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现代文学论文范文

2023-12-16

草原文化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1篇

在我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宝库中,传统图案丰富多彩,璀璨夺目,既代表着华夏民族悠久的历史,也是全人类文化艺术中的巨大财富,而这其中的蒙古族图案拥有广泛的群众性、可视性,同时也具有纹样的传统性。蒙古民族的生活极为丰富,作为反映生活、美化生活的图案艺术也是极为丰富的。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游牧为生,对牛、马、羊、骆驼等牲畜极为熟悉,所表现出的各种动物、植物、花卉图案,在幻想和夸张中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因而纹样奇异动人,具有浓厚的情趣。

1 蒙古族传统图案纹样的发展应用

蒙古族的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同时它也有一个庞大的系统,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不涉及到装饰艺术,涉及到图案花纹。

犄形纹样,蒙古语称之为“额布尔”纹,是蒙古族图案花纹中最常见的纹样之一。在民间多以二方持续和边沿图案的形式涌现,有五畜旺盛、牧业丰收的寄义。盘肠纹,由弯延交叉的线条盘结而成,由于圆角与直角的变化,处处绵延,表现永续不断的意义。盘肠纹在蒙古族图案中,常作为中心纹样,并且多以适合纹样的形式出现。鼻纹,又称云纹,是蒙古语”鼻子”的意思。云纹既有由一个中心点向周围层层扩展的团状云纹,也有比较写实的云纹,多由一个中心向两边卷曲构成勾联式云纹,这种云纹几乎已成为蒙古族图案花纹中使用率最高的纹样。

在蒙古族传统中最基本的一个类别那就是寿字纹与万字纹。根据他们的外部形态特征来看,寿字纹又分为兰萨纹和普斯纹。普斯纹即所谓的“团纹”。兰萨纹通常由上下对称,中心窄两头宽的束腰状寿字构成。万字纹有福寿吉祥、四季如意的寓意。回纹,在蒙古语中被称之为“阿鲁哈”,是世界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纹样。回纹形式有单体、一反一正相连成对和连续不断的带状形,二方连续是最常见的形式。火纹,蒙古语称”嘎拉纹”,在民间十分流行。卷草纹是一种装饰纹样,最大程度地体现了蒙古族图案花纹运动和变化的特点。

2 蒙古族传统图案纹样在实物中的应用

传统文化与包装设计素来就有着如影随形的关系,每一部包装设计史都遵从传统文化的经络,同时每一个包装设计又是其无形力量存在的有力证明,而传统文化在包装设计中会直观地以图案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蒙古王酒,从濒临倒闭到现在拥有相当市场份额这一巨大改变,包装设计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天地人酒系列包装,盒型采用六边形柱体形态,造型独特,开合方便,节约材料,俯视时像是一朵绽放的花儿,正视时又俨然是一座蒙古包,同时又是天、地、人的一个和谐组织,蓝的天、绿的地、黄皮肤的蒙古人。

上述设计从传统图案中汲取营养,用适当的图案深化了设计的主题和内涵,体现出民族特色。传统图案蕴涵着浓厚的地方民族气息,容易使受众从心理上产生亲近感。传统图案与设计的巧妙结合,无形中会提升设计作品亲和力,增强设计作品的印象留存力,强化设计作品的宣传力,加深设计作品的说服力。

3 设计要立足于本土文化,树立民族品牌

近年来内蒙古的设计领域开始了民族化发展以及如何吸收本土文化养分的探索之路,将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融入包装设计中,是其发展的方向。

民族化的品牌设计是强调传统和本土性的新设计艺术潮流。草原文化在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使品牌在与消费者交流和沟通中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在当今设计大同的趋势下,各民族意识到不应该被同化,于是开始纷纷重新探究民族化的设计语言,找寻自己的设计风格。“因为我们的设计总在试图寻找一种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某种可以识别、分析、读解的共有的特性。这样寻找的目标不在于指明地域的特点,而是试图发现一种根植于我们的本土性,又对整个设计语言具有意义的东西,一种尚处于隐约、含混状态但却具有某种启示性的东西。”民族化既是回返,又是变革,既是传承,又是创新。对于传统图案纹样的传承,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需要在深刻领悟后,进行更深层次的概括和提炼;要时刻注重和考虑元素的变化,斟酌每一个元素在其表现上能不能传达出正确的意境。

结语

本土的设计历史源远流长,使得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充足的养分,但更重要的是要消化吸收,分解与重构,形成自己的个性语言。这个时代我们照搬传统不是办法,应该从中拥有属于自己的设计,如果我们不会推陈出新,那么我们的传统艺术会停滞发展,会让我们的设计毫无新意,成为没有时代精神的复制品。当今世界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传统设计的经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以本土文化精神为基础,打造民族包装品牌。要做好具有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师就必须在对传统图案的研究、把握、应用、创新的基础上,让更多有民族特色的包装设计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草原文化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2篇

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

北京正规四合院一般以东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门。大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具有很强的私密性,非常适合独家居住。院内,四面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由于院落宽敞,可在院内植树栽花,饲鸟养鱼,叠石造景。居住者不仅享有舒适的住房,还可分享大自然赐予的一片美好天地。

草原文化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元明清文学是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取分期综述、纵横对比、按体分类、以点带面的方式,可以相对完整地呈现出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巩固教学成果,为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元明清文学;诗文;小说;戏曲;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进入元明清阶段以后,与前期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等阶段相比较,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同。以上阶段的教学,从学科的属性来看,先秦两汉文学具有经史杂糅的特征;就文学的发展进程而言,魏晋南北朝文学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从文类的形态上看,唐宋文学最为成熟的当然是唐诗、宋词,其他文类尚处于萌芽或发展状态。因此,元明清文学以前,文学史讲授的重点是以诗文这两大文类为主。而元明清文学涉及到的作家作品众多,教学重点转入以小说、戏曲教学为主,学生需要课下阅读大量的经典作品,尤其是小说等作品的篇幅往往较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消化这些知识。在元明清文学的教学安排上,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的安排是一个学期,最多的是64课时,最少的则可能是32课时。因此,探讨元明清文学教学的新模式,如何高效完成元明清文学史的教学工作,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三大领域。相比其他两个领域,文学史有其特殊之处,它含有文学和史学双重属性,其旨趣就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将各历史阶段的重要文学现象、文学思潮、发展大势系统而条理地呈现出来,因而讲授文学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既对毎个历史阶段的文学创作情况有所了解,又对中国文学创作的整体发展脉络有所认识,进而提升解析文本和文献的能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所以,如何向学生展示元明清近七百年作家作品、历史事件、文学思想、发展态势、经验教训等等,便成了元明清文学史教学的出发点。

一、分期综述:总论元明清文学的历史脉络

文学史研究是以历史的方法展开的文学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因而兼具文学和史学的双重属性。编年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即按照时间顺序排比史料,在系年序列中再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凸显历史面貌。贯彻在文学史的研究上,便是编年史的研究方法,陆侃如先生的《中古文学系年》即为典范之作。其优势在于排比史料,以准确的史实,逐年展示文学史的连续性,从而在时间轴上展示文学史的连续景观。当然“系年”方法用在教学上肯定行不通,教材体例和教学课时都对此有比较明显的限制,但我们仍可吸取其精髓,将它改造成适合教学的模式。在讲授明代文学时,总论部分就运用了这种编年的方式,按照明代皇帝的年号将明朝近三百年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期(有些时间短的年号就直接合并,时间长的年号还会分割),逐次详论每一期的历史大事、文化思潮以及文学风貌。这样学生对明朝的历史走向、思想变革等问题都了然于胸,反过来也促进了学生对这个时期文学发展的理解,为“知人论世”作好了一定的鋪垫。

经过这个过程,学生相当于沿着历史的足迹把明朝的文学线索清理了一遍,对明朝各个方面的文学状况形成一种综合认识,这是学生建构知识框架,在下一阶段的学习中理解更多的信息、记忆更多的知识以及提出更多问题的基础。这种以史的观念建构起的框架富有稳定性,因为它立足于过去的事实而不是某些时髦的理论,所以它是稳定的,不会因为研究风气的变迁而废弃;同时它又富有弹性,因为史的内涵十分丰富,各种现象都能通过史的视野加以观照,所以它是灵活包容的,运用它理解一些问题不会显得生搬硬套。反观现在的一些学生,在看待一部作品时,只知道机械地套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框架,不得要领,在这样的情况下,帮助他们树立这种历史框架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新的教学尝试需要从具体的细节做起,比如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包括记忆明朝的年号,弄清各个文学家之间的代际关系,大体了解各文学家之间交游的情况,知道一些著名文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生活经历等等,这些虽然不是教材涉及的重点,但却是文学史上最基本的事实。如果学生不掌握以上基本内容,只是硬性记忆教材介绍的艺术特征来应付考试,那么古代文学史的教学将毫无意义。

二、纵横对比:纳入中华文明史的整体框架

讲文学史要有时空大局观,讲某一个朝代,要能够在纵向上联系其前后朝代作对比,在横向上能将文学和其他文化领域的发展情况放在一起对照。

还是以明代文学为例,在讲到明代小说时,先带领学生回顾一下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的发展历程,这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明代章回体小说形成的里程碑式意义。然后,简要介绍清代小说对它的继承和发展,说明明代小说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这样,学生能以全面的历史眼光来看待明代小说,理解它对中国文学乃至中华文明发展的积极意义。这样一来,他们对明代的“四大奇书”有了更多的重视,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在学习具体作品时,能“瞻前顾后”,寻找这些作品与前代和后代小说之间的一些关系与传承,提岀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总体上看,这种大处着眼的讲授方式,与就事论事的传统讲授方式相比,在促进学生的思考方面更有实际效果。

同样的方式还可以用于明代戏曲及诗文的教学上,将其纳入中国戏曲史及中国散文史的大视阈中来讨论,甚至有些内容适当纳入古今文学演变的框架内讲授,比如明末的小品文,它的生命并没有随着封建时代的结束而停止,在20世纪初,它的价值又被周作人重新提出[1],

并且成为了影响现代文学创作的一股重要思潮。讲述这类问题能够打通古今壁垒,有助于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

以上是纵向的对比。在横向上我们也可以将文学和该时期的其他学术领域及文艺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对照。这种方式在明代文学的讲授中同样适用,因为明代是文学精神特别发达的一个时代,在各个领域都能看到文学影响的痕迹,通过论述文学和其他领域之间的关系,也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个时期文学发展的状况。比如,在总论明代文学时,便讲到了当时文学对经学、史学、子学的渗透,比如《诗经》的解读趋于文学化[2]、演义历史成为新的风尚[3]、

评点诸子散文的书籍大量产生等现象[4],使学生对当时整个文学界乃至整个文化界的风气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三、按体分类:归并教材各章节的同类问题

现在通行的文学史教材在介绍明代文学时,多是将明朝分成前中后三期,然后又将各期分成若干章节,对其中的主要文学家及文学作品进行详细论述。这种体例很适合文学史的编写,但在教学时也没有必要完全地墨守成规。适当调整教材的章节、依据文学体类而非历史分期进行讲述,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依据文学体类来对作品进行分体介绍,能够使文学史上一些争讼的问题显得更加明晰,各体文学发展的脉络更加清楚。明代文学根据体裁可以分成诗文、戏曲、小说三类,将这三类分别讲述,各自的侧重点又有不同。

例如诗文部分,主要是集中介绍明代各个时期诗、文两个方面文艺思潮的变迁,指出各个流派之间的同异、因革的关系。这依据的是一种线性的思维,目的是给学生呈现出延绵不绝的诗文发展图景。

对于戏曲部分,则釆用了以点带面的讲述方式,以《牡丹亭》这部伟大的作品为中心展开,其他的内容则如众星拱月围绕着它。明前期的戏剧是作为《牡丹亭》的铺垫而讲述、汤显祖的其他作品是作为《牡丹亭》的参考而介绍,还有之后的沈汤之争、临川派后劲作品都是作为《牡丹亭》的对照来分析。由此以《牡丹亭》这个中心引出了整个明代戏曲的大体面貌,学生既深入了解了《牡丹亭》,同时又对戏曲史有大致认识。

至于小说部分的讲述,也很适合采用这种分体介绍的方式。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明代小说是一代之文学,受到极大重视,因此习惯的讲法是把每一部作品专门列为一个专题来讲,以便使学生对这些名著能有更深刻的体悟。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这种安排做了改动,在介绍明代章回体小说时,将当时“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合并一处综论。即从这四本书中提取出若干个共同的问题,在每个问题下,对四大奇书进行比照,体现它们之间的异同,显示出随着时代变迁章回体小说形态不断成熟的轨迹。比如,在“人物形象的刻画”这个问题上,一般的讲法都是按照教材上的分析,拈出小說中的塑造的人物形象,结合具体的文本加以分析,其遵循的一般思路是文学理论中强调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样安排下来固无不可,但是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会陷入讲故事的泥潭,无形中浪费了大量的课时,而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收获不大,甚至因为教学理念的同一化导致文本分析的重复,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感。鉴于以上情况,笔者按照写作时间的顺序依次讲述四大奇书的相关内容和各自的人物刻画手法,展示出从元末《三国演义》性格单一的人物形象到明末《金瓶梅》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这一发展历程,使学生对明朝三百年间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笔法的进步有了更直观的体悟。正是抓住人物形象与小说笔法的演进这一核心,四大奇书之间就不再是彼此孤立的四部小说名著,而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节约了讲授的课时,为其他教学内容的安排腾挪出了更多的时间。其他方面,笔者还归纳了一些问题,如虚实关系的处理、整体结构的安排、具体情节的叙述、审美旨趣的倾向、语言艺术的特色等,也都是依照这个思路进行讲述,从而将四大奇书艺术特色的各个方面都囊括殆尽,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每部作品艺术风格的认识,也形成了对明代小说发展的整体印象,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效果。当然,将四大奇书合述仅适用于对艺术特色的介绍,在涉及每部书的形成过程、思想内容等方面的时候,还是要将它们分开来讲解的。

需要指出的是,纯粹的分体介绍相比于分期介绍也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它割裂了同一时期各种文体发展的相互联系,难以对某一个时期整体的文学发展状况全面观照。不过,上文已指出,在教学时,我们一开始就对明代作了历史、文化以及文学方面的分期综述,使学生预先具备了相关的历史知识,这可以弥补分体介绍的不足。因而,采取上述教学安排的前提,需要重视明代文学总论部分的讲授,这与先秦两汉文学的讲授明显不同。因为先秦两汉文学的文本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难度较大,因而笔者在讲授的过程中,采取的是先分后总而不是先总后分的方法,即先从具体的作品和文献入手,细读文本和文献,获得感性认知,然后反过来再加以总结,升华总论的内容。总之,教无定法,我们要积极调用各种线索串联文学史知识,并把它们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认识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汲取各种知识信息,达到对中国文学史理解上的融会贯通。这是我们讲授文学史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四、以点带面:凸显文学创作的历史语境

任何文学创作都离不开具体的历史语境,“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也正是建立在这一认识基础之上而展开的具体的文学批评方法。

以元代文学为例,从蒙元王朝1234年立国,到1368年被朱元璋的义队军推翻,经历了134年的历史。在这一段历史的文学进程中,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迥异于传统的“温柔敦厚”而一变为“自然显畅”,其中的答案,只能从时世推移的沧桑巨变中寻求。又比如,传统的文学批评中一般认为“诗庄词媚”,而曲的当行本色是什么?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蒙汉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流、文人地位的下降、戏剧的“自娱”与“娱人”需要,皆是构成元曲“自然”审美风格的原因。再比如,元曲中出现了〔唐歹合〕〔拙音速〕〔阿忽合〕等曲牌,也是多元文化交流、少数民族音乐进入中原的结果。

在清词和清诗的教学部分,由于文学史教材中对于清诗、清词部分的介绍比较有限,而诗词乃是古典文学的重要内容,笔者在文学史教材的基础上,布置《清词史》《清词丛论》《清诗史》《清诗流派史》等专业书籍作为课外阅读的内容,有利于学生了解文学史的宏观背景。

在文学史教学中,面对朝代更替,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历史分期与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朝代的更迭没有使文学史呈现出截然的一刀两断的面貌与风格,然而每一次更替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文学的发展方向。如前所述,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对明清易代大背景作出历史脉络的梳理,对整个清朝的诗词作整体的讲述,描述其异于其他朝代的特点,注重纠正学生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譬如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观念的长期灌输中,很多学生会认为长篇小说是清代文学的代表,而清词是清代文学的末流,没有多少可观之处,甚至很多研究生也抱持这样的观点。而事实上无论在质量还是在数量上,清词都足够与宋词双峰并峙,而这正是教学中应该致力矫正的方面。在纠正一些常见的错误观念时,需要给学生呈现文献证据,对于历史人物的分析,也尽可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的评价。尤其对钱谦益等被清廷打上“贰臣”标签的诗人,须结合他们的诗歌作出说明,客观公正的历史观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

遗民诗人群体是清初一个庞大的士人集体,在这个大集体中又包含了许多小集体,且不同集体的诗作也带有其自身特点。而教材因为篇幅原因,会将主要注意力集中于清诗的“神韵”“肌理”“格调”“性灵”四大诗派,忽视了对遗民诗人群体的关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区分、了解遗民诗人群体,笔者对南宋末年与明末清初的两大遗民群体进行了对比。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遗民群体的评价也必然会出现变化。在这一环节,让学生细读作品进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体会当时作者的遭际与抱负,从而对原有的价值观念作出更为合理的判断。

五、余论

维果茨基认为,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借助他人的指导可以解决超出自己原有水平解决问题,这个潜在的能力发展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5]。虽然这个概念是在儿童认知领域提出的,但在具體的高等教育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因为它同样反映了教学与个体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学促进发展,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而不是在学生已知的领域中打转。该理论阐明了个体心理发展的社会起源,突出了教学的作用,同时也彰显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教师在教育中不可代替的引导作用。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下,既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又需要适当提高知识难度。在讲授清代诗词的过程中,兼顾学生的知识接受范围,又适当加以扩展、联系、比较,提升学生对清代诗词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发现,受到戏说历史和流行影视的影响,学生对稗官野史体现出较大的好奇心,出现史实不清、评价随意的倾向,这在教学中是应当加以矫正的。

总之,相对此前其他历史阶段的文学史教学,元明清阶段的教学内容明显增多。如果按照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将难以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遑论保证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对元明清文学史的教学作了一些初步探索,还很不成熟,祈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7-28.

[2]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30-287.

[3]钱茂伟.明代史学的历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398-404.

[4]谭家健.先秦散文艺术新探[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483-512.

[5]麻彦坤.维果茨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60.

[责任编辑:陈立民]

草原文化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街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市各大区块的骨架,同时也是一张名片,展示着城市的独特魅力。城市的独特魅力离不开地域文化,我们要利用现代文明技术,结合时代核心精神,在保持城市原有空间形态的基础上让地域文化的精髓与街道景观和谐共融,让城市街道景观更好地展示其独特的魅力。本文阐述地域性文化街道景观设计中的特点和优势,探究当前地域性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应用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文化

随着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科技、文化等迅猛发展,城市街道内容不断丰富,街道景观的功能也不断完善,街道景观成了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街道景观是城市聚居者感知城市形象环境最直接的途径,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地域文化元素创造性地表达城市街道景观,可以很好地体现城市文脉,提升城市景观价值。当前,地域特色被现代文化所取代,同质化现象严重[1]。为避免“千城一面”,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要紧抓地域文化的特征和精髓,多元创新地应用地域文化。

1 地域文化概念

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来看,地域文化一般指特定区域内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区域的生态、民俗、习惯等文明表现[2],特征一般表现为区域性、人文性和综合性[3]。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逐渐统一的现代文化生存语境,地域文化以空前的差异性和交融性呈现在人们面前。

2 街道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的必要性

2.1 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的特点

在城市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景观与城市文化环境紧密结合,形成了城市景观空间地域文化特征[4]。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形成了地域性景观,其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文化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是人类活动历史的纪录和文化传承的载体[5]。一般情况下,在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的主要表现是,利用地域文化的隐性特征和显性特征塑造景观,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通过景观的造型形式让人们直接感知地域文化的外在形象,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深度萃取与应用,隐晦地向人们传达文化内涵。

2.2 街道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的优势

(1)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6]。城市文化体现着城市民众的价值取向、存在形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让城市更具吸引力和创造力。而地域文化记录着区域内人类历史活动和文化传承情况,将无形的地域文化融入街道景观,可以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2)促进文脉传承。城市街道空间是城市民众生活的场所,建筑、路面、行道树、道路交通设施和街道小品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体现地域文化以及城市文化的元素融入街道景观,可以增强场地的氛围感,与城市民众产生情感共鸣,增强民众责任感,促进文脉传承。

(3)提供设计素材。地域文化是景观设计的重要源泉之一[7],设计师在进行街道景观设计时会了解城市的发展历史以及当地的文化遗产,通常会提取当地具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元素,借助艺术化的手法对其中的精华进行凝练,形成新的图案。新图案不仅可以用于装饰城市街道景观,还可以用于街道相关文创产品设计以及其他方面,能够多维度、大范围地应用地域文化。同时,结合设计手法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空间语境[8]。

3 地域性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应用中的问题

現代城市街道景观建设已经意识到了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并且也开始将地域文化运用到街道景观中,但目前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第一,主次不分。在进行街道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常常会分不清主次,忽略景观的实用性而过度考虑美观性或追求标新立异,使景观给人带来不舒适的感受或根本无法使用,导致设计失去意义。第二,地域文化脱离街道实体[9]。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社会的发展,城市也在不断更新升级,部分城市在进行更新升级时忽略了周边环境,大批量地进行建筑、景观改造,胡乱拆除一些具有地域性的传统建筑,过度追求现代化的摩天大楼,完全不考虑它与周边环境是否融洽,导致街道形态变得不完整,原有的良好景观被破坏。如果地域文化与自然景观结合得不够或者街道上承载地域文化的主体消失了,那么地域文化终将脱离街道实体。第三,城市特有风貌未能在现有街道景观中如实反映[10]。城市特有风貌的形成归功于当地独有的风俗习惯和精神文化的熏陶以及地域原生材料的物质文化垒砌,然而一些城市在进行街道景观建设时为简化设计工序或加快工期,忽视或直接放弃使用当地本土的原生材料,大量使用如混凝土、沥青等现代速成材料,导致地域感逐渐丧失,街道景观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城市风貌缺乏独特性。第四,设计人员水平不高。当前,景观设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能力相差很大,甚至很多街道景观设计并不是由专业人员设计完成的。

4 地域性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4.1 整体化设计街道景观,使其与周围环境融洽

城市街道景观建设要遵循整体性的设计原则,了解并分析城市或区块整体的建筑风格、色彩及空间规划等,根据城市的整体功能,从整体性出发,使地域文化与建筑、铺装、设施等保持高度一致。舍弃原有的地域文化“大杂烩”的展现形式,根据景观的区位、空间结构等条件因素,建立空间秩序,对街道空间进行层级分区,以时间、历史事件或其他要素为轴线展现地域性街道景观,让受众循序渐进地解读地域文化,逐步进入深层次的体验状态,从而产生愉悦感。需要注意的是,在融合地域性文化与建筑形态时,要使其与传统建筑文化相吻合,巧妙运用材料的材质与色彩搭配,赋予建筑特有的地域风格和色调;将地域文化的显性特征与隐性特征相结合,对街道景观进行细化处理,力求构建完整的城市形态;按照设计主题与功能,利用铺装表达街道景观,通过不同属性、色彩以及图案的相互搭配表现地域文化特征,释放文化内涵,提升景观价值。

4.2 慎重确定区域设计基调,将地域性要素落实在细节之中

中国城市历史文化悠久、地域文化资源丰富,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确定城市文化属性,利用植物、设施等对街道景观中所包含的地域性文化进行意义阐释。在设计之初,分析城市的整体规划,结合周边环境特征,确定区域属性,对特定区域内的景观要素进行类别划分,发现区域内现实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度解析。理清文脉关系,平衡街道景观中的现代文化与地域文化,避免出现过度偏重一种文化而造成“头重脚轻”或对半平分两种文化而弱化文化特征的情况。针对特定需求和现有资源,确定地域文化主题,重视街道景观中地域文化的表达,通过多元化手法实现设计与现存条件之间的协调。将地域性设计元素落实在细节之中,使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塑造具备当地独特印记的城市街道,传递地域性文化的魅力。

4.3 保护、传承和发展原有文化景观,升华街道景观环境的意境

由于受到建筑材料的限制以及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很多独具地域性文化的传统建筑和景观正随着时间的流逝走向消亡,为保护城市文化历史,不让其流失,可以通过人工干预阻止其消亡。在现代城市景观建设中,可以通过历史性分析和走访实践调查等方式对特定区域内的街道景观进行归类。对于破损、地域文化淡薄、存在价值较弱的街道景观,可以通过修补、调和等方式将其进行转化升级,尽量使用原有材质,再辅之以现代材料,力争保留其原有特征。对于存在价值较高的街道景观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并将其传承和发展下去。在传承中取其精华,在发展中推陈出新[11]。在传承和发展的同时,运用现代的观念将地域性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处理好场所与人文、社会和自然等外部条件的联系,将地域性的文脉整理转化为可被人们感知的元素,利用地域文化元素升华景观环境的意境,展现具有当地独特风采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此外,景观设计还应蕴含时代精神[12]。

4.4 注重人性化设计,将景观实用性与美观性相结合,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人是街道空间的使用者和鉴赏者[13]。因此,街道景观建设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考虑人们生理层次和精神层次需求。在街道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街道设施的建设,既要考虑各类人群的使用需求,包括老人、妇女、儿童和残障人士等,也要注重人的视觉审美需求,结合周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特征,优化景观色彩和造型。同时,要秉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长远性地布局现代街道,结合人们的出行活动需求以及街道演变发展特征,合理预留出空间作为人的活动场地或者用以适应未来城市街道的更新升级。创新性地将现代可持续环保材料和本土资源材料有机结合,使用现代可持续环保材料,以实现长远使用的目的,选取当地的原有材料,以更好地体现地域性特点。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选取带有地域属性的本土植物进行搭配,表现植被的精神内涵,营造场地氛围感,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城市街道景观富于变化,空间环境满足行人的行为特征,城市也将充满人性化的魅力[14]。

4.5 创新运用地域文化元素,表现街道景观地域特征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应用地域性文化,要反映出自然景观的地域性特点,寻求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共通性。深入解析地域文化,创新运用美学原则,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引领人们深度感知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从而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一,研究与整理当地的历史文化脉络,撷取当地历史中的象征性元素、传统建筑或工艺品中的文化元素、传统纹样图案中的色彩搭配及象征元素;第二,通过抽象化、拆分组合、夸张变形等设计方法对元素符号进行转变;第三,因地制宜地将已转变的元素应用到街道景观中进行点题,通过对文化元素符号的象征与隐喻体现地域特征;第四,将当地特有的风俗文化融入街道空间,增强景观延续性[15]。

4.6 结合高新技术,增强街道景观的趣味性

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也大大改变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同时也为地域文化融入街道景观提供了无限可能。例如,景观设计目前已经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的地域文化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以及关联性搜索,方便景观设计师更有效地进行利用。再比如街道空间中所设置的一些带有人工智能系统的交互装置小品和趣味雕塑能让人们与街道产生互动,增强人们出行时的参与感,让人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形成关于特定街道特有的记忆。将地域文化融入街道景观时借助高新技术,不仅可以增强街道景观的文化性、时尚性和趣味性,还可以增强人们出行时的参与感,激发街道景观的生命力,增强城市的活跃性。

5 结语

在进行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时,创造性地利用现代技术和设计手法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可以增强城市个性和可识别性,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还可以塑造一个有当地文化特色、景色秀丽的城市街道景观。

参考文献:

[1] 焦健,穆展羽.地域性文化在新旧城区街区景观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9):193-194.

[2] 王欢欢.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城镇街道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9.

[3] 廖嘉.梅山文化园黑茶文化建筑与环境设计的地域性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4.

[4] 宋妍.哈尔滨市道外区历史街区街道景观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0.

[5] 刘珂秀,刘滨谊.“景观记忆”在城市文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20,36(10):35-39.

[6] 陶鹏.文化是城市的灵魂[J].福建质量管理,2018(11):215.

[7] 周亦白.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滨水景观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7.

[8] 徐悦,张磊.城市景观的文化价值与城市形象塑造[J].美术教育研究,2018(23):52-53.

[9] 蔡静,史正寅.城市景观设计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6):8769.

[10] 原鹏.唐山市唐丰路地域性景观更新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11] 宋佳.地域文化在城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理论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4.

[12] 黄淇麟,祝遵凌.文化要素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设计,2019,32(7):54-55.

[13] 李桃桃.城市街道路面的视觉设计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1.

[14] 曹烨.城市街道景观艺术空间浅析[J].中国报业,2018(20):12-13.

[15] 刘滨谊,郭璁.基于地域性景观意象的旅游体验行为环境构建浅论[J].经济研究导刊,2011(35):81-83.

作者简介:何融(1996—),女,江苏淮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草原文化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从组织文化的三个层次结构方面,深刻全面阐述了组织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现代企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关系到企业繁荣衰亡的重要一环。如何强化组织文化建设,让企业管理层和员工认同组织文化,对组织产生认同感,忠诚感,搞好组织内部的沟通和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强化组织文化建设,发挥组织文化建设的功能,调动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以更高的效率为企业创造出效益,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 加强 组织文化 建设

现代企业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场所,从企业规模、企业结构、企业运行制度来讲,企业管理是一个拥有很复杂内涵的文化体系。在现实的生活中,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家和员工来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管理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活动不是独立存在的,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变革,更多是由企业的组织文化决定的。组织文化是指控制组织内部行为,工作态度、价值体现以及关系设定的规范,简单地说,组织文化建设就是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体系,是从最高管理层树立的典范发展而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

组织文化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指的是企业的名称,产品的外观及包装建筑风格,纪念物等外显的标识,能够折射出组织的经营思想、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它们以精神的物化产品和精神性行为为表现方式,人们可以通过视听器官来感受。企业标志,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明显区分于其他企业,它有助于企业形象的塑造,有助于激发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企业员工自觉地维修企业的形象。

组织文化的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主要是指组织成员和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集中体现在组织的各种行动准则和规章制度。并非所有的行为准则和规章制度都是企业文化的内容,只有那些以激发员工积极性和自觉性为目的的行为和规章制度,才是组织文化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企业内部的民主管理制度。它指的是在企业中建立一套有利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沟通,有利于员工参与组织管理,鼓励员工创造民主的管理制度和其他有关制度。

组织文化的精神层是组织文化深层,主要是指组织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信念,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在组织文化建设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它主要包括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它根源于人的观念之中,形成一种精神文化,企业员工能够认同组织的精神文化,就能从内心激发员工的潜能,发挥员工的长处和优点,提高组织的经营效率和管理效率,使组织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现代企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化全球的浪潮席卷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组织文化建设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大庆”的铁人精神,山西煤炭行业的医院的抗“非典精神”,日立公司的“私诚,开拓精神”帮助企业走出创新发展的新的篇章。

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企业战略发展的重要规划,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应从几方面入手:

①加快适应企业发展的体制改革,企业的类型和企业体制制约着组织文化发展形成。组织文化建设能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作用,就应该在企业内部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创立一种多角度,多开放的对外开展文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模式,让企业员工真正意识到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②建立以企业法人为主的企业家群体,组织文化主要是靠组织的多层管理者建立倡导和培养的,其人格精神向组织文化精神逐渐演变形成的,与组织高层管理参与组织管理的人,也是以企业家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为榜样树立起来的,形成企业家群体,在员工中潜移默化影响员工的行为。

③培养造就一批有素质的员工是从事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他们技能水平的高低,敬业精神的高度和对企业的认同度,忠诚度,都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为企业的效率,高效益发挥作用,员工的行为和价值观逐渐形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④加强组织文化的礼仪化建设。企业文化有了英雄模范的榜样劳动,还必须做到信念的内隐含义与外在形式取得统一,许多文化观念,就是通过各种文化积极活动才得以体现。洒尔“只有创业没有守业”的经营理念,康健电子公司“以人为本,员工至上”的企业精神,凝聚五湖四海的员工,通过企业组织文化的礼仪建设,可以使员工从抽象的概念或口号中感到具体的行为和准则。

⑤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树立企业的形象,企业的形象和社会声誉地位的高低,对企业技能发展和提升企业上新的台阶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格力空调“好空调、格力造”,“格力,核心创造科技”,给社会以崭新的面目让社会认可,不仅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更增强了企业在消费者的地位,让员工也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员工更能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忠诚度。

总之,通过组织文化建设,不仅能对员工的行为起导向,激励、自控、修炼、辐射、创新、规范的功能,而且能提高员工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识,对明辨善美、假恶丑和是非曲直的综合素质。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的功败垂成和企业的繁荣衰败。因此,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树立文化观念,强调文化建设,提升现代企业管理的文化品位,强化企业的导向,规范、激励、创新、凝聚、辐射功能,使之成为现代企业管理有声有色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章登庆.企业文化建设落地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2]董佳.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3]陈光.我国民营零售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草原文化现代文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体形式发展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融合已成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为古代文学传播提供了更多途径,打破了媒介之间的界限,有利于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的扩大。文章指出了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社会中的重要价值,从媒体融合视角下,对古代文学跨媒介传播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总结了当前几种常见渠道。

关键词:媒体融合;古代文学;媒介传播;主要渠道

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象征,在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文化地位时,应尤为重视古代文学的传播。但是当前主动阅读古代文学的人越来越少,为改善这种现象,便必须从当下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势出发,采用跨媒介传播方式改变古代文学的传播途径,使其在创新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一、古代文学在当代文化社会中的重要价值

古代文学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象征和精神财富,在当代文化社会中体现出了多方面重要价值,具体包括文化价值、认识价值、教育价值等。首先,古代文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同时也是最为活跃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文化形式,具有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其所蕴含的文学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其次,任何文学都是以现实为依托而创造的,古代文学也不例外,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社会面貌、自然面貌、民风民俗等,是认识历史、了解历史的一种重要渠道,能够提高当代人的认知水平。另外,文学经典具有情感教育的功效,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有利于高尚品质及健全人格的形成。正是由于古代文学所具有的价值,所以必须结合时代发展形势拓宽其传播渠道,使其在当代文化社会中得到良好传播和传承。

二、媒体融合视角下古代文学跨媒介传播渠道

古代文学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在当下信息社会中应做到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媒体融合所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通过跨媒介方式进行广泛传播,具体可从以下几种渠道实现。

(一)音乐媒介传播

音乐因其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而深受人们喜爱,是一种广受欢迎的媒介传播方式,而我国古代文学中作为曲谱流传之间的诗词较少,但是当前却有很多歌曲歌词都是改编、借鉴于古代文学作品。如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便是取材于苏轼的经典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如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的部分歌词,便选自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等。同时,现在很多现代流行歌曲歌词都化用了古诗词意境,包括徐小凤的《别亦难》、王力宏的《花田错》、毛宁的《涛声依旧》、霍尊的《卷珠帘》等。这些都是古代文学通过音乐媒介传播的具体体现,扩大了其在现代社会影响力。

(二)影视媒介传播

电影、电视剧是古代文学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我国四大名著都已经被搬到电视荧屏上,并且近些年出现了较多的翻拍版本。但是,当前很多取材于古代文学的影视作品,表现出明显的商业化、娱乐化特点,夸大、改动、戏说等现象严重,违背了历史规律和文化传统,忽视了艺术真实,这种传播方式是不可取的。而由王竞导演的《大明劫》可谓是对历史的再现,坚持用严肃的笔触书写现实,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细节方面都认真细致,片中的道具,都是利用现有文物文献考察得出,极力做到对历史真实的还原,在以历史为题材的电影中堪称业界良心,在采用先进技术保证制作精良的同时,也包含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

(三)全景媒介传播

全景媒介是现代化媒介的典型代表,在传播古代文学时应将其加以充分利用,让观众在获得全新感官体验的同时,能够感受的传统文化的熏陶。由谭盾所创作的多媒体交响乐《女书》,便是通过全景媒介传播古代文学的成功案例,所演奏的音乐极具历史韵味,选用与琵琶声音相似的竖琴作为主奏,在变换无端的声乐中,配合13段微电影视频,使人们有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

(四)戏曲媒介传播

戏曲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古代文学传播形式,在媒体形式日渐多样化的现代社会中,不能将其遗忘,应融入时代元素对其加以创新,重新焕发出传统媒介传播方式的活力。如昆曲肢体剧《陀螺》,融合了戏曲、杂技、舞蹈、音乐等多种元素,在视觉效果方面极具时代感,而其中也随处可见古代文学的元素,采用戏曲所独有的寓言内涵,将社会人的无奈、惶恐、抑郁等情绪展现的淋漓尽致,带个人们视觉和心灵上的双层冲击。

三、总结

跨媒介传播已经成为了媒体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的一种必然现象,同时也是媒体行业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其传播和发展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共存的现状,只有做到顺势而为,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优势,在尊重历史规律和传统文化基础上,对古代文学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用新颖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新媒体文艺作品,实现古代文学的传播传承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彭金金.网络剧的跨媒介传播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1):48-51.

[2]孔朝蓬.大传媒时代文学的跨媒介传播现象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5(12):133-136.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上一篇:大气污染化学反应论文范文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问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