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上册范文

2024-03-02

北师大版历史上册范文第1篇

教案序号:1 课题: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知道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知道《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和迁移。了解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要思想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毒品及其危害的文字、图片资料。

收集有关虎门销烟的信息,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初步了解香港问题的由来,对比香港被割让与香港回归。

设计“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用表格方式陈述历史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信念。

通过对虎门销烟的了解,认识到林则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学习他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刚正不阿、坦荡无私的品质。

通过对比150多年前香港被割让与1997年香港回归,认识到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感受到祖国今天的强大,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节历史课。经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中国古代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通过复习对上学期的内容进行简单回顾,并由此导入本课: 哪一位同学能将中国封建社会的朝代按顺序排列下来?(秦、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对于清朝通过电视我们许多同学都非常的熟悉,有哪位同学能将清朝皇帝的世系表排列出来?(表格形式——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而且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它不但经历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变,而且还遭受了外国殖民者的侵略。因此,学习清朝历史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来了解中国近代史上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去。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希望同学们能: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从历史中得到借鉴和经验。 【讲授新课】:(27分钟)

一、 导火索——林则徐虎门销烟: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①英国的发展:通过向学生简单介绍英国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英国对外扩张的

必然。由于英国最先适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建立了与近代化因素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君主立宪制;并进行了产业革命,使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使得英国在19世纪上半期成为头号工业强国。由于机器大生产效率很高,因此大量的工业产品需要倾销,而本国原料也难以满足机器大生产的需求。因此,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英国发展迫切需要的条件。

②中英贸易: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讲到的“中英贸易”,以及双方在贸易中所居的地位。从而为“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做好铺垫。早在乾隆时期英国就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希望可以打开中国巨大的市场。在最早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棉花和毛织品,中国则输出茶丝瓷器等。中国的商品在英国很受欢迎,供不应求;而英国的产品却在中国滞销。(问;你知道原因吗?——中国的闭关政策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决定的。)为了扭转贸易上的逆差,英国商人开始非法向中国输入可以牟取暴力的——鸦片。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启发学生通过讨论、自由发言的形式来了解: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得危害。问:你知道鸦片是什么吗?它有什么危害?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危害?

鸦片俗称大烟,原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由罂粟果内乳汁制成,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早在七八世纪,阿拉伯商人已经将它带入中国,但只为药用,不知吸食。后葡萄牙人曾向中国贩卖过鸦片,但数量有限。

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损害身心健康(吸食者达200多万人、十数省,有官员、绅士、幕僚、兵丁和太监。);吏治败坏,军队战斗力下降;白银大量外流(20年间流失1亿元以上,为流通总额的1/5),造成政府统治危机。 鸦片流毒对中国的危害让许多有识之士深感忧虑,他们上书给道光皇帝希望可以禁烟,但并为引起朝廷重视。后林则徐又上书道光帝,道光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问:为什么道光皇帝采纳了林则徐的禁烟请求?)

3、林则徐虎门销烟:

通过启发式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从而让学生认识林则徐,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①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福建侯官人。19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他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被史学界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问:林则徐到达广州后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和主张?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看出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措施有力:收缴鸦片、严惩贩运、虎门销烟。主张合理;不禁止中外正常贸易。可以看出林则徐禁烟坚定,而且有远见-不盲目排外。 ②虎门销烟:

引导学生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通过讲述激活课堂气氛,并进而指导学生对“虎门销烟”做出正确的评价。时间:1939年6月3—26日(共23天);地点:虎门海滩;鸦片量:110多万公斤;过程:15丈方池、盐卤、石灰、涵洞; 反映:中国百姓——扬眉吐气,外国商人——钦佩。

问:虎门销烟起到了一个什么作用?(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我们该如何评价领导了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通过提出一系列问题导入鸦片战争:虎门销烟损害了谁的利益?他们会善罢甘休吗?为什么?

二、经过和结果——中英《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经过:

①起因: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学生对于原因可以说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根本原因——保护鸦片贸易。除此之外,还要强调:在同清政府的交往中,英国人发现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及清朝官员的腐败、军队的废弛,因此不远万里发动战争。

②经过:指导学生通过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简单了解鸦片战争的经过,能正确认识鸦片战争的性质和中国战败的原因。

通过看图让学生找出:鸦片战争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年6月英舰队侵入广东海面战争爆发——1840年8月英舰队北上天津大沽口,英军提出割地、赔款、通商要求(问:英军提出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什么?——建立侵略据点、满足侵略要求、扩大侵略),道光帝将林则徐撤职查办;第二阶段:1841年1—6月,英军攻占香港岛并订立《广州和约》;第三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英军从广东海面北上南京,迫使清政府签署《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求和签定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结束。讨论:你能说出鸦片战争的性质吗?中国在这场战争中落败的原因是什么?(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等。)

2、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指导学生通过列表格的形式识记《南京条约》的内容和造成的影响,并了解英国人侵略中国的实质。 条款 主要内容 影响 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中国的领土完整糟破坏;

成为日后侵略中国的基地 中国社会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赔款 赔款2100万银元 中国人民负担大增;清政府财政吃紧

通商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指出:①香港岛并非香港地区。今天的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和新界;②1银元=0.72两白银,(2100万银元=1512万两白银) 思考:《南京条约》中中国的哪些主权遭到破坏?(领土、关税)中国社会原有的格局被打破,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魏源发奋编著《海国图志》:

1、新思想萌发的原因:

随着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求和以及屈辱和约的签定,中国人心目中的“天朝上国”的迷梦被打破。面对严峻的现实,一些爱国的知识分子开始睁眼看世界。因此,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探求西方知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以御外侮的新思潮。

2、魏源编著《海国图志》:

指导学生了解魏源,他是新思潮最杰出的代表。

通过设置下列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对《海国图志》的内容和作用有一个深层认识。问:《海国图志》是一部介绍什么的书?你能说出并解释其新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吗?你认为“师夷长技”能够“制夷”吗? 【小结】:(5分钟)

鸦片战争的烽烟使中国蒙受了羞辱,中国历史发生了转折。对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问:你能说出有哪些危害吗?(领土完整被破坏、主权受损害、白银外流、市场被强占、资源被掠夺、人民负担日益加重。)当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到鸦片战争在客观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变化。问:你能说一说有哪些积极变化吗?(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板书设计〗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一、虎门销烟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2.林则徐广州禁烟

虎门销烟

二、中英《南京条约》

1.中英鸦片战争

2.中英《南京条约》

割地:香港岛――领土完整遭破坏

赔款:2100万元――增加财政负担

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自然经济被解体

关税协定――丧失主权

三、魏源和《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练习】:(5分钟)

一、每课一得:“你知道什么是主权吗?”结合本课内容,通过学生阅读了解:何谓“主权”?

二、材料阅读:阅读材料后,结合本课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材料问题。

三、自我测评:答一答: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9月4日

教案序号: 2 课题: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中国东北、西北领土以及太平军痛打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基本史实。

在“清朝疆域图”上填充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的情况且结合教材中的地图、图表讲解有关史实,掌握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收集、整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有关资料,叙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说出圆明园残迹留给我们的启示。

收集太平军的故事和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史料,提高收集

历史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通过小组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共同解决问题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学会合作交流和共同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本课四目内容的学习,认识列强的侵略扩张是人类文明遭到破坏的重要原因,而中国人民面对侵略是英勇不屈的,从而培养爱国情感以及保护国家文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再现史实,体现“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的理念。

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其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通过复习提问上节课的重点知识导入本节课。 复习:《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导入:鸦片战争后,列强从中国获得了许多权益,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满足,中国的劫难仍在延续。 【讲授新课】:(27分钟)

二、 劫难——第二次鸦片战争:

首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并讨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和目的。让学生认识英法侵略者的丑恶嘴脸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性质。从而得出以下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国侵略者不满足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侵略权益而发动的又一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性质是一样的。

另外,让学生找一下两次鸦片战争的不同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英法联军。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⑴战争经过:指导学生通过辨析历史地图的方法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简单经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清线索,沿两条时间线索展开:

①1856年,联军炮轰广州,战争正式开始。——1858年,联军北上天津,清政府与其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英法联军借口换约闯入大沽口,被清军击退。

②1860年联军借换约受阻出兵,攻占大沽、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与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

⑵火烧圆明园: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这段惨痛的历史认清:英法侵略者的强盗嘴脸;另外一方面结合小字部分,让学生认清近代中国遭受列强欺辱的重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所以,通过以下层层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本目的学习。

问题:①圆明园是一座什么样的园林?(清代皇家园林,历经康熙到咸丰六代皇帝的修建。由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组成,以中国宫殿建筑为主,并仿江南四大名园和欧式建筑,园内收藏甚巨,被称为“万园之园”。) ②侵略者对它进行了怎样的抢掠?(学生通过小字了解。)

③为什么说圆明园的被毁是人类文明的一次浩劫?(圆明园集中外建筑、园林艺

术之大成,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圆明园内藏有珍宝文物和历代珍贵典籍,是人类文化宝库之一。)

④面对侵略者的野兽行为,清朝统治者又如何对待?(咸丰帝逃到承德,奕忻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

⑤通过“火烧圆明园”这个历史事件,你认为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英法侵略者的强盗嘴脸;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对于以上问题的解决,先让学生读书了解史实过程,然后采用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讨论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并对学生看法给予正确评价。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敢于阐述自己想法的勇气和能力。强调:《北京条约》的签订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

2、沙俄趁火打劫:

指导学生掌握“列表法”、“识别历史地图法”,来充分强调沙俄的趁火打劫。对此:

首先,借助《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让学生回忆历史上中俄之间一个平等的边界条约及其简单内容,以此来为沙俄侵占中国领土提供历史依据。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尼布楚条约》,它规定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广大领土都是中国的。

其次,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清政府既要面对英法侵略,又要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从而使沙俄在北方有可乘之机,对中国西北和东北的领土进行了大肆的蚕食。

然后,要求学生通过读书找出:“沙俄通过什么办法蚕食中国的土地”?采取先武力强占,然后通过威胁恫吓手段迫使清政府签约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对照《俄国割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和《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表》来了解沙俄割占了中国哪些领土?面积有多大?割占领土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现有面积的5/32;相当于

谈一谈:针对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的史实,谈一谈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殖民者的侵略性,也进一步体会国家软弱的危害性。 面对着深重的劫难,中国人民也在进行着不断的抗争。

二、抗争——太平天国起义和左宗棠收复新疆:

1、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面对着外来侵略日盛和清政府的日益腐败,1851年,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指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农民起义肩负着反封建和反侵略双重任务。起义军迅速攻占南京并建制,建太平天国,号太平军。面对日益壮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勾结洋人组成了“洋枪队”。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太平军痛打洋枪队”的史实。总结:地点——上海及其附近青浦、太仓,浙江慈溪;战果——缴获了大量武器,破敌营30多座,活捉副领队,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影响——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侵略者的威风。

2、左宗棠收复新疆:

⑴背景:要让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因战事结束而得到安宁。相反,侵略者的野心进一步大增,开始纷纷将魔爪深入中国边疆地区。对此: 首先,让学生了解当时的边疆危机,特别是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出:当时的新疆地区面临哪些危机?。 地区 危机

东南边疆: 日美侵略台湾; 西南地区: 英国非法入侵西藏;

西北地区: 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俄英支持阿古柏;俄国出兵侵占新疆。 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思考题让学生了解新疆重要的历史地位。思考:①新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蕴藏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160多万平方千米;有煤、石油、天然气)②为什么侵略者会将侵略的矛头对准新疆地区?(侵占中国的土地,掠夺丰富的矿产资源。)

最后,读书了解清政府对此的态度——举棋不定。左宗棠主张坚决收复新疆。让学生找出左宗棠此举的理由:新疆乃中国西北大门,若失则塞外无险可守,塞内险象环生。

⑵经过:对“左宗棠收复新疆”通过两个步骤让学生了解史实。

第一步:军事上,消灭阿古柏,收复新疆大部分。对此,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进行:①左宗棠采取什么样的战术打败了阿古柏?(“缓进急战”)②收复新疆大部分以后,左宗棠又采取了什么措施?(整军备战,准备进军伊犁。)

第二步:以军事为后盾,通过曾纪泽的外交谈判收回伊犁,从而完成整个新疆的收复。对此,通过也以下几个问题进行:①谈判伊始,俄国的态度怎样?(态度蛮横)②为什么后来俄国转变了态度,归还了伊犁?(左宗棠以武力做后盾,而且誓死收复伊犁——“抬棺出征”)③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④后来清政府有采纳了左宗棠的什么建议?有何意义?(1884年在新疆设行省。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和防务。)

⑶意义:指导学生结合课文自己归纳出“左宗棠收复新疆” 的意义,并对左宗棠进行一个正确的评价。左宗棠收复新疆保卫了中国的西北边疆,遏止了侵略者的进一步扩张,有效的维护了中国领土不受侵犯。 议一议:如何正确评价左宗棠? 【小结】:(3分钟)

鸦片战争后,侵略者并没有因《南京条约》的签订而停止侵略中国,清王朝也并没有因割地赔款而获得安宁,相反侵略者得寸进尺。 问:①侵略者又发动的一场战争叫什么?结束的标志是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②沙俄也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哪些地区的多少领土?(东北、西北;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③中国人民面对侵略采取了哪些抗争?(太平军痛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④收复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爱国将领?(左宗棠)

谈一谈: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

劫难: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沙俄趁火打劫(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抗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练习】:(10分钟)

一、每课一得:

通过学生阅读了解:哪一些东西可以称之为“文物”?

二、材料阅读:

阅读材料后,结合本课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材料问题。

三、自我测评: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左宗棠

痛击洋枪队 林则徐

收复新疆 太平军

虎门销烟

四、活动建议:

将本课的活动建议作为课后作业,也作为本学期第一次能力作业。

教学

备课时间:9月7日

教案序号:3 课题: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课型:多媒体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黄海海战、邓世昌、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狂朝的概况等基础知识;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说出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列举、图示等方法,去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全过程;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主要事迹及分析相关史实,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进而掌握如何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其本质的基本方法;同时,通过分析、对比等方式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对外扩张而一手挑起来的;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黄海海战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 如何理解《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提问简单复习上节课讲到的内容,并导入本节课。

复习:①火烧圆明园是在哪次侵略战争中发生的?是哪几个国家制造了这一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

②哪个国家趁火打劫,割占了中国多少领土?(沙俄;共计150多万平方千米)③收复新疆的是清朝哪一位爱国将领?左宗棠)

教师导入: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在古代一直是友好邻邦。但近代以来,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后,日本政府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并将其定为基本国策,由此积极对外扩张,先后侵略其近邻:中国的台湾和朝鲜,迫使朝鲜签订《江华条约》。1894年,又寻找借口,挑起了中日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这场战争对两国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讲授新课】:(27分钟)

一、 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1、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通过援引材料、列图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首先,展示援引材料:“全皇国为一大城,则若虾夷(北海道)、吕宋、台湾、满清、朝鲜、皆皇国之屏藩也。虾夷业已从事开拓,满清可交,朝鲜可伐,吕宋、台湾可唾手而得矣。” 这段材料反映了日本的意图和野心是什么?让学生了解:日本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确立的国策和发展方向。从而让学生理解:甲午中日战争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日本政府蓄谋已久的。 然后,利用多媒体图表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指出: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外扩张政策和蓄谋侵略中国的必然结果。

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由于“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一役,因此不可能突兀的讲述“黄海海战”。为了让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有完整的了解,所以,我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将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简单的连贯起来。当然,要重点强调“黄海海战”。

演示如下:

仓促应战 希望停调

避战自保

3、黄海海战:

作为甲午中日战争中最为关键的一役,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 ① 掌握海战的大体经过:通过多媒体再现当时的场面 图片,让学生对战役经过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展示:《黄海海战图》、《致远舰》、《吉野舰》、《致远舰部分官兵像》、《邓世昌》等图片帮助学生了解“黄海海战”。②能够通过学过的史实,对邓世昌等抵抗将领做出一个正确的评价。组织学生讨论:邓世昌的举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③思考:北洋舰队为什么会全军覆没?指出:黄海海战历时5个小时,日方首先退出战场。但北洋舰队却在李鸿章“避战自保”的方针下,躲进威海卫。从而丧失了黄海制海权,导致了北洋舰队后来全军覆没。据此,让学生来讨论上面的问题。

4、思考: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为什么会失败?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考虑:①从日本方面:蓄谋已久;②从清政府方面:政府的软弱、政策的失当。

二、《马关条约》:

指出: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日方扬言进攻北京。慈禧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赴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多媒体演示:《春帆楼》、《李鸿章》、《伊藤博文》、《签约表》。

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来了解《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它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展示如下:

李鸿章————————————-————伊藤博文

指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由于本目为小字部分不是重点。所以,我准备采取简单直观的演示方法向学生展示“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形势图”。

首先,向学生指出列强瓜分中国的背景: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突出特点;《马关条约》也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

然后,通过多媒体出示“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局图”。让学生通过读书了解:这幅《时局图》中的熊、狼、蛙、鹰、虎、太阳各表示着哪个国家?并用多媒体展示答案。并且让学生结合课本和图示说一说:这幅《时局图》展示了当时的什么现实状况?它有什么含义?

最后,教师总结后用多媒体展示《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表》,让学生更理性地理解“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并思考:列强瓜分中国会带来什么影响? 国别 割占或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 胶州湾 山东 俄 旅顺、大连 东北

法 广州湾 广东、广西、云南 英 新界、威海卫 长江流域 日 台湾、澎湖列岛 福建 美 门户开放政策 【小结】:(3分钟)

19世纪末期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瓜分中国狂潮的出现使中国民族的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救亡图存的探索。 【练习】:(5分钟)

一、每课一得:

阅读材料后,组织学生讨论:“甲午战争后中国的巨额赔款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材料阅读:

阅读材料后,结合本课内容,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材料问题。

三、自我测评:

1、邓世昌;

2、让学生制表完成。

四、目标检测: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9月10日

教案序号:4 课题: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民族危

机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了解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对比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华民族危机及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培养学生探究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由学生主讲、编“顺口溜”、动手设计“历次侵华战争、签订的条约及影响”的知识结构图等形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新理念,使学生“乐学”“善学”“会学”“巧学”。

运用图表,比较历次侵华战争,得出中国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侵略的史实。比较历次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得出中国人民遭受的灾难越来越深重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八国联军的暴行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处于弱势的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勿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 《辛丑条约》的影响;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首先引导学生复习:近代以来有哪些国家发动过侵略中国的战争?大规模的战争有哪几次?结果怎样?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英法俄日;三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然后导入新课:历史进入20世纪,中国的主权和国家尊严再一次遭到破坏。八国联军的侵华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也使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八国联军侵华借口——义和团:

首先,对于“八国联军”要让学生进行识记:“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因祸得福,美日依靠)。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八国联军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他们的借口是什么?”(列强在华掀起瓜分狂潮后,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侵略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其中以义和团运动最具代表性。因此,1900年八国借口义和团运动损害了他们的在华利益,发动了又一次的侵华战争。)

其次,对于“义和团”指导学生通过读书了解以下几个问题即可。①义和团是个什么组织?成员有哪些?(民间秘密组织、农民和手工业者;)②义和团的兴起原因是什么?(清末的阶级矛盾)③义和团的壮大原因是什么?(民族矛盾的激化)④它为什么要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在民族矛盾激化的情况下,被清政府利用。)⑤你认为应当如何看待在当时情况下的“义和团运动”。(它是一支比较松散、落后的团体,可以一时抵抗侵略,但最终要失败;但是,它体现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抵抗的巨大力量。)

2、八国联军侵华过程:

对于八国联军的侵华过程,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册从两个阶段来掌握。

第一阶段:从1900年6月发动战争到廊坊阻击战。侵略军人数:2000多人,西摩尔(英);进攻路线:大沽——天津——廊坊;中国人民的抗击:廊坊、杨村等地阻击战;结果:侵略军狼狈败回天津。

第二阶段:从1900年7月到8月攻陷北京。侵略军人数:2万人;进攻路线:天津——北京;结果:7月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原因:侵略军准备充分,在京各国使馆卫兵和传教士积极配合。中国人民的抗击:义和团和清军围困西什库教堂和外国使馆。

3、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暴行:

由于此部分为小字,所以,以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学为主。但需要学生掌握三方面:

①北京沦陷后,清朝统治者如何对待?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外逃西安,并在途中下达了对义和团的斩杀令,希望以此换取与侵略军的和谈。

②义和团的命运如何?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问:还有哪一次农民运动的命运和它相似?——太平天国运动;)

③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的暴行。对此教师首先指出:联军在攻陷北京后,在中南海设联军司令部,对北京实行各国分区占领,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天。然后指导学生在读书后找出:联军在北京犯下了哪些罪行?(从烧、杀、抢、掠几方面来引导学生。)

二、《辛丑条约》:

1、《辛丑条约》的签订:

要求学生掌握:条约签订的时间、代表和意义。(1901年9月;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国;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最终结果,而且条约的内容和影响都是空前绝后的。)

2、《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作为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列表格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同时训练学生列表格的能力。因此采用以下两个表格: ①《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条款 内容 影响

赔款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39年还清。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 增加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圈地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在内居住,各国派兵保护。 在使馆区的监控下,清政府的内政外交完全处于洋人的控制之下。

打击人民反抗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中国人民受到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清王朝成为洋人的朝廷。

军事 拆毁军事防线,允许列强派兵驻扎沿线要地。 中国在军事上也失去自主权。 指出:《辛丑条约》的签订影响深远。虽然这一条约没有割让领土、开放通商口岸等条款,但却提出设立军事据点和占领区等,表明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侵华的新特点,帝国主义全面掠夺的本质也暴露无遗,清王朝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这一条约的签订,也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②比较:《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签订

国家 中与俄英法美日意德奥等国 中英 中日

赔款 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2100万银元 2亿两白银

土地 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 割占香港岛 割占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 其他 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军事防线,允许列强派兵驻扎沿线要地。 五口通商(沪厦福宁广)、协商进出口货物税款; 通商(沙市、重庆、苏、杭);

在通商口岸设厂

影响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主权开始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总结: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和外交上,《辛丑条约》对中国的损害较之以前的不平等条约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思考、讨论:“为什么说《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小结】:(3分钟)

进入20世纪后,新世纪的曙光并没有给中国人民带来丝毫喜悦,相反,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古老的中华民族陷入灾难的深渊,虽然有义和团和部分清军的抵抗,但由于封建制度落后于资本主义制度、清政府的腐败等原因,这种弱势中的反抗还是失败了,清王朝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代理人。中国怎样才能不受外辱?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在积极的搜寻救国之路。 〖板书设计〗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借口

义和团运动

过程

廊坊、杨村阻击战

围攻外国使馆、教堂

暴行

结果

《辛丑条约》1901年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练习】:(9分钟)

一、每课一得:

让学生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定义。

二、材料阅读:

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时局图》;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社会状况;《辛丑条约》。

三、自我测评:

条约名称 签订国家 割占领土 赔款数目 《南京条约》 中英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马关条约》 中日 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 2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 中俄英法美日意德奥等国

4.5亿两白银

四、目标检测: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9月15日

教案序号:5 课题:第5课

画地图 讲历史――学习与探究之一

课型:活动课

〖活动说明〗

本课的活动内容是“画地图,讲历史”,重点是学习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和利用地图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既需要具有历史、地理、美术和文学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又需要动手、动口、动脑,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比较分析、实际操作、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理想途径。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绘制“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了解绘制历史地图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通过观察、分析所绘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了解西方列强一步步入侵中国的基本状况和近代中国领土疆域的大致变化情况,培养运用地图信息分析、比较、归纳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3.通过这一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激活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的存储,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尝试相关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性活动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1.下发有关绘制历史地图方法的资料,对学生进行课前培训。

2.班级学生自然分组,分成四个组。

3.设计本次活动的子课题,各组抽签决定自己的活动主题。

4.设计活动说明,并在一周前发给学生,为这次的活动提供指导。

5.为学生提供适合的网站和书籍,指导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阅自己需要的材料。

6.选出一名主持人,八名评委;设计并下发课堂评价表。

7.设计“学生活动过程心理体验问卷”调查表。

学生准备

1.熟悉教科书中有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课文和地图。

2.识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香港地图。

3.搜集并阅读有关介绍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知识读物,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

4.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历史资料。

5.准备一张较大的纸和三四支颜色不同的笔,绘制地图。 〖活动过程〗

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将这次活动课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活动总动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交代活动探究课的内容。

二、下发教师设计的“活动说明”,“互评自评统计表”,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建议。看看有没有更感兴趣的子课题和更合理的评价方式。

教师设计的“活动说明”如下:“画地图讲历史”活动说明

我们在历史学习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地理名词。从一般意义上来说,这些名词也就是个代号,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这些词一旦和历史事件联系起来,就拥有了非同寻常的内涵。这名字可能因为繁荣、强盛、恢弘使人倍感振奋,也可

能因为被占领、被屠杀、被焚烧而感到屈辱和心痛。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集小组的智慧,汇班级的资源,绘制一张“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并根据以前学过的内容,通过城市的变迁,说一说19世纪40年代以后在西方列强侵略下,中国主权受损、山河支离破碎的情况。

活动主题

画地图,讲历史

子课题:

1.辉煌与沧桑――历史名城南京。

2.领土的沦丧。

3.不屈的民族。

4.归来吧,香港。 〖活动准备〗

1.熟悉教科书中有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课文和地图。

2.识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鸦片战争前清朝疆域图,香港政区图。

3.搜集并阅读有关介绍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知识读物,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

各组根据抽签情况分别完成以下任务:

1.在地图上标注南京,搜集有关南京的资料,展示南京历史上的辉煌与近代的屈辱。

2.根据课文中介绍的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内容,在地图上标注沙俄强占中国领土的大致地理位置和主要条约的名称;在地图上分别标出历次侵略战争后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谈一谈外国侵略者是如何从沿海向内地渗透,逐步加深中国的危机的。

3.标出在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地点和爱国官兵英勇抵抗的地点,介绍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

4.绘制香港地图,根据《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图上标注每次条约中割让的部分,搜集香港回归的有关资料,介绍香港的回归历程。

成果展示

将本组搜集的材料汇集到一起,最后形成汇报文本,向全班同学展示。

分组,每组选组长1人,抽签决定本组的研究课题。

组长进行本组人事安排。汇报人1人,评委2人,资料搜集者5人,资料汇总2人。

各组讨论本组活动方式,预计将遇到的困难,提出问题并解决。

各组如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就提出来,全班同学群策群力,共同解决,为其他组出谋划策。

教师指导

1.“辉煌与沧桑”小组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南京的发展史。在他们的活动主题下又可分为两个活动板块:一是南京的辉煌。可以从南京的兴起开始入手,结合南京的地理位置谈南京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如六朝古都、历史名人、文化的兴盛等。二是南京的屈辱,选择南京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幕。如《南京条约》、南京大屠杀等。突出一个主题,即从南京的历史看中国的兴衰。通过搜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思考,让他们在众多的资料中捕捉历史发展的主线索,也可

通过导游或演讲的方式来进行。

2.“领土的沦丧”小组。这一组的活动主题是: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丧失主权、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从各个不平等条约入手,可用小组竞赛或其他方式,可由其他同学谈条约的内容,小组成员在地图上标注,逐步显示外国侵略势力一步步由沿海渗透到内地,民族危机逐步加深,并通过这一过程使大家明确中国近代没落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利用地图,逐步分析这些开放口岸的地理位置及政治、经济意义,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读取有用的历史信息,懂得历史的发展要依托一定的地理环境,培养运用地图信息分析、比较、归纳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由于这一小组的内容庞杂,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合理的分工合作,让他们在众多的材料中捕捉有用的信息。通过详实的文献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搜集与重新整合,用自己的视角探索一段衰败屈辱的历史。

3.“不屈的民族”小组。这一组的活动主题是通过介绍在外国侵略过程中中国人民自发的反抗所展示出的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可搜集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自发的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在地图上标注地点,详细介绍其中一或二件英雄事迹。最后要指出,这种反抗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行为,而是群众性的、大规模的。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也可以用小品表演的方式。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感受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和强烈的爱国精神。而清政府的妥协屈服、丧权辱国,进一步证实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同时通过搜集和组织材料的过程,使学生强化搜集、组织、处理材料的能力,并加强协调合作。

4.“归来吧,游子”小组。他们的任务是通过香港的主权所有、无奈的离去、百年回归反映中国从衰落到重新兴起的艰难里程。通过这一组的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感受如今祖国的强大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并认识到祖国的强大和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而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搜集到的历史资料与相关的史实,进行归纳概括,同时还能有助于学生认识到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必然联系,更让学生意识到分工合作、共同探讨的必要。

第二课时:成果展示

1.每组活动时间限制在6分钟,预计共25分钟。

2.各组代表在主持人的安排下分别汇报本组的研究成果。除充分运用自己绘制的地图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本组搜集到地图上无法展示的但有利于说明本组观点的材料展示出来。汇报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小品表演、导游、辩论会、演讲等形式。

3.课堂评价。

下发“小组自评互评统计表”。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9月20日

教案序号: 6 课题: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课型:多媒体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对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史的了解,帮助学生体验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难。 ○2通过对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民族实业家张謇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历史人物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我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学习张謇和詹天佑施己惭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从“‘自强’到‘求富’” 、“状元实业家”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可重点介绍。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首先引导学生复习第一单元学过的知识:

①近代以来有哪些国家发动过侵略中国的战争?(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②大规模的战争有哪几次?结果怎样?(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以中国的失败告终。) ③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然后导入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劫难,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寻求中国的变革。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中国的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为维新派实行变法革新,革命派实施武装斗争、推翻帝制,先进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起到了决定作用。 【讲授新课】:(28分钟)

板书设计展示:

一、洋务派——从“自强”到“求富”(重点):

1、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概念: 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洋务派及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指出: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发生了分化。一些进步官员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治国措施必须加以革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

然后,多媒体展示《洋务运动兴起表》,让学生通过读书填表。

洋务运动的兴起 代表

人物 中央官员 恭亲王——奕忻

地方官员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主张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口号 “师夷长技”

目的 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维护满清王潮统治。(本质)

注:多媒体展示代表人物的画像。

2、洋务运动的内容:

对于洋务运动的内容,通过两个时期——早期、后期,来进行介绍。为了更好的加深学生的理解,因此,多媒体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读书后来完成。 展示:《洋务运动发展过程表》。注: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图片。

早期 后期

口号 “自强” “求富”

行动 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筹建新式陆海军 创办民用工业 表现 ①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 ②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成立福州船政局。

③筹建了北洋、南洋和附件三支海军。 ①李鸿章创办了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企业;

②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等企业。

二、洋务派——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

1、轮船、铁路与电报业的出现: 指出:通过《洋务运动发展过程表》,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由于军事工业的兴建带动了民用工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发展最为迅速和突出的民用部门是:交通和通讯事业。

多媒体展示:《洋务运动中民用工业发展表》,指导学生通过读书归纳完成。注: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图片。

兴起原因 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作用

配合军事工业的发展需要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上海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扩张

1880年 电报局 李鸿章 天津

1893年 唐胥铁路

唐山

2、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难点):

由于这一内容是本科的难点,而且对于初中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因此,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洋务运动能使中国自强、求富吗?”然后,联系前面相关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最后,通过列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 多媒体展示:《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消极作用 洋务运动这种革新是基于统治阶层内部的,只是统治阶层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采取的,故而是很不彻底的,很保守的。其“自强”和“求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军队的战斗力,以便更好的镇压人民的反抗、抵御外国侵略,使统治得以巩固。

积极作用 它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促其形成、发展的作用。在洋务运动的带动下,中国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出现并壮大,军队战斗力大大加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势力的经济入侵。而且代表着新生产力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客观上瓦解了封建生产关系;同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也开始传播,因此洋务运动间接的推进了中国革命。

三、爱国知识分子——状元实业家(重点):

1、代表人物——张謇:

首先,介绍爱国知识分子创设实业的背景。提出问题:哪一个不平等条约首先提出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内地设厂?(《马关条约》)指出: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

外国资本直接在中国内地设厂开矿,进行经济掠夺。为了抗拒外国资本入侵,为了解决国家的危难和富国强民,以张謇为代表的部分官僚、地主、商人决心自己创办民用事业。

然后,多媒体展示张謇图片,并介绍其相关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个人品德教育。。(1894年,清朝的科举状元,放弃仕途,创办大生纱厂。)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评价:“你如何看待张謇放弃仕途,兴办实业?”(以张謇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始终站在救国救民斗争的最前列。他们兴办实业以求振兴中华,为此甘愿牺牲个人利益,放弃仕途。这充分体现了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大义。)

2、爱国实业家兴办实业的艰难: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兴办实业是非常艰难的。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因为他们要遭受封建势力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双重压迫。)因此,在中国兴办民族工业是一个异常艰辛曲折的过程,但是我们爱国的民族资本家为了实业救国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如果说以张謇为代表的民族资本家为了民族大义牺牲了个人利益,体现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那詹天佑则在科技创新上掌了中国人的志气,振奋了民族精神。

四、爱国知识分子——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1、詹天佑:

首先,介绍当时的背景:一直以来,中国各条铁路干线都是由外国人设计并承建的。所以,对于要在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特殊地段上修建铁路,外国人认为是十分困难的,而中国人自己修建更是不可能的。多媒体展示一段相关材料:“对京张铁路的臆测”。

然后, 多媒体展示:詹天佑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和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詹天佑”,并说出:詹天佑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不迷信权威、勇于挑战困难、大胆创新设计。)

2、京张铁路:多媒体展示:京张铁路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说一说:这条铁路的诞生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小结】:(3分钟)

自洋务运动开展以来,中国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近代工业的兴起,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面貌,涌现出了张謇、詹天佑等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中国近代化的道路虽步履维艰,但前途是光明的。 【练习】:(6分钟)

一、每课一得:

在进行新课前首先让学生阅读“每课一得” ,了解“什么是近代工业”。

二、自我测评:

1、 ①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 兴起原因 时间 企业 名称 创办人 地点 作用 学习西方 先进生产 技术,制造 枪炮,增强

国防力量。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上海 引进西方先进技 术,增强了国防力

量,培养了近代科 技人才,促成了中 国近代工业兴起。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福州

②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兴起原因 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作用

配合军事工业的发展需要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上海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扩张

1880年 电报局 李鸿章 天津

1893年 唐胥铁路

唐山

2、 ①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后发展成为棉纺织企业; ②詹天佑——主持京张铁路。

四、目标检测: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9月23日

教案序号:7 课题: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知道其对近代思想发展的积极影响。

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思考“维新派与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等问题i增强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之时,旨在救亡图存,是一场爱国的、进步的变法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学习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一代知识分子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和严复的主要思想,认识戊戌变法的影响;同时加强阅读、分析;比较等能力的培养,体会维新人士勇于创新变革的精神。

教学难点:如何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认识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复习:为了挽救国家统治危机,封建地主阶级倡导了一场什么运动?它是否使中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洋务运动;否;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洋务运动这种革新是基于统治阶层内部的,只是统治阶层为了巩固自身地位而采取的,故而是很不彻底的,很保守的。因此,它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的道路。)

导入:指导学生阅读导言后,指出:“维新变法”是以救国为宗旨变法运动。 【讲授新课】:(25分钟) 教学过程:

动 意图

师:展示光绪帝像。光绪(1871—1908),4岁即位,终身生活在慈禧太后的阴

影中。他经历了中法战争、中日战争的失败,目睹了帝国主义掀起的割地狂潮。 生:观察光绪帝像。

师:在内忧外患前,你认为27岁的光绪帝应该怎么办? 生:自由回答老师的问题。 师:对学生发言做鼓励性评价。 结论:光绪帝不愿做“王国之君”,准备采取积极的措施,挽救国家危亡。 引出课题:

一、“变则存、不变则亡”

师:在要不要变法的问题上,当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生:由两组学生中选出的代表宣读他们从媒体上找出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课前准备好的)

师:如果你生活在1895年,你会支持哪派观点呢?

生:参照书上75页的材料,分小组进行讨论。后由学生自由发言。(在辩论中加深对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的理解,感悟和认同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师:总结归纳。

结论:要救亡图存,就必须变法;要变法,就先要变革政治体制为代表的封建制度。

维新派从公车上书开始,然后再成立学会,加大宣传力度,并最终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二、百日维新:

从1898年6月到9月的103天内,光绪帝先后颁布了100多条除旧步新的诏令。 你认为它新在哪里呢?

生:仔细阅读变法的条文内容。学生逐条分析,得出自己的看法。 师:对学生发言做鼓励性评价。例如:“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清制,严禁士民干政。而这里的“民”,则指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开明绅士,让他们取得参政、议政的权利,这有利于打破封建统治思想。

总结:这是一个全面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使中国摆脱贫弱局面的方案。它使当时的中国能融入世界大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与时俱进”。 生:体会融入世界大潮的含义,发表见解。

师:这个方案触及了封建顽固派的根本利益,最终导致变法的失败。

三、戊戌政变:

出示图像,简介谭嗣同。 生:读《狱中题壁诗》。

师: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封建顽固势力于1898年9月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政措施。(回忆京师大学堂的前身)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引申提问:你是怎么看待戊戌变法的。 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师: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评价。

结论:它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还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1

图片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在老师的陈述中了解此人,思考问题,为回答做准备。

培养学生从书本、网络等媒体上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生从边疆危机到瓜分狂潮的学习中,已经了解到摆脱民族危机,使国家富强这是大势所趋,是先进的中国人所追求的。它是学生认同的,也是能吸引学生参与、讨论、探究问题的潜在因素。

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说出,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对比能力。也是对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层理解。

当时的世界主流是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融入世界潮流是大势所趋。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与时俱进。

谭嗣同在刑场上的表现,领略其警醒世人的情怀。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戊戌变法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加深对融入世界潮流是大势所趋的认识。

【小结】:(3分钟)

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还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练习】:(6分钟)

1、某一历史网站上展开了关于“百日维新”的大讨论,下面四个观点中最正确的是()

A.变法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B.变法阻碍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C.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变法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2、历史探谜

一个多世纪前,为了救亡图存,一批有志之士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尽管得到了清朝皇帝的支持,可变法还是失败了,变法为何会失败众说纷纭,你认为造成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三、课堂延伸

有人认为维新变法运动彻底失败了,仅给中国留下了一所京师大学堂;有人认为

22

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你如何评价维新变法的影响?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9月26日

教案序号:8 课题:第8课

辛亥革命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精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归纳列表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5分钟)

复习:①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领导者是谁?(“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②谁在宣传维新运动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他的译著是?(严复;《天演论》)③宣布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④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整个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

导入: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在他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 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1、同盟会创立背景——创立兴中会:

首先,让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孙中山,从而对他有一个最初的认识。孙中山,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学医。一生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创立兴中会、同盟会;领导发动革命起义;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组国民党;领导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

然后,讲述孙中山创立“兴中会”的过程、口号,并强调“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1894年上书李鸿章要求改良,未被采纳,于是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

最后,让学生读书后回答:①孙中山为什么要成立同盟会?②同盟会由哪些团体

23

组成?为了积聚革命力量;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组成了同盟会。

2、同盟会成立:提出问题以此指导学生读书:同盟会成立的时间、地点及其性质。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政党。

3、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目标和旗帜:根据课本中的同盟会政治纲领、目标和旗帜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说一说:如何理解孙中山提出的纲领和三民主义。

二、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的背景:

简单介绍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并指出:起义虽然失败了,但扩大了影响,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同时让学生知道:这次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向革命的新军。湖北革命党人在新军中占十分之四,赞成革命者达四分之三以上,这样为起义成功准备了条件。

2、武昌起义的经过:

详细介绍起义的经过:1911年9月14日,湖北的二个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召开联席会议,确定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推举文学社蒋翊武为总指挥,共进会孙武任参谋长,组成起义领导机关。10月9日,因计划暴露,起义机关遭到破坏,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在等被捕,慷慨就义。工程八营的革命党人于10月10日晚八时半率众起义,打响了武装起义第一枪。

起义胜利以后,革命党人立即建立革命政权,组成了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颁布军政府告示。广大革命群众踊跃参加革命军,武昌起义震动全国。

3、武昌起义的影响: 到11月9日,全国有10多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清朝统治土崩瓦解,危在旦夕。指导学生看地图:武昌—武汉三镇—湖北军政府—全国一半以上省份。

三、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武昌起义后得到全国的响应,形势表明,建立全国性政府的时机成熟了。大家期望着在海外的革命领袖孙中山的归来。革命军进占南京后,17省代表在南京集会,商议成立全国性政府。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海外归抵上海,受到各界人士热烈欢迎。12月29日,各省代表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提问:中华民国何时成立?成立地点?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临时约法》其性质如何?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下令定国号为中华民国,以本年为民国元年。孙中山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师:1912年为民国元年,那么1949年为民国多少年?(教师介绍一下,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方法。)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被迫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从此废除。 【小结】:(2分钟)

辛亥革命已经有了九十多年的历史,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理想,今天已经成为光辉的现实。辛亥革命的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正是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向前进,以此加强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 【练习】:(8分钟)

一、每课一得:

了解“共和制”的概念,说出“共和制”的特点,并能举出现在哪些国家实行的是“共和制”。

24

二、材料阅读: 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参议院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有否定总统决定的权力。可见总统的权力受到法律的约束,而封建君主不受任何限制,君主就是法,谁反抗谁就是违法,君主的权力是高于法律的。

三、自我测评: 时间 主要活动 1894年 创立兴中会

发动广州起义

发动惠州起义 1905年 创立同盟会 1906年 发表三民主义

1906—1911年 革命党人在其影响下发动了多次起义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9月28日

教案序号: 9 课题:第9课

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以及新文化运动的情况,能以陈独秀等人为榜样,具有勇于创新、不瞿艰难、坚定改革信念、不惜为思想解放运动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意义。(“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一般被称为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反封建的产物。为了铲除封建社会给人们造成的愚昧、启发理智,上升期的资产阶级需要一个思想上的启蒙运动。(“启蒙”二字也就是启封建之蒙的意思)新文化运动正是中国近代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启蒙、解放运动,为中国社会日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教学创意:阅读新文化运动时期有关作者的作品,开展读书报告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客观地评价新文化运动,学习正确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复习提问: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分两步进行:①辛亥革命的成果;(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②辛亥革命的危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得革命并不彻底。) 导入新课:辛亥革命后,虽然中华民国成立,但是民主共和的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在中国的同志,使民主共和成为一句空话。面对混乱的国家形势和

25

复辟分子掀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中国思想界爆发了一次空前的浪潮。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1、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

首先,要向学生简单介绍当时的背景,指出:为什么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时候,中国会出现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但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成果,民主共和制没有真正实现,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下,中国社会仍是一片黑暗。一些先进的知识分于在参照西方国家的经验之后,认为中国也要有一个“文艺复兴”运动,必须在思想文化领域中掀起一场革命,与封建思塑文化进行斗争,以解放人们的思想。

然后,要让学生了解在这场新文化运动中,都有哪些主要的领导者?他们有哪些主要的成就?他们发起这场运动的战场?他们的旗帜?陈独秀——《新青年》;胡适——《文学改良刍义》;鲁迅——新文学巨匠。《新青年》和北京大学。民主、科学。

2、陈独秀与《新青年》:

首先,通过读书让学生找出: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和发起者。新文化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1915年9月,他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杂志,这是新文化运动发起的标志。《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是希望这本杂志如同青少年一样,给社会注入一股新鲜直液,振奋人心,鼓舞人们参与这次的运动。

其次,让学生思考: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有四点,请同学们看课文,找一找,有哪四点?为什么新文化运动要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提出这两个口号的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两个口号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具有什么性质?反对专制与愚昧,反对旧道德,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以及“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把斗争的矛头对准代表封建专制制度和旧礼教、旧道德的孔子学说,批判为复辟开路的尊孔复古逆流。这里所谓的“民主”,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这里所谓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陈独秀认为,迷信和宗教,历史愚弄人民,维护专制,扼杀群众的创造精神。要求得人身自由和思想解放,就必须打破封建迷信和宗教崇拜,而科学和民主则是不可缺少的两件武器。充分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在前期的性质,它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世界资本主义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它冲击了封建思想对人类的束缚,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以及进化论观点为指导,是资本主义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后期新文化运动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宣传马列主义为中心的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

最后,简单介绍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陈独秀,重点强调它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陈独秀提倡在内容上更深入地进行文学革命。他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废除反映旧思想的旧文学,提介平易的反映现实的新文学。他号召打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这里所说的“贵族文学”,即所谓“代圣贤之言”的封建文学。这里所说的“国民文学”,实际上是指反映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文学。由此可见,陈独秀主张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文学改革。

二、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首先,简单介绍胡适其人及其主要思想:胡适(1891年-1962年),初名嗣 ,学名洪驿, 字适之。绩溪县上庄村人。胡适出身于官宦兼茶商之家,父亲胡传曾经担任过台湾的知州和统领。1904年,胡适从故乡前往上海求学,先后就读于梅

26

溪学堂和中国公学,接触了严复翻译的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赴美留学,获文学士学位后,就学于哲学家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这一段求学生涯对胡适影响甚大。他回忆说:“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最大: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结论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

然后,详细讨论分析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被诩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1918年他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在“五四”文学革命前后,他创作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终身大事》为第一个白话散文剧本,“文学革命”的口号是胡适最先提出来的。他还最先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另外,在中国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与整理方面,在中国古典小说的考证及古史研究方面,胡适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一生除获得一个正牌博士外,还获荣誉博士学位多达35个,这是中外罕见的。

三、新文学的巨匠——鲁迅:

首先,以学生自由发言为主,简单整理鲁迅的主要简历。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然后,指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和新文学的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反映这一成果的作品是《狂人日记》、《孔乙己》和《药》。 【小结】:(2分钟)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十分深远,它是中国近代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新文化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落后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自救民的新出路。这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很快席卷了整个中华大地。 【练习】:(5分钟)

一、每课一得:

指导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二、材料阅读:

让学生根据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讨论民主与社会对中国的影响。

三、自我测评:

四、目标检测: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10月6日

教案序号:10 课题:第10课

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第 1课时

27

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标志,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给中国社会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内容,它们是中国近代传媒的先行者,在传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学情:学生对于一些内容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启发学生思考这些制度措施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度的废除,简洁地说出中国近代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2知道<申报)和商务印书馆,了解它们的特色和意义。

○3通过解答“想一想”和材料阅读题,培养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清末民初教育与文化事业情况的学习,了解中国近代教育与传媒事业正在跟随世界潮流前进和发展,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建立大众传播媒体的重要性以及积极影响,从中感受创办者的开拓敬业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中国近代教育的发端和早期的大众传播媒体产生的基本史实,了解它们对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比较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认同、学习先驱者们的开拓创业精神。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3分钟)

中国传统的教育与文化事业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近代却渐渐落后了。旧式学堂与科举制度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没有现代的传媒手段,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成熟,因此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以京师大学堂等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标志,中国的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申报》和商务印书馆给中国社会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鲜的、丰富的内容,它们是中国近代传媒的先行者,在传媒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讲授新课】:(25分钟)

一、京师大学堂的开办:

从三个方面介绍京师大学堂——诞生、地位、影响。

1、诞生。

引导学生回忆“戊戌变法”,指出这是维新派在“戊戌变法”中的内容。京师大学堂是在戊戌变法期间由光绪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的。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的改革措施几乎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保留了下来。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2、地位。

让学生来评价“京师大学堂”在当时中国的地位。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的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3、影响。

开展评一评、议一议的方法,结合现在的教育课程,运用类比的方法总结它的影

28

响。并举例论证。它所倡导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原则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废科举,兴学堂:

引导学生回忆科举制确立的过程以及带给社会的影响。隋朝的时候确立,唐朝的时候完善;科举制度的建立,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到了近代科举制却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变得十分严密,各种弊端也愈发严重。为了在科举考试中获得好成绩,学生从小就死背经书,练习八股文的写作,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八股文这种死板的考试形式,在明初到清末的五百多年里,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应试者都向酸腐迀拙、不学无术方向发展。舞弊现象也时有发生。(看抄满经文的绸内衣),科举制走入了死胡同。

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迫于社会的压力,清政府进行了以制订新学制、开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度为标志的教育改革。 1.新学制的制定——《奏定学堂章程》:

新学制制定的原因。清朝末年,西学东渐的广泛影响以及当时社会上存在的教会学校的示范作用,使部分中国人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落后面貌;中国刚刚起步的近代工业也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才;同时,清王朝为了安定人心,决定在教育上采取一些改革的手法。新的学制由此而生。

新学制的制定和主要内容。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并在全国施行。该章程对国家的教学体制和新式学堂做了比较全面、明确的规定。

新学制制定的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各地逐渐建立起各级新式学堂,清政府也废除了科举制。 2.各级新学堂的开办。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小字部分。让学生将当时的科目与我们今天有的科目简单的比较一下。说一说:这些科目的开办可以培养哪些人才?有何意义? 3.科举制度的废除。

指导学生说一说:废除科举制有什么意义?

三、《申报》的创办:

1、《申报》的创办。

指出:在《申报》创刊之前,中国已经有外国人办的报纸。1872年4月30日,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1909年,中国入席子佩认购了全部的《申报》股权,全面主持《申报》业务。这样,《申报》的产权和管理权完全转归中国人手中。

2、《申报》的特色。

指导学生阅读52页第二段小字后,评一评《申报》的特色:紧密结合生活、商业性质的报纸,内容丰富,新闻量很大并注重真实性等。

3、《申报》的影响。

根据今天报刊对社会的影响,组织学生讨论一下《申报》在当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申报》是中国新闻史上形态最完备的近代报纸,对后世报业的发展和壮大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1、商务印书馆的创办和发展。

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本的介绍和图片,说一说:什么是商务印书馆?并简单介绍它

29

的历史。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企业。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开始。1897年在上海创办,由最初的一个小小的印刷所发展为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物遍及各个门类;并且发行各种杂志;印行珍本善本古籍。

2、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特色。

介绍:以编印新式教科书、工具书和翻译介绍西方的学术著作为主,出版范围上注重科教类。1904年商务出版了中国第一套科目齐全的中小学教科书《最新教科书》,出版教科书从此成为商务的传统。商务致力于引进西学、介绍新知,出版了以《天演论》为代表的一系列西方学术著作,到1929年,汇聚成《汉译世界名著丛书》。商务的期刊如《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教育杂志》和《儿童世界》等,或记录社会现实,反映公众舆论;或传播知识,昌明教育,推进学术,都享有盛誉。

2、商务印书馆对近代文化的贡献:

在继承和发扬祖国文化传统方面,商务整理出版了大量古代典籍。商务还注重记录中国现代学术成果,近代大多数学者的重要学术著作均通过商务的推介为世人所知为中国近代文化、学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小结】:(3分钟)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中国近代的教育文化呈现出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练习】:(9分钟)

一、每课一得:

插入《申报》的创办这一目,作为史料来用。

二、材料阅读:

结合课堂中讲过的特点让学生归纳总结。

三、自我测评:

四、目标检测: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10月11日

教案序号:11 课题: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照相术诞生及其发展的概况、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民国初期在负是、称呼、发式等方面的变化。通过对生活中学生看过的电影中人物的服饰、发形、称呼的异同来分析这些习俗和社会背景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历史与现实结合、艺术与实际相结合分析历史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布置学生设计体现个性和时代特色的服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思想。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认清历史的进步不仅在于科技、制度的进步生活习俗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30

重点:剪发辫,改称呼。

难点:为什么说剪辫子是革命的象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

新变法时期留下的唯一成果是什么?

(2)你认为民国初期在文化与教育方面最有意义的举措是什么?为什么?

二、整体认识本课,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

学生快速阅览全文考虑:本课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迁?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补充和总结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内容知识进行宏观把握。 明确本课从科技、习俗、服饰三方面体现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三、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1学生讲述自己对照相的感受,以社会现象说明照相在现实生活中的普及。激发学生对照相技术起源的探究欲望。

2学生以资料展示的方式来说明照相技术的诞生经过。

3学生读课文了解照相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及在中国产生的影响。

4学生展示资料介绍电影的发明和电影业的发展概况。电影在中国的传播。讲解中国首次放映电影的场面,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解决几个基本问题:(1)中国第一次放映电影是何时?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反映?中国 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概况如何?

四、剪发辫改称呼

1结合电影《桔子红了》的人物个性、人物的着装、称呼、发式的不同分析民国初期在称呼、发式方面的变化,并让学生分析讨论发生变化的原因。变化的实质。 2 读课文,了解具体的变化内容。考虑变化的意义? 3出示雕塑公园的雕塑《衣钵》,引导学生对中山装进行探究,加深对中山装意义的理解。

4了解此时中国其他占重要地位或有特色的服饰。

5教师出示资料《中国服饰》让学生欣赏评价,增强学生的美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自我设计

让学生设计一件服饰和一种发形,通过此作业来发现学生的创造精神。考察学生对美的理解与鉴赏能力。发现创造性个性。

总结:由学生总结本课的内容,教师进行纠正补充。 课堂练习:做材料分析。自我测验、目标检测。

教学反思:

饰没达到很好的预期效果。

备课时间:10月15日

教案序号:12 课题:第12课

社区历史小调查――学习与探究之二 课型:新授课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从历史课要贴近社会、关注现实的新课程理念出发,培养学生探索、搜集、

31

调查和分析与自己切身相关的社会人文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社区历史,特别是对姓氏、籍贯、移民等这些与深圳城市特色相关问题的调查,形成对社区历史渊源、文化特色、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探究、分析、展望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初步形成学生利用各种途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社会历史资料的学习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学生探究社会问题的技能和强化学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并在调查探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土(社区)历史文化现象的了解,培养学生不但要爱国同时也要爱乡、爱家的观念;通过对深圳特区历史的探究,树立理性、科学地看待移民文化的学术精神,认同形成“来自全国各地的开拓者共创深圳特区繁荣”的观念;在社区的调查行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按班级同学姓氏或籍贯分组,查阅整理各姓氏源流及历史人文资料;

2.调查班级同学籍贯地的分布及迁居深圳的原因、职业分布等;

3.了解比较中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移民的原因、流向、特点;

将上述调查结果整理成可供演示的文本材料。

(以上活动准备由学生在课外完成) 活动过程

1.导入

放映反映客家人历史文化的录像片(或幻灯片),以客家人举族南迁的史实和开拓进取的精神,引出本活动的主题:

社区“姓氏、籍贯、移民”情况的调查

2.展示有关姓氏源流的调查成果

学生活动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分组介绍班级同学各自姓氏的历史人文情况(来历、迁徙、分布、家族名人、籍贯地等)

教师活动

对学生展示的资料进行质疑(可鼓励同学一同质疑)、归纳、评价。

3.讨论姓氏文化对生活的影响

学生活动

谈对家族、血缘、祖籍地的看法和感受,以切身的事例说明姓氏文化对生活的影响,并表达对自己姓氏、家族的感情。

教师活动

引导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

4.了解统计班级同学的籍贯地分布情况及迁居深圳的原因

学生活动

将班级同学的籍贯地分布情况及移居深圳的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并根据统计情况与中国历次大移民的情况进行对比,再得出结论性的评述。

(此活动环节可考虑邀请学生家长谈他们移民深圳的原因和在深圳创业的历史)

教师活动

协助、指导学生的统计,并根据上述活动的内容,发掘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熟悉的,可供深入、扩展的探究性学习课题。

32

5.在上述活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开发出新的探究性课题

课题探究方向:

深圳“新客家”现象――深圳新移民祖籍地的人文特征、新移民的社区活动、行业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等。

6.交流调查研究方法、落实课题的承担任务

学生活动

有调查经验的同学谈自己调查研究的方法及调查过程中是如何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

教师活动

归纳、完善学生调查研究的方法,赞扬在调查过程中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的精神并强调这种精神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将上述调查研究的方法和精神运用于新的探究性课题中。 活动拓展

师生共同创建“新客家”专题学习网站。

网站建设宗旨:以对姓氏、籍贯、移民等文化现象的探究性学习为契机,以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为背景,让学生在网络的环境下,从客家人文历史的发源、改革开放后深圳“新客家”移民浪潮的出现、新老客家共创特区繁荣,以及移民文化的发展趋向等方面,来整合各学科知识和社会文化资源,为学生探究、关注、展望本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构筑交互性学习的平台,加强学生课堂联系现实的问题意识,从而达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养成学生积极投身社会生活、亲身体验实践过程,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分析、富有情感的学习方式。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10月18日

教案序号:13 课题: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根据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和课外知识等,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师拟好的专题,分组选题,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工作,在课堂上表达观点、质疑解疑,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选取优秀的影视片断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通过课堂学习展示活动,掌握重点内容,培养能力,培育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

33

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优秀的精神品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了解关于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共一大的一些基本史实。

难点 初步理解“五四精神”,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并将它们融入到内心世界。 板书设计

根据学生展示进程,由教师在黑板上逐一写出或当堂打到投影上。

一、五四风雷

1.巴黎和会

拒绝中国的合法提案

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利益转给日本

2.运动爆发

前期:主力(学生),主要形式(罢课、游行)后期:主力(工人),主要形式(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3.结果:北洋政府被迫罢免曹汝霖等人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机成熟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与宣传――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3.历史意义:开天辟地的大事;给中国带来了光明的前途;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三、工人运动的高潮

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新面貌的重要表现之一。 教学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第13课学习展示活动开始。

2.请历史教师发表祝辞。

3.宣读展示活动的评委及注意事项。

(1)采用小组竞赛评分制。

(2)竞赛分小组专题学习汇报(15分)、小组历史故事讲述(15分)、小组质疑能力表现(15分)、自由竞答(20分)、现场影评(20分)、畅谈五四精神(15分)六部分。前两部分和后两部分每个小组每个项目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汇报、讲述、评价、畅谈感受;第三部分每组派四名代表针对本课题学习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的内涵价值评分;第四部分采用抢答的形式,由主持人主持,抢答问题。

(3)每一项取评委的平均分。

4.展示竞赛活动过程。

(在学生发言汇报时同步播放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资料性课件)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对所分配的历史专题进行逐一介绍;

第一小组,介绍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的线索;

第二小组,介绍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有关情况;

第三小组,介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历史意义;

34

第四小组,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中国其他政党的不同之处;

第五小组,简单介绍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讲述历史故事。

(3)各小组派四名代表针对本课提问(按组轮换,分四轮),部分问题教师可做简要点拨、释疑。

(4)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在主持人主持下进行两轮抢答。

(5)播放影片《开天辟地》,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谈观后感(影评)。

(6)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谈五四精神。

5.评委公布各组的最终分数,评选出优秀小组前三名,并选出展示活动最佳表现者3人,进行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

6.学生代表总结本课题线索,谈学习感受。

7.教师总结性发言。

作业:

课外阅读反映五四运动或中共诞生的书籍,利用专门时间进行介绍、推荐。

通过预习,整理出下一课的基本线索。

复备栏

北师大版历史上册范文第2篇

初用北师大版语文教材,每次上完课后都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想法。对教学《泰山日出》,我认为重点有两个,一是体会作者内心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与追求,二是品味充满诗意的语言。

《泰山日出》是徐志摩应《小说月报》主编郑振铎之要求而作,为欢迎泰戈尔来华访问而作。‚日出‛点明本文所描述的内容,‚泰山‛限定了观看日出的地点。作者以‚泰山日出‛来隐喻泰戈尔的文学创作和来华访问,表达了中国诗人对泰戈尔的敬仰之情。

教学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巨人‛的比喻,这个巨人到底指的是谁,是泰戈尔还是作者,或者还有其他某种隐喻?同学们不太明白。怎么办呢?我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自己从阅读中去体会:找到相关的段落,让同学们反复朗读,必要时我也进行范读,让学生认真听,(我教两个班的语文,其中先上的班级没有范读,效果不如后上的班级。)然后再思考巨人到底指的是什么。

比较而言,如果这时由教师作出一番解释,帮同学们消除疑问,也许学生所获得的,我想,既没有自己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乐趣,也不能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更不能让《泰山日出》真正变成学生的《泰山日出》。

关于语言品味, 对同学们来说,也是难点。虽然经过了一年多的训练,但是同学们都对赏析句子、品味语言的方法掌握得不太好。基本不能从修辞、动词、情感、哲理等角度,对文句作出独到的理解。于是,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从比喻等修辞的角度来理解品味语言这个方面,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见解。我不要求学生的答案和参考答案完全统一,学到方法才是最重要的。之所以只选一个角度进行指导,这也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头发胡子不能一把抓,必须循序渐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对于欢迎泰戈尔的意义不太理解,对泰戈尔的赞美更是不明所以。我想,应该是课前的准备没有做充分,找找客观原因,也许是使用新教材的仓促,今后教学前必须把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尽力使课堂趋向完美,平时该多多为教学充电。归根究底,出现问题还是有主观原因的。

《天上的街市》教学反思

我在这一节课教学设计上,能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节课重视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通过朗读加深体验与领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通过联想、想象的训练,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我注意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对话并不是让学生自发的讨论,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情感去钻研诗歌,进而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师应该参与其中,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感情融汇感情,思想碰撞思想,同时,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应该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分享学生的收获。为此,我设计了五个环节来体现我的教学思想:

一是发给学生相关材料,让学生自己去筛选感兴趣的材料。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是重视让学生联系社会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通过朗读作出自己的评价。

三是通过诵读、品味、感悟三环节,让学生更多的直接接触诗歌,独立阅读诗歌。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作出自己的判断。提倡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

四是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诗歌要求学生多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多诵读,让学生在反复、比较的诵读实践中增加语感,发展语感,加深领悟。

五是设计联想、想象训练。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悟和运用,还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蚂蚁》教学反思

《蚂蚁》一课通过对蚂蚁这种小动物观察研究,使学生知道蚂蚁身体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训练他们能够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同时在观察中不断改进观察方法,解决问题。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教学中注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结合,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更容易地进行科学的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尝到了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了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

一、 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科学的兴趣求知欲。学生在课前进行‚观察捉蚂蚁‛活动,了解蚂蚁的种类、大小,并发现一些有趣的生活习性。如‚搬食物、交流信息‛等等。小小的蚂蚁带给他们无穷的乐趣,使他们对蚂蚁感兴趣了,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上课后我又用谈话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同学们,你所观察到的蚂蚁长得怎样?在捉蚂蚁时发现哪些有趣的事?‛这为过后的探究式教学打下坚定的基础。

二、 通过观察、实验,自己探究科学秘密。课堂中的观察活动是发展观察能力的基础。要想上好每一节课,都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上好科学课。首先要准备充足的观察材料,才能保证学生分组观察。为了便于学生观察,课前带领学生拿着盒子采集蚂蚁。上课时,由于蚂蚁体形小,学生用放大镜耐心、细心,认真地观察其外形特征,再把蚂蚁放到食物圈里,观察它爱吃什么。最后通过‚蚂蚁走单线‛等游戏,观察蚂蚁触角的作用。这样,学生们能够通过观察、探究、讨论、设计观察方案。用生动语言把观察到的现象一一描述出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们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想象能力,这正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

三、 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这节课不以下课作为学习的终点,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上网查寻认识更多昆虫,并收集昆虫图片,做昆虫剪贴宝,这不仅是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做手抄报能力。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语言‛上,这一点在课堂教学和检测上表现得十分鲜明,于是在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板着面孔教,学生板着面孔学的现象。学生谈古色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我很想在揭开文言文教学‚严肃的面纱‛这方面做一些探究。于是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尝试着进行了情境教学。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我认为像这样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够激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于是我决定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于是我以导游的身份,以课后练习一‚发现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

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本文的课件,让学生分组观看。课堂上我激情满怀,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大谈乐和忧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从‚动与静‛、‚音形色‛、‚景与情‛等角度解读课文,津津乐道作者高超的写景艺术。讲的时候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我还精心设计了拓展延伸练习:当地政府要把小石潭所在地开发成旅游盛景区,如果请你作为设计师来设计景点,你会怎样设计?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被点亮了:‚幽竹阁‛、‚玉佩泉‛、‚翠蔓廊‛、‚观鱼台‛、‚望溪亭‛……争先恐后的发言,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可是第二天早读,却发现同学们断句不准,朗读尚成问题,更不用说背诵了。对一些字词理解也有误,虽然进行了补救,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反思良久,明白了我的失误在于:

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他们毕竟只是初二的学生,又是普通班,基础薄弱,且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第

二、忽视了文言文教学诵读这个基本环节,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和基本能力训练方面缺失,丢掉了最基本的‚抓手‛。 现代人总会对文言形式的语言感到遥远而且陌生。这首先从心理上加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的难度。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障碍。这个‚越过‛绝不是‚跨过‛,而是‚穿过‛。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认知和理解的方式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培养语感入手,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字面意义是前提,决不能忽略这个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其次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形成诵读能力。通过反复的诵读,去深入感受文言语言的潜在魅力,去深切体悟文言语言中的情感因素和美的特质,能动地缩短现代人与古代书面语言之间的距离。只有增强了语感,学生才会入情入境地品读文章语言,从而对学习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一切学生都必须切切实实地‚经历‛才行。

由此我也明白了文言文教学决不能忽视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必须重视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只有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才能在学习《小石潭记》这样富有情韵,语言优美的作品时,能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想象,才会在脑海里呈现山水的本真性灵。才会透过语言文字看到活泼的绿色,感受到作者笔下那个空灵、静谧,甚至有几分神秘的小石潭景色。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黄果树瀑布》教学反思

《黄果树瀑布》是以‚写景为主题‛的文章,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全文一共有八个自然段,按照游踪先后为序,分别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色,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班里的学生都没有去过黄果树风景区,对于黄果树瀑布这种气势雄伟的水肯定缺乏直观的认识和充分的了解。而且只通过读课文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画面。

针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这一特点,教学时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这一载体,出示图片、声音、视频,让学生在视听相结合的过程中,对黄果树瀑布有个直观的认识,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入手,让学生进行感悟语言文字的训练。

这是一篇语言优美的写景散文,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缺少的就是直观的感受,缺乏生活的沉淀,对文中的有些语句,还有声音的变化,瀑布形态的壮观不能完全理解,不能内化为自己的积累,这样借助媒体在阅读与欣赏中深切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帮助学生很好地感悟课文,又使学生开阔眼界。

《绿》教学反思

《绿》是一篇语言文字非常优美凝练的文章,要写好一种颜色本来就很难,作家通过自己的感觉和观察体验,竟能写得如此美丽,令人陶醉。虽然这是篇选学课文,但它的文质兼美,所以我很认真的和学生一起学习了文章。我想优美的文章要是太多的分析就破坏了美感。《绿》一文,本来是我们初中课文的《西湖的绿》的选段,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其实这样的美文只要几个字就可以了——‚读中感悟‛。

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非常有道理,在这一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先带学生进入一个绿色的世界,欣赏了大量的关于西湖灵隐和花港观鱼两地的绿色的图片,用图片冲击学生的眼睛,然后通过自读来感悟全文,对全文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新课标的精神是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主动学习的兴趣,先自学,再小组交流的形式有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

‚满目是绿‛在开始学习中学生就提到了,理清‚何为‘满目是绿’?‛这就是对灵隐游踪一个总的回顾,帮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身处在道路上,两旁是苍翠欲滴的古木——绿得浓郁;抬头前望,飞来峰上树木层层叠叠——绿得丰富‛;低头看蜿蜒的小路,绿到石头缝里——绿得有动感,绿的蔓延;坐在冷泉亭里,通过感觉来写绿,通过溪水来写绿—— 绿得清凉,绿得清澈。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满目是绿‛,也能真正体会到西湖的绿为何会令作者‚流连忘返‛了。

这样美的文章,我其实很难把‚绿‛的感觉传递给学生,只有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这样的美!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贯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始终。学好古诗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审美力以及陶冶他们优美情操具有重要意义。学生从上幼儿园起日积月累地背诵了许多古诗,关于诗意的理解却显得模糊而浅显。

知识学习的同化理论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牢固地掌握学过的知识,并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我让学生先背诵曾经学过的李白的诗歌进行情境,为学习本诗做好铺垫。

识字写字在低段语文学习的重点,因此在这节课中我注重了识字写字的教学,花了半节课的时间扎实地进行识字写字的训练。但由于时间有限,没有进行写字的反馈评价。也正因为认字花了大量时间,在品读诗句时就显得仓促。低年级古诗教学重在入情入境地计,而要读得入情入境,只能从图片、录像上感受,或是联系生活实际,在老师的情境语言中读。我也寻找了大量的资源引导学生读,《望庐山瀑布》一诗中的名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我带着孩子们看了课件高山瀑布的景象,让他们感受到了‚飞流直下‛的感觉、领略了‚三千尺‛的高度和寓意,就有个别学生感言,真的‚像天上的银河落下来了‛。 但是最终还是没能达到预设的效果,反思自己,发现:只有放慢语速,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意境,去领略作者当时的心情,读起古诗来才会更有味道。在枯燥的课文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向导,有了教师正确的指引,学生的思维大门就会打开,一切看似疑难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读书杂谈》教学反思

11月17日,我在100班上了《读书杂谈》这一课,《读书杂谈》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比较探究‛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鲁迅 1927年7月16日应邀到广州知用中学演讲的演讲词,文中鲁迅谈了他个人关于读书的意见。鲁迅把读书分为职业的读书和嗜好的读书两种形式。作者十分推崇嗜好的读书,但作者也同是指出:职业的读书虽然苦痛,有些勉勉强强,但关系到吃饭、生计,也得为职业刻苦攻读。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呢?鲁迅提倡爱读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当然是在应做的功课已经做完以后。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归谬法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这些内容应该是学生主要领会的。

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吃透了教材,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上的特点,能紧紧围绕重难点设计问题。

2、教学思路清楚,基本上做到了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各环节之间也过渡自然。

3、教学中让学生结合作者的观点谈一谈今后该如何读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学生今后的读书起到指导作用。

4、学生在苦苦思索而没有领会和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能及时给予点拨,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但也存在入下问题:

1、这并非一篇精读课文,内容较浅显,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掌握,如果担心学生不知如何学起,教师可以出示自学提纲,问题让学自己去解决,这样学生学得会轻松一点。

2、课堂中没有注意关爱、激励每一个学生,致使学生的自信心不够,不能做到乐于回答问题,敢于回答问题。

3、学生讨论问题时,对学生的引导点拨不够,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如对于两种读书方式的优缺点,学生好像不是那么容易从课文中筛选出来,而教师没能及早让学生把课文中的一些精要语句用笔画出来以缩小其注意的范围。

4、教学节奏有点慢,教学密度不够大,没能在有限时间内让学生的知识水平、读写说能力迅速得到提高,学生写的、练得有点少。

5、对比喻论证这种论证方法分析理解不够,没能让学生细细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的论证方法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的。. 以上反思,只是我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不妥之处还请同组的老师能给予批评指正。

《凉州词》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设计与前一次相比,本人自己感觉发生了质的改变。第一次备课时,苦于古诗教学无从下手,我只从《凉州词》中感受到了边关将士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以着重引导学生感悟‚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所蕴含的豪放、阳刚之气,总感觉一个字:浅。经曾老师点拨之后,我回家静静地读,细细地品,我感觉一个个字符变成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自己怎么也豪放不起来,我读得泪流满面,我感受到了悲凉、痛苦……因为我想到了:边关将士身处不毛之地,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与亲人‚一别音容两渺茫‛,而且当时战争频繁,战士们生命不保……我读懂了: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别无它物,而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我明白了‚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深层含义,战士们是借酒消愁,忘记自己的痛苦和烦恼。这一次我感觉自己走进了文本,我能够引导学生挖掘诗歌背后蕴含的情境了。课后,我感觉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这件事,我明白要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读懂教材,真正走进文本。

《从军行》课后反思

《从军行》这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诗的头两句写景,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后两句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把金甲都磨破了,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由于古诗与现代的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跨度,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到边塞诗,因此,我在本课采用了朗读感悟法、情境教学法,并加入课件补充适当的资料,以帮助学生感受千年前悲壮、苍凉的边塞生活。同时,我抓住重点词,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忠心报国的豪情壮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反思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写的一首边塞诗,属于文言文学习内容。而文言文教学流程方式机械、刻板,缺少创意、探索与研究,也缺少师生的互动,令许多学生深感‚头疼‛。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呼声中,怎样让文言文真正走入学生心灵深处,成为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亟待解决而又异常棘手的问题。为此,我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的教学,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我以引领者的身份融入课堂,放开学生的‚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检查预习、正音正字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下注解及教师所给出的补充注释,自主疏通文意、复述课文内容,通过质疑、生生互动的方法先过阅读理解关。然后,小组合作讨论赏析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臵旨在帮助学生更全面而深入地体会作者在塞外冰雪的大背景下来写送别的那种气魄与豪迈。最后将探究的结果展示出来,大家共同评价,并结合作者的情感来诵读,将‚读‛与‚赏‛结合起来,通过利用听觉效果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美读能力,利用师生互动品读课文这一环节引领学生再过品读、美读关。这一环节让整个课堂沸腾了起来,学生们纷纷对照文句与课下注释开始了热烈地抢答,争着去展示、板书自己的成果,去诵读。课堂氛围十分浓厚,像一个磁场,点燃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火花,形成燎原之势,将所有的教师和学生卷入其中,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大大提高。最后,师与生的共同诵读结束了全课。

回想起来,本堂课后,在字词检测中,过半的学生答得不够准确或不规范,这说明理解文意并不等于掌握字词。在学生答对后,应将那些重点词的用法与含义再强调一下,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印象。

身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步伐不停止,教学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也不会停止,教师们的探索与尝试也同样不会停步!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殊部分,身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一员,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更好地教给学生汲取祖国语言文化这份珍贵遗产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的反思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走进新课程。也许,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真应该放放手,让学生自己走。

《使至塞上》教学反思

说实话,到现在为止,对于诗歌教学,自己心中依旧没底,它没有一个可行的教学模式。我自己认为,读,首先是重中之重,其次就是揣摩诗歌语言基础之上,还原画面,体会诗歌意境,感受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

对于这一节课,除了以读为重要手段与形式,还得借助品读语言,再现画面,领会情感,从而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整节课,自我感觉后者做的很欠缺,最主要恐怕是自己准备较为仓促。在课上,给出相应提醒后,生表现的依旧不自如,现在反思一下:后面赏析,遇到困难时,可以做个示例,降低点难度。此首诗不太好赏析,虽然画面感很强,但是直接流露作者情感诗句又不太明显,即使从修辞、用词也不好赏析,不如换词,如‚直‛可否换成‚飘‛或‚斜‛,赏析效果会更好。

不管怎样,这次上课的确不尽人意,整节课,除了赏析指导不到位外,部分教学环节设计也不够合理,出现重复,衔接上也有点不自然。但我会继续努力的。

《下雨天,真好》教学反思

于今天进行本学期最后一个单元的新课学习,即学习琦君的散文《下雨天,真好》一文。

由于教案是从网上下载借鉴的,且容量较少,本以为能够在一节课便能结束这篇课文。但就教学实际来看,远远超出所设计的教学时数。即便今天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也没有完成原本以为一节课便能结束的教学内容。这不得不引我思考,引起我的注意。

出现这种状况,绝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趋势,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与我自身有很大的关系,因自我采用ppt教学以来,自身对教材的把握和分析不再如之前那么细致、那么透彻、那么熟悉,所以必然在教学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即自己对问题的设臵与解读不够全面、熟练。其二,由于我在85班没有树立较好的威信,没有给学生一些应有的惩罚,没有让学生害怕于我,所以上课时的纪律也是每况愈下,越来越让人堪忧。在85班上课越来越吃力,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越来越觉得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下滑,但又无可奈何、无计可施。尤其最近,班主任夏老师外出学习,绝大部分同学更是无法无天,整个教室一片吵闹之声,要想让全班安静再进行教授几乎是一件难事。尤其是班长周琪附近,杂乱声更是不绝于耳,很难安静片刻。当然,周琪没有参与这种吵闹,不过受这样环境的影响,学习效果也是大打折扣,让人遗憾。其三,学生学习态度极不端正,尤其是语文课上,很难见得几个认真学习之人。一上课,便开始了休息之旅,全班即可松弛,全不像在校学习者。学习态度的不端正,在本周内更是有更明显的表现。于周一布臵的月考反思,至今仍只有两个人交来,其一是刘窈甄,写得非常细致、详尽;另一个则是陈佳艳,简短数字,且无自我反思,而是引用某歌词。全班63位学生,竟2人交来反思,其班级的情况便可见一斑,更何况本次课堂作业中还有近20人胡乱为之,全不把学习臵于应有位臵。哎,面对如此情况,我该如何去办,真是一个大问题,难解之题。

《如梦令》教学反思

教学《如梦令》与其说是让学生们赏析这首词,不如说是让学生们认识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1151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她是中国古代杰出女词人。著有《李易安集》十七卷,《漱玉词》一卷(别本五卷),不传。今人有《李清照集注》、《重辑李清照集》等。所作诗风格豪迈,爱国热情极强,但流传不多。

人们读李清照,一般对她后期的作品比较熟悉,脑海里凄凉愁苦的印象比较深。《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她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一次溪游醉归的欢乐情景,似一帧无拘无束的生活照,使我们得以认识这位著名词人的早年风采。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历任地方官职,对金石学很有研究。她早年生活在一个学术、文艺气氛都非常浓厚的家庭里,过着优闲平静的生活。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 ‛,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词一开头就点明了时间(日暮)、地点(溪亭)和事件(沈醉不知归路),并用‚常记‛二字总领,引起下面对回舟误入荷花深处情景的描绘。‚误入‛是因为日暮光线太暗,也是因为沈醉;正是因为‚误入‛,才产生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景象。‚误‛字不仅有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在词意上巧妙地把读者带进一个朦胧的境地。也正是出了这样的‚岔子‛,才使主人公平时不易显露的一些性格特点呈露出来,使读者通过不寻常的举动的描绘,窥见其精神世界。‚争渡,争渡‛的重叠,这本是词牌的要求,但在这里却显得妙合自然,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奋争之状,欢快之情,同时使词的音节变得顿挫有力。充分体现了作者构思和措词的精妙。(正像曹操《观沧海》中‚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样,本是配乐时的套语,在作者笔下却与全诗浑然天成,融为一体。)至此,桨声、笑语声、惊起鸥鹭的拍翅声和群鸣声互相交织,组成一个优美欢畅的意境,展示了作者青年时代的性格和生活。鸥鹭在古人诗词中常被写到,它们被认为是‚忘机‛的飞鸟,独与不失赤子之心的人们亲狎作友。作者在这里以鸥鹭形象作为陪衬,就是对主人公形象的潇洒天真的品格作一番加意地描摹,从而使全词洋溢地天真无邪、活泼烂漫的青春气息更加浓烈,更加感人。

我在教学这首词时主要从以下几个目标入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习词的方法。3.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一、话题引入,初读感知。

二、品读全词,古文今译。

三、再读全词,搜寻精华。

1、陶醉在美酒、美景中。

2、陶醉在美丽的意外中。

3、陶醉在美好的生活中。

四、赏析《声声慢》。

五、回环美酒意象,总结全文。

第四个环节有人觉得这是画蛇添足部分,相反我却认为要想更深地理解这首词,还得从李清照的写作背景入手,那么赏析《声声慢》就能将李清照的一生用这两首词进行概括:早期悠闲、幸福的李清照和晚年孤苦无依,颠沛失所的李清照。这样进行鲜明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悠闲、幸福的意境。

《雷雨前》教学反思

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先给他们介绍了本课的写作背景,尤其是当时的社会,讲到中国领土已被日本的铁蹄践踏,而当时的国民党反动派不是抗日,而是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剿杀。因为本课的写作时代比较特殊,所以,我首先介绍背景。

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已经预习过生字词,所以没有放太多的时间。接下来,我采用师生分段读的方法,对本文进行第一次朗读,在读的同时矫正读音。等读完的时候,我让学生找出文章的主旨句,大家都找到了,是文章的最后一句。

然后是第二次更深层的读文章。这次我们继续采用读的方法,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我让学生去回忆想象自己在夏天特别是炎热的闷热的夏天的感受,带着生活体验来感受作者的描述。当讲到汗水像胶水一样时,我问他们是否有这样的感受。这是一种怎样的痛苦?在这个时候插入时代背景,联系到当时的人民的生活,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就像是‚灰色的幔‛一样笼罩着人们,使人们呼吸困难。这个时候最需要什么?学生很容易就想到最需要革命者,于是来了一个愿意打破这个灰色幔的‚巨人‛。幔很多次才被划破,也说明反革命势力依然强大,但是最后还是成功了。

在讲这一课的时候,我联系到了去年讲过的高尔基的《海燕》,海燕呼唤暴风雨,而这一课一直在渲染闷热的气氛,呼唤革命者。这样对比来读,很多东西学生就明了了。

最后讲了什么是象征手法,作者为什么要使用象征手法。在讲象征手法的时候,让学生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如花儿象征美好的事物,太阳象征着光明等,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相似性。并且让学生当堂练习说一段话,效果还不错。

其实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预设的,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任务的时候,需要随机应变地来调整教学,不能照搬照抄,这需要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做好充足的准备。

《声声慢》教学反思

这节课有一些值得进一步发扬的方面,比如:对品诗步骤的引导、诵读的指导、学生讨论等。以上几方面,语文组的前辈们给予了我一定的认可,同时也给我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让我受益匪浅。现将自己的反思和前辈们的意见整理如下:

1、课堂不够紧凑。教学环节是精心设计的,但因为上课时有点紧张,有疏漏。因而上完后感觉课堂不够紧凑。由此看来,自己的个人素养还应加强。

2、课堂应急机智不够灵敏。课前,自己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但教室电脑突然出现问题,致使课件反映迟缓,影响了对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导致学生没能生动了解作者凄凉的处境,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其实,有关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完全可以交给学生去回答,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习。

3、学生在班上交流时,应让学生走到前台去,这样效果会好一些。这虽然是一个细节,但也会影响上课效果,不可忽视。学生交流完后,我小结时,自以为比较精当,但从录像看,讲的有点多,显得有些啰嗦,应该结合诗歌鉴赏的要点稍作小结即可,这也是以后教学当中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4、对于诗词的鉴赏,没能结合高考大纲中诗歌鉴赏的考察要点,加强学生自主鉴赏诗词的能力。

5、过于着重分析个别词句,而忽视了突出‚愁‛的次要细节。

6、对‚愁‛因进行深层探究时,应明确‚词人为什么愁‛这一问题。 另外,还有两个弱点:

1、自己在课堂走动太多、太随意,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2、口头禅非常多。‚那么‛一词不知说了多少遍,听起来觉得烦。

北师大版历史上册范文第3篇

第一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隋朝 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 年号:开皇 统一:589年

意义:是继秦汉之后,又一次统一。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大运河 开凿原因:为大大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 开凿时间:隋炀帝时期开凿的 用时六年。

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抵诼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开凿大运河的影响(意义、作用):①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②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③运河的通航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④此后,历朝对运河不断疏浚、改造,使它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第二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隋朝灭亡的原因:统治者推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最后被推翻。

唐朝 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 建立时间:618年 都城:长安 李世民(唐太宗) 上台时间:626年,627年改年号“贞观”。 魏征 著名谏臣,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贞观新政 主要内容:①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使人身关系束缚逐渐松弛;②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③唐朝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删繁就简,化重为轻。

《唐律疏议》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在历史上对亚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 第三课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武则天 原为唐高宗的妃子,兼通文史,多谋善断,受到高宗的宠爱和倚重。

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的统治 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①统治前期,重用酷吏,借此打破大族控制大局、垄断高官的局面;②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以此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③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武则天还创立了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④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最重要的一点)。 开元盛世

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姚崇

被誉为开元初年的“救时之相”。 唐朝的经济高度繁荣表现:

① 在农业生产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②唐手工业在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面都超过了前代;③唐初控制的人口不足三百万户,唐玄宗时增至一千多万户;④唐朝最盛时,疆域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第四课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

科举制度

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能力,比进士科相对容易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处理政事的能力。因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科举制度的作用:①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②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③19世纪英国的文官制度,就是仿照科举制度的。

衣食住行时尚:①饮茶习俗在唐代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还好吃面食;②唐人喜好穿胡服、戴胡帽、登胡靴;③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使居住条件大大改善;④唐代,骑马出行变得普遍而富于情趣。

原因:①盛唐时期国运鼎盛,政局安定;②科举选官等一系列制度革新,为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勃发的活力。

表现:体现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宏放、汇纳百川与充满时代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第五课 “和同为一家”

天可汗 西北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尊称。

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政策 具体做法:在东突厥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与吐蕃和亲等。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①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催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②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③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赢得了人们的爱戴。

第六课 开放与交流(唐朝的对外政策)

谴唐使 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鉴真 唐朝高僧 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六次东渡,五次失败,最后双目失明,贡献: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玄奘 唐朝高僧 唐太宗时期,为求取佛经精义,前往佛教圣地天竺,历尽九死一生,贡献:促进了中国与天竺的经济文化交流。

长安 唐朝都城 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大明宫在长安城的北部 第七课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雕版印刷 唐朝初年发明,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火药 孙思邈书中记载,在唐初发明,开始运用于军事上是在唐朝末年。

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设计者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 晋江的安平桥,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誉。 第八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

唐诗 著名诗人有李白,人称“诗仙”,创作风格是豪迈奔放,想象力丰富。杜甫,人称诗圣,诗被人称为“诗史”。创作风格是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

唐诗兴盛的原因:①唐代确立了科举取士制度,实行比较开放的文化政策;②唐朝帝王大都喜爱或能创作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内容。 乐舞 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和唐玄宗的《

敦煌莫高窟 以佛教故事为主,是中国古代艺术成就最高的石窟艺术。 第二单元 第十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建立民族:契丹族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辽太祖) 建立时间:916年 都城:上京 北宋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建立时间:960年 都城:汴京

西夏 建立民族:党项族 建立者:元昊 建立时间:1038年 都城:兴庆

澶渊之盟

北宋与辽实力均衡的产物,每年送岁弊,加重了北宋人民负担(不好的影响);但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好的影响)。

榷场 我国古代由国家为征税而设立的边境贸易场所。 杨家将 北宋抗击辽的代表 第十一课 宋金南北对峙

金 建立民族:女真 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金太祖) 建立时间:1115年 都城:会宁 先后灭掉辽,北宋

南宋:建立者:赵构(宋高宗) 建立时间:1127年 都城:临安 靖康之变 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宣告北宋的灭亡。 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

岳飞:南宋著名抗金将领,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

郾城大捷 1140年,岳飞取得的一场对金军的大胜。

岳飞抗金的意义 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

宋金南北对峙 1141年,宋金订立和议,由此形成双方的南北对峙局面。 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目的:加强统治

措施:①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②将女真人大规模南迁至中原地区,积极恢复发展农业,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③鼓励女真族和汉族通婚,在生活习俗方面进一步向汉族靠拢。 第十二课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 趋势:魏晋南北朝以来 完成:南宋 原因: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 农业:占城稻,原产于越南,北宋时期引进,得到迅速推广,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② 手工业:煤,称石炭,开采量世界第一(北宋);铁、铜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陶瓷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著名的制陶点有五窑,景德镇。

③ 商业:高度繁荣,为适应商业的发展,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④ 海外贸易:得到政府的鼓励,发展兴盛,有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机构(广州、杭州)

泉州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第十三课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士农工商 士:主要指当时的读书人,地位最高,相当部分官员来自这一阶层。

农:大部分农民是拥有少量田产的自耕农和半自耕农,另一部分是租种他人土地的佃户。人身依附关系较为松弛。 工:身份相对自由。 商:行商(卖眼药图)和坐商,他们的经济活动对城乡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身的社会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乡村生活

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有元旦、寒食、冬至。王安石的《元日》就是指元旦。 城市风貌

瓦舍:宋代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 蹴鞠:类似现代的足球运动。 第十四课 元帝国拓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基业 铁木真:又称“成吉思汗”,蒙古族的杰出首领;主要贡献有建立蒙古族政权,实行军政合一的国家体制,创制了蒙古族通行的文字。

元朝 建立民族:蒙古 建立者:忽必烈(元世祖) 建立时间:1271年,实现全国统一的时间:1276年

忽必烈改制

原因:巩固统治 具体内容:①政治方面,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行省制度。②经济方面,推行重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影响:忽必烈的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人分四等 蒙古贵族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把各族人分为四等,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元朝的民族政策有悖于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历史发展趋势)

回族 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国人通婚的产物,信仰伊斯兰教,产生于元朝。 第十五课 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

活字印刷 发明时间:北宋 发明者:毕升 地位: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意义: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 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叫司南;北宋时期,加以改进变成指南针;意义:一经发明很快应用到航海上。南宋时期,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

唐朝就已经发明;宋代时期,得到改进后,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欧洲社会产生了巨大震动。

绵纺织技术革新 革新者:黄道婆 革新时间:元朝 重要发明:纺车,能同时纺出三根纱。意义:松江地区逐渐上升为江南绵纺织业中心;棉布取代丝麻成为广大民众普遍使用的衣被原料。

第十六课 繁荣的宋元文化

《资治通鉴》 成书时间:北宋 作者:司马光 体例:编年体通史 地位: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具体内容: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了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共1362年的历史。

意义:对中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宋词 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句子长短不一,又称长短句。出现于宋代。 代表人物:苏轼 北宋豪放派词人,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李清照 两宋之交著名婉约派词人,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声声慢·寻寻觅觅》

辛弃疾 南宋豪放派词人,又是著名抗金将领,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元杂剧 著名作家有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关汉卿生活于元代,1958年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东西方各国普遍举行了纪念他戏剧创作700周年的活动。 第三单元 第十八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明朝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建立时间:1368年 都城:南京(后明成祖迁都北京) 后金 建立者:努尔哈赤。建立民族:满族

清朝 建立者:皇太极 建立时间:1636年 都城:北京 皇权高度膨胀

“胡蓝之狱”,发生在朱元璋时期,波及面最广。

① 废除宰相制度 使存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消失,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②设立厂卫制度 其中东厂是在明成祖时设立的;③设立廷杖制度 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飞禽走兽);④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八股取士 科举制到明清时期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允许自由发挥。目的是实行文化专制。 文字狱

在清朝时期达到鼎盛,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第十九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戚继光抗倭

倭寇:明朝时期,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戚继光:著名抗倭将领,人们把他的军队,称为“戚家军”,最初在浙江一带抗倭,著名的台江战役就在这发生的。后来又到福建、广东进行抗倭。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在明末的时候,被荷兰殖民者给侵占,荷兰人在当地残酷压榨台湾人民。

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登上台湾,把台湾从荷兰手中收回(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雅克萨反击战

背景:17世纪40年代,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并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 过程:康熙皇帝决定反击,进行2次雅克萨反击战,分别在1685年,1686年,重创沙俄,最终双方谈判。

〈尼布楚条约〉中国和俄国签定的一个边界条约,也是清政府历史上唯一的平等条约,1689年签定。 具体内容: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条约还规定两国商旅凡持有护照者,可以过境进行贸易。

条约签定的意义: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发展。 第二十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平定准噶儿部、回部贵族叛乱 准噶尔:蒙古族的一支,17世纪上半叶逐渐强大。1690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并扬言要攻打北京。康熙御驾亲征,在乌兰布通击溃噶尔丹。18世纪中叶(乾隆皇帝统治时期),清朝又平定了回部(维吾尔族)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平定叛乱的意义:重新统一了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重大作用。

对西藏的管理措施:

① 历代**和**都要经过中央册封。五世**受到顺治皇帝接见,五世**受到康熙接见。

② 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共同管理西藏。 ③ 乾隆皇帝还制定“金瓶挚签”制度。

这些措施稳定了西藏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 清朝的民族政策:恩威并重。

避暑山庄:专门供少数民族贵族觐见皇帝的地方,有台湾的高山族。目的:“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

作用:对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十一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明清皇宫 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以后,明清都把北京作为都城。

京城的构造 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宫城的前方左右分别有太庙和社稷坛,太庙祭祀祖先,社稷坛祭祀国土和五谷。故宫的中心建筑太和殿,是当时规格等级最高的建筑、,凡是重大典礼均在此举行。

故宫的地位: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雄伟的长城

秦长城和明长城的比较 目的 秦修长城是抵御匈奴的进攻,明修长城是抵御蒙古族的进攻。 东西起止点 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大同,后来被称为塞上明珠。

长城又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第二十二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作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有医学、药物学、矿物学、生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科学家,代表作是《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后来还传到世界各地去,如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 与李时珍、宋应星齐名的有朱载育、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明清小说 随着工商业市镇繁荣和书坊、刊刻印刷业迅速发展,适合广大平民欣赏趣味的小说广为流传。

著名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前三部成书于明朝,最后一部成书与清朝)。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是根据北宋末宋江起义的题材创作而成,围绕官逼民反的主题。〈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取材于民间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主要塑造孙悟空的形象。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第二十三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郑和下西洋 条件:①社会安定,国力雄厚。②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时间:1405年---1433年,先后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评价: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书上的表格)。 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影响: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的时候,到过泉州来行香。

闭关政策 含义: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实行的原因:①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②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表现:①限定通商口岸;②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③提高关税,抑制进口;④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对我国社会的影响:①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好的影响);②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③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第二十四课 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明清经济发展

我国的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从明中期到清前期。最后一个盛世是从康熙到乾隆年间,中间有康熙、雍正、乾隆,史称“康乾盛世”。 1700年—182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世界上有一半的白银流入中国,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商业也发达,山西、安徽有商帮。

19世纪初,世界上有十个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六个(见书上的注解1)。 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是从明中期(明中叶)开始的,商人在这一时期,地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当官。

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

英国在1640年,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随后一些欧美国家也先后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而康乾盛世的帝王毫无认识,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在思想领域大兴文字狱。

影响:最后,愚昧自大、故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的力量迅速逆转,到19世纪初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 一些题目:

1、“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势 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他是鉴真,要到日本,弘扬佛法。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矢志不渝,坚贞勇敢。 从中可以学到他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

2、“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 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

吐蕃; 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2)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这一民族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个民族今天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哪一自治区?

答:驻藏大臣;西藏自治区。

3、材料一 (贞观年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东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有室。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资治通鉴》 请回答:

⑴材料一和二描述的分别是谁统治时期的景象? 答:唐太宗;唐玄宗。

⑵历史上把他们统治的时期分别称为什么?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⑶他们统治时期的局面有什么共同点?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重用人才,勤于政事。

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⑴这段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是唐朝哪位皇帝说的? 答:自古以来,都认为汉族尊贵,边疆少数民族卑贱,我认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 唐太宗 ⑵他对少数民族实行了什么政策? 答:开明政策。

⑶这位皇帝被各族首领拥戴为什么?

答:天可汗。

5、简述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给各方带来的影响。

答:.⑴战争给双方带来损失;

⑵和好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并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⑶北宋每年向辽夏交纳大量岁币,成为北宋积贫积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6、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⑴南方形成天下闻名的“粮仓”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气候温和、资源丰富

⑵新的手工行业是指什么?

答:棉纺织业

⑶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南宋时,发行的纸币称为什么?

答:交子;会子。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材料二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请回答:

⑴材料一的话谁说的?答:戚继光。此话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答:爱国“海波”是指什么?答:倭患为平息“海波”,材料中的“我”先后在哪三个省进行抗击?答:浙江、福建、广东。

⑵材料二的话是谁说的?答:郑成功。他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答:收复台湾。

8、阅读下列材料: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1793年乾隆致英国国王书

请回答:

⑴材料中的“天朝”是指哪一朝?答:清朝。

⑵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天朝”对外推行什么政策?应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答:闭关政策;评价:在抵御外国侵略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和科技,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重要原因之一。

9、“形如彩虹、千年不垮的赵州桥,气势磅礴、金碧辉煌的故宫,延绵万里、坚不可摧的长城,还有横贯南北的大运河,它们为世人所赞叹,被称为中外建筑史上的奇观。”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⑴赵州桥的设计者是谁?答:李春。它在世界桥梁史上有何地位?

答: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大型石拱桥。

⑵故宫是哪两个朝代的皇宫?它在世界宫殿建筑的地位如何?

答:明清;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⑶明朝重修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抵御蒙古族的进攻。明长城西起哪里?答:嘉峪关。

⑷隋朝大运河以哪里为中心?

答:洛阳。起止点分别在哪里?答:余抗—涿郡。

10、“英国大文豪、哲学家培根认为它们(中国的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没有一个帝国、一个教派、或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三大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⑴培根所提到的“中国的三大发明”是指什么?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⑵培根的见解是否正确?正确。

北师大版历史上册范文第4篇

知识点一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迹最多的国家的之一。

2.元谋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2)生活地点:云南元谋县。

(3)生活状况

① 依据: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遗迹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碳屑和烧骨。

② 结论:证明元谋人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4)历史地位: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知识点二 北京人的发现

1.地点: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命名:“中国猿人北京种”,俗称“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3.发现:经过多次发掘,共出土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万件石器和大量的动物化石。

4.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知识点三 北京人特征

(1)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他们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2)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采用不同的打制石器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尖状器,刮靴器,石锤和石砧等猎取采集植物果实,他们结成群体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进行获取食物的劳动。

(3)北京人学会使用火,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4)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1: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本课顺口溜总结:

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会造工具会用火,因此称为类人猿。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群体劳动和生活,打制石器已出现,保存火种用途广,原始社会已显见。

知识拓展 山顶洞人

1.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山顶洞人已经掌握了钻孔技术和缝纫技术。

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距今约三万年前。

由上可知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人会创造和使用工具。

第二课 原始农耕生活

知识点一 半坡居民的生活

1.距今时间时间:约6000年。

2.生活地点:黄河流域陕西东部半坡村一带。

3.生产生活:

(1)居住: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居住区有房屋,窑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穴和烧制窑厂。

(2)饮食: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等。

(3)农业

① 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用石器和骨器,角器,从事农业生产。

② 种植水稻。

(4)畜牧业:饲养猪,狗等家畜。

(5)手工业:制作陶器,最具有特色的为彩陶(代表:鱼纹彩陶盆)。

知识点二 河姆渡人的生活

1.距今时间:7000年左右。

2.生活地点:长江中下游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

3.生产生活

(1)农业工具以骨耜(si)最为典型。

(2)人工栽培水稻,说明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3)畜牧业:饲养猪,狗和水牛等家畜。

(4)手工业:制作陶器,最具有特色的是黑陶,(代表:猪纹陶钵),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有中国最早的织布机,会养蚕缫丝。

(5)居住: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的木构建筑干栏式房屋,有木结构的水井(最早)。

知识点三 原始农业的发展

1.在中国南方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最早栽培粟:黄河流域,公元前900至公元前7000年。

3.原始农业

① 时间:距今9000-7000年。

② 范围: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③ 耕作方式:由“刀耕火种”发展到 用耒(lei)耜(si)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④ 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

知识点一 炎黄联盟

1.早期社会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2.时间:距今约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3.概况

(1)黄河流域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战败,归顺黄帝,结成联盟。

(2)炎黄部落在逐鹿打败蚩尤部落。

4.影响:

(1)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2)这一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知识点二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传说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传说他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相传黄帝时期的发明

衣食住行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文化艺术

仓颉(jie):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 ,隶首发明算盘

3.这些远古传说,反应出当时社会发展水平。考古学者在河南等地距今8000至5000年的遗址中发掘出水井遗迹,蚕茧和丝织品,原始骨笛,船形陶壶等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知识点三 尧舜禹的禅让

1.禅让制含义:将部落联盟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首领先后顺序:尧-舜-禹

① 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适时耕种。

② 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止水,解除水患。

北师大版历史上册范文第5篇

教者:徐子荣

一、 指导思想

依照新课标要求,本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抯任八年级157和158的历史教学,经过七年级一年学习,学生对历史的学习方法有所了解,能够运用基本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但学习基础不太平衡,有些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所以在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自信心,以利他们顺利完成本期学习内容。

三、教学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圆满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四、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及乡土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和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加强同科类老师的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使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3、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4、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6、对后进生进行专门辅导,布置单独的作业,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自信,尽快成长起来。

7、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8、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运用能力

9、在教学中根据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10、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第1课

鸦片战争

第2课

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第3课

收复新疆和甲午风云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

第5课

洋务运动

第6课

戊戌变法

第7课

辛亥革命

第8课

新文化运动

第9课

历史人物小传

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

第11课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第13课

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第14课

红军长征

第15课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第16课

全民族的抗战

复习1——8课

复习9——16课

课时

1

11

期中考试及评卷

第17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 第18课

抗日战争时期历史遗址、遗迹考察活动

第19课

重庆谈判和人民解放战争转入反攻

第20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 14

第21课

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22课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3课

近代科技之星

第24课

近代思想、教育和文艺

16-- 17

复习课本知识

测试及评讲

总复习

北师大版历史上册范文第6篇

2、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落后;

具体原因包括清政府战和不定、清军装备落后、未能发动人民群众等等。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失败根本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是失败主要原因

5、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6、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只学技术不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7、《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8、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政治改革;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其失败表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9、《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11、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是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阶级基础是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与工人运动大发展;外部条件是共产国际的帮助。

13、中共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4、1872年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中文报纸

15、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

16、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7、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8、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团结协作、英勇无畏的精神等

19、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0、1937年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

21、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22、1937年7月7日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国抗战的起点。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于九一八事变。

23、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4、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25、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150多万,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26、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27、近代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8、近代列强侵华战争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

上一篇:滨水空间景观设计范文下一篇:班容班貌评比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