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范文

2024-02-22

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范文第1篇

一、 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

(一)群众体育

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增强体质为目标,以全民健身月、举办体育竞赛活动和国民体质监测为重点,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重点开展了青少年、妇女、职工、农民、老年人等五大人群体育活动,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中心,配置了完备的国民体质测试仪器,定期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测定。学校体育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广泛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现有体育传统项目学校9所,其中省级2所,嘉兴市级2所,海宁市级5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个。目前我市有单项体育协会11个,分别是篮球协会、足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棋类协会、桥牌协会、举重健美操协会、射击协会、老年人体育协会、木兰拳协会、网球协会、残疾人体协等。协会工作正常、活动经常、管理规范。同时我市还活跃着一支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骨干队伍,我市有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50名,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人,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人;各体育项目等级裁判员787名,其中国家级裁判员7名,一级裁判员56名。单项体育协会举办 “篮协杯”、“乒协杯”、“足协杯”、“棋童杯” 竞赛已形成制度。

近年来我市每年承办的全国性体育竞赛活动2次,省和嘉兴市体育竞赛活动都在5次以上,全市性群众体育活动20次以上,全市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总人口40%以上,市直机关、规划建设、国税等系统先后举办了行业系统运动会,郭店等镇举办了农民运动会,2004年举办了海宁市第二届老年人运动会。

(二)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工作始终坚持“选好苗子,着眼未来,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的业训工作方针,重视和加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建设,形成了以市少体校为重点,体育训练项目定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体育协会共同参与的业训格局,积极探索体教结合,全面落实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布局,省、市训练布局运动员人数为275名,现在训运动员人数为350人左右,开设田径、游泳、举重、射击、皮划艇、赛艇6个重点训练项目,乒乓球、篮球、足球、棋类4个社会布点训练项目,现有专职教练员10人,其中高级教练2人,一级教练6人,二级教练2人,兼职教练20余人。2004年市少体校开展了省级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并被浙江省体育局命名为浙江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近两年我市为省体工大队、省运动学校输送优秀运动员28名,嘉兴市少体校13名。2004年我市运动员赵莹莹、吴逸婧、陈超、张斯洛等在全国各级各类比赛中屡创佳绩,先后获得全国金牌12枚,银牌4枚,铜牌4枚;浙江省金牌42枚,银牌53枚,铜牌39枚,嘉兴市金牌94枚。去年赵莹莹在全国田径大奖赛南京站比赛中,以

4、40米的成绩获撑杆跳高第一名,破亚洲青年纪录,达奥运会A标,参加了雅典奥运会。

(三)体育设施

近年来我市以体育中心、全民健身苑(点)、室外篮球场、室内体育活动室等为重点,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加快体育中心建设,注重加强镇(街道)、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了体育中心体育馆工程,体育馆已竣工投入使用,异地新建了市少体校举重训练房、学生公寓;实施全民健身苑(点)建设工程,目前全市已建成健身苑点93个,其中健身苑14个,健身点79个,镇、村体育设施建设纳入了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内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资料显示,我市现有各类体育场地571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290个,非标准体育场地281个,体育场地面积为462758平方米,人均0.72平方米(截止2003年底)。2004年新建健身苑7个,健身点41个,篮球场44个,健身房8个,乒乓室93个,台球室8个均向社会开放。

二、存在不足方面:

1、体育组织网络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海宁市体育总会尚未建立,必须落实编制,配备人员、经费,以加强体育协会组织建设,更好地发挥体育协会的作用,协助政府部门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各镇、街道应建立文化体育站或体育指导站,落实专(兼)职管理人员和体育事业经费。

2、场地设施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快,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开放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从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看,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低于全省、嘉兴市的人均数,我市现有公共体育设施人均0.057平方米,上级体育部门要求达到人均1.2平方米差距甚远,市属公共体育设施少且陈旧,71%的体育场地集中在各中小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率低,社区、居住小区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滞后,公共体育设施满足不了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市属体育场馆设施满足不了市少体校的体育训练条件。

3、体育事业经费投入有待于进一步加大。我市群众体育活动广泛,竞技体育成绩显著,市少体校省、海宁市批准布点项目人数为275人,现业余训练项目布点人数到位,但业余训练经费到位率为73%,随着国家、省对体育事业的重视,以体育强县、体育强镇、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创建活动的不断深入,同时随着体育社会化进程加快,全民健身事业发展,都急需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出台一些激励政策予以扶持。

4、全民体育意识淡薄,全民健身意识不强,全民健身覆盖面还不够广,全民健身存在“两头热、中间冷”,即:少年儿童、老年人参与活动多,中年人忙于工作参与活动少;农村受环境条件、思想观念等影响,活动面不宽,参与面不广,农村体育工作还有有待于突破。

三、下一步体育事业发展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任务和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总体要求,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加快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加强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完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以全民健身,全民参与为切入点,广泛开展多层次的群众体育活动;以培养、选拔、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着眼点,完善体育训练体制,强化体育训练和管理措施,加快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努力实现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促进整个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1、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群众体育以全民健身、增强体质为目标,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镇、村为重点,城市体育以街道、社区为重点,广泛开展青少年、妇女、职工、农民、老年人多层次的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到2010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总人口的45%以上,国民体质合格率达到85%以上,全市中小学《学生体质健身标准》施行面达到100%,达标率90%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工作队伍、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网络和国民体质监测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达到每千人1名,体育协会达到15个以上,有50%的镇跨入浙江省体育强镇镇行列,有5至10个社区跨入浙江省体育先进社区行列,有1至2个社区为全国体育先进社区,市成为浙江省体育强市。“十一五”期间举办好海宁市第十

二、十三届运动会。

2、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竞技体育以输送人才、全面实施竞技体育发展战略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和巩固以市少体校为主体,体育训练项目定点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协会共同参与的体育训练格局,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训练,使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布局达到省布局人数要求,在训人数保持在400人左右,田径、举重、游泳、射击等重点项目要继续保持嘉兴市的领先地位,在浙江省占有一席之地,力争在嘉兴市第六届运动会和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再创佳绩,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继续开展省级、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创建工作,力争达到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标准。

3、体育设施建设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体育设施建设以满足群众健身、体育消费、体育竞赛和符合我市中等城市发展要求为目标。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和乡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快市体育中心建设,建好体育场、射击馆、游泳馆;进一步完善市少体校训练基础设施,全面改造现水月亭路老体育场,切实改善训练条件,以达到国家级奥林匹克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要求;加强多层次健身设施建设,重点在街道(社区)、镇(村)建好群众身边的健身场所和设施。到2010年力争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三)对策和措施

1、 加大体育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体育意识。

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加大宣传力度,从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发展体育事业作为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积极倡导将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兴建体育场地设施、构建多元化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作为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单位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切实抓好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网络,建好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搞好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营造一个政府管理体育、社会支持体育、群众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

2、积极构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按照亲民、便民、利民原则和政府主导、社会兴办的原则,深入实施我市全民健身计划二期工程,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举办好海宁市第十

二、十三届运动会,掀起阶段性全民健身热潮。以镇、社区、学校为重点,努力构建涵盖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宣传教育竞赛活动和体质监测等内容的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工、青、妇、体育协会等群团组织优势,组织实施好青少年、职工、农民、妇女、老年人等人群的体育竞赛活动和体质监测工作,以开展体育强县、强镇、先进社区创建活动为抓手,全面促进群众活动的广泛开展,以此带动各项体育工作制度的落实,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增强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自觉性,不断扩大体育人口。

3、加强体教结合,加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要以2008我国举办奥运会为契机,加大体教结合力度,拓宽训练渠道,继续完善以市少体校为主体,训练项目定点学校和体育协会共同参与的业训格局,巩固原有优势项目,拓展新的优势项目,注重体育后备人才队伍梯队建设,按照“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和“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强化训练和管理措施,积极向国家、省、市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力争在200

6、2010年省、市运动会上再创佳绩。以创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抓手,改善市少体校训练条件,加强少体校的全面建设,促进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为申报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奠定基础。

4、 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不断完善体育组织网络

全面贯彻《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把体育设施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实事的大事来抓,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加快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坚持体育资源社会共享原则,积极拓宽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途径和办法。市属公共体育设施要继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载体,提高设施利用率,探索新建体育场馆运作模式和运行机制,以不断满足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要进一步完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体系,加强体育总会、行业体协、老年体协、单项体育协会等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体育指导站等基层组织,注重镇、街道、村(社区)基层体育工作队伍建设,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裁判等骨干队伍培训工作,培养一批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裁判员,夯实群众体育工作基础,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组织保证。

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及发展思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为基本依据,牢牢把握体育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服务。坚持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以“突出群众体育,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搞活体育产业,改善体育设施,深化体育改革”,全面实施《体育法》,努力实现体育与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同步协调发展为思路,深化体育改革,扩大开放,立足实际,尽力加快我县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全面提升榆中体育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奋斗目标

“十五”期间,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体育事业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体育产业和体育基础设施变化不大,城市和农村群众从事体育健身锻炼的场地少,体育人口增长较慢,群众体育开展不够广泛,人们坚持从事锻炼的意识还不够强,业余训练有所滑波,竞技水平不高。

(一)在“十一五”时期,要以全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为根本任务,把群众体育放到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和《榆中县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发展规划》。构建群众性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通过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体育理念、体育活动去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为全县人民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创造条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体育服务。认真抓好“三个环节”,即:建设群众健身场地,健全群众体育活动组织,举办经常性群众体育活动。突出“三个重点”,即:青少年体育以学校为重点,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使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更加普及,全县国民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全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0%以上。其中,城镇人口达到50%。竞技体育实力稳步提高,形成注重效益与后备人才培养的竞技体育的发展格

局。体育基础设施有一个较大的改善,在“十一五”期间,下大气力,努力完成“榆中县体育健身训练中心”的配套设施和“榆中县体育馆”工程、“榆中县游泳馆”工程、全县建成“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全民健身工程”和“全民健身路径”等基础性项目10个以上,在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投资的基础上,以体育彩票公益金扶持资金为引导,多方投资,加快体育设施建设,使全县体育基础设施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基本适应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和体育训练比赛的需求,缩小与全市兄弟县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二)加强体育法制和道德建设,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努力提高依法行政、依法治体水平,加快体育社会化、产业化进程,使体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体制,符合我县实际的体育管理运行新机制,使体育真正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体育工作者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事业为已任,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在“十一五”时期,全县群众性体育活动更加广泛开展,人人享有体育权利,国民体质普遍增强。竞技体育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在全市乃至全省体坛上有较高的竞争力。积极发现和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国家的体育事业做出较大贡献。努力开发扩大体育产业,增强体育事业发展的后劲,使全县体育事业发展的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高。努力实现体育工作的科学化、社会化、生活化、普遍化、产业化、法制化,实现体育与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推进体育事业全面进步。

三、任务与指标

(一)群众体育

全面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二期工程。坚持以青少年为实施为重点,通过更加广泛、多层次、多形式地宣传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调动广大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经常性的从事科学的健身锻炼。大力促进体育消费,普及体育科学知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建立起符合榆中实际,政府调控组织,依托社会、服务群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群众体育工作新格局,在全县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的良好风气,使全县国民体质状况有明显提高。

1.体育人口在“十一五”时期,达到全县人口的30%以上,国民体质合格人数增长15%;到2010年达到全县人口的40%以上,国民体质普遍增强。

2.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更加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努力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掌握2—3种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全县中、小学施标率100%,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按照《学校体育场地器配备目录》逐步

配齐体育器材,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参加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学校每年举办1次以上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有条件的学校组建2支以上不同项目的运动队,搞好课余体育训练。根据条件积极创办九年义务教育体育班。

3.积极促进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要以乡镇和经济条件好的村为重点,积极开展以场地设施、健身指导和科普知识为内容的“体育三下乡”活动。有条件的乡镇至少每4年举行1次全乡镇性的农民运动会,每年举办1次以上体育健身活动和单项体育竞赛。要充分利用农闲和传统节假日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一些农民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体育比赛和文体表演。有条件的乡镇硬化篮球场1块并配备器材、各村民委员会要建有简易篮球场或文化体育活动室1处以上。

4.加快县城体育发展步伐。社区要构建起日常、双休日和长假三个体育生活圈。建立健全体育组织机构,积极争取政策性扶持资金,每个社区开辟建设1块群众健身场地,组织开展各类健身竞赛活动。要引导群众更新观念,积极倡导“健身就是素质,健身就是品位,健身就是发展机遇,健身就是生活质量”的新理念,向“小康体育”迈进。每年要利用“全民健身月”活动和节假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各社区每年举办1次以上的健身竞赛活动,县上每年举行1次社区运动会。同时要认真组织开展以工间操为主的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努力做到全面普及,积极开展争创“体育先进社区”活动。

(二)竞技体育及业余训练

要以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发挥优势,集中力量,巩固提高”的思路,以全市运动会为目标,切实加强运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与作用,以发现和培养输送体育优秀后备人才为重点,尽力提高全县竞技运动水平。

1.运动项目保持在3—5个,其中参加市级竞赛的重点优势项目2—3个,参加全市运动会所设竞赛小项,力争达到三分之二以上。

2.竞赛成绩:力争每年坚持参加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名次在“十一五”期间争取排列前四名,中学生篮球保持全市前三名、全省前四名的位次,参加全市运动会,金牌数和团体总分名次在“十一五”期间争取达到中上等水平。

3.在业余体育训练工作中,要坚持“选好苗子,着眼未来,打好基础,系统训练,不断提高”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少年儿童体育训练和后备人才培养。

4.县级体育、教育主管部门要紧密配合,继续抓好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学校)的业余训练工作,走好体教结合的路子,力争有条件的县属中、小学校和初级中学都能开展1—2个特色业余训练项目。要积极恢复县业余体校,开展业余训练,抓好1—2个传统优势项目的训练。

5.要积极拓宽业余训练渠道,抓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及个人自办或资助兴办业余训练。要充分发挥体育竞赛的杠杆作用,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竞赛训练休系。

6.“十一五”时期,坚持每年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学生篮球比赛的基础上,再新增加1—2个重点项目的少儿比赛。恢复全县综合性运动会的举行,并形成每四年一届的竞赛制度。

(三)体育产业

1.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发挥体育多功能带动作用。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制定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把体育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纳入到全县经济建设上来。

2.要按照“以体为本,多业助体,全面发展”的方针,依靠体育特有的潜力和优势,发展以体育健身、竞赛表演、培训咨询、技术服务、体育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

3.做好体育彩票的销售工作。要继续抓好宣传、网点建设,电脑体彩销售在目前7个点的基础上,再扩点3个,在目前每年销售电脑体育彩票额度70多万元增长到100万元以上。正确树立体育彩票品牌,不断壮大体育彩民队伍,为建设全民健身工程积极筹集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四)体育设施建设

1.在“十一五”时期,要按照“合理布局,功能完善,设计新颖,建造精美,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思路,尽快的完善“体育健身训练中心”的配套设施,在2008年以前建成“体育馆”和“健身训练房”,到2010年完成田径场观礼台及看台的建设工程和“游泳馆”工程。

2.要按照国家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的规定,按照全县统筹规划、区域均衡布局、合理配置资源的原则,切实把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纳入城市规划之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建设并大力协助协调规划、建设等部门,在新建居民小区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和设施。在“十一五”时期,力争在县城4个社区各开辟一块群众健身活动场地,并配置健身路径1条。

3.积极指导企事业单位,机关、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建设的规划和建设,使体育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到2006年争取每个乡镇有一块硬化的篮球场和建有一处文体活动室,条件好的小城镇建设1条健身路径;全县50%以上的村委会建有乒乓球活动室;企事业单位、机关有条件的建修硬化篮球场或乒乓球室;学校普遍有田径运动场、篮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场地及器材。

四、对策与保障措施

发展新时期体育事业,是我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关系到全县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预期的目标和任务。

(一)要切实加强对体育工作的领导。把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抓紧抓好。作为体育主管部门,充分运用体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主动的取得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真正把体育事业的发展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安排,合理规划,一并落实。发改、财政、人事、教育、规划等部门,也要结合各自的实际,在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和规划时,根据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我县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对体育事业给予政策倾斜和大力支持。

(二)要主动会同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人民团体,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结合各自的优势做好群众体育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同时要通过新闻媒体的特殊功能,加大对我县体育事业的宣传力度,努力为体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全社会形成热爱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

(三)要切实增加对体育事业经费的投入。《体育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体育事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各级政府确实严格执行法律规定,落实体育事业经费的增加和投入。

(四)坚决杜绝任意削减和挤占体育经费的现象。同时要管理使用好体育彩票公益金和体育专项资金,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要适应市场经济和体育社会化的客观要求,研究制定有关方面的优惠政策,多渠道筹措资金,发挥社会兴办体育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起体育事业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五)以学校体育为重点,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切实工作。从青少年是21世纪建设人才的战略出发,抓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之机,确立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狠抓落实,进一步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六)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转变观念,求真务实,切实改进思想作用和工作作风,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衡量全县体育工作的标准。凡是有利于榆中体育发展的大事,有利于提高榆中体育整体实力的事,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全县人民健身活动的事情都要敢于拍板,敢于冒险,敢于创新。

(七)努力提高体育队伍素质。体育工作要不断培养造就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的体育管理人才队伍,要加强对体育工作者的法制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纪律作风教育、

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范文第3篇

一、应设置专人对工程投标全面管理,完善企业有关方面的不足,并为工程项目的投标出谋划策,替项目联系人提出指导性意见,参与投标报价的合理定价,并介绍公司的有利条件及优惠政策,争取项目联系人的联营诚意,使没有诚意的项目联系人重新作出决定,以获得中标。

二、严把质量安全关,强化质量安全

三、加强于自己经常合作的专业施工队伍的联系

四、加强资质管理,促进资质升级,实现各专业均衡发展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鼓励员工学习,提高员工素质

六、要发挥本公司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独立特色。

七、加大公司的宣传力度,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技术人才的培训、培养,创立品牌形象。

八、可以采用外联形式的工作,加强和其他公司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关系,积极参加社会各项活动,提高本公司的信誉度和知名度。

同时可以扩大本公司的信息来源通道。

九、提高员工素质,建设一批高素质,能忠实执行公司发展战略、实现公司发展目标的管理队伍。

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范文第4篇

立足中心 服务发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平江县国税局按照县委的要求,积极行动,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从自身职能出发,立足组织收入这一中心,努力扶植税源、加强行业管理、优化纳税服务、提升干部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和谐、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以“树旗帜,建堡垒”为主题,全面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稳步开展。

一、立足服务大局开展创先争优,实现组织收入的新跨越 一是强化税收征管。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应对当前经济危机、强化税收征管、组织税收收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采取“以电控税”、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等强化征管措施,全力以赴完成征收任务,增加地方可用财力,服务经济发展大局。

二是努力培植税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拓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税源管理思路,树立“经济税收”观念,把发展和培植新的税收增长点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重点扶持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努力扶植新税源的发展壮大。

三是强化税收分析。通过深入开展税源调查、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关注税收政策变化和企业经营形势变化,分析经济运行、产业结构和税收政策调整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确实摸清税源底数,为县委、政府提供决策建议,增强税收调节作用的实际效果,牢牢把握收入的主动权。今年上半年完成两税任务: 元,提前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二、立足优化服务开展创先争优,实现纳税环境的新改善 一是转变纳税服务理念。以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健全服务机制,增强服务技能,进一步加大对纳税服务工作的投入力度,围绕“尊重、规范、效率、简便、沟通、发展”改进纳税服务工作。通过进一步合理配置办税服务大厅硬件设施,着力强化软环境建设,整合窗口资源,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等,进一步深入推行“一窗通办”、 “网上办税服务厅”等办税服务模式。通过进一步优化办税流程,推行办税服务标准化作业,实行涉税事项统一受理和涉税文书内部统一流转,合并办理调查和检查事项,积极推行无纸化办税等措施,进一步减轻纳税人负担,实现纳税人经营效益提升与地方税源稳步增长“双赢”。

二是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通过“维权365”维权服务平台建设,做到“维权365,服务无盲区,申述多渠道,事事有回音”的维权承诺,进一步畅通纳税人投诉维权渠道,及时制止和纠正税务行政违法和不当行为。通过全面推进办税公开,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三、立足依法治税开展创先争优,实现征纳关系的新和谐

一是确实规范税收执法行为。通过进一步深挖容易发生执法风险的部位和环节,实现执法风险教育的常态化,逐步树立“合法行政、合理行政、依法维权、接受监督”四种理念。依托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对各个执法岗位进行日常监控、考核,变事后调整为事前调整,变事后追究为事前监督,确实提高税收执法水平,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按照县委联手帮扶产业升级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不折不扣地落实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和节能减排、高新产业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全面落实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规定,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改善民生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三是整顿规范税收秩序。进一步加大稽查力度,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按照“查大户,出大数,造声势”的工作思路,实施对我县熟食、鞭炮、砂石以及三年未查的重点税源企业等方面的专项检查工作,严厉打击行业性、地域性税收违法行为和大要案苗头。

四、立足队伍建设开展创先争优,实现队伍执行力的新提升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和落实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由党组成员轮流讲课,组织学习理论知识,切实提高干部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增强政治意识、表率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运用科学发展观干事创业的水平,不负群众信任,不负组织重托。

二是提升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心,通过广泛深入的思想教育、培树先进典型、开展向我县“全国税收工作先进者”吴炜同志学习等活动,使国税局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认同以“敬业、效率、荣誉”为核心的国税精神,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巩固税收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

三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个赏就是一面旗帜”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争做“税收管理、税务稽查、文明服务、行政管理、廉洁自律”五种标兵活动,大力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打造国税品牌形象。四是增强工作执行力建设。一方面,教育党员干部增强工作责任心,上半年,我们围绕“增强责任意识,提升治税能力”工作主题,《责任比能力更重要》一书的学习和讨论认真组织了树立全员“责任链”意识,既对本岗位工作负责,更对整体工作负责,真正达到一级对一级负责。另一方面,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与上级党组保持高度一致,保证政令畅通,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对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时刻放在心上,亲历亲为,抓出成效,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五、立足载体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搞好五项活动

一是“对标先进、全面创优”活动。围绕更加充分有效地发挥税收职能、完善税务管理体制机制、提升国税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各项工作效能,学习借鉴先进单位经验和做法,找差距、定目标、谋措施,推动各项工作业绩力争一流。

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范文第5篇

摘要:体育事业民营化是中国体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我国体育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必然性,探讨了我国体育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目标、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我国体育事业的民营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民营化过程中应引入竞争机制,灵活选择民营化的途径,加强政府对民营化改革的监管,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公共体育事业民营化之路。

关键词:体育事业;民营化;改革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社会组织被划分为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企业单位等几大基本类型。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组织形态,事业单位具有不同于行政机构、企业单位的社会地位、性质、目标、功能和运行管理方式。一般认为,中国传统事业管理体制内的“事业”,是特指没有生产收入、所需经费由国库支出的“社会工作”。主要包括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等部门和单位,而“体育事业单位”则是其基本构成部分。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体育管理体制具有某种意义上的趋同倾向,发达国家纷纷在竞技体育领域强化政府指令和国家财政投入,发展中国家群众体育领域开始倡导体育公共服务的投资主体多元化。在体育资源配置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按照体育市场规模,确定和配置体育产品和服务,让市场来决定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价值。西方国家奉行的是对体育的宏观调控,从体育职能、目标、政策等方面追求体育系统的自我协调与发展。

中国传统的体育事业,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也是与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体制相适应的,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也曾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我们既不能继续沿用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事业”界定标准,也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所流行的所谓“公共产品”界定标准。此时,社会共同需要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界定国家体育公共事业职能范围的客观标准。具有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性质的体育事务,就属于国家公共体育事业职能范围,应该由国家举办,由财政供给。反之就不应继续由政府举办,相应的体育组织机构也就不能继续保留在国家公共体育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内,而应从中剥离出去,对其进行民营化改革,推向社会和市场。

1 关于民营化

世界各国在国有化的同时也在民营化,二者平行不悖地存在。民营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指的是政府更多地依靠私人(民营)机构和市场机制来提供物品或服务,更少地依赖政府部门来满足公众的需求,民营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抑制政府对企业决策的直接干预,提高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同时通过所有权改革造就能够对政府部门施加压力的私有部门,以促使政府进行加强财产安全、保障契约执行、改善企业经营环境的进一步改革。民营化的结果是由公共机构和私营机构共同参与生产并提供物品和服务的任何制度安排或完全由私人机构通过市场来提供。

2 我国体育事业民营化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必须承认,我国过去的体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顺应和满足了社会的体育需求。很长时间里追求金牌是广大民众的心理诉求和政府发展竞技体育的功能体现。这在经济学上甚至可以称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然而,目前我国体育事业单位中存在的普遍事实是管理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公共体育物品或服务供给质量低劣、运作成本居高不下、资金不足、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中国体育事业和公共体育服务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不改革是不行的。因此,我国体育事业单位的改革是势在必行,而体育事业的改革呼唤了民营化的出现。因为民营化的到来能够为体育事业改革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民营化能降低体育事业运行的成本

我国体育事业单位由于有着政府的全额或差额的财政拨款作为后盾,以行政手段列入预算,定量下达,在其运行过程中普遍抱着一种“等、靠、要”的心态。由于体育事业单位对某些公共体育产品或服务的垄断性供给,使得体育事业单位几乎不考虑其生产公共体育产品或服务的成本。造成的结果是作为消费者和纳税人的广大公众被动地承担了体育事业单位额外的成本。而体育事业单位民营改革化后,能够比较好地克服这个问题。大量的实践证明营利性的民营企业通过外包合同提供的公共服务和产品的成本要低于非营利性的政府机构的预算成本。美国的民营化实践显示公共服务的合同外包使政府在保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即使将管理和监督合同实施的成本计算在内,也平均节省了25%的费用。

2.2 民营化能提高体育事业管理运行的效率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单位管理效率低下已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由于体育事业单位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垄断性供给,使得其无须考虑公共体育物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民营化改革正好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民营化后使得体育事业的产权得到明晰,同时打破了传统“公共体育物品”的垄断性供给,形成了全面竞争的格局,从而提高了效率。因此,体育事业单位民营化后能够提高其内部的效率。

2.3 民营化能刺激民间资本的参与,推进体育事业改革

我国体育事业的资金来源是为较单一的。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民间资本的参与能够弥补当前公共体育事业中普遍存在的资金不足的缺陷,从而打破体育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单一的局面,形成多元的投资主体,为公共体育事业的改革提供一条现实的路径,从而推动公共体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持续发展。

3 我国体育公共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目标

2011年,国家在《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体育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中指出:体育要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提升中国体育发展的水平和效益,改善发展结构和质量,促进体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加快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2010年3月,国办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该意见中的基本方针和主要目标提出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形成体育公共服务与市场服务相互结合、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无论是国家最新制定的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还是国务院办公厅的指导意见,都对体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确立新时期中国体育事业民营化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

民营化是中国体育事业改革的一个大方向。我们认为,我国公共体育事业改革的主要目标应当是:

第一,在重新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公共体育事业职能的基础上,将现有部分体育事业单位的项目和职能推向市场,使其向民营化方向发展,逐步调整、收缩和转换国家的体育事业职能范围,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包办全部体育事业的局面。

第二,实行国家体育事业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相分离,重新划分、调整和规范政府机构与体育事业单位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切实转换政府的体育事业管理角色与职能,改革体育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增强其发展活力,提高管理效率,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体育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现代体育事业管理制度,实现制度创新。

4 切实推进我国公共体育事业民营化改革

4.1 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我国公共体育事业民营化

我国公共体育事业有着其特殊的国情和历史背景,公共体育事业的民营化是一项巨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就决定了我国公共体育事业民营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和持续的过程。更何况我国公共体育事业的改革还刚刚处在起步的阶段。因此,公共体育事业民营化中要有计划、分步骤的加以推进,切不可冒然而进,避免引起较大的冲突,从而影响到改革的本身和社会的稳定。

4.2 民营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引入竞争机制

对于由政府实施的垄断而言,原则上应该取消,如果政府部门是富有效率的,那么就自然存在来自效率优势的进入障碍,政府也就没有必要用立法的特权去强化这一点,所以,进入限制本质上就是缺乏效率的一种反映,而非宣称的防止重复建设、防止沉淀成本,因为企业家不会比政府官员更缺乏经营上的战略眼光。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出现重复生产和沉淀成本的现象,只能说明重复生产和竞争导致的沉淀成本与由竞争和潜在竞争带来的收益相比要小得多,实际上我们观察到的重复生产和因过度进入所导致的巨大沉淀成本多是发生在存在严格审批的国有经济部门。因此,公共体育事业的民营化要求在公共体育产品和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原有的政府垄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4.3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民营化的途径

民营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委托授权是民营化最常用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将实际生产活动委托给民营部门,而由政府决定提供什么,提供多少,委托授权通常通过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贴和解除行政性进入管制等一系列的方式和方法。纵观欧美国家的民营化进程和实践,不难发现,在世界各国实际运作的哪怕是最简单的民营化案例都是综合运用多种民营化方式的结果。因此,我国体育公共事业民营化应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在公共体育事业民营化的过程中,结合实际,灵活地选择民营化的路径和方式,有效地推进我国公共体育事业民营化改革的进程。

4.4 建立监督机制,强化政府的监理职能

公共体育事业民营化后政府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监督问题,因为政府的职能已从划桨转向了掌舵,从运动员兼裁判员的双重角色转变成了单一的裁判员角色,政府的监督职能的重要性是由民营化的目的所决定的。如果本来应该由政府进行的行为政府却没有做,政府干预缺位的话,在利益驱使下的民营部门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和产品的质量势必大打折扣,最终损害到的是社会公众的利益,这有悖于公共体育事业民营化的初衷。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切实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能。

5 结语

思考我国体育事业民营化问题的核心应该放在竞争与垄断的选择上,任何民营化努力的首要目标就是将市场和竞争引入公共机构中,民营化意味着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中取消垄断,引进竞争,所以,问题的实质不是要公营还是要私营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削弱政府作用的问题,而在于要垄断还是要竞争,从根本上说是要不要坚持一个在全社会范围内衡量的效率标准的问题,许多政府活动被毫无必要地以垄断的方式组织和运营,我们一直在强烈地抨击私人垄断,却常常不假思索地、热情地接受政府垄断,这正是我们意识形态之中一个持久不衰的自相矛盾。

当然,我们还应当把国外的经验和做法与我国公共体育事业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力图从多个视角去分析和审视我国公共体育事业所处现状以及改革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努力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公共体育事业民营化之路。

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范文第6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数千年来,黄河以她博大的胸怀,甘甜的“乳汁”,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黄河文明。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与旗帜。

当前,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对加快黄河治理开发,维护黄河健康生命,推动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内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黄河治理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具有以下特点:

(1)悠久性。黄河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了人类的活动,在历史的长河中,黄河文化一直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2)先进性。这是由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早熟性和发达性决定的。

(3)辐射性。黄河文化以其博大胸怀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并不断地把自己的文明推向世界,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

(4)多样性。黄河文化涵盖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水利建筑、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

黄河文化在治黄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黄河文化与治黄事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黄河文化具有引导、凝聚、自律、激励、协调、支撑等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治黄事业的不断发展,黄河文化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1)引导作用。黄河文化如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能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满足人们向真、向善、向美的心理需求,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激发人们的创造潜能,将治黄工作者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潜移默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2)凝聚作用。黄河文化具有巨大的亲和力、感召力,能把治黄工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治黄事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他们在自愿认同的基础上,相互尊重,互相宽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凝聚团结合力。

(3)自律作用。黄河文化对治黄工作者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和自律作用,规范其工作、学习和生活行为,提高他们自觉遵章守纪的群体意识、自律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

(4)激励作用。黄河文化可在治黄工作者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产生极大的温暖感、满足感、荣誉感,进一步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满腔的热情干好各项工作。

(5)协调作用。黄河文化是治黄工作者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也是一种良好的“润滑剂”,便于统筹协调和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妥善化解各种矛盾,促进治黄工作者身心健康。

(6)支撑作用。黄河文化已渗透到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个方面,是保持治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重要支撑,可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与河流和谐发展。

传承和发展黄河文化,促进治黄事业更好地发展

(1)传承和发展黄河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是文明的灵魂,也是思想观念、理想信仰、道德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精神风范的集中体现。把传承和发展黄河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的各个方面,大力弘扬“团结、务实、开拓、拼搏、奉献”的黄河精神,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增强广大治黄工作者热爱黄河、保护黄河、维护黄河健康生命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2)传承和发展黄河文化,提高治黄队伍整体素质。黄河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高治黄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治黄队伍,是促进治黄事业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任务。大力弘扬黄河精神,增强治黄工作者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心,转变落后的发展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治黄队伍。

(3)传承和发展黄河文化,促进各项管理工作。黄河文化已渗透到治黄工作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精神,最终成为一种自觉的群体意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通过传承和发展黄河文化,有利于改变陈旧落后的管理观念,调整治水思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新理念,营造尊重河流、善待河流、保护河流的文化氛围;加强民主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完善各项管理体制和机制,坚持用文化的思维、理念和方法建立健全职业道德规范、岗位行为规范、文明服务标准、工作标准,以及目标责任考核、绩效考核办法等;大力实施文化兴黄战略,促进流域统一管理和社会管理,实行科学民主决策,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努力开创各项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4)传承和发展黄河文化,推动科技和创新工作。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认真进行治黄战略、治黄科学理论、黄河自然规律等重要基础性课题的研究,深入开展治黄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不断探究黄河治理开发与保护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和新工藝、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治黄现代化水平。人民治黄70多年来,正是在防汛体制、治河方略、防洪科技、泥沙研究、水土保持、水文水资源等方面的不断创新,才有力地推动了黄河治理开发事业的不断发展。

(5)治黄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黄河文化的繁荣。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文化建设不能脱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否则就会阻碍或破坏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治黄事业的发展是黄河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强大动力。黄河文化建设离不开治黄事业的发展,而且是治黄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没有治黄事业的大发展,就没有黄河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黄河的治理开发与管理保护的历程同时也是黄河文化演进和发展的过程,治黄事业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治黄实践活动,是黄河文化发展的沃土和源泉。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是黄河文化的有效载体,水利建设为黄河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黄河文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治黄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现代文化,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资源,促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提高文化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黄河文化。

弘扬黄河文化是治黄工作者的责任,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河、关注黄河、善待黄河、保护黄河,才能更好地推动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讨厌一个人的语句范文下一篇:体育课的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