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报告发展分析论文范文

2024-03-12

企业财务报告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核心,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成败。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要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阐述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管理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因此建筑工程企业要重视建筑公工程的关系,深入分析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現状,有针对地采取相应对策,消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忽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通信、水利电力等技术建设工程的逐渐崛起,推动了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行业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很多建筑企业只重视建筑工程项目的承揽量,忽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虽然一定数量的建筑工程项目承揽量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但是很多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较低、不断拖延施工进度,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成本,给企业带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建筑企业不重视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不仅会影响企业在良好经济环境下的发展,还会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公众形象,导致企业业绩下滑,因此企业要真正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转变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加强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保障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

2、忽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企业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加快施工速度,提升施工效率,在建筑行业中展示自己的优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是评价一个建筑企业综合实力最重要的指标,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一味追求施工进度[1],忽视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效果很差,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事故频发,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能满足建筑要求,并且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这不仅给建筑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影响了建筑企业在行业内部的信誉,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体制都不健全,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直接关系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以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为基础的,没有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很难保证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和水平。一些建筑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2],节省人力开资,削减了企业管理部门的人力和财力,影响了建筑企业管理部门的正常运行,忽视建筑工程管理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并且企业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多是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发挥出建筑工程管理的作用。

4、忽视安全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因此安全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忽视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一味追求施工进度,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经常出现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事故、机械损伤等事故,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给建筑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对策

1、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学习

建筑企业首先要全面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加强建筑工程先进管理理念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创新,构建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管理理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中,只有首先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才能让企业迅速把握市场先机把握优势,所以建筑企业想要不断发展,就必须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及时更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核心,直接关系整个建筑工程的成败,关系着建筑工程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3],关系着建筑企业的长久发展。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首先,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明确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建设都必须把施工质量放在第一位。其次,建筑企业要健全质量管理机制,设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周围的实际情况,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方案,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顺利进行。施工人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落实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加强建筑质量管理工作,严格监督和审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结合建筑企业相应的奖惩制度和责任制度,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最后,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基础,高质量的建筑材料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3、健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制度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健全建筑工程管理制度,首先,建筑企业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的配置,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配置适当数量的管理人员,完善管理部门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确保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中落实管理制度,使整个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和水平。

4、做好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工作,是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所有人员、物资、环境的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建筑工程使用者和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信誉。建筑企业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积极开展安全知识学习,鼓励建筑施工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并且在建筑工程明显的地方张贴安全标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安全有序进行。另外,建筑企业要不断完善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体制,层层把关建筑施工建设的安全管理工作,监督人员全面督促和检查建筑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完善安全生产和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培训制度,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结束语:

近年来,建筑行业在各个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结合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有针对地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建筑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新昌.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 门窗,2012,10:281-282.

[2]冯延业. 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J]. 商品混凝土,2013,01:92+95.

[3]陈志平. 试述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改进[J]. 江西化工,2013,02:275-277.

企业财务报告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应用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模型,分析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铝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中铝的竞争力、自身优劣势和所处环境。中国铝业虽然规模和产量巨大,但存在竞争力缺乏,定价权旁落,盈利能力低下的问题,并给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铝行业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等提高竞争力和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产能过剩;中铝;SWOT;发展战略

0 引言

自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中国铝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逐渐凸现,全行业趋于低利润或亏损的状态。日前国家出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产品供给方面出发,使供给侧的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推进国家经济改革。去产能、去库存,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品质量。因此铝行业也希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适应新常态下市场的需求变化。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在2012年净利润为亏损86亿。次年通过甩卖旗下资产获取收益近200亿资金。2014年大量减停产,亏损170多亿(图1)。中铝作为代表性产能过剩的铝企业,我们将以其为例,分析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铝企业的发展战略。

(资料来源:中铝历年年报)

1 波特五力模型建立

以波特的五力模型,从铝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铝产品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等五个方面分析中铝的市场竞争力:

①铝行业现有竞争者强大。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山东茌平信发集团属新建企企业,技术先进、成本低,竞争力强。

②潜在竞争者威胁较小。当前铝行业产能过剩,亏损严重,在“去产能”的政策下,无明显的潜在进入者威胁。

③铝产品替代品的威胁。在铝行业下游,铝产品存在被替代的风险。电力行业面临着铜的威胁,地产行业面临着工业塑料等的威胁。

④供应商议价能力上升。我国铝土矿资源约占全球总数的3%,但氧化铝产能达世界总量的近50%。铝行业长期过热发展,铝土矿受国际矿业巨头、国内地方政府的制约,铝企业话语权旁落。

⑤购买者议价能力上升。因近年来国际、国内金融动荡,建筑业以及汽车业等原铝核心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并随铝产能过剩爆发,行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导致购买者议價能力上升。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模糊量化数据的波特五力模型(图2,其中5表示竞争最激烈,1表示竞争很小)。

影响铝行业中竞争力的最大因素是因产品同质化导致的行业内部竞争。因此中铝企业首先在成本、资源占有、管理效率、技术及其人员等多方面超越对手;其次,在铝加工和应用方面投入更多的研发,扩大铝产品的适用范围,减少替代品对铝市场的威胁。

2 SWOT模型建立

我们先用SWOT讨论中铝所处的现状,包括自身的优劣势和环境中的机遇挑战,再根据当前情况提出中铝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下需要怎样调整决策、转变经营方式。

2.1 S——Strength

①中铝作为行业龙头的央企,在产品质量和企业信誉上拥有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

②背后有母公司——中国铝业公司的支撑使中铝在资金方面、业务重整方面更有优势。

③中铝公司进入稀有稀土、铜业等领域,能够缓和铝行业市场不景气的冲击。

④科研实力雄厚。中铝拥有一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一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两个博士后工作站,多项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2.2 W——Weakness

①中铝的自身体制问题,包括冗杂的组织结构、项目审批程序复杂,在付出了太多管理成本的同时逐渐失去了对市场的机会。

②生产成本高:中铝是老国企,历史负担较重,已建成的产能技术落后、效率低、污染严重。

③公司资产负债率偏高,产品盈利能力不强,若市场持续走低,会对公司财务产生重大影响。

2.3 O——Opportunity

①国家支持企业强强联手、上下游合并重组,对铝产品的出口也有一定的优惠政策。

②铝因其性能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和消费前景。目前我国人均铝的消费量约为15公斤,与世界发达国家人均25公斤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③西部地区资源有待大量开发,如新疆地区煤炭资源丰富,电费低,电解铝成本比内地低很多。④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国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速走出去。

2.4 T——Threat

①民营企业的威胁。2008年以后,民营铝企业凭借强大的成本优势进入铝行业,市场也在由原来的垄断格局向市场竞争转变。

②反倾销问题。美国、加拿大分别对我国铝型材进行了反倾销调查,中国与其他国家在铝行业的贸易争端此起彼伏。

③政策劣势。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国家加速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以稳定铝产能过剩局面。

④新修订国家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对企业的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依托SWOT模型的发展战略分析(见表1)

3.1 整合产能,增强核心竞争力

首先淘汰落后产能。落后产能不仅造成企业亏损,长期拉低了企业的竞争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划定标准强制引导落后产能主动退出。淘汰产能后回收的资金以及国家去产能的扶持资金可用于对其它工厂进行升级和转移。其次转移优质产能。在“去产能”背景下,将中东部产能向西部或国外转移,规避中东部省份的政策与环保限制,利用西部省份以及国外一些地区电力和人力成本低的优势。

3.2 延长产业链

产业链各环节的不均衡是国内铝行业竞争力低下和供求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延长产业链各环节建设,是中国铝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向上游发展自有矿山和自备电力减少对外部的依赖;向下游拓展高端铝加工,避免低端产品层面上白热化的竞争,健全铝行业产业链,增强整体竞争力。

3.3 提高效率与人均劳动生产率

国企僵化的制度和低效的管理一直为人诟病,必须扁平化组织结构、简化审批流程等,这是提高中铝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大劳动力市场化改革,实施岗位合并,剥离富余人员,培养复合型、工匠型人才,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

3.4 加强资本运作与创新

中铝作为铝行业的国家队和上市公司,要发挥好其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和融资强的能力。

4 结语

本文基于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模型的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铝行业的长期产能过剩下,淘汰落后产能,升级其他产能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调整企业战略,寻求新的盈利点也成为所有铝企业共同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 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02:12-17.

[2] 李智,原锦凤.基于中国经济现实的供给侧改革方略[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2-17.

[3] 王立国,王晓珠,付扬.铝工业行业产能过剩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08:9-25.

企业财务报告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现代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各类工程项目也呈现在人们面前,那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需要,是人们消费需要能力提升的标准,更是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最近几年,在市场经济不断开放的背景环境下,大批量具备技术、经济实力、管理能力的国际承包商进入我国市场。对于本土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来说,这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而在这一背景下,也迫使大量国内企业放眼世界,吸收国外相对优秀的工程项目管理策略。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项目管理能力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于此,要意识到如何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快速发展,如何提高技术管理水平、如何改进自身缺陷,如何在市场中赢得更多实例,如何提高施工质量,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是当前建筑工程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更需我们努力提高建筑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以便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策略分析

一、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市场环境表现出更为激烈的竞争趋势。针对大部分现有施工企业来说,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现象十分明显。在工程项目中,事前、事中控制能力较低,不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发生问题的主要根源,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也是很大一部分原因。因此,要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动态质量管理。

(一)市场缺少相关规划

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与企业内部环境有关,更与企业外部发展环境紧密相连。现阶段,虽然国家对建筑业市场进行法律上的规范和管理,但是很多建筑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并没有从根本上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和政策制度法规,落实不到位、贯彻不到位的现象十分明显,存在着严重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现象。相比国外建筑工程企业来说,由于受到关系人情等的影响,还有很多熟人管理、熟人采购等各种因素制约,而很多业主为了追求更好品质,无论工程结构难易、工程大小、层次高低,都明确要求要让一级企业参与其中,甚至明确指定一级项目经理、一级建造师都要参与其中。这样一来,很多低水平项目经理难以承担施工任务,导致了差别化竞争的缺失,这也迫使大小企业、高低资质不得不同时进入到更低层次的工程项目中,进而加大了市场混乱程度,导致了市场的无序化竞争,很多工程项目企业以无资质冒充有资质、低资质挂靠高资质等手段来谋取更高的利益。与此同时,建造师资格证书出借等现象屡禁不止,但由于建筑业本身所具备的特性,也就决定了市场分配中,需要更多的规范化运营和管理。针对建筑业本身来说,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辅助工具、手工作业等多为基本手段,而其市场准入壁垒较低,再加上高利益的驱使,就会使得更多中小企业、个人涌入其中。

(二)人员质量意识较差

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中,能够看到,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质量监管意识较差。所谓质量意识,明确了人们对工程质量的态度、认识,是上述二者关系的综合表现。质量管理意识是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基本前提。如果工程项目企业中,管理高层没有对质量问题给予高度重视,而是将重点放在工程进度、工程利润之上,缺少高质量、高效益的超前意识,就会导致大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缺少明确的质量目标。当前,大部分建筑行业领导秉承着“质量第一”的口号,但是其仅仅停留在口头层面,并没有落实到实际层面,更多的企业领导者将重点放在了保证工期、抓进度的层面,很少关注质量提高,而高层领导人管理意识不强、质量监督层工作存在很多困境,进而影响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建筑单位行为不规范

计划经济体制的环境下,市场发展并没有步入正轨,而很多建设工程的业主不是完全法人主体,合格的市场也没有充分建立起来。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很多建设单位不具备法人主体效力,施工单位选择、建设资金使用等存在明显不足,甚至不能自行决定资金使用,体制建设、制度建设中会受到主营单位的限制,在承担责任、承担任务中存在很大不足,这不仅破坏了承担双方的公平交易关系,也导致了市场意识的进一步破坏,影响并阻碍了市场机制的建立。除此之外,片面追求低成本、低造价使得责任机制不够健全,在追求高标准、高效益的基础上,出现了短工期现象,更进一步地影响了建设单位工程承包,以及工程质量的提高。更有的工程项目中,存在着一个项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施工队伍。针对这一现象,使得工程项目缺少统一规划管理,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施工质量的提高。基于我国现行的建筑质量评定标准,单位工程项目中,如果有一个分项或分部工程存在问题,那么整个工程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格工程。

(四)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

现代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还存在着设计单位行为不规范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建筑质量出现问题,会被认为是施工质量的问题,因为大部分问题都是由于管理不到位、施工不到位、设计不到位引起的。这根源于大部分设计单位都是按照工程项目承包者的项目规划而进行设计的,因此在内部工程项目管理中,难以形成固定搭配,即便那些設计人员不熟悉工程设计,也很难有新的工程设计师介入,这样就不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设计优势之间的互补作用,进而影响工程设计总体质量。而相比之下,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又决定了其管理中,必须要建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针对当前工程项目管理来说,其质量检验是每年都要进行的,但是时间间隔较短,这样一来,就为质量事故埋下了隐患。

二、加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建议

与传统工程项目监管相比,现代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展现出了明显的不同,首先,其是一种动态化、全方面、系统化的管理过程,更多地强调了对现状的分析。基于此,就应该从其管理现状、管理手段入手,从根本上对其质量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以此给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一)政府要强化政策监管

针对我国当前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情况来说,其不仅会受到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还会受到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从工程项目管理角度来说,其会受到政府市场宏观调控的影响,会受到外部监督管理体制的影响;而针对政府主管部门来说,更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根本上的管理,要在施工监督管理体系中,抓好开工前审查承工资,对承包单位资质等级进行严格管理,并要在施工中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在完工后,还要对工程质量进行认定,对工程完成情况进行审查,要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建设单位、建筑构件生产厂家统一监督管理的做法,要从根本上保证政府的监督管理,要真正将管理落实到实际层面,要让每一个参与到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企业都对工程质量负责;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来说,要明确责任分工,在确定主要工程设计方案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询问专业人员意见,要严把质量关。设计中,还要严格对招标队伍进行选择,选择质量信誉好、报价合理、质量水平较高的施工队伍。众多事实和经验表明,施工队伍的好坏,对于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专业的负责人能积极主動与材料供应商、工程设备厂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工程的监督管理中,便能有效发挥建筑工程项目的优势,并从根本上促进工程的监督管理。

(二)企业要加强质量意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提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强化管理人员质量意识着手,利用基本理论、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管理手段等综合方法,促进管理层、领导层、管理层、监督层、操作层间的紧密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并树立质量管理意识,推行全面管理、精细化管理,从根本上利用系统化方法和概念,对工程质量体系进行严格把控,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不同环节、不同部门高效地组合在一起,促进职责、任务、权限等管理体系的建立。

想要从根本上促进这一体系的建立,就应该利用系统化的方法、概念,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各个部门高效率地组织在一起,形成职责权限明确、任务明确的统一化整体。为了从根本上落实这一职能效果,还应该明确责任,落实管理责任,树立质量监管意识,牢固管理观念。相应的,还要让不同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积极承担起本部门的工作责任,让其在担任本岗位责任的基础上,严把工程质量关,要在充分发挥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强调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要将质量意识落实到每一个工程施工阶段,要在每个环节、每个领域、每个阶段都要做到严格审查,要将工程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要建立风险押金保障机制,要签订质量承包责任书,要激励、制约工程项目经理,要完善质量监管体系,要对项目经理进行监督,要树立企业形象,要创造优质工程,还要将上述内容作为考察项目经理的重要指标,要从根本上落实“以包代管”的管理措施和手段。

(三)要加大对工程项目的审查力度

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与工程设计紧密相连,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阶段,相对合理的设计规划不仅能直接影响建筑产品质量,更能降低工程事故的发生率。相应的,针对网络的调查数据现实,当前有关的工程事故调查中,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事故都来源于工程设计的不到位。因此,加强工程设计管理显得至关重要,而对于设计者的资格审查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前,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相关设计比较严格,包括了设计方案审核、设计方案规划,甚至还强调了设计方案的防火性、安全性等,因此,设计质量的审制、专业间的会审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相关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更要对建筑材料、工程设备进行严格把关,限制业余设计,严禁非法出让、设计图章,强化设计服务体系的建立。同时,政府部门要建立质量监督站,以便更大限度地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消除质量隐患。

三、结语

市场对外开放的环境下,我国众多工程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国外企业进入对我国工程项目市场管理形成了巨大冲击;另一方面,我国国内市场也面临着走出去的困境,如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提高企业竞争力也已逐步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问题。在全球化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工程类企业要以提高质量管理水平为基本前提,要提升建筑行业竞争优势,要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基于此,本文从建筑行业整体现状出发,对项目质量管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提升项目质量管理的方法,为更多企业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段志成.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作用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陈勇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9).

[3]董格.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5,(08).

作者单位:

灌云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企业财务报告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物流企业服务的道德目标是卓越服务,即使企业服务主体拥有企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情怀;拥有超越自身经济利益的道德使命和目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通过企业服务行为来展现其道德目标,从而达到卓越服务。

关键词:企业服务;卓越;道德目标

On the Moral Goal of Logistics Services Business

Dong Jianbin

(Shanxi Housing Fund Management Center’s Office)

卓越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美国管理学者米勒认为:“卓越并非一种成就,而是一种精神。这一精神掌握了一个人或一个公司的生命与灵魂,它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学习过程,本身就带有满足感。”卓越是一种道德境界,“追求卓越实质上就是追求道德”。所谓企业服务,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一定目的,依据一定的经济原则和道德准则所进行的服务实践活动。卓越服务之所以能够成为企业服务的道德目标,是因为企业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企业服务既是一种经济实践活动,又反映着企业服务主体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美国著名学者、服务研究专家利奥纳德·贝利在研究了14家世界上最优秀的服务性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后指出:“尽管这些样本公司都获利颇丰,但利润本身并不是价值观念的内容,而是其结果。”

企业服务作为组织的一种实践活动具有特定的目标,离开了目标,企业服务活动就会失去价值和意义。企业服务目标是企业服务活动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企业服务目标的种类很多,它具有多重性的特点。

一、企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二是指一部分人的发展不应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显然,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内在地包含了人类社会应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方面同时取得进步的道德要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就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合作而不是将自然作为人类统治的对象。

本文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服务的道德目标,是指企业服务应当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为自身的道德发展目标,从而实现企业服务的卓越追求。企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企业服务的绿色化为基本手段的。随着现代企业服务的迅速发展,企业服务的绿色化成为企业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绿色时代的到来对企业服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企业服务主体在服务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由于绿色企业服务能有效实现企业服务效率、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以及环境效率四个方面的平衡,具有重要的伦理道德价值,因此,开展绿色企业服务是实现企业服务可持续发展道德目标的基本手段,是企业服务走向卓越的重要条件。

所谓绿色企业服务,是指企业服务主体以生态道德作为企业服务哲学,以绿色服务文化为道德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力求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要,以实现企业服务生产者、企业服务消费者、社会、环境四方利益的统一,实现企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无论是生产服务、流通服务还是消费服务,无论是售前服务、售中服务还是售后服务,企业服务主体都必须以符合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原则为服务导向。

企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它实质上是企业服务主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的道德责任,要处理的是企业服务与自然环境的道德关系。企业服务应当顺应世界经济绿色化的发展趋势,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这就要求企业服务主体将其生产经营活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相联系,树立绿色服务观念,从事绿色经营,使服务与环境有机统一。这就要求企业服务主体在服务经营管理中根据可持续发展道德目标的要求,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身心健康,从企业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着手节约资源和能源、防污、减污和治污,以达到服务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有机统一;企业服务主体不断提高绿色服务意识、绿色服务理念和绿色服务价值观,积极推行绿色管理,在传统的企业服务管理之中融入环保观念,注重对人类健康、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管理,积极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绿色、文明的企业服务环境。

二、企业服务自身利益的超越

利益,本文主要是指物质利益或经济利益,是经济活动和道德活动这两个不同社会范畴的中介和连接点。也就是说,利益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可以作为经济范畴出现,它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具体表现。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这实际上就已经揭示了利益的本质。在道德活动中,利益是任何道德范畴的基石,所谓“利益是道德的基础”,其含义实际上应该是,社会经济关系是道德的基础。

大多数服务性企业,尤其是国外知名服务企业,都将自己的服务目标定位于确保他们的顾客得到卓越的服务,不仅要满足顾客的需求,而且要超越他们的期望。那么,怎样的服务才算得上“卓越的服务”呢?本文认为,首先,企业服务主体要明白服务卓越与否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消费者对服务满意与否同样是由消费者自己决定的。其次,“卓越”并不仅仅是一般的符合标准,应当从消费者的目的和愿望出发,超越一般的标准,超越自身的经济利益,努力追求完美。实际上,卓越服务的道德目标就在于企业服务具有超越自身利益的使命和目的,在于所提供的服务真正符合消费者的需要,甚至这种服务超过了消费者的期待。真正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就是“创造顾客感知价值”,创造顾客感知价值就是要“突出顾客的价值优先,需要与顾客建立情感上的沟通,赋予顾客与众不同的优越感”。创

造顾客感知价值需要实现优秀服务向卓越服务的转变,需要企业服务主体能够超越自身的经济利益,更多地创造顾客服务价值。这里的优秀(G o o d)是指“优质的、符合标准的”,而卓越(G r e a t)则是指“伟大的、杰出的”。能够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服务产品,能够为企业创造长久利润的服务可以说是优秀,但不一定是卓越。卓越应当是对利益的超越,意味着能合乎道德地对待利益相关者,即尊重他们的权利和正当的利益要求,公正地对待他们。因此,卓越具有明显的道德意义和道德关怀。美国著名的管理学权威吉姆•柯林斯(Ji m Col l i n s)就曾指出,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需要核心价值和一个超越盈利的目的,再加上一个保持核心或激励进步的关键动力”,这些核心价值观包括“技术贡献,对个人的尊重,社会责任感以及一种深深的信仰:利润并不是公司的根本目标”。因此,拥有超越自身利益的使命和目的的企业服务主体往往是从自身的社会使命、社会责任,而不是自己的利益要求来认识企业服务的道德目标。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 e t e rF.D r u c k e r)所指出的:“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事实上,企业的目的必须在社会之中,因为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那么,企业服务主体在社会中的道德使命是什么呢?就是超越经济主体自身的经济利益,为社会提供卓越的服务。加拿大布鲁克大学的托马斯•莫里根(Thomas M.Mulligan)教授认为:“企业的道德使命就是运用所能获得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人类世界更加美好而创造产品、服务和机会。这一使命比企业可能行驶的其他任何职责都重要。”当企业服务主体能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在为社会的进步、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时,同时就是超越了自身经济利益的追求时,他往往就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正如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Peter M.Senge)所指出的:“当人类所追求的愿景超出个人的利益,便会产生一股强大的力量,远非追求狭窄目标所能及。”

以上对企业服务道德目标的分析表明,企业服务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它还是一个价值选择、道德实现的过程。企业服务目标中总是包含着道德价值观念的选择与取舍,其目标的有效实现也总是依赖于一定的道德条件。因此,企业主体在确定企业服务目标时,应该自觉地把企业服务与伦理道德、企业服务的非道德目标与道德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让企业服务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服务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真正实现超越自身经济利益的道德使命和目的。

 总之,作为企业服务道德目标的卓越服务,要求企业服务主体拥有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情怀和超越自身经济利益的道德使命,这意味着企业服务主体在企业服务过程中应当以较高的道德标准来处理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通过良好的企业服务行为来展现自己的伦理道德品质,从而创造卓越服务。

作者单位:陕西省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办公室

参考文献:

[美]利奥纳德•贝利.服务的奥秘:持续商业成功的九种驱动力

[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152-155.

企业财务报告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集团经历了多次战略整合,各级政府在历次战略整合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基于市场失效、组织失效理论和加欣克伦模式的要点,剖析中国政府在汽车集团整合中的干预及其成效,研究发现中国政府主导着整个汽车集团的战略整合,包括外商合作伙伴的选择,其干预的整体成效是积极的,不仅克服了市场失效,而且正面验证了加欣克伦模式,促进了中国汽车集团做大做强。

关键词:汽车集团;战略整合;政府干预;成效

一、问题的提出

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规模经济性产业,其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最终会采取集团化运营(李显君,2005)。与国外汽车企业集团相比,我国的汽车集团虽然发展迅速,但生产规模过小,不利于降低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早在1997年,美国三大汽车集团的汽车产量就已经突破年产900万辆,其中产量最少的克莱斯勒公司也已达到年产170万辆规模。而2007年,中国最大的上海汽车集团的总产量才只有156万辆,尚不如十年前的克莱斯勒。市场结构方面,2007年我国共有汽车生产企业117个,其中规模最大的三大汽车集团产量总和仅占市场份额的47%,而2005年日本汽车年产量名列前三位的企业集团市场份额之和就达到了80%以上,美国是90%以上。集团生产规模偏小、自主研发能力弱,加上行业集中度低,使得战略整合成为中国汽车集团发展的必要选择。

在整合过程中,有三条路径选择:其一,通过市场的力量调整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但这种方式需要承担市场失效的风险;其二,政府强势管制,形成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方式已被证明不成功;其三,政府与市场共同分配社会资源,政府通过行政干预和产业政策指导扮演其角色,日本汽车集团发展的成功经验证实了这种路径的有效性(李非,1994)。

回顾中国汽车集团的整合之路,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三大三小”,发展到如今的“四大四小”,虽然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政府通过直接干预支持了企业集团的发展(林云,1998;银温泉,1999)。然而,有些学者却持不同的观点,例如南晓莉(2005)从四个阶段回顾了建国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概要和发展过程,她认为政策制定者应充分考虑到政策实施的效果与成本,以市场机制为主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目前政府的干预太多。陈信元(2006)通过分析刘永行“炼铝”案例,认为政府管制导致了资源配置的失效,由此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和不确定性。

学术界对于政府在企业集团发展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存在着不同观点,虽然日韩等国家汽车集团的成功验证了政府干预的合理性,但是否适合中国汽车集团的发展,值得研究。本文针对中国汽车产业中企业集团的战略整合历程,运用加欣克伦模式要点,剖析政府在其中的干预行为以及成效。

二、汽车集团的组建过程与加欣克伦模式

在世界汽车行业发展过程中,欧美的汽车集团与日韩的汽车集团发展过程代表了两种模式,前者是依靠市场的力量,依靠“管理调节”这只看得见的手,展开横纵向联合,无论是德国的大众汽车、还是美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商,都遵循这个模式;而后者则是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另一只看得见的手——“政府干预”,后起直追,领先于欧美的汽车集团,丰田、日产、现代等汽车制造商已经称雄于国际市场,与欧美汽车集团同台竞争。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指政府通过某种机构,运用某种方式和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有目的的组织和控制(徐向艺,1993)。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应发挥的作用,学术界长期存在争议。古典学派的亚当•斯密(1776)在其《国富论》中指出,在自由制度下,政府只应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其职能仅在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建设并维护某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保护私有财产等。而凯恩斯主义则强调放弃自由放任原则,扩大政府功能,实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凯恩斯,1963)。

随后的新古典学派以及新制度学派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他们的观点。1962年,美国经济史学家加欣克伦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后发优势理论,日本学者将这一观点称为“加欣克伦模式”(李非,1994)。加欣克伦认为工业化前提条件的差异将影响发展的进程,后进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经常受到来自先进国家的竞争威胁,故其企业的规模,从一开始就不得不大规模化。一个国家相对落后程度越高,其后的增长速度就越快。之所以如此,在于这些国家具有一种得益于落后的“后发优势”(Advantage of Backwardness)。在加欣克伦理论的基础上,阿伯拉莫维茨提出了“追赶假说”(郭熙保等,2002),并且指出后发优势并非自发性的,而是一种潜在的优势,只有在一定的限制下才能成立。第一个限制因素是技术差距,它是经济追赶的重要外在因素。第二个限制因素是社会能力,即通过教育等形成的不同技术能力,以及具有不同质量的政治、商业、工业和财经制度,它是经济追赶的内在因素。而在社会能力中,政府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加欣克伦模式在日韩企业集团的发展中得到了验证,李非(1994)重点研究了日本的企业集团,他发现加欣克伦模式的要点在于依靠日本政府干预的企业大规模化,是从重要工业部门开始的(包括汽车行业),通过大举导入先进国技术成果的、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日本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干预角色,其行政指导和产业政策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只有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才能追求经济效率,才能代表日本与欧美企业抗衡。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日本政府与欧美诸国政府相比,有效地克服了中央政府“介入”市场经济的局限——政府的失效。在政府的扶持下,日本的汽车集团迅速增大企业规模,获取后发优势,这对落后国家有重大启示。

钱平凡(2003)曾经通过对墨西哥、西班牙、加拿大、巴西和韩国五个汽车工业发展后起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历程的分析与研究,把后起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式概况为两种基本模式:完全开放模式、自主开发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中,各国政府的作用都不可否认。尤其是朱晶(2008)比较了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工业,认为虽然日本和韩国汽车发展之路不尽相同,但是两国政府干预在本国汽车业的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三、汽车集团战略整合政府干预的历史分析

中国的汽车工业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进步而发展壮大的。改革开放前,我国汽车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统计资料表明,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简称“一汽”)投产到改革开放前22年(1956-1977),全国汽车生产累计125.25万辆,其中轿车1.22万辆。而改革开放30年间(1978-2007),全国汽车生产累计5 595.46万辆,其中轿车2 139.22万辆。这一期间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生产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的格局显现。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快速增长,年产值迅速突破百万辆,直逼千万辆。轿车年产量也于21世纪初突破百万辆,2007年的产值接近500万辆。本文的历史分析从改革开放的1978年开始,根据中国汽车集团的发展以及战略整合的实践,分四个阶段剖析政府的干预行为。

第一阶段:中国汽车集团的孕育和萌芽阶段(1978-1985年)。在这段时期,由于传统管理体制有所松动,国有汽车企业的自主权扩大,一汽和中国第二汽车集团(简称“二汽”)率先出现扩张,开始出现经济联合体(赵曙明,2002)。针对这种现象,1980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动经济联合的暂行规定》,对横向经济联合的意义、原则、组织管理、政府作用及相关政策作了规定。政府对经济联合体的认可和推动,促进了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横向经济联合的健康发展,为汽车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汽车业的合资发展之路也从这一阶段开始。1978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明确批示合资经营可以办,“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奠定了未来30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合资发展道路。1984年1月,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合资经营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开业,中国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诞生。1985年,中德合资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国内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诞生,标志着中国的现代轿车工业的开端。同年3月,国家批准广州汽车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巴黎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建立合资企业。在国家的鼓励和推动下,一汽、二汽开始横向经济联合,中外合资企业诞生,是中国汽车集团的孕育阶段。

第二阶段:“三大三小”布局形成阶段(1986-1993年)。这一阶段,中国的汽车集团开始形成并进行战略整合。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中首次提出:“根据加快交通运输建设的要求,要把汽车制造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争取有一个较大的发展”。为汽车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汽车工业的改革奠定了政策基础。1987年7月,国务院北戴河会议专题讨论发展轿车工业问题,确定一汽、二汽、上海汽车工业集团(简称“上汽”)三个轿车生产基地。加上当时已经建成的北京吉普、天津夏利、广州标致三个小型的轿车生产基地,中国汽车工业的“三大三小”集团从此形成。在国家的引导和政策的鼓励下,“三大三小”开始整合国内外的资源。以一汽为例,为扭转我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落后局面,于 1986年以投资分利、有偿兼并的方式与吉林、长春两市的四个地方企业在东北部建立了6万辆轻型车生产基地;1993年又兼并了哈尔滨轻型车厂,短短几年间生产能力由规划的6万辆提高到了15万辆。

在合资企业整合零部件生产体系推动零部件生产当地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政府表现出了不同的干预行为。上海市政府为了加快建立桑塔纳的国产化配套体系,于1986年9月成立了上海桑塔纳轿车横向国产化协调小组,主管配套国产化工作。1987年,又成立了“上海市支援上海大众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协调办公室”。这一年12月召开了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会议,100多个企业参加了会议,落实了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配套规则和厂点。1988年7月1日,上海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共同体成立(王志乐,1996)。桑塔纳国产配套体系的建立,一方面造就了桑塔纳在中国市场长达10多年的辉煌,另一方面借助于产业的立体关联效应,在中国建立了整套完善的零部件工作体系,夯实了汽车工业发展的根基。在随后的合资化浪潮中,国内几乎所有的轿车生产厂商,都从上海大众的零部件配套体系中获益(张雷,2007)。与上海市政府的积极干预不同,广州市政府则明显做得不够。虽然广州标致失败的原因很多,但是政府对标致轿车项目的实施长久以来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和强有力的组织措施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标致轿车的国产化速度一直很慢,直到合资的第10年才达到65%,而上海大众桑塔纳在合资的10年内国产化率达到近90%。

第三阶段:中国汽车集团战略整合加速阶段(1994-2003年)。这一阶段,中国汽车集团的发展及战略整合的速度加快,之前“三大三小”的格局也发生了一些改变。1994年3月,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汽车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制定目的是“为把我国汽车工业尽快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改变目前投资分散、生产规模过小、产品落后的状况,增强企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产业组织的合理化,实现规模经济”。政策目标的第2条就是“国家将促进汽车工业投资的集中和产业的重组,重点解决生产长点多、投资分散、审批项目乱、重复引进低水平产品、定点厂建设及国产化速度慢的问题。”

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推动下,中国的汽车集团加快与国外的汽车企业实现资源上的整合,建立合资企业。1997年3月,中美合资“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暨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的合同和章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字,同年5月,成立六年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全部建成。同为“三大”的东风集团,于2002年与日产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71亿元,打破我国汽车合资企业投资额的记录。“三小”也继续合资的进程,与标致合作失败的广州汽车集团(简称“广汽”)在国务院领导的支持下重新选择合作伙伴,组成了广州市汽车工业领导小组,时任市委书记的高祀仁亲自出任组长,林树森市长和主管汽车工业的张广宁副市长为副组长,开始处理与旧伙伴的关系和选择新伙伴的工作。最终,广汽确定了与日本本田公司合作,双方按50:50的出资比例合资,于1998年6月30日成立了“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此外,2000年7月,中日合资的“天津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在天津奠基;2002年,北汽集团与韩国现代合资成立了“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为了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业中的大型企业集团开始在国内进行并购重组,整合分散的资源。2001年7月19日,上汽集团通过国有资产划转的方式,受让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75.19%的股权,将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改组为“上汽集团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使之成为上汽集团中的新成员,上汽五菱的产品和发展从此纳入上汽集团统一发展战略和规划。更令人瞩目的是一汽与天汽的资产重组,实现了强强联合。2002年6月14日,一汽集团与天汽集团签订重组协议,一汽以现金方式受让天汽集团持有的下属华利公司75%的股份以及夏利公司总股本的50.98%。通过重组,一汽与天汽实现了优势互补,一汽借此与丰田实现了合作,这是“加欣克伦模式”在中国应用的案例,没有政府的支持和干预,合作是不可能完成的,正如天汽董事长张世堂说:“此次合作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的引导和积极作用非常大”①。

第四阶段:新一轮的战略整合以及“四大四小”布局的形成(2004年-至今)。2004年,为适应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的新形势,推进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面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国家发布实施了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再次明确指出“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产业集中度,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力争到2010年跨入世界500强企业之列”。在新的产业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汽车企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战略整合,并最终形成“四大四小”的新格局。这段时期整合的主要特征有:整合规模更大以及注重提高专业化水平。

2007年12月26日,在政府的积极干预下,上汽与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南汽”)正式签署全面合作协定,中国汽车史上最大的重组案例敲定。上海汽车将出自20.95亿元购买南汽的控股股东——跃进集团的整车和紧密零部件资产,跃进将持有上海汽车3.2亿股股份和东华公司25%股份。“上南合作”具有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成为组建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实力的特大型汽车企业集团的一个典型,起到推动汽车工业调整的示范作用。在上南合作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积极引导配合,最终突破了地域发展思维的限制,实现了生产要素跨地区的流动,是一个双赢的结局(王静,2008)。汽车集团的横向整合扩大了企业规模,帮助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

新一轮的整合使得“三大三小”的格局不复存在,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指出: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四大)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中国重汽(四小)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并希望“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至此,我国汽车工业的“四大四小”汽车集团布局形成。

四、汽车集团战略整合政府干预行为的成效

在政府的引导下,经过四个阶段的发展以及整合,中国的汽车集团无论在规模,还是在自主创新能力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第一,从产量分析其发展成效。以一汽为例,1978年一汽生产汽车5.82万辆,实现工业总产值9.84亿元,实现利润2.03亿元;2007年,生产汽车146.49万辆,完成工业总产值2 306亿元,实现利润118.30亿元。2007年与1978年相比,汽车产量增长24.66倍,工业总产值增长234.23倍,利润增长58.22倍。1978年,全国汽车总产量只有14.9万辆,而现在,我国已有一汽、东风、上汽三家年产销量过百万辆的大型汽车集团,长安、北汽、广汽三家年产销量达到50万辆以上的汽车集团以及奇瑞、华晨、哈飞、吉利、江淮、长城、昌河、江铃、比亚迪、中国重汽十家年产销量超过10万辆的汽车集团。

第二,产业结构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坚持以市场为主导的同时,政府积极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整合要素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行业集中率指数CR4由1987年的32.5%上升到2007年的56.7%,2007年的更是达到了78.19%。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第三,汽车集团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增强,自主研发的模式呈多样化。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增长迅速,2001年,汽车工业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为58.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38%。而2007年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已达308.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也上升到1.8%。目前已经形成的有: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从模仿到自主创新,以华晨金杯为代表的外包委托、自主研发,以上汽、南汽为代表的收购国外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自主研发,以一汽为代表的开放合作、自主创新,以长安为代表的以我为主、自主开发,以江淮为代表的整合全球资源、造世界车的自主研发,以神龙为代表的联合研发、自主创新,以广州本田为代表的国际化视野、本土化设计的自主研发、自主品牌。这八种模式的产品研发都取得长足进步、自主创新取得显著成效。企业集团和中外合资企业先后建立汽车工程研究院,聚焦专业人才,采取产学研结合和国外专业设计公司合作的方法,精心设计开发,形成自主研发的体系竞争力②。

五、研究结论

有关克服市场失效和组织失效的对策,学术界一直在探索,本文的分析表明,政府的干预不仅克服了市场失效,而且正面验证了加欣克伦模式,即政府的干预是必要的、有成效的。当然,必须强调的是政府干预并不否认市场竞争的作用,两者各自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从中国汽车企业集团的组建和整合过程中看出,政府的干预仅仅体现在组建汽车企业集团、指导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上进行了有序的干预,恰到好处、适时而不是事事,通过干预弥补了“市场失效”和“组织失效”,尤其在资源配置、消除市场障碍、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政府并没有对每个汽车集团的日常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进行干预,包括汽车车型的开发、技术创新和营销策略等经营活动,都是企业主导。市场通过“看不见的手”引导资源向经营好的企业集中,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企业家精神在汽车集团的战略整合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一汽的前总经理竺延风、广汽的总经理曾庆洪,以及打造自主品牌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等,他们通过实际的战略行为推动了集团的整合,影响了汽车业的发展。

总之,在借鉴加欣克伦模式的理论要点展开分析之后发现,发展中国家政府介入企业集团的组建过程中,通过政策扶持,可以使竞争优势不强的企业快速追赶先进企业。从中国汽车集团战略整合中政府干预的历史分析,政府的干预并没有阻碍汽车集团的发展,恰恰是没有干预反而致使产业发展缓慢(例如广州标致),而干预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上海大众)。政府一方面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汽车集团建立合资企业以及重组国内的资源进行扶持、引导,尤其是两次汽车产业政策的颁布实施,推动了中国的汽车集团做大做强。另一方面,在汽车集团的整合过程中,政府也积极参与和干预,主要表现在推动合资企业整合零部件生产体系以及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的流动。通过对政府干预成效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中国的汽车集团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研发能力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注释:

① 资料来源: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网站新闻中心http://www.faw.com.cn, 2002-06-21)。

②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08:13.

参考文献:

[1] 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述评[J].山东社会科学,2002(3):15-20.

[2] 李非.企业集团理论•日本的集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9-11,301,303.

[3] 李显君.中外汽车集团体制模式选择比较[J].汽车工业研究,2005(8):14-17.

[4] 林云.我国企业集团形成中的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J].中国工业经济,1998(6):36-39.

[5] 南晓莉.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分析与展望[J].大连民族学院院报,2005(11):80-83.

[6] 钱平凡.后起国家汽车工业发展模式与政府作用的比较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3(2):51-56.

[7] 王静.我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以上南合并为案例进行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7):98-102.

[8] 王志乐.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279.

[9] 徐向艺.论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干预[J].理论学刊,1993(4):23-28.

[10]银温泉.我国企业集团发展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1999(6):34-38.

[11]张雷.厂商的密集性进入与产业链纵向关系治理[J].当代经济科学,2007(9):119-123.

[12]朱晶.日、韩汽车产业发展国际经验的总结及对我国的启示——兼论幼稚产业的发展[J].时代人物,2008(7):63-65.

[13][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7.

[14][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23-324.

(责任编辑:石树文)

企业财务报告发展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技术不断的发展,其经济活动也日渐复杂,在这种新的环境之下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的优势显现出来。如何更好地经营好一个企業,应该将正确客观地对企业的各种经济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作为前提,发挥其优势,避免错误,保证企业更好的运转。

【关键词】财务报告 企业财务

一、利润分析

(一)集团利润额增减变动分析

1. 水平分析 在对于企业的利润额增减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时,水平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产品销售的利润、产品销售的毛利润等进行分析。通过不同形式的分析方法将企业的经营状况呈现出来,通过具体的数字得出其经营之后的效果。

2. 结构分析 将水平分析得出的各项指标作为基准,分析其经营成果并且对于具体的利润比例进行归纳,将盈利能力与产品销售利润、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利润等指标的变动综合一起考虑并且进行研究,综合的探讨利润额的变动状况。

(二)各生产分部利润分析 生产本部(分厂)利润增减变动分析

1.生产本部(含分厂)利润增减变动分析: 分公司利润增减变动分析:将本部的利润总额与同期近几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利润总额变动的具体原因,并且针对营业外收入和补贴收入的变动情况整体分析。结合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类型成本,经营销售过程中的各类费用的变动状况,分析本部的利润构成以及变动。

2.一季度分公司利润增减变动分析:首先将分公司的利润总额与同期相对比,简单地得出利润变动原因,接着对于产品的销售利润与同期近几年相对比得出变动原因分析结果,最后结合销售收入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将产品销售的毛利润涉及到的各类费用综合考虑得出分公司利润变动情况以及相应的原因。

二、收入分析

(一)销售收入结构分析

销售收入的结构进行分析时主要依据销售区域在近几年之内同期的销售情况进行对比,可能涉及企业内部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出口贸易为企业带来的收入情况、国内的总销售额带来的收入等,依据对比得出的结果得出销售收入结构的分析情况。

(二)销售收入的销售数量与销售价格分析

涉及销售收入中的销售数量和价格的问题分析,就应该微观的去研讨分析企业在运转过程的各项收入以及费用成本。

(三)销售收入的赊销情况分析

赊销是现今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不得不面对问题,可以说赊销存在一定的风险,要保证产品在生产加工之后不会在企业形成积存,赊销也是一种销售方法,所以对于赊销的分析直接关系到销售收入的情况,在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代理商、各地代表处以及相关办事处的赊销情况。

三、成本费用分析

(一)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在对企业的产品销售成本进行分析时,应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部销售成本完成情况的分析,主要涉及各地各区和分公司在销售过程中的成本,对其进行分类统计以及汇总;二是单位的产品材料的使用情况对于产品成本的影响;三是销售区域的销售成本对于总成本的影响情况。

(二)各项费用完成情况分析

在企业中对费用进行分析时三项期间费用是必须考虑的,对于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内部涉及到的变动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在销售费用中涉及到运费、工资以及其他项目的变动情况和运输费、包装材料费用等变动的情况通过数字清晰的显示出来。

四、现金流量表分析

(一)现金流量表增减变动分析

在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时,首先考虑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同期相比较的变动情况;接着对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给予具体的分析。

(二)现金流量分析

对现金流量进行具体的分析过程中注意经营活动中的现金净流量表示企业经营的收入情况与相关支出的抵补情况。

五、有关财务指标分析 有关财务指标分析

(一)获利能力分析

对于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多方面的考虑企业经营的综合情况,结合各类数据提出具体相关联的比例进行探讨。

(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与企业的获利能力分析方法雷同,对经营过程产生的数据综合处理之后再进行分析,涉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例如,流动比率的变动其增长便表示企业的本期由于贷款额的增加用于流动资金的速度加快,企业在短期之内的偿债能力比较强,若为减少则为反之。

(三)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中主要涉及总的资产负债率,分析其变动情况是否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以及是否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对于产权比率一般的企业应该保持在50%左右,若过低则说明企业的财务结构不够合理不能够有效的利用贷款资金,若反之则表示企业的经营环境不够稳定。

六、存在问题及分析

(一)销售成本的增长率大于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率

一般的企业在分析之后都会发现各类问题,例如对于销售成本的增长率大于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成本增长的比率大于销售收入的比率,毛利润以及毛利率的下降等。

(二)借款增加,获利能力降低,偿债风险加大

对于企业具体的财务状况问题进行分析时,对外负债的总额,赊销的收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率以及由于外汇的比率等环境发生的变动时,若不细心经营都会造成企业的伏在增加,获利能力降低,偿债能力降低等。

作者简介:车金华(1975-),男,汉族,云南人,本科,高级会计师,就职于云南东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研究方向:财务。

(责任编辑:陈岑)

上一篇:管理会计传统体系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虚拟社群社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