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2024-04-27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收稿日期:2006-04-05。

[作者]杨小鹃,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英/外语教学问题严重影响民族生的升学,就业,甚至影响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地区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本文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加以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英语教育;问题;成因;对策

撰写本文的意图由笔者多年教少数民族学生有感而促发。我校每年都要照顾性招收10%左右来自西部地区的藏、彝、羌、壮、苗等少数民族学生。这些学生没有参加大学入学考试

,只在进大学的前一年由高中直接升入大学预科班学习。这些民族生英语基础差,绝大多数跟不上教学进度,是考试、考级不过关的主要群体。由于深知自己英语成绩无法与同班的汉族学生相比,学校对他们又没有特殊照顾,这些学生入校后就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而教师对他们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然而,这些学生则是为数不多的能升入大学学习的民族生,即少数民族学生中的相对较好者。他们的情况如此,其余不能升入大学的民族生的英语水平可想而知。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笔者忧心忡忡,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为了对改变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现状尽微薄之力,笔者在少数民族学生中进行了多次调查、了解,并翻阅了大量有关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资料,力求排查问题,寻觅解决之道。本文将分两大部分,对所了解的问题及成因加以论述,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质量差,学生英语成绩明显不如汉族学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1.对少数民族地区开设英语课程认识不足

这包括民族学生主体自身的认识,也包括领导层及社会的认识。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尚缺乏英语已成为基础教育学科中最重要、影响最广泛的一门学科的意识。他们只认为,英语是为了考试、升学而开设的一门课程,如果升不了高一级学校,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上,耗时费力之后仍然是英语盲,不如把精力放在其它学科,或学习汉语、本族语上更实用。还有的学生由于自身的生活条件,成长环境和见识不能与汉族学生,尤其是内地的汉族学生相比,而自认不如,自暴自弃,认为自己不是学习英语这门课程的料。鉴于这些认识,民族生自然缺乏学好英语的愿望和动机,很难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动机和兴趣这些关键的学习因素都丧失的情况下,他们的英语水平必然低下。

而社会上一些人也认为,少数民族学生学语言的天赋不足,汉语尚未学好,哪谈得上学英语,一些家长出自民族感情,反对自己的子女学习英语。英语教师和领导们虽然认同民族生学英语,但他们对英语课程的认识更多地停留在学科开设的价值上,认为既然国家设置了英语这门课,就不得不把它开起来。鉴于这些认识,社会上一些人和家长对民族生学习英语就会持漠然消极态度,而教师和领导由于完全依附于国家的英语教育政策而使少数民族地区开设的英语课程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这一切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了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

2.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困难估计不足

(1)三种语言带来的困难

汉族学生学习英语为学习第二语言,而少数民族学生要学本族语,要学汉语,如果再学习英语即为学习第三语言。在二语学习中,一语正负迁移作用的存在是研究界所公认的,而在三语学习中,学习者必然受到一语和二语两种语言迁移的影响。我们知道,不同的语言之间负载着各种文化冲突,这种冲突或多或少地影响语言学习的效果。汉族学生学习英语时只有两种文化冲突,而少数民族学生则要面对三种文化冲突,也就是说,与汉族学生相比,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理解英语的过程中,要多受一种语言的干扰,这自然给民族生造成困难

,使其放慢学习速度。对于民族学生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氛围,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家历次颁发的英语教学大纲从未就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制定专门的政策、内容和目标;教材的编排也没有考虑少数民族学生三语学习的特点,使学生对远离自己民族学语规律的教科书产生排斥心理,其结果必然影响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在学术界,国内外对语言学习的研究都止于第二语言,对第三语言学习的研究很少有人问津,这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被忽略了,自然给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增加困难。

(2)由经验、环境造成的困难

自清政府成立京师同文馆以来,中国开设外语的历史已有140多年。在后浪推前浪的历史长河中,经常会给后浪留下汲取前浪之经验的空间。内地或汉族学生完全可以禀承他们先辈们学习外语的经验,而少数民族学习外语的历史较短,起步较晚,民族生难于获取本民族学习外语的成功经验。这种缺乏实践知识和技巧的状况,必然导致学习困难,加上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远离大城市的边远山区或村落,由于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经济落后,外企少,外国人难得踏至,很少有英语书籍、报刊、标示、广告之类的东西,民族生几乎得不到内地汉族学生那些有利的学习英语的条件。再说,民族生在家说本民族语言,在学校说汉语或本族语,而使用英语的场合几乎为零。民族生所处的这种环境和现状自然不利于英语学习。然而,对这些已意识到的问题,各有关人士和有关部门始终苦于无有效的解决之道。

3.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的问题分析

据上所述,少数民族地区学习英语的条件很差,在此着重分析所存在的三大问题:课程、学校及师资。

(1)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首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要求过高。当前,民族地区学校不具备像内地学校那样的学习英语的条件和设施,且英语实用性需要不突出,要达到与汉族学生同样的目标需求欠妥。其次,大纲规定的课时为4节/周,以这样的课时标准来要求民族地区自然不合理,因为民族学校既要解决学习英语的问题,还要用时间处理汉语和本族语的干扰问题,要达到汉族学校共同的《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民族学校的英语课时理应多于普通中学;其次,就教材和教学内容而言,由于目前尚没有专门为少数民族地区编写的教材,与汉族学生的通用本对民族生来说有相当的难度。许多民族生受本民族地方音的影响,发音不准,直接影响拼读、拼写和记忆单词,而语法学习也往往对“

三语”无可奈何。现行新教材采用了华式结构-功能路子,要求“以言做事”,即用语言表达思想。按大纲要求,初中学生就应学会表达近30个日常用语言项目。要达到这一目的,学生首先得学习一定的词汇量,掌握用于表达这些功能项目相应的语言结构,然后通过操练,将这些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再后在实际的生活环境中加以运用。这种知识转化为技能

,再到运用的过程是不可违背的学习规律,而民族地区在毫无目的语的环境下要按这一规律进行英语教学,可能性不大。

(2)民族中学办得少,校园文化建设薄弱,教学设施差是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存在的另一问题。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即使在藏族聚居区,为藏族服务的中学极少,中学主要为藏

、汉混合学校或汉族中学,无纯藏族中学,而此州的汉藏人口比例为1∶7。另外,据学生反映

,民族地区学校因多种原因,无法或无能力开展英语活动,校园没有一点学习英语的文化气氛

,使学生丧失了实践操练英语的机会;学校的电教设备严重滞后,用录音机上听力课的教师都只达50%左右,更谈不上使用其它的多媒体设备。这一切说明我们的学校设施结合藏胞的具体条件不够,使藏族学生学习英语毫无保障措施,直接影响藏族子女升入大学,即使入学者,其质量也远不及大多数汉族学生。

(3)民族地区师资状况

民族地区师资状况是存在的最大问题:首先是师资数量不足,国内专门为民族地区培养外语师资的院校极少,普通高师毕业生自愿支边者不多。分配去的年轻人会由于气候、文化生活、物质条件和生活习惯诸方面的不适应而不够安心,随时都可能“弃边而内流”。其次是师资的水平问题,民族地区英语教师到目前为止不到20%达到本科学历,大部分是专科,有的甚至是中专学历,而为少数民族地区开办英语师资课程或继教班的大学极少,加上经济落后,教师们即使有外出进修提高的愿望,也可能由于这些原因而使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难以落实,使他们的业务水平难以提高。据统计,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师使用或能够使用英语教学的屈指可数,这使学生即便在英语课堂上也得不到接触英语的机会。加之,教师中绝大多数为汉族,民族教师的比例不足30%。这些汉族教师对所教民族学生的母语结构及其文化并不了解,他们用教汉族学生的方法教民族学生,自然难以对民族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再次是民族地区教师的科研水平问题,绝大多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师要想提高的只是自身的素质,比如语言知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学法等等,而对教学研究很少有人提及,这说明民族地区教师还停留在应付教学的层次上。至于教研、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特殊性问题,几乎没有人过问。这也是民族地区英语教学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原因之一。

二、少数民族英/外语教学问题的对策

从上述问题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英/外语教学尚处于困难之中,亟待帮助和解决。笔者认为,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1.提高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英/外语教学必要性的认识

少数民族英/外语教学问题几十年来始终未提上议事日程,原因在于人们误认为中国的东部是祖国的门户,西部是后院,少数民族聚居西部山区,无外事可言,没有学习英/外语的必要。其实,中国的西部面对蕴藏丰富石油的中东、里海,是发达国家拼命相争之地;而与西部接壤的邻国则大都不发达,毒品、恐怖活动、刑事犯罪猖獗;从人缘关系看,少数民族与这些国家边境地区的居民存在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们之间的交往,非东部居民与邻国民众可比。以此看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祖国西部大门的作用,我们应该通过英/外语教育,帮助少数民族掌握外语这一传输信息和负载信息的重要手段,帮助人们认识到西部在祖国兴盛和世界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责任。

西部对中国而言,是地广人稀之处。据统计,2003年中国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34人,而西部有的地区每平方公里的居民在3人以下。但是,这些少数民族却保卫和建设着祖国60%的疆土,这意味着少数民族的发展关系着祖国的强弱,他们实际上比内地同胞更需要接受有助于可持续发展和创造的外语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要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价值,祖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全方位提高。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少数民族的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本增值较慢,虽然国家从各个方面积极扶持少数民族,尤其是采取“对口支援”和在内地学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措施,使民族干部和科技人才不断成长,然而,真正的治本之道在于发展 其科学文化素质,唯有文化知识才能使少数民族破除迷信,甩掉“落后的帽子”

,唯有科学技术才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造就高科技队伍,必须掌握打开高科技大门的钥匙——外语。少数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只有居住在那里的主人真正掌握了科技知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才能扎根于自己的土地。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民族地区普及英/外语教育必要性的认识,把握好契机,不断培养少数民族高级科技人才,改变少数民族经济落后的状况,增大民族同胞的人力资本和保疆卫国的能力。

2.针对少数民族特点制定相应的政策

据上所述,少数民族学生因历史、地理、社会环境、饮食习惯等差别,他们在年龄发育、个性、认知方式、学习动机等方面与汉族学生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他们的特点长期以来被忽视了或被“汉族化”了。要提高民族生的英/外语水平,必须研究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外语的困难,针对其特点制订相应的政策:

(1)制定专门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并根据其教学资源编写专门的教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教学属于文化活动,文化具有传承性,教材建设应对中华文化中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予以考虑。

(2)改革少数民族学校的课程设置,将汉语、本族语和英/外语都设置为必修课,使其在促进本族语和汉语并用的前提下,保证打好英/外语基础。不可将英/外语规定为选修课,以免造成民族生弃学“无用”且难学的英/外语而被关在通向高科技队伍门外的严重后果。

(3)各级领导应该把少数民族地区的英/外语教学作为关系祖国繁荣安定的大事来抓,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援少数民族的英/外语教学,拔出专款添置必要的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增办民族中小学或民族大学,并设置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学问题的专门或学术机构

3.加强英/外语师资培养

“西部大开发,人才是关键”,要使西部强盛,培养人才的教师是关键。然而,在有12个省市区,占了大半个中国的西部,其师资的培训力量还不及东北。虽然教育部门有一些具体的举措,比如,去年在成都开办了少数民族英语教师培训班,但其培训的层次始终在硕士生以下,在边远的山区,由于经济和交通问题,还有相当多的只具备大专,甚至中专学历的教师无法接受培训,可以说,合格的师资到目前仍然极端缺乏。所以应该动员一切力量,加强民族地区师资的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此外,可以通过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比如工资待遇,住房条件,使一部分优秀的汉族教师安心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减少流动性

。但解决师资问题的根本办法还是就地取材、养材,即从少数民族中培养自己的教师:一方面,少数民族教师在自己生长的地方为本民族同胞服务会非常安心、尽力;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英语教师既懂汉语、英语,也懂本民族语言。这样,在教学中,既便于与学生沟通,也能预知一语(本族语)和二语(汉语)对三语(英语)学习可能造成的困难,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除上述解决之道外,还需要在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民族学生并非学习潜能或素质不足,只是学习英语起点太低。如果具备像汉族学生那样的文化背景和学习条件,他们同样会学得很好。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都来关心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英/外语教学,不久的将来,民族地区的教学条件会得到改善,英/外语教学质量也会随之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正东:为西部大开发制订外语教育政策[J]中小学外语教学,北京师范大学,20

03,02

[2]李少伶: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2

,11

[3]张正东,陈治安英语教学的发展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周真刚)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内地19个省市对新疆的大力支援,新疆广大农牧区的基础教育投资不断加大,教育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办学条件也有所提升。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现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尤其不重视女童的教育。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疆农牧区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   女童教育   影响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内地19个省市对新疆的大力支援,教育民生工程的推进和教育援疆的全面展开,双语教育、内高班、内职班、区内初中班、内地高校“协作计划”等教育惠民政策不断深入推进,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三大重要教育基地,它们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人的全面成长。系统、正规的教育无疑是帮助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女童认识和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通过全面的教育能使女童更加自信和自强,使她们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家庭,面对人生,参与社会。民族教育历来就是中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女童文化教育水平,不仅能帮助她们获得进步和发展的机会,而且能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提高民族整体素质,促进民族繁荣发展。

一、农牧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明显滞后

(一)社会文化因素

1.民族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1)落后文化的束缚

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农牧区女性的地位很低,女性差不多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伊斯兰教的教规规定:社会是男权主宰的,男人的权利要大得多。在农牧区,男女结婚是按照伊斯兰教的教规举行仪式,结婚、离婚由男人说了算。现在,随着社会进步,这种现状得到改善,但是这种观念仍然影响着一些男性。近年来,一些宗教极端思想极力推崇这种封建极端思想。

(2)轻视女性的传统思想的阻碍

少数民族的传统思想是以男性为主,女性要服从男性。男性养家糊口,女性照顾孩子、做饭、做家务,是传统的角色分工。现代教育强调男女平等,但在现实中,南疆和田、阿克苏地区、喀什、阿图什地区,轻视女性的思想仍然比较严重。

2.传统的封建生育观念影响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家长

农牧区少数民族家长认为生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女孩养大是别人家的,所以女孩得不到重视,家长认为女孩只要读到小学毕业就行了,学那么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

3.女性缺乏独立意识

受社会民族文化观念和家庭教育观念的长期内化的影响,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的女性缺乏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自信心和独立能力较弱,性格柔弱,依附性强,认为自己的全部责任和重心是家庭,将自己全部奉献给家庭就是自己的命运。在个人的教育、生存问题上往往听从父辈的安排,自己很少拿主意。

4.宗教观念的影响

新疆农牧区的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宗教文化是民族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很多家长认为女童到了10岁,就不应该抛头露面,反对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甚至有的家长认为应该像中东地区那样,把男女生分到不同性别的学校学习。

(二)教育的自身因素

1.家庭教育的薄弱

现代教育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文化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受历史传统和经济文化各种条件的限制,在新疆广大农牧区的家庭中,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低,既不能给予子女良好的家庭教育,又不能意识到良好的教育对女童、对家庭、对社会的价值。这就使得女童的学习起点低,学习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

2.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

新疆农牧区学校的少数民族教师主要来自本地,当地的民族文化思想和宗教观念对教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致使一些女孩想读书的愿望和行为得不到教师的支持,对女童的期望值很低。这种不正确的教师观,对女童是一种歧视,极大地降低了她们学习的愿望和动机。

(三)经济因素的影响

新疆广大农牧区经济条件差,收入有限,导致少数民族家庭中女童受教育的机会减少,同时很多家长认为在封闭落后的地区女童不需要接受太多的教育,只要接受简单的家庭教育,会洗衣、做饭、带孩子就可以了。这样还可以成为家庭里的重要劳动力,为家庭减轻负担。家长错误地认为,女童不上学对家庭来说不仅没有任何的损失,反而能带来经济收益。

(四)少数民族家长汉语水平有限

近年来,随着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程的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许多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即使有的家长比较支持孩子学习汉语,但孩子缺乏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这是造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解决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对女童教育影响的对策

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家庭对女童教育的影响来自文化、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我们应立足于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的区情和现实状况,变革思想观念,尊重民族文化,在国家、地方加大教育资源投入的同时,挖掘和利用民族地区自身文化资源和优势。

(一)学校积极举办家长学校 ,提高农牧区少数民族家长综合素质

家庭教育观念决定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所以家长应该积极参加家庭教育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了解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儿童观、亲子观、评价观等科学的新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孩子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家庭关系,科学、系统地教育好孩子。

学校可以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掌握理性、关爱、民主的家庭教育方法,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二)完善文化环境

家长应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教环境,家庭成员间互相尊重,平等相待,使孩子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自由成长。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中的一切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试想父母如果沉溺于宗教,遵守老旧的封建陋习,孩子怎么可能接受现代思想和观念呢?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让自己的品质、言行给孩子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在良好的氛围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顽强拼搏、健康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

(三)提高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教师素质

家庭教育应配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等,它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道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至关重要。夸美纽斯曾说:“假如你不把良好的种子撒在地上,它只会生出罪恶的莠草。”孩子如同一张白纸,正所谓“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教师是农牧区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因素和动力,近年来参加省级、国家级培训的教师人数越来越多,有效提升了教师的素质。

(四)拓展女孩接受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第一,学校应当突破单一、封闭的传统办学模式,确定适合当地实际的教育模式,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举办女子学校或者女子班,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女童接受教育;第二,让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家长认识到女童接受教育的好处。

农村家庭教育需要社会、家长、学校的共同关注,努力创建优良的家教环境,切实提高家长的素质,优化农村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农村家庭教育的作用,并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融为一体,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育人的目的,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闻戈,强海燕.新疆维吾尔族女童教育的调查报告[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13,(43).

※2013年度新疆教育学院院级课题《新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影响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JJY201303。

(作者单位:新疆教育学院)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维护和保障少数民族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益提供了更稳固的法律保障。但总体上,民族教育立法工作依然滞后于民族教育本身的发展,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亟待发展。本文在分析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所存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了国外民族教育立法的先进经验,从而探寻了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新思路。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 立法 新思路

一 少数民族教育立法问题分析

1.少数民族教育法规针对性、操作性较弱

无论是中央制定的还是地方制定的少数民族教育法规,都是坚持与我国《宪法》《教育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法律法规中涉及民族教育规定的基本精神相一致的原则去制定与实施的。立法过程中,常常照搬普通教育立法,脱离了民族地区实际,根本无法很好地体现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法規所应具有的特殊性,在指导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实践的过程中也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如涉及政府在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中的职责、民族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民族教育发展经费以及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和专门人才培养等方面,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法规要么忽略了对其的规定,要么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

2.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指导思想有失偏颇

首先,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没有在我国现行民族教育法规中得到正式确立。为了能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参与主流社会的竞争力,我国的民族教育立法太过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主流社会所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忽视对其进行本民族优秀文化、特色文化的教育。此外,我国民族教育立法忽视了少数民族教育应与一般教育有同等质量要求的重要性。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自身存在的特殊性、缓慢性、滞后性,我国民族教育立法更加注重的是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升学上更多的优惠与特殊照顾,但却忽视了对其升学后的有关辅导、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放松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要求,降低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标准。

3.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严重滞后

我国共有154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其中仅有十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制定了民族教育法规。这种少数民族教育立法严重滞后的现状,既和我国竭力建设法制、民主国家的目标相背离,也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健康快速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不符合中央教育立法事业发展的原则和精神。1985年,经过吉林省人大批准,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即《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治条例》,这是民族教育立法光辉的一笔。虽然经过15年的发展,一直到2000年年底,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共制定的自治条例有133件,单行条例280件,变通或是补充规定64件,但其发展速度还是相对落后,立法水平依然较低。

4.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理论研究薄弱

每一个成功的行者背后,都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民族教育立法作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体,如果要使立法工作顺利开展,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便显得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然而,纵观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之理论向导,在系统逻辑化、科学现代化以及深入化等层面依旧呈现薄弱。迄今,虽然有些地区、有些学者及专家开始认识到了民族教育立法之理论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并加快了民族教育立法之理论研究探索的步伐,但是全国上下,并没有真正有效地、全面地进行科学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优秀先进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未见端倪,这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效果。

5.缺乏少数民族教育法规执法监督机制

一方面,从整个权力体系来说,我国的立法机关,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尚未形成系统化地严格制度来监督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工作,从而导致“官商勾结”“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官官相护”等执法犯法的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另一方面,民间各教育组织,如教育研究会、教育协会、教育工会等,在民族教育执法中属于放空地位,它们没有充分地实施监督的权利,发挥监督的作用。此外,罚则部分在我国民族教育法律法规中存在“缺位”现象,即使违反了相关法规,也没有相关惩罚去制约该行为,无法达到惩戒的效果。

二 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新思路

1.坚持可操作性与原则性相结合

坚持民族立法的可操作性,就是要对少数民族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以及主要问题的主要方面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使其容易执行与操作。如日本、朝鲜、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国家,它们实行的是8~11年的义务教育,它们的义务教育法规不仅规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免费上学,还规定了政府应该提供多少教科书、几套校服给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以及为学生配备什么样的交通工具等详细内容。我国在少数民族教育立法过程中也应该让教育法规内容明确化、可操作化。如在制定有关民族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法规时,应该明确规定民族教育教师参与招聘的资格、要求、聘任、管理办法,以及优秀教师支援边远民族贫困地区的特殊优惠具体有哪些等;如果涉及民族教育经费问题,民族教育法规应该明确规定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分配比例、使用原则以及管理办法等。

2.政府职责明确化、具体化

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成功运行,依赖于各级政府职责的明确化、具体化以及责任化。美国和澳大利亚就十分注重对政府在民族教育立法中职责的明确规定。美国在NCLB法案中就明确规定了国家政府对印第安教师的职业培训,印第安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印第安部落教育发展规划、所需的经费,以及扩大印第安成年人受教育机会等方面都负有重大的责任。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目标协助)法案2000》第一部分第九条就明确规定,政府有责任为原著民族提供合适的文化教育服务,如发展合适的课程、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开发与土著民族学习风格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研究和完善分布教育机构的方法;探索消除土著民族面临的教育障碍的更有效的方法等。因此,我国在民族教育立法中,也应将各级政府的职责细化,将责任落实到组织、落实到个人。尤其要注意是,民族教育立法不仅要具体规定中央政府的职责,也要规定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在维护民族地区人们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加强民族地区教育管理,传承、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以及保障教育经费上的重要职责。

3.设立监督与制约机制

少数民族教育执法监督机制是维护民族教育法神圣、威严的根本保障,是促进民族教育法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英国比较注重各行各业在教育执法过程中的监督责任,如英国种族平等委员会所撰写的《教育与种族关系法》一文,就明确说到各教育机构、慈善机构、职业训练组织、就业机构、宣传媒体等一切与教育有关的部门和组织在促进民族种族平等上都负有法律责任,尤其是监督责任。英国正是因为通过社会各界实施监督的权利、履行监督的责任,才保障了教育执法过程中的公开、公平与公正。相对而言,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执法监督机制便显得十分薄弱。为了能够促进少数民族教育法律法规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务必要建立健全少数民族教育执法的监督体系,不断增强全社会的执法力度,提升执法、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另外,设立法律制约机制也是民族教育立法中不可小觑的重要一环。在当代许多国家,民族教育法律法规中都专门设有《罚则》一章,内容具体、明确。《罚则》中明确将惩罚分为三等:徒刑、监禁和罚款,各等级又可以细分为若干量级,违反不同条款者都可以从中找到对应的处理依据。而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法律中并没有《罚则》这一部分,即便违反了相关法律,也得不到相应的惩罚与制裁,因此设立少数民族教育法规制约机制就显得亟不可待了。

4.考虑民族特点、地方性特点

英国无论是在教育立法过程中还是少数民族教育立法过程中都注重权力的下放,给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各地区能够根据地区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充分享有管理本地区教育事务的自主权。如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地区,实行的是5~10年的义务教育制度,而北爱尔兰地区实行的却是4~16岁义务教育制度,各地区法律政策无须整齐划一。这充分体现了英国在教育法律政策制定时注重民族特点和地方性特点。就我国来说,各民族地区的民族成分、民族结构、民族背景都有着天壤之别;各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发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在立法过程中可以借鉴英国以民族地区的客观实际为基础,尊重各地区的特殊规律,因时因地制宜,最终客观地反映少数民族人民的思想意志与根本利益。

5.提高立法代表性、科学性和时效性

英国是多民族国家,有着悠久灿烂的民族历史,各民族团结融洽。英国政府在民族教育立法的过程中注重立法的科学性、代表性,积极倾听社会各方面的声音,重视学者和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鉴于此,我国在民族教育立法过程中,应组织一个专家委员会到少数民族各地区,深入调查各民族地区的实际状况,倾听少数民族人民的心声,尊重他们的意愿,使民族教育政策突显民族特点、渗透人民意志。另一方面,法律因时而变,有其时效性、局限性。美国为了让民族教育法律政策能够合时宜、与时俱进,一般来说,五年就修改一次。比如,《印第安人教育法》是美国联邦于1972年制定的,至今已经得到了多次修改。我国不少少数民族教育法规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或是中期制定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少数民族教育面临的情况与当初已经大相径庭。因此,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应根据民族教育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适时做出相应的修订。

三 結束语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国内社会各部门、各方面的支持努力,也需要在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自身特点与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去学习国外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优秀经验和先进成果,做到“西为中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让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真正地为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提供坚强的后盾和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立鹏.略述我国的地方少数民族教育立法[J].贵州民族研究,1997(3):18~24

[2]戴小明.民族法制问题探索[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尚晓玲.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比较研究[J].行政与法,2004(3):128~129

[4]陈立鹏.对美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初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1):124~129

[5]丁增辉.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5):76~78

[6]高靓.英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特点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4(4)

〔责任编辑:高照〕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少数民族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高度融入性,是衡量我国高等教育民族融合性以及多元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少数民族学生的有效参与对于丰富我国高等教育群体覆盖基础、扩充高等教育综合覆盖人群规模、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在民族区域和民族人群中提高渗透性,均具有显著价值。本文从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思想、学习等方面的薄弱之处入手,尝试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思想等特征,探索与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习惯、个人成长以及思想塑造紧密融合的教育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提升高等教育适应性,夯实多民族高等教育格局。

【关键词】教育管理;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高等院校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增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实效性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JB1320068);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0年“学生工作研究”专项课题: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入学教育模式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020XSYB06)。

多民族协同发展与多元治理格局提高了我国对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侧重性。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给予少数民族学生赴内地就读的机会,建立健全內地高校少数民族人才的教育储备机制,成为在教育领域巩固多元治理和多民族协同发展格局的必要手段。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参与度,营造多民族协同发展的教育环境,对于激励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多元化具有显著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阶段对我国不同民族学生的吸纳性,建立具有高度融合特征的多民族协同、融通、和谐教育机制,推动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我国先进的高等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对我国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作用。以下将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尝试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民族多元化提供前瞻性发展策略。

一、少数民族学生特征分析

高等教育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诸多来自于少数民族聚居区。该类少数民族学生具有民族生活传统延续程度高、民族思考和思维方式延续程度大以及对民族生活方式认同程度极高的特征。上述特征使得来自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需要进行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及思考方式的整体性调整,这是少数民族学生适应高等教育阶段对其提出的要求,全方位推进其在高校中提升融合性与参与度的关键。以下将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这是此后针对少数民族学生高等教育适应性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的前提。

(一)生活习惯

我国主要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其他区域在生活习惯上呈现出迥异性,这是高等院校在进行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过程中应当顾及的问题。少数民族学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性格中较多呈现自由的特性。结合我国近年来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所进行的观察,少数民族学生一般同本民族和本区域内部学生往来密切,在饮食上多以民族饮食为主,与汉族等学生在饮食习惯、社交习惯等方面呈现出较大差别。

(二)学习特征

少数民族学生的求知欲较强,这是其在思想特征方面的长处。但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传统的基础教育发展程度较沿海地区及其他中部地区有所差异,该方面特征在内陆少数民族聚居区中体现更为显著,尤其是具有少数民族语言的区域。其在数学、物理等基础教育方面相对薄弱,在普通话语文以及英语等学科上更是呈现弱势,这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高校课程时面临较大困难,对其高等教育阶段适应性造成了一定阻碍。

(三)思想习惯

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与我国一般性汉族聚居区及杂居区存在差异性。少数民族学生多自尊心较强,内心相对敏感,对民族问题也具有较高敏感性。民族以及传统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因素相互关联,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思想习惯上与汉族学生呈现较大差别。

(四)心理状态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校中基于生活环境的陌生以及思想和民族习惯与内地学生的差别,其时常存在心理脆弱、敏感以及焦虑等问题,较大的心理压力是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共性因素,这也是少数民族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

(五)就业选择

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中往往倾向于选择回生源地就业。但是,少数民族学生往往着眼于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区域中心大城市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工作,而对于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及其他小城市就业则呈现出较低意愿。

基于以上特征,少数民族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面临着基于学习、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的诸多困难。高校相关人员在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提高阶段性教育适应程度的过程中,应当着眼于上述问题进行系统性引导,并营造舒适的外部环境,降低少数民族学生在学生生活中的阻力。以下将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中呈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将此作为提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策略的依据。

二、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中呈现的问题

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中所呈现的问题往往具有集中性,其呈现出的问题多与学生的民族化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及行为方式具有高度关联。深刻剖析少数民族学生在上述方面的问题,是提出针对性策略的重要前提。以下针对在少数民族学生在高等教育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提炼。

(一)少数民族学生管理针对性指导缺位

我国内地高校在进行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时,往往对于少数民族特征缺乏敏感性。民族工作是我国思想和道德建设的关键,但网络信息泛滥及媒体价值多元化发展,使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对该方面缺乏敏感度,对其充分引导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形成掣肘。例如高校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活动状况和思想动向缺乏把握,影响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管理的效率和程度[1]。

(二)思想政治教育弱化

思想政治教育是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关键性薄弱之处。内地高校自接收少数民族学生以来,其在教育管理方面做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多成绩。但目前大多局限于改善生活条件、提高学业水平、加强安全保卫等工作,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和民族认同教育开展偏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具有独立性和闭合性的高等教育重要构成单元,其与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脉相承的特征。但是,基于我国少数民族区学生在中学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的衔接特征,往往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衔接方面和基础性思想对接方面呈现断层现象。

从内在形成原因方面来看,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单薄,其对民族生活习惯和思想方式的高度保留使得其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单薄,无法与高等教育阶段具有深刻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内容方面的衔接和思想逻辑结构方面的融合。这就使得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呈现出适应困难。从高等教育院校在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来看,思想政治教师及辅导员等相关教育人员在少数民族学生入学后,着力对其生活的适应、学习生涯的适应、个人就业状况、个人思想状况进行全面引导和通盘塑造,极大的工作量使得少数民族管理教育人员无暇过多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得少数民族学生难以在短时间之内形成闭合且结构严谨的思想政治网络,进而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在少数民族学生中的影响相对弱化。

(三)精细指导有待提高

高等院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进行通盘管理和系统性的教育引导,结合生活、学习、思想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整体性关照。但是,由于语言、距离等客观原因,诸多工作呈现出细节渗透性不高、精细指导有待提升的问题。为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适应大学生活、提高综合素质,各高校均尝试制定并落实对口性帮扶措施,但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学习帮扶可谓杯水车薪[2]。从就业方面的精细化指导薄弱性来看,高等院校教师对少数民学生就业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就业传统缺乏认识性和深刻理解,加之就业指导教师对于少数民族语言、市场结构以及就业特征缺乏认识,其对少数民族学生所面临的现实就业困境往往难以实际正向引导 [3]。并且,我国当前缺乏标准化的高等院校教师规范培训提升机制,对于辅导员等与少数民族学生直接相关的管理人员更是缺乏深度的教育和基础性的引导,使得高等院校辅导员以及其他与少数民族学生指导和管理直接相关的人员缺乏精细化的操作规程及行为方法,其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引导、管理和教育往往流于形式。

以上薄弱之处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健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定向引导和管理水平过程中所不能忽视的内容。以下将结合上述薄弱之处和少数民族学生特征,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的对策。

三、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的对策

针对上文所阐述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中存在的问题和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特性,高校教师应当在以下方面提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性。

(一)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常态化管理机制

高等院校教师应当将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作为常态化的工作,建立一整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引导及管理机制,包含民族习惯、生活引导、学习指导、就业选择等多方面内容。高校辅导员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应当将思想政治引导、日常生活关怀以及就业辅导等相结合,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归属感的同时,不断引导其融入内地高校环境,丰富自身素質,建立师生的良性互动关系。与此同时,高等院校也应当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引导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在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可操作性,以流程化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模式提高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水平[4]。

(二)重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建设工作

基于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传统的价值观,以少数民族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目前我国在夯实民族学生教育机制方面的关键举措,更是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横向方面建立健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知识体系,在纵向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少数民族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充分掌握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不断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价值观的监督和引导,成为高校辅导员等政治教育管理人员在处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中应当秉持的思想基础,更是良性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基石。

(三)建立精细化教育管理培训机制

精细化的少数民族教育管理培训机制可提升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基础性教育管理水平,其建立在高等院校管理人员高度熟悉少数民族学生生活、学习、思想特征的基础上。营造具有高度渗透性、针对性和契合性的少数民族学生定点、定向教育管理机制,是提升高校教师及辅导员等相关人员对学生关怀性的必然。国家及地方教育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有针对性的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人员定期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将少数民族学生专门教育管理内容作为独立的培训线条,促进高校辅导员以及专职化少数民族教育管理人员提升该类学生教育管理的专业性,提高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精细化教育管理及引导水平。

(四)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习惯引导

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在生活方面关怀少数民族学生,应当不断尝试塑造良好氛围,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学生的交流水平,将塑造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和同学相处环境作为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归属感的途径[5]。生活习惯虽然属于学生个人特质,但基于生活习惯与少数民族学生个人学习成绩和个人成长息息相关,关注学生的生活习惯并对其进行良好而健康的引导,成为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在少数民族学生关怀、教育及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生活习惯包含方面极广,其包括但不限于学生交流习惯、语言习惯、饮食习惯等,管理人员在上述方面提高对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习惯的引导,可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高校环境的适应水平,这也是为学生在其他方面的高度适应和能力提升提供基础关怀的方面。

(五)推进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建设

制定少数民族人才战略和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是我国高校在就业方面提高对学生关注度的尝试。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在就业选择和职业规划方面的单一性,可设立少数民族学生对口教育实习发展机制,扩充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选择方向,提高其对于多元化职业途径的认知水平。同时,高校也可尝试与有合作关系的大型企业建立少数民族学生推荐机制,为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就业建立渠道,为有意愿居留内地的少数民族学生锻造自我实现路径,提高少数民族学生为内地贡献力量的水平。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我国高校在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方面的薄弱领域,并尝试从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常态化管理机制,重视学生思想建设工作,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习惯引导以及推进少数民族人才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水平的对策。在以上对策的作用下,少数民族学生可较快融入内地高校环境,建立少数民族学生与内地高校学生的良性互动机制,并为内地探索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与教育管理路径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彬.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38):180-181.

[2]玉素甫艾力·阿巴斯.内地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35):102-103.

[3]刘军.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8(18):38-42.

[4]李明,梅冬梅,何吴明.内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整合与心理健康-自我认同的调节作用[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1):92-96.

[5]王妤.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7.

作者简介:李佳(1991-),女,黑龙江方正人,哈尔滨工程大学少数民族辅导员,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学前教育是中国教育的起始阶段,中国学生往往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始自己的学习之路。目前学前教育融合信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教育,信息技术,

引言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交通,思想和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他们的学前教育发展速度很慢,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在较早的年龄里没有办法及时接触到新的信息技术教育,这种情况不仅很容易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与社会脱节,而且不利于他们未来的成长。相比较于其它民族的儿童,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接受的教育程度较低。

一、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存在的弊端

1.1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教育闭塞

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民族是汉族,汉族和其它民族主要生活在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城市较为普遍,这片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速度较快,所以生活在这片地区的儿童很早就能接受先进的学前信息教育,他们从出生就可以接触到先进的电子产品,其家庭成员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力。相比较于少数地区的儿童,他们具备较好的学前信息教育环境。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而言,她们们天生缺乏接受些先进的学前信息教育的机会,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造成的。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都分布在一些乡村或高山地区,这些地区大都与外界隔绝,外界的各种信息很难及时的传递到这些地区。并且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整体的思想和教育环境都比较的闭塞。比如,在很多少数民族的家长看来,儿童不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直接越过学前教育接触小学教育即可,他们更倾向于让孩子接受一定的基础教育以后,尽早进入社会工作,养家糊口。

1.2缺乏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教师

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十分匮乏,我国很多师范生毕业以后都更倾向于选择前往一些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很难吸引到优秀的教师。长此以往,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力量会变得越来越匮乏,他们的教师大都由本民族一些知识比较丰富的人员充当。但是这些人员并没有专业的教育教学知识,所以他们的教育方法并不科学,教学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学生学到的知识十分的有限。

1.3学前教育方式远远落后于其它民族

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不重视学前教育,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方式远远落后于其它多数民族。这些现象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十分少,很多少数民族家庭不愿意让孩子去上幼儿园,他们认为学生上幼儿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会为家庭造成一个很大的压力,不如让孩子直接上小学,这样的话既节省了学费开支,孩子也接受了一定的教育。

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融合信息教育的手段

2.1通过一定的宣传方式,鼓励少数民族地区接受信息教育

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应该通过一定的宣传方式,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封闭的教育思想,鼓励他们勇敢的迈开一步,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接受先进的学前信息教育。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能够在黄金年龄接受一定的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有利于他们努力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而且也能够及时的了解中国的发展状况。国家可以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一些免费的幼儿园,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家庭能够节省一笔学费开支。同时国家需要不断的采用各种方式,让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员了解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好处,从思想上慢慢的改观。

2.2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信息技术基础建设

国家应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国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加大财政投入,投资建设幼儿园,确保每一个幼儿园都有配套的信息技术教学设施和教室。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保证各片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经济水平有所提高,每家每户都有能力购买一定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电子设备,儿童能够及时接触到基础的信息技术设备。三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应该融合技术教育,变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2.3为少数民族地区分配一定数量的学前信息教育专业教师

国家应该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且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待遇标准,解决少数民族教师的生存难题。国家也可以出台一定的教育政策,鼓励我国优秀师范生毕业以后前往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支教,完成规定的支教年限以后,国家可以给予编制转正的奖励。尤其是学前信息教育专业教师,国家可以给予另外的优待措施,对于这些专业的教师,国家首先要给予一定的培养,然后鼓励他们前往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教学,对于努力完成国家教育要求的教师,国家可以给予这些教师足够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三、结束语

因为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学前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备,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題。为了彰显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重视和教育公平,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都应该适当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骁,欧阳上风,王一阳.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的信息教育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120.

[2]梁荣相,刘敏涛,高晓东.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的信息教育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8):41.

[3]马婉红杨志文,肖文杰.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专业的信息教育的探究[J].农家参谋,2020(15):100.

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龙沙万里戍楼空,斑点离离塞草红。

六十四屯遗迹在,何人光复大江东?

曾渡雄俄十万兵,沿江布阵势纵横。

无端一夜萧萧雨,疑是当年饮马声。

黑龙江上又秋风,漫说当年汗马功。

多少兴亡多少恨,浪花淘尽几英雄。

飒飒西风卷暮涛,大江西畔好亭桡。

至今凭吊浮尸处,犹说红羊劫未消。

这一组脍炙人口、耳熟能详、流传甚广,充满着强烈爱国主义思想的边塞诗篇,在40年前我刚刚涉猎黑龙江地方史的时候,便映入了我的眼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开始我并没有理会作者是谁,只是常常被诗人的爱国激情所感化和打动。

然而读书之余,特别是从事地方志工作以来,发现该诗竟然出现了三个作者的名字。一说是边瑾;二说是琢如;三说是曾任瑷珲副都统的姚福。而且诗的题目均作《龙江吟》。我想一组诗绝对不可能有三个作者,然而要考证诗的作者究竟是谁,必须了解诗的内容。只要一看组诗的内容,便可以清楚地知道《龙江吟》写的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庚子俄难”沙俄侵略者血洗海兰泡、火烧大黑河屯,将江东六十四屯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强行赶至黑龙江中残酷杀害的历史,我想它肯定与瑷珲有关。于是带着疑问,详细查阅了民国九年《瑷珲县志》卷十二《艺文志》,得知此诗确为边瑾所作。《艺文志》中全文收录了这四首诗,诗的落款清楚地写道:“右诗呈琢如仁兄一粲并希削正。弟边瑾未订稿。”于是我写了一篇《对〈龙江吟〉一诗作者的考证》的文章发表在《黑龙江档案》1997年第3期上。1998年夏我第一次来到黑河,登临瑷珲古城,参观了瑷珲历史陈列馆,发现展览中仍然把《龙江吟》误作姚福所作。当时我便向解说员说明作者不是姚福,而是边瑾,不知后来是否及时更正。

2015年我偶然间在互联网中惊奇地发现,当年4月黑河历史学者刘城、刘东龙、盖玉玲等人经过多年的不懈搜寻、追索,终于与边瑾长孙边洪涛、重孙女边薇取得了联系,获得了边瑾的孤本诗集《龙沙吟》的稿本复印件。全书为小楷书写,共收录边瑾诗作32题63首,而所说的《龙江吟》四首就赫然收录其中,只不过所说的《龙江吟》组诗在稿本诗集中标题却为《龙沙吟》。整部诗稿名称,仍以《龙沙吟》命名,足见边瑾对这部诗集的重视程度。

《龙沙吟》稿本回归到诗集创作和诞生的发源地瑷珲,回归到黑龙江,终于免去沧海失珠之憾。无论从文献价值、史料价值、学术价值来看,《龙沙吟》都是一部反映和记述瑷珲历史、黑龙江历史的重要文献,同时也是一部难得的爱国主义教材。可以说,黑河历史学者为瑷珲历史文化和黑龙江历史文化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龙沙”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班超传》赞曰:“坦步葱雪,咫尺龙沙。”章怀太子注曰:“谓葱岭、雪山,龙堆、沙漠也。”以后诸家皆认为“龙沙”在西不在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龙沙纪略》的命名说得非常清楚:“始误以龙沙为一地,而诗家遂沿为塞外之通称。式济记东北事,而以‘龙沙’为书名,盖沿用旧文之故。”在方式济的笔下龙沙则指东北地区,后来逐渐指黑龙江地区。作者用“龙沙”命名诗集而未用“龙江”命名,可以看出边瑾心中有着更深刻的政治含义,笔下彰显着更深远的历史视野。

据相关资料记载和边瑾长孙边洪涛介绍,边瑾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在河北任丘一个名门望族之家。边家,自明清以来科第不断,绵延数世,名人辈出,故顺天乡试有“无边不开榜”之谣,时人将边氏比之为“六朝王谢”,其声誉之隆可见一斑。在明清时代任丘历史上的边、李、刘、高、郭、舒、闵、谢八大家族中,“边”姓排名第一位,边瑾正是出生于这样的诗书礼仪之家。边瑾曾叔祖边毓仑为晚清秀才,曾任奉天盐厘。受家风陶熏,他自幼苦读诗书,青年时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尤擅诗词。另外边瑾的表叔任丘诗坛领袖李子仁也对其诗词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他的提携下,边瑾诗艺大有长进。边瑾生活的年代恰逢清末民初社会交替、事态纷繁之际,但他却勤苦好学,博闻强记,文采出众,并在北京学过满文,这为其后来在瑷珲从事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约在民国四年(1915年),边瑾与其岳父周岱龄及两个弟弟来到瑷珲从事教育工作。是年,库玛尔路鄂伦春第一小学校成立,小学设在宏户图屯(今锦河农场新华林场附近),劝学员为鄂伦春族佐领吴来忠,共有学生30人。民国五年,边瑾被黑龙江镇安右将军督理黑龙江军务兼巡按使朱庆澜聘为小学校长。边瑾任校长后,从基础的汉、满文化入手,积极组织开展鄂伦春启蒙教育,使鄂伦春人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升。民国六年(1917年),呼玛尔路协领徐希廉在查阅宏户图小学时,对办学非常满意,赞赏道:“其校长边瑾教授有功,鄂民同声赞美,而学生均渐进步,汉语亦多通晓,揆其化道鄂民之法,果宜先从教育入手。”并云:“此番到山挨名考究,颇有进益,其愚钝者固有,而聪明者实居多数,当经宣讲上峰之德意,国家之培植,再三勉励,用心向学,莫不踊跃遵聆。”后来边瑾还担任过瑷珲高等小学校校长。边瑾在瑷珲工作生活达10年之久,为发展黑龙江边疆少数民族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边瑾卒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终年51岁。

边瑾在瑷珲从教之余,不但熟悉了瑷珲的山川风物、民族风情,更熟悉了瑷珲的人文历史,同时他还与地方官吏、文人墨客,以及鄂伦春少数民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满怀着家国情怀,深深地爱上了瑷珲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山水人文都给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倾注了无限的深情。《龙沙吟》整部诗稿都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弥漫着神奇的边风塞月,展现了鲜明的民俗风情画卷,凝聚着深厚的亲情友情。

可以毫不吝啬地说,边瑾是继流人吴兆骞之后流寓黑龙江的又一位杰出的边塞诗人、爱国诗人。

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贯穿始终。边瑾的爱国主义思想,首先要体现在《龙沙吟》4首组诗上。“六十四屯遗迹在,何人光复大江东”何等的情怀?这不仅是诗人的家国情怀,更是每个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爱国之情。《中俄瑷珲条约》签订之后,我们失去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之后,我们又失去了乌苏里江以北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虽然如此,江东六十四屯却始终是我们的领土,条约清清楚楚地规定允许中国人在此永久居住。为此瑷珲副都统姚福,以及历届黑龙江守土大员,乃至北洋政府都念念不忘江东六十四屯这块中华故土,从上到下索归之声不绝于耳。然而终因国力悬殊,未能如愿,留下千古遗恨。所以诗人发出了“六十四屯遗迹在,何人光复大江东”“多少兴亡多少很,浪花涛尽几英雄”的无限感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沙俄侵略者血洗海兰泡之后,又将居住在江东六十四屯中无辜的中国居民强行赶走,逐入黑龙江中,一时“骸骨漂溢,蔽满江洋”,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江东六十四屯惨案”。与此同时,还火烧了大黑河屯,焚毁瑷珲古城。“至今凭吊浮尸处,犹说红羊劫未消”正是对沙俄侵略者残暴罪行的深刻揭露,可以说是字字血,声声泪。这4首诗在40年前就深深地打动了我,影响了我。为此我曾先后写下了《黑水吟》45首。其中直接涉及和反映瑷珲历史的诗歌就有《瑷珲怀古》等诗歌12首。

《龙沙吟》诗稿中还有一首古风,名曰《登盘山绝顶望黑龙江作》,其中“六十四屯在襟带,逶迤控引江之皋。气概雄奇有如此,浪花淘尽几英豪……谁挽狂澜作砥柱,人心已溺何滔滔。我今来吊浮尸处,腥风血雨空飘摇。”这一段,几乎与4首《龙沙吟》一脉相承,异曲同工,堪称痛悼“庚子俄难”的姊妹篇。边瑾的诗作,仿佛警钟长鸣,荡人心扉,语重情深地告诉我们绝不要忘记被人抢占而丢失的领土,不要忘记受人欺辱的历史。然而诗人也对眼前人心沉溺,无人能做中流砥柱来力挽狂澜收复失地而感到悲哀。此时,孤独的诗人只能自己走到黑龙江边,凭吊当年无辜被沙俄残害致死仍在腥风血雨中独自飘摇的亡魂。“最是伤心流泪处,几人还记旧河山?”(拙作《北极村远望》)历史如此,现时又何尝不是如此。

神奇的边风塞月凝聚全篇。瑷珲地处祖国边陲,碧水绵长,山林稠密,芳草萋萋,风光旖旎,途遥路远,云高谷低。边瑾在瑷珲期间写下了不少描绘边风塞月的秀美诗篇。“蹄碎踏残黄叶路,鞭摇直入白云围。烟迷野径人踪罕,树老岩鸟道稀。”(《和洪象臣途中即事原韵》)描写的是深秋瑷珲山路上的凄美景象。黄叶、白云、烟霭、老树、野径、岩,一起进入诗人的眼底,借景抒情,颇耐人品味。夏季雨后的栖林岗则是“山南山北乱莺啼,斑点岚蒸雨后。晴翠晕含斜照远,湿云浓压数峰低。花开万树迷空谷,柳拂千条掩画溪。揽辔停鞭遥望处,栖林岗畔草萋萋。”(《雨后过栖林岗》)雨后的青山,莺声啼乱,斑点离离,岚气蒸腾,万物呈秀;斜阳点翠,云重峰低,花开万树,绿柳轻拂,掩映画溪。此时诗人挽住马缰,遥望芳草萋萋的栖林岗,顿觉心旷神怡。此诗颇有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韵味。描写鄂伦春狩猎之所的《过盘山沟》:“绕过盘山一径斜,小桥西畔有人家。层峦直接栖林地,红粉盈坡芍药花。”清新淡雅,隽永温和,犹如一幅水墨点染的风景小品映现在眼前,亦有杜牧《山行》的风韵。

描写瑷珲及黑河风光的诗篇还有一些,或轻柔细腻,或苍凉高远,或如诗如画。“冰镜辉腾万丈光,楼台倒影入池塘。波侵细柳连云绿,风皱晴苹带露香。”这首《夜月泛舟海兰泡》是对黑河一处公园夜景的描写,安谧恬静,颇有清风明月入吟怀的感觉。而《松树沟早发》则是另一番景象:“星河耿耿朔风凄,野店初闻唱晓鸡。更鼓敲残霜信冷,吟鞭缫断月光低。半山积雪留鸿爪,一路疏烟送马蹄。行过岩回首望,千林雾凇晓烟迷。”此诗化解和演绎了温庭筠的“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再看《暮秋小园即景》:“秋光点缀小园东,落落疏篱夺画工。薤叶嶙峋凌宿爽,豆花零落怯西风。秋菘冒雨千畦绿,山果经霜万棵红。好是雨余新霁后,几株老树晚烟笼。”小园秋光,色彩鲜明,丽如画,诗境明快清爽。

鲜明的民俗风情画卷一展鄂伦春风姿。由于边瑾在瑷珲期间,主要从事鄂伦春少数民族教育,多年生活在鄂伦春族聚集区,所以特别熟悉鄂伦春人的生活习惯、风土民情,写下了很多描写鄂伦春人民生产、生活,包括服饰、装束、饮食、居住、生育、祭祀、医病、狩猎、耕种等内容的诗歌,如《鄂伦春纪事诗五十韵》《鄂伦春竹枝词》8首,以及《观猎》等诗篇。《鄂伦春纪事诗五十韵》为一韵到底的五言排律,“放眼栖林界,风情异故乡。俗犹遗太古,人尚溯羲皇。遇冷茅为屋,充饥肉作粮……逐鹿荒烟外,栖身积雪旁……柳眠新翡翠,花睡野鸳鸯。老妪能驱鬼,雏姬学弄璋。室有皮千束,窗无纸半张……”音韵铿锵,生动形象,如行云流水,鄂伦春人的生活习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在《观猎》诗作中还记述了“桦岭秋高野兽肥,匆匆猎马去如飞,半山红树斜阳外,喜见双童搏虎归”的史实。叙述的是鄂伦春小学学生白连珠,年方十二,与其莫姓内弟一同出猎,共搏得一虎。十二岁的少年能和小伙伴一起猎虎,不要说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可能是罕见的。足见鄂伦春民族少年时期就骁勇善战,强悍无敌,训练有素,狩猎本领极强。

8首《鄂伦春竹枝词》更是惟妙惟肖地描写了鄂伦春人的生活习俗,仅举其四,我们便走进了鄂伦春人的生活中间。

第一首:“春回桦岭草如茵,联袂寻芳曲水滨。载得狍干兼鹿脯,也曾席地筵嘉宾。”写出了生活在山林里的鄂伦春人,每当春回桦岭、绿草如茵之际,便满载狍干鹿脯成群结队地来到曲水之滨,席地宴请嘉宾。

第二首:“初辟荒榛学种田,绿云隐隐雨如烟。归来饱饭黄昏后,醉卧桦阴枕石眠。”写出了过着一枪一马狩猎生活的鄂伦春人,已经榛莽初辟,开始学习耕作。耕云播雨归来,沐浴着夕阳,酒足饭饱之后,便在桦树林荫底下枕石而眠。

第三首:“山南山北绿重重,家住凌霄第一峰。十五女儿能试马,柳荫深处打飞龙。”优美的诗句赞美了生活在凌霄峰上、绿树丛中的十五岁鄂伦春少女就能骑马在山林深处打猎。

第四首:“不施粉黛不梳妆,闲采山花插鬓旁。镇日无言压狍线,为谁人做革衣裳。”写出了热爱生活爱美的鄂伦春妇女,尽管不施粉黛,不梳妆打扮,但却喜欢闲采山花,斜插鬓旁。不狩猎之时,常常从早到晚手以狍皮压线,缝制皮衣。

这几首竹枝词,通俗易懂,形象鲜明,活泼生动,情景交融,语言流畅,词句优美,脍炙人口。读者如饮清泉,如品香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厚的亲情友情凝聚于字里行间。生离死别,最易动情。《龙沙吟》诗稿中共有悼亡诗作3题11首,几乎占全部诗稿的1/5还多。边瑾原配妻子叶氏,一起生活七年,虽无子嗣,但却举案齐眉,感情甚笃。叶氏亡后,边瑾忆及吟笺凝韵、画稿传情、浅吟低唱、红袖添香的日子,伤痛万分,一气写下了《悼亡妻叶氏》七律6首。“压线每怜劳燕剪,拔钗曾为赎羊裘。无端惊断鸳鸯梦,冷落韶华十二周。”“彩丝谁绣鸳鸯枕,画稿空留蛱蝶图。无那尘缘容易绝,镜花水月两模糊。”“熏香染翰忆当年,学写丹青妙手传。一纸冷金描画稿,半钩冷月擘吟笺。”“罗衾不耐五更凉,谁惜潘郎鬓欲霜。雨冷风凄真落落,人间天上两茫茫。”如泣如诉,声声含泪,字字喋血。哀婉悲凉,绮丽凄美,颇具玉溪生遗风。边瑾对于重如恩师亲如亚父的表叔的逝世,也写下了4首悼亡诗:“应有残魂归月下,顿教老泪洒风前。嗟君一去无知己,空结三生翰墨缘。”“一旦玉楼人去远,千秋华表鹤来鸣……怕对秋窗残月夜。不堪啼断鹧鸪声。”“噩梦忽惊残月冷,吟魂应怯晓风寒……最是难忘他日约,论诗谁复主骚坛。”哀痛之情,难以自抑。人去楼空,孤鹤哀鸣,鹧鸪声断,衰草萋萋,泉路漫漫,知己诀别而去,苦雨凄风袭来,月残魂断,盟主席缺,诗坛韵冷。边瑾以哀景写哀辞,痛上加痛,读之,潸然泪下。

另外,民国十四年(1925年)随边瑾一起来瑷珲支教的岳父周岱龄先生病亡,在送其棺榇回归故里的路上,他还写下了两首七绝,其一云:“苍苍松柏夕阳村,浊酒临歧奠一樽。凄绝关山家万里,粘天衰草送归魂。”(《周岱龄外舅灵榇旋里》)此时,正所谓“苍松笼夕照,翠柏掩荒村。浊酒临歧路,关山送羁魂。边陲家万里,落叶总归根。”短短28字,情深意重,愁肠百结,哀切动人。

长亭送别,易赋好诗;灞桥折柳,多有佳作。诗稿中有几首送别诗作,颇值一读。送别时往往会触景生情,留下美好的祝愿。万紫千红的秋天送行,呈现出的是“细草微风双岸雨,青山红树一江秋”(《留别金琢如》)的绚丽景象,以此祝愿其“预期白露黄花节,重洗清樽话旧游”。山花烂漫的春天送别,则是“离亭柳换旗亭色,行帐风传画角声”(《送徐协领述之升北京副都统》)的动人场面,同时衷心祝愿友人“万里扶摇看直上,迢迢捧檄向燕京”。因归乡而离别老友,更是难舍难分。“酒醉旗亭日未醺,一声短笛惜离群。早知此日难为别,悔不当初不识君。”(《留别陈悦亭》)可以看出其深受唐代诗人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影响,三四两句更富有哲理,堪称佳句。

总之,《龙沙吟》诗稿中清词丽句横生,美篇佳什多多,深受唐诗浸淫和影响。其绝句或雄浑苍劲,慷慨悲凉,如《龙沙吟》4首;或隽永晓畅,形象生动,如《鄂伦春竹枝词》8首和《观猎》1篇。律诗则深沉细腻,婉曲幽深,情真意切,对仗工稳,语言优美,如悼亡、送别诸篇。

读罢《龙沙吟》,除了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外,更领略了中华优秀诗词的无穷魅力,接受了一次唐风宋韵的艺术熏陶。目前,刘城已将《龙沙吟》诗集点校注释完毕,将公开出版。我相信《龙沙吟》的发现与出版,一定会为瑷珲地方史、黑龙江边疆史、黑龙江文学史、鄂伦春民族风俗史等方面研究提供宝贵的文献资料,书写出佳篇华章。

上一篇:幼儿师范音乐课程改革论文范文下一篇:工程项目正常投产使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