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报告范文

2023-09-23

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报告范文第1篇

访问次数:

西安审计分部 史振洲

中国村镇银行的设立始于2007年,其市场定位是服务三农,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业务结构的重要战略行动。商业银行在村镇银行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是履行社会责任和实现商业利益的有效结合方式。作为村镇银行的控股或主要出资人,商业银行对村镇银行的运作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其经营风险问题也应引起关注和思考。

一、村镇银行面临的风险

1.经营规模小且存款来源不足,面临流动性风险。一是村镇银行目前受到严格的地域限制,不能跨地区进行存贷业务,加上网点少、不能开办对公存款业务,存款来源十分有限。二是村镇银行组建时间短,缺乏现代化金融服务手段,人们对其缺乏了解,认可程度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吸收存款困难。三是受到农村信合、邮储等的竞争,存款方面处于劣势,而农村对村镇银行的放贷需求强烈,这样便产生了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性,从而很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四是由于村镇银行区位特点,储户和贷款客户同属一个地区的农业经营者,而农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到春季储户和贷款人同时来到银行提取资金,造成银行资金来源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会使流动性问题更为突出。

根据相关媒体资料显示,2009年1月5日开业的双流诚民村镇银行,3月底的存贷比就达到97.35%,6月底进一步攀升到106.71%(其间向母行江苏江阴农村商业银行拆借5000万元).2009年末,其上报银监部门的数据为:存款余额35304万元,贷款余额26417万元,存贷比为74.83%,低于75%。但其实际的存贷比为104.40%,因为有1亿元的存款是年末突击从其他银行转入的,之后又迅速转走。村镇银行这种小区域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模式很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

2.抵押工具缺乏,贷款风险控制难度大。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抵押品一般要求具有变现性,而村镇银行面向三农,主要是农户或以农为依托的微小企业,无法象企业一样出具企业财务报表来提供个人资产状况证明;能够提供的诸如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抵押品又很难变现。贷款时,往往依照村镇银行对客户的简单信用评级来办理发放,需要联保和较少的担保作为风险控制手段。现在处于初级阶段的村镇银行资本金数额较小,对于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弱。即使是有一些简单的风险控制手段,也不能有效消除贷款业务中最主要的贷款信用风险。

3.内控能力不足,操作风险大。一是风险意识淡薄、合规操作意识差。从目前大多村镇银行的人员结构来看,一般是由大股东派董事会人员,行长外,前中后台工作人员一般当地招聘,经培训后上岗。由于招聘人员大多来自村镇,风险意识淡薄,容易以感情代替内控制度,使各业务操作环节上的监督制约形同虚设,操作随意,从而产生风险。二是由于村镇银行刚刚起步,业务发展和同业竞争压力较大,在经营理念上出现重营销轻管理的理念偏差,盲目追求业务发展规模,而忽视风险管理和防范,轻率授信,甚至违规做业务,留下风险隐患。据媒体报道:某村镇银行中小企业贷款和政府平台贷款余额为23081万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高达63.9%,其中政府平台贷款余额巨大,留下很大风险隐患。三是村镇银行属于新式业务,面对扁平结构模式,风险管理机制完善需要一个渐进过程,还缺乏对风险控制的整体把握能力,业务流程中的关键风险环节还没有进行标识和区分,关键风险点和风险控制措施还不明确,业务操作人员难以识别风险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操作风险管理压力大。四是监管跟不上。村镇银行发展速度快,地方政府,中央银行和银监会之间的分工尚不明确,监管政策法规还没有成型,加之村镇银行地处基层,监管部门由于在时间、人员等问题往往不到位、不及时、不彻底,容易滋生操作风险。

4.外部环境复杂,市场风险很大。村镇银行服务面向“三农”,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农村政策性保险又不健全,村镇银行面对的市场风险很大。一是农业作为弱势产业,本身具有很大的风险。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同时农村相关的灾害保险不发达,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损失难以避免。同时,农村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种产业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不易把握其发展状况。比如陕西曾连续发生大量砍伐猕猴桃树、苹果树事件,去年成片的蔬菜被耕种机犁在地里等类似事件。它们都会给贷款造成很大的风险。二是村镇银行提供的信贷资金,其项目基本上是小型的生产或经营,单个农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加上农产品市场信息闭塞,许多农民对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又无有效的信息渠道加以引导,一旦遇到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将直接影响到贷款的归还。三是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缺乏科学统一的信用等级的评定标准。村镇银行在对农户信用等级评定时,仅考核农户是否有欠贷和村组提留及税费的情况,没有考察农户的资产情况、信用及道德水平;农户信用资料收集难,多数农户以种养业为主,经济档案资料不全,信用评级缺乏依据。

二、化解村镇银行风险的管理建议

1.通过市场竞争化解流动性不足。一是要依托其投资主体商业银行,借助其技术、网络优势强化其结算、代理、理财等业务领域的竞争,广泛扩大影响,吸收存款资金。二是开展与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联盟,在其资金短缺时,取得其资金拆借的支持。三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村镇银行吸收对公存款、进入同业资金拆借市场,并争取央行支农再贷款资金,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贷款利率政策上给予村镇银行更大地浮动权限,税收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使得村镇银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报告范文第2篇

(一)村镇银行简介

1、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2、村镇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村镇银行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或认购股份为限对村镇银行的债务承担责任。

3、村镇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村镇银行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4、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

5、村镇银行应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二)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

村镇银行的设立将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金融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设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安宁市村镇银行定位

安宁市村镇银行立足于自主开展各项业务,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农村和社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村镇银行是以安宁市城乡居民和社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零售银行

三、安宁市金融运行情况和农村金融发展及需求状况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07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安宁市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存款稳定增长,存款结构变化明显,企业存款较快增加,储蓄存款增速下降;各项贷款有所下降,票据融资回落;现金投放增加。

1. 货币信贷运行基本情况

(1)存款

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9,616万元,比年初增加109,642万元,增长12.1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18,608万元,比年初增加93,110万元,增长41.29%;储蓄存款余额458,594万元,比年初减少24,111万元,下降4.99%。

(2)贷款

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47,172万元,比年初减少59,107万元,下降8.3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65,524万元,比年初增加20,657万元,增长5.99%;中长期贷款267,630万元,比年初减少68,231万元,下降20.32%;票据融资余额14,019万元,比年初减少11,532万元,下降45.13%。

(3)现金

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73,067万元,现金支出185,203万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12,136万元。全市金融机构累计收入现金1825,057万元,同比增加449,423万元;累计支出现金1952,56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0,481万元,累计净投放现金127,509万元,同比增加18,395万元。

2. 货币信贷运行主要特点

(1)储蓄存款余额持续负增长态势,受资本市场影响,储蓄存款年负增长,定期储蓄下降,活期储蓄流动性不断增强。年末,安宁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458,594万元,比年初减少24,111万元,下降

4.99%。其中活期储蓄余额213,291万元,比年初增加24,068万元,增长12.72%;定期储蓄余额245,303万元,较年初减少48,179万元,下降16.42%。年初以来,受股市热潮影响,居民理财投资观念发生

较大变化,相对于保险、国债而言,资本市场获利的诱因以及商业银行提高中间业务的服务水平和加大基金托管业务宣传力度,致使储蓄存款流入资本市场,有的甚至提前支取定期储蓄申购基金、购买股票,盛况空前,这就意味着储蓄存款增速放缓和活期化的情况不可避免,在资本市场持续走好的背景下,居民的理财意识逐渐从苏醒阶段进入爆发阶段,居民储蓄向股票、基金的流动。

(2)企业存款有所增加,活期存款增加较多。年末,企业存款比年初增加93,110万元,增长41.29%,其中:活期存款284,609万元,增长49.70%。企业存款主要原因:主要是企业生产销售情况良好,产销率提高,实现销售收入增长,资金周转加速,企业销货款回笼较好,部分企业生产资金逐步到位,转存资金增加,致使企业存款开始回升。

(3)各项贷款大幅减少。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减幅为8.37%,武钢集团以现金入股,成为昆钢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41%,武钢集团进入昆钢股份公司后,划来大量资金偿还昆钢股份公司的贷款。

(4)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有所增加。12月末,农业贷款增速为77.99%,比年初增加10,935万元。乡镇企业贷款增速为95.20%,比年初增加44,139万元;个人消费贷款增速为25.32%,比年初增加12,742万元,金融机构改善对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取得积极进展。2007年配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注重支持高效农业,重点支持农民发展林果、烤烟、花椒、养殖等支柱产业,12月末,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106万元,有力扶持了种养殖产业基地、小区发展,使零星分散的产业向专业化、区域化、基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虽然薄弱五一节有所增加,但贷款基数小,要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尚需时日。

(二)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 农村银行业网点、产品单

一、服务门槛过高、办结程序过长,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

(1)真正的农村银行业服务网点,因国有银行股改和撤乡并镇而萎缩,农业银行从乡镇大量撤出机构网点,向安宁市区集中,现保留太平镇、温泉镇、草铺镇共3个网点;农村信用社从村庄大量撤销信用代办站,向乡镇所在地和安宁市区集中。村级金融服务成为空白点,乡镇金融业务几乎由农村信用社独家垄断,乡镇金融竞争很不充分,城乡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差距拉大。给农民在适应市场而引发的金融服务需求满足变得相对困难。

(2)当前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仍然是“老三样”:存贷汇,诸如基金、股票、保险和信托理财等现代金融产品在农村仍未打开市场。即使是“老三样”中的贷款需求,也因有些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未能正确处理好发展业务与管控风险的关系,以及今年以来中央决定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行贷款规划控制,全年信贷增量为5亿元规模,使农民因缺乏资金而失去了诸多发家致富的良好商机。

(3)金融服务尤其是贷款需求服务因信贷抵押担保、评估登记条件门槛过高而使农民望而却步。如目前农村的农民住房、土地使用权等受地理位置限制而使其抵押资产评估价值过低,不能满足抵押担保的需要,以及宅基地不能作为抵押物等因素,使农民融资供求链断裂。

2. 目前我市银行业机构基本属于公有资本控股的银行,因而规模较大的银行业资本乐于向大中型企业开展批发业务。截至2008年7月末,大中企业贷款余额为40.08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6.46%,支持“三农贷款”余额为22.9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6.63%。由于“三农”产业属于低利领域,额小、分散而成本高,加之银行业机构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文化日益浓厚,信贷资金经营的批发性、趁利性更加突出,即使是农村信用联社,也因为安宁经济发展特点而使其信贷支农规模不足,按照人民银行支农贷款(小农业)统计口径,安宁市农村信用联社支农贷款占比不足50%,这样使得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乡镇的信贷资源呈萎缩趋势,严重制约了市域“三农”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1. 农民个体对农村金融平台的需求

近年来,安宁市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住户不仅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总量上也占有绝对比重。2007年末,我市城镇农业人口12.32万人、3.83万户。农户对金融资金的需求除了总量巨大外,还呈现出以下特点:

(1)投融资的经济意识逐渐增强。近年来,融资行为在农户中的普及程度逐年提高,以0

5、0

6、07年来看,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644万元、1,368万元、2,017万元,这说明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及对小农型自给自足经济意识的摆脱。

(2)二元主体对资金需求个性化。在幅员辽阔的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有农民、从事非农的个体经济、私营业主,农民又可以分为自耕型农民和出租型农民,有小规模农户和规模较大的农户。其中,自耕型农民最为基本的金融需求为存款需求,生产规模较大的自耕农存在短期的生产性贷款需;出租型农民不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需求主要是存款和非农业经营贷款需求;个体私营业主最主要的是短期经营贷款需求,有些跨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体、私营业主还存在资金结算的需求。

(3)信贷业务的服务需求。①政策服务需求。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不少农户缺乏应有的金融知识,十分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金融、信贷结算、利率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知识。②信息服务需求。农民还希望金融机构提供良种、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市场、科技等信息,即需要在增产增收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③理财服务需求。目前农村的投资渠道狭窄,农民对积余的货币进行合理投资就需要正确运用储蓄、国债、保险等投资工具,增强规避风险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期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④管理服务需求。农户在生产经营中普遍缺乏财会知识,迫切需要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⑤金融工具的多样化需求,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以及需要的金融服务全面化,从而也就相应地需要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满足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兼业经营、劳务输出、跨地区流动增多,他们对金融服务产生了多样化的需求,不仅需要流动资金,也需要长期投资资本,不仅需要信贷服务,还需要汇兑、结算、保管、转账、咨询、代理等中介服务。而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单一,缺乏金融电子化产品和金融创新,从而使得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2. 乡镇企业对农村金融平台的需求

安宁市农村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局面,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末,全辖乡镇企业为7096个,乡镇企业增加值为20.56亿元,占

一、

二、三产业合计增加值的20.73%。如此大规模的企业存在就昭示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近些年以来,乡镇企业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越来越难。从安宁市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给予乡镇企业的情况来看:首先,0

5、0

6、07年,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14亿元、4.55亿元、9.05亿元。占全辖贷款比重分别为3.53%、6.44%、13.98%。其次,与农户类似,乡镇企业大部分的资金也来源于民间金融。根据2007年末我市乡镇企业数量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计算得到平均每个企业仅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数量为12.75万元,与所需资金相去甚远。

四、市场前景分析

1. 由于农村地区相对封闭保守,农民的储蓄观念非常传统,缺乏理财观念

以非银行(尤其是非国有商业银行)民资企业为发起人的村镇银行,在吸纳存款时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缺乏令农民信服的资金实力,吸储难度较高,由此对村镇银行的放贷等经营业务和资金流动性、资本充足率造成不利影响。

2.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008年7月末为9122户,覆盖率占全部农户23.83%,贷款覆盖率低,村镇银行可以通过简化审批程序、给予优惠利率、深入村镇一线现场办理业务等方式获取巨大的农村市场占有率。

3. 信贷总资金投入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市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6.3%,但农业贷款在整个金融机构中所占的贷款余额却只有4.5%。2005-2007年,农业和乡镇企业两项贷款合计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仅为5.22%、

9.47%、18.48%。

同时,农村存贷差却在逐年扩大。2005年,全市农户存款大于贷款8.2亿元,到2007年这一差额扩大到14.52亿元。这使得农村资金大量流出。

安宁市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也可以为吸收城镇居民闲置资金,使城市资金流向农村,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反哺农业。

4. 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满足率不高,民间借贷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2007年末,农民每人从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借入资金163.7元,通过民间借贷借入4,608元(根据安宁市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得来),分别占借入资金总量的3.44%和96.56%。民间借贷规模约为5.7亿元。

安宁市村镇银行可抓住民间借贷这一市场份额,组织有效信贷投入,满足农户对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村镇银行的自身发展,提高了盈利能力。

5. 农村信贷品种不够丰富,小额信贷尚不能满足农户需要

农业产业化在全国的推广和农业龙头企业产、供、销模式的形成,使农村个体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形式发生了变化,农户小额信贷无法满足农民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化经营的需求。目前这些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量较大,生产周期也较长,有的要三五年,初期投入多、风险大。而农户小额信贷,一是还款期短,一般半年至一年,有的只有两三个月,与林业、养殖业的生产周期不适应;二是额度太小,一般最高不超过1万元。

安宁市村镇银行可根据自身资金运营情况,制定期限灵活,额度为5-500万元的支农信贷产品,支持农户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帮助信誉好的农业企业,尤其是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6. 农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高而贷款额度小,不能满足大多数农户的贷款需求,而村镇银行在这点上能放宽额度,执行优惠利率,尽量满足农户用于投资、经商、办厂的资金需求,成为信贷支农的有力补充。

五、未来业务发展规划

安宁市村镇银行自身应当结合实际,针对农村、农民开发出方便、灵活的金融产品,例如:农户种养两业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府贴息扶贫贷款等。形成自身独有特色,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把村镇银行打造成具有“农”字特色、机制灵活、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精品银行。

六、业务发展目标

(一)经营机制

安宁市村镇银行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管理机制,依法开展业务活动,依法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银监局的监督管理。

(二)目标市场及资金投向

安宁市村镇银行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农户和乡镇企业,也包括产值在5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各类灵活便捷的信贷产品和结算产品,为进行小型经营的农民、农业生产企业提供存款、贷款、结算业务和贸易金融等。在充分满足市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的同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办理同业存放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

(三)网点布局

安宁市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农村资金流入城市的现象较为严重。如果单纯从服务农村经济的角度考虑,将村镇银行设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偏远村镇,势必导致村镇银行存款来源少,业务发展慢,经营绩效差,最终会影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和支农效能的发挥。安宁市村镇银行设置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连然镇。采取村镇银行加农村合作组织的形式,将村镇银行市场业务覆盖到辖内所有村镇。

(四)业务规模

目前政策许可村镇银行经营业务是宽广的,而对于新开设的安宁市村镇银行来说,要达到规定的业务项目规模,还需要走过相当长的一段摸索过程和村镇金融市场培育过程。安宁市村镇银行发展初期重点立足于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长期贷款和办理国内结算业务,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资金流动性和开拓农村金融市场。但也可以预期只要农村金融业务品种需求达到规模化,调整或增加经营业务范围是有可能的。

七、财务发展目标

(一)盈利能力

村镇银行的盈利方式主要为:一是信贷业务盈利,二是中间业务盈利。

1. 信贷业务

信贷业务收益主要来自于存贷款利差。根据调查数据来看,2007年,安宁市农户和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规模分别为5.7亿元和76.67亿元(根据安宁市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和中国人民银行民间借贷专项调查数据测算得到),以央行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为例,则上述两项民间融资一年的利差收入将高达2.22亿元,安宁市村镇银行如获得1/10的份额,其人均利润率将达到安宁市金融业的平均水平。

2. 中间业务

就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来看,中间业务所创造的非利息收入仅占全部收入的10%左右。作为新设立的村镇银行,中间业务应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利润分配预案

1. 按15%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2. 按20%的比例提取一般准备。

3. 按15%的比例提取奖励基金(劳动分红基金)。

4. 剩余部分用于向股东分配利润。

八、风险管理目标

(一)内部控制

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附件1)

(二)风险控制策略

村镇银行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资本补充、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机制,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条件成熟时,可引入外部审计制度。村镇银行开展业务,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三)呆账准备提取方案

1. 呆账准备的分类和计提规定

应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全部债权、股权资产计提呆账准备,包括一般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呆账准备由村镇银行统一计提。

(1)一般准备是指按照一定比例从利润中提取或其他渠道取得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村镇银行按照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在利润分配时计提。一般准备的余额不低于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

(2)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对债权和股权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提取的,用于弥补特定损失的准备,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其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①款损失准备是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后,按照贷款损失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科目为:各项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垫款、银行卡透支、贴现、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等科目。计提比例为:关注类2%,次级类25%,可疑类50%,损失类100%。如果正常类贷款有风险,也可根据风险程度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②账准备是对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科目为: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等科目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存放其他同业款项、短期投资、存放境外同业款项、存出保证金、待处理抵债资产、调出调剂资金等。计提的比例为:计提该项减值准备所包含的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 ③期投资减值准备是对预计可能产生的长期股权资产和债权投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科目为:入股村镇银行资金、长期投资(不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或公允价值法确定期末价值的证券投资和购买的国债本息部分的投资)。计提的比例为:计提该项减值准备所包含的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 ④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是对预计可能产生的其他金融资产损失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所包含的会计科目是:其他金融资产。计提的比例为:计提该项减值准备所包含的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

2. 呆账准备提取的要求:

(1)应按照相关规定足额计提呆账准备。一是按照五级分类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二是按照其他风险资产提取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和其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三是按照利润分配的要求计提一般准备。

(2)在制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划时,首先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原则对信贷类资产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其次根据非信贷资产风险状况计提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其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有条件的信用社对于非信贷资产的预计损失要按照五级分类计提减值准备。

(3)对于贷款损失准备缺口较大,难以做到足额提取的村镇银行,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合理确定呆账准备分的计提比例。

(四)风险处置预案

1.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一是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及风险程度,实施以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的贷款五级分类法,按核心定义,严格五级分类的操作和认定程序,切实提高贷款分类的准确性。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1)借款人的还款能力;(2)借款人的还款记录;(3)借款人的还款意愿;(4)贷款的担保;(5)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6)银行的信贷管理。二是完善授信管理制度和管理信息系统,对贷款质量、大额授信、集团客户授信和行业集中度风险进行重点监测。三是对单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社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贷款质量指标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银监会的有关规定。四是根据贷款加权风险权重计算贷款风险度,贷款风险度=∑贷款加权风险权重额÷∑贷款金额<30%。

2.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管理的内容:村镇银行应对业务和产品中的市场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和分析,及时、准确地识别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市场风险的类别和性质。尽可能准确计算可以量化的市场风险和评估难以量化的市场风险。尽量对所计量的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的市场风险(特别是利率风险)在全行范围内进行加总,以便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了解总体市场风险水平。加强利率风险管理,高度关注央行利率、汇率政策动向以及市场资金需求及其价格信号,建立灵敏有效的产品定位机制。

3.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容:流动性资金比率确保指标在安全所限定的范围内。流动性比率公式: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0;流动性资产+半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0(非流动性负债)。

(1)监测流动性结构指标,包括流动负债到期结构分析。

(2)持有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以及足够的备用资金来源。

(3)监测村镇银行对大额客户存款的依赖性。

4. 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管理的内容:

(1)为重要业务环节在事件发生时提供应急资源(包括场所、设施、人员、资料和流程等);

(2)保证业务的及时恢复和持续进行;

(3)保护员工和客户安全;

(4)保持对客户的服务水准;

(5)保护我社的声誉和市场份额;

(6)减轻信用社的经济损失。

5. 合规性风险

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报告范文第3篇

1.1项目名称及主办单位 1.2主办单位概况 1.3项目提出的背景 1.4项目申报理由 1.5编制依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2.2项目发展概况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章 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 3.1村镇银行市场分析 3.2村镇银行市场预测 3.3市场推销战略 3.3.1 推销方式 3.3.2 推销措施 3.3.3 促销价格制度 3.3.4 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3.4.1 产品方案 3.4.2 建设规模 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第四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4.1资源和原材料 4.2建设地区的选择 4.2.1 自然条件 4.2.2 基础设施 4.2.3 社会经济条件 4.2.4 其他应考虑的因素 4.3厂址选择 4.3.1 多方案比较 4.3.2 推荐方案

第五章 技术方案 5.1项目组成 5.2生产技术方案 5.3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5.4土建工程 5.5其他工程

第六章 环保及安防 6.1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6.2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6.2.1 主要污染源 6.2.2 主要污染物

6.3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6.4治理环境的方案 6.5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6.6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6.7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8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第七章 原辅材料及燃料 7.1主要原料供应

7.1.1 主要原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7.1.2 主要原料供应来源与运输方式 7.2燃料供应

7.2.1 燃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7.2.2 燃料供应来源与运输方式 7.3主要原料、燃料价格现状与预测 7.4主要原料燃料供应表

第八章 企业组织及人员安排 8.1企业组织 8.1.1 企业组织形式 8.1.2 企业工作制度 8.2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8.2.1 劳动定员

8.2.2 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8.3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9.1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9.2项目实施进度表 9.3项目实施费用

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1项目总投资估算 10.1.1 固定资产总额 10.1.2 流动资金估算 10.2资金筹措 10.2.1 资金来源 10.2.2 项目筹资方案 10.3投资使用计划 10.3.1 投资使用计划 10.3.2 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

11.1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11.2销售收入估算 11.3成本费用估算 11.4财务评价报表 11.5财务评价指标

第十二章 国民经济评价 12.1影子价格及通用参数选取 12.2效益费用范围调整 12.3效益费用数值调整 12.4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12.5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12.5.1 经济内部收益率 12.5.2 经济净现值 12.6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第十三章 环境影响评价 13.1敏感性分析 13.2盈亏平衡分析

第十四章 社会评价 14.1项目对社会的影响分析 14.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

14.2.1 利益群体对项目的态度及参与程度 14.2.2 当地机构组织对项目的态度及支持程度 14.2.3 地区文化状况对项目的适应程度 14.3社会风险分析 14.4社会评价结论

第十五章 风险及控制 15.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 15.2风险程度分析 15.3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第十六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6.1项目建设的意义 16.2工艺技术 16.3经济效益分析 16.4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十七章 主要附件(略)

筹办村镇银行的请示的格式

关于筹建XX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请示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局:

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6]90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村会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银监发[2007] 5号)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村镇银行组建审批工作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7]8号)等文件精神,经贵局准许,XX银行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发起人,与其他9名自然人发起人拟在*****设立村镇银行。在***银监局、****银监局的指导帮助下,XX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小组经过一个阶段的筹建工作,已完成筹建准备,现提出筹建申请。拟设立的XX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一 注册名称:XX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村镇银行”) 二 注册地址:****** 三 机构性质:股份制

四 组织形式:股份有限公司

五 注册资本:2000万元

六 业务范围: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货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七 发起人(出资人)基本情况及出资比例XX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由XX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主发起人,会同自然人张文耀、万文亮、张如会、白瑞刚、吴一春、陈林源、徐锐出资组建。各发起人出资情况及比例如下表:XX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出资情况序号 发起人

出资额单位:万元 出资比例1 XX银行 400 20%2 张文耀 200 10%3 万文亮 200 10%4 张如会 200 10%5 吴一春 200 10%6 徐锐 200 10%7 陈林源 200 10%8 李新岗 200 10%9 王立忠 200 10% 合计 2000 100%各发起人符合银监会有关投资入股村镇银行的条件一 主要发起人XX银行符合发下条件:⑴ 资本充足率不低8%,主要审慎监管指标符合监管要求;⑵ 财务状况良好,2007---2008年2个会计连续盈利;⑶ 入股资金来源合法;⑷公司治理良好,内部控制健全有效;⑸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条件。二 张文耀、万文亮、张如会、吴一春、徐锐、陈林源、李新岗、王立忠8名自然人符合以下条件:⑴ 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⑵ 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诚信记录;⑶ 入股资金来源合法,未以借贷资金入股,未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⑷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三 筹建工作准备情况为发挥XX银行金融机构主发起的协调优势,国家XX银行成立了以XXX为组长、XXX为副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XX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XX银行金融合作处。在筹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各发起人的共同努力下,积极有序开展了以下工作:一 对各发起人入股资格进行了初步审查,并于2009年12月

日在XX会议室召开了发起人大会,签订了发起人协议书。

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报告范文第4篇

(一)村镇银行简介

1、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2、村镇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村镇银行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其出资额或认购股份为限对村镇银行的债务承担责任。

3、村镇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村镇银行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4、村镇银行不得发放异地贷款。

5、村镇银行应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执行国家金融方针和政策,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二)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

村镇银行的设立将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和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城乡金融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设立村镇银行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

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投资多元、种类多样、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进而更好地改进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安宁市村镇银行定位

安宁市村镇银行立足于自主开展各项业务,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农村和社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村镇银行是以安宁市城乡居民和社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零售银行

三、安宁市金融运行情况和农村金融发展及需求状况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07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安宁市金融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存款稳定增长,存款结构变化明显,企业存款较快增加,储蓄存款增速下降;各项贷款有所下降,票据融资回落;现金投放增加。 1. 货币信贷运行基本情况 (1)存款

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09,616万元,比年初增加109,642万元,增长12.1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18,608万元,比年初增加93,110万元,增长41.29%;储蓄存款余额458,594万元,比年初减少24,111万元,下

降4.99%。 (2)贷款

200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47,172万元,比年初减少59,107万元,下降8.37%。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65,524万元,比年初增加20,657万元,增长5.99%;中长期贷款267,630万元,比年初减少68,231万元,下降20.32%;票据融资余额14,019万元,比年初减少11,532万元,下降45.13%。 (3)现金

200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73,067万元,现金支出185,203万元,收支相抵,净投放现金12,136万元。全市金融机构累计收入现金1825,057万元,同比增加449,423万元;累计支出现金1952,566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80,481万元,累计净投放现金127,509万元,同比增加18,395万元。

2. 货币信贷运行主要特点

(1)储蓄存款余额持续负增长态势,受资本市场影响,储蓄存款年负增长,定期储蓄下降,活期储蓄流动性不断增强。年末,安宁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458,594万元,比年初减少24,111万元,下降4.99%。其中活期储蓄余额213,291万元,比年初增加24,068万元,增长12.72%;定期储蓄余额245,303万元,较年初减少48,179万元,

下降16.42%。年初以来,受股市热潮影响,居民理财投资观念发生较大变化,相对于保险、国债而言,资本市场获利的诱因以及商业银行提高中间业务的服务水平和加大基金托管业务宣传力度,致使储蓄存款流入资本市场,有的甚至提前支取定期储蓄申购基金、购买股票,盛况空前,这就意味着储蓄存款增速放缓和活期化的情况不可避免,在资本市场持续走好的背景下,居民的理财意识逐渐从苏醒阶段进入爆发阶段,居民储蓄向股票、基金的流动。

(2)企业存款有所增加,活期存款增加较多。年末,企业存款比年初增加93,110万元,增长41.29%,其中:活期存款284,609万元,增长49.70%。企业存款主要原因:主要是企业生产销售情况良好,产销率提高,实现销售收入增长,资金周转加速,企业销货款回笼较好,部分企业生产资金逐步到位,转存资金增加,致使企业存款开始回升。 (3)各项贷款大幅减少。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减幅为8.37%,武钢集团以现金入股,成为昆钢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8.41%,武钢集团进入昆钢股份公司后,划来大量资金偿还昆钢股份公司的贷款。

(4)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有所增加。12月末,农业贷款增速为77.99%,比年初增加10,935万元。乡镇企业贷款增速为95.20%,比年初增加44,139万元;个人消费贷款增速为25.32%,比年初增加12,742万元,金融机构改善对薄弱环

节的金融服务取得积极进展。2007年配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注重支持高效农业,重点支持农民发展林果、烤烟、花椒、养殖等支柱产业,12月末,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106万元,有力扶持了种养殖产业基地、小区发展,使零星分散的产业向专业化、区域化、基地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格局。虽然薄弱五一节有所增加,但贷款基数小,要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尚需时日。

(二)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1. 农村银行业网点、产品单

一、服务门槛过高、办结程序过长,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需要。

(1)真正的农村银行业服务网点,因国有银行股改和撤乡并镇而萎缩,农业银行从乡镇大量撤出机构网点,向安宁市区集中,现保留太平镇、温泉镇、草铺镇共3个网点;农村信用社从村庄大量撤销信用代办站,向乡镇所在地和安宁市区集中。村级金融服务成为空白点,乡镇金融业务几乎由农村信用社独家垄断,乡镇金融竞争很不充分,城乡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差距拉大。给农民在适应市场而引发的金融服务需求满足变得相对困难。

(2)当前农村信用社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仍然是“老三样”:存贷汇,诸如基金、股票、保险和信托理财等现代金融产品在农村仍未打开市场。即使是“老三样”中的贷款需求,也因有些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未能正确处理好发展业务与管控

风险的关系,以及今年以来中央决定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行贷款规划控制,全年信贷增量为5亿元规模,使农民因缺乏资金而失去了诸多发家致富的良好商机。

(3)金融服务尤其是贷款需求服务因信贷抵押担保、评估登记条件门槛过高而使农民望而却步。如目前农村的农民住房、土地使用权等受地理位置限制而使其抵押资产评估价值过低,不能满足抵押担保的需要,以及宅基地不能作为抵押物等因素,使农民融资供求链断裂。

2. 目前我市银行业机构基本属于公有资本控股的银行,因而规模较大的银行业资本乐于向大中型企业开展批发业务。截至2008年7月末,大中企业贷款余额为40.08亿元,占全部贷款的46.46%,支持“三农贷款”余额为22.97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6.63%。由于“三农”产业属于低利领域,额小、分散而成本高,加之银行业机构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文化日益浓厚,信贷资金经营的批发性、趁利性更加突出,即使是农村信用联社,也因为安宁经济发展特点而使其信贷支农规模不足,按照人民银行支农贷款(小农业)统计口径,安宁市农村信用联社支农贷款占比不足50%,这样使得农村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落后乡镇的信贷资源呈萎缩趋势,严重制约了市域“三农”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1. 农民个体对农村金融平台的需求

近年来,安宁市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住户不仅在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总量上也占有绝对比重。2007年末,我市城镇农业人口12.32万人、3.83万户。农户对金融资金的需求除了总量巨大外,还呈现出以下特点:

(1)投融资的经济意识逐渐增强。近年来,融资行为在农户中的普及程度逐年提高,以0

5、0

6、07年来看,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644万元、1,368万元、2,017万元,这说明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的增强及对小农型自给自足经济意识的摆脱。

(2)二元主体对资金需求个性化。在幅员辽阔的农村,金融需求的主体有农民、从事非农的个体经济、私营业主,农民又可以分为自耕型农民和出租型农民,有小规模农户和规模较大的农户。其中,自耕型农民最为基本的金融需求为存款需求,生产规模较大的自耕农存在短期的生产性贷款需;出租型农民不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需求主要是存款和非农业经营贷款需求;个体私营业主最主要的是短期经营贷款需求,有些跨地区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体、私营业主还存在资金结算的需求。

(3)信贷业务的服务需求。①政策服务需求。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不少农户缺乏应有的金融知

识,十分需要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金融、信贷结算、利率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知识。②信息服务需求。农民还希望金融机构提供良种、生产、加工、经营、销售、市场、科技等信息,即需要在增产增收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③理财服务需求。目前农村的投资渠道狭窄,农民对积余的货币进行合理投资就需要正确运用储蓄、国债、保险等投资工具,增强规避风险能力,增长理财知识,合理进行消费,以期获得最佳的投资理财收益。④管理服务需求。农户在生产经营中普遍缺乏财会知识,迫切需要搞好经济核算,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⑤金融工具的多样化需求,由于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多元化以及需要的金融服务全面化,从而也就相应地需要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满足不同主体的金融需求。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居民的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兼业经营、劳务输出、跨地区流动增多,他们对金融服务产生了多样化的需求,不仅需要流动资金,也需要长期投资资本,不仅需要信贷服务,还需要汇兑、结算、保管、转账、咨询、代理等中介服务。而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单一,缺乏金融电子化产品和金融创新,从而使得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矛盾突出。

2. 乡镇企业对农村金融平台的需求

安宁市农村的乡镇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局面,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

年末,全辖乡镇企业为7096个,乡镇企业增加值为20.56亿元,占

一、

二、三产业合计增加值的20.73%。如此大规模的企业存在就昭示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然而近些年以来,乡镇企业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越来越难。从安宁市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给予乡镇企业的情况来看:首先,0

5、0

6、07年,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分别为2.14亿元、4.55亿元、9.05亿元。占全辖贷款比重分别为3.53%、6.44%、13.98%。其次,与农户类似,乡镇企业大部分的资金也来源于民间金融。根据2007年末我市乡镇企业数量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计算得到平均每个企业仅从正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数量为12.75万元,与所需资金相去甚远。

四、市场前景分析

1. 由于农村地区相对封闭保守,农民的储蓄观念非常传统,缺乏理财观念

以非银行(尤其是非国有商业银行)民资企业为发起人的村镇银行,在吸纳存款时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缺乏令农民信服的资金实力,吸储难度较高,由此对村镇银行的放贷等经营业务和资金流动性、资本充足率造成不利影响。

2.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008年7月末为9122户,覆盖率占全部农户23.83%,贷款覆盖率低,村镇银行可以通过简化审批程序、给予优惠利率、深入村镇一线现场办理业务等方式获取巨大的农村市场占有率。

3. 信贷总资金投入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市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6.3%,但农业贷款在整个金融机构中所占的贷款余额却只有4.5%。2005-2007年,农业和乡镇企业两项贷款合计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分别仅为5.22%、9.47%、18.48%。 同时,农村存贷差却在逐年扩大。2005年,全市农户存款大于贷款8.2亿元,到2007年这一差额扩大到14.52亿元。这使得农村资金大量流出。

安宁市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也可以为吸收城镇居民闲置资金,使城市资金流向农村,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反哺农业。 4. 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满足率不高,民间借贷发挥了主渠道作用

2007年末,农民每人从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借入资金163.7元,通过民间借贷借入4,608元(根据安宁市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测算得来),分别占借入资金总量的3.44%和96.56%。民间借贷规模约为5.7亿元。

安宁市村镇银行可抓住民间借贷这一市场份额,组织有效信贷投入,满足农户对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促进了村镇银行的自身发展,提高了盈利能力。 5. 农村信贷品种不够丰富,小额信贷尚不能满足农户需要 农业产业化在全国的推广和农业龙头企业产、供、销模式的形成,使农村个体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形式发生了变化,农

户小额信贷无法满足农民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业和发展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化经营的需求。目前这些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量较大,生产周期也较长,有的要三五年,初期投入多、风险大。而农户小额信贷,一是还款期短,一般半年至一年,有的只有两三个月,与林业、养殖业的生产周期不适应;二是额度太小,一般最高不超过1万元。

安宁市村镇银行可根据自身资金运营情况,制定期限灵活,额度为5-500万元的支农信贷产品,支持农户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帮助信誉好的农业企业,尤其是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6. 农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高而贷款额度小,不能满足大多数农户的贷款需求,而村镇银行在这点上能放宽额度,执行优惠利率,尽量满足农户用于投资、经商、办厂的资金需求,成为信贷支农的有力补充。

五、未来业务发展规划

安宁市村镇银行自身应当结合实际,针对农村、农民开发出方便、灵活的金融产品,例如:农户种养两业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政府贴息扶贫贷款等。形成自身独有特色,不断增强盈利能力,把村镇银行打造成具有“农”字特色、机制灵活、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精品银行。

六、业务发展目标

(一)经营机制

安宁市村镇银行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管理机制,依法开展业务活动,依法接受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银监局的监督管理。

(二)目标市场及资金投向

安宁市村镇银行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农户和乡镇企业,也包括产值在5万元至500万元之间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各类灵活便捷的信贷产品和结算产品,为进行小型经营的农民、农业生产企业提供存款、贷款、结算业务和贸易金融等。在充分满足市域内农户、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的同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办理同业存放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

(三)网点布局

安宁市农村经济相对薄弱,农村资金流入城市的现象较为严重。如果单纯从服务农村经济的角度考虑,将村镇银行设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偏远村镇,势必导致村镇银行存款来源少,业务发展慢,经营绩效差,最终会影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和支农效能的发挥。安宁市村镇银行设置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连然镇。采取村镇银行加农村合作组织的形式,将村镇银行市场业务覆盖到辖内所有村镇。

(四)业务规模

目前政策许可村镇银行经营业务是宽广的,而对于新开设的

安宁市村镇银行来说,要达到规定的业务项目规模,还需要走过相当长的一段摸索过程和村镇金融市场培育过程。安宁市村镇银行发展初期重点立足于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长期贷款和办理国内结算业务,以提高资本充足率、资金流动性和开拓农村金融市场。但也可以预期只要农村金融业务品种需求达到规模化,调整或增加经营业务范围是有可能的。

七、财务发展目标

(一)盈利能力

村镇银行的盈利方式主要为:一是信贷业务盈利,二是中间业务盈利。 1. 信贷业务

信贷业务收益主要来自于存贷款利差。根据调查数据来看,2007年,安宁市农户和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规模分别为5.7亿元和76.67亿元(根据安宁市统计局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数据和中国人民银行民间借贷专项调查数据测算得到),以央行1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为例,则上述两项民间融资一年的利差收入将高达2.22亿元,安宁市村镇银行如获得1/10的份额,其人均利润率将达到安宁市金融业的平均水平。 2. 中间业务

就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情况来看,中间业务所创造的非利息收入仅占全部收入的10%左右。作为新设立的村

镇银行,中间业务应作为今后发展的重点,以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利润分配预案

1. 按15%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2. 按20%的比例提取一般准备。

3. 按15%的比例提取奖励基金(劳动分红基金)。 4. 剩余部分用于向股东分配利润。

八、风险管理目标

(一)内部控制

见《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附件1)

(二)风险控制策略

村镇银行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审慎、规范的资产分类制度和资本补充、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机制,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纠正和完善,确保依法合规经营。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条件成熟时,可引入外部审计制度。村镇银行开展业务,依法接受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监督管理。

(三)呆账准备提取方案 1. 呆账准备的分类和计提规定

应对承担风险和损失的全部债权、股权资产计提呆账准备,包括一般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呆账准备由村镇银行统一计

提。

(1)一般准备是指按照一定比例从利润中提取或其他渠道取得的用于弥补尚未识别的可能性损失的准备,村镇银行按照当年实现的净利润,在利润分配时计提。一般准备的余额不低于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

(2)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对债权和股权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提取的,用于弥补特定损失的准备,包括贷款损失准备、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其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①款损失准备是对信贷资产进行分类后,按照贷款损失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的准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科目为:各项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垫款、银行卡透支、贴现、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等科目。计提比例为:关注类2%,次级类25%,可疑类50%,损失类100%。如果正常类贷款有风险,也可根据风险程度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②账准备是对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科目为:拆放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等科目的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存放其他同业款项、短期投资、存放境外同业款项、存出保证金、待处理抵债资产、调出调剂资金等。计提的比例为:计提该项减值准备所包含的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

③期投资减值准备是对预计可能产生的长期股权资产和债

权投资损失计提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科目为:入股村镇银行资金、长期投资(不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或公允价值法确定期末价值的证券投资和购买的国债本息部分的投资)。计提的比例为:计提该项减值准备所包含的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

④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是对预计可能产生的其他金融资产损失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减值准备所包含的会计科目是:其他金融资产。计提的比例为:计提该项减值准备所包含的风险资产年末余额的1%。 2. 呆账准备提取的要求:

(1)应按照相关规定足额计提呆账准备。一是按照五级分类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二是按照其他风险资产提取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和其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三是按照利润分配的要求计提一般准备。

(2)在制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计划时,首先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原则对信贷类资产足额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其次根据非信贷资产风险状况计提坏账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其他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有条件的信用社对于非信贷资产的预计损失要按照五级分类计提减值准备。

(3)对于贷款损失准备缺口较大,难以做到足额提取的村镇银行,要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合理确定呆账准备分的计提比例。

(四)风险处置预案 1. 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管理的内容:一是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及风险程度,实施以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的贷款五级分类法,按核心定义,严格五级分类的操作和认定程序,切实提高贷款分类的准确性。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1)借款人的还款能力;(2)借款人的还款记录;(3)借款人的还款意愿;(4)贷款的担保;(5)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6)银行的信贷管理。二是完善授信管理制度和管理信息系统,对贷款质量、大额授信、集团客户授信和行业集中度风险进行重点监测。三是对单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社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贷款质量指标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银监会的有关规定。四是根据贷款加权风险权重计算贷款风险度,贷款风险度=∑贷款加权风险权重额÷∑贷款金额<30%。 2.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管理的内容:村镇银行应对业务和产品中的市场风险因素进行分解和分析,及时、准确地识别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市场风险的类别和性质。尽可能准确计算可以量化的市场风险和评估难以量化的市场风险。尽量对所计量的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中的市场风险(特别是利率风险)在全行

范围内进行加总,以便理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了解总体市场风险水平。加强利率风险管理,高度关注央行利率、汇率政策动向以及市场资金需求及其价格信号,建立灵敏有效的产品定位机制。 3.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容:流动性资金比率确保指标在安全所限定的范围内。流动性比率公式: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0;流动性资产+半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0(非流动性负债)。

(1)监测流动性结构指标,包括流动负债到期结构分析。 (2)持有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以及足够的备用资金来源。 (3)监测村镇银行对大额客户存款的依赖性。 4. 运营风险

运营风险管理的内容:

(1)为重要业务环节在事件发生时提供应急资源(包括场所、设施、人员、资料和流程等); (2)保证业务的及时恢复和持续进行; (3)保护员工和客户安全; (4)保持对客户的服务水准; (5)保护我社的声誉和市场份额; (6)减轻信用社的经济损失。 5. 合规性风险

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报告范文第5篇

摘要:村镇银行正在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一个新亮点。到2008年年末,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共计291家,开始成为各地区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创新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农村金融机构中依然普遍存在着资本金较少、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经营者整体素质不高、风险分散机制与担保体系不健全等先天缺陷,使村镇银行在经营和管理上面临着诸多风险。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村镇银行的现状分析,结合农村金融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

随着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地区对资金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需要金融部门在信贷、结算、委托代理、信息咨询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支持。而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明显存在组织机构单调、服务功能不全、支持面狭窄等问题。设立村镇银行,无疑对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搭建农村金融供给新渠道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6月末,全国已有1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从机构类型看,村镇银行100家,贷款公司7家,农村资金互助设11家;从地域分布看,中西部地区84家,东部地区34家;从经营情况看,已开业机构实收资本47.33亿元,存款余额131亿元,贷款余额98亿元,累计发放农户贷款55亿元,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82亿元。多数机构已实现盈利,其中2009年累计盈利4074万元。

从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100家村镇银行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网点覆盖低、金融服务不充分的村镇。由于村镇银行目前受到严格的地域限制,不能跨地区进行存贷业务。这种小区域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模式很容易产生流动性风险。村镇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受到农村信合、邮储等的竞争,不仅网点、品牌等存在弱势,而且不能开办对公存款业务等,致使资金并不十分充裕。同时各地基层人行对村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规定不一,很多按照一般商业银行标准进行,也降低了对农信社等的竞争力。

由于农村对村镇银行的放贷需求强烈,这样便产生了资金需求和供给的不对称性,从而很容易导致风险的产生。在自身规模小和盈利的压力下,村镇银行存在着不断扩大贷款规模的冲动。一些村镇银行的贷存比已经超过了监管红线75%,个别银行甚至超过了100%,有的甚至开始动用资本金发放贷款。据统计至2007年5月31日,农村新金融机构(主要是村镇银行)吸收存款5523万,发放贷款13843万,正是这一问题的佐证。

二、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类型

我国是农业大国,村镇银行主要服务于农村经济,面向“三农”、城乡联动、综合经营,即面向农村、农户和农业经济组织,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我国的村镇银行金融风险,由于其所在区域经济环境内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导致其信贷风险类别必须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办法来加以考虑。按照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我国村镇银行信贷风险可划分为政策风险、环境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6个类型。

(一)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是指政府的经济金融政策和政府的行政行为对金融机构导致的风险。在村镇银行信贷风险领域,这是首要的和最大的风险。首先是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政府的宏观经济金融政策的不连续性,有可能导致村镇银行不能连续、持续和健康经营,从而有可能因此形成不良贷款。

另外,由于地方政府对当地金融机构不合理、不科学甚至随意性的行政强力干预,都有可能造成村镇银行信贷资产的非正常运营。而企业破产倒闭和农户不守信用的现象如果层出不穷,就有可能使该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二)环境风险

环境风险是指金融活动的参与者面临的自然的、政治的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风险。环境变化给金融活动参与者带来的损失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这种信贷风险具有不可抗拒性,无法回避。

农村资金运动的季节性、周转的缓慢性、占用的分散性,决定了村镇银行贷款更容易出现不能按时足值收回的可能性。

(三)信用风险

涉及到村镇银行的信用风险,与一般金融的信用风险有一定的区别。要根据所在区域经济的发达程度和金融的发展状况,来确定广义和狭义信用风险的运行或程度。在我国农村金融领域,由于存在东、中、西部的地域差别,经济发达程度不同,决定了信用风险的范围大小。发达地区农村随着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存在着贴现、透支、信用证、担保、证券投资等比较宽泛的信用风险。

而在广大欠发达农村地区,仍然以借款人违约导致信贷资产损失的风险为主,也就是以狭义的信用风险,即贷款的信用风险为主。在我国农村,由于经济的薄弱性和信用客户的复杂多样性,以及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客户的信用意识普遍较差,信用风险相当严重,我国农村普遍缺乏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体系。

(四)操作风险

从内部因素来看,在农村地区金融领域,由于基础设施、管理素质、技术含量、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操作风险表现得更加复杂和严重。村镇银行信贷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决策风险、运作风险和道德风险三个因素。

从外部因素来看,操作风险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借款人由于生产经营出现严重危机而导致的客观信用风险,另一种是借款人或其他相关人出于自身利益的不良目的,采用骗取银行信任、拉拢或腐蚀内部人员等手段,诈骗贷款资产的主观行为而导致的风险。操作风险在农村金融领域主要表现为管理问题。

(五)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影响我国金融业的重要风险。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划分,市场风险的度量和管理将是未来国际活跃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指标。

目前,金融机构已越来越多地通过开发机动灵活的浮动利率贷款新产品来规避利率风险。但我国村镇银行在贷款定价的运用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提高贷款定价的策略和方法,在支持多元化的农村客户中达到双赢,在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利率价格的波动中防范信贷风险,是村镇银行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六)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被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明确地纳入操作风险并加以说明,在国际活跃银行风险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律风险在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立法风险,即由于法律条文改变对银行经营产生的风险。

在我国,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法制环境不健全,与银行经营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法律不完整、不细化、不配套,有些法律法规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互相矛盾,甚至背道而驰。我国商业银行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受到法律环境的种种

在我国,法律风险主要表现为法制环境不健全,与银行经营直接或间接有关的法律不完整、不细化、不配套,有些法律法规同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互相矛盾,甚至背道而驰。我国商业银行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受到法律环境的种种制约,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有法难依等现象大量存在。

三、村镇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

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首先在借款人资信等级评定程序上,应成立资信评定小组。村镇银行要成立资信评定机构,在村庄信用站成立资信评定小组。资信评定小组可以由村党政组织、农户代表、村镇银行员工组成,也可以排除村党政组织,由村镇银行通过信用站自主建立,但必须符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信贷员要仔细调查借款人生产资金需求和家庭经济收入情况,按照借款人的信用程度,填制农户资信等级评审表,提出初步调查意见,并对资信评定小组提供的农户基本情况真实性负责。

村镇银行必须研究并建立一种科学高效的、简单的农村信用评估方法,使得相关人员易于掌握并高效决策。具有参考意义的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的做法是增强农产之间的互相合作与联保,减少信用风险。另一方面,需要当地政府通过政策激励当地的信用环境建设,并引进或建立农村信用评级机制。如辽宁省为391万户农产建立了信用档案,对288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价,这些经验都值得推广。

同时,可以根据优秀较好一般普通的等级评定情况,分别颁发不同级别的农村小额贷款证或农户信用证。由村镇银行对评定的农户信用等级要每年审查一次,对农户信誉程度发生变化的,应重新评定信用等级并确定其相应的贷款限额。

为防止法律风险,政府应该进一步明确,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房产不能抵押担保。目前,担保抵押是农民获取贷款的基本条件。按照最近银监会出台的“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工作方案,其中提出“原则上,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贷款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沈阳市农村信用社开展了林权抵押贷款、农机具抵押贷款等贷款方式。创新担保机制和担保方式,扩大农户和农村企业申请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

在防范环境风险管理方面,首先要加强存款吸收能力。从民间资金来说,村镇银行在网点数量、结算便捷程度、品牌等方面都存在弱势,提高吸收存款能力有一定难度。但是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立足本地、服务三农、又有大银行股东背景的特点,将农产、农村企业吸引到自己的旗下。防范化解的关键是通过改进农村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国家与社会的补贴和构建抵御自然与意外事故的保险机制等多种途径和办法来实现。在增加存款方面还可以争取专项支农资金,目前这些专项都存放于农信社。随着村镇银行的经营进入正轨,信用等级提高后,应积极争取这部分资金,并争取对公存款及其它负债业务。

要加强市场风险防范,从根本来讲应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特别是加强农业相关的保险业的发展。这是不仅对村镇银行,而且对农民都非常有益的事情。但也是一项需要政府、企业共同努力的艰巨任务。如2007年国家财政开始对农业保险予以补贴,中国人保、中华联合财保、安华农业保险等公司与中国再保险集团签订了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框架协议。所以,农村保险已经开始不断完善,但仍需继续加强。此外,村镇银行还应当挖掘农产资源。由于目前农村小额贷款的额度一般在3万元以内,已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多地方的支农再贷款额度都被农信社完全闲置。而村镇银行正好以农村相对较大资金需求的村镇企业为主要客户,正好符合市场的需要,可以抓住这一市场。而农产和农村企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加强政策风险防范,最可行的就是村镇银行要加强农村产业发展的研究。既包括研究某一行业的发展前景,比如曾都的香菇的市场发展状况,近几年的市场前景如何等。也包括某些行业对于国家发展政策和方向的合规性研究。比如地方小企业,如小炼油厂等和国家政策的关系、可能的存活空间和时间等。这种风险特别突出,因为一旦国家政策严格实施,他们可能瞬间倒闭,风险难以把握。村镇银行必须保持高度的政策敏感性,严格把关,远离这类风险产业。

此外,村镇银行只有不断加强内部信贷风险管理,才能不断发展,不断壮大,不断创新,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村镇银行良性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遏制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的关键环节。村镇银行信贷风险内部化解应始终坚持法人治理、用人理念、内控体系和金融文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 1] 唐双宁.寄望村镇银行“汤水效应”[ 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3月2日,第A01版

[ 2] 张吉光,梁晓。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 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 3] 王宏智.对村镇银行设立的认识及建议.现代经济,2007(6)

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报告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关部门利用试点到推广的模式总结了一套系统的发展理论体系。其中有关于产业互动和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的论述,更是成为了学界广泛议论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村镇银行如何发挥支农惠农的作用,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城镇化的落实,就成了问题问题的关键。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村镇银行的特点与任务;其次,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归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村镇银行风险控制的若干建议,希望给学界和业界提供一些启发。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控制措施

引言

农业自古以来都需要看天吃饭,这说明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这不仅与当年的天气气候有关,同时还受到农户种植技术与勤劳程度的影响。而目前的村镇银行中,也出于种种考虑而将资金投入到其他领域,支农惠农成为了一句漂亮的口号。由此可见,在现阶段的村镇银行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就显得十分迫切了。

一、城镇化背景下村镇银行的特点

(一)新型城镇化和村镇银行的兴起

城镇化主要体现在非农业人口的聚集上,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情况以及农业大国的身份,因此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也比较特殊。在发展当代工业与信息化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借助于机械化手段来实现协调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应的政策来扶持,同时也需要金融领域提供帮助,村镇银行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经过银监会的牵头指导,逐渐在村镇涌现了一大批致力于面向农户的中小型金融机构。这种办法虽然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农户的融资渠道,但一些新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比如在农业生产中固定投资较少,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就缺乏抵押物,经常造成业务的停滞与搁浅。此外,由于农户在信用方面的数据也比较少,银行也就难以真正的进行审批和评估。

(二)新型城镇化中村镇银行的特点

村镇银行与普通商业银行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市场地位上,由于服务人群的不同因此业务范围和形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别。首先,村镇银行主要服务农户,满足农业和副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这种业务的贷款额度通常来说较小,周期也比比较短。其次,考虑到农业生产中缺乏固定资长,而且农户的经济水平也有限。因此村镇银行在政策上也给予了放宽,比如在两万元以内的贷款业务中,不需要进行低压或者担保就能够立马获批。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村镇银行在组织架构上也十分特别,采用一级法人的管理办法能够有效地改善内部信息沟通,使决策尽快落到实处。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村镇银行的却给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推力,成为了农户融资贷款的重要手段。

(三)新型城镇化中村镇银行的任务

在以往的村镇金融市场中,农户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等进入机构进行融资。但由于业务范围不同,针对部分金额小信用低的用户往往就不予审批,给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相反村镇银行的出现则打破了原来固有的市场格局,与传统的四大行与信用社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与结合。在这种环境下能够充分地完善整个金融生态链,给农户提供优质和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村镇银行深入到农户中,借助于地缘、血缘关系将个人信息以及信用情况进行综合的考量,从而为农户提供贷款。除此之外,村镇银行的业务也比较灵活,尤其体现在面向小农户的信贷中,更是以其简单快捷的手续以及低低压和担保的特点,甫一出现就受到了农户的一致好评。

二、新型城镇化村镇银行金融风险分析

(一)市场定位与业务不符合

村镇银行成立的初衷主要是服务农户,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方式来促进城镇化建设。但实际上部分村镇银行为了谋求自身的利润与发展,更多的将资金注入到县城中,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可谓是微乎其微。部分村镇银行更是直接在县城设址,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也往往以此为核心向周围辐射。通过对经济的村镇银行营收支出就能看出来,其中农业贷款在总体业务中占比竟不足一个百分点,这足以引起业界的深思。村镇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发起的金融机构,也具备着鲜明的营利性。而政策法规仅仅强调了支农惠农的责任,却忽视了规范和引导市场,最终也使得业务与定位严重不符。在这种情况下,处于对利润的考虑就会导致农户的贷款融资风险进一步提高。

(二)存贷结构存在安全隐患

存贷结构能够客观地反映出村镇银行的经营状况,而且也使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我国现阶段的村镇银行来看,普遍存在存贷结构失衡的现象,给资金断链以经济呆坏账埋下了风险隐患。在银监会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明确的对村镇银行的业务区域进行了规定。如此一来村镇银行就难以进行跨地區的吸储,这更加剧了现有的存贷结构问题。从农业生产来看,农户微薄的收入不足以形成盈余,因此在农村地区银行主要经营贷款业务,而资金得不到有效地补充。一旦在部分业务中出现了经营不善等问题,农户则短期内无力偿还,导致呆坏账的出现。从2013年发布的数据来看,村镇银行的存贷比竟高达九成, 这无疑反映出现阶段业务存在严重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改善甚或会影响到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支农效果不佳风险极大

实际上在村镇银行出现之前,农村信用社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业务范围的缘故难以满足农户的小额信贷业务,村镇银行正是基于此才发起的。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村镇银行也仍然存在着业务单一的问题,对农户的帮助还相当有限。首先,村镇银行的主要营收也是来源于农村地区的存贷款,然而这恨到程度上受到农业发展程度的制约,十分不稳定。其次,在业务上虽然较以往有一定改善,但是仍不能给农户提供个性化的业务方案。严重同质化的业务也使村镇银行的优势荡然无存,农户获得的支持自然也大打折扣。最后,村镇银行目前的系统建构还不完善,这使得银行业的许多业务无法顺利开展。比如村镇银行采用的是当地的业务系统,因此在异地就不能使用存贷款业务。而且由于严格的地域限制,同行间的拆借也未能实现。

(四)监督管理机制有待完善

监督管理机制的缺失也是导致风险问题频发的原因之一。农业生产的收益与风险不成正比,在长年累月的辛苦劳作中农户的存款以及固定资产较少。同时村镇银行由于实例薄弱的原因,在业务中抗风险能力也不尽如人意。两相影响之下,就使得村镇银行业务体系十分脆弱,如果没有内外部的监督管理则很可能造成金融的混乱。而在村镇银行中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部分业务人员甚至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市场出现一些不当的操作。而也有部分地区的村镇银行为了实现成本控制,一味的精简人员采用了一人多岗的办法。这实际上更令风险问题加剧,在内部首先就出现了业务办理不规范的现象,使呆坏账问题恶化。而外部监督管理则更多依赖于发起行的监督,董事会成员对实际情况不甚了解,自然也难以正确的决策。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措施

(一)准确把握三农市场定位

要进行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首先就要从定为入手,一方面把握准面向的受众群体,一方面要不断的提升自身实力。针对目前村镇银行“脱农化”的现象,还需要让业务回归本源,重新服务于农村领域。笔者建议,在设点选址上仍然可以将总部设置在县城内,但相应的也需要在农村安排办事处、分行等负责人,真正的将村镇银行推向农户。比如可以建立起社区银行,利用社区内的人际关系来开展业务,同时在风险控制上也更加简单。这也正好符合黄兴国提出的正金字塔体系,在业务开展和办理上能够简化程序,给农户提供更多的便利。最重要的是,村鎮银行应该将业务重心放在涉农贷款上。本身在经营过程中存贷比例就严重失衡,如果在业务上不进行着重的安排,则会另农村地区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二)完善农户信用评价体系

作为一种草根银行,虽然是由商业银行发起的但是在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仍采用的本土化方式。前文也曾提到过,由于农业生产的固定资产投入较少,而且农户的储蓄也严重不足。因此在存贷款业务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信用评级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需要完善现阶段的评估体系。笔者建议,村镇银行应该与其它的机构进行数据的共享,以大量的数据来真实客观的反应农户的信用状况。比如通过消费状况、在当地区的风评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等方法入手,从而对该业务中的风险进行合理的估算,给业务办理提供数据支持。不仅如此,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村镇银行也可以积极地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对农户过往的存贷款业务进行记录,通过这种方法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同时为大数据业务的开展打下基础。

(三)丰富现有金融业务形式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对于存贷款业务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村镇银行也必须丰富自己的业务形式,给农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实现经济效益,同时也必须给农户带来实质性的帮助。笔者建议,村镇银行应该进行业务的分层,针对经济情况与偿还能力不同的农户出台相应的业务。甚至可以在当地根据特殊的需求,来实现个性化的业务办理。通过这种手段有效的避免了以往呆坏账的情况,农户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申请最终偿还的几率也较高。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抵押担保的过程也可以丰富形式,让业务办理更加方便。比如可以利用林权、地权等资产进行抵押,这不仅解决了农户固定资产不足的问题,而且也减小了村镇银行面临的风险。

结语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相关的政策一直在推行村镇银行,以期给农村金融注入新鲜的血液。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脱农化以及业务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金融风险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为了缓解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要准确地把握市场定位,以更加多样的业务形式和完善的评价机制来营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真正给农户带来好处。

参考文献:

[1]张鹏.城镇化背景下的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03):100-106.

[2]曾洵.我国村镇银行金融风险的防范问题研究[J].财政金融,2015(02):09-11.

[3]曲小刚,罗剑朝.大型商业银行培育村镇银行的绩效考察——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J].金融论坛,2016(02).

[4]樊巍.对民间资本入股村镇银行问题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01).

[5]高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探究[J].经济与金融,2018(02):57-59.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要求范文下一篇:村镇银行股权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