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下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2024-04-30

新课改理念下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高效课堂,这一模式的推行让教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变主动,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和学生适应了这一模式,他们知道在课堂上该做什么,要做什么。

关键词:数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构建

一、树立课改理念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实施课改之前,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是严格的传授者和被传授者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能乏味的被动接受。最后只能造就低效的教学课堂。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们学习的引导应转换角色模式,尽量引导学生自己探究问题,自己主动地去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状态才能促成高效课堂的形成。

二、营造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

数学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是传统的“家长制”模式,那么这样的课堂将是低效的课堂,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将教师的角色定位成学生的引路人。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提出的任何质疑,做到充分尊重学生。除此之外,在数学课堂上,可以通过教师语言的幽默和亲切的态度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三、注重科学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对数学高效课堂分为三个部分: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和检测反馈。

第一部分是自主预习。时间大约5-8分钟,基本要求如下:学生根据学习目标采用相应学法自主学习,各小组组内进行自主预习检查、检测、帮扶,完成基础知识,初步落实目标。教师及时掌握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目标落实情况。

第二部分是合作探究。课堂探究案主要是几题具有代表性的例题(根据课时内容的需要定数量),让学生当堂思考,当堂完成展示。探究展示课大约15分钟,按以下的流程安排:1.学生在下课时把探究题抄写在黑板上(一般3-4题,都是紧扣预习案和课时重难点精选的典型例题,同时要注意题目的难易度)。2.全班同学用十分钟的时间针对所有例题进行探究交流。3.每组代表抽签,决定展示题号。4.每组A级学生结合本组抽到的探究题先进行帮扶,再抽签决定上台展示人。5.展示结束后随意找人重复展示内容。6.最后留五分钟抽查部分人到黑板上去板书。

展示的教学内容要注意:1.基础性的知识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展示。若学生在自主预习课上通过自学、对学和群学已经掌握的内容不展示,利用小组帮扶互相检查即可;若學生通过预习后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太理想,那么老师可以选择能代表这些基础知识的典型例题,先进行针对性的点拨再让学生展示。2.课时重点内容在自主预习课上先给学生点明,同时强调学生在展示讲解例题的过程中不仅要讲清解题的过程和方法,而且要讲出为什么这样做?要对题目进行分析;做到到“授人以渔”的目的。这样课堂展示的针对性强,时效也会随之提高。3.课时难点与课时重点内容处理方法大致相同,也是在自主预习课上给学生点明,但在自主预习课上老师要与学生进行充分地交流与互动,弄清学生在难点上能学到哪一层次,困惑在什么地方;若学生感到难点非常棘手、很茫然时,老师干脆先讲给学生听再让小组自主互助。在展示环节老师再对抽到难点的小组进行辅导,从而实现学生讲题的高效。每组展示完,有几分钟质疑的时间,同学们可以互相提问,也可以说出自己没听明白的地方。4.在上台展示的人员安排方面我认为:讲课的学生上台就可以了,组内其他的学生仍坐在原位;下面的同学注意倾听、思考,关键内容做好笔记,若有补充或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大胆提出,确保基础知识全部过关。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察觉课堂进程中发生的独特而细微的变化。要“点”得适时,“拨”得恰当,随时调控教学。

第三部分是检测反馈。依据科学认知、自主生成规律,针对每一步骤目标(基础知识的掌握、重点考点的过手、知识运用的巩固)的达成,层层递进。教师通过导学案中的课堂检测,以及单元检测、学情检测等手段促成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

新课改后,教师如何把握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构建数学学习的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总之,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成功,有收获,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扬优点,弥补缺点。

参考文献:

1.郑宽学  《课改的春天》   重庆出版社2012.12

2.冯恩洪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7

3.肖  川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中学数学教育,2004.4

新课改理念下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各种教学方式和理念也层出不穷,并逐渐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极大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推动了学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化学课程作为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也是学生进行高考所必修的课程,需要加强教师的重视,积极进行对化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有效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对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然后针对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进行积极的探索,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现状;策略

在高中化学中要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积极进行对化学课堂的策略改革,积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認识能力,创新各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化学学习,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培养。

一、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在化学教学中教学理念没有进行及时更新

在如今的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尤其是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都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对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过有些教师就没有跟随社会发展进行自身的提高,有的教师教学观念过于落后,在教学中不重视对课堂的教学改革,受传统教学影响,习惯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灌输,认为化学课程就是要教导学生各种实验,而不愿意进行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没有针对化学课程进行深入教学,使得学生无法发挥主动性,教学效率也受到影响,教学目标自然无法达成。

(二)在化学教学中各种实验教学设备严重不足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课程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深入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条件,因此更需要加强对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但是在实际的化学教学中存在各种实验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的情况,由于经济发展的差异,很多地区的学校中化学实验设施很落后,教师只能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讲述和介绍进行学习,还有的是学校领导不重视化学实验课程,没有对各种仪器和药品进行积极采购,使得化学教学出现困难,学生不能进行实验研究,影响了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策略探索

(一)更新教学观念,完善各种实验设备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主要领导者,对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要实现对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加强教师的重视,明确教学目标,进行对化学课程的分析研究,更新教学观念,积极进行化学课堂改革,结合化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活动,同时学校要加大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投入,完善各种教学设备,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实现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二)结合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对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有效改革,可以结合各种多媒体技术设备进行对学生的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欲,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化学教学的有效进行。在如今的学校教学中信息技术设备已经逐渐普及,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被应用在学校教学中,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各种化学知识转变成视频或图片,以更加生动形象的形式进行展示,促使学生对各种化学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一年级中元素周期表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有关的纪录片进行播放,如居里夫人发现镭、锗元素,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将各种元素通过动画的形式进行介绍和展示,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对各种元素的学习,深入理解各种元素的性质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记忆,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

(三)组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化学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教师需要加强对化学实验的重视,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使学生将各种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变成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高中化学三年级《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教学的具体内容,进行对学生的组织引导,根据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分组,让学生相互合作进行对海带的实验,准备好海带、蒸发皿、烧杯等化学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鼓励学生明确分工,相互交流互动,提高教学的质量。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有效实施,需要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结合教学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形成良好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进前.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

[2]李强.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的探索[J].文存阅刊,2018.

[3]汪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区,2018.

编辑 高 琼

新课改理念下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初中化学知识点较多,而且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这类问题,许多问题是由传统教学造成的,但是由于新课改的出现,教师可以采取更全面、更有趣味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如,教师通过创设多媒体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为了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通过合作学习,教师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

关键词:初中化学;新课改;教育;融合

在新课改中的不断推进,逐渐走进教师的视野,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但是,融合教育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教师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市面上流行的教学方法,而且在实施融合教育时,教师要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和自己的教学水平作相应的调整,由于教师看到的融合教育案例,所以,在实施融合教育之前,教师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它需要对他人以及自己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调整。

一、开展课堂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以实践操作为主的一种自然科学学科,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进行实践探索的有效途径。初中化学教师应从重理论、重实践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进行自主实验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独立提出实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操作仪器,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探究实验结果,在学习中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从而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践能力。

举例来说,在教授《制取氧气》时,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发生催化与分解反应的原理,以及催化与分解反应的概念。课程开始后,笔者首先介绍实验内容,让学生熟悉实验方法。接着,笔者又设计了实验空间,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学生操作实验的时间内巡游实验室,观察学生的实验方法,给学生一些指导,使学生更快地理解实验内容。

二、建立合作探究小组,促进学生交流互动

合作教学是新课改中倡导的一种创新教学策略,它的目标是改变学生个体间相互竞争、相互分离的关系,不断促进学生积极的互动与交流。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对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全面认识和具体认识,教师要发挥指导作用,希望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相互指导,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通过交流、分享观点和见解,实现合作探究,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最后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及合作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质量守恒定律》时,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探索比较强烈,针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发展,笔者采用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在课堂上,笔者首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笔者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组五个,分好小组后,由笔者进行正式的教学活动。本课程由笔者布置的探究任务,通过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任务下发后,笔者会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从而完成探究任务。

三、改革教学观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观念是指导和引导行为,只有更新教学观念,才能确保教学行为的有效实施。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应主动转变其落后的思想观念,从“师道尊贵”“以师为本”出发,教师要转变教学姿态,肯定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参与合作,师生互动,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学习过程中,应努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充分的思考、学习空间、探索机会。

比如,在教授《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程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模式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因此,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笔者在课堂上会设置学生提问环节,鼓励学生提问,面对学生的提问,笔者将耐心回答,另外,笔者也将通过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勤思考的习惯,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

四、提炼教材内容设问,启发学生学习思维

思考是学习化学的灵魂,启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思维是化学教学的目的,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因此,设置和提问是化学教学中不可忽略、替代的重要一环。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改革灌输式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从整体上把握课本中化学教材的主要内容,从中提炼出重点,困难与关键知识,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把握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提问,创造问题情境,要創造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认识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比如,在教授《酸碱中和反应》时,讲如何将融合教育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的运用,对于教师而言,融合教学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同时也有利于师生的学习,融合教育虽然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但在课程学习中却存在一定的“未知”感,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它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的达成与实现是广大教师不懈努力追求的价值目标,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必然性要求。所以说,每个初中化学教师都应该顺应教育发展和变革的趋势,明确全新的任务、目标,让初中化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勇.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新思考[J].知识经济,2016(14):170.

[2]郑爱玲.浅谈构建初中化学课堂的高效性[J].亚太教育,2016(08):150.

新课改理念下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化学在教学目标和形态上呈现出全新标准。化学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要立足于素质改革需求考虑,充分贯彻生本教学观,对化学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与优化,促使课堂环境呈现新面貌,课堂教学呈现新效果。鉴于此,本文就新课改下如何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调整,展开合理分析,从而为中学化学实现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化学 课堂教学 优化与调整

新课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作为化学教师要保证课堂教学趣味、新颖并且高效,为学生提供学习条件较好的化学课堂环境,从而保证初中生的化学学习在效率和质量上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化学教师需要侧重于教学思想和方法更新。

1 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新课改背景下,以往中学化学教学呈现出显著问题,不利于学生化学学习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品质的建设。首先,教师在教学思想的贯彻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1]。部分教师以应试思想为主导,过于看重学生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素质培养与建设,导致学生化学学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在教学方法使用上,部分教师以硬性灌输为主导,缺乏其他特色化、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使用。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枯燥。学生学习比较被动,学习兴趣也比较低下。因此,为了更好地顺应新课改教学体制,化学教师需要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创新,营造一个全新的、高效的化学课堂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化学课堂高效、有序。

2 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学优化与调整路径探究

2.1 加强师生互动,创建和谐课堂

在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枯燥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互动,愉悦课堂教学,创建和谐课堂环境,激发学生潜在学习动力与热情。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在侧重于一些基础知识的讲解与渗透时,还要做好教与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工作。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围绕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让学生完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化学学习能力。比如说,教师在进行“我们周围的空气”时,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空气成分进行交流与讨论。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化学课堂当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被有效地调动起来。

2.2 建立化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在化学课堂上,为了顺应新课改标准,教师要重视化学情境有效构建[2]。以情境为依托,将抽象性的化学知识进行直观化、具象化转化,从而保证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更加深入、精准。同时,教师在创建化学情境时,要保证情境的趣味性、新颖性,让学生能够在情境的支撑下,对课程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并且,在化学课堂上,学习表现更加积极和主动,课堂效率也会显著提高。比如说,教师在进行“金刚石、石墨和C60”时,可以将3种物质的图片,以及具体的化学模型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对化学物质加深理解与感悟,也能够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原子结构加以掌握,对于促进初中生化学思维意识有效建设与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探究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重点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及探究能力有效培养[3]。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做的便是改变师讲生听课堂形态,主张自主、合作性学习。因此,教师可以贯彻和落实小组教学法。也就是说,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自主、合作参与到化学课堂活动当中。从传统被动地听,到主动地探究,从而打破传统教学定式思维局限,让整个化学课堂充满活力。比如说,教师在进行“燃烧的条件”课堂教学时,便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方式,参与到化学课堂当中。教师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例如學习态度、学习基础等进行分组。之后,教师围绕此部分课程内容,合理设计课堂问题,例如,自主探究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探究,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常识展开探究,比如说日常燃烧需要有火源、空气等。并合理结合教材内容对燃烧条件进行深入发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此部分课程内容加深学习印象,也能够实现化学课堂在效和质方面的有效改善与提升。

2.4 实施探究实验,培养科学精神

在初中化学教学领域,化学实验占据重要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化学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情况。因此,化学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实验教学优化与创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善传统演示实验教学模式,本着学生自主探究性原则,积极开展探究实验。鼓励学生结合化学课堂所学知识,对实验进行自主探究。通过实践操作,以及对化学现象的直观观察,深入掌握化学知识,比如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到氧气实验室制取探究实验活动当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学习小组的方式,对此实验进行科学、有序的探究。学生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化学物质,通过排水法气体收集装置,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对氧气实验室制取方法和实验原理加深思想认知。

2.5 引进信息技术,拓展教学渠道

新课改对初中化学在教学渠道方面提出全新要求,教师不能仅关注课堂教学,还要根据学生兴趣需求,积极拓展教学渠道和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充分的学习空间,保证学生的化学学习,更加高效与高质。首先,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侧重于微课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应用。在教学规范设计过程中,教师根据化学课程内容,设计微课视频,并有效呈现给学生。方便学生利用微课资源,自主对化学课程内容进行预习与复习,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或者,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组织翻转教学,引导学生以微课为依托,对具体的化学课程内容进行探究与实践。比如说,教师在进行“水的净化”教学时,便可以合理设计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将化学课堂有效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下,实现化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与建设。同时,教师要侧重于互联网在线学习平台的开发与创建,努力实现远程教学,从而实现初中化学的教学变革与创新,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局限。

2.6 规范教学评价,强化教学反思

在新时期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领域,教师需要重视教学评价工作,通过规范、合理的评价,为教学反馈与反思提供重要依据。首先,教师需要做好评价思想的更新。重点关注学生在化学学习全过程中的学习表现,保证所获得的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同时,作为新时期的化学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师可以将学生在化学实验探究中的综合表现,整理成视频,在教学评价活动进行期间,教师可以根据视频中所呈现的学生课堂学习表现,进行指导与评价,保证评价工作有理有据。再者,教师为保证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跟踪性、系统性,需要专门建立电子档案。以电子档案为载体,对学生化学学习表现进行定期监控与分析。从而保证评价结果更加全面,也能够为今后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此外,教师需要重视评价主体多元化创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评价、互动评价,保证评价工作覆盖面更加全面、详细和具体。而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评价中分析出当前化学教学存在不足,并加以改正和优化。

3 结语

综上,在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师需要对教学思想、方法以及课堂形式做出更新与调整。教师需要通过师生互动、构建情境、小组讨论、探究实验、引进信息技术、规范教学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化学课堂进行调整,为学生展现全新的课堂形态。实现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有效激发,保证化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高质。

参考文献

[1] 蒋京池.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育的优化与调整探讨[J].农家参谋,2018(13):166.

新课改理念下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1 转变教学观念及模式, 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1.1 转变教学观念, 改变教学策略,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从新课程的内容就可以看出, 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及知识点的安排上体现出广而浅的特点:首先是数学的核心内容更加浅显简练, 如数的方程, 函数, 三角形及圆等, 这些都是保证学生后继学生的必备知识, 其次新教材开始重视数学思想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与旧教材相比, 去除了一些以运算技巧为主的内容, 如二次根式的分母有理化, 加大了函数与方程, 转化及整合的内容, 突出了数形结合在数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对于新的教材, 以往的教学观念已不再适用, 必须要以课改理念为依据, 转变教育观念, 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应逐渐由教学的中心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 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 但是在这里要注意的是, 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式教学虽然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在应用此法时必须考虑到学习内容以及学生个体条件, 对于那些浅显易懂的知识没有必要去进行探究, 另外, 探究式学习也因学生个体的差异而存在着是否适应的问题, 对于一些内容较深的探究式学习, 则只适用于基础较好且主动性较强的学生, 教师在落实探究性教学观念时, 必须要针对不同的个体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1.2 创新课堂教学行为, 营造课堂学习气氛

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 在教学行为中老师应把重点由过去的注重结果转变为注重过程, 要实现这样的转变, 就必须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创新, 改变以往的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可以以活动及讨论的方式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对全班进行分组, 由老师提出问题, 经各小组讨论、总结及发言, 得出比较全面、合理的结论, 这样, 就使得学生充分发挥了自主性, 不仅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要注意的是, 课堂上的讨论及活动并不是越多越好, 组织活动必须要有的放矢, 同时要把握好度及量的问题。

1.3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设计教案及精选内容上, 可以添加一些悬念及问题, 以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在教授相似三角形这一节内容时, 可先设置问题:不对建筑物进行测量, 如何得到该建筑物的高度。在这样的疑问下, 学生们的新奇感均被激起, 继而学习热情也会高涨, 除了设置问题及悬念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介绍一些数学史上的小典故及小故事, 使学生们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及数学家的研究过程,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 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1.4 注重于应用, 将数学与实际相结合

数学来源于实际, 最终也要应用于实际。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始终如一的将数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新课程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在内容上增加了生活实际问题的比重, 以切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尽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 如银行利率问题, 出租车收费问题等。在讲解黄金分割时, 可以穿插舞台上节目主持人站位的问题, 又如, 在讲解同类项归类时, 可准备一袋不同面额的硬币, 请学生将钱币进行分类, 在这样的实例下, 再提出同类项的概念就会很好理解了, 再如, 讲解代数式时, 可选取生活中售卖商品的实例:一杯牛奶X元, 3X表示三杯牛奶多少钱, 然后再问代数式如何表示,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们轻易明白代数式实质上就是用数代替字母, 使学生受到启发, 还可从生活中找到其它的实例。

1.5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新课改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教师的引导为前提的, 因此, 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 善于改变教学思路, 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课备案的一个目标。在教授内容上可适当安排一些脱离教材的活动, 从一定的独特角度提出引导性问题, 让学生大胆的去想, 并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评价, 别出心裁且有建设意义的要给予鼓励, 对于不合理、离奇的想法要予以纠正, 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拓展, 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 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如在讲授一元一次方程时,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设置一定的题干:现有某建筑工程, A队单独完成需4个月, B队单独完成需6个月。然后将同学分组进行讨论, 为该题干设置问题。并将每组设置的问题作为计算题请同学们计算, 对设置问题较全面的小组给予表扬, 通过对比, 所有的学生都锻炼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并看出了自己与他们的不足之处。

1.6 改变评价标准,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新教材学习内容弹性较大, 在进行数学成绩评定时, 已不能仅仅从单一的考试成绩来判断。因此, 教师针对不同的班级情况设置X+1成绩考核模式, 其中X可设置为课堂提问成绩、平时小测验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平时表现及考勤等项目的组合, 而1则是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 在确定各项成绩比重系数时, 应尽量保证X所占系数不低于50%, 只有这样, 才真正的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等于一个人的才能或潜能的观念所在, 体现出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也体现出新课改的最终目标。

2 结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很多教师都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 优化教学方法, 并将数学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在新的教学方法实践的过程中, 很多教师也不断面临着新的困惑, 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体验的矛盾, 知识面拓展与计算能力降低之间的矛盾等, 可以说, 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 建立及完善一套合理的数学教学方法, 仍然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的课题。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行, 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于当前的新课程, 在此, 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 对新课改理念下如何做好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措施及看法。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观念,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 罗增儒.中学数学课例分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 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新课改理念下化学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1 转变教学旧观念, 树立教学新理念

任何一次课改, 都离不开社会, 都离不开生活实际, 都会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当今世界, 竞争激烈, 焦点在科技, 关键在人才, 基础在教育。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奠基工程。因此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 走改革创新之路。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 如果一个教师“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教圣贤书”, 采取满堂灌、一言堂和学生填鸭式被动被迫接受的教学模式, 早晚会被社会所淘汰, 被学生所抛弃, 被自己所出卖, 跟不上时代新步伐, 无法适应课改要求。因此, 作为一名政治老师, 要转变教学模式, 树立教学新理论, 要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 从他们已有的和正在体验的生活实践和学习经验出发, 面向学生, 在确立了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主体的思想意识下, 采用多种教学模式, 采用大量的具体的生动的例子, 与时代共进, 在课堂上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与合作的学习氛围, 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使学生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转向探究式学习, 自主合作性学习。

综上所述, 树立中学政治教学新理念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采用现代教学理念, 联系社会和学生实际, 从学生角度出发, 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养成“我要学, 我必须学, 我应该学”的新的学习观念。

2 拓宽课程资源, 采用教学新思路

传统的教学中只注重书本的知识, 教材上有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没有拓展延伸。而在现代教育中, 教育与初中社会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以教材教教材的方法已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及现代教学的实际。因此要把教材的作用扩大, 从原来只是知识的载体扩充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的一种工具、一种途径、一种方式, 这也是政治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以前对我来说, 政治教学课程资源太少, 自己主动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太麻烦, 想找一些现成的却又不多, 在一次新课改培训上, 专家启发我,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课程资源极为丰富, 除了教材、图书、报纸、电影、电视以外, 它还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出现在国内外的各种舞台, 发生于时光的每年每天, 需要教师应时常来做个有心人, 与学生一起及时捕捉, 搜集有用信息, 不断的创造课程资源。”这段话使我受益匪浅, 受到启发, 一方面我严格遵照《课程标准》实施教学, 另一方面, 我不拘泥于教材原有内容和体制的局限, 特别是结合生活实际, 精选生活中富有趣味性、启发性、教育性的事例与材料。并结合当前国内外社会热点、地方特色资源进行学习, 使课堂具有鲜明的生活时代气息。如初三教材中出现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一课中, 我运用大量的时政热点, 如:中国俄罗斯年, 中德文化年, 还结合地方弘扬民族文化活动, 如:南岳庙会等, 学生喜闻乐见, 倍感亲切, 也通俗易懂。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转变旧教学思路, 从社会生活的现象和当前热点问题着手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 走进社会, 亲近生活, 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来正确对待和处理好社会生活中的主流与支流, 认识从众心理, 处理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我们以往的教育, 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 课堂教学过多地采用知识本位的灌输, 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英国迪卡而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懂得书本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用书本教授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

3 探究师生互动, 成立合作学习方式

新课程下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改变, 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教学活动组织者和合作者转变, 但是教师主导作用不但没削弱, 反而加强了, 这是因为, 在长期的接受式的教学中, 学生接受的常常是老师和书本提供的现成的结论, 而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探究性学习, 但这种“自主与探究”有时也会使学生不知所措, 需教师的指导与点拨帮助, 为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大多数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 学生在课上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个性得到张扬。但是令人遗憾的是, 有时在气氛热烈的课堂中只能看到学生的风采, 看不到老师调控。课堂教学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 有效地调整好课堂教学节奏, 及时地总结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错误, 不完善的观点进行适时、适度有效地进行点拨与指导, 创设有效情景质疑, 激发学生思考, 提高学生质疑、探究能力, 不断优化教学结构。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总是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探究师生互动情景, 如:小品表演, 课堂讨论、知识竞赛等都是教师们常用教学形式, 这些活动中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学, 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突出教学主体。

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 其实原是学生间建立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 合作学习不仅有利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提高学生自尊, 建立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社交能力的提高, 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 学生可以较好地锻炼将来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的需的多种能力, 使个别差异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 课堂教学中的每一环节, 每一种形式, 都应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 不能只是为了追求表面形式, 而是为了学生在合作中探究问题时, 同知识基础不同, 思维方式的差异可能得出不同结论, 能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4 改变单授课模式, 利用新教学手段

实践证明, 新的教学手段对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变。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政治老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的前提下, 以信息技术手段的利用为切入点, 把政治教学和实施网络化教学作为教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进一步推进政治教学的课程改革。而其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是最重要的一环。

因特网的最大作用就是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网络为现在的教学和材料的选择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把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知识引进课堂, 使课本知识和网络上丰富的学习资源形成交互学习方式。如我们在讲述“科教兴国”这一知识点时, 就可以让学生直接从计算机里查询最新的科技信息, 如“神舟六号”的发射及成功返回等, 并于电视机内播放出来。学生自己在网上收集信息远远比我们老师帮他们收集整理好效果好, 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是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 我们在平时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采用。

实践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 新的教学手段对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是当前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我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地采用。

总之, 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树立教学新理念, 掌握教学新方法, 运用教学新手段, 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和探索, 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整体把握教材结构, 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与时俱进的姿态去迎接时代的挑战, 为推动中学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初中政治教师创新教学方法,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运用新的教学手段, 探究新的学习方式。为推动初中政治课教学改革做出自己贡献, 这是作为一名农村初中政治教师有关政治教学的一些思考与体会。

上一篇:中学快乐体育篮球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科学教育教学基础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