,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如果没有这些结构,鱼会怎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面对各种回答(即假设),请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保留尾鳍)。教师巡回指导,由于人人动手,获得的知识非常直观和深刻。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

(二)鱼类的分布。

1三大洋2南美洲3热带非洲 (三)鱼对人的用。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1.鱼的种类。

2.人类对鱼类资源的利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我国常见的海洋捕捞鱼类以及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所采取的措施。 4.淡水养鱼中的“四大家鱼”及淡水养鱼业的前景。

5.针对鱼类资源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渗透保护环境和动物资源的思想情感教育)。

四、课外拓展。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较低等的终生生活在水中的一个类群。它的形态特征、生理特点都与水中生活相适应:体形一般呈纺锤形,体色背深腹浅,体表大多有鳞片,侧线能测定方向,感知水流的作用,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外(水中)受精。鱼为人类提供多种用途,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资源。学好本节内容不仅为学习各类脊椎动物打好基础,也让学生体会到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9 第四课 :拥抱可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观察、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特性,能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通过活动知道动物也是有生命的,培养学生喜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观察、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了解动物的一些基本特性,能对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喜爱和保护动物的情感,初步意识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创设情境:(出示老鹰动物玩具)看——它是谁? 揭题:板书:拥抱可爱的动物

二、我国的野生物种类。 1.学生观看“动物集锦”,说说在视频中你认识了哪些动物。(对说得好的学生进行鼓励)

2.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动物?(指名说说)

3.跟好朋友一起认识动物比一比谁认识的动物多?(先在小组内认识,再各组选一名学生说动物名称,越多越好。)对不认识的动物,老师作个别讲解,让学生了解。

三、动物对人类的作用

人类用动物的皮毛制成衣服原料;人类把一些动物的皮肉入药;动物的奶、肉是我们的营养食物„„

四、动物在哭泣。

师:认识了这么多可爱的动物朋友,你们喜欢谁,说出理由。 师:是啊,这些动物朋友是那么惹人喜爱,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板书:朋友),可在我们的身边,却有很多人去伤害他们,请看图片。

1.观看伤害动物的图片(配乐旁白)

这只漂亮的狐狸被猎枪击中,躺在血泊中奄奄一息,它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啦! 环境被破坏,河水被污染,成千上万条鱼被夺去了生命,它们浮在水面上,再也不能在水里快活地游泳,嬉戏! 这张无情的大网缠住了鸟儿的双腿和翅膀,它发出悲惨的叫声,

10 好像在说,伙伴们快逃吧!

小鹿的头上鲜血直流,它在拼命地挣扎着,似乎在说,求求你饶了我吧!别锯我的鹿角!

可怜的青蛙在网里呱呱直叫,生气地大叫:可恶的人们,快放了我们,我们还要去田里捉害虫呢! 2.看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3.相机渗透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将对生命的热爱,对动物的情感转化为行动,增强法律意识,懂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六、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老师小结:号召大家保护环境,爱护动物,明白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3.在歌声中结束。

11 第五课 :绚丽多彩的植物景观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做一些保护植物和生存环境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进一步了解植物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2、通过观察、交流、和搜集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欣赏国花和有趣的植物资料,增强学生对植物的喜爱之情。

2、 通过搜集植物的趣闻、图片,增强学生对植物的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 激发学生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激发学生保护植物,关注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调查、交流活动,进一步了解植物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2、 通过欣赏国花和有趣的植物资料,增强学生对植物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

(一)、我国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植物。

(二)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实物引入,初步感知人与植物的密切关系 1.出示一盆含羞草

导入语:你们认识它吗?谁到前面来用手摸摸它,你们看它有什么变化?有趣吗?

指名到前面摸摸含羞草

2.过渡语:这是老师在办公室养的害羞草,漂亮吗?老师除了在办公室养了一些花草外,在家里也养了许多植物,老师可喜欢这些花花草草了,因为我觉得这些植物把我的办公室和家装扮得特别漂亮,有时候工作累了,看看这些植物心里可舒服了。

3.说一说:你家里都养了哪些植物?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4.过渡性小结:各种各样的植物不但美化了我们的环境,而且还能净化空气,有益身体健康。我们看到它们就觉得心情愉快,所以我们不但在家里种植各种自己喜爱的植物,在生活的其它地方也种植了各种各样的植物,课下老师叫你们去调查了你家附近、你的学校里都有哪些植物,现在就把你的调查结果汇报给大家听。

(三)、联系学生实际,进一步感知人与植物密切关系,使学生懂得

12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植物

1、说说你家附近有哪些植物,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如果没有它们你会觉得怎么样?

2、说说我们的校园里有哪些植物?你喜欢它们吗?假如校园中没有这些植物你会觉得怎么样?

3、过渡语:除了这些植物,你还认识哪些植物呢?它们有什么作用呢?课下老师叫你们收集了这方面的资料,现在就小组交流一下。

4、小组交流收集资料

5、全班展示好的收集资料。

6、教师课件展示各种植物资料,并总结植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大树——森林——挡风沙,为人类提供建筑材料,生活材料。防风沙,防止水土流失。

庄稼——给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

花草——美化环境、防风沙、防污染,有益身体健康。

蔬菜、水果、药材

7、小结:我们人类的吃、穿、住都离不开植物,植物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过渡语:世界上的植物除了我们刚才认识的,还有很多种,有些植物特别有趣,不信,你们看。

(四)、欣赏有趣的植物和珍稀的植物,深化学生对植物的喜爱之情。

1、 课件出示一些有趣的植物。

2、 课件出示一些珍稀植物。

3、小结:珍稀植物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进化过程。你们看植物的作用多大呀,它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人类离不开它,如果哪一天地球上没有了植物,人类也就消失了。希望同学们都和植物做朋友。

(五)花儿朵朵艳。

1、花儿是“真善美”的象征。

2、花儿也需要营养。

3、花儿对人类的影响。

(六)植物的现状。

植物和人类的关系这么密切,可是在我们的周围却有很多破坏植物、不爱护植物的现象,你见到过吗?

(七)、激发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指导学生自觉爱护植物。

1、说一说:你见到的不爱护植物的现象。

小结:由于人类乱砍乱伐植物,很多地方由绿洲变成了沙漠,还

13 有许多地方经常发生泥石流、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许多植物都灭绝了,还有许多植物就快要灭绝了。(课件出示一些灭绝植物和快要灭绝植物的图片)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爱护植物。

过渡语:那我们应怎样保护植物呢?

2、交流:怎样爱护植物?如果看到别人破坏植物你会怎么做呢?

3、小结: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爱护植物应做到:不摘花,不踏草,不折

树枝,不乱摇小树,看到别人破坏植物要进行劝阻或制止。 板书:不摘花

不踏草

不折树枝、不乱摇小树

过渡语:让我们快行动起来吧!做爱护植物的小卫士,下面我们就制作保护环境的提示牌和宣传标语。

(八)、总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植物,植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自觉爱护植物,做爱护植物的小卫士。

第六课 :植物中的“活化石”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的珍稀植物。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珍稀植物种类很多,通过课前安排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料使学生得到有关我国的珍稀植物的相关资料,使学生亲身体会到祖国的地大物博,渗透爱国主义思想。银杉、桫椤、人参等均为我国特有的一级保护植物,它们数量减少的原因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得出结论。并根据所得出的结论,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关于我国对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方针,可以先介绍我国自然条件复杂而多样,植物资源丰富,是学生体会到祖国的地大物博,然后再介绍由于长期以来的过渡砍伐使不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破坏,进而使有些珍稀植物的数量减少,进而提出我国对野生植物的保护法律和保护方针。最后介绍珍稀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列举我国主要的珍稀植物。

2.举例说明我国珍稀植物的生存状况和濒危的主要原因。 能力目标

尝试课内外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搜集。 情感目标

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状况。 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状况。 重点难点

了解濒危植物的生存状况,认识达到保护珍稀植物的必要性。 教学媒体

大屏幕、多媒体设备或投影仪 课前准备

教师:查询好有关网站的网址,收集有关的工具书、参考书等资料,上课时提供给学生。

学生:全班同学分组,通过互联网或报刊杂志查阅有关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料,并将查阅到的资料记录整理在课本46页的表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课前安排同学们查询有关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资料,请同学们把你们查询到资料说一下。

二、新课教学。

(一)、神奇的西双版纳。

(二)、“天下第一杉”:

15 (大屏幕展示水杉的图片)同学们,这张是水杉的图片。水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1978年,邓小平同志到尼泊尔王国访问的时,把中国的水杉栽种在尼泊尔皇家植物园;尼克松任美国总统期间,把他心爱的游艇命名为“水杉号”。水杉好似友好的使者把我国人民的友谊传播到世界各地。那么,除水杉之外,我国还有哪些让人引以自豪的植物种类呢?

(三)金花茶、银杉、水松、金钱松。还有银杏、桫椤、珙桐、鹅掌楸、望天树等。

(四)教师:阅读下面的资料,认识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分析它们树木减少的原因各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48页的资料,回答问题)

1.生长缓慢,种子发芽率低,加上野生动物危害树干和践踏球果导致银杉数目减少。

2.桫椤是孢子植物,它靠孢子繁殖,孢子的生活力较弱,长成幼苗后生长也很慢。由于森林被伐,再加上环境遭到破坏,因此现在的桫椤数目减少。

3.由于长期以来过渡采掘以及森林面积大大缩小,生态环境变化,野生的人参数目逐渐减少。

(五)教师:针对这些原因,大家讨论一下该如何保护它们? 学生:(讨论回答)对于繁殖率低的植物可以利用人工的方法加快它们的繁殖,增加其数量;制定法律法规,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

教师:很好!虽然我国具有复杂而多样的自然条件,拥有几乎北半球所有的植物类群。仅高等植物就有3万多种,其中我国特有的珍稀植物近400种。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国外大多数地区的裸子植物几乎灭绝了,只有我国还保留了下来。因此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但是由于长期以来过度的砍伐森林,造成水土大量流失,使不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受到破坏。为了保护我国的宝贵植物资源,1996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提出了国家对野生植物资源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

(六)教师:那么,同学们想一想珍稀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略) 教师:珍稀植物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联系。 第一,珍稀植物中的活化石植物,对研究植物的进化和探讨自然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植物中形态优美的,可作观赏植物,用来美化环境。 第三,植物的植株直立挺拔的,可作优质的木材或作绿化树种。

16 第四,部分树种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等。

所以,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应该保护珍稀植物,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17 第七课 :建立自然保护区,爱护古迹文物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及作用

2、了解自然保护区的现状、类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理解自然保护区的重要作用,区分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充分了解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培养学生树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重点: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作用、类型 教学难点: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作用 教学过程:

一、自然保护区:

1、概念: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的天然生境地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以及其他为了科研、监测、教育、文化娱乐目的而划分出的保护地域的总称。

2、自然保护区按其保护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珍贵植物或特殊植被及水源涵养自然保护区 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森林公园(自然公园) 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

3、自然保护结构组成:

①、核心区是保护区内未经或很少经人为干扰过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所在,或者是虽然遭受过破坏,但有希望逐步恢复成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该区以保护种源为主,又是取得自然本底信息的所在地,而且还是为保护和监测环境提供评价的来源地。核心区内是进行绝对保护的区域,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利用,严禁一切干扰。

②、缓冲区是指环绕核心区的周围地区,介于核心区和过渡区之间,属严格控制的区域,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③、过渡区,位于缓冲区周围,是一个多用途的地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还包括有一定范围的生产活动,

18 还可有少量居民点和旅游设施。

二、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1、自然界的天然“本底”

为人类提供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的场所。对于人类活动的后果,提供评价的准则。

2、天然的物种基因库

自然保护区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保护区是生物物种的贮备地,又可以称为贮备库。它也是拯救濒危生物物种的庇护所。

3、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的基本规律、研究物种的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观测以及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的研究等。也是环境保护工作中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当然它也是教育实验的好场所。

4、天然的“自然博物馆”。

保护了大批珍贵的自然历史遗产,保留了了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所留下的大量信息。

5、生态的旅游天堂。

多数自然保护区兼有风景名胜的特色,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自然界的美景能令人心旷神怡,而且良好的情绪可使人精神焕发,燃起生活和创造的热情。如: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80~90%,藤本植物有38种,名贵中药有冬虫夏草、雪莲、雪茶、川贝母、天麻等。国家级保护植物有四川红杉、星叶草、三尖杉、白皮杉、麦吊云杉、领春木、连香树等。保护区有陆栖脊椎动物122种,其中兽类21种,鸟类93种,爬行类4种,两栖类4种。保护区内有国家级保护动物,一级有大熊猫、金丝猴、豹、白唇鹿、扭角羚、绿尾虹雉;二级有猕猴、小熊猫、林麝、斑羚、蓝马鸡、红腹锦鸡、红腹角雉、斑尾榛鸡、雉鹑、金雕等。保护区属石灰岩地区,岩溶地貌发育,境内有高山湖泊108个,整个湖群多以激流、瀑布所串连,似念珠串式的沿谷底绵延数十里,最吸引人的是“五花海”,由于海底有各种颜色的沉积物和水生植物,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黄橙、绿、蓝、灰等多种颜色。此外,皑皑雪山、墨绿的森林、众多的飞瀑,倒映在一个个宝蓝色的高山湖泊里,形成水光浮翠、倒映林岚的美景。保护区以其水色之秀,山光之美为国内外喻为“人间仙境”、“神话世界”。

6、生态安全的“保护神”

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19 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世界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现状

世界各国划出一定的范围来保护珍贵的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已有很长的历史渊源,但国际上一般都把1872年经美国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

分析、比较各大洲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情况:

20世纪以来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很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世界范围内成立了许多国际机构,从事自然保护区的宣传、协调和科研等工作,如“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等。目前全世界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并成为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之一。

四、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1、国家公园:具有自然生态学特点,即可供科学研究又可供旅游的公园

2、天然风景区:具有一定的风景、观光、科学、教育、宣传等价值和意义的地区。如岩洞、火山口等

3、人工维持的自然保护区:

4、土地利用景观保护区

5、资源保护区

6、综合利用保护区

7、世界遗产地保护区:价值意义特别高

五、拓展创新

举办图片或摄影展,进一步了解自然保护区的作用。

六、小结

生态环保专题会议范文第4篇

——我州造林绿化工作纪实

今春以来,我州各级林业部门以建设美丽甘南为目标,按照“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带、面上绿化成林”的工作思路,以项目为依托,通盘谋划、合理布局,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构建起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为我州绿色崛起再添一片绿。

今年,全州各县市共造林绿化16.83万亩,较去年增加0.51万亩;落实投资8663万元,较去年增长572万元;栽植各类苗木2900多万株。其中新一轮退耕还林、天保工程、造林补贴等林业重点工程造林9.17万亩,乡村绿化2.6万亩,义务植树1.4万亩,水土流失生态修复2.37万亩,沙化治理0.13万亩,经济林建设0.87万亩,重点景区及绿色长廊建设0.29万亩。并争取落实省级林果基地建设投资400万元、4000亩。争取落实玛曲县黄河沿岸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项目15万亩,总投资达2000万元。

科学谋划 合理布局

州县市林业主管部门认真分析区域生态状况,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将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造林补贴、沙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尽量向符合条件的城区面山、绿色长廊、主要景区及生态脆弱区重点绿化区域安排,并以林场或村为实施单位,实行整山系、整沟系治理规模化造林,整体推进。将天保工程人工造林集中安排在了工程区立地条件差、林地裸露区域、急需修复的天然林林缘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优先安排向符合政策条件且愿意退耕的贫困村、贫困户实施;在舟曲、迭部、卓尼、临潭等4县水土流失严重、植被大量裸露、山体滑坡地带,以小流域为单元,强化林草植物治理措施。在白龙江、洮河、大夏河等区域发展核桃、花椒、苹果、啤特果等经济林;玛曲县重点开展黄河沿岸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同时,始终坚持示范引领,着力打造绿化精品单元,辐射带动乡村区域绿化发展,持续对今年3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进行绿化美化,在11个新建生态文明小康村种植花椒、猕猴桃、大果樱桃等经济林果1340亩;多方筹措资金在临潭、夏河两县打造乡村绿化精品造林点858亩。

广泛动员 全民参与

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中,义务植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州县市各级绿化办统筹安排,高效运转,认真制定义务植树活动实施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目标管理,高起点规划设计好造林绿化的标准和档次,同时发挥监管作用,加强造林绿化种苗使用和造林质量效果的监督管理工作,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在具体实施中,各县市划定造林绿化区域,机关单位主要对城区面山进行绿化,乡镇组织适龄公民开展乡村造林绿化。注重舆论引导作用,积极倡导全民绿化,在全社会营造“爱绿、植绿、护绿”的浓厚氛围,各县市春季义务植树期间民众尽责率达到85%以上。

富绿结合 以绿促旅

深度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按照“生态建设、产业转型、脱贫增收”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特色亮点,使绿化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去年以来,州县重点对冶力关大景区实施绿化美化提升工程,规划冶力关大景区海拔2500米以上、25度以上坡耕地区域以生态修复为主,栽植云杉等生态苗木;海拔2200米至2500米的25度以上坡耕地,条件适宜区域以发展经济林为主,主要栽植啤特果、李子、早酥梨等经济林果;宜林荒山荒地突出造景,种植山杏、云杉等混交树种;景区道路两旁及房前屋后栽植具有观赏性的大接杏、探春、山杏等树种,点缀景区。在去年冶力关景区造林绿化2.1万亩的基础上,今年又完成1万亩造林绿化,并完成补植补造4989亩。大力推进国省要道、县乡公路、乡村公路绿化,按照州委、州政府绿色长廊建设要求,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花则花、乔灌草花结合的原则,全力打造立体复层的绿化带,新建绿色长廊49公里,建设花草景观带180亩,栽植各类苗木37.5万株。

落实措施 强化保障

围绕造林绿化重点目标任务,州林业局在作业审批、合同签订、地块落实、苗木准备、造林整地等各项前期环节提前安排落实,及时分解任务,为整个造林工作赢得了主动。

生态环保专题会议范文第5篇

在材质上,生态板的板芯以实木为基材,表面再上一层三聚氰胺饰面纸。无需上涂漆,避免了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给人们一个环保健康的生活环境。

生态板的优点

1、既然被叫作免漆板,也就是制作的时候不用上漆,整个工艺流程下来生态板的甲醛含量比较少,所以用生态板来做家具、橱柜等在环保性能方面也是比较好的。

2、因为不用上漆,家具、橱柜等安装好以后就可以直接使用,节省了上漆的时间,也节省了相关的费用。

3、与实木板材相比,生态板的稳定性能更加要高,板材平整度也要比实木板材高。使用时不易发生变色或者起皮,基本没有色差,表面美观又光泽。

4、生态板还可以耐高温,防水防火防潮的性能比较好,不需要再涂防水、防腐等。

生态板的缺点

1、生态板的缺点最主要就是磕碰的问题。因为表面是装饰纸的原因,生态板是不能经常磕碰到的,碰后很容易产生破损,如果破损的话是没有办法修补的!

2、生态板使用寿命比较短,几年过后会很容易掉漆、褪色。

3、生态板的施工对切割、封边的工艺要求高,一些粗制滥造的产品,使用时很容易发生板材破裂,危及人身安全。

生态环保专题会议范文第6篇

发源于云南,流经贵州,在四川注入长江,总长约436.5千米的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在干流修建水坝、水库的一级支流。虽有山川之隔,云贵川三省沿线群众长久以来同饮一江水,如何一起守护具有独特自然生态系统、优美自然人文景观、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赤水河,是三省面临的共同考卷。2021年5月,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人大常委会分别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赤水河流域共同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各自省份的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7月1日起同步实施。

作为我国首个地方流域共同立法,三省“决定+条例”的“立法套餐”有何特别之处、将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带来哪些新变化,如何看待这种新的立法模式?笔者进行了采访。
从“分河而治”到“共同治理”,开启共保赤水河新局面

“作为长江流域唯一保持自然流态的一级支流,赤水河是长江上游众多珍稀特有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所,对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大意义。”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主任欧琳介绍,近年来,云贵川三省在长江流域率先建立第一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积极成效。但是,由于各省行政区域内的流域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保护方式和执法标准等存在差异,“分河而治”带来的流域管理难题还较为突出,需要以系统观念和法治思维推进共同保护。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三省“决定+条例”立法应运而生。在欧琳眼中,赤水河流域保护共同立法作为全国首个地方流域共同立法,“开启了三省共同保护赤水河流域工作的新局面”。

“从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的角度,聚焦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之间产业布局、发展需求、环境准入、污水排放标准、环境监管执法等不一致带来的难点焦点问题,着力于跨行政区域的协调配合、联防联控,以系统性思维和法治观念完善三省协同保护机制,形成上下游联动、干支流统筹、左右岸合力。”贵州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勇表示,三省在立法工作中以赤水河全流域保护一盘棋的战略思维,推动省际间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共同治理,构建起赤水河流域共抓大保护新格局。
兼顾共性与个性,为跨区域联合保护生态环境开辟新路径

查阅三省共同决定以及各省条例可以发现,共同决定主要围绕赤水河流域保护中的共性问题,诸如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责任、统一防治措施和聯合防治协调机制、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等,由三省作出承诺;各省条例则侧重细化和落实,体现地方立法特色和可操作性。比如云南条例对生态保护补偿问题规定较为全面,而四川条例则有“文化保护与传承”专章规定,将四渡赤水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与教育培训、乡村振兴和旅游发展相结合。

这种“基础套餐+个性化定制套餐”的立法组合,被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杨筠认为是“地方立法内容衔接的创新”——共同决定对重大问题作出共同承诺,同时在各省条例中细化措施,既强化流域共治、又体现各自特色,既有刚性规定、又有合理措施,“必将为依法加强流域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三省在制定共同决定时,找准赤水河流域保护共性问题,就赤水河流域保护重大问题作出共同承诺、分别承诺,突出立法整体性;以共同决定的原则和规定为遵循,再通过各自的保护条例细化保护赤水河流域的防治措施、法律责任等内容,着力解决本省行政区域内如何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问题,突出立法针对性。”李勇表示,“决定+条例”这种创新模式兼顾了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式的共性和个性问题,为立法保障跨区域联合保护生态环境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流域区域共同立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探索创新

2020年1月,京津冀三地同步制定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2020年9月,江浙沪同步作出关于促进和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2020年12月,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审议通过,专门规定支持地方开展流域共同立法……近年来,流域区域共同立法越来越多走进公众视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副主任杨合庆说:“通过加强立法推动流域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前立法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国各地地方立法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同时,一些单一行政区划无法解决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河流、大气、山川具有流动性或跨区域性,与之相关的生态环保等问题也具有共性和联动性,各地“单打独斗”立法难以“自扫门前雪”。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和权威的前提下,画好立法同心圆,打好法治组合拳,流域区域共同立法日渐增多。

“共同立法是地方开展流域区域立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探索创新。”欧琳表示,共同立法解决了国家层面难以为每个流域专门立法的问题,推动地方治理协同合作,依法协调利益冲突,促进共同保护水环境,强化共同的法律责任,共同破解流域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共性难题,为地方流域共同立法探索了新路子、新模式,提供了新经验。

上一篇:高中英语教材范文下一篇:复式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