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教育范文

2023-09-14

人才培养教育范文第1篇

(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松江:201600)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提出的“ISCED5B”教育类型对我国高职教育属性界定具有很大的启示。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不同学校和不同专业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准确定位具体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在“职业方向”和“学术方向”两个方面体现“高技能人才”的内涵。

关键词:高职教育;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SCED);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高技能人才

2005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我国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些都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然而,如何将这一教育思想贯彻、落实到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去,需要我们进一步从理论上和实践中进行研究和探索。

高职教育具有多个特征,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的“双师型”,等。其中,人才培养目标是其本质特征,是决定其它特征的基础,其它特征都应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存在。本文在对高职教育属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并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一、对高职教育属性的认识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从1985年至今,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在一系列相关文件中都明确指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教育法》中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因此,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属性的认识,最具代表性的是“双重属性”说。该理论的研究者从教育类型的角度分析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存在的差别,认为不同类型的教育层次与所培养的人才层次并不是完全一致的。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层次主要根据所掌握的职业技能和技术的程度来区分,尽管职业技术人才也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但其程度的高低并不像普通教育那样完全与文化程度成正比;高职教育的内涵特征完全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的、技术的职业高等教育。因此,我国高职教育属性可以概括为三句话: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高职教育是职业教

[收稿日期] 2008-02-28

[作者简介] 俞建新(1953- ),男,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主任,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作。

育的高级阶段。

对此,国内学术界也存在着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在国际上,职业教育普遍是指培养依靠动作技能和经验技艺,在生产服务第一线从事现场工作的直接操作者的特定教育类型,与高等教育并无交叉关系;在国内,我国教育从职能管理角度分为普通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块。目前,虽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被统一归口管理,但这四大块之间复杂的关系造成人们认识上的模糊。虽然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事实性存在”,但是,无论从《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还是国家的相关文件来看,对高职教育属性的界定是比较粗放的,特别是界定的标准模糊不清。

笔者认为,由于我国高职教育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仅仅二十多年时间,人们对高职教育的地位、性质、内涵、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还欠成熟,在发展中也欠规范。譬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可以直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这意味着我国职业教育不一定需要通过初、中级阶段,就可以直接进入高级阶段,从而造成在理论上和操作上的混乱,并使人们对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产生了质疑。同样,对于高职教育属性的界定标准不清晰,是依据其培养目标,还是依据其在我国学制体系中的层次?是依据其课程计划所代表的专业水平,还是依据其招生对象所具有的文化程度?等。而且,我们对所依据的培养目标、受教育者的特点、应具备的知识范围和掌握的技术层次等前提似乎都还不甚明了。由此产生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等一系列问题,都对高职教育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必须看到,我国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级阶段,同时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其发展的必要性;如果将我国高职教育纳入国际视野,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潮流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则会带给我们极大启示。

二、“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启示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制定的,旨在为世界各国收集、整理和提供教育统计资料,进行国际间教育比较的一种工具。标准分类的最早版本是1976年制定的,随着世界各国教育情况的不断变化,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新版“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新标准分类面世后,对于新标准分类发生的变化和特点,及其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将产生的影响,引起我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我国学者认为,新标准分类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新标准分类修订了原来的教育定义,拓展了教育内涵。将原来“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的定义,修改为“教育被认为是导致学习的、有组织的以及持续的交流”。其中,学习的涵义为“个人在行为、信息、知识、理解力、态度、价值观及技能方面的任何进步与提高”;交流的涵义为两个人或更多人之间的信息(如消息、思想、知识、策略等)的转移关系,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直接的和间接的、面对面的和远距离的等多种方法与途径。

第二,新标准分类将终身教育思想贯穿其中,拓宽了教育范围。如:“教育类型”涵盖

了常规的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成人教育、初始教育、继续教育或再教育、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普通教育、技术与职业教育、培训、职业培训、特殊需要教育等各种类型;“教育提供者”包括教育机构、商业企业、社区组织、政府部门等;“教育提供的方式”包括面对面的教育、远距离教育等多种形式;“教育计划的方向”既指学术方向,也指职业方向。

第三, ISCED将整个教育体系划分为七个等级:学前教育为0级、小学教育为1级、初中教育为2级、高中教育为3级、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之间有一段补习期教育为4级、高等教育为5级、研究生阶段教育为6级。属于高等教育的第5层划分为A、B两类:5A类为“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需要高级技术的专业课程”;5B为“实际的/技术的/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

第四,新标准分类对“课程”的界定是,按照其教学内容确定的,是为完成预先确定的某项目标或明确规定的一组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目标可以是为进行更高级的学习作准备,取得从事某种或数种职业所需要的资格,或者只是为增长知识及理解力。并且,新标准分类对从初中教育到高等教育每一级教育中的直接升学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和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的短期培训课程均作了明显区分。

新标准分类的上述特点成为我国学术界在讨论高职教育相关问题时的重要依据,特别是新标准分类对第五层教育的分类中,定位为“ISCED5B”教育类型,是众多研究者认为与我国高职教育最为类似的教育类型和层次,也是学术界对我国高职教育定位达成较多共识之处。按照新标准分类,对教育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根据课程而不是参与课程的个人,对各教育层次的沟通和衔接主要是依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从课程性质来看,定位于“ISCED5B”教育类型的课程是一种职业定向课程,其目标主要在于获得一种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倾向于体现职业特殊性和实际工作。

因此,无论是从理论上对高职教育的属性进行研究,还是在实践中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具体定位,如果我们坚持以课程为导向,坚持课程的标准化和通融性,实现课程目标与培养目标的贯通,将有利于解决高职教育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有利于理顺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的认识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从中可以看到,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经历了“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几个发展阶段。这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下,可以尽量满足经济社会对高

技能人才的需求,缓解当前人才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对此,国内也有学者提出这样的看法,认为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仅仅定位于高技能人才,可能会对高职教育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会使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出现断层,不利于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高技能人才”的内涵进行深刻的认识。

根据人才分类学的观点,从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的角度分析,人才按其知识和能力结构以及功能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发现与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属于学术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直接谋取利益的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具有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设计、规划、决策等能力的工程型人才;二是将设计、规划和决策转化为工艺流程、管理规范,具有技术管理、改造、创新等能力的技术型人才;三是具有技术岗位熟练操作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急需的知识技能型人才,推动技能人才队伍的整体建设,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数量和所占比例有较大的增加和提高,努力缓解劳动力市场技能人才紧缺状况”。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当今和今后一段时间,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到“十一五”末,高级技工水平以上的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队发展”。由此可见,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定位是具有“技术型”和“技能型”的双重属性。

由此,可以认为:“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应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具有吃苦耐劳、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乐于奉献等优良品质;二是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能解决实际工作中难题的技术核心骨干;三是掌握高新技术和知识,以及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在技术引进、改造、管理、成果转化,以及发明创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四是拥有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和高级技能等级证书。

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

目前,按照我国教育体系,研究型大学一般培养“学术型人才”,非研究型大学一般培养“工程型人才”,高职院校一般培养“技术型人才”,中职学校一般培养“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但是,高技能人才只是宽泛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到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应该具有各自的特质。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不同专业的高技能人才的类型和培养目标及其具体规格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和定位。

根据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的认识,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的类型和培养目标及其具体

规格定位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业定位。这是指,必须按照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要求,明确应掌握的专门知识、技能和具有的专业基本能力、核心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简言之,“职业定位”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培养使学生知道“做什么”和学会“怎么做”,掌握相关工作的必备知识和熟练技能,同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学术定位。这是指,要有较高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较广的社会和人文知识,以及较丰富的现代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技术改造、管理、研发和创新等能力,也包括学习阅读能力、思考理解能力、表达写作能力和组织协作能力等。总之,“学术定位”是以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培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和学术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能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等问题。这是因为现代技术的发展与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技术层次越高,对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管理要素的需求也越高。因此,高技能人才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科技含量更多、水平更高的技术,以及综合性更强的能力,才能从事本职工作。而且,现代高新技术日新月异,职业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职业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具有一定的学术基础和学术能力,能够为学生在今后接受其他教育和培训提供必要的基础,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发展空间,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周边环境发生的变化。

值得指出的是,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定位,需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片面理解以就业为导向。将培养目标仅仅局限于学生的第一次就业,片面强化单一的实用技能,对学生的培养仅仅停留在单项操作技能反复训练的层面上,理论教学成了一种可多可少,甚至可有可无的补充。这是对高技能人才内涵的片面理解,也偏离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和违背了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二是片面理解理论知识“必需、够用”。或是照搬或套用学科型知识体系,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理论的系统性,使理论教学严重脱离实际需要;或是对职业岗位人才规格需求缺乏深入的调研,缺乏对职业岗位需要的,但又是零散的、不能直接用于教学的知识进行必要的、科学的整合,没有形成职业岗位“必需、够用”(包括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化“必需、够用”)的工作过程知识体系。这是对高职教育的特征缺乏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1]何光全,张涛. 试论我国高职教育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 职业教育研究,2008(1).

[2]王前新,卢红学.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分析与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7(32).

[3]董步学. 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理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J]. 职业教育研究,2005(5).

[4]匡瑛,石伟平.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从“技术应用型人才”到“高技能人才”[J]. 职业技术教育,2006(22).

[5]潘菊素. 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J]. 教育与职业,2007(29).

[6]朱冬英.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J]. 教育与职业,2007(21).

[7]赵祥刚,梁志. 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性的缺失及归因分析[J]. 教育与职业,2007(35).

[8]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 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 教育研究,1999(4).

[9]孟鸿伟. 从新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看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J]. 职教论坛,1998(2).

Considering on Cultivating Objectiv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Yu Jianxin

(Shangha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 Forestry,Songjiang,Shanghai,

201600)

Abstract: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one typ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advanced phas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The “ISCED5B”of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 inspire us on definiting the attribut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Cultivating the person with high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is the essential task of higher colleges.All kinds of higher colleges should orientate the cultivation objective well and truly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social development,and embody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erson with high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in both‘occupation direction‟ and „learning direction’.

人才培养教育范文第2篇

摘要: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创业教育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创业大赛也是职业教育比赛的重要内容,是和职业技能大赛同等重要的。在职业学校如何高质量地开展创业教育,通过创业教育更好地落实职业教育新理念,推动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的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这也是职业教育在新时期一个重要的追求目标。

关键词: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实践

引言

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开发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需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特点与体系,通过校本教材的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教学质量。在职业教育的校本教材建设上,需要以學校的人才培养为基础,通过对学校职业培养的理念原则与规划进行研发,从而消除以往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存在的弊端,为校本教材建设优化提供新思路,从而提升职业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价值。

一、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创业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是创业教育的基本概念。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指的是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进行有效培养的教育模式,是对学生开展分阶段、分层次地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创业教育是根据职业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充分利用职业学校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开展一种实用性、实践性的教育模式。二是创业实践教育概念。学生在职业学校期间以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创作发明以及进行专利申请等实践活动,在毕业进入岗位后积极推进技术革新,同时积极鼓励各种实体项目进入到创新创业产业园开展创业实践。

(二)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研究背景和具体的实践价值

在新的发展阶段,创业教育应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地关注,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中。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创业也成为新时期解决学生有效就业的重要方式。对此不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出台了各种有效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国务院每年十月开展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认为这是促进经济增长、稳定扩大就业,更好地激发社会群体智慧和创造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大举措。在职业教育中向学生积极灌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理念,让那些有梦想、有创业能力的学生通过创业教育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家是积极支持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鼓励职业学校学生通过创业来实现就业问题,这样从根本上更好地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将创业教育融入到职业教育中,需要从转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理念、明确创业教育目标、完善创业教育融入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机制以及加大对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等四个方面着手。但是从当前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职业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方面主动性和自觉性不高,创业教育的过程效率比较低下,创业教育的模式单一化问题比较突出,创业教育的亮点体现出来,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等。

二、校本教材建设价值分析

(一)学生职业发展需求

职业教育校本教材的建设,依靠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改善职业教育效果,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校本教材的建设,能够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从而实现高素质专业型的人才培养。

(二)学校发展需求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职业教育校本教材的建设,不仅能够为院校本身注入新活力,同时也能够完善职业院校的教学特色。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上,校本教材的覆盖能够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力,同时也能够根据院校的发展情况,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步骤

(一)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有关准备工作

在准备阶段,职业学校师生可以积极通过文献检索、实地调研等途径,了解创业教育开展的方向和现状,厘清创业教育的基本概念,明确创业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师生协同做好创业教育工作。对此,职业学校可以设立各种创业技能工作室,积极动员和鼓励师生参加各种创业比赛,申请技术发明专利,做好学生创业的跟踪扶持工作。对此,职业学校可以结合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积极组织专业课程建设活动,构建具有特色的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模式,并将其融入到职业学校“赛、建、评、教、估、诊”各项工作中去。此外,职业学校可以聘请外部的创业导师,帮助学生成立创业社团,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创业大赛,推动学生综合创业素养水平的提升。

(二)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1.职业学校师生积极参加各类创业教育培训学习

对此,既可以参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组织的创业教育,也可以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创业教育,还可以参加各种创业大赛的赛前培训。国家、省区市等各级创业教育比赛有创业项目比赛和创业知识比赛。创业比赛就需要学生有自己的创业计划、创业实践以及创业成果展示等。职业学校的创业社团可以组织相应的创业交流活动,比如说搜寻创业点子、创业项目搜查,还可以观看中央二套经济频道上的《创业汇》《我爱发明》等栏目,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价值分析法等来产生创业方案。合作有关创业专利代理事务所,组织学生学习有关专利申请和保护的法律知识。结合校企融合模式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以技术创新为突破点来组织开展创业活动。

总结

由此可见,在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中,需要根据本校的发展情况,通过借助校企或者校际的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并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让校本教材满足职业教育的需求。同时在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建设上,通过以人为本、以就业为本和以实用为本的建设开发策略,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慧荣内蒙古师范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2]王伟.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机制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1:4~6

[3]黄雅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的现状、问题与改革路径[J].山东农业I程学院学报, 2018,35(4):134 ~ 135

人才培养教育范文第3篇

摘要:中国高校近年来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创造教育并不断探索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推动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的开展。将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实现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高校三创教育取得了较大进展并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阐述了高校三创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内涵及两者间的联系,着重分析了高校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若干对策,以期为更好落实三创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创造教育(以下简称“三创教育”)不仅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迫切要求。中国先后颁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2018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促进落实三创教育的开展。高校秉承文件精神,高度重视三创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创造精神、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善于将创新创业成果轉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但是,现阶段高校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各自为政”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如何将三创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内涵及联系

(一)三创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创造有其特定内涵[1],创新侧重理念,创业重在实践,创造强调精神,创新创业创造又融为一体,创造是创新创业的灵魂和动力,创新创业是创造的归属和实践,创新创业创造都是新时代所需要的新面貌和新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定位为以培养兼具创新型和创业型的复合型人才为总体目标,使全体学生通过双创教育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增强创新创业能力,最终使多数受教育者实现自主创业或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突破,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的教育活动[2-4]。从双创教育到三创教育,是内涵的进一步充实和扩展,也是人才培养的进一步深化。三创教育的开展是长期工程,有必要大力引导全体师生正确认识三创教育的内涵,从而不断更新和升华教育理念,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专业教育的内涵

专业教育也被称为专门教育或专门学。专业教育是指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级各类专业人才为总体目标,在通识教育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通过系统传授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从事专门岗位所要求的能力的教育体系[5-6]。中国的高等教育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专业教育在中国得到了深化和发展,形成更加规范、成熟的专业教育体系。

(三)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

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三创教育的角度看,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培养不能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而孤立开展;相反,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技能为支撑,更深入紧密地结合专业教育,将三创教育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始终。这样有利于解决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两张皮”现象[7-10]。将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使大学生更容易在专业领域内实现创新创业创造。因为一个人所学的专业基本确定了其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而这种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基本决定了其创业方向,特别是在创业初期[7]。从专业教育的角度看,三创教育可以有效促进专业教育的发展。将三创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的效率,促进专业教育和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专业教育可以打破极端的“学科本位”与“岗位导向”的育人观念,从而回归“能力导向本位”,注重学生理论、实践及综合素质培养,不偏离高等教育发展方向,提高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增强专业教育本身的活力[11]。

二、高校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对三创教育的本质认识不足

目前,中国各高校越来越重视三创教育,然而,对三创教育的本质认识依然存在一些误区[7-8,12]。一是仅将三创教育作为就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或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的一种途径,在认识上将三创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的延伸;二是将三创教育简单地定位为创建企业的技能教育,甚至简单地以学生的就业率、开办公司的数量及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数量来衡量三创教育的成败;三是简单地认为三创教育只针对少数具有创业意愿并具有创业潜力和创业条件的学生,只会对想创业的学生有帮助;四是认为对大学生进行三创教育是学校管理者的职责,只需那些负责三创教育的教师进行相关课题研究,与其他任课教师无关,同时有些管理者认为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要参与三创教育且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要创业成功;五是有些管理者及教师偏离了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理念,认为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关联度不高,两者独立开展更有效果,否则互相羁绊。

(二)缺乏创新创业创造氛围

在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多社会公众特别是在校生的家长却反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因为“铁饭碗”“求稳”等传统的就业观念已根深蒂固。在社会大环境里,创业成功人士能得到公众的喝彩,创业失败人士却得不到公众的认可。这种苛刻的创新创业环境导致学生的创新创业创造意识薄弱,高校在开展三创教育时无法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许多高校的三创教育只受益于少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形成三创教育深入人心的良好氛围[6]。大部分学生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忙于参加各种专业类资格考试,并不了解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同时学校极少多角度宣传成功的创业典型人物,创新创业创造氛围还有待进一步营造。

(三)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尚未有机融合

创新创业创造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置是高校开展三创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目前,三创教育的课程体系与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有机融合。专业教育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已形成较规范、成熟的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教育对比,高校三创教育相对起步较晚。大部分高校开展了三创教育课程,但创新创业创造课程缺乏系统设计,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有些高校仅在就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增设几门选修类或必修类的创新创业课程,如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精神与实践、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方法、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这类课程只注重讲解创业案例,灌输创新创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授课的主要内容是就业岗位培训。有些高校则以“开设讲座”“举办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和“申请科技创新项目”等来代替课堂。

在专业课的课堂上,一方面教师只负责传授专业知识,在学生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创造精神的培养环节上缺乏创新的教学方案和教学大纲,不注重灵活运用专业的创新创业案例,没有探索所在专业特有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思维,未引导学生了解专业领域存在的创新可能性等。另一方面教师照搬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注重结合项目驱动教学、情景教学、实践教学等教学方法,灌输式的教育阻碍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很难被激发[6]。

(四)师资队伍建設滞后

教师是开展三创教育的中坚力量。在从事三创教育的教师中,真正既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创业经验和扎实专业基础的人才凤毛麟角。师资队伍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师资结构不合理。负责三创教育的教师普遍是从事思政教育的工作人员或参与就业指导的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经管类专业教师、成功企业家等。而三创教育需要把所有专业的教师都纳入其师资队伍,因为他们关注学科的新动向,了解专业前沿研究成果,熟悉就业市场行情[11]。

第二,缺乏创业经验。大部分学校三创教育实践的主力军是校内专兼职教师,他们虽然经过短期培训能快速掌握创新创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普遍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和创业经验,对公司注册、财务税务、企业的运营管理、投融资对接等业务不熟悉,无法有效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

第三,师资队伍不稳定。一些从事三创教育的校外兼职教师是临时聘请来的成功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虽然他们具备丰富的创业理论和创业实践指导能力,但由于待遇偏低且无长期规划,造成兼职教师教学投入不足,流动性大。

(五)实践平台缺乏

将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需要一个良好的实践操作平台。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创造实践与专业实践都在各自领域内单独开展,缺乏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平台[8]。首先,学校没有为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平台、创业示范基地等建设提供足够和持续的专项资金,学生的实践平台、实践场地、技能培训、模拟演练等无法得到保障。其次,高校不重视拓展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各种合作,没有为地方发展或公司项目成果转化出谋划策,造成高校无法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支持。最后,高校的科研实验室、产学研实践基地对学生的开放不充分、不便利,没有提供机会给学生共同参与。传统的实践平台往往局限于一两门课程,实训平台也只针对某个专业,适用性和利用率相对较低,也是造成实践平台缺乏的原因。

三、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的对策

(一)更新教育理念、增强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识

实施创新创业创造的前提是准确把握三创教育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第一,要正确认识三创教育的本质。高校三创教育不能狭隘地视为“创办企业”“等同于就业”“针对少数学生”的教育,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造能力,使之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市场需求[13]。不能简单以学生开办企业的数量、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情况为指标衡量三创教育。创业即使不成功甚至半途而废,但是创业的过程也会带来很大的收获,这也是一种成功。三创教育是持久工程,不可能立竿见影,浮躁、冒进、急功近利只会损害这项事业的发展。

第二,要更新教育理念。在开展三创教育的过程中,管理者及教师必须厘清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基础,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创业创造的能力。三创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强化,建立以专业教育为基础的三创教育理念[7],高校的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认识,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更新人才培养思路。

第三,各高校应将三创教育有机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步骤。在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融合三创教育,这样全体师生才会提高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意识并形成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14]。

(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

高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创新创业创造气氛,对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可从四方面着手。

第一,创业学院、学生处、教务处等有关部门联合各专业定期举办校级的大学生创新论坛、创新创业主题交流、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特色活动,加强校园创新创业创造文化建设,并组建创新创业创造者协会,将志同道合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共同交流及协作,营造良好的三创教育文化氛围。

第二,定期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和三创教育专家等为大学生作专题讲座,分享创业经历。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热情。同时,定期组织“三创成果”推介,使风险投资机构关注与支持创新创业项目,并邀请风险投资专家指导,让更多学生不仅敢于正面创业中存在的风险而且能更好地规避风险,从而营造不畏风险的创新创业创造氛围。

第三,在校园内通过校园网、海报、广播、宣传栏等方式,大力宣传突出的创业经历和优秀的典型人物,进行榜样教育,弘扬创新和创业精神。对积极参与创业的学生应大力扶持,对初步取得创业成果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鼓励及资助创业失败者,营造推崇创新、尊崇创业和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第四,国家相关政策要落实到位,如工商税务等行政部门出台针对创新创业的条款和优惠政策,风险投资机构充分关注与支持创新创业项目,使社会形成对创业者有利的经济环境,吸引更多人参与创新创业创造,从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创造社会氛围。

(三)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

三创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三创教育课程体系,有必要将三创教育课程融入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

第一,建立以“基础教育课、学科技术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实践技能、创新活动”为结构的课程体系[15]。基础教育课包括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数理基础、信息科学、体育、外语,在此基础上增设创业学、企业管理等创新创业创造通用基础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普及教育”,使学生获得创新创业创造所需的知识、能力、方法。学科技术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则灵活运用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创业创造成功典型案例和实训平台,充分发掘本专业创新创业创造类教学内容,在学科专业基础上开展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创造实战课程。面向有创业意向的学生通过选修课进行创新创业创造的“系统教育”,强化其在企业经营管理、工商注册、投融资、合同签订、财务税务等方面的知识;面向有创业目标的学生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进行“重点教育”。

第二,专业教师在学科技术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教案编写和教学设计中应将课程知识点与创新创业知识实际相结合,灵活运用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创业创造典型案例,充分发掘创新创业类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创新性、创造性思维。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根据专业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互动式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变灌输为启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建立创新型、开拓型、探索型的教学模式。

(四)打造校内外协同的三创教育师资团队

高校三创教育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在优质的创新创业创造教师严重紧缺的情况下,打造校内外协同的三创教育师资团队,形成专兼职结合的三创教育师资体系。

第一,专任教师是从事三创教育的中坚力量。从校内现有专任教师中筛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创造意识的教师,通过公开招聘引进具有三创教育背景的高学历人才,二者組成创新创业创造专任教师,定期开展三创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提高专任教师的创新创业创造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同时鼓励专业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或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第二,邀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历的创业人士、管理经验丰富的成功企业家、往届优秀校友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建立一支强大的“实战导师”兼职队伍。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职责是创新创业创造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实战导师”主要负责实践性强的专题创业技能教学,如项目评估、企业策划、创业融资、法律咨询等,并在项目开发和孵化方面对正在创业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帮扶和指导。为提高“实战”指导效果,高校应定期组织“实战导师”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熟悉教学规律、全面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让“实战”变得更“实用”。

第三,成立创新创业创造教学团队,让创新创业创造师资队伍更具凝聚力。定期组织专兼职教师交流、学习,共同编写创新创业创造教材。同时加强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的建设,在教师年终考核、工作量评定、职称评定、项目经费发放、进修培训等方面给予相关政策倾斜。同时通过调整学校发展战略规划,使高校的三创教育目标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任务相结合并达到均衡,促进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健康发展[15]。

(五)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具有特色的实践平台

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与三创教育的实战训练相互促进,将三创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实践平台是重要的载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锻炼,搭建具有特色的三创教育实践新平台。

第一,建立高校创业孵化平台,为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创业实践提供创业服务,包括公司注册、团队建设、财务税务、法务、运营管理、市场营销、资质类申报、资金类申报、知识产权、创业咨询与培训、保险、投融资对接等。学校要在顶层设计上,把资金、人力、配套建设纳入整体战略规划。

第二,对学生开放高校的科研实验室、产学研实践基地,帮助学生了解高端设备及学科前沿热点,鼓励有创新创业兴趣的优秀学生加入教师或学院的专利产品研究队伍。教师要面向社会和企业,积极承担行业课题,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创造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8]。

第三,在政府的推动下,加强校企合作。在企业内部建立实践基地,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经验丰富的企业家、管理者。学生进入企业在相应岗位上实践,不仅可以熟悉企业的运营情况,而且便于学生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企业内各种资源完成实践任务,获取实践经验。

四、结语

高校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但实现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可能立竿见影。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三创教育,必须解决当前对三创教育本质认识不足、缺乏创新创业创造氛围、三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有机融合、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和实践平台缺乏等问题,并不断探索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推动三创教育的开展,从而实现三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更多国家和社会所需的“专业+创新创业创造”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志阳.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动能[N].光明日报,2019-03-22(02).

[2]梁晓芳,柳军.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5):49-52.

[3]刘坤,李继怀.创新创业教育本质内涵的演变及其深化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17-120.

[4]张冰,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2014(3):48-52.

[5]王福英,林艳新,侯新.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学专业教育融合探讨[J].会计之友,2010(3):123-124.

[6]王兰.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四川:西南交通大学,2011.

[7]陈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2):110-112.

[8]张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2):122-125.

[9]曾尔雷,黄新敏.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70-72.

[10]姜留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8(1):90-93.

[11]赵光锋.专业教育中嵌入创新创业教育:原则、模式与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16(2):16-18.

[12]何宁.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与地方高校的改革探索[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1-6.

[13]张文娣,宋景华,程悦.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探析[J].开封大学学报,2016(1):54-57.

[14]张婷婷.创新创业教育推动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01-102.

[15]史先睿,陈树良,田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实踐与教学研究,2017(5):113-114.

Key words: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creation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talent training

(责任编辑 周 沫)

人才培养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逐渐走向成熟,但是与国外职教发达国家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距;本文试从PLM理论的角度出发,对国内外高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寻求差距,发现我国“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的不足,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出新的相关对策来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PLM系统;双师型;人才培养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是指从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开始,到产品淘汰报废的全部生命历程。PLM是一种先进的企业信息化思想,它让人们思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用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来为企业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

而国内高职院校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的现状跟国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机制缺失因素制约

国内的教育人才培养缺乏合理的培训机制。学校与行业联系不紧密,没有形成一定规模的产教结合的模式,教师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少。在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学校仍然是主体,企业参与度很低,培养培训内容相对滞后,缺乏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培训模式不但影响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且影响了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系和沟通。

二、认识不足因素制约

虽然教育部早就对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培养提出了实施方案和迫切的要求。但实际上,非常多的教师对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等认识还非常模糊,主要表现在工作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基本专业素质、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这一核心要求,依然只注重理论讲授,追求系统性、理论性,并以单向教授灌输为主,这些都已不能再贴合高职人才的需求。而且,高职院校没有对“双师型”教师有很严密的界定。其任职资格缺乏严密、细致、具体的规定,没有形成统一的、可操作的科学评价标准,使高职院校对”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没有具体的目标,从而延缓了”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目前还没有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职称评定制度。在现有的教师职称评定中存在着重科研教学、轻技术的倾向。并且,专业教师参加非教师系列的专业技术职称评选也受相关部门的制约,企业的专家很难转入教师职称系列,政策滞后于实际需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三、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双师型”专业教师与“非双师型”专业教师在高职院校实际工作中在待遇上并无差别。“双师型”专业教师的晋升晋级、进修机会、工资津贴、奖励评优等也没有与“双师型”特点挂钩,来自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评定教师系列职称时,不仅没有优先权,而且必须经同级转评后才能晋升高一级的职称,延缓了晋升时间。这些现状,打击了”双师型”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双师型”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发挥作用。

高校如何基于PLM理论来进行“双师型”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呢?

措施一、根据高职院校现有情况和机制,基于PLM理论,贴合企业培养的成本角度和收益,建立一整套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解决方案。

(1)教学知识管理解决方案:把一个高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疑难点和教学总结、教学考核及参与者都一起融入一个单一的教学周期管理环境当中。

(2)教学社区协同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协同的框架,在框架内,教学信息、内容和相关资料能够在教学周期的所有关键参与者之间沟通,消除了教学组之间的障碍,把不同来源的教学数据信息集成到一个易用的界面之中。

(3)教学报告和分析解决方案:可以提供高效的报告与分析,用于提取、聚集、分析并传播教学信息,以便帮助学校做出更好的教学决定。

措施二、建立教师人才培养电子档案数据库

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是一个高校管理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高校的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该能够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速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来管理档案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很多的缺点,例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容易出錯,所需时间长等,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对于用户不管是查找、更新还是管理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而我们意图改变现有的落后的管理方式,通过建立一个单一的数据逻辑视图,提供一种安全、透明、一致的教师人才数据存取机制,而不论数据在物理上分布在什么地方。数据管理将具备基本的数据检入/检出、发布管理、元数据管理和一致性管理等功能。通过教师人才培养数据库的建立,可以更好、更直观、更快捷的了解“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数据和体系。以便于学院精准管理和更新培养细节。

措施三、建立“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工作流管理系统

(1)实时跟踪教学活动: 实现了教材内容与教学最新动态实时同步、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教学相长。

(2)实时更新教学概念:实现与世界最新的教学资源同步,利用“互联网”科技,使教学资源更丰富。

(3)实时跟踪教学培养变更情况:实现教学培养变更及时更新和追踪。

(4)通过工作流系统,将数据和信息发送给流程执行中相关的教师用户、组或角色,支持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措施四、建立“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精准分类管理系统

拟根据相似、接近的培养任务,统一分配培养目标和方案;根据不同的、有差异的培养任务,分类、区别、精准的分配培养目标和方案。(1)按专业领域分类:可按照教师不同的专业大类来分类培养,建立共同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和培养明细,使教师培养精准且高效。同时,在相同的专业教师当中,可更细化的按教师的自我提升培养需求分类。如:有强烈意愿想提升计算机水平的,可统一安排计算机培训及进修;有强烈意愿想提升英语水平的,可统一安排英语培训及进修等。

(2)按特色和教學生涯发展分类:

高校教师可分为教学型教师和学术科研型教师。对教学型教师和学术科研型教师实行不同的考核评审标准。学校在建立“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精准分类管理系统时,应对教学型教师和学术科研型教师实行分类管理,对教学型教师应主要培养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水平,教育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技能。对学术科研型教师应主要培养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科研实践效果和学术领域改革等方面的技能。高校应该合理平衡教学指标与科研指标之间的权重,由单纯的注重数量评价向注重质量评价转变。高校在对教学型教师和学术科研型教师分类管理的同时要注重对教学型教师的支持。

措施五、建立“双师型”教师人才模块式培养管理系统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设计,使系统符合高校教师的信息管理需求。以Microsoft SQL Server 为后台数据库,系统架构采用B/S模式,可以满足掌握和管理学校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师还可以在系统中灵活的浏览教育信息,并且及时更新自己的基本信息,还能进行教学信息的编辑操作,最后还可以将教师相关信息生成报表并打印。

(1)教师活动模块管理系统:内容涵盖教研活动、教学活动、其他活动等。

(2)教师资源模块系统:内容涵盖教师聘用、流向、更新等。

(3)教师继续教育模块系统:内容涵盖教师进修、培训、学历获得等

(4)教学社区协同模块系统:拟建立一个教学社区平台,教师可在社区里自由沟通、交流、学习;将教师教学的协同性、交流性充分融合。

(5)订单式培养模块系统:可由企业视具体情况进行局部PLM管理系统操作管理。

加强“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全面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的学历层次和实践水平,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符合当今时代要求、能有带头示范性和辐射作用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在“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中彰显高职教育的特色,以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战备等编著.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08).

[2]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5-10.

[3]赖永波.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中的引进教材研究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5(17).

[4]方华,唐小波.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与展望——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8).

[5]潘小明.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要素与动因[J].职教论坛,2012(33).

人才培养教育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焦润艺(1985-),男,汉族,广东韶关人,医学硕士,助教,从运动医学及教育研究。

通讯作者:冯毅翀,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教育卫生事业管理。

摘要:10年来中医药院校积极探索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分析了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建设和强化实践教学方面的经验,明确提出拓展招生渠道与优化生源质量、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加快奖助学金激励机制改革是培养机制创新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为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学校体育改革,2001年“体育课”正式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这就意味着体育教师除了承担体育教学任务外还应具备健康教育的能力。为此,包括成都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多所中医药院校依托自身健康教育的优势,大力兴办“医体结合”的体育教育专业。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于2005年开办体育教育专业(保健体育与健康教育方向),创办年来,在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做了许多创新性的工作,实现了自身跨越式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建院时间短、师资、生源整体水平相对不高,教 学基础设施仍不完善,也面临许多医学院校体育专业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加快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也势在必行。本研究以广州中医药大学为例,探索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的保障体系,以期为“医体结合”人才培养创建一条新途径。

1.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改革

为了彰显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医体结合”的专业特色,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在总结近年来的招生、培养和就业经验的基础上,依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信息和走势,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定期修订教学计划,建设新的课程体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其具体成效如下:

1.1形成了“以体为主,医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开办以来,在创新“医体”结合专业办学模式、中医药特色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突破,初步形成了“以体为主,医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探索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分方向选修”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体育院校、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基础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设运动医学、中医学概论、中医养生学、针灸学、推拿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在系统学习学科基础课程后,进行分方向性选修课程教学。选修方向分为A和B两个方向:体育教育与健康方向、运动康复和保健方向。A方向体现了从事体育教师、健康课程教师的人才服务方向。B方向体现了从事保健康复行业、运动与医学交叉领域科研工作者培养方向。

1.2搭建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1]。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健康学院以“强师工程”为依托,不断整合大学的中医药学科专业师资的办学力量,充分利用“医武同源”的文化传统、挖掘中医药院校宝贵的教学资源,加强“医体结合”教学团队建设。同时结合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如广东省和廣州中医药大学的“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国内外访问学者计划”等项目,搭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探索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目前运动医学教学团队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团队,拥有的十万元团队建设基金主要用于骨干教师的国内外短期培训、教材编撰、网络课程建设等工作。

1.3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结合本专业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特点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一方面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另一方面加强了见习、实习的组织与管理。除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日趋完善之外,更是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目前保持了长期稳定合作培养关系的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广州和佛山的中小学、体育技术学校、体育研究所和医院等近20个。学生在修完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后,先安排学生分组到各个教研室进行观摩、见习,然后再组织学生前往实践基地实习。学生通过见习和实习加强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巩固、加深、提高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培养了学生“医体结合”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保障体系探讨

2.1拓宽生源渠道与优化生源质量

生源质量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基础和前提[2]。专业开办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缺乏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调研发现,广东省内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同等条件下更倾向于填报华南师范大学等院校。因此,在无法扩大省外招生的客观限制下,如何在“外塑形象”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仍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方面,要研究如何加大宣传力度,丰富宣传方式,建立招生宣传长效机制。如何依托学校的形象包装和对外宣传,整合学校资源,重点和有针对性的宣传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色与优势,增强专业的社会知名度和吸引力。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招生调研工作,挖掘优秀生源地,合理分配生源比例,拓宽生源渠道,优化生源结构。

2.2保障课堂教学质量

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始终应该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3]。上世纪末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教育质量所面临的问题始终是学生多、师资相对短缺的矛盾,这一矛盾在体育教育等专业尤其突出。长期以来作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一专多能”一步步沦陷,学生变得专项不专、所会的项目能力越来越差,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课堂教学得不到保障。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各项准备工作、教学工作计划、教学基本文件的填写、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以及整改情况、期末考试工作安排、试卷命题质量、成绩录入、学院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开课计划的安排与落实等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环环落实。同时,对照相关环节的质量标准,通过领导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多种形式,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管理形式进行调控,改进教学,提高质量。

2.3加快奖助学金激励机制改革

奖助学金的评定有利于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提高成绩。但中国高校现行奖助学金评定机制中的焦点问题主要表现为分配资源的有限性和追求公平的绝对性之间的矛盾,评价的标准、条件看似科学合理,但评价的结果并不公平[4]。鉴于体育教育的专业特点,涉及更多的体育竞赛,如何全面评价优秀、公平的评定奖学金、激励先进,这是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中不容回避的问题。一方面可以考虑把奖学金按照类别进行多级划分,如理论课、項目技术课划分,项目技术按项目类别、比赛级别划分,这样可以避免优势项目的奖励偏多,无法激励理论课学习、劣势项目学习等弊端;另一方面努力寻找合作企业赞助,建立校企联合资助机制,同时让作为第三方的企业参与到学生奖助学金的评定中来,使评定标准、程序更科学合理,更好的保证评定结果的公平,真正达到激励学生学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3.展望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经过了10年的建设和发展,其办学水平和质量在有了稳步提高,在广东省教育界和国内中医药院校具备了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专业开设以来,一直坚持贯彻医体结合、凸显特色、文体并重、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要求学生在系统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掌握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方法及健康健身知识,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体育教师、学校医务监督、健康教育教师、大众健身指导员等工作的体育专门人才。但鉴于中医院校开展体育教育专业的时间尚短、缺乏可直接借鉴的经验,如何加快“医体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出能够满足中国社会对既掌握体育教育、又具备健康科学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界面临的迫切问题。下一步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应着重于学科内涵和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建设。加强体育教育与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等专业的结合,并以专业认证为契机,构建中医药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标准。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通讯作者:冯毅翀

[项目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项目号:GDJG20142135)

参考文献:

[1]魏莹莹,曾媛媛,罗秋兰,后发展地区高校教师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J],教育与职业,2013,39(778):1

[2]周文辉,李明磊,基于高校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3,3(398):60

[3]韦军湘,韦金亮,徐锡杰,黄华生,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研究[J],体育科技,2008,2(29):23-25

[4]于忠海,谢亚悦,高校奖学金评定制度转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252):5-7

上一篇:装修设计风格下一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