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范文

2023-09-22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范文第1篇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新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优点是: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并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4、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又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以纠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也会随之而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不足之处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品质发展,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一些误区,影响着主体性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其不足之处是:

1.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不重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形式上简单地让学生凑在一起。有的教师下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指令后,全班学生只是按小组围坐在了一起,可小组成员之间没有明确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整个课堂闹哄哄,却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没有实效性。

2、 学生的主动合作意识不强,合作参与不足

小组活动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造成了“优秀学生讲,学困生听”的局面,表面上热闹、民主、活泼的合作学习气氛实则隐含着种种阴影。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机会明显较多,在小组活动中起着支配的作用,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显得消极被动,不去积极参与、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只等坐享别人的劳动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范文第2篇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以下是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收获,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

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性科学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

和团队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发现,探究科学的奥秘,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范文第3篇

设计者:华敏峰

研训主题:《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理论学习》

研训目标:通过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小组合作

学习的理论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让教师指导什么内容适合小组合作,

合作的时机如何把握,合作的形式怎样,做到心中有数。

研训重点:以《长方体的认识》为载体,以新授或者练习为主设计的小组合作活

动进行交流。

研训难点:通过活动的展示后,让教师深深认识到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小组合作,

怎样选择合作的时机和合作的形式

研训时间:2012年2月28日

研训地点:菜园一小三楼小会议室

研训过程:

一、本次研训的主题背景 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全新理念,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活动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通过让学生自主活动,使他们获得了直接经验并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那就是我们在设计新授或者练习时的小组合作,应该考虑到什么内容适合小组合作?怎样来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与形式?今天,我们以《长方体的认识》为载体,以新授或者练习为主设计的小组合作,展开讨论。首先以新授开始展开讨论,大家可以从自己设计的小组合作开始展开,你为什么要安排这个小组活动,有什么理论依据?这个活动安排后为你的教学达到了一个怎样的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舒金发围绕主题进行点评

三、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作小结

华:今天我们以《长方体的认识》为载体,安排设计新授或者练习的一个小

组活动,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体现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的教学理念,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每位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小组合作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也理清了在小班化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什么内容适合小组合作,怎样来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与形式,我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随着自己的实践,对这方面的收获会更多。接下来,请我们的教研员对我们本次的研训活动进行点评。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范文第4篇

一、课题的提出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惑学生及其家长和老师的一大难题。和许多科目的教学一样,长期以来,作文教学重模式,轻个性;重灌输,轻自主;重接受,轻探究;重课内,轻课外等,甚至个别教师强制学生背作文选以应付考试„„长此以往,学生的考分或许上来了,但学生的个性被抹杀,激情被浇灭,幻想被扼杀„„因此,大大小小的语文考试中,我们经常看到千篇一律、万文一腔的“雷同文”,即使没有雷同,也大多是没有真情实感的假话、套话、空话。

1、内容空乏,童真缺乏,真情贫乏;

2、语言成人化,材料雷同化,结构单一化;

3、想像干枯,技巧笨拙,主题平庸。

无源之水终将成为死水,无本之木终将成为朽木。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应当从根本上着手,只有当学生有了表达的内容和欲望,才为我们培养学生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提供了可能。

五、课题目标

(一) 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事.

情景体验的作文教学,其内容来自学生的生活,每次写作追求‘语言的自然生成’。学生无须去考虑教师和教材的要求,他在一定的情景中想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想怎么表达就怎么表达,表达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而不是为了给教师评分,接受老师的圈圈点点。学生们享受到酣畅淋漓的属于自己的快乐,努力使学生再也不害怕作文,不少学生不用老师布置就能自觉地写起主题作文,让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二) 真正实现个性化的表达

在一个自然情景的体验下,真正实现“自然生成”、“自然表达”。学生由此能悟到作文真谛,尽情表达自己的感受。一次“主题式作文教学”,许多同学能写三篇以上的习作,从其个人来看,前后作文能没有一篇相同。就全班来说,每一次几十篇作文竟然找不到雷同的痕迹。每篇习作都是一个鲜活的思想,每篇习作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每篇习作都跃动着个性的灵光。

(三) 使教师不再为教作文发愁

以前“怕教作文,怕改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通病,在情景体验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深知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是违背学生书面言语生成的自然规律的。因此,作前教师无须进行详细的写作指导,作后无须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他和同学们一样,是参与者,是听众,是读者。只须认真倾听,平等对话,于不经意中点拨写作技法,把评改的时间还给学生。于是教师就不会感觉教作文很累。相反,学生们充满个性和真情实感的表达能使教师们更了解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使教作文成为一种快乐。

六、课题内容

(一)、生活体验

1、自然生活。远足活动、参观游览、体验美好、探索奥秘。杜甫《望岳》诗说:“造化钟神秀。”大自然集中了无数神奇美好的精华。学生有意识地走入自然,观察馥郁的山谷,五彩缤纷的原野;观赏蔷薇色的春天,玫瑰色的夏天,金黄色的秋天,鹅毛色的冬天„„触发他们的灵感,撩拨他们的诗情,培养他们的情趣。

2、家园生活。开展"今天我当家","假如我是爸爸"等摸拟扮演角色,体验长辈的甘苦,领悟真实生活.

3、校园生活。举行小发明、小制作、小考察等活动,参加田径运动会,进行升旗仪式,设立小小辩论会等;接触现代科技,学习和应用电脑,网络等技术,了解科技成果,体验巨大的科研力量,进行对话交流,增强对信息的收集和应用的能力,升华创新意识。

4、社会生活。走进社会,走进村坊街道,关注社会生活,捕捉社会热点,扩大信息汇量,让源头活水滋润他们的心田。接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调查访问。清扫卫生,服务社会,了解劳动的含义,体验劳动的价值。平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这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语言描述

在情境出现时,老师或学生伴以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以增强立体感,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三)、听声想象

提供各种音响,钩连思维,引发想象,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产生表达欲望。可先说故事,再想象构思。

(四)、扮演体验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活动,表演是学生的本能使然,让学生进入游戏,课本剧等角色,激发情绪,增加亲切感,看演唱,细观察,增强趣味性。

(五)、实物演示

以实物为主,配置必要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出某一特定的情景。如出示“一张照片”,进行横向联想,想象起因,经过和结果。

(六)、图画拼凑

用课文插图、挂图、简笔画等图画形式再现写作情境,可用几幅图组成不同形状的图案,或用几根小棒随意组图,再编造一个生动的故事,这样既发展了智力,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以上六种是立体式,多维式的情景体验活动,能引导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源头,让其在“生活空间”中眼、耳、手、脑各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地培养观察、思维、想象等多种能力,并极大地丰富写作素材,拓展写作思维,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变“我要写”为“我乐写”。

七、研究措施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国际上、国家和省有关管理部门关于作文教学课题管理的文件。

2、对国内外作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比较分析,并通过座谈、访谈、问卷等形式,全面了解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之现状,确立课题研究的起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发展理论。

3、邀请有关专家作学术报告或举办座谈,使课题组成员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专门技术。

4、建立课题研究博客,开辟理论学习与教师培训、教学论文、案例及教学设计、反思感悟、美文荐读、学生优秀习作、活动简讯、照片等栏目,以便实验教师网上交流。

5、及时总结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成果、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建构新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打好基础。

质的提高。

十一、检测手段

1、检测项目

⑴学生情景体验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情况;

⑵情景体验作文教学研究课教学设计与教学效果

⑶情景体验作文教学质量综合测评情况。

2、检测方式

⑴观察记录:各班将学生的作文情况分个案和整体作出详细记录;

⑵制定情景体验能力书面测试卷,分低、中、高三套,分阶段检测(每学期一次);

⑶设计评价量表,各班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外评、教师总评的方式进行检测;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范文第5篇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对于这个意义的理解, 我认为应该有三层意思:

1、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怎样完成任务, 评价的标准是什么 (小组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 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等) 。与此同时, 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 促进学习的迁移。

2、小组合作探究。

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 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 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 针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引导, 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 并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表现, 做到心中有数。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发言, 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 也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

3、全班交流。

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 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 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二、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设计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后, 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演绎成问题提出。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 引起讨论的问题就要切实能够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能够引起师生思维活动的展开。当然, 问题还应是体现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是学生“跳一跳能够摘下的果子”。

1、矛盾型问题。

即问题揭示教材中知识之间的矛盾之处, 有意识地挑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 促使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激烈的冲突, 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 从而产生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在教学分数化小数时, 当学生发现分母中只含有2和5的质因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后, 让学生判断7/8、9/15、13/40、7/12、6/24中哪些能化成有限小数, 并把所有分数化成小数。学生惊讶的发现9/15和6/24能化成有限小数, 与判断不符。这时, 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学习讨论。因为这类问题情境是以矛盾冲突为基础而产生的,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 所以,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特别投入。

2、假设型问题。

即要求学生以已知的内容为前提进行猜测、推断。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教师让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猜测分数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性质, 再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由于答案的不确定性, 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容易将学生置于一种非得思考的问题情境中, 因此问题一经提出, 学生便会思维飞扬。

3、发散型问题。

既要求学生紧密围绕某一问题, 从多侧面、多方位进行思考, 以探求问题的多种答案。如在总复习时出示:“用50克盐配成浓度为1:25的盐水, 需水多少克?”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知识, 多种方法解答。由于这类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 让学生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中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独立学习这个前提, 就如水上浮萍, 落不到实处, 也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生活中,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 首先肯定是自己去面对, 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当一个人的力量难于解决这个问题时, 才考虑寻求帮助, 与人合作。如果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 长此以往,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丧失, 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将难以独挡一面。教学中,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 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独立学习的时间,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形成“统一”意见后, 再到全班进行交流, 再次形成“统一”意见, 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 并在这一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如, 教学“统计”一课时, 教师提出问题后, 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 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调查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后,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调查与统计, 然后让学生汇报调查与统计结果。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统计方法, 而且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单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说, 其重要意义大家都很明确;但是, 不能光注重形式, 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 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 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 而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 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 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3、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范文第6篇

成都市石室白马中学

易礼华 (13688493912)

“5.12”后,本人有幸参加了2008—2010成都市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培训学习研修活动,刚开始去的时候抱着“混 玩 完成任务”的想法去的,因为原来也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培训啊学习之类的活动,总感觉有点“假 虚”东西在里面,不过这次真的得感谢成都市青羊区培训中心举办的这次学习活动,通过专家讲座,跟班听课,分组座谈,心得体会,上汇报课,按照“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模式,使学员都得到了一次全新的蜕变,归纳起来,我有以下感受:1.通过本次活动,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学科知识得到了提高;2通过本次活动结识的同事交流、研讨,对于彭州教育现状和成都周边县市相比有了清醒的认识,感到作为“彭州市骨干教师”肩上的重担;3充分认识到作为教师为什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4.对怎样成长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有了具体的方法指导。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本次培训心得总结如下: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积极探索适合的课改之路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最大的感触是及时。及时于自己思想觉悟的感悟,及时于自己教学理念的充足和提升。本人从事教育工作以来,一直战斗在边远山区的学校,到现在已有十九年了,所教班级成绩在同校内一直名列前茅,教学风格严谨中不失幽默诙谐,启迪思维于顺畅无形中,教人做人于身心力行中,情感交流于师生的日常生活中,我深信这样的一句话,“不是你教得要怎样的好,而是学生要怎样学得好”,无形中跟我们现在的教学理念相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还有一句话:“只要这个学生喜欢这个老师,那就会喜欢你教的这们科目”,一直以来,我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个比较优秀的老师。直到2009年我有幸调到了地震后福建援建彭州的由成都石室中学领办的成都石室白马中学,再到参加成都市青羊区培训中心组织的成都市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我的教学观念又一次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具体有以下几点:

1、为什么我们要进行课改: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的迅猛,生活条件的大力提升,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身子女,学生的个性愈加突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2.怎样进行课改:从青羊实验中学的1---2----1模式,树德中学的学案教学,再到石室西区的“小步子、快节奏”,“小组合作交流”,结合学案的综合教学模式,让我们学员都感受到了新型教学模式下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老师和学生的思维碰撞和激变,让我们感到课改势在必行,不论哪种模式,其根本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个人观点学案加小组合作交流比较好,让学生在课前看书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也能从学生完成的学案中看出学生的差异性,课堂以及课后的辅导做到有的放矢,课堂上小组合作交流后的发言教师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好处是让学生有话语权,有幸福的感觉,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能形成团队的合作精神;3.实践证明:回到学校后,我就在我教的七年级七班的数学教学中开展了学案+小组合作交流的模式,(我还有八年级一个班的数学教学任务)在我们同年级的班级中刚好有个我的家门易春林老师,年轻、有激情,课件也可以算是我们初中部制作得最好的了,任七年级九班的班主任,(只有一个班的教学任务)是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从早到晚都把他的学生守着,没他的晚自习他也在,半期过后其他的班级成绩跟他班级相比最大有30分的差异,刘凤林校长在大会上也说过这件事,说这样的事情在他们石室中学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家长将孩子交给我们学校,才半期下来成绩就有这么大的差异,当然我班的成绩和他有10分的距离,到了期末考试,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的我班的数学成绩就和他的班级几乎就没有差异了,可以看出的是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差异了,很多的老师受我的影响也采取了这样的教学模式,有教英语的肖娟老师,还有不是

徒弟胜似徒弟的陈余武老师(现在已调到成都去了),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课改的必要和带给学生的变化,当然课改也存在一定的实际问题,比如我的班级只有数学这一门学科在搞,小组合作交流需要调动学生的座位,跟学生的课间休息带来了麻烦,当然就有点影响其他的科目的课堂教学了,还有就是我们学校的作息时间上没有给我们老师提供辅导学生的空间,总之,实践让我认为在我们学校开展课改的最佳模式:学案+小组合作交流+每天的课外辅导。

二、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通过培训学习,尤其是和其他的兄弟学校的同仁比较,我看到了我和他们的差距,我常对我老婆说我好像四十岁才醒悟似的,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深刻认识到当代教师,第一,要具有丰富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第二,要树立“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数学理念。第三,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学习促进者,教师由教学中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彼此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第四,要做课程改革中的积极合作者。新课程要求教师与学生合作,教师与教师间合作,教师与家长合作,教师与其他社会成员合作。第五,要做学习型的教师,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新鲜事物层出无穷,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永不停息,尤其应该研究90后学生的心里状态。第六,要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成为“科研型”教师,教师即“研究者”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特别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必是教师,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师成长的必要,争取每一学期看一本跟教学有关的书籍,教学中有了感悟和想法应该及时记录下来,每年发表一篇论文。

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辐射的作用,让我们学校的课改真正变成现实

上一篇:班组年度总结范文下一篇:医院人事管理工作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