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整体护理探讨论文范文

2023-12-16

儿科整体护理探讨论文范文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34例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者为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和病理实验检查,患者确诊,符合卫生部与最新出版《儿科学》中关于1型糖尿病与小儿肺炎临床诊治标准。该实验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执行,患者家属自愿参加实验调查,在此同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现依照收治顺序,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例。其中观察组男患儿10例,女患儿8例,年龄区间为3.25~9.52岁。平均年龄为(5.62±1.25)岁,入院时空腹血糖值为(9.64±2.15)mmol/L,肺炎病程为2.5~9.4 d,平均病程为(5.84±1.52)d。对照组男患儿9例,女患儿8例,年龄区间为4.15~10.35岁。平均年龄为(5.94±1.88)岁,入院时空腹血糖值为(9.12±2.61)mmol/L,肺炎病程为2.6~9.8 d,平均病程为(5.58±1.24)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血糖值,肺炎严重情况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其中包含排痰,使用抗生素,控制体温等等。在治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差异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内行常规优质儿科护理,其中包含口腔护理,检测蹙额唐,药物护理等等。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详情如下所述。

1.2.1体温护理肺炎合并1型糖尿病者在发病期间,护士应做好体温监测工作,防止出现高热情况。每30~60 min测量患者体温1次,同时详细记录。如患者病情稳定,可更改为12 h/次。当患者体温达到38.5℃以上的时候,应在第一时间试试物理或药物降温。推荐药物为主,物理方式为辅。医生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患者使用降温药物,切忌体温骤然下降。在使用药物后,观察患者相关情况,如出汗量大,应及时更换干净衣物。在患病期间,护士应限制小儿活动量。以免加重呼吸道症状。

1.2.2呼吸道护理对于糖尿病合并肺炎患儿,必须强化呼吸道护理力度。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护理次数,叮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多饮水,提升摄水量,使用这种方式降低患者痰液粘稠程度。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家属正确的排痰方法,例如叩背式等,后使用吸痰器将患者的痰液吸干净,在此过程中必须依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避免引起继发性感染。对于出现缺氧现象的患儿,护士可使用面罩法对患者给氧,氧气量控制在0.5~4.0 L,在进行氧气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呼吸状态进行全面观察。

1.2.3血糖监测在治疗过程中,护士每天都要对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监测,在患者进餐完毕之后,同样要进行血糖监测工作,如果在进行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患者出现血糖上升现象,应在第一时间给予胰岛素治疗,同时对患者血液p H值进行检测,预防酮症酸中毒。

1.2.4抗感染护理护士要为患者做好抗感染工作。第一,为患儿准备干净的枕套,被褥;第二,告知患儿家属每天都要为其进行身体擦洗工作;第三,做好患儿的口腔护理工作。每天使用NS溶液,为患儿擦拭口唇,清洁口腔。第四,做好患者的会阴护理工作,预防泌尿感染[2]。

1.2.5心理护理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用药。患儿和家属对于长期治疗充满恐惧,内心不良情绪增多,这对于患儿内心来讲,无疑是一个重大创伤。对于此,护士应使用有效方式,与患儿和家属沟通,积极调整患者家属情绪,帮助患儿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给予其正面关爱,全面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1.2.6基础护理DM患者的饮食禁忌较多,和合并肺部感染时,更加需要进清淡饮食。结合患者实际身体情况与近日饮食习惯,为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饮食计划,规定好进食量和时间,方便患者家属喂食。当患者病情稳定时,鼓励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机体素质。

1.3观察标准

出院前,调查两组患者肺炎治愈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肺炎治愈情况依照卫生部最新颁布的关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标准进行判定,详细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级别;护理满意度使用该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儿与家属展开调查,详细分为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3项。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为94.12%,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59%,观察组为100.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小儿糖尿病合并肺炎的临床护理甚为复杂,且当前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3] 。特此,该院结合实际情况,将整体护理法应用于该疾病的临床护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在该实验的相关研究结果中能够看出,以相同治疗手段为前提,从治疗结果方面来看,观察组患者相关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值得说明的是,和常规护理相比,整体护理法更容易被患者和家属接受,因此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整体护理除了强调完整性外,对具体护理细节也极为重视。这一点在对患儿的呼吸道与抗感染护理上尤为被体现。在对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的过程中,护士应为其提供有效的排痰护理,防止痰液阻塞,加重患者病情。平日里重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并及时清理。因为罹患糖尿病的原因,和正常群体相比,糖尿病患儿发生感染几率更大,因此必须最好抗感染工作。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者,以常规治疗方式为基础,配合整体护理,可在根本上提升治疗效果与患儿治疗依从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肺炎并糖尿病者使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34例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出院前,调查两组患者肺炎治愈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59%,观察组为100.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为94.12%,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者,以常规治疗方式为基础,配合整体护理,可在根本上提升治疗效果与患儿治疗依从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小儿肺炎,先天性糖尿病,整体护理,呼吸道症状

参考文献

[1] 康英.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5(5):100-101.

[2] 王玥.104例小儿糖尿病合并肺炎中临床疗效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22):101-103.

[3] 王秀丽.儿童肺炎护理浅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4(2):101.

[4] 张晓晓.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2):85-86

儿科整体护理探讨论文范文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白城市传染病医院诊治的8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

80例研究对象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介于27~69岁之间,中位年龄44.5岁;乙肝病程在30 d~ 20年之间,中位病程5.5年。 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和病程、血糖检测平均值等影响研究结果一般资料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病毒性肝炎和糖尿病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

患者出院时,为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满意情况,计算护理满意度。调查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分为好和差两种情况。向两组患者发放乙型病毒性肝炎及糖尿病相关知识调查表,调查知识掌握情况。

1.4统计方法

应用 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

2.1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甜食和饮酒,腹水患者控制食盐量、禁止甜食,在食欲改善后要控制饮食,严格按糖尿病饮食限量,所需所热量105~125.5 KL(kg/d)。

2.2健康教育

使患者了解肝炎和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知识,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教会患者用尿糖试纸测定四段尿糖(早、中、晚餐为30 min及晚9点分别留量新鲜尿液用尿糖试纸测定)并与标准相比,列表按时登记,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患者应禁烟酒。 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被人体吸收后,需要在肝脏解毒,从而会加重肝脏的负担,酒精可直接损害肝细胞,破坏肝脏的生理功能,使肝细胞坏死,同时可引起脂肪代谢紊乱,造成肝内脂肪堆积,进而可引起肝脏结缔组织增生,促进肝硬化,因此,乙肝患者绝对不应该饮酒与吸烟。

2.3心理护理

糖尿病和肝炎均是慢性病,病程长且易反复,两种慢性病并存时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容易产生患者烦躁的心理,而且乙型肝炎又是传染病,致使患者产生自卑的心理,失去治疗信心,拒绝配合治疗,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多接触与患者多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观察患者的各种表现,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向患者做好此病的知识宣教,让患者及家属对该病有正确的认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早日康复。 由于知识的缺乏,还要对患者进行传授有关此种疾病知识的宣教,以及乙肝与其他肝炎的区别与消毒隔离的重要性,令其不会对乙肝存在一种恐惧心理,更加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4药物护理

药物是治疗病毒性肝炎和并糖尿病患者的重要一环,主要的治疗措施以保肝治疗为主,辅以降糖药物治疗,对于肝功能损害较轻以通过饮食调整,适当运动就能控制血糖的患者,一般不用降糖药物,而不能通过饮食、运动控制血糖的患者,首选小剂量、又对肝损害小的口服药。

在用药的过程中,应及时监测肝功能与血糖的变化, 护士应当准确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剂量、用药时间、 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毒副作用,必要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口服降糖药在肝内代谢,对肝脏有损害,因此肝功能损害严重一般采用局部皮下注射胰岛素降血糖,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用药种类、剂量、时间一定要准确,严格无菌操作,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免产生硬结与感染,禁止剧烈运动,禁止立即洗澡,督促患者及时就餐, 少数人可出现心慌、饥饿感、出冷汗等低血糖反应, 应加。

2.5休息与活动指导。

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的休息与适当的运动,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促进作用;运动达到一定程度后可增强神经末梢组织,特别是肌肉组织胰岛素的敏感性,可降低血糖。

患者在乙肝病变的活动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保证肝脏足够的血流量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待症状改善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已散步做简易操等有氧运动,已不剧烈运动为主,注意应循序渐进,劳逸结合,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特别以不疲劳为主经常测血糖及肝功能,调整食物种类及摄入量。 休息充分与睡眠足, 充分的休息与睡眠是乙肝患者基本保健之一,只要觉得精神饱满或活动后不觉得累, 就达到充分休息的状态,良好的休息是乙肝护理的关键。

2.6两便的观察

平时应注意观察小便的颜色,若显浓茶状,表示可能有肝功能失常或胆道的问题。 而肝硬化病人若大便在体内囤积太久,会产生较多的氨,容易引起肝昏迷症状; 应随时观察大便颜色, 若大便颜色呈黑色或柏油状,应怀疑是否有出血迹象,及时要迅速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2.7口腔和皮肤护理

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易患口腔疾病因此保持口腔卫生,及时观察口腔黏膜病变,做好口腔护理防止感染。

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差,容易产生感染,因此病房要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 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每次1 h。 加强病区管理,减少探视和陪护人员,并向其做好宣传工作。

做好皮肤护理工作。 嘱患者穿宽松鞋袜,禁用过烫的水泡脚,注意四肢的保暖,以防糖尿病病足的发生。 乙型肝炎患者出现黄疸,胆盐沉积易引起皮肤瘙痒,可用35~40℃的温水擦拭,禁用碱性肥皂适当运用保湿无刺激的护肤品,鼓励患者勤洗澡勤更换内衣穿质地柔软纯棉衣服,及时修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同时要勤更换床单被套以保持床单位平整整洁干燥,减少皮肤的刺激和摩擦对于卧床患者要勤翻身勤按摩避免褥疮的发生衣着要宽松柔软,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情形,衣着要选择棉质衣物,可以减少衣物与皮肤摩擦所产生的瘙痒感,若肝硬化合并严重腹水的病人,则准备比平时大1号或2号尺寸的衣物较为舒适。

2.8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要做好出院指导工作, 嘱其出院后应按医嘱服药,不得随意改药不得随意停药,并向其介绍乙型肝炎的家中消毒的隔离知识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的掌握使用血糖仪的测量方法,并做好记录为复查及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资料,教会患者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低血糖发生时的表现,患者单独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并说明控制饮食运动锻炼的重要性,戒烟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门诊随访,复查肝功能、做B超,如果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3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中,37例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 护理满意度为92.50% ),39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好(97.50%),37例患者掌握疾病知识(92.50%);对照组40例患者中,27例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护理满意度为67.50%,28例治疗依从性好(70.00% ),25例患者掌握疾病知识(62.50%),见表1。

由表1看出,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遵医率和疾病知识掌握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4讨论

整体护理干预下能够改变医护之间的关系, 能够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整体护理中,综合基础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以患者为中心,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40例患者中,37例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2.50%),39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好(97.50%),37例患者掌握疾病知识(92.50%); 对照组40例患者中,27例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 护理满意度为67.50%,28例治疗依从性好(70.00%),25例患者掌握疾病知识(62.5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遵医率和疾病知识掌握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说明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效果较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80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护理满意度为92.50%,遵医率为97.50%,疾病知识掌握率为92.50%;对照组患者中,护理满意度为67.50%,遵医率为70.00%,疾病知识掌握率为62.5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遵医率和疾病知识掌握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和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效果较为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儿科整体护理探讨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细节护理在儿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儿科手术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采取细节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术后VRS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VRS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儿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的缓解患儿的疼痛程度,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细节护理;儿科;手术室护理;应用价值

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质量是直接影响患儿手术治疗效果的,同时还直接与医院的总体形象有关系。细节护理作为临床上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到儿科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去,获得不错的效果[1]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儿科手术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儿30例,女性患儿20例,年龄为7-15(10.1±2.4)岁。观察组男性患儿28例,女性患儿22例,年龄6-15(10.2±2.3)岁。两组患儿的性別、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采取细节护理措施。(1)环境细节护理。为了能够保障患儿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下接受治疗,需要时刻保证好室内的通风措施,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做好室内的环境清洁工作,确保室内的卫生良好和地面干燥,避免发生意外以及交叉感染。(2)交接班细节护理。实行交接班工作流程,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需要进行责任制护理,当交接工作时,需要对患儿输液以及导尿情况进行检查,治疗过程安全无误,认真检查和登记护理记录和交接工作记录表,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爱心,让患儿能够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爱;(3)加强业务能力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服务态度进行培训,保证其具有高度的临床观察能力以及责任心,让护理人员能够充分的了解到细节护理的初衷以及具体作用,加强细节护理的认知度,进而使得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提升;(4)以人文护理为主,加强素质建设。将儿科的护理人员进行集中,要求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并且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对新技术进行学习和掌握,并且运用的临床医学当中,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术后VRS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计算方法:(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患儿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儿术后VRS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术后VRS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三、讨论

细节护理管理能够组织妇产科的所有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当中来,能够不断地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够让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术更加的完善。细节护理管理能够让管理方式更加的完善,同时在处理风险事件的方面,也更加的人性化,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激励管理能够使得护理人员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工作当中,护理质量和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着明显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心磊,吴微微.浅谈细节护理在儿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2):109.

[2]曾嵘.试论细节护理在儿科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09):80-82.

[3]朱小芬.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1):1.

[4]刘晶晶,徐李娟.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2021.

[5]陈华梅.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价值[J].饮食保健,2020,007(001):206-207.

[6]李政玲,王翠东,陈娟.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和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20,39(16):3.

儿科整体护理探讨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介绍了儿科如何加强护理管理、防范护理纠纷的策略,两年来,及时发现患儿家属不满情绪共65件,阻止了护理纠纷的.发生,与患儿及家属建立了良好诚挚的关系,患儿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从2005年的66%提高到2007年的98%。

关键词:儿科;护理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文献标识码:C

儿科整体护理探讨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科病房二区开展温暖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温暖护理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16年1~12月实施温暖护理前的100例为对照组,比较干预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施前的护理质量评分(78.69±17.25)分,实施温暖护理服务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达(92.72±19.23)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2,P<0.05)。 结论 儿科病房二区开展温暖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

[关键词] 儿科病房二区;温暖护理服务;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工作;温暖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1]。儿科是临床比较特殊的科室,儿科陪护多、临时处置多、护理操作琐碎,且患儿多为独生子女,且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低,儿科疾病复杂多变,增加了护理难度和护理工作量,易出现护理纠纷[2]。为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我院2017年1~12月于儿科病房二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温暖护理服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共有床位38张,护士14名,床护比2.71∶1;护士年龄20~41岁;护士年龄≥30 岁5名,<30岁9名:从事儿科护士专业≥5年5名,<5年9名;职称:主管护师5名,护师5名,护士4名;其中专科4名,本科10名。我院儿科于2017年1月开始实施温暖护理服务,选择2017年1~12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温暖护理服务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12岁,平均(6.41±1.73)岁。另选择2016年1~12月实施温暖护理服务前的10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12岁,平均(7.12±1.34)岁,两组入选患儿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于我院儿科病房二区2016年1~12月采取常规护理(实施前),2017年1~12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温暖护理服务:(1)为患儿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 根据患病儿童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在病房区域打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如病房墙壁采用粉红颜色并配有卡通图画,同时布置一些小玩具,且配置液晶电视,为患儿播放儿童喜欢的影片等。于病房中设置传呼系统,便于孩子及时寻找护理人员[3]。(2)制定有针对性的温暖:护理服务计划针对儿科患儿年龄小不会表达、对于各种治疗和护理操作不配合、病情复杂变化快、家长心情焦虑、期望值高等特点,每位护士应充分了解温暖护理服务内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讨论并提出整改措施,且定期进行工作经验交流。(3)提供特色宣教:根据家长文化层次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干预,如口头教育、文字教育、形象教育、示范教育等,在实施过程中要重视信息沟通的双向性,并以不同方式不断强化,完成健康教育的全过程[4]。改变以往被动宣教模式,成立患儿家长微信群,安排专人管理,每周发布科普知识;开展儿童哮喘日活动、为哮喘患儿免费进行肺功能检测。患儿输液时可以为其提供玩具及图书,满足不同患儿的需求。(4)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通过多种形式如自学、脱产、进修、讲座等方法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针对护士的不同文化层次及学习能力的强弱,指导进行相关的培训,尤其是操作技术方面的培训,如静脉穿刺、儿童头皮针穿刺等,同时制定明确的奖罚措施,对其中不合格人员的再次培训,确保其全部掌握相关技术。(5)主动关心患儿:多抚触、拥抱、夸奖,和家属多沟通,让家属多配合,创建和谐医患关系。

1.3 观察指标

1.3.1 护理质量评价  自制护理质量评分,包括基础护理、病房巡视、护理文件、健康教育及服务质量5个方面,评分由患儿家属共同参与评定,采取百分制,单项20 分[5]。

1.3.2 满意度评价  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护士长和主任组成评定小組,调查患儿家属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主要包括服务态度、操作技术、病房环境等方面,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变化情况

实施前的护理质量评分(78.69±17.25)分,实施温暖护理服务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达(92.72±19.23)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2,P<0.05)。

3 讨论

儿科患儿年龄的特殊性,认知能力较差,多需陪护,其护理操作较繁琐、零碎,且临时出现的处置问题较多,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困难与特殊性。因此,儿科工作具有工作量大、患者多的特点,且儿科患者大多为独生子女,常以自我为中心,加强了护理难度,易发生各种医疗纠纷[7]。

护理服务作为儿科病房二区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不仅在于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症状,更在于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3]。温暖护理是指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需要,以提高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8]。

温暖护理服务针对儿科患者的上述特点改变临床护理方式、态度,对患儿的言行等给予肯定和认同,显著促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满意度[9-10]。

儿科患者因其具有特殊性,需要护理人员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患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温馨的就诊环境,如在病房内粘贴可爱的图画,窗帘和被套可以印上卡通图案,除此之外,科室设置相应的儿童活动中心,购置安全的儿童玩具,电视播放儿童喜爱的动画片等电视节目,帮助降低患儿的恐惧心理,提高患儿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为患儿提供更加便利的传呼设置,保证护理人员随叫随到,以免耽误病情。让患儿在住院期间有家一样的温暖,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同时,儿科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能力。以娴熟的护理操作技術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才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11-13]。

以往护士忙于日常医嘱性的治疗、护理工作,巡视病房的时间及与患儿接触的时间较少,通过采取温暖护理服务后,护理人员有时间和精力观察患儿病情、落实基础护理服务、实施健康教育、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及交流,全面了解患儿的病情、治疗、饮食、心理等情况,护理质量明显提高[14-16]。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前的护理质量评分(78.69±17.25)分,实施温暖护理服务后的护理质量评分达(92.72±19.23)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1.862,P<0.05)。与李文芳等[17]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

综上所述,通过在儿科病房二区实施温暖护理服务,可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何成坤.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8C):111-112.

[2] 杨火明.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分析效果[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4):957-958.

[3] 刘娴. 探讨新生儿护理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8,16(4):98-99.

[4] 夏凡淇.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0):57-58.

[5] 伍心莲,乔玉香,杨佳红,等.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安全文化中的重要价值[J]. 西部医学,2014,26(7):952-954.

[6] 陈子江,陈浪. 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提高的影响探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485-1486.

[7] 郭诗丽,蔡敏,胡爱玲. 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学工程, 2013,20(10):1318-1319.

[8] 程玉坤,陈玉霞,邓顺华.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推动临床专科护理建设[J]. 现代医院,2013,13(5):99-101.

[9] 马颖,史立荣.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二区中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 全科护理,2012,10(9):839.

[10] 唐蔷华,孙秀勤,李星慧,等.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4):185.

[11] 何晓君,金玉梅.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 21(1): 99-100.

[12] 杨火明.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分析效果[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4): 957-958.

[13] 何成坤. 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8C):111-112.

[14] 麦润婵. 儿科病房二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24):153-154.

[15] 花响岭. 优质护理应用在无陪护新生儿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19):194-196.

[16] 李颖红,梁锦娣.儿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分析[J]. 黑龙江医学,2013,37(7):628-629.

[17] 李文芳.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2015,11:55-56.

儿科整体护理探讨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科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探讨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用调查的方法得出68位患儿家长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对患儿家长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结论 针对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不仅能促进患儿身体疾病的恢复、融洽护患关系,还提升了护理服务内涵,推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

【关键词】 儿科;患儿家长;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已成为护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1]。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成为现代整体护理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儿科工作实践中,由于护理群体是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相对较差的儿童,护士与患儿之间很难达到理想的沟通效果,儿童患病,对患儿和家长都是一种较强的心理应激源[2]。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做好患儿的护理,还做好其家属的心理护理。我们通过对68例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减少了很多患者与家属之间不必要的误解与纠纷,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儿科病房就诊住院患儿的家长68名,其中男性30人,女性38人,年龄23-58岁,患儿家长均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能独立阅读及回答问卷。

1.2 方法 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3]和自编问卷进行调查,症状严重程度从l(没有症状)至5(极严重)分5级,自编问卷内容有患儿家长的基本情况、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评分前由组织者讲解答卷要求和细节,被调查着以无记名形式填写,在患者住院三天内进行调查,当场回收。问卷发出68份,收回68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10.0统计分析软件对敷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与国内常模[4]进行比较。

2 结 果

2.1 患儿家长心理健康状况与国内常模比较,患儿家属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9个因子分数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人际关系分数明显低于国内常模: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常模相比无差异。

2.2 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的原因有78.8%的家长缺乏相应的疾病知识,71.5%的家长担心患儿病情变化,66.7%的家长担心疾病的预后,61.3%的家长担心经济问题,27.8%的家长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

3 讨 论

3.1 患儿家长主要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及表现

3.1.1 焦虑和紧张 是由于缺乏该疾病的相关知识,对环境的陌生感引起紧张与焦虑;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或不断了解医护人员的情况,希望转到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的床位.对病情变化的反复陈述,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担心遗漏病情变化,延误治疗。

3.1.2 恐惧与缺乏安全感 是由于家长对疾病预后和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的恐惧感,表现为对其他相同疾病患儿的预后敏感,尤其是急、重、危患儿的家长,表现得很悲观,避免说一些关于生死的问题甚至字眼:由于心疼孩子而对各种注射和侵袭性的检查产生恐惧,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家长表现出不敢看或者躲开的行为。

3.1.3 怀疑和不信任 对医疗设施和治疗环境的局限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对治疗方案的怀疑,对医务人员由于年龄、性别、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表现为挑剔住院环境和设施,总是拿各家医院作比较,找现医院的缺点和不足,对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信任,拒绝配合医护进行治疗,擅自使用自己所谓的办法或从网络上、书籍找来的方法与医生的诊断进行对比,并以网络或书上的方案为准。对一些看上去比较年轻的护士不信任,不配合治疗。

3.1.4 患儿家长其他心理表现;容忍 对患儿不正确行为的容忍和支持是许多家长共同的表现;他们认为孩子生病是自己照顾不周造成的,对孩子有欠疚感,于是对孩子病中的不合理要求尽量满足,甚至许多错误的行为如打骂医护人员也不加管教。

依赖:家长对患儿日常生活上的照顾依赖于护理人员,对自己表现得缺乏信心,生怕自己的动作会伤及孩子;同病相怜;相同疾病的患儿家长,尤其是重症患儿家长之间非常容易沟通,有同病相怜感,新入院的患儿家长有时对老患者的经验的信任程度更甚于医生。

3.2 心理护理

3.2.1 对家长紧张、焦虑的心理的护理 对环境陌生引起的焦虑,患儿入院后责任护士要第一时间做好入院宣救,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住院期间所要遵循的各种制度、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并全程、系统的做好健康宣教,为家长介绍病情,对疾病原因、治疗方案、护理措施及护理知识进行讲解,如饮食护理,详细说明哪些食品可以吃哪些不能等,使家长对疾病有所了解。对患儿的病情变化,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治疗方案放心;经济问题引起的焦虑,首先要表示理解:强调治疗的重要性以及中断治疗的可能造成的影响,鼓励家长克服困难,同时与医生进行很好的沟通,在用药及检查方面;从价格较低并有适应症的药品开始,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还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使家长有信心坚持治疗。

3.2.2 对家长恐惧心理的护理 对因疾病预后的担心引起的恐惧,护士应以合适的方式向家长进行说明,使家长对孩子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对预后好的疾病,采用鼓励性语言,使家长建充分的信心,预后差的疾病应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家长,给予心理疏导,使家长正确面对疾病。如为患儿进行检查或治疗进行引起的恐惧,应当主动将检查步骤和方法、检查要达到的目的在检查前向家长说明,以诚恳的态度告诉家长,“我们将最大程度的减少患儿所受的痛苦”。在做治疗时应提高操作成功率,头皮静脉穿刺,如一次成功,可帮助家长减少恐惧感。

3.2.3 对家长怀疑和不信任心理的护理 对由于与书籍上治疗方案有差异引起的治疗怀疑,可以向病人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而书籍上治疗是针对大多数的人的一般治疗,治疗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措施,通过此类与患儿具体情况相同的治疗方案的分析,从而消除家长的怀疑。对由于医务人员言行、着装等外在条件的不信任的,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强调充满爱心的服务。选择适当的时间与家长交谈,避免在患儿哭闹、进食及睡觉时间进行,交流时语言通俗易懂,语调适中,语气温和、诚恳,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对治疗方案的差异引起的怀疑,可以向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治疗因人而异。医护人员也应通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护理技术,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来博得家长的信任。对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引起的对医疗水平的不信任和怀疑,可以通过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护理技术来弥补硬件上的不足,以良好的护理服务来增强家长的信心。

4 结 论

通过对68位患儿家长调查分析,找出了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形成心理问题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解除了家长的紧张和焦虑,操作中尽到告知义务,消除了疑虑,并将健康宣教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对家长进行正确引导,取得了配合,并加强沟通,鼓励合理宣泻,增强了家长对医疗护理工作的信任感,并能够主动配合护理及治疗,从而影响患儿的心理,使患儿易于接受护士的护理,愿与护士进行交流,既有利于患儿疾病的恢复,也对患儿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增进了护患间的关系,同时促进了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大大提高了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为实现满意服务和感动服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翠萍,邵玉红.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08,27(12):828.

[2] 蒋旭华,张丽.患儿家属焦虑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6):586.

[3]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第2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

[4] 金华,吴文源,张明原.中国正常人SCL 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12(5):260.

上一篇:网络数控系统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人才需求机电工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