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论文范文

2023-09-16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小学美术;整合;探索

如今,新课改在我国得到了全面实施,小学美术老师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进行了科学的整合,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种将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整合的方式大大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很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大大提高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

效率。

一、信息技术学科与小学美术整合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时代在发展,为了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教育工作者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有效地将信息技术学科与小学美术进行整合,为学生提供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快地获取最新的学习资料,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具有以及几个特点:(1)互动性。一直以来,很多老师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一节课的时间完全占用了,而学生就在下面听讲和做笔记,这种只讲美术理论的教学方式大大阻碍了小学生实际的美术绘画能力。大多数老师缺乏正确的学生观,他们认为老师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而学生只需要被动地听讲和学习。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它们逐渐走入各小学美术课堂,充分實现了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整合,大大提高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加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活跃了小学美术课堂氛围。(2)资源共享。小学美术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课程,艺术的创作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通过信息化技术获取相关的作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然后将这些最新的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拓展了小学生的知识面,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3)虚拟性。信息技术带有一定的虚拟性,因此,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活动可以完全不受到时空的限制,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获取时下最新的美术咨询,提高了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设计,活跃氛围

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门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老师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灵活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小学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整合的方法多种多样,老师要学会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因为教学设计是每一个小学美术老师都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指引整个教学过程,使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开展下去。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小学美术老师应当灵活应用信息技术,获取最新的美术资料,然后通过信息技术创设一定的情境,提高教学效率。

(二)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工具”的功能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工具”的功能,它们在教育中具有三方面的重要功能,学习对象、工具、教学工具。他们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以小学美术中低段线描绘画为例子来充分感受信息技术在小学美术绘画中的作用。首先是多媒体在美术中的具体应用。小学美术老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的功能,通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出来,提升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多种感官能力。他们在一边看一边感受美术作品的深刻含义。其次是多媒体在美术资源获取方面的运用。如果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学生在了解线描绘画的概念、相关作品的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培养美术素养,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时代的发展带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离不开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教育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与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融合,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岳冰.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软技术”: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小课题研究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6).

[2]张勤坚.站在儿童的立场:关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十点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3).

[3]熊兵,谈宜容.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引领学生健康成长[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8(4).

[4]曹晓敏.“为创新而教”:创新教育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融合运用[J].教师,2016(15).

编辑 王亚青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新课标提出后,小学美术教学目标不仅在于给学生介绍美术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并且能够在美术活动中建立正确的审美观以及价值观,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取向。所以说在美术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美术教学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对美术的热爱之情,并且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不断地去思考,并且能够让学生们能够自主地分析美术作品并能够自己的去鉴赏,有自主的意识,保证学生们的思维在课堂上能处于一直活跃的状态。

一、新课改后小学美术教学新要求

新课改后,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如下新要求,美术不再仅仅作为一项单纯的技能,而是一项素质拓展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成为美术教师的重要任务。美术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在整个人类发展历史中,美术起到了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作用。因为小学美术教育主要自爱与美术启蒙,重点在于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小學美术教学应该区别于专业美术教学,为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小学美术应该一学生发展为根本,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新课标改革后,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美术重在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操作美术工具和材料,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进而促进视觉能力、感知能力和审美经验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需要拘泥于特定的题材,要给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而广阔的创作空间,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参与美术活动的乐趣。美术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学习美术,学生们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在美术实践活动中综合锻炼操作能力、实践能力,获得受益终身的能力。

基于新课标理念,美术教师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教师不再仅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而是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重在陪伴、督促和引导学生,以学习者的心态参与到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

二、新课改下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研究

(一)加强互动沟通,提升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教师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想象和思考空间,使他们直接参与、体验、感知美术,在美术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同时增强对美术作品的判断和鉴赏能力,培养美术表达能力。美术鉴赏和表达能力需要教师引导,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加强教学互动,从学生的思维特征出发,设计美术活动,对他们进行引导,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在引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心中所想,让他们大胆表达,勇敢倾诉。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发达,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能够促进他们发展个性化思维,使他们发展出个性化审美情趣和表达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审美判断能力的形成,不仅能够增强他们感受美的能力,更在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以一定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幸福感。

例如,在《五彩的烟花》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设备给学生展示烟花绽放的美丽瞬间,在欣赏烟花的过程中,小学生联想到新年自己家中放烟花的情境,进而和其他学生讨论交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烟花分别有哪几种颜色,烟花绽放时是什么样的造型,联想一下每年春节放烟花时遇到过哪些趣事。这样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起来,进而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一幅自己脑海中关于烟花的故事,有的将烟花描绘得五彩缤纷,有的学生将烟花与新年的饺子联系在一起,有的学生画了一副父母与孩子一起放烟花的和谐场景。

(二)挖掘作品文化内涵,强化文化理解

美术是一项文化艺术活动,其产生于社会文化生活,因此美术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在美术核心素养中,文化理解素养是一项重要内容。这也就突显出了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文化理解是指对美术作品进行观赏,并从文化的角度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文化理解素养是影响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关键因素。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进而体验和鉴赏美术作品中蕴含的独特的文化特色,这对于学生文化理解能力的形成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例如,在引导学生鉴赏我国传统文化,欣赏“龙”文化的时候,主要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造型、文化内涵、精神象征等等。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简单介绍有关于中国龙的基本文化知识: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它的整个造型通过其他几种动物的一些部位组合而成。龙象征着祥瑞,从文化的起源时间来看,龙文化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七八千年前就有了关于龙形象的记载。我国民间各地关于龙的传说丰富多样,相关的文化习俗也不同,但龙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是相同的,它代表着创新、包容、进取、独立。最终,通过这样的讲解,使学生对美术作品中“龙”这一形象的文化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设计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提高综合素养

美术实践活动不仅包括画画,还包括设计、雕塑等等,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应该设计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多样化的美术实践活动,充分体验美术世界。例如,《设计文化衫》一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一下什么是文化衫,文化衫都是怎样设计的,之后,再给学生分发服装制作材料,制定一个主题,如“航空事业,强军强国”,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主设计文化衫。这样的美术实践活动生动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使得他们有效地发挥想象力。又比如,组织“自己做镇纸”的活动,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制作镇纸,通过设计、切割、拼接、粘贴木制工具制作镇纸,学生们的实践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提高了,学生们设计的镇纸既可以放在书桌上使用,也可以摆放在室内或放置在校园内的绿化林里,装饰、美化环境,使教学环境更加具有童趣。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学生掌握技术、自主完成制作,是深化劳动技能教育的重要实践。许多美术经典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层次,教师可以借助经典作品影响学生,进而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在学生欣赏经典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教育策略,培养学生的艺术理解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中表达个人的见解,在感悟美术作品艺术性的过程中完成情感体验。教师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介绍作品创作背景,使得学生可以深入挖掘、理解作品的创作手法,从而间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结语

长久以来,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思想理念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所能够关注到的仅仅是学生对于基础的知识掌握情况,再加上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美术教学长久以来受到了忽视。而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路径。新课标给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目标更加多元化,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地改进、优化其自身的理念,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建红.“研学后教”带动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J].信息周刊,2019(12):1.

[2]韩学军.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研究[J].学苑教育,2019(24):1.

[3]王勇勤.如何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2(027):8.

[4]杨春.浅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下的评价机制[J].国际教育论坛,2020,2(6):101.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高段;美术教学;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极具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学科,在小学高段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审美能力为重点,增强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创造力,让美术教学成为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并为学生打开一扇更为宽广且极具创意的艺术大门。激发小学高段学生学习美术兴趣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小学生在学习中保持相应的兴趣爱好,从而使得小学高段美术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学生们的年龄逐渐增大,主课所占据的时间和精力也会越来越多,而美术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教学科目,必然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激发学生们无限的学习创造力和艺术兴趣,保证学生们在之后的发展和学习中得到更为清晰和個性化的方向和方式。

一、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

(一)小学美术教学设备和器材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良好的美术效果。由于地域、经济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小学的美术教学资源十分有限,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有些学校的美术教室只对相关专业的特长生开放,这也说明了很多地方对于美术学科的开展和教学的重要性并没有做到完全的理解和尊重。在美术教学资源受限的状态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感受到美术学科的魅力以及对自身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在学习中对美术学习的重视程度有所减弱,学习兴趣十分匮乏。

(二)小学美术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不足以对美术学科教材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完美的解释和教授。教师们往往喜欢在上课时向学生们讲解一些美术相关专业的理论性知识,同时对一些著名的、优秀的美术作品进行一定的欣赏。但是美术艺术所面向的人群较为小众,具有与作品相匹配的欣赏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们显然并没有完全得到相关培养,因此在这方面大多只能算是外行看热闹的状态,很难对这些作品产生鉴赏力和学习能力。

(三)小学五、六年级正是小学生开始向小升初考试冲刺学习的阶段,因此会出现很多不利于美术课开展的情况,有些地区的美术课程会在这一阶段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阶段考试的主要课程科目,而有些没有被取消的美术课程开展也变得十分困难,占课、代课现象过多,有的时候即使教师依旧在上美术课,学生们也会在下面做其他科目的作业,美术课程形同虚设,有时甚至像是自习课,这严重阻碍了学生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滋长。

二、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户外写生。美术学习是一门需要结合生活实际与艺术灵感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保障学生们人身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学生相应的学习自由,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科的魅力和良好影响。户外写生显然是一个较为普遍却收效甚好的活动项目。教师应当在一定时期内取得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与学生们展开良好的安全教育,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们试着将看到的内容通过画笔描绘出来。教师可带领学生们来到校园中,坐在学校中的任意一个自己喜欢的地点,对眼前的景物进行描绘。操场、花坛边、教学楼下、甚至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都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对于美术学科的理解和学习能力。

(二)动手塑造。美术学科不仅仅存在于纸笔之上,还有刻章、雕塑等相关的动手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内容,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将动手与欣赏教学相结合,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空间里,展开无限的想象。通过自身的动手塑造,学生们得到更为深刻的形象印象和艺术学习能力,让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更具个性化和工艺性。

(三)详细评价。评价是最能够体现一个教师教学功底的教学活动。学生们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时,往往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的方向引导和学习帮助,而美术学习具有十分多的可能性,学生们往往在创作的过程中得到很多启发,或是发生很多意外,这些教师不仅需要仔细的观察,还应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进行相应的评价和鼓励。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往往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引导和鼓励才能得以彰显,学会评论是学生们学会表达和欣赏的重要一步,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所付出的真心和感情,更是促进师生情感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展开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活动的重要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更是为学生们打开艺术大门,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关键性一步,为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不断的激励和帮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琳. 在高段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6(20):207.

[2]杨杰. 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5(16):114.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美术是学生在小学階段学习的基础课,学生掌握小学美术不仅可以获得基础美术知识,还可以实现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的发展。课程是学生开展美术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因此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表明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拓展和延伸,具体指教师利用少量教学资源,花费少量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高效课堂的建立和构建一直是众多教师不懈努力和追求的目标。随着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课堂教学承担着更重要的作用和使命,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达成更加重要和迫切。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应紧紧跟随教育教学变革的步伐,积极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思想,探索科学、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效推进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提高重视,设定合理目标

美术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各项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美术学科不是小升初的主要考试科目,因此有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常常将美术学科视为其他学科的“副科”,对美术学科的重视度不高,这样不利于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我们深入反思和总结。

首先,美术教师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美术学科对小学生成长的特殊意义,积极把美术学科教育作为一项主要任务,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堂对话等多种方式,向小学生说明学习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该学科的重要性,与教师一起努力构建美术学科高效课堂。只有提高认识,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才有思想基础。其次,教师要养成备课的习惯,积极了解学生美术知识的积累和课堂学习情况,全面分析所用美术教材的写作理念、写作模式、模块构成,只有理解学情和教材,才能全面把握美术课堂教学。再次,美术教师应分析具体的美术章节内容,明确教学的重难点,把握知识点,设定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最后,教师要简化教学过程,制定突发性的预案,为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打好基础。

二、结合游戏,营造教学氛围

学生本就喜欢玩,游戏能营造简单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特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美术教育与游戏相结合,将游戏融入美术课堂教学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与学习发挥良好的催化作用,让师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教授“给妈妈过生日”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合作制作蛋糕漫画。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画一个基本的蛋糕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对母亲的理解增添装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装饰蛋糕,给母亲一个小惊喜。同时,在教育中,教师要渗透母爱的伟大,让学生明白有母亲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要懂得珍惜这份爱。这样,通过与这个小游戏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效果。

三、利用网络,传授绘画技巧

学生第一次接触美术,很难理解抽象的知识。如果教师不采用网络传授绘画技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厌恶心理,这不利于教师的绘画教育工作。因此,教师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阻止恶性循环的发生。实践示范是一种实践性的有效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生绘画技巧时,通过实践示范,用专业的语言说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绘画的乐趣。

例如,在教授“画日记”这一内容时,笔者通过网络展示可爱的日记作品,使学生感受到写日记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其次,笔者为了让学生画出更好的作品,引导学生模仿优秀的作品。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绘画质量。

四、重视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提高小学生动手能力是小学美术的重要目标。小学美术手艺课程也是一门重要课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才能。小学生好奇心强,许多手工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手工作品展览,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这样可以发现美、创造美,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

例如,教授“水果拼盘”这一内容时,笔者指导学生采用材料,使用纸面图案,合作制作水果海报。笔者首先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水果拼盘的照片,展示剪贴制作的作品,让小学生感受到拼盘画的魔法。然后,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水果拼盘的制作。在美术教学中,小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拼贴,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拼贴的认知,提高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五、科学评价,提高创作积极性

小学生思维模式的感情部分比较理性,他们想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认可,对教师的评价也非常在意。对此,教师应该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课程评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小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共享自己的画,让学生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其他同学,通过谈论自己在绘画创作中的感受,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二是教师评价,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在进行绘画创作时,个性化明显,教师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想法,对其保持宽容和鼓励的态度。

也就是说,高效课堂的构建是许多教师必须完成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同时也是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确立全新的观念和思想,从现实的学情创造生动的教学情境,重视群体合作学习,使学生参与鉴赏等策略,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过程,最终顺利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蔡安琪.小学美术师生交流高效课程建设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14-115.

[2]乡洁.建立小学美术高效课程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38-139.

广东省肇庆鼎湖第一实验学校 杨嘉怡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民间美术是将民族特色与民族艺术精神从艺术角度进行融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与民族价值观念。小学美术教育具有独特的学科魅力,在美的熏陶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小学生是素质教育环境中新鲜力量,加强小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利于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对于小学生既有利于接受消化,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意识。对于优秀的民间艺术,具有传承性与民族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为学生打开探索与发现民间美术的渠道,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民间美术的魅力,对于传统文化与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教学应用

美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欣赏与理解美术作品的同时,陶冶情操,深化品味。小学美术教育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小学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的育人塑造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全面建设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美感,树立完善的审美观与健康的做人操守,对于学生完善心理素质的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现代生活的节奏加快,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逐渐疏离了城市与乡村民间之间的联系,小学生多生活在城市中,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广阔农村的风土人情,民间美术,就根植于乡间农村,真实的反应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的生活,由于民间美术接近生活,通俗易懂,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一、 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一)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必然联系

民间美术内容丰富、直观,与喧嚣的城市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是朴素现实的美术教材。美术教育对于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观,建立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打开小学生观察世界的视野,建立善待生活的道德情操,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艺术素养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将美术教学与民间美术相结合有利于小学生的审美培养,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发现美、塑造美的人生观念,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美术教学中对于民间文化风情、民间文化情怀的解读,通过赏析民间美术中的字画、壁画、艺术作品等,有助于小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艺术背景、创作背景的理解,在欣赏的同时近距离地走进作者,理解作者的人文情感,在美术作品的熏陶下建立小学生的意识品质和道德素养,在美术教学中融合民间美术是深化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论。

(二)民间美术有助于小学生民族观念的培养

在美术教学中对于小学生审美观念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审美能力的建设是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发现美,观察美,民间美术具有良好的民族特性,它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言传身教的历史文化精髓。美术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建立阳光积极的艺术体态,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发育与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培养优良的民族品质的关键时期。在美术教学环节中,教师在学生面前的展示端正的仪容仪表,通过仪表,学生体察到教师的气质,以此来感染学生在自身生活中对于仪表的尊重与重视,教师严肃认真的教学态度,文明、逻辑条理清晰的教学语言,通过文明的教学语言来感染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习惯。言谈举止之间展示的是教师的素质,文明、阳光、健康的教师形象给小学生传递的是一种正面积极的人文素养,也是对小学生人生观的一种启蒙。民间美术具有浓厚的民族性,民间美术将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关于“教与学”“教与做”之间搭建了桥梁,成为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的落脚点。

(三)实现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路径与通道

在课堂教学中单纯对教学目标与任务确定关系,建立单一化课堂模式是一种形而上的教学形式。教学的重要意义是在与对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帮助。在实践过程中建立情感联系,是小学美术教育与民间美术之间的融合,更好地规范小学生的美术观念,也是对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观察美的一种培养方法。教师充分利用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媒介,感染学生,发现美术与现实生活间的联系,比如赏析抗战题材的艺术作品对于小学生的革命意识的养成,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赏析民间美术作品的同时,对于作品中战士英勇善战、奋勇杀敌的精神,体现一种家国情怀,让学生明白今天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生活。小学生通过赏析作品的同时更换视角,建立对于身边事物的理解与欣赏,从内心深处实现对于美的诉求与追求,也是美术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民族特性的重要准则。

二、 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方法

(一)感染法

民间美术是各民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智慧的结晶,经过不断的传承与创造,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美术对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建立美好的德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小学阶段中,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美的同时,形成一种追求美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美,运用美来改变生活中的细节。教师运用民间美术为小学生拓宽视野,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与艺术创造灵感。点拨学生,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与民間美术的联动性,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健全小学生的艺术心灵,在情感、感知、意识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完善小学生的审美心理,全面发展小学生的身心建设,对于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与美丑、健全心智具有重要的意义。美术的最大的魅力在于感染力,运用民间美术的感染性是对于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育人教育进行细化的展示,将抽象的工作更为具体,使小学生喜闻乐见,身心愉悦的接受,取代教条式的说教与管教,在兴趣驱动下进行教育,更是对心理层面的教育建设的重要手段与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对于小学生良好人格的养成有重要的意义。

(二)运用民间美术的独特性与小学美术教学实现有机结合

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民间传说故事等。学生通过赏析各种作品,了解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与传统文化,民间美术以一种生活美术教育形式,为小学生美术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与方法。小学美术教育应以趣味性、多样性为主,以生活美术对学生进行启发为主,民间美术的资源应被小学美术教师所重视,利用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魅力,培养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的能力。民间美术色彩丰富,寓教于乐的独特性,与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具有完美的契合性,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程度处于较为幼稚的阶段,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艺术形式,难以接受,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手法上的创革。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小学生的审美观念的培养,是塑造小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审美观念不单单是一种教学理念,更多的是对于在小学生心理发育中的重要影响。

(三)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民间美术的色彩较为丰富,形式较为多样,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民间美术适当的引入至小学美术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传统民间艺术的内涵,有助于传播民间传统文化,形成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小学生在学习阶段对民间美术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培养学生对于民间文化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民间美术的创作中,并对学生开展民间美术资源保护的教育。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相结合,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育之间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一体,互相促进。民间美术作为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丰富了小学美术的教学形式,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较为系统、规范的来学习民间美术的艺术形式,对民间美术口口相传,传播中的不完整性,形成补充,在新课改背景下,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相结合,是时代背景下一项难得的机会。

三、 民间美术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内容

(一)民间美术表达手法的多样性

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较为多样,如剪纸、贴画、扎染、印染等,结合小学美术教学中水彩、蜡笔、颜料的应用,使得课堂形式丰富多彩,颠覆传统教学形式,固有框架下的表达手法,表现内容也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传统民间美术形式与现代美术形式有机结合,具有时代的进步性,打开学生的脑洞,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与价值取向,为小学美术教学的课堂带来生机与活力。民间美术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式的重要工具,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观察,通过观察将自己眼中的艺术表达出来,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思维模式的建立与手眼协调能力的锻炼,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学之间相融合,在创新中寻求共性发展,以变化打破僵局,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学美术教学内容。

(二)民间美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之间充分的融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民间美术基于原生态的艺术形式,比如,民间艺术中对于蔬菜、菜园的作品表达中,民间美术者眼中的瓜果是千奇百怪的,憨态可掬的,这样的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得学生零距离的接触想象创作,打破循规蹈矩,综合材料的独特性,巧妙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创作的空间,提供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的机会,这样的大开大合的结合方式,对于学生的艺术审美与创作是终身受益的。

四、 结语

小学阶段中,美术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审美与创造美的同时,形成一种追求美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美,运用美来改变生活中的细节。教师结合民间美术形式为小学生拓宽视野,理解作者的时代背景与艺术创造灵感。点拨学生,开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在美术活动中欣赏美提升创造力。美感的培养在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中与外部世界形成联结。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健全小学生的艺术心灵,在情感、感知、意識中形成良好的习惯,完善小学生的审美心理,全面发展小学生的身心建设,形成明辨是非与美丑的健全心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

[2]韩娟娟.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民间美术的功能及实现路径[J].美术教育研究,2016(16).

[3]丘仁富.民间美术的独特育人价值刍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1).

[4]刘忠红.少儿美术教育应重视民间美术审美意识的传承[J].美术,2005(6).

[5]龙湘平.论乡土美术课程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意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

作者简介:

出培阳,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丰泽区第八中心小学。

小学美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已经广泛应用于当下的教学领域中,它具有较高的交互性与灵活性,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引入到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有利于为教师构建出一个更加灵活的平台,丰富美术教学的手段与内容并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在了解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定义后就欣赏课中小学美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模式展开了探索。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欣赏课  小学美术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小学美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模式的研究(QJK135D627)。

1.交互式电子白板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而产生的新兴产物,它是一种展示工具,主要是通过运行专门的应用程序构造出一个大屏幕并营造出一个交互式的操作情境。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建立通讯关系,通过连接计算机与投影仪将呈现的内容投影到屏幕上,使用者可以利用电子笔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并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各项操作。目前,该技术对于现代化办公以及教学领域都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

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提高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质量是践行新时代教育理念的需要。在过去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仅通过课件来向学生展示各类美术作品,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感受到美术的真谛,也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而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很好地改变了传统美术教学中的弊端,它使课堂的互动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互联网将各种媒体素材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与教师间能够更好的交流互动,从而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样化,教学效果也更加高效。

2.欣赏课中小学美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模式的优势

2.1调动学生积极性,引起学生共鸣

在小学美术的欣赏课上,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相关内容的图片、影像等,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教学环节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投入学习,并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讲解一年级《动植物欣赏》这一课时,便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向学生展示一些学生熟知的动物与植物图片或者是视频并向学生提问,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也可以配上适当的音乐,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去观察、去了解动植物的外貌特征与生活习性。另外,电子白板还可以对展示的内容进行编辑与保存,也可以重复播放,这样极大的节省了教学时间。可见,交互式电子白板有利于将教学中“导”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

2.2 活跃学生思维,使教学更加动态化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班是,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笔直接在屏幕上进行操作,这就避免了传统演示过程中的繁琐,使教学更加高效化,而学生也会惊叹于电子白板的强大功能,也会更加踊跃的回答问题并参与到互动中来,这也使教师在示范教学内容时更加具有动态性。例如在讲解五年级《美丽的纹样》时,教师便可以在白板上向学生展示各种纹样,并可以将学生所设计的纹样作品用白板的拍照功能进行保存后展示,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

2.3教学环节更加具有灵活性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都习惯运用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来制作教学课件,但是PPT的图片较多且制作复杂,教师在上课时要有序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但是当教学中出现突发状况需要调整教学方案时,PPT的顺序很难及时做出调整。而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回答直接进行操作并迅速将内容进行跳转,因此使教学也变得更加灵活多变。

3.欣赏课中小学美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模式的有效举措

3.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交互式电子白板走入课堂,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还活跃了课堂恩为,同时可以从多方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要合理的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其中。例如在讲解美术《花儿朵朵》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相关的歌曲,并在歌曲中向学生们展示出各式各样的花朵。这样的情境创设可以加深学生对花朵的印象,并引起学生的创造激情与想象力。

3.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

作为美术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教师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作,这时就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图片、音频等,从而刺激学生各方面的感官,激发学生自主创造的积极性,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作,而这些都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创作氛围。例如讲解《秋天的图画》时,教师便可以通过钢琴曲《秋日私语》使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秋日的美景,也可以播放一些落叶或枫叶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从不同层面来加强感受。只有学生处在良好的创造环境下才能更好的投入创造,才能更好的感受美术。

3.3在课后展开积极的探究

作为美术教师在教学时不能拘泥于教材,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并掌握该技术,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拓展信息渠道,鼓勵学生积极的展示自己,以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当下,网络资源异常丰富,教师要提高自身获取、整合资源的能力,在课后要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究。例如讲解《家乡古建筑》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当地的建筑特征以及采取这样手法的原因,使学生在讨论与思考中了解不同建筑的特征与优势,并发掘其艺术特性。这样的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思考与合作探究能力,并为其艺术创作积累素材。在课后,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的不同;南方建筑与北方建筑的不同,并鼓励学生尝试去创造建筑图样。通过这样的课后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创造与思考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美术来源于生活,从而养成多观察的好习惯并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邓颖晶.小学美术教学探析[J].成才之路,2014(15):79.

[2]王世军.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4(8):133.

上一篇:口碑营销论文范文下一篇:工业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