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模式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23

新模式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现在的本科生大部分已经是90后了,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本科课堂之前已经接受了很多信息,对他们的计算机教学若采取以往的模式,教学效果往往会不佳,需要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寻找激发学生兴趣的新方法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教育界正在努力解决,目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如提出用真心和心灵沟通的方法保持与学生的良好互动等方法[1]。但是,这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并不直接与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直接联系,在模式改革的过程中,重视兴趣,带给学生快乐,成为现阶段课堂教学的新内容[2]。

基于此,我们提出:在重视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共性,更要注重学校以及相关主流学科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探索出既有特色,又有水平的教学新模式。

1 音乐在课堂教学的作用

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在现代本科学生中有共鸣,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热爱音乐,特别是流行音乐。在本科生课堂教学模式中引入音乐元素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目前音乐已在英语等课程的教学中得到了应用[3]。而且,音乐在课堂中作用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教育学家的关注[4]。但是在计算机的教学中,如果充分挖掘音乐的功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至今的文献未见报道。更重要的是,在以中医药学为主流学科的大学,计算机是交叉学科,又如何与音乐相结合,成为目前教学模式改革的重大难题。

在探索此难题的策略之前,需要分析一下中医药大学中学科之间的特点,并对症下药,才能摸索出好的方法。

2 中医药大学计算机本科教育的特点

中医药大学本科的计算机教育大部分都是辅助性质的,本科的教学除了信息管理专业之外,目前基本是停留在本科第一年的Office系列之类的,其中ACCESS数据库是属于国家二级考试范围的,所以通常列为本科课程教学的必修环节。而对于90后的本科生,在大学之前80%的学生都接触过电脑,对于办公软件等基本知识并不陌生,如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与主流学科能相互联系上,是音乐教学法在课堂中应用的主要挑战。

3 利用流行音乐歌曲对比法联系计算机和中医药学

在计算机ACCESS课堂教学的第一节课中,需要补充学生的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如网络,基本的电脑操作等。在教授这些基本功后,布置学生作业:从网络上下载当红流行歌曲《花田错》和《兰亭序》及其歌词。并做成数据库。

在之后,利用电脑播放这两首歌曲,结合歌词,要求比较这两首歌的异同,并让学生自愿回答。由于学生之前都接触过这些内容,部分学生听过这两首歌,但是放在一起比较,显得新鲜,课堂气氛变得活跃,纷纷发言。这两首歌的共同特点是把传统文化昆曲和京剧引入到流行音乐中,不但使得歌曲悦耳,而且使得歌曲的创作新颖,耐听,比单纯的流行元素,如R&B风格要更加迈进一步。

在总结了共同点之后,再与学生沟通,表示昆曲和京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医药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发扬传统文化的时候也需要与现代的流行相结合,就好比中医药学与计算机相结合,从而形成了中医工程学等学科,这是正确的道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学生们纷纷点头表示赞成,在他们看来,既学习了计算机的知识,也引进了流行的元素,激发了兴趣,同时亦与主流学科紧密相关。既激发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又挖掘了他们努力学习好中医药学的潜能,课堂教学效果一举三得,从中可以看出音乐在中医药类的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起到桥梁的作用。

4 基于音乐教学法的探讨与思考

流行音乐的更新速度相对古典音乐要快,它发展的今天,在本身不同音乐风格的更替之后,需要引入新的元素,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刚好可以相互结合,在这个当口,刚好为计算机与中医药学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也作为教学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如何保持流行音乐的发展与计算机以及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同步,是保持此教学模式创新有着源动力的关键,这将是我们下一步教学改革探讨的重要问题。

摘要:随着本科生大部分为90后, 计算机的本科教学模式需要改革和创新。本文立足于中医教育, 探讨计算机本科教学的新模式, 以音乐作为桥梁, 探讨和实践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和中医的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音乐,计算机,中医教育,新模式,本科课堂

参考文献

[1] 潘磊.徜徉步满荆棘的坦途绽放长满针刺的鲜花——80后教师与90后学生的教育现象解析, 陕西教育 (教学) , 2007, 10:1-3.

[2] 狄多华, 张鹏.快乐成为"90后"最大的奢侈, 今日南国, 2007, 10:1-3.

[3] 徐波.建立快乐的英语课堂例析,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7, 21:1-2.

新模式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1 当前高校幼儿园家长特征分析

高校附属幼儿园是幼儿园中特殊的一种群体,它拥有比较特殊的家庭、社会资源、社会背景以及社区文化,是其他幼儿园所无法比拟的[1]。作者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工作多年,对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家长特征总结如下:A家长结构比例。华师附属幼儿园的家长大致可以分为3类:第一类是教工,第二类是爷爷辈,第三类是社区人口。其大致比例为7∶2∶1, 详细数据见表1。B家长文化素质相对较高。通过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幼儿园的家长大部分以高校教师为主,其学历层次普遍较高,无论从文化素质、文化修养、文化背景、教育理念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幼儿园。C家长的教育要求较高。高校幼儿园由于其特殊的家长群体,所以导致了其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要求相对较高,这种教学质量不仅仅在传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体现,而是在更高的情感层次以及体验实践层次上体现。他们对最新的教育动态、教育方法以及对幼儿园的管理、发展都具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本身好多都是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专家。

2 当前高校幼儿园教育模式分析

2.1 激励创新教育模式

激励创新教育模式是以激发幼儿主动创新为核心抓住贴近幼儿生活的兴趣点,与课程目标有机结合生成一系列有价值的教育活动的总和[2]。该模式是以优化幼儿教育教学为主要内容通过优化教学环境、教育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方法引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从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而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激励创新模式要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在确立科学的目标体系以及有效的反馈机制上,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激励创新的机会和条件,并在心理氛围和幼儿自信心上进行大力的兴趣点的挖掘。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开展的“物体涂色”和“形状辨认分类”活动就是创新模式的探讨。

2.2 实践活动教育模式

幼儿通过实践活动获得发展的观点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理论。实物操作活动是幼儿认知能力尤其是思维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与源泉,也是幼儿发现学习的重要形式[3]。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交往活动。交往活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是幼儿社会化的基本途径。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交往在幼儿社会化以及个性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幼儿的实践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和解决现存问题的重要途径。实践教育模式主要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实践活动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实践活动与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实践活动与潜规则意识的发展;实践活动与幼儿的全面发展。我们在实践工作中注重幼儿通过实践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如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玩具?如何帮助别人?如何学会交换等。

2.3 活动区教育模式

活动区教育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规律和活动区教育的目标设计而成的比较稳定的教育程序和教育方法的策略体系,它包括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活动程序和教育策略等要素。它包括的原则有:自主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层进性原则、情景性原则和互动性原则。该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教师的活动和幼儿的活动。教师的活动流程为:确定目标、创新情景、观察、援助、捕捉契机、交流讨论几个环节。幼儿的活动包括自主选择、操作探索和交流讨论三个环节。

2.4 混龄教育模式

混龄教育管理采取混龄班+混龄活动的模式[4]。混龄班指不同年龄的幼儿编在同一个班级进行共同的学习和生活。混龄活动是指打破班级的界限,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活动。

3 新教学模式探讨-家园互动模式

上述几种教学模式在以前和当下的幼儿园教育中都起到很大的作用,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幼儿园的教育没有家长和社区的参与。这种单一的依靠幼儿园而开展的教育模式不单单加重了幼儿园的教育压力,其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家庭教育的冲抵。因此如何有效的和家长沟通,如何有效地充分利用家庭教育作为辅助教育资源成为关键,基于此,本文提出新的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其效果。该模式主要内容如下。

3.1 家长资源作为教学内容的拓展

主要开展家长义工的形式来活跃幼儿园的固定模式教育。每个礼拜我们邀请一位到2位家长来幼儿园做义工,让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或者提供家长本身的特长。如摄影,唱歌,跳舞,手工制作等。

3.2 网络平台沟通的构建

网络作为当前重要的沟通平台在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网络平台的沟通可以让家长和老师以及家长们更加有效的沟通,对幼儿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广泛性讨论,并根据班级幼儿个体的差异而进行特色教育和针对性教育。网络平台不仅仅包括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机制,同时还包括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机制,从而使得幼儿园网络平台成为一个快速反应和处理沟通的信息高速通道。

3.3 家庭教育对幼儿园创新教育的互补

在家庭教育中要根据幼儿园整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的设定,如:爱心培养、鼓励培养、榜样培养等。

3.4 家长参与机制

高校附属幼儿园幼儿园家长参与教育的意识较为强烈,明白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因此继续丰富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管理活动充分挖掘家长教育资源是较好的途径之一。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形式主要有: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联系手册、家园之窗等。

3.5 家长社会资源整合

高校幼儿园家长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高校科普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所拥有的学校资源,如书店、邮局、医院、超市、银行、花园、操场、图书馆、实验室、标本库等开展幼儿的户外科学活动。其中地理科普资源和生物科普资源是当前我园运用较为充分的家长社会资源。

在当前成熟的幼儿园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增加了家庭教育平台的补充,同时完善了家庭教育平台与幼儿园教育平台的互动,我们设计为当前新教学模式的互动平台,该平台主要针对高校幼儿园家长的组成特色而设计,包括了家长社区资源、家长交流平台、网络平台和家长个人资源平台的利用和互动,通过这几个平台与幼儿园的互动模式以及创新模式、常规教育进行有机地整合并逐步形成反馈机制,从而使得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互补。该教学模式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摘要:本文在详细探讨了当前幼儿园尤其是高校幼儿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为例, 尝试从家长特征等角度分析了当前高校幼儿园在教学模式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具体措施以解决当前高校幼儿园在教学模式中的瑕疵。通过研究发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互动模式加强更加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高校幼儿园,教学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 王蚰.上海市高校附属幼儿园家庭、社区资源占有情况调查[J].幼儿教育 (教育科学版) , 2007, 2:45~47.

[2] 方金华, 杜建茹.幼儿园激励创新教育模式浅谈[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2, 1:37~38.

[3] 田桂斌.幼儿园实践活动教育模式实验研究总结报告[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0, 17 (3) :5~7.

新模式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高校是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培训基地,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而音乐教学就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能够愉悦人的心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虽然现阶段高校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较为可观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论述了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就当代高校音乐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然后结合现阶段的教学实际,对于如何创新当代高校音乐教学模式提出了相关策略,以期能够为高校音乐教育水准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创新;方法

前言

音樂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艺术审美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提升高校学生整体素养的重要载体。由于高校对音乐学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传统音乐教学理念根深蒂固等原因,导致教学实践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学效果无法达到理想目标。伴随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以及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职业道德、专业素养等都抱有更高的期望值,高校音乐教育只有不断地创新和探索,才能既满足当下音乐教育新形势,又能谋求专业学科新发展。

一、高校为什么要开展音乐教育课程

高校音乐教育指的是高等院校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和技能,以此帮助学生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并丰富思维、陶冶情操,实现自主、全面、和谐的素质教育发展。无论是专业艺术院校还是普通高校,进行音乐教育时都应该将精神追求和人文理想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塑造健康的审美心理,尊重教师,热爱生活,促进艺术与人文科学交互交融、彼此影响。另外,还要通过艺术教育给学生带来创新思维上的启示作用,不断学习、审视、推翻、肯定自己所学。音乐是高校学生至关重要的、高品位的精神追求,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引导学生的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

高校实施音乐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政治倾向、思想观念、理想道德等产生积极影响。人的思想道德是受到多方面影响所形成的,教育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而音乐中所包含的深厚内涵能够无形之中对学生的“三观”产生影响,具有音乐审美能力的人也更加能够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重视亲情、友情、爱情,并更容易对别人的情感与故事产生同理心,愿意理解他人、奉献自我。因为很多音乐作品都是在抒发这些感情,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经常接受音乐的洗礼,心中的道德观念也会更加坚定,不会因为外界诱惑就动摇内心的信念,在对待生活时也更加平和善良。

(二)丰富综合文化知识

高校很多学生都觉得文化知识的学习枯燥无味,无法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受乐趣,而音乐学习带给人的感受却不一样。学生通过学习音乐,能够更好地吸纳综合文化知识,塑造健康美好的内心世界,以此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往往都是采取兴趣式和引导式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也多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表现自己,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学生更容易开发智力、提升自信心,面对一个知识点时也能多维度地展开联想。

(三)提升学生内心的“真、善、美”

能够提升学生的心理素养,这也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一个人的真善美应该是内外兼修的,高校中的很多课程都涉及了“真、善、美”的教育,而音乐教育就是最有效的课程之一。早在多年以前,孔子就曾说过:“尽美矣,又尽善也”,好的音乐能够让人情绪冷静平和,并让人乐观积极,内心充满阳光与希望,也能让人心智成熟,做事周全稳妥。

三、高校音乐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音乐教学都存在着忽视理论学习和课本引导的情况,又或是过度重视或忽视实践,没有根据教学实际客观的分析教学现状,导致在培养专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过程中举步维艰,不能很好地实现高等院校音乐教育的目标。

(一)教学观念陈旧,缺乏长远的眼光

高等院校的音乐课是继高中音乐学习之后的延续和深化,教学内容更具专业性,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演唱、演奏、指挥、伴奏以及音乐综合能力,而且这些知识的教授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伴随高校教育的深化改革,音乐教学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总的来说,高校对于音乐学科的教学观念还较为陈旧,缺乏对未来的市场需求、学科发展的前瞻性眼光,音乐学科作为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让高校学生都成为有特长、有品位、有情操的人。可是,由于现阶段知识产品商业化的冲击以及快节奏生活节奏下人们急功近利的心理,大家对什么都开始追求速成,忽略了音乐学习的目的,也逐渐忘记了音乐教育对于学生真正的价值。于是,很多高校都开始针对性地教育人才或是批量生产式地培养人才,久而久之,学生便会觉得音乐课程寡淡无趣。结果就是学生无法理解音乐学习的真正内涵,也不能掌握正确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学质量也不能得到质的提高。[2]

(二)师资力量跟不上,教学成绩平平

高校的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是直接挂钩的,想要成为同类学校中的专业学科教学翘楚也一定不能缺少一支优秀且强大的专业教师队伍。高校聘用音乐教师时,不仅需要关注专业知识、技能以及音乐素养水平,而且还要考察教师对于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以及教师对于学科发展的态度与看法。由于高校的学生量大但优秀的专业教师有限,现在还有一些高校存在不是主专业教师授课的情况。

(三)学生知识面窄,所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太少

天赋很重要,但后天的努力也很重要。学生学得好不好与与学生自身能力以及知识积淀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的专业没办法得到很大的飞跃都是由于所掌握的音乐学科知识太少,以至于在面对一个作品时往往不能从用艺术的眼光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

四、创新当代高校音乐教学模式之相关策略

(一)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提高对于音乐学科的认识

要创新当代高校音乐教学模式,首先就要正确认识音乐学科,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并找出现阶段教学形式下所存在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性的分析后予以针对性的解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工作的价值与重要性,将自己的优势和个人风格融入在教学中,勇于探索,展现自信。另外,当前社会存在很多功利化的东西,致使很多音乐表演和比赛活动都与经济效益挂钩,面对这样的社会状况,高校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音乐成为滋养心灵的净土。真正优秀的音乐作品是能够带给人情感的洗礼和对于生命的启发的,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不能因为功利而脱离学习的本质,而不管是对于专业学生的授课还是普及教育,教师都要多走出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丰富自身对于音乐学科的感悟,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将音乐内涵与魅力传递给学生。[4]

(二)丰富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实际中,老师们常常会采取引发学生想象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自由随性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意境。在一首作品创作之初,往往都是以生活故事为参照,但仅以声音旋律的形式表现时,其中的情感很难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想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师生之间就要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并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促进学生理解音乐,例如通过播放視频产生视觉冲击等。音乐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目,教学时一定要脱离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多融入现代元素,优化教学手段,利用当下热门音乐的流量作用,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生活的距离是非常近的,并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分析音乐,鼓励学生自己构思创作音乐,以此培养兴趣、促进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重视建设优质的教师团队,不断提升教师职业技能与素养

高校教师的职业技能与素养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高校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不仅需要建设优质的教师团队,而且还要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教师职业技能与素养。一般而言,高校建设教师团队的方式有如下几种:首先是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吸引一些专业强的音乐人才加入高校教师队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高度,还能以点带面优化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第二,高校要为教师寻找更高水准的学习机会和平台,增加学校与外界的互动交流,通过各种活动和学习机会提升专业素养,与时俱进地学习各种新理念;第三,建立科学全面的制度保障师资稳定性,同时能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制约和激励作用;第四,鼓励学校教师利用身边资源主动学习,向行业内的精英看齐,寻找自身和他人的差距,取长补短,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多管齐下,教师团队质量必将得到优化。

(四)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很多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理论知识学习都较为浅薄,以至于后期深层次学习时会感到很紧张吃力,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高校在进行音乐教育时,要一改以往急功近利的教学模式,无论是新生还是高年级的学生,都要先测试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只有基础扎实了,后面的学习才能更加轻松,学生学习没压力,动力自然就会有很大提升。

(五)多举办音乐实践活动,提升学校音乐氛围

音乐是一门知识学科,更是一门愉悦人心的艺术。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音乐知识,还要锻炼学生音乐实践的能力。例如举办歌手大赛、有奖创作大赛、音乐会活动等,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提升校园音乐氛围,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作力及对舞台的设计能力等。

五、结论

学习音乐不仅能够掌握一门特长,还能体现一个人的艺术修养与气质。时代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进步,高校音乐教学也应该跟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创新,以此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与潜能,提升音乐审美能力,丰富学生内涵与情趣。同时,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与教学能力,重视校园艺术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环境,为落实高校高质量的音乐教学而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林春菲.民族音乐学视域下地方高校音乐教学改革与创新[J].艺术评鉴,2019(5):85-86.

[2]赵丽娟.高校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探究[J].最漫画·学校体音美,2018(1):78-81.

[3]吴瑕.从高校音乐教学的改革创新浅析21世纪音乐教师的素质修养[J].黄河之声,2011(8):40-43.

[4]邱斌.茶文化时代高校音乐教学的创新性研究——以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福建茶叶,2018(10):241.

[5]李振奇.高校音乐教学中发展创新教育的意义及原则与创新措施[J].才智,2014(2):64.

新模式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要创造、构建出音乐教学模式,必须从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中挖掘符合现代音乐教育教学意义和价值的内涵和精神,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即将旧的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加以扬弃、改进、革新,以形成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音乐课程改革理念,新的教育思想、理论,成功的音乐教学实践经验,都有助于音乐教学模式的产生。同时,多媒体、电钢琴等新的科学技术在音乐教学上的应用,又为音乐教学模式提供物质与技术基础。

一、音乐课程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

音乐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生命本体教育,音乐教学模式首先应该确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思想、理念为主要思想依据。传统的音乐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不再是学校音乐教学模式、教学目标的全部或主要内涵,使学生热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将成为音乐教学模式构建时的主要目标和要义所在。

新的模式将按照学校音乐能力发展规律建立音乐知识体系,那些影响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的,使学生丧失音乐学习自信心的,有较高难度的,且学生又无须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不应成为学校音乐的教学内容,卡巴·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他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培养良好的品格和趣味,提高修养和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固然,音乐教学模式不必像以往传统音乐教学模式那样强调技能技巧、音乐知识的掌握,但也不能盲目排斥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应该多研究适当的新颖的教学方法,将音乐知识、技能情趣化、生动化、形象化,使学生主动、有兴趣地进行音乐认知学习。

随着主体教育思想的确立,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明确得到承认,与这种转变相适应,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做出重大的调整。现在,音乐教学的目标变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会学生学习。传统教学忽略这一点,即每个学生身上实际上都隐藏着某种创造力,这些能力的发挥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音乐兴趣和形成丰富的表现力。而且,只有当学生从被动地位中解放出来,处于一种对音乐的向往与渴求,以强烈的兴趣和迫切的期待,融自身的生命内容与艺术审美对象于一体这样的状态时,他们才能真正亲身经历并体验到一种“自我实现“的自由境界,才会在音乐课的学习中真正获得个性的解放和极大的偷悦。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确立之后,教师的地位也应该由中心、权威变为不过是参与者之一,有时甚至退出直接参与而变成一个“旁观者”,教师再也不是主角而充其量是导演,由以前的灌输者转变为拥有现代教育理念、懂得反思、善于合作的探究者。音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或活动项目,引导和帮助学生进入和进行音乐学习和鉴赏活动,教师在音乐欣赏、音乐演奏、演唱、音乐创作和研究、音乐探索以及问题解决等方面,都应具有激发学生求知、唤醒学生潜在学习能力的责任感,而不应成为知识的最大供应者,应该居于暗示的地位,要建立起一种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管理型”模式相对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创造型音乐教学模式。

因此,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学生不是拜艺术为师的徒弟,不需要也不会从心灵深处喜欢那种训斥的“严师”,他们需要和真心喜欢的是一位总是带着鼓励、关怀和赞赏的老师。由于音乐艺术本身并不具有确切的含义,它表现的情感是概括的、宽泛的、朦胧的,加上每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音乐修养的差异,每个人对同一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表现也必然不同。音乐教师必须对学生相对于艺术所处的主体地位予以尊重,不要在学生面前以音乐权威自居,要持一种寻找优点、加以肯定的态度,以学生的需求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一种平等、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使学生的主体性、潜力、创造意识和热情,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音乐课程教学要把握重点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被当作一个不断往里注入、灌输的容器,而是围绕着各种生动活泼的游戏、律动、优美的情境,并在教师亲切的语言启发下愉快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能力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极具开放性、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这一过程应该是一个重视发展超越,引导学生尝试较为高深的领域,创造学习的过程。在新的模式过程中,程序不再是单调的、固定的、僵化不变的,模式的各环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层层紧扣,循环发展,适合学生审美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并可根据情况灵活调整。例如,音乐欣赏模式应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让学生深刻地感受、陶醉于音乐的旋律美、形象美、意境美,让学生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驰骋于美丽的音乐世界中来取代教师单纯的讲解和分析的过程。总之,只有构建新的、合理的、科学的过程,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标,让学生终身热爱音乐,享受音乐。

三、音乐课程教学要注重教学策略

1.教学着重拓宽学生视野

音乐课程改革开始后,音乐教材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中有价值的、具有时代感、富有现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增多了,教材的呈现形式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这些改革给广大音乐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前提条件,但教师仍然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拓宽思路,突破音乐教材的局限,善于对教材进行再造与重构,在授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增删,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微调,或者采用锻炼学生自己从电视、网络、社区、大自然等各种途径中获得资源,在音乐学习过程去探索、寻找、发现音乐的形式美和内容美以及组织学生参观、实习、表演,请音乐方面的专家或者兄弟学校的同学来现场交流等方式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其鉴赏能力。

2.要启发学生主动学习

建构主义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意识的培养,音乐教师应当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上入手,创设环境,以“导”和“助”的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音乐是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可以让人们的感情和想象在乐声的熏陶中尽情、自由的驰骋。而富有想象本来就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应在教学中多加引导,提供自由联想和积极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联想和想象,在不离开音乐共性、思想表达的前提下,让学生对音乐进行再创造,不断领略音乐真谛、感受音乐美感,不断升华音乐的美。

3.教学对象应面向全体学生

音乐教育的任务应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教师要把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还给学生,给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活动和发挥潜能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生活的乐趣,这才是民主教学的真正体现。

4.要把握重点课目

音乐的视唱练耳课是一门基础课程,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注重音乐知识与技能的训练,那么,无论是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欣赏音乐能力的培养,还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在学专业,必须与学生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教师应常常激发学生的内在音感,使其积极活动起来,如对学生进行旋律听写能力、旋律与和声的音响想象能力、多声部的演唱听写能力、以默唱乐谱的形式熟悉新作品的能力等的训练,向学生显示内在音感的可能性并加强学生对自己内在音感的信心,培养学生将内在音感运用到视唱练耳课的练习中去的习惯,并结合作曲技法让学生将内在感受付诸于音乐的创作中。创作技能的锻炼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如对旋律与节奏风格的模仿创作:节奏型的设计,并为所设计的节奏型编唱旋律;根据主题发展旋律;为旋律编配和声低音声部;根据不同风格进行创作练习等等。通过探索——模仿——即兴——创作等阶段,使学生在创作中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梁丽群.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学习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有感.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2).

[2] 杜普蕾.21世纪音乐课能教孩子什么──关于人民音乐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的访谈.中国音乐教育,2001(8).

[3] 石锦.音乐课堂教学有感.湖北教育,2003.

[4] 曾美良.谈谈音乐兴趣的培养——关于《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的见解.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报.

(责任编辑 孙海燕)

新模式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一、素质教育与音乐教学的关系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重在于培养人高尚的品德、灵活的思维以及对美的追求。通过学习音乐这门课程, 我们会发现, 音乐使我们的头能更清醒, 可以通过音乐将我们的思维与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 音乐会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生机与希望, 因此音乐教育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综合素养。通过教学, 让学习者感受到生活的无穷乐趣;通过教学, 让学习者去欣赏美;通过教学, 让学习者充分体现自己的能力与力量。从此来看,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音乐教育水准更应大步向前提升。

二、音乐教育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存在不足

(一) 对音乐教育缺乏科学性的认知

时间的流逝慢慢地将素质教育改革与实践不断推进, 从而使学生大众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渐渐深入, 音乐所具有的德智体美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地被大众所熟知。首先, 音乐教育是一种使人具有独特审美的教育, 通过感官, 用听觉来感受美, 让它所具有的感知性是其他学科知识所不能具备的。同时, 音乐教育能正确培养一个人的思想品德, 灵活大脑, 放松心情等作用。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开发大脑的课程, 让学生在音乐鉴赏中开始对新事物或旧事物进行发散创作思维, 以及遇事感悟理解能力等更进一步, 这是无法代替的。正是这样, 音乐教育很重要, 却也是逃不出被认为只是个“兴趣爱好”而已的科目。大众知道它独有的魅力与其相应的功能, 但却因为类似“不是大多数人都有音乐家天分”的种种原因, 音乐从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事实上, 音乐教育所具备的这些素质, 不是会是学习了其他学科也可以得到的, 这是音乐这门艺术最原始最朴实的原原本本的特质决定的。音乐教育在人生对于德智体美的发展过程中, 是没有其他教育所能代替的。如果抛开音乐艺术的特质, 把音乐教育当成仅仅是其教育过程中可有可无的课程;如果把音乐教育的初衷仅仅只是为了表现自己人格魅力的展示;如果把音乐教育当成一个德智教育一样机械的去进行教学, 那么, 我们所实施的音乐教育将会背离所有人的初衷, 它将成为一个如行尸走肉的科目, 没有了作为艺术学科的精神与特质, 不再具有对美的追求与认知。

(二) 对音乐教育的认识缺乏全面性

在当前生活中, 人们对于音乐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音乐就是搞艺术这个最肤浅最表面的印象中, 殊不知音乐不仅仅是教育人听和唱, 还旨在对学生进行“美”的培养及发展。注重细化的社会分工, 使存粹的技艺广泛传播, 正如音乐中所具有的独特人文精神时常被人所忽视。这也使专业音乐教育在大众眼中变成了注重技巧轻视艺术, 重视艺术轻视审美的奇怪现象。当今社会, 任职学校中的音乐老师大多都从事或学习与音乐有关的专业音乐人员, 就是这样一群“专业人士”他们用自己所谓的“专业教育”来进行对学生的音乐教学, 就这样以个“专业教育”从“上一代走向下一代”, 这样渗透进当今的素质教育中去, 这必定影响人们对音乐教育观念, 以及对美的欣赏。

(三) 忽略了音乐教育中的创造性

真正的音乐教育最开始应该培养的是人们对音乐的热爱, 有了热爱才会有追求, 有创作。可是在当前音乐教育的实施中却困难重重, 有着离音乐教育初衷越来越远的情况。现在追求的是“功利音乐”, 音乐的技能把控越好代表他的音乐水准越高, 学习音乐的过程和时间变成应试的一种, 成为一整套的音乐技能的训练, 缺失了学习音乐最初的目标。如此“挂羊头卖狗肉”的音乐教育怎能达到理解美欣赏美的培育, 怎能让素质教育得到体现。音乐教育要针对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特性,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意识、创新意识, 发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作为导师起到良好的指导, 广泛的让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 亲自实践。

三、当前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及问题

(一) 当前音乐教育现状

如今,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在各个大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当前日益严格的素质教育面前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在许多方面已经表现的无法适应。由此, 在教材的选择、教学的方法、教学的形式、评价的模式甚至教学的大纲等方面都应该有具体的目标和选择, 然而当前的教学状况与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教学的目标还远未达到。

(二) 传统音乐教学模式

较为普遍的例如: (1) 模仿式: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一般都会让学习者从基础的模仿开始。例如:教师先进行演唱, 随后让学生模仿这段旋律进行哼唱, 之后再次一遍遍重复, 直到学生掌握旋律, 模仿出歌曲。不仅演唱时会有模仿教学, 即便在学习乐器演奏的方式时, 大多便以模仿入学。 (2) 口传心授式:意在老师通过口传的方式将自己的经验以及技巧告诉给学生, 正所谓言传心受。这样方便于学生提前了解知识经验便于演唱及体验。并且这种方式对于老师较为轻松, 因此这不论是古代还是当代都十分广泛的教育方式。 (3) 讲解式:枯燥的进行乐理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这是许多大中学音乐教师使用最多的教学模式之一。

(三) 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的弊端

如填鸭一般的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死板”是其主要特征, 一切以老师的教导为主, 忽略了学生的创新性。将一个个知识与经验压缩好, 传授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自行领悟, 压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得与素质教育相背离。

四、改革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

(一) 新的音乐教学模式要具有开放性

(1) 音乐课堂的气氛应该是活泼的有趣的, 教学理念应该是开放的。以一种亲和的态度接受每个学生独特的音乐见解并给予及时的开导与建议, 着重培养学生的散发性创新性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2) 要弱化教材内容便是教学内容这种观念。对于音乐教学不能和其他学科一样, 音乐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开放。开放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当前音乐文化, 有助于音乐思维的开阔。

(3) 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手段要开放。指的是既要保有原本的音乐教学也要发挥音乐这门艺术的原本特点, 发挥其趣味性、直观性以及音乐的时代变化和艺术性。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多做多想多体会。

(二) 新的音乐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主体

(1) 师与学要有和谐的良好关系, 共同创造学习的环境。教学过程中需要两者共同参与及深入。教师授课要充满情感, 才能把音乐中所蕴含情感分析告诉给学生。和谐的关系会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节奏把控自如, 获得教书育人的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轻松, 更快理解音乐中的情感和深度。

(2) 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以及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 教师要学会因材施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 综合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 制订其相应的教学策略。

(3) 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宽松能调动其积极性的环境。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学, 点燃每个学生中对音乐的渴望与向往。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让每一个学生变得不再怕羞并勇于表现自我;让每一个学生在音乐中发现, 在音乐中创造。

(4) 教内教外都应进行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教内:由老师的引导下, 在课堂中运用说、唱、演、改编创造等形式让学生融入当前音乐课堂。教外:在音乐老师的带领倡导下举行一定的歌唱比赛、乐器比赛或者开展一场小型的音乐会、合唱会以及注重学校里音乐社团的培养。

五、结束语

音乐教育是一门与众不同, 与时俱进, 变化多样的艺术学科, 面对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要求。对当前音乐教育进行改革是十分重要又十分急需的。只有改革好当前音乐教育模式水准才能与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相吻合。所以, 作为音乐教育的相关人员, 要了解如今各大校园中普遍存在的音乐教育教学问题, 了解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面临的不足。并通过这些问题分析解决得到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及思想全面发展进行考虑, 当前应该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开放思维、开放内容, 让学生学会与时俱进, 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发现美, 欣赏美, 创造美的独特人格魅力。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力的强盛, 教育事业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 其中素质教育也成了重中之重。在素质教育盛行的当代社会,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能分割的一部分, 这让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热潮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可是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在我国早已根深蒂固, 使得现在人们对音乐教育仍存在一定的偏差, 导致当前音乐教学模式存有一些弊病。因此, 音乐教育在提升广大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教育过程中, 仍然急需深入了解, 探讨具体的教育改革方针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于珊珊.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课堂音乐教学探析[J].文理导航, 2017 (7) :7.

新模式幼儿园音乐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更新教育观念

中职音乐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 要求教师能够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采取兴趣引导的教学方法, 以此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意识。在课堂教学中, 必须突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音乐学生产生兴趣, 才能够主动的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在教学中, 音乐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激活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表现, 尊重和肯定每一位学生, 鼓励学生积极的展示自己。但是由于种种压力因素, 很多学生并不喜欢展示出自己的优势, 面对此种情况, 还需要教师的及时有效指导和鼓励, 帮助学生树立音乐学习自信心, 使学生形成更加开朗的性格。除此之外, 在中职音乐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进行渗透, 切实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 让学生对其充满兴趣

在如今的中职音乐创新教学中, 教师首先需要对音乐教程和大纲做到全面细致的分析, 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 合理的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 正确的处理音乐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练习。对于实践性不强的知识, 教师可以稍微讲解, 将教学重点放在实用知识方面。比如说, 在节奏、节拍等知识点讲解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列队形、鼓点进行比较, 将强弱、时间突出来。而在拍子的分类教学中, 利用混合、交错等等词义, 使学生更加详细的了解各类拍子的差异性。如常见的单拍子和复拍子, 其比较重要, 所以要求教师能够认真全面的讲解;对于交错拍子, 可以大致讲解。此外, 在讲解声调知识点时, 教师主要讲解大小声调, 五声调式为辅, 可以适当的讲解七声调式。

三、音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创新中职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也就是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进行转变。传统单项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已经无法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在如今的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 体验到更多的学习方法, 掌握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 品位到音乐学习的乐趣。所以,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 重新定位自己, 做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并且, 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和情感沟通, 鼓励每一个学生, 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保持长久的探索兴趣, 真正的提升自己的音乐技能。除此之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必须保持着饱满、积极向上的情绪, 利用自己的情感来感染学生, 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邀请学生进行合作, 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参与到音乐表演中。只有真正的调整和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 才能够实现中职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四、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进行运用

现如今, 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教育领域中, 并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加具有优势, 其能够进一步优化中职音乐教学, 使音乐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 中职音乐教学必须满足学生的学习感受, 要求教师围绕着学生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利用音乐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音乐课堂中, 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而多媒体便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载体, 其能够营造出各种各样的教学氛围和音乐环境, 充分的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将多媒体技术与音乐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有利于教师更加轻松的将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表达出来, 学生在美好的音乐情境中强化感知能力, 激活了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并且陶冶了情操, 提升了自身音乐素养。除此之外,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多样, 使学生长时间保持音乐学习热情。

五、重视教学评价与评价过程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利于教师更加充分全面的了解学生。中职音乐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评价所带来的信息, 以此来完善音乐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在面对学生的错误行为时, 教师必须有正确客观的认识, 是因为此行为均是学生最真实的一种表现, 教师不能盲目的否定和批评学生, 而是注重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鼓励学生, 肯定学生, 提升其学习自信心, 引导学生如何做才能够做的更好。同时, 面对学生的创造性表现, 教师应当及时给与奖励和鼓励性评价。在此过程中, 教师必须明确给与学生的评价方式, 采取多样性、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其中, 分层式的评价属于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 其是建立在认知、操作以及情感等要素上;并且此种评价体系包括了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以及学生学习效果的指标。中职音乐教育评价, 尽可能的遵循开放、民主等原则, 确保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做到足够的客观准确。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口试、笔试、以及活动测试等三部分, 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的方式。评价不仅仅要关注过程和结果, 更应当关注学生的集体赏、唱、听、奏等音乐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只有完善教学评价, 才能够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六、总结

总而言之,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中职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及时的进行创新和完善, 彻底贯彻落实教育改革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需要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等等进行调整, 切实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

摘要: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主要途径, 也是陶冶学生情操, 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因此, 在如今的中职音乐教学中, 有必要创新教学模式, 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创新中职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展开分析, 希望能为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凯华.新课改下推动中职音乐教学创新发展的改进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17) :220-221.

上一篇:金融工学结合企业会计论文范文下一篇:地方历史文化古代文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