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需求机电工程论文范文

2023-12-16

人才需求机电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结合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提出了以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并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跟踪反馈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改革措施的探讨,以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证毕业生输出质量。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 环境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环境工程专业集理论、实践、工程技术于一体,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性较强,探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改革,对于提升毕业生质量,提高专业社会满意度,推进学校转型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改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兼顾学校办学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的层次为应用型工程人才,也就是主要培养能适应高科技应用和智能化控制与管理一线工作的本科层次的技术工程师,其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

其次,培养目标应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立足地方产业发展,合理确定人才服务面向,形成人才培养特色。辽宁地区地处中国东北部,冬季时间较长,在经济发展上以重工业发展为主,工业污水、大气污染均比较严重,因此在制定培养目标时,主要培养水、气治理的工程技术人员。

再次,培养目标要具有前瞻性,不仅要适应现行企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还要考虑到企业未来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的要求。建立毕业生反馈的联动机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保证知识传输的先进性及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二、制定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评价要求的课程体系

严格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制定课程,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伦理道德和责任教育、社会发展和工程影响等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建立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标,拓宽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为专业学生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做好准备。

通过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及高校知名教师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通过会议讨论或现场调研的形式明确现行企业行业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进行专业课程科目及内容的设置。

将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内容纳入知识教学范畴,鼓励学生参加专业职称考试,提升自我技能及社会价值。

继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做实实践教学内容。在我校3+1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由于缺乏对口的环保企业,第4年的实践环节很多学生都是自主安排。基于此,必须建立与专业相对应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掌握专业实习、教学安排的自主权。学校企业签订深度校企合作协议,采取引企入校的方式,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充分发挥校企双方的优势,既弥补学校专业教师的不足,又促进了企业效益的提高,最大限度的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

三、构建双师型特色教学队伍[1]

专业教师队伍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也是工程教育认证的评价内容之一。构建“双师型”教学队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通过环保产业联盟、校企合作,从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聘请一些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做兼职外聘教师,让其参与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和课程改革,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补充学校师资力量;其次,聘请高水平、高层次的专家型人才,利用他们的专业及学术优势,引领、带动其他教师的进步,推动专业转型发展;再次,鼓励在职教师参加行业工程师职称考试,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等形式加强对在职教师的转型培养,从而不断积累在职教师的实践工作经历。

四、建立完善的跟踪反馈机制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及人才培养质量,需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跟踪反馈机制,及时获取动态信息,适时进行教学内容及手段的调整,保证人才输出质量。具体措施如下:

1.定期交流,專人调研

不定期组织专职人员或兼职就业人员到用人单位进行调研,发放调查问卷,跟踪调查学生就业情况,获取用人单位的建议需求,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建立校友会电子平台

增进毕业生之间或毕业生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通过构建以工程教育认证评价要求为标尺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双师型特色教学队伍及建立完善的跟踪反馈机制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对于提高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水平、提升毕业生质量、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我校日后申请工程教育认证奠定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下的教学改革[J]. 科学咨询,2013(44):126-127

人才需求机电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根据我国工业工程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急缺,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作者对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提出了意见,包括加强工业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工业工程教学方法、建立校办实习工厂、课堂教学与科研项目、技能竞赛相结合等,旨在提高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数量和整体素质,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工业工程 人才培养 教学方法

1 我国工业工程发展现状

工业工程在工业化发达国家有着长期的发展历史,使这些国家的生产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我国工业工程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普遍的推广。我国自从1978年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我国从单一的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过渡,这给工业工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契机。有些企业开始应用其中的一些单项方法,取得了成效。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型企业中只有上百家企业不同程度地应用工业工程,获得显著效果的只有30多家。工业工程的应用领域已涉及到汽车、钢铁、电子、建材、家电等十几个行业。同时,在华合资的许多企业都已开始使用工业工程技术,设立了专门的工业工程岗位和部门。如天津OTIS公司制造部就采用了专设工艺、生产、设备一条龙管理的大工业工程系统的现场管理;日本丰田公司在华合资的30多个企业也在推行工业工程为技术支持的丰田生产方式。[2]

工业工程的应用效果及工业工程人才的奇缺引起了我国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从1992年国家教委首次批准设立工业工程专业以来,迄今全国已有百余所高校设立了工业工程专业,这是扩大最迅速的专业之一。但由于时间短,在工业工程专业建设方面缺乏科学有力的指导和统一的标准,各高校开设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科不同,导致培养模式尚不一样。

随着WTO的进入,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缺乏已成制约我国工业工程应用的颈瓶,如何培养适应企业国际化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已成为各高校重点考虑的问题,各高校在抓紧培养该专业人才的同时,都在积极寻找探索最合适的发展工业工程专业的路子,使该专业更快地成熟与完善。

2 我国工业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2.1 工业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使培养出来的工业工程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师资是关键。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强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技术的能力,现在我国学校教学的授课形式大多是强化理论知识,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这就要求有关的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教师队伍应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采用在职进修,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及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同时应积极引进高素质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工业工程专业教师应该是既有较强的工程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因此,应该定期让授课教师参与到教学实验和实习环节中,创造机会让教师到企业中实习,提高教学能力,提高实践能力,鼓励教师多做课题研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培养出优秀的工业工程人才。学校还应聘请一些企业优秀的IE人才走进学校,讲授实践经验,在学校内举办相关的企业运用工业工程成功的案例讲座,扩大教师和学生的知识面。

2.2 教学中优化工业工程专业的方法

21世纪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原来采用的传统的教育手段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各级、各类院校已经采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CAI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辅助学生学习。各院校工业工程专业在教学实习上应有自己的生产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动手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专业的发展。也有如天津大学、东北大学等采用借助系统仿真甚至是虚拟技术对学生进行生产实践训练,增加了学生实践的机会,同时也节省了学校添置昂贵设备的经费。这方面国外也有先例,许多国家和地区根据各自地区的具体情况组建了各种各样的工业工程中心和研究中心,如美国的MIT、哈维马德学院、香港理工大学的工业中心,以集中化管理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为技术创新提供辅助性的服务,为工程教育提供一个高新技术的教育培训平台,使学生在经过高起点的先进技术培训后,可以很快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需求。这些优化专业的方法适应培养了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潮流。

2.3 建立校办实习工厂,增强学生的实践环节

工业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综合交叉性的边缘学科,属于应用学科。这就要求工业工程人员经常到企业深入生产现场,对生产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设计、改善和设置,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法,科学技术的应用体现在生产现场的活动,所以对工业工程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工业工程实践中的各种作业定额、作业方法都是通过各种实验、数据收集,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后制定出来的,这就要求在工业工程教学中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要重视。使实验设备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工作,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深层次的了解生产运作的过程,最低程度的发挥实验设备的利用效率,实验室在现有基础上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实验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这种实践环节就要求教学中教师知识的构成和试验设备的配套。我国尚未建立发展学校与工业企业密切合作的机制,虽然各高校都有与企业联系的实习基地,但由于企业必须考虑自身利益,要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很难。因此,笔者认为还是高校建立自己的实习工厂最为有效。

2.4 课堂教学与科研项目、技能竞赛相结合

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应不断修订完善,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工业工程专业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的创新及技能竞赛融入进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满,学生才能学有所用,提高专业能力。[3]

课程考核可采用多种方式,成绩考核应加大生产实践的权重。考核内容不仅重视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更要重视对知识的运用。对于一些多次参加科研项目和技能竞赛的学生,在本课程结业时应酌情加分。这样能提高学生参加实践环节的积极性,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

工业工程专业的设立为社会培养一大批有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加强硬件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强化组织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改进考核方法等多个方面不断努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切实有效地优化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范中志.基础工业工程.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1).

[2] 张占国,于淑玲.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及创新体系探讨[J].人才教育,2009,5(9).

[3] 施进发.工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1).

人才需求机电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十一五”期间,纺织行业的人才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人才培养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为落实十七大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实施我国纺织人才强国战略,提升纺织服装行业人才整体水平,促进纺织服装事业科学发展,推进我国纺织工业由大到强的转变,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精神,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制订了《纺织工业“十二五”人才发展纲要》。

人才总量不足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与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与我国其他加工工业也有很大差距。

纺织行业有国际水准的高级管理人才匮乏,高等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科研的领军人物、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能达到国际水平的少;国际学术活动与交流不够,参与国际合作人数少、频次低: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不够。

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亟待提高,多数学校工程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坚持工程方向不够。学校的学历、学位、工程师的资格国际认可程度低,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交流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全国性的人才协调、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学校与企业缺乏沟通,联系不紧密,信息流通不畅,人才流动盲目,技术工人培养能力削弱、分散。

人才供求关系不平衡,纺织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虽高,但是到纺织行业的人数少,到基层企业的人数更少,中西部更为明显。纺织行业大学生工资待遇过低。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职业教育,致使相当多的学校的校内实验实训设施与场所满足不了教学需要。此外,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与监督。行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性不高,难以培养出更高素质和水平的学生。

学科设置从源头解决人才问题

基于中国纺织人才的发展现状,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秘书长纪晓峰告诉记者,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将把重点放在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和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设计师培训计划上。

中国纺织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缺少人才,不仅仅指的是一线的纺织工人,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形势也颇为严峻。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这一主要职能的院校,却从人才的源头扼制了纺织人才的发展。目前,院校专业学科的设置中很难见到纺织专业的身影。对此,《纲要》中在“十二五”的重点发展任务中指出要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结合国家教育部规范专业目录的要求,将纺织科学与工程列为国家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目录下设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并设法增设纺织材料、纺织高分子材料、印染与整理等二级学科。

纪晓峰表示,中国纺织企业认为中国高校本科毕业生所学内容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另一方面,对大学纺织、服装本科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目前中国设有纺织本科专业的高校有32所,设有与服装有关专业的高校近200所。2008年纺织工程专业和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共招生3203人,毕业2694人;轻化工程专业(染整工程)招生1317人,毕业1242人:服装设计与工程,32校招生2783人,毕业3635人。纺织类专业在校本科生1万余人,服装类专业在校本科生1万余人。从在职2200万人的产业规模每年补充量仅占在职人员的0.03%,实不为多。但纺织服装企业反映: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校学习专业范围过分宽泛,专业课程学时过少,实践性环节过弱,导致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企业后需继续学习一至二年,才能基本适应工作。这种状况既阻碍了企业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信心,也损害了大学本科学生到企业就业的环境。

纪晓峰还提出,“近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纺织、服装类专业的专业课时压缩太多,应适当增加。”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启发创新思路离不开具体依托的实际对象。学科交叉亦应互相联系,形成具体的交叉融合点,以免空泛概念,形不成观念、思路和模式。这不仅对大学生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有利,而且对大学本科学生毕业后就业有利,并对后续提高有利。

纪晓峰认为,在专业设置方面,除了应该考虑本科专业目录、研究生(硕士、博士)目录协同外,还应考虑到理学各科与中国科学院学科目录协同,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各学科与中国工程院学科目录协同,哲学、经济学、法学学科目录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目录协同。在此情况下,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建议恢复“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此基础上,建议调整一些原属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调归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

同时,中国纺织服装教育还建议增设“纺织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协同,并与中国工程院学科目录协同。

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创新人才

从我国纺织行业的人才结构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与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要求不适应,与我国其他加工工业也有很大差距。纺织行业中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级管理人才匮乏,高等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科研领军人物、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能达到国际水平的少;国际学术活动与交流不够。参与国际合作人数少、频次低;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不够。

同时,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亟待提高,多数学校工程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坚持工程方向不够。学校的学历、学位、工程师的资格国际认可程度低,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交流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全国性的人才协调、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学校与企业缺乏沟通,联系不紧密,信息流通不畅,人才流动盲目,技术工人培养能力削弱、分散。人才供求关系不平衡,纺织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虽高,但是到纺织行业的人数少,到基层企业的人数更少,中西部更为明显。纺织行业大学生工资待遇过低。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职业教育,致使相当多的学校的校内实验实训设施与场所满足不了教学需要。此外,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与监督。行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性不高,难以培养出更高素质和水平的学生。

针对这一现状,纪晓峰表示,“十二五”期间纺织人才建设的重点任务中要特别重视实施卓越工程师和卓越设计师培训计划。《纲要》中指出选定若干所学校进行试点,同企业共同培养工程师和设计师,争取国家相应的研究生培养名额。建立高校研究生双导师制度,吸收科研和企业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制定工科大学生卓越工程师培训的标准和办法,结合服装行业特色和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制定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卓越设计师培养方案。

人才需求机电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进入新时期以后,我国的旅游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培养综合型旅游管理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思考的重要问题。在21世纪,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途径,作为产、学、研的最高形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成为高职院校培养优秀旅游管理人才的重要手段,对此,本文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高职 旅游管理专业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今天,旅游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已然成为我国的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旅游资源的多样化发展,人们对旅游活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就对旅游管理人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旅游市场的发展需求,高等教育纷纷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是实践中,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前景很不乐观,而旅游企业则常常因为缺少必要的人才影响到发展,鉴于此,为了实现校企人才的无缝对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对此,下面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介绍。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1. 产学研结合的体现

在新环境下,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然途径,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实现产学研结合的一种高级发展模式,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多种方式中,“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升级,不仅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全面结合,还将实践和具体的工作岗位紧密联系在一起,和其他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更加容易被企业接受,在“订单”的保障下,能使得学校、企业、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2.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改变,高职院校的生存、发展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以往的高等教育中,可以说是闭门造车,与其他学院很少联系,在新环境下,学校教育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在市场转变下,必须改变学生的培养观念,要从市场出发,跟紧市场,按照市场的需求进行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人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能使得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关联更加紧密,学校能通过企业对市场变化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的根据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从而实现学校和市场的紧密结合。

3.满足现代旅游业对综合型人才的要求

对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旅游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综合人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强调学生的职业导向和能力本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想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就不能将学生限制在校园中,不能让教师在学校里夸夸其谈,而是要鼓励学生、教师走出校门,走向企业,也就是说在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时,必须按照行业导向,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来满足现代旅游业对综合型人才的要求,从而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因素

1. 旅游企业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旅游企业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旅游企业的“订单”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企业需求的支撑,就无法制定明确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也就会影响到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旅游企业的综合实力是影响学校选择合作伙伴的关键因素之一,旅游企业的综合实力越强,就越容易吸引学校的目光,学校就越容易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对旅游企业而言,和高职院校合作制定“订单”的途径有几下几种情况:(1)企业结合学生的当前情况下单合作,企业通过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考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人才,对于这种合作模式,高职院校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并没有深入参与到人才培养中,企业只需要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调整自身需求,而学校则不会根据企业需求来随意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2)企业根据学校情况下单合作,企业通过对学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师资队伍、硬件设施、学生情况等进行了解,提出自身说需要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这种合作模式中,学校和企业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企业不仅要下订单,还需要参与到“订单”的生产过程中。(3)企业根据自己的要求和学校合作,对于这种合作模式,主要是以企业需求为主导,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要求,而学校则需要根据企业的要求,不断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在这种合作模式中,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企业也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不管是学生招生、学习、实习,企业都需要参与进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2.学生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是最核心的存在,校企只有在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合作,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中,订单的本质其实就是订学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标准在于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也就是说服务于学生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实践证明,学生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如果学生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人才培养中,并刻苦的学习各种知识和实践技能,就会极大的提高订单培养效率,如果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则会降低订单成功率。此外,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并不是学生毕业工作后就结束了,学生在从业后,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企业文化认同情况等都是衡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率的标准,学生只有顺利的适应工作岗位,并得到企业的认可,才能真正的意味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

3.订单契约

在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中,有很多模式存在,“订单”模式之所以与其他模式有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在整个模式中,“订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起着连接各个方面的作用,订单的存在使得学校和企业存在一种法定的委培关系,而订单学生也因此与普通班学生产生一定的区别,这样才能更好的约束订单班的学生行为。对学生来说,成为订单班学生后,其奋斗目标更加明确,这也就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主要可以分为“全订单”培养模式、“学中订单”培养模式、“毕业订单”培养模式等几种情况,在实践中,为了保证订单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和企业都需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订单契约模式。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1.深化教育改革

就目前而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高职教育中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太成熟,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具有很强的优势,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通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优化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这对提高旅游人才培养质量有极大的帮助。鉴于此,在新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在发展模式、管理体制上大胆创新,从而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平台。此外,高职院校还要加强对“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加强合作宣传,保证合作信息的通畅,从而保证订单合作的有序开展。

2.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学校的综合实力对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有极大的影响,对此,在实际中,学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从而保证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序开展。首先要加强旅游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构建,一方面要丰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保证教师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其次,要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情况,适当的调整教材及课程设置,确保学生能学到最新的知识内容,从而更好的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最后,还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良好基础知识、优秀实践操作能力、高超职业道德素养、良好创新能力为目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序开展。

3.引导学生保持良好心态

对学生而言,面对“订单式”人才培养这种陌生的模式,难免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想法,由于学生对订单班的理解不全面,很容易盲目的加入或者选择不加入其中,当学生加入订单班后,在学校期间学习的知识都与订单企业的情况紧密相关,如果学生在毕业时没有适应订单企业需求,就会感觉自己的这几年学习无用武之地,从而对学生的心态造成一定影响。对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帮助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学生就业的同时,也就让一部分学生产生就业不成问题,而放弃努力学习的想法,这就会对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鉴于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在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要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精神,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理论知识学习及实践操作技能训练中,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

4. 加强校企合作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实践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要充分发挥合作企业的优势,要努力获得旅游企业的支持和帮助,从而更好的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旅游企业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是高职院校缺少的,所以高职院校要科学的利用旅游企业的资源优势,如在订单班中,由企业设立奖学金,鼓励订单班的学生努力学习,在订单班学生顶岗实习中,让学生在旅游企业进行实习,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订单班学生的综合水平。旅游企业还要积极的参与到学生培养评价中,在日常教学中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旅游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考核标准,当学生没有达到相关标准后,要及时寻找各个方面的原因,并予以改正,在学生毕业考核中,旅游企业派有经验的员工当作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毕业论文等进行指导,通过校企的强力合作来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进行。

5.完善订单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订单是最核心的一个部分,也是连接学校、企业、学生各方面利益的关系,因此,在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必须结合实际制定完善的“订单”,从而将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体现出来。在新环境下,校企在制定“订单”契约时,要准确的定位人才培养方向,要在订单中明确指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等,同时要贴近市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旅游企业的用人为引导,全面培养学生的旅游管理基础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精神,从而全面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率。

四、总结

进入新世纪以后,市场经济环境越来越完善,社会上各个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旅游企业而言,要想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需要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这也就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实践中,应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满足市场、旅游企业发展需求,能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无缝衔接,对此探索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金锋,程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价值工程, 2014(04):243-245.

[2]邓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旬刊, 2015(07):141-142.

[3]郑杰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策略的探讨[J].旅游纵览月刊, 2014(02):196-197.

[4]邓君,肖静.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与问题研究[J].旅游纵览月刊, 2015(03):96-97.

[5]石磊.试分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人才“订单式”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10):16-17.

[6]刘晓燕,周伟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 2015(Z1):60-61.

[7]胡晓玲,马慧敏.旅游管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企业需求的研究[J].企业导报, 2016(05):201-203.

[8]常俊粉.浅谈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J].人间, 2016(02):144-146.

[9]袁春.职业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中文信息, 2015(01):188-189.

[10]刘玉凤.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运行障碍分析[J].大陆桥视野, 2015(22):74-75.

课题项目:本维系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基于“体演文化”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jyxm521

人才需求机电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科学知识结构呈树状结构,育人如同植树。仿照树型结构构建的树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显示出在综合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个性化人才培养特征。实践表明,实施树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按大类招生培养本科生,开展广博的通识与宽厚的学科基础教育,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工作适应性,让学生任选专业方向,发展了学生个性,增强了学生就业的针对性;有利于发展交叉学科,组建优势学术团队,集中师资实验设备力量,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等学校;树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不同高校的办学层次不同,发挥的社会作用不同,肩负着不同的人才培养任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地方学院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素质高、基础好、知识广、能力强、有个性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应有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从优化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出发,构建了适合地方学院的树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涵义

参天大树必有发达的根系、粗壮的树干、茂盛的树冠。育人如同植树。树只有根深,才能杆粗叶茂。人只有具备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修养、国际交流与体育军事等通识知识(如同树的根系),才能基础好,造其无限发展之势。树只有干粗,才能木秀。人只有具备多学科交叉与综合背景下的宽口径学科基础知识(如同粗壮的树干),才能能力强,适应性广,撑起高耸凌云之志。树只有冠茂,才能荫多。人只有具有精深的专业技能(在宽厚学科基础平台上,设多个专业方向,像茂盛的树枝,让学生任选专业方向),才能有特长,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为此,笔者仿照树型结构提出了树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培养具有广博通识知识、宽厚学科基础知识、精深专业知识技能与广阔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

不同的树种,不同的生长土壤或气候条件,树干的粗壮程度和枝叶的茂盛程度不同。同样,不同领域、不同技术含量的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各不相同,导致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其学生基础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也不一样。因此,不同类型的学校应用树型人才培养模式,只是各自教学内容的深广度不同而已。

当树根能不断吸收到充足的水分与营养,树叶能得到足够的阳光时,则站立在大地上的树就会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向天伸展的树枝就会迸发出青春与希望。育人与植树有着类似的道理,若每个教学环节都能发挥出师生的生命活力,就能培养出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树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广博的通识基础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毕业后能够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方法,适应新发展。

每棵树都有一枝最高的树枝,其余树枝都比它低,这种自然现象称为顶端优势。人才的培养与成长过程也亦如此。一个班的学生总有最突出的,培养1个尖子比培养100个平庸之才更有用。我国高等教育之所以难以培养出杰出人才,原因是用同样方式和相同的教学内容来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树枝的顶端优势告诉我们,要因材施教,采用本科学生导师制等方法,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自我设计,自我完善,引导他们在自身可能的范围内获得最充分的发展,旨在培养尖子人才、帅才、学术前沿带头人。

二、应用

人才培养模式是由人才培养方案来实施的,本着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个性健康发展的宗旨,按照树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了机械动力大类专业“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

实施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通识教育,筑建广博的“科学+人文+艺术”的通识课程平台,改变以往教育内容偏窄、偏专、偏深的倾向,使学生掌握适应科技、社会与今后发展需要的广博知识,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考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进行多学科交叉与综合背景下的“宽口径”、“厚基础”学科基础教育,构建宽厚的涵盖固体、气体、液体的知识、能量转换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检测控制技术与经济管理技术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打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森严壁垒,加强概括性强、适应面广、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技能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各学科领域的基本概念,方法论和基本技能,既能打好专业教育的根基,又具有超越狭隘专业领域的眼光,旨在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不断分化和综合,新领域不断产生的适应性与自我发展能力。

在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上,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设置“技术+特色+创新”的多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让学生按照自已意愿、专业兴趣、就业去向以及社会需求和自主择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专业方向,以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就业的针对性。

建立“多系列、多层次+模块”的实践创新教学平台,把科研活动引入教学,加强工程训练和实践环节,实现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工程化。坚持课堂创新教学、创新实验、创新设计与生产实际和行业发展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

树型人才培养模式仿照树的结构及其内在机理,注重综合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个性化教育,旨在培养出的学生既有知识,又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的素质,以形成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完整结构。

在知识结构上,广博的通识知识、宽厚的学科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技能与“前沿”知识(所学专业和相关学科的新成就、新问题、发展与研究方向),不仅利于扩宽学生知识面,为学生将来的知识扩展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同时突出专业方向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性和广延性。

在能力结构上,注重学生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素质结构上,注重人文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在科学文化方面,要求具有整体化知识素质;在基本能力方面,要求具有创新素质:在思想品质方面,要求学会与人共处,有团队精神素质;在心理方面,要求历险不惊,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不怕挫折等非智力素质;在身体方面,要求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特点

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条件、同样的学生,通过不同的培养模式所造就的人才,在质量规格上会有较大差异,树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活动,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互为前提,互相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能摆脱和超越各种(对“人”和

“物”的依赖)限制,在知识、能力、素质、个性等方面所获得的普遍提高与协调发展,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显示、充实和拓展。只有作为人的本质力量表现的主体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整个人类的进步发展才有可靠的保证和基础。在教育活动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往往表现为对学生各方面知识、能力与素质提出统一的基本要求。树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广博的“科学+人文+艺术”通识基础教育、宽厚的多学科交叉与综合的学科基础教育、“多系列、多层次+模块”的综合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工作适应性。

人的自由发展是在不损害别人利益与发展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愿望、兴趣与爱好,自觉、自愿、自主地发展自己各方面的才能。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源泉,只有推进人的自由发展,才能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教育活动中,人的自由发展往往表现为尊重学生的学习自由、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给学生以弹性,有弹性才有自由;给学生以选择,有选择才有特长;给学生以兴趣,有兴趣才有创新。

树型人才培养模式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若干专业方向,让大学高年级的学生任选专业方向。同时,精选课程内容,减少课时,留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与时间,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不仅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促进了学生的自由发展:而且增强了学生就业的针对性。

2、有利于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实现这种制约、促进和转化的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育。先进的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内容能够有目的、有选择、有规范地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因此,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有所反思、改革、发展和完善。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已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已彻底转变以往偏重经济增长、忽视经济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片面粗放型发展方式,进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科学的发展观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树立相应的科学人才观,并据以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树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加强了大学生民族意识、工程意识、经济意识与业务素质的融合,提高了大学生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

3、有利于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多种学科的相互交叉融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交叉渗透,构成大量的交叉学科、综合学科,使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明显的一体化趋势。同时,大量的高新技术产品都是多学科技术的综合体,单项技术难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体化与产品技术的综合化,要求培养的人才有扎实宽广的知识结构,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知识面过窄、知识结构单一的人是难以适应社会需要、难以作出突出贡献的。树型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广博宽厚的知识结构,而且强调教学内容综合化,打破传统课程中局限于自身体系完整性与系统性的壁垒,进行重新整合,实现课程内容的交叉融合、相互协调和整体优化。如各种热力机械工作中,其工质的热力过程变化中均有流动与传热现象同时存在。以往的工程热力学主要是研究工质热力过程变化中的能量转换效率,流体力学只研究工质的流动,传热学只研究热量的传递,学生学了这3门课程后,很难综合应用三者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我们将这3门课程整合成热工理论课程,突出课程内容的新、精、实,形成了整体性、适用性、针对性强的课程体系,使那些被人为割裂的各部分内容之间形成有机的、符合知识本质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再现知识整体的本来面目。教育内容的综合化,能使学习者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方法,吸取更多的智慧,具备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以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有利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树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就是综合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按大类招生培养本科生。我校应用树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机械工程与热能动力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与通信工程,生物工程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大类招生培养。前三年学习通识知识,学科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实践教学训练。后一年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兴趣,开设若干专业方向课程和进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实践表明,一是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强了基础训练,提升综合素质,发展了学生个性,增强学生的工作适应性与就业针对性;二是有利于发展交叉学科,组建学术团队,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构建优势专业群组,集中师资设备力量,服务地方经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如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与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按动力机械大类教学与管理,两个专业都被评为教育部第一类示范专业;动力机械实验室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示范实验室与重点实验室,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学科。

(基金项目:湖南省“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地方本科院校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湘教科规通[2006]03号>)

[责任编辑:张冬梅]

人才需求机电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目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希望高职院校能够培养出建筑行业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建筑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建筑工程专业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现代建筑人才市场的需要。

1 目前我国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应用的传统观念浓厚

我国的高职院校很大一部分是由大、中专科学校发展而来的,还有一些是由成人高校发展而来的。这些大、中专科学校或成人高校本身教育投入较少、学校师资水平也不高而且学校的定位不夠明确,由这些学校发展而来的高职院校也存在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传统理念是注重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明显不够重视。据调查,大多数高职建筑专业的2000千多个课时中,实践课的比重不到30%。

1.1.1 学校对实践教学的不够重视

学校对实践教学的不够重视,开设的理论课程明显多于实践课程。中国传统的以考试成绩评论学习好坏的思想仍然在学校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们不注重实践教学,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也就得不到培养。

1.1.2 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

即使学校在新课改的带动下开设一些实践课程,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不高,基本不能发挥实践课的作用。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施工员、造价管理员、质检员的工作,很少能去设计单位。学生们看到这些就业前景,对学校开设的测量、绘图以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提不起兴趣,更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参加这些课程。因此,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一些拥有完备的理论知识体系而实际操作能力很低的工作人员,不能适应现代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

1.2 学校建筑工程专业实践基地、设备、设施不足

建筑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该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及一些实验室、实验设备。由于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的影响,再加上学校资金有限,一些建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基地不能落实,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也都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建筑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建筑实践方面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受过传统建筑学理论教育的建筑专业学生,难以适应现代建筑业实践的迅速变化。这样的建筑专业从业人员只能被动的接受建筑行业的变化,不能促进其发展。长此以往,这些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

2 加强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2.1 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

高职院校进行的是职业教育,它是一种技术教育,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些能够从事某行业工作的技术人才。建筑工程专业培养是建筑行业的人才,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培养拥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相关工作能力以及相关行业的知识素养的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专业在进行教学中,不能仅仅考虑到学科的建设,要结合这一专业的学科特点,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课程。

高职院校培养的都是面对不同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建筑工程专业培养的就应该是面向现代建筑行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培养时一定要明确这一培养的目标,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理念。根据目前建筑工程行业的人才需要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在目标确定的前提下坚持朝着这一目标发展,争取培养出适应现代建筑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2.2 构建人才培养的模式

要想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建筑工程行业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整套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加强对建筑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

2.2.1 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加强技术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在培养学生时应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一线的职业操作人员,也就是学生毕业能够直接进入相关行业从事相关的职业。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把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放在第1位。在学科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例如设置课程的60%为实践课,剩下的40%为理论课。在学习时间上给实践课程以保证,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第1步。第2步,高职院校要针对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积极寻找实习基地。学院可以与一些相关行业的公司建立持续稳定的联系,每年由固定的实习单位接受院校的学生进行实习。除了到相关单位实习外,学院也可以建设自己的实验室,加大资金投入引进一些专业的设备,在教师的带领示范下让学生熟悉建筑施工的工艺流程、安全控制、质量检测等一系列的工作。

现代建筑业飞速发展,许多新的建筑工艺的出现,需要加强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以钢结构工程为例,钢结构工程是适应现代建筑灵活轻便的要求产生的一种新的建筑工艺。它是以钢材料制作为主的结构,钢材料有刚性好、自重轻等优点,在现代建筑行业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建筑中钢结构建设需要很高的技术,所以,高职院校在引进建筑新工艺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掌握更加先进的建筑技能。

2.2.2 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培养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在教育中教师是很重要的角色,教师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学水平的高低。所以,要加强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普通的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素质普遍不高,具体到建筑工程专业也大都是一些重视理论教学的水平一般的教师。

要转变教师们的思想,除了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知识外也要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师去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的考察。还可以定期安排教师去参加一些培训或请相关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来学院讲学,提高教师队伍实践教学的能力。

除了加强对普通教师的培养外,提高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要重点加强对学生实习指导老师的培养。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必须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并且了解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还要对实习的学生有全面的认识。进行实习指导的教师要结合目前该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学生实习计划,全面了解实习单位的情况,与其建立持久稳定的联系。

此外,指导教师要对学生实习中的状况进行总结思考,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措施,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实习。

2.2.3 加强对学生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除了对学生从业技能方面的培养外,也不能忽视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学校在开设建筑工程专业的理论课以及实践课程外,还可以适当开设一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以及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课程。还要给学生普及一些相关行业的法律知识,让学生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的实践中。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学校可以邀请一些职业规划大师或是求职达人等比较有名的人来学校进行讲座,这样既能缓解学校学习的枯燥乏味,也能夠以轻松地方式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

2.2.4 积极引导学生考取相关的从业资格证

现代建筑工程行业已经向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相关的从业资格证是必须的。从业资格证是对学生能力的认可和保证,虽然建筑工程行业注重的是具体的操作技能,但是为了建设规范化的施工队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员都需要相关的从业资格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师就应该指导学生考取相关证件。例如测量员、造价员、施工员以及资料员等建筑行业的从业资格证。资格认证同学历认证一样,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能够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是教学培养中不容忽视的方面。

3 结语

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高职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一定要在正确认识人才需要的前提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卫国,马彩霞,王京.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级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探讨——以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实训基地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1(03).

[2] 杜军.突出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必要的教学环节——浅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04).

[3] 姚艳红,赵冬梅.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05).

[4] 许光,鲍东杰,袁雪峰.高职建筑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实施与特色研究[J]. 教育探索,2009(12).

[5] 徐广舒.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02).

作者简介:杨晓龙(1975-),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施工管理。

(编辑:李艳松)

上一篇:儿科整体护理探讨论文范文下一篇:一氧化碳中毒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