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民族文化论文范文

2023-09-23

草原民族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代中国各级政府的重要文化政策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角色与取向存在一定问题,如偏重于依赖政府,着眼于商业化的开发与利用,对其背后的文化与社会网络缺乏足够的认识与尊重,因此,为了更好了解这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文化现象,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统技艺传承方式的“情境化”理解,可以引发技术与技艺教育的新认识,从这个新认识发展一种另外一种职业教育方法论,丰富职业教育的方法论,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考虑职业教育的未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职业教育方法论;传统文化

作者简介:[英]龙迈康(Michael Long),男,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系,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孔子新汉学计划”中央民族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人类学。

中国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中国的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新疆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一不深深地吸引着我。古老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并且在之后的集体学习中,多次谈到了要弘扬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加入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中,笔者作为一个外国学生来华了解、学习中国文化,并期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文化传播者,向世界弘扬和传播辉煌璀璨的中华文明,以一个国际友人的身份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在当地作者亲眼见证了从自治区到自治州/县的各级政府,就如何主动抢救这一特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做的全方位努力。这类自上而下的努力值得在世界范围内赞扬和宣传,因为,这种从上而下的方式保护和继续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有了政府层面的支持,使得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掘传承人等工作得以顺利展开,各种本地文化也得以保存并延续下去。在这个中,作者能强烈地感受到当地政府对“讲好中国故事”及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热烈期望,希望能用英语帮助当地人民把这个中国故事讲出去。

在新疆特殊历史、多元文化和社会迅速变化的大环境下,作者认为,在很多方面,如果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不少传统文化都将会消失。虽然有上述这种情况,人们很容易就能发现,中国的特殊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和西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有所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胜过一个,因为,每一种文化的特性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但无论如何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本文特别提到中国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如何能促进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复议和复审的。作者认为,中国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系统在某一层面能校正乃至发展成一种对职业教育的新的认识。在党中央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作已经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我们不能指望政府对此全权负责,同时,学术界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项重要的工作中去。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中国早就有类似的非遗保护理念,但它却没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国于2001年定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其目的是为了建立世界范围内的非遗保护体系来支持、保护和传承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自此,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2003年,文化部、财政部会同国家民委、中国文联,啟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2004年,中国正式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建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普查工作,审核的501个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公示,而这500多个项目也为中国今后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提供了后备资源。而且,2013年,为了促进和发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部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简称“非遗协会”。

虽然2001年之前,‘非遗‘这个词不存在于中国社会话语中,但中国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工作却有着长久的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已经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和农业社会的民间音乐、民间故事等文化现象能作为有效的意识形态传播,因此,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员干部开始收集并使用这些资源组织全面抗日战线。新中国建国后,政府更加重视民间文化的发展与运用,一直到60年代中期,政府通过各种方法使得优秀的民间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传承保护。但到1966年,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不得不停止此项工作。与之相反的是,民间艺术、技术、科学和历史开始受到破坏,所以民间知识开始逐渐流失,地方的知识分子、老年人等也几乎没有办法把传统知识传承下来。

20世纪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政府开始全面整顿之前的混乱局面,决定花大量的时间、资源把已破坏的文化环境进行发掘保护。目前,非遗保护、传承、传播已经成为国家核心文化政策,并且国家领导者多次提到优秀民间文化对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中国各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中国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平均年收入的提高已经开始允许少数民族消费自己本民族传统文化。另外,非物质文化保护中一个非常相悖的实践是:“非物质文化”经常被“物质化”。由于上述情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就业机会肯定会有吸引力。但由于中国的国情,再加上中国对‘非遗’有着特殊经验,世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很不一样。在国外,非遗保护源于Grassroots(草根)。这就是说,非遗保护来自于民间自觉的保护意识,而且通过政策和IGO/NGO的支持下,自己来保护,发展、传承,传播他们认为很珍贵且正在消失的古老文明和文化遗产。

但是在中国,这个理念刚好相反。中国对非遗保护理念是以发起于党中央与中央政府的国家层面上,逐级落实到到地方政府的。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要求地方政府挖掘有本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之进行保护、传承和传播。为了加强地方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许多地方政府开始通过校内教育、培训班、职业教育等方式系统地进行传统民间技艺的传承保护。前述两种非遗保护和传承方式各有优劣,但是以政府为主的非遗保护系统会遇到不少的困难,而且可能会威胁传统文化。比如说,为了符合文化产业化政策,制造者经常会把传统文化商业化。商业化的传统文化放弃了传统技术和制造方式,做出形式性的文化产品,失去传统技术、传统艺术和传统知识。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理解的局限

作者认为,造成这些困难的但主要原因是:学术文化方面的管理人员不是专业人士。这就是说,在政府的指导下,没有受到足够文化方面的培训和教育的干部需要落实学术性的工作并实施文化产业化的工作。这句话完全没有意味着任何冒犯的含义,相反,这句话只是表示对政府和学术界不同社会责任界限的划定。地方政府机构的主要作用是规划地方政策和执行工作,而不是处理具体文化学术工作。政府管理层面的世界观适合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促进物质性社会发展等,但是这种世界观并不适合抓住和定义抽象社会的综合性文化现象。文化是一个十分复雜的综合性网络系统,并且有关工作需要细节性的了解和解释。但根据詹姆斯·斯科特(1998)所解释,为了保证管理质量,政府管理系统不得不把社会的无极复杂状况通过统计、公式、标准化等形式进行“使社会的易读化”(making society legible)。当然,地方政府经常向有关学者进行咨询工作,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咨询一般都出现在项目申请的过程中。非遗项目的定义、初步项目的研究等工作已经被“使易读化”开始形成对所谓的“文化产品”的保护。

在政府的指导下,政府追求“文化创意”,但是“创意”的概念很模糊;虽然非遗是一种“活态文

化”——这就是说它必然“自然地”改变——但是传统文化体系以外的影响会引起“不自然”的文化变动和同化。在过去,人们基本上都假设“文化”是“静态”,但如今这个观念已经被全面拒绝了[1]。当代“文化”的概念——尤其是“非物质”文化——已经承认文化的“活态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统不是例外。中国对“文化创意”来自于一个中国特色社会发展模式的逻辑。据田青教授的研究,中国特色的“发展”理念已经开始影响中国对非遗保护的工作,并且,他认为,中国人需要重新审视对传统文化态度。据他所阐述,中国对文化的“思想”包含进步论的元素,严重威胁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他说,对发展的思想“至今影响着我们非遗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而这个思想有更多的人会不假思索地接受。什么思想呢?就是传统文化也要发展,非遗不单要保护还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伟人说的,但是什么叫发展?怎么发展?发展的结果是什么?”并且,以中国传统地方剧为例,田青解释从改革开放后,大部分中国地方剧已经消失。为了保护传统文化,人们使用当代经济理念来“发展文化”,而且这种观念就意味着对“文化”的“创意”。拿出四川地方剧的例子,他解释,为了“发展”和“保护”川剧,发展者,“要尽量请名作家写剧本,要贴近生活,反映现代生活,邀请作曲家来写曲子,请话剧或者电影导演来导戏,然后请现在的舞美设计师用声光电来包装,结果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结果就是同质化和自己特色的消失。而消失了这个特色之后,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这种同质化是艺术末路,但是现代化带给人们的一个思想就造成了所有艺术的同质化。”虽然“文化”是具有活态性的现象,但是通过追求“发展”,通过“创意”意味着一中“非自然”文化变动。[2]

同样,虽然政府对文化的保护是值得肯定的。但政府的目标不仅局限于追求文化保护,提高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推行大量的经济发展政策和活动成为文化保护的出发点和目标。在此,短期经济发展目标和长期文化保护理念经常产生矛盾。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开始被商业化了。而商业化的文化是非常表面性的文化,失去了文化的深奥核心。必须强调的是,非遗的重要特点是,非物质文化不是物质文化。传承人和老一辈文化者去世后,非物质文化就会跟着他们一起走。连续几十年后,这种商业化情况将会引起文化的形式化。这就是说,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存在,但是他的精髓已经消失了。一种具体事例包括草原民族的奶酒酿制案例:草原民族——尤其是中国蒙古族——崇拜奶制品,尤其是奶酒。根据有些蒙古人说,奶酒在蒙古人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奶酒被视为“圣洁之物”,在典礼、仪式、祭祀或盛大的节日,都要饮用奶酒。在日常生活中,客人来访,在进门时分享一杯酒是表示友好的一种礼节。虽然近年来,不同种类的酒已经开始融入平民生活,但是奶酒的地位和文化内涵仍然存在。比如说,在作者的调研区,老百姓普遍认为,奶酒不含酒精,而算是更高层面的物品。可以说,奶酒跟其他酒不一样,它属于纯洁之物,它与蒙古文化也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奶酒的重要性在很大方面上是源于它的酿制方式,而不是它的酒醉功能。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来说,奶酒是一种非异化文化产品。在很多方面,可以说,奶酒的制作过程对奶酒的价值远远超过奶酒本身的价值。一旦脱离这个综合性文化情境,奶酒就慢慢地失去其“圣洁之物”的文化地位。酿酒远非一种独立“文化元素”或“文化产品”。相反,酿酒文化与生活有密切连结。食物、歌曲、家里手工品制作和家人邻居的穿梭来往都和酿酒文化有密切关联。从日常消费的食物到社会性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包容性并使社会再生化,同时,也远远超越酿酒过程的最终产品的价值。通过酿酒的过程所做出的产品不限制于奶酒,但也好几个奶制品,并且许多酿酒过程所产生的制品都助于家庭、家族乃至民族之间的社会化以及再社会化。因此,蒙古族所谓的,“奶酒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不能离开于其综合文化环境;这就是说,酿酒本身不能被视为一个“文化产物”。

最后,这些商业化的开发与利用也会引起文化的Decontextualization (去情境化)。Decontextualization 是一个人类学的概念。简单地说,如果有一个文化的“东西”,这个东西也有自己的文化情境。脱离这个情境就会改变它的内涵。这不是说政府为了发展的目的驱使传统文化的产业化,是有意的来破坏传统文化体系。但是政府在它自身的角度、自身的利益下会优先考虑到自身的选择和目标,因此,这篇文章中知识想提出一个想法:因为,非遗保护正在受到政府的极度重视,加上普通老百姓的经济情况的不断地改善及对自己本地区非遗兴趣的发展,非遗的传承体系不得不变成一个对非遗保护的核心考虑点。因为非遗又需物質性的形式进行传承,非遗保护也必然列入一种技术职业体系。

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职业教育理解的启示

这一点地方政府已经很清楚的意识到了,但是在许多方面,地方政府严重缺乏对发展相关政策的人才,况且中国少数民族集中地区经济发展一般依靠自然资源。非物质文化保护概念不能再被视为政府的责任,虽然在中国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概念中,中国政府一直保持着核心角色,但是社会也必须更积极地、更主动地来参与并支持这项重要工作。因此,作者认为,职业教育研究界可以考虑开始重视传统技术传承人的相关研究,有助于当地政府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技术的复杂体系、做出更完善的保护、传承、传播和产业化的政策来促进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必须保护当地文化特色的精髓所在。

最重要的是,教育学——尤其是职业教育研究界——也必须认可非遗的传承体系不一定是一个“老师和徒弟”制度,也不一定能在一个教室里面传承下来。也可以说,为了把握十分复杂文化网络系统概念,传统校内式或培训班之类的职业教育方式都把其复杂文化概念简单化了,在某些方面这种教育方式能容易使复杂综合性文化系统去情境化、同质化。因此,职业教育本身需要把握此机会,深入研究各族传统文化技艺传承,重返乡村,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世界观。从这种新视角,“教育”变成一种又实验性又全面性的文化经验,并且,由于文化情境不同,每个教育和传承模式都以其独特情况而成熟起来。

通过专家对文化的复杂性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我相信,我们在发展地方特色的就业机会、发现新的经济来源的同时,也能更好保护传统知识、技术,而且不仅仅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一定会培养出下一代民间艺人。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以更好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Hoffman K. Culture as Text: Hazards and Possibilities of Geertz’s Literary/Literacy Metaphor[J]. Journal of North African Studies.2009,14(3).

[2] 田青.捡起金叶二集 田青“非遗”保护研究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17.

[责任编辑 张栋梁]

草原民族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草原退化的原因,论述了治理草原退化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了加强草原管理的方法对策,以期为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草原退化;治理措施;草原管理;方法对策

在我国广袤的国土总面积中,拥有各类天然草原(地),且草原多集中于西部和北部,由于地势高亢,土壤多呈沙性,沙源丰富,易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下面,介绍草原退化的原因,论述治理草原退化的具体措施,以期为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參考。

一、草原退化原因分析

草原退化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对草原生态系统长期的严重干扰,导致草原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最终失去平衡。

(1)超载过牧。超载过牧是不顾草原第一性生产的能力,盲目加大畜群规模和放牧频率,使牲畜的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实行掠夺式经营所造成的。在草原退化的情况下继续增加牲畜数量,形成了牲畜增加→草原退化→牲畜继续增加→草原加剧退化的恶性循环。所以,没有不良的草原,只有不合理的利用制度和方式。

(2)乱采滥挖。草原牧区、半农半牧区由于缺少燃料,农牧民群众烧茶做饭,主要依靠拾粪捡柴,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为生活用能的需要,大量铲草皮、砍伐草原上的乔木、灌木、半灌木作薪柴,对原生植被造成严重破坏。

(3)鼠虫危害。草原鼠虫害的发生与猖獗是在一定气候、土壤、植被条件下形成的,气候干旱和草原退化为鼠虫害的发生与蔓延创造了条件,而鼠虫危害的发生,又加剧了草原的退化,处于一种恶性交替过程。草层高密度大鼠虫害不易发生,而草原退化、草层变矮、变稀,有利于鼠虫害的繁衍。近年来,虽然每年都采取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进行防治,但因经费不足,防治面积小,每年的防治面积只占发生面积的10%左右,造成“年年防治,年年成灾”的被动局面,防治成果难以巩固。

(4)毒草危害长期以来,随着草原“三化”面积的日趋扩大,许多草场优良牧草减少,有毒植物不断生长蔓延,加剧了草原退化。

(5)监督权力亟需加强,监理经费不足由于草原管理机构位势低,草原监理部门在执法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在处理草场纠纷、工业征占用等问题时,往往执法能力弱,缺乏地方政府的大力配合,无法完成执法任务,或听而任之。同时,由于经费不足,草原治安派出所、草原经济民警队缺乏必要的执法设备,执法过程中取证困难,制约了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治理草原退化的具体措施

(1)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落实草原分户有偿承包使用,理顺草原管理体制,合理利用草原,防治“草原无主、放牧无界、使用无偿、建设无责”,使草原的管、建、用同责、权、利相结合,适应现阶段家畜私营形式的首要措施。这项工作在很多地方还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得到落实,因此,各级政府、领导、业务部门要依据《草原法》,全面彻底地落实草原有偿承包责任制,健全投入机制,明确建设责任,真正做到“谁承包、谁建设、谁受益”,才能调动农牧民主动建设草原的积极性,也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草原退化,促进植被恢复。

(2)以草定畜,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加强草原围栏建设,以草定畜,以畜定草,严格控制牲畜数量,实行划区轮牧,科学合理利用草原,用养并举。在合理利用改良草场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首先要明确,草原是牧业生产资料之一,不单纯是自然综合体,更不能认为是荒地。在研究、改造它的时候,必须具有生产观点,而在利用中应该强调,要利用它就必须付出一定的劳动进行保育,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然生产能力。只有通过一系列的人为措施,才能维持并逐步提高草场生产力,使牲畜得以稳步发展。

(3)充分发挥夏季草场,发展季节畜牧业依据草原的季节分布特点,在调整畜群结构,提高适龄母畜比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夏季草场的牧草优势,适时转场轮牧,发展季节性畜牧生产,扩大出栏率和商品率,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农牧民收入,还可以有效减轻冬春草场的放牧压力,防治进一步退化。此外加强人工草地建设,生产足量优质饲料,增加牧草贮备,降低放牧家畜对天然草原、尤其是冬春草原的压力,促使退化草原的自然恢复。

(4)加大鼠虫害防治力度,巩固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是草原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草原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必须加强草原建设,搞好鼠虫害防治工作”。因此,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5)加强草原毒草的防除。以牧区草原为重点,建立重大毒草灾害报告制度。实施草原毒草调查、技术规程和防治标准,逐步减少毒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开展毒草灾害的风险评估、生态示范工程、防治机具购置、治理设施的建设、除草药剂的研制及基层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三、加强草原管理的方法对策

1.退牧还草,利国惠民

对于草原保护和建设,要“小草,大事业”,即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中极理想的对策还是退牧还草。通过退牧还草,完善生态屏障,改善经营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既有效益又能保护生态,还能得到实惠。另外,还应加大对畜牧业特别是草原的投入,在某种情况下,对牧区应重点扶持,这也是中央的政策。不仅农业上要加大投入,还应在环境和生态方面加大投入。

2.“畜南下、禽北上”的新思路

“畜南下、禽北上”的思路也成为目前草原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种新思想。这一思路主要针对畜禽所食植物的特点与植物所分布的特点来解决目前的草原生态退化所面临的难题,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科技投入充分利用牧区和农区各自的优势,使得单位土地面积的光合产物增值,土地增值,节约出大量的土地用于生态保护。

总之,在我国广袤的国土总面积中,拥有各类天然草原(地),且草原多集中于西部和北部,由于地势高亢,土壤多呈沙性,沙源丰富,易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上来看,草原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本就十分重要。因此,加强治理草原退化和草原管理的方法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林立.草原生态问题及对策[J].水利规划与设计,2005(3):20-22.

[2]盖志毅.制度视域下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汉)[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3]韩建国、孙洪仁.怎样保护和利用好草原[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4]盖志毅.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草原民族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一、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的现实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切实落实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根本途径,但如何转变发展方式:不同的经济类型及发展条件会有不同的着力点和方法。对于转变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根本在于草原畜牧业资源区域整合,实现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改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必须以现代市场经济组织运营思维调整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目前,传统畜牧业仍然是内蒙古畜牧业经济主体发展方式。主要表现在草原资源规模化、产业化和集约化水平比较低,畜牧业经济区域分工协作及资源优化配置空间布局没有形成,全区草原畜牧业资源产业整合效能不足,畜牧经济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改变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根本在于提升畜牧业经济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水平。而畜牧业经济发展转型,关键要着眼草原畜牧业资源整合优势,着力草原畜牧业经济特色功能区构建,推进区域畜牧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对内蒙古畜牧业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性。

(一)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的自然基础

内蒙古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居延海畔,总面积7880万公顷,占全区国土总面积的66.6%,占全国草地面积的22%,可利用面积 6359.09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80.7O%。内蒙古草原草地类型依据区域水热条件和植被特征差异,随着地势、气候、土壤等生态因素变化,自东向西主要分为五大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形成五个地带性草地植被带。草甸草原总面积862.87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10.95%,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山地及其岭东、岭西两麓的高平原、低山丘陵地区,其中以分布于岭西呼伦贝尔高平原东部和锡林郭勒高平原东端的面积最大,占80%。草甸草原自然条件优越,地表水及地下水丰富,年均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草原植物种类及饲用植物比较丰富,约220种,主要建群牧草以禾草和杂草为主,适于发展马、牛等大型牲畜。内蒙古中部和南部属典型草原,总面积为2767.35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35.12%,是内蒙古草原的主体,广泛分布于呼伦贝尔高平原中西部、锡林郭勒高平原大部、阴山北麓丘陵一线、鄂尔多斯高平原东部和西辽河平原东南部。典型草原年均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上,是草原带最基本的类型。该类草原是全区面积最广的优良天然牧场,饲用植物比较丰富,有258种,自东向西半灌木、灌木成分逐渐增加,绝大多数植物均可供牲畜采食,粗蛋白质和无氮浸出物含量多,适于饲养马、牛、羊等牲畜,尤其宜于养羊。荒漠草原处于草原向荒漠的过渡地带,总面积841.99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10.68%,呈狭长带状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分布,以锡林郭勒高平原西北部,乌兰察布高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平原西部为主体。荒漠草原气候干旱,年均降水量在150-250毫米,饲用植物有137种,建群种由旱生丛生小禾草组成。该类草地植物采食率较高,干物质含量较多,尤其是粗蛋白质高。在荒漠草原中,二等草地占75%,属于优良草地,适于羊的繁衍。草原化荒漠处于荒漠草原西侧,总面积538.65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6.84%。这类草原植被带比较集中地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平原西北角和阿拉善高平原东隅。草原化荒漠是地带性荒漠植被中干旱程度偏弱的一个类型,年均降水量100-200毫米。草地以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为主,主要是豆科和藜科植物,次优势种和伴生种为荒漠草原成分,牧草种类贫乏,产草量低,三等草地占83.5%,主要是旱生多年生草本,禾本科植物,并混生有大量的超旱生小半灌木植物,牧草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这类草地适宜发展骆驼和羊。荒漠是由超旱生半灌木和灌木为主所组成的地带性草地,荒漠区域牧草稀疏且产量低,牧草具有带刺、含盐、灰分高特点,适宜发展骆驼。总面积1692.31万公顷,占全区草地总面积的21.47%。位于内蒙古的最西部,东接草原化荒漠,大致以雅布赖山的分水岭为界,集中分布在阿拉善高平原中西部,乌拉特中旗北部,乌拉特后旗西北部,杭锦旗西北部也有分布,年均降水量在30-100毫米。荒漠地区虽然没有生机盎然的生态植被,却拥有广阔的空间地带,空间资源。而且,这类草地的生产力虽低,但对畜牧业发展却有特色价值,是阿拉善双峰驼、白绒山羊和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驴、野骆驼的重要产地。

基于内蒙古草原空间区域分布、地理气候环境、生态植被、畜群等区域特点可以看出:内蒙古草原不仅总体面积大,草原畜牧业资源丰富,而且内蒙古草原生态和地理气候环境呈现区域多样性、差异性,形成草原区域不同生态植被,形成畜牧业不同地域种群和品质的差异性、多样性,进而形成内蒙古不同区域畜牧业资源空间特色分布优势,形成构建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及发展区域特色畜牧业产业经济的基础。着眼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资源整合优势、着力畜牧业区域特色优势打造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对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转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的价值

首先,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构建有利于区域经济潜力发挥。内蒙古地域辽阔,草原资源丰富,自东向西形成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原化荒漠和荒漠等五个地带性草地植被带,区域特色明显,草原畜牧经济的互补性较强,畜牧业资源整合及区域经济协作潜力巨大。但多年来,从全自治区草原经济优化资源整合开发利用的市场经济大视野出发,积极地着力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及相关特色产业打造的意识不强,草原畜牧业资源主体功能区空间优化基本上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这种情形不仅影响着畜牧业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而且也制约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其次,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划有利于转变畜牧业资源利用方式。传统粗放经营的自然畜牧业经济缺乏规模经济效应,而且经济只注重畜牧业的初级产量产值,草原资源经营产业链短,草原畜牧业资源经济附加值差,经济效益低下,畜牧业资源基本处于原料性经营流通。要提升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力,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必须改变。但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需要畜牧业资源优化整合基础,这就需要对草原畜牧业功能区的关注。

再次,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划有利于科学规划利用草原资源。推进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转变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这就要立足资源特色,转变区域经济宏观发展观念,推进内蒙古草原畜牧业资源分类经营,打造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推进草原畜牧业资源的整合、草原畜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特色畜牧业资源优势发挥,发展区域特色畜牧业经济,推进区域牧业经济产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步伐。

最后,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划是关涉畜牧业经济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大问题。内蒙古草原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与畜牧业经济资源及区域经济基本优势不同, 而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资源的配置与整合过程决定经济运行的结果。因此,要使我区畜牧业经济政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就要明确各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的发展方向,促进不同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之间的分工协作,促进我区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着力草原畜牧业资源区域整合统筹,实现畜牧业经济发展转型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

二、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原则

草原经济功能构建要立足内蒙古草原类型及畜牧业资源特色,促进内蒙古生态环境与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实现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与生态保护两个目标,坚持有利于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一),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要立足有利于区域经济产业化发展。首先,树立现代畜牧业经济组织运营理念。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要转变畜牧业发展观念,以现代畜牧业经济运营理论为指导,关注有利于区域畜牧业经济分工协作,资源整合及集约化、产业化利用,在坚持以地域草原自然植被、种群等基础条件为依据的前提下,同时应该考虑畜牧业经济市场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其他基础条件、基础设施环境因素,诸如交通、信息、畜牧业科技、区域畜牧业产业基础等。其次,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涉及突出区域畜牧业资源优势发挥及区域畜牧业资源整合和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它是区域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核心价值在于畜牧业资源的转型开发利用,而畜牧业资源又是一个复合型资源范畴。畜牧业资源包括畜群种类、草原资源类型等,地理气候因素、草原资源类型是畜牧业资源的核心基础,不同地理气候因素及草原类型其畜牧种群及生产能力不同,畜牧业经济产业发展优势不同,最终其畜牧业资源经济功能不同,相应畜牧业经济产业结构和畜牧业资源运营发展方式就不同。最后,内蒙古草原经济功能区构建应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内蒙古草原地域广阔,草原类型差异性较大,草原经济功能区构建要因地制宜,充分认识草原经济价值和环境保护功能,充分认识不同地域、不同草原生态环境及物种条件其功能不同,这就要依据草地资源的经济性能、生态功能等产业化利用特征,科学构建基于草地经济功能、草地生态功能等实施草地资源分类经营的功能分区模型,建立以区域畜牧业经济主导功能区为核心的空间格局为主的草地资源分类经营调控机制,形成草地资源在经济功能、生产系统空间结构优化,实现草原畜牧业资源区域整合与畜牧业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兼顾的区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保障草原草地资源高效合理利用和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要立足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广袤的内蒙古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东北、华北、西北,跨越了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个气候带,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占据着大陆北方季风主通道和东北、华北上游水源地。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草原所具有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调节功能,其生态状况关系整个三北地区生态安全。不仅是我国畜牧业经济的重要资源,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防线,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因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要立足实现草原经济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

草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自然地理地质环境形成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不应该纳入生态环境范畴,而应该纳入自然环境范畴,不应该将地理环境、地质环境的多样性与生态环境问题相混淆。如内蒙古的一些沙漠戈壁有其特殊的区域环境地理功能,而且某种意义而言,这些特殊的地理植被环境也是一种资源。因此,应该树立大生态、大资源的环境资源观念,科学看待和分析自然环境状况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第二,由于草原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这类环境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采矿、开设工厂等草原区域工业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大气环境污染、地下水污染和局部植被破坏的环境问题。这类环境问题根本解决途径在于优化工业经济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资源利用科技水平,着力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清洁生产。二是农牧业经济发展造成的问题。农牧业经济发展过程造成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就内蒙古的草原生态环境问题而言,根本问题是要解决草地资源的利用方式,通过转变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解决草畜矛盾,解决草原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问题。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总体上集约化程度比较低,草原资源效益不高,而又面对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因此,内蒙古草原经济需统筹草原工业经济与畜牧业经济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治理与工业、畜牧业产业经济空间合理布局及环境全面治理保护相结合。特别要把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转型放在环境保护的核心地位,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加快实施草原畜牧业经济主体功能区战略,通过对区域草地资源的分类运营,优化畜牧业经济主体功能区,促进草原资源产业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草原产业经济空间格局,实现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三、加快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加快草原经济功能区构建,在于草原畜牧业资源的优化整合、集约化运营,在于着力推进畜牧业经济产业化发展。这就要转变草原畜牧业经济运营观念,明确草原畜牧业经济区域产业化发展战略,以有利于转变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力提升为指导思想,以打造特色草原畜牧业经济产业为龙头、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特色产业集群为纽带、草原区域经济畜牧业特色产业园区为平台构建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特色功能区,以此为基础规划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战略。

(一),以构建区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为基础,优化区域畜牧业经济空间格局。目前,内蒙古畜牧业经济仍呈现区域互补协作发展不足的状况,整体经济优势得不到发挥,而区域经济功能区是实现区域经济资源优化配置的组织形式。因此,立足优化区域畜牧业资源配置,综合考虑畜牧业经济发展整合效益,从区域畜牧业资源基础条件谋划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着力打造区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优化区域经济产业布局和提升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同时,畜牧业区域经济应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推动草原畜牧业资源富集区和畜牧业产业化经济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率先发展,形成草原畜牧业区域经济功能区间合理分工,强化区域畜牧业协作整合草原畜牧业资源,形成新型草原区域畜牧业经济新格局。

(二),发展特色畜牧业产业经济园区,奠定构建畜牧业经济功能区的产业基石。构建畜牧业经济功能区要以特色畜牧业经济产业园区为平台,发挥区域特色畜牧业产业规模效应。区域草原资源特色需要以产业化经济园区作为转化平台,特色畜牧业经济园区是实现草原经济产业规模化、产业集约化的组织形式,是草原畜牧业区域经济功能区的重要支撑。因此,要以特色区域草原畜牧业功能区为基础,根据不同地区草原资源禀赋、区位自然生态条件差异,因地制宜打造畜牧业产业经济园区。

(三),以推进草原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打造草原畜牧业经济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可以突破单产业的边界,实现产业资源利用互补,提升资源总量效益,形成产业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竞争力效应。打造草原畜牧业特色经济产业集群必须从草原畜牧业资源利用效益、畜牧业区域产业经济结构、畜牧业产业经济要素优化整合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考察,坚持有利于规模化、集约化运营的指导思想进行经济园区产业集群规划设计,着力解决畜牧业产业链打造及畜牧业资源规模效益、集约效益的提升问题。

(四),培育畜牧业特色品牌龙头企业,发展草原畜牧业经济支柱产业。企业是产业经济园区的基本要素,特定产业由同类企业构成,园区发展能力与产业构成密切相关,而龙头企业对产业经济园区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要围绕建设国家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战略目标,加快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合理统筹畜牧业产业布局和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启动企业创新驱动,特色发展计划,加快畜牧业产业升级,优化畜牧业生产要素运营空间结构配置。以草原畜牧业特色经济功能区为基础实施品牌战略,发展畜牧业产业品牌龙头企业,形成区域畜牧业特色支柱产业。

基金项目:中共内蒙古党校内蒙古草原畜牧业经济功能区构建与产业化发展课题阶段性成果。

(执笔:徐永平 内蒙古党校、行政学院哲学部教授,法学博士;课题组成员:向荣 呼和浩特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托娅 内蒙古党校教务处副主任科员)

草原民族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是内蒙古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了肉牛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后,进一步提出了在畜牧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化草原生态环境影响

草原畜牧业是指以天然草原为放牧地、以草原植被为主要饲料的家畜放牧饲养业。草原畜牧业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同时又是一个蒙古族聚居的地区,因此,草原畜牧业在内蒙古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作为草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产业化在内蒙古有了较快发展,而其中肉牛产业化的发展尤其突出。但是在肉牛产业化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草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一、草地资源在肉牛产业化中的地位

(一)草地资源为肉牛产业提供充足的饲料

肉牛产业化顾名思义,即肉牛产业是整个产业化链条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发展必须以肉牛业为基础。目前内蒙广大农村牧区的肉牛饲养还停留在以放牧为主的传统饲养方式上,只有一些肉牛育肥的大户或是在冬春季节牧民才会进行短期的舍饲,也就是说,牧民饲养肉牛的饲料大部分来自于草地。可见,在肉牛产业化中,草地为肉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不仅如此,由于草地中拥有多种生物物种,这种天然饲料中便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肉牛的生长十分有利。基于上述一些原因,草地资源成为了肉牛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基础,进而也间接的影响到肉牛产业化的顺利发展。

(二)草地资源的使用可降低肉牛产业化的成本

内蒙古自治区的草地资源十分丰富,且利用成本较低。同时,草地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与耕地相比,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保证其可持续性生产,几乎不需要或只需要很少的投入。这样一种资源的合理使用会使肉牛产业化的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增加肉牛产业化中农牧民、龙头企业、育肥牛大户及政府等参与主体的经济利益,有利于推动肉牛产业化的顺利进行。

(三)草地资源是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肉牛产业是草原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肉牛产业化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换句话说,如果要使肉牛产业化能够持久地实施下去,必须保证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草地资源为依托,没有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肉牛产业的发展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资源基础,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进而就会影响使肉牛产业化的进程放慢,从而影响到内蒙古农村牧区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还会导致农牧民的生活水平短期内无法提高,从而不利于农村牧区的社会稳定。

二、肉牛产业化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超载过牧导致草地植被破坏严重,草地退化

长期以来,随着内蒙古农村牧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加之当地农牧民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不断地增加对肉牛的饲养数量,使草场载畜量加大,超载过牧及草场过度开垦现象严重,进而导致草地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草地退化严重,使草原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现在内蒙古沙化、退化草场面积已达2000万平方公顷左右,占内蒙古草场总面积的29%。

同时,草地的草群种类发生变化,原有优势种或伴生种植物,在草群中逐步衰退以至消失,而一年生植物和某些杂类草或有毒有害植物相继侵入,在严重退化地段甚至上升为优势种地位,草群中优良牧草的生长发育因生长环境条件恶化而明显减弱,覆盖度降低,加速了草地沙化速度。

(二)草地生产力下降,草畜矛盾尖锐

由于草地沙化、退化、水土流失严重,使草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平均产草量较20世纪50年代减少30%-50%,严重地区多达60%-80%,草地载畜量普遍降低。据统计在内蒙古很多地区有70%-80%的草地超载过牧,一些农牧交错区超载7倍以上,草畜矛盾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牧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对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三)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更加频繁

由于对肉牛饲养数量的不断增加,超载过牧现象的严重,进而使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主要表现在:1.由于草地的严重退化,沙化,导致草原鼠害猖獗,沙尘暴频繁发生;2.草地严重退化以后,草地涵养水分的能力下降,加之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而降水量又在减少,导致冰川后退,河流径流量锐减,水溪断流,湖泊沼泽干涸,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农村牧区干旱缺水草场增多;3.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天然草地野生物种种群数量剧减,有些珍惜物种濒临灭绝,许多药用植物几乎绝迹。

(四)草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低

长期以来,内蒙古单纯地把传统畜牧业作为经济发展目标,过分依赖于单一的动物性产品产出,过度消耗资源,砍伐森林,掠夺草地等。加之内蒙古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使草地资源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优势和潜力未能与肉牛产业这个支柱产业相结合,从而未能实现对草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就很难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

三、对策建议

保护草地资源,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对实现内蒙古地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这项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牧场“双权一制”政策 在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问题上,要不断明确这一政策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探索一系列在落实“双权一制”过程中的技术方法,通过严格执行,实现草牧场落实“双权一制”的公平与公正;推行各种形式,比如考虑出台农牧民可以优先续包曾经包过的草牧场等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所有权缺位”问题,使农牧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建立草地保护奖惩办法,对于草牧场养护较好的农牧户要给予经济或者物质上的补贴,对于过度开发、利用草牧场的农牧户要严厉的惩罚,对承包农牧户承包的草地一直处于破坏状态的,可以考虑解除其承包合同(这些规定应在承包合同中体现);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草地租用的管理,尤其是一些对租用的草牧场只利用不养护的,要对承租者和租赁人进行严厉处罚,对于问题严重的要考虑解除承包合同。

(二)提高农牧民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意识

自然环境和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尤其对畜牧业来说更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和生存环境。没有优质的草原及适宜的牧草生长环境,就没有畜牧业,更谈不上畜牧业产业化及其现代化发展。所以应积极向农牧民推广现代生态技术,教育农牧民自觉主动保护草地资源,合理利用草地资源防止草原退化、沙化现象的再度发生。这既是推动肉牛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对草原生态环境一种较为有效的保护方式。

(三)实行退牧还草、以草定畜、禁开草原,逐渐转变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是内蒙古农村牧区肉牛产业化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威胁内蒙古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减少草原上的放牧牲畜,实现退牧还草,以草定畜。由于农村牧区人口的不断增加,要根据当地实际,在以草定畜的基础上确定草原对人口的超载能力,进而实现以畜定人并做好多余人口的安置工作。此外,要采取各种措施,坚决杜绝开垦草原的作法,特别是要严格执行《草原法》,依法保护草原。另外,要加大对草原畜牧业的科技投入,加快改良牧草和家畜品种,将草原畜牧业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上来。

(四)加强宏观调控,保证良性运转,完善草场的动态监控体系

草地资源是肉牛产业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绝大多数草地因土壤、水分和气候等原因不宜发展种植业,而适宜放牧。开发草地资源、发展草业经济战略途径应遵循草业系统工程的理论,结合草地的区域特点,明确以发展专业化为目标,实行种草、养畜、加工、销售有机的结合,大力推广种草养畜,即农、牧、林、精、渔、副、工、商综合性产业即草业的各项技术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各项技术的综合效益,使草业向标准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建立草地资源生产力及环境长期检测预报网,监测草地环境、生产力演变规律,是实现草地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一种手段。通过检测适时提供草地资源动态,为计划部门指导生产、制定计划、实施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可及时为畜牧业生产服务,保证肉牛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草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对农村牧区轻度退化的草地要进行围栏封育,实行阶段性休牧,减轻草场压力;中度退化的草地要进行长期封育,使草地休养生息,逐渐恢复植被;重度退化和沙化的草地要进行草地改良,或建立半人工草地;退耕地和难以恢复植被的草地建设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增加牧草产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地区要实施生态移民工程。

(六)扩大饲料来源,减轻天然草场压力

农村牧区可因地制宜建立优质的人工草地,增加牧草产量。一般旱作条件下,单位面积的人工草地产草量比天然草地产草量增加3—5倍,在灌溉条件下,可增加10倍左右,而且显著提高饲草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冬春季节饲草不足,遇灾害难以抵挡和限制牲畜发展的瓶颈问题。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开发高产饲料地,如青贮玉米和饲料高梁等优质饲料地,发展规模化、舍饲化肉牛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七)实施草地改良工程,改善草地生态环境,达到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维持或恢复某种自然平衡,而是通过人的干预或利用自然界本身的力量,使自然平衡能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草地是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通过草地的改良治理,提高产草量,改善牧草品质,增强抗灾能力,增强肉牛业发展基础和后劲,实现草畜同步发展。草原生态恢复建设不仅要实现系统的良性循环,还要实现草原畜牧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两个系统耦合的良性循环。

草原民族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是保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把产业经济活动纳入地球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中,以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本文阐述了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概念、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探讨了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有机融合的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 生态经济化 有机融合

近几年来,面对世界性的人口膨胀、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一种全新的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已经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我国政府于1994年就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资源丰富的中国,全面提升经济质量、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的重点工作主要有两个:一是环境资本经营,实现其资本收益的回收,即生态经济化;二是产业经济部门的生态化经营,彻底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输出、大量废弃的低经济增长带来严重环境资本收益流失或环境资本经营亏损问题,建立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资源—产品—资源化产品—环境加工—再生资源”的系统低成本高效率的产业生态经济增长方式,即产业生态化。

1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内涵

1.1 产业生态化

1.1.1 产业生态的概念

产业生态化就是把作为物质生产过程主要内容的产业活动纳入生态系统的循环中,把产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置于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总交换中,实现产业活动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实现产业生态化要求我们在生产中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生产技术,建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结构体系,减少对环境资源的破坏,倡导绿色环保消费。

1.1.2 产业生态化精髓

产业生态化的精髓是实现产业流程的生态化再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产业经济流的生态化再造,通过建立绿色可持续国民账户,科学评估反映生态经济效率、生态可持续能力、财政运行可持续性、代内平衡与代际平衡等质量经济指标,实现环境资本收益的回收。(2)产业代谢过程的生态化再造,通过投入产出的分析、生命周期分析等方法重建产业过程中物质、能量、信息以及资金流动的生态化网络系统,实现系统成本最小化、消费最小化、效率最大化的产业生态实体。(3)产业集群布局的生态化再造,通过资源循环、互补与共生的内在流动规律,实现关联关联产业的生态化集群,最大限度地利用该产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创造价值,实现整个系统低成本高效率的经济产出。

1.1.3 产业生态化的作用与意义

产业生态化是为了经济走向质量与循环的优先发展道路,而不是狭隘的以保护生态来遏制经济发展,因此这要求以质量经济为最终目标的经济过程的两个方面必须相互协调。这就是说产业生态化并不是简单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而阻碍经济发展,而真正要强调的本质是实现以低耗、优化利用生态原料资源的产业经济系统,强调生态资本货币价值最大化的生态产业经济化系统、重新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系统,这个系统在实现低耗优质的产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同时,更能够实现生态资源经济化的资本化经营实践,这种发展系统正是与科学发展观要求是相一致的,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的安全、社会发展的稳定、经济发展优质的循环经济发展系统。

1.2 生态经济化

1.2.1 生态经济化概念

生态经济化就是采用合理经营和适度利用,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环境资产的真实价值,合理回收环境资产的增值,建立健全绿色会计制度和国民账户体系,真正建立环境资产资本化经营机制,实现环境资产的有机生态循环以及环境资产持续考虑的价值供给和增值(亦即还原环境资产的资本性本质)。

1.2.2 生态经济化本质

生态经济化就是认为:环境是资产,是一种特殊资产。作为资产,它能够通过交易发生产权或使用权的转移,并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拥有者(企业)带来利益。作为特殊资产,一则体现在它与人力资本并列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典型方式包括:一是通过有形物质转移实现价值或价值增值,如矿产、水、森林、土地以及各种生物等环境资源性资产;二是通过无形生态服务实现其价值或系统网络外部性价值的增值,如区域性生态环境的生态净化、生态舒适度、生态美度等环境功能性资产。尽管这些环境资产有诸多差异性,可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传统经济方式下,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强度的增强,环境资产愈加稀缺和有限,甚至形成环境悲剧。

2研究现状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产业生态化”产业经济发展思想,正是因为它与人类生存安全和真正富裕的质量经济的需要相一致,随后,很快就由概念转化为指导产业设计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回顾其早期的研究与实践,“产业生态化”仅是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产品和流程的产业设计中,目的是实现产业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消费的优化,废弃物产出的最小化;随后发展到运用原理革新传统经济增长方式,重新构建一个全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以此来指导产品和产业过程设计,指导生产和消费赖以存在的经济制度的设计,并指导人们深入分析经济系统中复杂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规律。如同Cantlon的研究结论:将生态原理融入文化和制度革新,融入产业与政治经济过程中的社会文化经济中,才是令人满意的、可持续的系统。

3存在问题

显然,人们已经认识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仍然存在着许多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对于生态环境资源价格的制定缺乏一定的标准、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职能部门。(2)没有形成良好的自然生产要素市场。(3)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化和价格扭曲。(4)传统的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方式存在弊端,没有将生态环境的贡献纳入其中。(5)对于如何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相互融合,仍然存在缺乏成熟完善的措施。

4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相互融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4.1 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有机融合,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保证。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前者是产业过程的变革,后者是生态系统的价值化与货币化。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的生态化和经济化,实现社会的真正富裕。

(1)产业生态化为保证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关键在于把产业活动纳入到地球生态系统的大循环,以求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2)生态经济化是扫除实现产业生态化的障碍的重要手段。当前许多公共资源产权不明,价格扭曲阻碍了产业生态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因产权不明而导致的资源无价、低价,因补贴而造成的某些生产资料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等。生态经济化就是通过制定规则,对污染量进行定價,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进行正确评估,从而有效地利用价格效应,进行市场交易。在市场价格效应下,环境资源的合理定价,会激励厂商企业节省资源、综合利用资源,以求利润最大化。

因此,要使我国强大的环境资本成为真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稳定、高效率增长的循环动力,就一定要革新高耗、低效的滥用环境资源制度,必须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有机融合,以确保资源性资本成为我国经济腾飞的坚实基础。

4.2 实现有机融合的方法和措施

(1)制定环境价格。价格是引导行业行为的有力杠杆。我们要根据一定原则对生态环境资源实行定价,以便所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主体都因损害了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而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任何保护环境的产业都能因其恢复和增加了生态环境资源价值而得到丰厚的报偿。(2)完善产权制度,提出完整的产业体系政策指导,加强环境立法。产权界定是产业赖以生存的基础。许多生态环境资源是可以事实产权界定的,如森林、山林、草原、流域、湖泊等,可将限定用途的使用权交与一定的主体加以产业化经营和管理,并且赋予其不受污染破坏的权利。有的环境要素如大气、海洋等不好进行产权界定,则需要采用立法的方式加以保护。(3)建立一个新的要素市场—— 自然生产要素市场。企业必须通过市場交易才能获取这些要素,它们可能造成的外部成本就事先被内部化了。这就势必使企业尽可能节约利用资源,推动产业向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损害。(4)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经济化与产业生态化的有机融合。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角度看,生态经济化与产业生态化是一致的。我们要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度上多下工夫,要在产业规模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化的进程,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发展的同步。(5)转变观念,将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纳入政绩考核之中。我国在长期加强政府职能以来,认为环境产权公有,甚至认为生态环境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而忽视了它们是人类生存之本的重要性,或者是由于为了政绩、为了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发展,而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与破坏。这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宣传教育,转变人们的观念,并且将环境保护与经济质量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加快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有机结合。(6)建立绿色会计制度和国民账户体系,利用绿色GDP来衡量社会的发展水平。绿色GDP=现行GDP-自然部分虚数-人文部分虚数,充分体现生态环境资源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力量。

5结语

实现产业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的有机融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真正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者的协调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加强宣传教育,强调协调发展,提高经济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资源,从而达到产业生态化过程中的资源高效利用、产出经济化与最大化、排放最小化与生态化的循环经济,质量经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志斌,王小华.产业生态化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4,14(3):7~8.

[2] 刘登义.生态安徽的理论与实践[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41.

草原民族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2014年10月,中国当代著名诗人和文化学者吉狄马加获南非“2014姆基瓦人道主义奖”,并被授予“世界性人民文化的卓越捍卫者”称号。颁奖词中称,这是为了表彰他在诗歌艺术领域的卓越造诣和在文化传播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此奖曾授予纳尔逊·曼德拉和劳尔·卡斯特罗。这是亚洲人第一次获得这个奖项。吉狄马加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为土地和生命而写作”,致力于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引领和推动国际诗歌创作发展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方面做了许多艰苦卓绝的工作,其奠基性、开拓性和创造性贡献世人公认,获此殊荣,当之无愧。他在颁奖仪式书面致答辞中强调:“我将把这一崇高的来自非洲的奖励,看成是你们对伟大的中国和对勤劳、智慧、善良的中国人民的一种友好的方式和致敬,因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南非人民对抗殖民主义侵略和强权的每一个时期,都坚定地站在南非人民所从事的正义事业的一边,直至黑暗的种族隔离制度最终从这个地球上消失。”如果说荣获“姆基瓦人道主义奖”能充分说明吉狄马加与非洲最紧密的精神联系,那么他的获奖答辞则清楚地指出了自己获奖的基础和前提,是我们考察他与非洲紧密精神联系时应当深思的。

情系非洲“黑人兄弟”

吉狄马加1985年24岁时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即获得国家级诗歌大奖的《初恋的歌》,就有不少直接或间接书写非洲的篇什,其中1983年写的《古老的土地》,30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读者和诗人的高度评价。“我站在凉山群峰护卫的山野上,/脚下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片埋下了祖先头颅的土地。/古老的土地,/比历史更悠久的土地,/世上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土地。/……我仿佛看见黑人,那些黑色的兄弟,/正踩着非洲沉沉的身躯,/他们的脚踏响了土地,那是一片非洲鼓一般的土地,/那是和他们的皮肤一样黝黑的土地,/眼里流出一个鲜红的黎明。”这首诗真实生动地描绘了非洲人民的生存境遇和生命活力,把他们生活的沉重、不屈的奋斗和美好的梦想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的最后写道:“古老的土地,/比历史更悠久的土地,/世上不知有多少这样古老的土地。/在活着的时候,或是死了,/我的头颅,那彝人的头颅,/将刻上人类友爱的诗句。”热爱世界上所有“古老的土地”,不论生与死都在头颅“刻上人类友爱的诗句”,当然会打动世界上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包括非洲“黑人兄弟”。作品问世不久,吉狄马加在接受埃及《十月》杂志记者泽西拉·比耶利博士访问时,又应比耶利的要求,专门朗读了这首诗,于是埃及和非洲各国人民迅速地听到了中国诗人的心声,感受到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灵犀相通,中国梦和非洲梦有共同性。进入21世纪后,这首诗在国外以不同的语言文字传播,引起了更广泛更强烈的反响。亚非拉和欧美诗人不时提到这首诗,因为诗中不仅表达了对“黑人兄弟”的深情厚谊,还表达了刻骨铭心的“人类友爱”。正是这种博大的“人类友爱”,缩短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灵距离,这首诗才引起非洲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普遍共鸣,并成为世人公认的经典。

非洲人杰地灵,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现在非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也面临不少本土性和全球性问题。吉狄马加始终情系非洲的和平与发展及“黑色兄弟”的福祉,并写诗分享其欢乐,分担其忧愁。

非洲与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在现代化过程中一直面临着精神信仰的缺失和物质主义的侵蚀,许多独特的本土元素逐步消失了,吉狄马加为此曾再三写诗表达忧思。如《最后的酒徒》:“你的血液中布满了冲突/我说不清你是不是酋长的儿子/但羊皮的气息却弥漫在你的发间/你注定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因为草原失去的影子/会让你一生哀哀地嘶鸣。”2007年8月《南方周末》记者问他:“酋长”、“羊皮”、“精神病患者”这些词对一个彝族诗人意味着什么?他说,“精神病患者”是一个象征,指人类现代化过程中“自身的精神失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恐怕全球都如此,彝族也不例外,很多值得留存的东西、个性的东西开始泯灭了。”接着他又援引高尔基的话说:“非洲死一个部落酋长,相当于在欧洲毁掉一个博物馆,这无疑是一件最叫人心痛的事。”中国彝人一一非洲人一一全人类,都面临“精神失衡”,这是被美国评论家称为“中国西部一位伟大灵魂”的诗人无法消除的心结。2007年吉狄马加写的另一首诗《我听说》,也心忧如焚:“我听说/在南美安第斯山的丛林中/蜻蜓翅膀的一次震颤/能引发太平洋上空的/一场暴雨/我不知道/在我的故乡大凉山吉勒布特/一只绵羊的死亡/会不会冻醒东非原野上的猎豹/虽然我没有在一个瞬间/看见过这样的奇迹/但我却相信,这个世界的万物/一定隐藏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前面一首诗担忧非洲精神“失衡”,文化个性“泯灭”;后一首诗则以自己故乡绵羊的“死亡”和东非猎豹能否“冻醒”为喻,同样沿着中国彝人一一非洲人一一全人类的诗学思维路线,表达是对中非和全球物种消失、生态失衡的焦虑。非洲战火绵延,暴力不止,饥饿和瘟疫时刻威胁着人类,因此吉狄马加在《科洛希姆斗兽场》、《鹿回头》、《回望二十世纪》、《那是我们的父辈》等许多诗篇中不断呐喊,呼吁结束战争、停止暴力、解救被饥饿、瘟疫和艾滋病逼到死亡边缘的人们。“我知道科洛希姆斗兽场/可以容纳六万观众/他们在那里欣赏/杀人的欢畅/我知道这不是远古的神话/丧尽天良的杀戮/亘古以来就从未消亡/从波兰平原库特诺的焚尸炉/到如今黑种民族/在南非遭受的屈辱”,“我将我的脸庞/贴在科洛希姆斗兽场的/老墙上/当刀剑的撞击停息/当呻吟再没有回响”;“……非洲的饥饿直到今天还张着绝望的嘴/我曾相信过上帝的公平,然而在这个星球上/还生活着许许多多不幸的人们/公平和正义却从未降临在他们的头上。”这类让人读后难以抑制惊悚、震撼、愤懑的诗性画面,蕴藉着博大的人类之爱,也显现了对非洲人民无比强烈的兄弟之情。

高度评价非洲现代文学及“黑人性运动”

原始、奇异、破碎、危险等,是世人对非洲的基本想象;非洲文明、文化、文学落后于世界潮流,几乎是包括文学界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识。由于长期受西方文学中心论的影响,中国当代作家对非洲文学所知甚少乃至无所知者比例较大,知之较多认识较深者比例很小,因此在“中国作家谈外国文学”这类图书里,谈西方文学者比比皆是,谈包括非洲文学在内的非西方文学者寥若晨星,报刊上关于非洲文学的文章历来罕见。吉狄马加进入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层之后有意改变这种状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他已成为中国文学创作领域对非洲现代文学最关注、最了解,也对介绍和评论非洲现代文学最热情、最给力的作家和文学领军人。在吉狄马加大约20部著作中,诗集里有许多关于非洲的诗歌,诗文集、演讲集、访谈及随笔集里有大量介绍和评论非洲文学的文章,其中介绍和评论非洲现代作家作品的文章最多。因为他的评论是在全球化演进、现代化嬗变和世界文学潮流起伏消长的大背景上立论的,所以话语中表现了吉狄马加特有的大视角和大气度。他的评论全面、新颖、深刻,给人以闻所未闻的感觉。这对纠正当代文坛漠视非洲文学的错误倾向,扭转众多作家对非洲文学认知缺失的局面,引导广大读者阅读非洲文学作品和扩大世界文学视野,以及推动中外文学交流与对话,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世纪伊始,吉狄马加在2001年第三期《世界文学》上发表重要文章《寻找另一种声音》,立即引起广泛关注,外国文学出版社2003年9月以此文题目为书名,推出“我读外国文学”专集,收录文章37篇,作者有莫言、贾平凹、刘心武、余华、张炜、苏童、冯至、袁可嘉、郑敏、海子、王小波、于坚等36位,无一不是名家。他们文笔从容,文章质地厚重,反映了当时中外文学交流的最高水平。但是名家们大多谈的是读西方文学的体会,谈非西方文学者少,谈的内容也不过三言两语。莫言、残雪谈及拉美文学,吉狄马加之外,没人谈非洲文学。36位作者中既谈西方文学又谈非西方文学,而且从根本上和整体上评论非洲文学与拉美文学者,是吉狄马加。吉狄马加文章中表现的世界文学观念和文学价值观念,以及对非洲文学的评论,在新旧世纪之交中国文坛上堪称空谷足音。其要点有三:第一,吉狄马加认为,世界文学“是世界不同国度、不同种族的文学”,不同国度和种族的文学大师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奇迹”,使人们“真正认识了这个世界”。他们不朽的作品,也成为人们“精神世界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吉狄马加对世界文学这种认识超越了西方文学中心论,他对文学认识价值和精神意义的把握也是十分正确的。第二,吉狄马加高度概括了黑人现代文学对非洲大陆划时代的贡献和对世界不同文明应当共存互鉴的启示作用。他说:“黑人现代文学,是二十世纪一个重要的文学现象,不少黑人作家的作品,今天已成为世界人民“公认的经典”,这些作品“把一个真实的非洲和黑人的灵魂呈现给世人”,使人们懂得“这个世界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可替代的”,从而“更加关心别人的命运,关心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共存。”第三,吉狄马加特别推崇出生于马尼提克岛的诗人塞泽尔和出生于塞内加尔的诗人桑戈尔,盛赞他们提倡的“黑人性”运动,认为他们摆脱欧洲文化中心主义影响,从黑人文化中吸取灵感,把源于他们祖先流传的神话历史,神圣语言以及残酷的现实生活,都完整地融入自己的创作世界,在短暂的时间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创造了一个现代神话”,对世界上一切弱势群体的文学如何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示范”。他说,自己阅读桑戈尔充满祖先的精神,语言仿佛是非洲祭祀梦呓和祈祷一样既感亲切又感有无穷生命力的文学,“就像一股电流穿透了我的全身”;他还说,阅读被称为“非洲现代文学之父”的阿契贝和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索因卡的作品,也曾给他“难以估量的影响”。显然,吉狄马加对于误解非洲但不固执己见的人们来说,仍旧有不少启示性。

近十年间,吉狄马加的非洲情怀上升至更高层面,他同非洲的精神联系更为紧密,推动中国和非洲文明、文化、文学的交流互鉴更加不遗余力。单看其演讲,就能证明这种趋向。他2005年11月9日在清华大学的演讲《漫谈我的文学观与阅读生活》,2008年10月16日在“当代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当代世界语境下的中国诗人的写作》,2009年7月10日在中韩作家对话会上的讲演《中国西部文学与今天的世界》,2009年11月23日在鲁迅文学院的演讲《多元民族特质文化与文学的人类意识》,2012年8月10日在国际土著民族诗人圆桌会议上的演讲《我们的继续存在,是人类对自身的救赎》,都一再谈论非洲,对非洲文明、文化、文学的论述比以前更全面、更充分、更深入。他谈论非洲现代文学,是站在21世纪这个时代的高度,以全球视野和人类意识观察思考问题的,不像一般作家和诗人那样局限在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样等层面;而身为作家与诗人,他评论非洲现代文学,又特别看重黑人精神和黑人心灵的创造性表达,关注文本的精神性、心灵性、地域性和民族性。从上述演讲中可以看到,他对非洲现代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感悟和认知,特别是对非洲现代文学世界意义和人类学民族学价值的分析、理解与评说,不少方面超越了有关文学理论家和文学史家。其中在国际土著民族诗人圆桌会议上的演讲就是典型的例证。这篇演讲题为《我们的继续存在,是人类对自身的救赎》,为会议的主旨演讲,中心内容是论证世界土著民族、土著文化和土著文学的“继续存在”对当今人类解救危机和世界减少灾难的伟大意义。其中,最关键的话语就是从非洲诗人艾梅·塞泽尔说起的:“伟大的马提尼克诗人和政治活动家艾梅·塞泽尔呼吁以‘历史权利’,来进一步关注土著民族的文化传承,他所提出的‘黑人性’,无疑是非洲以及世界黑人文化复兴运动的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石。艾梅·塞泽尔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启示,那就是我们必须找回属于自己的‘历史的权利’,为真正实现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文化多样性而付诸行动。从21世纪开始以来,将多样性当做一种现代性的象征来用已经成了人类的普遍共识,或者说成了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一种具有道德精神的基本原则。可以说,今天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域的各个古老民族的存在和文化延续,将是人类对自身的救赎,因为我们曾长时间缺乏对不同文化和传统的理解及尊重。”中国的世界文学史,有的根本没有论述塞泽尔,有的只作了简单介绍,吉狄马加在一个国际学术会议的主旨演讲中对塞泽尔及其倡导的黑人性文化复兴运动作如此崇高的评价,可以说“史无前例”,是多重意义上的超越。如果我们知道吉狄马加2012年还创作过专门献给塞泽尔的诗篇《那是我们的父辈》,读过“塞泽尔,我已经在你的黑人意识里看见了/你对这个世界的悲悯之情/因为凡是亲近过你的灵魂,看见过你的眼睛的生命个体/无论他们是黑种人、白种人、还是黄种人/都会相信你全部的诗歌/就是一个离去和归来的记忆……”读过这种充满崇高诗情和深邃历史哲理的诗句,我们对非洲现代文学的认识,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认识,当然还有吉狄马加与非洲精神联系的认识,就必然更全面更深刻了。

献给纳尔逊一曼德拉的诗蕴藉着高尚而深邃的精神意义

在世纪之交有关非洲的诗歌中,吉狄马加的《回望20世纪——献给纳尔逊·曼德拉》是一首大诗、奇诗,富有探索性和独创性的好诗。它在人类几千年历史的坐标上,书写当今世界100年的历史,向世界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声音。作品以“你(指20世纪)好像是上帝在无意间遗失的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为总体隐喻,通篇都是“世界太息”和“世纪太息”,其中也包括对非洲人民遭受殖民统治时期悲惨命运的感喟,对非洲黑人土著文化相继消失的嗟叹。此诗的副标题“献给纳尔逊·曼德拉”,寓有深意。曼德拉是世人公认的非洲黑人解放运动领袖,非洲各族人民反抗新老殖民主义斗争的伟大旗手,也是20世纪人类精神的代表。纳尔逊·曼德拉这个名字已经是一个不朽的符号,以“献给纳尔逊·曼德拉”为副标题,增添了诗的内涵,扩大了诗美空间,既凸显了非洲人民数不尽的历史灾难和艰苦卓绝的抗争,也彰明了当今世界的时代主潮和人类的崇高精神。《回望20世纪》70多行,用“我们”10余次,把“你”作为“20世纪”代称用了30余次,这种写法让时间获得了生命,在诗里形成了对话机制,同时也激活并贯通了文路,使全诗情思浩荡、大气淋漓。“你为了马丁·路德·金闻名全世界/却让这个人以被别人枪杀为代价/你在非洲产生过博卡萨这样可以吃人肉的独裁者/同样你也在非洲养育了人类的骄子纳尔逊·曼德拉/你叫柏林墙在一夜之间倒塌/你却又叫车臣人和俄罗斯人产生仇恨/还没有等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真正和解/你又在科索沃引发了新的危机和冲突/你让人类在极度纵欲的欢娱之后/最后却要承受艾滋病的痛苦和折磨/你的确认人类看到了遗传工程的好处/却又让人类的精神在工业文明的泥沼中异化而死亡……”这首诗内容与全球五大洲相关,与非洲的现实困境和精神危机当然也有切实联系。其文本的话语系统蕴藉深厚,极富张力,表达总在显现与隐藏、有解与无解之间,艺术天地极大。作品并没有舍弃形象意象隐喻象征,同时又把20世纪众多矛盾对立的人或事并置,构成历史悖论,在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对抗对撞中呈现百年的历史哲学,从而激发人们的想象与思考,使读者在情感和理智上得到提升。把非洲“吃人肉的独裁者”博卡萨和非洲养育的“人类的骄子”曼德拉比较对照,其思想冲击力和艺术震撼力是不言而喻的,认识非洲和世界的复杂性,正可由此进入。面对20世纪数不清的历史悖论,如果读者深入思索,从曼德拉身上就可以找到不少解惑的突破口,看到人类历史的光明面,并且以正确的姿态面对21世纪。

2013年12月5日,纳尔逊·曼德拉逝世,全世界都为他逝世而哀伤,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深切地悼念他,几十亿人民以数千种语言表达着自己的悲痛。吉狄马加的方式是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在几天之后写出了出于自己灵魂深处的诗句。这是一首长诗,2013年12月10日,即世人向曼德拉遗体告别之前问世,题目是: 《我们的父亲》。在吉狄马加心中,曼德拉是我们在精神上永远不会死去的父亲,他伟大的人格和巨大精神力量超越国界、种族以及不同的信仰,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对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体系的重构,从而为人类不同种族、族群的和平共处开辟出更广阔的道路。“我仰着头——想念他!/只能长久地望着无尽的夜空/我为那永恒的黑色再没有回声/而感到隐隐的不安,风已停止了吹拂/是在一个片刻,还是在某一个瞬间/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他已经站在通往天堂的路口/似乎刚刚转过身,在向我们招手/脸上露出微笑,这是属于他的微笑/他的身影开始渐渐地远去/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他要去的那个地方,就是灵魂的安息之地/那个叫古努的村落,正准备迎接他的回归……”这是长诗的开篇,用高视角和大视境,写非同寻常的悼念:仰着头长久地望着无尽夜空的想念。然而“永恒的黑色再没有回声”,不经意间“他已经站在通往天堂的路口”,出神入化的描述,凸显了一种中外诗人都在孜孜追求的“神性”,但是吉狄马加追求的这种“神性”,不是属于上帝们的那种“神性”,而是人类尊崇的一种“精神”或“精神性”。你看,那个已经站在通往天堂路口、我们无限想念的人在向我们招手了,而且脸上还露出了我们非常熟悉的“属于他的微笑”。可以说,这样开头是神性、人性、诗性的变奏与交响,汇合着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的亿万人民群众的无比悲伤与无限崇敬。法国一位文学评论家说,“吉狄马加是一位伟大的讲故事的人。我们信他的故事,我们跟随这些故事,尽管它们是悲剧性的。也正因为它们是悲剧性的。在今日诗歌中拥有故事的敏感,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天赋。”这段话在吉狄马加《我们的父亲》中,也得到了印证。在富有神性的开篇之后,吉狄马加就开始给我们“讲故事”了——从“一个黑色的孩子,开始了漫长的奔跑”讲起,讲“这个有着羊毛一样有着卷发的黑孩子”怎样“沿着他选择的道路”百折不挠地前进,怎样面对“监禁、酷刑、迫害以及随时的死亡”,怎样“带领大家去打开那一扇名字叫做自由的沉重的大门”,怎样“九死一生从未改变”、“始终只有一个目标”,怎样坚信“爱和宽恕能将一切仇恨的坚冰溶化”,最后达到目标时又怎样“用平静而温暖的语言告诉人类——忘记仇恨!”这的确是一个故事,不过不是一般的故事,而是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一个顶天立地受到全人类敬爱的人类精神领袖的故事,而吉狄马加讲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极为充分地运用了他已操练、创造了30多年的“吉狄马加诗学”,把这个故事从头至尾由外到内彻底地精神化、心灵化、审美化了。应当说,30年来每一阶段都有不少“标示当代诗歌等高线”、“写得足够大气、诚挚、灵动,充满抒情汁液”(唐晓渡语)的吉狄马加,这些年来还有不少“超越”了“当代诗歌等高线”的好诗、奇诗和大诗,本文论及的《回望20世纪》、《那是我们的父辈》和这首《我们的父亲》,都是这样的诗篇。

诗歌阅读广泛的读者,读吉狄马加悼念曼德拉的诗时,也许会联想到美国诗人玛雅·安杰卢同一时期悼念曼德拉的诗。安杰卢是一位有传奇色彩的黑人女性,美国民权运动的知名人士,卓有成就的美国作家和诗人。作为美国黑人女诗人的杰出代表,她1993年曾在克林顿总统就职典礼上朗诵诗歌,轰动一时。2013年12月6日,即曼德拉逝世第二天,美国国务院公布了一段时长四分四十秒的录像,内容就是安杰卢“代表美国人民致纳尔逊·曼德拉的颂诗”。此诗题为《他的日子结束了》,开篇为“他的日子结束了”。/结束了。/消息乘着风的翅膀而来,/不愿驮起这份重负。/纳尔逊·曼德拉的日子结束了。//消息传到我们美国,/不意外,可还是不想听到。/我们的世界突然变得黯淡,/我们的天空铅一般沉痛。//他的日子结束了。//我们看见你们,南非的人民,无言地站立,当那最后的门猛然关闭,/再不会有旅人归来了……”全诗也歌唱了曼德拉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力量,赞颂了他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历史功绩,表达了对人权、自由、和解、宽容的肯定和热望。两首长诗各有千秋,然而两位诗人在历史观、文化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差别也明显或隐蔽地活跃在字里行间,甚至同用“人权”、“民主”、“自由”等词汇,所指也大为不同,需要细心解读。要而言之,安杰卢是以美国为中心视角的,吉狄马加采用的却是中国——非洲—世界共同视角。诗的标题《他的日子结束了》和《我们的父亲》,差异是极为明显的。诗行中的话语差异更明显。按血统说,黑人安杰卢与曼德拉同源,但其诗“他”字连篇,“这里,在美国,我们……”成为标准句型;而吉狄马加笔下,“我们的父亲”却不曾离口,这不是故意做作的称谓,不是矫情,与“黑人兄弟”、“我们的父辈”称谓一样,都表现了特殊的亲情,带有诗人的血温。称呼之内,有文化身份与写作立场问题。“曼德拉是我们在精神上永远不会死去的父亲”,是说曼德拉精神不仅属于他个人和南非,也属于我们中国人和全人类,不仅属于过去和现在,也属于未来。总之,吉狄马加《我们的父亲》是吉狄马加创作中不可多得的杰作,很有可能成为世界诗坛悼念曼德拉诗歌中的经典,因为它不仅表现了中国诗人吉狄马加与非洲的精神联系,也表现了中国人——非洲人——全人类之间的精神联系。

上一篇:发射天线广播电视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微物流企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