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质量调研报告

2023-03-21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通过报告的方式,用于记录工作内容。怎么样才能写出优质的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才培养质量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人才培养质量调研报告

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2013年我院紧紧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心工作,巩固示范建设成果,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积极构建和谐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全面完成了2013教育教学工作目标,主动服务东营地区区域经济建设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综合办学实力显著提升。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课程体系改革

1.探索创新“123”人才培养模式

为实现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线贯穿、两境相融、三层能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一线贯穿”是指人才培养始终贯穿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条主线;“两境相融”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以山东科瑞控股集团、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石油装备制造企业为代表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两个培养环境相融合;“三层能力提升”是指遵循职业能力成长规律,将人才培养分为岗位基础能力培养、岗位核心能力培养、岗位综合能力培养三个层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三个层次环环相扣,循序渐进,促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层层提升,职业素质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2.以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特色专业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学院内涵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创建一批特色鲜明、具有一定优势与竞争力的特色专业,提升办学水

1

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确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特色专业开展建设。

3.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相关精神,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等四个重点专业(群)在12版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基本要求,制定了新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从2013级新生开始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

4.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基本要求制定新的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等四个专业依据《东营职业学院关于制定2013版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目标出发,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重点,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完成了《石油装备加工技术》等21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

5.以精品课程为依托,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力度 学院始终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中心工作,在重点专业中,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先后建成了《石油装备加工技术》、《石油装备装配技术》、《CAD/CAM软件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等8门院级精品课的申报。在此基础上积极创建省级精品课程,2013年12月6日,“石油装备制造系列联合课程”共五门精品课被评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

2

6.加强教学研究,进行了系统化的课程改革

教学中,狠抓教育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形成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石油装备方向)“需求驱动、行业指导、校企合作、项目导向”的建设理念,形成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2004年本专业被评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09年本专业被评为山东省高职教育特色专业。截至目前,建有1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院级精品课程,校企合作开发了3套实训教材、5套工学结合教材。同时,开发了电子教案、课件、试题库、案例库、工程规范与标准、电子教材等多种网络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现场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7.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和鼓励教师开展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实验课开展导学式教学方法,以“项目教学”以及相关的“模拟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师生互动,因材施教,因课施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8.考试(核)改革效果明显

一是考试内容上,侧重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的能力;二是考核方法上,突出多样性、针对性、适用性。以考核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重检验学生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允许采用开卷、小论文、大作业、

3

调查报告、口试、实际操作等多样化的考试方法;三是加强考试管理,保证考试内容和命题适应培养职业技能这条主线。重点抓好考试工作各环节的规范管理,加强题库建设,实行教考分离,推进考风建设;四是建立健全考试反馈机制,强化考试的结果分析、评价和考试的总结工作,将考试情况反馈到教学中,督促教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师资队伍建设

1.实施名师工程,结构基本合理的教师梯队初步形成 建成了“梯度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32名专业教师中,教授(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8人、讲师(含工程师)12人、助教8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博士1人,硕士15人,学士4人。从行业企业聘请兼职教师12人。专任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专任教师大部分拥有职业资格考评员、CAD/CAM等职业资格证书,双师素质教师达80%。

截止2013年底,机械项目组共有专业带头人4人,骨干教师6人,教学能手5人,教学新秀2人。使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教师都有明确的努力目标,既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又充分发挥了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

4

2.教师企业实践锻炼

鼓励教师进入企业锻炼,参与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等活动,提高教师“双师”素质;通过聘请企业能工巧匠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优化学院“双师”结构。本学,机械专业任课专任教师17人,其中15人具有“双师”素质,占比88%。

3.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养

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8名,每年选派5-6名中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聘用6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指导专业建设。通过外出进修、顶岗锻炼、技能培训、技术服务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建设期内,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100%。通过建立“导、帮、带、促”的青蓝工程以及外出学习培训等途径,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建立不少于5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根据课程需要聘任石油装备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使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

4.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与企业共建不少于5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按照“依岗选聘”的原则,聘任石油装备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和教研教改活动,参与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通过对兼职教师的岗前培训,使他们掌握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

5

段,与专职教师共同完成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

二、实训基地建设

依据石油装备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及满足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根据石油装备制造企业的设计、工艺、加工、检测、装配、车间设备维护等工作岗位,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新建或扩建钳工实训室、机床检测与维修实训室、机械加工实训车间、石油装备生产车间、机械创新实训室5个实训室(车间)。

以区域内山东科瑞控股集团、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等石油装备企业为依托,建立12个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顶岗实习,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实现校企资源共享。

1.校内实训条件建设

本专业已建有金工实训车间CAD/CAM实训室等多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形成了功能较为完备的机械实训中心。新建或扩建钳工实训室、机床检测与维修实训室、机械加工实训车间、石油装备生产车间、机械创新实训室5个实训室(车间)。依托机械加工实训车间、石油装备生产车间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引进企业管理理念及生产项目,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生产技术标准,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和胜利油田兴达高祥有限责任公司、三英精密工程研究中心等公司签订协议,共同筹建机加工实训车间、精密工程研究所。部分产品可以在校内生产,形成“校中厂”工学结合教学模式。

6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本专业已有8个校外实训基地。下一步工作重点:一是充分发挥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积极寻求生产规模大,发展势头好,能和学校保持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二是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争取在原有8个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2012年增建3个,2013年增建5个,2014年增建4个,使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达到20个。

3.实训基地内涵建设

将企业的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6S管理体系进行整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标准化的生产环境,营造真实的职场氛围,全面提高实训基地管理及运行水平。

(1)管理规范化。引入6S管理体系,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按照现代企业运行方式进行管理,按照生产规律组织学生实训,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

(2)实训标准化。制定各实训项目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标准,编写实习实训指导书5册。

(3)在实训基地设立机械工作室,开展各类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技能和职业素质。

四、校企合作

1.形成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长效共赢机制

(1)成立由行业企业参加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

7

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共赢机制。

(2)依托“校中厂,厂中校”校企合作模式,培养职业技能人才,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更好的锻炼。

五、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以服务东营石油装备产业和地方经济为宗旨,以职业技能鉴定站和研究所为平台,不断提高服务企业和社会的能力。

1.技术服务

发挥黄河三角洲石油装备制造研究所的优势,支持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进行科技开发、技术革新与改造、技术培训与咨询等技术服务工作。建设期内,承担市级以上课题3项,同企业共同合作横向科研课题7项,获国家专利2项。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等服务。建设期末,实现技术服务收入135万元。

2.社会培训

面向企业、中职学校和社会人员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依托专业实训条件和教师队伍,利用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平台,面向社会及在校生开展技能鉴定。三年内,为社会开展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累计12500人次,开展技能鉴定1300人次。

(1)发挥专业师资优势,每年派1-2名指导教师支援疏勒县职业高中、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中西部院校。三年内,为受援学校培训教师6人、培训学生15人,并在校企合作机制建设、专业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方面开展对口支援。与区域内其他中高职学校开

8

展对口交流,三年内培训师资12人次,培训学生1020人次。

(2)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三年内,选派教师到新加坡、德国等国家的职业教育院校交流学习7人次。引进和利用包括课程在内的先进职业教育资源,围绕装备制造业发展要求,积极开展学生交流,在实践中逐步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

2013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年12月7日

第二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商务英语

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武昌职业学院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为进一步完善我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形成了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一、专业基本情况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根据我院专业建设发展的定位和学校师资、基本教学条件的状况,通过广泛调查研究,参照兄弟院校比较成功的培养方案,经过科学论证,确定了我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目前该专业有2个班,在校学生139人,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立是我系顺应人才市场需求,从我院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尝试往职业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实践。

二、专项分析

本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涉外各行业对商务英语工作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要求培养对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能够系统地运用商务英语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本专业的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任教师6人,兼职教师1人。其中级职称教师7人,研究生1 人,本专业多渠道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自专业设立以来,学院十分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为确保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顺利进行,积极投入建设商务英语专业的使用的语音室已有四个;而且正在投资建设实训室,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自招生以来,本专业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培养人才的原则,不断加强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努力创造、完善教学条件。本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逐步进入良性发展。本专业对高职高专来说是个富有挑战性的专业,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途。

三、总体评价

一是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更加准确,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办学指导思想和学校定位清晰,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二是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初步形成。学校主动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学校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教学任务,校企共建设实训基地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硬件保障,校企合作已成为我省高职院校发展的共识并落实到行动。

三是教师数等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学历职称结构得到改善,师资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明显加强,教师的整体质量和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四是教育教学工作科学规范。随着教学改革逐步深入,教育教学管理更加规范,教学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各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行业企业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完善了管理运行机制,质量意识明显增强。

人才培养如何与湖北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更加紧密的结合;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教学投入不足,现有办学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等。应按照学院要求,加强对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商务英语教研室2013年9月19日

第三篇: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年报告2013-广西职业教育网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2016年度质量报告

1.学校情况 1.1学院概况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直属于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创建于1978年,是北部湾经济区规模最大、特色鲜明、质量一流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2005年3月2日,原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在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基础上设立广西工业技师学院。2016年5月6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广西石化高级技工学校更名为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学院校园占地面积约122亩,校舍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8929.66万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127.02万元。

学院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全国中等职业学院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学院”、“自治区示范性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016年,荣获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2016年9月26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常务副主席蓝天立到学院调研,对学院专业建设成果及承办全区技能大赛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2016年11月15日,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到学院调研,对学院落实“两后生”职业培训政策、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一体化教学改革、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1.2学生情况

2016年计划招生3200人,实际招生3543人,其中企业订单委培招生1997人,名列广西公办中职学院前列。区内招生人数3506人,占招生总人数的98.96%,区外招生人数37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04%。招收初中毕业生3097人、高中(中职)以上毕业生446人;农业户口3209人,非农户口334人;男生2546人,女生997人。2016年底在校生10620人。2016届毕业生人数2077人。

2016年开展社会化各类培训6229人。其中创业培训4242人、安全技术培训1364人、兄弟院校技能鉴定205人、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及鉴定418人(初级工108人、中级工120人、高级工52人、技师64人、高级技师74人)。2016年校内学生职业技能鉴定2879人。其中初级工1166人、中级工1284人、高级工28人、预备技师18人,鉴定合格率为91.5%。

1.3教师队伍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322人、外聘教职工201人。师生比为1:18。专任教师329人,具有教师资格、中级技能以上资格202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1.4%。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300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91%。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4%。从行业企业聘任教师专

业课教师48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14.6%。正式聘任高级职称教师73人,占专任教师比例22.2%。双师型教师215人,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82.1%。

1.4设施设备

2016年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0.57万元,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8台套,生均纸质图书8.7册。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良好,学院荣获广西五四红旗团委、南宁市五四红旗团委、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院校院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学生文化课合格率95%,专业技能合格率91.5%,体质测评合格率98%,毕业率100%。

2.2在校体验

2016年学生理论学习满意度95%,专业学习满意度96%,实习实训满意度98%,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90%,生活满意度85%,校园安全满意度96%,学生对学校综合满意度为92.1%。学院对30家用人单位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良好,满意度为93.01%。学院对580名毕业生跟踪调查,毕业生对就业推荐工作满意度为86.94%。

2.3资助情况

学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完成13656人次学生免学费、3036人次学生国家助学金的申报和审核,认定991人为2016级劳动预备制资助对象工作。出具雨露计划学籍证明300多

份。评选表彰53个先进班级、499名三好学生、435名优秀学生干部、91名优秀毕业生。8名学生获学院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特等奖学金;126名学生获一等奖学金;277名学生获二等奖学金;572名学生获三等奖学金;发放奖金8.9870万元。171名学生获自治区教育奖学金。

2.4就业质量

2016届毕业生人数2077人,2077人获得毕业证,毕业率100%,双证率100%,巩固率98%。举办毕业生就业双选会,落实就业2040人,初次就业率为98.22%,专业对口率86%。毕业生区内就业比重95%,就业含金量高,平均起薪3000元,真正为地方区域经济服务。

做好套读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学生505人和跟读学生629人的教学工作。做好2016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单独招生高考补习班、本科及高职院校对口中职招生的报名组织工作。组织学生参加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单招考试,录取16人(本科7人、高职9人)。推荐79名毕业生对口升入区内本科(16人)和高职(63人)院校学习,升学人数占毕业生人数3.8%。做好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在广西唯一的学习中心站点的报名录取、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学院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石油化工实训基地、广西焊接公共实训平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王兴平焊接工作室),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4个(工业分析与

检验、焊接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和自治区技工院校公共实训基地5个(石油化工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焊接技术公共实训基地、机加工技术公共实训基地、中油广西田东石化总厂有限公司校外实训基地),自治区示范性专业、自治区技工院校重点专业8个(化学工艺、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工仪表自动化、焊接技术、机电技术、电气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立有化工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技能鉴定所和自治区三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基本覆盖校内专业(工种),可开展25个工种的技能鉴定与职业培训。教学条件既可以满足校内相关专业(工种)中级工、高级工和预备技师教学、实训需要,又能面向企业和社会进行高级工、技师职业培训鉴定。

学院设立化学应用技术系、机械应用技术系、电气应用技术系、信息与服务应用技术系和通用职业能力教育中心等5个教学机构。根据社会需求,动态调整招生专业,专业布局更加合理。2016年开设39个专业,比2015年增加1个专业。修订完善2016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紧贴企业要求和职业教育人才质量目标。

3.2教育教学改革

学院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成立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中心。化工工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正式成为全国第三批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专业。举办一体化课堂教学交流活动,8名教师展示一体化示范课。1名老师荣获

广西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优质课一等奖。按照“分层教学、分类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路,组建16个培优班级、23个课改班级、4个精英班。建立完善“双导师、双实训、双评价”等联合培养方式的现代企业新型学徒制度。完善学生学业多元评价,总结提高一体化班级教学质量评价方法。

3.3教师培养培训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后示范建设“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工程”,2016年,教师公开发表论文38篇,技术研发2项,编写出版教材6本。教师节期间,校内表彰158个教科研成果;表彰4个课题(项目)先进团队、11个教科研先进集体、48名教科研优秀个人。组织教师申报课题,12个课题(项目)获自治区教育厅、人社厅、工信委、中国职协立项,13个院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获立项。4个自治区教育厅课题结题。推荐校内优秀教研成果参加2016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学研究成果评选活动, 荣获2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5个优秀奖,学院荣获“中国职协2016年度科研工作组织奖”称号。推荐2个作品参加第十五届全国技工院校实验实训类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荣获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推荐3个案例参加2016年“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案例与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荣获3个三等奖,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选派2名教师参加2016年度广西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微课项目比赛荣,获2个一等奖。评选表彰2015-2016年度优秀教师66名、优秀教育工作者27名,优秀班主任33名,

德育先进工作者16名。

加强教职工全员培训。全年教职工参加校内外各类培训4320人,其中国家级培训5人次,省级培训60人次,校本培训3100人次。组织开展2016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继续教育培训考试。鼓励教职工参加学历提升进修学习,提高人才结构层次,共有 15人参加学历、学位进修。其中 8 人取得学历/学位晋升,15人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7名教师晋升高级职称,14 名教师晋升中级职称,3名教师获得初级职称。成功举办了2期广西技工院校CAD机械设计教师和物联网专业教师岗位培训班。举办学院首届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和“中德职业教育交流研讨会”。

3.4规范管理情况

加强教学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规范课堂教学、开展课堂教学评价、处置教学事故等措施,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和工作责任,推进了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狠抓教学质量工程。加强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教学各环节巡视督导力度。

创新学生管理。一是开展“十礼”教育。以“每日一排”和“十礼”主题班会竞赛为载体,推动“十礼”的推广。二是加强新生入学教育。对2016级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积极引导新生做好成长与发展规划。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是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加强辅导员的考核力度,开展辅导员、班主任专题培训。完成

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换届工作。五是深入推进 “三全育人”工作。召开“三全育人”工作推进会,各部门出台具体实施方案,促进“三全育人”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利用社会综治宣传月、安全生产月、安全主题月、重大节假日、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多形式、多渠道地向广大师生进行安全主题教育,牢固树立安全防线思想。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签订各类安全责任书3067多份,逐级签订率100%。组织开展了2015年创建平安校园考评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评优评先活动,考评出创建平安校园优秀8部门、良好12个部门、合格1个部门,下发各部门和职工考核奖金153182.84元;召开综治管理工作会议,评选2015年度综治先进部门5个,先进班级39个,先进学生组织10个,优秀教职工86名,优秀学生466名。切实加强对学院网站、微博、微信、百度贴吧的安全监控与管理。

财务管理保障有力。学院认真编制年度财政预算,坚持预算内开支,严控预算外支出。积极争取上级财政对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出台《调整差旅住宿费标准》、《财务管理补充规定》等。加大对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等监管力度。完善资产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先后发布《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学院各部门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名单及明确资产管理职责》、《采购及招投标管理监督办法》等制度。改进和完善设备材料、实习耗材验收入库流程。启用资产管理系统,完成10400多条资产数据录入。完成

2016年全国资产大清查数据上报工作。

提高后勤保障能力。一是现代学徒制综合实训中心项目,已完成项目工程岩土勘察、总平调整审批、绿色建筑方案编制和报批、单体方案报批等相关前期报建工作。二是学院危旧房改住房项目,目前取得区直房改委对我院教工

4、5栋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的审查意见批复;完成

4、5栋危旧房改住房改造项目的总平设计及规划局的初步审核意见。三是做好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实习实训室、石化大楼等基建改造维修工程27项,累计投入资金363.76万元。四是加强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全年共培育6000多盆木花卉,积极做好除“四害”工作。五是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加大对教室、学生宿舍公共物资和用水用电宣传教育和监管工作力度,减少公用物品的丢失损坏。六是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工作。2016年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检查6次,接待就诊7000多人次,开支医药费3.45万元。

加强科研管理。加强科研团队建设。举办科研人员能力提升培训讲座。订购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服务教师科研。出台《广西工业技师学院课题研究折算课时计算办法(试行)》。

提高校园信息化水平。加强中心机房管理,诊断和优化网络设置,提高网络使用效率。维护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校园“一卡通”系统。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保障校园网站正常运转。建成学生宿舍免费WIFI工程。向教育教学部门、职业培训部门提供网络技术服务,支持开展网络考试、心理测评、

综合素质测试、网上评教等工作。维护办公计算机、电子阅览室、闭路电视系统、多媒体教室设备,协助各部门维修办公、教学信息化设备330多台次。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开展防电信诈骗、环保辐射知识宣传教育。举办提升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培训活动,在教师中推广“考试酷”在线考试系统云平台。

3.5德育工作情况

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组织开展第13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迎新生·庆国庆”文艺晚会、23届田径运动会暨集体趣味竞技比赛、“校园新歌声”歌手大赛、“新生杯”篮球赛、“我的职业梦”职业生涯规划巡回讲演等活动,打造校园文化品牌。组织开展“百名学生访企业”活动。参加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职业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主办的“弘扬工匠精神 技能成就人生”职业生涯规划讲演决赛,荣获最佳组织奖,蒋庆明同学荣获一等奖、刘波同学荣获三等奖。学生参加广西教育厅举办2016年全区“助学筑梦,励志成才”主题征文活动荣获三等奖2个。创新学生社团发展,打造“一生一团”育人工程,举办社团展示周和第八届学生社团才艺展示会,推动我校社团由“数量社团”向“质量社团”、“精品社团”发展。吾道社参加广西“花郎杯”跆拳道品势金杯赛,荣获团体第二名。龙狮社荣获广西第三届龙狮锦标赛南狮高桩组第一名。

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程。完成2016级2800多名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工作,建立“两后生”心理档案300多份。

发挥心理辅导站作用,把心理咨询纳入常规教育。2016年开展心理辅导培训20次,接待126名学生心理咨询,举办15次心理健康拓展活动,指导班级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做好12个班级开设心理健康课试点工作。继续开展心理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女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管理工作,邀请专家开展女生专题讲座9次,女生谈心112人次,出版5期女生专栏板报。积极开展促进女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参加文体活动成绩突出。学生参加第十二届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荣获一等奖54个、二等奖144个、三等奖220个,获奖数量在全区参赛学校中名列第二。参加全国决赛荣获二等奖6个、三等奖6个、优秀奖18个。3名教师荣获“全国文明风采”优秀指导教师。学生参加第三届“创青春”区直院校创业设计与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职组决赛),荣获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的好成绩,比赛成绩名列中职学校第一位。学生参加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广西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荣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荣获中职组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的好成绩。学生参加全区技工院校第七届学生田径运动会,打破个人单项纪录12项;12个单项第一名,15个单项第二名,10个单项第三名;八个接力赛3个第一名,3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民族传统团体项目第一名1个,第二名3个,第三名1个;获得少年女子组总分第一名、少年男子组总分第二名、少年组总成绩第一名;成年女子组总分第一名、成年男子组总分

第二名、成年组总成绩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位列广西技工院校第一名。

精神文明建设再上台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承办南宁市道德讲堂总堂专场活动。组织学生到南宁市龙翔苑社区社会实践基地和银凯社区安琪之家实践基地、瑞康敬老院等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党团组织到社区、小区开展打扫卫生、维修电器、慰问老革命、帮扶弱势群体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1580人次,受益群众达2000多人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运动和“文明校园”专项整治活动。退休职工龙怀斌家庭荣获“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称号。学院被评为南宁市江南区2014—2015年度优秀青年志愿者团队。

3.6党建情况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共产党员在学院改革发展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七一期间,学院党委评选表彰2014—2015年度先进党支部2个、优秀共产党员37人和优秀党务工作者5人。1名党员被评为广西区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3名党员被评为自治区工信委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教师节期间,学院表彰了2014-2015年度优秀党员教师43名、优秀党员教育工作者15名、党员班主任16名、党员德育先进工作者14名。党员积极参加“三会一课”,按时缴纳党费。全年共举办3期党校培训班,培训学员1132人。党支部发展10名党员,其中学生党员9人、教职工党员1人。

加强团建工作。全年发展854名新团员。表彰“五四红

旗团总支”2个、“五四红旗团支部”26个、“优秀共青团干部”116人、“优秀共青团员”159人、“十佳团员”10人、“十佳团干”10人、优秀团务工作者”8人。学院团委荣获2015年度区直机关共青团工作优秀组织奖和“广西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学院积极构建“政府主导、学校主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合作办学模式。学院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担任委员, 为校企合作进行诊断、咨询和指导。学院与区内外96家企业签订合作办学协议(2016年新增4家签约企业),构筑了校企合作办学联合体和长效运行机制。学院与广西石油化工企业管理协会、广西焊接学会、广西自动化学会、广西计算机学会紧密合作,发挥行业在产业对接、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方面的指导作用。

4.2学生实习情况

2016年下半年安排学生实习(含顶岗实习)3000多人,大部分安排在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专业对口,岗位匹配。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院于2009年7月加入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担任副理事长单位。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现有成员单位110家,其中学校17所(本科、成人本科院校3所,高职院校4所,

中职学校10所)、企业83家、行业协会6家,科研机构4所,是广西大型职业教育集团之一,也是广西首批获准备案的职教集团之一。

2016年,学院推荐7个技术项目参加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第一届“技术研发推广与服务创新成果”比赛,获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组织1名教师参加广西工业职业教育集团第一届“精彩一课”教学技能大赛荣获二等奖,1门课程被确定为集团优质课程。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学院加大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2016年招生以四年制高级工为主,招收高级工生源2099人,占年度招生总数的59.24%。2016年校内学生职业技能鉴定2879人,其中初级工1166人、中级工1284人、高级工28人、预备技师18人。92名学生参加2016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8个专业28个项目的技能竞赛,取得一等奖14个(团体一等奖5个,个人一等奖9个)、二等奖33个(团体二等奖8个,个人二等奖25个)、三等奖15个(团体三等奖4个,个人三等奖11个)的优异成绩,获奖总人数达89人次,名列全区中等职业院校前茅。16名学生代表广西参加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10个项目的竞赛,取得二等奖2个(团体)、三等奖7个(团体三等奖2个,个人三等奖5个)的好成绩。在2016(第四届)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两名学生分别荣获成品件焊接赛项和机器人焊赛项第三名。

5.2社会服务

学院依托广西农民工培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所、化工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资源平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考核工作。2016年开展社会化各类培训6229人。其中创业培训4242人、安全技术培训1364人、兄弟院校技能鉴定205人、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及鉴定418人(初级工108人、中级工120人、高级工52人、技师64人、高级技师74人)。

学院作为广西人事考试中心考点,承接多次人事考试。作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承办2016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焊接、装配钳工、工业分析3个赛项的比赛。第三届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家政服务员、工具钳工、焊工、砌筑工、钢筋工、精细木工6个赛项的比赛。做好中国石油大学远程教育在广西唯一的学习中心站点的报名录取、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

5.3对口支援

学院落实全区技工院校结对帮扶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计划,与田东、田阳两县结成帮扶对子,签订教育帮扶协议。2016年精准招收415名“两后生”。为解决“两后生”就业后顾之忧,学院与地属田东县的广西田东锦江产业园总公司、地属田阳县的百色百矿集团有限公司签署订单培训协议,实现毕业生家门口就业。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2016年,学院获得上级财政专项资金1205万元——其中机电应用技术示范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100万,自治区职业教育发展能力建设项目450万,专业实训设备购置180万元,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50万,2016年技能大赛项目经费30万元,学校大礼堂装修专项经费95万,现代学徒制综合实训楼200万,石油化工大楼100万。 2016年学院固定资产大幅增加,达到18929万元,比2015年的固定资产12016万元增加6913万元,增长了57.5%。

6.2政策措施

学院通过机制和制度创新,促进教师职业发展。实施教师队伍建设“123456”工程,按照“普通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技术能手)—职教名师—职教专家”六级递进培养路径,促进教师职业成长。开展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在多个专业开展一体化教学团队建设。设立青年教师成长专项资金,实施专业带头人、技术能手“领雁人才”培养工程、百名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划。通过岗位练兵、教学比武、技能竞赛、教学成果评选活动,鼓励教师脱颖而出,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全国、全区各类技能竞赛荣获第一名,获得“广西技术能手”称号和“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实行教师三年内可停课半年带薪学习研修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试行校内职称破格晋级和德育系列职称评审工作,不拘一格选拔专业人才。设立教学创新奖,开展“教学改革年”活动,鼓励教师开展教研、科研和技术创新。启动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中心、校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

7.特色创新 7.1实行现代学徒制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2014年8月,学院与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试行现代学徒制培养高技能人才,设立“焊接机器人现代学徒班”。双方通过订单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共享、教师队伍共建等方式,提高焊接机器人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取得良好效果。

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础。学院与五菱公司共同制定招生方案,落实好招生招工一体化,明确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以“订单班”形式每年招生300人左右。两年来,学校共向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输送1000多名焊接、汽车维修、机械设备维修、模具、钣金、起重、机电一体化、维修电工等专业学生。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核心内容。试点班采取“定期轮岗,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将焊接机器人焊接加工生产项目作为学生学习任务,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通过项目化教学使学生具备实际工作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试点班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形成以下四个特点:在管理上,在校学习和企业实习合一,学生实习培训由校企双方共同介入;在时间上,形成在校学习、企业实习、考证“1.5+1+0.5”三段推进,分阶段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在身份上,学生也是学徒,构成“学生—学徒—员工”三位一体的人才递升模式;在评价上,改变

传统评价方式,实行德技双评价、校企双评价,促使学生知行合

一、德技双优。

教学资源共享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保障。校企双方投入优质资源建设教学实训平台。焊接专业是学院的品牌专业,也是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该校焊接实训中心是广西中等职业学校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设备最先进、培养培训能力最强的实训基地,也是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是该校主要的校外实训基地,每年接纳该校学生顶岗实习500多人次,接纳教师企业实践锻炼20多人次。五菱公司将最先进的设备提供给学校用于教学实习和生产,2015年5月,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投资120万元在学校建成汽车焊接制造实作培训基地。该基地按照五菱汽车部件生产过程,设计成为一个真实部件焊接生产工段,意味着学生在学徒期间接受“真刀真枪”的实践。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校企双方实行现代学徒制下的“双导师”制,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学校组织多名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对学生进行跟踪管理和指导。企业派出工程师、技术能手到校担任指导教师,把技术要点、生产流程、企业精神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训练技能和参与生产,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双方发挥各自所拥有的王兴平、郑志明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2015年,两名学生在捷克举行的第十九届“林德金杯”国际青工

焊接大赛上,荣获钨极氩弧焊、火焰气焊两个赛项的冠军。其中,火焰气焊赛项是欧洲国家的传统强项,我国在该项目上首次获奖。在2016(第四届)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两名学生分别荣获成品件焊接赛项和机器人焊赛项第三名。

7.2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

学院从2010年开始启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在多个专业中构建了一体化课程体系,编制了课程规范和学材,课程改革取得良好成绩,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 “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院校”、“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师资培训基地”。目前,有焊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化工工艺等3个专业承担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2013-2015年连续举办三次“广西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高级研修班”,培训区内职业院校200多名骨干教师。

2013-2016年,学院在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专项课题《化学工艺专业建设与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融合的实践研究》中,采用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课题组编写出版的《化工单元学习工作页》学材,在区内外多所院校化学工艺专业中使用,效果良好。该学材得到了全国著名职教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赵志群教授,以及广西教科所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该学习工作页采用“项目+任务+活动”方式,内容紧扣企业生产工艺,结构体现任务

引领特点,体现工学一体特色,在广西职业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代表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方向。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1)少数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2)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加强;(3)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教育、管理有待加强;(4)学生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1)加强专业建设,进一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石油化工办学特色,服务广西千亿元产业发展和北部湾经济区建设;(2)安排专业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专业岗位能力;(3)加强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服务与研发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安排专职教师赴企业及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对顶岗实习学生加强管理与教育,确保顶岗实习学生的安全及顶岗学习质量;(4)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2016年11月25日

(联系人:孙杰利 0771-2515183,13407732685)

第四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报告总结

1.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加强对温州地区的企业调研,应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势和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建立“三位一体”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遵循着现代教育理念,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强化“应用型”及“创新型”的培养为重点,以立体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保障,以现代化的软硬件平台为依托。对于“应用型”及“创新型”能力的培养,则重点构建“校内实验+行业实践+专业认证培训”的“多渠道”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 2.在课程体系设置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一是应考虑突出市场性和前瞻性相结合。即要继续保持微观类课程比重,以满足地方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重视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也要不可忽视地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5.在教学手段上,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将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和教师的研究成果有机地引入课堂,并为个性化指导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参与科研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邀请著名学者、专家参与人才培养工作,聘请国内外他们为客作教授,定期到学院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参与学科团队建设并参与人才培养工作。除此之外,他们还以讲座或者报告的形式把学科发展最前沿的研究工作与学生分享。部分课堂教学采用新型的认证式教学体系,将教学结果与专业资格认证相挂钩,以通过相关资格认证为目标,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全国性专业大赛,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6.坚持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建设 很多企业已不满足于与学校进行浅层次上的校企合作,他们对毕业生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采取合作的方式在校里设班,参与招生对象的选择,亲自设置专业课程,甚至设置奖学金,提供专业设备,派遣专业教师授课。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加接近实际工作,提高工作的适应性。这就对学校的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注重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本次调查中,毕业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两项指标的优良率都排位靠后,而学生的低流动性及较高的挫折耐受力也印证了这一点。在今天这样一个充满竞争、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十分宝贵的。 8.突出技能,彰显特色,加快专业建设与改革 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校企合作资源,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吸纳行业、企业的优秀专技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加强技能训练,彰显办学特点,实现校企双赢。 9.加快学校建设步伐,不断满足广大学生及家长对学历层次的需求 学校现在只能为广大学生提供成人教育方面的学历,目前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学历需求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加紧各方面的完善与建设,争取尽快纳入统招系列,促进学校升级,提升学校规格,提高学历层次,以满足市场需求。此项工作必须得到上级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

第五篇:人才培养质量调查问卷

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人才培养质量调查问卷

为充分了解我院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加快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以便制定更加科学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方法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特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请您根据我院毕业生在贵单位的工作情况客观填写(您只需在题后括号内或横线上作答即可),同时希望贵单位一如既往地给予我院支持和帮助,并欢迎到我校参观、考察。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工作年限:()

A.1-5B.5-10C.10-15D.15以上

3.您的工作岗位:()

A.操作岗B.技术岗C.管理岗D.辅助工作E.其他第二部分:问卷部分

1.您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您所学的专业:()

A.完全对口B.比较对口C.联系密切D.不太对口E.不对口

2.您在进行职业选择是,主要考虑的是:()

A.事业发展B.经济收入C.兴趣爱好D.单位实力E.工作地区F.其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您认为在校时哪些教学内容对您的工作中的帮助较大:()

A.基础理论B.专业知识C.实验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D.毕业设计或论文E.其他,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您对我们学校的整体印象: ()

A.很好B.一般C.不好D.不熟悉

5.您认为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A.优秀B.良好C.一般D.较差

6.您认为我校毕业生在哪些方面较强:();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多选)

A.基础理论、专业知识B.组织协调能力C.爱岗敬业D.吃苦耐劳精神E.实践、动手能力F.团队意识G.专业知识H.学习能力

7.您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该如何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A.参加单位培训B.通过自我学习

C.参加集体活动D.向同事请教

8.您认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什么品质:()

A.敬业B.诚实C.责任心D.团队合作精神E.吃苦耐劳

9.您认为下列因素对学生的就业影响最大的是:()

A.个人学习成绩B.实践能力C.大学期间担任的社会工作D.特长爱好

10.您认为在校大学生应如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可多选):()

A.完善人际交往能力B.提高组织管理能力C.提高理性思维能力

D.增强团队合作意识E.强化吃苦耐劳精神F.强化基本常识

11.您认为学校应该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A.完善人才培养计划B.改善课程设置

C.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D.增加校内外实习机会

12.请结合您对我校毕业生的了解,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大民主评议整改方案下一篇: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