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问题范文

2023-10-08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问题范文第1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关键字:

“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链” “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革命来临” “节能减排” 正文

一 什么是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这一切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二 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

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中国的能源以煤为主,缺油少气,这是国情,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的选择有限。在电力中水电占20%左右,火电占77%,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甘环境的威胁不容忽视。 三 低碳经济对中国的意义

碳经济中国的意义理解低碳经济的来它包含深层含,我们不难理解低碳经 济其实是大国间能源博弈的产物。这种博弈中国才刚刚入场在京都议定书时 期中国还是被列入无义务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中国来说最近十年尤其最近五 年已经深深体会到了能源的重要性。无论是从中航油深南电的被暗算到 油 价 动 导致的国航东航等企业巨亏还是从铁矿石谈判的处处被动到海外资源收购 的屡屡失手都让我们清晰认识到中国 已经被所有人当成了大国而且我们处境 更加尴尬。我们不但没有美国全球夸张夺取能源的实力也没有欧盟日本制定 低碳经济规则的影响力而且我们仍然处于经济快速发 展  能 源 大 量 消 耗 的 阶 段 。但 任 何 事 情 都 是 有 两 面 的  我 们 真 要 感 谢 金 融 危 机  不 但 有 危  我 们 更 有 机 。金 融 危 机 使 得 欧 洲 财 政 吃 紧  也 使 得 美 国 在 能 源 问 题 上  不 得 不 收 紧 海 外 扩 张 策略  更 注 重 在 低 碳 经 济 的 模 式 。中 国 通 过 四 万 亿 经 济 刺 激 计 划  率 先 走 出 了 泥 潭  虽 然 金 融 危 机 重 创 了 出 口 但 给 了 中 国 进 行 转 型 的 最 佳 良 机 。 2 0 1 0 年  中 国 经 济 的 主 题 就 是 调 结 构  如 果能 够 顺 利 完 成 调 结 构  中 国 经 济 将 在 量 的 积 累 之 后  产 生 质 的 飞 跃  中 国 将 不 在仅 仅 是 世 界 工 厂  而 是 真 正 的 世 界 经 济 引 擎 。中 国 的 调 结 构 包 含 了 两 层 涵 义  一 个 是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 一 个 是 区 域 结 构 调 整 。首 先 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是 将 原 有 的 低 技 术  高 能 耗  低 附 加 值 的 行 业 转 为 高 技术  能 能 耗  高 附 加 值 的 行 业 。 今 年 中 央 提 出 要 大 力 发 展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 包 括新 能 源 、 新 材 料 、 节 能 环 保 、 生 物 医 药 、 信 息 网 络 和 高 端 制 造 产 业 等 战 略 性 新 兴产 业 。 我 们 不 那 看 出  七 大 行 业 里  除 了 生 物 医 药 之 外  其 余 均 与 低 碳 经 济 有 直或 间 接 关 系 。低 碳 经 济 涵 盖 很 广  从 最 上 游 的 新 能 源  到 中 游 的 工 业 电 力 的 节 能 减 排  再到 最 下 游 的 低 碳 服 务  碳 金 融 等 。 中 国 拥 有 成 熟 的 制 造 业  也 拥 有 最 大 的 潜 力 市场  空 间 极 其 巨 大 。 例 如 中 国 的 太 阳 能 制 造 业 已 经 占 据 全 球 6 0 % 的 产 量  国 内 市场 却 几 乎 等 于 0  如 果 通 过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 积 极 开 发 国 内 市 场  潜 力 无 限 。其 次 是 区 域 结 构 调 整  是 指 协 调 发 展 不 平 衡  大 力 发 展 中 西 部 经 济 相 对 落 后的 区 域 。 对 于 这 一 点  低 碳 经 济 则 是 最 好 的 载 体 。 中 西 部 地 区  相 对 人 口 稀 少 但 资 源 丰 富  之 前 我 们 一 味 开 发 煤 炭  有 色 等 资 源  造 成 了 大 量 的 污 染  给 西 部经 济 带 来 的 收 益 却 是 远 小 于 使 用 这 些 资 源 的 东 部 地 区 。低 碳 经 济 模 式 下  给 中 西 部 地 区 带 来 的 将 是 另 一 番 景 象  首 先 是 中 西 部 的 清洁 能 源  包 括 丰 富 的 风 能 水 能  还 可 以 利 用 广 大 的 土 地 建 立 太 阳 能 风 能 电 厂  为东 部 输 送 能 源 的 同 时  对 自 身 的 环 境 影 响 却 微 乎 其 微  双 赢 的 选 择 。 另 外  碳 金融 则 可 以 为 中 西 部 输 送 大 量 的 资 金 支 持  例 如 在 利 用 清 洁 能 源 盈 利 的 同 时  还 可以 把 节 省 下 来 的 碳 排 放 额  转 售 给 东 部 的 工 业 企 业 等 。 中国该如何实现低碳经济

从目前的国际态势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固然是大势所趋,甚至内外部的环境也都初步具备,但其中所将面临的障碍也不少,尤其是低碳理念与低碳实际之间存在矛盾。克服理念与实际的差距,真正实现低碳崛起,短期之内难以找到一条捷径,而只能是一点一点地前进。完善低碳政策,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成为政府关注的事情,更要成为政府的责任。在竞争日益激烈、新的国际规制的倒逼和新的贸易壁垒呼之欲出的今天,谁率先实行低碳转型,谁就能赢得发展的先机。因此,应当合理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探索,从思路、规划、考核、机制、财税和管理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我国低碳经济的政策体系。 明确低碳发展思路。

一 制定低碳发展规划。

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推行低碳理念,发展低碳经济,将低碳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之中,对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要严管到位,严格执法,建立起完善的舆论监督与导向机制,引导全社会都形成按照低碳经济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引导、重点工程示范、企业与居民广泛参与的低碳建设格局。国家2007年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方案》,2008年次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正酝酿出台低碳经济振兴规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10年万元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但仍缺乏整体性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为了确保各级政府、各部门、各环节科学有序地推动低碳经济,政府应当尽快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以指导其下级规划和相关规划的制定,实现规划之间相互衔接,共同引领低碳经济的科学快速发展,通过总体规划,明确发展低碳经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措施,进一步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创新低碳发展机制。

二 要积极探索进行低碳社区建设、低碳园区创建、低碳建筑、低碳城市等各种低碳试点,尽快启动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整合工程,随后逐步推进低碳化社区示范工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办公大楼低碳化运行示范工程等项目,开展低碳机关、社区、学校、医院、饭店和家庭的创建活动,抓好农村节能工作,强化工业企业节能减排,推进建筑节能,强化城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推进商贸流通业节能减排。安排低碳经济发展专项基金,探索低碳经济的生产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强制退出的退出机制和财税政策的激励机制,完善低碳发展的技术成果转化体系,搭建低碳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 强化低碳管理体系。

三 是构建低碳社会文化。政府率先垂范,建设低碳政府。倡导简约生活、低碳消费、低碳办公、低碳生产等文化理念,在机关、社区、农村、学校等厉行低碳管理,制定低碳技术和产品标准、低碳建筑建设标准和低碳城市建设标准,形成良好的低碳文化。■

四、参考文献: 作者:孙桂娟《低碳经济概论》 等编著 出 版 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1

作者:刘卫东《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与科学基础》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 时间:2008-3-18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 《低碳经济》 出 版 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④作者:朱合华 《面向低碳经济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论文集》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9

⑤作者:宋维明 《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5

⑥(美)威利,(美)查尔迪斯,林而达 译,《清洁农作和林作在低碳经济中的作用》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问题范文第2篇

□杨宏浩

一、新型商业模式逐渐被引入

随着资本、品牌和管理要素的日益分离,饭店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将不断创新,笔者认为,我国饭店集团的商业模式也必将走向多元化。

目前饭店企业的运作模式较为单一,国际上一些成熟商业模式未来将被引入。例如:以管理要素为核心形成的第三方(独立)饭店管理公司发展模式,这类饭店集团以锦江国际收购的美国州际集团和美国的华人企业林氏集团旗下饭店集团为代表;以资本要素为核心所形成的饭店投资和资本运作公司模式,这以美国HOST饭店集团、Sunstone饭店投资公司等采取的饭店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REITs)模式为代表;以品牌要素为核心形成的品牌运营公司,这以温德姆和万豪国际等品牌输出为主的饭店集团为代表;出售品牌区域特许经营权的发展模式,这以Calson饭店集团、速8等经济型饭店为代表;以饭店产权和使用权进行时间分割、并以跨区域网络化布局为特征形成的分时度假模式,这以美国RCI等为代表,且部分国际饭店集团也普遍采用。

随着社会对这些新模式认知度的逐步提高,它们必将为我国饭店业逐渐引入、应用,也必将为我国饭店产业的发展提供创新的动力。

二、新兴饭店业态将得到积极拓展

对比国际和本土饭店集团的品牌谱会发现,本土饭店集团普遍缺乏顶级奢华饭店、精品饭店、度假饭店、中档饭店、酒店式公寓等品牌类型。主题饭店、机场饭店、高铁饭店、汽车旅馆、廉价饭店对于本土饭店集团而言,同样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这些业态领域未来将得以积极拓展。

目前,国内契合市场需求的中档饭店品牌数量并不多,但中档饭店在发达国家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并且大多已经实现连锁化和品牌化,大型国际饭店集团旗下都有自己的中档饭店品牌。我国本土饭店集团也已开始意识到中档饭店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星程联盟、锦江商悦、深圳维也纳、桔子酒店等已率先在全国实施战略布局。其他新兴饭店业态,本土少数饭店集团也已开始介入,例如,开元旅业介入度假村开发,华天开发酒店式公寓,维也纳主攻中档精品饭店市场,华侨城打造主题饭店群等。

奢华饭店作为一个细分市场也有着现实的需求,适度开发奢华品牌也有利于提升饭店集团的形象。中国人均收入虽然较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年收入千万以上的高收入家庭已接近百万,奢侈品消费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奢华饭店对政界、商界名流及影视明星而言,刚性需求强烈。但目前我国的奢华饭店基本都由国际品牌管理。相信随着我国本土饭店集团的逐渐强大,部分集团必将进入这一领域。

三、国际品牌本土化

“国际化思考,本土化行动”将是未来几年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国际品牌的本土化要做的首先是品牌归位。前些年,少数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后,为迅速开拓业务,未能遵循其品牌定位和基本标准,出现了人为大幅拔高品牌标准的现象。例如,国外的经济型品牌在国内却按照豪华五星级标准建造。当然也存在降低标准的个别情况,例如,雅高集团旗下的索菲特,但目前大都在逐渐回归其基本定位。

其次是品牌改造。随着进入地域和客源结构的变化,国际品牌饭店集团对其饭店品牌要素会做适当的改造,以提供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更多的国际品牌还会考虑如何处理好品牌标准与星级饭店标准之间的关系。从一些国际品牌所管理饭店的外立面设计和内部装修风格融入当地文化以及餐饮等服务项目的本土化改造,已能看到这一变化趋势。

再次是创建新品牌。鉴于我国市场潜力巨大、需求多样,国际品牌饭店集团将会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新的品牌。如洲际已计划推出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品牌。此外,洲际将旗下的假日快捷品牌更名为智选假日也是考虑到中国消费者的思维习惯。

最后,国际品牌的本土化还体现在管理层的本土化。国际品牌饭店集团都计划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扩张速度,但自身培养的人才显然供不应求,且他们也不太熟悉国内消费者的习惯和经营环境,因此,必然会大量启用本土高层管理人员。此外,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善和优化,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国际饭店管理公司的亚洲总部迁移至上海、北京等城市,或在这些城市设立分公司,以更接近成员饭店,管理更为高效,也更为贴近消费者,方便了解消费者需求。

四、本土品牌国际化

我国本土饭店集团的国际化包含集团品牌国际化和旗下饭店品牌国际化。

饭店品牌国际化,一方面指品牌标准国际化,即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和模式来设计品牌的各个要素,并进行宣传推广和执行,保证饭店产品和服务品质的一致性、可复制性。另一方面指国内饭店品牌形成一定影响力后,通过输出管理、投资新建或并购等方式走出国门,让国际社会认知、熟悉并广泛接受,最终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品牌。锦江国际收购美国州际的目的之一,就是借助州际平台把锦江品牌输出到国际上。可以说,本土饭店集团发展经过了一个从最初模仿国际品牌到自主创新、再到超越的过程,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本土饭店集团到境外发展,并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五、资本运营时代来临

资本运营对饭店集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起到优化资本配置、激活存量资本、提升企业竞争实力、实现资本扩张及饭店集团的发展壮大。几大经济型饭店集团在境外上市以及本土饭店集团在境内外的几起大型并购实例表明,我国本土饭店集团的资本运营时代已经开启。

在继续运用银行贷款、发企业债、上市融资、寻求风险基金投资等多元化融资手段的同时,国内外饭店并购机会大量存在,并购重组将成为饭店集团资本运作的主要手段。

一方面是国内饭店资产并购机会大量存在。国内房地产紧缩政策导致地产公司纷纷进入旅游地产避险,于是短短几年建造了一大批高端豪华饭店,但其中很多饭店只是其他项目的附属物,并不是或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再加上历史遗留的大规模国有饭店资产需要剥离重组或改制,使未来若干年饭店业充满了并购机会。另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大幅升值,本土饭店集团实力日益增强,部分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将寻求进入饭店的投资机会。再加上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如火如荼,以及国家从政策上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在欧美等国家尚未走出金融危机阴影、不动产和饭店资产大幅贬值的背景下,存在着大量的境外饭店资产并购机会。此外,境外很多风险基金以及房地产信托基金对中国饭店业的并购机会也是虎视眈眈,他们已开始并将继续在国内搜寻并购目标。随着政策的完善,国内饭店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也将会获得长远发展。

六、从相互竞争到同盟共赢

目前我们更多看到的是集团之间、集团与单体饭店之间以及单体饭店之间的竞争,未来这三对竞争关系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合作,以达到双赢甚至多赢的目的。

一是集团之间的合作,这一类的合作关系不涉及合作方的核心价值,不影响其作为企业的独立经营与战略决策,多数也没有资本性的合作关系,并不形成新的饭店集团。这类合作将更多体现在品牌开发、管理、营销和销售等方面。二是集团与单体饭店合作。部分饭店集团已开始通过发挥集团优势,与单体饭店合作达成共赢。例如万豪、喜达屋等国际饭店集团正尝试性地与美国境内一些单体饭店达成合作,主要合作方式为:连锁饭店品牌向单体饭店敞开它们的会员预订系统的大门,与此同时向加盟进来的单体饭店索取一定的平台费,但加盟进来的单体饭店不需要向它们所加盟的那些大品牌旗下的新饭店那样进行标准化改造,依然可以丝毫不改地保留自身的独立经营和风格。7天连锁酒店集团所组建的星月联盟就兼具这方面的合作特征。三是单体饭店之间的合作。国内大量单体饭店势单力薄,面临巨大竞争压力,有着强烈的合作需求。携程组建的星程联盟为大量散落在各地的中档饭店搭建了一个合作平台。一些区域性饭店联合体以及商务饭店等专业细分市场饭店联合体也应运而生。未来,饭店联合体的区域范围会更广,参与成员将会更加多样,合作程度更为紧密,合作内容更为深入。

七、高新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

未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将在饭店企业和饭店集团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新的信息技术和各类系统管理软件得到大量应用,以提升饭店集团运营效率。二是新技术和新设备用于饭店服务,提高客人的方便程度和舒适度。三是各种智能技术和设施的使用部分替代劳动力,既缓解劳动力紧缺,又能提高饭店服务效率。四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的大量应用,有助饭店的节能减排。目前政府对于饭店应用办公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持鼓励态度,且对低碳饭店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倾斜与扶持。

八、倡导和创造共享价值

企业竞争力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既是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企业的核心活动,可有效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竞争力。饭店集团未来将从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向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过渡。未来饭店集团创造共享价值将在以下方面得到体现:一是关注和促进社区发展,为社区提供更多工作岗位,与社区发展融为一体;二是关注绿色环保,积极实施节能减排,这既是我国星级饭店标准的要求,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三是关注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体验,重视饭店供应商的利益,保障员工权益并提供发展空间,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问题范文第3篇

“低碳经济”,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具体来说,“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模式,与以往的高消耗、低效率和高排放的传统经济有本质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工业方面,高效率的生产和能源利用;能源结构方面,可再生能源生产将占据相当高比例;交通方面,使用高效燃料,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公共交通取代私人交通,并且更多地使用自行车和步行;建筑方面,办公建筑与家庭住房都采用高效节能材料以及节能建造方式等。

“低碳经济”的提出,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其后果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近年来,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及以前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早在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曾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 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一共说了4回“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胡锦涛主席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因此,低碳经济对中国既是历史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我国在低碳经济方面落后于发达国家,能否抢占到低碳经济的战略制高点,抓住世界经济重新洗牌的历史性机遇,成为能否掌控21世纪经济话语权的关键。所以,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题中之意和必然选择。

一、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目前,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从本质上讲,低碳经济注重新能源技术、节能技术的创新突破,突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长远实现零排放,达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根本途径。

二、低碳经济是实现绿色复苏和经济增长的重大引擎 未来全球的发展将面临碳排放空间的严重制约,对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带来严峻挑战。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能衍生出一些新兴产业和技术,如新型材料工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产业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服务业需求,而且会促进一系列产业相互融合和集成创新,孕育着巨大的产业机遇。

三、低碳经济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能路径

我国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可以实现这个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四、低碳经济是抢占产业制高点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从经济领域看,低碳技术与经济是未来20年内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谁在低碳经济道路上走得好、走得快,谁就站在历史的制高点,谁就拥有国际竞争力。我国必须抓住金融危机引发的产业调整机遇,尽快转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争取在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全球竞争中建立优势,进一步提升国际地位。

然而,从中国实际情况看,短期内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还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能源需求加速增长,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持续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量将达到50亿吨标准煤以上。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煤炭消费所占比重过高。2007年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费构成中煤炭仅占27.8%,发达国家煤炭消费比例大多不到20%,而我国煤炭消费所占比重高达69.5%,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明显。

其次,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提高能源效率短期难以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严重不合理,三大产业仍停留在1∶5∶4的比例状态,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第二产业,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滞后。钢铁、有色、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耗能行业发展过热,部分行业仍存在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的中小企业,部分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问题仍然突出。

再次,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低碳技术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在我国,尽管相关主管部门曾制定并出台了一些与低碳技术研发有关的优惠政策,但有些鼓励政策名存实亡,部分政策因难以执行而未执行。与此同时,我国低碳技术项目特别是大规模示范项目投资,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金融系统对低碳技术项目支持还不够。

虽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还面临困难,但必须重视其重要性,逐步促进经济发展向低碳方式转变。我国在低碳经济领域不占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要想抢占低碳经济的战略制高点,必须在相关方面下足功夫。我认为,具体要实施留六步战略:

1、构建低碳能源体系。一是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商业化;提高天然气比重;适当扩大外来电的规模。二是加强传统化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积极发展碳捕获、封存和利用技术,实现能源高效、清洁利用。三是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积极发展分布式储能,全方位推广能源智能化应用,减少能源损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2、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如可以在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应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探索建立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推动低碳转型。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气候变化国家规划,在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3、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为我国未来的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有些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很高,应该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规范低碳经济的内涵、模式、发展方向和评价体系等。

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与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4、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许多国家已将可再生能源作为投资和扩大就业的重要领域,并作为国际竞争的焦点。因此,要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例,改变以往过度依赖煤炭现象,提高煤利用率,清洁高效地利用煤炭;保障石油安全供应,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控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加速发展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积极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和可再生能源,调整现有能源结构。发展超导技术,淘汰传统高能耗设备,支持智能能源系统发展。

5、加强教育宣传,引导公众参与。建立低碳生产、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推行低碳标识,制定低碳产品的技术标准。政府通过低碳产业规划与财政、税收、金融融资支持等手段,引导企业发展低碳技术,实现技术升级。开展低碳经济宣传,使各阶层人群在生活中优先选择低碳产品。引导厉行节约,鼓励选择高效利用能源和交通资源、少排放污染物、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加强低碳教育,将低碳经济知识引入教科书,推广低碳经济理念和模式。

6、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

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政策和市场环境。应研究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路线图,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通过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不仅是政府、专家的事,积极树立低碳生活理念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要为祖国、为世界尽自己的一份力。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问题范文第4篇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 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 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由1978年的13.8亿吨激增到2007年的63亿吨, 1978年至2007年期间, 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年均增速达到5.2%[2]。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8倍, 按照这种增长模式, 中国缺乏持久的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 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30年中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1 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及突出问题

1.1 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 煤炭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煤炭的比重超过2/3, 这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格局大不相同。1990年我国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为76.2%, 2007年为69.4%。中国以煤炭等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

1.2 我国未来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及影响

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较大,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相对较高。我国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1]。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 能源需求和消费增加,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 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 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 任务繁重。

2 我国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由于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较大, 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中国正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 能源需求也在快速增长阶段, 大量温室气体排入大气, 虽然节能减排被看作中国近期发展低碳经济的一项具体行动, 也存在一定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我国也将面临重大挑战。

2.1 我国节能减排进展状况

中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国家统计局2007年的资料表明, 2006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只有北京市实现了年度单位GDP能耗目标, 说明节能减排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这也引起国内外的一些质疑和怀疑, 认为目标的设定与实现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 2007年6月, 中国先后出台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多个法律文件和行动计划[1]。

由于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取得了积极进展。近两年, 中国依法淘汰了一大批落后生产能力, 2008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59%, 这是近几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2008年单位GDP能耗下降很快, 与工业, 尤其是重工业发展速度放缓有关。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0.0%, 比上年回落8.9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产品产量增速也大幅回落。专家指出, 要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下降20%的目标, 2009年、2010年的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要更快, 同时仍不可放松警惕[1]。不要认为经济增长放缓会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节能减排虽然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目前节能减排的成效仍然较为脆弱。应将眼光放长远, 避免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制造出一个更大的问题。

2.2 由节能减排看低碳经济转型的艰巨性

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含义不是要求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至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做这样的要求, 而是全力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 使单位GDP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逐步降低, 使中国的产业与技术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能占据一席之地。落实节能减排还存在不少障碍, 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重道远。

首先, 部分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还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和供求关系, “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没有很好地落实。

其次, 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部分为高能耗部门,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都有赖于这些产业的支持, 就业及税收双重压力较大, 短时间调节产业结构难度较大。

再次, 当前, 我国处于工业化及城市化发展进程较快阶段, 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继续增加, 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仍旧存在, 低耗能的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发展较滞后。

最后, 全球性的金融风暴的背景下, 一方面, 化工, 钢铁等企业受到较大影响, 中国为了应对经济危机, 减免部分高能耗的出口关税, 由于当前的经济状况, 导致政策的制定上容易顾此失彼。另外一方面, 是许多企业在投资上都较为谨慎, 对拍能减排的热情不高[1]。

总之, 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本来就对能源有较大的依赖,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高碳”的能源结构不可能在短期改变, 节能减排只是着眼于“十一五”时期, 而发展为低碳经济的障碍远不止这些,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任重而道远。

3 发展我国低碳经济对策与探索

3.1 国外节能减排的措施

(1) 发展低碳发电站技术。

德国政府认为, 可再生资源但褐煤和石煤发电站在中期和长期内还将继续发挥作用, 因此必须发展效率更高、应用清洁煤技术 (CCS) 的发电站。CCS技术可将二氧化碳气体分离并存储起来,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目标, 为此, 德国政府计划制定关于CCS技术的法律框架, 包括, 向欧盟递交建议书, 促进在欧盟层面上制定CCS法律框架;在德国国内, 以德国环境法规来保障发展CCS技术的措施;根据2007年11月公布的欧盟指令, 制定德国关于二氧化碳分离、运输和埋藏的法律框架;建设示范低碳发电站等[3]。

(2) 通过立法推广太阳能。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意大利政府近日颁布的新《能源价格法》规定, 使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家庭可以通过电网将剩余电量卖给国家公司, 同时发电规模越小的用户获得的收购价格越高, 这样就鼓励更多家庭使用太阳能。通常普通家庭安装的太阳能发电设备, 使用年限为25年左右, 而用户在多年就能收回成本[3]。这样既减少了环境污染问题, 同时缓解了能源短缺的问题。

(3) 开发“城镇矿山”资源。

日本有许多能源和环境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在推动能源和环境技术的发展, 日本采取了两项措施:一、限制措施, 比如:对于改建房屋是有义务循环利用所有建筑材料;二、提供补助, 日本政府正在探讨对家庭购买太阳能设备提供补助, 以及还准备降低对中小企业购买太阳能发电设备提供补助的门槛。

家电制品、手机、个人电脑等机器中含有的稀有金属, 这些废弃的制品成为“城镇矿山”, 目前却没有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 因此日本政府2009年4月决定的经济发展战略中, 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规划提出, 今后3年将废旧手机回收量从2008年度的约644万部提高到1亿部, 金的回收量提高到3吨, 以促进今后可能会成为稀缺资源的稀有金属的回收利用。使能源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 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3]。

3.2 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措施

从目前情况来看, 我国没有系统的、专门的低碳经济政策, 现有政策主要体现在“节能减排”措施之中, 且以行政手段为主, 与发达国家以市场主的政策工具有较大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低碳政策工具主要以“命令—控制”类的行政手段为主。

(2) 财政税收工具力度加大。

(3) 在标签计划、第三方融资工具方面, 我国推出了《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和中国终端能效项目 (EUEEP) , 支持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等措施, 极大地鼓励了地方政府和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4) 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规划独具特色。

依据我国目前的国情, 应从以下几点考虑。

(1) 发展低碳经济应该始终立足于国情, 分步实施, 有序推进。

(2) 加快构建和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战略框架和社会行动体系。

(3) 优化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更新经济结构, 推进清洁生产。

(4) 积极研发低碳技术, 形成低碳技术体系。

(5) 制定清晰的政策目标, 依托和整合现有政策体系和手段推进低碳经济。

当前, 中国节能减排工作仍然主要是由中央政府主导和以行政手段为主, 节能减排缺少长效机制, 因此, 政府应根据本国国情, 大力发展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使低碳经济更加健康、良好的发展。

摘要:由于中国面临着国际社会要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巨大压力, 同时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保护国内环境。因此,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 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及突出问题, 然后在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阐述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 最后提出发展中国低碳经济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能源利用,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经济,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 庄贵阳.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困难与障碍分析[A].江西社会科学, 2007.

[2] 谢军安, 郝东恒, 谢雯, 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 2008, 12.

[3] 郑言.国外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高招频出[J].石油和化工节能, 2010 (1) .

[4] 宋德勇, 卢忠宝.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工具创新[D].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009.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问题范文第5篇

目前,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传统经济模式、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三种模式形式。其中前两种经济模式都无法实现经济的可续持发展, 而循环经济能够做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促进了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农村其经济的发展也是存在诸多的问题。

(1) 农村低碳环保意识薄弱。在我国的广大农村, 农民燃烧柴火树枝的现象比比皆是, 另外, 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2)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近年来, 农村的水污染、空气污染日益严重。尤其是乡镇企业, 由于自身排污技术有限, 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更加恶化。

(3) 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 农村缺乏技术人才使得农村企业员工素质比较低。而且农村地区的产业失调, 新兴产业严重缺乏, 产业之间的相关度较小。

(4) 高能耗严重。在我国农村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 在生活中乱扔垃圾焚烧秸秆都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5) 农村经济存在地区差异。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和我国东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 中西部地区主要以农林牧渔业为主, 农民的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都较低;而东部地区农民的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对较高。

(6) 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人力资源障碍。农村的许多年轻劳动力走向城市, 使得农村老弱妇孺增多, 另外大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都较低, 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 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路径

2.1 农业低碳化生产路径

在低碳经济时代, 要想使农村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必须实现农业低碳化。首先是对农业土地进行合理规划, 另外建立复合型的生产模式, 如:畜牧业—沼气—果蔬—渔业的生产模式, 既能利用资源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其次, 将废弃物变为合理的、可利用的资源。比如秸秆可以制作沼气, 动物粪便可以加工成肥料。

2.2 工业低碳化生产路径

目前, 农村的工业主要是乡镇企业。由于他们资金有限、生产设备和科学技术落后、人才严重缺乏, 使得乡镇企业的排污量极大, 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为此除了加大有关部门的监督力度, 健全惩罚机制之外, 还需要对农村企业技术的投入, 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

2.3 能源低碳化使用路径

我国农村地区的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严重利用不足。另外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非常有限。除了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加大扶持力度之外, 还需要增加资金和技术的投入, 使得农村地区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到改善, 从而使其生态环境也能得到有效的改善。

3 低碳经济下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3.1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我国资源有限人口众多, 要想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通过转变农业发展的方式, 建立循环农业经济方式。所谓的循环经济就是通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排放、低耗能、低投入以及高效率的一种节约型增长方式, 通过“农业资源一农业产品一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 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相互协调。必须在我国农村转变其经济发展观念,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循环利用意识。

3.2 完善低碳经济政策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低碳经济政策, 引导乡镇企业走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通过给农村企业提供优惠政策, 调整其产业结构来促进乡镇企业的低碳化发展。另外, 政府也需要通过在加强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加大立法工作, 为实现生态生产的企业给予经济补偿。政策可以较大程度引导企业快速走向低碳发展之路,

3.3政府加大投入

目前, 低碳经济在我国虽然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政府给予一定程度的支持, 使其充分发挥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由此可见, 我国要想引导农村地区走低碳经济的发展之路, 必须要加大投入力度。首先, 给予农村地区企业以资金支持, 鼓励企业调整产业结构, 发展生态项目, 并对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另外, 促进企业设备的更新和更换, 避免落后设备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其次, 给予农村地区企业以技术支持。农村地区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因而政府加强发展企业的节能技术, 既促进节能技术的推广, 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3.4 树立低碳消费理念

目前在农村地区及时贯彻低碳消费理念尤为重要。通过加大对低碳消费理念的宣传力度, 使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农民在生活细节中, 时刻有着节能意识, 便能有效减少碳排放量。另外组织低碳消费的一系列活动,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其中, 既能增强农民的节能减排意识, 又有利于促使农民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只有全民参与低碳消费, 才能促使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

3.5 加速农业低碳化发展

农业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因而发展农业低碳化是有必要的。首先, 加大对农业的技术投入,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既能有效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 又能减少农民的农业经济开支。其次, 加强植树造林活动, 鼓励农民退耕还林, 以实现固碳的目的。政府应该根据乡村的实际发展情况而确定出适合本地区的低碳发展模式, 进而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促使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

3.6 调整能源战略

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我国农村地区的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可再生资源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既能为实现低碳经济奠定有利条件, 又有利于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自然能源。例如:沼气工程的开发和利用。

3.7 推广绿色建筑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对农村地区的绿色建筑进行合理的规划, 统一布局, 为农民创造良好的低碳生活条件, 从而发展低碳经济。同时在绿色建筑的施工过程中, 应该严格按照相关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避免影响绿色建筑的节能效果。

结束语

对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来看, 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坚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稳定, 同时提升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做好新能源的开发, 能够利用新能源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带动农业发展的进步。

摘要:目前,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的逐渐重视,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在农业领域发展低碳经济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我国的现状, 对我国在低碳经济下农业经济发展的转变方式进行了研究思考, 并提出了建议, 以此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 刘涛.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1 (18) :15-16.

[2] 赵立萍.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是大战略[J].国土资源, 2013, 3 (03) :30-31.

[3] 张迪, 张象枢.关于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系统再思考——转变林业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互利共赢[J].系统科学学报, 2013, 4 (01) :40-4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问题范文第6篇

1.1 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组建了经济发展平台, 合理运用这一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有效发展。同时, 我国还帮助一些非公有制经济, 并使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进行有效融合。所以, 民营经济可以运用国家的一些政策扶持, 推动自身进一步发展, 努力地与公有制经济协同发展, 进而推动自身的不断进步, 这是需要处理的第二大问题。但是随着市场竞争一些状况的出现, 使整个民营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许多弊端, 这些状况一来严重阻碍了我国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又推动其进一步改进。

1.2 中国入世带来的机遇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 我国与世界的交流也越来越紧密,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 从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 国外大部分产品开始进入我国, 并在我国市场中占据很大比例, 所以民营企业的商品要想取得不断发展就要出口到世界, 不断开拓市场, 这是民营经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国内许多产品都开始慢慢出口到世界各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 我国市场经济越来越国际化, 并逐渐加快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脚步, 进而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另外在我国, 国家政府对民营经济越来越重视, 并对其提供了很多政策扶持, 同意这些民营企业对外开放, 所以, 民营企业可以运用中国入世这一良好机遇不断发展, 但是没有对机遇进行有效掌握及合理运用, 就会对其自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3 民营经济的信誉度较低

信誉度不高是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 特别是有些企业现在实行“开门迎客, 关门打狗”的行为, 没有长远的战略目标, 只重视眼前利益, 进而为民营经济行业的优化产生的严重损害。一系列问题都是民营经济本身信用体制不够健全所产生的, 一是由于一些民营企业纳税意识淡薄, 运用做假、提供假的报表进而出现财务报表缺乏真实性, 没有可用性进而达到偷税漏税的效果;二是民营经济本身法律意识淡薄, 大部分企业在运营中鼠目寸光, 只重视眼前利益, 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等行为, 制造假冒伪劣商品, 滥竽充数, 进而使消费者对其信任度大幅下降。严重的有些企业出现拖款或不付款的情况, 出现供应商不信任等情况;三是民营企业经济内部信用度极差, 例如一些企业领导层不遵实诺言, 发生拖欠或克扣工作工资的情况;或者一些职业经理人直接跳槽, 暴露了原有企业的私人信息等, 导致人们对私人经济的认知出现偏差。

2 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1 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金融环境

首先, 政府要为各类所有制经济依法合理运用生产要素、保证市场竞争的平等性及同样享有法律保护而创造制度氛围。从而构建平等自由竞争的市场氛围。制定合理的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制度, 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分配。还要加大制度民营经济法律法规力度, 对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保护。其次, 对金融体制进行不断改革, 加强扶持民营经济。对于我国民营经济的多样性, 制定多层次的多融扶持系统。我国民营经济要走出融资的困境, 不仅要依靠大型商业银行, 还要依靠有关金融部门。以实践经验为依据, 融资金融部门对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经验, 所以要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2.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 只有使民营企业本身优点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 通过对市场需要进行分析为产品生产提供方向, 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加大产品竞争力度。对已有设备进行改进, 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技术装置。并且, 对过去的生产技术进行不断改进, 运用新技术、工艺及装置制造出高精尖产品。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使产品本身竞争力不断提升, 进而使企业整体经营水平不断提高, 进而为更好的融资奠定基础。其次, 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我国民营企业要聘用专业的企业管理人员, 制定有效的现代企业体制。加强学习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观念, 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 加速各项制度改进, 探索出符合自身的管理办法。积极推动企业制定各项体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民主化决策方式。同时, 为了更好地促进融资, 要提高自身的信用度, 对自身平时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有效规范, 注重长远利益, 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并加大与银行等金融部门之间的交流, 构建良好的银企关系。

3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民营经济也取得了飞速发展, 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其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随着新时代的到来, 民营经济的发展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 而通过其顽强的生命力使这些困难得到有效处理, 进而促进其不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 民营经济也得到了飞速发展, 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民营经济的发展效率非常高, 是我国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 在详细的发展过程中民营经济还需要处理许多问题, 例如融资难、战略定位等, 出现民营经济的实际增长速度不符合潜在增长, 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严重阻碍, 所以, 本篇文章站在民营经济实际运营角度, 对现代民营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状况进行简单论述, 并制定处理问题及促进民营经济有效发展的对应决策。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相关对策

参考文献

[1] 陈文生.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难点、重点及对策问题研究[J].经济界, 2017 (6) .

[2] 罗宗贤.浅析现代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文) , 2017 (19) .

[3] 张子璇.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6 (25) .

上一篇:听俞正强老师的课有感范文下一篇: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