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改错范文

2023-09-19

公文写作改错范文第1篇

××镇人民政府:

对你镇的数次请示,经研究作答复如下:

其一,原则同意批准你镇建立联合贸易公司,负责本镇的内、外贸易工作。你镇应尽快使联合贸易公司开始营业。

其二,你镇提出试行“关于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处罚办法”最好不执行,因为这个办法违反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其三,对你镇提出要建一俱乐部活跃居民文化生活一事,予以批准,但规模要适当控制,量力而行。 其四,同意你镇组团参加在上海举办的服装节和在服装节上进行引资促销活动。 ××市人民政府 2001年×月×日 【要点】

一是违反一文一批的原则。市政府在积存了某乡四件请示之后,才合在一起给了这样一个批复,这样做有多种弊端:(1)延误时间,耽误下级工作;(2)多种事项集于一篇公文之中,内容杂乱;(3)一份公文涉及多方面工作,给下级落实带来困难。因为这些工作在下级机关是由不同单位和不同负责人分管的,由哪个负责人承担批复的落实工作,不好确定。正确的做法是,下级报来一份请示,就及时回复一份批复。对方的四份请求,应有四份相应的批复。

二是标题不合要求。本批复的标题只有文种品称,没有发文机关和主要内容,不够认真严肃,也影响工作效率。

三是用语含糊不清,观点不明确。如“原则同意”、“最好不执行”、“违反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都没有明确指出自己的观点,使下级无法执行。 四是时间要用汉字,不能用阿拉伯数字。

二、公文改错题(找出下列公文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本题10分。) 关于申请拨给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报告 省行:

×月×日,××地区遭受了一场历史上罕见的洪水袭击,×江两岸乡、村同时发生洪水,灾情严重。经初步不完全统计,农田受灾总面积达38000多亩,各种农作物损失达100多万元,农民个人损失也很大。灾后,我们立即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并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同时,为帮助受灾农民及时恢复生产,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对恢复生产所需的资金,以自筹为主。确有困难的,先从现有农贷指标中贷款支持。

二、对受灾严重的困难户,优先适当贷款,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到×月×日止,此项贷款已达××万元。

由于这次灾情过于严重,集体和个人的损失都很大,短期内恢复生产有一定的困难,仅靠正常农贷指标难以解决问题。为此,请省行下达专项救灾贷款指标××万元,以便支持灾区迅速恢复生产。 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 ××银行××市支行 一九九八年×月×日 【要点】

一、文种选择有误

从标题看,这篇公文是向省行提出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申请,目的是获得省行的批准。从正文的主体部分看,两条措施确属报告性质,但随后出现的专项贷款请求,就不是报告应有的内容了。从结语看,“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有着很强的期复性。因此,综合起来看,这篇公文应改为《关于拨给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请示》。

二、内容含糊

这是由于原文混淆了报告和请示的界限而造成的。写请示,只需写明请示缘由、请示事项,最后提出请示要求即可,与此无关的内容不应写入。而原文提出的两条措施:“对恢复生产所需的资金,以自筹为主”、“对受灾严重的困难户,优先适当贷款”,既不是请示缘由,也不是请示事项,不应该写入文中。

三、语言不准确

文中有多处语言不确切。如“×江两岸乡、村同时发生洪水”,×江两岸所有村庄都遭受洪灾似不可能,“同时发生”更不可能。“灾情较重”跟后面“这次灾情过于严重”的说法相龃龉;“据初步不完全统计”,“初步”和“不完全”语意重复。

三、公文改错题(找出下列公文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本题10分。)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今年初,枝江县董镇信用社职工××同志为保卫国家财产,面对英勇歹徒,顽强搏斗,最后擒获歹徒。为此决定:授予××同志先进工作者称号。

国务院希望各条战线的群众、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认真贯彻十三届四中、5中、6中全会精神,胸怀全局,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90年4月24日 要点:

1.标题结构不完整,应改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授予××同志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决定”。 2.“今年初”这一时间概念表达不当,应改为“1990年初”。 3.枝江县前应冠以省名。 4.“英勇歹徒”的表达有误。

5.“群众、工人、„„”等搭配不当。 6.数字表达不一致,不应用阿拉伯数字。 7.作者排列有误,应分两行排列。 8.日期书写有误,应用汉字。

四、公文改错题(找出下列公文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本题10分。)

××市工业局文件 ××字(2002)××号

签发人:张平

××市工业局关于印发“关于节减行政经费的几项规定”的通知

我局同意××市财政局“关于节减行政经费的几项规定”中提出的意见,认为切实可行,请结合本单位的情况参照执行。

附:××市财政局文件 2002.10.16

主题词:印发、规定、通知

抄送:××市人民政府、××市财政局 要点:

(1)发文字号不规范,应为××〔2002〕23号;

(2)下行文不应标注签发人,应取消,发文字号居中排列;

(3)标题不规范,应将“印发”改为“转发”,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4)缺主送机关,应写明收文单位名称;

(5)转发同级机关公文,不应用批示语气,如“我局同意”、“所提意见切实可行”等; (6)《规定》属规范性公文,应认真执行而不应写“参照”执行; (7)附件说明不规范,应具体写明附件的标题;

(8)成文日期不规范,应用汉字写全年月日,即二〇〇二年十月十六日;应加盖印章;

(9)主题词不规范,应表明公文的主题项:行政经费;主题词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不用标点符号; (10)转发公文不应再向其他机关抄送,应取消抄送机关。

五、指出下列公文的错误,并修改公文,然后根据修改后的公文写一份回复性公文。

公 函

北师大外语学院,

首先,我们以山西管理职业学院的名义,向贵院致以亲切的问候。我们以崇敬和迫切的心情,冒昧的请求贵院帮助解决我院当前面临的一个难题。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我们经与某某学院磋商,决定派三位老师到该院进修学习,只因该院正处在基建建设时期,基建工程尚未完毕,以致本院职工的住房和学生的宿舍拥挤不堪。我院几位进修教师的住宿问题,虽几经协商,仍得不到解决。然而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培养人才,时不我待,我院几位老师出省进修学习机会实属难得,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要使他们有效地学习,则住宿问题是必须解决的。

为此,我们在进退维谷的情况下,情急生智,深晓贵校府高庭阔,物实人齐,且具有助人为乐,救人之危的美德。于是,我们抱着一线希望,与贵院商洽,能否为我院教师进修学习提供方便,并同时解决其住宿问题,如贵院对于住宿一事能够解决,我们将不胜感激!

以上区区小事,不值得惊搅贵院,实为无奈,望谅解。并希望尽快得到贵院的答复。 此致

敬礼!

山西管理职业学院(公章)

二〇〇七年十一月

错误之处:

①、标题不规范,应写规范标题。 ②、主送机关位置不规范。

③、结语不规范,不能用书信的结语作函的结语,应写“请函告为盼”等。 ④、成文时间书写不完整。

⑤、此函的缘由和事项叙述啰嗦。

⑥、文种语言有献媚之嫌,又有不敬之词。 ⑦、语言不规范,不简洁。

历年公考公文改错真题

公文改错题(指出下列公文的8处错误) 关于办理商标注册附送证件问题的批复

《关于办理商标注册附送证件问题的请示》收悉,国务院大致同意关于办理商标变更、转让或者续展注册时不再附送原商标注册证的意见,但考虑到这一问题涉及《商标法实施细则》的修改,特批复如下,盼遵照执行。

本批发第一项、第四项由你局在1995年12月15日前发布。第二项、第三项由你局在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一前发布。

国务院

1995年4月23日制发

①标题不完整

②缺主送机关

③"大致同意"用法不当

④实施细则应用全称

⑤语气不当"盼......" ⑥"一九九八......"表达错误

⑦作者位置不当

⑧"制发"二字多余。

中国人民银行××市分行

关于转发总行《储蓄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 ×银发[2002]×号

现将总行的《储蓄工作座谈会纪要》转发给你们,请立即组织研究,展开讨论,并根据《纪要》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当前,首先要抓好第一季度的工作,以便为全年工作打下基础。

中国人民银行××市分行 二〇〇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一般来说,转发性通知只能有一个目的,或为执行,或为讨论,或为参考,二者不能兼得,更不能三者兼得。上面这则通知一方面让人家“研究讨论”,一方面又让人家“贯彻执行”,这二者是不可兼得的。因为“研究讨论”意味着转发对象尚不成熟,还没有达到“执行”的程度;而“贯彻执行”却意味着转发对象已经成熟,已经没有“研究讨论”的必要了。作者在这里显然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背了形式逻辑中的不矛盾律。这是转发性通知中的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

××镇人民政府:

对你镇的数次请示,经研究作答复如下:

其一,原则同意批准你镇建立联合贸易公司,负责本镇的内、外贸易工作。你镇应尽快使联合贸易公司开始营业。

其二,你镇提出试行“关于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处罚办法”最好不执行,因为这个办法违反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其三,对你镇提出要建一俱乐部活跃居民文化生活一事,予以批准,但规模要适当控制,量力而行。

其四,同意你镇组团参加在上海举办的服装节和在服装节上进行引资促销活动。

××市人民政府

2001年×月×日

一是违反一文一批的原则。市政府在积存了某乡四件请示之后,才合在一起给了这样一个批复,这样做有多种弊端:(1)延误时间,耽误下级工作;(2)多种事项集于一篇公文之中,内容杂乱;(3)一份公文涉及多方面工作,给下级落实带来困难。因为这些工作在下级机关是由不同单位和不同负责人分管的,由哪个负责人承担批复的落实工作,不好确定。正确的做法是,下级报来一份请示,就及时回复一份批复。对方的四份请求,应有四份相应的批复。

二是标题不合要求。本批复的标题只有文种品称,没有发文机关和主要内容,不够认真严肃,也影响工作效率。

三是用语含糊不清,观点不明确。如“原则同意”、“最好不执行”、“违反上级有关文件精神”,都没有明确指出自己的观点,使下级无法执行。 四是时间要用汉字,不能用阿拉伯数字。

××市工业局文件 ××字(2002)××号 签发人:张平

××市工业局关于印发“关于节减行政经费的几项规定”的通知

我局同意××市财政局关于节减行政经费的几项规定”中提出的意见,认为切实可行,请结合本单位的情况参照执行。

附:××市财政局文件

2002.10.16 主题词:印发、规定、通知

抄送:××市人民政府、××市财政局

(1)发文字号不规范,应为××〔2002〕23号;

(2)下行文不应标注签发人,应取消,发文字号居中排列;

(3)标题不规范,应将“印发”改为“转发”,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4)缺主送机关,应写明收文单位名称;

(5)转发同级机关公文,不应用批示语气,如“我局同意”、“所提意见切实可行”等; (6)《规定》属规范性公文,应认真执行而不应写“参照”执行; (7)附件说明不规范,应具体写明附件的标题;

(8)成文日期不规范,应用汉字写全年月日,即二〇〇二年十月十六日;应加盖印章; (9)主题词不规范,应表明公文的主题项:行政经费;主题词之间空一个汉字位置,不用标点符号;

(10)转发公文不应再向其他机关抄送,应取消抄送机关。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今年初,枝江县董镇信用社职工××同志为保卫国家财产,面对英勇歹徒,顽强搏斗,最后擒获歹徒。为此决定:授予××同志先进工作者称号。 国务院希望各条战线的群众、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认真贯彻十三届四中、5中、6中全会精神,胸怀全局,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90年4月24日

1.标题结构不完整,应改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授予××同志先进工作者称号的决定”。 2.“今年初”这一时间概念表达不当,应改为“1990年初”。 3.枝江县前应冠以省名。 4.“英勇歹徒”的表达有误。

5.“群众、工人、……”等搭配不当。 6.数字表达不一致,不应用阿拉伯数字。 7.作者排列有误,应分两行排列。 8.日期书写有误,应用汉字。

公文改错题(找出下列公文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本题10分。)

关于申请拨给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报告

省行:

江两岸乡、村同时发生洪水,灾情严重。经初步不完全统计,农田受灾总面积达38000多亩,各种农作物损失达100多万元,农民个人损失也很大。灾后,我们立即深入灾区了解灾情,并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同时,为帮助受灾农民及时恢复生产,我们采取了下列措施:

一、对恢复生产所需的资金,以自筹为主。确有困难的,先从现有农贷指标中贷款支持。

二、对受灾严重的困难户,优先适当贷款,先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到×月×日止,此项贷款已达××万元。

由于这次灾情过于严重,集体和个人的损失都很大,短期内恢复生产有一定的困难,仅靠正常农贷指标难以解决问题。为此,请省行下达专项救灾贷款指标××万元,以便支持灾区迅速恢复生产。

以上报告当否,请批示。

××银行××市支行

一九九八年×月×日

一、文种选择有误

从标题看,这篇公文是向省行提出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申请,目的是获得省行的批准。从正文的主体部分看,两条措施确属报告性质,但随后出现的专项贷款请求,就不是报告应有的内容了。从结语看,“以上报告妥否,请批示”,有着很强的期复性。因此,综合起来看,这篇公文应改为《关于拨给灾区贷款专项指标的请示》。

二、内容含糊

这是由于原文混淆了报告和请示的界限而造成的。写请示,只需写明请示缘由、请示事项,最后提出请示要求即可,与此无关的内容不应写入。而原文提出的两条措施:“对恢复生产所需的资金,以自筹为主”、“对受灾严重的困难户,优先适当贷款”,既不是请示缘由,也不是请示事项,不应该写入文中。

三、语言不准确

公文写作改错范文第2篇

一、 单项选择题

1. 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

A. B.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C. 通用公文、专用公文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

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

D. 收文、发文

正确答案是:B 您的答案是:

2. 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

A. C. 内部使用文件机密文件 D. 绝密文件B. 秘密文件

正确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

3. A. 下面公文写作中不恰当的是(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 )。

反腐败进行到底

B. 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着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C. 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

D. 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元

正确答案是:A 您的答案是:

4. A. 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 )。 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

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 “啊”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正确答案是:B 您的答案是:

5. 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 党、政、军各类机关

C. 国务院及其各部门 D. 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正确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

6. A. 撰写交流信息的通知,要求做到:( )。 B. 说明制发的意义

C. 侧重叙事,在叙事基础上阐明道理不必予以评论,也无需阐发意义和目的

D. 必须有明确的政策依据

正确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

7.

《关于查禁赌博的通告》显然应具备:( )。

A. B. 较强的时效性C. 教育性,以引起人们警觉和注意

D. 知照性,被动性 用于公布需要人们周知的事项

正确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

8. A. 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 )。

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 通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 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 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正确答案是:D 您的答案是:

9. 公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以下各阶段的先后排序应为:( )。

A. 会商→核稿→注发→发出 B. 核稿→用印→缮印→发出

C. 核稿→会商→用印→缮印 D. 拟稿→注发→签发→发出

正确答案是:A 您的答案是:

10. 以下所列不属于核稿要求注意的事项的是:( )。

A. B. 要求格式规范,文体正确,结构完整行文方向是否正确,有无多头主送、滥

抄滥报、违制越级行为现象

C. D. 实践中拟稿与核稿是不可逆的过程公文是否经一定会议讨论通过,是否需

上报并已获批准

正确答案是:C 您的答案是:

二、多项选择题

1. A.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公文的结构就是指公文的组织构造 )。 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会议通过

的时间或印发时间为准

C. 发文就是指本机关制成发往外部的文件

D.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

正确答案是:B,C 您的答案是:

2. 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这种特殊性表现在( )。

A. B. 采用白话文形式

C. 具有真实性、合法性D. 具有规范性、相对确定性

用议论、说明、叙述多种方式表达

正确答案是:A,D 您的答案是:

3. 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

( )。

A. 墨汁 B. 碳素墨水 C. 蓝黑墨水 D. 纯蓝墨水

正确答案是:A,B,C 您的答案是:

4. 公文词语特点主要是( )。

A. 公文词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的使用频率高

B. 介宾词组、联合词组的使用频率较高

C. 排斥使用一般的口语词、方言词和土俗俚语

D. 词语一般不使用谚语、歇后语,也不能使用简称语

正确答案是:B,C 您的答案是:

5. 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联合行文?( )。

A. 同级政府之间 B. 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之间

C. 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之间 D. 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正确答案是:A,B,C 您的答案是:

6. 撰写通报要求做到:( )。

A. 内容具有典型性,事例有代表性B. 通报材料必须经深入调查和反复核实

C. 应使用说明与叙述的表达方式 D. 必须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与法规依据

正确答案是:A,B,C 您的答案是:

7. 以下不属于通知的特点有:( )。

A. 具体法定权威性与执行性 B. 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

C. 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D. 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正确答案是:A,C 您的答案是:

8. 以下关于简报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在末页下端用两条平行线可作简报报尾的标志

B. 不应将正式公文以简报的形式发表

C. 简报印有报头,位于第一页上方,约占全页1/3或1/4左右

D. 简报是机关用以撰写重要公文的基础材料之一

正确答案是:A,B,C,D 您的答案是:

9. 以下公文属批办工作对象的有:( )。

A. 确无规定处置方案的业务性公文

B.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中国共 产 党党校工作暂行条例>的通知》

C. 《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

D. 非常规公文

正确答案是:A,D 您的答案是:

10. 用印时应加以注意的事项有:( )。

A. 原则上以谁的名义制发公文,就用谁的印章

B. 印章应盖在成文日期上方,并注意上不

压正文,下不压日期

C. 代章时应标明“代章”字样

D. 印前须经批准的,不经规定领导者签发的公文一律不予用印

正确答案是:A,C,D 您的答案是: 公文写作文集2[4-5试题集及答案] 公文写作统习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1.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

确定的。

A. B.撰写者本人或团体机关党政负责人

C. D.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作者的上级机关

2. A.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完整

B.生动 。

C.3.突出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

D.简明

范的法规、规章同于()。

A. C.规范性文件4.呈请性文件 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

B.D.领指导性文件证明性文件

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A.平件

C.5.特急件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

B.D.加急件急件

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A.草稿

B.定稿

C.6.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正本

D.副本

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 C.逐级行文7.越级行文 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

B.D.多级行文直接行文

()。

A.该卷烟厂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奋发自强,在上半年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就创造出产值比去年同期增

长200%的奇迹

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议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等纪律处分的处理

D.9月一艘在巴拿马注册的名为9日1时30分在斯里兰卡东部亭可马“协友”的货轮里突然遭到泰

米尔“猛虎”组织袭击而失事,五名船员失踪 8.“由于我们没有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结果给流氓、惯偷、坏人造成了盗窃、行凶、阴谋破坏的

可趁之机”这句公文用语显然是不规范的,其不正确的原因是()。

B.A.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歧义

C.句子成分搭配不当语序安排欠妥当

D.不合乎事理

A.9.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当一组概念表现由。

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

间发展顺序排列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进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达,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

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

啊”“呢”“吧”等,“吗”也展可能不用或少用

10.调查报告的特点是()。

A. B.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执行性

C.D.作者广泛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成的用于揭示事

物真象与规律的报告

11.关于答复询问的报告,叙述错误的是()。

A. B.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可夹带请示事项

C.D.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种

内容准确真实,实事求是地向领导机关

作认真负责的报告

12.函灵活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公务联系的各个领域,以下事项不适宜使用函件这一形式的有()。

A.北京市人民政府就X X发电厂建设问题向国家计委申请

B.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就浦东新区的道路规划问题向上海市交通厅询问

C.上海市公安厅就打击车匪路霸问题向华东六省的公安厅提出建议

D.国务院、中央军委就军队营区外义务植树进行指示

13.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通用公文,文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14.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

A. B.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标题须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D.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可以采用一般文章标题的形式在标题

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15.立卷的文件是已经办理完毕的;立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

A. B.反映本机关的活动便于检索和管理

C.便于映证机关工作的历史

D.16.便于研究有关问题公文立卷的具体方法很多,但其本质

都是()。

A.一案一卷,一会一卷

B. C.同人同事立一卷统计表、报表合卷

D.17.把握文件的特征编目是对组合之后的文件加以系统排

列并编列出()。

A. B.卷内文件次号卷内文件目录

C. D.编制立卷目录

立卷计划和案卷目录

二、多项选择题 1.公文提纲的内容包括()

。 A. B.公文标题

公文开头

C. D.表述层次及论点、论据、字数安排

结尾

2.A.下面说法错误的有()

盖印应端正、清晰,做到上压正文,下。

压成文日期。

B.C.一件联合发文,可有数个发文号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

的签发日期为准。

D.公文中的附注一般标注于主题词下方。 E. 3.题注一般用圆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

A. C.副本定稿

B.D.草稿试行本

4.E.选定公文种类主要的原则方法是()暂行本

A. B.考虑行文的具体需要。 考虑本单位的权限

C.

D.考虑公文撰拟者的写作水平

5.考虑行文走向国家对公文的格式有具体的要求其特

点有()。

A. C.结构完整6.规定公文的统一规范格式,其目的在于相对确定性

B.D.规范性灵活性

()

A.维护公文的严肃性

B.维护公文的有效性

C.维护公文的权威性

D.维护公文的准确性

7. A.主送机关有以下几种()上级机关

C. 8.通报有以下特点()平行机关

B.D.下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

A.。

B.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让事实和数据说话,

而不过多地阐发和论证道理

C.具有教育性质,主要起宣传教育、沟通情况和交流经验的作用

D. 9. A.通报按其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表彰性通报

B.。

C.10.指示性通报通报的总体结构包括()

D.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

A. C.标题正文

B.主送机关

11.D.通报的日期

A.B.通报用来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通报与通知的区别是()。

通报的事例典型,情况重要,具有较大

影响

C.通报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广泛注意和从中受到教育,而不着重要求予以具体办理和执行

D. 12.通知有主送机关通报没有主送机关 A.权威性批复具有以下特点()

C.13.被动性下列有关说法,能用来说明批复有明

B.D.针对性公开性

确针对性的是()。

A.批复只印发给申报请示的单位及有关单位

B.批复的内容只答复请示的具体事项

C.D.批复的内容应予认真遵守与执行批复的开头和结尾要与请示的标题与

发文字号相互照应

14.批复在制发前需进行认真的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

A. B.查阅有关的规定和指示调阅前案处理的材料

C.与内容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协商

D.15.调查研究请示的理由、下列各具体事项可以使用请示这一文事项与具体要求 种的有()。

A.请求协调与帮助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B.请求审核批准或批转本机关制定的法规、规章或决定、报告等。

C.请求协调与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D.根据规定必须履行审批程序的事项

16. A.请示的主送对象可以是()

B.有商洽必要的平行机关需请求其批准的不相隶属机关

C. D.直属的上级领导机关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17.A.各机关对于自己无权决定或难以处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的问题均应制发请示公文

B.请示这类公文要求上级回复,故应与工作报告相区别

C.某机关对于后勤的安排,因几位领导意见不一致,此时应该制发请示

D.18.请示不能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分办的主要依据是文件的性质、重要

程度、()等。

A. B.涉密程度缓急时限要求

C. D.内容所涉及的职责范围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19.签收文件的工作由()完成。

A.B.专职外收发人员兼职外收发人员

C D..通讯人员各机关的领导、负责人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具有正式法定效用的文本有()。

A.正本

B.试行本

C.2.暂行本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

D.修订本

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

A. C.条例3.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办法

B.D.规定决定

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

A.命令

C.批复

B.D.指示通知

4.公文中的词语应()。

A.含义确切

B.韵味无穷

C.可圈可点

D.包彩丰富

5.A.下面说法正确的有()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部发布文。

B.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文件

C.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汇报工作

D. 6.公文词语要求()党政机关尽可能地增加联合发文。

A.选择最贴切,最能表情达意的

B.尽量使用同音调

C.使用口语词、歇后语,谚语

D.为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大量用同意词

E.使文章新颖,可用方言词汇

A.7.维护公文的简明性易出的问题是()。

B.赘言泛滥,大量重复C.语言含混、语义多歧

D.归类不准、文不对题

E.主题不明、离题万里

8.内容不全,挂一漏万A.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B.公文的保密性

C.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D.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9.A.承办公文工作的依据主要是()施行办法的严密

。 B.有关法律、法规、制度

C.一部分群众的要求D.上级领导做出的批示

上级领导传授的意图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6.A11.B

7.A2.A

8.D3.A

4.D

5.C 13.D 17.B

12.D

9.B

10.D 14.A

15.B

16.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4.ABD8.ABC

5.ABC 2.ABD

3.ACDE 11.BC

9.ABD 12.ABC

10.AC 6.ACD

7.ABC

13.AB 14.ACD17.ABD

18.ABC 15.ABD

19.ABC

16.CD

三、不定项选择题

1.ABCD7.AE

8.B 2.C

9.ACD 3.B

4.A

6.A

公文写作练习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1.公文撰写者的政治素养,最主要的是学

习()

A. B.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知识

C. D.业务理论能力训练

2. A.撰写公文的基本步骤之一是()收集材料,调查研究。

B. C.观点正确,主题突出

用语得体,简明生动

D. 3.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A.传播知识

B. C.具备查考价值中西文字材料

D.4.根据文件来源,在一个机关内部可将公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文分为()。

A. B.收文、发文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C. D.通用公文、专业公文

本机关制发的和内部使用的公文。

5. A.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种是()请示

B.通知

C.函

D. 6.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通报

A. B.上级机关层次级别较高的主管部门或机关

C D.同级机关主送机关

7. A.公文的结尾,通常采用下述形式()交代制发公文的根据与目的 。

B. C.直接点明结论.发出号召,提出希望与要求以阐明制发此文的原因

D. 8.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表示敬意、谢意

A.阿拉伯数字

B. C.汉字汉字大写

D.9.用于行政管理的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皆可“命令(令)

”,其发布权限属于()。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 C党、政、军各类机关

国务院各部门

D10.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在下列关于会议纪要特点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

A.纪要的性质取决于会议的内容性质与印发会议纪要的目的要求

B.会议纪要有交流会议信息,介绍经验的作用,但没有约束执行的效用

C.撰写会议纪委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作各种调查,广泛选取材料

D.撰写会议纪委以叙述为主要在这方式,也可叙议结合

11.以下对公文撰写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有()。

A.撰写指示,应针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需要,阐明工作原则与方法,具有扎实的事实基础与明确的

目的性

B.撰写通知应重点突出,措施具体,使爱文者能正确理解并准确执行

C.会议纪要要准确真实反映会议内容对与会者发言与议定事项严禁删节

D.撰写通报,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

12.简报不具有以下哪一特点()。

A. B.连续性,大部分简报需连续分期印发明确的针对性

C. D.简明,简报,贵在

13.快速有强烈的时间性“简撰写一篇简报,一般情况下要符合下 ”

列哪点要求()。

A. B.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C.一般用分条列项形式表述要求简明精炼,突出重点,字数一般控

制在千字左右

D.要求首先讲清形势,说明意义

14.对于简报的标题,应做到()。

A. B.写明发支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写明主编单位与文种

C.概括揭示简报主题

D.A.15.用套红大字排印,反映简报类型

公文格式主要是对载体规格尺寸及区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划分、公文各组成部分的排列顺序与编排式样、文字符号的

形体及尺寸等予以规范

B.C.简报虽限定阅读范围但不具有机密性公文所针对的问题是反复多次运用的,

涉及多数人而非少数人的一般普遍性问题

D.条例在党的机关可作为党内规章的名称,用于规定某些规则和准则。

16.机关实现管理职能的必要条件是()。 A.领导人的决策

B. C.公文处理 D.机关的组织形式

人才的使用情况

17.A.机关领导人在公文完成稿上的亲笔签公文上的签署是指()

名,标志文稿形成,并可以此作为印发正本的依据

B.以机关领导人名义发文时,签发公文的领导人亲笔在公交正本落款处签注的职务、姓名

C.由机关领导人在收支上签注的批示性处置意见

D.由承办公文的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完毕的公交上签注的对该文承办的经过与结果的说明

18. A.对发文稿的审核批示批办是指()。

B. C.对收文应如何办理所作的批示

对收支应如何办理提出的建设性方案

D.对公文正本的复核意见

二、多项选择题1.下面哪些修辞格在公文中防害直接表

意,易生歧义?

A. B.对比和换算、反复夸张和反语、双关

C.象征和婉曲、讽刺

D. 2.公文的总体结构大致包括()含蓄和幽默、夸张

A. B.行文根据和是目的具体事情或事理

C.对事情事理的态度或要求

D. 3.下面说法错误的有()完整平实

。 A.

B.公文的标题由作者、事由、文种组成拟写标题时,为了简炼,可以不标明文

种。

C.所有的规范性公文的标题,都可以省略作者及事由部分。

D.为了语意确切,不产生歧意,公文标题字数可以到60字以上。

E.每一份公文都必须正确标明文种a

4.A.下面说法正确的有()不同文字稿本是同一内容用两种或两。

种以上文字撰写的文本。

B.草稿是原始的非正式文稿,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效用。

C.副本是正本的复份,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D.试行本是试验推行本,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E.定稿即正本。

5. A.密级标志经常用以下一些文字表示()。 C.特密6.报送上级机关的公文应注明签发人,其机密

B.D.秘密绝密

作用是()。

A. B.表明机关发文的具体责任者

C.督导各级领导者认真履行职责提高公文质量

D. 7.机关之间公文传递的方式有()为直接联系与查询有关事宜提供方便。

A. C.逐级行文8.严格控制公文数量,简化行文手续其主越级行文

B.D.多级行文直接行支

要措施是()。

A.可发可不发的坚决不发 B.C.控制发文数量,越少越好在报刊上全文发布的行政法规和规章

可不再行文

D.避免重复材文

9.请示的结语部分有多种说法,请选出表达不太妥当的几种()。

A.“ B.“以上要求,请予批准如同意,请批复”

C.“ D.“上述意见,是否要当,请指示10.上述意见。请考虑下列有关请示的主送机关,正确的说”

” 法是()。

A.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在报送时应将这些领导机关都作为主送单位

B.C.请示不要报送到领导者个人请示根据内容需要,有时也抄送到下级

机关

D.请示应按机关的隶属关系,逐级报送,一般情况下不能越级报送

11.下列几组公文,属上行文的是()。 A. B.报告、请示

报告、函

C.

D.请示、工作报告

12.通报、请示国是机关公文的一种,

亦即公务信件,它的适用范围是()。

A. B.平行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不相隶属机关之门询问和答复问题

C.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D.13. 奖惩有关人员函具有灵活方便的特点,

它的具体表现是()。

A. 函可以广泛应用于各平行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属平行文

B. C.函不受作者限制,函可以直接通过邮局投送任何机关和组织均可

制发

D.14.函不受内容繁简字数多少的限制函按内容、作用,可以分成几种,它

们是()。

A.商洽公务的函

B. C.表示祝贺的函 询问某一问题的函

D.15.请求批准的函下列几种文体中,具有公文法定效用

的有()。

A. 函

C.16.倡议书 会议纪要在开头部分要先写明会议的

D.B.启事批复

基本情况,它包括()。

A. B.会议召开的根据、目的会议名称、议题、成果

C. D.时间地点、与会范围(人员)17.讨论经过和各方面意见下列各项正确反映会议纪要的特点是

()。

A. C.纪实性纪要性

B.鼓动性

18 A.条项式会议纪要主体部分常用的写法有()D.指导性

B.综合式。

C.19.摘录式分办文件应注意()

D.说明式

A. B.辨明该公文的性质分清主次

C.分清缓急

D.分清阅件与办件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一份公文的主题词可以为()

A.5个

B.7个

C.82.公文是一种特殊的文体,这种特殊性表个

D.4个

现在()。

A.采用白话文形式

B. C.具有真实性、合法性。

具有规范性、相对确定性

D. 3.A.公文对语句的基本要求是()用议论、说明、叙述多种方式表达含义明确、清晰、完整、便于准确理解。

无歧意

B.句子成分搭配得当

C. D.可以隐去句子中的必须有的成分

改变语序安排

E. 4.创造新颖句式下面句子有语病的是()

A. B.会议是在酷热的气温中召开的。

这样的活动乐意使农民接受。

C.D.这个季度亏损减少了两倍。三个质量管理小组分获

一、

二、

三等奖,奖金额分别为1000元、800元、500元。 E.这是一个很好的报告,它能引人深思,促人猛起,催人奋进。

5. A.公文写作之前要()明确行文目的

B. C.向领导请示写法 确定使用的文种

D. 6.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选择适当的语言

A. B.公文发布时间公文撰写的时间

C. D.公文打印的时间7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约公文讨论的时间

束、规范的旧文件应()。

A.两法并存

C.8.()是指对收文如何办理提出建议性处相诚相成

B.D.新不废旧同时废止

理意见。

A.C.拟办拟稿

B.D.承办注办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6.C

2.A

3.D

4.A

11.C 13.C

7.C12.B

8.B

9.A

10.A5.C17.B

18.B 14.C

15.B

16.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5.BCD

8.ACD

2.ABC 9.ABD 6.ABCD

3.BCD

4.ABC

10.CD

7.ABCD

11.AC

12.AB

13.ABD

14.AC

15.AB

16.ABCD

17.ACD

18.ABC

19.BCD

三、不定项选择

1ABD

2.ACD

3.AB

4.ABC

D.《国务院关干部分地区违反国家购销政策的通报》

11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 )。

A下行文 B平行文

5.AC

6.A

7.D

8.A

一、单项选择题

1公文的主题是公文制发者所要表达的( )。

A政策和法规的观念

B C重视本单位利益的观念 意图或主张

D2公文的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出有关通报有关事件的细节

( )的基本精神。

A能收实效 B服务人民

C3政策法规国务院各部委承受北京市人民政府主送 D上传下达

的公文后于( )。

A C上行文件 B下行文件

4平行文件 A公文的作者是指( D领导指令性文件

制发文件的机关

)。

B C拟制公文的秘书工作人员

参与文件形成过程的全体机关工作人员

D5公文的作者以什么名义才可以制发公文审核鉴发文件的机关工作人员

( )。

A法人代表的名义 B

C国家公民的名义

D机关的名义或其代表人的名义6.其他社会组织与个体结合的名义

公文在传达制发机关决策与意图,体现

制发机关的意志与权力方面的重要特征是( )。

A. 法定性 B.权威性

C公开性 D制约性

7公文在执行上的重要要求是( )。

A. C实践性 B 强制性

8时间限度 A指示不具有下列哪一特点( D指导作用

内容广泛,具有普发性质

)。

B C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及时快捷

作者广泛,不限制发权限

D具有强制约束作用

9 A .撰写交流信息的通知,一般要求(说明制发的意义 )。

B

C 侧重仅本,在叙事基础上阐明道理不必予以评论,也无需闻发意义和目的

D 10必须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以下标题哪一个符合通报的撰写要

求?( )

A. 《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报》

B.《国务院关于进行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报》

C.《国务院关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通报》

C上材文 D具有行政约束力的规章

12.《关于查禁赌博的通告》显然应具备( )。

A CB较强的时效性教育性,以引起人们警觉和注意

D如风性,用于公布需要人们周知的事项

13核动性处置办毕公文是依据一定标准对已办华

的文件的( )作出安排。

A14C过程归宿 B手续

在公文处理活动中,各级各类工作人员 D方案

应接受( )的领导指导。

A上级领导机关

B C群众一致拥戴集中统一

15D

分办的实质是为文件确定(党的基层组织

A接受公文的对象

)。

B C运转方向 D处理的程序

工作的主要依据

二、多项选择题

1公文用语与一般文章不同,其表述要求( )。

A得体 B简明

2CA公文在写作上的要求包括(生动 D周密

实本求是,讲求实效

)。

B C主历突出,观点正确 结构完整,格式规范

3。根据公文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D用语待体,简明生动

分为( )。

A法定正式公文 C4E规范性文件非法定正式公文

B通用公文D专用公文

公文的语言特点是( A5C严谨 )

朴实

B鲜明

撰拟文稿的一般程序包括(D严格

A构思 B安排结构 )。

6C拟定提纲 D正式书写

A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联合行文?(

)。

同级政府之间

B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之间

C7D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之间下列哪种情况可以采用科级行文的方式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 )。

AB此情况特殊紧急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

C某市人民政府为适应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拟在原某林场内建一座具有一定规模的某市植物圈,为此,决定向上级机关致文请求批准

D林业部致文荣县林业局要求调查该县某处森林发生重大火灾的起因,该县林业 局调查清楚后向林业部行文报告

8决定是具有规定性的领导指导性的公文,具有以下特点( ).

A C规定性内容广泛,具有普发性质 B指导性 D

9 A通知的种类有(指示性通知

)B。稳定性

批转、转发性通知

C知照性通知 D发布性通知

E 10 部署性通知撰写通报要求做到(

)。 A

B内容具有典型性,事例有代表性

C通报材料必须经深入调查和反复核实

D应使用说明与叙述的表达方式必须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与法规依据

E及时迅速注意实效

11 AB .批复具有被动性和明确的针对性关于批复的说法正确的有( )。

批复标题必要时可标明“同意‟或批准

的态度

C 批复撰写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

D 批复是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下行文

12通告的正文部分由哪几部分构成?( ) A.发布通告的依据,( )。

A B发布通告的依据、目的通告事项

C D结语13执行的具体要求

下列领导指导性公文具有作者广泛性

特点的是( )。

A C指示通知B决定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有(D通告

) A。

B会议通知的繁简程度,与规模无关批转公文的通知连同被批转的公文,反

映了批转机关的意志与权威

CD指示性通知亦称布置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授予XX同志全国先进工作

者称号的决定》属于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

的决定

15决定的结构包括以下哪几部分?( )。

A C标题 B主送机关

16正文 A以下不属于通知的特点有( D发文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

具有法定权威性与执行性

)。

B C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具有故强的时效性

17D群众来信一般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 AC转办查办

BD交办 )。 联办

18文件的特征通常表现在( )等等方面。

A作者 B文科

19C时间撰写《国家海洋局关于随时准备与台 D地区

湾海洋部门建立正常联系的决定》时,特别要求做到( )。

A B主题集中,重点特出C层次分明,词语严谨庄重

对事实分析和结论应当观点明确,分

寸适宜

D按余项形式安排内容,分类排序准确。严密

三、不定项选择题1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

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 )。

A请示 B报告

2C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通报 D函

机关是( )。

A C.上级的主办的 B.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

3 A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 D其他系统的 语气调表述 B惯用的句式表达

)

C 4感叹词表达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D无主句表达

)。

A B都要向上级请示C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

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 5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 A

B同级机关同一系统的机关

C三个以上的机关

6D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制发,应由(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 A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

C国家主席

7D承办公文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政府

( )。

A召集会议 B C电话沟通 D.面谈议论实地调查指导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6 B 2 C 3 A 4A 5 C 11 A 12A 7 B 8 C

13 C 9 C 14C 10 D 15 B

二、多项选择题

16 ABCD .AB 2 ABCD 3 BD 4AC 5 BCD 10 ABCE 7 ABD 8 ABD 9ABCDE

14 AD 15 ACD 16 AC 17 ABCD 11 ABCD 12ABC 13 AC

18ABCD 19 ABC

三、下定项选择项

1 D 2 C 3 B 4 C 5 A 6 D 7ABCD 公文写作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1.合理安排正文的结构,使层次清楚,条

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

A.突出主题B.不事曲笔

C.2.公文与文学作品不同,它要求文件内容突出特色D.撰文要求

必须()。

A.提出问题B. C.3.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介绍经过D.实事求是沟通信息

()。

A. B.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C.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

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 性公文

D.收支、发文

4. A.公文应在()装订。左侧B.右侧

C.上面白边区 D

下面白边区

5. A.公文的主体部分称为()。

C.标题6.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作者B.D.正文印章或签署

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A. C.内部使用文件7.国家民政部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民机密文件D.绝密文件B.秘密文件

政厅、局之间属于()

A. C.业务指导关系B.隶属关系

8. A.公文中兼用的基本表达方式是不相隶属关系D.平行关系

议论、描写、说明

()。

B. C.议论、抒情、说明议论、叙述、说明

D. 9.叙述、抒情、说明

A.公文的标题一般由哪些要项组成()版头、发文字号

B. c.份号、密级标志、主题词抄送机关、版头、主题词

D. 10.发文机关名称、内容、文种 公文版头的作用是()

A.醒目、严肃

B. C.公文作者法定的权威性公文要求的必要标记

D.11.标明公文制发机关 以下领导指导性公文应当具有稳定

性,不能轻易更改的是()

A.C.决定通知B.D.批复通告

12. 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通知的标题可简写为《任免通知》批复具有专业性,一般由专业主管部门

在一定业务范围内发布

C.决定的正文部分由制发决定的根据、执行要求结尾三大部分组成

D.通知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组成

13.A.指示具有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必须遵守和执行

B.决定具有指导性,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政策性是指导工作的准则

C.任免通知落款处由任免机关领导人亲笔签署(或代以签名章)

D. 14.迁移,更改电话号码等可使用通告批复不具有以下哪一特点()

A.法定的权威性与执行性

B. C.指导性被动性

D.15.“针对性接受请示的机关应对请示事项表明

是否批准的态度或予以明确的指示‟,这句话。反映了请示具有何种特性()。

A. B.被动性针对性

C.D.强制回复的性质

强制约束作用,要求下级机关必须遵守

与执行

16.撰写《关于审批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加强保护管理的请示》一文时,符合撰

写要求的说法是()。

A.应正确标注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

B.C.一般应直接报送领导者个人适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

避免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或罗列数字。

D.可同时要求对历史文化名城周边的自然风景区加以保护管理

17.在下面哪一种情况下,可以越权批办文件?()。

A.经过授权B.避免积压

C.18急需处理在承办公文时,应根据()科学安排D.属一般性文件

承办的次序。

A. C.时效原则意义大小B.D.先党后政主次缓急

19.注办的作用说到底是为了()

A. C.备忘待查B.检查监督

20.避免延误两个或两个以上机关联合行文时必须D.方便工作

做好()工作。

A.审核B.签发 C.会商D.会签

二、多项选择回

1.公文主题的基本要求是()

A.C.突出单一B.D.简明生动

2.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

A. C.通知B.通告

E.通报D.公告

3.报告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接受抄送的机关可以向其他机关抄送 在公文中,完全句是主要的,只有在为

使语言简洁且又不会对语义造成损伤的情况下才使用省略句

C.向上级机关请求批示或批准宜用„请示‟而不用„报告‟

D.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处须是其中级别层次低

的机关

4.可用来签批和书写公文的字迹材料有()

A.墨汁B.碳素墨水 C. 5.选用公文文种,主要依据()蓝黑墨水D.纯蓝墨水

A. B.规范性

D.C.工作关系职权

6.下面是从公文中摘出的四句话,行文目的和要求

其中表达欠妥当的是()

A.我院已于8月30日召开了表彰先进个人、集体大会,XX院长和其他学院的领导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

B.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是目前我们能否搞好企业管理的一个最最首要的问题

C.衡量一个企业是否经营得好,要从这样一些方面考察:其一,是否人尽其才…其二,是否有正确的经营方针—一其三,是否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D.从这份文件里,使全厂干部了解到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

7.请示的结构由以下选项的哪几部分组成()。

A. B.标题,写明制发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C.主送机关正文,包括请示理由、请示事项及请示

的具体要求

D.制发机关名称与成文日期 8.A.关于请示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请示的内容必须是属于本机关职权范。 围内无权或确实难以处理的问题与事项

B. C.使用范围广泛具有执行性

D.9.有较强的时效性,强调及时快捷下列陈述呈请性公文不得夹带请示事

项的有()

A. C.工作报告10.答复询问的报告B.请示 下列说法符合工作报告写作要求的是D.

批复

()。

A.适宜采用概括叙述的表达方式,避免描述事情的细枝末节或罗列数字

B. C.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D.报告内容应有新意11.点面结合,实事求是

在撰写总结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时通

常采用何种方法()

A. B.介绍工作的成绩及工作进程叙述占有的材料

C.D.概述基本情况简要揭示总结的主题,

为进一步展开叙述奠定基础

12.在撰写总结报告正文的主体部分时通常采用何种方法()

a. B.划分工作情况与经验体会两大部分c.按总结内容的逻辑关系,按时间的顺序安排层次 分设若干问题,

接问题介绍工作情况,写明经验(教训)

D.13.按工作发展阶段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下列总结报告正文的结尾部分写法正

确的有()。

A.„特此报告,请审阅 B.“c.„实践说明,从管理基础工作入手,搞好整顿‟

制定岗位考核标准,是落实” 岗位责任制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D.“14.特此报告,如有不当之处,请予指证下列关于调查报告的标题符合要求的” 有()。

A.《关于海南进口和倒卖物资问题的调查报告》

B. 《深圳大学是怎样改革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

C.——D. 《家庭饲养前途广阔》

15.苏州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A.调查报告的撰写应结合运用说明、抒以下说法错误的有()。

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做到叙议结合

B.撰写总结报告,一般兼用说明、叙述和议论三种方式,重点使用议论方式

C总结报告简单地说,就是关于提炼经验(教训)的报告

D16请示可以不接机关隶属关系,越级报通在函正文的结尾处,下列哪些用语可以使用()。

A.请尽快函复为盼

B. C.敬请予以大力支持请即函复

D.特此函告

17. A.永远公文的保管期限一般分为()等几种。B.永久 C.18.长期在立卷范围内的文件,一般应同时具D.短期

备()诸基本条件。

A. B.已经处理完毕

C.具有查考利用价值反映了问题的本质

D. 三.不定项选择题在本机关工作活动中形成或处理

1.转发对象不包括()

A. B.上级文件下级文件

C. D.平级文件不相隶属机关的文件

2. A.公布性文件包括() C.命令公告B.。

D.通知通告

3. 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B.文头

C.正文D.主题词

4.A.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有()符合党、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

律的法规

B. C.一文一事中心明确用语庄严、简明、通顺、平安

D. E.格式不必强求一致为使各方面了解情况,多印发文件

5. A.遵守行文规则是为了()确保公文迅速、准确传递

B. C.避免行文紊乱保障公文旅行

D. E.控制发文数量确定行文关系

6. A.能够联合行文的机关应是()同级政府之间 。

B. C.政府各部门之间 上级党委和下级政府之间

D. E.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政府部门和同级人民团体之间

7.A.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

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

一致关系

B C.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

D.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

8.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A.会签是指()

B.签署会议

C.在会议上签署文件联合行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人共

同签发文件

D.联合行文时,由各发文机关的领导人共同签署文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6.C11.A

7.A2.B

8.C3.B

9.D 4.A

10.D 5.B

15.C 19.A

12.A20.D 16.A

13.D17.A

18.D14.B

二、多项选择题

1.AB5.ABCD

2.BD

3.AD

9.AC

6.ABD

7.ACD 4.ABC 10.ABCD

8.AB 13.ACD

11.CD 16.ABCD

147.ABCD

12.ABCD15.BD 17.BCD

18.ABD

三、不定项选择题

1.B5.ABDE

2.CD 6.ABD

3.ACD 7.A

8.C 4.ABC

公文写作练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

A.公文用语的要求之一是( C.得体 )。

2.无懈可击 公文在起草之前,首先要弄清发文的 B.中肯D.符合逻辑

( )。

A.目的和主题 B. C. 3.任免和聘用干部的公文文种为(语言表达 D.政策法规材料和结构

)、

A.命令 B.指示

C.4.通知向非同一组织系统的任何机关发送的 D.通报

文件属于( )。

A. C.上行文 B.平行文

5.A.公文急件是指(下行文 D.越级行文

内容至关重要并特殊紧急, )。

已临近规定办结期限,需立即优先迅速传均处理的文件

B.内容至关重要并紧急,已临近办结期限,需随到随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C.内容重要并特殊紧急,需打破工作常规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D.内容重要并紧急,需打破常规优先迅速传递处理的文件

6.当一个人担任多种职务时,在公文书写中应当( )。

A.各种职务全部列出 B. C.只列其中一种即可使用最重要的一种职务,并用全称

D.只列出与文件内容有关的职务全称

7.A.下面公文写作申不恰当的是(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 )。

把反腐败进行到底。

B.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着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C.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

D.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

即达85,000元

8A..关于报告,说法错误的是(报告可以分为工作报告,总结报告,调 )。

查报告和答复询问的报告

B.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反馈信息,沟通上下级机关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因

此,为各机关普通经常使用

C.报告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例如撰写总结报告

D.报告与请求不能结合使用,在报告中不得夹带请求事项

9.工作报告的正文部分撰写时一般应分成哪几部分?( )。

A.工作进程与成绩,工作中的缺点与不

足.今后工作安排,以“特此报告”结尾

B.工作进程与成绩,工作措施与经验(体会),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今后的工作安排

C.D.工分情况,工作经验体会工作进程与成绩,工作措施与经验(体

会),工作中的缺点与不足,以“特此报告” 结尾

10.撰写《关于调整设市标准的报告》一文时不符合写作要求的是( )。

A.由于呈请上级机关予以批转,所以在报告结尾提出请求批转的要求

B.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为不使报告空泛平淡,避免报告出现面面俱到的情况

C.报告内容反映了新形势下的新事物,新问题,使报告内容具有信息价值

D.报告中要求批准XX省四个县的县改市要求

11.下列关于总结报告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总结报告取材广泛,可根据工作需要,作各种调查,广泛取材

B.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及法律法规为依拓

C.D.可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提高干部能力 12.侧重于提炼成功经验与探讨失误的教训 下列总结报告的标楼拟制不符合要求

的是( )。

A.《XX厂关子加强职工岗位培训工作的总结报告》

B.某局关于清仓核资工作结束总结报告》。

C.D.《高标准,严要求,搞好企业壑顿》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试——关于„美的

咨询‟活动的总结》

13.下列关于总结报告撰写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为( )。

A. B.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C. D.要有理论深度

14.深入调查,占有翔实而准确的材料销毁文件的范围包括所有不具备(

)的文件。

A.立卷归档 B. C. 15.留存价值具有( ) D.绝密文件平急性质

A. C.保密性质16.指导意义 的重份文件。同以暂时留在。

需清退的文件包括绝密文件和( B.D.查考价值现实意义

)或审阅的文件。

A.仅供征求意见

B. C.仅供领导传阅人民群众上访的信件

D.17.已经完全过时凡是能反映本机关工作活动的,具有

( )的办毕文件,均在立卷范围之列。

A.B.重新判定其价值不能准确判定价值

C. D.查考利用价值传还有用信息价值

二、多项选择题

1.公文在时间表述上务求准确,要尽量避

免使用( )等笼统的词语。

A.今年以来 B .199l年5月

C.2.上半年下面属于公文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D.后天

( )。

A.发文机关 B.报通机关

C. E.标题 D.题注

3.成文日期以下公文词语在选择、组织方面有误的

为( )。

A.据了解各地对XX问题反映强烈,请注意这些流言,并及时报告局政策研究室

B .1986年9月 8 日A先生和D先生的法律顾问曾来过出事现场

C在这个车间里,勤俭节约的精神日益浓厚

D多年的野外企业,使他们练出了一套对付恶劣气候的硬功夫

4.A.公文词语特点主要是(公文词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双音节调。 )。

多音节词的使用频率高

B.C.介宾词组、联合调组的使用频率较高排斥使用一般的口语词、方言词和土俗

俚语

D.词语一般不使用谚语、歇后语,也不能使用简称语

5.公文是行使机关职能,实施管理的重要工具,这是因为它具有领导和指导功能。

( )和凭证记载功能。

A. B.行为规范功能纵向联系功能

C. D.公务联系功能6.宣传教育功能

机关之间存在的工作关系决定行文的

方向,其工作关系可分为( )。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 C.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平行关系

D.7.不相隶属关系在撰写公函时应符合以下哪些要求

( )。

A. B.用语讲究礼节,语气委婉得体C.撰写公函,必须使用正式公函用纸

具备正式公函的规范格式,结构完整用

语准确

D.8.尊称与致意性的词语应经常使用下列公函的标题符合公函格式规范的

有( )。

A.B.国家教委关于批复设立校办企业的函关于将生活服务设施纳入新建住宅规

划的函

C.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开发布天气预报有关问题的函

D.关于珲春电厂建设问题的函 9.不到哪些事项必须在会议纪要的正文部分给予记述( )。

A. B.会议的名称与文种

C.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的希望、要求或发出号召

D.10.会议讨论与决定的问题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会议纪要是机关用以传达贯彻会议主要精神与议定事项,同时也据此检查会议议定

事项执行情况的一种会议文件

B.会议纪要的成文日期一般用圆括号标注在标题正下方

C.专题性大型会议,一般运用归纳叙述方法撰写会议基本情况

D.对会议中出现的重大分歧,会议纪要中应如实加以记载

11为了使会议纪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撰写时可使用以下方法()

A.加注分标题

B. C.使用序数表示D.使用惯用词语

使用惯用词语““会议决定会议听取了一并经讨论”

决定”

12. A.新颖性、准确性通知的主要特点是(

)。

B. C.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内容简单,行文方便

D. 13.具有执行性

A.某公司聘用一名经理下列事项能够制发通知的有( )a

B.C.某银行向各储蓄所下达季度储蓄任务

某人事厅贯彻财政厅有关职工福利发

放标准的文件

D.14.两单位之间商洽某具体事项下列各种通知的标题,其格式正确的

有()

A.B.《会议通知》《国务院关于清理检查

“小金库”的通知》

C.《国务院批转审计署文件的通知》

D.《通知》

15.通知这类公文应用广泛,使用频率高,是因为()

A. B.通知属于下行文受文机关较多通知不受内容轻重繁简的限制

C.D.通知作者泛通知在撰写上比较关活,

对格式无严格要求

16. A.讲求实效通知在写作上要求( )。

B.重点突出,措施具体

C. D.主题集中寓事、理、情于一体

17.A.公文的写作程序一般分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准备、)。

撰似、审核修改三个阶段

B.公文一般兼用说明、叙述、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应依公文性质与行文目的要确定

C.会议纪要写成后应提请会议主持人审核与签发,也必须经与会者讨论认可

D.会议简报用于报道重要会议的情况,属临时性简报

18.办理公文一般要经过分办、批办。( )等工作环节。

A. C.拟办承办

B.D.传阅创造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下面文件中,属专用公文的有(

)。

A.B.外交文件北京市人民政府向中央人民政府的请

示和报告。

C.军事文件

D. 2.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司法文件

)。

A.B.公文的结构就是指公文的组织构造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会议通过

的时间或印发时间为准

C.发文就是指本机关制成发往外部的文件

D.公文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

3. A.可以用来发布规章的文件有( C.命令 )。

通知

B.决定

4. A.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

D.通告

逐级行文

B. )。

C.5.越级行文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

D.多级行文直接行文

用( )。

A. C.上行文通知

B.D.平行文下行文

6. A.撰拟规范性公文应遵循(高度的一致性

)要求。

B.高度的严密性

C.公文的稳定性

D.公文的连续性

E. 7.公文的灵活性

A.维护公文的稳定性易出的问题是()。

B.仓促制定文件,不合实际规定的表述过于绝对化

C. D.内容不全面

E.与其他法规性文件抵触层次混合、割裂事项联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6.D11.A

7.A2.A

8.C3.C

4.B

5.D 15.B

16.A12.B9.B

10.D

17.C 13.A

14.C

二、多项选择题

1.ACD5.ACD 8.BCD

2.ACE 6.ABCD

3.ABCD

4.BC 10.ABCD

7.ABC 13.ABC

9.BD

11.ABCD

14.BD

12.BCD15.BD

16.ABC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17.ABD

18.ABC 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三、不定项选择题

1.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1.ACD

2.BC

3.AC

4.B

为( )。 5.B

6.ABCD

7.AB 编页号,以固定它们的排列顺序,这样就便于统计和保护文件。

----拟写案卷标题,案卷标题,也称案卷题名,是对春内全部文件内容的总概括。它是案卷封面上最重要的项目,也是以后编制档案工作的主要依据,拟写案卷标题是文书工作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的一项基本功。

----编目成卷工作,是指在组合案卷的基础上,对卷内文件进行编目、装订,以及案卷的排列、编号等一系列工作。这些工作的完成标志着整个公文立卷工作的基本完成。

---- 案卷的编目,是指在卷内文件排列编号的基础上,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备考表和案卷封皮等工作。它是进行手工检索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档案计算机检索与储存的基础性工作。案卷的装订,是为了固定文件之间的排列顺序,保护文件不受损坏和散失,便于保管和利用。

----案卷装订的要求是;整齐、牢固,不影响阅读。案卷排列与编号,是指案卷经过编目装订以后,将一个年度、一个组织机构的案卷进行系统化排列、编号,以固定其顺序,使卷与卷之间保持一定的联系,系统地反块机关的工作话动。

----案卷组合和编目成卷工作完成以后,公文处理部门应根据归档的要求填写案卷目录、编制各种检索工具,井按照归档制度将案卷目录、检索工具同所有案卷一起向机关档案室移交。至此,标志着整个公文立卷工作的完结,文书材料从现行处理阶段转入档案管理阶段。案卷目录是案卷的名册,是查找利用档案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案卷目录又可作为移交目录,是公文处理部门逐年向机关档案室交接案卷的依据和凭证。案卷目录的项目有:“案卷号、案卷题名,页数、保管期限、备注"等。文件检索工具,是指用来查找、利用文件材料的目录、卡片等。文件检索工具的编制是公文处理部门在文件材料立卷后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有文号索引、文件分类目录等。公文立卷部门立好案卷,必须逐年移交给机关档案室集中保管,称为“归档”。文书案卷的归档,既能保证本机关的档案完整,便于查找利用,又可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财富. 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公文专题

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

D.收文、发文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

A.内部使用文件 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绝密文件

3.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

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通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4.在行政公文中,可用于上行文的公文种类有( )。

A.报告 B.通知

C.批复 D.决定

5.公文的语言应该是( )。

A.庄重严谨 B.华丽流畅

C.威严有力 D.古朴典雅

6.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

A.被动发文 B.主动发文

C.是对报告的批件 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7.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没有的一部分是( )。

A.标题 B.正文

C.主送单位 D.成文时间

8.党政机关联合行文一般使用( )机关的版头。

A.党委 B.行政

C.上级 D.其他

9.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 )。

A.上级的 B.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

C.主办的 D.其他系统的

10.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11.以下标题哪一个符合通报的撰写要求?( )

A.《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报》

B.《国务院关于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

查的通报》

C.《国务院关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通报》

D.《国务院关于部分地区违反国家购销政策的通报》

12.以下注意事项为批办工作中特别强调要求做到的是( )。

A.认真研读公文,弄清对方意图、问题的性质与实际状况

B.不得越权批办公文

C.批办公文的方式有多种,如电话沟通、现场办公、面谈等

D.要求加强协商,努力协调各方关系

13.发文处理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以下各阶段的先后排序应为( )。

A.会商→核稿→注发→发出 B.核稿→用印→缮印→发出

C.核稿→会商→用印→缮印 D.拟稿→注发→签发→发出

14.县政府要将省政府的公文向所属的部门和乡、镇传达,所使用的公文应是( )。

A.转发性通知 B.批转性通知

C.指示性通知 D.发布性通知

15.下列文种中,属于指挥性公文的是( )。

A.议案 B.批复

C.函 D.报告

16.某市政府办公厅2004年所发的、排序编为5号公文的发文字号的正确写法是( )。

A.政办发(2004)第5号 B.厅发(2004)5号

C.政办发〔2004〕5号 D.政发[2004]5号

17.文章的四大要素是( )。

A.人物、事件、环境、情节 B.材料、主题、结构、语言

C.论点、论据、论证、论述 D.描写、叙述、议论、说明

18.公文在制发的程序上,必须履行法定的( )。

A.审批手续 B.会签手续

C.登记手续 D.承办手续

19.下列文种中属于陈述性的上行公文是( )。

A.请示 B.报告

C.议案 D.意见

20.联合行文时确定成文时间的标准是( )。

A.以第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B.以最后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C.以文件撰写的日期为准

D.以文件实际发出的日期为准

21.调查研究的基本程序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即准备工作、调查工作、研究工作和( )。

A.总结工作 B.报告工作

C.宣传工作 D.归档工作

22.档案工作包括( )。

A.档案收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三个组成部分

B.档案收集、档案传递、档案管理、档案利用四个组成部分

C.档案清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三个组成部分

D.档案清理、档案收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四个组成部分

23.公文的特点有( )。

A.公文具有严格的时效性 B.公文具有典型的执行性

C.公文具有严密的科学性 D.公文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24.( )按公文内容的处理要求分类的。

A.指挥性公文 B.法规性公

C.承办性公文 D.知照性公文

25.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应排在( )。

A.第一 B.第二

C.最后 D.不固定

26.国家行政机关利用公文表彰先进,这是公文( )功能的体现。

A.依据和凭证 B.领导和指导

C.宣传和教育 D.联系和关照

27.党政机关均可使用的公文文种是( )。

A.通知 B.议案

C.命令 D.决议

28.按通常划分,会议纪要这一文种属于( )。

A.党政公文 B.科技文书

C.专用文书 D.事务文书

29.下列文种中,行文方向固定的是( )。

A.批复 B.意见

C.函 D.会议纪要

30.签发人姓名标注在发文字号同一行,居( )。

A.左侧 B.右侧

C.中间 D.顶格

31.公文的语言,从句型看经常使用的是( )。

A.无主句 B.主谓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

32.公文从应用范围的角度可分为法定公文和( )。

A.事务文书 B.私人文书

C.秘密文书 D.专用文书

33.狭义的公文是指( )。

A.事务文书 B.司法文

C.法定公文 D.专用文书

34.据以印制正式文件的标准稿称为( )。

A.草稿 B.送审稿

C.定稿 D.正本

35.下列发文字号正确的是( )。

A.内政〔2003〕5号 B.(2003)内政字第5号

C.内政[二OO三]五号 D.内政〔2003〕05号

36.公文附件的顺序和名称应标注在( )。

A.正文之后,成文日期之前 B.成文日期之后,附注之前

C.附注之后,主题词之前 D.主题词之后,抄送机关之前

37.党和国家行政机关均有的法定公文有( )种。

A.5 B.9

C.4 D.18

38.下列公文中只有行政机关才有( )。

A.报告 B.请示

C.通告 D.通知

39.下列用语中只有( )属于公文“请示”的结束语。

A.特此函达 B.此致,敬礼

C.当否,请指示 D.请尽快办理

40.( )是记叙(叙述)表达方式中最基本的方法。

A.顺叙 B.倒叙

C.补叙 D.插叙

41.公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 )。

A.记叙 B.说明

C.议论 D.描写

42.公文的语言以( )为主。

A.口头语 B.书面语

C.文学语言 D.文言文

43.公文语言的第一要求是( )。

A.简洁 B.准确

C.庄重 D.平实

44.( )的行文方向可平行、上行、下行。

A.通知 B.议案

C.意见 D.报告

45.公文落款处所标明的日期是指( )。

A.秘书人员修改定稿的日期 B.秘书部门负责人核稿完毕的日期

C.公文封发的日期 D.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46.( )是上行文和下行文的常规行文方式。

A.直接行文 B.逐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多级行文

47.( )文件的发文字号应有“发”字。

A.党委 B.重要

C.行政的 D.秘密

48.下列公文除( )外,都应加盖发文机关的印章。

A.公告 B.通知

C.函 D.会议纪要

49.XX县公安局拟发文严禁赌博活动,应选( )行文。

A.命令 B.公告

C.通知 D.通告

50.XX区政府向市政府请求增拨救灾资金,应选( )行文。

A.报告 B.请示

C.函 D.申请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所给出命题的正确与否,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1.决定必须由党政机关联合发文。( )

2.机关印章是机关法定职权的凭证和法定权威的象征。( )

3.党政机关联合行文一般使用行政机关的版头。( )

4.批复的行文方向是固定的。( )

5.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姓名电话的文种是报告。( )

6.议案、通知的行文方向可平行、上行、下行。( )

7.在下行文中提出执行要求时,要使受文者不折不扣执行文件,应写作按照执行。( )

8.公文的作者是指签发人。( )

9.拟办是收文处理的核心问题。( )

10.简报不具备正式公文的法定权威性与行政约束力。( )

11.所有公文都应在公文首页标注签发人。( )

12.所有的公文中,决定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 )

13.公文最基本的作用功能是领导和指导作用。( )

14.党政机关在大众传媒上发布公文属于多级行文。( )

15.公文格式中,“题注”的位置应在公文版头之下。( )

三、多项选择题。(本部分2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中全都属于行政公文的是( )。

A.请示、决议 B.公告、通告 C.命令、议案 D.公报、指示

2.下列公文中应当标明公文份号的是( )。

A.秘密公文 B.机密公文

C.绝密公文 D.内部使用公文

3.上行文的行文方式有( )。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达行文

4.公文密级标注在眉首的右上方,保密等级分为( )。

A.绝密 B.机密 C.秘密 D.特密

5.下列事项中应当制发通知的有( )。

A.某大学向某市旅游局联系有关学生毕业实习的事项

B.某银行向各储蓄所下达季度储蓄任务

C.某人事局贯彻财政局有关职工差旅费报销标准的文件

D.某公司聘任四名部门经理

6.下列通知的标题正确的是( )。

A.《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

B.《国务院关于清理检查“小金库”的通知》

C.《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环保局省农业厅关于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D.《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规定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7.下列机关之间进行工作联系应当使用函的是( )。

A.XX市旅游局向市公安局请求批准启封被封存的面包车

B.XX省教育厅告知省人事厅,同意协助举办全省机关工作人员WTO知识培训班

C.XX县教育局回复镇教育办,同意划拨专项经费抢修遭台风破坏的镇中学校舍

D.XX市政府办公室经市政府授权,答复市行政学院关于新建教学大楼的请示

8.下列说法中揭示“报告”特点的有( )。

A.下情上达,具有沟通性 B.叙述说明,具有陈述性

C.等待表态,具有期复性 D.一文数事,具有综合性

9.下列有关会议的文书属于法定公文的是( )。

A.会议记录 B.会议通知

C.会议简报 D.会议纪要

10.下列各项中反映通报特点和作用的是( )。

A.内容具有较强的典型性

B.让事实和数据说话,无需阐发和论证道理

C.主要起感召、宣传和教育作用

D.均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11.下列文种属于狭义司法文书的是( )。

A.刑事裁定书 B.民事起诉书

C.刑事上诉书 D.行政判决书

12.下列各类案件中属于人民法院可以使用刑事裁定书的是( )。

A.刑事自诉证据不充分的案件

B.在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死亡的需要终止的案件

C.在检察院起诉时被告人死亡的需要终止的案件

D.判决书发出后,发现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更正的案件

13.知照性公文包括( )。

A.公告 B.通告

C.通报 D.公报

14.为了保证判决书的严肃性、规范性,书记员将判决书正本与原本核对无异后,在判决书上盖上专用戳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戳记盖在正本末页年月日的左下方、书记员署名的左上方

B.戳记盖在正本末页年月日的右下方、书记员署名的右上方

C.判决书的原本和正本都必须盖上戳记才有法律效力

D.判决书的原本不必盖戳记

15.判决书的正文的组成部分是( )。

A.案件事实 B.判决理由

C.合议庭成员署名 D.判决结果

16.关于公文的传阅范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说法是( )。

A.传阅范围按来文中的规定执行

B.传阅范围由办公室负责人确定

C.传阅范围一般限于机关中层干部

D.传阅范围按领导人批办意见确定

17.下列各项中属于收文处理程序的是( )。

A.签收、拟办 B.签收、核稿

C.登记、催办 D.拟稿、签发

18.下列批办意见不恰当的是( )。

A.拟同意 B.同意,请XX科承办

C.请XX同志阅处 D.阅

19.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签发人应当是( )。

A.综合部门(办公室)负责人 B.主持工作的负责人

C.主要负责人授权的其他负责人 D.主要负责人

20.下列办文程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A.签收一登记一拟办一批办 B.草拟一审核一签发一复核

C.签收一登记一批办一拟办 D.草拟一签发一审核一复核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B。解析:根据形成和作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种。通用公文:各类各级机关普遍使用的公文。专用公文:在一定专业机关或专业业务范围内,因特殊需要而专门使用的文件。

2.【答案】C。解析:根据保密程度,公文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绝密”是指:含有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损害的公文。“机密”是指: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公文。“秘密”是指:含有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的公文。

3.【答案】D。解析: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通用公文:各类各级机关普遍使用的公文。函灵活简便,内容较单纯,同样具有公文的法定效用,对受文者的行为有强制性影响。通知基本上是下行文,但也允许主送平级和不相隶属的机关。

4.【答案】A。解析:行政公文的上行文有议案、报告和请示。

5.【答案】A。解析: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

6.【答案】A。解析:批复的特点是法定的权威性与执行性;被动性;明确的针对性。

7.【答案】C。解析:公告、通告及部分事项性通知可不写主送机关。

8.【答案】A。

9.【答案】C。解析: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

10.【答案】A。解析:逐级行文:向直接的上级或者直接下级行文。越级行文: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或下级行文。多级行文:向直接上级并呈非直接上级或者向直接下级并转非直接下级的一次性行文。

11.【答案】D。解析: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即主要内容或发文目的)、文种三部分构成,选项A错误。通报按内容分为表彰性通报、事故通报、批评错误典型的通报,选项B、C的文种不正确。

12.【答案】B。

13.【答案】A。解析:发文处理的一般程序为:(1)文稿的形成,即拟稿、会商、核稿、签发。(2)公文的制作,即注发、缮印、用印或签署。(3)公文的对外传递,即分装、发出。(4)处置办毕公文。这一程序具有很强的确定性与不可逆性。

14.【答案】A。解析:批转性通知:用于上级机关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给所属人员,让他们周知或执行。

15.【答案】B。

16.【答案】C。

17.【答案】A。

18.【答案】A。解析:公文在制发的程序上,必须履行法定的审批手续。

19.【答案】B。解析:属记忆性试题。

20.【答案】B。解析:属记忆性试题。

21.【答案】A。解析:属记忆性试题。

22.【答案】A。解析:属记忆性试题。

23.【答案】A。解析:法定公文具有法定性、政策性、实用性、时效性和规范性等五个主要特点。

24.【答案】C。解析: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从公文内容处理要求分类,一是参阅性公文,二是承办性公文。

25.【答案】A。解析:联合行文时,各联署机关名称一般应平行排列,并将牵头、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26.【答案】C。

27.【答案】A。

28.【答案】D。

29.【答案】A。

30.【答案】B。解析:签发人姓名标注在发文字号右侧适当位置。

31.【答案】A。解析:为照顾行文的简洁,经常使用无主句这种特殊句型。

32.【答案】A。

33.【答案】C。

34.【答案】C。

35.【答案】A。

36.【答案】A。

37.【答案】B。

38.【答案】C。

39.【答案】C。

40.【答案】A。

41.【答案】B。

42.【答案】B。解析:公文语言总的要求是庄重、平实、概括。公文语言功夫的核心是选词。选词一要根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需要;二要符合明晰、确切、简练的标准;三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为避免上下文重复而选择不同的词语,注意文中所涉及对象和阅读对象。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

43.【答案】B。解析:准确、鲜明、生动是语言的“三性”要求,公文更重视的是准确。表述准确,是一条十分严格的要求。

44.【答案】C。

45.【答案】D。

46.【答案】B。

47.【答案】B。

48.【答案】D。

49.【答案】D。

50.【答案】B。

二、判断题

1.【答案】B。解析:决定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导性公文。不一定要党政机关联合发文。

2.【答案】A。解析:印章是代表机关组织或领导人的象征,是行使法定职权的一种印信凭证。法定机关印章具有法定性、权威性和效用性。公文盖上印章,是表示发文机关对文件正式生效和确认无误的一种凭证。

3.【答案】B。解析:行政机关与同级或相应的党的机关、军队机关、人民团体联合行文,按照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

4.【答案】A。解析: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5.【答案】B。解析: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姓名电话的文种是请示。

6.【答案】B。解析:议案属于上行文,通知属于下行文;意见的行文方向可平行、上行、下行。

7.【答案】B。解析:在下行文或规章条文中,提出执行要求时,要使受文者不折不扣执行文件或规章条文,应写作遵照执行。

8.【答案】B。解析:公文是由法定作者制成和发布的。所谓法定的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负担义务的组织和机构,这些组织和机构在法定的职权和业务范围内发布和使用公文,其在发布和使用公文时必须签署机构和组织的名称或法定代理人的名称。

9.【答案】B。解析:承办单位按领导人的批办意见进行具体的办理,承办是收文办理中的核心部分。

10.【答案】A。解析:简报,不是公开刊物,而是内部编发的管理文书。各级各类简报都有自己的发放范围,因此,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质。简报传递于机关、单位之间,但它与正式的公文不同,上级对下级的简报,没有正式公文的法定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不能用来发号施令。

11.【答案】B。解析:上行文都应在公文首页标注签发人。

12.【答案】B。解析:所有的公文中,命令(令)最具权威性和强制性。

13.【答案】B。解析:公文最基本的作用功能是依据和凭证。

14.【答案】B。解析:党政机关在大众传媒上发布公文属于直接行文。

15.【答案】B。解析:公文格式中,“题注”的位置应在标题之下。

三、多项选择题

1.【答案】BC。解析: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行政公文分为13类: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A的“决议”和D的“公报”不属于行政公文,排除。所以答案是BC。

2.【答案】BC。解析:根据公文的格式要求,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当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当标明份数序号。所以正确答案是BC。

3.【答案】ABC。解析:上行文属于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机关之间行文方式之一,一般选用逐级行文;有时为了加快公文的传递速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多级行文,甚至越级行文。答案D“直达行文”是属于同级或非隶属关系的机关之间采取的直接行文的方式,因此不选。正确答案为ABC。

4.【答案】ABC。解析:秘密等级,是表明公文保密等级的标识符号,一般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其中“绝密”、“机密”公文应当标明份数序号。所以答案为ABC。

5.【答案】BCD。解析:通知主要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等。答案A属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应该用函,排除。

6.【答案】BD。解析:通知的标题一般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即通知)三部分,答案A缺少发文机关。转发性通知则要写明发文机关、动词(转发或批转)、被转发文件的标题与文种,答案C错在两个转发机关之间应该用顿号隔开。正确答案为BD。

7.【答案】ABD。解析: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商洽工作,如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等。C项“县教育局”和“镇教育局”属于上下级隶属关系,不应用函,这里应该用批复。选项ABD正确。

8.【答案】AB。解析:报告除了具有沟通性和陈述性之外,还有单向性和制度性。所以答案只有A和B。

9.【答案】BD。解析: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行政公文分为13类: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所以答案中的AC选项应当排除掉。

10.【答案】AC。解析:通报具有典型性、时效性、教育性和说理性四大特点,答案B跟通报的说理性特点矛盾,排除掉。D不是它通报的特点。因此答案为AC。

11.【答案】AD。解析:司法文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的司法文书是指司法机关在诉讼过程中根据有关实体法律和程序法律的规定,针对案件中的程序和实体问题制作的并具有一定法律效力或者法律意义的书面文件;广义上的司法文书除包括前述司法机关依法制作的书面文件外,还包括案件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制作的诉状、答辩状、上诉状等文书,同时还包括仲裁机关、律师事务所、公证机关等在办理非诉讼案件过程中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所以答案选AD。

12.【答案】ABD。解析:刑事裁定书是指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审理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就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做的书面决定。选项C是检察院起诉时,故C选项错误。

13.【答案】ABCD。

14.【答案】BC。解析:判决书原本上不写“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应将其制成专用印戳,由书记员将判决书正本与原本核对无异后,在正本末页的年月日的左下方、书记员署名的左上方。

15.【答案】ABD。解析:合议庭成员署名不属于判决书的正文部分内容。

16.【答案】AD。解析:组织传阅作为收文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其传阅的依据有两个:1.文中的阅读范围;2.领导人批办意见中提出的阅读范围。所以答案选AD。

17.【答案】AC。解析:收文处理程序主要包括有:(1)收进阶段,包括签收、登记、启封、分发、摘编;(2)阅办阶段,包括审核、拟办、批办、承办、注办、组织传阅、催办、查办;(3)办毕公文的处理,包括清退、暂存、销毁、立卷归档等。拟稿和核稿不属于收文处理程序,所以排除BD。

18.【答案】AD。解析:批办不能只阅不批,或是只批“拟同意”或“阅”之类模棱两可的文字,必须提出具体可行的批办意见,提出如何具体组织解决公文中提到的问题。所以答案选AD。

19.【答案】BD。解析:以本机关名义制发的上行文,由主要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签发。所以答案为BD。

20.【答案】CD。

一、单项选择题

1.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确定的。

A.撰写者本人或团体

B. C.机关党政负责人行文对象及行文内容

D.作者的上级机关

2. A.公文对结构的要求是()。 C.完整3.突出

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 B.D.生动简明

范的法规、规章同于()文章来源:中国公务网 2006-3-22 14:44:30。

A.规范性文件 B.领指导性文件

C.4.呈请性文件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 D.证明性文件

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A. C.平件 B.加急件 5.特急件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 D.急件

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A.草稿 B.定稿

C.6.正本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 D.副本

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A. C.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7.越级行文下面公文写作中,语句符合规范的是 D.直接行文

()。

A.该卷烟厂全体职工同心协力,奋发自强,在上半年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就创造出产值比去年同期增 长200%的奇迹

B.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可能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

C.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议报作出停刊整顿并令其主要负责人深刻检查等等纪律处分的处理

D.一艘在巴拿马注册的名为“协友”的货轮9月9日1时30分在斯里兰卡东部亭可马里突然遭到泰

米尔“猛虎”组织袭击而失事,五名船员失踪

8.“由于我们没有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结果给流氓、惯偷、坏人造成了盗窃、行凶、阴谋破坏的

可趁之机”这句公文用语显然是不规范的,其不正确的原因是()

Www.GongWu.Com.Cn 2007-3-15 4:45:39GongWu.Com.Cn 2006-3-22 14:44:30 。

B.A.含义不明确不清晰,让人产生歧义

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C. D.语序安排欠妥当 不合乎事理

A.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9.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当一组概念表现由 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 间发展顺序排列

B.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进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达,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

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

啊”“呢”“吧”等,“吗 10.”也展可能不用或少用

A.具有明确的针对性调查报告的特点是()。

B.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执行性

C.D.作者广泛根据调查研究成果写成的用于揭示事

物真象与规律的报告

11.关于答复询问的报告,叙述错误的是()。

A. B.用语简明,得体,分寸适宜 C.可夹带请示事项 D.是下级机关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文种

内容准确真实,实事求是地向领导机 关作认真负责的报告

12.函灵活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公务联系的各个领域,以下事项不适宜使用函件这一形式的有()。

A.北京市人民政府就X X发电厂建设问题向国家计委申请

B.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就浦东新区的道路规划问题向上海市交通厅询问

C.上海市公安厅就打击车匪路霸问题向华东六省的公安厅提出建议

D.国务院、中央军委就军队营区外义务植树进行指示

13.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通用公文,文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14.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

A.B.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标题须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

C.D.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可以采用一般文章标题的形式在标题 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15.立卷的文件是已经办理完毕的;立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

A.反映本机关的活动

B. C.便于检索和管理便于映证机关工作的历史

D. 16.便于研究有关问题公文立卷的具体方法很多,但其本质

都是()。

A.一案一卷,一会一卷 B.C.同人同事立一卷

D.统计表、报表合卷17.把握文件的特征编目是对组合之后的文件加以系统 排列并编列出()。

A. B.卷内文件次号卷内文件目录

C. D.编制立卷目录立卷计划和案卷目录

二、多项选择题

1.公文提纲的内容包括()。

A.公文标题

B. C.公文开头表述层次及论点、论据、字数安排

D.2.结尾

A.下面说法错误的有()。盖印应端正、清晰,做到上压正文,

下压成文日期。

B.C.一件联合发文,可有数个发文号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 的签发日期为准。

D.公文中的附注一般标注于主题词下方。

E.题注一般用圆括号标注于标题下方。

3. A.具备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 C.副本 定稿 B.草稿

E.暂行本 D. 试行本

4.选定公文种类主要的原则方法是()。

A. B.考虑行文的具体需要考虑本单位的权限

C.

D.考虑公文撰拟者的写作水平 5.国家对公文的格式有具体的要求其特考虑行文走向

点有()。

A.结构完整 B.规范性 C.6.相对确定性规定公文的统一规范格式,其目的在 D.灵活性

于()

A. B.维护公文的严肃性维护公文的有效性

C.维护公文的权威性

D. 7. A.主送机关有以下几种()。维护公文的准确性

上级机关 B.下级机关

C.平行机关 D.不相隶属机关

8.通报有以下特点()。

A.B.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让事实和数据说话,而不过多地阐发

和论证道理

C.具有教育性质,主要起宣传教育、沟通情况和交流经验的作用

D. 9. A.通报按其内容性质划分,可分为()。内容单纯,行文简便

表彰性通报 B.批评性通报

C.指示性通报 D.情况通报

10. A.标题通报的总体结构包括()。

C. B.主送机关

11.正文通报与通知的区别是()。 D.通报的日期

A.B.通报用来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通报的事例典型,情况重要,具有较

大影响

C.通报的目的是引起读者的广泛注意和从中受到教育,而不着重要求予以具体办理和执行

D.通知有主送机关通报没有主送机关

12.批复具有以下特点()。

A. C.权威性13.被动性 下列有关说法,能用来说明批复有明 B.D.针对性公开性

确针对性的是()。

A.批复只印发给申报请示的单位及有关单位

B.批复的内容只答复请示的具体事项 C. D.批复的内容应予认真遵守与执行批复的开头和结尾要与请示的标题与 发文字号相互照应

14.批复在制发前需进行认真的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

A.查阅有关的规定和指示

B. C.调阅前案处理的材料D.与内容涉及到的有关部门协商

调查研究请示的理由、事项与具体要

15.下列各具体事项可以使用请示这一文种的有()。

A.请求协调与帮助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B.请求审核批准或批转本机关制定的法规、规章或决定、报告等。

C.请求协调与解决本机关无法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D.根据规定必须履行审批程序的事项

16.请示的主送对象可以是()

A.B.有商洽必要的平行机关需请求其批准的不相隶属机关

C. D.直属的上级领导机关上级业务主管部门

17.A.各机关对于自己无权决定或难以处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的问题均应制发请示公文

B.请示这类公文要求上级回复,故应与工作报告相区别

C.某机关对于后勤的安排,因几位领导意见不一致,此时应该制发请示

D.18.请示不能使用议论的表达方式分办的主要依据是文件的性质、重要

程度、()等。

A.涉密程度

B. C.缓急时限要求内容所涉及的职责范围

D.19.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A.专职外收发人员签收文件的工作由()完成。

B. C.通讯人员兼职外收发人员

D.

三、不定项选择题各机关的领导、负责人

1.

A.具有正式法定效用的文本有()。

C.正本 B.试行本 2.暂行本用于对某一项行政工作作比较具体规 D.修订本

定的规范性文件,称作()。

A. C.条例3.办法 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 B.D.规定决定

活动的指导原则的领导指导性文件,称为()。

A.命令

C. 4.批复公文中的词语应()。 B.D.指示通知

A. C.含义确切可圈可点

B.D.韵味无穷包彩丰富

5.A.下面说法正确的有()。党政机关应在各自的系统内部发布文

B.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文件

C. D.行政机关可直接向党的组织汇报工作党政机关尽可能地增加联合发文

6.公文词语要求()。

A. B.选择最贴切,最能表情达意的尽量使用同音调

C.D.使用口语词、歇后语,谚语为反复强调、突出重点,大量用同意

E.使文章新颖,可用方言词汇

A.7.维护公文的简明性易出的问题是()。 B.赘言泛滥,大量重复 C.语言含混、语义多歧 D.归类不准、文不对题E.主题不明、离题万里 8.内容不全,挂一漏万 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A.B.公文的保密性

C.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D.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 9.施行办法的严密

A.承办公文工作的依据主要是()。 B.有关法律、法规、制度C.一部分群众的要求 D.上级领导做出的批示 上级领导传授的意图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D 5.C 6.A 7.A 8.D 9.B 10.D 11.B 12.D 13.D 14.A 15.B 16.D 17.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D 3.ACDE 4.ABD 5.ABC 6.ACD 7.ABC 8.ABC 9.ABD 10.AC11.BC 12.ABC 13.AB 14.ACD 15.ABD

16.CD 17.ABD 18.ABC 19.ABC

三、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2.C 3.B 4.A 6.A 7.AE 8.B 9.ACD 试题1:规范性文件正文表达的基本单位是(

)。

A: 章 B: 节

C: 条 D: 款

答案: C

试题2:会议通知的繁简程度,应视(

)而定。

A: 会议内容与规模 B: 会议的重要性大小

C: 会议的广泛性大小 D: 会议的地点

答案: A

试题3:规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现在(

)。

A: 与其他文件、作者权利具有高度统一的一致关系 B: 文件结构的周密有效

C: 文件的文字条理清楚 D: 文件的语言简约不繁

答案: A

试题4: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

A: 公文发布的时间 B: 公文撰写的时间

C: 公文打印的时间 D: 公文讨论的时间

答案: A

试题5:通报的表达方式侧重于(

)。

A: 叙事 B: 说理

C: 说明 D: 说明、说理

答案: A

试题6:可以用“命令”、“令”、“通令”这三种名称颁发的是(

)。

A: 发布令 B: 行政令

C: 嘉奖令 D: 惩戒令

答案: D

试题7:在布告的撰写中,如果用以公布需要遵守或执行的事项,则应(

)

A: 将事情的时间、地点、主要事实表述清楚 B: 明确而具体地阐明规定的内容与要求

C: 说明目的、意义与各项政策的准确涵义与执行要求 D: 以上均不正确

答案: B

试题8:若需向外国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领导人任职、重大政治活动的祝贺表示答谢亦须选用()。

A: 公告 B: 通告

C: 布告 D: 照会

答案: A 试题9:发布行政法规、公告、布告,表达侧重(

)的方式。

A: 议论 B: 叙述

C: 说明 D: 描述

答案: C

试题10: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写为(

)。

A: 96年4月15日 B: 九六年四月十五日

C: 1996年4月15日 D: 一九九六年四月十五日

答案: D

试题11: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文种是(

)

A: 命令(令) B: 决定

C: 通知 D: 指示

答案: A

试题12:撰写决定、讲话稿等,选择表达方式侧重(

)。

A: 议论 B: 说明

C: 论证 D: 叙述

答案: A

试题13: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省军区向该省各市、县人民政府行文时可制发(

)。

A: 命令 B: 函

C: 指示 D: 通知

答案: B

试题14:制发公文的目的和要求,一般是由(

)确定的。

A: 撰笔者本人或团体 B: 机关党政负责人

C: 行文的对象及行文内容 D: 作者的上级机关

答案: B

试题15:只有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可以使用(

)性的文件。

A: 向上级请示性 B: 行政管理命令

C: 沟通信息 D: 针对性强

答案: B

试题16:在制定规定性文件时,确需以新规定取代旧规定,则应该(

)。

A: 在文中明确对有关文件的废止 B: 因“不溯既往”,故勿须明确提出

C: 主管机关应给受文者作明确的解释 D: 将新规定与旧规定放在一起,对比撰写,各个纠正

答案: A 试题17:在下列选项中,不宜发布命令性文件的单位或个人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度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C: 中国*****中央委员 D: 县人民政府

答案: C

试题18:在命令这类公文结构中,没有或极少用到的是(

)。

A: 发布机关 B: 主送单位

C: 发布日期 D: 领导人签署

答案: B

试题19: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没有的一部分是(

)。

A: 标题 B: 正文

C: 主送单位 D: 成文时间

答案: C

试题20:有关发布令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A: 发布令需写明发布的法规与规章的标题,批准的机关(会议)名称 B: 需编制顺序号

C: 通常以“命令”的名称发布 D: 一般由发布机关的领导人签署

答案:c

试题21:以上请示事项(

),请即批复。

A: 如有不妥 B: 如无不妥

C: 可否妥当 D: 当否

答案: D

试题22:一般基层单位,不宜随意运用公告的形式公布事项,是由公告的哪一个特点决定的(

)。

A: 公布范围的广泛性 B: 郑重宣告的庄严性

C: 公告作者的限定性 D: 郑重宣告的严肃性

答案: C

试题23:选择文种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

A: 公文的内容 B: 公文的主题

C: 公文的执行效用依据 D: 工作关系依据

答案: A

试题24:下列有关布告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A: 受文对象广泛 B: 布告一般由行政领导机关用于在所辖范围内发布政策、措施

C: 布告的使用范围较窄,而发布事项的适用范围较窄 D: 布告可用报纸、广播、张贴等方式让全体人民周知

答案: C 试题25:下列内容,在规定性文件中均包括的是(

)。

A: 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领导签署 B: 标题、主送机关、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正文

C: 标题、发布或通过或批准的日期、章题 D: 标题、正文、领导签署、章题

答案: C

试题26:下列公文中,不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

)。

A: 规定 B: 命令

C: 条例 D: 办法

答案: B

试题27:下列给出的四个文件标题中,格式错误的是(

)。

A: 《禁止向企业摊派暂行条例》 B: 《××省政府办公厅公文处理办法(试行)》

C: 《国务院关于省、市、自治区排列顺序的规定》 D: 《关于几个突出问题的规定》

答案: D

试题28:下列各项,作为规定性文件普遍特征的是(

)。

A: 执行的时间长 B: 针对的问题反复多次适用,涉及多数人而非特定人

C: 由国家机关制定 D: 内容必须写得比较精细

答案: C

试题29:下列对规定性公文施行日期的规定,不合适的一种是(

)。

A: 自文件公布之日起施行 B: 另行规定其它时间执行

C: 以另一规定性文件规定的施行日期为准 D: 自文件拟定之日起施行

答案: D

试题30:条例的生效程序是(

)。

A: 由领导人签署 B: 以会议的形式予以确认

C: 以会计的形式审批,在一定范围内正式公布 D: 面向社会公开张贴

答案: C

试题31:条例、规定、办法的正文内容的层次组织以(

)为基本单位。

A: 章 B: 节

C: 条 D: 款

答案: C

试题32:或需向外国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领导人任职、重大政治活动的祝贺表示答谢亦须选用(

)。

A: 公告 B: 通告

C: 布告 D: 照会

答案: A 试题33: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供领导机关制定决策或指导工作参考,不要求批复,可用(

)。

A: 报告 B: 请求

C: 通告 D: 通知

答案: A

试题34:合理安排正文结构,使层次清晰,条分缕析,言之有序,是为了(

)。

A: 突出主题 B: 不事曲笔

C: 突出特色 D: 撰文要求

答案: A

试题35:国家领导机关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常用(

)。

A: 请示 B: 布告

C: 通告 D: 通知

答案: D

试题36:贵公司收到此文后,请迅即函复(

)。

A: 为要 B: 为盼

C: 为感 D: 函告

答案: B

试题37:规定性文件正文内容实际可概括为(

)。

A: 假定、处理、奖励和惩罚 B: 开头、中心部分、结尾

C: 总则、分则、罚则、附则 D: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答案: A

试题38:规定性文件是(

)。

A: 法律类公文 B: 是行政机关文种范围内的公文

C: 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普遍采用的一种公文 D: 兼有行政公文和法律的性质

答案: D

试题39:规定性文件的主管部门指(

)。

A: 制发文件的机构或组织 B: 对文件的执行或监督执行负有直接或主要责任的机构或组织

C: 发文机关的上级部门 D: 执行文件的组织和机构

答案: B

试题40:关于公告公布范围的广泛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公告是公布性文件 B: 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宣传工具向国内外发布

C: 不宜或不必向国内外宣布的事项,不宜使用“公告” D: 各级机关,只要事情重大,都可使用公告

答案: D 试题41:公文主题是公文制发者所要表达的(

)。

A: 政策和法规的观念 B: 重视本单位利益的观念

C: 意图或主张 D: 通报有关事件的细节

答案: C

试题42:公文用语要求文理通顺,畅达上口,(

)。

A: 表情达意恰如其分 B: 准确中肯,不生歧义

C: 简洁明确,无懈可击 D: 符合语法逻辑规律

答案: D

试题43:公文多使用专用词语作结尾。下面的词语有一个不属此类词语,这句是(

)。

A: 上述要求,请予批准 B: 本令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C: 沿着……胜利前进 D: 上述报告,如有不妥,请批转

答案: C

试题44:公文的正文逻辑结构可分三部分,(

)是正文的中心部分。

A: 分析问题 B: 解决问题

C: 提出问题 D: 介绍经过

答案: A

试题45:公文的用语和语气要求与作者(

)一致。

A: 经济地位 B: 知识素养

C: 多教育程度 D: 职责权限

答案: D

试题46:公文的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出有关(

)的基本精神。

A: 能收实效 B: 服务人民

C: 政策法规 D: 上传下达

答案: C

试题47:公告在撰写时要求行文郑重、用语规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对公告中涉及国家、地区、机关要使用通用的规范名称 B: 词语符合现代汉语的局面语言规范

C: 撰写时,必须使用指定的专用文稿纸 D: 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答案: C

试题48:公告面向国内外主动郑重宣布重要事项,其目的在于(

)。

A: 让广大群众周知 B: 让受文者遵照执行

C: 引起国内外的关注和重视 D: 在一定程度上起警戒作用

答案: C

试题49:公告的正文包括(

)。

A: 制发依据、宣布事项、具体要求 B: 制发依据、具体要求、结语

C: 制发依据、宣布事项、结语 D: 宣布事项、具体要求、结语

答案: C

试题50: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实施行政领导与指挥是,应选择的公文类别是(

)。

A: 行政令 B: 决定

C: 决议 D: 指示

答案: A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

A. 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 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 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

D. 收文、发文

2. 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

A. 内部使用文件 B. 秘密文件 C. 机密文件 D. 绝密文件

3. 下面公文写作中不恰当的是( )。 A. 我们一定要严厉打击少数腐败分子,把反腐败进行到底

B. 以上意见如无不当,着即批转各有关单位认真遵照执行

C. 我们必须排除种种不利因素,争取在第一季度建成东方贸易商厦

D. 玻璃制品厂原党委书记张某一伙,几年来大量贪污盗窃、行贿送礼,其中仅行贿一项即达85000元

4. 下面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在公文中安排语序时,当一组概念表现由若干连续的动作、行为构成的活动过程时,一般应按时间发展顺序排列

B.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抄送机关答复

C. 有些公文的主题,可以根据领导人授意而直接表述,有些公文的主题,则需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随着对客观实际情况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而逐步提炼与明确

D. 公文中的疑问语气一般较少使用语气词“啊”、“呢”、“吧”等,“吗”也尽可能不用或少用

5. 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

A.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 党、政、军各类机关

C. 国务院及其各部门 D. 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 B 2. C 3. A 4. B 5. C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职能的范围有( )。

A.企业的人事管理

B.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C.企业的注册登记

D.企业的财务管理

2.属于国务院组成部门的是( )。

A.国务院研究室

B.海关总署 C.国土资源部

D.国家环保总局 3.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

A.市财政局

B.区人大常委会

C.省政协

D.村民委员会

4.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在处的阶段为( )。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5.仅指中央政府系统中非选任和非委任的事务官员的国家是

(

)。

A.英国和英联邦国家

B.法国

10 D. 8~11 C.美国

D.日本 6.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正式施行于( )。

A.1995年1月l日

B.1994年8月14日

C.1993年10月1日

D.1993年8月14日 7.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职务,最低为( )。

A.副处长

B.副处级

C.副主任科员

D.副科长 8.国家公务员调出国家行政机关后,

国家公务员的身份

(

)。

A.分流的,保留三年

B.不予保留

C.分流的,保留一年

D.分流的,保留二年 9.我国行政领导体制在( )年以前一直是委员会制。

A.1956 B.1978

C.1979 D.1982 10:下列不属于推定的“首长”的是( )。

A.委员会副主任

B.审计署副审计长 C.省工商局副局长

D.镇长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A 5.B 6.D 7.A 8.B 9.D 10.D

一、单项选择题

1. 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 A. 社会制度的变化 B. 领导集团的变更

C.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 D. 人民群众的一致要求

2. 中国目前正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 ( ) A. 减少机构和部门的数量 B. 裁减人员的数量

C. 政府职能的转变 D. 行政效率的提高

3. 下面( )是政府办事机构。

A. 中央办公厅 B. 县工商局 C. 乡工商所 D. 县驻京办事处

4. 我国政府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关系是 ( ) A. 并行关系 B. 平等关系 C. 从属关系 D. 业务关系

5. 国家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是 ( ) A. 求才机制 B. 用才机制 C. 留才保障机制 D. 育才机制

6. 不得玩忽职守是公务员的 ( ) A. 工作纪律 B. 政治纪律 C. 廉政纪律 D. 社会公德

7. 县、处级副职相对应于( )级。

A. 9~12 B. 9~11 C. 7~ 8. 依法由任免机关在任免权限内,通过决定或命令直接委派其所需人员,担任某种行政领导职务,这种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是 ( ) A. 选任制 B. 委任制 C. 考任制 D. 聘任制

9. 国务院研究室是典型的 ( ) A. 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B.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C. 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D. 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

10. 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 ( ) A.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有( )。

A. 经济体制的变革 B. 管理手段的创新

C. 公共行政的科学化 D. 行政文化的制约

2. 精简与效能原则的含义包括( )。

A. 转变政府职能 B. 精简政府机构

C. 改革减少人员编制 D. 维护市场秩序

3. 按着行政层级划分出的我国政府机构的类型是( )。

A.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两大类

B. 一般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和基层国家行政机关两类

C. 常设机构与非常设机构两类

D. 领导机构,办公、公事机构,职能机构和派出机构四类

4. 地方派出机构包括( )。

A. 地方政府派出机构 B. 地方政府部门派出机构

C. 地方人大派出的执法检查组 D. 国家监察部派驻部委的监察局

5. 下面哪些公务员不得被辞退( )。

A. 因公致残丧失工作能力 B. 患严重疾病正在进行治疗

C. 女性公务员在哺乳期 D. 婚假期内

6. 公务员应当回避的社会关系有( )。

A. 夫妻 B. 直系血亲切

C.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D. 岳父母

7. 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素质应该做到优良的能力结构,“三才”合一。这里说的“三才”是( )。

A. 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B. 善断的帅才

C. 多谋的智囊型人才 D. 长于执行的将才 8. 下列人员,( )有可能属于行政七级。

A. 国务院各部委的司长 B. 副专员

C. 县长 D. 地级市市长

9. 行政决策的评估与总结是( )。

A. 前一次循环的终点 B. 后一次循环的开端

C. 国家公务员考核的一种形式 D. 行政决策实施模式的一个过程

10. 我国的专门监督指的是( )。

A. 一般监督 B. 审计监督 C. 主管监督 D. 司法监督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 D 4. C 5. C 6. A 7. D 8. B 9. C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BCD 3. AB 4. AB 5. ABC 6. ABCD 7. BCD 8. ABD 9. AB 10. BD

1. 政府职能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 A. 社会制度的变化 B. 领导集团的变更

C.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 D. 人民群众的一致要求

2. 中国目前正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 ( ) A. 减少机构和部门的数量 B. 裁减人员的数量

C. 政府职能的转变 D. 行政效率的提高

3. 下面( )是政府办事机构。

A. 中央办公厅 B. 县工商局 C. 乡工商所 D. 县驻京办事处

4. 我国政府机构与立法机构的关系是 ( ) A. 并行关系 B. 平等关系 C. 从属关系 D. 业务关系

5. 国家公务员工资保险福利制度是 ( ) A. 求才机制 B. 用才机制 C. 留才保障机制 D. 育才机制

6. 不得玩忽职守是公务员的 ( ) A. 工作纪律 B. 政治纪律 C. 廉政纪律 D. 社会公德

7. 县、处级副职相对应于( )级。 A. 9~12 B. 9~11 C. 7~10 D. 8~11 8. 依法由任免机关在任免权限内,通过决定或命令直接委派其所需人员,担任某种行政领导职务,这种行政领导者的产生方式是 ( ) A. 选任制 B. 委任制 C. 考任制 D. 聘任制

9. 国务院研究室是典型的 ( ) A. 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B. 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C. 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D. 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

10. 我们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是 ( ) A. 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有( )。 A. 经济体制的变革 B. 管理手段的创新

C. 公共行政的科学化 D. 行政文化的制约

2. 精简与效能原则的含义包括( )。 A. 转变政府职能 B. 精简政府机构 C. 改革减少人员编制 D. 维护市场秩序

3. 按着行政层级划分出的我国政府机构的类型是( )。

A.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两大类

B. 一般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和基层国家行政机关两类

C. 常设机构与非常设机构两类

D. 领导机构,办公、公事机构,职能机构和派出机构四类

更多内容进入:

4. 地方派出机构包括( )。

A. 地方政府派出机构 B. 地方政府部门派出机构

C. 地方人大派出的执法检查组 D. 国家监察部派驻部委的监察局

5. 下面哪些公务员不得被辞退( )。 A. 因公致残丧失工作能力 B. 患严重疾病正在进行治疗

C. 女性公务员在哺乳期 D. 婚假期内 6. 公务员应当回避的社会关系有( )。 A. 夫妻 B. 直系血亲切 C.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D. 岳父母

7. 行政领导者的群体素质应该做到优良的能力结构,“三才”合一。这里说的“三才”是( )。

A. 高学历的专业人才 B. 善断的帅才 C. 多谋的智囊型人才 D. 长于执行的将才

8. 下列人员,( )有可能属于行政七级。 A. 国务院各部委的司长 B. 副专员 C. 县长 D. 地级市市长

9. 行政决策的评估与总结是( )。

A. 前一次循环的终点 B. 后一次循环的开端

C. 国家公务员考核的一种形式 D. 行政决策实施模式的一个过程

10. 我国的专门监督指的是( )。

A. 一般监督 B. 审计监督 C. 主管监督 D. 司法监督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C 3. D 4. C 5. C 6. A 7. D 8. B 9. C 10.C

二、多项选择题

公文写作改错范文第3篇

梁溪县卫生局《会议通知》

全县各食品加工行业:

根据上级关于对食品加工行业的卫生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的通知精神,决定召开我县食品加工卫生工作会议,部署卫生检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2009年10月25日至26日。10月24日下午两时至五时报到。

二、参加会议人员:全县各食品加工单位来一名负责人,各乡、镇及县工商联请派出一名代表列席会议。

三、住宿费回单位报销,伙食费个人自理,按有关财政规定给以补助。

梁溪县卫生局(公章)

2009年9月28日

1.标题:只用“会议通知”就好,去掉“梁溪县卫生局”和书名号。

2.正文第一行开头应该空两格

3.“关于对食品加工行业的卫生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的通知”这个感觉是一个文件的名称,加上书名号,变成《关于对食品加工行业的卫生状况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的通知》。

4."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单独列一行

5.报到日期应该单独拿出来列一项:报到日期:10月24日14:00—17:00

6.“参加会议人员”这一条写的太过口语化,公文要严谨,

可改成:

二、与会人员:全县各食品加工单位负责人1名,各乡、镇及县工商联代表1名。

7.“

三、住宿费回单位报销,伙食费个人自理,按有关财政规定给以补助。”也太口语化, 可改为:

三、费用报销:伙食费个人自理,住宿费各相关单位按有关财政规定补助。

8.落款和时间格式不对,应该靠右。

二.修改下列文件标题

1.XX制药公司解决生产名中成药所需虎骨来源的请示

2.XX总公司组建XX实业公司的请示报告

3.XX公司对非法倒卖建筑材料的XXX开除公职的通知

4.XX公司关于开展春季运动会的决定的通知

5.XX总公司对所属单位学徒工转正后关于工资问题的规定

三.指出下列公文文稿的错误之处,并根据公文写作与处理的要求,改写为一份正确的公文.

请示

因工作需要,我县急需购买小轿车一辆,请批准调拨经费XXXXX元。

另:我县尚缺专业对口技术人员XX名,请在制定明年人员编制时一并考虑。

上述意见与要求如无不妥,请批复

此致

敬礼!

XX县人民政府

xx县财政局

2008年9月6日

答案

一、1.××制药公司解决生产名贵中成药所需虎骨来源的请示

答:在“公司”后加“关于”

2.××总公司组建××实业公司的请示报告

答:在“公司”后加“关于”;删除“报告”

3.××公司对非法倒卖建筑材料的×××开除公职的通知

答:在“公司”后加“关于”;将“通知”改为“通报”,将介词“对”删去,移动“开除”一词到“对”的位置。修改后的标题为:××公司关于开除非法倒卖建筑材料的×××公职的通报

4.×公司关于开展春季运动会的决定的通知

答:将“开展”改为“举办”,将“的决定”去掉,即:××公司关于举行春季运动会的通知

5.××总公司对所属单位学徒工转正后关于工资问题的规定

答:将“关于”前置于发文单位之后;删除介词“对”。修改后的标题为:

××总公司关于所属单位学徒工转正后工资问题的规定

二、文稿错误之处有:

(1)违反行文规则。一是根据《办法》,请示内容必须“一文一事”,而文中有两件事情。二是落款处,表示联合行文,县政府与县财政局是上下级,违反联合行文应当是同级单位的规定。

(2)文种选用不准确。根据该文内容,其请求事项应报给有关主管部门,不适宜报给上级政府,所以其文种适宜用函。

(3)文件格式不正确:无主送单位、缺少发文字号、成文日期应当用汉字全称。

(4)尾语罗嗦:“此致”和“敬礼”由于上面已经有了期复性尾语,故无必要写。

(5)因无主送单位,请求事项无法办理。此外所叙购车理由不充分。有关“人员编制”问题,应另行行文,届时再办。

该病文改写,应为不同的三篇公文。一篇请求购车拨款、一篇请求批准购车、一篇请求增加人事编制。修改如下: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

公文写作改错范文第4篇

1. Now people get a lot of informations from TV. 2. German is a European country. 3. They didn’t want me to do any work at family. 4. Yesterday I met an old friend of my father. 5. Boys and girls, don’t lose hearts. Do better next time. 6. They are of different size. 7. It is so beautiful place that you must visit it. 8. What a terrible weather we have been having! 9. It took place in France, an European country. 10. Suddenly I caught a sight of my English teacher in the crowd. 11. What good time we had last night! 12. We shall spend three-day holiday together. 13. I came to understand that was not easy to earn money. 14. Some parents think useless for girls to go to school. 15. When he bought a chocolate cake, he put them in a secret place. 16. One day I wrote a little story and showed to my teacher. 17. It’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think over before doing anything. 18. The truck was moving so fast that the driver couldn’t control. 19. I apologized and controlled me at my best till the dinner started. 20. We must take part in the social practice to prepare us well for our future. 21. The teacher did not punish for cheating but instead gave me a second chance. 22. Henry did not like his car, that ran badly and often broke down. 23. There was a five-pound note in the pocket of the trousers I had told her to wash it. 24. People can hardly do some fishing there. 25. I visited a place where is surrounded by mountains. 26. I am sure you will find one you like it. 27. It was yesterday when he broke the window. 28. He had lost his glasses without them he couldn’t see. 29. Oliver Twist, the hero of the story, he was an orphan. 30. It starts with choosing a tree from neither a farm or a store. 31. She never has enough time for that she wants to do. 32. I find what I have one shortcoming in my character. 33. What necessary it is that we get rid of the bad habits . 34. It didn’t matter that I would win or not.

35. People in the US drink more coffee than people in any country. 36. The development will bring us much more hopes and chances. 37. The Olympics are held each four years. 38. A summer, Fane traveled abroad. 39. I hope you think about my request as soon as possibly. 40. I know you are particular interested in Human Rights. 41. As there is no air or water, there can be no life , too. 42. There were too many nice things that I didn’t know what to choose. 43. He decides to travel a lot and visit such many new places as possible. 44. I couldn’t see as clear as before.

45. The water in it is so dirty that it smells terribly. 46. I appreciate your help very well. 47. You always gave me specially attention and inspired me. 48. It was until midnight that it stopped raining. 49. Peopl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been great helped by the new computer. 50. He has to work if he wants to live comfortable. 51. She is a brave and honesty girl. 52. It is much easy to make plans than to carry them out. 53. It is convenient for me to prepare for the exam than before. 54. He gave me an order worthy 15 million dollars. 55. The tree was put into a Christmas stand that holds the tree up straightly. 56. Is teaching kids English as interested as you expected in college? 57. We had guests last night who had not stayed in it ago. 58. We are all very much active and the activities are enjoyable. 59. If you won’t want to take a taxi, you can go by bus. 60. Our city is a modern city. It set up in the early 1980s. 61. Bad habits not come suddenly. 62. I have caught a bad cold for a week and I can’t get rid of it. 63. Following the road and you will find the store. 64. I rush over without delay, jumped into the water and swam towards him. 65. You must do everything you can help them. 66. When a rabbit see something dangerous, it runs away. 67. Its tail, which is white, moving up and down as it runs. 68. Think perhaps I was too tired, I stood up and was going to sleep. 69. I was often tired and watch TV demands little effort. 70. The little girl hurried home with the remained money. 71. His young patient was soon able to get up and ran about again. 72. It was kind of them to meet me at the station and drove me to their home. 73. She liked it very much and reads it to the class. 74. There were over 1000 students attend it. 75. Is it likely to be any food at the party on Saturday? 76. Please excuse us for not able to say goodbye to you. 77. He spends hours on the telephone, talks to his friends. 78. Filling with many people, the room is crowded. 79. At the interview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wait to interviewed for jobs. 80. It will cost a rocket a hundred thousand years to reach it. 81. There used to have a church in front of the school. 82. Hope you great success in your work! 83. All you can do is encouraging him, show him understanding and offer him advice. 84. In Friday afternoon, some students took part in a speech activity. 85. In a few weeks the story was returned to her. 86. It was very fine when I got up early on last Sunday morning. 87. I rushed out the house as quickly as I could. 88. It is necessary to decide what is worth taking notice. 89. I had difficulty in grammar after I entered into the school. 90. She could hardly afford for the medical care. 91. But we don’t seem to have much time to talk about together. 92. He was punished because what he had done. 93. The ice isn’t thick enough for us to skate. 94. I gave you my luggage at a quarter of an hour ago. 95. I am writing to thank you with your kind help. 96. He means to come no earlier as that time. 97. We must return back to school this afternoon 98. Child as he is, but he knows a lot. 99. Having been ill for a long time, so she fell behind her classmates. 100.Thinking he happened to have no work to do, and he came back home.

Answers:

公文写作改错范文第5篇

综合近年的高考题我们可以看出主要在以下语法项目上设题:

1.名词和限制词的搭配

主要涉及可数与不可数名词与冠词、指示代词、物主代词的错误搭配,以及名词的单复数的误用。

2.动词的时态、语态以及非谓语动词

常出现在总体时态为过去或现在时中间杂有另一时态的现象,以及动词的谓语与非谓语形式、非谓语动词之间的误用。

3.代词的误用

主要是代词的格与数的错用。如男性用了女性代词,单数用了复数代词或相反;应当用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用了名词性等。 4.数词的误用

主要是序数词与基数词的混用和错用,以及hundred, thousand, dozen, score等词和具体数量词连用时的用法以及表示约数的用法。

5.形容词与副词

主要涉及到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比较级与最高级的误用,以及形容词和副词的误用等。

6.考查英语中的并列现象

在一些英语中的并列结构中没有用并列的语法结构,如并列连词连接的两个部分等。

7.考查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but, and, so,however, otherwise等一些并列连词和连接副词的误用。before, after, when, until, since等状语从句引导词的误用等。还有肯定和否定的误用等。

8.一些相似结构的误用

如used to do, be used to do, be used to doing等结构的误用。

9.惯用法的搭配

改错步骤

上述9个方面,同学们在做题时只要稍加留意,找出错误的比率就会增大很多。做短文改错题时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先通读全文。认真阅读短文,在做题之前确保已经弄清原文大意。注意文章中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时态、人称、主谓、指代等是否一致。

2.聚焦出题热点、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分句(注意以句子为单位而不是以行为单位)对不同的错误情况进行分析和回答(即改词、加词或减词)。

3.再次通读全文,校对自己的改正是否正确。一般各种改错的方式都应该用到,如果出现了某一种改法(如加词、减词等)没有用到,要考虑自己的改错应该有问题,要对刚才不是很有把握的行进行推敲。在自己认为正确的行后划勾,并且校对其他行改正的符号是否准确,大小写是否拼写正确(这点同学们很容易忽视)。如果某一行有两种改错方式要推敲哪一种是最佳改法。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解题技巧

短文改错对考生的要求较高,是对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考生在该项上往往失分较多,那么如何做好改错题,结合自己数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要想在短文改错上取得理想的成绩,除了平时打好基础外,在应考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先通读全文。认真阅读短文,在做题之前确保已经弄清原文大意。根据短文大意和上下文逻辑关系,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检查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语气是否连贯,启承转合是否符合文意等。

二、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根据各行不同的错误情况分别进行答题(即改词、加词或减词)。在短文改错中常出现的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名词:单复数用错,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的混用。

2.动词:时态和语态,常出现在总体时态为过去或现在时中间杂有另一时态的现象;或是及物动词后无宾语,或是不及物动词后加了宾语;接从句需要用虚拟语气的没有用,需要接ing形式的接了to,或相反等。

3.形容词副词:混用。常出现需形容词的地方用了副词或相反。关系副词where,when,why等的错用,如受“介词+关系代词”的影响而多加了不必要的介词等。

4.介词;主要是介词的多余或缺失,错用。这一部分需要平时多多积累,弄清常用介词的搭配。

5.主谓一致性;如第三人称单数漏掉s,或主语为复数,谓语动词用了单数;再就是就近原则对主语的影响。

6.冠词:定冠词the的多余或缺失,如季节,月份,星期,球类及三餐活动,称呼头衔前等不能加the的地方加了the,或是same等常和the一起使用的词却漏税掉了the;a,an的混用,注意,判断一个词的前面加a还是an不是看其首字母是不是元音字母,而是看首字母的发音是不是元音,如an hour,an honest boy ,其首字母不是元音字母,但其发音却是以元音素开始,故用an,而a useful book,a university,a European, a one-hour trip,虽然以元音字母开始,但却读作辅音音素的音,故用a ; 7.数词:主要是序数词与基数词的混用和错用,如分数的分子大于一时分母没有用复数等,基数基数词的复数形式如几百hundreds of,几千thousands of漏掉了s,或是当其前有具体数字或several时加了复数,如seven hundred,写作seven hundreds.

8.连词:如需转折连词(如but)的时候用了承接连词(so),或相反词性的混淆;同义词辨异;

9.代词:主要是代词的格与数的错用。如男性用了女性代词,单数用了复数代词或相反;应当用形容词性的物主代词用了宾格,主格或相反,关系代词的错用。如只能用that引导的用了其它,或在不能用that的地方却用了that,或是在“介词+关系代词”结构中漏掉了介词等。

10.常用固定短语用错。

三、验证答案。改完后,要回过头来重读一遍全文,查看改过后是否能使语气通顺,时态一致,合乎逻辑。再次通读可以在初改时感觉不顺的地方集中精力,仔细推敲,使答案更加准确。因为有时就一个句子来看可能在两个地方修改都说地过去,但在上下文中可能只能在一处修改才正确

2010年高考英语冲刺:五步打造高分短文改错

高考试题中短文改错是历年高考中失分率最高的部分,其主要原因是这篇110字左右的文章将中学生平时写作时经常犯的各种典型错误集中在一起,使的学生不够敏感。从往年命题来看,很多错误的设置都是针对于中英语的差别,而这也是学生难以克服的问题。所以本文将中英语差别和高考改错结合起来进行剖析,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1、名词的差异

英语中的可数名词有单复数的变化,如apple—apples,而汉语中除了表示人的名词可以加“们”表示复数,其余的均无复数形式。所以中国学生学英语的时候特别容易忽略这一点,而名词单复数问题是出现率最高的点。如2006年陕西卷第79题:They have all sorts of course. (应该为courses)。

此外,英语中可数名词的单数前需要加冠词(a, an, the),而汉语中则不是必须的,如:“请把门关上。”门前没有冠词,而英语的表达应该是“Shut the door, please.”。如2005年全国二卷改错第8行:I hope you’ve had pleasant journey home and… (pleasant 前应加a)。另外,由于考生的记忆不准确,也会在不可数名词前加不定冠词。所以冠词的漏用和误用也是命题的一大重点。如2006年福建卷改错第9行:We will have plenty of spare time to visit the area and have a fun.(a 应去掉,因为fun是不可数名词)。

2、动词的差异

英语的动词有人称,数,时态,语态等变化。而在汉语中动词无相应的变化,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不论一个人还是许多人,不论你,我,他还是你们,我们,他们,动词都没有变化,所以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上相对吃力,因而容易对于“He come tomorrow.”这样的句子无动于衷。

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是“be+动词过去分词”构成的,如“The apple was eaten by him.”;而汉语的动词则没有相应的变化,被动语态的标志只有一个“被”字,而且经常被省掉,如上面的句子翻译成汉语就可以是“苹果我吃了。”所以命题中动词形式的错误几乎是每次必涉及到的,相信原因大家已经很清楚了。

3、形容词和副词的差异

英语中形容词和副词的差异除了形式不同,主要是功能,形容词做定语,修饰名词,如:a good lesson,副词做状语,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如:run fast; very good等。而汉语尤其是口语中要求则没有那么严格,例如周杰伦的歌《简单爱》,这个“简单”既可以解释为形容词,“简单的爱”,也可以解释为副词“简单地爱”,原因是爱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但是英语的love虽然也有两种词性,但是必须严格表达为“simple love”和“love sb. simply”。这就使得很多同学受到汉语的影响,看不出试题中形容词和副词的混用现象。如2006陕西卷第81题:I know you are particular interested in Human rights. (particular应改为particularly)

4、介词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大量的介词,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1)英语中介词用法灵活,使用频繁,英语中用介词的地方汉语常常不用介词或用动词表达。如:She ran across the street after him.这句话中包括两个介词:“across”和“after”。而在汉语的相应形式“她跟他跑过了街”中,则没有使用介词。2005年重庆卷改错第9行:It is basically the only measure that the rest of the world can depend to decide…,这句话考点就是汉语的“依赖”(动词)对应英语的“depend on”,而很多考生由于受汉语的影响,都没有改正确。

2)英语介词在一定的句式中可后置,如Which house did you live in?但汉语一般讲介词置于被修饰的成分之前。

3)中英语部分介词使用不同。汉语说在校园里,英语则要用on the campus,汉语说在家里,而英语表达是at home。这很容易造成记忆上的错误。

5、表达习惯的差异

表达习惯的不同也是命题的一个点。2004年全国四卷改错第8行:I will take you

together to a hot-pot restaurant for dinner and…翻译成汉语 “我要带你一起去火锅店吃饭。”特别顺,所以很多考生改不出来。其实英语的take sb. to a place已经完整表达“带某人去某地”的意思,句中的together在表达意义上是多余的,为中国式英语。再如2005年安徽卷改错第9行:This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 Silver Ghost was regarded as “the best car in the world”.翻译成汉语“银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车,这一点也不奇怪。”也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但是英语中的形式主语有且只有一个就是“it”,这其实是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 it is +adj. +that clause这一句型。

由上面的分析引证可以看出,中英语差别是高考改错命题的一个很重要的点,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对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因此,我们应该通过比较,借助汉语的知识加速对英语现象的理解,只有理解的东西才容易记住,这样不仅会对短文改错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也会在无形中减少学生作文的语法错误,使大家向理想中的大学又迈进了一步。了解了高考短文改错的命题特点,掌握了正确的做题思路,考生还需要扎实的语法体系,这样就不难在短文改错部分中有不俗的发挥,与心中理想的大学更进一步。加油!

高考英语短文改错高分破解秘籍

高考短文改错满分为10分,分数不多但是每一分都很关键。很多同学在做此题时会遇到以下几点困惑:第

一、拿过题来不知如何下手;第

二、特别是在读不懂文章的时候,或丢掉不做或草草了事,得分率很低。面对以上两个主要困惑,笔者认为从有效掌握解题思路和熟悉出题规律,以及破解题目关键两大处入手,此类题目就会迎刃而解,为你高考的成功之路再添一股强有劲的动力。

一、解题思路(三步解题法):

第一步、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时态、人称及文章的主旨大意,顺便标记自己一眼就能看出的错误。

第二步、细读文章的每一句话。一般要结合文章的前后句以及出题规律来做题。 第三步、代入已经修改完成的答案通读全文,看其是否通顺。

注意:在修改过程当中,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即一般来说,第一次填写的答案正确率比较高,没有十足地把握不易轻易改正!

二、出题规律以及破解关键:

高考短文改错出题人一般会在以下八个方面进行出题。掌握出题规律之后做题便会事半功倍! 1.动词:

(1)主要考察能力:时态、主谓是否一致、固定搭配。 (2)出题形式: ①时态混用

ie, Then the trouble started. We can not open the door. So we asked the policeman for help. 讲解:很显然此句子主时态是一般过去式,因此应把can改为could。 ②主谓不一致

ie, There were a football game on TV last Saturday evening. 讲解:原句中a football game决定了谓语动词必须用单数,所以应该把were改为was。 ③固定搭配

ie, I have given up smoke. The dog doesn’t like the smell.

讲解:give up doing sth。因此动词smoke应该改为smoking。 2.名词:

(1)主要考察能力:单复数混用。 (2)出题形式: 单复数混用

ie, Helen is seventeen year old. She is very busy.

讲解:“年龄多大了”应该为复数形式,应此应该把year改为years。 注意:代词单复数混用类似。

ie, As for a friendship, we can readily find them in our classmates and other people around us. 讲解:显然因该把them改为it,指代前面提及的friendship。此句话意思是“就友谊来说,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我们的同学和周围的人中找到。” 3.形容词/副词

(1)主要考察能力:两者之间是否混用。

(2)出题形式:

形容词与副词混用。即该用形容词的地方原文用了副词,该用副词的地方原文用了形容词。 ①副词代替正确形容词出现在文章当中

ie, During the football season, Helen is much busier than usually. 讲解:很明显“与平时相比较更忙”,因此需要把usually改为usual。 ②形容词代替正确副词出现在文章当中

ie, As the time clock showed one minute and forty-two seconds left in the game, she began cheering excited, “Come on-get going!”

讲解:原文意思是说比赛还剩一分四十二秒时,她开始兴奋地叫道-----,显然应把excited改为excitedly,用来修饰动词cheer。 4.介词

(1)主要考察能力:(特别是与动词的)固定搭配。 (2)出题形式: ①介词省略

ie, I’m surt you will get rid the sorrow and unhappiness caused by the disaster. 讲解:get rid of 是固定搭配,意思为“摆脱,除去” ②介词多余

ie,My wife is also happy because of I have given up smoking. 讲解:这里显然示对because of与because用法的辨别区分。前者不能接句子,而后者充当连词可以接句子。所以应该把of去掉。 ③介词用错(一般为固定搭配) ie, I pick out her false hair and said, “Don’t be sad, Miss.”

讲解:pick out应该为pick up。pick out挑选的意思;pick up捡起的意思。 5.连词

(1)主要考察能力:前后两句话之间的衔接关系。 常考三种关系: but转折 and并列

because原因

①ie, One day, my wife and I went shopping at a store. We drove the car but we had a lot of things to buy. 讲解:显然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开车去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要买好多东西”,所以应该把but改为because/as/for。

②ie, Chatting on line, students can more freely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opinions, but improve their English if they are talking with native speakers. 讲解:原文表达的意思是“通过网上聊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如果他们同外国人交谈,能够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所以前后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因该把but改为and. 6.句式

(1)主要考察能力:常考that与what或which/how与what之间的转换。 (2)出题形式: ①ie, She never has enough time for that she wants to do. 讲解:原文意思是“她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明显应该把that改为what。 注意:这一形式是改错常考点。

②ie, We Chinese people have always been concerned about which has happened in your area. 讲解:原文中需要一个连接词承接前后连个句子,这个连接词充当be concerned about引导宾语从句中的主语,所以应该把which改为what。 7. 冠词

(1)主要考察能力:句中冠词是否多余 (2)出题形式: ①冠词多余

ie, I sat in the front of the TV at 7 o’clock, when the game just began. 讲解:区分in front of sth和in the front of sth。解决这个问题记住一句顺口溜就可以了“有the是内无the是外”,即in the front of sth显然是指在事物(sth)内部空间的前面,比如说I prefer to travel in the front of the car.(我愿意坐在汽车的前面);而in front of sth是指事物(sth)外部空间的前面,比如说the car stops in front of the house(汽车停在房前)。因此原文中应该把the去掉。 ②冠词遗漏

ie, As we all left home at early age, we met lots of problems in our daily life. 讲解:at an ---- age固定搭配词组,表示“出于---年龄”,比如说at an early/tender age,可以翻译为“很小/年幼的时候” 8.代词

(1)主要考察能力:代词是否多余,以及与反身代词之间的混用。 (2)出题形式: ①代词多余

ie, Don’t lose your heart. With the help of th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I’m sure you will get rid of the sorrow and unhappiness. 讲解:lose heart:become discouraged泄气;丧失勇气;而lose one’s heart(to sb/st):fall in love爱上;钟情于。原文意思很明显是“别泄气”。所以应该把your去掉。一字之差,离题千里。 ②代词混用

ie, We were living in a big family. We treated each other as brothers and sisters. If any one of them had any difficulty, the other would help him or her out. 讲解: 原文意思是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之中,彼此间相处如同兄弟姐妹。如果我们之中谁有困难,其他人就会帮助他/她解决困难。”所以应把them改为us;把other改为others。 注意:the other表示两者之中“另一个”; the others表示在一个范围内的其他全部。 ③代词遗漏

公文写作改错范文第6篇

1、(8处)太阳下山后,傍晚时分。我和姐姐来到一坐大山脚下。我们开始向上攀登。爬着爬着,我们看见周围开着一朵朵白花,真是五颜六色。攀到山腰,红花渐渐多起来了,它们红得那么鲜艳,灿烂、漂亮,艳丽极了。你看,这一族还是争奇斗艳,那一族已是真相盛开了。

2、(10处)上课铃响了。我们全体每个同学都赶快走进教室,立刻安静下来。李老师已经笑容满面的微笑着走近了教室的门。她不但有病,可课还是上的那样代劲……她在黑板上写字,可还是那样工整。每个同学都十分钻研地听她讲。

3、(8处) 亲爱的外公,你好:

我是您的外生冬冬,我离开老家出来已经差不多大概有五年整了。非常想你。现在我已经上六年级了,还有一学期即将就要小学毕业。我现在学习目的态度明确,我要好好学习,争取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

亲爱的外公,今年寒假我不回来了等我明年考上初中以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来看您和外婆。 祝您身体健康!

2008年元月 外生冬冬

4、(8处)有一次,作完语文作业,我把本子一推。就要出去玩。爸爸问我“作业捡察过了吗”?我漫无边际地回答“不用捡察,保证没措”!爸爸庄严对我说,“不要那么自信。细心一点好,学习可不能有一点马虎!”

5、(8处)在实践活动课上,老师请张小华到前面讲“阿凡提巧斗财主”地故事。因为张小华嗓子有些嘶哑,可是讲得很认真。同学们也认真听得很精神,教室里雅雀无声。他正讲完,老师首先是第一个鼓掌,同学们也跟着爆炸出热烈的掌声。

6、(8处)有人以为鱼不会发出声音,真是这样吗。虽然你来到海边,戴上一幅特制的耳机,把耳机的一头接到水中,便能听到稀奇古怪的声音:“呼噜呼噜”,这是鲅鱼的声音。“吧嗒吧嗒”,这是气鼓鱼再说话。成群沙丁鱼喧闹起来就象是夜间的海浪冲击着海岸。水中歌手„„赛音鱼发出的声响,如同柔和悦耳的歌声一样。

7、(8处)我们班长的李晓明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他不仅关心集体,克苦学习。还注意锻炼身体,因为,他被评为三好学生。语文对他特别感兴趣,经长给“语文报”投稿。

(二)四大名著练习题

1.按要求写出人物形象或文学作品: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 )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

2.请结合《三国演义》 ,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 役,是( )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 )一事。

3.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 ,也被称为“赛诸葛” 。

4.《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 一个故事的名称及内容:

5.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 名称。例:舌战群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1)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2)诸葛亮——三顾茅庐

(3)孙悟空——大闹天空 (4)刘姥姥——三进大观园 7.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 )。《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 的外号。 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

8.“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 、_______、_______三国。 9.《西游记》中的“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树”的是( ) 。 10.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四大名著( ) 中。 11.写出四大名著中含“三”的故事。

上一篇:风电场可靠性范文下一篇:经营项目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