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范文

2023-09-23

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范文第1篇

A.基因突变发生在DNA的复制过程中

11.一园艺工作人员发现一株结有核蜜橘的枝条上结无核蜜橘,据此分析回答。

B.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不利于生物进化

(1)从变异的来源分析,无核蜜橘出现的原因是 。 (2)从植物形态学分析,C.只有细胞核中的基因才会发生基因突变

结无核蜜橘的枝条是 ,发生变异的结果。 (3)欲想培育出结无核蜜橘的新D.同源染色体上的成对基因往往同时突变

2.果蝇约有104对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一个大约有109个的果品种,常采用的方法是 ,其原因是

蝇群,每一 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 12.基因型为AaBbCc的植物个体,若进行无性生殖一般情况下能产生 种A. 2×109 B. 2×108 C. 2×107 D. 108

3. 在田间选择穗大粒多的变异植株的种子播种后,子代植株有的保持了穗大粒多的特点,有的却不能.原因是( ) A. 上述穗大粒多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

B. 上述穗大粒多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C. 上述穗大粒多的变异有的是遗传的,有的是不遗传的 D. 上述穗大粒多的变异在播种后又产生了新的变异

4. 大丽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显性,一株杂合的大丽花植株有许多分枝,盛开众多花朵,其中有一朵花半边红色半边白色,这可能是哪个部位的基因突变为c造成的 ( )

A. 幼苗的体细胞 B. 早期叶芽的体细胞 C. 花芽分化出的细胞 D. 杂合植株产生的性细胞 5. 某基因的一个片段中αDNA 链在复制时一个碱基由G→C,该基因复制三次后发生突变的基因占该基因总数的 ( ) A. 100% B. 50% C. 25% D.12.5% 6. 诱发突变与自然突变相比,正确的是 ( ) A. 都是有利的 B. 都是定向的 C. 都是隐性突变 D. 诱发突变率高 7. 诱变育种有许多突出优点,也存在一些缺点,下列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结实率高,发育迟缓 ②有利个体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 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④茎秆粗壮,果实种子大,营养物质含量高⑤提高变异频率,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因而加速育种进程

8.基因突变按其发生部位,可以分为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两种。如果是前者,则发生在细胞 分裂的 期;如果是后者,发生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时期是 。人的癌肿是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突变,它属于 ;如果突变导致突变型后代的产生,则属于 。

9.填写下列育种方法:用抗倒伏不抗锈病的小麦与易倒伏抗锈病的小麦育成既抗倒伏又抗锈病的小麦品种是 。用60CO辐射的稻种,育出成熟期提前、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系是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

10.基因重组的两种类型是 和 ,二者都是是通过 生

类型的后代,若采取自花传粉,能产生 种表现型的后代,这些后代中是

否产生了新的基因? 。由此可见, 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_____生殖的过程,控制______的基因重新组合。 14. 基因突变按照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突变和生殖细胞突变。前者应发生在________分裂______期,后者应发生在____________分裂_______期。

15.一株世代都开红花的植物,在依次突然性冰冻后,在一个枝条上出现了一朵

白花,白花授粉后所结的种子种下去长成的植株都开白花,试分析该白花是来自于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发育成该花芽的细胞在___________时发生差错,从而使_______________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 16. 生活在加勒比海的火烈鸟,喙、翅边缘和腿都是鲜红色的,而捕到的火烈鸟

经人工饲养繁殖的后代没有鲜红色。但如果在饲料中加入火烈鸟在野外常吃的红

色藻,红颜色就会出现。火烈鸟的眼是橙色的,即使不吃红色藻,眼的颜色仍然是橙色的。请分析回答: (1)火烈鸟食用红色藻,身体的有关部位就呈红色,不食用红色藻则不呈红色。这种性状的变化是由

引起的,属于

(2)火烈鸟的眼色不会因食用红色藻而发生变化。这说明火烈鸟的眼色是

控制的。 17. 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发生基因突变,导致酯酶的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通 过转基因技术已将该基因导如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的DNA整合在一起。这样的细菌仍能繁殖。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 (1)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叫作

。 (2)这种重组DNA技术可以达到定向改变

的目的,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物质,或者组建出新的

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范文第2篇

(1)在学习基因重组的概念时,应联系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同时注意与基因突变进行比较,可采用列表方式,使两种变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更加清晰。

(2)在学习基因突变时,重点是带领学生学习基因突变的基本概念,研究内涵即基因结构的改变,外延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结合基因的结构和基因对性状控制的相关知识,教师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研究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带来性状的改变。 在学习基因突变的本质时,要联系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有关知识。在DNA复制过程中,DNA分子的解旋使碱基对暴露,因而使碱基对易发生替换.增添或缺失引起基因突变。突变后的基因成为一个新的基因,即原基因的等位基因。该基因在表达时,由于引起mRNA上密码子的改变使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都可能发生变化,生物体的性状也可能发生改变。但由于一种氨基酸有多种密码子,所以基因发生突变后,所编码的氨基酸也可能不发生改变。

(3)任何事件的发生总是有内因和外因在共同起作用,基因突变也不例外。引起基因突变的外界因素有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于这三种因素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一些实例来进行归纳总结。

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范文第3篇

一、内容要求

(一)题目

题目应是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一般控制在25字以内。

(二)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应将毕业设计(论文)要点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内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一般3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应与中文对应。

(三)目录

目录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应包括绪论、论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

(四)正文

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一般包括绪论、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1.绪论

绪论应包括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主体

根据课题的性质,主体应参照以下一般性要求撰写:

(1)理工类一般包括理论分析,总体方案设计及选择论证,设计计算,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实验(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分析等。

(2)管理和人文类学科一般包括对研究问题的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3)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

3.结论

结论是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应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地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或新的见解及其意义、作用,以及进一步需要讨论的问题、建议或研究设想等。

(五)参考文献

1.产品说明书、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等通常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2.引用网络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

(六)附录

附录一般包括冗长公式推导、辅助性数学工具、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程序及说明等。

(七)致谢

对给予各类资助、指导和协助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单位及个人表示感谢。

二、书写要求

(一)语言表述

1.毕业设计(论文)须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对同行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内容,尽量减少叙述。

2.毕业设计(论文)中如出现一些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须在首次出现时做出解释。

(二)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1.“中文摘要”用黑体小三号字居中。

2.中文摘要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间距。

3.“关键词”用黑体小四号字,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与摘要正文左对齐。 4.关键词用宋体小四号字,各关键词之间空2个字距,且不加标点符号。 5.“Abstract”用黑体小三号字居中,正文用TimesNewRoman小四号字,1.5倍行间距。

6.“Keywords:”与摘要要用同一号字号,加黑,左对齐。各关键词之间空2格,不加标点符号。

(三)目录

1.“目录”用黑体三号字居中,字与字之间空4个字距。下空两行为章、节标题及其开始页码。

2.目录内容按三级标题编写(即:1„„、1.1„„、1.1.1„„),用宋体小四号字。

3.标题序号一律左对齐,页码右对齐,中间用小黑点连接。

(四)标题和层次 1.格式要求如下: 第一章××××(居中) 1.1×××× 1.1.1××××

2.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

(五)篇眉和页码

1.篇眉自正文第一章开始,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奇数页为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偶数页为“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2.页码自正文第一章开始,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一页,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摘要、目录等前置部分采用罗马数字连续编排页码,宋体五号字居中书写。

(六)图

1.图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同文字表述一致。

2.图序按章顺序编号,例如,图3-2即为第三章第二图。图序和图名之间空一格,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置于图的下方。 3.绘图必须工整、清晰、规范。其中机械零件图按机械制图规格要求;示意图应能清楚反映图示内容。

(七)表

1.表的编排。内容或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据按内容或项目依序对齐竖排。统一采用三线表,建议表格的顶线、底线采用粗线1磅,栏目线、辅助线采用细线0.5磅。表格中的文字采用宋体五号字。

2.表序按章顺序编号,例如,表3-2即为第三章第二表。表序和表名之间空一格,采用宋体五号字居中置于表的上方。

3.表内的缩写词和符号等,必须与文字段落中的一致。各符号的单位应尽可能标出。表内不得用“同上”、“同左”等类似词,一律填入数字或文字。表内空白处代表无此项内容。

(八)公式

1.公式在正文中另起一行。公式的序号按章顺序编排,例如,(3-2)表示第三章的第二式,并标注在该式所在行(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2.较长的公式,另行居中横排。如果公式必须转行,只能在+、-、×、÷、<、>处转行。序号用括号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九)参考文献

1.按正文中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内连续编号,同时,所列的参考文献都应在正文中出现。

2.正文中的参考文献序号采用上标进行标注。

3.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在“等”字或“etal”前加逗号;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名可以缩写为首字母(大写),但不加编写点“.”。 4.参考文献的第一页编排时先空一行、采用小三号黑体居中打印“参考文献”,再空一行,左起、悬挂缩进、依次列出参考文献,中文参考文献采用宋体五号字,西文用TimesNewRoman五号字。

(十)量和单位

1.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具体要求请参阅《常用量和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单位名称的书写,可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

(十一)附录

附录中的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

三、打印要求

(一)封面

采用河北工程大学统一制式封面。

(二)毕业设计(论文)字体、字号要求 一级标题 黑体三号 二级标题 黑体四号 三级标题 黑体小四号 正 文 宋体小四号

(三)段落及行间距要求

1.正文段落采用1.3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

2.标题采用单倍行距,按照标题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段前、段后间距: 标题级别 段前、段后间距 一级标题 1.5倍行距 二级标题 1倍行距 三级标题 0.5倍行距

(四)打印规格 1.毕业设计(论文)一律要求采用A4幅面的纸张打印。页边距:上3cm,下2.5cm,左2.5cm,右2cm,装订线0.5cm,选择“不对称页边距”,页眉1.8cm,页脚1.5cm。

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范文第4篇

答:基因是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断, 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 通过控制蛋白质表达, 决定生物的特征特性, 并在繁衍过程中代代相传。

转基因技术就是将高产、抗逆、抗病虫、提高营养品质等已知功能性状的基因,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转入到目标生物体中, 使受体生物在原有遗传特性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特性, 获得新的品种, 生产新的产品。转基因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例如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异花授粉和天然杂交等。

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 具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传统育种技术一般只能在同一物种内实现基因转移, 而转基因技术可打破不同物种间天然杂交的屏障, 扩大可利用基因的范围;二是传统的杂交育种技术操作对象是整个基因组, 不可能准确地操作和选择具体基因, 而转基因技术所操作和转移的基因具有明确功能, 后代表现可准确预期。

由于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本质都是通过获得优良基因进行遗传改良, 因此, 将转基因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紧密结合, 能培育多抗、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 大大提高品种改良效率, 并可降低农药、肥料投入, 在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农业功能等方面潜力巨大。

问: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如何?

答:自1996年首例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应用以来, 全球转基因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跟进, 并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一是品种培育速度加快。随着生命科学、基因组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发展, 转基因技术研究日新月异, 研究手段、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基因克隆技术突飞猛进, 一些新基因、新性状和新产品不断涌现。品种培育呈代际特征, 目前全球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已从抗虫和抗除草剂等第一代产品, 向改善营养品质和提高产量的第二代产品, 以及工业、医药和生物反应器等第三代产品转变, 多基因聚合的复合性状正成为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点。

二是产业化应用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9年底, 全球已有25个国家批准了24种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应用。以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为代表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 由1996年的2550万亩发展到2009年的20亿亩, 14年间增长了79倍。美国仍然是最大的种植国, 2009年种植面积9.6亿亩;其次是巴西, 3.21亿亩;阿根廷, 3.195亿亩;印度, 1.26亿亩;加拿大, 1.23亿亩;中国, 5550万亩;巴拉圭, 3300万亩;南非, 3150万亩。值得一提的是, 2000年以来, 美国先后批准了6个抗除草剂和药用转基因水稻、伊朗批准了1个转基因抗虫水稻商业化种植;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哥伦比亚4国批准了转基因水稻进口, 允许食用。

三是生态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996至2007年, 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累计收益高达440亿美元, 累计减少杀虫剂使用35.9万吨。2008年, 全球转基因产品市场价值达到75亿美元。

问:我国在发展转基因技术与应用方面有何政策措施?

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解决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突破耕地、水等资源约束, 减少环境污染,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 归根结底要靠科技创新与应用。经多年努力, 我国在重要基因发掘、转基因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果。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 是着眼于未来国际竞争和产业分工的重大战略, 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2006年, 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2008年7月, 国务院批准启动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9年6月, 国务院发布《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提出“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 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 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目前, 农业部正会同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10个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遵照中央和国务院的总体部署, 按照“加快研究、推进应用、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指导方针, 遵循“强化自主创新, 突出战略重点, 创新管理机制, 培植生物产业”的总体思路, 坚持以产品和产业为导向, 上中下游紧密衔接、多部门多学科联合协作、产品研发与安全评价协调推进和分类分步推进产业化的基本原则, 加快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 努力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 培育一批抗逆、抗病虫、优质、高产、高效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 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问:我国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状况如何?

答: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是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的重要保障。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坚持立法先行、有法可依、执法保障, 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国情并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和管理体系, 依法实施安全管理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建立健全法律法规。1996年, 农业部发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2001年, 国务院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简称《条例》) , 对在中国境内从事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和进出口等活动进行全程安全管理。农业部和质检总局制定了5个配套规章, 发布了转基因生物标识目录, 建立了研究、试验、生产、加工、经营、进口等环节的许可和标识管理制度。

二是加强技术体系建设。经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推荐, 农业部组建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 (简称安委会) 、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5个检测机构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农业部审查认可。大力组织开展转基因生物分子特征、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性研究, 不断提高技术支撑能力, 目前已发布62项技术标准, 保障了依法管理工作的需要。

三是科学规范开展安全评价。安委会按照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参考国际组织制定的评价指南, 遵循科学、个案、熟悉原则, 严谨规范地开展评价工作。截至2009年底, 批准发放了转基因棉花、番茄、矮牵牛、辣椒、番木瓜、水稻、玉米等植物的安全证书。

四是强化行政监督管理。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加强田间试验、品种审定、种子生产经营和产品标识等环节的执法监管, 大力开展法规培训和科普宣传, 确保各项活动依法有序进行。

问:我国对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怎么标识?

答: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我国对转基因产品实行目录标识制度, 列入标识目录的转基因产品需要标识。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如大豆油、油菜籽油及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调和油均已标识。今后, 农业部将借鉴国外标识管理经验, 结合国内农产品生产、销售特点, 进一步完善转基因产品标识管理制度, 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问:请介绍一下转基因水稻有关情况?

答: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是由华中农业大学培育的高抗鳞翅目害虫转基因水稻品系。外源基因是由我国科学家人工改造合成的苏云金芽胞杆菌 (简称B t) 杀虫蛋白融合基因cry1Ab/cry1Ac, 受体品种是水稻三系恢复系“明恢63”。“华恢1号”与“珍汕97A”所配的杂交组合为“Bt汕优63”。

转基因水稻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等鳞翅目害虫的抗虫效果稳定在80%以上, 具有节省投入成本, 减少劳动强度和中毒风险, 大幅减少农药用量, 减少环境污染, 维持稻田生物种群动态平衡等优势。

食用安全性分析和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与非转基因对照水稻同样安全。转基因水稻中的Bt蛋白是一种高度专一的杀虫蛋白, 可与鳞翅目害虫肠道上皮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引起害虫肠麻痹, 造成害虫死亡。只有鳞翅目害虫的肠道上含有这种蛋白的结合位点, 而人类肠道上皮细胞没有该蛋白的结合位点, 因此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Bt蛋白作为生物杀虫剂已安全使用70多年;与已知致敏原蛋白氨基酸序列无相似性, 不会引起过敏反应。动物喂养、遗传毒性、三代繁殖、慢性毒性以及急性毒性试验表明, 转基因水稻对试验动物未见不良影响。营养检测分析表明, 两种转基因水稻的营养成分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变化, 与普通水稻具有同等的营养价值。

环境安全性分析和检测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和“Bt汕优63”在国内生产种植对生态环境是安全的。转基因水稻与非转基因对照水稻相比, 在生存竞争能力、杂草性和入侵性方面未发现变化;在基因漂移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 没有发现Bt蛋白基因漂移对农田生态和自然环境安全有不良影响;在对非靶标生物和生物多样性影响方面, 没有发现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害虫、稻田天敌、经济昆虫, 以及节肢动物的种群结构与多样性产生不良影响。由于属内种间以及种内亚种和品种间的基因漂移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转基因水稻品种和非转基因水稻品种的基因漂移, 对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影响是一样的。

问:请介绍一下转基因玉米有关情况?

答: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培育的自交系, 外源基因是由我国科学家自行克隆植酸酶基因, 受体品种是“Hi-Ⅱ”玉米自交系。

植酸酶可以减轻植酸的抗营养作用, 将植物中大量存在的植酸分解为肌醇和可被动物利用的磷, 从而提高动物对磷的利用效率, 减少高磷粪便排放, 有利于环境保护。

食用安全性分析和检测结果表明,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对照玉米同样安全。植酸酶在玉米、小麦、水稻、大豆等植物中广泛存在, 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 人类或动物有长期安全食用或饲用的历史;与已知致敏原蛋白氨基酸序列无相似性, 与过敏人群血清无交叉反应, 不会导致过敏;动物毒理学试验未见不良影响。

环境安全性分析与检测结果显示,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在国内种植对生态环境是安全的。该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对照玉米相比, 在生存竞争能力、杂草性和入侵性方面未发现变化;在基因漂移对生态环境影响方面, 没有发现植酸酶基因漂移对农田生态和自然环境有不良影响;中国没有玉米野生近缘种, 因此不存在植酸酶基因向野生种漂移的风险。

问: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评价过程与后续管理情况是怎样的?

答:1999年和2004年, 农业部先后受理了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安全评价申请, 分别经过11年和6年的严格评价, 于2009年8月17日依法批准发放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转基因抗虫水稻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在整个安全评价过程中切实做到:

一是评价指标全面规范。依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转基因植物安全评价指南》, 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经济合作组织制定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指南, 制定了分子特征、环境安全、食用安全、饲用安全等评价指标, 部分指标比国际相关标准更加严格。

二是评价过程科学严谨。以转抗虫基因水稻为例, 经相关省政府部门审核、安委会评价和农业部批准, 研发单位于1999—2000年开展了中间试验、2001—2002年开展了环境释放, 2003—2004年开展了生产性试验, 2004年申请转基因水稻生产应用安全证书。除申请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外, 根据安委会的评价意见, 2004—2008年, 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机构对转基因水稻的分子特征、环境安全和食用安全的部分指标进行了检测验证。

三是评价结论真实准确。多年的安全评价试验和检测验证结果表明, 转基因水稻、玉米分子特征清晰;未发现环境安全不良影响;关键营养成分没有差异, 毒性试验对试验动物未发现不良影响, 与已知过敏原无同源性。安委会综合评价认为, 转基因水稻和玉米与非转基因对照水稻和玉米具有同样的安全性。

四是决策过程慎之又慎。安委会做出同意发放安全证书的建议后, 农业部召开由国务院11个有关部门组成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 对安全证书发放事宜进行审议。同时, 农业部对后续监管如品种审定区域试验、种子生产经营、商业化生产管理、产品标识目录制定及监督管理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部署。

五是产业应用尚需时间。发放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并不等同于允许商业化生产。按照《条例》《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 首先进行严格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达到标准的才可获得品种审定证书;之后, 相关种子企业还要通过严格审核才可获得转基因作物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 方可进行种子生产经营。

问:我国有没有批准进口转基因粮食种子在国内种植?

答:截至目前, 农业部从未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进口到中国境内商业化种植, 在国内也没有转基因粮食作物种植。

依据《条例》及配套规章, 农业部对进口农业转基因生物按照用途分三类进行管理:一是用于研究和试验的, 二是用于生产的, 三是用作加工原料的。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申请程序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境外研发商向农业部申请安全证书, 经我国第三方检测机构在中国境内检测, 并经安委会评审合格的, 由农业部批准发放进口用作加工原料安全证书。二是境外贸易商凭研发商获得的安全证书等资料, 向农业部申请每船进口安全证书, 农业部批准后发放每批次进口安全证书。

基因重组与基因突变范文第5篇

一、基因编辑技术的社会伦理问题

基因编辑技术在人类对于生命的探索道路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未来过去的几十年中, 基因编辑技术逐渐开始改变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 它不仅涉及到生命体的改变, 更是关系到人类价值观念的巨大变革[1]。这项技术直接作用于生命体以及人类, 很可能直接改变生物进化的方式和方向, 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 基因编辑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随着研究仪器和设备的不断进步, 医学工作者对于基因的研究也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研究者发现人类的许多疾病是由于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引起的, 于是采用基因方式进行疾病治疗成了进行基因编辑最显而易见的理由。科学家试图通过找出缺陷基因, 并对其进行修饰, 将正常的基因片段取代病变的基因, 抑制或者关闭病变基因的表达方式, 以此达到治疗某些由基因引起的遗传疾病的目的。但是这其中却存在着重要的安全问题, 采用基因的方式治疗疾病需要有一个安全的运载工具, 运载工具承担着运输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的责任。目前, 公认最为安全的工具其中之一就是腺病毒 (AAV) [2]。但最近有新的研究表明, 有部分接受这种治疗方式的患者的癌细胞会发展出异常的染色体, 也就是说, 采用AAV法治疗的患者有更大的可能性出现染色体被分裂的情况, 继而导致癌症的发生。这项研究使得人们重新审视AAV的治疗方式, 它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安全。

(二) 基因编辑技术的选择问题

基因编辑技术目前的研究热点趋势是对生殖细胞或者早期胚胎进行改变, 因为这些细胞能够遗传给下一代。除了上述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遗传疾病的治疗, 还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进行增强。医学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胚胎进行操作, 改变相关个体的基因结构, 并且整合生殖细胞所代代相传的基因, 这些行为将会对人类基因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由此就会改变人类对于后代的选择, 随之也会改变每个人对于自己后代的责任[3,4,5]。第一, 就医学方面来说, 我们无法预测这种增强对于人体的危害。人类一直在探寻者体能的极限, 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一直支撑着运动员们突破自我, 挑战极限。但是无论运动员们怎么努力, 极限始终存在。一旦人类为了更高的身高、发达的肌肉、更好的智商改变我们几千年来进化形成的基因, 突破了这一极限, 所可能引起的后果和风险难以预测, 而责任又由谁来承担呢?第二, 就社会问题来讲, 一旦人们可以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基因治疗, 也就会要求利用该技术进行基因增强, 二者界限难以把控。父母是否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想法随意改变子女的基因?父母是否会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为子女选择更多的“音乐细胞”或“运动细胞”?孩子将来在成年后是否会抱怨父母当面没有将自己设置成“范冰冰”的模样?这种基因编辑技术将会使后一代丧失选择的权利, 后一代人的生存价值与人生的意义又该如何衡量?那么父母是否有这种权利决定胎儿的基因?胎儿有无选择自己基因的权利呢?

(三) 基因编辑技术的隐私问题

基因编辑技术比以往任何一门技术都更直接、更有力地影响着每一个生命体。就人类生命体的基因来说, 不同的人类个体基因中有99.9%的基因是相同的, 而正是最后0.1%的不同基因, 构造了这世界上成千上万具有唯一性的人类个体。可以想象, 在基因技术继续高速发展的将来, 每个人都有可能得到自己的遗传身份信息, 但是这其中因个体差异而可能产生的基因歧视和基因隐私问题也出现在我们面前[6]。在将来, 这些基因信息会不会像当下的肤色、种族问题一样, 给我们的生活、就业、受教育、安全等带来歧视, 我们各种权利会不会由于基因的不同而受到差别对待?作为个人唯一性的标志和信息, 这些遗传信息是否可以被国家、学校、单位、保险公司、医院等机构掌握, 他们是否有权利采集和获得个体的遗传信息?考虑到下一代的优秀基因, 将来人们在进行配偶的选择是是否需要公开自己的遗传信息并且将对方的遗传信息纳入选择的考虑范围之内?

二、基因技术的社会伦理综合分析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可以为人们的生命的延续带来强大的好处, 也可能危及社会的安全甚至人类的生存, 使社会为了抢夺有利的基因技术和基因编码展开战争。因此, 人们一定要对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进行伦理的分析和判断, 是基因编辑技术朝着对人类整个社会发展有利的方向前进。

(一) 伦理意识分析

人类如何认识基因决定着人们形成何种基因伦理意识, 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社会伦理行为。基因决定论认为, 每一个人其相貌、智商、行为、性格、疾病等更多的由其本身所携带的基因决定。基因还原论认为, 人是由23对染色体组成并其决定性作用的, 因此, 在受精卵阶段, 一个人类生命个体就已经出现。但实际上, 众所周知, 除了少数疾病、意外灾害人类无法控制之外, 性格、身体健康程度、智商等都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可以通过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而吸烟、辐射等会增加个体得癌症的风险。如果认为基因决定一切, 那么不仅人类的疾病取决于基因, 个体的违法犯罪活动是否也可以用异常的基因 (例如“暴力基因”、“性基因”) 来解释?如此一来, 就会牵扯出众多的伦理及法律问题。是犯罪个体该为其行为负责还是其基因该为其行为负责?政府是对这些犯罪个体进行健康、道德教育并关押监狱使其接受惩罚, 还是对其进行基因的纠正?这些理论使人们过渡依赖基因, 认为自己的不幸全部都是由基因造成的, 人类不再拥有意志和选择, 而是将一切的罪名推脱到基因的头上[7,8]。

(二) 伦理价值分析

对于科学是否具有伦理的价值这一问题, 在学术界始终存在争议, 更多的人认为科学的价值是中性的, 科学知识并不代表人类的价值观。有些学者认为科学研究的动机应该仅仅在于科学其本身的发展, 不应当参与个人与社会的价值。还有的人认为, 科学家只负责对科学进行研究, 并不会直接使用并作用于社会, 因此, 也不应该为某一门技术而产生的不良后果承担责任, 这一理论被称为“科学价值中性论”。这一论断在某种意义上是成立的, 它将科学作为一个纯粹的知识体系或者工具, 不带有人类的目的性。但是不可否认, 科学以及科学活动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进行的, 科学研究是人类成果的一部分。因此“纯粹”二字其实并不存在, 尤其是越来越经济化的今天, 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团体利用资金支持科学家的活动, 都是希望得到经济利益的汇报, 而其中不乏一些商人采用金钱的诱惑, 只顾眼前利益, 不顾整个社会的道德, 而科学家也极少仅仅为了科学无偿奉献一生。因此, 可以说技术中立性的观念已经渐渐离我们远去, “技术”与“利益”二者无法完全区分开来。

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应用, 与其他技术一样显示出伦理道德的二重性。首先,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于生命的认识, 并且根据人类的需要, 使人类改变基因显现方式、控制疾病成为可能, 极大促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 如果这一技术被滥用或使用不当, 很有可能危及社会的安全以及整个人类的发展, 为地球带来无尽的灾难, 使人们成为基因的奴隶。因此, 基因编辑技术比以往人类历史出现的各种其他科学发明更需要解决伦理的问题。

(三) 伦理责任分析

基因编辑技术使人类拥有更多机会和能力干预人的受孕、出生、身体构造、心灵健康以及寿命等。在科学尚未被承认之前, 人类认为“上帝”或“神”是其生命的主宰, 而通过基因编辑技术, 人类越来越有可能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但是就其目前的发展技术来看, 科学家仅仅可以就某些简单的基因进行改造, 显然无法按照某种图纸设计出“完美”的生命个体。自然界是极其复杂的, 而人们对于复杂的事物, 也只能通过统计学推测大多数的特性, 却无法精确的掌握每一个人类个体的特性。除了法律所授予我们的受教育权、选举权等后天权利, 每一个个体都应该天生具有主宰自己身体和生命的权利, 这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不以任何国家意识和法律政策为转移。假如条件允许, 掌握技术的科学家和政府是否有权利决定整个人类的遗传走向?我们当然同意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正疾病的发生, 但是这些技术拥有者是否可能将人类基因按照自己的统治要求进行修改 (例如更具战斗力, 更白的肤色等) , 这种物化人类和生命的行为该受到谁的监控?这一问题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巨大挑战[9]。

三、基因编辑技术的道德调控

人类为了与自然界和谐共处, 就一定需要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但我们的探索不应该是为了改变自然界, 而是为了更好的掌握它的规律, 并且适应它。人类掌握越多的自然界奥秘, 就越能更好的适应它, 反过来, 也能更方便的改变自然界。因此, 人类必须要谨慎地使用其所掌握的每一项技能, 加强对基因编辑技术的道德调控。

(一) 基因编辑技术道德调控的原则

对基因编辑技术的道德调控应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主要原则。第一, 公众利益优先原则。这是所有科学活动一项最基本的准则, 所有的科学活动都应该是以增进人类公共利益和生存环境为出发点, 一切有损可持续环境与后代发展的科学都是不道德的科学。这一条原则应该作为各种行为的最高伦理准则。也就是说, 相关的研究实验室应当以严守此准则, 尽量保证科学研究的纯粹性, 避免过分功利化的倾向, 拒绝任何不法分子对基因编辑技术的滥用。此外, 相关的科学家与医务人员还应当保证其实验过程的安全性, 对所有的操作进行危险性评估, 谨慎处理其尚未通过观察期的试验品, 保证成形的基因片段不会使人类受到伤害。第二, 知情同意原则。每一个人类个体都有其与生俱来的自主性, 在照顾公众利益的同时也应该给予每个人自主选择的权利。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 对待事物的判断标准也不同, 所以每个人做出的选择也不同, 任何明显或隐性的强迫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行为。科学、医学或者政府等机构不能够以其思想作为道德的统一标准, 而应当尊重每个个体对其遗传材料、信息等所做出的选择。任何基因样本的销毁和复制都应当经过当事人的同意, 而不能对当事人进行任何方式的诱导和欺骗, 也不应该试图将团体的利益强加于个人。

(二) 实施基因编辑技术的道德调控

基因编辑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呈现了伦理上的二重性, 这点主要取决于科学活动的主体, 即研究基因技术的科学家、运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医学家, 这些人比其他的普通民众和国家管理者更能够全面地预见技术所能带来的利弊, 这也决定了科学家和医学家对技术的应用和后果负有重要的道德调控责任[10]。科学家应该“求真”, 但同时也应该“至善”, 科学家在全身心投入到科学事业的同时, 也应该担负起一项重要的责任, 即谨慎地评估、预测其所研究的技术所可能带来的负面结果。科学的研究本应该是一项相对独立的活动, 但是现如今对于很多科学家来说, 更多的考虑科研课题是否能够得到资助和奖励, 却忽略了社会价值与研究动机。其次, 科技人员应该积极走出实验室, 参与社会活动。一方面协助政府进行的科学决策, 另一方面为民主普及对于基因编辑技术的认识, 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和社会政策的走向, 避免民众和政府之间因为信息的不对称而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和误解。

(三) 基因编辑技术道德调控的政治保证

基因编辑技术的道德调控不仅需要科学家和医学人员严格的自律精神, 还要政府、法律牵头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保障研究人员的权利, 也规定其应履行的义务和责任。这其中, 政府的干预措施直接关系到整个基因编辑技术的未来走向。目前, 各个国家的政府基本承认对基因研究成果的共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成立了“国际生物伦理委员会”, 致力于人类基因研究的伦理研究。由该委员会起草的《人类基因组宣言》中提到, 基因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保证每个人类的尊严和平等, 保护科学家的研究自由, 维护人类和谐以及国际合作”。

就第一原则来说, 各个国家的政府与领导人相继发表声明, 呼吁各国科学家公开人类基因技术的研究成果, 认为人类基因图谱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虽然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普遍认可基因技术是全人类的财产, 应当进行共享, 但是目前还是存在个别的国家或者私人研究团体进行着以私利为目的的研究, 意图控制基因技术的发展。因此, 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保证每个人对自身基因图谱的所有权, 就需要国家相关机构进行法律、法规的制定, 任何机构和个人对于未经本人同意擅自盗用、负责他人的基因信息等行为不仅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 还应该受到法律的严惩。国家应该对相关的技术使用范围进行严格的规定。无论基因的优劣, 每个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 个人不应该因为自身基因的优劣, 在生活和工作中受到歧视, 基因也绝对不能草率地决定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国家的法律、法规应当加强对个人基因权利侵犯行为的惩治力度, 有力地表明政府的立场和态度。

就第二原则来说, 我国政府目前对基因编辑技术的支持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 上海某医科大学是我国在基因研究上处于前沿的研究单位, 但其因缺乏资金打算放弃部分专利的申请。由于资金的不到位, 许多基因编辑技术无法知识产权化, 长此以往必将导致科技人才的流失, 不利于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我国应当从资金和政策两方面及时采取措施,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障科技人员的研究, 同时应给予科技人员足够的资金, 这有助于我国在此研究技术上处于世界前沿的地位。此外, 还应该以基因研究为纽带, 促使产、学、研三者紧密结合, 一方面促进研究的实际应用, 另一方面缓解基金不足的问题, 为科学家的研究提供坚强的后盾。

(四) 基因编辑技术道德调控的法律约束

道德只是人们内心的一种约束, 并靠外部舆论进行监督, 因此道德本身并不具有强制力, 单纯依靠道德的约束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 我们在加强道德建设的同时, 也应当进行法律的建设, 两者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 保证有关人类的基因编辑技术及研究健康发展。

第一, 我国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就将来有可能在就业中出现的基因歧视问题作出严格的规定。直到现代化的今天, 性别、种族、残疾歧视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 基因歧视极有可能成为将来社会当中一种新的不公正现象。由于我国的《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雇患病职工, 或在解雇时给予一定的赔偿。因此, 雇佣单位通常在招聘时对职工进行身体检查。我们可以猜想, 在不久的将来, 用人单位很有可能会从单位的利益出发, 对职工进行基因的检查, 拒绝带有缺陷基因的应聘者。

第二, 针对基因防治也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保护。采用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疾病的治疗可以促进人类的健康生活, 但同时也可能为人类基因治疗带来不良的结果。法律应当针对此项研究工作制定严格的行业规范和法律约束。例如, 采用一定的技术对被治疗人员进行生理和情感的改变和控制, 或者试图通过改善基因淘汰所谓的“低等民族”, 以及有意制造人兽混合物等非正常物种等行为, 都应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巨大的利益常常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因此我们才需要法律的存在, 最大限度地消除高科技的负面影响, 使这门技术朝着光明的方向不断前进。

四、结语

对于基因编辑技术, 有人赞扬它强大的功能, 也有人恐慌它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不仅仅是科学家、政策的制定者和律师, 越来越多的普通公众也参与到了这场激烈的讨论中来。这样的一门科学, 使得人们对生物体的受孕、出生、身体构造甚至寿命等各方面具有更多的把控能力, 也带来了危险的可能性。因此, 本文从伦理和道德的视角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分析, 希望对这门技术未来能够造福于人类社会, 越早对基因编辑技术进行道德的讨论, 就有越大的机会避免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然而, 所有伦理的分析与道德的调控只有一个主线, 即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要以人类为本。

摘要: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其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做出贡献的同时, 本身也隐含着巨大的隐患。基因编辑技术在治疗疾病、保护人类健康的同时, 也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伦理和道德的热烈讨论。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基本发展状况以及其中的伦理问题;然后针对这些伦理问题分别从伦理意识、理论价值和伦理责任三个方面进行这详细论述;其次, 本文联系现实情况, 讨论了基因编辑技术的道德调控原则及其具体的内容。这一伦理问题关乎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人, 其讨论也对医学的发展和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基因编辑技术,伦理分析,道德调控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剑康, 李立峰.论基因科技的道德调控[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5, 02:5-8.

[2] 薛桂波.基因技术的伦理风险及其社会控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1:246-248+245.

[3] 谢志青.基因科技发展的伦理学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 2009, 10:50-53.

[4] 卢媛.转基因技术伦理道德问题探析[D].成都理工大学, 2012.

[5] 高宏珍.转基因技术的伦理突显与解困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 2014.

[6] 钟琳.转基因技术的伦理道德思考[D].成都理工大学, 2007.

[7] 朱俊林.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 2006.

[8] 王婷.转基因技术应用的伦理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10.

[9] 崔磊.转基因技术引发的科技伦理思考[D].成都理工大学, 2010.

上一篇:就职任职表态发言稿范文下一篇:禁止管制刀具进校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