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水环境政治学论文范文

2023-11-26

流域水环境政治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节约保护面对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及目前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从落实生态流量全覆盖管理、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谋划水生态修复工程等多方面提出创新水资源节约保护的具体工作举措。

关键词:水资源;节约保护;长江;长江保护法

中图法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21.02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示,长江经济带要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指示、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国家意志,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上升为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共同遵从的行为准则,《长江保护法》为长江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长江保护法》颁布实施标志着长江大保护进入依法治理保护新阶段。

1  长江流域水资源节约保护新形势新要求

1.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长江流域水资源节约保护做出全面部署

(1)坚持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持久水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的美好向往,增进人民福祉。(2)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创新管理机制,以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管理,构建更可持续、更加安全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服务于新发展格局的大局。(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用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高,引导和倒逼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减少入河污染物总量;实施河湖水系整治,加强水资源保护,维护河湖健康,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4)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水资源节约保护要服务于长江上游西部大开发、中游中部崛起、下游现代化进程,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布局,提供坚实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支撑保障。(5)贯彻绿色发展战略,要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节水改造,加强节水减排约束指标管理,全面实行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加强重要河湖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6)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安全,要着眼于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加强水资源安全风险预警防控,确保饮用水水源和水生态安全可控,守住供水安全底线,筑牢水安全屏障。(7)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把水安全风险防控作为守护底线,把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刚性约束上限,把水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控制红线,不断完善江河湖泊保护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为长江水资源节约保护提供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示范带。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1.3  《长江保护法》为长江水资源节约保护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和道路

《长江保护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突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要求。具体规定了水行政主管部门取用水总量和消耗强度控制管理、用水效率目标管理、河湖生态流量水位管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下水資源保护、河湖水系连通修复、控制性水工程生态调度、长江河口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长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等多项水资源节约保护重要职责。依法治江护江的目标更明确,责任更重大,任务更艰巨。

2  长江流域水资源节约保护存在的短板

2.1  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方面

长江流域部分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不足、饮用水水源保护不够,水生态修复保护不到位、监测能力和信息共享亟待提升。(1)生态流量保障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河段还存在间歇式脱水,部分水工程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不够重视,部分生态保护对象的生态需水满足难度大。对水工程生态流量落实不到位的行为,缺乏应急保障和责任追究制度。(2)饮用水水源保护仍需加强。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尚不能达到全年水质均合格的要求,存在污染问题和水质安全隐患,部分城市水源地单一,未建立应急备用水源等。(3)水生态修复任重道远。流域生态功能退化严重,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通江湖泊数量和面积锐减,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缺乏统筹协调,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健全等。(4)监测能力和信息共享亟待提升。综合监测能力不足,监测站网断面布局亟待优化,监测频次较低,突发水污染监测预警能力薄弱,信息交流共享渠道不畅通,共享机制不健全,试验基地、平台、站网和人员不足等。

2.2  促进绿色发展方面

长江流域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尚不健全、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有待加强、节水标准和政策制度仍需完善、节水计量监测与统计还待提高。(1)水资源刚性约束尚不健全。节水管理考核对地方和用水户的震慑作用不强,重开发利用、轻节约保护的惯性思路还未完全改变,不合理的用水需求仍然广泛存在,取用水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管理制度还待强化实施,节水评价制度还需深入推进实施。(2)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有待加强。农业用水效率较为粗放、工业用水效率不高,离《国家节水行动方案》确定的用水效率目标管控要求尚有较大差距,高耗水行业和重点用水单位节水技术改造仍需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需要持续高质量推进。(3)节水标准和政策制度仍需完善。部分节水标准距差异化精细化管理尚有明显差距。流域各地用水定额发布及修订形式各异,效力强弱不一,节水标准强制性不足,用水定额应用执行存在困难。节水激励政策机制仍需完善,财政资金投入缺口大,用水户节水改造积极性不高,社会资本难以参与节水投入的现象长期存在。(4)节水计量监测与统计还待提高。农业用水计量难以全面推进,工业企业计量监测设施、监测信息传输、系统平台不够完善,数据准确性、可靠性不高,难以支撑高质量节水管理需求。节水统计体系尚未建立,统计数据分布于不同部门,统计口径不一,数据互通共享困难。

3  长江水资源节约保护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3.1  理清总体工作思路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按照重保护、严管控、促治理、保安全的总体思路,以维护河湖水生态健康、水质持续向好为目标,以保障河湖生态流量和饮用水水源安全为重点,强化生态流量保障管控,推进实施三峡水库消落区、长江河口等重点区域水生态修复,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着力提升水生态、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和信息共享,促进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

在水资源节约方面,推进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取用水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管理,落实用水效率目标管控,完善节水标准和政策制度,提升节水计量监测能力,开展节水用水统计,为把长江建设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坚实支撑保障。

3.2  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

3.2.1  落实生态流量全覆盖管理

全面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要求,明确跨省河流和重要湖泊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制定重要河湖生态流量保障方案,建立健全生态流量监测体系及保障机制,实现长江流域重要河湖生态流量监管全覆盖。(1)建立健全生态流量管理体系,根据流域水系水文、水生态、水环境特征和工程分布,制定重要跨省河流和重要湖泊主要断面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加强对流域内省(直辖市、自治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协调指导,合理确定各个断面保障措施,形成流域上中下游、干支流目标协调,措施兼筹的保障体系。(2)强化监督管理与考核,抓紧制定《长江水利委员会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办法》,明确生态流量管理要求、监测及信息报送、调度保障、预警处置、监督检查和考核等。建立长江流域生态流量监控管理平台,对重要控制断面和主要水工程生态流量实现实时在线监测和预警,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督导管理,建立健全生态流量监督管理机制。(3)重视生态用水的调配和保障,强化生态流量保障落地实施,将生态流量调度纳入流域年度水量调度计划管理,加强水工程水量调度管理,督导水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将生态流量纳入日常调度规程,建立常规生态调度机制。(4)加强生态调度实施效果监测,重点针对长江干支流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以及三峡库区产黏沉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等生态调度开展效果监测。(5)加强基础研究,加大生态调度、敏感生态流量研究力度,保障鱼类产卵、防治水华等生态敏感期用水需求,研究长江河口咸淡水平衡保障等敏感目标生态流需水保障措施。

3.2.2  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

完善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管理制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1)加强长江流域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管理,明确名录动态调整的程序和要求,及时启动名录复核调整,提出长江流域重要水源地准入与退出机制,建立台账,动态掌握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数量、分布、管理单位等情况。(2)强化水源地保护。继续督促做好《长江经济带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及应急水源规划》落实工作,积极推动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城乡供水保障和应急能力,科学布局沿江饮用水水源,保障水源安全。(3)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水资源保护带、生态隔离带建设规划》实施,重点推动开展重要水源地生态隔离带建设,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大力开展库区面源污染和库湾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保障水质安全。(4)继续规范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评估,完善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评估制度,建立水源地安全保障问题通报和整改销号机制,推进饮用水水源取用水精细化管理,确保供水安全。

3.2.3  积极谋划水生态修复工程

推进长江干流、重要支流和湖泊的河湖水系连通,制定实施长江河口生态环境修复、综合监测及压咸措施,开展重点库区消落带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1)组织编制长江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开展长江流域水生态修复技术研究。(2)推动长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河湖水系连通、河湖再自然化等修复工作,积极推进原通江湖泊生物通道恢复项目的立项实施。(3)开展河湖健康评估与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完善河湖健康和河湖生态系统状况评价体系。(4)推动和开展长江河口综合监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工作,按照陆海统筹、河海联动的要求,以维护长江河口良好生态功能为导向,研究长江河口生态环境修复措施。(5)推进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等重点库区消落带保护与修复工作,增强水质净化和水源涵养能力。

3.2.4  提升水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和信息共享深度

依托水文、水生态站网体系,充分发挥长江流域水质监测中心和水生态监测中心平台作用,拓展水生态环境监测覆盖范围、优化监测站网、丰富监测要素、提高监测频次,在已经建立的台站和监测项目基础上,健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和监测信息共享机制。(1)加强对饮用水水源水质和水量实时监测和评价,提升水质监测及实验分析和监测预警能力。(2)优化长江流域干支流和湖库水生态水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对藻类、底栖动物、鱼类等水生生物的长系列调查监测,积累基础数据资料。(3)强化地下水水环境质量监测,掌握地下水资源质量。(4)整合长江流域内各种监测资源,推进水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多层面全方位共享,努力将各类监测信息纳入国家长江流域协调机制信息共享系统。

3.2.5  建全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

(1)强化取用水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管理,深入推进推进省级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按河流水系、河段、水源等分解工作,严格流域用水总量指标管理。(2)加强水资源用途管制,统筹协调好区域、流域、河段以及建设项目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使水资源按用途得到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3)加大计划用水管理力度,提高应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用水戶的覆盖率,强化用水计划限额管理,有效发挥对用水户的刚性约束作用。(4)深入实施节水评价制度,坚持从源头把好节水关,高质量开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争取将节水评价(估)、节(用)水审计、水效对标等纳入流域内各类开发区园区绿色发展评估体系。

3.2.6  強化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

(1)落实用水效率目标管控,进一步明确“十四五”长江流域取用水总量和消耗强度控制要求和农业、工业用水效率目标。(2)加大节水技术推广力度,鼓励和支持实施重点行业和重点用水单位节水技术改造,同时以计划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为手段,倒逼重点用水行业和重点用水单位开展水效对标和节水技术改造,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做好流域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监督管理,制定完善国家、省、市三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强化重点监控用水单位计划用水管理、用水定额管理,引导和督导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建立用水在线监控平台,安装内部用水计量设施,提高节约用水监控评估能力。(4)深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推进节水型灌区、企业、公共机构、居民小区等各类节水载体创建力度,不断增强全民节水惜水护水意识。

3.2.7  完善节水标准和政策制度

(1)强化节水标准管理,加强用水定额评估,规范用水定额的制订与发布,全面加强用水定额应用,确保用水定额对绿色发展的导向和约束作用。(2)加强节水标准体系建设,针对农业灌区、工业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居民小区等各类节水载体,研究建立分级分类、指标明确、便捷可行的节水评价标准体系。(3)创新节水政策激励机制,强化全面财税引导和激励,财政投入、税收减免、金融支持三方面同时发力。发挥税收减免政策对节水技术研发、企业节水、水资源保护和再生利用等方面的支持作用,通过“节水贷”等创新措施促进金融资本进入节水领域,推动设立节水改造专项激励资金或者纳入国家绿色发展金融体系。在水资源税费现有体系内,探索按容量、计量分别计征的管理办法,激发内生动力促进水资源节约。(4)加大节水考核力度,加强国家节水行动落实情况监督考核,重视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推动省级节水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3.2.8  提高计量监测与节水统计能力

(1)开展用水计量和监测设施建设提升行动,加大资金投入,扩大农业灌溉用水计量比率,实质性提升取用水在线监控的可靠性、覆盖面以及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水平。(2)推动建立完善节水统计制度,健全用水报告制度,制定节水统计指标体系,规范统计方法,保证用水单位用水量、节水指标等统计数据的客观真实。(3)加强与统计等部门沟通合作,推动用水节水数据统计口径协调一致,加强用水节水数据互通共享,使用水统计有章可循,节水管理有据可依。

4  结语

长江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工作,必须立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长江经济带发展总体布局、“十四五”水利工作全局,按照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为契机,不断丰富“安澜、绿色、和谐、美丽”四个长江建设内涵,深入推进“绿色长江”和“美丽长江”建设,着力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坚持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守住长江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安全边界底线红线,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

Thoughts on Innov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Liu Lianbing

(Bureau of Water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Protection of Changjiangr Water Resources Commission,Wuhan 430010,China)

流域水环境政治学论文范文第2篇

1当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过去我国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 政府缺乏对流域水环境的保护意识, 未构建规范统一的流域水环境监测机制, 水环境监测体制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使得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 未充分涵盖整个流域水环境, 不利于进行科学有效的水环境质量管理工作。

1.1监测体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体制具有不够完善的问题, 不利于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各项工作的正常展开, 抑制流域水环境监测体制的完善发展。由于当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部分按照不同行政区域对流域水环境进行监测管理, 流域水环境监测部门机构过于庞大臃肿, 无法充分发挥流域监测部门的职能, 导致监测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同时, 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部门仍归属政府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政部门的影响, 常常出现同一个流域受到多个监测部门的管理, 监测部门工作范围定位不准确, 不利于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1.2质量控制不完善

当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由于水环境监测管理认证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 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人员偏重于水质监测质量管理, 未采取有效的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导致流域水环境水质监测指标不够全面合理, 无法充分反映水环境水质问题。同时, 流域水环境监测认证标准不够完善, 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主要由国家环保部门进行测定, 而水环境监测工作内容繁多, 涉及范围广, 不同地区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为环保部门的水质监测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需要充分结合不同地区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水质监测标准, 保证水质监测系统的正常进行。在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过程中, 仍存在监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的问题, 不同流域采用不同的水质监测标准, 未形成统一化水质监测管理工作机制, 缺乏相应的监测管理责任制, 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此外, 由于部分地域水环境质量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网络监控平台建设, 使得国家水环境监测部门无法有效掌握不同流域水环境水质监测管理信息, 因此需要水环境监测部门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水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充分结合, 构建全国范围内的水环境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机制, 保证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构建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的措施

当前我国现行水环境监测管理体制不符合环境管理部门提出的监测管理要求, 水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体制不够完善, 不利于水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部门需要重视完善环境检测与质量管理工作体制, 构建法制化、科学化、统一全面的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制度, 保证水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可靠性与权威性。水环境监测制度包括水环境监测管理工作规范、相关政策条例及工作体制等内容, 根据我国《环境检测人员上岗考核规定》等法律条令对水环境监测部门的工作职责及范围、工作内容、经费管理、工作人员结构及评价考核机制进行严格规定, 充分保证水环境监测与质量管理体制的有效落实。

2.1完善流域水环境监测体制

流域水环境监测体制主要包括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质量控制体制、流域水环境监测认证资质管理、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质量事故行政责任制度及流域水环境发布报告与检测信息制度。其中流域水环境检测与质量控制体制主要对流域水环境监测部门及质量控制工作内容进行规定。跨省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部门需要充分按照该省水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 构建合理的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与质量控制机制, 加强对周围水环境现状、监测机构、监测人员设置、监测标准、监测设备使用状况、水环境样品运输及采集工作及数据等内容的监测与控制。对于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流域水环境监测部门, 需要在该部门管辖区域内, 避免地方行政部门对水环境监测部门管理工作的干预, 形成以该部门管辖流域为中心的流域水环境管理系统。水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充分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 与流域水环境质量控制技术部门加强合作, 为水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流域水资源质量控制技术部门主要在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的领导下, 为不同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及监督。

流域水环境监测认证资质管理主要通过该流域水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对水环境监测部门的业务水平进行认证, 使水环境监测部门业务工作符合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规定, 保证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部门的服务质量, 同时对流域水环境监测服务承担相应的责任。流域水环境监测与质量事故行政责任制度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水环境监测服务水平的管理, 避免出现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出现质量事故的情况, 从而有效的反应出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工作实际, 有利于相关部门开展水环境保护工作。流域水环境发布报告与监测信息机制主要在国家环境保护检测总站的引导下, 对水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方式进行规定, 以免出现水环境水质质量信息产生混淆的情况。

2.2构建流域水环境内部监测及质量管理体系

流域水环境监测部门需要构建内部监测与质量管理体系, 重视对水质监测部门的监测样品分析与管理工作, 保证流域水环境水样品的质量。水环境监测部门需要充分按照该流域水环境实际状况, 开展各项水质监测工作, 严格开展水质样品的采集、检查、分析及验收工作。水环境监测部门内部管理体制是水环境监测管理与质量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监测部门需要加强对部门内部监测人员、监测机械设备、监测样品管理及监测信息发布等内容的管理, 并定期对该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进行审核, 加强对部门内部监督与管理工作, 避免出现水质监测质量事故。同时, 水环境监测部门需要严格制定水质质量监测记录, 构建监测自我审核与监督机制, 保证水质监测信息的可靠性。

3结语

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对加强水环境水质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管理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水环境监测体制不够完善, 水环境监测管理质量控制措施不够成熟, 缺乏有效的流域水环境监测认证指标与制度, 且未形成统一的水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不利于保证流域水环境水质监测管理工作效率, 因此我国需要加强水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的建设, 不断完善水环境监测管理制度, 完善监测认证标准与监测责任制度, 构建全国化水环境及监测管理网络平台, 促进流域水环境质量管理体质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社会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工业产生废气废水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且污染物类型较为复杂, 不利于水环境检测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时常发生水污染事件, 对人们日常生活用水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政府部门逐渐重视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增强对流域水环境的质量监测力度, 但在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根据当前我国流域水环境质量监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为完善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肖德林.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的构建[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3, 02:53-55.

[2] 胡冠九, 袁力, 李国刚, 等.构建流域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初探[J].三峡环境与生态, 2011, 04:59-62.

[3] 夏新, 杜佳, 朱红文, 等.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环境监测, 2011, S1:53-58.

[4] 李娜, 赵宇, 郭炜.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的构建[J].科技与企业, 2015, 13:115.

[5] 徐鑫.南四湖水环境安全预防保障体系及生态补偿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 2014.

[6] 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形成新模式[J].治黄科技信息, 2014, 01:17-18.

流域水环境政治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手段还是教学内容,都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很难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初中政治课堂中。因此,在当前的初中政治知识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师应渗透思想图景,以培养学习型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养,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利用思维导图构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方法,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政治;益智知识体系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

(一)主题焦点

在绘制思维导图之前,应该确定主题。所有分支的内容都基于此主题。在绘制思维导图时,主题融入了内容的本质。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主题选择上,要因势利导。

(二)内容发散,层次明显

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内容层次,在主题的前提下增加相应的子主题,这样的子主题可以更好地拓宽主题内容,思维导图可以让子主题在下一阶段增加子主题,有利于理清层次关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和记忆政治知识。初中政治课堂教学過程中涉及的知识内容很多,每个板块都有许多细分的知识内容。学生往往有太多的政治大纲内容,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政治课堂学习中去。在构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引入相应的思维导图,可以使沉闷的政治课堂变得活跃、轻松。确定的层次关系显示了政治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政治知识的欲望。

(三)制作简便

在思维导图制作的时候可以使用手绘方法与电脑绘制方法,现阶段,教师要学会使用电脑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这是衡量教师教学的主要指标。思维导图的制作程序十分简单,教师经常使用百度脑图这样的软件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其也是教师展开课堂教学的理想工具。

二、用思维导图构建初中政治益智知识体系的策略分析

根据思维导图所具备的特点,教师在构建初中政治益智知识体系的时候,可以将思维导图方法运用其中,这样能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与综合素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运用思维导图归纳知识

在构建初中政治益智知识体系过程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至关重要,过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仅仅根据政治课本内容展开教学活动,虽然某些教师把政治知识和实际生活进行关联展开讲解作业,但是教学方法较为传统,难以长期集中学生的学习焦点,所以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当中引进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初中政治课堂的氛围。一方面,政治知识主要来自实际生活,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应根据实际生活的额具体情况着手,选择学生可以接触的实际生活情景当作是主要切入点,让学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另一方面,合理的生活情景属于课堂贯穿的主要线索,教师在实际教学的时候能依照实际生活情景和教学主线拓宽政治知识,选择一个良好的实际情景,之后展开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

(二)展示学生作品,激发学生政治学习热情

在过去政治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展开良好的互动以及交流,经常是教师进行提问,而学生进行回答,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没有办法和现代化课堂教学实际需求相符合。根据研究表明,教师可以学生之间的问答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使用其它教学手段。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政治学习的成果,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这样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挖掘出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也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作品,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议。这样的活动不仅仅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也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政治知识,提升学生的演讲能力与水平。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思维导图帮助初中生快速理清各政治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其思想政治知识网格,引导初中生从不同的层面与不同的方向来学习理解和掌握运用新知识点,从而提高了初中生思想政治课前预习能力与预习效果。例如,在讲解《人格不可辱》相关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加快初中生知识网络体系的建立速度,可以先罗列出个人不可辱与姓名、名誉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初中生更好地了解即将讲解思想政治知识的主要内容。随后,老师可以详细的讲解姓名与名誉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初中生了解名誉权的详细内容,加深了初中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与理解。另外,老师在讲解完该课程所有知识点之后,还可以和初中生一起总结并画出该课程的思维导图,帮助初中生更好的复习巩固所学习的思想政治知识,必要的时候,老师还可以将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融入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初中生思想政治知识网络的完整性、科学合理性以及清晰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治学科属于文科性质十分明显的课程,要求学生突破对初中政治课程的传统印象,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转型,在初中政治益智知识体系建设过程当中运用思维导图,能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使初中政治课堂环境与氛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被越来越多的初中政治教师所重视。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在构建初中政治益智知识体系的时候,应将先进教学方法运用其中。本文研究了用思维导图构建初中政治益智知识体系,期望经过此方法更好的优化初中政治课堂。

参考文献

[1]苏娟娟.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以粤教版九年级《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一课为例[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6).

[2]朱娥,徐家玉,陈红.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J].昭通学院学报,2018,40(4):116-119.

流域水环境政治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文化息息相关,两者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具有内在本质的契合。在物质环境中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审美价值,在文化传播中实现审美行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审美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 教育途径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文化语境中的教育教学活动,离开文化语境和文化的传承而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一句空话。而在文化的探究中,审美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学者就曾指出,“美,作为一种奇特的社会现象,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智力发展、个性完善、道德纯洁、体魂健全更有着特别深刻的影响。对大学生所追求美的天地进行分析,并加以正确引导,是十分必要和十分紧迫的。”{1}所以,在审美文化中、在美的追求中探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不仅意味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向更高层次的必然要求。

“审美文化”这一概念的最早使用,出自于席勒。在席勒看来,审美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理想文化,是一种融真善美为一体的最高境界之文化。吴国玖则认为,第一次明确使用审美文化这一概念的应该是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美学家冯克斯·德索认为,审美文化主要是指“生活的美化”,指“演说与写作、体态与服装、房屋与花园”之美。{2}显然,他的这种解释更侧重于指涉日常生活现象的层面,具有了现代意义。德国思想家阿多诺也在文化批判的基础上认为,审美文化应涉及人类个体文化素质、文学艺术以及自然文化景观等。在审美文化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审美文化”这一理论的内涵,至今仍未达成统一认识。聂振斌认为,“审美文化”这一概念并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中国学者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之后提出来的,并以此来阐释新时期所出现的文化、艺术、审美现象。毫无疑问,审美文化是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潮后的产物,但是聂振斌认为审美文化是一种阐释新时期出现的文化、艺术和审美现象的手段却是值得商榷的。叶朗认为,所谓审美文化,是指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毫无疑问,尽管叶朗对于审美文化的定义涉及到审美文化所涉及到的审美意识、审美行为方式等问题,但却有宽泛之嫌,是一种广义的审美文化。根据这种认识,笔者认为,所谓“审美文化”,意指通过自然、社会、人际等各个方面呈现出来,以大众文化、视觉文化、媒介文化等为载体而进行传播的,以现代艺术为核心的审美意识、审美价值、审美行为等。

可见,审美文化既包含着丰富的精神要素,并通过物化产品和日常行为而体现,它寻求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以人的发展和人的诗意存在为基本目标,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文化在对人的培育和发展中,具有内在本质上的契合性。换句话说,审美文化的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在物质环境中确立审美意识,奠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审美意识是审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美文化的建构,审美意识的确立是首要条件。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处于社会物质环境之中的自由自觉的主体,因此,物质环境、审美意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某种本质的内在联系。如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样,物质环境是为审美意识发展的存在条件,共同指向学生和教师主体的发展。所以,在物质环境中确立审美意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社会自然环境中培养审美意识。“将自然作为环境,就意味着,它与人的内在关系。这种关系,如就自然对人的意义来讲,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环境是人的生存之本与力量之源,也就是说,是环境造就了人,成就了人;第二,环境是人生活场所,安身的空间;第三,环境是人的活动对象,生产对象;第四,环境是制约人、控制人的根本力量。”{3}大自然的生命感、秩序感,大自然的崇高、优美,或是使人敬仰、震撼,或是使人怜爱、动情,无不与人的审美意识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历来有“君子比德”之说,所谓“比德”,也就是将某种自然物质同人的品德结合起来,以物来喻人,将自然物的品德赋予于人身上。这既然对自然物的赞美,也是对人品德修养的一种要求。如中国古代便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说,这其中体现的是中国古人对大自然时间秩序的一种深刻体验,更是对这些自然物身上所承载的生命和道德意义的感悟,将自然属性上升到思想政治道德的层面,这种提升的途径当然是依靠审美的方式。梅的高洁和傲岸,兰的空灵和雅静、竹的虚心和正直、菊花的清贞和冷艳,这一花一草,一木一石,说的分明不是花草树石,而是活脱脱的审美人格。在中国文化传统的积淀之中,这自然之物已经慢慢脱离了其本来的物质属性,而上升为一种审美品格和人的精神品性。所以,有学者就指出,“在中国传统的美育学说体系中,自然美以其天放广阔、自由无待的形式与神韵,对人类的主体性进行感召,使人格在礼法社会中穿越世俗的束缚,在回归天野中获得解放,高扬个性。自然美对人格的培养,较之艺术美育,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高远与深邃。”{4}所以,人面对自然山水时,其实是主体客体通过审美意识而结合在一起,作为社会当中的主体,人通过这种面对自然的审美活动而获得社会的思想政治观念,培养审美意识,获得审美感受的同时,也完成了自然美对人格美的陶铸。所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自然环境对学生的熏陶。引导学生亲近自然,并以自然物之美为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文化传统之中。实现由自然之美到大学生思想品格培育的升华。

其次,在校园环境中培养审美意识。如同自然环境一样,学生所在的校园环境同样也与人的发展密切关联。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所承载的文化传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与此同时,优美可人的环境,也使人赏心悦目,使人在和谐愉悦的氛围当中实现自我的发展。所以,大学校园物质环境同样充满着人文关怀的审美韵味,也是审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校园物质环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应该充满着和学校特色相结合、和学校的发展历史相结合的人文气息,通过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馆等标志性建筑物,通过各类校园之中的亭台楼阁、人文景点、楼道、墙壁等来激发广大师生的审美情趣,使其在这种高雅、具有艺术感和美感的物质环境中,去品位历史、感受人文气息,从而在提升学生对大学、对自我的认同感,在审美文化的氛围中,使“美”弥漫于校园之中,以语言美、行为美为导向,开展文化活动,形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升自我的个性品格修养。

二、在社会人际传播中呈现审美价值,开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审美文化最终要通过人的主体行为表现出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以人的行为的完善和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的的。人是社会性的存在,人的存在即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际交往是人主体行为表现的必须途径。“人只有对他自己认为是美的事物才能愉快地接受,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彼此相互认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和接纳他人之美的过程,也是向他人展示自己之美并被他人接纳的过程,因此,学会审美是大学生实现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5}也就是说,人际交往和人际传播的过程,其实就是借助于审美价值的传播而实现的思想交换的过程。可见,在培育审美意识的基础上,在社会人际传播中呈现出审美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主体的发展,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从校园内外结合的人际传播来看。人际传播,简单来说就是不同主体之间借助于各种语言或其他媒介形式所进行的一种思想、文化交流活动。在人际传播的过程中,信息的接受主体首先从信息的传播主体获得审美感知。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由于现代传播媒介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其接受社会信息资讯、感受社会物质环境的途径被大大拓宽,与校园之外的人际互动随着大大增多。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教育工作者,敏锐地把握大学生与社会人际的关联,了解其通过交流对象而获得的形式感知,是判断大学生思想走向的重要标志。在经过此阶段之后,学生有可能将这种审美感知融入到主体的想象活动之中,也就是说,人际传播会慢慢从形式阶段进入到主体的审美活动当中,将外部世界和内在审美追求结合起来。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把握人际传播的这种审美文化属性,在具体的工作中,了解学生与社会物质、精神环境的互动及对这些现象的认知和情感态度,在其中判断学生在与社会人际交往和传播中的位置、感受及可能对其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只有如此,方能判断学生审美价值的尺度和方向。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能够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在学生与社会的人际交往和人际传播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审美引导,使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相契合。

另一方面是校园之内的人际交往和传播。校园之内的人际交往和传播,相对于学生与校园外部的人际交往和传播来说,价值的取向差异性相对来说要小,但是因为涉及到学生群体内部的诸多复杂关系,所以也当引起重视。

当代青少年,个性突出,思维敏捷,因此,在对待事物和处理事件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看待和处理事物往往具有自己个性化的观点和方法。面对同样的校园物质环境,不同的大学生会有自己不同的审美意识,因为也会形成不同的审美价值判断。如因某种要素引发学生之间的意见相左,甚至因为奖学金、评先评优或生活琐事的矛盾,这种审美价值判断的差异就会彰显无疑。如果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便很容易坚守在自身的价值判断中,而无从考虑他人的审美体验。所以,从思想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还是应掌握青少年作为群体和个体在校园之内的人际交往和传播方式,搭建合适的平台,使每个个体有机会通过恰当的方式和媒介表达自己的审美取向、向同学和老师传递自己的审美价值取向。这样,通过拓宽交流和传播渠道,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便可以相互理解、和谐共处。通过借助审美价值的导向作用,以审美文化为共通的媒介,通过校园内部的各类文娱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审美体验得到分享,整体的“和谐”便能轻易达成,广大师生既得到了高雅的审美享受,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三、在文化传播中实现审美行为,达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精英,承载着社会文化传承和时代文明传播的重任,尤其在当前的社会文化语境中,通过培养精英的知识分子,承担文化传播的重任,以美的方式,弘扬社会价值,培育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氛围,更显重要。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前社会“电视、电影、画报、网络、灯箱、招贴、橱窗、装潢、商品包装、公共建筑甚至人体等媒介构筑了一个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形象空间,急遽膨胀的形象包围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审美活动跨越高高的精神栅栏,化为快感漫溢的视觉形象,人们的审美趣味体现出‘物化’的倾向。”{6}换句话说,在现代社会,审美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被一种视觉体验的快感所替代,文化传播的精神内涵正在逐渐被湮没于纯粹的形式感的追求之中,视觉快感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物质形象本身的功能性要求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外在形式感和对主体外在感觉的刺激追求,使文化传播走到了一种尴尬境地。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一方面正处于并经受着这种文化语境的挤压,另一方面,他们在从求学再到走入社会之中,也必然是社会文化的传播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在社会文化的传承之中,培养健全的人。所以,复归文化传播的审美属性,通过审美化的行为来承担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责任,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对此,有研究者就曾指出,文化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相互耦合,具有以下功能:文化传播具有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的作用、具有社会整合功能以及社会调适作用。{7}

正因此,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便应以文化传播为载体,塑造学生的审美行为,实现文化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行为的多元结合。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文化传播是其理论的立足点,审美行为是其实践的归宿点。首先,这要求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关注社会文化现象及其传播规律,既有感性的体验过程,也有理性的分析构成,择其精华,以审美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使学生在体验中体认文化。其次,要以审美价值为导向,引导学生剔除文化传播中的消极现象,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逐步、科学地建立文化选择机制,将此和个人自主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相结合,以审美化的方式,以文化为平台,搭建个人和社会的结合方式。再次,寻找文化传播的思想属性,并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文化的传播过程具有审美属性,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传播仅仅是一个感官的娱乐过程,如前所述,这正是当前文化传播所面临和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思想性是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要培养有思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新人,因此,要善于发掘文化传播的具有优秀文化价值的信息,无论是历史中的传统文化、时代文化还是外来文化,还是时代横断面中的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都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借助文化传播的视野,以审美关怀的眼光,加以领会、理解和接受,并不断影响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行为习惯和方式,在更高的层次上,改变着人们的认知、创造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接受者,在文化传播中体现审美行为,体现着人的发展的更高目标,体现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精神。

注释:

{1}金绪泽,唐娟.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途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1):94-96

{2}玛克斯·德索.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2

{3}陈望衡.论自然环境美[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5-42

{4}袁济喜.自然之美与人格培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6):87-92

{5}王大贤.“美美与共”是实现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审美要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11):103-105

{6}梅琼林.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审美化生存[J].文艺研究, 2008(6):13-20

{7}张天祥.试析文化传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功能[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05-108

(作者单位: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 410114)

[作者简介:湛霞英(1976—),女,湖南岳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若佳)

流域水环境政治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 政治生态环境是政治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与内在推动力,另一方面,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能促进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而政治生态环境不良,将导致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虚置化与失灵,使女性公务员从政意识淡薄。为此,要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必须筑牢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加强对“一把手”的党性意识教育与有效监督。

〔关键词〕 政治生态环境;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

近年来,“政治生态”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处于一个相对“井喷”的阶段,作为政治生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生态环境,也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并逐渐引入相关领域展开研究。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受制于政治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早已为业内人士所熟悉的问题,特别是在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阻滞日益明显的今天,这种判断已成定论并具有广泛共识 〔1 〕。本文将政治生态环境的理论引入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在厘清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或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提出畅通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优化路径,以给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政治生态环境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互为联动

政治生态环境从政治生态的角度来讲,指的是社会风气、政气、党风在政治生活、领导活动和干部队伍建设等领域的综合体现,构成因素主要包括制度、政策、规则、舆论以及道德判断、价值追求、用人导向等,通常以“制度安排”“文化传统”或“风俗习惯”等软硬环境形式表现出来。栗战书同志曾在如何营造好的政治生态讲话中提出,“政治生态环境应该包括干事创业的环境、求真务实的环境、团结和谐的环境、风清气正的环境、艰苦奋斗的环境等等” 〔2 〕。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的根本之策,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反之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顺畅又反作用于政治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

(一)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当前,在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现状中“职业倦怠”与“职业天花板”现象表现得尤其明显。究其原因,多数女性公务员认为,目前的政治生态环境不利于其在公务员队伍中发展,即使准备入职的女性同志也感到存在公务员入职难、职业发展可持续难等问题。首先,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官场文化、特权思想、裙带关系”等不良政治生态环境,严重影响着干部人事制度,尤其是影响涉及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与推进。其次,有些地方的“官场潜规则”胜于法律法规,一些干部将公务员干部队伍建设当作家族事业来经营,并沿着血缘、地缘、业缘、学缘、姻缘、官缘等多重关系网从低到高结成“蜂窝状关系网” 〔3 〕。再次,在女性公务员入职与职位晋升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少数人选人”和“在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这样势必导致准备进入女性公务员职业岗位的同志望而却步,进而另辟蹊径。同时,还使已经入职的女性公务员要想获得职位的晋升,不得不一门心思做一些讨好上级的事情,对于与晋升无关的事情敷衍了事。因此,要想使更多的女性同志参与到公务员队伍中,提高女性参政议政的能力与水平,必须进一步优化现有困扰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或者说,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化是保障广大女性公务员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毋庸置疑,女性公务员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女性公务员执政能力的提升,会受到诸多因素限制,如自古以来形成的“男权主义思想”认为,女性就应该相夫教子等,但最重要的还是由女性公务员自身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状态所决定。

近年来,尽管我国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断完善,但由于少数领导存在男权主义思想并在女性公务员入职选拔中滥用权力,形成性别歧视,甚至将女性就业者排除在重要岗位之外。特别是在女性公务员职业岗位晋升中,女性公务员面临的困难明显多于男性,使得一些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良好的女性公务员因种种原因而难以得到职务晋升,从而失去职业发展的内在激情。因此,要想使更多的女性参与并投身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政治生态环境无疑是当务之急。

(三)保证女性公务员职业持续发展能有效优化政治生态环境

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外在与内在”两个层面:外在的职业发展指的是入职招聘、在职岗位技能培训、岗位或职务晋升以及解聘和退休等不同阶段的职业途径;内在的職业发展指的是通过自身价值与个体特征所决定而形成的职业发展途径与规律 〔4 〕。在现有的政治生态环境下,女性一旦进入公务员队伍,并成长为相应级别的领导干部时,与男性公务员或相应级别的男性领导干部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大多数女性的领导力风格明显倾向于采取民主型或参与型,并且乐于授权。女性公务员或女性公务员干部的民主型倾向对于现有政治生态环境中部分存在的集权、专制现象可起到相应的抑制作用。其次,女性公务员或女性公务员干部具备与男性公务员或男性公务员干部无法比拟的沟通能力。她们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仅表现为表达能力出众,善于演讲,而且也表现在出众的交际能力上,亲和力较强。再次,女性公务员或女性公务员干部特别注重社会福利与关注民生,这对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切实改善民生可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5 〕。因此,女性公务员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实现政治生态的“平衡性、开放性、互动性”,纠正政治生态的结构失衡,改变不合理的人身依附关系,确保一律平等,使权力进一步受到约束 〔6 〕,而且能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提升执政能力与水平,进而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二、政治生态环境不良阻滞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

政治生态环境主要由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舆论环境、用人环境和廉政环境等构成 〔7 〕。综合目前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政治生态环境不良的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生态环境不良,导致女性公务员从政意识淡薄

舆论环境和文化环境是政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决定了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劣。调查研究表明,在现有的舆论环境和文化环境下,女性从政意识淡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我国传统文化对女性公务员自我认知的影响。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人民的自我主体意识特别是女性主体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包括现任职的女性公务员依然受到“男尊女卑、女主内”以及“生儿育女”等传统意识的影响,从而导致女性在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时,在职业发展的黄金期全部承担“生儿育女”以及“赡养老人”的义务。这些女性在其政治职业生涯中,竞争意识淡薄,热情不高,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政治地位与岗位的追求自始至终保持远离态度,这也是女性公务员从政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舆论错误引导。在一些人心目中,女性获得的职务晋升往往会被认为是女性通过与领导的“私交”而获得的,并不认为是女性公务员工作努力与成绩出众而获得提拔的,一旦某位女性公务员获得提拔,流言蜚语顿时满天飞。与此同时,在与上级的沟通与交流方面,很多女性公务员明显落后于男性公务员的表现。在这种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女性公务员通常面临两难选择,既不能与男性领导或男性公务员接触太多,又不得不与男性公务员或男性领导接触,久而久之,女性公务员会感到内心抑郁,工作主观能动性降低,进而导致从政意识淡薄。

(二)政治生态环境不良,导致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虚置虚化与失灵

在女性公务员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中,政治制度生态环境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制度方面,入职、职务晋升、岗位技能培训及薪酬发放等等都有相关制度,现有制度尽管在运行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也有个别制度没有起到制度本身制定时所期望带来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不符合规定的怪象。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政治生态环境不良是其总根源。政治生态环境不良,直接导致一些相关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制度失灵和虚化。首先,关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规章制度自身存在问题,一是现有制度中大都缺少针对女性职业发展的相关规定,二是现有制度缺乏柔性,没有综合考量女性特有的生理特征与“双角色”之间的冲突问题。其次,相关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制度不完善,即现有制度本身存在明显的漏洞,给一些人可乘之机。再次,一些规章制度执行受阻,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由于缺乏配套的民主与监督机制,制度虚化,可有可无,制度执行的效率大打折扣。

三、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政治生态环境优化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净化政治生态同修复自然生态一样,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综合施策、协同推进” 〔8 〕。诚然,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层面来分析,影响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政治生态环境要素包括女性公务员个体特征、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安排、社会结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这些影响因素是政治生态环境的常量,但是政治生态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9 〕。鉴于此,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政治生态环境优化的基本路径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筑牢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形成与政治生态环境相适应的良好社会风貌

营造一个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文化是先导,社会风貌影响着政治生态环境的未来动向。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阻滞表明,一些落后的观念和风俗习惯在现有的政治生态中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为此,要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形成女性自信的职业价值观,确保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

首先,要强调文化导向和文化教育功能。通过先进文化的正确导向与教育,不仅能消除中国传统文化或风俗习惯中对女性公务员自我认知的不良影响,而且可以逐步轉变男性公务员对女性公务员的认知,彻底消除人们对女性的偏见,提升女性公务员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度,积极引导女性参与公务员队伍建设,并持之以恒地推动政治文化建设。其次,要建设女性公务员精神家园,提高现代政治文化影响力和覆盖力,丰富和创新风清气正和从政清廉的政治文化,满足女性公务员精神内需,形成女性公务员良好的公务伦理文化氛围。再次,要建立健全公务员内在与外在的激励文化,引领女性公务员坚定理想信念,使其对政治地位与岗位的追求自始至终保持积极健康的态度。最后,要创新社会良好风貌。社会风貌是在长期特定的文化思想、结构模式、风俗观念等基础上形成的 〔10 〕。在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风貌会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她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政治生态环境的动向。同时,社会风貌也会不断接受政治生态环境的改变。创新社会风貌有利于女性公务员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念,有利于女性公务员积极投身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活动,有利于培养女性公务员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与民主意识。

(二)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以制度支撑政治生态环境优化

毋庸置疑,道德、法治、制度和纪律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四个不同维度。对于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来讲,选人用人是反映政治生态的方向标,要想营造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着力点,通过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以制度支撑政治生态环境优化。首先,必须完善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标准,健全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制度,规范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程序,将少数人的特权关进制度的笼子。特别是要纠正和克服性别歧视,建立对女性公务员平等、公正的评价制度。在相关制度的支撑下,实现女性公务员选人用人过程的民主化、制度化、透明化。其次,要完善女性公务员职业顺畅发展所必需的政策。除了建立健全女性公务员岗位技能培训、女性生育保障制度、建立女性公务员弹性职业生涯周期外,还要建立和完善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正向激励制度,建立健全容错、纠错制度,充分解决女性公务员想做事、能做事、敢做事的后顾之忧,让女性公务员与男性公务员一样,放开手脚,大胆地去尝试、去探索一些新的思路与工作方法。这样,不仅能有效推动女性公务员进一步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风尚,而且能形成其愿干事、敢干事、能成事的强大市场,从而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环境。

(三)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是优化政治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

这里所指的“一把手”是涉及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部门的“一把手”。现实表明,这些“一把手”既是政治生态建设的主体,又是政治生态系统中最核心、最活跃的因素,在政治生态形成、演变过程中,居主导地位,起关键作用,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必须紧紧抓住这些“一把手”。部分地区或部门在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中由于“一把手”权力过分集中,并且缺乏有效的过程监督,导致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生态环境不良,也直接影响了女性公务员的职业发展。

要想不断优化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必须加强“一把手”的理想信念教育与执政过程监督。首先,要加强“一把手”的党性信念教育。对于“一把手”决不能放松群众路线、“四风”以及党的政治理论学习教育。必须定期学习党的十九大的相关文件精神,开展诸如党史教育、国家历史发展进程教育以及新的党章学习教育。还可以开展廉政教育活动,特别是对十八大以来陆续落马的党政要员的贪腐案例进行剖析。通过这些形式的教育与学习,不仅要提升“一把手”思想水平与理想信念,使其“不忘初心”,而且要增强其作为“一把手”的主体意识,全局意识,担当意识,担好选人用人之责,身体力行,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其次,要加强对“一把手”的有效监督。目前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过程中政治生态环境低下的深层次原因是缺乏对一部分“一把手”的权力制约与过程监控,导致他们运用权力将“公共资源”转化为“私有财产”,随其所欲擅权跋扈,久而久之,使得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被低下的政治生态环境所笼罩。因此,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对于重大问题提交“常委会”讨论,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作用。这样不仅对权力进行了适度的分解,杜绝“一把手”一言堂现象,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制度的缺陷,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土壤,优化政治生态环境。必须建立和完善现有巡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将现有的巡视检查、意见反馈、落实整改有机结合,做到定期与不定期、长期与短期、明察与暗访、书面汇报与实地考察等有机结合,以实现党内关系正常化、作风建设常态化、分工体系规范化、纪律处分严格化的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参 考 文 献〕

〔1〕陈 朋.青年公务员的政治生态映像及其系统性构建:一项实证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7(1):89-98.

〔2〕栗战书.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最重要是選好干部,配好班子〔EB/OL〕.(2011-03-09).http://topics.gmw.cn/2011-

03/09/content_1696906.htm.

〔3〕罗中枢,王 卓.干部队伍建设的政治生态环境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99-106.

〔4〕刘 醒.湖南省基层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实证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14.

〔5〕汪庆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女性党政干部作用发挥问题〔J〕.理论建设,2013(8):103-105.

〔6〕史艳柳.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新路径——基于政治生态理论的研究视角〔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4):43-47.

〔7〕阎德民.防止县域官员腐败与优化县域政治生态〔J〕.中州学刊,2013(2):15-19.

〔8〕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03(02).

〔9〕郝宇青.“政治生态”的内涵解读〔J〕.探索与争鸣,2015(12):22-24.

〔10〕于海会.干部队伍建设的政治生态环境探析〔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6):105-107.

责任编辑 李 雯

流域水环境政治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有一些大学生还存在着政治认知模糊、政治情感冷漠、政治选择摇摆、政治践行功利等问题。为此,要坚持国家发展、社会倡导、学校教育、家庭示范和个人内化五位一体的引导策略,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 大学生;政治认同;国家;社会;高校;引导策略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其政治行为的重要体现,是指导大学生政治价值选择的重要依据,是促进他们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社会政治运行体系的肯定,对社会政治权力运用的信任,对社会政治价值的正确选择,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无比信心是其政治认同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新形势下,及时发现大学生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其真实状况,探寻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策略,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一、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

当代大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民族崛起和振兴的使命。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不仅关系着他们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关系着党和政府执政、行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影响着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进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证。

(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政治认同是维系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石。古希腊先贤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种政体如果要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必须使全邦各部分(各阶级)的人们都能参加而且怀抱着让它存在和延续的意愿。” 〔1 〕一般来说,社会成员对某种政治体系的认同度越高,那么这种政治体系的群众基础就越广泛,存在的状态就越稳定和牢固。当代大学生作为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分子,他们的一言一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广泛的示范作用。因此,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和决定着整个社会的政治认同度,对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不断丰富政治知识,坚定政治立场和践行政治行为的一个持续过程,具有塑造合格公民、促进政治民主、保持政治稳定和推动政治发展的重要功能 〔2 〕。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养成、政治价值选择、政治信仰确立和政治行为践行是实现大学生政治生活走向成熟的重要条件。大学生政治认同既是对其政治意识养成、政治价值选择、政治信仰确立和政治行为践行的重要反映,同时也对大学生政治意识养成、政治价值选择、政治信仰确立和政治行为践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实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

(三)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当代大学生要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根本前提是要对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坚定的信仰,对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无比的信心。曼纽尔·卡斯特指出,“认同是行动者自身的意义来源” 〔3 〕。当代大学生只有在政治上实现了高度认同,才能真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认同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中去,并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都具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能够自觉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际敌对势力不断利用一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国内少数反动势力利用网络散布封建迷信和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使得一些大学生在政治认同的认知、情感、选择和践行等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一)政治认知模糊

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是指大学生对政治的基本功能、国家的政治体制、社会的政治规范、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并且对社会政治现象能够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客观的分析,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是提升其政治认同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对国家的基本制度、大政方针、社会政治规范等大都比较清楚和了解,但是,目前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政治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导致其对社会主义本质缺乏全面认识。此外,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政治权利和义务认识不到位,政治定位存在偏差和错位,导致其在政治认知方面容易存在片面性、模糊性和盲目性。笔者认为,有些大学生政治认知模糊,影响其政治参与的热情,使他们的政治情感无法得到释放,从而降低了自身的政治认同感 〔4 〕。

(二)政治情感冷漠

政治情感是大学生对政治对象形成的主观性评价和态度倾向,是其对政治生活的一种内心体验 〔5 〕。政治情感是当代大学生良好政治行为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大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心系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现状评价客观、理性,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具有无比的自豪感,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但是,部分大学生在政治情感方面还存在着政治意识淡薄、政治素养不高、政治责任感有待加强等问题。当代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冷漠现状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政治认同感,对国家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

(三)政治选择摇摆

大学生的政治选择主要是指他们的政治价值取向,是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当代大学生的政治选择对其坚定政治信仰、增强政治责任感、参与政治生活、强化政治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提升他们政治认同的关键一环。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潮和文化不断涌入我国,使得一些大学生容易在政治选择时摇摆不定、迷失自我、价值判断失准,对我国社会当前发展的现状产生质疑。其次,市场经济存在逐利的弊端,容易导致部分大学生产生急功近利的心理,如他们有时为了实现自己所谓的梦想,逃避政治责任、罔顾政治价值、践踏政治规矩、违背政治信仰。再次,社会发展现状的不完善和大学生自身经验、阅历的欠缺,使得一些大学生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不仅在遭受挫折时,容易产生焦虑和压抑情绪,而且容易逐渐失去社会归属感,进而导致他们对我国社会的政治体制和发展道路产生怀疑。

(四)政治践行功利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践行是衡量、检验他们政治认同的重要依据和评判标准。当代大学生在政治践行方面既表现出积极参与的一面,同时也表现出政治参与功利化的倾向。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敢于批判和揭露社会不公现象,能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但是,一些大学生对于高校开展的以政治生活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虽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但是在参与的过程中有时却缺乏主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此外,一些大学生虽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但是他们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初衷并不是被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吸引,而是认为成为党员后能对自己以后的事业有所帮助。

三、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引导策略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他们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要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需要坚持国家发展、社会倡导、学校教育、家庭示范和大学生内化五位一体的引导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形成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合力,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政治认同水平。

(一)国家发展: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基础

历史和实践证明,当我们国家处于平稳快速发展阶段时,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就高,反之,当我们国家的发展遭遇挫折时,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就会随之降低。现阶段,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归根结底是要靠国家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首先,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其次,我们党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不断提高政府绩效,大力整治贪污腐败行为,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树立党和政府良好的形象,增强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支持,以提升他们对社会政治体系和政治权威的认同。再次,党和政府要始终关注并致力于解决大学生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如教育和就业等问题,努力培养他们的归属感,使其认同国家的各项制度和政策,进而增强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的认同感。

(二)社会倡导: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保障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经过一个系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才能对社会政治形成一个稳定、持续的认同。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的群体,社会政治舆论氛围对他们正确政治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首先,坚持正确的社会政治舆论导向,能够使大学生在日常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受到良好政治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政治责任意识,坚定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从而产生较高的社会政治认同。其次,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代大学生在多元时代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全面、积极的政治认同指明方向 〔6 〕。再次,坚持正确的社会政治舆论导向、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形成政治认同,抵御西方各种错误社会思潮侵袭的重要保障。第四,坚持正确的社会政治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积极占领政治舆论宣传的新阵地,掌握政治舆论话语主导权,坚持政治舆论以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宣传主旋律和弘扬正能量。第五,倡导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的伟大信仰。

(三)学校教育: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必要环节

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培养合格人才是高校安身立命的基本职能。高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同时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优良的政治品格。高校是提升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前沿阵地,是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力量。高校要实现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目标,首先要高度重视理论教育。高校要充分发挥“两课”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认清社会政治基本问题,以减少政治困惑、提高政治能力。其次要突出政治认同教育的主体地位。大学生是高校政治认同教育的主体,因此,高校在开展政治认同教育时,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始终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现实生活、引起学生共鸣、满足学生需要,进而激发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再次要创新政治认同教育的方法。高校要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大学生大多思想活跃、独立意识强烈、情感丰富、行动积极,但往往会因经验和阅历缺乏,导致心理素质不强、抗挫能力不高。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教育时,要认真分析大学生的性格特征,掌握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规律,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从而不断提高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最后要加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队伍建设。高校在选拔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者时,既要看他们是否具有高水准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对他们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立场进行严格的把关,着力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养高、政治立场鲜明、政治信仰坚定、业务能力强的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队伍。

(四)家庭示范: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首要手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7 〕家庭是社会成员踏入社会的起点,往往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同样,当代大学生要提升政治认同,必须发挥家庭的示范教育作用。家庭示范对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政治品格、稳定的政治立场和坚定的政治信仰。当前,要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就必须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好家庭对他们政治认同的示范引领作用:一是要发挥好家庭对大学生的隐性教育功能。每个人在家庭生活中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感,相比外人,家庭成员的言行更容易得到大学生的信任,其政治认同对大学生政治观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家庭成员的政治认同度越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往往也越高,反之亦然。二是要努力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为大学生参与家庭决策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家庭的权威模式,使他第一次置身于权威之下,他最初关于政治体系的看法,似乎就是这些经历的概括” 〔8 〕。大学生在参与家庭民主决策时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政治规范和价值判断,形成规则意识、树立制度观念、拓展政治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政治认同度。三是要注重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对他们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父母对大学生政治知识、政治经验、政治规范和政治行为的言传身教是塑造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础,对提升其政治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五)个人内化: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关键要素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个人内化就是帮助和引导其将正确的政治认同深深植根于他们头脑中,转化为正确政治认同理念的过程 〔9 〕。提升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水平的关键在于他们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和个人政治认同的内化。大学生首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政治知识储备,坚持以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大学生在强化自身的政治知识储备时要深入学习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掌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政治情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良好的政治情感、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政治坚定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大学生政治认同个人内化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没有良好的政治情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不可能产生较高的政治认同度。再次要自觉参加政治活动,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大学生在参加政治活动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参与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稳固的政治人格和良好的政治品质,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认同的水平。

〔参 考 文 献〕

〔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88.

〔2〕梁丽萍.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227-228.

〔3〕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镇九,黄丽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

〔4〕赵跃先.政治认同: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关键环节〔J〕.探索,2012(2):127-133.

〔5〕朱勤文,杜海坤.试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机制及教育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8):93-95.

〔6〕杜海坤.新时期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3(3):55-57.

〔7〕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春节团拜会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02-18(1).

〔8〕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度〔M〕.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56.

〔9〕戴 钰,吴 昊.浅谈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100-102.

责任编辑 芳 晔

上一篇:互动教学模式完善论文范文下一篇:剖宫产术急救护理论文范文

热门文章

流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