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实验室范文

2023-09-17

开放实验室范文第1篇

二、大型精密仪器设备是在专人、专岗下使用与操作,使用人需掌握仪器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用途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性和完好性;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

三、对非专职人员使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应提前办理手续,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方能使用。

四、任何大型仪器设备在使用中,由于人为因素违反操作规程所造成的损坏,应由使用者承担责任。

五、使用大型仪器过程中应严格按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服从操作人员的管理和指导,严禁随意更改仪器原有参数设置和工作站内容。

六、仅在实验室计算机的规定目录下存储所需内容,不准随意安装软件,注意防止计算机病毒,严禁使用实验室的计算机玩游戏或看影碟等未经大型仪器专管人同意,不得随意使用自带U盘、移动硬盘等拷存数据,如需拷存数据,请大型仪器专管教师使用光盘进行存拷数据。

七、仪器设备使用完毕,用户和操作人员共同检查仪器,及时、如实、详细记录仪器使用信息,包括仪器使用机时或仪器出现故障等有关情况,详细填写《精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记录本》,并清理所用物品后,用户方可离开。仪器管理人员保存好使用维护记录备查。

开放实验室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7-4124-02

实验教学是现代高校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和重要环节,也是计算机类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是需要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渗透的课程,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高度融合的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实验课程打下良好的技能基础。同时,这又是一个面向全校新生的公共基础课程,每年都有数千人进行考试,涉及面广。大学新生对于教师依赖性较强,学生基础和需求参差不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门课程的设置本身,就体现了科技革命、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挑战,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封闭性、单一性、僵化性,显然不能适应这样的挑战。因此,在校、系领导的支持和具体指导,我们就这个学科进行了从传统型转向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试点改革。

1 传统实验教学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践对比

开放式实验教学――内容开放、时间开放、教学方式开放、师生互动渠道开放及实验室开放。实践证明,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比起以往的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由教师指导指定的班级完成指定的实验内容等等传统模式来说,可以体现出多方位、多侧面的创新优势。

1.1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实施教改之前,我校对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设置是32学时课堂讲授+24学时的上机实践,实验的比重相对较低,学生对实验的喜欢和重视程度自然也不高。

1.1.1 实验内容涉及面窄,题目少而且简单

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对于教学对象缺乏差异性分类组合,实验教学成了一个封闭的木水桶,水桶功能被木桶的短板所制约。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的不断普及,很多学生在中小学就开始了信息技术的教育,在上大学之前就已经对计算机基础操作熟练掌握。但是我们调查发现,只有少数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电脑的使用方法和基本软件的操作,半数以上的学生仍然对电脑的操作知之甚少,有的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是Office。所以学生在一起上实验课时,有的很快完成了任务,有的下课都完成不了,更有甚者完全不知道如何操作,又羞于询问老师,时间长了,就有很多学生不愿意来实验室上课,或者在上课的时候看录像、打游戏等。由于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需要,我们的实验难度都较低,软件的一些高级功能或者细节的设置问题都很少涉及,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成了电脑初级培训班。

1.1.2 教学方法比较呆板和单一

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实验的内容,教师对于实验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使得学生无需思考,按照实验讲解就可以顺利完成作业。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很少会举一反三,遇到不会的问题不假思索直接举手询问教师,这使得学生是消极的被动体,始终处于从属地位[1-3]。封闭化、简单化和重复化的实验课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消极情绪,也影响并制约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师的潜力难以发挥,更难以进行突破和创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在师生互相制约的封闭体系中难以呈现。

1.1.3 考试比重低,学生重视不够

由于考试与教学时间分配相匹配,实验考核只占考试中的很少一部分,丧失了主体地位,所以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不高。我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试设置是:20%平时成绩+20%上机成绩+60%笔试成绩,而笔试也是在纸质试卷上完成,考试方式和题目都不能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互溶性,所以学生对上机实验重视不够,对原理和操作理解不透,更无从谈及学习的主动性与创新性。

1.2 从形式到内涵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调研和全面反思、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本着改革创新的精神,我们参照了广东省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改试点学校的教学经验,对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同时又联系实际进行了既实事求是,又大胆开创的设计策划,提出了我校针对这门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新模式: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开放;从单向传授向师生互动、互动渠道多元化开放;从实验室管理的封闭、僵化向提供灵活、宽松的实验环境开放;从教学内容的狭窄性向市场化、多元化开放;从教学手段的单一化向差异化、多样化开放;从校内教师主导考试向内外结合、激励型考试方式开放。因此我校重新修订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由原来的56学时(包括32学时课堂讲授和24学时上机实践))改为44学时(包括8学时导学和36学时上机)[4]。减少了教师讲授的课时,增加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比重。

1.2.1 实验内容开放,学生实现自学为主,老师教授为辅

如何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开放式实验教学系统基础之上。广东省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供的网络教学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开放式教学的系统,它也是我校进行教改的根本保障。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只是提供指导和帮助。所谓的导学课程,就是教师集中对各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学生可以选择自愿上课或者点播视频来学习。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机房,通过访问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自我测试、查看教学资源和交互式问答[5],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图1所示。

为了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在实验内容的布置上分为客观操作题和主观创作题两个部分,客观操作是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点,主观创作题就是没有固定的题目限制,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越好则得分越高。比如用Word设计宣传海报或者制作一个自我介绍的PPT等,这样的实验设计学生非常喜欢,尤其得到老师的评语后,热情更加高涨。

1.2.2 实验室的开放式管理

为了达到实验时间自主选择,我们对实验室也进行了开放式管理,即分为指导性开放和自学式开放。指导性开放即为教学计划中的36学时上机,这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可以对学生直观和及时的了解。自学式开放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到电子阅览室刷卡(校园卡)上机,或者在双休日到指定机房进行上机,并安排有指导教师值班。这样学生可以自由安排实验的时间,也能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1.2.3 全上机形式的第三方认证考试,实现教考分离

期末考试采用第三方认证(广东省高校考试管理中心)考试,这种考试形式类似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客观题和操作题全部都在上机中完成,这样既实现教考分离又能使学生对实验教学充分重视。由于老师不能成为考题的主导者,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就小很多,紧迫感增强了,主动性自然就调动起来。第一次通过性考试的及格率尽管在60%以上,但是这个成绩已经达到广东省高校的平均及格率了,这显示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已经取得初步的成果。

2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经过快两年的教学改革,我们发现实施开放式实验模式是适应现代科技发展和学生需求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改革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也根据这些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

2.1 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践教学,结合我校的实际,我们发现了如下一些问题:

1)实验内容难度大, 项目设置不合理。由于实行第三方考试认证,我们使用的教学平台也完全依赖别人,里面的实验内容多而且细,有些题目与基础理论衔接不强,部分项目的设置重复性高,缺少综合设计性实验。而且指导教师完全没有参与到考题的设计中,对学生也没有针对性的指导。

2)学生仍然缺少对实验内容的主动选择,实验资源利用率不高。由于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已经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突然改变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几乎不适应。首先是少数学生在这样宽松的授课和实验过程中,让他们缺少对课程的认真性。其次,学生仍然被动在老师引导下完成实验内容,导学讲到哪里学生就做到哪里,自主选择实验内容的学生几乎很少。而且实验室的开放给他们并没有带来过多的变化,很多同学认为周末回家或者在宿舍也能完成实验内容,其结果是机房没有几个人上机,宿舍没有几个人练习,资源浪费依然存在。

3)资源有限和投入不足制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效果[6]。由于设备陈旧,再加上资源有限,实验课时的安排不得不大大降低。而且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特点也必将增大耗材消费和仪器损坏。尽管我校已经允许新生带电脑,但是拥有自己的电脑并积极使用在实验课程的只是少数同学。同时,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展开,无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在这样的条件下,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实验的开发性不大,因而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

2.2 探索应对策略,对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不断完善

经过一系列教学探索和老师间的交流,我们采取了以下对应的策略:

1)任课教师参与部分题目的设计,增加学生创造设计分数。我校已与广东省高校考试中心达成协议,由任课教师出一部分题目存放在试题库中,这样既能控制考试的难度,又能结合本校学生和学科的特点,设计出实践性较强的实验内容。为了更好地鼓励学生上机,发挥他们主动创造能力,我们也增加了实验内容完成奖励分和创造题目奖励分制,并把优秀的作品放在校园网络中进行公示。学生在论坛中能够相互评价和鼓励,不仅扩大了影响力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开放与约束管理并进。开放式实验教学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必须制定相应的规则对实验教学进行约束,即对实验内容和过程开放,对教学质量进行约束,建立符合开放式实验教学要求的监控体系,控制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所以,我们尽量完善网络教学平台,让老师和学生在线的情况进行直观的表示,并设立相应的鼓励措施。

3)实施教学改革项目申报,设立开放实验室专项基金和竞赛基金[7]。学校鼓励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并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开放式实验教学和研究使用。为了激励学生,我校也设立了竞赛基金,成立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导的兴趣小组,设计和组织各式教学比赛。同时,也鼓励与企业联合,让学生真正参与到项目设计中来,比如我校与中国移动联合开发的校园阳光数字化工程,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学生设计和开放的。

3 结束语

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对教师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而且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水平的差异,实行因材施教。但是开放式实验教学不是简单的实验教学管理方式的变革,而是整个实验教学系统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实验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思想观念都需要很大的转变;实验内容的设计、教学的方法、教学的评价和考核制度也必须在改革中适时调整,以顺应本校发展情况和社会需求等方面,最终使开放式实验教学真正实施下去,取得更加出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玉兰,赵鹏,赵卫军.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3):319-321.

[2] 徐建东,王海燕,蔡银燕.宁波大学开放实验现状调查与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6):101-104.

[3] 盖功琪,宋国利. 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5):162-164.

[4] 王婧,程宇.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思路及经验总结[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0(7):2-3

[5] 杨碧石,束慧.基于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2008(7):21-23.

[6] 陈朝峰,樊红,社盛健.开放式实验教学问题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科教园地,2008(11):151-152.

[7] 盛健,杨保海.制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173-175.

开放实验室范文第3篇

实验室开放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分析实验室开放面临的问题,针对实验室开放的现状提出相应的实验室管理策略, 为高校实验室的开放管理提供思路,以保障实验室高效、开放运行。

高校实验室开放问题对策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实验基地,如何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构建以开放为导向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是高校教学管理面临的一项主要任务。

一、高校实验室开放的必要性

1.促进了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目标的实现

高校通过实验室开放教学完成大学生创新项目、科研训练项目等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大学校园中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促使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促进了学生实验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2.有利于学生“培优补差”

开放式的实验教学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实验内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需要扩展自己的知识,而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则需要巩固课内所学的内容。开放实验室可以给学生提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这有利于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并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培优补差”,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

3.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高校通过延长实验室开放的时间和增加开放的实验内容,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开放实验教学项目、科研训练项目等实验,提高了实验设备的使用率,充分发挥了实验室资源的使用效益。

4.为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开放实验室不仅可以解决时间不足问题,也可为每个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提供保障,满足课程发展的需求。开放实验室可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共享,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能进一步实现优化教育。实验室开放可满足以开放教学实验、科研训练和大学生创新等项目为主的多种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条件。

二、浅析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

1.使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管理难度加大

实验室开放,意味着学生可自由进入实验室开展各类开放实验项目,由于实验场地与时间的分散,给实验室安全监管带来了难度。因实验设备的频繁使用,设备的磨损、故障率会大幅提高,还涉及到仪器设备维修等需要技术人员解决的相关问题,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实验专职技术人员缺乏、实验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的现象。

2.由于实验指导教师的不足,制约了实验室的开放

开放实验对实验指导教师的要求更高,由于开放实验内容多变,学生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实验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实验技能,然而因开放实验的指导工作量无法考核等原因,使有些教师不愿参与开放实验教学的指导。

3.维持实验室必要的运行经费投入机制不够健全

实验室开放后,因实验材料、仪器设备损耗增加,使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等成本提高,此外,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增加等相关问题都需要资金作保障,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来源是困扰实验室开放管理的难题。

三、开放下的实验室管理措施及建议

推进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建立健全“仪器设备使用预约管理”“贵重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实验室开放管理”等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向制度要效益”,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1.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细化实验室管理

通过加强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化学危险品管理”“生物安全使用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的落实,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实验室管理;通过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对已建有的应急预案进行演练等措施的落实,强化高校师生在遇到安全事故时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危机的应变处理能力,降低实验室事故危害的程度与范围。对于实验室,特别是实验动物、废弃的细菌培养基等所产生的废弃物,很多高校只做简单地处理甚至直接排放,由此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不容忽视。实验室應制定切实可行的“废弃物处置标准”,规范实验室废弃物的排放。

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学生结束实验时,及时督促学生对实验室的火、电等安全问题进行检查方可离开。之后由值班教师重新检查,确保实验室的安全使用。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做好开放情况记录,监督学生做好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对在实验中损坏仪器设备的人员需严格按照学校有关“赔偿标准”的规定处理。

2.加大实验室建设投入,推进实验室开放可持续运行

实验室现有的实验设施、仪器设备状况是实验室开放的物质基础。高校也要从资金配套、工作量和其他政策倾斜等方面对开放实验室予以支持,使开放实验室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此外,要加大实验室师资队伍培训的投入力度,鼓励实验室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高校可开设名师名人讲坛,激发学生对成功依靠能力和创新的认同感,形成一种特殊崇尚实践中提升能力的学术文化氛围。高校还应加大实验教学改革课题的扶持力度,鼓励实验室管理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

3.探索学生自我参与管理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模式

实验室开放使实验室人员的教学准备、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量增大。为保障开放实验室的可持续性,减轻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压力,可以出台政策,鼓励更多教师进入实验室参与开放实验教学;让责任心强、实践能力强的高年级学生走进实验室,担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助手。

4.强化实验室准入制度的落实管理

实验室使用执行预约制管理,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需填写预约登记,列出所进行的实验项目、课题及所需使用的仪器设备,必须经“仪器设备使用”和“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通过理论及操作考核后方能进行实验。通过强化实验室准入制度的实施,可减少设备故障率,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最大效益。

5.加大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管理

利用先进的多媒体、远程控制等技术,将实验室的各类软、硬件等教学资源有效重组,建立科学的实验室网络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考勤、门禁等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功能,使学生的选课、预约、审批等工作流程的信息交流更为方便,迈进教学改革与建设上的一个新台阶。

四、结束语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的开放运行为高校的教学改革搭建起良好的平台,同时开放下的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使实验室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发挥双重作用,以适应新形势的教学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秀梅,安连锁,米增强.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筑平台拓通道建舞台[J].中国大学教学,2012,(1):68-70.

[2]朱飞燕,熊梦辉,周增桓.高校实验室开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学装备,2011,8(7):41-43.

[3]张静,董伟,姚军.论多形式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3,766(18):142-143.

[4]李志红.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1(4):210-216.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教改研究项目《“口腔生物学”课程建设与内容方法体系改革项目》,编号:2013233,于维先为通讯作者。

开放实验室范文第4篇

第一, 管理模式不健全。目前, 大多数学校的开放实验室管理组织单一, 主要是学校教务处和设备处, 学校基层组织如二级学院、系参与较少, 教师和学生参与管理不够, 没有形成多元化的管理组织。

第二, 制度建设不完整。虽然很多学校都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包括《开放实验室管理办法》、《开放实验室守则》、《开放实验室设备管理办法》等。但这些规章制度比较简单, 不很完善。例如, 学生预约了实验违约了该如何处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损坏了仪器设备该如何处理?教师工作量加大, 加班费如何计算?教师和学生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如何给与评定?这些问题都很难找到相应的制度可以遵循。

第三, 缺少资源保障。要全面开展开放实验教学, 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 这其中包括房屋的合理利用, 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 实验材料的合理使用等。由于高校的扩招, 各高校都反映出实验室场地不足, 仪器设备老化, 更新较慢等情况, 同时实验材料的消耗在不断增加。而开放实验教学要求有灵活使用的实验室, 技术先进的仪器设备, 以及多样化的实验耗材。很多高校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 开放实验教学只能是把传统的实验变换一种形式, 没有达到开放实验教学的效果。

第四, 缺少评价制度。一个好的教学活动, 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考核体系作为保障, 而目前, 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考核体系。由于缺少评价体系, 学生对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到实验室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缺乏动力, 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在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方式上较单一, 主要用理论课的考试成绩来衡量, 缺少对实践能力考查的环节。因此, 学生也将主要的学习精力放在理论课学习上, 对实验, 尤其是开放实验重视不够。很多学生进开放实验室只是为了补实验, 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参加学科竞赛才进入开放实验室, 学生参与面有限。同时, 由于缺少对实验指导教师相应的奖励制度, 教师的积极性也慢慢受到挫折, 导致实验室开放的效率不高。

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策略:

首先, 要加强管理, 采取灵活的管理模式。由于大多数开放性实验是学生和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的, 所以负责开放实验教学的老师和实验教辅人员工作量加大, 为了加强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和减轻老师的工作量, 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 将学生引人到开放性实验的值班中, 使学生既有实验任务, 也有管理责任, 这样能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加强自我监控意识。这样管理模式不仅可以减少实验室人员的工作压力,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发挥潜能的场所和机会。

其次, 要优化实验项目, 推行学分制。实验室开放不应仅是时间、空间上的开放, 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的开放。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数是课程实验, 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品”, 而且大多数是验证型、演示型实验, 内容陈旧, 方法“经典”, 很少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更不可能根据每个学生的基础和自身能力、学习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来设置实验项目, 很难培养出适合现代新技术和知识经济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开放式实验教学应针对这些情况, 并根据新世纪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 科学地将相近学科中实验学时多、实验项目多的课程, 单独设置为实验课程, 并给予相应的学分, 实行实验教学学分制。同时, 要大胆革新、合并或删除陈旧的、传统的验证型、演示型实验, 开发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探索研究性实验。这样, 基础差、能力一般的学生就可以在“初级阶段”重复不同形式的基础训练, 夯实基础;基础好的, 学有余力且对该专业有兴趣的学生能很快进入深层次的实验, 使这部分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创造能力等个体特性得到进一步的张扬和升华。

再次, 建立预约制度和实验预习的准入制度, 以解决由于学生预约实验后“违约”和实验重复失败造成的浪费。学生进人开放实验室前要提前1周向实验中心预约, 预约不到者将登记在案, 2次预约不到者将不再允许其参加开放实验;参与开放实验的学生需提前预习并写出预习报告, 对没有按时预习的同学按“违约”处理, 2次不预习者将不能再参加开放实验。

最后, 要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对学生增加实践能力部分的考查, 对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应采取一些奖励措施, 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将应试教育变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对教师要采取奖励制度, 除了对课余工作量的审核与认定, 对实验指导教师, 尤其是指导学生学科竞赛取得成绩的指导教师, 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有效的评价制度可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实验室开放真正取得成效。

摘要:实验室开放是高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但从实施情况来看, 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管理模式不健全, 制度建设不完整, 缺少经费支持, 缺少评价制度等。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提出采取灵活的管理模式, 优化实验项目, 推行准入制度和改革考核制度等策略, 以期提高实验室开放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开放,问题

参考文献

[1] 卢学英.关于高校实验室开放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23 (5) :121~124.

[2] 尹新.实验室开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23 (8) :101~102.

[3] 蔡晓拴.高校实验室科学管理模式的探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1 (5) :58~61.

开放实验室范文第5篇

一、实验室开放的作用和意义

(一) 培养高素质人才

许多高校实验室的实验内容单一, 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占多数, 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较少, 培养综合能力的实验较少, 学生被束缚在教师设计的实验方法中, 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1]。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开放实验室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学习时间, 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科学研究能力。开放实验室为学生的实验操作提供了一个锻炼平台, 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思维空间, 使学生的分析和操作能力得到加强。学生既可以做课内基础性的实验, 也可以选做课外设计性、综合性实验,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通过实验室开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为学生自身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 有效整合实验资源

实验室一般只针对本院系专业开设实验课程, 各个院系实验室要开展相似的实验就会引起实验设备及其耗材的重复购置, 造成实验室房屋和设备等的闲置和浪费, 开放实验室打破了高校内各个院系之间的封闭状态, 实验资源将得到最大化的共享。高校内师生可以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提供的平台, 将实验室场地、仪器设备、科研人员以及各种实验材料等资源充分利用, 进行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实验资源的有效整合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措施, 可以节省大量的资金用于高校其他方面的建设, 为高校的特色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三) 加强科研交流与合作

开放实验加强了学校、学科、科研人员、学生以及社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活跃了学术气氛, 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研究高度, 能够共同探讨解决科研难题, 扩大开放性实验室在学术界的影响, 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成为交流合作平台, 可以更好的履行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责, 推动科技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实验室开放加强交流, 吸取相关有益经验, 改进实验室相关工作, 完善实验室自身的发展, 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实验室开放加强交流与合作, 将逐步提升实验室的学术水平, 实现多学科的交叉合作发展, 聚集优秀科研人才和前沿学术思想, 推动实验室科学事业的发展[2]。

二、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措施与办法

(一) 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

随着实验室开放的进行, 实验室内人员不断增加, 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延长, 实验设备使用率提高, 实验设备的维修费用、实验耗材的购买及指导教师的薪酬等经费不断增加。为了支持实验室开放, 需要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基金, 用于补贴实验室开放所带来的超额费用。每学期统计实验室开放情况及其具体费用, 经过核算后向各个实验室拨放专项经费, 专项资金专款专用, 从而促进和巩固实验室开放的力度。设置实验室开放专项奖金, 用于奖励有突出成果产生的学生及其指导教师, 从而促进教师和实验人员参与实验室开放工作的热情[3]。

(二) 建立开放实验室申报制度

实验室内有大量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教室, 开放实验室需要对实验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和有效的管理, 实验室开放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进行。学校实验室的开放需要建立申报审批的制度, 申报的信息应该包括: (1) 实验场地的申请:实验室内提供专用的实验房间进行对外开放, 为师生的自主实验提供工作环境; (2) 实验设备的使用:专用开放性实验室配备常用的设备, 对于大型及贵重仪器开放使用并制定严格的借用制度; (3) 安全保障:对于剧毒、易燃易爆等危险药品的取用有严格的安全措施, 指定人员进行负责。学校对于申报的开放性实验室实际情况进行审批, 审批合格的实验室给予实验室开放的权限, 颁发相应牌照, 提供科研经费予以扶持。

(三) 成立实验室开放管理与科研队伍

实验室管理队伍实验室发展的基础力量, 一只素质高的管理队伍可以提升整个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因此, 应该重视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 管理人员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较好的管理能力、优良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科研能力。实验室内需要素质高、能力强以及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教师可以突破所属单位的限制, 提出独立的实验项目方案, 调动教师参与实验室开放的积极性和热情。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不同于日常教学实验室, 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加强实验室管理, 管理人员要经过严格筛选营造长期、稳定的管理团队, 为实验室的开放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开放实验室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参与自主设计实验提供一个便利平台, 学生是开放性实验室的主体人员, 可以通过展示成功的创新成果, 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热情, 使学生参与到开放性实验室的科研和管理队伍中来, 为开放性实验室的发展做出贡献以及促进自身的成长。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和科研队伍形成以指导教师依托, 学生自主实验, 师生共同研讨及管理实验室的各项事务, 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 为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加大仪器设备使用培训

针对在开放性实验室开展实验的学生开设仪器设备使用培训, 讲解实验室内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让参与自主实验的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实验室内各项实验的操作。防止学生因不知仪器使用方法造成仪器设备损害, 甚至危及学生自身生命安全, 给学校带来不稳定因素, 造成学生对于实验操作有心理阴影。通过定期培训、专业交流、实验合作等, 可以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 拓宽师生的科研视野, 增强科研创新思维的产生。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对参与培训的学生进行面试和实验操作考核, 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实验室内参与科研活动。

三、实验室开放的主要形式

(一) 基础教学实验的开放

教学实验室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外, 在实验室闲置期间可以安排开放一部分实验室提供给学生进行实验学习。教学实验室的开放主要面对本学期上实验课程的学生及其他热爱科研的学生, 部分学生因课程冲突、有事请假和自觉补课等因素需要在课程外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进一步加强实验技能培训。基础教学实验室的开放可以满足学生的基础实验操作学习, 改变以往的以实验教学指导老师为主的课题教学, 学生在课外时间也可以进行实验学习, 打好基础实验功底, 强调实验室时间上的开放。

(二) 科研实验, 学生参与

指导教师在所开展的科研实验中, 选取适当的研究课题, 选拔吸引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指导教师根据科研项目, 提出实验要求,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搜索试验资料, 制定实验方案并通过指导教师的审核。在实验中, 学生要亲自动手完成实验装置的安装和调试, 完成实验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这类实验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培养学生的独立安排学习意识, 指导教师只为学生的实验提出意见参考, 不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过多干涉, 对实验过程不做讲解, 只对注意问题给予强调。利用科研项目, 对学生开放实验室, 让学生能接触到科研实际, 体会科学研究的工作内涵,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懂得如何去独立思考科研研究方法和规律,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验室对于学生不只是时间上的开放, 在内容上的开放力度也加大, 对学生的实验方法和过程基本上是完全开放。

(三) 学生选题, 自主实验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课题, 自选课题需要经过院系或相关管理部门严格审查后进行, 课题要有明确的研究任务和实验起止时间, 课题结题时要进行考核完成情况。学生要独立的完成课题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方法的搜集与整理、实验的具体操作、实验耗材的取用等整个实验过程, 并对最终实验结果分析, 撰写实验报告或提交论文。实验室根据学生的实验成果, 做出学生的成绩评定, 对于有突出成果的学生给予相应奖励。学生自主选题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培养创新型人才。实验室开放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和创新意识, 是前两种开放形式的拓展, 实验室在时间、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实现全面的开放。

四、结语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高校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素质良好的人才,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渠道之一就是加强高校实验室开放的建设, 构建科学合理的开放管理制度和开放模式。开放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程, 只有通过学校、学院、教师、实验室和学生等多方努力, 共同参与开放性实验室的建设, 开放实验室才能良好的发展。高校的实验室开放是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必要之举, 但如何开放、开放力度等许多问题仍然需要不断去探索解决。

【相关链接】

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 (Lincoln Laboratory) 。MIT于1951年在麻省的列克辛顿 (Lexington) 创建了林肯实验室。其前身是研制出雷达的辐射实验室。该实验室是联邦政府投资的研究中心, 其基础使命是把高科技利用到国家平安的危急问题上。它很快在防空系统的高等电子学研究中博得了名誉, 其研究范畴由敏捷扩大到空间监控、导弹防备、战场监控、空中交通管制等领域, 是美国大学第一个大规模、跨学科、多功效的技术研究开发实验室。1957年该实验室建玉成固态、可编程数字计算机掌握的雷达系统 (Millstone Hill radar) , 实现了对空间目标的实时跟踪, 既能跟踪苏联卫星的运动, 也能监控卡那维拉尔角的火箭发射。后来, 这发展成弹道导弹策略防备系统, 其中要害性的技术是数字信号处理和模式识别。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 林肯实验室开发了卫星通信系统, 导致8颗实验通信卫星的发射。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 实验室开始研究民航交通管制, 强调雷达监控, 进行恶劣景象的检测, 开发了航空器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在20世纪80年代, 实验室为战胜大气紊流的影响, 开发了大功率激光雷达系统。20世纪90年代, 为NASA等开发了传感器。当初, 林肯实验室则在开发陆舆图像处理设备。为了支撑宏大的翻新研究, 林肯实验室始终坚持了在基本研究上的当先地位, 例如名义物理、固态物理以及有关资料的上风。它实现了开发半导体激光器的早期研究, 设计了红外激光雷达, 并开发了高精度卫星定位与跟踪体系。林肯实验室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以及设计与建造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等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信号处理究竟是实验室许多名目的中心技术, 包括高吞吐率的通用信号处理器。它在语音编码与辨认方面也有许多杰出工作, 为主动翻译开辟了途径。林肯实验室现有雇员2432人, 它在2003财政年度的经费是5.226亿美元, 其中91.6%即4.787亿美元来自美国国防部。

摘要: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高校建立开放实验室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验室开放对高校人才综合素质的提升、实验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科研交流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措施和办法有设立专项基金、建立严格的申报制度、加强实验操作培训和组建管理与科研队伍。实验室开放的形式分为时间上的基础教学开放、内容上的科研参与开放以及全方位开放的自主选题设计实验。

关键词:实验室,开放意义,开放性管理,开放形式

参考文献

[1] 林卉, 胡召玲, 赵长胜, 等.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27 (03) :152-155.

[2] 朱玉华, 庞洁.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32 (05) :198-200+204.

开放实验室范文第6篇

摘要:開放实验室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根据我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开放实验室的重要性、开放实验室的模式和开放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研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并获得了很好的成效。开放实验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测控技术与仪器;开放实验室;实践教学;创新能力

我校机械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成立于2006年,初步形成了本专业的特色,以先进制造领域为应用背景,构建基于现代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先进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开放实验室本应该在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开放实验室基本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开门时间延长,没有更好地发挥开放实验室应起的作用。

一、开放实验室的重要性

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实验实践及开展各项课外科技活动,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其重要性如下:(1)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为教师提供实践教学和科研平台,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2)开放实验室有利于学生培优补差,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3)开放实验室有利于促进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为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创造条件。(4)开放实验室能够更好的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提高实验室软硬件资源的利用率。(5)有利于建立责任管理制度、业绩评价制度、资源共享机制、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制度等。

二、开放实验室模式

开放实验室指的是时间上的开放和内容上的开放。在内容开放上,对学生自主确定实验项目或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选定实验项目、毕业设计、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的开放和对教师科研上的开放。结合我系实验室现有条件,建立适合测控实验室的开放模式。

1.预做、补做和重做课内实验。对实验技能较差的学生可申请提前预做实验,对因故不能上实验课的学生可申请补做实验,对课堂上未完成的学生可申请重做实验。

2.学生自主确定实验项目或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选定实验项目。根据各年级情况制定相应的开放实验项目,同时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可自行制定实验项目。

3.学生或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学生科研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进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

4.各类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5.毕业设计。通过申请对毕业设计需要用到仪器与设备的同学进行开放。

三、开放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虽然实验室开放管理条例中对开放内容、时间和相应保障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具体实施上仍存在如下三方面的主要问题。

1.实验室开放管理问题。尽管有教师值班,但仅限于打开实验室延长开门时间。解决措施:第一,建立健全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仪器设备借用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与赔偿制度》和《学生实验考核办法》等。第二,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完成实验的指导、预约、登记、查询和管理等功能。

2.学生积极性不高问题。学生是实验实践的主体,如果没有学生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就称不上实验室的真正开放。学生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方式较单一,考核评价体系不尽科学,主要由理论课考试成绩来衡量,缺少真正对实验实践能力考查的环节。解决措施:第一,分基本职业技训练层、基础层、自主创新层和研究创新层四个层次进行实验实践教学。第二,对实验实践考核办法进行相应改革,只有通过上述四个层次的实验实践项目的训练才能够取得系内的所有实践学分。

3.实验指导教师问题。由于开放实验内容多变,学生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因此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实验教师严重缺乏,加之工作量无法考核等原因,影响了实验室的开放。解决措施:第一,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实行有限制的开放。第二,成立由本系优秀学生组成的社团和科技指导小组,以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实践或参加各种创新竞赛。第三,鼓励任课教师参与开放实验室实验实践项目的指导,并将开放实验室的指导工作作为年底考核指标之一。第四,以勤工助学形式招聘实践能力和责任心比较强的学生到开放实验室担任管理员。第五,培训优秀的研究生,使之成为开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参与者、学生实验实践的指导者。第六,在工作量的衡量上学院给予必要的保障措施,进而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

四、开放实验室成效

1.全面提升了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管理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管理模式、优化实验实践项目、改进考评和考核机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来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2.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实验室开放前主要为一些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服务,只有在开课时使用而没课时就闲置导致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在实验室实施开放后,所开出的实验项目类型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幅增加。因此实验室开放管理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了仪器设备的共享,充分发挥了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

3.提高了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开放实验与课程实验相比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求指导教师既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开放实验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实验室开放后学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项目,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效益、竞争和团队协作意识,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各类竞赛中开放实验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保证了参赛同学有充裕的时间在实验室里进行训练。近年来我系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华北五省机器人大赛”、“IEEE国际标准电脑鼠走迷宫大赛”和“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通过实验室开放提高了我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放实验室在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和团队合作意识方面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隋修武,桑宏强,李大鹏,等.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42-43.

[2]于鑫,孙向阳.研究生参与开放实验室管理与建设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3):113-115.

[3]王宇英,秦兴国.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3):158-159.

[4]黄冬兰,陈小康,徐永群,等.基于开放实验室的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3,40(16):231-232.

基金项目:天津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2-14)。

上一篇:社交媒体的功能范文下一篇:旅游景区管理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