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11

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物业服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发展,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较为传统,人才培养目标和现代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为此非常有必要研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资源建设的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关键词: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人才培养

物业管理是城市房地产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物业管理专业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和当前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相比,高职物业管理教育明显滞后,为了更好的满足当前物业管理行业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创新改革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建设,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1.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以及定位

物业管理行业的文化素质、技术含量都比较高,因此相对于其他一般服务行业而言,对于人才的知识以及专业能力要求会更高。同时物业管理发展越来越快,不断出现了很多高档物业市场,因为物业管理行业往往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物业管理教育中应该避免低估物业管理行业的要求,或者降低人才培养的规格,不要将人才培养目光单纯的锁定在目前短期物业管理市场业务需求以及专业知识需求上,更应该立足于长远发展角度看待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整体规划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为物业管理行业提前做好相应的人才储备。关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突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独特特色,以满足社会人才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质为主线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妥善处理好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增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以及针对性,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课程资源建设创新以及实践

2.1制定健全、完善的物业管理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体系

物业管理专业课程应该以“实际应用”为主要宗旨建立相应的课程教学内容。其中基础理论教学应该主要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的,以够用、必需为度,确实提高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的实用性、针对性,其中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或者物业管理员,应该要求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而且应该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较高的专业技能,确保能够统一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规格,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物业管理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当安排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课时比重,课程内容应该具备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的特点,确保可以满足现代市场的发展需求。其次,应该提高主干课程、物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在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地位,而且对于一些基础课程应该始终贯穿2-5个学期,确保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基础物业管理专业知识,全面了解最新的物业管理专业发展动态。

2.2改革创新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体系可以主要划分为几大部分内容:①基础技能训练。对于一位物业管理专业学生而言,一定要掌握最基本的物业管理技能,比如计算机操作能力、写作能力、写作沟通能力、识图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②专业技能。物业管理中遇到的各种纠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出现问题,都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才可以解决,这部分技能主要包括排除各种设备设施故障的能力、协调能力、运用法规的能力、管理能力以及预算能力等。③专业综合技能。物业管理专业需要综合型技能人才,因此应该通过一些专业综合技能训练来锻炼学生的单项技能应用能力。

以上各种训练活动都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实验室教学、模拟公司以及现场授课等多种方式进行训练,主要目标是为了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技能。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应该占到总学时的40%左右,主要包括专业学习、认识實习、毕业综合实训以及顶岗实习等。

2.3进一步完善校内实验室建设

为了完美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高职院校非常有必要加强建设校内实验室建设。可以建立“招投标模拟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物业管理系统模拟实验室”以及“物业设备智能控制实验室”等,尽可能使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教学熟练掌握每一种物业服务方法,并且熟练掌握每一种办公设备以及智能设备的应用方法。其次,高职院校可以模拟物业管理公司,为学生营造一种物业管理模拟环境,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物业管理工作中,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熟悉物业管理运作流程。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专业随着现代物业服务行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的时间较短,教学经验欠缺,应该在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改革,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培养更多合格的应用型物业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影. 充分发挥教师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10(9):26.

[2] 于军峰, 于华. 物业管理专业实习内容的改革与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1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刘江峰,1971年10月生,男,民族:汉;籍贯:陕西西安 ;学历:公共管理硕士;毕业院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 研究方向:物业管理

第二作者:王文静,1992年6月生,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烟台;学历:物业管理学士;毕业院校:北京林业大学;助教 研究方向:物业管理

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创新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走区域发展和特色发展之路,是高职教育实现内涵发展的合理选择。湖北地区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从理念、内容与路径等角度进行系统探索。借鉴湖北省高职院校经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以制度创新为根本,以适应性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规格,以开放性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创新路径;湖北省

进入2000年之后,湖北省高职教育在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在不断推进。2006年实施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以来,以示范(骨干)校及其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湖北省各高职院校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破传统学科体制,坚持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湖北地区高职院校的实践表明,我国高职教育要不断适应区域产业调整,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还需要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理念、内容与实施路径等方面系统地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区域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理念

(一)“非均衡发展理论”视域下的高职教育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不同的学科范围内,“区域”的内涵各不相同。在地理学上通常是指按自然地理特征进行划分的地域单元,在该区域内,一些地理特征具有统一性。作为这一概念的延伸和应用,政治学按行政权力的覆盖面,将“区域”定义为行政单位。社会学则把“区域”作为具有相同社会特征(如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等)的聚居社区。经济学对区域有多种解释,可依据资源、市场、运输成本、人口等经济要素进行划分。由于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状况、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据不同区位划分的教育区域、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域不完全一致。某一区域的教育系统是该区域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子系统,前者必须适应后者的发展,并受到后者的制约[1]。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5年提出的“非均衡发展理论”[2] 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增长往往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个或几个实力较强的区域中心,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地区经济产生不同影响。非均衡理论揭示:第一,产业结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第二,创新会直接打破区域平衡,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第三,区域劳动力质量差异是影响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区域联合与融合有助于减少区域间壁垒,促进分工协作,有助于扩大要素流动范围,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主要依托,因此高职教育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关键所在。

(二)经济环境、教育制度、文化传统与区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关系

区域经济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原动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也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依据。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人才结构的调整,要求高职教育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方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区域教育体制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起着制约与主导作用,教育体制内的教育主管部门根据省内不同区域和行业的产业结构特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通过每年发布专业设置指导性意见等方式,对高职人才培养进行指导,确保冷门专业人才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热门专业人才培养不过剩,平衡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冷热专业协调发展。

高职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社会活动和传递文化的载体,与文化传统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文化传统对高职教育的影响则主要存在于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等思想活动中,对教育改革起推动或阻碍、加速或延缓,以及改革过程中方式、方法的选择等作用[3]。

二、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10年来,湖北省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湖北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还有一定差距,不能完全适应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不够,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企业已经参与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真正愿意并深度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选派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提供实训设备、编写工学结合教材的企业还不多,多数企业只愿意接收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一些学校的顶岗实习被异化为就业和用工,很多实习单位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目的是以低廉的价格用工,将顶岗实习列为用人计划的一部分,企业顶岗实习没有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同时,湖北高职院校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与教育部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由企业人员参与编写的教材也很少。究其原因,无论是从宏观层面的湖北高职教育来说,还是就中观层面的各高职院校,以及微观层面的各专业而言,都尚未真正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4]。

(二)对培养目标内涵的把握不准、与中职的界限不清

湖北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逐步清晰,但对其内涵的认识却存在一定偏差。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些学校只强调“技能”,忽视了“高素质”。很多学校对职业能力的理解还是岗位职业能力,没有发展为综合职业能力,只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其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创业精神的关注较少。另一方面,只强调“技能”,忽视“技术”,很多高职院校将学生定位于操作性岗位,操作性训练多,设计、开发的训练内容少甚至没有,与中职学校基本没有区别。

(三)保障要素弱化或缺位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瓶颈

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要素中,教师队伍、实践基地建设是近些年高职专业建设的重点,已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但由于经费要素的弱化,使教学资源等距离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同时管理要素也在弱化——制度改革没有跟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要。所以,师资的短缺、教学资源的匮乏和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滞后制约着湖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高职院校的内部管理制度虽然也在不断改革,但与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和人才培养的要求相比,呈现明显的滞后性。如,一些高职院校虽然也在进行工学结合课程的开发与改革,但人事分配制度仍然对实施行动导向教学的教师与沿用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同等对待。教学方法的改革意味着教师必须为实现新的培养目标对自己原本熟悉、习惯的教学内容、形式、教法、手段等进行重新审视,做出新的设计。这种破旧立新、富有开拓性的劳动,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教师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报酬不成比例,在导向上的偏差,极大地影响了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三、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路径

(一)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主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十二五”时期,湖北省将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等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未来五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走在中西部前列,部分领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5%。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10∶47∶4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5]。

湖北高职院校应加快构建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建立与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习模式等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规范和机制,建立学校和湖北区域内企业联合的校务委员会,共同确定办学规模、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形式、师资配备等,共同对教学过程承担责任,实行“订单式”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适应教育体制改革,探索中高职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依据教育部一系列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文件精神,以中、高职衔接为切入点,构建中职、高职(专科及以上)教育立交桥,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系统构建适应湖北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湖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思路。

在这一思路指导下,落实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工作,应树立“服务需求”的理念,逐步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选择湖北省大力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相关专业进行中、高职贯通的专业建设试点;按照“系统培养”的理念,科学设计衔接方案,选择若干国家示范校进行中高职协调发展以及高职本科试点,逐步搭建中职、高职专科和本科及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立交桥”。

(三)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搭建完善的合作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历史悠久,荆楚特色的文化曾极大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如何充分利用湖北文化、社会发展的优势,突破资源瓶颈,调动各方力量,搭建完善的产学合作机制,为学校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进而提高办学内涵与质量,正在成为湖北高职院校思考并努力实践的问题。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深刻挖掘本区域内的传统文化,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在职业实践中,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提高职业能力。湖北省一些办学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所在的孝感地区有深厚的孝文化传统,学院凭借这一优势,以感恩教育为载体,建立了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组建了50多个社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传统孝文化与现代先进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根据不同行业、职业以及学院专业群特点,制定机电工程类、护理类等专业群职业道德培养标准,让师生深刻认识到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主动掌握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对人才的要求,积极加强学生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6]。

四、我国区域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基于湖北省的启示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机构成的系统,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的变更,都会引起模式框架与功能的变化。因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是多角度、多要素、多途径的。根据湖北地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当前区域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以制度创新为根本

制度缺陷是影响当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人才培养制度是培养模式的基础与保障,也是决定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的重要因素。培养制度的存在使得人才培养活动能够制度化、规范化,只有通过制度化了的人才培养活动,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得以形成和存在,所以人才培养制度是培养模式中最为活跃的内容。

当前,湖北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开放性不足、保障要素弱化等问题,其根源在于制度缺位。因此,高职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必须不断加大制度建设与创新的力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制度。应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围绕规范日常教学行为与实践教学运作过程,创新管理流程,修订或重新制定相关政策,对教学过程加以规范与促进,不断提升教学管理内涵,提高服务质量。第二,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为组成部分的质量标准体系,以教学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建立扁平化的教学管理机构,完善和修订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制度,包括学分制下的学籍管理制度、工学结合管理制度。第三,建立开放性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开放办学及“工学结合”对质量监控的客观要求,建立以工作预防、过程监控与实时纠偏为主线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善教学督导体系。同时,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监控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建立社会综合评价系统,及时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等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

(二)以适应性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适应性的要求体现为:适应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要求;适应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具备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以湖北省为例,当前湖北省正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趋势,“十二五”期间,湖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将大幅上调,需要大批技术技能人才。调研显示,湖北省高职专业结构还存在诸多问题,如针对第一产业、现代服务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明显不足,面向新材料等产业的专业还是空白,面向本区域的就业量较少等,这说明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还不能适应。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强化产业、行业调研,深入分析本校专业结构与专业建设状况,准确定位专业方向与人才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结构,最大程度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以适应性为切入点,创新人才培养规格,高职院校首先应以就业为导向,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开设专业,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充分满足学生实现就业的愿望;其次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规格,满足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接受更高水平职业教育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三)以开放性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开放性首先是指高职院校利用社会资源、让社会力量参与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加强人才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就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作用。第一,建立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定期或不定期对专业发展方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行把脉,确保专业建设方向的正确性。第二,改变以往学校教师单独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开发的理念,确立行业、企业专家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企业调研、座谈会、专家评审等方式,由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和工学结合教材,确定学习任务,设计教学过程,确定考核方案。第三,以校企资源共享、互惠共赢为原则,以实现“教学、职业技能培训、生产、技术开发与服务”四大功能为目标,采取学校自建、引进企业在学校建、学校到企业建、学校与企业共建等方式,建成一批具有真实工作氛围的多功能实训基地和与校内实训基地功能协调并有机衔接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学校环境和企业环境交替完成学习。第四,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与学校教师组成“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五,对输出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收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学校应和企业共同确定毕业生跟踪和评价指标体系,跟踪和收集毕业生质量信息,共同分析、评价毕业生质量特点,反馈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计划、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开放性还要求打破学校之间、学校与培训机构之间的界限,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如,武汉城市圈43所高职院校虽然于2009年达成协议,可互认学分和联合培养学生,但是没有得到进一步落实,尚未出台可操作的规范[7]。至于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资源共享的比例就更加微乎其微。因此,区域高职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

参考文献

[1]夏鲁惠.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

[2]Francois Perroux.Economic Space:Theory and Application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0.

[3]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10-13.

[4]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建设丛书编委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案例选编[EB/OL].(2012-10-15)[2013-02-11].http://61.183.207.201/cgz/Content.asp?c=292&a=884&todo=show.

[5]湖北省改革和发展委员会.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EB/OL].(2009-10-23)[2013-02-11].http://www.hbjw.gov.cn/publish/20091023/20091023823619.shtml.

[6]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EB/OL].(2012-10-10)[2013-01-20].http://shifan.hbvtc.edu.cn/list.php?fid=10.

[7]湖北:43所院校互认学分,城市圈高职生“通吃”资源[N].武汉晚报,2009-12-01.

View and Pathway for the Innov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Regional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The Case of Hubei Province

XIANG Li, LIU Xiao-huan, TAO Ji-dong

(Social Occup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cademy, Wuh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view; innovation pathway; Hubei province

收稿日期:2013-04-20

作者简介:向 丽(1971- ),女,湖南澧县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研究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刘晓欢(1957- ),女,湖南湘乡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陶济东(1973- ),男,湖北武穴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社会职业与职业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政策研究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政策。

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项研究课题暨湖北省2010年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区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2010B483),主持人:刘晓欢。

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李选芒1 赵居礼

2【摘要】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适应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营造职业技术训练的教学环境,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环境;“双师结构”

在教育部倡导高职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之际[1],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探索校内教学和企业顶岗实习在内容与组织过程方面的有效衔接机制,探索并实施了以“职教融合,工学交替”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也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构建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这其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则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而中国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进一步深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要贴近企业,贴近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打破传统高等专科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创新“职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职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职业技能培养与教学任务相融合、职业素质提升与教学过程相融合、职业岗位训练与教学情境相融合、职业资格考证与教学内容相融合”。

二、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建立与实施

1.构建与物流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一个平台,两个系统”的新型课程体系

通过实际调研和毕业生跟踪问卷回访,针对运输物流、仓储物流、配送物流等物流职业领域,确定物流专业从业的职业岗位群,并对物流职业岗位群能力进行分析;分解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能力需求,归纳出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重

[3]构行动领域并转换为课程;参照物流行业标准,整合课程内容,动态调整并优化专业教学

方案,构建与物流职业岗位紧密结合的“一个平台,两个系统”的新型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理论教学体系按“必需、够用”的原则重新设计 [2]。理论教学体系由公共学习领域和职业技术学习领域组成;职业技术学习领域包括专业一般学习领域、专业综合学习领域和专业拓展学习领域三部分,另有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作为补充。

实践教学体系按“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规划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由公共训练领域和职业技术训练领域组成,包括基本技能训练、职业基本技能训练、职业核心技能训练、职业方向能力训练四个层次递进式组成,体现“多方向、分岗位、重操作”的实践教学特点。

1[4]李选芒,男,1963年2月,陕西周至人,副教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学院院长,研究方向:管理学及职业教育

2赵居礼,男,1961年6月,陕西扶风人,教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教学管理

陕西省2007-2008年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06G07 高职院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图1 “一个平台,两个系统”的新型课程体系

根据“以项目为中心、案例驱动教学、边讲边练”的指导思想[3],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结合高职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确定物流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专业课程标准、专业能力考评标准。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①以物流行业业务流程为主线、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建成了“物流基础”、“配送作业组织与实施”、“仓储业务操作”、“物流机械设备使用与维护”、“货物运输操作”等5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②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技能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程项目为载体,建设了物流管理、运输、仓储与配送管理、货代业务与报关、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6个模拟实训模块,并制作了相应的多媒体课件,编写了核心课程的实训教材或实训指导手册。③建立校外参观基地、校内模拟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企业化”的实践教学平台,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管理经验和岗位技能应知应会内容,充分利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内外专家的智慧,特别是和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共同审议、制定课程项目化改革及优化方案,实施“职教融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并将其他辅助课程渗透其中。

2.以双证机制推动课程体系的创新[4]

专业能力考评标准也应打破传统的单一试卷考试的方法,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将职业资格认证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3]。通过与权威认证机构以及劳动保障职能部门密切合作,开发针对高职学生的物流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及考核系统项目,将职业资格

与岗位技能考证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获取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和叉车操作证书等岗位技能证书,实现“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相结合”,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达到100%。

3.建设“五位一体”的实习实训基地 营造职业技术训练的教学环境,开展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为了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在专业技术、行政管理岗位上的工作适应能力。我院搭建了融教学、科研、实训、培训、技能竞赛于一体的新型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以保障高职物流学生岗位操作技能培养的实施需求。在实施“校企结合,工学交替”过程中,将工学交替的时间分布在不同的学期,定位于不同的课程目标,把学生分布于不同的企业或同一企业的不同岗位进行职业岗位训练。

第一阶段:第

一、二学年完成“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块,内容包括课程学习和技能训练部分,课程学习内容涉及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技能训练部分包括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认知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训练项目内容涉及计算机应用、英语AB级、物流专业认知、沙盘模拟实训、市场调研、仓储配送实训、物流机械使用和维护实训、物流信息系统实训等,使学生形成对物流工作岗位及其流程的感性认识,为到企业进行专项技能轮岗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第五学期完成“工学交替”模块。我院利用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一边进行岗位技能训练、一边学习职业素质培养课程。以班级为单位,分批、分阶段安排学生直接参与公司生产实践,工作岗位定期轮换,使学生对其将要从事的物流管理岗位技能有全方位的掌握。职业素质培养课程包括职业指导、职业规范培训、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等。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意识。

第三阶段:第六学期完成“顶岗实习”模块。我院通过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生产综合实践,如我们把学生安排在陕西天地合和物流公司,福建信通公司等企业完成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或论文,并将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实习期满,经企业考核,选择一部分品学兼优的学生留在企业工作。

以上三个阶段的探索基于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养成教育新思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增强创新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通过基于工作岗位的职业综合训练,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和敬业责任感、服务与责任意识,以及协作与沟通能力。

4.建成一支稳定、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专兼职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我院按照“以德为先、崇尚技术、培育名师、打造团队”的理念[4],以“提升双师素质、优化双师结构”为建设重点,实施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计划,在高级职称教师中培育教学名师,在中级职称教师中培育优秀教师,在青年教师中培育教坛新秀。 通过培养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和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建成一支稳定的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专兼职教师队伍。具体做法是:聘请陕西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马临宝高级经济师为兼职专业带头人,聘请中储集团咸阳物流中心张浩物流师和咸阳市邮政速递物流公司耿海波物流师为兼职骨干教师,形成“双骨干”师资队伍机制,共同进行专业调研,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等。专业教师通过国内、国外进修,下企业上岗锻炼,双师素质得到提升。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团队2010年4月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同年教学团队负责人赵居礼教授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

三、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5],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

16号.[2] 赵居礼,曹喜为.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职业技

术教育,2010年第20期.

[3] 赵居礼,田锋社.浅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教师教育研

究,2009(1).

[4] 邓志辉,赵居礼,王津.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0(4).

[5] 教育部.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

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教高[2006]14号.

通行地址(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一、校企合作概述

校企合作是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同时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 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基础。校企合作是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把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 使学生兼顾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从本质上看, 是把学校专业教育和企业岗位能力需求进行了整合, 使得毕业生能满足企业需求为目的。在学校教学过程中企业也需要参与, 企业应利用自己丰富的实践资源, 对实践教学进行指导。学校也要派老师深入企业, 了解企业的需求, 掌握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同时校企合作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 节约了教育与企业成本。

二、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问题分析

校企合作, 共同发展的模式国家是大力支持的, 但并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保障, 缺乏操作性。从而导致高校和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目前而言简单的合作形式只是使校企合作成为了企业解决用工需求的一种方式。结合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具体情况来看有以下问题:

(一) 校企合作形式简单, 合作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深化

从形式上看我校同企业主要建立了顶岗实习模式。这种合作方式的初衷是很好的, 但合作深度还不够。双方对“校企合作”的本质缺乏正确的认识。一方面, 学校与企业签订了相关协议, 学生也经过了企业的实习, 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另一方面, 企业对人才培养不想投入, 他们只需要有企业可用的高素质人才, 而不是花时间教学生去掌握本专业所具备的实践能力。在我校与某大型电商企业的合作中, 我们采取了顶岗合作模式。学生去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 存在不少的问题, 学生管理的问题, 学生轮岗实习的问题, 学生岗位技能培训的问题, 都没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 导致实习学生辞职率很高。把学生等同社会招聘的临时工一样对待, 纯粹成为了企业的最普通的员工, 而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没有起有应有的作用。最后导致学生管理难度很大, 也没有达到我们对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预期。

(二)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有待加强

近年来, 校企合作的积极性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总体而言, 只是停留在一种简单合作态势。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 现在的校企合作以学校为主导, 用人单位企业的参与度还不够。两个方面因素导致了这一现象, 一方面是企业追求是短期的效益最大化, 不想站在长期的角度进行人才储备。而教育是公益性的, 合作时企业需要的是学生帮企业创造效益, 而不太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和企业合作中很难平衡自己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国家在政策上没有具体的措施, 对校企合作没有经费的投入, 导致企业不愿花费精力放在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企业失去了积极参与的动力, 而只是把校企合作当成了解决企业用工的一个渠道。

(三) 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校企双方产教融合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因为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 高职院校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强, 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同时科研水平与企业需求也存在一定差距。因合作的局限性导致校企合作很难找到准切入点,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深化。我校教师每年都获取了一些专利, 但大多只是为了评职称在用, 没有真正转化为了生产力。教师也很少下企业, 没有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 对行业发展动态也把握不太准。

三、校企合作模式的构建思考

对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要创新合作模式, 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下面就构建我校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进行分析。

(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 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 并享有相应权利。”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中也提出:“开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办职业院校改革, 建立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试点, 鼓励企业和公办职业院校合作, 举办具有混合所有制性质的二级学院。”从国家政策制订来看, 引入社会力量办学, 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 对加强产教融合, 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与企业建立二级学院, 学校和企业双方通过充分沟通和协调, 为做好人才培养, 一起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标准, 共同编写教材, 组建校企合作的师资团队, 共同参与学生管理, 实施“学生+员工”的人才培养模式, 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实现双方的需求。学生在入学时就具有双重身份, 既是在校学生又是企业准员工。可以实行“2+1”的教学模式, 在校两年理论学习, 一年企业实践学习。在校学习期间, 也可节假日组织学生下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学校和企业双方发挥各自的优势, 要提供资金和场地、岗位的保证。在管理上也要建立相应的机制, 成立专门的机构, 建立议事章程。做到有规可依, 有章可循, 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定期进行沟通, 处理出现的问题, 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有效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

(2) 我校主要是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主, 学生人数较多, 为了满足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和企业用工的需求也可以开展“订单式”培养, 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学校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企业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 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体系。我们可以通过“命名班”同企业来联合培养他们所需的人才。为实现教学与课程设计与生产的无缝结合, 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 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制订教学计划。实行联合教学, 学校老师以理论教学为主, 企业专家以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培训为主。定期组织学生下企业实习。按照订单要求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订单班的学生实行考核, 考核结果应该是老师、企业导师评价相结合;理论和技能相结合。考核结果存档处理, 毕业时再形成一个总的考核报告, 便于用人单位进行选择及岗位的安排。在订单班中设立企业奖学金制度, 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

(3) 提高社会服务意识的举措

校企合作应是全方位的, 政府、学校、企业都应充分参与。为了更好的加强合作, 我校历来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专职教师必须取得职称证书和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为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我校出台了教师下企业的制度, 所有专职教师每两年必须下企业顶岗两个月。带着课题下企业, 使理论研究同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去现场帮企业解决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结对子”工程, 要求每名专业教师必须与两到三家企业紧密结合。为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为企业解决难题提供基础。

大力开展社会培训, 学校建立了培训中心, 每年都有定期的职业资格培训。根据企业的需求提供培训服务。

四、总结

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训模式的构建, 扩大了学校和企业合作, 能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 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发展。为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为高校服务社会提供了平台。同时也为企业稳定的用工需求提供了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校企合作模式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我们要紧跟时代的变化, 找到最合适的方式以实现校企“共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攀升, 但长期以来, 社会都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所以造成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紧缺, 而高校的毕业生却难找到合适的岗位, 所以要根据企业的需求, 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首先论述了“校企合作”的相关理论, 在此基础上找出目前高校“校企合作”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 最后,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期与为更多的高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良好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物流管理,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石荣丽, 阮娴静.校企联合高层次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教育, 2015 (08) :109-110.

[2] 王晓燕, 李博文.校企协同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17, 28 (3) :41-45.

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我们即将迎来大数据时代, 物流行业也即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机遇期。要想让物流行业大力发展一定离不开物流人才的培养, 中职院校为物流管理行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新的生机和新的发展机遇带来了一个物流行业的变革时期, 新一代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如何变革的探讨, 也成了当代社会争论最激烈的议题之一。中职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采取学校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师资力量、学科设置和学科基地以及学生的职业素质是我们培养的重点。

2 当前中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人才培养目标不清, 定位不准确

物流管理专业的建立与物流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该专业成立之初仅仅是为了适应“物流热”的大环境。在学校内部的专业建设上, 不能够有效地了解市场的需求, 人才培养方向仅仅偏重于理论教学, 还是以行政化的模式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而忽略了对学生的专业性培养, 导致不能让学生行之有效地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对接。学校的培养方式还是以学校为主体, 仅仅注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学习, 虽然这和学校的办学宗旨有关, 但却违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只有让学校自己建立起学习和职业规划紧密相连的概念, 才能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快地融入职场环境中, 才可以真正地达到育人的目的, 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

2.2 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 教学形式单调

在中职院校的课程设计上, 各个院校通常沿用以经验为主的方式进行课程设计。设计过程中缺乏教学的主动性, 即使是教师授课也是被动的, 以至于培养出的学生也缺乏市场主观能动性。专业课的设计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 宣讲方式也都是多采用灌入式, 这对物流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市场是活动的市场,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 这就需要学生要拥有更多的主观能变力, 课程的结构设计和教学进展的方式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 从而走出当前的困境。

2.3 物流实训资源不足,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针对物流专业本就是应当注重以实际操作为主的学科, 因此学校专门设计了校内培训和校外实习两大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校内培训的地点为实验室, 校外的实习地点在学校合作的企业单位, 实习的岗位大多是仓库管理员、物流操作工以及单证员等。由于物流行业发展迅猛, 导致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极其迅速, 而学校选择的企业, 大多是中小型企业, 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较慢, 使得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习的操作技术都是滞后于时代的技术。另外, 对于一些重要的岗位, 由于受到时间的限制, 从而导致达不到预期效果, 实践教学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4 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主要是本行业决定的, 因为物流行业的兴起和发展时间较短, 所以教师的队伍实力和人数也较薄弱, 专业的教师数量就更少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物流教学能力良莠不齐, 给教学工作也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3 基于企业需求的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3.1 建立“校长负责制”下的“项目管理式”专业管理委员会组织

“校长负责制”主要为了表现学校对物流专业学科建设的重视。“项目管理式”是本着对项目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工匠精神, 教师深入钻研教育教学方法, 力求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同时, 在课程设置上, 要重视课程和实际市场环境的关联性, 从而合理进行课程的设计。学校要积极组织相关的行业专家、企业专家以及学科带头人相互交流, 从而使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 给教育教学工作迸发出新思路。学校要鼓励学科积极发展跟踪和监督活动同步展开, 对教学成果和进度进行全面、及时的反馈, 从而实现学科发展信息的同步。

3.2 设置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建立是学科的灵魂, 不可以只学纯理论知识, 也不能全部都是的实践教学, 最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客观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动手能力以及向学生传输基本的职业操守。所以, 专业课程设计要以市场为导向。对于物流管理专业, 英语的教学一直很重要, 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物流专业英语, 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3.3 职业技能大赛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积极探索

物流人才培养长效机制职业技能大赛一般是行业中的一种比拼, 我们可以将它引入到教学中, 让学生之间进行比拼,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加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 另一方面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赛对自身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学生在参加比赛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 让自己更加了解自我的优缺点, 这样可以说是技能和德育的双丰收。职业资格认证是物流管理专业人员的通行证, 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起积极从业的目标, 让学生更早的清楚所处行业的环境形势, 更早地建立起职业的观念, 这样对职业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4 结语

人才培养的方式就是要不断培养和探索的,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学校与行业企业间的沟通和交流也十分必要, 这样可以为学生多多提供实践机会。作为学校,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职业的概念, 便于让学生更加清楚职业的特点, 对职业发展提前有清晰的规划, 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摘要:我国的物流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并迅速发展。目前, 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都开设物流管理专业, 并且各个院校的该专业整体建设基本完备, 但是学科教学方面由于受到起步晚、专业的培养经验不足的制约, 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谈谈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变革研究。

关键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企业需求

参考文献

[1] 朱微微, 刘婉荣.中职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引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5) .

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 我国高等教育行业飞速发展, 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学生队伍组成人员复杂, 思想政治意识薄弱, 学校原有的教学资源、学校设施等更新不及时, 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高校内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部门较多, 所涉及到的事项也比较多, 与此同时就造成了高校对于学生管理培养模式的忽略, 影响了提高学生发展的效率。另外, 现在的高校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 开展活动任务等都应该将学生的利益诉求放在第一考虑位置, 但很多高等学校并没有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 也就是忽视了这一基本要求, 在根本上就没有把握好, 可能无法进行高效率的管理。

二、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内涵及意义

(一) 公共管理模式的内涵

公共管理属于管理的一个分支, 它是在核心政府管理存在缺陷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管理模式, 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 是当代乃至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一门学科。顾名思义, 公共管理就是对公共事务进行的管理, 既强调“公共性”管理, 又注重对公共权力的“约束性”管理。原有公共管理模式起源于政府, 在此基础上, 公共管理开始引申到其他一些如学校等非营利机构之中发挥作用, 也就产生了现在被大家认可的公共管理模式。添加了公共管理知识, 高等学校的管理中融入了相对成分的企业管理模式, 大大提高了高校的发展效率。

(二) 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意义

高等教育目前进入了普及阶段, 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大学, 同时也导致了学生心理等方面都有了不一样的变化, 成为了高校进行学生管理的一种挑战, 使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和理论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发展。传统学生管理模式, 是由学校统一管理规划,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而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加入公共管理知识能够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因此, 将公共管理应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 会使得学生管理培养模式更加的规范, 更容易进行管理培养。公共管理中强调的是“以人为本”, 相较于其他方面, 高校中的公共管理强调的就是以学生为本, 在高等院校之中学生可以很大的实现自身利益, 谋求未来发展。

三、对现有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管理培养模式单一, 缺乏“服务型”培养理念

管理者的作用不只是的制定政策, 还需要在制定政策的同时应用政策, 执行政策, 创新政策。目前, 高校中管理培养模式较为单一, 均采取统一管理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培养, 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会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在结合公共管理理念的前提下, 高校要积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需要对学生实行服务型教育培养模式, 这正是当今高校必须改进的地方之一。将管理型转换至服务型, 是高等院校健康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之一, 倘若学校不能及时的发现并改进这一问题, 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 单纯重视理论教学, 忽略实践技能训练

公共管理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有很强的实践性, 实践是用来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目前, 高校之中有关实践的理论传播还不够强烈, 实践性教学地位并不高, 理论教学仍旧占据着管理培养的主要地位。另外, 高校目前多重视本专业知识的传授, 忽视其他专业知识的传教, 没有关注跨专业发展能力的培养, 导致目前高校出来的人才往往综合素质较弱。高校学生培养管理模式应该采取全面有效的管理方法, 不能只单方面学习专业知识课程, 需要采取实践性培养模式, 跨专业培养管理学生。

(三) 学生专职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差

专职辅导员意思就是专门负责辅导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管理, 而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 高校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数量越来越多, 专职辅导员长期处于大量工作之中, 导致工作完成效率下降, 积极性也不高。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数量多, 教辅人员少, 专职辅导员队伍呈现流动化, 即管理很多的事物, 没有固定的专业管理项目, 不能长期的致力于学生管理, 稳定力较差, 不利于高校的发展, 影响了学生管理培养的高效推进。

(四) 学生管理阶级官僚模式严重化, 学生思想政治意识薄弱

在一个企业之中, 往往会出现阶级统治的情况, 而在现在的高校学生管理中, 类似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高等学校目前存在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领导阶层专制, 领导者制定了什么政策规定, 学生就必须去执行, 而且不能出差错。高校中的学生, 在很多情况下是属于被动状态, 对学校安排的任务往往会一味的盲目服从, 不会加入自己的思考或者没有权利进行反驳。这样的管理模式极度缺少对于公共管理意识的融合, 阶级官僚模式日益严重, 学生的积极性被打消, 管理效果也会日益下降, 学校和学生的发展也会止步不前。另一方面, 学生目前的思想政治意识相对薄弱, 同样也属于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

四、将公共管理应用于学生管理培养的方法途径

(一) 强化实践性教学,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教育

公共管理强调实践性, 在当前的教学管理模式基础上, 各大高校应设置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实践应用课程, 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 采取实践应用方法教学, 二者相辅相成, 创建一个新型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高校需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多进行实践性培养活动, 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力度, 使学生有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同时改善学校的教学方法, 可以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更好地促进了学校的延续发展。

(二) 引入部分企业管理方法, 建立科学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在公共管理理念之下, 企业的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 而要将这种理念应用于高校学生培养之中, 可以适当地将企业的管理方法引入到学校有关学生管理的方面。企业管理部门和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尽管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但是企业中的管理科学、需求假设、投入与产出设计等管理知识, 在很大程度上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处理有积极意义, 例如高校之中的出勤可以参照企业的上下班打卡制度, 学生的宿舍管理可以参照物业公司的工作制度等。另外, 高校学生管理培养部门应该建立科学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参考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 在校内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都建立起不同的管理政策, 实施明确的绩效目标控制, 有效地提高管理质量。

(三) 应用公共管理知识, 致力于学生安全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中谈到了有关于高等院校安全管理的问题, 提出安全管理属于“准公共产品”的理念, 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公共服务, 而高等院校的安全管理可以说是重中之重。高校之中负责学生安全管理的部门需要明确自身职责, 应用公共管理知识, 采取一些现代化水平的管理方法, 引用企业管理机制, 以达到有效进行高校学生安全管理的目的。除此之外, 高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加以管理更新。应用公共管理知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可以很好的促进学校对学生的管理, 有助于管理模式创新。

(四) 调整高校学生管理重心, 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存在不平衡的现象, 有关部门应该适当调整管理重心, 将主要的工作放在政策的推出、方案的具体实施过程、有效的训练指导等方面, 减少其他不必要的工作。在管理权力的分配上面, 也需要做出调整, 重新确定责任分属, 落实每个部门之间的权力关系, 同时注意分散管理权力, 达到公平有效管理的目的。

结语

高等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是用来输出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下, 高校学生管理培养应该注重以生为本, 全面服务学生, 以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质量为主, 同时更要注意实践性的应用。目前公共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不管是企业还是非营利机构的发展都需要适应时代的需求, 特别是负责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 管理者必须与时俱进, 善于学习运用新的管理知识来促进发展。

公共管理最大的要求就是以人为本, 而高校的目的也是以学生为中心, 需要满足大众追求, 发现每个学生的潜力, 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服务。目前, 高校的学生管理培养方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 高校学生的发展之路就会被阻挡, 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更大程度的发掘, 就会违背高等院校建校的最初目的。所以说, 进行学生管理培养模式创新十分的有必要, 积极运用公共管理知识进行学生管理培养, 可以同时促进高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有效提高管理质量, 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毕业生。

摘要:公共管理理念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样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培养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当前公共管理理念传播越来越快的情况下, 高校的学生管理需要与公共管理知识结合起来, 借鉴其中的优势以达到发展目的。本文基于公共管理视角下探讨高校学生管理模式, 指出了高校学生管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新的培养管理方法途径。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生管理培养,创新,以生为本

参考文献

[1] 杨海波.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 2018 (27) .

[2] 王伟.基于公共管理理论下的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J].亚太教育, 2015 (35) .

上一篇:哲学文化身份研究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造纸企业环境成本核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