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证券投资风险偏好论文范文

2023-09-23

探索证券投资风险偏好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在企业间相互联合进行经济活动的情况下,投资活动在企业之间日渐普遍,投资成为了企业最常进行的经济活动之一,而在投资中,长期股权投资又是投资项目中比较难以进行会计处理的一个项目。本文试图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历史演变开始,引出当今最主要的会计处理形式,进而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关键词 长期股权投资 成本法 权益法 会计处理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市场化进程深化,资本市场逐渐健全。企业间越来越多的相互联合进行经济活动,投资活动已日益成为企业中最为常见的经济活动之一。而在投资项目中以长期股权投资最为重要和关键,其会计核算最为复杂。

一、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的演变

(一)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探索期,1997年之前

首先,1978之前改革开放尚未开始。我国是计划经济体系,以行政命令调节经济。导致企业间几乎没有联营关系,更不用说以股权方式形成关联或控制关系。因此,当时企业之间完全不用考虑投资及相关问题。

其次,1978-1990改革开放前期。随着改革开放开始,计划经济体系瓦解,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企业逐步改制为控股企业。集团形式的企业结构不断开始涌现,初期虽然以契约合作为主,但合作形式不断规范,股权投资逐渐成为主要方式。因此,此时企业需要考虑对投资及其相关问题的计量核算。这时成本法引入到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之中,但采用比较简单的核算方式,只以投资企业取得股权的实际成本为准,除非增减或转让股权,其账面金额始终保持不变。无论企业当期盈亏,只以投资企业取得被投资企业现金股利确认投资收益。由于方法简单死板,会导致投资企业的资产,权益及利润不能如实反映被投资企业在其中的经济状况。

最后,1990-1997改革开放逐渐深入。随着证券交易市场的成立,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建立形成。我国无论个人还是企业都以投资者的身份日渐活跃,投资者要求上市公司维护股东权益,要求其按现代企业制度披露会计信息的呼声越来越高涨。1991年,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年报中,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理已开始接近国际准则,允许长期股权投资以重置成本进行重估并进行后续调整,重估升值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同时,会计界呼吁在我国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中应引入权益法。

(二)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初建期,1998-2005

1998年6月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起,我国对投资业务的处理开始了用准则进行规范的时代。并且在2001年颁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进一步规范。在这些准则不断完善中,解决了以前长期股权投资在会计处理中不确定用什么方法核算的问题,并且明确规定了当投资企业在被投资企业股权比例达到20%以上,或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条件下,就应该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但准则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准则中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选择只是一种处于在职业判断下的选择,未能使用明确标准;对投资差额在不考虑合并报表的情况下,是否摊销,如何摊销都是值得商榷等问题。

(三)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的完善期,2006至今

2006年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重大改革,颁布了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从各个方面方法进行了重大改革。新的会计准则,对使中国经济体制与整个国际经济体制接轨,对发展资本市场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日渐趋同。同样,在具体准则中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从确认范围到披露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和完善。

二、目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会计处理的主要方式

(一)应用范围

1.成本法:(1)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即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2.权益法:(1)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的,即企业对其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2)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即企业对其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初始投资资本及分派利润或现金股利的处理

1.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追加或收回投资应当调整成本。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应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

2.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份额进行比较来判断是否计入当期损益、调整成本等。当大于之时,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也不单独确认差额;当小于之时,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投资企业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分得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三)成本法与权益法之间的转换

1.权益法转为成本法:投资企业由于减少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改为成本法核算,并以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2.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因追加投资等原因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不构成控制的,应改为权益法核算,并以成本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或按相关规定确定的投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不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追溯调整。

(四)长期股权投资后续处理

1.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后,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2.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在符合股权转让条件时,根据取得的处置收入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和已确认但尚未收到的现金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损益。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时还应将原本计入资本公积金项目的相关金额转为处置当期的投资收益。

三、对成本法和权益法会计处理的思考

1.成本法不断变革改进,其成本法的会计核算变得越来越简化,符合明晰性原则。由于成本法只按当期应获取的股利和利润份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这样的会计处理单一,出现错误的可能性降低。而且,由于这种做法与税法的规定一致,可以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这些做法也使得会计结果更加准确,但由于只是简单的利润平均分配,也会使相关的会计数据失掉一定的真实性,不能更完整精确的反映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2.在权益法中,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更加公允有效的反映了企业经济业务状况,增强了会计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可比性。通过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更加科学的进行预测和决策。通过公允价值,也可以减少企业对利润的操纵,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但公允价值的确认复杂,并且不确定性较高。在实务中,除了证券、房地产等可以明了简单的辨明其公允价值,其他被投资单位的个别或一组资产的公允价值辨认比较困难,所以需要会计人员有更高的职业判断能力。

3.在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核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采用了未来适用法,而不再使用追溯调整法。这样不仅可以简化繁琐的追溯调整程序,而且可以更加客观的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也可以更好的保证不同会计期间账务报表数据之间的可比性。

4.在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损失确认方面,采取了一经确认就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的方式,该规定不仅简化了相关的会计核算,而且防止了一些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损失的调整进行盈余管理,保证了利润信息的真实,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北京:财政部财会字[1998]126号.1998.

[3]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北京:财政部财会字[2001]7号.2001.

[4]财政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的通知.北京:财政部财会字[2009]8号.2009.

探索证券投资风险偏好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在介绍β系数涵义的基础上,以β系数的证券投资风险分析为起点,以考虑交易费用和是否允许卖空为条件,建立起相应的线性规划模型,并借助线性规划的大M法,分析了模型解的性质,最后给出了具体的数值分析。

关键词:证券投资;投资组合模型;线性规划模型;系数;卖空

文章标识码:A

探索证券投资风险偏好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风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日益完善,我国国内的金融环境逐渐趋于稳定,这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由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尚未全面认识到证券投资基金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尤其是我国目前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体系尚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证券投资基金的進一步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分析对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1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中存在的风险

1.1 外部环境风险

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是指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比如国家政治环境以及经济政策变化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于我国现有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我国国内股票的发行以及国债的比例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要求,这就导致在投资市场出现波动的过程中,股票以及国债减持的比例必须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范畴,进而导致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抵御能力较差;二是相比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相对来说比较闭塞,通常情况下投资人所持有的各种基金只能在国内市场进行流通,并且持有基金种类相对较少,这就导致在金融市场出现较大波动时,投资人难以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三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不成熟,能够有效应对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的金融工具相对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投资人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1.2 微观运作风险

证券投资基金的微观运作风险也在很大程度上行限制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健康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我国现有的基金市场中有数量众多的投资者对证券投资基金进行运作,他们主要是委托法人治理机构对基金进行实际运作,但是这些法人机构通常对基金的运作采用统一的保管方式,导致不同基金的运作之间不具备独立性,并且这些法人机构在运作过程中主要是根据法人机构的大股东主观建议进行操作,无形中加剧了投资人的风险[1]。二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尚未成商,导致在基金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诸多的不足,比如信息披露不及时、信息披露质量较低以及信息造假等,导致投资者难以及时准确的掌握基金净资产以及基金发展行情等信息,容易导致投资人出现决策失误,给投资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1.3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风险

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专业的管理人员非常缺乏,进而造成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具体来说包括基金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有限、投资策略不合理以及综合素质较低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平稳有序运行。当前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市场仍然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因此基金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基于市场行情制定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确保投资人的收益最大化,但是由于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导致他们难以接受系统正规的专业培训,其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进而在投资决策过程中,难以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准确判断,加大了投资人的风险。比如对于那些稳健型的证券投资基金,可以采用投资蓝筹股的方式来达到化解投资风险的目的。然而行业内的很多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员连最基本的基金类型都难以有效判断,从而也就无法制定科学有效的投资策略,容易出现投资失误,给投资人带来经济损失。

2 证券投资基金风险评估分析

证券投资基金风险评估是证券投资基金风险防控的首要环节。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面临着多种类型的风险,因此在证券投资基金风险防控中首先应该对不同的风险类型进行评估,然后基于评估结果,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采用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2]。在具体的风险评估过程中,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证券投资基金风险评估分析结果仅是参考值,风险评估结果虽然对于基金的收益和风险具有一定的指导,但是难以给出具体的数据;二是证券投资基金风险评估容易受到多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证券投资基金进行风险评估之前首先要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有效分析,进而保障证券投资基金风险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三是在证券投资基金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股票和基金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发展规律,因此在具体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应该针对股票和基金的特点采用差异性的评估方法,最大程度避免经验主义对评估结果的影响。

当前在证券投资基金风险评估过程中主要采用的评估方法包括三种,一是特尔斐法,这种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是采用信息调查的方法来对基金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基于对收集信息的综合分析预估投资风险的大小;二是统计计量法,这种风险评估方法基于计量学原理,主要从非市场风险和市场风险两个方面对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进行评估。三是财务指标评估法,这种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是通过财务报表以及市场价格来获得风险评估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并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确定风险分析的具体分析指标,然后对基金后续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证券投资基金对介入市场的选择,较少用于市场风险的评估。

3 证券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措施

3.1 对投资组合进行优化

在证券投资基金风险控制中合理选择投资工具以及有效分配投资组合均是控制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的主要方式。所以在投资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各种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投资者应该基于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确定合理的投资工具,对资本配比进行及时的调整,以期获得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当前我国基金市场中主要包括三种投资工具,分别为股票、债券和期货。通常情况下,股票和债券是相对平稳的两种投资工具,因此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者可以将债券的投资比例控制在20%-25%的区间范围内,并且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适当调整持股比例。基于流通性和安全性考虑,大型国有上市企业在国债以及国库券方面的投资是较为安全可靠的,因此基金管理者可以在债券流通性考虑的基础上有针对性选择持券时间的长短,从而在保障投资收益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规避市场风险,保障投资者投资资金的安全性。在股票和债券的投资组合中,基金管理者可以将股票的投资比例控制在50%-80%的区间范围内,并且应该尽可能的选择投资上市企业的股票,从而确保投资成本以及投资收益的安全性。整体来说,基金管理者在进行组合投资时,应该综合考虑投资风险、回报收益以及通胀风险等多方面因素,在获得投资收益的同时保障投资的稳定性。

3.2 有效协调多方面利益

证券投资基金监督管理部门在基金风险控制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证券投资基金监督管理部门主要是通过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来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过程进行全程监控,有效协调多方面的利益,保障證券投资基金的健康稳步运作。一是要突出投资者利益的实现,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一种集合投资模式,其主要特点为风险和利益共享,其主要优点为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投资管理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所以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者在基金投资运作阶段虽然具有运作资金的权利,但是其主要的工作重点应该是在保障基金管理机构利益的基础上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在该过程中基金管理者与基金投资者之间必然会发生利益冲突,如果有效控制基金管理者的权利,合理协调双方之间的利益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当投资者委托基金管理机构对基金进行管理之后,必然会降低对基金的关注度,进而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所以基金管理者应该采用有效的法律手段来确保投资这的合法权益。此外,证券投资基金模式会从社会上吸收大量的储蓄,因此对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不仅会影响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发展,也会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必要进一步健全证券投资基金监管体系,继而均衡协调各方利益,保障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

3.3 加强法制管理力度

加强对于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法制管理,对于有效控制证券投资基金市场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证券投资市场健全的法律法规可以对基金市场上的投资活动和投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促使其平稳有序开展,同时为监管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充分学习借鉴国外证券投资基金相关法制建设经验,然后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制定符合我国特色的证券投资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在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法规设计过程中应该构建有效的制衡机制,将基金的管理权和托管权进行有效分离,从而降低基金被挪用的风险。三是成立相应的基金考评制度,特别是在证券投资基金的信息披露环节,应该建立相应的基金风险评估标准,确保基金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除此之外,相关监管部门还应该加强对基金管理机构关键材料的审查工作,在实际监管过程中严格执行,一旦发现违法行为应该及时进行处理,有效保障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彭礼.互联网时代下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浅析[J].西部皮革, 2016,38(16):94-94.

[2]张旭.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管理研究[J].商,2016(2):179-179.

探索证券投资风险偏好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证券投资市场中,必然伴随着投资风险。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我国证券投资的主要风险及规避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证券 投资 风险 规避

1、我国证券投资风险的特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金融投资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投资风险。证券投资风险受市场经济和金融体制发展的影响,具备以下几点特征:首先,证劵投资具有客观性,这主要表现在投资客体的客观性,由于证券投资受金融市场的影响,其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是客观存在,无法改变的,这些不确定因素是影响证券投资收益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会引起投资收益的起伏波动;其次,证券投资具有负面性,不确定因素有时会带来收益,但也很有可能带来损失,但是当可能发生的收益或损失不符合投资者的预期时,产生的后果就是不确定因素的负面性;再次,证券投资具有相对性,就股票市场而言,如果市盈率低的股票比市盈率高的股票风险低,越是价格高的热门股票,其股份波幅的变化也就越大,其投资风险也就越大,反之,则相对稳定,风险也就相对就越小。

2、证券投资风险分类

2.1、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受宏观局势的影响,由于价格受到市场供需矛盾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证券投资由于价格而产生影响都会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比如因经济、政治及整个社会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证券价格的波动都属于此类风险。就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情况来看,证券投资的系统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市场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首先是利率风险,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而产生的证券投资收益的变化就是利率风险,一方面,市场利率的变化与证券投资的收益变化是反向的,另一方面,市场利率的变化对证券期限的影响也不同,特别是对债券的影响,对长期债券的影响要大于短期债券的影响。其次是市场风险,所谓市场风险就是由于证券市场行情的变动和证券价格的变化引起的风险。

2.2、非系统风险

所谓非系统风险,就是指在证券投资中出现的某些微观的不确定因素对某一次或几次证券投资行为而造成的风险,影响投资者的收益。一般情况下,这些微观的不确定因素仅会在个别公司或机构产生影响,而不会对证券投资的全局产生宏观影响,也不会影响市场的整体价格。非系统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是针对证券的发行者而言,当公司的盈利增加时,证券发行者的支付能力也会增加,投资者就有可能会获得更高的收益,而当公司失利,甚至公司面临财务危机或者破产时,其支付能力也就相应减弱,投资者很有可能无法收回其投资资金,从而遭受投资失利的风险。在我国证券市场中,中央政府的信用风险最小,而公司或企业的投资风险则最高。经营风险,就是指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或失误而给投资者造成的风险,它主要来自企业内部。表现为:(1)公司融资不当引起财务风险。(2)决策失误、经营不善,使公司经营不下去,赢利下降,甚至倒闭破产。发生这些情况会对投资者的利息和股息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给投资者带来风险。

3、证券投资风险规避措施

3.1、进行投资组合分散风险

在证券投资市场中,加强风险防控能力,就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发展制定相应的策略,对证券投资实行组合分散风险。首先,对投资者来说,应该要将投资资金分散分别进行投资,这样的话,既可以保证投资的多元化,又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即使有不测风云,也会“东方不亮西方亮”,不至于“全军覆没”。

3.2、加强对上市公司与中介公司的监控

因为我国证券法规不健全,相关部门对证券市场缺乏有力的监管机制,造成了证券市场的漏洞,也给了上市公司可趁之机。鉴于此,政府应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控,建立完善的监控体系和健全的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实行严格的监管,加强其自我控制能力,严厉打击操纵市场的行为,防止投机舞弊,从而为证券市场的发展营造一个干净、透明的发展环境,可以有效降低不必要的风险,保证证券市场良稳运行。

3.3、加强监管及法制建设

证券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它的健康运行与发展需要健全完善的法规。要是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在守法与违法之间就会存在较大的“灰色”区域,一旦监管不力,有的市场参与者就会“有意”或“无意”地从事违规活动,当这种“打擦边球”的行为不断扩散,整个市场将势必陷入无序竞争状态。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较快,市场参与者越来越多,但法制建设却相对滞后,尽管陆续出台了一些规范证券市场发展的法规,但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这无疑不利于证券市场健康、平稳的发展,因此,应加快证券立法的进程,尽快推出《证券法》。

3.4、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

证券投资市场在为广大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的同时也带来了极高的投资风险,投资者中由于投资不慎而造成投资失败甚至破产的大有人在,因此,为了确保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提高投资者风险防空意识和防空能力也是规避证券投资风险的重要内容之一。相关部门应该把风险教育当作一项长期工作,在证券投资中帮助投资者及时了解投资动态,认识投资市场,培养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科学判断风险承担指数的能力,从而更好的保障投资效益,保证资金的流转。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证券投资市场中,必然伴随着投资风险,然而,随着证券市场的成熟和发展,人们的金融知识体系的不断成熟,以及证券投资经验的不断积累,我国的证券投资活动也会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在此基础上,人们更应该不断熟悉和掌握投资风险,并懂得掌控发展风险,并利用风险来改变未来的收益状况,从而提高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赵栩.中国证券投资风险管理的VaR方法及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DOI:10.7666/d.y1232545.

[2]汤超.基于VaR方法度量证券投资风险的分析及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DOI:10.7666/d.y1955191.

探索证券投资风险偏好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风险有技术失败的风险、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资金短缺风险、管理不善风险、知识产权保护不利风险、外部环境变化风险。风险投资的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有、選好投资项目、实行联合投资和组合投资策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利用有利的社会环境进行风险防范。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风险 防范

在当今时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程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主要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研究高新技术产业风险及其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风险

1.技术失败的风险。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特征是依托高新技术研发高新技术产品,获得利润,高新技术能否成功的因素主要取决于技术理论是否可行、技术人才的素质、所需的材料和工艺是否具备、同类技术的发展速度等,每一个因素都有失败的可能性。从技术理论上来说,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有限的,可能会产生许多看似正确实质上是错误的认识,如果高新技术在理论上是错误的,注定必然失败,例如试图发明永动机、水变油的技术。从技术人才的素质方面来说,高新技术的研究是以高素质的大量科技人才为基础的,如果缺乏相应的人才支持,高新技术也无法开发出来。从高新技术所需的材料和工艺来说,处于实验室的高新技术可能容易得到满足,但如果实行批量生产,市场上能否找到相应的材料以及进入工厂化以后的工艺能否得到保障还是一个未知数,面临着失败的风险。从同类技术发展来看,由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新旧技术更新很快,如果同类技术发展很快,正在研究的高新技术将面临淘汰。

2.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是指风险投资所投资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所面临的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高新技术产品能否成功,最终需要市场来检验,在高新技术产品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过程中,市场需求的容量、用户认知产品到接受产品的时间、营销渠道的建设、同类产品的竞争程度等充满着不确定性,面临较大的风险。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发产品的过程中,一般来说,要经历研发阶段、实验室阶段、产品定型阶段、市场推广阶段。在此期间,市场的容量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面临市场容量减少的风险,同时由于用户对高新技术产品从认知、了解、接受到购买也有一个过程,面临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加上营销渠道建立、同类产品竞争对手的出现,高新技术产业从市场方面来说,面临许多风险。

3.资金短缺风险。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往往要经历项目选择、和融资方签订相关协议、辅导上市与退出等几个不同的阶段,与传统产业相比,它所需的资金规模大,同时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大,因此,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往往以风险资金为主。由于高新技术产业从投资到成功往往需要3-5的时间,在此期间,所需的资金巨大,一旦出现资金困难,往往前功尽弃,由于以风险投资为主,传统的金融机构往往出于资金安全的要求,往往不愿意进入高新技术产业,使得投资渠道单一,影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如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方面供应不及时的原因,就有可能造成前期投资血本无归。

4.管理不善风险。这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管理方面原因所带来的风险,其中最主要的决策风险和组织风险。从决策风险来说,高新技术产业以什么样的产品为主,选择什么样的投资项目,是特别重要的决定,可以说是高新技术产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决定失误,就会产生重大的失败风险,这样的例子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很多。从组织风险来说,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涉及到多方面的主体,如风险投资公司,知识产权主体、高新技术企业等,如果组织结构包括利益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制约机制等不合理,也会带来极大的损失。

5.外部环境变化风险。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的环境条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会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许多风险。主要包括一般外部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发展波动幅度加大、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转移,重大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经济政策的变化等,这些变化给高新技术产业带来了风险;也包括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殊环境的变化,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许多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殊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贴息贷款政策、优先使用本国本地区高新技术产品政策等,这些特殊的政策有可能随着政府官员的变化而变化,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二、风险投资的风险防范措施

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的存在是必然的,我们虽然不能消灭它,但可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范,可达到降低风险,提高收益,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目的,高新技术产业风险防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选好投资项目。高新技术产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选择什么样的投资项目是防范高新技术产业风险的重要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选择投资荐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在技术方面要进行仔细分析,从技术理论是否成立、工艺的要求是否符合要求、技术发展的前景进行论证;第二对项目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高新技术产品当前需求情况是怎样的,未来的需求情况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价格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等等,都必须进行深入的分析;第三,在选择投资项目的过程中,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防止过分依赖个人决策,要组成各方面专家进行集体决策。

2.实行联合投资和组合投资策略。为了分散高新技术产业风险,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为了提主抗风险的能力,实行组合投资的是一个重要的策略。首先,单一的投资主体承担风险是有限的,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可以联合多个投资主体参与到高新技术产业中来,实行联合投资,使各个投资主体的风险分散,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其次,有人用“成三败七”来形容高新技术项目的成功率,由于高新技术项目的成功率较低,为了减少高新技术项目风险,提高高新技术项目的收益,可实行组合投资策略,即使有些项目失败了,可以通过成功的项目来补偿。

3.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技术、资金和管理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是的三个重要因素,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具备了相应的技术条件和资金,但是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导致失败的事例很多,因此,提高新新技术产业管理水平是防范风险的重要举措之一。第一,除了技术人才以外,还要吸引引进具有管理、金融等专门知识的人才到高新技术产业中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防范风险的能力;第二,形成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内部机制,包括激励机制、治理机制、制约机制等,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既然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大的风险,那么就要提高风险管理水平,这是防范高新技术产业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明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主要的风险,其次要针对这些风险进行预测分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再次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进行不同的处理,对于那些风险比较大的项目主动放弃,对于那些具有成功可能性比较大的项目主动承担风险,也可通过商业保险公司转移风险等等。

5.利用有利的社会环境进行风险防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创新的活动,从社会环境来说,要允许失败,鼓励创新和冒险,这样社会才能发展,建立和完善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宏观社会环境是防范高新技术产业风险的重要方面。第一,政府要提供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各种服务,如信息服务,中介服务、金融服务,进行宏观引导;第二,制定有利于高新技术发展的各种政策,如优惠的税收政策,优惠的贷款政策,出台适当分担高新技术产业风险的措施等,这些对于防范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爱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J].企业改革与发展理论月刊,2006,(7):162-164.

[2]崔文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风险投资[J].财经问题研究,2004,(3):24-28.

上一篇:文化教育融入英语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竞争战略管理会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