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范文

2023-09-22

全球治理范文第1篇

2、新形势下的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的角色

3、全球治理转型视阈下的“一带一路”建设

4、全球能源治理:中国贡献的路径

5、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世界经济战略走向

6、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与中国国际地位梯级上升

7、提高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思考

8、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

9、全球气候治理新变化及中国的气候外交战略

10、全球环境治理的有效性与国际环境正义

11、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清洁美丽世界”构建

12、全球海洋治理:主体合作的进化

13、UNEA对MEAs影响与中国对策

14、G7/G8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功能演变和制度缺陷

15、习近平关于海洋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与时代意义

16、试论主权国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地位

17、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18、全球治理中的国际环境法律责任

19、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

20、新型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发展趋势展望

21、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与中国的角色

22、全球海洋治理视角下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建构

23、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国际传播的思考

24、中国价值提升我国全球治理话语权的逻辑理路

25、全球危机治理中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与作用

26、浅析全球治理背景下的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27、绿色和平国际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28、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三重逻辑:基于全球治理转型的视域

29、中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路径探析

30、国际非政府组织与全球气候治理?

31、法治与全球治理机制的合法化

32、特朗普“去气候化”政策对全球气候治理的影响

33、国际环境正义实践的伦理困境及其化解

34、数字经济时代的全球经济治理:影响解构、特征刻画与取向选择

35、从生态殖民主义的产生根源看全球环境治理

36、中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问题与对策

37、全球能源治理:变化趋势、地缘博弈及应对

38、新能源革命与全球能源治理变革

39、全球治理研究的认知谱系与深层机理探究

40、日本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及其实践

41、温州“全球治理实践”引发的“环境治理全球化命题”的思考

42、全球治理转型与中国责任

43、工业资本主义、生态经济学、全球环境治理与生态民主协商制度

44、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45、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全球及中国环境治理的影响

46、论全球环境治理的合法性

47、印度尼西亚的环境灾害及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参与

48、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全球卫生治理的转型

49、面向未来的全球贸易治理改革

全球治理范文第2篇

2、环境外部性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

3、浅谈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4、环境治理多元主体的政治博弈

5、试论全球治理对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影响?

6、论美国第四代环境法中“一体化多模式”的治理方式

7、《巴黎协定》与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的转型

8、全球治理机制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9、我国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的现状及提升途径

10、大学生环境意识培养内容体系的构建

11、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全球及中国环境治理的影响

12、论环境新闻的特征表现

13、《什么是环境史》全新修订译本出版笔谈

14、美国国会对环境问题的治理

15、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国际环境正义问题研究

16、试论发展权与环境保护的国际协作

17、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公众参与问题探析

18、透析全球环境治理的困境

19、环境健康的权利进阶与立法展开

20、环境会计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21、习近平全球治理思想初探

22、江南区域环境史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检讨和省思

2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良性互动

24、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内涵与核心观点

25、循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新论

26、试析全球治理的非正式化与私有化发展

27、西方环境新闻的风险写作

28、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机制及其趋势

29、自我规制与环境法的实施

30、中国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观与实践

31、新时代环境资源审判的基本制度与实践发展

32、演化博弈视角下企业组织冲突的诱因、升级与管理

33、迈向文明的“生态对话”

34、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的“清洁美丽世界”构建

35、全球经济治理变革对中国与新兴国家合作的启示

36、双重危机下全球治理变革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7、全球南方的性别与环境:从“妇女、环境与发展”到女性主义政治生态学

38、可持续发展导向的区域环境联动治理:场景与整合

39、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战略四重选择

40、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进展、挑战与努力方向

41、以环境伦理的视角探寻环境刑法的发展之路

42、论多边环境协定与多边贸易体制冲突的解决

43、基于价值链重构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调整的趋势与出路

44、提高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话语权的思考

45、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策略

46、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创新研究

47、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与中国的角色

48、中国环境正义问题成因及破解路径

49、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环境伦理审视

全球治理范文第3篇

解读党的纪律处分条例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们党一部十分重要的法规,它是在1997年2月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原《条例》)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这部重要党内法规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党的纪律处分工作在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新颁布的《条例》保留了原《条例》的总体框架,将原《条例》13章修订为15章和附则.《条例》共178条,原《条例》共172条.其中,对原《条例》有关条文保留了38条;对有关条文修改、调整形成了

96条;对有关条文不再写入的有7条;适应新情况增加了44条.从《条例》和原《条例》

四大继承:成功做法得以传续

一是继承了原《条例》关于实施党纪处分应当坚持的五项基本原则.即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二是继承了原《条例》关于党员受到党纪处分后,一定期限内在使用或者提拔上应当受到限制的规定.

三是继承了原《条例》关于比照的规定.即对于《条例》没有规定但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确需追究党纪责任的违纪行为,应比照分则中最相类似的条款处理. 四是继承了原《条例》关于对违纪党员实施违纪行为获得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应当收缴、责令退赔或者纠正的规定,不让违纪者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好处.

十大创新:与时俱进增添新规

一是顺应时代要求,明确将

二是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规定实施党纪处分应当遵循

三是对于有严重违纪行为完全丧失党员条件的人,规定其违纪后不得适用减轻处分规则,以更好地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条例》规定了24处只有开除党籍处分一个档次的违纪行为,有这类行为的党员完全丧失了党员的条件,对于他们不得因减轻处分而留在党内.

四是为更好地处理集团腐败案件,促使违纪团伙分化瓦解,有利于办案,使案件的处理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条例》,规定,经过特定的程序对某些特殊案件可以减轻处理.

五是明确规定基于一个违纪行为触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条款,适用处分较重的条款或者特别规定,进一步增强了《条例》的可操作性.

六是坚决贯彻

七是注重加强各职能部门在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的协调配合.《条例》规定,对由有关职能部门先行查办的案件,党组织可根据有关处理决定及其认定的事实、性质和情节,对违法党员进行相应的党纪处理,切实尊重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以及其他有关方面依法做出的生效裁决或者决定.

八是对于违纪后下落不明的党员做出明确处理规定,防范违纪后外逃者在政治上、经济上得好处.

九是严格规范了党纪处分决定的执行程序,有效解决有的地方或者部门出现党纪处分决定不落实或者难以落实的问题,切实维护党纪处分决定的严肃性.

十是借鉴《刑法》的有关规定,调整了原《条例》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更好地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七大扬弃:过时做法不再写入

一是废除了不予处分的规定.原《条例》第20条规定了不予处分的情形.《条例》认为,只要有违纪情形,无论情节轻重都必须给予党纪处分.因此,对该条

不再写入. 二是废除了买卖股票应受党纪处分的规定.原《条例》第91条规定,违反廉洁自律规定买卖股票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鉴于近年来我国关于证券交易方面的法律法规已经逐渐健全完善,并且2001年4月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个人证券投资行为若干规定》已经有限制地放宽了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买卖股票的禁令.因此,对该条不再写入.

三是废除了重复、多余的条款.原《条例》第136条规定,宾馆、旅店、招待所等单位,多次发生嫖娼、卖淫活动的,应对有关负责人给予纪律处分.由于这些行为已属失职、渎职,《条例》第12章对此已有原则处理规定.因此,对该条不再写入.另外,原《条例》第152条对有关武器装备和枪支弹药的规定,有关行为已属犯罪,应当依法判刑,依照《条例》总则规定应当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因此,对该条不再写入.

四是废除了关于户籍工作的过时

条款.原《条例》第153条规定,在户籍工作中违反规定,利用职权或者弄虚作假,为配偶、子女及其他人谋利益的,要给予纪律处分.鉴于近年来我国的户籍制度已做出较大调整,原《条例》规定情形已经不再突出,因此,对该条不再写入.

五是废除了体例不一致的条款.原《条例》第163条曾对

六是废除了难以操作的条款规定.原《条例》第167条提出,要对情节显著轻微、情节较轻、情节较重、情节严重以及较大损失、重大损失、巨大损失的标准,另作具体规定.但由于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很难对上述标准问题做出统一规定,并且《条例》已在第177条做出授权:有关部门或者地区的党委可以根据《条例》制定单项实施规定.因此,对该条不再写入.

七是废除了不准确的措辞.鉴于原《条例》用

解读党内监督条例若干重点

为配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的颁布实施,我们约请权威部门编辑了这组

党内监督重点内容

党内监督

这些重点内容是:遵守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维护中央权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及工作部署的情况;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法执政的情况;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保障党员权利的情况;在干部选拔任用中执行党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情况;密切联系群众,实现、维护、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情况;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专家认为,条例确定的7项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立足实际、操作性强,使党内监督有章可循.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

专家认为,从党的法规层面明确把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作为监督重点对象之中的重点,对于从严治党,治理好整个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将产生重要的

作用. 党内法规首次明确纪委是党内监督专门机关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专家指出,这是第一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明确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是一个重大突破.

条例规定了中央纪委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地方和基层纪委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领导下,在党内监督方面应当履行的职责.

条例还规定了纪委委员在党内监督方面的责任.

条例强调,对委员署真实姓名反映的问题、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机构或人员应当及时转达,不得扣压;有关党组织应当及时研究、处理并以适当方式答复.

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

专家分析,这一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上级党组织向下级党组织和全党通报重要情况;党的各级委员会、纪律

检查委员会向党代会代表通报情况;下级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报告或请示重要情况,上级党组织要及时批复下级党组织的报

告和请示;领导干部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这些规定,既有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又有下级对上级的监督,体现了两种监督的结合.

专家指出,

中央政治局将向中央委员会全会报告工作

党内监督条例对述职述廉制度作了明确规定,要求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中央纪委常委会向中央纪委全体会议报告工作.

专家指出,条例规定的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创举,体现了中央委员会对中央政治局的监督,体现为了中央政治局在党内监督方面对全党起到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党员署名检举违纪违法问题将被告知处理结果

党内监督条例鼓励党员的监督积极性,规定党员署真实姓名检举

的,党组织应当视情况将处理结果告知该党员,听取其意见.

专家指出,条例关于信访处理制度的规定,体现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的原则.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将在加强党内监督的同时,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最大限度地实现广大人民的政治利益这既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在.

谈话和诫勉制度有利于预防腐败

对新任领导干部进行任职谈话, 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诫勉谈话,

这些都是近年来各地开展党内监督的新形式.党内监督条例将这些做

法加以归纳、提炼,确立了

条例规定,各级党委、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委组织部门负责人,应当不定期与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一级

别的党组(党委)和下级党组织领

导地区、该系统、该单位落实

条例规定,发现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

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党委(党组)、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对该领导干部提出的诫勉要求和该领导干部的说明及表态,应当作书面记录,经本人核实后,由组织(人事)部门或纪律检查机关留存.

党内法规首次就舆论监督作出规定

党内监督条例非常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将其列为十种监督制度之一,并专门用一节的篇幅作了具体规定.专家指出,在党内法规层面就舆论监督专门作出规定,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条例对党的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正确对待并接受舆论监督,提出

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二是要自觉和主动地听

取来自新闻媒体的意见;三是要根

据舆论监督的要求,推动和改进各

项工作.

为了保证新闻舆论监督的健康开展,条例还要求,新闻媒体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开展舆论监督;新闻媒体应当坚持党性原则,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

专家指出,把舆论监督列为一项党内监督的重要制度,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这种监督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使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的结合提升到了新的层面.这不仅有助于中国共产党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减少失误、防范腐败,而且必将对推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询问和质询成为新的党内监督制度

为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拓宽党内监督的渠道,党内监督条例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健全质询制度的要求,结合党的建设的实际,

考国家法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询问和质询的规定,将其确立为党内监督的一种新的制度.

条例规定,地方各级党委委员有权对党委全体会议、地方各级纪委委员有权对纪委全体会议的决议、决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询问和质询,有关部门应当作出说明、解释或答复.专家指出,询问和质询是以民主选举制度为基础的国家或组织内部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的一种重要措施,国家法律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中就有询问和质询制度的内容.在党内监督中将其确立为一种新的监督制度,对于发挥地方各级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保证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将起到重要作用.

专家指出,鉴于询问和质询是一项新的党内监督制度,党内从中央到地方、基层尚没有实践经验,必须在深入理解、全面掌握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条例规定的询问和质询制度的主体、内容、对象、

程序以及相应的纪律要求,开展询问和质询工作. 由于质询是一种带有否定性评价意义的监督措施,且条例规定对委员的质询,有关部门应当作出书面解释或答复.在这种情况下,恶意的质询不但损害有关部门及有关党员干部的声誉,还干扰有关部门的正常工作.为防止恶意质询,条例明确规定,质询人利用质询故意刁难、

无理纠缠的,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追究责任. !解读之六:明确“六大纪律”划出行为底线

明确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6-11-10 08:08

明确

——《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系列解读之六

“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乐大克,吉林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谷春立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10月30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的通报中,“干扰、妨碍组织审查”,“隐瞒不报个人

有关事项”,“进行钱色交易、权色交易”等聚焦“六大纪律”的行文措辞,与刚刚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相关要求高度契合。

这些“纪言纪语”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而这些成果又转化为纪律要求,纳入到了新修订的《条例》中。

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就是治本。此次修订《条例》,将党章和其他主要党内法规对党组织和党员的纪律要求细化,充分体现了党纪严于国法。在“分则”部分,将原来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为主的十类违纪行为,整合规范为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六类,使《条例》的内容真正回归党的纪律,为广大党员开列了一份“负面清单”。

如果说《准则》重在立德,树立了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能够看得见、够得着的高标准;那么《条例》则重在立规,通过开列六类纪律等“负面清单”,划出

党组织和党员不可触碰的“底线”。

“新修订的《条例》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成果,有很多创新之处。”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认为,与原版相比,修订后的《条例》体例结构更加科学,用“负面清单”的方式列举六大类违纪行为,使党员清楚了底线、明白了规矩;吸收了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制度成果,将很多新形式的违纪行为纳入处分范围;删除与法律重复的大量条款。

“现行规定界限模糊,中间难免留下缝隙,弹性较大。这次修订把纪律具体化、细分化,相当于‘勾缝’,覆盖得更严实,让党员有了更明确的遵循。”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戴焰军认为,这些变化无不体现了一个“严”字。

中央纪委法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分则”部分从“十”变“六”,主要是因为原来版本存在纪法不分的问题,纪律的种类很多是按照违反国家法律的种类来设定的。“这次修订按照党的纪律要求分成

六类,就是为突出党纪特色,把纪律和规矩挺在法律前面。”

“违纪行为从十类整合为六类,表面上看,对党员的要求似乎变少了,但实际上,新《条例》更加聚焦纪律本身,在量纪的尺度上比原版更严,对党员的‘底线’要求更高了。”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伟介绍,比如说,过去对违反党章、损害党章权威的违纪行为缺乏必要和严肃的责任追究,此次修订就针对该情况增加了相应条款。

在党的全部纪律中,政治纪律是打头、管总的。不管违反哪方面的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破坏政治纪律。这次修订后的《条例》,把政治纪律排在“六大纪律”之首,所体现的正是党中央对党的

建设内在规律的清醒把握。在《条例》第六章“政治纪律”的“负面清单”中,增加了拉帮结派、对抗组织审查、搞无原则一团和气等违纪条款,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党的集中统一。

“未经审批持有因私护照、因私出国,上报清理’裸官’不彻底”;“存在违规破格提拔、干部人事档案造假等现象”;“选人用人问题突出”„„梳理今年中央第二轮专项巡视的“问题清单”,“违反组织纪律”成为多家被巡视单位的共性问题。

针对组织纪律松弛现象,《条例》专门增加了不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工作要求向组织请示报告重大问题,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规办理因私出国证件等违纪条款,将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

对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有关内容的修订,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的实践成果制度化。如,在廉洁纪律方面增加了权权交易、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谋利等;在群众纪律方面新增侵害群众利益、漠视群众诉求、侵害群众民主权利等;在工作纪律方面增加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工作失职等;在生

活纪律方面增加生活奢靡、违背社会公序良俗等条款。

全球治理范文第4篇

真正的全球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其特征是:第一,全球化始于美元全球化;第二,非市场经济国家融入世界市场,成为全球化的组成部分;第三,互联网的出现把全球真正连成一体,巨量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同步流动;第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新配置;第五,19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一系列全球性危机;第六,全球治理开始全覆盖、机制化。

由于上述六大要素在最近20年左右时间里同时出现并相互作用,才有完整意义上的全球化。这六大要素目前还在继续发展,还是雏形状态,远远没有终结和完善,还在酝酿和变化当中。所以全球化还在发展中,全球化体系还在形成中,因此全球化远远没有终结,还要有很长时间的进行过程。

中国共产党对全球化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我们的官方语言真正用“全球化”这个概念不到十年时间,用“全球治理”概念的时间不到五年,十八大以后党中央越来越关注全球治理。我们对世界趋势的战略判断是“三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这三化是中国的战略机遇,是改变未来世界的主要潮流。与此同时,西方对全球化内涵也有“三化”:政治民主化、经济私有化、价值观普世化。这三者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定义的全球化内涵。可见,对全球化内涵存在着中国和西方的两种界定或者说是两种内涵,存在着西方的全球化和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全球化。全球化的不同定义,意味着不同选择、不同方向。两种全球化的争论刚刚开始,谁占上风还没有定论。未来可能是这两个趋势的融合,也可能是两个趋势的冲突。

全球化发展的同时,另外一个潮流即逆全球化或反全球化也在出现。当前逆全球化的特征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世界范围的财富流动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财富更不均衡,各个国家之间贫富更加悬殊;第二,全球治理遇到深刻的制度障碍,最关键的是对全球财富分配无法做出制度安排,目前不可能用超国家力量来处理超国家的财富分配;第三,全球化推动文化、信息、人员的跨国流动,对民族国家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第四,全球网络造成草根阶层大规模卷入高层政治,出现全球范围的民粹主义浪潮。

用这个观点来看全球化的变化,也就比较正常了,并非不可思议。特别是全球化的受益者自认为是全球化的受害者,随着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上台,英美两国成了逆全球化的领头羊。现在美、英出现的逆全球化现象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全球化负面潮流似乎超出全球化正面潮流。

可见,全球化的两面性凸显了。我们本来所声称的全球化是建设性的,促进发展的,促进稳定的,促进和平的,这是理想主义的全球化。现在破坏性的全球化,也是全球化的一部分,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正面全球化和负面全球化是同时存在的,是全球化的一个整体的两股力量。任何事物必然有正反两个方面,如果只有正面全球化,就不成为全球化,不符合客观规律。

这两种力量并存的情况下,全球化就不可能是一种不加选择的全面全球化,只能是有所选择的全球化。各个国家的竞争力、要素、文化、国情不一样,各国只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全球化。但是,某个国家认为有利的正面全球化,在另一个國家看来可能是不利的负面全球化。

面对全球化的两重性,各国选择的差异性、复杂性扩大了。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两股潮流都在发展过程当中,都处于起步阶段,都没有充分完整表现的情况下,在全球治理薄弱的情况下,各国进行有选择的开放,由此而来产生有选择的冲突、有选择的合作。

我们将面临一个很长时期的合作与冲突并存,甚至是冲突大于合作的全球化时期。有些国家在没有新办法的情况下回到老办法,特朗普就是回到孤立主义、排外主义、保守主义、保护主义等老办法。我们就要堂堂正正地变成规则建设者、世界治理者。这就是中国新的战略机遇。

(摘自《探索与争鸣》)

全球治理范文第5篇

摘要:《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针对高校非环境专业开设公共环境教育的一门通识教育课程。该课程以当前全球出现的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危机为主线,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提高其环境素养。为了更好地发挥该课程在高校环境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教学改革措施,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全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目前,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正导致全球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城市、气候紊乱导致极端天气频频发生;生态系统持续恶化,珍稀物种不断消失,人类在地球家园中的朋友越来越少;在周围的环境中,大量有毒化学物质随意排放,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使许多重金属元素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威胁公众健康。自20世纪末以来,人类面临日益严峻的生态与环境危机,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因此,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如何解决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的问题,也成为人类热议的话题之一。所谓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现代大学生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意识的形成也将决定我国环保事业的成败[1]。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各高校普遍开设了面向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类的通识课,《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是其中之一。该课程以当前全球出现的一系列生态和环境危机为主线,旨在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提高其环境素养,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而提高其保护环境的意识[2]。

经过两年该课程的教学过程,结合其他高等院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经验,本文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总结了自己对该课程的理解,希望能对此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激发以及对于高校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科学设置教学内容,保证内容的实时性

(一)课程内容合理化

为了紧跟学科前沿,该课程选择清华大学钱易主编的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版)作为教材。该教材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体,学科的覆盖面广,本课程涉及生态学、资源学、环境学、伦理学、经济学、治理学等诸多学科,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内容丰富[3]。但教材的更新毕竟与当今发展中不断涌现的环境问题不能同步,且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具有量大,面广,及时的特点,因此,如果完全以该教材作为教案,则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考虑到教材的局限性,该课程教案以本教材中的基本学科理论作为授课的理论基础,以全球最新的环境案例及环境保护形势和政策为主要授课内容,同时,适当结合学生的兴趣,介绍实时性的环境保护技术,缩短课程内容与环境科技前沿的距离。实践证明,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比较容易的理解环境学科的基本理论,又不使授课内容与时代发展脱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专题化

由于该课程的设置主要面对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因此将课程内容以专题的形式,形成小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来教授,会更易于被学生掌握,例如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物种多样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等。考虑到该课程的授课对象大多数来自非环境专业,因此,此类专题大多比较熟悉,而且是热门话题,例如,全球极端天气的发生,PM2.5的制定及危害等,学生很感兴趣,适当补充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后,学生就能接受,从而使课程内容深浅得当,难易适中。

三、努力创新教学方法,保证模式的多样性

(一)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是面向非环境专业学生,要求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不高,但知识面广泛,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足以完成教学目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兴趣,学习效率也不高。因此,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手段,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现代多媒体技术,内容极其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动画和视频,从视听两个角度来强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从而与传统的教师传授模式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该课程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例如讲解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时,单纯地依靠传统的文字板书的教学手段,学生对于全球环境形势的严峻性难以形成直观深刻的印象。在讲授该专题内容时,可以采用图片和视频的手段,介绍历史上以及当前出现的环境事件,如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6年日本水俣病事件、2010年墨西哥湾油田漏油事故、2011年铅酸蓄电池厂污染导致的血铅超标事件等。运用多媒体手段,通过这些生动具体的实例,给学生提供了图、文、声并貌的信息,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全球环境形势的严重性以及世界各国面对环境危机事件时的处理对策[4,5]。同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环保类影片及环保专题的影像资料,如《可可西里》、《美丽的西双版纳》、生态农业、工业生态园等,既贴合课程的要求,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二)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随着当今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中计算机的普及率也几近100%。因此,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变得可行,而且会促使教学手段的创新性改革。由于环境问题涉及的内容非常的庞杂,仅仅依靠课堂的短暂时间,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是远远不够的。课堂教学,可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将学生领入环境保护事业的大门。而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精髓,还要依靠网络教学的补充。

目前,很多高校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或精品课程网站,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网络平台可由任课老师进行管理,放入课堂教学的课件,学生可以自主复习,重新学习课堂上没有接受和消化的内容。同时,平台应该增加丰富的教学素材,例如关于各个专题的实时资讯,新颁布的环保政策等。由于环境科学发展的迅速,这就要求网络平台上的内容和资源及时更新,以确保其时效性、典型性和实用性。同时,网络也可以提供师生互动的平台,例如BBS、聊天室或者Email。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发表自己对于一些环境问题的看法,与同学们进行讨论,也可以就某个知识点进行提问,老师们也可以直接在平台上为同学解疑。这样,就形成了课外互动式的学习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加强教学效果。而且,网站应当设置一些题库和试卷库,方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主检查,老师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互动式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素材,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单纯的理论教学会使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因此要引用丰富的案例素材,结合理论知识来讲解知识点,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以及学生的兴趣,并适当考虑案例的时效性、典型性、针对性。例如在讲授“水污染状况及其治理”专题时,可以选择我国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作为主要案例,利用图片和影像的形式直观地展现苏州河的变迁以及治理的各项措施。由于整个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对水污染及其整治逐渐形成一个系统清晰的知识结构。在播放影像资料之前,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案例,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邀请一些本领域的著名专家给学生做专题讲座。这种形式,既缓解了紧张的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环境案例和理论,也颇受同学好评。例如,本学期,有幸邀请到了加拿大Alberta大学的James R.Bolton教授为本课程的学生介绍了加拿大Edmonton城将其中的一个机场改建为世界级的可持续发展社区的案例。该案例体现了人类居住社区绿色建筑,绿色能源与碳中和(Carbon Neutral)的理念,提供了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人类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图1为James教授与学生讨论的场景。结束后,学生普遍认为一个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变为实实在在的案例更容易为同学所接受。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缺乏双向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这种教学形式上过于呆板,学生得到的知识比较肤浅,难以形成深刻的印象。而互动式教学可以克服以上的缺憾,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老师和学生是一种教学相长的关系,甚至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6]。因此,案例教学中,还应当加强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在本课程的讲授中,将学生分组,每组同学可以采用大家喜爱的形式展示本组感兴趣的环保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授课老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并计入一定的课堂成绩。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采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具有创新性,同时,也加强了老师与同学及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实施过程中,该形式效果良好,大家积极思考,采用的形式有电视采访,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情景剧模拟,小品等,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图2为以电视采访形式进行活动展示的场景。

(四)实践调查与专题讨论相互结合

理论指导实践,环境保护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践中。但是,大多数课程都缺少实践的环节,为此,结合实际情况,给同学提供一些亲身感受环境保护的实践。例如在讲授“水资源与水污染”专题时,结合我校创建节约型校园的案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案例现场,让学生亲眼目睹正在运行过程中的水处理工艺,如我校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学校生活污水以及校内水体的生态处理技术等。这种现场教学不仅填补了实践教学的空白,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其环保意识。

另外,可以在课后布置少量环境调查项目。选择一些典型性调查项目进行课堂讨论。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有同学看到垃圾围城的图片,就提到了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处置问题。一位来自台湾逢甲大学的学生说,在台湾,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日常习惯性的行为,但来到这里以后,发现自己想分类都很难,因为在我们学校目前还没有分类或者只有很粗略的分类,也缺乏监督管理。其他同学也提出了一些在学校教学楼和宿舍楼进行垃圾分类的意见与措施,学生们都希望,我们能早一天也实行垃圾分类管理,保护我们的环境。就此问题,我们给学生布置了在学校周围社区进行垃圾分类的问卷调查。学生对于调查的结果查阅相关文献或网络资料,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在这种自主学习和分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环境保护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四、结语

当然,《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公选课,也难免有的同学是单纯为修学分而来上课的,通过了解,有的同学也直言不讳的说就是这样的目的,因此,如何结合目前全球环境和生态危机,为非环境专业的同学展现一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课程,让更多为了“挣学分”而来的学生,能为了“知识”而走进我们的公选课堂。前面的实践证明,通过以教材为理论指导,多媒体结合时事,案例教学、互动式教学,实地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起到了积极调动同学参与到课程中来的效果,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增强了选修课程同学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苟帅,徐吉侠,蓝增全.普通高校环境教育公共必修课建设的重要性[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6,(Z):43-45,54.

[2]韩小荣.论高校环境教育的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50-51.

[3]朱光耀,袁飞,等.对高等院校“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大纲建设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07,22(3):135-138.

[4]曹云萍.论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多种教学方法[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4):80-81.

[5]阮俊华,张志剑.高校环境教育促进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社会构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34-36.

[6]王建英.互动式教学模式在环境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8):142-143.

全球治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巴黎协定;气候治理;中国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Greenhouse gases;Paris Agreement;Climate governance;China

气候变化关系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科学研究和观测数据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2]。气候变化导致冰川和积雪融化加速,水资源分布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灾害性气候事件频发[1-2]。气候变化还引起海平面上升,对农、林、牧、渔等经济社会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加剧疾病传播,威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群健康[3]。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禀赋较差,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4-7]。近1个世纪以来,我国区域降水波动性增大[8-10],西北地区降水有所增加,东北和华北地区降水减少,海岸侵蚀和咸潮入侵等海岸带灾害加重[11-12]。气候变化还导致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农业生产灾害损失加大,重大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受到影响[7]。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既是中国广泛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 全球气候治理中重大会议和协定进展

1.1 《巴黎协定》的作用及中国贡献

在中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积极推动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于2015年12月12日最终达成[13]。2016年11月4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标志着合作共赢、公正合理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正在形成,具有里程碑意义。《巴黎协定》从通过到生效历时不足1年,成为史上获得批准生效最快的国际公约之一。《巴黎协定》如约达成与快速进入生效期,彰显了全球各国低碳转型的决心,极大地提振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巴黎协定》的履行,有利于指引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形成气候适应力[14]。中国在《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批准、生效的整个过程中,做出了关键性的重要贡献,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入新阶段。《巴黎协定》是国际气候治理进程的一个里程碑。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格局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南北两大阵营演化为当前的南北交织、南中泛北、北内分化、南北连绵波谱化的局面。在这种格局下,《巴黎协定》实现了利益平衡[15]。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主要经济体或谈判方在经济、排放、贸易等领域中的国际格局有所调整,导致各方谈判诉求出现变化,南北界限趋向模糊,而这些变化成就了《巴黎协定》新共识[16]。虽然未来国际气候治理的总体框架已经确立,要使其成为具体的实施方案,还需开展精细化、规则化的谈判。未来谈判仍面临“原则”、减排模式和目标、资金来源及治理、透明度及全球盘点等问题[17]。在后巴黎时代,《巴黎协定》所确立的责任共担的共识,将成为各方积极开展务实行动的基础[13-14]。

1.2 馬拉喀什气候大会的作用及中国贡献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2次缔约方大会(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于2016年11月7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开幕,这是《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后的第一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马拉喀什气候变化大会是《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后在落实行动方面的一次承前启后的大会。中方此次参加大会,期待各方遵循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以合作、务实的态度参与新的气候治理进程[18]。大会讨论的议题主要有《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后续谈判路线图和时间表;督促各国按照《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及多哈修正案的规定,提高2020年前的行动力度,落实自己的承诺,为《巴黎协定》的实施奠定政治基础;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气候变化应对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援助,特别是审议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每年提供1 000亿美元资金的落实情况;审议各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的行动情况。马拉喀什气候大会上,各缔约方所关注的焦点主要有2方面:一是《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后续谈判路线图和时间表,特别是《巴黎协定》的实施模式、程序、指南的谈判问题;二是2020年前,如何使发达国家每年1 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援助落到实处,确保融资的可及性。而投资者则比较关注《巴黎协定》有关碳排放配额的国际交易问题,特别是建立一个共同和健全的会计规则框架,以及创造一个崭新、宏伟的市场机制[19]。尽管此次马拉喀什大会还面临挑战,但是一些发达国家还是提出了自己的承诺,这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各缔约方互信[20];同时,由于机制灵活,所有的缔约国对《巴黎协定》的实施充满了期待,这也为《巴黎协定》未来的执行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1.3 中美气候治理合作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美双边关系的一大支柱。双方致力于落实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元首联合声明,并将在迄今已取得的实际进展和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拓展中美双边气候变化合作[21]。中美两国已经激励全球采取行动构建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世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美双边关系的一大支柱。双方致力于落实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相关联合声明,并将在迄今已取得的实际进展和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拓展中美双边气候变化合作。中美双方认识到国际航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中美两国支持国际民航组织大会就全球市场措施方案达成协商一致,并期待成为该措施的早期参与方。中美承诺将继续采取有力度的国内行动,以进一步推动国内国际两个层面向绿色、低碳和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在美国的电力行业,对风能和太阳能生产和投资的税收抵免政策延期5年相当于在未来5年部署约1亿kW可再生能源,美方还暂停了联邦土地上的煤炭开采租赁,同时对占全美煤炭供应量约40%的联邦煤炭项目开展全面评审。在交通领域,美方已经完成载重汽车的能效标准制定,在项目实施期间将减少至少10亿t碳污染。在建筑领域,美方于2017年制定完成20项额外的电器和设备能效标准,将有助于实现减少30亿t碳污染的目标。在非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美方2017年完成了减少国内氢氟碳化物及油气和垃圾填埋行业甲烷排放的措施制定[22]。中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和可持续发展。“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将分别下降18%和1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提高至15%,森林蓄积量将增加14亿m3,作为实施其国家自主贡献的切实和关键步骤。中方将继续努力提高工业、交通和建筑领域的能效标准,推动绿色电力调度以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逐步削减氢氟碳化物的生产和消费。中方还将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加强标准化、现代化运输装备和节能环保运输工具推广应用。

2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主要进展

中国不断强化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和《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提升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减轻气候变化对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

2.1 水资源领域

中国政府于2012年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连续3年开展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年度考核,实现了“十二五”全国用水总量控制目标。推进农业、工业和生活服务业节水,强化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建设100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200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利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了105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开展全国重要河湖健康评估。积极推进江河湖库水系连通,改善河湖水生态环境[23]。加强黄河、黑河、南水北调水量调度工作,确保重点城市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开展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基本建成重要取水户、重要水功能区和大江大河省界断面三大监控体系。加强江河治理骨干工程建设,完善大江大河防洪减灾体系。流域和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不断完善,全国新增供水能力380亿m3,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开展大规模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大型和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快东北节水增粮、华北节水压采、西北节水增效等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24]。强化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6.6万km2。

2.2 农林业和生态系统

中国农业部等部门印发《关于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做好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继续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土壤培肥改良、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抗旱保墒与保护性耕作等适应技术[25]。加大草场改良、饲草基地以及草地畜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牧区合作,推行易地育肥模式,合理调整水产养殖品种、密度,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和装备设施。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和游牧民定居等重大工程。进一步落实草原经营管护制度,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发展。国家林业局发布《林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16—2020年)》,开展森林适应气候变化试点工作。继续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工程,提升湿地生态系统适应能力,启动国家沙漠公园建设试点。强化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估。环境保护部提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组织东北地区、青藏高原等典型区域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估[26]。国家林业局加强生态观测研究平台建设,加入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数量达到166个。

2.3 海洋领域

中国政府批准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和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对中国管辖海域的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作出了全面部署[27]。国家海洋局印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扩大海洋生态红线制度实施范围,加大沿海地区海洋生态修复力度;組织编制《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2016—2020年)》《全国海岛保护“十三五”规划》,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8省(自治区)编制了海岛保护规划。国家海洋局初步建立了近海海-气界面二氧化碳交换通量监测业务,加强海洋灾害观测预警和防灾减灾,开展海平面变化监测和影响评估,每月发布《海洋与中国气候展望》,强化面向沿海重点保障目标的精细化预报,完善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环境保障服务系统,加强海洋灾害防护能力建设[28],每年发布《中国海平面公报》和《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开展国家、省、市、县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试点。

2.4 海岸带领域

2015年以来,中国进一步加强海洋灾害观测预警和应急管理,全国11个沿海省份均加强海洋灾害的观测预警和应急管理工作,国家海洋局推进海洋观测预报体系建设,开展海洋碳循环监测与评估,强化海洋预报预警[29]。开展海平面变化监测,开展面向沿海重点保障目标的精细化预报,进一步完善海洋渔业生产安全环境保障服务系统,向中国53个渔场28万余条渔船提供海浪和风场预报警报信息。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5年中国海平面公报》和《2015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开展国家、省、市、县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试点,修改完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和区划技术导则》《沿海大型工程海洋灾害风险排查技术规程》。利用中央专项资金支持修复保护项目30余个,在江苏、上海、浙江和海南等地所辖海岛修建防风、防浪和防潮工程,建设沿海防护林工程,有效改善了海岛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提高了海岛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2.5 气象领域

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和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国家级预警信息实现自动对接。风云二号G星投入业务运行,综合观测系统的自动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编写《气象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全国统一的气象灾害信息管理数据库,编制《台风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指南》。推进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和城市内涝风险预警工作,启动8个城市内涝风险预警试点。推进中国气候服务系统建设,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价服务[30]。加强环境气象预报预警,完善了静稳天气指数等评价指标,开展大气污染扩散气象条件和污染减排效果的定量化评估服务。每年发布《中国气候公报》和《中國气候变化监测公报》。

2.6 防灾减灾领域

全面实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和《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重点实施全国七大流域防洪工程、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工程、国家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工程等,积极推进国家自然灾害救助指挥系统建设工程、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调查工程等,健全灾害管理体制机制,建立灾害预警体系,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6]。各地深入推进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共创建命名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6 551个,全面加强城乡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民政部组织开展140余项减灾救灾领域重大科研工程项目,增强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十二五”期间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共针对各类自然灾害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158次。国务院印发《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管理办法》。民政、水利、农业、气象、林业、地震、海洋等部门进一步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完善江河洪水、干旱和暴雨、森林火险、海洋观测等监测站网,提升预警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全面开展了山洪灾害防治、洪水风险图编制、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国务院批复了长江、黄河和松花江防御洪水方案,初步建成2 058个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全国报汛站点增加到9.7万个,有力地应对了频发重发的水旱灾害,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高。“十二五”期间国家防总、水利部共启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70次。

2.7 人体健康领域

2015年以来,中国开展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疾病防控工作。加强传染病监测、报告和处置,进一步完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加强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和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了应对气候变化卫生应急保障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气象局等部门对我国极端天气及自然灾害发生形势进行分析预判。继续开展了登革热防治工作及做好高温天气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开展防汛、抗旱、防台风卫生应急督导检查,组织做好自然灾害卫生应急和高温天气医疗卫生服务工作[31]。国家卫生计生委积极开展适应政策指标研究,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开展全球环境基金项目“适应气候变化保护人类健康”。

3 中国适应气候变化主要进展

3.1 节能减排和增加森林碳汇

2016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3.9%,从可获取的近几年数据来看,单位GDP碳排放持续下降,下降幅度基本保持稳中有升。近年来,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不断下降,2012—2016年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31.4、31.2、38.1、41.9和35.4 kg,降幅分别达3.7%、3.8%、4.8%、5.5%和5.0%,节能成效显示出逐年向好的趋势发展[32]。与此同时,2012—2016年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分别为14.5%、15.5%、17.0%、18.0%、19.7%,发展清洁能源政策落实良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2016年,全国完成造林678.8万hm2(图1),完成森林抚育836.7万hm2。退耕还林工程新增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00.7万hm2,完成造林79.6万hm2,累计下达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200.7万hm2。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完成造林25.1万hm2,工程固沙9 800.0 hm2。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完成造林117.3万hm2。到2016年,全国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6.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5 m2,城市建成区绿地达197.1万hm2,城市公园绿地达64.1万hm2。

3.2 积极开展低碳试点

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确保实现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分别于2010和2012年组织开展了2批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按照“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和《“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要求,为了扩大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范围,鼓励更多的城市探索和总结低碳发展经验,经统筹考虑确定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等45个城市(区、县)开展第三批低碳城市试点。各试点省市认真落实试点工作要求,在推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2017年中国要启动全国的碳市场,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首先,已在全国7个省市开展了碳市场的试点工作,进展非常顺利。目前已做到了有机构、有地方立法,确定了配额,也分配了这些配额,建立配额的分配办法,还建立了核算报告、核查的体系,建立了交易规则,完善了监管的体系和能力建设,基本形成了要素完善、特点突出、运行平稳的地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具体措施体现在:①制定了全国碳排放交易配额总量设定和分配方案。②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开展了重点排放企业历史碳排放数据的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涉及到重点企业7 000多家。③加快了立法。起草完成了《全国碳排放交易管理条例》,已经列入了国务院的立法计划;起草了企业碳排放报告管理办法、市场交易管理办法等,在法律法规上做了充分准备。④加强了基础能力建设。加强了参与市场建设的人员培训,建立了报告核查的技术问询平台,还有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的报送系统等。中国的碳市场启动和全面建成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一旦建成之后将是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场中规模最大的市场[33]。

4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科技进展

4.1 气候观测系统和气候变化基础数据

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逐步推进,完成了WMO和气象部门气候观测系统需求调查,研讨了国家气候观象台发展建设思路,进一步明确了观象台的业务定位、主要功能和运行管理机制。开展了地面观测要素数字传感器测试评估和自动气候站整站测试评估工作。完成自动日照计与气象辐射观测系统测试评估方案编制。对5个本底站10套双通道气相色谱阀箱进行优化升级,完成了7个大气本底站仪器设备的巡检和标校工作,提升大气成分本底观测站网的运行保障能力。积极推进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研制,完成风云三号04星(FY-3D)、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发射前准备工作。碳衛星已于2016年12月22日成功发射,天基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建设逐步增强。中国百年气温序列研制取得新突破,新建了全球陆地气温、降水序列,重建了中国西部近百年气温变化序列。开展了全球基础数据集、再分析资料及模式产品对比评估技术;建立了全球地面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降水量等要素的质量控制及日值的统计算法;通过筛选中国周边国家站点资料,实现对中国西部地区站点资料的补充。新建了中国格点化日降水数据集,重建了中国高空气温和水汽序列,为我国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可信的基础资料[34]。整合了中国分区县灾情数据集,引入了国民经济统计综合数据集产品。研制包括灾害发生时间、灾种、影响强度等的中国区县级灾情历史数据集;分析各气候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到导致各区县典型灾害的主要致灾气候变量。开展区县国民经济关键指标统计数据和气象台站基本要素数据的关联组织与分析,构建一套时空统一、长序列的分区县综合要素(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农产品产量、气温、降水等)数据产品。

4.2 气候变化科技研发

气象部门继续开展区域气候模式研发,完成东亚区域25 km高分辨率气候变化预估试验,为下一步进行未来10~50年区域尺度的极端事件的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及可能的相关风险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研发了新版本气候系统模式,完成参与CMIP6试验的气候系统模式BCC-CSM2-MR定版工作。利用新版本模式BCC-CSM2-MR正式开展CMIP6核心试验,正在进行的工业革命前控制试验完成了100年的连续积分。气候变化检测归因研究走向国际前沿。积极开展气候变化检测归因领域的国际合作,完成对中国气温变化的归因分析、中国极端气温变化强度的归因分析[35]。量化了不同强迫因子对中国气温变化的影响,指出温室气体和城市化效应是中国气温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完成对中国极端气温变化强度的归因分析,指出在中国极端温度强度的变化中人类活动的信号可以被清楚地检测到。尝试开展了全球和亚洲地区的检测归因分析。利用极端温度持续性指数初步进行了全球范围的检测分析。开展了气候承载力评估分析研究。完成中国范围气候生产潜力分析,并结合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评估了气候资源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基本承载情况。利用区域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分析了中高排放情景下未来100年气候变化对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从生态系统格局和功能的可能变化2个方面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估分析,推动了气候承载力评估工作向前发展。

4.3 气候变化风险与适应技术研发

近年来,学界研究了灾害性天气气候的时空变化,建立了农业气象灾害的辨识流程。开展《中国灾害性天气气候图集》的编制工作;利用观测资料和模式预估资料,分析了东北地区80%保证率下农业气候资源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灾种的业务分析流程在我国不同区域的适用性,研发了灾损风险指数和灾损综合风险指数,分析了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态势。建立了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与脆弱性定量评估方法,发展了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与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估中国自然与农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与脆弱性时空演变特征和趋势。建立了城市内涝预警模型的基本思路并进行模拟试验,研制了区域性干旱过程划分标准和强度评估指标,构建了区域性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尝试建立了基于致险因子的广州登革热发病人数风险预警模型。继续推进城市暴雨分析评估工作。与住建部门联合,继续开展城市暴雨评估,新增146个城市的暴雨公式修订和暴雨雨型编制。开展了极端事件对城市影响评估。印发《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纲要》,开展了城市内涝风险普查,共普查城市内涝隐患点3 290个;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完善城市内涝影响预报模型,制作并发布城市内涝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产品784期。针对城市气候服务敏感区域和领域,结合不同城市特征,围绕城市建设规划、海绵城市、园林城市、城市热岛效应、风电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新机场选址、港口建设及营运等方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36]。同时,上海等12个城市利用细网格气候信息中气温进行城市热岛效应分析;22个城市利用降水资料编制暴雨强度公式;11个城市利用风资料建立城市通风廊道及风玫瑰图等。

4.4 气候可行性论证

继续推进重点规划、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完成526项气候可行性论证项目。参与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参与32个城镇规划编制和城市通风廊道设计。组织编制《气候可行性论证规范》(初稿),完成《电力线路覆冰舞动技术指南》,进一步完善了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37]。其一,推进气候可行性论证监管体系建设。制定了《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制性安全评估监管体系建设专项工作方案》,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管理办法》修订工作,组织开展了涉及安全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制性评估目录、气候可行性论证机构信用评价办法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其二,继续推进城市暴雨分析评估。与住建部门联合,继续开展城市暴雨评估,新增146个城市的暴雨公式修订和暴雨雨型编制。开展了极端事件对城市影响评估。印发《城市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和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纲要》,开展了城市内涝风险普查,共普查城市内涝隐患点3 290个;建立城市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完善城市内涝影响预报模型,制作并发布城市内涝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产品784期。针对城市气候服务敏感区域和领域,结合不同城市特征,围绕城市建设规划、海绵城市、园林城市、城市热岛效应、风电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新机场选址、港口建设及营运等方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同时,上海等12个城市利用细网格气候信息中的气温进行城市热岛效应分析;22个城市利用降水资料编制暴雨强度公式;11个城市利用风资料建立城市通风廊道及风玫瑰图等。

4.5 省际气候变化适应

上海、西藏等11个省区市气象局积极参与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十三五”规划编制。28个省区市气象局组建了省级气候变化工作团队,加强本省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决策提供科技支撑[38]。其中,北京、上海、湖北开展了城市通风廊道规划、大城市暴雨内涝风险评估研究,辽宁、吉林开展了气候变化对东北玉米种植、黑土地的影响评估、长白山森林火灾影响分析,广东开展了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影响评估和适应政策研究。河南、湖南、陕西、宁夏分别开展了气候变化对烤烟种植、油茶产量、贺兰山酿酒葡萄以及马铃薯抗旱生产等的影响评估研究。各省区市气象局为地方经濟发展提供53份决策服务材料,其中,安徽、河南、甘肃的服务材料受到地方领导高度重视。四川等8个区域中心完成了气候变化监测公报。优化了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气象服务。开展“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的气候适宜性分析,针对玉米种植结构提出了调整建议并上报国务院领导及农业等相关部门。各地完成县级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3 686项,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4 875项,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及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了支撑。

5 应对气候变化的讨论和展望

2017年1月11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题为《2017年全球风险报告》的报告显示,气候变化是2017年排名第2的重大趋势,极端气候事件被认为是所有环境风险中最突出的全球风险。在报告中,约750名专家对30项全球性风险进行评估,并分析了可能会加剧风险或改变风险之间相互联系的重大趋势。报告显示,决定全球发展的前五大趋势为收入和财富日益悬殊、气候变化、社会两极分化加剧、网络依赖性增加人口老龄化。在气候变化等环境风险领域,目前主要包含以下6方面的进展和问题:

(1)环境是全球风险格局中的核心风险。2017年气候变化是排名第2的重大趋势。五大环境风险(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的失败、大型生物多样性损失和生态系统崩溃、大型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环境损害和灾难)首次在调查中被同时列为发生概率高、影响力大的风险,其中极端气候事件被认为是所有环境风险中最突出的全球风险。

(2)风险之间的联系依然存在。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失败和水资源危机之间的联系位列第3。环境相关的风险还与其他风险频繁联系,这表明全球共同因素(海洋、大气和气候系统)的“无效”管理具有当地和全球性后果。如,天气模式的变化或水资源危机可能引发或者加速地缘政治和社会风险,包括国内或地区冲突、非自愿移民,尤其在地缘政治脆弱的地区。

(3)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风险取得进展。2016年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风险领域取得了更多进步,这反映了全球社会向低碳经济转型和构建气候变化恢复力的坚定决心。如2016年11月,《巴黎协定》正式生效,在110余个国家获得批准;2016年10月近200个国家签署“基加利修正案”协议,以减少温室气体氢氟碳化物的排放。

(4)低碳经济转型步入正轨,但步伐不够迅速。彭博新能源财经报告指出,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能力达2 660亿美元,超过煤和天然气新分配能力的2倍。国际能源署报告称,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首次超过煤炭,过去2年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增长解耦。尽管由于绿色技术的投资和创新,工业和能源行业的比例已经达到峰值,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仍以每年520亿t CO2的速度增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即使各国实现其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承诺的国家自主贡献,到21世纪末,全球温度仍将上升3.0~3.2 ℃。为了保持全球温升幅度在2 ℃以内,全球需要到2050年减少40%~7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100年实现完全“零排放”。

(5)越来越多的国家因为环境问题被法律诉讼而强制采取行动。英国因为处理“国家空气污染危机”不力而受到起诉;美国政府被指责未保护青少年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权益;荷兰被法院下令削减排放;挪威由于其北极开采计划受到起诉。

(6)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风险的响应不应仅由国际机构和政府承担。需要采取一种更宽泛的“系统视角”看待挑战之间的联系,考虑更多元的影响因素。如金融行业,金融稳定委员会气候相关的财务披露小组应制定相关建议,管理气候变化的自然风险、责任风险和转型风险。

参考文献

[1] IPCC SREX.Managing the risks of extreme events and disasters to advance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R].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2] IPCC AR5.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 2013 fifth assessment report(AR5)[R].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3] QIN D H,DING Y J,MU M.Climate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China:1951-2012[M].Berlin: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6.

[4] 秦大河.应对气候变化 加强冰冻圈灾害综合风险管理[J].中国减灾,2017(1):12-13.

[5] 魏书精,孙龙,魏书威,等.气候变化对森林灾害的影响及防控策略[J].灾害学,2013,28(1):36-40.

[6] 史培军,孔锋,叶谦,等.灾害风险科学发展与科技减灾[J].地球科学进展,2014,29(11):1205-1211.

[7] 孔锋,史培军,方建,等.全球变化背景下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和展望[J].灾害学,2017,32(2):165-174.

[8] 孔锋,方建,吕丽莉,等.1961―2015年中国不同强度降雨的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J].热带地理,2017,37(4):473-483.

[9] 史培军,孔锋,方佳毅.中国年代际暴雨时空变化格局[J].地理科学,2014,34(11):1281-1290.

[10] 孔锋,吕丽莉,方建,等.基于中国气候变化区划的1951-2010年暴雨统计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7,24(5):189-196.

[11] 孙龙,王千雪,魏书精,等.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國森林火灾灾害的响应特征及展望[J].灾害学,2014,29(1):12-17.

[12] 孔锋,王铸,刘凡,等.全球、大洲、区域尺度暴雨时空格局变化(1981-2010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52(2):228-234.

[13] 潘家华.应对气候变化的后巴黎进程:仍需转型性突破[J].环境保护,2015,43(24):27-32.

[14] 高云.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后中国的气候变化应对形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7,13(1):89-94.

[15] 巢清尘,张永香,高翔,等.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的新起点[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6,12(1):61-67.

[16] 何建坤.《巴黎协定》新机制及其影响[J].世界环境,2016(1):16-18.

[17] 高翔.《巴黎协定》与国际减缓气候变化合作模式的变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6,12(2):83-91.

[18] 鲁亚霜,王颖,张岳武.聚焦马拉喀什:中国将全面启动全国碳市场[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10):184-185.

[19] 王彬彬,张海滨.全球气候治理“双过渡”新阶段及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11.

[20] 刘哲.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再聚共识:马拉喀什气候大会总结报告[J].世界环境,2017(1):42-45.

[21] 高昕.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及其影响研究[D].长春:山东大学,2017.

[22] 刘泽敏.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分析[D].济南:吉林大学,2017.

[23] 张秀琴,王亚华.中国水资源管理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综述[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5,24(12):2061-2068.

[24] 陶涛,信昆仑,刘遂庆.全球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管理影响的研究综述[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18(6):7-12.

[25] 张露,张俊飚,童庆蒙.农业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的进展与前瞻:以水稻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21(8):150-158.

[26] 孔锋,吕丽莉,方建.农业巨灾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研究综述和展望[J].保险研究,2016(9):103-116.

[27] 焦念志,李超,王晓雪.海洋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J].地球科学进展,2016,31(7):668-681.

[28] 杜小平.海岸洪水风险气候变化响应:基于遥感与动力学模型的方法[D].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

[29] 骆永明.中国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海岸科学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0):1133-1142.

[30] 孔锋,王一飞,辛源,等.防灾减灾新形势下中国高风险地区综合气候变化风险防范战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1):165-168.

[31] 史军,穆海振.大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6,25(1):1-8.

[32] 黄宰胜.基于供需意愿的林业碳汇价值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7.

[33] 边悦.我国低碳试点城市发展评价与路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

[34] 王昕,王国复,黄小猛.科学大数据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6,12(4):313-321.

[35] 张忠华.应对气候变化科技资源监测与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36] 李阔,何霄嘉,许吟隆,等.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分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2):18-26.

[37] 史军,温康民,穆海振,等.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进展[J].气象科技进展,2016,6(6):15-21.

[38] 付琳,杨秀,冯潇雅.城市生命线系统适应气候变化危机及其对策[J].环境经济研究,2017,2(1):113-122.

上一篇:全国爱耳日范文下一篇:物业办公室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