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教学论文范文

2024-02-13

国际化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大会计人才培养开发力度,并将高端会计人才列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将国际化提升到我国会计人才发展战略的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的高度,指出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是我国会计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可见,国际化已成为我国会计人才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今后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会计教育是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高等会计教育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会计专业人才尤其是被选为国家或地方会计领军人才行列的,几乎都接受了高等会计专业的教育。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

二、国际先进的会计标准体系与会计课程体系滞后的冲突

(一)会计标准体系的国际化进程 国际化已成为当前我国会计的一个重要议题,会计国际化离不开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支撑。我国会计标准体系建设已迈入国际先进行列,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会计、审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实现了“实质性趋同”;2008年和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发布;2010年4月,《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发布,明确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基本立场和时间安排,从而形成了一套外有会计审计准则严格规范、内有内部控制规范保驾护航、周边有信息技术标准有力支撑的“闭环式”标准体系,会计、审计、内控、信息化四大会计标准系统四轮驱动、齐头并进、共同作用、相辅相成。中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建设及其国际趋同已走在世界前列,中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与世界领先的内部控制框架在所有主要方面保持了一致。世界范围来看,欧盟、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已开始实施和采用IFRS,金融危机后,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启动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一系列的磋商合作。可见,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是当前最重要的会计环境特征。

(二)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 相对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飞速进展,我国会计教育国际化进程缓慢。自加入WTO以来,国际化已成为政府及教育者的常用口头标语,国内高校也普遍将国际化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但会计教育国际化的成效显然不如人意。国际化往往只是口号,没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即使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也只是对国外经验的照抄照搬,没有结合我国的形势特点。做好会计教育,课程设置是关键。随着IFRS在世界范围内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在会计课程中增加国际化内容的呼声越来越高,会计专业的每个学生都应当了解会计国际化的内容,美国会计学会(AAA)和AECC一直强调会计课程的国际化方向,且学者们就会计国际化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会计国际化课程设置经验。可见,我国会计课程体系改革的进程严重滞后于海外会计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改革,与我国当前会计标准体系的国际化进程严重脱节。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应对加入WTO 的人才竞争和挑战,培养国际性企业、跨国公司或国际中介机构需要的人才,构筑这类人才教育或后备力量培养的制高点迫在眉睫。但教师讲授的知识过于陈旧,教育界应重新审视课程的设置以使学生能适应现在和未来的企业环境。为此,Bedford委员会和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发布了一系列报告、目标和说明书,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及其带来的人才新需求,改变和重新构架整个会计课程体系已在会计教育界达成共识。笔者以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和等效为背景,通过对国内10所高校会计学科负责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我国当前会计国际化课程的现状,指出我国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改革的主要障碍,为我国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改革提供建议。

三、会计课程体系现状及重构

(一)会计课程体系现状 目前会计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学内容滞后,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较多,且内容狭窄,种类不丰富,过于关注技术规则及职业考试,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对于能力的运用方面关注不够,教材难如人意。葛敬东(2009)系统调查了国内30所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设置情况后发现:课程门类划分过细,或按行业、或按业务、或按专题划分,导致会计知识缺乏逻辑衔接而呈碎片堆积状况;课程名目混杂,边界不清;内容重复或遗漏;没有统一学时标准,缺乏对教学时间的科学管理;实务课超重,使学生缺乏会计理论和抽象能力培养。刘永泽、池国华(2008)认为会计教育目标和定位不清、理念落后,会计教育的改革和资源投入缺乏动力,以及会计教育的经验交流不足,是导致当前会计课程设置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二)会计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Albrecht & Sack(2000)指出,会计课程要强调基本原理或原则的教育与技能的培养,强调高水准、宽口径的课程;孙铮、王志伟(2002)建议专业课程采用国际权威教材。李晓慧(2009)考察了英国大学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提出将相近的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会计课程体系。方宝璋(2004)对我国会计课程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引进国外先进教材、增加国际会计、国际经济法规课程的内容、加大电算化会计和网络化会计课程的份量、开设人力资源会计、无形资产会计、社会保险会计等选修课、拓宽专业基础课、精简合并专业课、调整选修课的建议。此外,May et al.(1995)调查研究还表明,会计教育课程的内容中应包括更多的交流技巧、人际关系和职业道德。尽管会计课程体系改革已受到政府、学者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但怎样进行改革、改革的效果如何还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尤其是当前会计国际化背景下,会计课程体系设置如何应对全球准则趋同的新趋势,如何满足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应该成为当前会计理论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四、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问卷设计 为了调查我国本科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情况,笔者选择了在国内会计教育具有一定影响的东北财经大学等10所高校,对这10高校负责会计本科教育的学科带头人(或会计学院/系院长/主任)展开问卷调查。之所以选择这10所高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10所高校分别代表了我国会计学科综合实力的三个梯队,一是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代表老牌的国家级会计学重点学科,二是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代表国内会计本科教育的一流学府,三是南京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代表了新升会计本科院校。虽然这10所高校的会计学科排名有所差距,但每所高校的会计学科都有一定的发展历史,积累了自己的会计本科教育特色。10所高校均有硕士点,8所高校具有博士点,其中4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所为国内从事会计教育最早的学府,1所为地方财经高校的代表。之所以选择学科带头人为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基于这样的考虑:高校的学科带头人深谙本学科的发展规律,具备从宏观上把握学科改革方向的战略能力。学科带头人不仅理论功底深厚,而且富有一线的教学经验,了解最新的教学动态。笔者旨在调查我国本科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的开展情况,并分析会计国际化课程应包含的主体内容及当前进行会计国际化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参考Adhikari et al.(1999),本次问卷共设计了25个问题,涉及三个方面: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开展情况,会计国际化课程应包含内容的重要程度,开展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主要障碍。调查问卷于2013年4月7日以电子文档形式发放,并于2013年4月16日全部收回。10份问卷填写完整,有效问卷达100%。

(二)10所高校学科带头人概况 10位问卷对象拥有博士学历的9人,在读博士1人;教授9人,副教授1人;所学专业均为会计学;5人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从事会计教学工作平均约为19.3年,其中从事会计教学工作30年以上的1人,20-30年的2人;8人曾教授过国际会计相关课程。被调查对象的背景数据表明,问卷对象均为接受过会计专业教育的高学历高校教师,有着丰富的会计教学经验,具备一定的会计国际化视野和会计国际化课程教学经历,而且均为各高校会计学科带头人,掌握所在高校会计学科的发展情况,对会计教育改革有着自己的见解。

(三)会计国际化课程开展情况 10位问卷对象中有9人认为有必要进行会计课程的国际化改革,说明国内高校已普遍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必然趋势、国际会计人才的需求以及会计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对国内会计国际化课程的开展有如下困惑:

(1)是否将国际化作为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10所高校均已将国际化列为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说明我国高校均已认识到会计国际化的重要性,将国际化纳入到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体系中。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亚洲一流,国际知名”,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计学专业人才”作为会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国际化”确立为会计本科办学特色。

(2)是否设有国际会计专业、是否与海外大学或机构合作培养会计本科生。8所高校设有国际会计相关专业,7所高校与海外大学或机构合作培养会计本科生,8所高校与海外大学或机构合作海外资格证书的教育与培训。随着国际化认识的提升,国内高校纷纷设置了国际会计专业,如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会计本科专业设置了国际会计方向,天津财经大学的会计本科设置了ACCA方向,上海财经大学设有美国会计、ACCA和CGA三个国际会计本科专业,江西财经大学也设有ACCA本科专业。在设置国际会计专业的同时,许多高校还积极与海外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设有国际会计中澳班(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合作)、ACCA班(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合作)、CGA班(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

(3)是否有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是否引入海外原版教材。9所高校有专职教师海外研修计划,8所高校引入了海外原版教材。可见,为进一步提高教学的国际化水平,各高校制定了各类教师海外研修计划或方案,公派校内优秀教师海外进修,促进国际交流。在这方面,普通地方高校表现得更为突出,资助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其可能的原因是,重点综合性大学开展国际交流较早,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合作模式,而地方高校国际合作起步较晚,需要投入更多的人财物以追赶国际化的步伐。因此,在教师海外研修和海外教材引入方面,地方高校表现得更为积极与主动。

(4)是否设置了专门的会计国际化课程。8所高校设置了专门的会计国际化课程,2所高校在既有的会计课程中包含了国际化内容,问卷的10所高校均对会计国际化在课程方面采取了措施。我国高校对会计国际化课程的处理方式与美国有较大差异,根据Adhikari et al.(1999)的调查结果,美国有近2/3的高校是将国际化的内容包含在既有课程中,而没有单独设置专门的国际化课程。我国情况恰好相反,80%的被调查高校设置了专门的国际化课程,表明国内高校普遍重视会计国际化趋势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设置的会计国际化课程来看,主要包括:International Accounting、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Accounting Concepts and Principles、Governance,Ethic and Risk等。国内高校较多是将国外的原版英文教材引进或以某项国际知名认证资格的教材为主,存在英文教材或教学即是国际化的错误认识。目前会计国际化课程的现状是,大部分课程本质上为国内课程的英译本,真正涉及会计国际化内容的课程并不多。

(四)会计国际化课程应包含的内容 会计国际化课程究竟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是当前国际化趋势最迫切所需的?笔者参考Adhikari et al.(1999),将会计国际化的议题分为11个方面,并按重要程度分为“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三类进行计分,统计结果见表2。表2显示,从全样本(10份问卷)来看,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审计准则以接近“非常重要”的程度被认为是会计国际化课程中最应该包含(最重要)的内容,9份问卷认为国际会计准则“非常重要”,7份问卷认为国际审计准则“非常重要”。接下来重要性依次为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国际财务报表分析、外币业务。区域协调和通货膨胀会计则被认为是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这样的内容重要性排名反映了会计国际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一致。当前,国际会计准则在全球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我国会计准则已与IFRS实现了等效,因此,国际会计准则应该成为当前以及未来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最重要内容之一。而通货膨胀会计、区域协调、外币业务等内容随着准则的全球化,其重要性越显削弱。但Adhikari et al.(1999)的调查结果则显示,比较会计制度、外币业务是相对重要的课程内容,国际审计准则、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是相对不太重要的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以及内部控制的开展,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被认为越来越重要。从三类高校之间的差异来看,重点、一流、地方高校对问卷所列内容的评分逐渐增高,即一流高校认为的重要性介于重点和地方高校之间。具体来看,地方高校普遍认为所有内容的重要性高于重点和一流高校所认识的重要程度。对于地方高校来,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跨国公司业绩评价、比较会计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均为会计国际化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与不同类高校会计学科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关,不同类高校发展的需求不同。

注:“不重要”、“一般重要”、“非常重要”分别计为1、3、5分。

(五)开展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主要障碍 从以上问卷统计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已认识到会计国际化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认识还基本流于表面,以直接照抄照搬海外内容为主,还没有开展真正意义的会计国际化课程。目前,我国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的障碍可归类为:经费不足、学生兴趣不足、学校(院)意愿不足、市场需求不足、缺少专业师资和当前会计课程已过于繁杂,并将阻碍程度分为“不是障碍”、“一般障碍”和“主要障碍”三类,统计结果见表3。表3显示,从全样本(10份问卷)的得分情况来看,表3所列的障碍均未构成会计课程国际化改革的主要障碍,“学校(院)意愿不足”的得分仅为1.8,基本不构成障碍,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国内高校已经普遍认识到会计课程国际化改革的必要。相对来说,当前繁杂的会计课程、专业师资缺乏、经费不足、市场需求不足以及学生兴趣不足构成了国内高校会计课程国际化改革的一般障碍。我国当前会计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过多且交叉重复已饱受诟病,随着市场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的逐步提高、会计学科应用范围的拓展以及交叉学科的兴起,会计本科专业学生的公共课、专业课种类与数量越来越多,这既造成学生疲于应付名目繁多的课程,使其很难产生多余的兴趣接受会计国际化的内容,又导致教师过重的教学任务,很难安排专门的教师从事会计国际化的教学工作,同时众多的课程建设也占用了较多的教学经费,导致可用于会计国际化课程建设的教学资源变得捉襟见肘。

注:“不是障碍”、“一般障碍”、“主要障碍”分别计为1、3、5分。

五、结论

我国高校已认识到会计国际化不可阻挡的趋势,并已经着手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但对会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大多局限在设计几个冠以“国际”字样的专业或与海外大学和机构的合作培养上,并没有将会计国际化的实质内容渗透至会计本科人才培养中。反映到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改革上,虽然引进了原版教材,设置了专门的会计国际化课程,也实施了教师海外研修计划,但大多是临摹画瓢,照抄照搬,更多的是将英文教材授课、海外资格证书的培训课认定为会计国际化课程。问卷调查显示,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跨国公司业绩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等是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主要内容。国内高校应组织专家围绕这些会计国际化的重要内容编写教材,设置相关课程;同时,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组合,将会计国际化的内容包含进已有相关或相近课程中,即“设置专门会计国际化课程”和“将国际化内容包含进已有课程”两种方法并用。另外,应组织培养一批会计国际化的专业教师队伍,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同时引进海外会计国际化的专业人才,加强合作的同时,总结会计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特色。但该研究仍存在局限。由于属于专项调查,问卷对象、范围的限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结论;问卷的设计主要参考Adhikari et al.(1999),无法涵盖我国会计国际化课程的所有内容;主要向会计国际化课程的供给方进行了问卷调查,结论缺少需求方(如公司、学生)问卷的支持。

[本文系上海立信会计研究院科研项目“国际化背景下的会计课程体系研究”(编号:OD104000912GD02)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曲晓辉:《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刍议》,《会计研究》2001年第9期。

[2]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会计研究》2008年第8期。

[3]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对策》,《会计研究》2004年第2期。

[4]孙铮、王志伟:《加入WTO 后中国会计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前景》,《会计研究》2002年第6期。

[5]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会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6]W·克蒂夫·阿尔伯切特:《会计教育的发展对策》,《会计研究》1998年第9期。

[7]方宝璋:《加入WTO与我国会计课程的改革》,《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年第4期。

[8]葛敬东:《会计课程设置的乱象与统整——基于30所高校会计专业会计课程设置的调查》,《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9]孙铮:《会计教育与人才培养相关方面的关系》,《中国会计报》2011年9月30日。

[10]郭强华、邱芸:《实话实说:会计教育——全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中国财经报》2001年6月14日。

[11]Adhikari A,Flanigan MA,Tondkar RH. A Survey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Education in the US and Some Other Countri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1999,17.

[12]Albrecht WS & Sack RJ. Accounting Education:Charting the course through a Perilous Future Accounting Education Series 16,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2000.

[13]Mary,B. C.,and Mark,A. D. Assessing knowledge structure in accounting education:an application of Pathfinder Associative Networks. Journal of Accounting Education,2003,21.

[14]Paul Ashcroft,Gia Chevis,L. Murphy Smith. Faculty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topics. Advances in Accounting,incorporating 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2008,24.

[15]Smith,L. Murphy,& Salter,S. Faculty 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topic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1996,8(1).(编辑 熊年春)

国际化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审计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审计风险的认识愈来愈深化。审计人员也在审计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出各种各样的方法以降低和防范审计风险。本文分析了会计审计的主要风险因素,指出市场竞争环境、政策法规、审计人员本身素质以及审计内容的增加,现代会计审计工作面临的主要风险,而规范市场、提升能力以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对于信息化审计而言,是解决审计风险,促进审计结果可信度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会计审计;风险因素;防范策略

会计审计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做好会计审计工作,有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控制成本,降低财务风险。但是,当前会计审计工作中却存在了不少的问题。因此,新时期企业必须要就会计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一、会计审计风险因素

(一)市场竞争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行业的竞争都在不断升级,在严峻的竞争环境下,会计审计需要以更加优化的模式加以应对,但是在实践中,不乏一些人员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不顾会计审计的基本原则,随意篡改数据,即对会计审计结果弄虚作假,这种做大大提升了会计审计风险,降低了审计结果的可信度和会计质量。

(二)法律法規不完善

缺乏有针对规范市场环境的相关规范,在会计审计出现问题时,无法通过法律途径予以矫正,给会计审计工作的风险创作了条件。会计审计工作对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审计过程中出现问题,会影响其结果的可信度,最终导致经济社会的秩序无法得到保障,市场竞争环境在竞争激烈化和法律法规不健全的双重作用之下,成为影响会计审计工作的重要风险因素,影响着会计审计的结果可信度。

(三)审计人员能力不足

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关乎会计审计结果,其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

1.责任意识不足

会计审计人员没有意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而未能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会计审计的结果的影响力,会计审计人员在工作中的小疏忽或者失误,就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无论是审计结果本身错误所带来的损失还是重新进行审计的损失,都是十分巨大的。

2.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即使是持有会计审计证书的工作人员,其在工作经验、工作能力方面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当前我国会计审计人员由于业务能力不足,在工作中经常无法独立完成一项工作,因此必须要两个人或者多人进行复杂会计工作的完成。这样不仅增加了企业的劳力成本,而且会严重影响会计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会计审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仅要把握方方面面的知识如国家政策内容、金融知识、财务知识以及计算机知识等,还要求工作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力不足者均会影响会计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3.职业道德问题

在现代社会,审计人员面对的诱惑更大,在现实中,不乏会计审计人员监守自盗,利用会计审计工作挪用公款,做假账填平,或者在高层的压力下,对账目进行篡改,让会计审计结果虚假从而达到某种目的,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是否能够坚持职业操守,也是对其的重要考验。

(四)会计审计的方法较为落后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发展,企业的会计审计方法和手段也应该要进行创新和转变,但是从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审计现状来看,企业的审计方法和手段依然采用的是过去的审计方法为中。即部分企业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仍然主要强调的是对查看会计信息中的正确性,防止出现作弊情况,这种审计方法指能够对会计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进行约束,但是对于企业干部领导的监督作用却没有得到很好地发挥。此外,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审计人员的审计水平也不高,加上采用的审计方法主要是查账方法,会计审计技术含量不足,管理效益也有待提高,因此严重限制了会计审计的作用。

(五)审计对象及内容在扩展

审计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监察的客体,在监察的过程中,其设计内容主要指的是实体内容。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审计机构不断走向国际化,这也使会计机构的业务不断增加,这就加大了审计工作的繁重程度。审计内容的增加,是会计审计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根本上是由于我国的会计审计体系和模式还不足以应对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直接原因便表现为会计审计内容和对象的暴涨式增加。面对这种挑战,会计审计工作如果不能进行改进,便会使得整个会计审计工作出现问题,给我国的会计审计整体工作的进行带来风险,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必须构建现代化会计审计模式,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之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像适应。

二、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审计风险和安全防范意识

审计风险将会危及到信息使用者决策的正误,进一步使得审计人员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会计信息化不仅使得传统的审计面对风险意外,同时也使得IT方面例如数据和网络的管理系统的维护和拯救工作的风险加剧,主要表现为风险有着很强的隐蔽性、较大的破坏性和较差的可控性。因此审计工作人员务必要将自身的风险意识进行强化,不能一味的为完成任务却忽视了审计风险和内在因素的变化,这样以来可能会导致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较低,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真实性和公允性不能得到客观评价,即使得审计风险因素增加。

(二)健全审计法律体系

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势在必行,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在市场经济之下,政府作为宏观调控者和服务者,必须对市场进行合理的引导,结合会计审计工作进行的实际情况,规范其发展原则,对法律规定进行进一步完善和补充,让法律形成完整的体系。二是相关法律需要进一步完善,为会计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让会计审计工作能够从容应对激励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复杂的国际化经济发展,对于一些不合实际或者与社会发展脱节的会计审计法律和原则,需要结合社会发展予以纠正和修改。

(三)重视审计方法

重视计算机审计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一方面,应根据实际需要,推动信息系统的建设,另一方面,應注重实效,在实际运用中努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同时,大力发展,以满足审计软件应用和信息系统的业务需求,建立审计常见的法律,审计项目文件,审计统计信息资源,并积极探索远程联网审计模式。以科学的发展观,不断创新和发展审计技术和方法,提高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的能力,实现审计工作手段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四)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

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升是信息化审计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在选任时严格把握现代化审计要求,对于会计审计人员的审计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以及信息化技术应用水平等专业能力进行考核,选取现代化专业人才,并对选聘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进行考核,尽量使得进入会计审计行业的人才都是现代化信息审计要求的人才。其次,必须对在岗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尤其是传统的审计人员,需要让其接触信息化审计工作,让其适应现代化审计,提升自身能力,努力满足信息化审计的要求。

(五)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首先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审计工作,简化审计过程,提升审计效率,使得会计审计中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减少,节省会计审计需要的成本,同时也减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提升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审计过程进行监测,防止审计工作过程中的不当操作和非法操作,在利用信息化技术的情况下,即使过程中出现数据输入失误等失误,也不需要对整个审计过程进行推翻,减少会计审计过程中的风险。且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会计审计信息管理,便于后期结果的提取和分析,能够对审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快速得出各种附属数据,也能够快速提供服务,提升会计审计工作部门的服务效率,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加快经济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审计工作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组成部分。因此,为了切实发挥会计审计的作用,必须要充分认识会计审计工作,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会计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的重视,同时加大对会计审计工作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创新会计审计方法和手段,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魏永宏,郭欢.会计风险与审计风险比较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3):176-177.

[2]刘涛.浅议审计风险的原因和防范措施[J].商,2015,(44):125.

[3]王春华,胡忻.审计风险的探究与防范[J].商业会计,2014,(18):81-83.

作者简介:

柴慈蕊,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国际化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运用理论逻辑分析方法,分别从学术测评机制、运营规制、办刊理念、业务品质、特色品质、技术品质、语用方式、专业盘整、政府角色、操作模式等十项要素入手,着力探讨在国际化语境中,中国学术期刊可能遭遇的诸多微观路径间关联度的评估问题。

关键词:国际化语境;学术期刊;要素;均衡

中国的改革开放作为一个宏观历史进程,必然意味着中国社会正全面融入世界范围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循环,很自然也包含中国学术及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演变过程。因为长期受国际意识形态分歧制约,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过程将比中国经济国际化要漫长许多。当然,随中国改革持续深化,中国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及相应期刊编辑机构,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政府主管机构政策和学者理念都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其表证之一,乃是在一定层面适度有区别地对待意识形态问题与学术研究问题,让两者之间既各有分工,又彼此照应,藉此为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但即便如此,如果没有论证、制订出合理的期刊发展战略及其实施策略,如果没有期刊编辑机构充分调研和潜心努力,如果没有社会经济发展和科研管理政策强力助推,中国学术研究及学术期刊国际化只可能成为海市蜃楼般的梦想。本文认为,在其中所涉及到的学术测评机制、期刊运营规制、办刊理念、业务品质、特色品质、技术品质、语用方式、专业盘整、政府角色、操作模式等十项关键要素之间,达致相对均衡化的关系磨合态势,才应被视为解读和处置该主题的至理圭臬。

1.关于学术测评机制——专业化和社会化测评并举

在中国当代的教育及学术界,由于现行的学位评定、职称评审和科研评价中对发表学术论文数量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催生了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问题,明显违背了数量和质量之间的逻辑互动关系,直接阻碍作为中国的知识创新和传播载体的学术期刊健全发展及国际化出版。从长远来讲,将直接危害到中国的学术主权和知识安全。

实际上中国学术界早已达成共识认为,可以借鉴目前国际上较可行且通用的方式,即建立独立的第三方测评机制,采用定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已有学术成果,也就是将评价的权力交予非利益相关的独立的同行圈层,同时交予读者群和市场机制,此谓专业化和社会化测评并举。在合理的内外环境塑造下,在同行评价、读者评价和市场评价中胜出的学术期刊应当更具有公信力,对于作者的研究内容和撰文态度更具有引导和警示作用。

2.关于期刊运营规制——法人化、市场化和集群化三位一体

在中国学术期刊的非市场化出版体制支配下,大量同质化存在的期刊严重摊薄了各期刊自身的市场份额,很难形成鲜明的学科特色,如此也造成学术资源很难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不利于培育一流的创新性研究成果,隐含其后的国家学术主权、民族文化利益和社会发展诉求将无从谈起。

可以通过中央政策调整、法律条款修订等环节,使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机构或其主管部门具有独立法人条件,能够以其全部资产和信用独立承担相匹配的民事责任,当然也包括必要的经济收支及成本核算功能。在国内这还属于比较长远和试探性的工作。在客观上而言,学术期刊出版体制的完善是学术测评机制完善的市场化体现和管理学阐释。两大制度体系的完善将直接奠定中国学术期刊实现国际化的体制基础。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国学术期刊服务学科建设、提升科研水平、促进学术交流的作用,有关管理部门应当深入研究,努力探索新的发展途径,鼓励学术期刊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要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刊经验,形成一批开放型、高水平的学术期刊群。

可以在适当时机建立期刊联盟,走集群化发展之路,从而形成一批具有规模效应和国际竞争力的优秀学术出版集团,不断推进中国学术期刊在学术研究和实体运营两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3.关于办刊理念——反对自我本位主义

目前在中国学术界,期刊是否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收录,已然被认定为衡量学术期刊是否优秀的关键指标甚或唯一指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仅仅源于主管决策者个人利益的驱动。若常此以往,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学术主权在学术期刊出版的过程中将逐步遗失。

中国学术期刊仍然在运营上普遍实行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大部分都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固守小农经济式的经营方式,缺乏开拓动力。学术期刊本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但不少期刊却成了研究人员、高校师生为获取职称和学位而发表应急论文的窗口,几无学术可言,一稿多投、相互抄袭现象严重,学术垃圾堆积如山,严重损害了学术期刊的声誉。

4.关于期刊业务品质

(1)主题设置——加强对自然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

目前中国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相当一部分是为满足各单位作者评聘岗位职称需要或为研究生学位答辩需要的“条件文”“硬件文”“数量文”等,以发表为目的,非以研究为宗旨,完全出于作者对现实问题感悟、思考的原创论文明显偏少,在事实上抑制了作者的创造性,妨碍了学术期刊栏目设置的独创性,从而限制学术水准的提高。此意味着中国学术期刊将丧失对中国和世界问题的思考权、表达权,从而无条件地让渡出精神主权。

与西方发达国家学术期刊相比,中国学术期刊论文作者的研究较为滞后,很大程度上起因于对现实问题、对应用层面、对技术及民生层面问题的漠视和不了解。中国学术期刊应当有意识地引导作者和读者更多地关注世界、中国以及本地的社情民意;更多地使用实证研究方法;更加适度地向其它国家学术界学习取经,而不是全盘照搬;努力做到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方法之间均实现相对均衡,倡导和谐思维,而非偏执一端。

(2)编辑培养——切实提高科学素质和学术水平

科学技术的进步将迫使中国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人员必须向广、博、专、精的知识型、复合型人才转变,不但要精通英语,还要有宏大的理想、高尚的品格和大无畏的奉献精神;要努力推动编辑团队及个人对不同学科新知识的学习和对网络操作新方法的掌握能力;要努力督促编辑工作人员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不断地研究和体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不断深入地研究社会实践过程,从而激活每一位编辑人员的创造力,形成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

(3)作者及审稿人培育——面向世界,追求高端,优化结构

学术期刊作者及稿源的国际化本身就表明期刊影响力的广泛覆盖。目前向中国学术期刊投稿的中国作者群、海外华人作者群以及外籍作者群远未形成稳定的规模性群落,亟需各方努力加以培育。应注意各国各地区的作者比例要相对均衡,中外作者的比例要适当,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初期应有意识地以国内作者为主体;随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上升,可逐步增大外籍作者的比例。

一般来说,国际化期刊的投稿作者大多数是跨越地区或跨越国家,甚至是多国多层面合作的成员,他们的研究高度应当能够代表当今各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所在,从而支持期刊本身增加被国际重要检索系统收录的几率,也体现出期刊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地位。实际上,海外华人作者群是一支较为稳定的作者队伍,他们以及他们的外国合作伙伴都可以成为中国期刊国际化的长期支持力量。

中国学术期刊要提升学术影响力,以便进入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就需要有合理的引入策略。首先是要建设好作者研究团队,其次要扎实做好多国学者之间的沟通,再次要借助国内学术期刊有力支持,以及借助国内期刊与国际期刊之间的密切合作关系为烘托。

中国学术期刊的编委会成员和审稿专家应当来自多个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且在数量上相互均衡,能够体现出在国际上的不同认可度和多元融通性。

(4)流程监督——管理规范化,发文类型优化

时下国际上通行的学术期刊编辑规范是由美国心理学会编辑的APA格式(第6版是最新版),是为了更全面地尊重作者的著作权而编订的论文撰写格式,其中对于缩写、参考文献的著录、文章的题目和章节的名称、刊名和出版的信息等都有着非常具体的规定。中国学术期刊编辑能够借鉴参考的是由台湾地区出版的第5版中译本。国际化期刊的常规发文类型主要有三种:原创性的,案例分析性的和评论性的。中国学术期刊在处理这三种类型论文的数量比例要注意保持相对均衡。此外,在研究方法上可与国际规则相互参照。

5.关于特色品质——不断凝炼办刊特色

学术期刊众多的特色内涵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学科特色。中国学术期刊的地域特色显然包括了本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诉求;它们的民族特色显然包括了中国及周边的多民族氛围和近现代发生的多国民族民主革命传统的积累;它们的学科特色显然包括了中国在近代以来积淀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丰富储备等。

6.关于技术品质——数字化是重要形态

学术期刊的数字化、网络化是其国际化的主要特征。目前,中国绝大部分学术期刊已经建立起独立的在线投稿审稿系统,多数期刊有自己的官网,完全有条件实现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投稿及审稿,也为国外的作者投稿和专家审稿提供了有效渠道。读者可以上网浏览每一期杂志所刊登的论文。若普遍配置先进的数字化、网络化平台,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将获得空前的发挥余地。

7.关于语用方式——实现出版论文及语言的通用化、国际化

中国学术期刊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仍然较少,缺乏足够的国际影响力。考虑到中国研究人员的总体英文水平有限,可以将期刊先办成中英文等包含多语种的刊物作为过渡,然后再逐步优化为多语种版期刊。但是另一方面,在实现出版语言的通用化、国际化过程中应当始终注意合理维护中文语言的应有地位,维护好中国国家学术主权,不能唯英文和西方检索系统马首是瞻。

8.关于专业盘整——提高期刊专业化水准

所谓期刊专业化,是指学术期刊各自根据实际条件,已在相关行业区域形成相应学科优势,而使得期刊栏目和内容凸显出强烈的优势学科色彩,相应的专业稿件也具有很高的质量,能够代表专业的高端水准。

如果说特色化是学科栏目的专门化,专业化就是栏目内容的专科化,它是特色化的开放、提升和强化。专业化其实就是实现学术期刊的专科化和专题化,还应当包括编辑人员的专职化和专家化,以及学报出版形式的标准化、规范化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学科内容的专科化。在学术期刊现有运行机制难以根本改变的情况下,采取长期或定期的专业化办刊举措,是实现期刊水平有效提高的优选途径之一。由特色办刊发展到专业办刊,是办刊理念和多种资源、多方面优势相互结合、凝聚的结果。中国学术期刊亟需通过提高专业水准,为实现期刊的国际化发展铸造出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9.关于政府角色——政府主导及多方助推

在国内现行管理体制下,任何重大问题的解决,无一能够离开政府的推动。中国学术期刊要走国际化道路,那么政府的作用就不可忽视。在出版业非常发达的西方国家已具备先发优势的情况下,中国学术期刊要实现国际化出版,就必须实施赶超战略,可以选择在一些有比较优势的学科和领域优先突破。在起步阶段,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当利用财政手段支持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出版,力图通过“扶上马,送一程”的策略,逐步过渡到自负盈亏、独立出版。同时,应当由政府对目前的分散资助学术期刊的方式进行改革,可以考虑集中资金,组建若干期刊出版集团,由受资助的出版集团负责组织实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和数字化发展计划,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格局,而且利于形成整体效应和长期效应。除了政府部门的强力支持外,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主管部门以及机构内部科研管理政策的充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离不开国内的学科、人才优势。当中国学术期刊开始规模性地开发利用国内和国外的学术资源时,即可被认为进入了良性循环;当这种学术期刊出版集团体制逐步健全,发展壮大到足可与国外学术出版业相抗衡时,即使国家减少资助或不再资助,中国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出版道路也将越走越宽,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学术主权也将能得到更充分保障。

10.关于操作模式——分阶段分层次地实施国际化

中国学术期刊在实现国际化的起步阶段,可以让少数实力较强的学术期刊先行一步尝试国际化运作,编辑成员要在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在实现国际化的发展阶段,要建立完善的数字出版平台,与外国著名出版集团实现联合出刊,开发运用各国的优秀出版人才(包括外国编委、外聘主编及精通多国文字的编辑人员),争取进入多个国际知名的文献检索系统。在实现国际化的成熟时期,基本上调整理顺了相关管理运营机制,适应了国际通行出版标准,在相当程度上赢得了世界范围内作者和读者的关注,成为真正站得住脚的国际化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过程必然是学术期刊诸多要素均衡化的过程,要素间的任何失衡状态都可能引致国际化在事实上的标语口号化。不能简单地以为有了英文版,有了外国的作者、读者和审稿专家,有了国际通用格式,有了中外合作出版,有了关于论文主题选择的书面要求等,就会自动拥有国际化。国际化乃是指适应和参与国际层面的学术交流与出版竞争,所形成的一种动态过程,包括沟通过程、选择过程、认可过程、升级完善过程。凡认真做好研究并跨越国界进行学术交流和学术期刊出版,就已经是学术国际化和学术期刊国际化。“国际”原本包含“中国”,根本无需“加入”。学术期刊大跃进的心态、政策及其实践,明显违逆了要素均衡化原则,追求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被发达国家行业机构文件承认的愿望并无过错,但在实践中却造成学术期刊诸要素间关系的极度失衡,即使被勉强收录、承认,代价也会相当巨大,并且期刊的实际地位也很难巩固。所谓“催熟”的果实最终会失去真味。这种国际化透露出强烈的西方文化霸权特质,极易令人联想到“殖民”一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决策者的自卑情节、政绩心理,学术管理机制的非学术化,国家体制改革滞后等外围条件,共同造就了内在要素失衡的概念化和口号化的所谓“学术国际化”及“学术期刊国际化”。由此看来,只要中国学者能够扎扎实实地做好学术研究工作,中国编辑人员能够扎扎实实地做好学术期刊编辑工作,中国学界能够扎扎实实地做好正常的对外学术交流工作,本身就表明中国学术正在堂堂正正地走向国际化,因为其中蕴涵的诸多结构性要素是在相对均衡而不偏执的状态中成长的。

参考文献:

[1]赵文义,张积玉.国家利益视域下学术期刊的国际化出版[J].思想战线,2011,37(4):93-95

[2]颜帅,郑进保,佟建国,等.论高校科技期刊的6种属性[J].编辑学报,2009,21(2):97-98

[3]常波,刘红霞,乔艳春,等.辽宁省高校学报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7):168-170

[4]来明敏,李魏魏,宋国民_中国会计研究国际化的回顾——来自国外期刊分析的证据[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14(2):24-28

[5]张改兰,张积慧.网络时代学术期刊编辑人才培养探析[J].职业时空,2010,6(11):124-126

[6]李爱群.我国体育科技期刊国际化的思考与探索[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l,27(2):1-3

[7]刘文娟,王会寨,卢石.SCI、SSCI收录我国体育科技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20(4):37.39

[8]李玉林.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学报品牌化路径的思考与探索[J].前沿,2010,21:198-200

[9]潘霞.我国体育学术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1,(6):137-139

[10]肖宏.关于中国科技期刊办刊层次与发展模式的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10,(3):166-168

[责任编辑 赵琴]

国际化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活动中,商业银行充当着中介的作用,是货币借贷双方的\"中间人\",因此,商业银行的科学、稳定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严重的当属会计风险,近年来好几次金融案件都跟银行会计制度有着莫大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当务之急是探讨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问题,并根据已经存在的问题找到相应的防范措施,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的会计制度。

关键词:金融会计;国际化;商业银行;影响

改革开放使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计信息使用者由国家变成了各投资主体,加之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资本市场规模较小,金融会计国际化发展更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使会计信息能够被国外投资者所理解和接受,提高国内外投资者的决策效率,同时降低我国企业在国外经营的准则遵循成本。因此,金融会计改革势在必行,可以说,我国金融会计国际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1商业银行会计概述

1.1商业银行会计的职责

商业银行会计的主要任务是核算,对于核算的内容,不仅包括商业银行的内部业务,也包括商业银行的对外业务,其中以对外业务的核算为主体。对于核算的范围,商业银行会计的核算对象不仅有商业银行本身,还有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情况,其中以宏观经济活动为商业银行会计核算的主体。

1.2商业银行会计风险概述

所谓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就是指在现有的商业银行会计制度下,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银行实际收益与会计业务预算收益相差过大,从而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会计核算风险、数据系统风险、联行业务风险、票据结算风险以及会计人员的道德风险等。

2金融会计国际化发展路径

在金融会计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大概包含以下三种路径:第一,渐进式趋同路径,这种趋同路径通常是先从相对容易的部分入手,之后再完成相对有难度的部分;第二,突变式趋同路径,此路径强调迅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废弃旧制度并实施新制度;第三,平行部分推进式趋同路径,这种路径强调所有制度同时进行变革,注重制度间的协调性,所需时间较长,需要逐步推进。

不同路径各有利与弊,关键要看发展路径是否适应本国的发展状况。我国目前采用的会计准则国际发展路径是渐进式。虽然我国在此路径上做得比较成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与国际会计准则完全一致的会计制度;第二,我国目前具体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并存,相互干扰;第三,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略显滞后。上述几个问题与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相关,但并不能说明渐进式发展路径不适合我国国情。

3当前商业银行金融会计国际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银行对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不够

从银行财务的思想认知来看,一些银行往往过于追求扩大业务范围,而忽视相关规章制度,没有深入理解财务会计内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当出现环境风险、资本风险、利率风险、操作风险时,一些银行因没有构建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进而无法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及时规避和应对上述风险,环环相接,导致金融案件频频发生。

3.2银行从业人员对于风险的认知层次不高

目前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包含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各类机构,网点遍布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所需员工数量较多,因此拉低了从业人员进入银行工作的门槛较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就持证上岗,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往往无法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银行未对相关财务会计人员开展持续的知识技能培训,无法及时传导市场发展的最新资讯,导致银行从业人员对相关业务知识无法消化吸收并加以应用。甚至有一些银行从业人员过于关注追求经济效益,无视规章制度,做出不法之事,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3.3银行内部审计监控不到位

部分银行存在“空设审计”的现象,一些银行高层对审计部门的职责认知不足,审计部门同时又受其他部门制约,独立性相对低,导致相关的信息无法及时更新和反馈。内部审计作为银行财务会计进行自我监督和制约的重要手段,如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极易导致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错误操作,弄虚作假的行为无法得到及时、准确的纠正。

3.4会计电算化发展后信息数据保密工作不完善

会计电算化的极速发展,在解决会计数据处理速度方面起到了要很好的促进作用,但也有其弊端。由于银行电子信息数据保密工作的不完善,大量客户信息、分析数据报告,保密信息等置于计算机系统内,会极易发生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漏洞,侵吞巨额资产的金融案件。

4商业银行金融会计国际化发展的风险防范措施

4.1建立健全会计管理体制

首先,制度是根本。只有完善了会计管理制度,才能让商业银行的会计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其次,一个健全的管理体制,不仅有利于管理者更好地去经营开拓外部市场,还可有效减少因制度缺陷导致的内部管理漏洞。

4.2强化商业银行会计的管理力度

会计的一大职能就是监督,只有加强会计的监督力度,才能对会计事务进行严格有效的监控。同时,严格有效的监督还可以将会计风险消除在日常的工作中,减少银行的损失,获取更大利益。加强银行会计的监督力度,一方面要开展全员会计制度培训,强化财务合规意识,营造良好的财务合规文化;另一方面要完善会计监督体系,要对内控部门和内控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优化内控工作分工,提高内控监督的效率。

4.3增强银行的信息保护措施

随着时代在进步变迁,技术在发展日新月异,企业运作也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应用先进技术,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对于商业银行的会计信息,可以使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强化信息保护措施,在确保信息更及时、可靠、完整、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这些会计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对潜在风险找出相应的对策,避免或减少企业损失。

4.4加强银行会计队伍的建设

对于银行的会计人员队伍建设,要从多角度进行选拔和培养。首先要设置选拔标准,配置具有一定基础的专业的人员;其次,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强化财务合规意识,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防范道德风险。此外,还需要对会计人员进行持续培训,不算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并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营造良好的会计管理氛围。

5中国会计国际发展改革方向分析

首先要坚持会计准则国际发展并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提升中国在IASB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促使国际会计准则能更多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其次,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发展应该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为基础,同时适当地借鉴国际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会计行业发展特点的会计准则国际发展之路。

此外,还应加强国际会计准则复合型人才培养,为我国会计准则发展做好人才储备。提升会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国内会计教育逐步与国际会计教育全面接轨。加大会计准则执行力度,完善会计监督体系,规范会计准则流程,建立健全内外部会计工作质量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促进中国会计行业健康、长效发展。

结语:商业银行的会计业务贯穿于银行业务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银行的发展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防范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迫在眉睫,只有深入研究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特征,了解风险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才能做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并且要从会计管理体系设计、会计制度建设、会计人员培养、会计信息系统完善等角度全方位开展银行会计风险防范体系构建,不断完善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防范措施,确保商业银行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南方.商业银行会计的风险与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273.

国际化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在国际舞台上与各国的交流逐渐增多,法学教育国际化成为了当前一个非常现实的发展问题,在解决法学教育国际化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时,应该先明确为什么要开展法学教育国际化,以及国际化又意欲何为。通过对法学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从多角度出发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法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为中国建设法治社会培养大量优秀人才,提升本国的竞争力。

【关 键 词】法学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余松林(2000-),男,汉族,河南平顶山人,郑州大学国际学院,2019级本科在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国内法学教育势必会走向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除了经贸、金融、投资等领域外,各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等方面法律标准日益趋同。为了缓解和消除各国不同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所导致的立法冲突和法律适用冲突,我国高等院校或者法学教育机构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能够解决多元文化环境下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的人才。

一、法学教育国际化的起源和目的

法学教育国际化由法学交流以及法律问题国际化共同演变而来。从传统角度来说,法律制度往往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所以各个高校的法学院都是具有国家特质的,相应的法学教育也具有国别性。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政治多元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多元文化在融合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问题,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问题会愈加严重。为了应对和解决上述尴尬局面,各国都需要大力培养熟悉国际法律制度、外语水平高的相关人才,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教师和学生在面对全球化发展时,应当对文化多样性有着基础的认识,站在本国法律的角度,学习和借鉴美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律制度。同样地,发展中国家的法律制度也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全球化进程也为各国带来了共性问题,例如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等等,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具有综合知识结构和能力的法律人才。

二、法学教育国际化的内容

(一)法学教育者国际化

德国哥根廷大学成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其校董就于学校创办之初聘用多位他国优秀教师,这种做法突破了当时高等教育民族主义的阻碍,这使得哥根廷大学广受好评,并获得欧洲“第一所大学”的美称。哥根廷大学在开展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获得了好评和经验,同时也吸引了其他国家目光,被认为是教育国际化的先驱。

简单来说,国际化法学教育者就是拥有国际背景,简而言之就是这样的教育者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他们来自不用国家,或者在过去接受过国际化的教育。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教育者才能将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文化学识传递给学生。

法学教育者国际化并不是单纯地从国外引进法学教育者,也不只是将曾经接受过国际教育的执教人聘请到国内来教书育人,还应该将向他国输出我国的法学教育者,走向国际舞台,到国外的高校或者是教育机构去传播中国法律思想和法律文化,将我国的法律制度和理论传递到国际舞台上,从根本上提高中国法学教育的影响力。

(二)法学教育对象的国际化

面对多元的文化,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多元文化教育,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密切沟通,这就是教育对象国际化。法学教育对象的国际化,需要接受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学教育的学生,而且需要学生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和深入的交流。

让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不仅能够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能够强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和交流,这就是教学互利。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也是构成法学教育国际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法学教育资源的国际化

法律教育资源的国际化,不仅包括对他国法律教育机构的投资,还包括他国教育组织对法律教育投资。众所周知,现阶段的教育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投资他国法律教育机构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扩大对他国文化水平的影响。作为一种软实力,这种文化影响力将是微妙和无形的,但其影响力是持久的。同时科研资源的国际化也属于法学教育资源国际化。有实力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到国际科研任务中去,承担部分科研任务,共享成果。

三、法学教育国际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健全的立法保障

虽然和法学教育有最直接联系的是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的传播,但是想要促进法学教育有序、良好发展必须在立法保障上下功夫。例如,德国的《法学教育改革法》保障法学教育的发展。现阶段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法学课堂上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所有课程中,法律英语课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经常被作为选修课。因为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大都不好,所以很多老师只能将该课程改为汉语课。所以我国需要改变当前状况,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应该从实际出发,合理地制定各项规则,合适的立法可以为法学教育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保持特色的同时也应注重借鉴

法学教育国际化在很多国家开展得如火如荼,过去我国一边摸索一边前进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实用了。其他国家在法学教育国际化方面已经有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和时间经验,中国可以学习和借鉴。借鉴他国的成果和经验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少走弯路,也能让我们节约更多精力和资源,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所以,相关政府、立法机关以及教育机构应该通力合作,共同努力,为我国法学教育国际化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综合型人才。

四、法学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路径

(一)教育主體国际化

加强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国内高校可以按照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聘请他国优秀教育者来我国高等院校进行讲学,并派我校教师出国考察。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对于聘请的教师应该严格审查他的教育背景的真实性。

加强学生之间的国际交流。可以通过校际项目合作的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指导学生参加国际竞赛,如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国际仲裁模拟法庭辩论赛等。

(二)教学内容国际化

第一,学生在完成本专业教学任务后可以选修国际法的内容。第二,注重知识的运用。可以根据国际金融、政治、投资等现状,设计相应的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国际法律问题。第三,开设法律英语课程,并安排考核。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和总结案例的能力,鼓励和要求学生学习多国语言,从而达到国际化要求。

(三)教育手段国际化

西方发达国家在法学教育中有两个比较成功的方法,分别是项目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国内教育者可以学习这两种方法。另外,鼓励学生创办国际法律期刊也是教育手段国际化的一个有效办法。学生在创办期刊的过程中就提高了自己调查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向全校介绍各国的法律制度和风俗习惯,一方面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五、结语

法学教育涉及到法律人才的培养和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发展,如何开展法学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讨论和研究的课题。如果将法学教育看作是一个市场的话,那么法律人才的供给与需求总是伴随着市场的波动在不断变化。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扩张对法学教育国际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培养出国际化优秀的法律人才,这样才有利于我国法治社会的建立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胜,孙佳特.浅谈法学教育的国际范儿[J].统计与管理,2016(1):186-187.

[2]甘羽柔.“一带一路”与中国法学教育的国际化[J].长江丛刊,2018(7):25-29.

[3]尚晴.中国、德国、澳大利亚法学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

[4]付凤.法学教育国际化路径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19(5):94-96.

[5]张彤.法学教育应对法律服务国际化的改革——以“欧盟经贸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7):52-54.

[6]袁晓波.法学教育民族化与国际化的冲突与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146-147.

[7]王春业.特色化PK国际化——全球化热点下我国法学教育的冷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6):5-10.

[8]方乐坤.论我國高等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嬗变和民族性特色[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3,5(1):94-100.

上一篇:工程流体力学论文下一篇:多元智能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