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

2023-09-19

公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此次培训由局办公室谭乌兰、姜岩为我们传授了公文写作的格式、方法、要领及她们多年的工作经验,并结合所有公文各类实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深受启发,获益匪浅,现将我的学习心得与大家一同分享:

公文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积累越深厚,释放就越精彩。“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功夫在诗外”。要想写出好的公文,对内,则需要我们对公司发展历史的全面掌握、对产业现状的深入分析、对战略规划的密切关注;对外,则要求我们对国家政策有深度了解、对经济形势有清晰认识、对法律法规有透彻研究。而做为办公室文秘的我,这正是一次必要的“冲电”。今后我要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注重知识的积累,写出好的公文不仅需要公文写作知识,还需要经济学、法律、财务、哲学等等各方面的知识,这样写起文章来,才能旁征博引,用浅显的语言阐述复杂深刻的道理。还要通过精读他人写的精彩公文,从中找出可以借鉴的地方,同时开拓自己的思路,丰富自己的头脑。

现今的社会是飞速发展的电子时代,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都离不开电脑,而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必须学会电脑的基本常识,尤其是电子公文的办理、收发、流转等事项。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协同办公系统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它规格严谨、细致、方便,它还可以做到统筹调控。今后我会更充分的、正确的运用协同办公系统,使协同办公系统的运用得到实效。

公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一、围绕主旨要求,做到有的放矢。

上级领导到所属单位调研或检查指导工作,一般会事前打招呼,会提出要听取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情况汇报,有时还会提出具体要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汇报材料“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明确了这一点,就能有的放矢,少走或不走弯路。

要围绕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要求来写。上级领导听取下级工作汇报,总有一定的目的性,对于听什么情况、听多长时间、采取什么形式、在多大范围汇报等都有明确要求。因此,撰写汇报材料必须紧紧围绕上级领导听汇报的意图和要求来准备。

要围绕上级领导的关注点来写。如果上级领导或机关对听取工作汇报没有具体要求,是不是就无法准备汇报材料呢?当然不是。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紧紧抓住上级领导的关注点来起草汇报材料。这就要求在起草汇报材料前,认真研究和了解听汇报的领导人以往和近期最关注什么、当前在抓什么、强调最多的是什么,进而把握其关注点,搞清“最想听什么”这个基本问题,并以此准备材料。

二、突出工作重点,切忌面面俱到。

突出工作重点,就是坚持重点论。重点论告诉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个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起草汇报材料,也必须抓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突不出重点,一则浪费领导时间,二则让领导在短时间内难以把握其核心所在。

那么,在起草汇报材料过程中,如何突出重点呢?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重点。一般来说,凡是能反映事物本质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重要问题、主要任务、关键环节、工作做法、经验教训、办法措施等都是重点。

三、展现特色亮点,避免平淡乏味。

什么是特色?特色就是个性,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优势。亮点就是工作闪光点,就是突出的成绩。听汇报的领导总是喜欢听有内容、有特色、闪亮点的工作汇报,不喜欢听毫无特点、平淡乏味、“一般化”的汇报。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特色亮点呢?一是要把最鲜亮、最感人的内容放到最前边,放到最显眼的位置上,越是有特色、闪亮点的工作越要浓墨重彩,集中反映,使之成为整个材料的重头戏,而对于一般化的、共性的东西则要尽量少汇报,或一笔带过,点到为止。二是要把闪现亮点、最有特色的做法、制度、措施等说清说透,把最得意、最主要的工作成绩尽量展现出来,把最具个性、最鲜活的经验体会充分挖掘出来,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三是要把那些有话可说、有思想可挖、有

经验可总结的内容,作为出彩的地方努力把它写实、写好、写到位。

四、认真提炼概括,写出思想深度。

起草汇报材料不但是一个搜集资料、积累资料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研究工作、总结经验、升华理论的过程。汇报材料的思想性,体现在材料、事例、情况和阐述的道理之中。汇报工作是要适当发议论的。“发议论”就是要通过对一系列材料的解释、分析、综合、提炼,更清晰、更系统、全面地说明情况,从而让上级领导了解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并从事实背后找出本质问题,上升到理论高度,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那么,怎样在汇报材料中体现出思想性呢?主要应把握三点:一是要善于理性分析。二是要善于深入挖掘。三是要善于综合概括。

五、讲究结构层次,注意语言得体。

汇报材料一般包括工作开展情况、做法成效、经验启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今后打算等内容。在结构上首先脉络要十分清晰,其次是线条要单一,再次层次不要过多。

汇报材料主要是说给人听的,这就要求汇报语言要实在、简明,要客观、翔实,有血有肉,有鲜活的东西,不能老是干巴巴的,就几个观点、几根筋,该用事例、数字说话时就要用事例、数字说话,该量化的就要量化。需要虚化时也得“虚”,该归纳的就要归纳,该概括的就要概括。

六、首尾相应,请领导指出错误和纰漏。

公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龚老师针对如何发表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如何掌握科技论文写作的技巧以及写作科技论文的弱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听了这次讲座后,对我的启发很大,尤其是在科技论文创新性的介绍上,龚老师用了较大篇幅去阐述其中道理,去启发大家重新认知。

科技论文是创新性科学技术研究工作成果的科学论述,是某些理论性、实验性或观测性新知识的科学记录,是某些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的科学总结。由此可见,科技论文的一个重要关键词就是“新”。对于如何才能获得这个“新”,龚老师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其中道理:“如果你一味去追求别人从未发现过的东西,就犹如攀登埃菲尔铁塔,越走越高,并且难度越来越大,比你聪明的人很多,失败是注定的结局。而如果你的研究能像大树一样,在主干上生出很多支干,去研究论证或者完善现有的思想,其中就会有新的发现。”龚老师说“科研要尽量走小路,更多的研究工作中的创新是在‘捡漏’。”龚老师讲得非常贴切,科技论文论文要求创新性,但创新性并不意味着要有全新的观点,而且以我们现有的才能也很难发现新的观点。也许我们研究的别人已经研究,我们没有研究的别人也已经研究。那照此下去我们是不是可以放弃所有的研究呢,当然不是!研究方法的完善也算一种创新——静态、动态、亦或是前提的改变。经验数据的验证也是一种创新——假如我们发现自己的思想或理论论述已经被别人发表了,别人的论证方法也很严密科学,但它未必具有普适性甚至未必完全正确。那么我们可以对该思想或理论做一些实验检验。通过检验可以修正前人的模型,提出新的解释。龚老师以他自己为例,详细介绍了他是怎么利用前人的研究,勇于发现错误或偏差,继而通过自己不断的实验推理出新的模型,并在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检验。这就是一种创新。

通过参加此次龚教授的讲座,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写论文的技巧,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科技研究需要创新性,也需要严谨性,更需要脚踏实地。只有一步一步的实验研究,反复的推理论证,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才会发现其中的问题,才会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当中,必然包含了创新。

公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认真做好准备

公文写作是各级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处理公务而按规定格式制作的书面材料。其特点是严谨性、实用性和工具性。要写好公文, 必须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一是明确文稿格式。机关公文种类繁多, 各类文体都有其不同的格式要求, 表述方法, 这是不能随意改变的。二是充分掌握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对于公文写作尤其如此。公文一般都涉及到具体行业和具体工作, 我们必须掌握大量相关材料和一定专业知识及术语, 才能对要写的文稿有充分、翔实的认识。材料是文章的基础, 文稿质量水平的高低不在于文字的堆砌, 而在于对问题的研究分析和对观点的概括提炼, 在于对材料的合理取舍和运用。因此, 在起草文稿前, 要第一时间对文稿涉及到的材料进行搜集整理, 了解实际情况, 落实有关数据, 这样文稿才能充实准确, 言之有物。三是认真谋篇布局。提纲是文章的“骨骼框架”, 是思路要点的文字体现形式。一篇好的文章必定有一个完善的提纲, 如果“骨架”搭的不好, 那么, 无论如何充实“血肉”, 造出的成品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在文稿动笔之前, 先把要表达的观点意图想好, 把文稿的基础框架搭起来, 把提纲写得既清楚又准确, 写作时按“纲”行文, 一气呵成,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写作效率和文稿的成功率、质量。

二、准确把握重点

对于公文来说, 尤其是汇报讲话类文稿, 核心就是体现领导的观点意图。所以在起草前必须准确把握领导的意图, 掌握文章的重点和方向。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领导意图的体现往往有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需要我们去揣摩、延伸、拓展、补充。那么, 怎么才能把握好领导的意图?第一, 应该在平时工作中增强战略思维和大局意识, 把目光放到行业的发展大势上;分析问题要向领导的思考方式靠拢, 争取在站位上接近领导的高度。第二, 要熟悉领导工作思路, 通过多听、多看、多问等方式收集领导观点, 在日常工作中做个有心人。多注意领导办事讲话的方式, 有的时候领导一句话带过的事, 也要多揣摩领导对其深层次的看法, 这样才能积累经验, 在写作中准确把握领导意图。第三, 要提高对领导个人的感性认识, 平时多与领导接触交流。领导的讲话往往站位高、有深度且语言朴实生动, 能体现领导的个人魅力, 所以在平时要认真总结、揣摩领导的语言运用, 尽可能多地在文稿中采用领导的原始语言、常用语言, 这样的文稿才能与领导本人有机地融为一体, 让人听起来自然、亲切。

三、注重学习积累

学习公文写作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要掌握基本知识。公文在取材立意、布局谋篇上都有一定的要求, 特别是在文种、格式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这些规定和要求一般需要通过熟读公文写作书籍来掌握和了解。二要学习模仿范文。模仿是学习的重要形式, 要根据自己所从事的行业, 选择中央文件、领导讲话、行业文件、单位历史文件, 报刊上影响较大的、公认的一些好文章精心研读, 用心揣摩其思路及语言风格, 细心体会其谋篇布局、形式特征。要做到边学习边思考, 把这些高质量、高标准的范文, 与自己的思维成功对接, 融为一体, 快速高效地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学习他人经验。学习写作很重要的一条经验, 就是要认真体会领导同志、有经验的同志从立意构思到谋篇布局, 从着手起草、反复修改到最终定稿的整个过程, 领悟每一个细节。

四、实践锻炼提高

思考是公文写作水平提高的最有效环节, 实践是经验获得的最根本手段, 唯有勤思苦练, 才能持续提高。一是联系实际。要坚持学习上级各类文件、会议精神, 积极了解本部门工作进度和动态。要做到对上级的指示精神、通知要求熟记于心, 对当前工作情况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将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当前工作联系好, 找准上下结合点、切入点, 把上级的精神变成具体的工作措施和要求, 写出的文章才能既有高度和深度, 又有可操作性。二是勤于思考。思考是水平提高的最有效环节, 实践是经验获得的最根本手段, 唯有勤思苦练, 才能持续提高。写作要有积极的思考精神, 对起草的文稿, 无论大小, 修改的多少, 都要认真思考总结, 每看一篇文章、报道都要多思考、多联想, 不能只为读而读, 那样很难提高思想境界。三是勇于实践。公文写作就是要在学习思考的基础上, 坚持经常“润笔”, 真正把学来的东西写出来、用到位、讲清楚。练习要从简易的文体、文种开始。先从写便条、信息条目、会议纪要等短小文稿开始, 到新闻简报、请示报告等中篇文稿, 再到工作总结、本单位及上级领导讲话, 最后执笔或组织起草大型会议报告等需要多位作者甚至单位全体同志参与意见的公文。通过始终如一的学习和实践, 达到量的积累, 实现质的飞跃, 切实提高公文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摘要:“办文”是办公室的主要工作之一, 公文写作能力更是办公室人员的必备素质。本文从工作实际出发, 详细地阐述了当前办公室公文写作的准备工作、重点把握、学习积累与实践锻炼等方面的一些体会。

公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四、专八英语作文的几种有效开篇段写法

漂亮的开篇是获取作文的高质量,同时也是高分数的重要部分,为了帮助同学们掌握有效的开篇手法,我在此重点介绍6种常见的、也是有效的作文开篇方法。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至少每周开篇方法要练习使用3-4次,形成较深刻印象。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开篇方法要重点练习使用,直到熟练掌握。

1.使用数字

数字能够使人感到我们不是在空谈,能给人一种真实地感受。人们通常喜欢用数字说明问题,也容易受数字影响。所以我们可以使用数字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Every day millions of job-hunters in the world write letters of applications, wishing that they would be given a chance of interview. 2.用问题

在文章开始我们可以向读者提出问题,让读者跟着我们一起思考。但是要注意的是,我们提的问题不能简单,也不能太多,一般绝对不可以超过两个。通常情况下,我们的问题都会是设问句,答案就是文章的话题。

Now in our society what do you have to do if you want to find a job? What lies between you and an ideal job? (That is interview.)或者

Do you know any university graduate who does not want to succeed in the society? What does it take for a university graduate to succeed in the modern society? 3.用引语

我们可以引用名人名言或者某一领域里的专家的话。这种引言既可以是与我们的中心思想相一致的,也可以是有争议的,这样都可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比如:“Success comes not only from perspiration and inspiration, but also from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in interviews,” commented Dr. Kenly in his book. 或者According to traditional Chinese thoughts, a talent must be excellent at ability and morality.

4.直奔主题式或开门见山式(Direct opening) 引言段可以直接表明文章的主题。 以2005年题目为例,“Interview is frequently used by employers as a means to recruit prospective employees. As a result,there have been many arguments for or against the interview as a selection procedure. What is your opinion? Write an essay of about 400 words to state your view.”比如我们可以这样开始: Nowadays interview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recruitment或者 In the modern society,almost all university students look forward to success in employment.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这种单刀直入的方法容易显得过于唐突,读者心理上不易接受。另外,它还可能会使人觉得文章内容单薄,给人以作者思想贫乏之感。所以我们并不推荐这种方法。 5.收网式(Narrowing—down)

这种方法通常由一个宽泛的、读者非常认同的事实开始,然后逐步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文章要讨论的话题。前面的开头相当于一个铺垫,给读者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比如2005年的题目,我们还可以说: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more and more companies have come into being.When they need to take up more people,employers usually select through interviews.Similarly,when people need to find a job,they also need to perform well in interviews.Therefore,interview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modern society. 而对于2002年的题目,“All of us would agree that in order to be successful in the present-day society,we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to possess certain personal qualities that can enable us to realize our aims.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personal quality of a university student?” 我们可以说:One feature of the modern society is the more respect given to individual values. When fighting for personal values and success,students need to catch good opportunities,but they also need to possess some essential personal qualities.

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我们的网要撒得很开,但是收网时既不要太快,又不能过慢。如果在开始那个宽泛的话题上停留过久,就可能会使文章有跑题的危险。我们建议大家最多用三句话,就把网收起来。 6.驳论式(Refutation)

这种方法是先说出一种与本文观点相反但读者可能会同意的观点,然后话锋一转,指出这一观点是错误,并亮出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用这种方法写2005年的题目,就可能是这样:

Many of us may agree that China is a society relying heavily on guanxi, or relationship. We may all have the experience of having to resort to certain relationship in order to get something done, to find a good job, for example.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recruitment is conducted more and more on the basis of interview rather than on various personal connections. 而2002年的题目,可以是这样:

As the modern society puts more emphasis on personal difference and personal values,it provides mor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seek success. However,the fact is that not everyone can succeed.Success calls for certain opportunities,but more importantly,it calls for many personal qualities.

在这种方式的开头中,转折词but或者however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读者脑海中造成一次撞击和冲突,所以比较能引起读者的关注。而如果我们能在阅卷老师业已疲惫不堪的脑海中形成这样一次撞击,就有可能给他们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当然,有些写作课可能还会介绍其他的开头方式,如讲故事(anecdote)等,但是对于考试来说,我们认为以上6种是最简洁、最高效的。

另外还要指出,有些同学可能认为直接引用题目中提示部分的内容是一个保证不跑题的方法,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就是这样:

Nowadays interview is frequently used by employers as a means to recruit prospective employees.As a result,there have been many arguments for or against it as a selection procedure.Some people regard it as a good way to select employees within a short time while others think it is not proper to decide oil a person just by interview.But, all of them have some truth.

公文写作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近日,我参加了由XX老师主讲的通讯员培训。XX老师以《XX报》稿件为例,讲解了新闻写作的基本要领、采访技巧、经验体会等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做好企业新闻、做大做强宣传报道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撑,也深刻的体会到了新闻通讯员“手中一支笔,胸中百万兵”的宏伟气势。以下是我参加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培养新闻敏感,就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新闻点。“世界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新闻记者来讲,要从关心企业发展,调动全员共识的角度,积极挖掘提炼那些体现事物新发展的闪光点。新闻敏感的培养,除了调动感官,还要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借助领导讲话关键词、年度工作报告、内部报纸等,为发现新闻点提供价值导向。对于企业新闻来讲,各基层单位的基本业务是高度重合的,都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但如何推陈出新,新瓶装旧酒就有学问了。优秀的记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条好的新闻更多的是在和采访对象偶尔聊天过程中不经意发现的。真正的采访并不局限于“你问我答”的有板有眼,而是要求你融入采访对象的所思所想所感,做一个善于沟通的有心人。

其次,企业新闻的专业化问题。企业新闻和大众传媒中的新闻所承载的职能是不一样的,企业新闻的服务对象更加具体,就是围绕企业发展做文章。企业新闻特殊性,造就了其自身存在的相较与社会媒体新闻所不具备的优缺点。在企业内部,我们一般不存在被受访者拒绝的现象,更易于展开采访,但由于工作实际情况,有时我们来不及直接和采访对象进行深入交流,甚至仅通过汇报材料修改提炼而来,这就造成了细节挖掘不够的问题,其宣传效果自然就大打折扣了。因此,企业新闻在突出特殊性的同时,要应尽可能的体现新闻的一般性特征,向新闻专业化迈进。在报道艺术上,除了正面宣传的单一模式,需进一步凸显新闻解决问题功能的发挥。这就要求我们在强调新闻业务技术的同时,更应从受众心理出发,依据企业内部舆情,因势利导,按新闻规律办事,将企业宣传工作推向更高水平。

第三,新闻文风务必生动活泼。对于企业来讲,公文写作是日常文字工作的主体,由于公文写作已经形成一种既定模式,所以做宣传工作,首先要突破的就是由公文文风向新闻文风的转变。当然对于新闻语言的锤炼来讲,我们仍需不断突破,避免落入一种或几种写法的窠臼,在遵循新闻规律前提下,注重用鲜活的语言呈现鲜活的事实。

上一篇:车床主轴范文下一篇:旅游基础设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