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父亲形象研究论文范文

2023-09-28

电影父亲形象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一、被崇拜

中国人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对美国这个国家,甚至是美国人民,往往具有相当的崇拜,羡慕,或许由于美国等发达西方世界的经济繁荣,富裕,又或许是美国的“自由”“民主“等原因,比如在20世纪末的上海,女孩子嫁给美国人,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电影《茉莉花》中,虽然并未出现美国形象,但是女主角茉在接到国际邮件时对邻居讲到“阿拉在美国老多亲戚,多的嘞”,然后趾高气昂的走上楼,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或者在海派的上海,认识一个美国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又或者在电视剧《过把瘾》中,女二号嫁给了大自己十几岁甚至在国外有婚史的美国人,女一号在涉外酒店,端着酒杯对女二号说“你替咱所有姐妹都争了光.....”,这都是当时的实际社会现实,人们的对美国的崇拜认识,其真实的反映在荧幕中的。

二、复杂多种的民族关系

中国同美国之间的民族关系是比较复杂的,这具有相当长的历史渊源,首先,美国同中国并未出现过正面的直接的战争,即使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也仅仅是作为援助朝鲜再朝鲜的领土上同美国之间有过兵刃相见,这是一种间接存在,因此即使在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中,一般所反映的是我方官兵如何英勇善战,奋不顾身,如《邱少云》《英雄儿女》等,而在此类电影中,美国人物往往是模糊化的,同中国电影中所存在的“小日本”“日本鬼子”的形象完全不同。因此,中国电影中的美国形象正面与反面,并没有确定的符号,多种并存。

如在电影《一个美国飞行员》(拍摄于中美建交初期),《红河谷》中,美国人成为了帮助中国打击外国侵略的国际友人,而《朱德与史沫特莱》等一系列电影,更使美国人作为了共产主义的国际友人受到极大的推崇,在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剧中美国教父更以几乎是英雄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电影中。此时美国的形象是正面的,受爱戴的,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三、同中国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电影中所表现的文化差异,往往以代表中国文化的中国人和一帮代表美国文化的美国人发生的事件作为戏剧冲突。而这种所反映两国文化差异的电影随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的发展而变化。如早期此类电影《刮痧》,女主人公开始便是一位被美国文化的完全征服的典型,对自己的儿子甚至从未说过中文,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女主角似的人,他们向往美国,向往美国的文化,自由民主,更好的经济,更多的机会,更具有年轻活力的社会氛围,他们过着美式的生活,实现着自己的美国梦,但是这一切的平静全然被儿子被爷爷刮痧所打破,他们被美国法律处以虐童罪,一切的一切,包括成功的事业,富裕的生活等等一夜之间失去,甚至使得父子,夫妻分离。在电影中,以西医代表的美国文化是注重实证,科学的,而以中医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是玄幻的,不科学,甚至是违法的。而在近期所播出的怀旧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是被美国学校拒收的土鳖,孟晓骏这位国内的天之骄子在美国可以说是“loser”,而多年过去,他们的公司已然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且面对美国人的所谓惩罚时告知美国人,中国人,中国,是什么样的而在冯小刚的电影《大碗》中,电影所表现的两种文化的博弈同《刮痧》可以说是几乎相反的。美国大导演,来到从未了解的中国,以美国人的思维价值观以及美国文化面对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要拍摄古老的中国故事,而此过程中随着灵感的山穷水尽和生命的垂危,却被葛优所扮演的优优近乎疯狂的举动打动并给予赞赏。可见在中国电影中,美国人代表的美国文化经历着被崇拜到文化博弈到征服的演变。在现实社会中,中国同美国都在发生着变化,中国人对美国的认识甚至对自己本身的认知都悄然发生着变化。现实生活中,中国人所认为的美国人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高大上”,发达与富裕的代表,甚至相当多的美国人在中国是一种“屌丝”形象出现的。此类人物也相当多的出现在近些年的中国电影中,如《光棍终结者》等。在近二十年中,随着改革开发,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人以及中国观众渴望并呼吁着平等对话甚至存在着巨大的征服欲。

四、人性的解放和自由

虽然中国电影中的美国形象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但一直以来未有过颠覆性改变的即为宣扬美国人性的解放和自由,众所周知,美国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是自由,民主,平等。而首当其冲的为自由,这也是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至今吸引着众多外来移民者的缘由之一。这就好比曼哈顿岛上的自有女女神像,在其存在之初,他所面临的是世界上最繁忙的一条航线,即为欧洲至纽约的航线,因而美国对于外来者第一个告知为“freedom”,他是美国精神的象征。如在李安导演的电影《喜宴》中,中国通美国对于同性恋截然不同的态度。或者是在《北京遇到西雅图》中,海清所扮演的同性恋者“借精生子”接受程度,是完全不同的。

电影父亲形象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一、在黑帮电影中的人物性别表现特点

香港黑帮电影中的同性情谊是香港黑帮电影之中最不能缺少的。在香港的黑帮电影的文化中, 男性的情谊并非通过情色来表现, 而是借由男性人物对“义气”的遵循和友谊来表现的, 而感情的确立往往是在危机的情况之下。如同黑帮片中常有的“英雄救美”, 此时必然有一方在剧情当中充当女性角色, 来完成电影当中的“阴阳饱和”。在《追龙》中, 跛豪与雷洛的感情的开始, 在于雷洛在英国人手下解救了跛豪, 雷洛在此充当阳刚的“英雄”, 而跛豪则是不阳刚的“美人”, 此为两人感情的铺垫。而后虽然有感情的发展但是导演并没有将其具体叙事出来, 而是通过危机直接将两人的情感确立起来。雷洛为了巩固自身在九龙的地位, 联络了九龙山寨的当事者, 望与其合作, 共同发展九龙, 却不料深陷敌人陷阱, 自身难保。此刻跛豪成了救世主, 拯救在此充当“阴柔”一方的雷洛, 由此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和友谊就确立起来了。香港黑帮电影中很少有完完全全的阳刚角色, 这些男性人物的角色在塑造过程中就被加入了少许的女性特点, 这种摻入“女性气质”的悲剧式男性人物不会因此没有阳刚之气, 反而会更有看点。正如在吴宇森的《英雄本色2》中, 当张国荣饰演的阿杰倒在周润发饰演的阿健怀中, 此刻的阿杰的妻子正在医院生产完在这一幕当中, 生与死, 阳刚和阴柔, 同性之爱和异性之爱, 都体现的淋漓尽致。阿健在此就是充当了抚慰阿杰的女性形象, 模糊了性别之分。这种同性之间感情戏的增加, 使得男性人物的形象更加的立体, 也使观众能够感觉到真实性, 黑帮男性不是无所畏惧无所不能的形象, 让男性人物之间的兄弟之情反而更加动人。

二、在文化背景下香港黑帮电影的人物形象特点

香港黑暗十年可以说是香港历史最腐败的时期, 在描绘这一时代的香港黑帮电影中, 男性人物形象不再是吴宇森式的喋血英雄, 开始慢慢的发生了改变。由于港英政府无能, 北京天安门的暴乱以及香港的97回归, 这一时期的香港是处在焦虑不安的状态的, 典型的黑帮人物塑造者应当就是郑伊健了, 在《古惑仔》当中饰演游离于主流社会的边缘人物, 企图通过黑帮世界来建立起无阶级的差别的梦想。这一时期的香港是中西文化混乱碰撞的时期。香港的黑帮电影受到中国文学的影响可以说十分深切了, 黑帮电影中的兄弟感情可以说是来源《水浒传》, 《三国演义》等文学著作的影响, 借鉴中国古典名著中的江湖兄弟感情, 运用在香港黑帮电影之中。在香港的黑帮电影里, 男性意味着英雄, 是整个黑帮电影的精髓, 而由中国传统文化和香港社会文化环境所混合出来的男性人物, 有着真诚和执着, 通过对友情的忠诚, 甚至不惜以死来体现。在吴宇森的《英雄本色》中, 小马哥的人物形象是这种悲情浪漫主义人物形象的最好体现。在面对家人的时候, 他是温柔如水的好兄弟, 面对敌人的时候, 他是嗜血杀戮为了兄弟在所不辞的好朋友。这样的人物在香港黑帮电影十分常见。与常见的好莱坞式的黑帮电影相比, 香港的黑帮电影有着浓浓的香港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既有好莱坞式的传奇色彩、跌宕起伏, 也有着中国文化的“侠义”。好莱坞式的黑帮英雄往往是属于贵族或者小资阶层的, 香港的黑帮英雄是来自于草根阶层, 因而更加的率性而为, 不愿受到束缚, 愿意去颠覆黑帮秩序, 前者往往则是继承这种秩序。从香港的政治和文化背景来看, 香港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 在它的文化领域当中完美的兼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并且发展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香港体制的特殊性, 才有了香港黑帮电影的特殊性。香港文化像是“阴阳两极”一样, 作为资本主义的西方和社会主义的东方二元对立的结合体。香港在港英政府的统治之下, 香港在一段时间里成了“三不管”地带, 再加上经历后来的回归, 可以说香港包容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传统性和国际性, 有序和混乱, 繁荣和衰败, 也正是因为这样, 香港黑帮电影中的男性形象模糊了正义与邪恶。

三、在《追龙》中男性人物的形象特点

(一) 黑帮毒贩跛豪的人物形象

在《追龙》电影中, 跛豪的人物形象的构建, 相比较五亿探长来说, 人物的性格需要花费更大的手笔。跛豪作为外来香港的打工仔, 深刻认知到知识改变命运, 所以对弟弟教育非常重视。在当时的香港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是十分严重的, 因而才会去参加非法活动赚取外快。在香港贪污十年的黑暗历史中, 权利和钱, 是催生着底层人民不断往上爬的动力和毒药。经历过妻儿惨死, 和弟弟被打成植物人, 以及黑帮内部的互相背叛, 跛豪的人物性格依旧是个有血有肉, 拥有自身原则 (绝不贩卖给学生) 的毒贩, 在此过程中, 虽然变得有些暴戾, 果决狠辣但是依旧是个拖着残腿的为了兄弟喋血的老大哥。“生死有命, 富贵在天”这一句话是跛豪的人生格言, 也可以说是全电影中, 对于他的人物形象的一个最好的概括。当在泰国枪战之后, 小威的意外丧生, 对比着其他兄弟的哭天抢地, 跛豪头顶白云蓝天, 抽着一口烟, 缓缓吐出, 念着最熟悉的口头禅“生死由命, 富贵在天”, 然后直接将泰国黑帮头目给自己的兄弟封棺陪葬, 快意恩仇的性格表露无遗。在雷洛家遇到害自己瘸腿的仇人, 手刃仇人之耳, 狠辣恶毒, 在最后给弟弟报仇时, 逼迫肥仔超跳楼而亡, 这种穷凶极恶的性情, 都让人对这位枭雄印象深刻。一方面, 跛豪人情味十足并且恪守原则, 另一方面, 又放弃了传统的正义道德, 游离于主流边缘的侠义形象之中。大卫·波德威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给香港九十年代电影下了一个判断:“尽皆过火, 尽是癫狂”, 而后这个评语成为香港电影的代名词。而这最佳的代言人就属当时电影中的跛豪了。在真实的历史之中, 《追龙》中跛豪形象完全背离了原先的真实人物, 可以说是王晶导演在历史的基础之上加上了自己的创作成分。跛豪在电影中被塑造成一个对抗港英政府殖民暴政的民族英雄, 而在现实历史之中, 香港的黑暗十年却是因为黑帮的势力过大和毒品交易泛滥, 而导致了民间生活的苦不堪言。因而在王晶的《追龙》之中, 模糊了“正义”与“邪恶”, “黑道”和“白道”, 黑帮大哥的跛豪却成为了正义秩序和维持正义的维护者。王晶北上拍戏之后, 下意识的将个人政治情感带入自己的电影中, 跛豪的人物构造可以说十分隐喻的暗涵王晶对大陆市场的迎合和对自己自身身份的艰难探寻。

(二) 雷洛人物形象的创新

“五亿探长雷洛”可以说是王晶电影里改动最小的了。在《追龙》电影上映之前, 王晶就曾经拍过一部以“雷洛”个人传记的电影——《五亿探长雷洛传1, 、2》, 而巧的是当年的雷洛也是刘德华扮演。在《追龙》中, 雷洛的人物塑造就十分简单了。在原先的91年《雷洛传》的基础之上, 将同时代的两位枭雄并列到一个故事中, 雷洛从一个底层的小人物慢慢爬到当时的警界的顶端, 最后吃下整个香港。两个故事的交汇点在, 雷洛在野心之下自身犯险进入九龙山寨, 没想到和他对头的颜童勾结黑帮, 欲置他于死地, 受人恩惠百年记的跛豪为救他被打断了腿, 至此两个主要枭雄的故事交汇在了一起。《雷洛传》中的原来非常鄙视贪污受贿行为的正义年轻警察因为没钱没势 (也可说“欲望”) , 性格又比较直被欺负、排斥, 他很挣扎, 一方面想洁身自好, 当一个好警察;一方面, 又不想被别人欺负、瞧不起最终放弃了原来的信念, 成为他原来厌恶的那种人。《追龙》中的雷洛则是一开始就希望融入这种环境之中, 奈何当时身为他上司的颜童从不正眼瞧他, 对英国人的万般忍让, 才让雷洛慢慢的表现出小人物要往上爬的隐忍, 心中残存的正义感, 逐渐暴露出来的贪婪, 虽然过了二十年但是刘德华对这个人物的表演依然可以说是轻车熟路。“追龙”在俚语中是指“吸毒时候的那一条寥寥炊烟”, 在此就是指人性的欲望, 是雷洛渐渐对权势的贪婪, 是跛豪对金钱的执念, 美曰一缕毒烟, 在电影中被美化了, 成了一种追求力量的图腾, 其实, 是执念, 是人性, 是色厉内荏;其实, 或许什么都不是。正所谓电影最后的那句话, 万般带不走, 唯有孽随身。

四、结语

回顾近几年的香港黑帮电影的发展, 可以看出香港黑帮电影的男性形象既不背离好莱坞式的英雄特征, 也不脱节中国式的游侠精神。近几年的香港黑帮电影的佳作却是少之又少, 却仍然占据着香港电影文化的主流地位, 希望随着香港经济的复苏, 能有更加出彩的黑帮电影的出现。

摘要:黑帮电影一向是香港电影中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具有浓厚的香港文化特点。近些年来黑帮片慢慢的占据香港电影的主流地位, 涌现出众多出彩的作品。香港黑帮电影在自身发展上, 慢慢脱离一贯有的好莱坞模式, 发展出自己的文化特色。在对男性人物的形象阐释和表现手段上结合本土文化, 形成独具风格的黑帮人物。本文将会从香港黑帮电影中寻求黑帮男性形象的发展特点, 探寻电影《追龙》中特有的男性人物形象的特点。

关键词:港黑帮电影,男性形象,《追龙》

参考文献

[1] 王海洲.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2] 张彻.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M].三联书店 (香港) 有限公司, 1989.

上一篇:汽车基础电子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提高教学质量措施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