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导师制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

2024-02-06

科研导师制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对策;计算机教师;学术带头人;科研团队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Computer Teacher's Science Capability in Vocational College

JIANG Guo-cui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ngbu 233000, China)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research capacity; strategy; computer teacher; academic leader; research team

高职教育的发展已从外延扩张阶段转变为内涵提升阶段,建特色、创品牌,成为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因而高职教师的能力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为此,作者对影响高职计算机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计算机教师科研能力的具体设想及对策。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现在国家也在提倡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但人们普遍关注的只是在这种快速发展下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却没有重视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发展问题。

高职教师是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全国高职每年录取的大学生,差不多一半进入高职院校,比如2010年高考本科招生人数339万,高职318万。如此算来,从数量上讲,高职院校的教师与本科院校似乎不相上下,基本是对半分。然而就科研成果而言,高职院校教师和本科院校是不可比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成果恐怕达不到本科院校教师的1%。而其中计算机类专业教师和电子类教师相比,其科研能力水平显得更低。

高职院校要想使学校上水平、上质量、上品牌,就必须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特别是在这个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计算机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在计算机领域创新科研成果,是必要比其他的专业教师难度更大。因此研究影响高职计算机教师科研能力发展的因素,对提高各高职院校计算机办学质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2 高职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意义

高职院校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实践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教科研任务,而高职院校教科研工作的主力是教师。教师的科研素养是推进和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基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要注意用科技工作的成果丰富或,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因此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其意义相当深远:

1) 是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要

作為一名合格的高职计算机教师,其科研素质是由专业知识、科研技能与心理品质的总和构成。其中科研技能包括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信息的综合加工和处理能力、科研方法与手段以及科技创新能力。教师在科研时,运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过程是对经验、概念和实践领域不断思辩的过程。这种探索和思辩促使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尽管当前各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教师培训,提高学历,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实践技能。但加强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教科研能力、教科研行为,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教育效能,已成为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

2) 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传统教育体制下,计算机教师只强调和重视模仿,继承获取知识成果和积累信息的能力。而知识经济时代的现代教育,则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即强调培养学生关于系统地提出问题,并把问题集中起来,寻找最优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的是激励思考;除他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现成真理的人”。社会进步要求提高教师劳动的科技含量,要求教育工作者应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作为教师,真正实现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这样才能符合现代计算机教育的需要。事实上这也是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基本条件之一。

3) 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学术水平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技开发,是高职高专学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这就是说高职院校必须走教学、科研、产业化“ 三位一体”的发展道路。作为培养高技能应用性计算机类的高职院校,如何培养高技能计算机人才,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通过科研来进行探讨。通过基础理论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生产、建设实践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现在进入内涵发展阶段。诸如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训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示范性院校建设等问题 。然而这些改革每一项也离不开教师。我们要通过全面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来实现这种改革。只有当教师科研素质提高了,教学改革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这也是将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教师转化的必由之路。

4) 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的生命力来自于教育科研,教师的未来,都将与教育科研联系起来。教师既是一种职业,又是一种专业。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仅仅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行机制下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

3 影响高职计算机教师科研水平的因素

由于长期历史原因,高职院校继承了以前许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近10年来,全国广泛开展的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对此进行了大量改善,成效应该是显著的,尤其在学生培养方面,但是对教师的科研管理体系而言,这方面的改革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虽然也有部分教师在进行一些科研项目,但其科研层次和档次普遍偏低,特别是计算机类教师科研能力更差,科研水平更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科研意识薄弱,科研氛围不浓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培养对象不同、目标不同。几乎所有高职院校都是教学型的。科研意识淡薄。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70%以上的教师认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实用的工作技能,只要能把学生教好就可以了,而搞研究是高级职称教师的要做的事或者是为了评职称的需要才去做。真正希望通过科研提高教学能力与教学质量的仅占5%左右。有一些高职教师虽然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但他们觉得科研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高不可攀,畏难情绪比较大。认为这会浪费掉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势必会影响他们的教学工作,在他们看来,教学要比科研更重要。特别是在副教授层面上,高职院校副教授职称中的70%几乎都放弃了科研,因为正教授评审非常困难,副教授退休也不算没有面子,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一旦副教授评下来后,科研就没有太大的动力。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从事科研工作,离不开中国期刊网、万方等数据库,离不开必要的科研经费支持,离不开必要的实验条件,更离不开做科研的学术氛围,而这一切,在高职院校中是相当缺乏的。以安徽省为例,一般高职院校很少有开通中国期刊网、万方等数据库的;科研经费非常缺乏,校级课题一般立项不多,经费一般也就2000元左右,这点钱差不多只能支付版面费,至于调研、参加学术会议那只是到了中层干部后才能享受的特权,普通教师从事科研真是难上加难。至于科研氛围那就更不要说了。

所以在高职院校,客观上造成了这么一种现象,80%的教师、80%的时间不从事科研。即使从事科研的,大量的是低水平的重复。在这种学术氛围不够浓厚情况下,大多数教师没有科研压力,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不能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发展高职院校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部分教师还急功近利,为应付评职称而搞科研,一旦目的达到,这种肤浅的科研也就宣告结束。这种情况,计算机教师也不例外。

2) 教学任务繁重,缺乏必要的科研时间

高职教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专业门类众多,课程体系繁杂,一名教师往往担任不同科目、不同专业的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们身心疲惫,而计算机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要花更多的时间完成对知识的更新的积累。显然在这方面,计算机教师是没有多少精力花在科研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度,科研能力难以提高。

3) 缺乏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没有高素质的科研梯队来承担大项目,科研工作持续发展缺乏保障。目前,高职院校教师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教师独立承担课题。而且承担的课题大部分是一般项目或面上项目。相比于普通高校的教师,高职教师还缺乏一定的学术积累,掌握的教育科研的理论知识不够,教育科研的基本技能不够娴熟,还有一部分高职教师虽然有过项目经验,但项目选题不够成熟,掌握的学术动态以及学术信息缺乏广度与深度,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科研成果的影响力不大,难以运用于实际生产,社会认可度不高。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40岁以下的教师所占比例均超过70%,而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仅占20左右%。即使他们进行了一些科研工作,但在科研上认识上还存在明显的误区,认为搞科研就是发表几篇文章,无需调查研究,无需实验论证。对于适合高职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又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致使教师队伍的科研素质整体不高。科研骨干培养不够,高层次人才缺乏,特别是缺乏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搞科研的精英。

4) 信息渠道不畅,研究方向不明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科研信息渠道相对较少,大多只是与所在省、市的科研主管部门等建立了联系,被动地按他们的科研计划申报课题。在争取国家和省、部级科研纵向课题及经费支持方面还相对较弱。高职科研主要以技术应用与技术开发为主,特别像我们蚌埠地区,本身软件就不发达,教师要与企业进行开发项目的难度,相比发达地区的计算机教师,难度更大。再加上很少有教师进行社会实践、到企业一线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另外由于经费投人不足,教师外出培训或参加学术交流及获得科研信息的机会极少。而学术交流和参加科研开发活动对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科研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很少有教师能参加这些活动,往往都是各系主任才有这样的机会。这就阻碍了教师开阔眼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

5) 缺乏必要的机制与激励措施

高职院校一般比较重视教研,如规划教材、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的建设,对科研相对轻视。某些教师即使进行了一些科研活动,但其科研行为并非出于自愿,只是迫于压力才进行科研,如科研行为与职称评定相挂钩,一旦职称评定结束,教师的科研行为也就终止了,这种强制性、功利性科研既无质量可谈,也不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其实,在一些技能型相关的专业中,比如计算机各类专业中,其科研要求比其他专业显得尤其重要。科研除了直接效用以外,它还可以促使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很多間接作用。而现实情况是很多院校的任课教师和科研人员很少能获得科研经费支持,学院没有采取一定的机制和措施,让教师对进行科研产生动力和压力,更别说关注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了。

4 提升高职计算机教师科研实力的对策

鉴于对上述影响高职计算机教师科研能力发展因素的分析,提出以下对策:

1) 改善科研条件,创造科研氛围

为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建立一批科研实验室和一定数量的科研设施与设备,并设立专项科研经费,积极从各种渠道筹措科研经费,优先满足科研人员的需要。为教师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手段与工具。

学院还要提供科技信息平台。建立科研网络,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方面的科技信息,提供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同时要积极为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和转让牵线搭桥,为更好地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服务等提供各种便利。

学校还要加强科研环境的建设,创造有利于科研的宽松的心理环境,重视感情投资,通过一系列有效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

2) 强化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科研管理机制。设立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学院的科研管理、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评奖、科研信息公布等工作,建立健全科研考核、奖励和档案管理制度。

要建立和完善科研约束与激励机制。不仅要关注物质激励,还要重视精神激励,把科研的量化成果与教师的职称晋升、业务考评、学科评优、专业带头人的评定、科研成果的奖励、进修培训的机会、国际交流的参与等,都应与教师的科研能力挂钩。

3) 加强培训交流活动,组建科研团队

高职院校有关科研机构应组织开展专题科研培训,让教师了解科研的诸多程序,帮助高职教师解决在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如选题技巧、选题方法、研究方法、统计原理、问卷设计、资料收集和利用等问题,重点提高低学历、低职称教师的科研能力”。应鼓励教师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让他们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在大环境中开阔视野。在培训环节上,要走出去、请进来,既要发挥校内外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提供理论指导。另外,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一定的优惠政策引进高学历人才,如研究生、博士生,特别是博士生,他们有科研的经验,来学校后,既可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研究,也可根据学校的特色重新确立研究方向。另一方面,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派中青年教师到高校做访问学者,在高校耳濡目染导师的科研风范,能到得较快的成长。只有组建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发挥科研团队的指导作用,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4) 减少教学任务,加大科研力度

为保障教师能有精力从事科研开发工作,学院可以采取让这部分教师少带课或不带课,以促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出更好的成果,并将该成果及时的推广应用。

5 结束语

相信各高职院校在这些措施的实施下,高职计算机教师科研能力一定会迎来他们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何添锦.高职院校科研整体实力提高的几点思考[D].杭州: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06-12-08.

[2] 孟学英,黎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5(7):45-46.

[3] 郭健.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的理性思考[J].大学时代,2006(2).

[4] 谢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5] 宋嵘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策略探析[J].职教论坛.2009(11):23-26.

[6] 王永华.高职院校体育教师科研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24-25.

[7] 周静,乔开文.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5):116-117.

科研导师制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我国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不断加大,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科研经费管理体制上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本文章探讨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现状,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网络平台信息化和数据化的功能,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寻求“互联网+ ”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模式,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科研经费 管理 新模式

1 緒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通过将开放、平等、互动等网络特性在传统产业的运营,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整合,试图理清供求关系,通过改造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等内容,来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升效益,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给予科研人员更多的自主权,公布了一系列“松绑+激励”的政策措施。通过进一步推进简放政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中央层面进一步简政放权,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在科研项目资金、差旅会议、基本建设、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等方面的管理权限。为了激励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意见》重申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重点下放差旅会议管理权限。

1.1.2 “互联网+”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义

“互联网+”是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经济形态转变,提高社会经济实体活力。进入互联网时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改变,信息传播交流方式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而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管理的弱势之处,科研经费的管理已经受到社会公众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也亟待寻求新的转变,跟上时代的潮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互联网+”为转变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提供了一个大的网络平台,这是实现创新转变的一个契机。传统模式下,高校自上到下都采取单一的管理模式,缺乏组织活力。例如行政管理体制效率低下,人才流失严重,业务处理程序繁琐;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部分,但滞后的财务管理系统阻碍着高校科研创新的发展。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的改革不可避免。“互联网+”能够将社会生活中的信息数据集中处理反应并激发潜在的力量,使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推动社会发展。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互联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创新的基本思路是:以云计算、社会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相结合,提升我国高校管理水平,加快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本论文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学习总结相关理论、查阅相关资料数据的基础上,阐述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现状,揭示其特点和规律,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

“互联网+”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创新的研究方法是: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综述,了解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查询统计整理最新科研经费管理数据,制作图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试点部分高校,总结相关经验完善管理体系,再推广至国内各高校。

2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现状

2.1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产出现状

随着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的加快,国家也在不断地加大对科研经费的投入。近年来,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大幅度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16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共投入15676.7亿元,比2015年增加1506.9亿元,增长10.6%,增速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各类企业经费支出12144亿,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2260.2亿元,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072.2亿元。支出占比如图1。

高等院校在除了担任教书育人的职责外,还有项重大的使命就是搞科研。其中最顶尖的高校群体担任着很大的科研任务,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通过查阅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相关数据,这些顶尖的科研高校的科研经费如图2。

高校的创新能力建设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基础研究和原始性创新也实现了新的突破。在暗物质、干细胞、量子通讯、超级计算机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这些顶尖的科研高校的科创成果如表1所示。

高等学校作为科研队伍的主力军,在我国科技创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科研项目和科研任务,国家科技部创新发展司司长许倞表示,普通高校现如今在国家政策的引领推动下,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快速提高。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十分重要的,科研投入的规模越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就越高,这样的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就直线提升,从而提升国家战略性的科学性长效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中大多数属于研究性大学,这种天然性的竞争优势,激发了高校教授、教师投身于科学研究的热情。

2.2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科研经费,又主要分为横向科研经费和纵向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是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来源和保障。国内高校的横向经费多来自与企业的合作,资金打入学校基本账户;纵向经费多来自向上级的申请,来自国家财政支出,资金是经由各部位机构划拨到学校的零余额账户或基本账户,然后项目组通过借款、报销等方式从学校取得资金。

《意见》出台之后,按照科研活动规律和财政预算管理要求,完善高校管理政策,优化高校管理流程,改进高校管理方式,适应高校科研活动实际需要。进一步简放政权,管理权限进一步加大,科研项目资金,“让打酱油的钱可以买醋”;差旅会议,据实报销,制定差旅费管理办法,合理确定科研人员的交通工具等级和住宿标准;基本建设项目,简化审批手续,利用自有资金不申请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自主决策,报主管部门备案;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方面,简化政府项目审批流程,落实进口仪器免税政策。

3 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科技界屡屡爆发丑闻,类似科研经费“出差开会”被侵占、挪用等问题一再曝光,直观的说明本质的漏洞发生在现行的科研体制尤其是科研经费的管理上。传统模式下的科研经费管理因为结构落后,而且存在着很多的限制,在使用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不规范行为。

(1)科研经费管理中的“贪”。就跟企业公司国家机关里一样,会有科研人员挪用或以各种手段“贪”一点。按照之前的国家规定,老师在80万的自然基金中,不能获得一分钱收入,而且大量实验科研开支不能在项目中列支,按照国家规定没法报销,故而虚报开支以冲账的现象屡见不鲜。还有,因为年终决算不满就罚钱的规定,就出现了各大高校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

(2)科研经费结构不合理,科研人员工资比例太低。科研经费管理时往往会忽视科研人员的人力成本、智力成本。以自然基金为例,劳务费比例为15%,而美国的大学,这一比例达到40~60%甚至更多。这一部分费用可以用来之支付博士生津贴,博士后工资,以及老师几个月的工资。由于不合理的经费使用制度,也导致了经费使用失当大范围的发生。

(3)科研经费的不同学科间的分配不均。一些管理类、应用类的学科,相对于重要的基础学科就更容易在社会上找到项目,收入很高。但基础学科基本上全靠国家经费支持,没有得到应有的政策倾斜,有的仅仅是够用,有的需要科研人员自己贴钱,就导致了经费紧张。

(4)科研经费管理中,重立项轻结题、重论文轻技术是长久以来的诟病。拿到项目后实在没出成果,结题时就交几篇论文糊弄了事,可是学术研究失败是常有的事,科研之路是漫长的。研究人员如果自身操守并不足,就容易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

(5)科研经费过于集中存在垄断。在许多高端的高校和研究所,对于上层的一些老师,他们许多时候经费是花不完的,所以他们总是在开题时想着抢钱,结题时想着花钱。如果去上海的一线高校,甚至北京二三线高校,可以对比看看那些学校实验室之大之全、设备利用率之低。这是我国科研经费过于集中造成的,对于不是那么知名的高校和老师在职业上是一种压制。

4 创新性研究

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一定要适应科研经费开支的客觀规律并且得承认科研经费开支的不确定性。如果监管和审计制度阻碍了科研的进行,甚至导致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混乱,那我们就要试图调整科研经费的管理和审计制度。监管和审计制度要尽可能的不妨碍科学研究的进展,或尽量减少对科学研究进展的阻碍。随着《意见》出台之后,坚持放、管、服、落实。政府层面放大了管理权限,对于高校层面来说,创新的管理和服务将显得至关重要。“互联网+”环境下的科研经费管理创新能更好地服务支持科研项目,那科研人员能够解放出来一心科研,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必当还要更上一层楼。

4.1 建立科研资源信息整理系统

(1)改革人才选拔机制。利用云技术将科研人员、科研人员负责的科研项目、对应科研项目所需经费、科研项目成果以及贡献度等进行整合,我们要对相应的科研人员进行综合能力评估和量化考核,让优质的资源向真正优秀有能力的人才倾斜,打破学术界不合理的垄断,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果。

(2)健全财务助理的制度。利用互联网制定适合科研项目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财务人员的标准,选拔具备科创知识的财务人员,在预算调剂、经费支出、财务决算和评估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服务。

(3)改善科研评价机制。科研评价的核心应是科研成果,而不是获得项目支持。减小获得项目支持在科研评价中的比例,科研项目支持只是获取科研成果的途径而已。

4.2 利用互联网进行科研信息整合

(1)通过仪器设备登记模块,要求课题承担单位录入以往科研仪器设备,建立健全科研仪器设备信息库。然后运用物联网技术平台,了解科研仪器设备工作状态,并通过建立科研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实现科研仪器设备在全国范围或区域范围内共享。

(2)利用互联网与各大数据库合作,进行导流,搭建学术界自己的数据库。可查询到此前可曾有哪位教授研究过相似课题,提高科研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浪费、经费浪费。数据库能够知晓哪个教授在负责哪个项目,高校层面也可以随时关注着信息的更新。为广大的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良性的竞争能促使科研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4.3 利用互联网改善科研人员的待遇

切实提高科研人员的人工费比例,使得科研人员没必要从科研经费中牟利。加强有关科研经费的政策、文件的宣传力度,提高科研人员对科研经费管理的认识。进一步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对高校的科研经费全面进行预算管理。进一步强化对财政性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以人为本,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科研人员参与社会多争取横向科研经费,以促进高校的科研活动又好又快地发展。

4.4 利用互联网改革绩效奖惩体制

鼓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合理依规地给予相应的报酬。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被证实的科研成果和可以实际转化的科研成果,应当提升奖励比例,而验收评估中发现有问题的项目应当记入“黑名单”。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奖惩情况登記在案,加大惩罚力度,纠正科研界存在的不正之风。

5 研讨应用去向

互联网发展迅猛,在高校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互联网+”的概念逐渐深入到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宣传中。互联网因其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等特点,使得高校管理信息公开化、参与管理主体多元化,传统的行政化管理思维被打破。从互联网研究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建立健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以实际产生的结果为依据对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再进行调整。在管理体系完善及管理经验丰富后,应用在国内各高校,并从政府、社会、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认可程度对高校管理结构的调整进行比较和评价,进一步完善高校管理模式。

【基金项目】:南京工业大学自选课题(高等教育发展专项),项目编号:HED2016014

参考文献

[1] 陶元磊,韦法云.“放管服”下的高校科研经费风险管控——从管理会计视角出发[J].教育财会研究,2017(2).

[2] 陈晓芳.“互联网+”科研资源管理创新[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6(5).

[3] 杨维荣.大数据时代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4).

[4] 王杰敏.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17).

[5] 赵琳,陈志斌,刘岚,李雪萌.高校科研经费精细化管理[J].财会通讯,2015(17).

科研导师制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下降给中职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采取人性化管理方式是现代教育管理理念中一个大趋势。因此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切合中职管理的实际,但导师的数量、质量和工作积极性在实际工作中影响了制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德育导师制 中职学校 学生素质

近年来,随着独生子女比率的扩大以及高校不断扩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初中优秀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而这些平日在家娇生惯养的学生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自我约束力和自理能力等各方面都越来越差。中小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导致了学生素质的两极分化情况越来越明显,许多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没有得到有效引导纠正,在中职入学后不良行为的相互影响使得学生违纪行为放大。这种变化给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增强了紧迫感。

与此同时,中职生大多初次远离家人的约束,父母管较少了,自由活动的时间多了,接触社会多了,这就导致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并且将这种影响从社会上带入到教室中。班主任在做德育工作时往往渠道单一、方法机械,德育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班会、晨会的各类规章制度的灌输,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甚至会扼杀学生的个性。此外,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听到任课教师跟班主任抱怨,“上课纪律不好”、“学生不爱学习”等。这一切都导致学校德育工作的时效性很差,因此在中职学校中实施德育导师制就更加迫切和必要。

所谓德育导师制,是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育人模式,是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德育导师的任务是: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困惑。他们是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学习上的辅导员、生活上的指导员、心理上的疏导者。

导师制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学生的导师,不仅有效弥补了班主任难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缺陷,也顺应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教师的教育工作更有针对性。将班主任身上的重担合理分解给德育导师,大家一起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负责班级德育和智育工作,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学校的教育管理。德育导师通过结对子交朋友的方式亲近学生,充分关注学习有障碍、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可以通过私下的学法指导、谈心活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一方面保证了学生在公共场合下的“面子”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与班主任、家长一起配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职德育工作的难度,但是通过实践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种制度的实施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导师的上课任务重,时间紧,不能保证充分的时间与结对学生交流

班主任将部分德育工作分解给任课教师,这缓解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但同时这种负担也转嫁给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很有可能无法保证充分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沟通。在实行导师制之前,任课教师虽然只负责上课,但大部分优秀教师的课程都较多,压力已经很大,这些教师已经将有限的时间用于从事课程研究,并不断深入到社会、企业中,不断吸取新的经验并将之运用到教学中去。当教师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与学生交流时,势必会影响到教师对自身知识结构及能力的更新,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课程多,活动多,也无法保证充分的时间与导师交流沟通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中职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实践课都越来越多,为能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还有足够的实习时间,学生的课余时间已经压缩到最低的程度。与此同时,为丰富中职学生的生活,学校内的各类社团活动也慢慢多了起来,学校及上级部门也会不断举办各类活动、比赛以增强学生的能力,为了搞好这些活动,学生要利用更多的时间来准备、训练。这也导致很多时候学生很难挤出充分的时间与导师深入沟通交流。

三、导师数量严重不足,素质也参差不齐

中职教师往往同时给多个班级上课,即使每个班级只选一个学生,最终也有可能导致结对学生数量超出其实际能接受数量。在现有情况下,为缓解导师的工作压力,大部分导师只能从所教的全部班级中选择2~3个学生,最终结果是任何一个班级都缺少大量的导师。由于没有足够的德育导师,为了更好的发挥德育导师制的作用,我们在工作中往往人为选择出班级中所谓的“问题学生”供给导师,这就对导师的能力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应该说,大部分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时都能胜任工作,而且也能胜任德育导师的工作。但实践表明并非所有任课教师都适合做德育工作,有的任课教师有德育工作经验,有的教师没有任何德育经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个别教师自身还存在某些问题,无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因此并非所有导师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正面的,因此学校在选择德育导师的时候也要谨慎操作,并且要对导师进行岗前培训及工作引导,尽快提高导师的工作能力。

四、评价制度不完善,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很难调动

由于学生实际困难不同,导师的工作难度也不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很难从客观上对导师的工作做出适当的评价。此外,班主任有班主任津贴,在晋升职称时也都有一定的优势,而德育导师在工作时往往是“义务劳动”,而且在做的不好的时候还要受到一些负面的评价,部分教师不免产生了“为他人做嫁衣”的感觉。这导致导师在选择学生时,往往会选择那些问题不是很严重甚至是表现较好的学生,这样工作难度低了,工作成果也比较容易体现出来。这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推倒了德育导师制的存在意义,因此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并且在“评先选优”、职称晋升时也要对优秀的导师进行适当的倾斜,从而更好的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但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决定了,在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压力要远远高于其他各类学校。中职生正好介于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学生自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但其实他往往很难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此外他们在身份上介于学生与职工之间,这种临界变化的心理压力对中职学生的影响是远远超出了其他同年龄段学生,这也就导致中职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更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由于社会和家庭上还没有真正形成对技术工人、产业工人的正确认识,很多学生在入校后更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问题。因此,加强导师一对一的行为辅导、习惯辅导、心理辅导就变得尤为重要,如何缓解导师数量、时间与学生数量、时间的矛盾,如何提高导师的工作能力和积极性,更好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服务,也就成为现阶段我们的工作难点和重点,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避免“德育导师制”成为形式主义,使中国的职业教育更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研导师制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医学检验发展迅速,在看到进步和发展的同时,认真研究我国医学检验的现状,并采取有效对策,推动我国医学检验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医学检验;现状;对策

新中国建立伊始,我国便大力发展医疗事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为以来事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但是,在看到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我国医学检验的现状,并采取有效对策,推动我国医学检验进一步发展。

一、我国医学检验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医学检验工作人员素质和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大力发展医疗事业,为医学、科技和现代制造业发展迅猛。尤其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后,我国医学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相对完善的医学导师制度不仅带来了更多的高学历医学人才,更能够在具体实践中强化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技能。我国的医学专业人才从专科到本科再到研究生、博士,已经相当成熟,尤其是医学院办学与医疗事业合办,坐诊医生与研究生培养相结合,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更加科学合理。我国的医学人才越来越丰富,质量越来高,尤其是我国的三甲医院,基本上实现了医学人员的本科化学历水平,人员结构大为优化,人员素质显著提升。

(二)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体系日臻完善

医学检验需要科学性,不能出现丝毫的马虎,需要有先进的医疗检验设备和医学人才,更需要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检验科学、准确,不出现任何差错。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疗机构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管理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后发优势明显,且我国在大力推动医疗管理改革,尤其是我国充分重视健康至上和生命重于泰山的医疗管理理念,充分重视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管理,一些先进医疗机构已经形成了非常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在不断推行的“循证医学模式”和“转化医学模式”背景下,检验医学业已进入了全程检验医学阶段。对医学检验的过程分析前、中、后都有质控,能够有效保障医学检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尤其是正在积极推动检验结果的的互认制度,不仅能够为患者节约更多的成本,更能提高医护的效率。

(三)检验医学理论体系不完整,资源结构不合理

医学检验涉及面非常广,不仅有直接的基础医学、医学物理学,还有与之相关的分子生物学、化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综合性非常强,需要建立起非常系统完善的理论发展体系。但是,我国的检验医学至今还没有真正建立,且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我国卫生资源分配和分布不合理,很多的先进医疗检测设备都分配给了大型医院,国家为之投入了更多的人力、财力。大中型医院能够采购各种先进的医学检验设备,能够招收到非常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且这些重要的资源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主要是因为机构设置重复问题突出,臃肿的人员队伍又分散地分布在不同的检验科室里。不少实验室缺乏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规划,不能根据安全防护要求进行维护和造作。而与之相对的是一些乡镇医院实验室检验条件非常简陋,不能及时添置和更新相应的仪器设备,且人才分布和医学检验试验分布因为城市医院的布局不合理。

二、推动我国医学检验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医学产业融合

医学检验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医院和产业机构的合作,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素养,确保医学检验设备更符合医院检验实际需求,医学院结合医疗机构工作实际和医疗设备研发实际,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医学院设计独立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科,成立独立的学院,根据现代医学检测发展需要,培养综合性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临床医院和检验中心根据岗位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与大型医疗检验设备企业做好深度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优秀的临床专业医学检验人才。

(二)进一步促进资源均衡发展和共享

在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医学检验资源的均衡发展,一方面是为更多的乡镇医院和设备条件相对落后的医疗机构添置医学检验设备,分配更多的优质检验人才。另一方面,做好各种资源的共享共建工作,优质医疗机构做好各种资源共享和帮扶,为下一级医疗机构捐献多余的设备,提供相应的人才培养服务。另外,努力探索区域性医疗检验中心,成立更加开放的跨医院乃至夸区域医学检测中心,建立医学检验信息网,确保所有参与病号诊治的医院都能通过网络共享检验信息。

(三)紧跟医学检测发展前沿

医学检测需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把握好行业发展趋势,紧跟医学检验发展前沿,以转化医学模式为参照,建立起基础研究工作者与了解病人需求的医生之间的有效联系,消除基础医学、林庄医学和药学研发间的各种壁垒,实现前期诊断和预后的全方位检验,实施信息化跟踪管理。以循证医学模式为参照,做好全面质量监控,更加有效的服务临床治疗诊断。

总之,随着我国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医学检验也突飞猛进,尤其是最近几年,国家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我国不断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各种先进的检验仪器研发并投放到医院,基于现代科技发展的自动化监测设备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国的医疗检测水平不断提升。在看到进步的同时,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拿出有效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戴随.医学检验人员素质培养诌议[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06)

[2] 陈斌,盧中心.医学检验结果互认的实施现状分析[J].医学与社会. 2013(06)

科研导师制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对近年来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状况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的运用模式以及实施当中出现的问题;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对本科生的培养、学分制的完善等各方面都是有现实意义的,但是如何能够恰如其分的实施好本科生导师制,还是需要社会各界学者长期的共同研讨和努力。

关键词: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学分制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而我国关注本科生导师制还得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浙江大学开创了大学生导师制的先河。随后国内其它高校开始纷纷效仿。新中国成立后,导师制只用于研究生教育,但近几年来,本科生导师制又变成各大高校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于2002年分别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

一、我国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缘由

本科生导师制能够在我国再次兴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素质教育理念的确立,使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了广泛的理论准备[1]。20世纪90年代,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当时,针对高校过分注重专业教育的情况,素质教育呼之欲出。可素质教育并不是以一种教育代替另一种教育,也不是以素质教育取代专业教育。因此,如何找到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结合点,如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这是许多高校所正在努力的,这也是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所在。当时,我国以素质教育为目的,探讨和研究了一系列国外导师制的成功所在以及导师制对我国高校的教育意义。

2、完全学分制的推广,使本科生导师制的制度化有了相应的制度支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完全学分制的推广使得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有了可靠的支撑。学分制是以规定学生要修满多少学分才能毕业以及按学分的多少来算学生的学习量的一种制度。学分制的实施,突出了高校学生的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个性化增强;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课程和指导方式,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不同个性需要,有利于培养有特色的人才。二是灵活性;学分制是有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有了充分的选择权,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由选课,自己安排学习计划[2]。但随着学分制的实施,出现了一系列有待研究的问题,例如:学生的自主性及自由活动空间的增加,就必须要求学校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充分体现“导学”的作用。如何使学生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和要求,如何选择学习的课程,如何制定大学期间乃至人生的发展规划,这些都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这迫切需教师的指导,导师制的价值更加重大。

3、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前提保障。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有限的教师资源与相对无限的学生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3]批量式的输出与输入的教学方式完全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多样性的选择以及学生个性化的差异性。

4、教书育人相结合的纽带。多年来,高等学校在对学生的培养制度上,大体分为教学和学生教育与管理两大块,由专业教师负责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由专职辅导员负责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我们一直以来都强调教师负有教书育人的责任,希望寓育人于课堂之中,寓教育于教学之中,但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的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出现了教学与学生教育管理相脱节的现象[4]。这是长期以来制约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5、传统的辅导员制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管理的需要。近年来,高校扩招使得高校在校生成倍增加,这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考验。随着高校生人数的增多,课堂上学生人数也急剧增多,老师和学生的接触也就越来越少,学生的基础与个性差异也越来越大,传统的班主任制及辅导员制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学里的学生需求,为了教书育人相结合,实施导师制势在必行。

6、对大一新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重要意义。事实上,从高中进入大学的时期,学生的整个学习思维方式与大学不相适应,必须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时大学有必要指定导师去帮助引导他们,使他们在升入大学后的四年中能够顺利成。从这一角度出发, 大学生本科施行导师制比研究生施行导师制更为重要,因为大学四年正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科研能力、身心素质等方面趋于成熟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如果能得到有经验的导师正确的指导,那将终身受益,对日后的成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面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面临的就业及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指导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不能单从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好坏,要树立全面的新人才教育观;应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社会实践能力等方面纳入学生的培养计划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科生导师制应运而生。

二、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类型与实施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实行班级制及辅导员制的同时,学校组织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大批教学科研骨干老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的指导老师。通过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实践、科研水平、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给予指导[5]。

1、我国现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概括起来,我国目前导师制的模式多样,如按学习时段分类,有高年级导师制和低年级导师制;如按导师工作范围分类,则有科研导师、课程导师、生活导师、思想教育导师、优秀学生导师等;车承红提出导师在大一大二阶段为学生提供关于生活、思想方面上的指导,而到了大三阶段,学生可以再次选择与自身学习研究等相关的导师作为下个阶段的学习指导[6]。而戴雪梅从学生、导师、教学、激励考核等方面阐述了导师制的模式[7]。曹十芙也归纳出下面五种类型: (1)全程本科生导师制(2)高年级导师制(3)低年级导师制(4)英才导师制(5)学生宿舍导师制[8]。

笔者认为分阶段实施“双向选择”的导师制比较适合大一的新生,因为大学生刚刚走入大学校园,心智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加上新环境的影响,急需一名导师在生活、学习上给学生指明方向,引导学生融入到大学的学习生活当中。然而学生到了高年级,早已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他们应该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实践的学习上,这个时期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有再次选择导师的机会;这样的师生互选就多了更多的可操作性;而最终选择哪种合适的导师制类型还是要根据各高校的办学特点,充分考虑老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制定出最适合自己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度。

2、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实施状况可以从以下就方面进行分析[9-10]:

(1)导师的任聘资格。不是所有老师都能成为本科生的导师,这与本科生导师制的定位有关;如果高校仅把本科生导师定位于辅助辅导员及班主任工作的人员,那么一般大学的行政人员就可以担任本科生的导师;如果把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及科研活动的指导作为导师的主要职责,那么本科生导师必须是专业的教师。这样的导师不仅学术造诣要深厚;在自己专业领域要有所特长,而且能给学生带来实实在在的指导,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其次,思想作风好,能为人师表,愿意承担导师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本科生的导师的对待学生的责任心和态度,因为对本科生的辅导,导师需要花更多额外的精力和时间,加上导师自身有许多科研任务及教学计划,有时会无暇顾及,所以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责任尤为重要。

(2)““双向选择”与“组织安排”相结合。由导师向院系申报计划,包括科研方向、课题内容和所需学生的具体要求等,然后由学生根据个人志愿、兴趣爱好、特长和专业基础选择导师,未能通过“双向选择”达成意向的导师或学生由组织上统一协调和安排。

(3)沟通与交流。本科生导师与学生间要建立定期联系的制度,其中,面对面的交流与辅导是必备环节。导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全面掌握被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业、兴趣、特长以及心理等情况,以便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4)导师指导选课。在学分制条件下,为了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特长、专业以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了解培养计划,选择专业方向,制定选课计划,安排学习进程,并具体指导学生选课。

(5)倡导学生参与科研。导师指导学生参加课题研究,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和科研素质训练。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有关科研实践活动,并完成有关科研报告或小论文。

三、目前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本科生导师制作为一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萌芽阶段,目前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各高校都是依据各校的特点制定符合该高校的人才培养制度,可以这么说,目前在各类高校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这种人才培养模式还只是在探索阶段,并非制度层面上的。由于它缺乏制度的约束性,所以在实施方面会有较大的随意性,因而往往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有些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只是流于形式,为了适应当下教育实践的趋势,其实高校本身还不具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能力。

1、导师资源不足,师生比例比过低。对于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合理的人数应该是一名导师带15名学生左右,但是由于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导师的队伍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学生多,导师少。目前一名导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过多,使得有的学校的导师制度名存实亡。

2、部分导师身兼数职,难有时间精力顾及本科生的指导。由于导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科研项目的研究,加上对研究生的指导任务,因此,让导师在工作之外再担任指导本科生的任务,工作量确实很大;同时,有些导师自身不重视对本科生的培养和指导工作,这种导师制对本科生来说也形同虚设。

3、缺乏监督制度和激励机制。目前各大高校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上有制度的规定,但真正落实的情况却有待相关部门进一步监督和考察;许多高校导师制只是流于形式;另一方面,已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导师的义务劳动成分更多些,这不利于调动导师的积极行,也就不利于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展开。导师的教书育人地位在目前的学校工作体制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反映和切实保证。表面上学校重视,但实际操作中院系责权不清,党团组织、学工系统与导师缺乏联系,对导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没有及时、恰当的指导、考核和评定,导致导师对本科生导师制缺乏热心[11]。

4、学校及教师思想管理观念上的误区。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高校领导对学分制的实质、特点、利弊等认识不清,更不能科学地制定出本科导师制方案,从而造成各学院对本科生导师不重视。另外相当一部分教师不能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一些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生自身的事,学的好坏与己无关,作为教师只要该上的课上好就行,把教书和指导学生,教书和育人,人为地割裂开来。

除了以上几点外,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还有两点问题:一是尽管各高校都提出“双向选择”师生互选的办法;但学生对导师的了解仍不够全面,所以选择导师的自由度会比较少,这对学生的积极性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日常交流没有必要的规范制度,这样不能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指导。

四、结束语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校对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和思考,使得各大高校开始反思如何提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和解决目前高校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高校也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有些高校也走出了独具特色的道路,提出了一些导师制实施模式,可以这么说,牛津大学的传统的本科生导师制使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希望,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地方大学,许多高校都跃跃欲试,虽然有些高校取得了良好的成果,但是大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情况还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掘牛津大学导师制的实质;目前的研究和实践也存在着值得重视的许多误区: 片面套用外国或其他高校的成果,忽视本校的实际情况; 对本科生导师制的考核办法、激励机制研究得较为深入,但对其监督和评价体系却很少涉足等。从历史上看,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应该是牛津大学导师制实施的哲学基础,苏格拉底的教学方式是培养具有独立思想意识,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的公民,而这个教学思想和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理念也是一脉相承的。但是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只是从表层把牛津大学的导师制移植过来了,本科生导师制中国化不是简单对制度进行一些修改就可以变成我国固有的本科生导师制,我们必须发现其深层次的内涵和实质性问题,并结合我国高校的现状和特点制定适合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

综上所述,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我国各大高校还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还有很多路要走,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不能照搬牛津大学导师制的模式,必须了解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再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解决上述的问题,各个击破,这样本科生导师制才能真正在我国高校发挥实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应 飚.导师制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宁波大学学报,2000,(5).

[2] 严 燕,耿华萍.论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制度的建立[J].河南师范大学报,2003,(6).

[3] 张金萍,周游.成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几个关键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8).

[4] 靖国安.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制度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5,(5).

[5] 王建武.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2008 (1).

[6] 车承红.谈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J].药学教育,2004,(3).

[7] 戴雪梅.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J].经济师,2004,(4).

[8] 曹十芙.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高校农业教育,2006,(3).

[9] 费英勒.本科生导师制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10] 陈高扬.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21).

[11] 罗国基.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8,(4).

科研导师制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一种制度创新,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国有很多地方高校也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但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结合地方高校发展的特点,分析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探索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有效实行的路径。

关键词: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有效性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起源

在外国教育史上,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英国,由曾任温切斯特主教和英格兰大法官的威廉·威克姆(William Wykeham)首创,牛津大学的新学院首推。[1]在我国,北京大学在1910年后最早试行美国模式的学分制。新中国成立后,大学生学分制和导师制被学年制取代,导师制只用于研究生教育。[2]近几年来,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知名高校已开始在本科生教育中实行导师制。应该说,无论外国史上的本科生导师制,还是现行国内重点高校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对地方高校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行的背景和内涵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具有其客观的必然性。一方面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到大众化教育以来,地方高校生源的质量较以往有明显下降,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生活自律性亟待提高;另一方面随着学分制的普遍推行,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但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教师的指导。同时随着学分制的普遍实行,又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模式和宿舍模式,使得以学生班级、宿舍为载体的教育管理的功能趋于弱化,学生的集体观念、交往能力、互助意识等有所降低。再有,部分地方高校为了提高自己的排名,而在科研政策上做出重大调整,加重科研的投入力度,这把教师精力全部导向名利双收的科研,出现了教师在教学上投入精力少,与学生缺乏课堂交流,师生关系淡漠,教授不愿为本科生上课等,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引导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开展心理疏导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在这种背景下,地方高校把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作为教育教学制度的补偿和完善,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普遍受到了高校的重视和学生的欢迎。因此,针对上述背景,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应该是既不同西方文化背景下教育的本科生导师制,也有别于国内重点高校实行的本科生导师制,更不是本科毕业设计的导师制或研究生的导师制,而是一种个性化指导、综合性教育的人才培养制度。

三、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本科生导师制起步比较晚,也没有完全铺开,仍是个新生事物,仍处于试点或试验的探索阶段,在学术界与教育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现行本科生导师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目前实行的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导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导师的责任心不强;导师制模式不符合实际;缺乏配套的保障激励机制。

四、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有效实行探索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就是为了应对学校的规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降低之间的矛盾。如高校扩招导致师生比过大,造成师资不足、资源短缺,不能很好地实行因材施教;多校区办学导致师生接触交流少,不能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给予全方面指导;学校新的科研政策导致教师科研压力大,甚至追名逐利、不愿意为本科生上课等等。因此,有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克服现有导师制中存在的问题,是解决这些矛盾的重要途径。

1.科学合理的定位是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有效实行的前提。对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科学合理的定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科生导师制在学校总体工作中的位置定位。很多学者都认为,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是对教学工作的补充,是对教育管理工作的完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在学校总体工作中应该和教学质量管理一样,作为常规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二是导师的职责定位。根据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提出的背景和实行的目的,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工作应是教学上的补充,管理上的延伸,生活化的教育和个性化的培养。因此,导师的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疏导和职业指导等。三是导师与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关系定位。导师和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关系,从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上来说,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其关系定位应是密切联系、相互合作。而从具体工作的性质和工作的对象上来说,又具有相对差异性,其关系定位应具有相对独立性、互不干涉。因此,导师与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的关系定位应是既相互联系、互相补充,又是相对独立、互不干涉。

2.选择合适的导师制模式是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有效实行的根本。在合理定位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前提下,还要选择适合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现状的导师制模式,这也是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有效实行的根本。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认为,选择多元化本科生导师制模式更适合地方高校。即,新生全员导师制、“问题学生”导师制和“英才团队”导师制。新生全员导师制,就是对刚入学的大学一年级新生,每人都配有导师,导师可以代3到5名学生。导师的职责帮助新生尽快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明确奋斗目标,做好大学四年规划和人生规划,避免学生从中学到大学这一断乳期过长,出现迷茫或彷徨。应该说新生全员导师制经过一年的指导,绝大部分学生能够了解大学生活,明确学习任务,知晓努力方向。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律意识差、心理情绪波动大等,导致补考挂科、违规违纪、抑郁孤独等,这就需要给予进一步的关心和指导。因此,到了高年级后就需要实行“问题学生”导师制。这种导师制要求一对一帮扶,每名导师只指导一名“问题学生”,从而保证导师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更具有针对性地指导好学生。

3.注重导师的选拔、任用和培养是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有效实行的关键。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的性质就是“导”,即导师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和辅导,这就说明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开展的好坏,决定于导师队伍质量的好坏。在目前地方高校现有的教师队伍状况下,如何更好地做好导师的选拔、任用和培养,这是保证导师队伍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所在。首先应做好导师的选拔。导师的选拔应注重三个原则。一是选拔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教师。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深的研究领域、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对学生的专业指导、生活辅导等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二是选拔党政管理干部。他们具有科学的管理理论、成功的实践经验,对于加强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具有巨大的说服力。三是选拔责任心强、乐于为学生服务的年轻教师和辅导员。他们充满朝气、精力旺盛、年富力强,他们和学生心理相近,容易和学生沟通,能了解学生实际需求,师生之间有巨大的亲和力。其次应大胆地使用。在导师制工作过程中,除了要求导师按规定的指导内容、主要的时间集点和常用的指导方法外,还应积极鼓励导师大胆创新,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坚持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坚持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相结合,能够结合指导对象的特点,灵活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不断提高工作效果。当然,术业有专攻,不同的导师对学生的综合诉求指导,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明显的不足,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导师的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指导能力。

4.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有效实行的保证。目前,一些地方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的考评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首先应有明确的目标责任。也就是对于不同的导师制类型和不同的指导对象,对导师都应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考核的依据就是检查任务完成的情况和要求执行的情况。其次要有严格的过程管理。目标考核可能重在开始和结果,这样的设置有可能掩盖了过程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因此,还需要加强过程的监管,这样能够保证导师指导的延续性,而避免出现为了完成任务而突击指导或集中指导等。另外,在考核方式上还应该坚持多样化、全方位。要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坚持目标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坚持集中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坚持领导考核、同行考核和学生考核相结合,这样既能避免不重视考核,也能防止考核过细过死,从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有效的激励能使导师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指导的有效性得到持续的发挥。因此,在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工作中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首先,学校应高度重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要把导师制工作放在党委的议事日程上,把它看做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要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做好导师制工作的顶层设计。其次,要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学校应将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看做是教师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师工作业绩同教师劳动报酬、评优、奖励以及职称晋升挂钩,以此来吸引广大优秀教师来担任本科生导师工作,并愿意积极地投身其中。

总之,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几年的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实践结果表明它对提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进一步的解决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昀.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对我国本科生教育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4).

[2]刘月秀.谭仕林,徐正春.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8).

上一篇:会计法律责任风险探析论文范文下一篇:领导班子和谐哲学思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