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范文

2023-09-20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范文第1篇

摘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必须是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符合独立学院自身发展实际,与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紧密结合,可促进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必要性,接着对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践观、人力资本论等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最后提出了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理论基础;基本原则

一、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必要性

1.高等教育形势的新变化,对独立学院提出了新要求。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独立学院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独立学院处于已经顺利完成“量变”、招生规模迅速扩大、基础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实现“质变”的关键阶段,教育部适时地提出了“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计划,鼓励和引导高校包括独立学院将工作重心朝“教学质量”转移,而人才培养方案是直接关系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性文件。目前,独立学院在教育部的六个“独立”的要求下,对学院的发展与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但如何有效地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人才,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独立学院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这是新时期下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迫切任务。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创新是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之一,是教学工作的基础。

2.独立学院现有人才培养方案缺乏创新,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独立学院依托公办高校而办学,长期以来,人才培养方案也参照母体院校。纵观目前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大致有以下三种方式存在:一是全盘拷贝母体式。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照办母体模式,即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相同的培养方案,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二是局部改良母体式。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大多数独立学院意识到完全沿用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无法按预期目标培养人才,于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但是只是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做出部分改良。三是降级培养。盲目依据市场要求,降低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按照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成职业技能型人才。总之,无论上述哪种方案,都忽视了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没有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独立学院非常有必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制定出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其核心就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和谐发展,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人的全面发展是具体的、实践的,因而人就不能脱离一定社会历史条件而独立发展,必须投入到整个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来。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理论基石,是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指导。作为培养本科层次人才的独立学院应遵循我国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根据时代特点与时俱进地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考虑人的全面发展,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根据市场实际需求,积极引导学生发展个性,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实现其个性与社会共性的和谐发展。

2.马克思的实践观理论。实践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告诉我们,人是实践的主体,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过程。教育其实也是一种实践活动,但不能只是教育者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也不能是受教育者被动的接受过程,应是受教育者自己主动有意识地学习的过程。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应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作为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地在活动中发挥主体性的功能。通过实践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在实践环节中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发现存在的问题,再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人通过参与实践完成了自身的发展。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但能提高知识和技能,最终还能全面实现其个人的能力、个性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所以,独立学院通过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不断获得了知识、技能及道德行为等多方面的提升,也逐步养成了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素质,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主要包括教育资本、技术与知识资本、健康资本以及迁移与流动资本。其中,通过高等教育的专业学习主要获得技术和知识资本,鉴于它更具有直接的生产性与经济价值,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此外,该理论还认为人力资本专用性的程度(即人们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还直接受一个人所接受教育的广度和深度的直接影响。当教育的深度确定,接受教育获得的知识面越宽,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越低,就越容易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实现就业;反之,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越高,就出现就业难。因此,一个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拥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对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程度,才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作为独立学院,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特别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指导,培养学生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掌握熟练的专业技能、良好的创新、实践能力。

4.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理论。关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玉琨认为是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各高等教育机构在遵循教育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表明培养的学生满足社会现实和长远需要的充分程度,以及创造的知识和提供的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程度。依据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理论,高校必须树立正确的质量观。高校的质量观是引导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方向的重要因素。当今正确的质量观是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全面素质质量观,应该更系统、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质量”是一个多层面的质量。因此,作为地方普通高校的独立学院,所要追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注重办学内涵的提升,注重培养特色,注重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过程质量”和“相对质量”,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具有自身特色、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三、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

1.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基础。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是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基础。通过理论基础的分析,结合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独立学院自身的情况,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以现代教育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素质教育观,建立现代高等教育质量观,强化全面成才观,使得学生获得健康、全面地发展。

2.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原则。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过程中,应落实科学指导思想,坚持改革的基本原则,这是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和设置课程体系的思想基础。在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中,我们认为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①全面发展与以人为本原则。在高等教育中,学生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等方面,培养学生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与以人为本的原则。独立学院在实施专业教育的同时,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积极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之适应社会实际,促进学生个性与社会共性的和谐发展。②实践应用原则。独立学院服务于地方经济,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将课程实验、校内实训、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进行协调,形成多层次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实践实验教学,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开放性实验,提高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水平,加强学生的自主实验,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实验。③特色培养原则。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时应在遵循学校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基础上,结合各个专业的特点、学科积累和教学改革的需要进行创新,设计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整合优质资源,争创专业特色。

参考文献:

[1]荆光辉,黄文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9(5):94-96.

[2]荆光辉,赵海鑫,刘金.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原则[J].当代教育论坛,2009,(6):123-124.

[3]洪艳.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2-13.

[4]杨慧瑛.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整体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邵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5):23-24.

[5]孙新.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经济研究导刊,2011,(5):222.

[6]周德俭,莫勤德.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应注意的问题[J].现代教育管理,2011,(3):63-67.

[7]张瑞芳,张甲田.关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几点思考[J].教育研究,2011,(6):123.

基金项目:重庆市2011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实践能力驱动的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112089]阶段性成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范文第2篇

一、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困境

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企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 国企日渐意识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加强措施。但是,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国企人才培养依然面临着重重困境,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长期发展规划。部分国企并未从战略的高度审视人才培养工作, 急功近利, 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此项工作上, 更偏重于从外界吸纳人才资源。二是资源投入不足。我们并不否认企业追求利益的本质属性。然而, 有些国企过于放大追求利益的目标, 片面地认为人才培养亦是运营成本的一部分, 在人才培养投入方面秉持能省则省的态度。由于资源投入不足, 致使员工个人发展受限, 加上人才培养成效较低, 致使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三是工作机制不完善。目前, 很多国企尚未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培训相关工作流于形式, 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科学性, 对员工激励不足, 影响了人才培养实效。

二、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策略

作者结合上文对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困境的分析, 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加强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 转变思想观念。新时期, 国有企业必须要深刻意识到人才培养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 从而重视和加强人才培养。某种程度上讲, 人才培养关系到企业与个人的同步发展, 是一项系统工程。罗马非一日之功, 国有企业人才培养也不会立竿见影, 加上人才技能需求不断变化, 需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国有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 应该明确自身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利关系, 注重以人为本思想的渗透, 端正人才培养态度, 制定有效的长期发展规划, 在能力范围内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 以保证此项工作顺畅开展。同时, 国有企业还应该着力于人才创新发展, 多样化人才培养途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就可以通过对微博、博客等软件平台的应用, 来开展对国企人才的培养, 在拓宽国企人才培养途径的同时, 这一社会流行元素的加入, 更贴近企业员工的实际生活, 能够有效拉近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距离。例如, 企业可以通过官方微博的开设, 将一些企业重要新闻、信息放在微博当中对企业员工进行展示。还可以让员工通过微博、博客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的沟通与交流, 这对企业员工各方面素质的提升是极为有益的。

(二) 完善工作机制。国有企业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应该包括培训机制、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其中, 培训机制建设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效性。具体而言, 国有企业应该认真分析自身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 明确其中存在的不足或弊端, 并以此为依据明确员工培训目的和宗旨, 给予适当的经费支持, 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例如, 国有企业可以针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定期培养, 聘请业界专家开展指导活动, 及时解决员工操作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水平, 传达最先进的思想观念, 并督促其努力付诸于实践。在此基础上,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以此为依据, 对员工的工作和培训情况做出客观、理性、全面的评价, 结合考核结果给予表现优异的员工适度奖励, 承认和尊重其为企业发展做出的贡献, 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工作。而对于表现不佳的员工, 要进行相应处罚, 深刻分析其中原因, 进而优化培训方案, 为其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体现出国有企业的人文关怀。

(三) 加强文化建设。文化作为企业的灵魂, 其相关建设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保留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是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人才观是企业良好文化的核心, 亦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何吸引和留住人才已然成为企业最关注的问题。国有企业良好的文化体系要富含特色, 与自身的发展观、人才观、价值观等相符, 从而影响员工产生认同感、使命感以及归属感, 激励员工以主人翁的姿态拼搏向上、努力奋进, 进而树立国有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 文化建设也关系到国有企业人才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等日常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信息化时代背景下, 人才发展具有了一定的选择性、自由性, 员工流失率有所增加。国有企业应该积极应对挑战, 认真分析挑战中蕴藏的发展机遇, 加大对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 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 让员工看到企业与个人发展的未来, 从而尽量留住人才。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国有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十分重要和必要。未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人才将在企业发展中占据更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 作者希望各国有企业从实践的角度审视人才培养工作, 可在本文论点的基础上, 进行深层次的完善和创新,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 以人才推动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从而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摘要:本文在对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困境作出简要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 重点就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国有企业,人才培养,困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坤林.借鉴淘宝学院模式的企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 (学苑版) .2013 (01) .

[2] 凌建华.促进企业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 (36) .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范文第3篇

1.1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概况

20世纪70年代, 日本人率先将英语词汇Mechanics (机械学) 的前半部分和Electronics (电子学) 的后半部分拼在一起, 构成了Mechatronics, 创造了这个日式英语词。它着重强调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 国内将“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子学”并用。机电一体化是一门面向应用的跨学科的边缘科学。它使系统更优化, 从而产生功能更强、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新一代智能化产品。数控机床的问世, 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了勃勃生机;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电力电子等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激光等新技术把机电一体化推上新台阶。

1.2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以微电子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核心而引发的数字化、网络化、综合化、个性化信息技术革命, 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全球的科技、经济、社会和军事的发展, 而且也影响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机电一体化技术将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光机电一体化方向;柔性化方向;智能化方向;仿生物系统化方向;微型化方向。目前, 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 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 机体、执行结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 体积很小, 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化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2 机电一体化对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2.1 目前我国高校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

虽然我国各高校的服务区域和学校教学传统及教学资源存在差异, 他们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也存在特殊性, 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是以传统机械制造业为基础, 开发以现代加工制造技术为主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这种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工艺规格的编制及实施;传统机械加工的工装设计;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数控机床的操作、加工调试、维护与保养;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为初步维修等程序进行设定。

2.2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2.2.1 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认识差距

1) 学校偏重于技术岗位, 企业偏重综合实用岗位;2) 学校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和培养的能力综合度不够, 企业则对综合度要求高;3) 学校希望学生有后劲, 企业希望学生立竿见影, 马上有劲;4) 学校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 企业注重理论的实际运用;5) 学校希望按专业培养人才, 企业希望按项目培养人才。

2.2.2 现代企业技术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同过去相比有较大变化

1) 对适应一个岗位的技能要求在下降, 对适应多个岗位的技能要求在上升;2) 工作负荷 (劳动强度) 要求在降低, 工作责任心的要求在提高;3) 与物交流的能力要求在下降, 与人交流的能力要求在上升;4) 专项技能要求在降低, 综合理论知识要求在提高。

3 如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机电一体化人才

3.1 推进“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

构筑公共平台, 为了使群内各专业资源共享, 构筑了统一的公共基础知识平台, 文化基础课, 职业能力基础课和系技术平台理论课, 实习实训课。

3.2 由浅入深排序, 设计学习情境

根据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 进行学习情境设计。工作项目的选择由易到难, 将学习内容按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的顺序、由局部到整体再到系统, 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进程。将知识的学习和企业实际工作过程有机结合,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提升, 实现教师的传授由多到少、学生自主学习程度由低到高递进。

3.3 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专业的教师队伍, 高校应该积极引进技术专业或者高级的管理人员,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训教学团队, 通过产学对接的平台来对学生进行生产训练、现场指导等, 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培养优质人才。1) 丰富实训教师队伍;2)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3) 充实教师数量;4) 加强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5) 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为了满足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需要,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 学校不但要积极引进企业或高校高素质人才, 还应该为教师创造学习机会, 实施顶岗挂职、深造学习、一帮一等项目, 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3.4 合理定位,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应适应市场需求, 以就业为导向, 制订技能加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用、适用”为原则, 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 也关注培养学生毕业后竞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人才市场调查发现,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不仅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制造企业, 更多的是使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广泛的行业领域。多年来的专业调研表明: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已渗透到传统的机电行业, 控制方法和手段也悄悄发生着变化, 具有“智能化”的特征是机电—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差别。所以准确合理的定位, 可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摘要:本文就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探讨了如何培养高职机电一体化人才。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研究

参考文献

[1] 管德明, 汪锋.南通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教育发展互动的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10 (1) :36-38.

[2] 中国机电一体化协会.用信息化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能力[J].资讯, 2013 (6) :4-5.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范文第4篇

摘 要:我国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起步比较晚,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理论研究、问题研究、对策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等几个方面。在对这些文献进行全面梳理与总结基础上,认为目前的研究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研究内容不全和研究深度不够的主要问题,并对将来的研究进展进行规划。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我国

作者简介:冯润,女,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唐林伟,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原理。

“质量”已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实践与研究起步较晚,它是随着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而受到关注的。大体上,我国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称之为“规范建设阶段”。2004年,《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文),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工作全面展开,其主要强调高职院校要增强质量意识,办学要规范,评估以规范为主。第二阶段可以称之为“内涵建设阶段”。2008年4月,正式印发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文),标志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内涵发展阶段,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质量和进行内涵建设上。第三阶段可以称之为“自主建设阶段”。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制度的通知》(职教成厅【2015】2号文)和《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主张高职院校自主开展专业教学诊断评价,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机制的质量。本文尝试对我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审视,以发现不足,拓展领域,同时,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一、文献概况

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高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为主题检索词进行文献的检索,检索出1996-2017年共有相关文献776篇,其中期刊论文684篇,硕士学位论文66篇,博士论文10篇,其他相关文献16篇。由图1可以看出,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预测在2017年达到112篇。

从文献来源机构看,高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以职业院校的教师和研究者为主,约占62.03%,而一般本科院校约占37.97%。论著方面成果较少,较早的是李明惠等编著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研究及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此后,张伟江编著出版《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与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总体而言,目前关于高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高水平学术著作较少,相关学术论文以高职院校一线教师和管理者的经验研究为主,硕、博士论文较少。

二、研究成果分析

对收集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目前有关高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相关理论研究;建设问题研究;政策研究以及比较研究等。

(一)相关理论研究

1.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观。教育质量观是对教育工作和受教育者质量的基本看法,包括人才质量观和教学质量观,涉及到用什么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质量和教学工作效果。[1]教育质量观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合规定性质量观阶段,即符合国家或行业所规定标准的合格产品;其次,合需要性质量观阶段,即教育质量衡量的标准转向满足“消费者”需要的程度;最后,合发展性质量观阶段,是一种超前的、注重主体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质量观。[2]高职院校质量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演进,有研究者认为,其经历了从传统的“知识质量观”到“能力质量观”再到今天“全面素质质量观”的过程。[3]多数研究者认同这一观点,即认为高等教育质量观主要有三种:内适性质量观、外适性质量观、个性适质量观。也有研究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应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多样化质量观、适应性质量观以及特色化质量观,即突出构建满足需求的、特色性和精品意识融贯成一体的质量标准与质量观。[4]

2.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教育中的“质量”的概念界定始终是一个复杂问题,至今没有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从相关文献看,目前主要有“产品质量说”、“达成度说”、“替代说”、“实用说”和“绩效说”五种。而对“保障”的界定则普遍运用《辞海》等权威字词典中的解释:“一是起保护防卫作用的食物;二是保护、防卫,使之不受侵犯或破坏;三是保证”。对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界定主要有以下三种代表观点。(1)“活动说”,即认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高职院校为了提高社会信赖度、高质量实现预期目标,在系统内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管理活动。[5](2)“机制说”,即认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将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各个要素及各项活动有机结合,从而实施有效监控、诊断和调节,形成自我调控机制。[6](3)“整合说”,即强调要有一定的目标或者目的、要以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来指导、进行质量的诊断反馈以及改进、在自我修正完善的过程中形成质量管理综合体。[7]

3.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内容框架。“诊改”的核心就是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随着“诊改”工作的推进,相关研究对高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内容框架进行了构建。有研究者主张构建包括环境系统、目標系统、主体系统、对象系统和手段系统在内的“五位一体”内部质量保障体系。[8]也有论者主张遵循“体系设计——体系运

行——体系成效”的思路来了解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总体框架、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作状态以及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运作效果。[9]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内部保障,是对高职院校整个人才培养目标完成度及包括学校建设、专业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和课程完善在内的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诊断”与“改进”。如有研究者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对“诊改”中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主体,即学生和教师指标体系进行设计与研究;也有研究者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进行研究,对课堂教学质量查找不足,并主张建立常态化周期性课堂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机制。

(二)建设问题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持续深入,尽管人们对质量保障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都得到了不断加强,但是在构建和完善高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总结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质量意识淡薄。长期以来,我国高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它以教育部颁布的评估方案为依据,是带有强制性质的“教育管理”行为,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性较差,学校自主发展意识薄弱,职业院校没有将内部质量保障活动提升至学校整体发展战略的高度,许多职业院校并不重视对自身办学思路的梳理,唯上级部门和市场需求是瞻,高职院校管理者以及教师、学生等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较为淡薄。[10]

2.主体单一与错位并存。首先评价主体单一,过度强调学校层面评价作用,尤其教务处成为学院管理代言人,不仅负责教学决策、教学管理,还负责质量管理和教学评价,而忽视了学生、教师等层面的自我评估。其次存在评价主体错位的现象,有研究认为,实际上高职教育质量评价的真正主体或者说主要的主体不应该是专家,而应该是利益相关方。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是与人才培养质量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才是评估主体,利益关系最大的群体是最主要的主体。[11]

3.质量要素不完整。在质量要素方面,许多高职院校侧重对教学活动的评价而忽视教学之外的日常管理、科研活动等的评估。学校评价范围只对教学质量的过程实施质量管理,而忽视输入以及输出的绩效评级。此外,对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忽视,往往只注重外部保障,强调上级对下级工作的监督、鉴定,忽视内部保障体系的配套,以致于外部扎扎实实检查,内部实实在在应付,上面出政策,下面找对策,质量保障实效低谜,内外不满意。[12]

4.评价结果同质化严重。有研究者提出,普通教育评估所出现的问题也同样会出现在职业院校,其主要表现是:(1)“鉴定情结”,高职院校都注重看评估的结果是否为“优秀”,而不注重针对性的查找问题原因进行改进与完善;(2)“量化情结”,学校都关注自身各项数据有没有达标,为达标不惜弄虚作假,修改数据;(3)“主体情结”,学校评估时把专家看成主体,习惯站在专家的角度提问题、讲问题;(4)“本科情结”,具有本科依赖症,忽视自身教学质量模块的特色。[13]这些问题造成高职院校质量评价同质化现象严重,遮蔽了高职院校的不同特色。

5.反馈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有研究者认为,评估发现的问题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与反馈,即使反馈了问题,但许多高职院校对于问题是否改进,缺乏后继跟踪检查环节,问题解决容易只做表面文章,这样一来反馈就失去了意义;[14]另一方面,反馈信息具有功利性,相关调查所显示,当前学生最关心的反馈信息是毕业就业信息和考试成绩,分别占70.1%和50.9%,能够找到满意工作和顺利毕业排在第一位,其余依次是管理信息、学习气氛和班级纪律,所占比例分别为25.6%、20.3%和10.1%。[15]

(三)建设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相关对策,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转变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与调控作用。(1)有研究者提出我国应改变以政府为主的单一质量保障主体形式,构建由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组建的多元化质量保障主体,政府要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宏观调控。[16](2)国家层面积极进行“管办评”分离的制度设计。有观点认为管办评分离改革的关键在政府,政府通过清单管理,简政放权,向学校和社会组织放权和授权,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学校发展提供专业支持与服务。[17]有研究者指出,在“管办评分离”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要构建内外部协调配套的质量保障机制,即作为政府教育管理部门,要完善教育督导评估,委托第三方机构基于学校相关数据信息,运用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同时,要督促学校建立常态化的自我诊改机制。[18]

2.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学质量观。在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反思中,多数研究者都提到要转变高职教育质量观,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相关研究从倡导现代质量意识、确立正确的质量目标、设立科学的质量标准、明确质量保障主体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也有观点认为,要营造创新发展的质量文化,把加强质量文化的建设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从而营造了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方位育人的质量文化。[19]也有论者认为,引入ISO9000标准,构建精细化的管理体系以及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即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以重视学生质量和教学质量意识和责任感为基础,建立起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保障体系。[20]

3.多方参与,构建全面质量保障体系。相关研究提出,要为质量保障体系的诊改提供一个“支撑力”,即打造知识管理信息平台,疏通信息的收集渠道,完善评价反馈机制。已有部分学校开发出来CRP(Campus Resource Planning)对数据进行采集与管理。[21]也有研究者在基于系统论的高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中提到,需要构建全面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系统,主要包括构建“三级监控组织”、“三方监控主体”和“三种监控方式”,即构建学院、教学督导与教学管理部门及系部教学质量检查小组三级教学质量监控组织;构建校内与校外科研机构专家、教师和学生联系会、用人单位与行业协会专家与技术能手为主的三方教学质量保障主体以及构建评估与建设结合、常规与重点结合、激励与约束结合三种教学质量监控方式。 [22]

(四)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比较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开展较早,己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美国的院校自评包括:(1)面向社会问责、主动应对社会质询;(2)自评内容集中在重点聚集师资的聘任与配备、师生互动、跨学科学者间的互动及效果及对教研的投入或专业发展核心内容等。日本的自检自评制度不仅关乎院校整体水平、学历资格标准、学术质量标准,还涉及到課程、专业、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涉及面广泛,内容全面,评估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循环进行的。[23]相比较而言,我国高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监控与评价的机制功能不全、科学性不够且监控和评价的范围比较狭窄,局限于教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基于国外的经验,相关研究提出以下四个方面:(1)要完善法律与政策环境,健全高职教育保障的法规体系;(2)要建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主体,鼓励各学术团体、专业协会、民间组织等民间评估机构积极参与;(3)要强化高职院校“质量文化”氛围,即尊重教师、学生及毕业生所在单位对学校反馈的意见,并根据反馈意见对专业、课程设置作出相应调整。并通过周期性的审查,加强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质量意识;(4)要发展多样化的评估,引入“元评估”机制,科学开展元评价,促进质量保障活动本身健康高效地发展。[24]

三、总结与展望

总体而言,进入内涵发展阶段之后,“优质”、“内涵”、“质量保障”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词”。随着“诊改”工作的推进,高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研究越来越成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者们基于不同的视角和价值观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涵盖了高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意义、基本内涵与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等。但整体上,这一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这主要体现在相关研究成果要么是学校层面的经验总结,要么是对未来工作的设想,缺少实证研究,而理论研究本身思辨意味也不强,逻辑推理不够严谨;(2)研究内容不全面,特色缺失。这主要体现在相关研究对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在信息化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的“特殊性”和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区域职业院校特色的关注缺失;(3)研究深度不够,缺乏系统深入研究。这主要体现在相关研究成果多是职业院校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经验总结,由于缺少理论指导和科学论证,这些成果很难具有普遍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应当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一方面,必须加强对高职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证研究,深入了解不同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大类的特色,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做到从实践上能真正指导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另一方面,要加强比较研究,不仅仅局限在对发达国家质量保障体系的简单介绍和比较,更多的应针对我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问题,借鉴其经验建立中国特色的高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此外,要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要针对目前高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做到“对症下药”。总的来说,我们需要拓展研究的视野,改进研究方法,建立一个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 周衍安.高职院校的质量观与质量保障对策分析[J].职业时空,2008:177-178.

[2] 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J].教育研究,2006(11):24-28.

[3] 严东强.试论“全面素质质量观”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督导[J].教育与职业,2010(33):37-38.

[4] 张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及质量标准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57-59.

[5] 潘建飞.高校本科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6] 陈丽萍.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

[7] 刘凤存.论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与特点[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6(1):71-74.

[8] 刘凤存.关于构建高职院校“五位一体”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6(7):46-50.

[9] 刘志峰.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2016(18):24-29.

[10] 刘虎,石伟平.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职教论坛,2012(13):12-15.

[11] 杨应崧.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新方案解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8(4):3-7.

[12] 陈寿根,吉飞.高职内部质量保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0):31-32.

[13] 杨应崧.高职院校评估的现状与前景[J].教育发展研究,2009(19):54-55.

[14] 郑晋.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24.

[15] 刘凤存.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6(2):42-45.

[16] 彭惠芬.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17] 范国睿.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理论假设与实践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17(5):4-7.

[18] 林家好.“管办评分离”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0):151-152.

[19] 万里亚,陈寿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构建原则与实践模式[J].职教通讯,2017(1):31-33.

[20] 张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诊断及评價机制研究[J].中国培训,2016(8):281-282.

[21] 杨应崧.试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5):2-4.

[22] 郭炳心,韩芳,董大奎.基于系统论的高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2016(10):9-10.

[23] 李磊.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以矿业学院为例[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3.

[24] 周文清.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责任编辑 张栋梁]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范文第5篇

摘 要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使高层次人才培养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目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优化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议,旨在提高该专业教学质量和研究生培养水平,为我国“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实施提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化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关键词 环境科学与工程 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一带一路”

0 引言

加強区域合作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的产物。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是一项根据当下国际及地区形势提出的“中国方案”,自“一带一路”发布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成为国际共识,是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重要途径。

人才培养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框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技术合作、资源配置和文化交流的基础,突破实施“一带一路”瓶颈的关键是培养相关的高水平专业人才。[1]为此,2016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强调中国应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与联合行动,这就为“一带一路”的实施提供了人才保障。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同时也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多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地方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对此高校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抓住这一发展契机调整教学模式,培育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教育更应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人才需求,因材施教,一方面,要借鉴西方现代的教育理念,实现与国际高等教育趋势相接轨;另一方面,要与“一带一路”倡议相适应,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输出,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培养本土化人才。[2]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门对实践和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涉及到化学、生态学、微生物学、水利学、数学等多个学科知识的交叉。[3]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与之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实验技能、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的基本训练,具备对研究环境问题,评估环境质量、改革环保工程、研发新型环保产品的基本能力。而针对新的时代背景,面对“一带一路”建设给研究生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现阶段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应对新形势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提出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就现阶段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该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一些想法,旨在提高该专业教学质量和研究生培养水平。

1 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如今普遍存在各高校扩招学员的情况,学员的迅速增加各个专业的人员也相对增多,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员,在学科学习安排中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对于理论学术研究较为重视,但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却不够重视,这就会导致学生眼高手低,在实践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发挥所学知识,或多或少地存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4]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需要加强培养。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模式不能有效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性。研究生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程度不够,对研究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训练较少,导致研究生创新意识薄弱,原创能力不足,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新问题的能力较弱,更无法独立开展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研究工作。

(2)培养目标区分度有待加强。目前,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专业型硕士跟学术型硕士两种类型实际培养模式大同小异。大部分高校在师资配备、课程内容的设置、考核模式等方面区分不够明确,造成不同类型的学生培养模式界限模糊,工作之后,很难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

(3)培养方案设置传统化。目前,传统的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和工程经济仍是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在研究生培训中的主要课程。[5]在新的形势下,教师没能跟上发展的步伐,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环境保护和治理面临的新挑战及时更新培养方案。此外,由于课程学分要求的限制、对学时及教学资源的要求,大部分大学难以在短期内调整课程体系和培训课程,以实现增加“一带一路”的教学内容。

(4)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把视角放在西方发达国家,而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关注较少,也缺乏深入的了解,我们应该转变视角,在“一带一路”沿线中,各国之间在合作办学、教师交流、学生互派等各方面都需要深入探讨和学习,有着较大的改进空间。[5]

2 “一带一路”背景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自主性。鼓励学生通过组建课程小组、课后查阅资料、课堂上进行汇报的模式进行理论课的学习。此外,改革以往“课堂教什么,考试考什么”的传统课程考核方式,适当增加课堂汇报、课堂讨论等在分数中的占比,积极探索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课程成绩评定模式。[6]

(2)加强教学和科研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高校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训练是为了实现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而人才创新能力最终需要加以运用并服务于社会。因此,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的课程教学、论文选题、课题调研等过程中都要密切关注环境热点问题,让教学和科研都能与时俱进,并引导学生探寻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高校还应主动对接沿线国家的发展需求,与沿线国家合作开展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相关的留学生项目。[7]

(3)明确培养定位,优化课程体系。在培养过程中,注意区别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方式,教学的侧重以及最终的考核方式都需要有明确的界限。对于专业型硕士,他们直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要培养能够满足目前环境行业多元需求的应用型、技能型以及复合型人才。[8]在其专业课的设置上,要更注重让学生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术型硕士,可以参考国外同类课程的教材,或引进国外原版优秀教材。教师把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又保证了教学内容先进性。[9]在注重专业领域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不但包括设计、完成科研实验的能力,熟练运用一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环境类软件能力,例如应于用实际的污水处理模拟工具BioWin,更重要的是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或经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除了引进国外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优秀的教材,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需要积极邀请这一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讲学,并努力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学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深入推进,沿线国家的高校可以签订合作协议,实现课程学分互认和学位联合授予,联合举办跨大学论坛,促进学科信息交流。“一带一路”倡议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广阔的平台。我们要积极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教育倡议的共同发展,实现研究生教育优势;开展国际研究生教育交流与合作,大力培养“一带一路”所需的高水平环保人才。

3 结束语

“一带一路”建设对高校研究生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构建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积极引进国际权威教材,时刻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最后,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不仅要与国际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人才,还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更应该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生教育优势资源共享,为“一带一路”服务,继续为落实国家战略作出贡献。

基金项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国家水环境治理需求的环境工程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2017JSJG059)、河海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18)、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基于国家需求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董渊,刘丽霞,张伟,等.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升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水平[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7:1-6.

[2] 刘宝存,张继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学历教育:地位、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2017.5:11-14.

[3] 洪煜,钟秉林,赵应生,等.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历史沿革、现存问题与改革方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2.7:41-46.

[4] 侯立安,张林,高鑫.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再创新[J].中国大学教学,2016.5:22-26.

[5] 王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理工科人才培养实践与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35(2):154-160.

[6] 党秀丽,刘畅,邹洪涛,等.国际化视野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5-3.3:104-106.

[7] 常凯,赵艳莉.“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02-105.

[8] 何健,盧占会,罗格非,等.“一带一路”倡议下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10:42-47.

[9] 张兴红,刘佳佳.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4):20-23.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范文第6篇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高职院校也肩负着培养更多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职责,推进落实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不仅与现阶段国家政策要求相契合,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结合笔者实际研究,从多元协同治理理论的角度入手,论述了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多元协同治理;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養;创新模式

国家的发展必须依靠更多高素质人才的推动,职业教育为新形势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无数人才,为推动社会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做出了更多贡献。高职院校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是促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所以必须尽快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一、多元协同治理理论概述

多元协同理论是某一系统包含了若干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时,如果其所包含的子系统之间形成协同作用,系统便可以具备自组织效应。治理理论是各类公共或私人的机构对相应事务进行管理的总和。多元协同治理致力于平衡各方利益,确保各方能够有效联合并针对某一事务进行管理的过程。多元协同治理涉及协同学理论以及治理理论,针对公共事务中,政府、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同时参与公共管理的情况,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各自作用,从而确保治理效率得以保障[1]。

基于多元协同治理理论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其关键一环在于对目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方式予以创新。协同治理的主体一般来说包括各类公共组织与私人组织,如政府、企业以及高职院校,在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和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重新梳理和厘清政府、企业、学校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确保师资、资金以及技术等多元要素能够合理配置,真正做到优势互补,建立一个深度联系又交叉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唯有如此才能够确保高职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发挥出应有作用,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二、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要确保教育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要打造一支高技能的教师队伍。2019年国务院下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已经对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方案要求必须鼓励和支持企业以及社会力量投资举办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形成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办学格局;二是在方案中明确要求应通过各种方式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针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招聘标准、聘任方式以及培养培训等进行了非常清楚的规定。与此同时,我国教育部下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当成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遵循立德树人的要求,强调教师成长和教学团队建设的充分融合。进一步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打造高技能人才队伍,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发展阶段,也具备强大的能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最终实现。近年来,我国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的更新调整,各个行业和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必然会扮演一个更为关键的角色。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致力于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水平的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另外,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够有效促进高职院校竞争力的提升,所以必须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三、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能力仍需提高

对于国内的高职院校而言,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核心任务和重要责任,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应当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然而从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还有待提升,不管是授课方式的创新性亦或是教学内容的丰富性都需要进一步更新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是否丰富有趣,是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在此方面依旧还有待提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实践培训手段单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必须要更加强调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很多高职院校主动响应国家最新政策规定,推进此项工作的落实,然而从整体上而言,少数高职院校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方式依旧单一化,比如说某高职院校在促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的培训过程中仅仅是通过企业挂职锻炼以及企业技术人员到校指导这两种形式。而培训场所一般位于企业车间以及学校的实训中心,但这样的问题是教师在企业挂职培训的时间不是很长,在短期内仅仅能够熟悉相应的生产设备,无法达到能够熟悉了解的程度。同时高职院校自身资金有限,实训中心设备如果没有及时更新,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培训的实效性[3]。

(三)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一方面,因为企业经营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性,企业在参与高技能教师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不具备较高的积极性,一些企业不愿意给高职院校教师提供锻炼岗位,亦或是教师参与了挂职锻炼也容易流于形式,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与实用性,造成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的搁浅。另一方面,企业自身本就具备较多专业化的高素质人才,但因为高职院校工作时间、薪酬福利以及学历需求等方面的限制,很多企业的专业人员往往不愿意到高职院校兼任教师职位。因此优秀的兼职教师数量较少,无法真正发挥出对高职院校教师的指导作用。

(四)社会环境氛围不佳

高职院校重点培养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教育目标是培养德艺双馨的大国工匠,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因为过去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现阶段社会中很多人都普遍表现出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思想,所以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表现出一定的轻视态度,认为职业教育属于一种低等教育,和普通高等院校比起来还有差距,然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类型,都属于高等教育范围,并没有高下之分。因为社会舆论环境对职業教育存在的错误认识,造成大量优秀人才不愿意选择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如此一来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便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也恰恰是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造成很多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结构调整以及教师专业能力建设方面相对落后[4]。

四、基于多元协同治理理论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多元协同治理理论视阈下,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整合可利用资源,充分发挥出政府部门、当地企业以及学校本身的力量,构建一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高技能教师人才培养模式。

(一)学校方面:优化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结构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扩宽优秀人才引进渠道,进一步充实高技能教师人才的来源,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一是可以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从其他学校聘请优秀教师人才,促进高职院校之间的优质师资资源共享流通,引入其他学校高质量的教师有助于促进本校教师竞争意识的提升,同时实现优势互补,逐渐提升本校教师教育水平,让高技能人才队伍更加完善。二是返聘已经退休的优秀教师,此类教师拥有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具备较为熟练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挥出非常大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同时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可以对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三是积极吸纳社会中的高技能人才,在进行教师招聘的过程中应当打破过去那种学历至上的观念,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社会中有很多实践能力强且工作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可以适当降低招聘门槛,对这部分特殊人才予以破格录用,如此不但能够充实高技能人才队伍,也有助于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5]。

另一方面也应当对教师聘用标准予以明确规定。教师属于学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指路人,教师自身道德素质和思想认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往往承担着培育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和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重任,所以在聘用时必须要先考虑教师的思想觉悟和师德水平,必须要强调对聘用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觉悟的考核,针对一部分思想存在偏差且师德较低的教师,不管其受教育程度多高或者实践教学能力多强,都应当予以拒绝。同时需要将师德和思想方面的因素纳入到聘任合同中来,确保高职院校教师都能够是师德高尚、技术一流、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

(二)企业方面:“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因为高职院校自身办学目标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要,决定了其应当通过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来对内部教师展开有效培训。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校企合作基本上都采取挂职锻炼的方式进行,教师不能够在企业岗位中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技能,不能有效提升实践能力,对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难以带来实际效果。所以必须推进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不断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当地企业应当积极和高职院校沟通联系,促进双方协同合作关系的建议。第一,地方企业要认识到与高职院校合作的重要意义,推动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的构建,进一步加深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第二,推进落实“引企入教”改革。企业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来,借助于参与高职院校专业规划、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设计以及实习实训等,将企业人才需求告知高职院校,从而确保高职院校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第三,应当积极落实高技能教师人才培养工作,结合企业自身生产管理实际来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时应当给予其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让教师能够深入生产研发一线,适当延长他们的培训时间,确保高职院校教师能够真正掌握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进一步促进其团队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6]。另外教师在当地企业挂职锻炼的过程中也应当主动了解获取最新的知识技能,在未来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介绍讲解,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辅导,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三)政府方面: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输送了无数人才,同时职业教育是培育大国工匠的关键途径,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现阶段我国逐渐迈入新的发展时期,各个行业和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为急切,职业教育的价值与作用也进一步凸显。但因为我国社会、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中普遍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的看法,所以必须依托政府部门进行有效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其一,必须加强宣传工作,确保更多人转变传统思想认识,让社会大众和更多媒体可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真正了解到职业教育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对职业教育产生正确客观的认识,提升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其二,应当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来为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带来更多助力。比如说为高职院校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财产资金支持,推进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力,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推动高技能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其三,应当对表现优异的高职教师予以广泛宣传,树立模范榜样,发挥出带头引领作用,让更多优秀人才可以主动投身于职业教育事业中来。另外,当地政府部门、高职院校以及地方企业应当积极沟通配合,基于多元协同治理理论的指引,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技能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变革,努力创设一个更加适合高技能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

五、结语

总而言之,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活动中必须要给与充分重视的一项工作。高职院校应当真正了解到高技能教师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不断推动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依靠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在多元协同治理理论视阈下,主动联系沟通政府相关部门和地方企业,真正打造一支高技能教师队伍,从而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质量的持续提升和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晶洁.浅谈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对教育教学的影响[J].才智,2019(36):132.

[2] 戴月红.校企“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路径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36):254+256.

[3] 张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与分析[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9(06):9-11.

[4] 李海峰,许辉熙,谢旭阳.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构建[J].四川劳动保障,2019(12):28.

[5] 陈燕妮.高职院校加强青年教师工匠精神培育探赜[J].成才之路,2019(31):4-5.

[6] 谢敏,兰翔英,吕萍萍.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风,2019(28):91.

上一篇:语文课外活动计划范文下一篇:未婚爸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