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艺术论文范文

2023-09-16

抽象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在美术教学中,讨论式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艺术的课堂不同于普通课堂,学习艺术的人们一定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自由不拘的表现力。讨论进而辩论能够激发人们的潜能与灵感,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们对艺术的好奇、热爱与激情!本文以美术鉴赏课为例,浅要分析了讨论式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要点和作用。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创造性思维能力;作用;运用

艺术是人类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造型艺术中的具体体现,不论是观赏性艺术还是实用性艺术,都是艺术家关爱自然、体验生活、融会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后,在作品中个性的展现。故而,当下美术教学的重点应是改进和完善教育模式和教育评价制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契机。“讨论式教学”相比较传统的“单向式教学”,其特点是不拘泥于教材,通过对预先设计的特定问题的讨论和辩论,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讨论式教学对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讨论式教学对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积极作用

(1)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立足点就是要寻求在考试制度下的素质教育化,即在符合社会和人类发展需要的前提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这一教学目的为根本,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注重引导学生增强对学习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讨论式教学”是一种“双向式教学”模式,鼓励师生、生生间对预先设计的特定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无疑,它是一种典型的智能化、素质化教学方法。

(2)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如实表达个性化思维结果。讨论式教学中预先设计的特定问题往往都是主观题,没有固定答案,这就使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并发挥个性化思维,对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针对各自不同的答案,学生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理由和依据与其他师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个性化思维的发展,也给学生带来了自信,从而提高了创新思维的能力。

(3)讨论式教学为师生、生生间交流创造了一个信息互动的平台。通过对自己的见解的阐述,意见不同的师生会继续对自己的见解和所遵循的依据进行阐述,通过讨论、辩论等环节,不同的信息相互启发和影响,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信息重新组合,在这个基础上,很可能更新的想法会被提出,然后再进行讨论、交流,使问题的答案质量进一步提升。这样一个交流的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使他们有兴趣不断深入探讨,从而带动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 讨论式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当下美术教学的重点应是改进和完善教育模式和教育评价制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契机。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引入“讨论式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活跃教学氛围、加强师生合作、促进信息交流、鼓励独立感知,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提高艺术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水平。下面,以美术鉴赏课为例,浅谈一下讨论式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要点:

(1)课前教师精心预设和学生充分预习是讨论式教学的基础。讨论式教学最重要的两个参与方是教师和学生,要想使讨论式教学真正起到“活跃教学氛围、加强师生合作、促进信息交流、鼓励独立感知”的目的,就应做好最基础的工作,即课前教师精心预设和学生充分预习。1)课前教师精心备课和精心预设。对于美术鉴赏课的教师,在具备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和美术史知识之外,还要有自己对美术作品独到的观点和看法,更重要的还要有长期的美学创作实践。因为美术是人类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造型艺术中的具体体现,不论是观赏性艺术还是实用性艺术,都是艺术家关爱自然、体验生活、融会自己的情感和想象后,在作品中个性的展现。所以,教师的这些实践经验积累和观点总结都是学生无法从书本中找到但又是对教学非常有益的。课堂中将要讨论的问题必须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智慧碰撞的拐点,才能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灵活主动性,调动起学生的审美趣味。同时,预设的选题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审美水平的提高。2)学生课前充分预习。学生只有充分的预习,才能保证在讨论时做到有理有据、条理清晰、有的放矢。例如,在课前提前告诉学生课堂上要讲的内容关键词、教材章节等,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资料,主动学习,并将自己搜集到的知识拿到课堂与大家一起分享。

(2)把握好讨论式教学的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特别适合于美术教学,因为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鉴赏,每一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赏析,那么如何启发学生讨论和自主探究,教学方式是核心。1)分组讨论。这种方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出同题材但不同风格的两幅艺术作品供两组学生各自鉴赏,从而进行讨论。例如,建筑艺术,它也属于美术门类,课堂上教师可以展示出两张不同风格的建筑作品,如米兰大教堂和佛罗伦萨大教堂。同样是教堂式建筑,也许很快学生就会分辨出它们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哥特式建筑与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不同。有的小组认为米兰大教堂作为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它高耸的拱尖设计形象给人一种空灵、直冲云霄的感觉,灌输给人们一种脱离苦难、奔赴极乐的消极思想。而有的小组认为佛罗伦萨大教堂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力求复原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建筑特色,它所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理性,强调人体之美与建筑艺术之美是相融相通的,并将人文主义精髓融入建筑创作中。这样,通过比较讨论和发现式讨论,使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举一反三,加深对两种不同风格建筑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2)分组辩论。这种方式主要是就一幅美术作品展开讨论,将见解不同的学生分为两组对各自的观点进行分别阐述。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鉴赏,每一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赏析,只要分析得有理有据,就应该支持并接受。

(3)必要的分析和总结。讨论式教学转变了“单向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要角色,老师从演员转变成了导演,活跃了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后教师应该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总结,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参考文献:

[1] 方兆云.美术鉴赏课的“讨论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学论坛,2007(3).

[2] 赵倩.美术鉴赏教学方法探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3] 简世德.试论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高教教育,2000(10):32-33.

[4] 阎贺静,闫贺平,韩晓红,等.讨论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J].商情,2012(51):218.

抽象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中国城市雕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价值取向,也记载着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在艺术的表现上,有它的独特性和时代性。城市雕塑多以大体量而存在于城市空间中,尺度大的雕塑形体概念就要突出。鲜明的几何体塑造是雕塑的视觉力度的体现。概括力强、信息含量大的作品才能够胜任与环境关系的协调。一件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必须主题鲜明,能抓住重点,能充分表现主题性格的瞬间和动态,影像富有变化,重心把握准确。

关键词:城市雕塑:创作方向;定位

城市雕塑是城市人文的标志,是城市历史的记忆,是城市的姿态。也是一个城市的尊严。中国城市雕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价值取向,也记载着中国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发展,在艺术的表现上,有它的独特性和时代性。北京农业展览馆前的两组群雕《人民公社万岁》,沈阳中山广场的大型组雕,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等,都是具有历史价值的重要作品。今天来看这些雕塑仍然是那么具有艺术感染力。老—辈雕塑家给后人树立了榜样,他们严谨的创作态度,是值得当今雕塑工作者效仿和学习。

改革开放后,中国雕塑艺术又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在雕塑领域里,学术气氛非常活跃,特别是西方的现当代艺术进入学术界,给中国雕塑界带来了新鲜血液,使雕塑艺术语言更加多样化。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费解的东西和颓废的思潮。譬如有的作品是一个中国男人浑身涂上一种液体在厕所旁,身上落满苍蝇,给人感觉嘲讽中国人身上臭,还冠以——“行为艺术”;还有些恶搞的雕塑等等,这些现象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

西方优秀的雕塑我们要学习,中国优良的东西也要保留与传承,不能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由于观念的改变,我们的雕塑专业在教育体制上存在一些问题,个别美院雕塑专业,在教学大纲上削弱了对基本功的训练。结果毕业后学生走向社会,遇到很多问题,很纠结。其主要原因是手头功夫不够,在实际工作中不能胜任。雕塑主要是手工劳动,雕塑基本手法训练不足,会直接影响对事物的表现,其作品很难达到一定水平,这应是雕塑家一生勤劳和探索的问题。

一,城市雕塑的基本要领

城市雕塑多以大体量而存在于城市空间中,尺度大的雕塑形体概念就要突出。鲜明的几何体塑造是雕塑的视觉力度的体现。概括力强、信息含量大的作品才能够胜任与环境关系的协调。一件优秀的城市雕塑作品,必须主题鲜明,能抓隹重点,能充分表现主题性格的瞬间和动态,影像富有变化,重心把握准确。当作品放到环境中时,不仅雕塑的主要正面,而且其他的角度都要协调统一,这样才能立得住,在尺度的处理上,在底座与地面的设计上,都要考虑为突出雕塑的主题,根据主题的需要而设计,雕塑基座与雕塑主体与环境相和谐,完整的城市雕塑是离不开环境的,失掉这一概念,城市雕塑的设计就是不完整的。

抽象标志性雕塑也是如此。标考性抽象雕塑主要是体现形式美和寓意性。首先抽象雕塑应具有形式美感,其次还应具有联想符号。标志性雕塑更需要与环境相协调,雕塑主体要与雕塑基座和谐过渡,比例协调。不应当在很大的底座上安放一个很小的雕塑,也不应当把很大尺寸的标志性雕塑直接安放在地面上。只有经过精心设计与雕塑合适的台基,雕塑才是完整和谐的。

二、雕塑的类别与流派的发展

雕塑发展到今天,它的功能和造型语言丰富多彩。有架上雕塑、建筑上的雕塑、以雕塑为主体的建筑艺术综合体、广场纪念碑雕塑、抽象的环境雕塑、装置与雕塑的混合体等等。

希腊在公元前7世纪便出现了石刻,希腊的早期雕刻艺术借鉴了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艺术成果,并运用写实创作的方法,表现人体肌肉的力量和丰满的人体造型,具有严格科学的解剖和比例关系,形成了西方的古典艺术体系。

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把古典主义雕塑的创作方法推向了高峰。他的雕塑作品在形体塑造上、审美理念上、崇高理想上都注以强烈的生命力。创作出一件件完美的英雄形象,对艺术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是以石雕为主,大理石在他的手中如泥塑般运用自如,他在石雕艺术中,总结出精辟的经验:石雕必须要保持整体性,决不能琐碎。如果说石雕作品从山上滚下,剩下部分是石雕。

罗丹则是以铜材表现他的作品,他善于吸收一切优良传统,对于古希腊雕塑的优美形态,理解得非常深刻。他是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位大师,同时,他又为现代主义雕塑开启了新的道路。其作品架构了西方近代雕塑与现代雕塑之间的桥梁,罗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罗丹一生中创作了很多铸铜作品。他也在苦苦追求一个问题,就是雕塑在室外的空间力度。文艺批评家丹纳曾在罗丹的工作室问罗丹,什么是好的雕塑?有没有标准?罗丹回答:“一座好的雕塑作品,你从各种角度看,每个面中只有一点离你最近”。这就说明,雕塑是讲深度和空间的。罗丹领着丹纳在维纳斯作品前,手拿蜡烛,关掉灯光,旋转石膏人体维纳斯像,罗丹说“你看好的作品,他的线从上到下,整体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指的是明暗交接线)无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动态。罗丹在雕塑的线和型中寻找艺术形体的含量,最终提出雕塑体积在室外的含量问题,这是他一生探索的一个难题。罗丹在《巴尔扎克》和《加莱义民》两件艺术作品中,就曾大胆进行了尝试,效果非常好。《巴尔扎克》像突出整体性,具有大写意的艺术效果;《加莱义民》已开始大胆夸张和变形,非常生动。后来罗丹在教学中培养出了三个非常有艺术成就的学生:马约尔、布德尔、德斯比偶。布德尔从架上雕塑彻底突出,创造了室外大型雕塑的象征性表现方法。

布德尔在传承罗丹艺术思想的基础上,强调把建筑中的构成因素结合于雕塑创作中去,形成了具有纪念碑感的表现语言,创作出室外纪念碑雕塑象征性的艺术表现语言,给后来的雕塑家的探索和发展以极大的影响。特别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以后,以苏联为代表的一些雕塑家留学于法国,在布德尔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大雕塑家。如:女雕塑家莫西娜,创作的《工农联盟》,就非常典型的采用了象征性表现手法,形象地概括了苏维埃共和国工人、农民两大主力军激昂乐观的精神风貌。这件作品安置在一座建筑物上,青年工人和女庄员阔步向前。高高举起镰刀和锤子,代表苏维埃共和国在党的旗帜下,带领人民建设国家。

阿尼库什的《突破口》综合体雕塑。南斯拉夫雕塑家创作的《古贝茨农民暴动纪念碑》奥古斯丁基奇的多里纳尔《雅依察爱国纪念碑》等雕塑,也同样通过现实主义和象征性语言概括和生动的再现反法西斯斗争场面。

马约尔的雕塑大多是人物雕像,在对人物的塑造中,他更重视对于精神性的概括,他永远在作减法,作品平静中透出的是和谐的意境。他的作品《空气》《地中海》《夜》等就明显地反映出这一审美特征。马约尔的雕塑放在欧洲古

典建筑前也显得非常协调,充满了形体含量和美感。

二战以后,欧洲工业革命达到了高峰。在废墟中新的城市诞生了,为了交通便利而设计的道路,用于战争的工厂转入重建家园的建设中。建筑已不再是古典和繁琐的样式,而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那就是战争给人的内心造成的冷漠与振奋精神重建家园交织在一起的状况,采用新材料创造出大型结构式的建筑,高耸入云,垂直单纯,色泽黑素,明澈通透,营造出了一种冷抽象的环境。此时更具时代感的雕塑也随之出现了。摩尔就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家。他在实体中挖出空洞,创造出实空间与虚空间相互依托、互为空间的构造方式,雕塑造型极富空间含量。虽然他的雕塑在尺度上不很大,但放在蓝天、白云、山坡、建筑、公路等环境中,他的雕塑的视觉力度是无以伦比的。摩尔的贡献在创作的手段上,他利用人体艺术,打散重组,在形体中组织构成。在形体上他把人的头、颈、胸,臀。腿、脚重组,夸大和缩小某一结构形体,改变了人体的比例,强调空间感和体量感。在结构形体上组合突出或加长缩小所产生的运动的时间度,加上镂空圆洞的通透性,使他的雕塑在视觉艺术中科学地展现新的面貌,大跨度地完成了室外雕塑所需要的含量。

三、城市雕塑的方向

从摩尔以后,雕塑开始走向观念时代,西方的雕塑家为表现自己的观念而探索现代的雕塑教学,给我们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艺术语言。和谐而大胆的结构空间,泥巴的“泥味”,肌理的变化,线和型的光感等,这种具有科学精神的探索,把造型艺术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当我们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研究西方的造型艺术,回过头来,再来审视中国的传统雕塑艺术——青铜器,石兽,石窟雕塑等,这些均是中国雕塑艺术的典型。它概括力强,不拘泥于自然程式化的表现方法,求神似的天趣思维和宗教性的虔诚精神,构成了艺术表现语言的独特性,所以完美而独特的艺术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孕育发展的。

对中国雕塑艺术影响最大的是前苏联,列宁曾提出了具体的艺术发展方向和“纪念碑宣传”计划。列宁指出:社会主义国家的纪念性艺术。建筑、雕塑和绘画,均应奉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并使艺术创作从属于无产阶级事业,要求艺术从思想意识上武装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及其思想进行斗争,要求艺术家创作出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作品。列宁的“纪念碑宣传”计划,号召艺术家面向生活,了解历史,研究人物,用人物塑造来表达前苏联人民的思想感情;在人物塑造上达到提炼、溉括,塑造出典型环境下的典型性格。尺度上人物雕塑与建筑结合需完美统一,蔑视西方的抽象主义,认为是虚伪的艺术。前苏联(饿罗斯)的雕塑艺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独特地创作出综合体的公共艺术创作体系,以及严格的人体教学体系。

中国雕塑事业的探索和发展,是大量引进西方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对前苏联的教学体系研究的比较多。老一辈雕塑家那种严谨的创作态度,在如今城市雕塑创作中不多见了,加之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出现了一些城市雕塑不够到位的情况。这是因为城市雕塑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体制。在上世纪80年代,欧美的当代抽象艺术和前苏联以人物为主体的写实创作方法,以及中国传统艺术思想产生剧烈的碰撞,雕塑的流派五花八门,有抽象的、结构的、构成的、符号的、标志的等等。这种碰撞产生了雕塑艺术的多样性,逐渐出现了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当代雕塑艺术。

雕塑是一种语言,它同样承担着与人们交流、传递信息的功能。但这种语言的组织结构与人类的交流语言的组织结构是不同的,它首先是视觉的,是一种表意符号。雕塑所采用的材料、手法是在“能指”与“所指”之间与识别性产生联系的。所以,城市雕塑的本质是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现实世界的平衡的环境艺术,它连接着人们的心灵、舒缓着城市与空间的关系,表达着人们的理想与希望。它既需要其形态的和谐优美,又需要深刻的内涵。总而言之,完美的雕塑艺术必须把握一条:“植根于民族,源于生活。”这样,才能够使我们的人文空间出现一个新的环境。

抽象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服装风格是每个时代最能代表其文化和特色的服装主导样式, 张爱玲曾经说过:“对于不会说话的人, 衣服是一种语言, 是随身带着的一种袖珍戏剧。”一语道出了衣服于人的重要意义, 服装文化是我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抽象艺术风格的概念

《西洋绘画史》中对抽象艺术做出如下解释“凡是凭作者的创造力和想像力从自然物象, 或是几何学图形中提出其精华, 而仅以线条或色彩构成美的画面, 便都属于抽象艺术。”可以说抽象艺术的手法是无限的, 艺术家可尽情发挥各种思维来实现和创新设计作品, 它们与自然物象极少或完全没有相近之处, 而又具强烈的构成模式形成独具匠心之美。在抽象设计体系中讲究构思的巧妙和新颖, 力求符号化的形与色在画面中达到视觉平衡, 注重造型的对比、呼应和内在的整体性, 强调画面的节奏和韵律, 探索形、色、线、肌理的丰富内涵。

二、抽象艺术与服装设计风格的关系

在服装设计的价值构建中, 寻求设计创新以及突破性的思路是无穷尽的。服装廓形设计的流行性与抽象艺术的看似“胡闹”却又极具特色的关系;服装设计材料的表达与极具抽象艺术风格的肌理关系;服装工艺创新以及逆向思维中新媒介材料的混搭关系, 因此抽象艺术风格形式表达恰恰为服装设计提供原创力。其实抽象艺术表达的就是一种特定思维定式下的思想模式, 把这些思想融入到服装上面更能直接表达出抽象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2012年的纽约时装周上, 一些设计师从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元素, 通过服装的表达元素重新进行了演绎。来自罗达特品牌的姐妹设计师组合:凯特·穆里维和劳拉·穆里维将抽象主义艺术家梵高最知名的两幅作品, “向日葵”与“星空”以及蒙德里安的“红、黄、蓝构图”运用于品牌春夏系列的新款设计中, 直观的传达出服装与艺术的完美组合。抽象艺术的服装作品打破惯性思维颠覆人们的想象, 创造出震撼眼球的美, 让人耳目一新从而震惊整个时尚圈。

三、《墨迹》主题服装的灵感来源

本次系列中运用了大量的分割线和抽象艺术以及手工制作, 在服装作品中将抽象艺术拆开打破然后融入大胆的思想和想法, 经过重新组合塑造成一种新的表现形态。抽象画表达的就是一种思想或某种情绪、意念等精神内容或视觉体验, 就像乐嘉老师书上所说的那样站在本色面前, 撕开自己, 打碎自己, 解刨自己, 重塑自己, 告诉我们如何在不安、多变的世界里活出真我本真的自己, 不要随波逐流, 坚持自己本来的面貌。

服装图案来源于抽象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 大胆借鉴了毕加索作品中的形与色的组合, 创作出具有特殊情感意义的作品。西方的抽象艺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 最能反映出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看似夸张不修边幅却最能够反映出他的真实生活, 总是能看到艺术家们用罗特列克手法经营着浮动的声光魅影, 暧昧地流动着款款哀伤。

四、《墨迹》主题女装的风格与设计要点

这一系列款式的特点在于将现代服饰流行元素与西方抽象艺术运用到极致, 成为设计创作的激发点也是创作的亮点, 形成女装系列作品独特的匠意风格。服装造型简洁、线条流畅, 并且服装可以通过灵活的搭配方式来体现服装的效果,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每套服装的设计手法使服装的每一部分都是完整而又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 可以进行重新搭配, 以达到不同的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进步, 对自然不断的破坏, 已经严重危害到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所以想呼吁大家要保护和爱护我们的环境, 回归自然, 这才是属于我们本真的精神诉求。而在作品中西方抽象艺术与东方人文情怀的碰撞形成自我的形象特征, 与提倡的传承与发扬达成一致, 符合当下时代的号召主题。

五、《墨迹》主题女装的款式设计

在服装设计中款式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设计时每一套都有特色但又有共通点。最重要的是简洁大方, 而又有设计感, 也是否显现人体美的关键。大胆的曲线设计再加上西方的抽象艺术两者相结合起来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演绎到服装上使原本刚硬的建筑风呈现出一丝柔美之情, 柔美又不失霸气, 彰显时尚又显大气。款式的细节设计表现在根据人体的自然体态进行夸张的分割线设计不论是从内搭上还是款式上, 服装的廓形是整体造型的决定因素, 重点在于使穿着后更加舒适效果更佳, 并在设计层次中透射出时尚与新颖感。

六、《墨迹》主题女装的色彩选择

不同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视觉冲击力也不同, 色彩在服饰设计体系中占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黑色代表神秘、黑暗、暗藏力量, 是一种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 也是时尚圈永不褪色的颜色, 是很多时尚达人钟爱的颜色。本系列服装不仅运用了黑色还有白色形成对比色, 更大胆的运用了蓝色和少许的红色形成鲜明的撞色, 起到强调作用, 再加上抽象的人文艺术使服装看起来更加的鲜明活泼又不失沉稳大气。黑白可以营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 而近年来流行的撞色融入其中, 缓和黑与白的视觉冲突感觉, 从而营造出另外一种不同的风味, 三种不同的色调搭配出来的服装更具有视觉效果, 在空间层次中更加明显。

七、结语

通过对抽象主义风格的阐述, 将其与服装的形态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全新的视觉观点, 这是服装创新的根本所在, 也是体现出现代原创设计的精髓支撑。在作品的梳理过程中总结出每种风格自身的特点和深层含义, 同时通过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服装作品进行全面分析, 从而能对每种不同艺术风格的创新设计做好铺垫, 为演绎具有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时尚新风貌引领方向。

摘要:抽象艺术在服装设计体系中的具有独特的地位, 影响着时尚流行趋势的发展。在此次设计作品中, 通过剖析抽象主义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充分了解和认识到该艺术手法对于创意女装设计的重要性, 对该艺术手法的借鉴和应用起到关联作用。在作品中无论廓型设计、图案设计、色彩设计等都力求以新的视角来表现当代社会的文化需求, 使设计作品更具人文底蕴, 塑造出具有典型特征的流行风。

关键词:抽象主义,表现形式,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 诸葛恺《裂变中的传承》[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

抽象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影视广告的后期电脑合成和剪接特效,在当今影视广告的艺术表现上越来越突出,如何使用电脑后期特效更能有效地表现广告内容,吸引观众是影视广告从业者一直关心的课题,本文就特技动画在影视广告中的表现手段,影视广告的文化特征与创意进行了论述,总结了动画影视广告剪辑后期处理的作用及影视广告的文化特征,以及创意在影视中的核心作用,以期通过本文呼唤影视广告从业者对影视广告后期剪辑艺术表现性和创意上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探索。

[关键词]影视广告 剪辑 创意

当今的影视广告制作大多需要依靠数码技术手段来实现。新技术、新媒体的运用和发展直接刺激并带动了影视广告的创意,并影响到最终效果。计算机是人类发明制造的物质存在,虽然它依赖于人的灵性和感性来发挥作用,但程序语言的复杂运算能产生令人惊叹的艺术美和不可思议的力量,改变了人们的视觉经验,促进了艺术表现的创新。

影视广告作品的后期工作极其重要,常常决定一部片子的命运,尤其是剪辑这一环。影视广告是在剪辑台上完成的,神奇的事情往往发生在剪辑台上。有时候好的剪辑能使一部片子起死回生,而平庸的剪辑也会使好端端的片子大伤元气,甚至完全葬送前期的辛劳。从世界影视艺术作品和广告作品的发展趋势上看,一部作品在后期作业所占比重大有增加之势,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对影视创作后期作业的研究与探讨很有意义。

一、特技动画可以使影视广告更具视觉冲击力

最尖端的数码技术成果常常最先在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中被尝试并得到体现,然后再反射到影视广告的特技特效中。影视广告必须依靠电脑完成后期剪辑合成以及特效的制作,现在已鲜有不运用数码技术手段而制作出的影视广告。金光闪闪、来回飞舞的发光字,牙膏广告中特别亮白的牙齿,护肤用品中特别光洁的皮肤,美发用品中飞舞的羽毛状的发丝,除了摄像师精心的化妆与布光以外,强大的技术支持对于影视广告创意的精确实现也十分必要,这一点更会影响到广告的艺术质量和制作成本。音频的编辑制作、视频剪辑、特效合成、三维建模与虚拟现实、二维卡通动画,这些日新月异的技术为广告提供了丰富的创意形式和风格手段。根据广告主题的表现诉求,可以营造出梦幻般的神奇氛围来刺激打动潜在的消费者。影视特效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官体验,特别是三维虚拟动画,为广告表现注入了生命活力。虚拟的卡通形象与场景被大量使用,虚拟出来的声光电效果比真实的还要好,并且容易控制,可以通过调节参数控制来改变效果。现代影视广告在娱乐性和新奇性方面下足了功夫。追逐最新的技术特效、创造崭新的视觉效果可以使广告的吸引力和冲击力更强

特技动画首先是“画”。但与纯绘画不同之处在于是活动的连续画面,特技动画设计师在设计影视广告作品时,对动画的画面构图、色彩、光线等方面应该体现出“画”的精致和富有美感的特点。写实的手法应明确严谨:几何造型、图示相结合要逻辑清晰、抽象能力强;拟人手法应使内容更加生动活泼,趣味性强:写意的手法则能够象征性的说明道理,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视觉的冲击。

广告作品中特技动画的造型设计与动作设计是一种夸张的漫画形式,制作时在符台规律,自然流畅的基础上将其动作简化,然后加入特技手段,运用到作品之中。这就要求特技动画的设计师要熟练掌握表现运动规律的动画技巧,细致的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并能提炼出重点,如果设计师按普通动画片制作,在广告作品中特技动画就显得苍白,缺乏应有的魅力。另外,广告作品时间有限,其中的特技动画高度浓缩,设计师对动画主体的形态、速度等方面都要适当放大或缩小,有些作品的动画主体还赋有情绪,设计时还应考虑到调动观众的心理。这种极具感染力的设计在表现形式上就是夸张的动作举指和神态,而观众也期待着这种表现形式。设计师在特技动画的造型和动作上只要是合理的设计、精心制作,祛除斧痕刀迹,就可以提高广告作品的艺术效果。

特技动画的应用必须与广告作品的内容和谐统一。任何作品的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有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才能体现出作品的价值。影视广告作品也不例外,特技动画也是影视广告作品的一种表现形式,追求新的软件工具以及美的造型和和谐的动作运律最终都是为广告内容服务的。

特技动画设计师在创作时应将动画的背景画面、动画的主体、特技合成、音效等按广告内容的需要合理设计和使用,并同非动画部分有机的结合,形成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形神互济、和谐统一,才能显示出广告作品的艺术效果。在《六味地黄丸》的广告作品中,前15秒完全是特技动画,将药品的功效诠释得清晰明了,通俗易懂、易接受,作品后10秒是在动画画面上叠加了影星张国立,寥寥数语对药品加以肯定并对九芝堂这个老字号再一次重申,整个作品浑然一体,摆脱了以往明星由头至尾的单调说教,特技动画的设计和药品的功能效果巧妙的结合,特技动画和人物自然的衔接并同广告总体内容相辅相成。整个广告作品让观众感受到的是用特技动画和人物来阐述药品内容,而不是用内容来展示特技动画的手段和技巧。

在广告作品中特技动画实际上就成了依附于“广告”的动画,它运用特技手段让观众在短时间内最透彻、最省力、最准确地了解广告的内容,并以其自身的魅力来感染观众,征服观众,从而加快了广告的传播速度,使广告达到广而告之的目的。影视广告发展到今天也越来越离不开特技动画这个特殊的伙伴,可以说特技动画为影视广告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而影视广告也为特技动画提供了施展艺术魅力的空间。随着广告行业和IT行业的发展,两者的“互动关系”将更加交融和增强。

虽然设备与技术投入的确可以使画面更精美、视觉更愉悦,但是也耗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可以说是无止境的,而且越是新潮的东西过时褪色也越快。因此,需要巧妙而有效地使用各种技术效果来提升品位和降低成本。特效如果不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而到处泛滥,自然是乏善可陈,毫无新意。

二、影视广告的本质和文化特征

广告的本质并不是艺术而是传播信息。广告的定义是有偿的责任的信息传达活动。也就是广告的出发点不是艺术而是传播,但好的广告却是艺术品。

影视媒体本身就是时间结构型的媒体,以时间为轴线来展开情节传达信息。而不像平面印刷媒体那样,印刷媒介是空间结构型的媒介,它可以一目了然。影视媒体的作品只有耐心看完所有的镜头才能明白作品说什么。这一点对影视广告极其重要。因为电视广告实在是太短了,一条只有15秒或30秒,甚至5秒。影视媒体本身的特性如此,再加上观众没有主动要求看广告的,完全不像电影院里的观众,他们就更加被动。这就大大地增加了广告传达信息的难度。

影视广告是视听合一的传播,既有画面又有声音,感染力、直观性最强,这就是影视媒体视听语言的魅力,这一点在广告中一定要用足。要注意视听的完美结合,来传达广告信息。一个好的广告创作者一定要有高超的驾驭视听语言的能力。

影视广告必须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产生一种文化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中国影视广告业是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崛起而崛起,国际参展,获好评乃至获奖其实还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标志在于它是否正确调动和充分满足了国内各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广泛吸收世界各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必须探索出这个时期所需要的“中国模式”:充分消化和发展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展现与培养一种新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品味,应是中国影视广告业发展的一条主轴,更应积极探索中国本土文化中的智慧、幽默、隽永与深厚。在认真研究经济、技术、风格的同时,必须精心研究人本、文化、内容和精神。关注和占据中国影视广告文化的上游高地,寻求和把握那种能总合艺术与商业、人文与科技、教养与娱乐、理论与试验的发展契机。

三、创意仍是影视广告剪辑艺术的灵魂

对数字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成为影视广告设计师在信息社会中从事造物活动的中心。科技对传统设计规则的影响也使得行业界限更加模糊,传统的设计规则和思维方式需要变革。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以网络资讯和知识创新为核心的信息社会中,善用计算机的人明显地掌握了商业与文化的优势。影视广告行业在市场的拉动下,给从业人员的压力就是不断追逐更新、更快、更强。设计师只有具备思维开放、富有激情和创造力等基本素质,才能顺应变化的市场环境。

虽然近几年在国际广告赛事上获得了一些成功,但还欠缺将西方的广告策略概念与中国民族文化内涵形象有机结合的作品。自己的形象品牌意识尚未完全形成系统。无论是神化的“太阳神”,精耕细作的“孔府家酒”,还是气势如虹的“巨人”,喋喋不休,让人过目不忘的“脑白金”,其水准都未让全世界认同,它们的国际知名度并不像“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那样走的更远。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扩张、升级,影视广告也从以前的所谓“媒体大战”“投入大战”上升到影视广告创意的竞争。美国广告学教授詹姆斯·杨说“创意不仅是靠灵感而发生的,纵使有了灵感,也是由于思考而获得的结果”。创意是“从现在的要素重新组合”而衍生出来,创意并非天才者的独占品,应用较为主要的广告创意策略:USP广告策略,品牌形象策略,广告定位策略等可以使广告创意趋于完美而获得创意工作的成功。

影视广告想真正打动消费者,必须着实从消费者及企业长远利益考虑创意。影视广告主题应围绕商品的效用展开,创意不能违背现实生活。尊重社会文化取向,顺从民众心理。不能强加于观众,应留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在影视广告后期剪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从高技能到高技术确实让影视广告受益匪浅,影视广告剪辑中的技术含量也大大高于以往任何设计样式,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现阶段技术因素的凸现是影视广告剪辑领域不成熟的暂时现象,一旦技术发展趋于同质化,这种现象就会消减。如果过于神话技术的趋向,一旦成为影视广告后期剪辑的主流。就意味着它将重蹈工业社会的覆辙,把人们引入歧途。这并不是什么前卫意识,实际上是工业社会“技术至上”传统观念的延续。

因此,良好的创意安排仍是影视广告的灵魂所在。而高技能和高技术是从事影视广告剪辑人员所必备的手段和工具。创意是保证影视广告高收视率和达到预期目标的金钥匙。中国经济的崛起和消费市场的潜力预示了影视广告业的发展前景。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使得大批国际著名品牌相继提高在中国市场的广告投入。数字化环境正在迅速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与沟通模式。在知识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下,影视广告剪辑艺术作为信息和文化传播的一个载体,将需要更充分地体现出数字艺术与技术领域的崭新理念和创新精神。

抽象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园林设计也长足进步,但是城市狭小的空间与设计缺乏原创性等问题也制约了园林设计的发展。从写意化的园林设计出发,以日本传统园林为例,试图找寻以写意化设计的方式解决园林设计中的问题。

关键词:日本园林;景观设计;写意化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园林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地发展。作为一个具有千百年园林设计传统的文明古国,园林设计从改革开放以来再次回到中国大地,并表现出更加生机勃勃之景象。越来越多的城市公园、住宅小区,甚至私家宅院开始通过园林设计营造充满自然意趣的空间,让生活在城市当中的人回归大自然,感受自然之美。

然而随着城市土地价格的节节攀升,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塑造园林也成为了一件越来越奢侈的事情。如同苏州园林那样大规模的园林设计在现在的城市也愈发地无法实现,我们在追求传统中国园林与城市狭小的空间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同时缺乏设计内涵、原创程度低等设计问题也依然存在。

在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中,笔者将目光集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其园林设计极大地受到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影响,但是又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出了独具特色并且更适合在狭小空间表现写意化的园林设计。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本文笔者将以日本园林为例浅析写意化的园林设计。

一、日本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630年,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达中国,犬上三田耜出使唐朝,自此前后有20批遣唐使到达糖厂,他们从中国带回了道教神仙思想、佛教净土须弥山思想以及魏晋风流的文化,在这些文化的影响下日本正式出现了大量的“中国式池苑”。从这时开始日本园林进入了“重形时期”(约公元550年-1100年,飞鸟中期至平安后期),这一时期的日本园林追求模仿中国唐代的园林风格,同时也受到朝鲜园林设计的影响。

在飞鸟前期,庭园特征是方形池,护岸由堆积的石块铺就,这还是受朝鲜半岛高句丽的安鹤宫的方池影响;飞鸟后期,随着遣唐使的交流,日本开始出现了自然风格的被称为“勾池”的曲形池。

随着日本最古老的园林设计著作《作庭记》问世,标志着日本园林设计进入了“重理时期”(约公元1000年-公元1650年,平安中期至江户初期。也是在这一时期,日本园林最具代表性的枯山水庭院开始出现,但是在平安时期,枯山水只是宫殿系园林构成中一个极小的部分,并未形成一种独立的庭园模式。

1191年,禅宗由从宋朝归国的僧人荣西传入,日本园林设计进入了“重情时期” (约公元1200年-1850年,镰仓初期至江户末期)。日本园林在这个阶段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支:一支是沿镰仓时期佛寺方丈庭发展,到室町时代形成禅宗枯山水;另一支则是深受中国宋元画的影响,模拟中国山水画卷形成了写意性很强的池园式园林。严格内省式的禅宗,注重深思、顿悟和行动的禅,把宗教哲学变成了审美活动,把广阔的自然压缩在狭小的空间,以大写意象征手法为特征,影响了禅宗园林的发展,并最终形成了枯山水。

从此之后,日本园林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风格,并且逐步往写意、形而上的方向发展。这样的风格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现代的园林设计,乃至生活美学设计

二、日本园林设计的特点

“重情时期”之后,在禅宗的影响下日本园林设计形成了自己的特点:纯净、极致与章法。我们可以从布局、理水、叠山、置石等角度来分析。

(一)布局

日本园林的布局从模仿中国园林到渐渐地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布局方面开始向南宗山水画的方向靠拢,追求纯净的布置,同时减少了景观的分布,以看似无序却有序的方式布置山、水、树木等。

(二)理水

枯山水体现了日本园林在理水方面的“极致”,理水而无水,以白沙象征水面,充分体现了日本园林的写意化特点。

(三)叠山

日本园林并不做太多大地形,往往是在水中置岛,模仿“一池三山”,且有一定的定式。如桂离宫,大岛和小岛布列。这也体现了日本园林对于章法的追求。

(四)置石

日本园林的置石通常利用单块石头本身的造型和排列关系,很少像中国苏州园林那样运用大量的石头,这是其追求纯净的体现。

也正是因为日本园林的以上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并且也是这样的特点使得日本园林可以在极小的空间内进行设计,同时写意化的表达也更贴合现代的审美。

三、日本园林中写意化的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是将自然空间融入我们的生活空间,像传统的苏州园林,就是将山水融于一个庭院当中,自有丘壑。而具象化的自然之物与设计在小空间内往往受到束缚,同时具象的表达又与环境产生某种冲突,这也是日本园林设计不断进入抽象写意的原因。

(一)写意化的园林设计更适应狭小的空间

不得不提出,日本枯山水的出现与其相对狭小的庭院空间有着很大的关联。但是即便在不大的空间中,设计者依然可以利用布局与设计达到让山水从人的内心进入庭院的效果,这是写意化设计最重要的特点。

(二)视觉设计与精神文化的融合

写意化的设计需要的是设计者与观赏者及居住者的共同想象,而将感情融入视觉当中,同时把视觉更大程度地抽象化也让整个审美过程充满层次与乐趣。除此,也体现了园林主人、设计者的审美与人生追求。景观园林成为了人与人之间内心沟通的桥梁,理解者精神相通。

(三)文化与哲学层面的意义

园林设计不仅仅是视觉、空间的艺术,其实也是文化与哲学的外在表现。日本园林也是日本人追求极致、纯净的一种很大的象征。没有思想内核的设计永远有形而无神,而真正将民族文化、民族气质甚至哲学思想融入设计之中,才能更好地体现园林的美与艺术。

四、写意化对园林设计的启发

园林的规模大小不同,内容繁简不一,但都包含着四种基本的要素:土地、水体、植物、建筑。园林设计的宗旨是不断满足人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当代中国园林的设计在汲取中国传统园林营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借鉴其他国家文化的设计风格。

写意化的设计对于中国园林设计,尤其是小空间当中的园林设计有着启发。

(一)园林之立意

设计一定要有魂,有核。与其他设计一样园林设计也要有其思想内核。日本园林设计反映的是日本人的审美宗教与哲学思想,同样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讲设计的内核,否则之后所有的设计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写意化的设计背后是对于设计内核的深刻理解与抽象展现,需要设计者对于美学哲学更高的理解。设计从来不只是单纯的技术问题,更多地是文化思想内涵的积累与展现。

(二)园林设计中的纯净

当代设计有着不同的流派,而写意化的设计则某种程度上代表了“less is more”的包豪斯设计理念,这样的理念在园林设计中也有其借鉴意义。中国古代的写意画通过大量的留白表达画家的心意,日本园林亦然。很多的园林追求表面的层次与繁华,这与中国当代普遍的社会气氛吻合;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故意的疏落与留白则可以获得不同的视觉与内心体验。尤其对于本身不大的设计空间,过多的布置与设计元素会使得空间更加拥挤,例如在狭小的居民小区中设计一座假山,占据居民活动空间不谈,也使得居民有一种压抑的感觉;但是如果选择合适的树木布置与孤石的布局则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三)园林设计中的章法

写意并非肆意无序,反而是一种看似没有秩序的秩序。园林设计追求自然,然而毕竟是人为的设计,必须要考虑周围环境、地形等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园林与人的关系,欣赏者的角度视野对于设计的呈现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设计者在设计中必须要考虑欣赏者的动线、观景角度等。传统的苏州园林有着借景、透镜等诸多做法,这些都是值得借鉴的,尤其是对于小空间内的园林设计,有序的层次显得更加重要。日本园林中也体现这样的无序中的章法,这便是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的融合,也体现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

(四)对于极致的追求

写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极致的追求,当代的园林设计往往由于工期、精力等多方面的问题,通常无法进行更细致的设计,而粗放的施工也将设计中本身便不多的精致毁灭殆尽。这一点上日本园林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榜样,哪怕只是一个极小的庭院,只有适合的材料,也要用心营造,完成对于极致的追求。这样的精神也是我们当代设计中所缺乏的。园林设计是中国最悠久的设计传统,也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是进入现代我们却在这一方面渐渐落后。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继承中国的传统园林艺术,并且兼容并收,吸取各个国家设计的特点,结合中国的实际,做出更好的、更有精神内涵的园林设计。

参考文献:

[1]曹林娣,许金生.中日古典园林比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罗丹荔.中日园林造园艺术比较[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3]宁琳,余彪,甘睿.日本景观设计中的繁与简——以繁求简 返璞归真[J].公路交通技术,2015(03):128-132.

[4][日]大西克礼.日本风雅[M].王向远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

抽象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讲述了抽象形态设计的根本就是彻底抛弃对具体事物的重复再现,极力创造一个以设计师为主动加工的审美形态作品。本文重点研究抽象形态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力图通过分析点、线、面、块的合理运用,揭示抽象形态的特性。通过分析仿生设计法来探寻抽象形态使用的具体方法。设计师要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要作品有感染力,必然要从自然中获取灵感,提炼大自然的信息,以设计主题为宗旨;选取精华的、能打动人的概念作为设计方案的灵魂;这样的作品自然会被社会认可,甚至会成为经典。

关键词:展示设计;抽象形态;仿生设法计

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研究的背景。近年来,随着展览业和文化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信息、产品交流的媒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设计也跨入了它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然而,在展示设计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特别是在大型展示设计领域,创造力的缺失,原创作品的贫乏,已成为普遍现象,急待解决。2010年上海世博会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国外设计,使得国内的设计师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去接触世界。在众多优秀的设计作品中,我们发现抽象形态的运用是那么的频繁、那么的独特。这些都告诉我们,中国需要原创,需要好的独特的设计。这不仅是市场的需求更是展览业特殊的需求:吸引参观者的眼球。

(2)研究的目的。中国的展示设计呼唤原创。那么,什么是原创性设计,如何才能做到原创?原创是与众不同的创造,它需要灵感,而“灵感”是一个非常难以捉摸的东西。要想使灵感主动进入我们的思想,进入我们的作品,就需要寻求一种新的设计方式。研究抽象形态可以防止设计师的灵感“干枯”,可以使设计作品得到更多的灵感。研究抽象形态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把展示空间带到艺术的殿堂,从而更有资格成为艺术作品的展示平台。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抽象形态的应用是一名设计师应具备的能力。抽象形态研究已成为现代展示设计创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通过对博物馆、专卖店、展览场馆等展示设计空间进行系统研究,归纳出抽象形态的运用频率和方式,以论证抽象形态运用的合理性,促进我国展示设计的完善和发展,并对其它设计领域起到借鉴作用。

(3)研究的意义。目前,国内还没有对抽象形态的具体设计原则、具体运用方式及如何进行创新性设计等进行详细的探讨和论述。就实践而言,大多展台、展馆、博物馆等设计特色不明显,很多只是跟随室内装修的风格或者借鉴国外的创意。但随着展览业的发展,人们思想认识、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国内优秀设计范例的引入和借鉴,展示设计也逐步走到人们的视野中,为人们所重视。任何抽象形态都可以分为点、线、面、体基本要素。研究这些要素的内在含义、性质特征及造型的相互关系,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将其有规律地组织、重构,对于提高展示设计艺术水平、展示效果和总体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展示空间设计时,有许多设计师不能找到合适的创意源,这时运用仿生学的原理,赋予展台、展厅一个形象的外观造型就是一个最好的选择。抽象形态中的仿生形态可使人与展示空间更加亲近并蕴含着生命的活力。设计师根据人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利用生物形态中包含的丰富造型设计语言进行人性化设计,可以为展示空间寻找更好的表达方式,使得人与空间的对话更加轻松。在展示设计中,抽象形态设计思维是对基本空间划分和形态展现能力的训练,但是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抽象形态设计的实质是对自然物的再创造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塑造。注重“神似”而非“形似”。无论人类社会发展到什么时候,抽象设计思维都可以帮助设计师充分发挥想象力,抽象形态的表达能够为展示设计带来生机与活力。

2 抽象形态的概述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抽取事物的共同特征就是抽取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的特征。抽象形态特指无法表明确定的形象和形态,虽然可以引起我们某种感受,在生活经验中却找不到明确的对象,即抽象形态。抽象形态的表现有三种类型:一是半抽象或半具象:常常有客观的形态基本暗示,但通过对其进行拆解、重组、添加、变形等,使新形象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二是具象的抽象:从现实世界的物质形态中抽取出来的抽象形态,依据感受,对触觉、听觉、味觉等进行视觉化的意象呈现,创造出仿佛内含有机生物的抽象形态。三是绝对的抽象:抽取一切感觉印象后所剩下的纯粹形态。该抽象在雕塑和部分展示作品中运用较多。在现代展示设计作品中,不会局限于上述一种类型,往往会把几种类型相结合。对现有事物进行各种抽象处理,从而打造一个全新的空间形态。抽象形态的创作手法较多,具体有通过点、线、面、块的分析重新组合创作;有通过仿生设计法,提取大自然生物中的轮廓、色彩、结构等方面,进行有效地设计。下文有专门的介绍,在此就不做过多的解释。

3 抽象形态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使用方法的研究

抽象形态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使用方法有很多,通常通过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来实现造型上的抽象形态运用。仿生设计作为比较常用的设计手法,能够使具象的事物通过轮廓、色彩、肌理等表现,达到预期的抽象形态设计的目的。下面具体分析这几种设计方法的应用:

(1)平面构成设计手法。平面构成设计手法主要是研究点、线、面等视觉语言元素,在二维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美学原理进行合理的分解、组合、重构、变化,创造出新的形态、理想的组合方式,以及新的视觉形象。在展示设计中,设计师可根据展示活动的理念、展示的重点、题材的需要来选择适当的构成要素,以增强其表现力。在展示空间中,以位置为主要特征的都可以看成是点,点的运用可以体现展品与展品、展品与道具、装饰物与背景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点的运用是丰富多样的,各种不同的视觉效果可以通过单点、双点、多点、点群等的灵活运用来实现。在展示设计中,线的表现力很强,利用线的粗细、疏密可以表现出层次感、立体感;利用线的各种连接方式可以起到隔断和装饰的作用。线还可以用在整个外观造型中,由抽象线条交织形成的虚空间形态能给场馆增添强烈的神秘感。在展示设计中,面的运用方式有很多种,有的运用在道具上,有的运用在顶部,还有的则运用在墙体上。点、线、面在展示设计中的使用非常的频繁,已经成为现代展示设计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应用,使得设计师在今后的运用中能够更加合理和得心应手。

(2)立体构成设计手法。立体构成也称空间构成,是研究立体造型各元素常用的设计手法。它以视觉为基础,以力学为依据,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的美好形体。展示设计的结构形式和立体构成中的形体组合构成是相同的。那些立体构成中的组合原理、规律和方法都可以在展示设计中被运用。

三维空间的立体形态不仅包括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实体形态,还包含着看不见的、却能感受到的空虚形态,是具有上下、左右、前后三个维度的形态。设计人员可以借助立体形态的实际效应(如大小、轻重、方向、重心、虚实等)来完成形态的心理效应(如情感、理念、美感等),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例如,2012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扎哈展现场,扎哈·哈迪德及合伙人事务以这次展览的主题——“共同背景”(Common Ground)进行展览构思,贯穿事务所设计哲学,融合设计灵感来源,全方面地呈现事务所的设计动态。通过装置展览,事务所特别希望探索的是轻质壳体与可拉伸结构之间的关系。在本次双年展上,事务所首次将这种复杂的壳体和可拉伸的结构结合在一起。Arum shell(尸臭魔芋壳体)是一个用褶皱金属做成的装置,用一个我们立体构成中常用的曲折、拉升练习中的案例,通过抽象处理展示在空间中,并和周边的环境形成呼应。点、线、面、体等构成要素的运用并非各自孤立,而是相互并用的。综合性地运用点、线、面、体四种要素进行展示设计,可以创造出生动的形态与强烈的对比效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3)仿生设计法。仿生设计法在抽象形态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较多优秀著名的抽象形态设计,使用的都是仿生设计法。仿生设计法是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与分析,总结与抽离出来的形态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可以使人更加亲近大自然。其手法有模仿形态的外形特征;模仿形态的结构特征——骨架、内在结构——建筑中的曲梁结构,显示出从动物骨骼与生命内在结构中借用的形态组架;抽象形态的运动规律——关节点、运动线。仿生表现法是比较高级的方法,也是抽象形态中难度比较高的设计方法。对形态运动状态的观察与模仿是一种对形态时间上的变化的把握,我们要抓住每个运动点留下的痕迹串联起来所形成的运动线,把我们肉眼所看不见的。例如,光、波、声音、时间等不可见的“行走”,用可见的形态结构抽象地传达出来。现代展示活动是公众参与的活动。现代展示设计就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手段,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艺术创作,使其产生独特的时空环境。不仅演绎展示的主题,而且使观众能参与其中,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为展品创造最佳的“演示”时空环境。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展示设计要求选用形态新颖、手法独特、效果突显主题、展示产品、提升品牌的设计手法,来吸引消费者和参观者。这就需要设计师们发挥创造力,运用各种设计手法,从生活、自然中寻找灵感,而仿生设计手法一直是设计师们的“宠儿”。它可以把原生态、亲切感等心里感触与设计融为一体,开拓设计者的思路,让大自然的点点滴滴渗入设计中。研究抽象形态的应用,不可忽视的部分就是仿生元素的应用、仿生设计法的运作。它可以使抽象形态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与审美。

4 抽象形态的应用领域

抽象形态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展示设计、绘画、雕塑、建筑、产品造型等各个领域。它可以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可以是惊喜、惊讶、沉思、遐想等,很多时候这种感觉无法用语言来描述,需要通过抽象形态的造型来达到预想的目的。艺术评论家苏珊.朗格曾说“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是抽象的。”展示设计是建筑楼宇、展台造型与展览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艺术对它进行影响,从而吸引参观者的眼球。在展示空间的设计中,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简化空间形态,用一些抽象图形和道具来吸引参观者。人们不仅可以快速注意展厅的外观,还能通过道具的别致设计关注展品的魅力。这样的抽象形态运用既节约材料,又提高了展示效果。展示设计是建筑或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渗透着建筑或城市的人文特征,对建筑或城市的文化与形象具有宣传作用。另外,抽象形态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艺术感,而且可以吸引人们的兴趣,更好地宣传一个企业产品,一个城市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文化。

5 抽象形态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任何成绩的背后都蕴藏着一定的努力和汗水。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各个国家馆、企业馆建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和高度的肯定,是与他们设计者、建

设者的努力分不开的。在现代展示设计领域,世界博览会是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展览项目。在世博会运营过程中,各国优秀创意思路和优秀设计都在园区内展现着,这些经过层层选择的形态表现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并在未来类似项目建设中加以利用和发扬。2010年世博会,国人可以不出国门看到世界各国的建筑。作为设计师可以学习各国出色的创意,合理的搭配。在整个园区中,国家馆和企业馆都非常有特色,抽象形态的运用更是如火纯青。整个世博园区像是一场“各类设计作品”的盛宴,集合着建筑、展览、产品、多媒体等各种顶尖设计,任何一位设计师跑进来都能饱餐一顿。接下来,本文对将阐述2010年世博会中抽象形态的运用。

(1)英国馆设计。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展区核心“种子圣殿”外部生长有六万余根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此处触须的设计是立体构成中的线材构成作品,由中心点向外扩散。白天,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震撼力兼具的空间;夜间,触须内置的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使其光彩夺目。英国馆最大的亮点是由6万根蕴含植物种子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巨型“种子殿堂”——这些触须状的“种子”顶端都带有一个细小的彩色光源,可以组合成多种图案和颜色。所有的触须会随风轻微摇动,使展馆表面形成各种可变幻的光泽和色彩。从形态上看,英国馆的设计不管从外部形态还是从内部结构,都充分展示着抽象形态带来的震撼。外部表现的是线材的巧妙运用,内部表现的是点的排列效果。运用构成的手法,完成抽象形态的展示。一个好的设计,不仅要做“第一眼”美女,还要充分考虑内部结构的合理性。这对于设计师而言,就要在充分理解造型的基础上,与技术部设计师充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完美的作品。

(2)奥地利馆设计。奥地利展馆远看如同一把平躺着的吉他,其外墙和内部装饰包含大量瓷元素,寓意自中世纪以来出口欧洲的“中国瓷”再度回到中国。奥地利馆部分灵感来自于航行的船,瓷质建筑,远远看去像一把琴,展馆馆标的主体图形是汉字的“人”,展馆标志所投射出的阴影是奥地利国名首字母“A”。这一设计将中国和奥地利两国的文化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整个设计没有走寻常路线,运用吉他、字母“A”这样的具象形态,进行元素提取,巧妙地采用了多种抽象手法。馆中绝大部分墙壁呈弧形和折线形,造型奇特,超乎参观者想象。整个内部的设计呼应场馆外观设计,采用了各种手法去除复杂的造型设计,通过弧线、面、体等元素有机的结合,归纳出一个抽象简洁的造型。整个环境没有过多的色彩,简洁的白色并没有凸显场馆的单调。相反,婉转的曲线,凹凸有致的墙面肌理效果都使这个充满着抽象元素的空间散发着不一样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陆金生,窦蓉蓉.展示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 章晴方.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美术学院学报(双月刊),第99页.

[3] 梁卫锋.浅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构成的形态[J].科技创新导报,2011.

[4] 窦蓉蓉.探析仿生元素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2(06).

[5] 王洽亲.2010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结构健康监测研究[J].2011.

[6] 崔昊夫.中国当代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文化表达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

[7] 你好,世博[Z].2010.

作者简介:窦蓉蓉,女,上海中侨学院应用艺术系教师。

上一篇:蔬菜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测控导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