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2024-01-25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为现代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这种新型和谐美的现实展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主体与对象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就是更新、更美的社会。本文通过生产劳动、日常生活背后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和谐关系的发展,分析了新型的社会美、自然美、人自身和谐美和艺术和谐美的新特点。和谐精神点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体的美,也点亮了我们社会中一切个体的美。

关键词 和谐美学 和谐社会 和谐关系 和谐人格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这为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大机遇,也给和谐美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

和谐美学认为“美是和谐”,而和谐是历史的、动态的,它由古典素朴的和谐美,经近代对立的崇高美,向现代更高、更新的辩证和谐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为现代和谐美学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它本身就是这种新型和谐美的现实展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主体与对象高度和谐统一的社会,从和谐美学看,和谐社会就是更新、更美的社会。黑格尔曾说古希腊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一个美的时代”,但那是古代人未充分发展的一种和谐,是一种不完满的完满,是无法与今天全面发展的现代人与现代和谐美相比拟的。现代社会主义新型的和谐社会,既超越了古代农业社会田园牧歌式的和谐,超越了历代儒家期盼的太平盛世和大同世界,也超越了毕达哥拉斯数的和谐宇宙、柏拉图的“爱情”世界和“理想国”。这个新的和谐社会,是在现代科技基础上,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过程中构建的,它的形成将意味着从近代开始一直在主体基础上对立、分裂中演进,不断向现代、后现代极端化发展的动荡不安的时代将逐渐成为过去,而新的和谐社会将开辟出一个新的美的时代,它将总结和超越过去一切的和谐社会,它将是一个自觉的充分发展的和谐时代。

如生产劳动过去被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改造世界的客观活动,而从和谐美学看来,它应是一个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和谐的关系性的概念,劳动实践的涵义非常丰富,它不只是人类创造工具、使用工具,作用于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而且是创造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不断发展的活动。但迄今为止生产劳动的和谐却是有限的,原始劳动的和谐是素朴的,是在强大自然威力压抑下唤醒的神话式的和谐。农业社会的劳动是依附于自然、依附于土地、田园牧歌式的和谐。工业社会的劳动,一方面是异化的劳动,是物对于人的奴役和控制;另一方面是主体的膨胀,借助工具理性粗暴地征服,摧残自然,导致生态失衡与自然的分裂对立。只有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产劳动,人与物、人与工具才逐步走向新的和谐,才真正开始全面实现马克思所说的人们的劳动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人们才在劳动对象、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中,创造并感受到和谐,体验到快乐,劳动才超越了生存的需要,升华为一种人生的享受。同样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不但生产活动是和谐的,产品的流通、交换、消费的活动也不只是一种商业行为,而同时是一种审美活动。人们购物不但是为了满足使用的需要,同时越来越重视产品的审美含量,购物的过程变成一种观照体验快乐的过程。买方与卖方也不单是交易的关系,而且是一种互助合作的关系,交易的过程也变成在互动中不断提高彼此审美素养的过程。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59年我在《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一文中曾说:“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已逐渐失去作用,正在被艺术生产和物质生产发展相适应的新规律所代替”。当然,适应不是没有矛盾,不是没有不平衡,而是社会主义社会能自动调控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关系,使之在动态中不断达到新的适应,新的协调,更高的平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和实践,必将进一步把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以及一切精神文化生产,在动态中平衡、有序、全面地协调起来。我们更应该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入地研究艺术生产、精神生产与和物质生产相互适应和谐发展的新规律,以有力地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而当前人们的一切日常生活也正在朝和谐适宜、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着。食不只是胃肠的需要,而且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我国古代晏子早就有“和如羹”、和五味的思想,并且认为和羹有“君子食之,以平其心”的作用,中国的饮食文化始终体现着一种中和意识和趣味。现在各种食品更讲究造型的独特、色彩的搭配、口味的调和,使人们吃出一个和谐来,吃出一个美来;衣着不单是遮体御寒,已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人格化和亲和力,注意新颖而得体,时尚而靓丽,让人们穿出一个和谐来,穿出一个美来;房屋不单是为了居住,追求实用而美观、温馨而舒适的美化装饰,已渐成为家居的普遍风气,它为人与环境、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的和谐创造了更多的物质条件。一位美学家曾形容审美的愉悦像坐在家里那样自由自在,这种自由自在的家居正在中国大地兴起,让人们住出一个和谐来,住出一个美来;行也在蕴酿着巨大的变化,不但自行车王国正逐步为轿车所挤占,而且逐步追求快捷、便利、舒适和惬意的出行,逐步让人们行出一个和谐来,行出一个美来。总之日常生活正在审美化、和谐化、人文化。但我这里所说的生活审美化,与有些同志所说的“审美生活化”不同。“日常生活的审美化”是把生活升华到精神的审美的高度,而所谓“审美日常生活化”是让审美与生活看齐,把理性的精神的审美降至感性的物质的日常生活的水平,实是把审美感性化、快感化、生理化,越来越淡化了其人文精神和理性内涵,这是后现代消解和否定审美与日常生活差别的一种反映。审美自然包括感性的快感,但它又必须超越感性,使感性与理性、生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审美境界。

生产劳动、日常生活的背后是人与对象、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社会的理想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现代和谐,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原始时代也曾产生过一种团结互助的关系,但那是未分裂的、素朴的和谐。我国古代儒家也曾设计过人与社会和谐的方案,如在家庭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举案齐眉;在国家讲君明臣忠,将相谐和,君民同乐,长治久安;在社会上讲睦邻友好,交友诚信,“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和谐关系。但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一方面是为适应宗族关系和封建等级秩序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主体依赖于客体、个人依附于社会、心理意识服从于道德律条的不自由。古代梦想的和谐社会是片面的、虚幻的,甚至冲淡和掩饰了阶级对立的现实。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突破和扬弃了古代的和谐,把一切社会关系置于利害对立的基础上,二元对立也成为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的根本特征,西方现代、后现代文化一直是在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的二元对立中嬗变的。荒诞是二元对立极端化的产物,它一方面把对立推向两极,另一方面又与“无差别”相关联,消解和抹杀一切矛盾、差别,是一个矛盾的悖论。在这个悖论中,前期的荒诞侧重于向两极对立的极端发展,后期的荒诞,特别是其近来的动向,更侧重于走向消解和抹杀矛盾,甚至走向另一极端,否认和消解一切差别。诞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生态主义和生态美学(西方称环境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同样表现了这种消解矛盾否认差别的思潮。因为在这种“整体和谐”中,侧重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生态发展的一个环节,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在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旗帜下,人与自然的差别,人的社会性、主体性、能动创造性消失了,以人为本不见了,而突现出来的实是以自然为本,实是人统一于自然的整体和谐,人与自然无差别的整体和谐。新的和谐社会关系,将结束近、现代的绝对对立,吸收、融合后现代趋向和谐的有益观念,重新创造一种和谐自由的社会关系。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是现实的规律性的真实存在,远远超越了古代虚幻、片面、素朴的和谐。它以新的互助互爱、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关系代替利益对立和相互争夺的旧关系,开创了人类和谐处理自身关系的新时代。社会美是人与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的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将创造一种更新、更高的社会美。

人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又是人的无机躯体,自然与人的和谐在实践中产生与发展。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没有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就没有物质基础,人与社会的和谐就难以实现。当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又依赖于人与社会的和谐才能完成,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没有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就难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环境学家诺曼·万尔顿曾说,“只有与地球和谐相处,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而只有人们之间和谐相处,才能做到与地球和平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自然美和生态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人与自然向更高的和谐发展,也将不断促使自然生态日益变得更新、更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落脚点是人,人与自身的和谐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与核心,只有人与自身的和谐,只有人自身全面和谐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实现。试想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身心畸形、灵魂与肉体分裂、理性与感性失衡,哪里能谈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呢?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人,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构建和谐社会实践要落实到人,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归宿也是人,都是为了要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造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成熟,和谐社会是现代和谐人的摇篮。现代和谐人既富有突出的个性,又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一切社会关系和谐自由的内涵内化为自己的真正的人的本质。他是感性与理性都充分发展,而又和谐统一的人。现代全面和谐的人远超越了古代人,古代人的和谐是原始的未充分发展的,是单纯的、不丰富的、有限的。他也超越了西方近代、现代、后现代人,从近代开始人们就在理性与感性、灵魂与肉体二重性格的裂变和斗争中备受煎熬,而随着现代、后现代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对立的极端发展,一方面现代科技的高度发展,使理性虚构了自我迷信,理性主体的妄自尊大,无度的粗暴的征服和摧残自然,陷于自然的无情报复之中;另一方面人文精神的丧失,感性主体的膨胀和沦落,人或异化为“甲虫”、非人,或裂变为“单面人”、碎片人,或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和谐社会为后现代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构建了美好的精神家园,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有家可归了,人类漂泊无依的时代也将成为过去。和谐社会的构建,将是非人时代的终结,将是理性妄自尊大时代的终结,将是真正现代自由人的新生。他把必然升华为自由,把受动转化为主动,具有充分的创造活力,成为最有主体主动性、历史创造性的现代人,成为既有主观目的又合“客观目的”的真正的历史的主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指出:“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类历史的“目的本身”,从根本上说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本身”。现代社会主义的自由人,将是和谐全面发展的人,将是社会美的核心和主体自身,将是自然美的创造者,艺术美的立法者。艺术美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艺术和谐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艺术概括和审美创造,是新型的现代和谐自由人,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新型和谐关系的典型反映和理想的表现,它也将随着和谐社会、和谐人格的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日益走向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

总之,和谐社会的精神是把社会和谐化、审美化,从美的本质上说和谐社会就是美的社会,和谐的关系就是美的关系,和谐的人就是美的人。和谐的精神照亮了我们社会整体的美,也点亮了我们社会一切个体的美。当然这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我们现在和这个理想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可贵的是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构建,已朝这个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光辉理想一定会逐步变成明天灿烂的现实。

①周来祥:《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是否适用于社会主义文学》,原载《文艺报》1959年第2期。后收入《周来祥美学文选》(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3—1265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22页。

③诺曼·万尔顿:《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王正平、金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86页。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艺美学中心、美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 宋蒙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万物平等”思想、佛家的生态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观,对我国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和思考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能够为我国现代生态理论建设作支撑。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文明;“天人合一”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的生态观出发,研究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针对我国现在出现的公民意识薄弱、过度开发自然资源、缺乏国际合作等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为我国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路径。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

1. 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凝结了儒家生态思想的基本原则,属于儒家思想其中的一个基本哲学命题。但是,“天人合一”思想并不是儒家独创的,它是通过历代中国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所形成的一种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观念。

在孔子看来,天是指自然界。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这边所说的“天”就是指自然界。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天没有说话,但是它却主宰着世间的一切,四季照常变化,生物继续生长。所以说,孔子虽然去除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但是还是认为“天”是具有主宰性的。他还指出“富贵在天”的思想,认为人的贵贱取决于天的“天命论”。孔子认为,人和天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也就是人和自然界是一体的,天地万物与人不可分割,即“天人合一”。关于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主旨是道德境界的问题,是人的道德达到一种高度后,人与天地合二为一的一种精神感受。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说,他认为天是人格神,天创造了人,因此,天是有意志的,天和人是可以相互感应的。

儒家的“天人合一”,是指万事万物的发展和规律,认为人的行为需要符合天地万物的法则。從这可以看出,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中的主体是人即以人为主体,通过更加深入的认识天,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和自然万物的和谐与统一。

2. 道家老子的“道生万物”宇宙生命观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关于这句话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一致认可“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并且,老子认为宇宙万物是平等的,人和其它的自然万物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因为他们都是由“道”而生。

“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核心与根本规律,贯穿在整个理论体系当中。“道法自然”是指天、地、人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彼此相互依赖而存在。天地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之道,也就是受自然客观的制约。我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不能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做对生态有破坏的实践活动,不能任意妄为,我们应该付诸行动来保护生态平衡。

老子认为“道”是产生万物的根本原因,对待万物应当一视同仁。正因为道家“万物平等”的这种思想,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尊重生命、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也要体现这种平等的观念,把人与自然的平等共存作为首要条件,从而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 佛家的生态思想

佛家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没有明确界限的,提出“万物一体”的主张。佛家认为世界万物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都是整体的一部分。关于万物的生命,佛家认为“众生平等”,世间万物的生命都是平等的,要尊重万物的生命,拥有慈悲之心。

在“万物平等”的基础上,佛家还提出了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大智度论》卷十三说:“诸罪当中,杀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佛家的第一大戒律就是“不杀生”,佛家认为人和自然万物的每一条生命都值得被爱护,要有慈悲之心,要用慈悲精神感化众人、教导众人。从而,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得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悟。佛家的这种慈悲情怀所强调的是对其它生命体的关怀之情,主张善待世间万物,珍惜每一条生命,所以佛家要求佛徒吃素,也是对每一个动物生命的珍惜。

佛家对保护自然这方面的行动是积极主动的,其“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道德追求,使得人在保护自然时,拥有一种使命感,使得保护自然的行为成为自己的一份责任。

二、“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和合”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强调“和合”强调和谐。和合文化对我国有很重要的时代意义,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天人合一”是“和合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价值,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观的重要来源。“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习总书记这是在提醒我们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保护环境,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应同时进行。我国强调可持续发展观,提出高质量发展措施,都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环境破坏是不可逆的,所以在发展时必须高度重视“绿水青山”的作用。习总书记又说:“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说明习总书记把生态环境放在了经济建设前面,强调了任何经济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大自然为基础而存在,力求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们生存的根本。“宁要绿水青山”的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要保护自然的意识。儒家“天人合一”以人为主体,通过人对自然的认识再去保护自然,促进自然的和谐统一。那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这个时期,结合习总书记所说的“宁要绿水青山”的深刻内涵,是不是可以强调“以自然为主”的观念呢?从自然本身出发,以自然为主体,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境界。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膨胀导致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温饱问题是首要问题,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时期,谈何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为了发展经济,不断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耕地面积也不断减少。在当今,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发展还是第一要务,但是,我国现在已经大面积脱贫,生态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在经济大发展的时期,我国过度开发自然资源,造成了一系列生态问题。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可以看作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结果。自从有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人类就一直在向自然索取,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的不断索取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循环,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我国工业革命后,工业发展给人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但是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例如:工业废水的不合理排放、工业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对原材料的不断需求等等,这都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和合文化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合”思想承认个体差异性,强调差异中的一致、矛盾中的统一。当然,当代的“和合”思想和传统的“和合”观是有区别的,如今我们所强调的“和合”实际是经过“扬弃”后的“新和合”,结合了当今实际情况更具有时代意义。在保护自然的同时,也必须把经济建设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各方面的发展,推崇发展和保护的步调相一致。“和合文化”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要科学学习“和合文化”,将“和合”思想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三、“万物平等”观对增强我国公民生态意识的启示

我国以农立国,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深入人心。受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百姓们大都重视生产发展,而相对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问题。这种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已经在公民们的思想观念中深根发芽,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这是导致公民生态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数字媒体迅速发展,多种多样的娱乐搞笑节目深受公民们喜欢,观看这些节目成为他们休闲的方式,并且逐渐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相比这些娱乐搞笑节目,生态新闻报道缺乏趣味性,并且比较严肃,公民们也就不太愿意去关注这类型的节目和新闻,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明显很低。其实,生态环境保护标语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树木草坪多的地带“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这句标语随处可见,但是见多了大家都习惯了,对于这种环境保护的标语看见了也不在意。

对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容,公民可能有所了解,但真正了解又付诸行动的少之又少。因此,在理论和思想层面上,要结合公民实际生活情况大力宣传生态文明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价值观;在实践上,各地要开展更多深入到群众中去的实践活动,从实际中让公民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实施垃圾分类举措,但是还没有全部普及。相关部门一直都是通过报纸或者节目频道从理论上呼吁公民们保护环境,在实践上的行动还很有限,致使公民们对垃圾分类等等活动的具体做法还很不了解,这也是一大问题,需要重视起来,开展更多的活动使得公民可以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树立生态保护意识。

道家的“万物平等”思想是从老子开始的,老子认为人也是万事万物中的一部分,在道面前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庄子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提出了“物无贵贱”的思想。道家的万物平等观是基于“道法自然”的,道家超越了人的自我优越感,对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佛家也提倡“万物平等”的观念,佛家认为“众生皆平等”,强调慈悲怜悯之心,这对增强公民保护自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一定意义。

首先,加强公民的生态意识是首要的问题。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应当理论结合实际,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开展有关生态的各种主题活动,呼吁大家参与,让公民们从实践中感受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其次,应从青少年抓起,呼吁各大高校创立生态小分队,定期开展实践活动,并组织互相交流的活动,从而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最后,生态文明建设应更加普及,应传达到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由党员带头,党组织发布宣传活动,挨家挨户宣传,呼吁广大民众参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切实加强公众的生态意识。

道家和佛家的万物平等观强调了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和自然也是平等的,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吸取这种万物平等观中优良的部分,并结合实际,切实加强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把理论付诸行动。

四、为全球生态治理提出“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道家的“道生万物”思想强调物我平等即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佛家的生态思想强调的是众生平等以及佛家一直坚持的“慈悲为怀”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和自然被认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人离不开自然,没有自然的存在,人无法生存便也不存在了;自然离不开人,人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一旦人不存在了,自然界只能是宇宙中的一个“死体”,没有谁来认识改造它,它也就失去了探索的价值。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和人彼此依存。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合作,人类之间的关系没有因为距离而遥远,人类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组成部分。通过战略定位、战略部署、法治建设等等,以确保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了马克思的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概念,主张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国之间交往合作越来越密切,生产不断扩大、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在经济大发展的时期,如果我们忽略生态环境的问题,那么我们必将受到环境对我们的“惩罚。”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生态环境保护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把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两方面同时推进,并且我们得意识到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在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得注意要有生态合作意识,要有全球生态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万物平等”思想、和谐思想都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重要的思考价值,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让全球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对话。

参考文献

[1]曲文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

[2]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7.

[3]叶舒宪.从生态人类学看老庄的社会理想[J].海南大学学报(哲)1994,(3).

[4]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J].求是,2019,(03).

[5]赵梓博.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生态文明的启示[J].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2011,(11).

作者简介:

[1]张宇文,(1997-),女,江苏苏州,,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15009,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

[2]惠树倩(1998-),女,江苏苏州,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项目(KYCX20_2739):马克思恩格斯居住思想的当代研究价值

(苏州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现代环境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要求更多的偏向于精神文化方面,因此,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突出文化艺术特征。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特色文化,是伟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应用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一方面推动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借助了现代环境艺术这个载体,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本文就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作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现代环境艺术;传统文化

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是我国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现阶段来看,我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水平还比较低,跟风的现象比较严重,设计出来的作品千遍一律,艺术感不强烈,很难满足人们对艺术追求的需要。现行社会形势下,发扬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越来越迫切,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艺术性、美学性,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可以让我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发展下去。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张艺术形式,它兼负责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而要想更好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就必须突出传统文化,合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1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

所谓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就是对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进行艺术规划,包括了环境与设施规划、空间与装饰规划、造型与结构规划等,通过艺术的创作手法,使得环境艺术工程空间各要素紧密的联系一个整体,使环境空间具有艺术性、审美性、协调性。经济社会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要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必须做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而不同的民族文化,其艺术性、美学性也会不同。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性。現代环境艺术设计追求的是艺术性、美学性,而要想实现艺术、美学追究,就要求设计人员利用艺术创作手法对环境空间要素进行多样创造,在创造过程中必然会使用到各种素材。传统文化为现代环境艺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选择,使得现代环境艺术艺术设计不再局限当下,可以实现现代与传统的结合,从而带给人们视觉上更好的冲击和震撼。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和艺术范畴,它是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2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分析

2.1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当前,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比较偏向于现代元素,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这些千遍一律的现代元素开始让人们产生了审美疲劳。而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美学特征,不同的民族文化组合可以设计出更好术效果。当前,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而面对日益膨胀的现代文化及外来文化,要想继续保持我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地位,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就必须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品,带给人们更好的视觉享受。如园林墙壁上,在借助现代瓷砖的同时,可以结合传统的浮雕艺术,将两个有效的集合起来,使得原品墙壁更具观赏性。

2.2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有效运用

环境艺术是在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需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一种美化和系统构思的设计,其目的在于丰富人们生活及工作环境的内涵,提高人们的意识品味。环境艺术设计包括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城雕、壁画等,而这些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之间的关联。现代社会里,人们越来越追求复古,这种追求必然带动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利用。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具有重大的利用和开发价值。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科学应用传统文化,可以设计出更好的作品。我国传统文化有中国书法、中国结、皮影、武术、玉雕等这些传统文化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的选择材料,从而设计出人们需要的作品。例如,在园林设计中,利用毛笔将中国具有励志性的词句印刻在我国当前城市园林景观中,通过这些励志性的词句可以给当代人们一种激励作用,加深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扬。同时,一些水墨画在园林中的应用也非常讲究,水墨画注重意境,浓淡相宜,展现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

2.3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發展,对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环境艺术集中了环境、空间等因素。以往的环境艺术设计中,偏向于功能性,而在现代社会里,那种传统的设立理念已经不适应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需要。现代社会里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主流,是趋势,而我国传统文化中有效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可以促使设计者在开展环境艺术设计中首选考虑到自然环境因素,结合时代背景,科学、合理地景观设计、风格设计,实现设计行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得作品既不失现代气息,同时也提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3结语

综上,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传统文化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条件。现行社会形势下,发展和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要,而要想传承传统文化,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就必须合理运用传统文化,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有效的融合起来,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侯张涛.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J].四川水泥,2017,(04):122.

[2]惠宝乐,吕炎翰,舒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J].四川水泥,2017,(01):71.

[3]侯觉,商文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J].现代装饰(理论),2014,(06):134.

[4]李喜彬.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J].现代装饰(理论),2014,(02):103.

[5]刘岩,苏志海.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J].黑龙江科学,2013,(11):242.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物流是企业增强管理水平、加强运作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控制成本的最后界限。当前,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强力推动下,烟草物流在一定领域中得到了有效的进步,在管理程度上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同时也存在很多重要的问题。本文通过烟草现代物流管理发展进行浅析,从烟草物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对在烟草企业中实施的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含义和要求进行简析,如何得到精益求精的管理。

[关键词]烟草物流;现状;问题;现代化;精益求精

1 我国烟草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烟草物流成本比较高

物流涉及了运输、仓储、装载、搬运、配送以及协调管理这些流程的成本,所以物流的成本比较高。但是烟草的垄断地位以及所包含的高额利润完全掩盖了烟草物流成本的成本体现,同时也就减少了降低物流成本的意识,从基础上影响了烟草物流的可健康持续发展。

1.2 烟草物流的技术设备相对落后

物流设备主要体现在物流运输的工具,物流技术主要体现在软件应用方面,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完美结合才能提升烟草物流高运作效率。烟草物流需要又细又精的管理模式来操作整个物流供应系统,必须要先进的、方便的物流设备和技术加以配合来降低物流成本,以达到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由于传统的烟草仓库过于陈旧,建筑高度普遍低于9米以下,无法进行高层货架的搭配和起重机摆放以及出入库办公室的建立和信息化操作系统实施。

1.3 烟草物流的员工职业素质普遍偏低

目前,从事烟草物流行业的人员大部分都没有经过正规的物流知识和职业素质的培训,多数员工都是拥有实践操作的技术人才,而且从事过销售方面的工作以及其他类型的工作,所以职业素质不高,加上严重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所以影响了烟草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严重制约了烟草物流长远计划的制订,更影响了烟草物流的进步和发展。

1.4 烟草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

整个烟草体系没有实施先进的现代供应链管理模式,制约烟草企业和其他产业链之间信息的传递效率,无法实现信息共享供应链,造成信息资源的丢失和浪费。

1.5 烟草物流无法和时代接轨

物流运作需要高效率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而我国的烟草行业物流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相对落后。主要落后在货物配送过程中设备缺乏统一规范和协调,实施的规范制度不够健全,商品信息标准化和物流管理模式落后等。

2 我国烟草物流发展中逐步改善的现状

2.1 不断完善烟草物流制度

在国际标准的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推动下,烟草物流的相关制度需要细节上的完善和逐步的树立,把全国的烟草行业进行统一的考核机制,规范业务运行制度,加强物流标准化现代管理。

2.2 运用数字信息化管理烟草物流

数字信息化管理在烟草物流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分析客户信息的效率,在销售的电访数据中获得零售客户的订单信息后,通过烟草物流计算机软件优化信息系统对客户订单做到及时的处理和分析,尽快的回复给客服资料和相关的信息。二是运用高科技产品提高运输效率和保障烟草安全抵达,主要是在送货路线上配置智能感应、电子地图、GPRS等现代化高科技电子产品。例如在货车上配置GPS全球定位系统对送货全过程进行全方位跟踪监视,通过真实的反映送货情况,可以了解送货人员的工作情况,确保烟草安全抵达。

2.3 烟草物流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整个烟草物流事业需要进步和发展,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一定要得到改善,对于烟草管理人员来讲,思想政治和职业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需要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和先进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得到思想上的本质改变,树立以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至上的正确价值观,甘于贡献、自强不息、报效国家、回报社会这些行为来规范自己的职业道德。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事业心、良好的工作风气、集体价值观念和严谨的组织制度融合到管理工作中,从政治上、思想上、职业道德上跟着国家政策走,适应新时代的思想和职业道德要求,努力依照正确的指导方向来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

3 精益求精做好烟草现代管理

3.1 精益求精烟草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

通过不断积累物流管理的经验,从中借鉴大量的物流经验和方法,从精益化生产思想为出发点,把精益求精的生产和供应链的管理模式相结合,逐步形成精益求精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从物流角度来讲,精益求精的生产方式包含的精神和思想主要是减少物流烟草成本的浪费,提高烟草物流的运作效率,推动整个企业的发展,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通过整个烟草物流管理方面总体规划,使其烟草物流体系成为一个整体,用集成管理的思维模式得出物流体系最优化的方案。然后在烟草物流各个运作细节的管理和建设方面,改变物流组织过程中的传统管理模式。做好建设和规划货物的流通细节的成本、时间和状态,同时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配合现代化科技产品设立各种跟踪办法和考评制度,使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3.2 精益求精烟草现代物流管理的相关要求

烟草物流本身是将管理和运作相结合的概念,从细节上的运作提升到管理的层次,要做到精益求精,必须要从几个重点开展:一是要有时间的概念,关键体现在时间准时,烟草物流服务更需要保障时效性;二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前提,烟草物流本属于服务行业,以客户为上帝,按照客户的要求,时刻遵循以客户为中心的高质量服务;三是快速而准确,由收到订单开始到物流服务抵达目的要求准确性和快速性;四是降低烟草物流的成本、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这其实是物流每个阶段最直接的目的;五是信息化不断更新,电子计算机信息化的操作快捷、方便,提高信息的效率性和准确性;六是集成系统化的管理,将整个烟草物流系统在统一环境下进行管理,做到共同进退,使烟草物流成本降低,客户满意的和谐一致,以求达到实现烟草物流现代管理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徐文举,蒋明青卷烟物流配送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管理科学,2005(8)

[2]佚名白沙烟草物流GIS配送优化系统案例[J].中外物流,2006(8)

[3]周国华精益生产与企业管理精益化[J].科学与经济,2007

[4]马爱文,岳平浅谈精细管理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05(7)

[5]徐文举,蒋明青现代卷烟物流配送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管理科学,2004(7):48-51

[6]张鹏洲简析我国烟草物流发展现状及其“精益化管理”模式探究[J].中国商界,2010(6):20-21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获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为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于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使其不断为我们人类社会的高效发展服务。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思想政治教学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如何打破目前教学困境,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成为教师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行探讨,希望为思想政治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思想政治;融合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学生往往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心智和独立的个性,針对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情况。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有效开展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意义

目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投影技术等现代教学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使学生在教室中,就可以亲身感受到来自千里之外的视觉冲击,并可以进行远程教育。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快速获取需要掌握的知识。同时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敢于突破和创新,把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是进行填鸭式教学,一块黑板和几支粉笔组成教学工具,学生在底下做好相应记录。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且单一,无法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与进步也是不利的。现在的学生追求个性的解放,不愿千篇一律的坐在板凳上听讲。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不断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感到新颖的东西,这样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是有帮助的。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热情

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能力,有必要激发和调动他们对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对思想政治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自主学习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教学,能够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对所学知识进行快速有效的学习,提高学习的专注力,促进学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模拟思想政治应用场景,可以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

由于学生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水平相对较低,逻辑思考能力也相对较低,因此许多思想政治知识难以接受,尤其是课本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将很难完全理解。在这方面,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思想政治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综合素养。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技术,可以将一些复杂的知识转换为有趣的动画或图片以供学习,学生就会加深对思想政治的理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材资料

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根据教材查找相关内容,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课本中一些法则,学生如果只学习课本知识,就不会对相关知识有很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必须结合教材,丰富教学材料,进行综合考量。教师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搜集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则,拓宽学生的视野,并增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了解相关知识有助于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思想政治学科要深度融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兴趣,这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是有帮助的。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现代信息技术与学校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度融合中,教师要积极采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热情、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材资料等策略,同时教师要善于打破当前的限制,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从而更好的进行思想政治的学习,为自身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和铺垫,达到教学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措曲珍.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 。

[2]周晓丽.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5(07)

[3]易茹芹.小学思想政治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探究[J].江西教育,2017(09)。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融资是现代经济运转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融资收缩。这是生产能力阶段性过剩和微观机制变化的综合反映,主流是健康的,但也有负面影响。自1998年以来我国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具有明显的克服融资收缩负面效应的特点,效果是好的。未来一些年份,我们应围绕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双转变\"安排宏观经济调控,既保证经济的较快增长,又不能失之过松。从短期考虑,一要保持较大的国债发行力度,二要处理好防范金融风险和增加贷款的关系;从长期考虑,则应顺应形势发展,搞好财政、金融改革,积极发展金融市场。

关键词 融资收缩 微观机制 宏观政策

作者张新泽,1946年生,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副司长,高级经济师

我国经济的长足增长和体制改革的深化,已将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推入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里,社会融资收缩趋势明显。本文试图通过对融资收缩产生原因的分析,总结1998年以来宏观政策实施的经验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宏观经济调控、克服融资收缩负面影响、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融资原理和融资收缩

(一)融资的一般原理

融资是资金短缺单位与资金富余单位通过建立债权债务关系,使资金短缺单位从资金富余单位取得资金使用权,即资金短缺单位从资金富余单位融入(借入)资金,或者说资金富余单位向资金短缺单位融出(贷出)资金。一般情况下资金借入者借入资金的目的是将其用于投资,也有用于消费的,但目前我国数量还很少。

企业、金融、政府、住户各经济部门的储蓄总和为国民总储蓄,即国内总储蓄,它是在向国外净借入资金为零的情况下,一国资本形成的资金量。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各经济部门投资额的总和为总投资,或称资本形成总额。在不考虑资本向国外流出和从国外流入情况下,一国总投资等于国民总储蓄。若考虑资本流出流入则是,当一国总投资大于国民储蓄时,需要资本流入,以国外储蓄弥补国内投资来源不足;当一国总投资小于国民储蓄时,会发生资本流出,国外利用本国储蓄。

在多数情况下,社会各经济单位和各经济部门的储蓄不等于投资,因而才有了融资。一般情况下住户部门是资金富余部门,资金净融出;企业部门是资金短缺部门,资金净融入;政府部门在多数情况下是资金短缺部门,需要融入资金。

融资是现代经济运转的必要条件。一方面经济单位借入资金用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因此,社会资金(资本)周转状况影响经济单位融资,决定社会融资状况。另一方面,融资数量影响资金短缺单位投资数量,最终影响总投资数量。如果出现强烈的融资收缩趋势,又没有进行有效治理,必然会影响经济增长,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融资收缩和通货紧缩

本文论述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形势,通篇使用\"融资收缩\"一词,而未用\"通货紧缩\"。这是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当前市场和体制剧烈变化中,我国融资领域的\"收缩\"或\"紧缩\"现象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融资\"是住户、企业、银行等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收缩\"是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取向。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资金融入者融入资金目的是运用资金以取得收益。资金融入者的收益预期决定其对资金的需求。资金融出者融出资金的目的,是在收回本金的同时,还能够得到利息或股息收益。资金融出者的收益预期决定其对资金的供给。社会资金(资本)周转状况和微观经济机制状况影响经济单位的融资,从而决定着社会上是否出现融资收缩;而且,在市场清淡时社会融资收缩趋势的强弱,反映了微观经济机制市场化程度,即融资收缩本身是市场经济下微观经济主体对疲软市场的反映。

目前,我国有很多人喜欢用西方经济学用语\"通货紧缩(Deflation)\"来描述经济运行周期状况。其实,西方经济学者大都是针对某一问题或描述某一时期经济的具体情况时运用Deflation这个术语的。当这个术语与货币政策相联系时,其含义是由于过分减少货币供给而造成了物价下降;而当这个术语与经济周期相联系时,其含义是经济衰退或产出下降、失业增加,或生产者为还债而倾销导致物价下跌;当这个术语与产品成本相联系时,其含义是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引起物价下降。由此可见,西方对Deflation没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在概念及其涵义上没有权威的规范,因此较有影响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也未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辞条。不过各种描述有一点基本一致,即多数人都用其描述宏观经济运行或货币运行状况,而不涉及微观经济机制。

我国将Deflation翻译为\"通货紧缩\",就汉语文字而言,恰与\"Inflation\"译为的\"通货膨胀\"相对应。于是,许多人便从中文字面上理解其含义,也将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作为相对应的一种货币现象:通货膨胀是由于货币数量过多引起的物价持续、全面上涨,通货紧缩则是由于货币数量减少引起的物价持续、普遍下降。按照这样一种逻辑,目前我国出现的需求不足、物价下降,就是货币(通货)供给过少造成的。实际上,即使可以用Deflation概括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也并非主要由货币原因所致,即不是通货(货币)供给过少引起了Deflation(不是通货紧缩引起的\"通货紧缩\")!显然,Deflation译法有失偏颇,会误导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形势变化原因的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其实,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从技术上讲,只要有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就可无限扩大。因此真正由货币供给原因造成的Deflation是容易治理的,似乎不需要花大气力进行理论研究。

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出现的\"通货紧缩\"不是由货币供给过少引起的,因此,必须对Deflation继续研究。我国存在不存在Deflation ,若存在又属什么类型,以及这一外来语如何翻译等,都需探讨。至于当前我国微观经济主体融资行为及其特点,\"通货紧缩\"一词是无法正确表达其义的。

二、 融资收缩是我国经济变化的阶段性特征

从1998年年初开始人们已普遍感觉到,我国融资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银行\"慎贷\",对申请贷款项目的否决率大大提高;二是投资者很难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融资积极性大大降低。这些现象说明在我国已出现了明显的融资收缩趋势。大量资料表明融资收缩已经成为我国进入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双转变\"攻坚阶段后融资领域发生的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现象。

(一) 我国出现融资收缩的背景

1. 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战后各国大多采取美国技术范式发展本国经济,因而造成了产业结构的趋同。而趋同的产业结构所依赖的是容量狭小的世界市场。这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缺陷[注解:雷达、赵靖:《关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济学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年第6期,第18-19页。]。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世界范围的结构性生产过剩才是东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世界性的生产能力过剩,使我国需求不足雪上加霜,我国不能再像前十几年那样继续依赖世界市场来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了。这种依赖性在国内需求不足时最明显,1990年净出口增长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7%, 1997年为23%。但到了 1998年净出口增长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率降为3%[注解:《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卷,第67页。],1999出现逆向变化,初步估计为-5%。

2. 我国生产能力过剩,经济增长方式进入转轨新阶段。

经过近20年的经济高增长,我国经济已告别\"短缺\"。目前城镇家庭万元以下耐用消费品已基本饱和,农村家庭大件家电拥有量虽然还较低,并且全国也还有几千万人仍未摆脱贫困,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城乡居民的\"衣食\"问题已基本解决,\"用\"的问题也已解决了一大部分,\"住行\"的问题也正处于解决之中。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生产过剩。据对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286种工业产品的产销分析,1995年182种工业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80%,占83.6%。这其中,有18种工业品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50%;182种工业品产销率低于95%,占63.6%〖ZW(〗国家统计局科学研究所:《研究参考资料》,1997年5月14日。]1995年上半年对440种主要工业品排队,供过于求的占22%,供不应求占5%。到1999年上半年,供过于求的占87%,供不应求的工业品几乎没有。这说明我国工业品生产能力闲置状况比1995年更加严重。

上述分析说明,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我国经济已基本走完了它的外延式、粗放型数量扩张与高速增长的路程,逐步进入一个内涵式、集约型持续增长的轨道,即国民经济次高增长阶段[注解:参见刘迎秋《中国经济正进入次高增长阶段》,1998年12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这个时期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对企业压力最大的时期。

3.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微观经济运行机制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机制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的生产已不再依赖政府的计划而依赖于市场。这种依赖关系可通过存货比率(存货投资占GDP的比例)的变化加以说明(参见图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卷,第67-68页。

在传统体制时期,企业往往特别注重自身生产的运转,较少注意市场。经济景气时,产品旺销,市场物资短缺,企业产成品库存下降,其他存货会有所上升,但存货总量会减少;经济紧缩时,市场清淡,企业照旧生产,企业产成品库存增加,其他存货可能下降,但存货总量会增加。1995年之前即如此,存货比率与经济增长呈反相关关系。1988年9月开始实行的\"双紧政策\",使当年存货比率比1987年上升了1个百分点,达5.9%,1989年进一步升至10.4%。其后,随着经济走出低谷,存货比率逐渐下降,1992年基本回落到1987年水平。1993年7月清理整顿,经济增长幅度走低,其后三年存货总趋势上升,但升势已经缓慢,1995年存货占GDP比重为6.1%。但是,1995年之后以上规律发生逆向变化,虽然GDP增长增速逐年降低,市场销售空前困难,但存货比率连年下降,到1998年已降至2.8%。

国家银行商业化进程加快。1995年5月颁布的《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这就抑制了银行的扩张冲动和政府的盲目干预,并出现了\"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银行争着贷,经济效益差的企业银行拒绝贷\"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于1999年开展的一次调查表明,商业银行贷款重点正迅速从一般国有企业转向效益好的企业。到1996年,非国有经济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上升为38.9%,1997年进一步上升为40.3%,1998年则达到了41.8%。应该看到,银行机制变化,进一步强化了对企业行为的约束。

以上三方面便构成了当前我国出现融资收缩的大背景。

(二)融资收缩趋势的形成

首先,在经济发展出现阶段性转换,投资预期收益不确定、并以下降为主的情况下,企业融资必然倾向于收缩。随着我国国有企业向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转变。企业的预算\"硬约束\"将代替\"软约束\"。过去,企业投资可以不计成本,经营可以不讲效益。现在企业投资及其生产的盲目性受到抑制。而在转轨尚未完成的现阶段,由于企业还缺少单独应对市场疲软的经验,面对形势的剧烈变化,有些企业茫然无措,因此必然对投资格外谨慎。

其次,银行行为商业化会进一步强化其风险意识,抑制其贷款规模的扩张\"冲动\"。一是银行风险意识增强后其贷款行为将趋于审慎,企业效益没有普遍提高的情况下会影响银行融资总量。二是企业信誉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银行为规避道德风险会减少这类企业的贷款。三是银行制度建设滞后,要建立既体现约束又体现激励机制的贷款管理制度,并使之完善也需要时间,这种情况也制约着银行贷款的增加。

第三,各级政府直接干预银行和企业经营现象减少,投资决策权向企业转移,原来由政府运用行政办法连通的融资渠道逐渐被截断,而符合市场规则的融资渠道尚未全面形成,加上缺少法律和担保体系的保证,因此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融资收缩的结果。

总之,在微观经济机制逐步市场化的情况下,如果经济不景气,社会融资就会出现收缩。对于这种现象,如果用市场观点去分析,就会得出其主流是健康的结论。当然,融资减少必然表现为投资下降从而影响经济增长。当前,融资收缩过强已给我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使需求不足加重,也需要加以调整。

上一篇:资本运营模式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篮球意识构成要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