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专业范文

2023-09-19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课群;课程体系;软件课群

文献标识码:B

1课程体系的目标

课群的最终目标是“面向应用,结合专业,注重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围绕着这个总体目标,在建设课程体系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因素,综合教材、教案、教学资源、信息化平台、实践环节等各个方面内容,建立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基于课群的课程体系具有结构稳定、内容动态的特点。下面是我们建立课群体系的一些思想要点。

(1) 重在应用,兼顾基础理论

重在应用,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非计算机专业教学区别于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基本特点。简言之,后者关心的是整个“计算学科”,而前者更看重“计算机的应用”,同时兼顾必要的理论。我们认为要防止两种偏向:一是认为应用即是操作,不必学什么理论;二是以为既然是基础课,就应该加强基础理论,惟恐理论讲少了会降低课程质量。前者混淆了“计算机应用”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界限,后者混淆了“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的界限,其结果都不利于真正提高IT应用的水平。

(2) 拓展广度与深度,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课群既是一个整体,参与的所有老师可以共享同一个资源平台;同时又可以分为四个独立的分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集中精力专攻某个方向,从而有利于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

(3) 注重创新与实践,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构建基于网络的创新实验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成材目标,自主地、有选择地、比较深入地学习到某种计算机软件专项技术。

(4) 探索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虽然学生学习了不同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但通过学生的组合,能组建完成较大型项目的团队,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协作,各尽其长,发挥技术优势,培养了团队精神。

2基于课群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课群是指多门同一个类型的课程组成的课程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自己所学专业的选择某个课群中的一门课程。根据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我们设计了如下基于课群的课程体系(见表1)。整个课程体系中,共有五个课群:基础课群、程序课群、软件课群、硬件课群和应用课群,供不同专业学科和学生选择。其中每个课群覆盖某一个计算机知识领域,课群中的各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共性,也有不同。

基础课群覆盖的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本知识领域,就是1+X模式中的1。作为大学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先导,基础课群紧随在中学IT课程之后,又位于X门后续课程之前,应该成为“承前启后”的桥梁。程序课群覆盖程序设计知识领域,除了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外,不同课程教授不同程序设计语言,已满足不同专业学科和学生的学习需要。软件课群覆盖数据库应用知识领域、多媒体应用知识领域以及软件工程与软件开发知识领域。本课群的各门课程在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公共基础知识之后,以理论+实践的方式教授软件技术与应用方面的内容。硬件课群覆盖计算机硬件知识领域和网络技术知识领域,本课群以硬件及网络为主要内容,以讲座的形式介绍目前主流的计算机和网络硬件设备以及应用情况。应用课群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和专业结合,二是选择计算机及网络应用热点技术作为内容,包括电子商务导论、动态网页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局域网设计技术、计算机图形处理等。同一课群所开设课程随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3基于课群的课程体系的实施

确定了基于课群的体系结构后,就要通过实施来贯彻“面向应用,结合专业,注重计算机实践能力培养”的思想。具体实施计划如表2所示。

确定了新的课程体系结构后,根据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以及各个专业学科的需要来动态设置每个课群的课程配置和实施。这里以软件课群为例说明课群配置的思想。

软件课群是在原有的“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计算机软件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大,各种新的软件技术的不断涌现,想做到“博”和“通”难度越来越大。经过反复研究,我们在众多的计算机软件课程中,筛选出必要的教学内容,构成一个软件课群。新的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结构”内容作为课群的公共基础,选取重点精讲,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突出体现其精髓,博中求精;在软件技术公共基础上开设四门相对独立的模块课程“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技术与应用”和“软件开发技术与应用”,课群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这四个独立的模块中,要求学生必修其中的一个模块,学生也可以选择其他模块作为选修课。每个模块预计用18-20学时,另外根据情况配套安排教学实验环节的内容,用时大约20学时。

在课群中,把原来用在多种软件技术基础教学的学时用到一种软件技术中,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一种软件技术,从学习技术基础转到学习技术和应用上,教学中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力求做到学以致用,在“通”的基础上做到会用。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能够看到这种软件技术的前景和应用的结果,变被动为主动,开始学习时就为自己设定目标并最终加以实现,通过学习可以在某种软件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动手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范文第2篇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A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行为主义理论学派主张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客观的行为,学习的本质是行为的变化,即学习活动发生后,学习者要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

2、具有场独立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一般会主动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倾向于以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因此他们的知觉易受错综复杂的背景影响。

3、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论,学习者在学习一段语言或文字符号的材料后,在他的头脑中留下的是这段材料表达的意义,而不是语言或文字符号本身。

4、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由于经常使用碗来盛饭菜,逐渐出现了碗是一种有特定形状和功能的器皿,从而正确分辨出碗,这表明儿童形成了关于碗的定义概念。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最高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既是自己为自己所认可。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态度与品德

2、传递-接受程序与引导发现程序

3、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4、偶然学习与有意学习

5、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三、综合应用题(第1题10分,第

2、3题各20分,第4题30分,共80分)

1、什么是知觉学习?试列举四中促进知觉学习的技术,并举例说明。

2、分析布鲁姆和加涅的认知学习系统分类的异同?并举例说明它们对编写学习目标的知道作用?

3、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考虑煤体的使用,如果要求你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你会选择使用哪些煤体?陈述你的选择理由。

4、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中,都有“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一内容,如果要求你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

1 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423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或数据结构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认知主义理论学派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但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定时期,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学习的实质是内在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2、按照皮亚杰的有关理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已经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如能够解决大量的代数问题等。

3、在进行教学媒体选择的过程中,有时会列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媒体选择者来回答,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发现适用于特定的教学情景的媒体,这种媒体选择模型一般称为比较法。

4、知觉具有组织性、整体性与恒常性等特征,所谓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脑能够将输入的刺激组成有意义的整体。

5、在肯普提出的椭圆结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过程,评价和修改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的活动与所有其他要素相联系,且贯穿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整体练习与局部练习

2、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

3、辐合型与发散型

4、信源与信宿

5、精加工策略与组织策略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

2、3题各20分,共50分):

1、什么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对学生成长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信息加工分析法?它主要适用于何种学习内容的分析?请结合信息技术内容举例分析它的应用。

3、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领域,每一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试分析这三大领域学习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让你向高中学生教授“如何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你会如何处理这些关系?

四、综合应用题(30分):

我国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都在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如果要求以“图像信息加工”这一教学主题为例,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

2 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421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A)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派都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某种变化,且这种变化应当能够保持一定的时期。

2、这是王老师和小男孩小明的对话。王:“你有妹妹吗?”小明:“有。”王:“你妹妹叫什么?”小明:“花花。”王:“花花有哥哥吗?”小明:“没有。”按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明处于感知运算阶段,且他的思维体现了单维的特征。

3、在确定运用何种教学媒体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会从媒体的种类与功能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并通过某种评价尺度来反映其间的关系,从而发现适用于特定的教学情景的媒体,这种媒体选择模型一般称为评价法。

4、演奏中,每种音调有一定主观的音高和响度,在旋律背景中,音调的主观音高或响度取决于它临近音调的关系,用两种不同的旋律演奏时,同样的音调感觉会完全不同,这反映了知觉的整体性特征。

5、在肯普提出的椭圆结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灵活的过程,个要素呈现游离状态,表明了教学设计可以从任何一个要素开始,并且可按任何顺序进行。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动作技能学习中的)集中练习与分配练习

2、言语信息与智力技能

3、沉思型与冲动型

4、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5、发现教学法与讲解式教学法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

2、3题各20分,共50分):

1、什么是最近发展区,研究最近发展区有何意义?

2、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常常要考虑学生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如果让你向高中学生教授“如何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你计划让他们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陈述你的基本做法。

3、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程序包括传递—接受程序、引导—发现程序、示范—模仿程序和情境—陶冶程序等。简述这四种教学程序的基本过程,并结合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说分析它们分别适用于实现哪种领域的教学目标。

四、综合应用题(30):

我国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都在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如果要求以“表格信息加工”这一教学主题为例,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

3 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21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假如让几组同龄儿童两两面对面正对着坐在一个立方体的两侧,在立方体相对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图案,并要求他们分别描述对方看到的图案。他们当中有点人会认为对方看到的图案与自己的一样,也有的认为不知道对方看到的是什么图案。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这时候这时候儿童可能正处于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过渡阶段。

2、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派在学习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相同点在于他们都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某种变化,且这种变化应当能够保持一定的时期。

3、在绘画中,每种色彩有一定主观的饱和度和明度,有时候,同样的色彩在不同的绘画作品中会给人以不同的饱和度或明度效果,这反映了知觉的整体性特征。

4、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把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比较适合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5、学生能够通过说出代表性植物的根、茎、叶来识别它们,按照加涅的智慧技能的分类,它属于具体概念类型的学习结果。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同化与顺应

2、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

3、正强化与负强化

4、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

5、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

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试举例描述。

3、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表现出学习困难,如果让你为高中学习设计关于“网络中信息检索”主题的教学,你会如何处理?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有多种策略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请你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并结合讲解式教学的特点,设计一则教学简案的片段,以体现如何在讲解式教学中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4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25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B)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事实、定义、程序以及规则是什么的知识,其表征形式有命题、表象、线性程序和图式。程序性知识是知道如何行动的知识,其在头脑中的表征是通过产生式来完成。

2、教师的言语性行为包括师生间的距离、接触、教师的手势语、语音变化等活动,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从事学习活动。

3、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是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教学媒体的种类会影响教学信息的传递。

4、教师运用掌握学习时,需要先将课程分解为小的学习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需要掌握的具体目标,教师事先告知学生目标和标准,在学生达到最高掌握水平后,才可以学习下一单元内容,并依次进行学习。

5、皮亚杰认为,智慧或思维的本质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适应由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图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符合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称之为同化。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先行组织者与组织策略

2、教学支架与支架式教学

3、平衡化与守恒

4、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

5、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

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认知策略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行为目标?试举例描述如何描述行为目标。

3、什么是任务分析?列举三种以上任务分析技术,并举例说明。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基于问题的学习”已经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并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设计一则教学简案,并说明你是如何体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促进的。

5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代码:825

科目名称:教学设计(B)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知识常常是相互分离与独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分散的、独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试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方法一般称为先行组织者。

2、美国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对能够有效处理特定任务的主观评估,它与学习的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的努力程度,并导致成绩的好坏,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又会反过来影响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3、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其智力通常低于正常水平,因而学习效果一般比较低下,达不到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

4、加拿大心理学家戴斯等人将智力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概括为PASS智力模型,即“计划—注意—同时性—继时性加工”,对于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可以看作是编码加工系统的两种不同类型,负责对外界刺激信息的接受、解释、转换、再编码和存储。

5、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当中,存在着大量的概念,借助于这些概念,我们可以将大量的信息组织成某一易处理的集合。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负强化与惩罚

2、元认知调节与元认知体验

3、(动作技能中的)内反馈与外反馈

4、发展先于教学和教学先于发展

5、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

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教学事件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简述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并举例说明。

3、什么是认知策略?试分析影响认知策略发生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四、综合应用题(30):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范文第3篇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的南洋公学和震旦学院,是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的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的全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高校。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6月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7年10月,上海市参与共建共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创新平台”,是国家首批实施自主招生改革的22所高校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徐汇校区、奉贤校区和金山科技园区。学校总占地面积2650余亩,各类建筑总面积81.6万余平方米,建有一批标准体育设施,图书馆总藏书250余万册,收订中外文期刊18,000余种,具有CA、EI等48种大型数据库和网络镜像数据库,是全国化工院校情报协作网组长单位,建有教育部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上海高校外国教材中心、上海市研究生电子文献检索中心等机构。校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为国家计量认证单位。

学校设有化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和体育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学校还设有网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中德工学院、理工优秀生部、人文科学研究院。

学校学位授权点覆盖了理、工、农、医、法、管、哲、经、文、历史、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38个一级学科。有58个本科专业,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0多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理、工),4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理、工、农、医、法);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和18个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按二级学科计)、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上海市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2.58万余人,其中在校全日制研究生6360人(其中博士生1215人),全日制本科生17739人。教职员工3621人,其中两院院士2名,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名,国家863计划领域专家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0名,上海市教育功臣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名,国家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11名。有正副高级职务的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1000余人。一大批中青年学者崭露头角,其中5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被评为上海市科技精英,9人被评为上海市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累计32人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学校以“培育英才,服务社会;注重过程,勤奋求实;协调发展,特色鲜明”作为办学指导思想,以面向企业为主,不断深化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质量居全国及上海市高校前列。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共11门,国家双语示范课程2门,上海市精品课程46门。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1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完成教育部重点规划教材13部,8部教材获国家级奖励。现有52部教材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学校建有国家特色专业6个,建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程教育中心中国分中心,工科化学为国家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多年来,学校以培养“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社会英才”为目标,重视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学生在国际国内数模竞赛中屡创佳绩,多次名列上海市或全国参赛学校之首,1997年、2005年先后两次获得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使我校成为国际上少数两获殊荣的高校之一;1993年、1999年和2007年我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三捧“优胜杯”;在历年全国和上海市级各类英语比赛中屡获大奖,2000年、2005年上海市高校英语演讲比赛上,我校选手囊括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两项冠军,2007全国亚军,在2007年“国际英语辩论大赛中国赛区”比赛中获冠军队及季军队和最佳辩手;女子乒乓球队多次在世界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上夺冠。同时,在物理、计算机编程、电子设计、机器人制作、科技发明等方面的竞赛中我校也成绩斐然,均名列国内和上海市高校前列。

学校有8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6个省部级研究基地、2个国际合作科研基地、51个校级研究所(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学校拥有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有1300多名专兼职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队伍,近年来,每年承担各类研究课题1000多项,科研经费逐年增加,2001年超过1亿,2004年超过2亿,2007年达到3.06亿。“十五”期间国家863高技术经费名列全国高校第9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42项,获省部委科技进步奖500多项,获得国内外专利700多项。取得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大型聚酯装置成套技术、大型石化装置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大型甲醇合成技术、水氯镁石先进脱水工程技术、含氟芳香精细化学品及氟化试剂的先进制备技术、有机荧光功能材料、新型自控发酵罐、承压设备及系统安全技术、石油焦化污水封闭分离成套技术等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在技术转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特色鲜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入选了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加盟了“新一代煤(能源)化工”、“汽车轻量化”、“抗生素”等三个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特别是向美国最大的炼油企业Valero公司进行的“石油焦气化技术”实施许可,标志着中国大型化工成套技术首次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技术转移,也是中国高校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海外技术许可费用项目。

学校重视并不断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空间,己与美、德、日、法、英、加、韩和澳大利亚等国的70多个高校、企业集团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学术交流关系,特别是与一批海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或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实施教师互访、学生交换以及联合培养的合作机制。

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学校始终坚持花大力气,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校率先进行“两课”改革,改革成果分别获得上海市和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在上海市组织的学习邓小平理论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连续五年获得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在营造育人环境、创新育人机制,发挥整体育人优势的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涌现了一大批上海市和全国优秀学生、先进集体和文明寝室;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上海市活动优秀组织奖”、“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先进集体”;被评为“上海市群体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拥军优属模范单位”、“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1996年以来连续六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半个多世纪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其中9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一大批优秀人才成为高校、科研机构、骨干企业的领军人才和高级技术专家。同时还涌现出许多诸如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等各种荣誉的海外杰出校友。1988年,在学校庆祝石油加工系成立三十周年时,江泽民同志欣然题词:人才辈出。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范文第4篇

网上存在很多考研辅导的论坛,但是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论坛。凯程论坛对考生来讲,是一个很好的考研交流平台。因为在考研的备考初期都会比较迷茫,对于专业的报考信息、参考教材、考研录取信息、报名信息都会比较欠缺。因此凯程论坛致力打造一个考研论坛:凯程教育的老师在这里无私的分享考研复习经验和考研复习方法,都会无偿分享有关考研资料、考研信息、专业将来的就业信息以及相关院校的某些情况。在凯程论坛里,所有的考研人都有共同的目标,都有共同的考研理想,都会努力加油复习,都是很热心地帮助周围的研友,凯程考研论坛欢迎您的进入。

公安学基础

一、绪论

(一)警察与警察学 1.警察的概念

作为警察行为含义上的警察概念,是指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以强制性实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作为警察力量含义上的警察概念,是指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所设置的,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

2.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主要有两种起源观:

1、警察与人类同生共存的自然起源观。

2、马克思主义的警察与国家同生共存的起源观。

发展阶段:

1、警察的萌芽时期:从原始氏族公社瓦解到出现奴隶制国家的萌芽,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2、古代警察时期:自警察行为产生以后,直到资产阶级近代警察行政产生以前这段时期,是古代警察时期,它历经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

第 1 页 共 1 页

3、近代警察时期:国家建立警察行政制度以来的历史阶段。 3.警察与国家

论述题:警察与国家的关系? 答:

1、警察必须与国家一致

(1)警察必须与国体一致;(2)警察必须与国家意志一致。

2、警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1)警察是国家的武装力量;(2)警察是国家的执法护法力量: (3)警察是国家的刑事侦查力量;(4)警察是国家的治安行政管理力量; (5)警察是国家的紧急救援和安全防护力量

3、警察是有实力的国家机器

警察实力,是指由警察人员机构和装备设施结合而成的物质力量。

(1)暴力性实力;(2)行政强制性实力;(3)刑事侦查性实力;(4)安全防护性实力

4、警察的职能由国家的职能决定 政治镇压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二)我国的公安学 1.公安学的概念

公安学是关于我国公安工作规律和对策的知识体系,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下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公安学是所有公安学科的总称。

2.公安学的研究对象

公安学研究的是,我国公安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及人民政府领导下,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工作规律、对策及其历史与现状。

二、我国公安保卫机关的建立和发展

(一)建国前公安保卫机关的创立和发展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公安保卫机关(土地革命)

1927年——上海——党的第一个保卫机关——中央特科——周恩来亲自主持 1931年——江西瑞金——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公安机关——国家政治保卫局——邓发任局长

第 2 页 共 2 页

2.抗日战争时期的公安保卫机关

1939年——中共中央社会部——简称“中社部”——当时历史条件下领导全党全军和各抗日根据地保卫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

1937年——延安市公安局

1938年——延安市警察队——简称“边警”——全称“陕甘宁边区人民警察”——最早的、较正规的、着统一制式服装的人民警察队伍。

3.解放战争时期的公安保卫机关

(二)新中国成立后公安机关的建立和发展 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公安机关(1949年-1966年) 公安部自建立之初就设立了经济保卫局

1983年,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同年成立国家安全部 1986年,交通部门移交公路管理给公安机关。

1992年7月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人民警察警衔条例》 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人民警察法》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公安机关(1966年-1976年) 3.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安机关(1976年-至今)

三、公安机关的性质与职能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1.公安机关的性质

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的专门机关。

2.公安机关的宗旨

公安机关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公安机关的职能 1.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对敌人专政和对人民民主

2.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 论述题: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

第 3 页 共 3 页

答: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区别

从两种职能的区别来看,专政和民主不仅在含义上截然不同、界限分明,而且在具体对象、目的,作用、方法上也有原则的不同,不容混淆,对谁专政、对谁民主,是根本立场和政治原则问题,对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必须实行专政,对人民内部坚持实行民主,不容颠倒。

(2)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联系

从两种职能的联系上看,专政和民主不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而且相互渗透、互相促进,不能割裂或偏废。

对敌人的打击、惩罚,同时意味着对人民利益的有力保护和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同样,对人民的每一次保护与服务措施或组织宣传工作,同时意味着对敌人的预防、控制、打击力量的增强。

综上所述、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基本关系表现为: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基本保障,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职能的基础条件。

四、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公安工作

(一)公安机关的任务 1.公安机关的任务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公安机关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总任务。 为了实现这一总任务,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的四项基本任务是: (1)切实加强对敌斗争,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严密防范、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及时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治安问题。

(3)积极防范、依法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安全。

(4)积极预防,措施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2.实现公安机关任务要抓好的事项 (1)竭尽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2)加强隐蔽战线的斗争

第 4 页 共 4 页

(3)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治安保障 (4)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5)广泛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二)公安工作 1.公安工作的概念

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公安法规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2.公安工作内容 或:公安工作系统的构成

(1)、公安领导工作;(2)公安秘书行政工作;(3)公安政治工作;(4)公安专业工作:刑事司法性质的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武装保卫与专门公安工作;(5)公安指挥工作;(6)公安法制工作;(7)公安教育科研工作;(8)公安后勤保障工作

(三)公安工作的特点

1、国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

2、“剑”的作用与“盾”的作用相结合

3、实力性权威与非实力性权威相结合

4、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

5、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

6、机动性与稳定性相结合

五、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

(一)公安机关的职责 1.公安机关职责的概念

公安机关的职责,是指国家依法确定的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和责任义务。 2.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1.公安机关权力的概念、特点

公安机关的权力是指公安机关在国家法定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可以行使的权威性行为。 特点:法律性、强制性、实力性、特许性、有限性、单方性

第 5 页 共 5 页

2.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四类基本权力:(1)治安行政管理权;(2)刑事执法诉讼权;(3)紧急状态处置权;(4)警械武器使用权

3.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1)职责与权力相适应;(2)符合法定事实;(3)符合法定程序;(4)坚持公正裁量;(5)接受监督和制约;(6)严禁滥用权力

六、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与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 1.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的涵义

(1)我国的各种政治力量中,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安工作。 (2)公安机关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公安工作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必要性

(1)公安机关是关系国家安危、社会安定的人民民主专政力量,党的正确领导,才能发挥其职能作用。

(2)公安机关有法律赋予的权力和强大的实力,党的领导才能保证其正确运用。 (3)公安机关处理社会矛盾中最具有对抗性、隐蔽性、腐蚀性的问题,党的领导才能使其加强战斗力和保持纯洁性。

(4)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党的领导才能动员、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参与。 (5)公安工作具有极强的政策性,党的领导是公安决策正确性的根本保证。 (二) 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1.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我国公安机关现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 2.公安机关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

(1)进一步加强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 (2)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公安工作的领导。 (3)加强公安机关内部业务领导管理。 (4)坚持公安领导干部双重管理。 (5) 理顺公安分局和派出所的管理体制。

第 6 页 共 6 页

七、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与基本方针

(一)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1.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 群众路线

2.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内涵

所谓公安工作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实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的工作路线,它是在公安工作中服务群众、保护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的理论、原则、制度和方法的总称。

3.公安工作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

(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警察的宗旨。 (2)人民群众是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力量。 (3)公安工作广泛的社会性尤其不能脱离群众。 (4)警民关系是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 (5)公安工作离不开群众监督。

(6)群众是解决警力不足的深厚人力资源。

(二)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1.公安工作基本方针的概念 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

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是指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中,要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发挥与依靠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进行。

2.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内涵

(1)一方面,公安机关要充分行使国家赋予的职责和权力,依据宪法和法律进行各项公安专业工作,实现公安工作的任务和目标。

(2)另一方面,要依靠广大群众,充分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义务,积极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支持、协助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工作。

(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 名词解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解决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和长远战略方

第 7 页 共 7 页

针。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内容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安司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广泛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文化的、法律的各种手段,预防惩罚违法犯罪行为、预防和处置治安事件和治安事故,教育改造违法犯罪人员,逐步限制和消除产生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保护人民安居乐业,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要求

(1)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综合治理摆上重要议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工作。

(2)各部门各单位要齐抓共管,形成“谁主管、谁负责”的局面。

(3)各项措施要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广大群众法制观念普遍增强,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3.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的工作范围(任务) 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

八、公安队伍建设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和职业道德 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素质

人民警察的素质,是指人民警察应当具备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文化水平、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等诸方面条件的总和。

(1)政治素质;(2)业务素质;(3)法律素质;(4)心理素质;(5)身体素质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道德

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是指人民警察在依法履行职务活动中所遵循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1)对党忠诚;(2)服务人民;(3)秉公执法;(4)清正廉明;(5)团结协作;(6)勇于献身;(7)严守纪律;(8)文明执勤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 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义务

第 8 页 共 8 页

人民警察的义务,是指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过程中,必须做出或不得做出一定行为的约束。

(1)秉公执法,办事公道; (2)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3)礼貌待人,文明执勤; (4)尊重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纪律

人民警察的纪律,是根据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的总称。

(1)政治纪律; (2)组织纪律; (3)工作纪律; (4)保密纪律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人事管理 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录用

担任人民警察的条件:(1)年满18周岁的公民;(2)拥护宪法;(3)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4)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5)身体健康;(6)自愿从事人民警察工作

录用程序:(1)发布招考公告、(2)资格审查、(3)考试、(4)考核、(5)审批 录用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晋升、辞退

人民警察不得辞退的情形:(1)因公负伤致残,并确认丧失工作能力的;(2)患严重疾病或负伤正在进行治疗;(3)在孕期、产期或者哺乳期内的。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务序列与警衔制度 警衔制度设五等十三级 实行警衔制度的意义:

(1)、是完善人民警察队伍管理制度的重大措施。 (2)、有利于人民警察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3)、有利于人民警察队伍的集中统一指挥。 (4)、有利于增强人民警察的责任感、荣誉感。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奖惩制度

行政处分,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给予有违纪行为的公安民警的惩罚。

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第 9 页 共 9 页

在受处分期间,不能享受正常的晋升职务、级别。 警告以上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管理 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的含义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务,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具体说,就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运转活动程序和对外联系活动方式。

主要有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公安机关内部工作运行程序,包括入警的主要程序、内部关系的基本原则、警容风纪的一般要求、日常事务的行政管理、值班备勤的部署安排、重大活动的主要议程以及警徽警歌的使用规定等内容。

二是公安民警人员对外联系的行为方式规范,包括着装、仪容、礼仪、警务公开、接待

群众、接受报警与求助、突发事件处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2.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任务 (1)建立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 (2)树立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3)提高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4)完成公安工作的各项任务。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 方针:从严治警、依法治警

原则:高效务实、加强监督、着眼基层

基本要求:培养公正廉明、英勇善战、无私无畏、雷厉风行的优良警风。

公安部还专门提出了公安派出所正规化建设和内务建设“人要干净、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四项基本要求。

(五)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 1.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涵义和内容

涵义:要根据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工作特点,依据《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在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勤务机制、工作方式、教育训练、监督制约、警务保障等方面实现标准化、程序化、法制化和科学化,使公安机关指挥畅通、内务规范、工作高效、保障有力,这就是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内涵。

第 10 页 共 10 页

内容:当前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点是“四统一”、“五规范”。 四统一:统一考录制度、统一训练标准、统一纪律要求、统一外观标识。

五规范:规范机构设置、规范职务序列、规范编制管理、规范执法执勤、规范行为举止。 2.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途径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警放在首位。 (2)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坚决克服消极腐败现象。 (3)坚持科教强警战略,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

(4)贯彻“建设过硬班子、纯洁公安队伍、树立良好警风、提高执法水平”的思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5)坚持从优待警,从政治、思想、生活上关心爱护民警。

九、公安改革与发展

(一)公安改革及其意义 1.公安改革的涵义

公安改革是党和国家及公安主体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及社会治安形势而进行的关于革除公安工作中陈旧落后的东西,调整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各种公安关系,发展一切有利于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因素的活动的总和。

公安改革的分类,从进行公安改革的主体角度划分为:党和国家关于公安工作的改革、公安主体自身的改革;从一般警察学意义上划分:公安警政改革和公安警务改革。

2.公安改革的意义

(1)公安改革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2)公安改革是公安主客体矛盾的必然要求。

(3)公安改革是“一国两制”以及与国际警务相接轨的现实需要。

(二)改革开放30年公安改革的基本经验和成就 1.改革开放30年公安改革的基本经验 2.改革开放30年公安改革取得的成就

(三)新世纪新阶段及当前的公安改革与发展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的主要内容(了解) 2.公安机关“三项建设”的背景、内容与意义(2012年警务硕士考试---论述1:论述公

第 11 页 共 11 页

安机关“三项建设”?) 更多考研信息,请关注凯程教育!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范文第5篇

同学,性别,出生于19年月日,系我校学院专业级学生,学制年,如成绩合格,将于20年月毕业。

特此证明。

辅导员签字:学院盖章:

哈尔滨理工大学教务处

华东交通大学专业范文第6篇

第一条科研立项选题及立项程序

科研选题应和所学专业相结合,选题还要依据市场需要,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其目标既要着眼于应用和开发,同时还要谋求获得新的知识。科研立项程序如下:

1.每学年春季由学生个人或者团体提出申请并填写《大学生科研立项申请表》。

2.学部组织专家审核并推荐指导教师。

3.报教务处最终审批立项。

第二条项目类别及时间要求

学生科研立项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重点项目为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应用设计制作的项目,每届3-5项;一般项目为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一般应用设计制作的项目,每届5-8项。自立项批准下文之日起,重点项目的完成期限为三个学期;一般项目的完成期限两个学期。立项后到了完成期限没有结题者,除了不得申报新项目外,我学部还有权视其具体情况决定撤消或中止该项目。

第三条中期检查

科研项目在研究期间须按要求填报《项目中期检查表》,由学部组织检查,检查合格者继续进行研究,不合格者视情况决定是否终止研究。对于拒交项目检查表者,学部将撤消或中止其项目研究。

第四条项目结题要求

凡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按要求完成了研究制作,对不同类别的项目必须按下列要求进行结题,并由电子信息学部聘请学部专家对研究制作成果进行鉴定和验收。

1.重点项目除了完成设计作品以外,必须完成一篇5000字左右的项目结题报告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1篇。

2.一般项目除了完成设计作品以外,必须完成一篇5000字左右的项目结题报告。

第五条奖励措施

凡学部批准立项的项目,将给予课题组一定研究经费的支持。完成结题成果的同学,在年终综合测评中按相关标准加分。

第六条本办法由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部负责解释。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部

上一篇:加盟连锁店合同范文下一篇:教师年度履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