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问题思考研究论文范文

2023-12-16

现代农业问题思考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本文通过对德宏州三县两市 ( 芒市/瑞丽/盈江/梁河/陇川) 相关方面的工作调研, 试图分析德宏食品安全与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及德宏食品安全的现状、存在问题, 提出加强食品安全与发展特色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一、德宏州食品安全工作与农业绿色特色产业工作情况

( 一) 德宏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现状

截至2015 年6 月30 日, 德宏州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6582 个, 其中: 食品生产加工获证企业192 家, 食品加工小作坊396 家, 食品经营单位10623 户, 餐饮服务单位5371户。农资经营户1095 户, 规模养殖产906 个, 畜禽定点屠宰场71 个, 动物产地检验报检点53 个, 生鲜乳收购点5 个, 饲料生产加工获证企业10 户,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227 万亩, 畜禽198 万头, 全州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 ( 场) 707 个。除了大米和蔗糖等少数产业外, 德宏州的食品企业呈小和散的状态。

( 二) 德宏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 德宏州以建设大基地、扶持大龙头、树立大品牌、开拓大市场为目标, 全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重点扶持发展兴特色优势产业。2012 年德宏的生物特色产业种植面就达212 万亩, 农民人均拥有2. 3 亩, 农民人均生物特色产业收入达1051 元, “后谷咖啡”、“迪思坚果”等一批知名品牌, 叫响了“德宏制造”的生态牌。“德宏制造”的绿色内涵得到更多充实。芒市是州府所在地, 其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比较有代表性。

1. 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基本情况

芒市围绕“特色农业稳市”的发展思路,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和冬季订单农业。2014 年, 芒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0.18 万亩, 产量23. 4 万吨; 实施冬农开发面积32. 09 万亩, 产量14. 06 万吨, 茶园总面积15. 2 万亩, 产量1. 1 万吨。咖啡面积10. 24 万亩, 产量9627 吨; 石斛面积7002 亩, 产量2011吨; 核桃面积9. 36 万亩; 坚果面积9. 95 万亩。肉蛋奶总产3. 4 万吨, 产值6. 8 亿元。 渔业养殖面积2. 9 万亩, 产量9393 吨。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 63 亿元, 同比增长5. 9% 。

2. 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极具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 芒市属亚热带气候, 水热条件好, 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土地肥沃。适宜种植优质稻、咖啡、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和旱地作物, 同时丰富的牧草资源也为芒市发展畜牧产业提供有力条件。二是市场优势,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调整, 优质、特色的产业需求量日渐增加, 特别是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几年来, 芒市共有2 家企业3 个产品获得年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共有4 家企业10 个产品, 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 批准年生产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产量8700吨, 共有1 家企业1 个产品获得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产品认证, 批准产量300 吨。三是区位优势。芒市地处中华经济圈、南亚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结合部, 区位独特, 是中国西部通向印度洋的国际大通道; 拥有昆明—仰光经济走廊和中缅海、陆、空联运通道枢纽的区位优势, 更是德宏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 对特色业产业发展和特色农业产品运输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食品安全隐患较多、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缓慢

德宏是集边疆民族农业山区为一体的较不发达地州, 不仅农业产业有特色, 饮食也有自成一体的风格, 但受科技技术, 生产观念, 传统习惯, 饮食文化及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地方特色产业辐射的食品安全隐患不少, 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不仅是民生需要也是德宏产业机构调整的需要。

( 一) 食品产业现状制约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开展

德宏地方特色食品基本上是小而散, 陇川县食品加工小作坊占到食品生产企业的74. 7% , 梁河县食品加工小作坊58 家, 盈江县多达175 家, 这其中有很多还是以家庭为单位, 集生活、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三合一”小作坊, 存在着生产条件简陋———卫生差、生产设备落后, 效率低、标准生产缺乏———规范少、业主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自律差等突出问题, 特别是“三无”加工作坊, 在生产加工过程中, 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添加剂、食用色素, 有的掺杂使假, 生产假酒、劣质面粉, 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 离食品生产许可条件差距大, 即使通过整改也难以达到市场准入制度要求, 质量安全隐患日趋突出, 市场秩序混乱, 品牌优势和产业优势难以发挥。不可否认资金短缺、融资难是小作坊面临较为普遍的问题, 也是严重制约其生产经营、规模扩张和转型升级的瓶颈。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多, 小, 散, 乱, 差”的状态, 给食品安全监管造成较大的困难。

( 二) 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仍然突出

就德宏整体情况来说, 地方特色食品行业规模化, 产业化, 集约化程度不高, 管理水平低, 食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多, 小, 散, 乱, 差。而食品从生产到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 都要经过生产、加工、流通诸多环节, 在每一个环节食品都有可能受到污染, 供应链越长, 经过的环节越多, 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 德宏州边境线长503. 8 公里, 其中陇川县口岸线就长达50. 899 公里, 而且边民互市活跃, 章风镇口岸边民互市交易点多而散, 进出口地方特色食品种类繁多, 很大一部分没有通过正规渠道, 没有经过检验检疫程序就流入流出, 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极大的隐患。同时多民族的饮食习惯增加了地方特色食品安全形势的复杂性, 民族的多样性决定了饮食文化的多样性, 例如撒撇, 过手米线, 鸡枞等具有地方特色而且盛名在外的饮食习惯导致食品安全工作更加复杂。许多传统特色食品, 没有按照制作食品加工的卫生程序进行, 没有防蝇、防尘、防鼠、防霉设施, 不具备餐具清洗消毒条件, 容易被细菌污染。

( 三) 缺乏竞争力强的地方绿色农业特色产品优势品牌

德宏州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发展虽初具规模, 但总的来讲经营规模小、科技含量低、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较弱。像芒市全市只有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 2014 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总产值51. 9 亿元, 销售收入43. 4 亿元。总体上说德宏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德宏农产品品牌虽然不少, 但真正叫得响, 市场占有率高的特色产业品牌很少, 大多数产品停留在粗加工阶段, 精深加工产品不多, 产业链不长; 部分产品有特色, 无规模。如: 石斛、小粒咖啡、水牛奶等很有地方特色, 但规模不大, 总体上缺乏竞争力强的优势品牌。

三、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发展地方绿色农业特色产业

( 一) 着眼发展前景, 坚持食品安全的持久作战

食品安全监管, 特别是加强特色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监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必须牢固树立持久作战的思想。对于还没有条件升级而仍停留在小作坊式生产的生产加工业, 应在定量、定性、定级的基础上, 边整治、边探索、边提高, 逐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同时要明确监管的依据、方法、内容和监管部门、人员应承担的责任, 以及围绕提高行政效能而对监管工作进行量化的评价内容, 以此推动小作坊监管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 二) 发挥区域优势发展和培育绿色农业特色食品

1. 了解产业状况, 摸清企业底数

德宏具有地方特色的撒苤, 火烧干巴, 小锅米酒等在德宏乃至全省都小有名气, 但直到目前, 这种特色食品生产加工多数还是散户, 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和品牌化, 而且还存在环境卫生差、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执行标准不符合要求、人员素质差等情况。所以加强生产监管, 规范生产行为, 保护地方特色产品做大做强, 已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从调研情况来看, 可以从区域整治、集中生产、龙头带动、专业合作等多种模式中寻找突破口, 引导这些小企业小作坊联小做大、整合做强、规范发展, 促使其逐步达到市场准入条件。

德宏各级政府可以在了解产业状况, 摸清企业底数的基础上, 尝试“X + 散户”模式, 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检验、统一标识、统一包装, 形成部门监管、散户自治、企业自律的长效监管机制。可以以获证的大企业为依托, 引导小作坊实行连锁化经营, 带动更多的小作坊尽快达到市场准入条件。同时要积极扶持当地特色产业生产, 形成种植、加工、生产、销售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有效遏制假冒伪劣现象。

2. 加强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和培育

德宏自热条件好, 但农业基础设施差, 所以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以提高农业特色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向农民推广新、特、优品种, 同时要加强特色产品市场法规及机构的建设, 保证特色产品市场的有效运行。

德宏各县市可根据自身实际找准产业培育重点。像芒市就可以利用300 万头肉牛加工项目落户芒市的契机, 大力发展规模养殖, 充分利用3 亿元“红色信贷”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助推群众贷款发展肉牛养殖热情, 提高规模化养殖管理水平, 降低养殖成本, 增加养殖效益, 打造新的农业经济增长极。同时在巩固提升甘蔗、茶叶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 继续抓好冬农开发, 大力发展咖啡、坚果、辣木等特色产业, 确保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不断加大对农产品价格监测, 加快推进冷链物流项目建设, 规范农产品市场, 提高农产品产值。要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扶持政策和资金, 充分调动农民从事特色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质量监控。

现代农业某种意义就是品牌农业, 地方特色食品也应该走品牌特色食品之路; 传统的重种植轻品牌、重眼前轻发展的观念必然会制约农业产业化和地方特色食品的发展进程, 而从源头上提高质量, 打造高品质、高质量内涵的品牌, 加快转型升级, 是特色农产品走向特色食品的成功选择。

3. 发挥区域优势, 发展特色食品

德宏有待开发的特色食品资源较多, 但独特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没能形成独有的特色食品链, 即使有也都是小打小闹形不成规模。像德宏特色食品加工规模都很小, 技术构成低, 自主创新能力薄弱, 其产品大部分属于农产品的初级加工, 发展压力大、监控风险大。德宏各级政府应该更加重视特色食品的发展, 将特色食品加工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培育, 引导向“专、精、特、新“的方向特色发展。民族佳肴享誉海内外, 具备发展现代食品工业的历史基础和自然条件。像遮放贡米、小锅米酒、火烧干巴等特色食品, 市场需求量日渐增长, 市场价格一路飙升。随着政府的政策引导扶持和人们崇尚绿色健康消费观念的深入, 观念转变带动了特色食品的销售, 德宏特色农产品产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契机。

( 三) 净化食品市场, 维护地方绿色农业特色食品权益

1. 完善食品标准构建安全体系

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改变德宏地方特色产品没有统一标准的现状刻不容缓, 特色食品不仅要做大做强, 保证食品质量总体稳定, 而且要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上传承发扬, 要走长远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制定各项特色产业规划中, 要逐步建立起符合食品安全体系要求的地方特色食品标准体系、市场信用体系和食品安全信息体系, 落实地方特色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2. 加大食品安全的治理力度

一方面加大源头治理, 协调食药监等部门加大整治力度, 把好准出入关, 确保食用特色食品生产经营者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另一方面加大整治打击力度, 突出对重点大宗食品, 重点区域及突出问题的整治; 再一方面加强监督抽检力度, 切实维护地方特色食品的权益。

一种食品从农田到餐桌, 要经过生产、加工、流通等诸多环节, 而每一个环节都有出问题的可能, 并且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必然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德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环境优美、气候怡人, 被誉为“天然养吧”、“绿色天堂”、“康体天堂”和“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是旅游观光、度假、康体休闲的理想王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州内外对绿色农业特色食品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 切实解决德宏小作坊小企业小规模生产与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矛盾, 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规范特色食品生产流通, 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 不仅是解决边疆各族群众的民生问题, 也是实现德宏农业特色产业的良性发展, 建设美丽德宏、和谐繁荣德宏的必由之路。

摘要:本文通过概括分析德宏食品安全和农业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和当前面临的问题, 作者指出加强德宏食品安全生产和经营的监管, 发挥区域优势, 培育和扶持德宏特色农业品牌, 维护农业特色品牌权益是实现边疆民生安全、建设美丽边疆的必然之路。

关键词:德宏,食品安全,特色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

[2] 德宏州食安委.2015年德宏州人大食品安全汇报材料.

[3] 德宏州盈江县政府.2015年食品监管工作报告.

现代农业问题思考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1 影响贫困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1.1 贫困山区的自然条件不利于农机化的发展

贫困山区自然条件差, 单家独户的经营方式, 加上农作物的成熟期参差不齐等等, 这些都极不利于农机的正常作业。农业机械的效力不能得到正常发挥, 无形中增加了单位面积的农机投入成本, 同时增加了机手的作业程度, 严重地影响了机手的经济收入。所以贫困山区的农机难以发展新型的、大中型的农机具难以推广。

1.2 基础设施差, 制约着贫困山区农机化的发展

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很多村组没有通村公路, 更谈不上生产道路和机耕道等基础设施, 加上贫困山区的自然条件恶劣, 使得贫困山区的农机拥有量只局限于轻便, 小型的农机具。但即使是小型轻便的农机具, 机手作业时安全隐患也多强度大, 这必然会造成农机作业时间短, 农机应有的效力不能得到发挥, 无形中就要求机手增加作业时间和提高操作技术含量。严重影响了农机具应有的作业效率和农机化事业的进程。

1.3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 使农机正常效率难以发挥

贫困山区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大部分仅有小学文化程度不同, 机手不易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技巧和维修保养技术, 使农机潜能和效率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且严重影响到农机的正常使用寿命, 无形中增加了农机投入成本等。贫困山区农机技术难以推广的原因, 与贫困山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大有关系。

1.4 农民的劳作思维习惯和经济条件阻碍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贫困山区的交通和信息都较闭塞, 传统的劳作习惯, 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贫困的经济基础, 单家独户的经营方式等使得贫困山区农民对农业机械认识不够和接收使用不力, 农机得不到优化配置, 服务很难实现专业化和全程化。新型大中型农机具较贵, 对贫困山区农民来讲难以承受, 严重地影响到贫困山区农机化事业前进的步伐。

1.5 部门和乡镇干部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认识不够

一是认为山区地形不适应农业机械化;二是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机械化作为商品, 完全由生产农业机械的商家和农民自主决定自由发展, 政府可放手不管了。但事实是, 任何国家的农业机械化都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推广。

1.6 农业机械价格偏高, 购机后维修困难

一台普通的旋耕机售价在3500元到5400元之间, 扣除政府财政补贴, 农民仍需2500元至3800元不等, 这对普通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乡镇售后服务网络缺少, 配件供给渠道不畅通, 购机后维修困难, 都严重地影响着贫困山区农机事业的发展。

1.7 个体家庭经营形式为主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 95%以上的农业土地基本上都是以个体家庭经营形式为主。这样, 一方面赋予了农民极大的自主权, 活跃和丰富了农村经济市场, 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同时也造成分散单一的生产方式, 必然会出现生产上的不协调, 农作物的成熟期参差不齐和土地纠纷等现象, 这些都钼制着农机的连片作业, 影响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2 加快贫困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思考

由于因地理环境、人为因素、单一分散的家庭经营方式等给农机化事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根据贫困山区的本地实际, 我认为应该从政府参与, 加强农机组织自身建设, 加大培训力度, 加强科研、推广、生产有机结合等方面入手, 在贫困山区营造一个适应山区作业的新型农机作业环境, 进一步推进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进程。

2.1 加大政府行为的参与, 加强优惠政策的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扶持机械化事业的政策措施。推进农业机械化, 促进农业现代化, 需要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正确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 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应把发展贫困山区的农业机械化纳入到日常议程上来, 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完善农机法规, 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 加大投入, 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转轨, 加快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进程。

二是尽快实行购机补贴普惠制。国家应照顾到贫困山区农机具多样化, 小型化的特点, 重点鼓励和扶持新型大中型农机具的引进和推广, 对购买新型农用机械予以优先贷款甚至低息或政府贴息贷款, 为山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是完善基层农机推广网络。建立健全贫困山区基层农机服务站, 落实提供推广服务经费, 组织开展一些流动的现场会, 进行产品介绍, 示范表演和技术交流, 进一步推动新机具、新技术的开发, 引进和推广力度, 进一步调动贫困山区, 农机技术推广服务站的工作服务热情和动力。

2.2 加强农机作业组织创新, 推动和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

基层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 仅靠农民自发的力量和市场的导向是远远不够的, 更需要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强有力的支持。结合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农业机械化作业示范基地, 树立好的样板, 以人为本, 以农民自愿为前提, 组成联合服务体的基层服务组织。这是新形式下贫困山区规避市场与自然双重风险的需要, 也是发展农业生产力, 发挥农机效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2.3 加大培训力度

针对贫困山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现状, 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 采取多种形式, 多种渠道, 开展好农机操作、保养、修理等多种适用技能的培训, 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2.4 加强信息综合和技术反馈工作

政府应该是当一个很好的连接器, 使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技术推广服务部门把最终的使用性能, 适应性能、技术效果等综合信息反馈给科研单位, 把新型的产品推向市场, 不断研制和生产出适应贫困山区的农业机械。

摘要:本文结合宜川县果业生产农机化的现状, 根据笔者十多年在贫困山区推广农机的经历, 对影响贫困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因素做了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并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 最后本文对加快贫困山区农机化发展给出了几点意见, 以期能对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有所帮助。

现代农业问题思考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分析电子商务的发展,给税收问题带来很多挑战,探讨电子商务下如何对税收进行征管。

关键词:电子商务 税收问题 挑战 对策

一、电子商务下税收问题的挑战

近二十年来,电子商务取得长足的发展,2008年1月29日世界互联网媒体测评机构“尼尔森在线”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在线购物的网民已经达到85%。截至2008年3月13日,按用户数量计算,中国已经超过美国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网络市场购物成交额达到590亿元。据淘宝网监测数据发现,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的网购人数超过5500万。由于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迅速扩大,必将成为政府一笔巨大的潜在税收来源。但是,怎么样操作,还是一个难题。电子商务下税收面临以下挑战:

(一)征税对象界定问题。传统贸易的税收征管主要是依据交易双方所提供的劳务或商品买卖等,并对其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电子商务的网络信息技术可将有形商品的销售等直接转化为数字化形式提供,购买者只需在互联网随时购买、浏览或下载所需要的数字商品。税务机关很难发现和监控通过网络销售数字化产品的真实情况,因而无法据以征税。

(二)纳税主体的判断问题。在传统交易活动中,纳税人身份的判定是比较容易的,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电子商务中的商店不是一个实体的市场,而是一个虚拟的市场,网上的任何一种产品都是触摸不到的。在这样的市场中,看不到传统概念中的商场、店铺及销售人员,即使是交易的整个操作流程,包括交易的合同、票据、支付手段(如支付宝)都是以虚拟方式出现的。所有这些,都造成了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身份判定上的难度。

(三)税收管辖权的界定问题。税收管辖权的范围一般来说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政治权利所能达到的范围。世界各国要么采用地域税收管辖权要么实行居民税收管辖权。但是在电子商务下交易都是依托于各自的网站,无法确定经营者所在地或经济活动的发生地,也无法确定劳务提供者所在地,使得确定是地域或居民税收管辖权进行征税很难。

(四)税收征管体制问题。传统的税收制度是建立在税务登记、查账征收和定额征收基础之上。电子商务的虚拟化、无形化给税收征管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电子商务模式下,纳税人通过服务器在网上从事商务活动,并且不需要经过工商部门的批准,传统的计征手段不能对电子商务的交易信息实行有效跟踪。电子信息技术的运用,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订购.支付.甚至数字化产品的交付都可通过网络进行,无纸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凭证可被轻易修改而不留任何线索。同时电子货币使供求双方的交易无需经过众多中介环节,可直接通过网络进行转账结算,税务机关很难进行有效监督。

(五)税款流失风险问题。随着电子商务的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网上经营,其最直接的结果是传统贸易方式的交易数量减少,使现行传统的税基受到侵蚀。另外,由于电子商务是个新生事物,税务部门还来不及制定相应的对策,以及中国大量低层次、素质低的征管人员造成大量征税征管盲区,从而导致大量税款流失。

二、电子商务下税收应对策略

(一)完善现行税制,制定有关电子商务的税制条款。国家应该重视和研究电子商务下的税收问题,电子商务的出现而产生的税收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税法条款的修订、补充和完善,避免税收的流失,主要包括现行税制为基础,明确电子商务模式下的征税对象、征税范围、税目、税率等问题。在调整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各个税种中增加电子商务税收方面的规定,明确电子商务模式下销售商品与提供劳务所适用的税种和税率,逐步调整税制结构,对现行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以及关税等税种增加电子商务税收方面的规定,明确网上销售商品与提供劳务所适用的税种和税率。便于征税。

(二)加强对从事电子商务企业的日常监管。电子商务的主体是企业,因此,必须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其一是建立企业备案制度,要求所有开展网上经营业务的单位将与上网有关的电子信息上报当地税务机关,进行登记、注册、注销登记,便于税务机关控制与管理。其二是电子商务业务单独会计核算制度。要求上网企业将通过网络提供的服务、劳务及产品销售等业务,并将上网的资料报送税务机关备案,便于税务机关控制与管理。三是实现信息共享,要联合财政、金融、工商、银行、公安等部门,共同研究电子商务运作规则及应对电子商务税收问题的解决方案,建立管理信息网络,实现电子商务信息共享。

(三)建立适合电子商务的新税收征管体系。电子商务中的一个主要的问题是税收征管中税务部门与纳税人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电子商务中的税收征管出现了盲区。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我建议从三个地方着手:一是加强税务机关自身网络建设,抓紧形成覆盖全国税务系统广域网,并实现税务机关与相关金融部门以及网上商业用户相连,实现真正的网上监控与稽查。二是积极推行电子商务税收登记制度,纳税人只要从事网上交易,必须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电子商务的税收登记,取得一个专门的税务登记号,由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报有关上网交易事项进行严格审核,限时不办理的进行严格的处罚措施。三是是总结税务部门已建设和运行的以增值税发票计算机交叉稽核、防伪税控、税

控收款机为主要内容的“金税工程”的经验,与金融机构、网络技术部门及公证部门紧密配合开发出统一、实用、高效的征税软件和稽核软件,避免因为电子商务的出现税收的大量流失。

(四)培养适合电子商务模式下的税收征管专业人才。目前我国税务部门大多缺乏网络技术人才,缺乏必需的电子商务知识。电子商务的税收征管,需要大量既精通信息技术,又具有扎实税收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培养既懂税收业务知识又懂电子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着力培养精通税收业务、信息技术、外语、法律及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使税收监控走在电子商务的前面,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税务。

参考文献:

[1]汪向阳,《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问题及其对策》【J】,甘肃农业,2006、9

[2]周玉婷,《浅析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问题及其对策》【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6

[3]刘忠,《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3

现代农业问题思考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2010年11月11日~13日,第九届中国温室园艺行业年会即

“中国温室2010”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召开。本届年会得到了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湖北省农业厅、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花卉分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的大力支持,以及湖北省农机化办公室、湖北省蔬菜办公室、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湖北省农业机械学会等单位的大力协助,是中国温室园艺行业的又一次盛会。

参加本届年会的有来自安徽、北京、福建、广东、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辽宁、山东、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云南、浙江、重庆等21个省市以及日本、瑞典、美国、以色列、德国、荷兰等国家的与会代表280余人。另有湖北省各市、县(区)农机系统、蔬菜系统的代表60余人也参加了本届年会。

“中国温室2010”隆重开幕

2010年11月11日,“中国温室2010”在武汉市五月花大酒店隆重开幕。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科教质量处处长姚春生、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军、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喻大昭、湖北省农业厅副巡视员李庆仁、湖北省蔬菜管理办公室主任万福祥、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院长包满珠、湖北省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谭本忠、湖北省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许绮川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科教质量处处长姚春生、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军、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喻大昭、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院长包满珠分别发表了与会致辞。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科教质量处处长姚春生在开幕式的致辞中指出,近几年,我国设施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效解决了“菜篮子”产品供应不均衡的矛盾,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农业效益和竞争力。2009年底,我国连栋温室27.2万亩(1.8万公顷),日光温室478.7万亩(31.9万公顷),塑料大棚928.5万亩(61.9万公顷),设施规模实现了快速发展,为丰富城乡居民消费做出了积极贡献。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农业部在制定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中,将加快园艺作物生产设施化、畜牧水产养殖规模化纳入重点建设内容。当前正值“十二五”谋划的关键时期,各级农业和农机主管部门都在积极制定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明确发展设施农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区域重点、主推技术和保障措施等,提出相关的经济技术政策。“中国温室2010”让大家齐聚一堂,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展示设施农业技术新成果、新产品,考察典型设施农业园区,共同研讨谋划产业发展良策,必将对推动我国设施农业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崔军代表主办方在开幕式上致辞,他指出“中国温室2010”作为温室行业内唯一的行业性活动,一直秉承以交流促发展的宗旨,在回顾、交流、推广和展望的基础上,以促进沟通、形成共识、推动发展为目标,根据一年来行业的发展状况选择不同的主题和不同的地域,就不同的热点问题共同进行探讨。伴随着以往八届年会的成功举办,它正日渐成为一个以设施园艺为中心的,由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用户等四个层面嘉宾广泛参与的交流平台。自农业部出台《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以来,我国设施农业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各地积极落实扶持政策、稳步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强化科研创新,标准体系持续完善、技术培训日益活跃,社会服务日益健全,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从“九五”开始,我们一直在探讨“工厂化农业”的概念,旨在通过科技进步克服自然障碍、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的目的,通过产业化发展的途径,达到科技与效益的双赢。但几经探索,可以说有得有失,仍然有诸多难题亟待破解、不少问题尚需深化研究。进入新世纪后,

“因地制宜”的概念逐渐成为发展的焦点,并将设施园艺行业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主题,以实现设施与地理环境相协调、设施装备与作物生产相协调、生产与市场相协调等。近期,该院在农业部和财政部等的大力支持下,对包括设施园艺在内的农业工程技术模式、投资与建设模式等开展一系列研究,以进一步提高农业工程的技术效益、投资效率和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效果。湖北省作为本次推进活动的开展地区,具备发展设施农业的诸多有利条件,具备设施农业发展的雄厚基础。因此,希望“中国温室2010”的活动能有机结合湖北省产业特点,通过与全国及国际代表的交流,更新理念,解决问题,共同促进地方设施农业建设。

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在致辞中指出,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是农业大省。近年来,湖北省农业机械化获得了长足发展。今年以来,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大幅增加的拉动下,湖北省广大农村出现新一轮农机热。设施农业工程建设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取得了较大成效。目前,全省各类设施农业工程装备总量达137.9万台/套,设施农业面积493.96万亩(32.93万公顷)、建设总投资157.18亿元、从业人员200多万人。为有效保障省内乃至周边省份的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季节性均衡供应,改善城乡居民生活、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虽然湖北省设施农业规模较大,但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不高,技术创新不足,产业亟待升级,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人员素质不高,设施管理落后,个别地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等。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创新机制,更新观念,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更有力的措施促进设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今年“中国温室2010”在湖北成功举办,省内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加大扶持设施农业工程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与兄弟省市交流与合作,促进资源共享,达成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温室2010”四大亮点

探讨设施园艺“十二五”发展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

“十二五”的谋划之年。今年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

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业机械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清洁环保生产方式,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朱明在本届年会中与代表们共同探讨了设施园艺“十二五”发展的重点与热点,他在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设施面积已达350万公顷,较1978年增长655倍。设施总产值达7080亿元,比露地生产效益高3倍~5倍,设施蔬菜总产量达1.68亿吨,占蔬菜总量的25%。同时设施园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的矛盾突出。虽然发展规模世界第一,持续快速发展,但是产业升级面临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挑战,发展速度、规模与质量的矛盾十分突出:二是产业的复杂性使全面改善难度增加。在我国相关技术滞后、市场培育迟缓、管理经验缺乏等不利条件下,全面改善的难度和挑战很大:三是提高技术创新与推广效果任重道远。我国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受科研体制、创新机制等因素影响,还存在创新的广度、深度和实用性等方面的不足,推广体系建设长期缺失与可推广的先进适用技术较少、标准化建设不完善的现象也进一步弱化了技术效应的发挥:四是产业链发展的失衡增加了产业风险。符合需求的品种、控制动植物生长、最终成型的商品,三者之间出现“两头小、中间大”格局,严重影响了设施农业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使我国市场协调与预警机制的建立面临许多困难:五是符合产业要求的保障体系尚需完善。设施农业长期以来没有综合协调的管理部门,发展方式往往以短期低水平的规模扩张为主,忽视了区域的适宜性、协调性以及规模的适度性。亟需建立完善以提高生产要素质量和产业链质量为目标的政策体系和支持保障机制;六是不同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差距仍较大。在设施农业投入、技术、装备、人才和市场等方面差异较大,造成设施产品的成本和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别,在同一个市场环境和标准下,低质一低价产品会对技术含量、生态水平高的产品造成冲击,容易形成遏制技术进步、质量倒退和恶性竞争的局面,并将进一步加大产业全面调控的难度,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设施园艺的发展中机遇和挑战并存。高品质菜篮子产品需求增长加快;发展势头与发展热情在不断增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需求迫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得到重视,强化农民就业增收渠道需求迫切:抗灾能力以及资源节约广受关注。朱明院长提出了七条发展思路:通过政策引导和创新机制来强化投入支持:通过提高创新的先进性和针对性来提高应用水平;通过提高装备档次和工艺水平来提升设施生产水平:通过加大示范推广和教育培训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促进装备产业升级和市场规范来强化物质保障;通过创新经营体制和市场渠道来减少产业经营风险;通过国际交流和对外合作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另外。还同与会代表交流了有关201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的指导意见,如在设施农业装备补贴中,日光温室设施设备补贴卷帘机、保温被、加温炉,塑料大棚设施设备补贴手动卷膜器,连栋温室设施设备补贴开窗机、拉幕机、排风机、湿帘、CO2发生器、加温系统、灌溉系统等。

专家学者支招设施园艺低碳节能发展模式

随着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环境污染、气候变暖问题不断加剧,设施园艺如何向前发展,值得每位业内人员深思。节能减排、低碳生产技术被逐步提到日程上来。在本届年会上,各专家学者发挥自身所长,为设施园艺行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改变高耗能生产的技巧

针对如何有效改变设施栽培高能耗生产,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副所长周长吉在本次年会的专家论坛上,同与会代表分享了他在日本进行设施农业考察时的感观。日本主要的温室形式有日本式门式钢架结构温室、圆拱形塑料温室、单栋塑料大棚、小拱棚等,目前研究的改进型温室有F-clear覆盖的改进型连栋温室、“M”形结构改进型温室、“W”形结构改进型温室、平屋顶温室、山地大棚等,而实验型温室有单坡面温室等。日本还结合了中国式的日光温室,建造了日本型日光温室,用特殊的保温材料替代了中国式日光温室的后墙。而我国温室设施结构在根据国内气候条件状况和地理状况,借鉴国内外设施园艺发展,也自行建造了一系列的温室设施,如新疆无后屋面温室、日光温室型塑料大棚、下沉式机打土墙结构日光温室等等。这些改造有利于改变设施栽培高能耗生产的特点。除此之外,周长吉所长还提出了利用万向节节省卷膜器、二连杆开窗机、人造雪景反光避虫、多重保温、弥雾风机降温、可转动式栽培架、空间可移动栽培床、立体式栽培、电热线加温育苗等技术和设备,提高温室设施生产率,这些都可以成为节能减排的手段。

资源替代的战略构想

当前现代农业面临诸多挑战,人口膨胀、耕地资源减少、淡水资源紧缺、自然灾害频发、农业污染严重、沙漠化速度加快、农业从业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不断凸显。这些问题有许多其实都是多种资源问题的体现形式。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设施农业研究中心主任杨其长,在论坛上提出了植物工厂与垂直农业及其资源替代的战略构想。“资源替代”,即是通过创建或优化环境要素(光照、温度、湿度、CO2等可再生资源),以达到提高不可再生资源(土地、水和矿质养分等)的利用效率(相当于通过环境手段使资源大幅度增值),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或资源替代)。资源替代的表现形式如下:通过环境要素的优化,大幅提高单产:环境控制技术的突破,实现作物周年连续生产,茬口数量和产量的增加:现代工程与装备技术的突破,作物栽培向立体空间拓展,如立体栽培、植物工厂,单位土地效率提高数倍甚至几十倍:农业向垂直空间发展-垂直农业,土地效率成几何级数增长。

温室内部物流出新意

针对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消费人口增加和生产人口减少,劳动力供应减少,土地成本上涨等一系列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荷兰科迪马公司温室物流系统专家Gideon先生提出了如何通过温室内部物流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温室内部物流可以有效率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减小农药的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应对产业链整合,物流衔接;应对变化中的劳动力。

借鉴国外行业发展需慎思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陈青云和与会代表交流了关于我国设施园艺如何由大变强的心得体会。他提出了在学习和借鉴国外设施园艺发展的过程中要仔细思考的几个问题:高度自动化是否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标准化如何规划和制定实施;高度分

业化的优劣势:如何了解逆境生理以创适宜的生长环境;设施园艺与观光农业的发展;产出与投入比:产业联盟的必要性等等。

温室标准化工程的新进展

目前温室工程技术标准与实施中,存在着宣传、实施不到位,缺乏系统完备的检测、试验的仪器和设备等技术条件,缺少标准实施所需要的配套完备的技术资料数据,在温室工程规划、开发、设计、建设过程中,还没有可以利用的数据库和专用设计软件等配套工具等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马承伟针对以上问题向代表们介绍了关于推进温室标准化工程的几项工作进展:温室覆盖材料保温性能测定方法标准及测试装备:日光温室环境模拟、预测和优化设计软件开发;温室采暖通风设计标准及计算软件开发:关于现代农业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他告诉与会代表,《NY/T 1831-2009温室覆盖材料保温性能测定方法》标准已正式发布实施,欢迎业内相关人员使用温室覆盖材料保温性能测试台测控软件进行测试。

温室大棚结构新材料推出

对于目前日光温室建造方面,存在着土墙温室占地过大,土地利用率低下,砖墙温室对耕地的永久破坏;其他结构墙体技术不成熟,性能有缺陷。钢结构骨架缺乏建造标准,强度和抗腐蚀能力参差不齐:竹木结构强度不够,立柱较多,且容易受灾:现场施工无法保证质量等问题。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须晖向与会代表介绍了一种新型白钢复合管材。这种新型白钢复合管材,在直径38ram-51mm白钢管中填充复合材料,具有不锈钢的美观性,高延展性,受压不易断裂,安全性较好:具有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好、比重小、强度高、成本低、易于加工生产等特点;抗拉强度是同直径钢管的2倍,是铜管的3倍~4倍,塑料管的8倍~10倍;耐腐蚀、截面积小、抗老化,可实现标准化生产,现场无焊接组装。这种新型管材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湖北省设施园艺发展向前迈进

据湖北省农业厅相关统计,2010年中央财政两批共安排湖北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4亿元,实施范围覆盖全省92个农业县市区和垦区农场,补贴机具种类达3639种。截止11月5日,湖北省7.4亿元补贴资金已全部落实到位,共补贴农机具26万多台,受益农户19万余户,直接拉动农民投入达18亿多元。

2010年11月6日~9日,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周长吉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陈端生教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所李明远研究员、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别之龙教授、北京绿东国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汪晓云高级农艺师等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中国温室2010”会前的“湖北省设施园艺调研与考察”活动。他们分别代表了来自农业工程、环境气象、病虫害防治、设施蔬菜、观光农业等研究领域的专家。专家们先后考察了湖北省--设施蔬菜、设施果树、设施养殖以及观光农业园区的生产和发展情况,并针对湖北省高效农业产业的发展与当地农业部门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湖北省农业厅副巡视员李庆仁在本届年会“湖北日”主题活动中,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湖北省设施农业及装备发展的情况及未来规划。他总结了湖北省发展设施农业工程几项工作原则:示范推广,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因地制宜,适度发展:积极争取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坚持加大科技投入;坚持建设产业基地。他还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将按照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健全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到“十二五”末,全省计划建设各类设施农业工程装备达200万台/套以上,其他各类种植业、畜牧养殖和水产养殖等设备60万台/套以上、设施农业面积700万亩(46.7万公顷)以上、总投资20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要达到280万人以上。湖北省设施农业生产经营年销售总额将达150亿元以上,将占农林牧渔业总值的5%以上。

湖北省蔬菜科学研究所主任邱正明介绍了湖北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状况。2009年全省蔬菜(含食用菌、西甜瓜、魔芋)播种面积1820万亩(121.3万公顷),产量3000万吨,产值582亿元,其产量、产值居种植业首位(35%)。其中设施蔬菜112万亩(7.47万公顷),包括大中棚58.2万亩(3.88万公顷),小拱棚52万亩(3.5万公顷),日光温室、联栋大棚等1.5万亩(0.1万公顷)。大棚数量约350万个。

湖北省园艺设施类型多样化,有塑料小棚、日光温室、连栋温室等:区域化分布格局初步形成。连栋温室、钢架大棚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和周边地区。日光温室主要集中在十堰和襄樊地区。农户主要以塑料小棚和中棚为主。塑料棚有钢架结构、水泥骨架结构、GRC、竹木结构等类型。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蔬菜系主任别之龙在年会中介绍了华中地区(以湖北为主)设施园艺发展状况与特点。他说湖北省不同设施类型定位比较明确。大型连栋温室主要以生产蔬菜和花卉优质种苗为主,部分用于生产高档果菜类蔬菜。中小棚早春以生产茄果类、瓜类、豆类蔬菜为主,秋季以生产茄果类延秋蔬菜为主,延秋瓜类蔬菜为辅。武汉市利用设施大力发展速生叶菜的设施栽培。设施农业由传统的单一设施生产向休闲观光领域拓展:设施生产的季节性比较突出,季节性园艺设施不仅是湖北省的特点,也是南方省区的共性:设施高效种植模式已经形成。同时,他还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设施农业装备和设施资材开发薄弱,迄今尚无专业从事设施农业装备规模化的生产厂商;缺乏省级层面上的设施农业区域规划布局,设施农业盲目引进和盲目生产的问题比较突出:设施农业投入不足;设施农业配套农机具应用严重滞后:设施农业的产学研结合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对农户的培训亟待加强。

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推介热烈

“中国温室2010”年会的开放式论坛中,海宁市正兴耐力板有限公司、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沙伯基础普特阳光板(中山)有限公司、上海华维节水灌溉有限公司、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江阴市盛鑫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拜耳《北京》板材有限公司、以色列OTL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格润科农冷弯有限公司等企业,分别就覆盖材料的优化、植物工厂及设施园艺技术、节水灌溉、灌溉施肥以及冷弯工艺等技术和研发的产品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大连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主任刘滨疆就现代物理农业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及推广进行了介绍。

专业的参观考察

2010年11月13日,“中国温室2010”的最后一站是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占地面积330余公顷,其中200亩(13.3公顷)核心示范区已初步建成,10000m2的温控厂房和6000m2的钢架连栋大棚已交付使用,还有10000m2的PC温控室、14000m2连栋式温棚、43栋共15480m2钢架大棚正在紧张施工建设当中。50000m2的现代设施大棚,可为全市提供蔬菜、瓜、果各类优质种苗500万株。在园区内,我们看到了在设施草莓栽培中大面积使用悬挂式微喷的棚室,以及连栋温室中栽培的仙客来、鹤望兰等生产现场,与会代表对生产中使用的技术和手段的利弊各有心得,感触良多。

结束语

随着参观的结束,“中国温室2010”也圆满地落下帷幕。明年将是中国温室园艺行业年会举办的第十年,“中国温室2011”将会有一个崭新的提高,让我们一起期待它的到来吧!

特别鸣谢北京华农农业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海宁市正兴耐力板有限公司、拜耳(北京)板材有限公司、中山固莱尔阳光板有限公司、北京固朗瑞科农业设备有限公司、北京普瑞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北京中环易达设施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圣诺柯网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贝嘉实业有限公司、蒙特空气处理设备(北京)有限公司、青州市祥力轻工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汇丽-塔格板材有限公司、上海斯文森园艺设备有限公司、上海阳柯实业有限公司、万联塑料建材有限公司、中山市威邦塑胶建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和单位对“中国温室2010”的鼎力支持!

现代农业问题思考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在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对中原经济区域物流与区域关系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中原经济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的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区域物流 区域经济 中原经济区

一、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

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这两者之间具有着很大的相关性,作为区域经济构成部分的区域物流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在提升流通领域与生产领域的经济效益以及运作效益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能力、改善企业生产方面和生产布局方面发挥着明显的作用。而作为区域物流发展源动力的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在决定和制约着区域物流的发展。

一方面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物流所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增长带来物流发展需求,物流需求能够促进区域物流增长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本身的发展水平具有着较大的制约性,经济的增长会增加区域内的物流量,而经济欠发达则区域物流没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首先,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对区域物流的发展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物流产业具有所有服务业都具有的共同点,即它对区域内的生产性产业以及流通性产业具有很大的依赖,所以区域经济本身的发展规模与区域物流的发展空间成正比。从包括中原经济区在内的许多地区物流发展来看,区域经济发达或者区域中的商贸比较活跃,那么物流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市场与客户群作为基础,并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其次区域经济层次与水平对区域物流层次与水平发挥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区域经济的日益发达,其发展必然会要求区域物流具有更高的能力,同时也有能力为区域物流能力的提高提供技术条件以及经济物质条件,这些内容包括仓储、通讯、交通等物流发展必须依赖的硬件条件以及物流发展理念、管理技术等能够保证物流向更高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的条件;再次区域经济的结构对区域物流的结构起着决定性作用。区域经济的结构以及结构的发展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物流的结构,尤其是对物流的基础设施、服务范围、路线、水平以及类别等产生着明显的影响,这些影响的产生是物流本身的服务属性所决定的。作为后发产业的区域物流维系着区域经济中的各个企业、产业以及部门,并促使他们形成统一的整体。区域内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对物流的需求同时为区域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所以区域物流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由区域经济的结构所决定;最后区域物流整个系统本身的协同度受到区域经济的影响。区域物流的系統是在区域经济合作以及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而撑的,在促进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以及解决区域经济中存在的冲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区域内贸易和分工的合理会形成大量物流需求,从而推动物流发展。区域间资本的流动、技术的传播以及劳动力的流动不仅会创造物流需求,同时物流技术也会得到发展。区域间产业的转移有利于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和调整,这无疑会给建立与完善区域物流体系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关系不仅体现为区域经济对区域物流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在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方面。首先区域物流能够有效地降低区域交易成本并推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物流产业中的合作伙伴需要进行合作和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搜寻客户信息的费用,在个性化的物流服务中双方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这能够有效地降低违约风险,当双方出现冲突时,由于合同具有的长期性能够促使双方进行协商解决,从而减少因为仲裁和诉讼而产生的不必要费用,所以区域物流发展能够在社会交易过程中降低交易费用;其次区域物流的发展可以对区域产业起到优化作用。对物流企业的培训和集中可以通过规模优势和整体效益的发挥来推动物流向合理化和专业化发展,在此基础上可以带来大量的资金流、商业流、技术流以及信息流,并促进旅游、信息业、金融业以及商贸业的发展。相对于技术原始、功能单一、经营分散的储运业务而言,现代物流属于高附加值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具有高度化的劳动力、技术结构以及资产结构,而区域物流的发展涉及到基建行业、运输行业、通讯行业等众多服务行业,同时也涉及到金融、保险、商务和餐饮等行业,所以区域物流的发展也有利于区域产业向高度化发展并使其结构得到优化;再次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市场。区域中集中了供应链上的许多节点企业,这些节点企业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区域市场的发展与形成,同时供应链中的节点企业也能够通过互补优势来形成区域市场的主体并形成有机整体以促进区域市场的发展与成熟化;最后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并提升产业本身竞争力。供应链物流模式中的企业从竞争的关系向合作与竞争结合的关系转变,在整合与协作的前提下,能够使自身的竞争力加强并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以推动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区域物流的发展会形成产业的集群,并成为区域经济中重要的增长点。

二、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对策

中原经济区包括晋南、河南、冀南、苏北、鲁西、鄂西北以及皖北等七个省与二十八个市。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推动了相邻省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使这些地区中的经济发展不再受到过大的约束与封闭。从中原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发展来看,只有实现物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与互相支撑才能够实现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中原经济区通过经济水平的提高已为物流的发展建立经济基础,在此过程中推动中原经济区的构建将加强各省市之间的经济交流,而其中物流需求的出现也会成为带动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原经济区物流的发展能够优化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推动物流发展的基础上可以促使中原经济节约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与质量并使物流以及经济都走向集约化道路。总之中原经济区中的经济水平决定着物流的发展水平,而物流的发展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所以发展中原经济区物流十分重要,在此过程中不仅要认识到中原经济区物流发展中在劳动力、交通、空间、原材料、能源以及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同时要认识到当前中原经济区在基建投入、物流企业竞争力与规模方面的劣势,针对这些问题,为了让中原经济区物流能够发挥出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物流发展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中原经济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大基建投資,通过扩展筹资渠道来为区域物流发展建立物质基础,物流基建需要的投资较多并且具有较长的回报周期,单纯依靠国家投入是难以达到较好效果的,所以在对国家政策性投入进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要积极吸收社会融资、投资以及外资,在统一规划以及科学管理前提下打破行业限制、行政限制以及区域限制以推动物流基建设施的良好完善;二是开展信息网络完善工作。当前建设以Internet与EDI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物流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物流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中原经济区推动信息化物流的发展需要建立起自动化、信息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在此过程中要对发达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技术进行借鉴,并对中原经济区物流的实际发展特点做出调查以做到因地制宜,从而保证物流信息的共享以及物流效率的提高。

(二)强调物流人才培养

在物流人才的培养中,首先要构建现代化的物流教育体系,在此过程中,一方面要在物流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支持各个省市科研机构、高校与社会物流企业的合作以建立实验基地与培训基地。另一方面要鼓励高校在市场需求下设立供应链管理以及物流管理专业,同时物流行业协会有必要发挥作用并领导与倡导物流管理职业教育的全面开展;其次要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物流人才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可以以社会培训单位以及院校为依托对物流行业在职人员进行物流管理培训,特别是要重视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经理等对物流发展发挥直接作用的物流人才的培训工作,通过探索与贯彻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来完善物流行业中的资格认证,以规范对物流人才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姜悦学. 现代物流业与区域经济[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9).

[2]唐建民. 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3]李庆民. 关于区域物流发展有关问题的再认识[J]. 经济师,2005(10).

[4]姜华,陈功玉. 基于物流的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J]. 东南学术,2006 (5).

作者简介:赵琳(1972-),女,河南郑州人,经济学学士,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 编辑;李敏)

现代农业问题思考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一、临安市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建设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污染控制与治理并举,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不断提高农业生态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按照“减少投入、减少污染”要求,推行减量化投入、清洁化生产

1、推进农田清洁化生产。2015年,完成各类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5万亩,减少化肥投入总量785.5吨。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调控等非传统化学防治技术,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万亩,“一高双低”农药使用率达89.2%,农药使用量比2014减少6.2%。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8667吨,应用面积8.67万亩,提高肥料利用率达2?3个百分点。

2、发展设施集约化农业。大力推广应用喷灌滴灌、肥水同灌等节约型技术,钢管大棚、避雨棚架等生产设施,低耗能、高效率的新型农机具,有效控制温度、湿度、光照、水肥、气等环境条件,既实现农业投入品的减量化、再利用,又促进农产品的安全供给和优质高效。2015年,新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8000亩,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3个,新建和提升蔬菜基地9100亩,新增补贴农机具2924台(套),建成设施农业面积2679亩。

3、加强养殖污染综合整治。2015年,全市关停养殖场453个,完成保留场污染治理323个,新建干粪收集房10700.04平方米、沼气发酵池4622.23立方米、三级沉淀池31320.24立方米、沼液储液池5966.51立方米,完成生态化治理养殖场达标验收470个。通过就地利用、异地对接,新增生态消纳地6.3万亩,新增沼液利用12.5万吨。

4、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和回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定期开展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经营和安全使用行为,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努力减少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推广植保专业统一防治等手段,并由合作社统一收集各种包装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2015年,制定了《临安市废弃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统一购置400只废弃物回收桶发放到全市162个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1.6吨,农用薄膜回收1180吨,回收率为87.2%。

(二)按照“创新模式、产业循环”要求,推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1、积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积极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和模式,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加快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点、示范企业(合作社)和示范项目,形成点面结合有机联动的推进机制。积极推进太阳镇省级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原有生态模式基础上新增“太阳公社”模式,2015年继续推进12个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主体创建,7家示范主体已通过省级认定,其余示范主体将于2016年进行认定。

2、创新农作制度。因地制宜探索和构建新型农作模式,积极推广粮经结合、粮饲结合、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立体栽培等新型农作模式和种养结合、适度规模的生态循环模式,建立了一批“千斤粮万元钱”、“畜禽—沼气—作物”、稻田养鱼、果园套养家禽、吊瓜立体栽培等农作制度创新示范点,提高资源和废弃物利用率,推进农业节本增效、循环发展。

3、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针对笋壳数量大、处理难的实际,突出笋壳等农业废弃物饲料化研究,在笋壳青贮等技术试验成功基础上,扶持发展以湖羊为主的草食动物产业,每年产生的8万吨笋壳基本都被羊场消化利用,既减少了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还变废为宝,降低了养殖成本。积极做好农作物秸秆、桑枝条等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全市农作物秸秆作有机肥还田综合利用的约9.2万吨,作饲料利用的约2700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5%。利用桑枝条、山核桃蒲壳生产食用菌,年栽培量450万袋,实现产值2900万元,占整个食用菌产业产值的80%以上。

(三)按照“环境生态、质量安全”要求,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监管

1、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特色”为要求,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制订完善粮油、茶叶、蚕桑、水果、花卉、中药材、畜牧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标准,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大户实施标准化生产,以点带面,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制定发布并推广应用临安市主导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13个,生产模式图入企率达到100%。2015年,临安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率达61.04%。

2、开展“三品”认证。积极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一体化认证工作,规范农业生产、农业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情况记录,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至2015年底,全市共认定无公害基地总数达127个、无公害农产品136只,认证绿色食品5家、产品8只,认证有机食品(基地)15只,“三品一标”认证比例达50.3%。

3、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加强临安市检测站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厅组织的项目绩效考核,检测能力名列杭州地区各县(市)前茅。全市18个镇(街)和26个主要种植企业均建立了农残快速定性检测室,初步建成了以临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核心、全市各镇(街)检测室为主导、生产企业检测室自检为补充的市镇企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定性检测体系。建立“临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对所有检测室实行联网管理,各镇街(企业)的检测数据全部实时上传,实现了检测管理信息化,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各检测室工作的开展。2015年全市累计完成各类农产品药残定量检测823批次,不合格产品处置率达100%。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总体思路和建设重点

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临安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模式不断创新,内涵日趋丰富,效果日益显现。但要实现从点上示范推广向面上整体推进,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临安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着眼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为主平台,以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利用资源化、环境影响无害化为主线,以创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区、示范企业、示范项目为载体,着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推进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和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

力争“十三五”期间,全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深入人心,符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产业体系、组织结构、生产方式、运行机制、政策框架基本形成,先进适用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广泛应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水资源、肥料、农药和农业废弃物利用率提高,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确保到2020年,农作物病虫害统防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达10万亩、高效双低新农药普及率达100%;农药使用量逐年下降且比2015年下降6%以上,废弃农药包装物无害化回收处置率达90%以上;化肥使用总量逐年下降4%以上,农田土壤酸化与污染得到明显控制;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99.5%以上、排泄物处理与利用率达98.1%以上,年利用沼液量25万吨;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率达61%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可追溯率达95%以上。

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切实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加强农业资源保护、推进节约集约利用,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自然资源保护。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严格执行基本农田、标准农田管理、占补平衡各项规定,确保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坚持数量保护和质量建设并举,深入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工程等措施,培肥土壤地力,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加强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严密防控农业生物灾害,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鼓励和引导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合作和社会化服务等途径,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资源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集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奠定基础。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资开发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形成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骨干、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生态循环农业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强化资源节约利用。紧密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两区”建设,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节工等节约型农业技术,着力减少农业资源消耗和物质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完善补贴政策,鼓励利用地力难以提升的丘陵山地发展设施农业,扩大设施栽培、节水灌溉、肥水同灌等节地节水节肥设施应用,提高土地利用和产出效率。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建立老旧农业机械淘汰补贴机制,加大节能高效先进适用农机具应用,促进农业节能减排。

(二)围绕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着力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结构。农业本身是一条原料互为利用、物质多级循环的生物链条,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业融合、功能多元的农业产业体系,有助于实现物质能量在产业间、区域间的闭路循环。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以“两区”建设为重点,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强镇强村为抓手,积极推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建设一批富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带、产业群,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认真落实畜禽禁养区、限养区政策,统筹考虑环境承载、消纳能力,鼓励利用山地丘陵发展农牧结合生态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推动畜牧业由分散养殖向规模养殖转变。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种养结合、协调发展的要求,结合实施临安市“十三五”现代农林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科学安排种养业结构。坚持粮食生产不放松,大力推广粮经轮作“千斤粮万元钱”高效模式,实现稳粮与增收的有机统一。加快发展生物质产业,大力发展草腐类食用菌,积极培育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产业,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提升加工规模和档次,改变农产品加工“低、散、小”和以粗加工为主的格局,减少加工环节浪费和废物排放。加快发展农产品储藏保鲜和冷链运输,支持农产品产地市场建立冷藏保鲜设施,逐步形成从产地到市场完整的冷链运输系统,减少流通环节的损失和消耗。因地制宜发展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的休闲观光农业,弘扬农业生态文化,开发农业功能,促进农业的一二三产联动发展。

(三)围绕保障产品优质安全,加快发展高效生态的精品农业。清洁化、标准化生产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题中之义,也是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精品农业的重要基础。积极推行清洁化生产。进一步强化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整治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从源头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危害的隐患。优化农作物用肥结构,积极推行测土配方施肥,鼓励增施有机肥、配方肥,控制和减少化肥用量,改良土壤有机质和理化结构。认真落实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规定,扩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绿色防治技术应用,探索推进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加大环保型饲料、兽药推广应用,推行畜禽清洁化健康养殖,努力减少氮、磷等排放。积极培育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统防统治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推进专业化服务,提高肥料、农药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抓好农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完善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于一体的农业标准体系。积极培育标准化实施主体,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统一服务,实行按标准组织生产和订单收购。加强标准化技术示范,以点带面扩大标准化技术应用,提高技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加快推进品牌化经营。坚持以标准化生产为基础,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农产品质量认证,发展壮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业,为品牌农业发展奠定基础。注重加强品牌资源整合,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统一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与基地农户共建共创农产品品牌,集中力量创建一批区域性农产品知名品牌。注重加强农产品品牌宣传和营销,鼓励开展品牌农产品直销和连锁经营,加快建立优质优价机制,促进品牌农业健康发展。

(四)围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牢固树立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坚持预防和治理并举,着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创新农作制度。按照立体化、循环化、无害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循环高效生产等技术模式、品种以及产业布局的研究推广,大力推广种养结合、粮经结合、农机农艺结合等新型高效农作制度,积极推广农作物间作、套作和轮作,实现品质改善、地力培肥、生态改良的共赢效果。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充分挖掘农业废弃物和副产品的利用价值,促进畜禽排泄物从污染治理向资源利用转变,鼓励农作物秸秆采取还田增肥、气化固化、基质栽培等途径,推动农作物秸秆向生物质肥料、饲料、燃料、原料等综合利用转变。深入实施农村沼气工程,进一步推进户用沼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培育农村沼气服务组织,健全沼气服务网点,多渠道扩大“三沼”综合利用,促进农村生活污水、畜禽污水等转化为清洁能源和优质肥源。按照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加快建立农业投入品包装物、农膜等集中回收处理机制,促进农业投入品及包装物回收处理,防止对生态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快完善农业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网络,逐步建立耕地质量、生态环境的评估和控制机制,有序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利用农业污染源普查成果,加强数据分析和开发利用,有针对性研究、落实分类治理措施,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防范土壤和农业灌溉水源污染,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五)围绕强化现代科技支撑,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发和推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的有效支撑,要坚持科技研发、技术集成、转化应用并重,不断强化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支撑。完善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标准体系。根据生态循环农业的不同模式,加快形成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废物利用、经营服务等一体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建立生产、管理和服务有机结合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使生态循环农业真正有标可依、有章可循。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攻关。积极推行农科教协作,整合农业科研资源和力量,加强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的技术攻关,重点在新型生物农业技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态农业技术、立体复合的农作制度、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方面有所突破,使生态循环农业技术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各领域。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推进技术组装和集成配套,形成传统实用技术与现代信息工程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等有机结合的技术体系,为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加强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应用培训。加快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责任农技制度,以基层农技人员和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分级分类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的覆盖面和到位率。加强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鼓励和支持以科技示范基地、农技推广项目为载体,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和有效模式。以专业大户、合作社骨干等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科技示范户,并积极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

三、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产业布局、要素组合、技术运用到经营方式、管理机制、政策扶持等各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生态循环农业有力有序推进。

(一)加强舆论宣传和公众引导。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合力推进。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立足营造政府积极倡导、农民自觉参与、公众密切配合的良好氛围,切实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引导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树立新的资源观、发展观和生态价值观,提高建设生态循环农业自觉性。加强社会公众的引导,主动加强与新闻、教育等机构的配合,把生态循环农业作为公益宣传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宣传,倡导建立绿色消费和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外在动力。

(二)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激励。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一项长期任务。各地既要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明确定位,又要立足当前,点面结合、分步推进。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科学制定生态循环农业行动方案,分年度、分层次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责任,并作为贯穿“十三五”农业转型升级的主线,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在面上整体推进。同时,充分考虑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公益性和外部性,争取党委、政府出台扶持政策意见,综合利用税收、金融、价格、补贴等政策杠杆和手段,调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社会力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三)加强项目推进和资金保障。紧密结合“两区”建设,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重点环节,认真研究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载体和抓手,进一步强化项目和工程保障,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向纵深推进。根据《浙江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行动方案》加快培育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示范企业和示范户,争创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工作合力。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循环农业开发,逐步建立以主体投入为主导、政府扶持为导向、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进一步加强农业项目资金统筹,自觉把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作为支农投入的重点领域,积极争取设立生态循环农业专项,加大扶持力度。

(四)加强总结推广和典型示范。认真总结近年来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加强扶持政策、运行机制、组织保障等的交流和推广,提升整体工作水平。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层层建立示范体系,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整体推进。深入挖掘基层群众的实践创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加大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有效模式的宣传和推广,促进先进模式的推广应用,推动生态循环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加强组织领导和机制建设。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调,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分工协作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要健全考核机制,努力将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绩效考核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确保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统筹农业部门内部力量,明确职责分工,注重上下联动,确保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目标任务的落实,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临安市林业(农业)局

上一篇:英语专业信息素养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施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