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查房记录单范文

2023-09-23

护理教学查房记录单范文第1篇

10月28日下午护理部参加医院行政查房,检查科室为小儿科、妇产科。检查内容为入院宣教、护理评估落实情况、6S持续改进情况、留置针使用规范等。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入院宣教落实情况。

以上2个科室对病人能够及时做入院宣教,而且病人或家属知晓相关安全知识和疾病的注意事项。对科室责任护士强调进一步加强护患沟通,保证护理安全。

二、护理评估制度落实情况。

护理评估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一项重要部分,所有护理操作和护理措施都要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小儿科、妇产科两个科室都需要完善护理评估工作,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和各项风险评估,评估的过程也是观察病情主要措施,通过评估既能掌握患者基本情况,未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打好基础,而且能够提高护士专业水平。下一步护理部将重点督导这项工作。

三、6S持续改进工作

两个科室6S管理整体较好,尤其是妇产科环境整洁、物品放置规范。存在问题:小儿科卫生还有死角,医生值班室物品放置不规范,地面不清洁;妇产科医生值班室床下杂物多。督促科室加强监管,持续改进。

四、留置针使用规范

提问护士留置针使用注意事项能够基本掌握。存在问题:小儿科留置针未记录穿刺时间和护士签名;妇产科留置针未有护士签名,已向护士长反馈,及时改进,护理部加强督导检查。

护理部

护理教学查房记录单范文第2篇

10月28日下午护理部参加医院行政查房,检查科室为小儿科、妇产科。检查内容为入院宣教、护理评估落实情况、6S持续改进情况、留置针使用规范等。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入院宣教落实情况。

以上2个科室对病人能够及时做入院宣教,而且病人或家属知晓相关安全知识和疾病的注意事项。对科室责任护士强调进一步加强护患沟通,保证护理安全。

二、护理评估制度落实情况。

护理评估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一项重要部分,所有护理操作和护理措施都要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小儿科、妇产科两个科室都需要完善护理评估工作,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和各项风险评估,评估的过程也是观察病情主要措施,通过评估既能掌握患者基本情况,未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打好基础,而且能够提高护士专业水平。下一步护理部将重点督导这项工作。

三、6S持续改进工作

两个科室6S管理整体较好,尤其是妇产科环境整洁、物品放置规范。存在问题:小儿科卫生还有死角,医生值班室物品放置不规范,地面不清洁;妇产科医生值班室床下杂物多。督促科室加强监管,持续改进。

四、留置针使用规范

提问护士留置针使用注意事项能够基本掌握。存在问题:小儿科留置针未记录穿刺时间和护士签名;妇产科留置针未有护士签名,已向护士长反馈,及时改进,护理部加强督导检查。

护理部

护理教学查房记录单范文第3篇

患者姓名:耿月英

性别:女

年龄:72岁

入院时间:2012年3月17日 诊断:中医:腰痛(肾阳亏虚)

西医:

1、腰椎间盘突出症

2、高血压 管床护士:田田 记录人:许小丽

参加人:李曼 岳丹 郭倩倩 谈芳芳 马坤豪 周小元 牛丽红 吴晓缺 丁晓医 吴俊华 陈利明

许小丽 刘玲霞

一、管床护士田田汇报病情

(一)病情简介: 现病史:患者,女,72岁,于2012年3月17日以“腰痛”为诊断入院,扶入病房。T:36.0℃,P:84次/分,R:21次/分,BP:130/88mmHg,神志清、精神差、形体适中,纳食可,夜眠差,小便正常,大便干。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现症见:腰痛,双下肢后外侧放射性疼痛、怕凉,以右侧为重,直立、久坐久行后加重,行约100米跛行。

辅助检查:腰椎正侧位片示腰椎退行性变,腰3椎体陈旧压缩性骨折;腰椎CT示腰椎退行性病变,L3-

4、L4-

5、L5-S1椎间盘突出;骨密度测定为严重骨质疏松。

既往史:子宫切除术20年,冠心病10年,高血压10年,重度骨质疏松5年,腰胸椎多节段压缩性骨折5年,右手腕骨折病史5年,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史5年。

社会家庭:患者家庭关系和睦,丈夫已故,子女孝顺,邻里关系良好,无不良嗜好。

(二)辨证施治

患者老年女性,肾气渐衰,气血不足,经络瘀阻,不通则痛,故腰痛。肝肾亏虚,精血不能濡养筋骨经脉,故下肢怕凉、疼痛。舌质暗淡,苔白,脉沉,皆为肾阳亏虚有寒之像。故此患者辩证为肾阳亏虚型腰痛。

诊疗计划:针灸推拿科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卧硬板床休息,留陪护一人,活血化瘀、营养神经、补钙、壮腰健肾类药物的应用。中药塌渍、针灸、推拿疗法缓解腰腿痛麻症状。

(三)护理问题

1、焦虑:患者思虑较多,怕麻烦子女。

2、疼痛:肾气亏虚、瘀阻不通。

3、知识缺乏:对疾病的转归不了解、缺乏预防性保健知识。

4、便秘:脾肾阳虚,阳弱气微,传导无力,大肠推动力不足。

(四)护理措施

1、焦虑

(1)经常巡视病房,多与患者沟通,解除焦虑情绪;

(2)讲解有关本病的知识、用药知识、相关健康宣教知识,消除患者心理负担使其配 合治疗及护理。

(3)与患者子女沟通,闲暇时多陪伴患者。

2、疼痛

(1)遵医嘱中药塌渍每日一次。 (2)腰部保暖。 (3)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3、知识缺乏

(1)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讲解生活中不良姿势与本病是关系。 (2)根据病情指导患者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4、便秘

(1)辨证施膳:易食温补肾阳类食物,如枸杞、羊肉、当归煲汤饮用。忌肥甘油腻之品。

(2)低脂低盐饮食,多食含钙丰富及粗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等,多饮水。

(五)效果评价

患者焦虑症状减轻,腰疼及双下肢疼痛减轻,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能进行功能锻炼,大便通畅。

二、讨论

1、李曼:患者便秘,可指导患者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1-2次,每次5-10分钟。还可多食香蕉等食物。

2、岳丹:患者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不深入,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宣教知识应简洁易懂,让患者明白发病原因及治疗目的;应嘱患者走路时小心谨慎,避免桌角等碰伤,晚上上厕所及做治疗时应加强陪护。

3、郭倩倩:病室及卫生间地板应保持干燥,夜间保持灯光明亮,睡前要协助患者上厕所。

4、谈芳芳:由于肾阳亏虚加之近日气温较低,食用水果前要注意加温。

5、马坤豪:患者年龄大且有心血管疾病,输液时要注意滴速。

6、周小元:下床活动佩戴腰围,勿弯腰负重。教患者坐、站及拿物品的正确姿势。

7、牛丽红:床上翻身或陪护不在身边时,护士要加强巡视,加床档防坠床。

8、吴晓缺护士长:患者年老体弱,塌渍治疗时要注意保暖,夜间避免受风寒;老人怕

麻烦子女,应多讲一些儿女尽孝应理所当然方面的知识,促使病人释怀。

9、丁晓医护士长:

(1)在膳食指导方面,患者肾阳虚,有冠心病病史,故寒凉类水果及动物肝脏不易多食,可食用桂圆等温肾阳之物。

(2)患者年龄大,皮肤敏感度下降,塌渍时应防止烫伤。

(3)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并注意循序渐进。要逐渐减少佩戴腰围的时间,防止肌肉萎缩。

三、护理部主任刘玲霞总结:

在查房过程中,大家讨论的很热烈,说明大家在查房前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值得表扬。以下问题仍要注意:

1、通过查看病人,了解到其对疾病的发病原因及转归不清楚。因此入院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进行疾病介绍。

2、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时,要让病人知道为什么要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这样病人才能接受。

3、服中药汤剂要在两餐之间,温服。

4、病人有冠心病病史,不宜多吃动物肝、肾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5、防跌倒措施:如保持病室地板干燥、灯光明亮,嘱病人动作缓慢,穿防滑鞋等至关重要。

护理教学查房记录单范文第4篇

10月28日下午护理部参加医院行政查房,检查科室为小儿科、妇产科。检查内容为入院宣教、护理评估落实情况、6S持续改进情况、留置针使用规范等。检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入院宣教落实情况。

以上2个科室对病人能够及时做入院宣教,而且病人或家属知晓相关安全知识和疾病的注意事项。对科室责任护士强调进一步加强护患沟通,保证护理安全。

二、护理评估制度落实情况。

护理评估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一项重要部分,所有护理操作和护理措施都要在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小儿科、妇产科两个科室都需要完善护理评估工作,包括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和各项风险评估,评估的过程也是观察病情主要措施,通过评估既能掌握患者基本情况,未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打好基础,而且能够提高护士专业水平。下一步护理部将重点督导这项工作。

三、6S持续改进工作

两个科室6S管理整体较好,尤其是妇产科环境整洁、物品放置规范。存在问题:小儿科卫生还有死角,医生值班室物品放置不规范,地面不清洁;妇产科医生值班室床下杂物多。督促科室加强监管,持续改进。

四、留置针使用规范

提问护士留置针使用注意事项能够基本掌握。存在问题:小儿科留置针未记录穿刺时间和护士签名;妇产科留置针未有护士签名,已向护士长反馈,及时改进,护理部加强督导检查。

护理部

护理教学查房记录单范文第5篇

护理查房

患者XXX,男,74岁,因突发胸痛6+小时于2012年10月11日22时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6+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放射至背心及左颈部,程度剧烈,伴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无咳嗽、咯血,背部撕裂样疼痛、晕厥等症,立即由家属送往我院,急诊以“急性心肌梗死”收入我科住院。患者患病以来未进食、精神差,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质一般,发现高血压升高4+年,收缩压最高达180mmHg以上,正规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可,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祥,否认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身体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下 T 36.5、P 84次/分、R 20次分、BP 138/84mmHg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体力型,急性病容,平车送入,自动体位,神清语晰,精神差,查体合作。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未及震颤及抬举样搏动,心界不大,心律8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未闻及心包摩擦音。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 入院诊断

1、急性下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2、原发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诊疗计划

一级护理,病危,低盐低脂饮食,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抗心绞痛、溶栓等药物对症治疗,急查心梗三项、BNP,完善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护理诊断及措施

1、疼痛:胸痛 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头痛 与血压升高有关

(1)饮食与休息:为病人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探视。发病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至少一周,食用低盐低脂、多维生素、少刺激类的清淡饮食,提倡少食多餐。 (2)給氧:鼻导管给氧,2-6L/min。面罩吸氧,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

(3)心理护理:疼痛发作时应用专人陪伴,护士应耐心的给予病人心理支持与安慰,向病人讲明在CCU任何病情变化都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无需担心。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音乐疗法、缓慢呼吸。

(4)止痛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予吗啡止痛,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若头痛难忍,可遵医嘱使用减压药物治疗。

(5)监测患者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及有无放射。

2、活动无耐力 与急性疼痛,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和康复训练并向患者讲解其重要性。例如心肌梗死5-7天后可病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

3、有受伤的危险 与头晕、视力模糊、意识改变或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有关

(1)避免受伤:定时测量患者血压并做好记录。若患者感觉不舒服,嘱其卧床休息。上厕所或外出时有人陪伴,若头晕严重,应协助在床上或床旁大小便。伴恶心、呕吐的病人,应将痰盂放在病人伸手可及处,防止患者取物时跌倒。必要时床旁加护栏。

(2)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①告知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②指导患者预防方法: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姿势,特别是从卧、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服药时间可选在平静休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后再下床活动,如在睡前服药,夜间起床排尿时应注意;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气浴;指导患者发生直立性低血压时应采取下肢抬高位平卧,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4、有便秘的危险

与紧张恐惧、卧床、活动少、进食少有关。

讲解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嘱咐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缓泻剂,或者用开塞露或低压盐水灌肠。

5、焦虑、恐惧 与剧烈疼痛伴濒死感及担心疾病控制与预后及治疗费用有关。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濒死感及恐惧感,加上陌生的环境,急性期卧床休息,床上洗漱,大小便等,改变了往日的生活习惯,因此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多和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安慰、支持,使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6、潜在并发症 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等

安置床旁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心率情况;观察有无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少尿、湿罗音。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如利多卡因、除颤仪;避免引起猝死的诱发因素,如饱餐、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

7、知识缺乏 与医疗信息来源受限、对疾病不了解有关

以通俗的语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绝对卧床的重要性,为患者讲解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嘱勿用力排便、按时按量服药。

护理评价

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主诉疼痛消失,血压稳定,住院期间未受伤,对自己的病情也有了一定了解。未有便秘及高血压危症出现,饮食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护理效果好。

健康指导

1、 坚持服药

出院后患者仍需要严格遵医嘱坚持服用口服降压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未经医生同意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的变化需定期监测;身边和家中应备有急救盒,其中包括:保心丸,硝酸甘油等。如出现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疼痛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片无效时,应急呼“120”救助及时就诊。

2、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要求患者构建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多进食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的鱼类及豆类优质蛋白,少吃高热量食物,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和纤维食物,少食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忌烟、酒、咖啡、浓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因烟中含有尼古丁,对心脏有一定刺激作用,可加速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过量饮酒可增加高血压加重的危险。

3、定期监测血压

嘱咐患者每天按时服用降压药,最好每日在服用降压药前后均进行血压测量并记录以供随访时调整药物剂量,注意稳定情绪,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压。

4、适当运动

⑴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⑵ 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例如病人出院后可适当步行(在运动开始阶段)、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周运动3-4天,开始时每次10-15min,逐步延长到30min/d以上。

⑶ 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护理教学查房记录单范文第6篇

1、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记录方式:在“T、HR、R、BP、SpO2”相应的栏目内书写测得的数据,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不需在其数字后面书写计量单位,如:T36.7HR80R18BP120/78SpO298。

2、意识:填写为清楚、嗜睡、模糊、昏睡、昏迷。如患儿使用镇静剂无法判断意识状态,可写“镇静状态”。

3、瞳孔:根据瞳孔大小据实填写。对光反射填写:存在、消失,如出现左、右瞳孔对光反射不一致的情况,则以斜杠分隔记录,斜杠的左上方反映左侧瞳孔的反射情况,右下方反映右侧瞳孔的反射情况。

4、呼吸支持及氧疗:记录呼吸机控制或辅助通气的相关参数;呼吸模式为SIMV、NPPV、CPAP、BiPAP等;FiO2记录呼吸机上设定的给氧浓度;气管插管深度是指气管导管平门齿或鼻孔

口的刻度为准,无门齿的患儿以口唇为准;CPAP填写氧浓度,鼻导管填写氧流量。

5、静脉置管:填写PICC、CVC、留置针等置管类型,并注明静脉置管的部位。在观察栏内记录穿刺、通畅、堵管、维护、拔针,异常情况在其他栏内如实描述,如异常表现、外渗面积及护理措施等。

6、入量:记录静脉输液、静脉注射、胃肠营养、进食、饮水等入量。

7、出量:记录尿量、大便、呕吐、咯血、痰液、胸/腹腔抽出液等。

8、出入液量的记录应当每24小时由夜班护士于7时总结1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上前一天的相应的栏目中。

9、卧位:根据患儿的实际卧位填写,如平、左侧、右侧等。

10、空格栏:填写因病情需要持续观察的管道或专科病情观察的内容。如:胃管、尿管、胸腔引流管、血糖等。

11、其他栏:未列出的观察项目,特殊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等均可记录在其他栏内。

上一篇:民俗节日论文的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