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

2023-12-14

航海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素质教育是学校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抓手,它为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提供了理论支撑,必须在院校层面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并积极找寻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作为航海类高职院校,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借示范校建设契机,探索出素质教育的新思路:确立素质教育发展思路,搭建双素质并重课程体系,构建素质教育内容体系,着力提升校园海洋文化特色,彰显学校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航海类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探索

作者简介:胡明华(1965-),男,安徽巢湖人,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轮机工程技术。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中之重课题“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编号:2015JSJG013),主持人:马长世。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和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完成,各高职院校亟需探索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路径,素质教育作为提升学校办学内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应然的价值取向与实然的社会现实存在矛盾,对于高职院校要不要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如何开展素质教育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关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以期为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技术规范研究抛砖引玉。

一、对要不要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思考

《大学》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因此,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担负着知识传承与技能训练的社会性功能,更肩负着育人为本与厚德载物的个体性功能。而就教育的本性而言,育人功能是其本体性功能,否则职业教育学生的所谓“全面发展”和“全面成才”最终只能成为一曲“空城计”。素质教育将个体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逻辑起点和目标归宿,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应该也必须成为各职业院校关注的重点,因为就职业教育本身而言,“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职业教育’”[1]。

然而,受长期以来经世致用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过分强调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素质培养和精神关怀,利益价值和工具价值乘虚而入,价值理性和人文理性严重缺位,在此理念引导下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存在碎片化、单一化、表面化和单向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时间上讲,素质教育理应贯穿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学生培养的始终。但多数院校还停留在开设几门与素质教育相关的课程,如《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等,且这些课程多安排在低年级阶段,课程结束则意味着素质教育的结束。也有院校试图通过举办几场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主题讲座完成人才培养任务,讲座结束同样意味着素质教育的结束。这些做法都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因为素质教育作为点化与润泽、激励与导向、制约与规范学生的重要抓手,需要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以此发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正所谓无意识受到的教育最“销魂”。

第二,从空间上讲,素质教育理应渗透到学校育人的各个方面和每个环节,集中反映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三个层面。但很多职业院校物质文化层面的素质教育特色不凸显、制度文化层面的素質教育管理条例不健全、精神文化层面的素质教育内涵空洞单一,无法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育人、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功能。多层面素质教育的缺失影射到学生个体身上,则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为在一个校园文化贫瘠的土地上是无法培养出有灵性、有创造性的独立个体。

第三,从内容上讲,素质教育理应体现在学校建设的各项工作中,真正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2]。但目前高职院校可能在某些方面或某些环节的做得有些特色与亮点,相对比较成功,但在整体性和系统性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无法满足素质教育活动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要求[3],因为个体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4],存在各方面的需要,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素质教育的参与和投入是不完整的。

二、对开展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

《大学》在对明德、亲民、至善剖析的基础上,提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即个体素质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缓慢发展过程。因此,作为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载体,素质教育的开展在理念上要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5],在行动上要以育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和谐发展,因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不能将人当作经济人、职业人或一个社会工具去培养和训练,而应该将其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关怀和对待[6]。然而重新审视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尽管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与发展,但思想上、理论上、实践中仍存在种种问题。

第一,缺乏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素质教育作为彰显“人本化”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能有效规避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功利性、工具性和片面性倾向,要想在高职院校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首要问题就是在思想上突破对素质教育的狭隘理解。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素质教育在职业院校的实施尚不成熟,因而,素质教育被边缘化,对什么是素质教育,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评价素质教育实施,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凸显职业教育特色、行业特色与院校特色,以及如何处理职业院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等问题的认识相对还比较肤浅,甚至存在误区和表面化、片面化、碎片化等问题。因此,各高职院校要加强素质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从思想上根除对素质教育的错误认知,还素质教育育人的本源。

第二,对素质教育实施效果重视不够。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国家整体人才的培养质量、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强化对素质教育效果的关注有利于院校层面对后续素质教育实施的修正、改进与完善。但由于多数高职院校缺少素质教育实施细则、素质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素质教育实施存在重形式与宣传,轻内容与效果,教育目标单一,教育策略简单,教育内容粗糙,教育评价缺失,教育影响未持续跟进等问题,影射到个体身上会导致学生对素养的信念无法有效建立起来,从而极大地阻碍个体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各职业院校需要高度关注素质教育实施效果,从行动上摆正素质教育的实践,还素质教育的育人功能。

第三,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发展不平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兼有高等性和职业性的双重属性,素质教育体现在高等性上表现为较之中等职业教育有更高的智力素质、技术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等要求,体现在职业性上表现为较之普通教育有更高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行为、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等要求;作为彰显职业教育内涵和特色的关键性因素,专业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突出表现就是重视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能力的培养。基于此,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理应同等受重视,缺一不可,但是单一就业导向的基本价值取向使不少高职院校机械地把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割裂甚至对立起来,更多的还表现在理念层面的认知仍停留在“素质教育服务于专业教育”或“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与之相对的实践层面于是乎就存在重专业教育轻素质教育,重操作技能训练轻精神需求关怀。更有甚者,有些职业院校仅仅把素质教育狭隘地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压缩饼干”或“缩减版本”,试图通过简单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完成素质教育任务,学生被培养成“工作机器”,成了“理性工具”的代名词,人文性和人本性被压抑和湮灭,教育本性行走在迷津中,出现了教育异化和“人”的失落。因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7]”。因此,各高职院校需要破解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痼疾,理念层面摆正二者的关系,实践层面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真正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8]的办学目标。

三、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的实践探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航海教育特色鲜明的航海类高职院校,堪称航运人才的摇篮。自建校伊始就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自2011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以来,更是把探索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抓手,思想上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特色为魂,行动上突出服务为重、能力为本、人文为魂。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为进一步探寻航海类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实施的新路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一)确立素质教育的整体化思路

本着“以人为本,学生为重”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素质教育工程”为抓手,坚持“三注重”,即注重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恪守“三结合”,即学生素质教育要与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相结合、素质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基于此,宏观院校层面的顶层制度设计、中观职能部门层面的具体制度设计以及微观二级院系层面的实施细则制定都对素质教育进行翔实的设计与论证,素质教育项目和内容以学生为主体,以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基本价值追求,促进学生主动发现自我,主动进行自我价值建构。此外,素质教育项目设计紧跟时代特点和学生兴趣,通过建立“菜单式”的项目条目库使每一位学生可自定步调,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素质教育项目。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双重属性,素质教育项目突出层级性和职业性,确保不同年级学生能准确定位活动项目,真正激发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突出人的主体性,实现教育起点与旨归的统一。尤其是,素质教育项目的实施囊括院校全体成员,实现了全程、全员和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系统化设计。

(二)搭建双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既要“坐而论道”,又要“起而行之”。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途徑和重要保障,这就要求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课程体系。一方面在职业素质和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岗位适任能力-职业拓展能力”之“能力并进和渐进”原则,把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分解为若干课程模块,并设置与之对应的专业课程,完成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另一方面以学校“学生素质教育工程”为实施路径,结合国家教育方针和企业用人标准,将素质教育项目总体上分解为思想政治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职业素质、人文艺术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并以课内第一课堂、课外第二课堂和校外第三课堂之“三堂融合”为实现载体,通过系统化、模块化、学分化、普及化为运行机制,完成具有航海职业特色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此外,通过将职业素质目标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到专业教育的渗透与融合。双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设计有效规避了多数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重职业技能轻职业精神培养的问题,着力培养学生成为德艺双馨的职业人。

(三)构建体现航海类院校特色的素质教育内容体系

根据海员的国际化职业特征,结合学校服务航运业的地方性和应用性特色,以思想政治素质培育为灵魂,构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内容体系,包括身心素质、人文艺术素质和创新创业素质模块。不同的素质模块设立不同的素质教育目标、教育策略、教育内容和教育程序。

1.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为根本。思想政治素质是航海类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海员职业的国际性与国防性特点决定了航海类院校必须高度重视航海类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通过思想政治类课程强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道德规范教育,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半军事化管理是航海类院校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加强学生军政素质的重要举措。通过半军事化管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严格管理要求,促进学生日常行为的养成,使学生由被动管理主动向自我管理转变。此外,通过独具校本特色的“百川讲坛”系列讲座、“青马工程”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等项目进一步强化学生思想政治修养和社会责任意识;最后,通过“涵远教育关爱服务团”、“筑梦领航暑期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校外实践活动使思想政治素质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环节。

2.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职业教育职业性的本质属性决定了职业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核心,海员职业的风险性、艰苦性、流动性和独立性特征决定了航海类专业学生除了具有一般的社会职业道德外,还要有航运业所需要的特殊职业素质。首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等课程强化学生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其次,通过课外企业专家专题讲座、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使学生树立热爱航运、以船为家、安全第一、绝对服从、同舟共济、保护环境等认知,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的融合;最后,通过船舶航行认识实习和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规范意识、安全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对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等元素的认知从感性走向理性。

3.以身心素质训练为基础。海员职业的特殊性要求航海类学生必须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通过课内海员职业心理学、航海心理学、水上训练等课程和课外大学生心理咨询、体育运动会、游泳运动会等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抗眩晕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等生理素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我调节、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等心理素质。

4.以人文艺术素质提高为保障。航海不仅涉及到船舶与海洋,还关乎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风俗与文化,这就要求航海类人才要有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保障。通过课内航海发展史、艺术欣赏、航运业务与海商法等课程和课外“航海文化艺术节”、“轮机动力文化艺术节”、“海军士官文化艺术节”、航海科普知識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直接感知中外航海发展历史与航海文化,提高学生对艺术、法律、公约、规范等知识的认知,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科学文化素质。

5.以创新创业素质激发为拓展。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思维养成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学校一直秉持的办学方针,也是拓展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课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等活动和以大学生科技园、产业园、创业园为依托的校外创业项目,激发学生创新灵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素质。

(四)着力提升校园海洋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作为隐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院以“海洋立校”为统领,“硬环境”与“软环境”双管齐下,着力构建集高职特色、地方特色和校本特色于一体的校园文化,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功效。首先,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使校园的整体风格在色彩搭配、功能设计、文化展示等方面突出海洋、海事特色,同时各区域布局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富有专业特色的文化内容,实现统一基础上的多样化。此外,学校努力在“绿化、美化、净化、亮化”上下功夫,致力于打造特色校园文化环境;其次,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为重”的办学理念,制定包括行为规范和制度本身所内含的精神文化的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并通过有效的监督确保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突出制度的激励与规范作用;最后,加强校园职业文化建设。如学校“海涵地负,德诚志远”的校训,富含职业精神的“知行、力行、敏行”等实训楼宇称谓,带有“蓝白相间”色调的宿舍楼层,配有铁锚、螺旋桨、舵等不同标志的肩章,彰显海洋文化的系列校服,凸显航海文化精神的郑和、哥伦布等人物塑像。这些致力于营造健康向上、和谐有序的职业文化时刻润泽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素质教育立足个体生命存在,关注个体生命体验,呼唤个体生命活力,在提升个体生命质量和提高院校教育质量维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理应成为也必须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高职院校要有充分的素质教育理论自信,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主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完善教学内容,使素质教育思想全面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让素质教育能够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实践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9.

[2][3][5]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2015(6).

[4]叶澜.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建构[J].教育研究,1994(10):3-8.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70.

[7]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C].许良英,赵中立等编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0.

[8]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Z].2015(9).

责任编辑 肖称萍

航海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本文从计算机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出发,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语法教学方面总结了一套进行计算机英语文献的读、写、译所必须掌握的核心语法,在听说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情景教学的观点。

关键词: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教学方法

计算机英语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提高。笔者在教授该门课程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将其作为计算机知识与英语知识的简单综合,而是注重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结合笔者教授计算机英语课程的实践,探讨了在计算机英语课程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的方法,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读、写、译能力的培养

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计算机英语应用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在于应用英语进行计算机实际操作、阅读英文的文献资料和技术文档或进行相关的翻译。对于有志于在专业方面深造的同学,将来还有可能需要撰写专业方面的英语论文。这些应用更侧重于考验学生的读、写、译方面的能力,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读、写、译方面的能力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这里提出来与广大同行交流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夯实基础

文章是由句子构成的,而句子又是由词汇和相应的语法构成的,因此,不管是读、写、译,要准确理解英语原文的意思,写出正确无误的句子,都需要加强学生在词汇、语法方面的基础。因此,词汇和语法是笔者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1)词汇

学习计算机英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熟悉常用的专业词汇,如何使学生有效地掌握重要的专业词汇呢?

①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主题(如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与编程、软件工程、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等),全面覆盖计算机技术各个方面的核心词汇

②通过不断重复加深学生对所学词汇的印象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对于新的专业词汇,即使上课时已经讲过,但有的同学印象还是不深,可见,对于仅看过或学过一遍的新词汇,是很难让学生有效记住的。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手段对所学新词汇进行重复,具体做法是:上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熟悉生词,课堂上讲解课文前也先将课文中的生词罗列出来,扫除词汇障碍,下次课上课前又再花几分钟时间对上次课的生词进行复习,这样,讲过的重点词汇至少经过了三遍重复,再通过课后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词汇,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使用所学词汇表达专业概念的能力。

③向学生介绍一些构词法知识

英语的构词法主要有三种:派生、合成和转化。派生是通过在词根上加前缀或后缀而构成另一个词,计算机英语中常用的前缀有:micro-、hyper-、multi-等,只要掌握了这些前缀的含义,便可推测所构成的新词汇的含义。比如micro-这个前缀有“微小的”的含义,因此ndcropmcessor表示微处理器,microcomputer表示微型计算机,microchip表示微芯片。除派生词以外,计算机英语中还有很多合成词,例如:flowchart(流程图)是由flow(流程)和chart(图表)两个词合成的,object-oriented(面向对象的)是由ob-ject(对象)和oriented(导向)构成的,这些合成词基本可以望文生义。向学生介绍一些构词法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其掌握构词规律,降低词汇学习的难度。

④引导学生在日常的计算机操作过程中扩大词汇量

在日常的计算机操作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英文命令、提示和帮助等。笔者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列举这方面的例子:如BIOS设置界面中的英文词汇、计算机零部件上的英文标注、DOS的英文命令、常用软件及开发工具中的英文菜单、帮助及错误提示等,这样,既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计算机英语的兴趣,又引导它们在日常的计算机操作中多留意这方面词汇,在不知不觉中扩大词汇量,提高运用英语进行计算机日常操作的能力。

(2)语法

如果我们把一个句子比作一幢楼,词汇是这幢楼的砖,那么语法就是指导我们如何用这些砖来修造这幢楼的一套规则。计算机英文文献中含有大量的长句,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必要的语法知识,才能在阅读时正确地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确切含义,在写作时遣词造句才会更加游刃有余。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出了下面一套进行计算机英文文献的读、写、译所必须掌握的核心语法:

①句子成分

②并列句

③从句

④非谓语动词

⑤被动语态

⑥情态动词及虚拟语气

⑦其他常用结构,如There be句型、with结构等。

2.加强翻译训练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翻译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读、写、译能力的方法。通过翻译,不仅可以使学生精确地把握句子含义,而且还可以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学习如何用英语来表达相应的汉语意思。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时地穿插翻译练习,精心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文章段落,进行随堂或课后翻译练习,学生完成后进行评讲,在评讲的同时介绍一些翻译的规律和技巧,让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以及在英译汉或汉译英的过程中如何去处理这种差异。

,这样,学生通过翻译练习,既提高了其阅读和翻译的能力,又可以通过原文和译文的对比,学习相应的汉语如何用英语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其写作能力。

3.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计算机英语这门课程中,这个“渔”指的就是学生自主地运用英语去获取计算机方面的最新理论或技术,提高专业水平的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读、写、译、说等方面能力的锻炼。

课堂活动采用的形式为:围绕计算机技术的某一主题,例如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数据库技术、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等,要求学生在课后查找相关英文资料,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后做成PPT或其他形式的媒体(如音频、视频等),在课堂上以演讲或讨论等形式介绍给大家,可以以小组的方式参与活动,也可以个人单独参加。

通过不定期地进行课堂活动,不仅使课堂氛围得到了活跃,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其获取和消化计算机方面新技术的能力,同时还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可谓一举多得。

听、说能力的培养

前面谈到的读、写、译能力主要侧重于计算机英语的书面应用,对于有志于在国际性IT公司就职的同学来说,听、说能力的训练与提高也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谈谈笔者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拙见。

1.采用情景教学

计算机英语在听、说方面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一些将来可能会进入国际性IT企业就职的同学。因此,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创设—个情景,譬如在教学过程中假想一个名叫Great Computers的

IT公司,再假设一个在该公司担任某一特定职位的职员,比如一个叫Jack的技术支持人员,然后围绕这一情景来组织教学内容和编写教材:包括Jack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如简历书写、面试问答、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与同事相处等),Jack如何使用英语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何与各种相关部门的人员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涉及的常用词汇及一些有用的口语表达等。

这种教学方法通过设置情景,使学生仿佛真的进入到了特定的职场环境中,使其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学习到许多非常实用的口语表达,同时辅以听说练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听、说能力。

2.按不同的交际用途组织口语教学内容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情景教学,在口语教学的内容组织上,则可以按照不同的交际用途来组织,如常见的交际用途有:见面问候与介绍、提出和要求帮助、邀约、电话对话、致歉与回答、预定旅馆、餐厅对话、会议讨论等。在口语教学中,可归纳出每一种交际用途中的常用句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此外,对于口语中的常用句型以及出现频率高的句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重复,使学生烂熟于心,这样,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时,便能信手拈来。

3.创设语言环境,学练结合

学习语言是需要语境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一切机会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如上课时多朗读课文、要求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尽量用英语对话,PPT上的内容尽量采用英文,给老师发邮件也尽量使用英文,通过创设语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同时。加强练习,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多背、多听、多说。比如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听力训练,积极展开课堂活动,鼓励同学们就某一特定情景表演对话,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眼、耳、口等各种感官,全方位练习,加深学习内容在大脑皮层中的印象。

除听、说练习外,在IT从业环境中,经常还会涉及业务上的邮件往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一些英语邮件格式、商务电邮的写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给出一些范例,结合所设置的情景进行适当的练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结 语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计算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方法的一些初步探索,主要从读写译和听说两个方面来探讨了提高应用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观点。应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的过程,相应的教学方法当然远不止以上这些,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积累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形成适合具体教学对象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韩玉民,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06)

[2]京知林专家组,IT职业英语教程,外文出版社,2007

[3]刘艺,王春生,计算机英语(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航海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网络了。因此,很多校园也开始注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学好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日后的生活中,还有工作中,都是需要使用计算机的,本文主要探究现如今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的改革,加强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们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热情并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素养。

【关键词】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可观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们学到更多的知识,让他们更好的去认知这个社会,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提升了他们的知识储备能力,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们对于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对于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掌握更多关于网络的知识,对知识点深层次的了解才能学好这一门课程,现如今,时代发展变化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了,很多知识在网络上不断的被推广普及,这个不仅仅加快了学生们学习的步伐,同时也加大了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难度,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去学好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育部门提出了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

1. 如何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1.1 优化课堂内容

学好计算机网络课程这并不难,难的是教学课堂内容的普及,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梳理教学内容结构,不去主动推进教学内容的实践操作性,过度重视教学技术问题,忽略了教学计算机的应用情况,让教学课堂变的单一化,从而导致学生们对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失去兴趣,无法提高自己对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热情,让教学效果变得不理想,这个是很多教师身上存在的问题,计算机网络课堂应该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让学生真正的去了解网络应用的原理。另外,教师们过度重视技术教学,往往会扭曲了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目的,一味的追求计算机网络的实用性,从而忽略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如此一来的教学模式到最后就是损害了学生们学习的意义和目的,

不利于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学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课程需要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单单通过课本的知识要点去进行教学,教师们可以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去加强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如此一来,帮助了学生们提高掌握更多知识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积极性。

1.2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讲究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如何通过有效合理的教学方式去改善枯燥乏味的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工作职责,生动有趣的课堂更容易加深学生们在学习时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主要都是通过教师教学生学习的方式而展开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相对而言比较单一,而且还存在很多弊端,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无法加强学生们学习时候的积极性和融入性,但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完全是可以改变这一现状的,教师通过互动的形式去进行教学,加强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通过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模式,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去进行思考,在寻找答案的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真正的融入到学习的气氛中去,教师分别让学生先从简单的问题着手,再到复杂的,从容易的再到困难的,慢慢的进行对知识的累计,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小组的讨论,包括角色互换的形式去进行课内外的学习,通过有效合理的改善教学方式,这不仅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帮助学生们提升思维能力。

1.3 让教学模式多样化

根据传统教学模式可见,教师们基本上都有通过黑板教学去进行知识的传达,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很多知识要点还是没有深层的表达清楚,特别是对于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来说,教师们通过多媒体的模式来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或许更加适合,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去理解知识要点,对于原本课本上一些抽象、复杂的知识要点可以通过图片或者是视频展现出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提高学生们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认知度,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可以布置一些有关于计算机操作的课后作业让学生们去巩固知识点并加强对计算机操作的熟悉度,在网络上查找一些相关资料的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们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印象,强化学生们对网络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向学生们传递一些信息,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2. 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2.1 改变实验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需要用到很多实验设备,这些设备目前在市面上价格普遍偏高,所以现在的网络教学课程中是无法进行网络实验的,但是实验教学是计算机网络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资源去改变一些实验教学的内容,教师们可以通过组建网络实验对学生们进行授课,比如网络线缆的制作和测试,光网卡等一些常见的计算机设备安装以及设置等,另外,通过以太网帧、IP、TCP、UDP等协议进行测试,去做一些协议分析类的实验,还有就是一些综合性的实验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教学,让学生们更全面的了解计算机网络知识,明白网络常见的设备以及工作原理,加强学生们日后的实践操作能力。

2.2 改变实验教学方式

因为网络教学设备不充足的情况,特别是交换机、路由器等这些重要的网络设备严重欠缺,所以学生们在局域网组建实验的学习过程会受到限制,教师最多就是做一些Internet的实验,从而无法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现如今,网络模拟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模拟器去模拟各种网络硬件设备让学生完成实验教学。当然,教师们想要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内容,可以改变实验教学的方式,通过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去教导学生们进行学习,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比较喜欢通过实验的过程去进行教学指导,然后让学生们开始动手操作,这个完全是按照书本内容的步骤去进行完成的,导致很多学生無法掌握实验内容,教师们把教学当成是任务一样完成,完全不考虑学生们的感受,没有充分的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会让自己的教学质量变差,让学生失去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兴趣,其实,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非常轻松有趣的,通过了解那些不断发展更新的知识,结合实验去掌握计算机的知识和技术,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教师们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把课堂变成开放式教学,通过对课内外实验教学的结合去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学习的状态,促进他们自己思考发挥,在面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探索,加深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热情,这才是一名真正合格的老师要谨记的教学方式。

2.3 组队实验方式,合作完成

在很多教学课堂中,教师们发现通过组队的形式去进行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以及加强学生们的學习能力,这种组队的模式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进行沟通,对于那些熟悉知识点的同学而言是一种巩固的过程,对于那些不太熟悉知识点的同学而言是一次全新了解的机会,那么实验教学也是一样的道理,教师可以在进行实验之前通过小组的形式去展开实验教学,分别从小组中选出合适的组长人选,确定组长,明确小组实验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们相互合作,通过各自的想法进行讨论,提高实验效率以及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加强学生们学习的综合素质。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以往的考试基本上都是通过笔试的形式去进行考核,这种考核方式相对而言比较局限性,这仅仅只是靠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理解,却没有任何实际操作的考核,在这种没有考核学生对于掌握知识的实践操作情况下,这种判定是不准并且不全面的,因此,对于考核而言也是需要进行改革的,通过笔试考核加上实验考核结合学生们平时的学习情况去进行综合考核是最为合理有效的,实验考核中,可以包含实验的操作以及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等进行评判,对于一些有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多一些的课外作业,通过开放式的主题进行选题,让学生进行预习,通过教师的提问模式进行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现场的表现给出建议和评语并给他们打出成绩,这个部分完全可以作为优秀学生的附加分数,稳定优秀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加强其他学生的学习动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是会不断的发展前进的,在日后的生活中,人们离不开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因此,学好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们也应该重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质量,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内容等进行全方面的改革,有效推动全新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模式,对于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们而言,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全面了解计算机的特点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结合老师的教学方式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全新的知识点及时的更新和巩固,教师们教学生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用实验教学的过程,尽可能的加强学生们的学习精神,让学生们真正的学好计算机网络知识,让他们今后在工作中成为计算机网络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宗辉,刘小铭.公共选修课《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思考与实践[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8-30.

[2]孙连云,王金库.关于提高《计算机网络》课教学效果的新思维[J].办公自动化,2009,(2):61-63.

[3]周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9,(19):283-284

航海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第4篇

《大航海时代》主要讲的是 15 世纪中期到 17 世纪末,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俄国、荷兰等国家先后对世界各地进行探索、掠夺或殖民的时代。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简单的一句话总结了。

书在封面背面有这样一句总结的话:“香料在东方,财富在海上,野心与希望奔向汹涌的海洋;殖民与扩张,强权的时代,弱者的国殇。”固然各个时代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但总归是有各自的特点存在。葡萄牙、西班牙对未来的世界进行探索,寻求财富,充满希望与热情;英国、法国则眼红,进行抢夺;俄国、荷兰的贪欲猛起,不断殖民与扩张。

要说引起这一时代的重要原因,我看有一本至关重要。那就是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亦即《马可·波罗游记》),读后感《大航海时代读后感》。 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岩边有金砾甚多,在渚川入海流拣之。”“黄金遍地,美女如云,绫罗绸缎应有尽有。”这样一些关于东方富足程度的夸张的描写顿时让西欧人热血沸腾起来。于是葡萄牙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随后更多的西欧国家便接踵而至……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家便先后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闪亮登场了。

就是这样一些故事。令我惊讶的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竟是由葡萄牙这样一块儿弹丸之地发起的。令我震惊的是,即便是世界历史的发展也有着简单的规律。先是新奇于一个大家都未知的领域,然后部分人试齐心协力勇敢地去探索、发现,接着所有的人也蜂拥而至,最后私心骤长,兵戎相见。从不勇敢到勇敢,从勇敢到残酷,从残酷到结束。

夏天

航海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第5篇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工作面临的实际性问题分析

(一) 教学内容的单一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是十分迅速的[1], 但如果相关教学工作和教学内容没有进行切合实际的提高和改变, 就会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单一。从实际角度来说, 该类课程的实际教学工作开展, 往往会面临诸多的实际性问题。因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和进步的步伐, 就会导致相关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无法进行切合实际的提高, 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内容, 也就不能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行合理的接轨。

(二) 教学的灵活性较差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对于教学灵活性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并不关注。这样一来, 造成了教学过程中忽略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地位, 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就缺乏了实际性。缺乏实际性的教学, 让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问题受到了影响, 从而进一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兴致不浓等情况的出现, 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有效性[2]。

(三) 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理论要合理的结合实践, 才可以确保整体的教学工作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所培育出来的人才, 往往以动手能力强、实践操作好为特点步入社会、走向企业工作岗位。然而现如今面临的实际问题却是, 学生在该类科目的实践能力等方面没有得到较好的提升, 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和进一步的提升。二者的脱离, 进一步造成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障碍。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一)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灵活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灵活性会直接影响到实际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利用信息化的技术, 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学习和掌握的情况。通过问卷、操作等形式, 对得到的数据再进一步进行处理, 可以较好地提升对于学生学习内容的把控, 根据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 进一步分析教学工作下一步要如何进行, 进行的侧重点在哪里。长此以往之后, 教学规律、知识点总结规律、教学重点等方面的内容, 也可以随着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调整。积极利用该类技术, 可以较好地灵活化整体的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从而显著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状态, 提升相关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二) 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受时间和空间束缚等方面的影响, 进一步教学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都会受到影响。然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数据的承载载体有各种各样的变化, 所传递的数据信息量十分之大。针对这一特点, 积极开设网络课程, 按照板块规划进行微课教学十分关键。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理论, 对于实践操作并没有太高的关注。针对这一系列特点, 积极利用微课教学, 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十分关键, 有助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提高。同时, 由于微课等内容自身的实际性较强, 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 不需要浪费很多的时间。将教材分为几个板块, 利用微课视频的形式, 对于板块进行讲解之后, 就可以清晰明白地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有助于促使学生了解理论知识, 再进一步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进行实际应用和实际操作的学习。由此可见, 相关的教学模式改变以及教学工作的改革, 必须要切合实际的进行, 从而有效地提升相关教学工作的实际性。

(三) 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主动参与与主导地位的个性化课堂教学

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 可以较好的让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利用各种各样的数据处理软件, 可以较好地发现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及不足之处,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课程软件的学习, 进一步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提高。而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有关的教学工作, 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生自主参与和主动学习的个性化课堂教学。在这基础上, 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参与情况, 也会影响到课堂的个性化发展和个性化趋势。由此可见, 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 可以辅助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 根据学生的互动情况, 进一步调整个性化的课堂教学。

(四) 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

传统的教学成果考评和评价模式较为单一, 相关的标准往往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多元化、实际性较强的一门课程, 考评模式也需要进一步进行多元化的改变, 从而辅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教学工作和考评工作都需要围绕着注重技能, 促进技能的实践应用而开展和进行。除了理论成绩之外, 更重要的是学习思路、学习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 要将二者进行整体方面的结合, 考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综合学习情况。由此可见, 多元化学习评价模式, 对于学生的技能和技能实际应用方面的提高作用关键, 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进一步提升整体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如上所述,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 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和步伐, 从而有效的提升教学的实际性。面对时代的改变和社会的进步, 积极进行相关教学工作的改革十分重要, 意义非凡, 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摘要: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针对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 教育和教学必须要做出切合实际的改变和改革, 从而确保人才培养是符合时代需求和人才教育需求的。本文就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做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宋兰霞, 周作梅, 潘承毅.浅谈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 13 (27) :113-114.

航海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第6篇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必然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讯号, 也使得人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对于大学生而言, “一带一路”倡议意味着就业形式更加严峻, 因为其对于人才的要求必定日益提高, 如果大学生自身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升, 必然会在未来的就业中处于不利位置。由于一些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 加之许多大学生更愿意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 这样就使得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人才稀少, 日益落后。长此以往, 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必然会有很大的影响。

一、“一带一路”倡议概述

21世纪的中国更加注重经济发展, 在世界各国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一带一路”旨在促进共同发展, 实现共同繁荣;“一带一路”的提出, 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合作, 实现共赢, 增进彼此的信任;“一带一路”符合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一带一路”将东亚经济和欧洲经济紧密相连, 贯穿亚欧非大陆。根据“一带一路”走向, 陆、海都将有各自的新通道。陆主要依托国际大通道, 并以沿海中心城市为点, 建设典型经贸产业园, 打造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以重点港口为节点, 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合作共享、开放合作的原则, 使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通过市场运作, 遵循国际同行规则和市场规律, 发挥市场的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以互利共赢为目的, 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与潜力。“一带一路”倡议一方面实现各个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另一方面促进我国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

二、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

近几年来, 世界经济发展因经济危机而呈现出不稳定态势。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 一方面是经济和社会的改革不断深入, 另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多变, 会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 中国各大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变化, 直至今天, 就业形势愈发不容乐观, 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一些航运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并没有真正提升, 反而受到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影响, 整体人才需求计划不断缩减。一些大型航运企业正在面临转型与升级, 虽然增加了船舶总运力, 但船舶数量却在不断减少, 相关工作岗位的需求数量整体下降。

目前, 中国各大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不断上涨, 连创新高, 加之社会中待业、找工作人士越来越多, 人才市场整体局面供大于求。随着航海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航海类专业毕业生人数亦在不断上涨, 可是一些学生却缺乏专业的素质与合理的职业规划, 在就业中一度十分迷茫。这些都会导致航海类毕业生就业存在很大的压力。

三、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专业思想不稳定

一些航海类专业的学生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行业的前景和属性, 更没有完善的职业规划。导致在学习的过程中并没意识到该专业的重要性和学习的意义, 逐步改变初衷, 喜欢安逸的生活, 对于职业选择也不限于专业, 选择诸如公务员等其他工作种类的人越来越多。真正喜欢航海类工作的学生并不多, 大多数学生都是受到家长或者教师的影响才会选择这一专业。

(二) 企业对学生要求不断提高

目前, 许多航海企业对于这一专业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 学生不仅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还要说一口流利的外语。此外, 还有一些用人单位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敬业态度, 诚信待人, 应变能力强, 这就说明新时代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必须要过硬。

四、“一带一路”倡议对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影响无疑是多方面的, 但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中国的经济格局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因为经济格局的调整会带动经济发展, 在宏观经济环境下, 人们的思想观念必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其中, 大学生就是直接受影响群体。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这样也会使得该专业的毕业生择业、就业发生一系列变化。

(一) 就业环境选择更广泛

许多大学生就业所考虑的第一因素就是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环境是许多人向往和追求的, 尤其是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活水平高的地区, 往往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给予学生更好的发展平台。相比之下, 经济欠发达或者不发达的地区整体环境相对较差, 生活水平较低, 机会相对较少, 许多学生很少会选择在这些地区就业。对于航海类专业毕业生而言更是如此, 如果没有好的就业环境, 其选择可能会相对更加狭窄。“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就可以改善就业环境, 使原本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拥有更多发展机会, 就业环境也会有所改善, 各地经济发展将逐渐减小差距, 这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无疑是一个良好的讯号。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实施, 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会逐步改变, 就业选择也会更加广泛。

(二) 就业观念的改变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还有就业观念的改变。当就业环境改变以后, 一些原本环境不好、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逐渐发展,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也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样带来的必然是就业观念的改变。人的观念是随着环境和形势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传统的就业观念往往是专业、学历和是否在大城市, 而且在选择职业的时候, 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时常会受到父母、教师的影响, 缺乏自己的想法。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 学生会逐渐有自己的观念, 会考虑得更加长远, 甚至会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 当环境不断改善的时候, 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质量的提升, 还可以使人看得到希望, 如果发展空间更加广泛, 机会难得, 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不会再设置各种障碍和限制条件, 更多为自身发展打算。

(三) 就业趋势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大学生就业趋势是以稳定为主, 不过,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 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趋势将会不断颠覆传统, 更加多元化。

比起考公务员、研究生、进入国企工作, 具有新思想的大学生会给自己更多选择的机会, 结合自己的优势选择擅长、合适的岗位, 充分实现自我价值。还有一些大学生会选择自主创业, 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这种方式不仅会提升大学生的素质, 还会大大缓解中国现阶段就业压力。国家也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为实现自我突破、带动国家经济发展而努力。多元化的就业趋势使得大学生具有更多的话语权, 也为企业选拔优秀合格的人才提供重要保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一带一路”倡议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地区经济发展将会趋于平衡, 欠发达地区环境会不断提高, 竞争力也会逐步上升, 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许多发展的机会。随着大学生就业观念日益成熟, 他们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正确认识自己, 不断实现自我价值, 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联通了诸多国家, 打开了新时期合作的大门, 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 促进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这种情况下, 各大企业必然会对人才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本文主要以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为切入点, 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大学生就业,航海

参考文献

上一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信息管理系统会计核算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