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范文

2023-09-22

行动导向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 双语教学 人才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5-244-02

一、何为双语教学

1.“双语”。(1)“双语”的含义。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大于第二语言的。(2)“双语”认识的误解。一是将双语简单的理解为“加强英语”。“双语”班就是英语强化班或“尖子班”。二是将双语理解为“汉语”+“英语”。三是将双语理解为二门外国语,如“英语”+“日语”。四是将双语理解为在课外活动中加入英语兴趣小组等等。显然这些对“双语”望文生义的理解是片面的,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它抽去了“双语”和“双语教学”的内核,脱离了“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2.双语教学的解释。双语教学一般意义上的基本要求是:在教育过程中,有计划、有系统地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体,使学生在两种语言能力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学习及成长上,均能达到顺利的发展。“双语教学”的实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尤其是第二语言或外语(通常为英语)传授专业课的学科内容。双语教学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科目知识来达到掌握知识与语言的目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物流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要求各高校开设双语课程。2003年教育部又明确指出,“要继续推进双语教学”。国际快递巨头中外运敦豪全国人力资源总监郑贵红告诉记者,该公司规模到2015年将从现在的8000人扩张到22000人,她同时表示,物流人才除了需要非常专业的物流知识外,还必须具体深厚的外语、海关知识等。基层人员的学历就要求在大专以上,而国内大专类高职院校目前根本无法提供企业所需的、集应用性与较高英语水平为一体的复合型的毕业生。所以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按照目前物流行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需要通过双语教学提升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和职业化素养。从而培养物流业所需要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双语人才。

三、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现状

1.很多高校职院认为专业英语教学可以替代双语教学。近年来,众多高校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开设了双语课程,但很多高职院校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认为,开设专业英语教学就可以替代双语教学。其实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无论是课程设置的目的还是在课程设置的要求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对于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是定位于语言教学,教学方法仍应遵循语言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围绕物流英语的专业词汇、语法、写作以及翻译水平的提高来展开教学。而对于双语教学则是以英语作为语言媒介,去帮助学生用英语思考、学习、掌握专业课程的内容。双语教学定位于物流专业课程和专业知识的教学,而英语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语言。

2.大多数学生英语水平较低。英语作为母语汉语之外的第二语言,很多学生在初高中基础就不是很好。近些年来很多高职院校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实行注册招生,如此一来降低了学生入学的门槛,这对想上高职类院校的学生来说是件好事,同时还提高了高中学校的升学率,但放低门槛的同时,对本来基础就薄弱的同学,更是放松了对英语的学习。导致很多二类高职院校招来的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很多都在60分以下,甚至还有十几分的。曾经有个学生说,虽然学生上了这么多年英语课,英语的26个字母认识我,可我还不能把它们全都认得。虽然该学生这句话说得太夸张了,但是他能说这样的话,也可以想像得出他的英语基础水平是何等的低了。根据问卷调查,参加双语教学试点的学生中,能听懂1/3仅占70%左右,而剩下的30%左右的学生根本一点也听不懂。这样使得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前面又多了个障碍。

3.教学资源不能满足双语教学的要求。作为教学资源最主要涉及到的就是教材的确定,国内双语教学多数采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和相关教辅材料,由于国外的原版教材在编写方面内容较多,而在有限学时内对非母语学生来说压力较大。同时国外原版教材案例不适应国内学生,国内的学生大多对书本中广泛涉及西方国家文化背景、公司品牌以及营销事件缺乏了解,从而不能够达到通过案例理解理论的目的。完全原汁原味的外国案例在某些方面和中国市场上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

4.师资力量薄弱。我国高校教师大部分都是单科型的,只有极少数教师既懂专业又懂英语并且能够以英语为媒介语开展专业教学。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熟悉英语而无法胜任物流管理专业课的教学,或者熟悉物流管理专业课而英语水平较低。双语教学实施的重要前提就是任课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和专业的学科知识,还要对外语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口语和写作能力。所以目前授课教师真正能达到双语教学要求的凤毛麟角。

5.授课方式过于单调。授课方式死板,即使用中文教学,也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所以教师英语授课仍照本宣科,或全部依赖板书,这样就更大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现在网络发达时代,上课学生注意力更多放在手机及网络上。所以单调的授课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双语教学的要求。

6.双语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双语课程的设置考虑上,更多的是放在教师本身开课能力上,而没有重点去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和所开设课程的难易程度。同时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上更多的考核教师备课工作量的多少,而忽略了对教学过程的监控和对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四、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应该采取的对策

1.物流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目标应定位清晰。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不同于其他公共外语课教学,专业英语教学在实践中应明确相应的教学目标。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应该是在物流管理专业所有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础课程或专业基础课程,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实现,同时还有利于双语教学自身的不断发展。在对双语教学的课程进行慎重选择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的对物流人才实际需要以及学校现有可以使用的资源等实际情况。双语教学应循序渐进,先注重对学生英语思维的基础培养,再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物流活动中的交际能力。

2.加强双语师资培训。开设好双语教学课程的前提就是必须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强、英语水平高、同时还能够适应双语教学的复合型教师。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师授课能力和学生接受能力,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同时将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用外语的思维开展教学,才能算是成功的双语教学。而要满足如此的师资要求,就必须加强对双语教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具体的方法:(1)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各高校自行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双语教学的师资及其储备;(2)大力引进专业功底好且外语能力强的教师,为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奠定基础;(3)定期举办双语教学的各种研讨活动,进行实践经验交流;(4)举办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班,聘请国内外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专家来授课,从而提高双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3.双语教学配套教材的选择。选择既符合双语教学大纲要求又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的双语教材,同时再选择与之配套的双语教学资料,这样双语教学便可如鱼得水。同时,由于国外原版教材很多知识点及案例不适应国内学生,特别是对于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所以教师在选择教材时可选择国内改编版教材,这类教材是结合国内外实际对外文教材改编后的双语教材,这样便能做到因材施教。双语教学教材的选择是双语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基础,是一切学科双语教学活动得以圆满开展的重中之重。

4.灵活教学。教学方法上注重采用研讨式、启发式和辩论式等生动、活泼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尽量使用图表,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这样可以减轻英语授课负担,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组织学生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讨论、让优秀学生试讲某个段落、学生以老师方式提问,其他学生来回答等等,均可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双语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另外,多媒体课件可集声音、动画、文字、图像为一体,体现物流管理专业应用性的特点,因此在讲课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健全双语教学的评价机制。双语教学的评价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规范考核评价机制,成立双语教学管理及指导小组,积极负责双语课程的研发、组织、实施和实施后的评估工作。从而进一步推动双语教学不断完善和发展。

五、结束语

我国物流产业要取得巨大的发展,必须要有大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的支持,要有大量的物流人才就需要有高品质的物流教育。为达到国际物流的标准和适应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外语沟通能力和职业化素养。从而培养物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国际物流专业的双语人才。双语教学与研究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院校领导及双语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投入。我们希望双语教师和教学研究工作者同心协力,立足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使得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乃至其他专业的双语教学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文为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2011JSJG427)]

参考文献:

[1] 魏芳.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战略.考试周刊,2012(39)

[2] 邹建华.关于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几点体会.教学教育论坛,2005(17)

[3] 刘小红,王成宇.物流企业人才现状和需求调查.江苏商论,2005(12)

[4] 张莹.高职文秘专业双语教学问题研究.电大理工,2013(4)

[5] 赵家慧.双语教学中的教学激励策略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12

[6] 乌兰图雅.内蒙古高等学校蒙汉双语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及其对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3

[7] 姚中青.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探索.重庆大学,2011

[8] 赵建玲.高校独立学院实施双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浙江工业大学,2012

行动导向教学范文第2篇

1、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变革。

传统的教育是典型的应是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抹平了学生的个性。而之所以提倡素质教育,原因在于教师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学过程切忌整齐划

一、统一教学,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而且,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不是产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2、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老师深入了解自己的学生,分析学生的学情,尤其教师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和人格差异,实行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

3、行动导向教学法加大了教师的备课力度。

在备课过程中,不仅仅要备教材,而且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以及具体要实施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堂教学,多思考如何才能用简练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教学过程后,要及时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哪些缺点与不足,从中悟出道理,总结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可以督促老师进步。

4、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要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地加以思考,并适时加以启发、引导,使学生最终能够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并且能够触类旁通。所以,和以往的教师角色不同,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要转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作用的转变。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作用是导,

行动导向教学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在中职学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中如何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其中具体描述了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小组法、项目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和辩论法在中职公共艺术课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行动导向教学法 美术 中职

Application of Action-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in Arts and

Crafts Courses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U Jinghua

(Guangzhou Electronics Information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91)

1 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背景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对职场人士综合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职业人的综合素质高低也影响了他日后职业生涯发展的高度。为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艺术鉴赏水平,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公共艺术”课程应运而生。

學生的审美观、舆论导向严重受网络影响,缺乏对美的判断,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公共艺术”课程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提高全民艺术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公共艺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能掌握不同门类艺术知识、技能和原理。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艺术欣赏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专业学习非常重视,重实践轻理论。来到中职学校,专业课程所占比重较大(就我校2015级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文化课占总课时数的37.2%,而专业课占62.7%)。部分学生甚至只是为了学手艺而来的,故对文化课相对轻视,而公共艺术地位更低。而艺术这个高雅的门类,很多学生望而却步。他们认为这个科目高深难懂,所以应该让这门课更贴近贴近学生的生活,点燃学生的兴趣。

幸而美术知识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其衍生出的行业一直在增加:产品设计、平面设计、UI设计、摄影、动漫、展示设计、服装设计……可以说人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美术,也离不开这些行业。而在美术课程中有不少是涉及到这些知识的,讲到这些知识的时候,让学生以职业的角度去了解,体会美术相关行业的运作,继而了解相关的美术知识。

中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开始成形,在课内外的交往中都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然而他们对理论知识缺乏学习兴趣,更喜欢实际操作,如果课堂内容是单纯的理论传授、作品欣赏,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消退,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在这种情况下,行动导向教学法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在美术课堂的参与度。

2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定义

行动导向教学法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德国,其核心理念是关注关键能力的培养。代表着当今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是一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其基本概念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法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倡导的“做中学”的观念非常吻合,要求学生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兴趣,主动学习。在行动导向学习中,行动是学习的出发点,学习是连接现有行动能力状态和目标行动能力状态之间的过程。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职业性、实践性及学生本位的思想,十分适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公共艺术的美术课堂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备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灵活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及反应,在评价上,采用教师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3 根据课程内容灵活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形式有多种:案例法、项目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小组法、辩论法、引导文法等。应根据教学内容加以灵活运用。

3.1 案例法,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设立项目

案例教学法是指利用以真实的事件为基础所撰写的案例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

如在工业产品设计课程中,教师通过一个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在屏幕上展示日本各种新奇有趣的日用品小发明,让学生明白设计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激发学生改进日用品的兴趣。接着进一步展示一份真实的产品改进案例,案例中列举了一款电吹风电线太短、易缠绕、底部挂环容易损坏、手柄不舒适和按键设计不人性化等问题,也相应地列明解决方案:改用伸缩电线、取消挂环、改变手柄设计和改用推拉式开关等方法。并附上新设计的产品效果图与原产品的图片进行对比。通过案例的展示,让学生有明确的参考和思路,接着老师给每个小组派发空白的任务单(如表1),每个小组参考案例寻找身边的日用品,从功能、用户体验和外观三个方面去寻找其需要改进之处,填写任务单,激发学生改善生活的想法。然后学生为完成这个想法,积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案例的演示,让学生从具体的事例中学习和思考,增强其理论基础,培养其知识迁移能力。

3.2 项目法,促进学生参与美术活动

项目法是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经典方法:学生和老师共同确定项目,然后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和流程,接着学生实施操作、老师从旁指导,最后学生展示作品并由老师进行评估。

在美术课程中,很多内容是要学生动手体验,也跟生活中的行业有关联,故教师可以通过项目法,让学生想方设法完成相关项目,以直接体验美术课程中的技能习得。如让学生设计自己小组的组徽、自行研究手提袋的结构、绘制小组海报、改良生活用品等等。

下面的案例是讲述工业产品设计内容,项目设定为“改进日用品设计”,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认真完成整个改进工作,特意让学生自己拟定项目内容,并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这个步骤,由原来同一个组完成改成两个组共同完成。并且设置相应的职业场景,增强现实感。

安排如下:各小组先担任客户,选择一个日用品,并且写出这个日用品在使用中发现的问题,如外观、手感、功能设计等。然后小组把问题都写在任务单(如表1)里面,老师收集所有小组的任务单后,每个小组再转变为设计公司,在老师处抽取任务单,给任务单上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完成后,每个小组需要上台向对应客户小组汇报其设计方案,并听取客户意见修改方案。最后双方敲定方案后,设计组将设计方案的整体效果绘制出来,完成整个项目。项目点评和评分由客户小组及老师共同根据其完成度、完成效果来评定。

项目进行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其对身边物品的材料、功能认识,积极探讨解决方案,在汇报及反馈意见的环节中充分展示这一点:如A小组提出要重新设计手表,希望改进手表太多按键和整体外观设计的问题,B小组提出可以把按键改成按一下是调时间、连按两下是调日期、连按三下是确定;A小组觉得还是太复杂,B小组再想办法提出拨动的方式:向四方拨动分别是不同功能选择,中间按下去是确定键。最后A小组敲定这个改进方式,由B小组完成新的手表设计。

课堂教学中,结合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辩论法等教学法来进行,让学生身在一个模拟的设计工作中,获得直接经验,提升课堂趣味及真实性。整个项目内容由学生设立,由学生完成,点评也由学生进行,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参与项目中的每一个环节。

表1 工业产品设计任务单

3.3 头脑风暴法,激起思维的火花

头脑风暴法是一种从心理上激励集体创新思维的方法,该教学法源自美国。

在实践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想象,不必考虑合理性,学生在提设想的时候不作任何评价,最后教师整理学生的意见并总结。

头脑风暴法可以运用在美术课堂的创作环节,也可以运用在评价环节。例如标志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上,以往很多时候是教师直接给出标准,然后展示优秀的标志设计向学生进行分析。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可以把这个顺序颠倒,变成是老师先展示优秀作品给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说出一个好的标志该有什么标准,让学生自由想象,老师记录下来,最后老师把学生的意见汇总,让学生自己思考标志设计的评价准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说“好看”、“醒目”、“能代表公司”、“图案有趣”等比较模糊的词语,教师需要课前想好各种判断标准,把这些标准归类,如“审美方面”、“构思方面”、“功能方面”,在课堂上把学生意见立刻整理出来:“好看”“醒目”属于审美方面的判断标准,“能代表公司”属于其功能上能准确传达信息,“图案有趣”属于其构思上的巧妙等。

4 反思

公共艺术课在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后整体取得良好的效果,从学生对课堂的投入度到作品完成,都可以看到學生非常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初次接触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在课堂活动中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1)行动导向教学法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更接受行动教学法,台下的学生看到自己同学在讲台上表演时顿时眼前一亮,同学讲的每一句他们都用心听,并且给予积极的反应,可见学生在课堂教学组织中更喜欢小组合作,特别在参与小组作品展示时,其热情更高涨。学生乐于在课堂上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展示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思辨中绽放思想的火花。

(2)教师课前准备要更充分:学生活动增多,教师要有更多的准备。首先是课堂内容的准备,如上述的头脑风暴法中,教师要预先设想学生会说什么答案,把有可能的答案都列出来,然后预先对这些答案与标准答案进行比对,最后归类。这比起老师直接讲授时准备的时间更多。在课堂实际操作上还要立刻对学生的答案与教师预设的类别立刻配对,对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临场反应都有比较高的要求。又如项目法中,学生角色互换,学生的评价需要老师提前设计好评价标准,让学生在对其他同学评价时有一个指引。教师在课前不仅要准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内容,更要预想出学生在实践和展示中出现的各种状况,所以教师的前期工作量会增加,面临的挑战也更大。

(3)课堂环节较多,教师要掌握好节奏。刚开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学生稍微不太适应,老师要及时控制时间。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课堂的环节较多而且大部分是学生活动时间,故在时间上要掐得很紧。但一学期下来,学生还是适应了这种教学活动的节奏。教学环节增多、节奏加快,也能不停地激起学生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成效。

(4)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有很多,如前面提到的案例法、项目法、头脑风暴等等。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调整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令学生能更多地亲身参与教学活动,并体验鲜活的美术知识。

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在公共艺术课堂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吸收美术知识,更在教学活动中获得自我肯定。行动导向教学法可以继续应用于中职公共艺术课堂中,并加以持续探索改进,提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韩茂源.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释义及实践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

[2] 林希.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0).

[3] 李景仲.行动导向教学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5).

[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厅[2013]2号.

[5] 曲庆峰.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小组教学法实施的研究[J].学理论,2013(21).

[6] 张润莲,张向利,叶进.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8).

[7] 陈佳泉,朱莉,黄钢.辩论法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2(7).

[8] 谭志敏,郭亮.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注意要点[J].继续教育研究,2007(5).

行动导向教学范文第4篇

摘 要 随着金融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社会对金融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层培养人才。既要着力于培养研究型人才,又要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作为三本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时,都强调要体现三本院校的特色,重在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因此,本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金融学和会计学专业设置的课程中针对“金融企业会计”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金融企业会计 实践教学

Key words applied talents; training object; accounting of financial enterprise; practice teaching

金融企业会计是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根据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集合金融企业业务特点而制定的具有特定核算形式和核算方法,应用于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管理的专业会计学。金融学、会计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有金融企业会计这门课,且是金融学的专业必修课,这门课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金融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应重视会计实践与应用,同时还应关注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进程,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从事金融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和专业技能,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1 当前的金融企业会计教学存在一些不足

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现在高校的金融企业会计教学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1.1 缺少针对性教材

目前针对本科学生适用的金融企业会计教材较少,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教材是很少的,本身的教材不能及时反映出课程的发展趋势,太过于稳定性。这一点在金融企业会计教材上表现更加明显。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可想而知金融产品的更新发展是非常的速度,更加电子化,并且会计准则、会计法规也不断变化,而金融企业会计的教材内容相对比较滞后,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教材设计跟不上。教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落后于金融企业的发展。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企业业务会计处理,不能将所学很好地运用于实际,就谈不上培养应用型人才。

1.2 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金融企业会计课程目前教学的主要模式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讲授方式比较单一,授课内容局限于教材,学生被动听课,缺少主动实践的机会。在学习了会计学原理课程后再学习这门课,容易让学生把金融企业会计与一般工业企业会计的处理相混淆,虽然会计原理一致,但容易因为不明确会计主体地位,而不能将金融企业会计的要素性质与工业企业会计的要素性质进行很好的区分。如看似金融企业会计的资产负债要素与一般工业企业会计的资产负债要素刚好相反,实则是学生不能很好地明确会计主体这个基本前提,不能很好地从一般企业主体转换到金融企业主体,导致要素性质判断错误,从而引起业务处理错误,甚至会计账户用错,导致教学效果较差。这些都是因为学生只是学习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导致对具体业务理解不够透彻。课堂实践讨论等教学手段较少采用,学生的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程度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足。

尽管在新的教学大纲中提出要有辅助性的会计实习,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金融企业专业会计知识的理解。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学时和教学条件的限制,金融企业会计实验实训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只能是采用少量的实例进行演示,并不能让学生切身参与,也不能很好地将会计、出纳实务等全过程操作都让学生进行实践,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专业会计实习软件进行操作,从而把课堂教学与实践业务结合起来,以求达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从这样的教学效果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强,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并不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将来的动手能力差,成了只懂理论知识不懂理论联系实际的所谓“理论型人才”。

1.3 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开设的金融企业会计课程,不管是金融学专业还是会计学专业均由研究会计或财务方向的教师担任,大部分教师都是从相关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教师队伍整体呈现低龄化、高学历现象,教师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相对扎实,但缺乏相关实际工作经验。由于一部分教师本身就是传统教育模式下的产物,毕业后没有获得充分的社会实践经验,无法指导学生完成金融企业会计的实践课程,使得学生学习时普遍感觉理论联系实际较为困难,教学效果不好。另外,由于大部分高校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未建立起梯队式的教师团队,也使得课程的发展受到限制。由于金融会计类专业学生的增加,教师课时增加,上课的负担加大,使得开展应用型实践教学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 金融企业会计教学改革对策

2.1 教材优化

根据三本院校的特点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材内容上不仅要包含本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让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有完整的掌握,同时还包含本领域的基本实践问题,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务操作方法,以应对未来工作的挑战。

虽然各大出版社都有金融企业会计教材,但要选择适用的优秀教材,需要任课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内容,知道不同教材的优缺点,为学生的学习来选择一种相对优点多些的教材,保证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知识并内化。另外,学校也可组织教师力量,编写适合本校自己培养目标的实用性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发挥高校教师自己的系统化理论优势,同时吸取金融企业专业人员的实践经验,关注金融企业会计准则的新变化,关注国际通用的会计方法,并且每一部分内容应尽可能引入实例和习题,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2 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应用能力

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注重实用性、操作性和技能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介绍金融企业会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还需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加强实践教学。首先,需要高校自身的重视,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投入,不能只是一句空话而没有任何经费支持,完善实验室资源,要求高校购建实践教学的硬件设备,购买信贷会计结算等实验系统,开展专业会计模拟实验。金融会计类学生的数量每年递增,对实验室资源的利用也是提出新的挑战,实验室资源也应该相应进行匹配,学校要加大投入。其次,教学大纲中提高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引起教师和学生对实践的重视,同时,建立人才储备,引进相应的软件人才,后期维护、系统升级等人员。

金融企业会计理论比较抽象,按照传统的做法先讲理论后讲实践,学生由于没有感性认识,很难深入理解这些理论。提倡教师授课时将相关理论教学的内容有机地融入各个相关业务项目中,穿插到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为了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强化各项业务的操作规程和实践做法,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点评让学生对实务操作有一个真切的体验。

2.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任课教师的理论水平毋庸置疑,针对比较弱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应该对承担金融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邀请金融企业专业人员来校对教师进行实际业务的培训,或有条件的派教师到实际岗位中学习了解金融企业专业业务,以提高任课教师实际操作技能,并且事后考核进行效果评估。培训应分成理论和实践两部分,一般教师对于理论部分较为熟悉,实践部分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模拟实验,同时也可以到实训基地参观学习。另外,随着高校重视程度的提高,应该积极建立教师梯队,既能发挥老教师的经验优势,又能发挥年轻教师的前沿优势,加强课程的深入研究,优化教学效果。

同时,高校应提高教师跨专业的教学能力。金融企业会计在不同的专业中开设,面对不同专业的授课对象,需要任课教师具有相关的专业背景,这样才能设身处地地思考本专业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诉求,在教学中才能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来阐释教学内容。在分配课程任务时,要将教师的授课专业进行合理划分,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这样,教师在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和提升时,可以有一个相对明确的专业拓展方向,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教师跨专业授课的能力和水平。

2.4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学策略的具体运用中,逐步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成为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所倡导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教学设计的理念,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并不占主导地位,而是扮演指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及主体,由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基于行动导向教学中的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实验教学法等的运用,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参与业务,有效掌握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从而毕业工作时能有效加以应用。(2)树立效果意识,重视教学质量。金融企业会计的专业教师应关注教学效果,注重教学质量。教学周期内不应只是考量是否能顺利完成教学内容,同时要考量学生的习得效果。因此,教师就需要经常对日常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反思好了才会有所改进,才能更进一步地优化发展,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学校教师应树立好反思意识和效果意识,重视教师教学质量。

金融企业会计课程作为会计学和货币银行学的复合课程,通过对金融企业各项业务具体操作的描述,结合金融企业的实际工作,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它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更强的实用性。另一方面,金融企业会计不仅仅是部门会计,而是全社会的会计,它是宏观会计学与微观会计学的结合。即金融企业会计既要研究如何合适金融企业自身财务的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又要反映全社会资金的变化过程和结果。结合该课程这些特点,对金融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做如上的优化与改革,实现向“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 刘二妹.银行会计课程教学方式创新的思考[J].教学导刊,2014(1下).

[2] 修雪丹.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背景下的银行会计教学之我见[J].经济师,2014(10).

[3] 毕金玲.对《金融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

[4] 郭绍莉.优化教学设计打造高效会计课堂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1.

[5] 林秀琴.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3).

行动导向教学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是高学历,还要高技能。而对于职业院校必须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积累的同时进行能力训练。行动导向教学正好是为满足社会各界对人才要求而进行的改革教学法。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数控;能力

一、对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认识

行动导向又为实践导向或行为导向,行动导向法是指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针对许多职业不断提高的复杂度和抽象性,学生可以通过激活和独立掌握专业和跨专业知识,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其实质就是理论与实践一体教学的一种结构范式。是80年代以来,世界职业教学论中出现的一个完整的职业教学模式。德国是世界上的工业大国,也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德国职业教育界于80年代起开展了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讨论,通过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已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行动导向教学法并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由一系列教学方法及技术组成。其内容包括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根据不同的职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模拟教学法是一种在人为营造的环境或情境中学习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技术类职业通常是在模拟工厂中进行,如现在的一些职业学院都有该校的校办工厂。在这种模拟工厂中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训练的场所,还提前让学生体验到了该职业的生产过程。模拟教学法就可以在数控技术专业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对于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其基本意义在于: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二、数控技术专业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

数控技术是数字程序控制数控机械实现自动工作的技术。数控技术是一门集计算机技术、机械、电子、液压、气动、自动控制、现代测量技术为一体的新兴的应用型技术,它是实现机械制造的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集成化的基础、是运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工业技术的一个典型范例。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

它广泛用于机械制造和自动化领域,较好地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和复杂零件加工以及生产过程自动化问题。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以及各类机电一体化设备上。同时,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数控装置和数控机械要求在理论和应用方面有迅速的发展和提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国各机电行业发展迅速,而对于在加工行业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数控技术专业更是得到大量的应用,同时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对于数控技术人才要求不只局限于操作层面,而是需要知识能力都能兼备,需要有学习精神能钻研的人才。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与数控技术的有机结合

一些职业院校的数控技术专业教学,大多都采用先理论讲解后操作练习。老师讲一点学生学一点,老师不讲学生就及少有求知欲。而对于即将讲的内容毫无概念可言,也不知道本节课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技工院校必须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而行动导向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围绕工作任务,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项教学任务。因此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可以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结合并通过这一过程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

行动导向教学法结合数控专业可以采取取一个课题、一个技能目标、多个知识目标进行教学。对于本课题的教学形式可以采取先为学生展示本节课要达到的技能目标,在每次上课前,教师演示项目的完成过程,以动感的实体造型或刀具的加工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学生学习与本节技能目标相关的知识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目标就是学生在为求达到技能目标主动产生的求知欲驱使下,通过自己努力主动获得理论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目标。

案例: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首先分析本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将整个课程划分为若干个具有递进性和连贯性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是一个具体的加工零件,都含有一些编程和加工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以项目带动教学,由浅入深地把知识和技能渗透到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项目,是为学习编程中的一种编程技巧——“子程序”而设定。在此项目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编程方法。本项目训练的侧重点是编制“子程序”,并利用所编程序加工出合格零件。项目教学按照项目确定、项目分析、制订计划、项目实施以及项目评价的过程进行。

1.项目确定。利用已知毛坯加工图示零件。杯体毛坯直径85mm,长度150mm。杯盖毛坯直径85mm,长度为60mm的45#钢件刀具。

2.零件分析。老师先将该零件加工出来,并有学生进行测量检验,再提出问题,老师并针对提出问题进行解答。

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该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要求和完成加工任务可能的工作过程。教师提出优化程序的设想,引导学生在机床说明书和其他参考书中查找有关“子程序”的资料,进而确定采用“子程序”完成该零件加工任务。

3.分组进行零件工艺编制。师生共同讨论完成零件加工的途径和方法,确定零件加工的工作流程;分组讨论零件的加工工艺;师生共同讨论子程序的编写方法;学生独立编写含有子程序的零件加工程序,并用仿真软件校验程序;共同交流子程序的编写特点,改进程序并在数控车床上独立完成零件的加工;师生共同检验零件的加工质量。

4.零件加工工艺的实施。按照以上进行的分析交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并提供零件加工的明确步骤,包括加工路线、加工参数、程序单、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出零件以及产品质量检验结果。

5.零件加工后的检验评价。教师与学生共同对加工零件进行检验评价,并共同探讨在加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师生共同分析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优化加工工艺。

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践反思

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不同的接受能力、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自主学习,积极参与。

其次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改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风格,要根据预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习环境与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基础与内容安排学习内容。采取多方法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英语职业能力 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行业企业已不再片面地、盲目地追求所谓的高学历人才,更为看重的是那些具备吃苦耐劳精神、能适应企业管理以及认同企业文化、具备较全面知识的中级技术人才和能适应各种职业以及岗位不断变化要求的职业型人才。中职生是企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企业对中职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能适应企业需要的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与人交流、沟通、合作、创新革新能力等职业能力。中职生应具备英语职业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国际化语言能力,英语思维能力,国际领导能力,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基本英语文档阅读能力,外语交际能力和商务外贸的运作能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而有效工作的能力,思考与学习的能力,论证与评价的能力。掌握国际化的语言,不是让中职生掌握几千个英语单词,会进行简单的英语会话,而是具备真正的英语沟通能力,让英语成为中职生未来职业晋升中的助推器,使其学到的英语能够应对未来工作的需要,增加职场竞争的实力,帮助中职生将英语知识转化为英语能力,达到将来真正能够用英文进行工作。

行动导向型教学是以学生活动和培养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地学习,达到脑力和体力劳动的统一;通过“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等手段使学习者对新知识进行主动的建构,是学生将已有的知识结构与外来客观结构有机组合的过程,最能培养中职生的职业能力。其遵循的原则是:相信学生具备理性、自由,甚至具备自我否定的能力。行动导向型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关键能力、与人沟通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去思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责任意识、独立性与工作意识和评价能力。职业学校办学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本文在行动导向型教学下探讨中职生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建立合理的英语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运行机制

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建立合理的课程改革运行机制是保证课程改革质量的关键。德国“双元制”的职教模式是职业学校教育与企业职业培训分工协作,并以企业为主的教育模式。而我国目前的英语职业教育现实却与企业的工作实际和真实的工作世界相脱离,教学内容相对落后,忽视实际经验性知识的培养,难以适应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要求。为此,我国中职学校应仿照德国职业学校教育,以“学习领域”英语课程取代沿用多年的以分科课程为基础的英语综合课程,使职业学校的英语科教学与企业的职业培训更好地协调合作。“学习领域”是指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是跨学科的课程计划,是建立在课程论基础上由职业学校制定的学习行动领域,包括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全部学习任务和学校理论教学时间与企业实践培训时间。英语学习目标包括企业的英语实践教学目标和职业学校的英语理论教学目标。英语学习内容包括在企业时应用到的英语知识学习和在职业学校里的通用英语学习内容,工作内容可作为学生学习和教师讲授的内容。所以,英语教学内容可安排在工作过程之中。中职生英语学习要以能力为出发点,培养学生构建或参与构建工作世界的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

二、实行“宽基础,活模块”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是在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职业教育实际进行研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该模式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强调为学生的发展打基础,使学生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职业转换和职业适应能力,强调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且重视对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所培养的学生要能成为生产一线的中级技术人员,同时具备继续学习的基础,使学生适应技术进步和职业变换的需要,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其推广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让学生有机会根据需要选定具体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和学习方法,并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以及开发和探究式的学习。“宽基础”主要面向职业群,它强调所学内容并不针对某一特定工种,而是集合了相关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并以这些知识和技能为载体,注重在一个职业群中转岗、晋升的基础,注重通用职业技能的训练。“活模块”主要面向工作岗位,它侧重强化从业能力,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注重针对性、实用性,追求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对应。学习内容既要考虑就业方向,也要注重学生个性,更要着重对应职业资格标准的强化训练,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综合化。“宽基础、活模块”课程结构解决了传统职业教育专业覆盖面窄、适应性差的问题,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企业的需求,强调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基础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把实践导向作为建构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宽基础”就是第一个学期先笼统教学生一些各行业通用的英语语言,通过提炼教材中最重要、最关键、最经典、最常用的内容,解决最主要问题来构建英语基本职业能力,把英语课程设计为以工作、生活、交际、场景、语言基础知识读写为主的实用英语口语模块进行教学,让学生能进行基本的英语日常交际,与外国友人进行日常的沟通。“活模块”就是从第二学期开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英语课程,以具体行业的专业要求如会计专业学生要懂用英语进行运算、表达数字,汽车专业学生要看懂英语零配件名称、使用说明书,商务专业学生要看懂订单、会写商务信函,机电专业学生要懂用英语表述各产品生产步骤、过程及注意事项,数控专业学生要看懂机器操作原理,旅游专业学生要懂用英语描述名胜古迹及各地的历史状况及其发展前景等为主的专业英语模块。不管是适用英语口语模块的教学还是专业英语模块教学,教师都应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发挥中心地位、根据日后工作需要选定自己的具体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学习资源及学习方法,自我评价学习成果,真正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为今后的职业转岗、晋升打好发展的基础,学到切实有用的英语职业应用能力。

三、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英语课程内容,突出英语职业能力的培养

实施以紧密的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按照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设置中职英语课程,英语项目课程的定位与目标、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都落实在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上,打破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按企业需要培养,以职业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关注工作过程知识与工作经验。通过综合的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学习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英语知识技能并积累初步的实际工作经验,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在此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经验,进行英语综合课程体系实践,与企业行业如旅游、餐饮、管理、汽车制造等合作共同确立以英语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加宽英语专业学习面,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强化英语关键能力的培养,精简英语课程内容,围绕培养目标设置综合化的英语适用课程;确立“职业基础培训、专业培训、职业岗位培训”等新的课程结构,构建职业英语,教会学生能用英语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如撰写英文求职信、书写英文个人简历、阅读英文招聘广告和产品说明书、用英语进行面试、介绍工作情况,在工作场所发生紧急情况时能用英语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用英语请求或澄清事实、进行投诉等,帮助学生有效形成和提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突出其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职业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推行行动导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由获取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结果等六个环节构成,是充分发挥学生作用的最好体现。在项目教学中能真正体现出教师只是一个项目的主持人而不是项目的承担者,学生才是项目的承担者、课堂中的主体。项目不一定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但学生必须接受这个工作要求,也不一定真实地来源于企业,但必须有引导性问题。引导课文法是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六步法”OTPAEC(目标Object,任务Task,准备Prepare,行动Action,评估Evaluate和结论Conclusion)进行教学,让学生脑口手齐动,实现个性化教学。其教学思想来源于企业产品的说明书,教师编写引导文,引导学生在阅读引导文后独自完成项目计划或学习知识与技能。英语职业能力目标是否实现,是英语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评价的主要标准。职业教育教学环境强调与真实职业情景的相似性。英语职业能力教育要创设与真实的职业活动情景相同的职业教育情景。

案例法是通过一个虚拟或实际的情况,这个情况必须是问题状态。学生的任务在于查明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灵活应用的能力。英语案例法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问题让学生发现,也可以提供一些相关背景信息、解决案例提示,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介绍解决问题结果,共同讨论评价案例结果,通过讨论案例结果学会应用。案例教学时选择的案例可以是新闻、对话、文章、信件、账单,具备“趣味性、启发性、简洁性、时代性”的特点,但必须要有专业背景而无明确答案和结论,而且选择的案例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所提供的资料要与被分析的案例有直接关系,是实际工作的情境或是学生熟悉的事情,让学生能从提供的资料中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能够让学生通过分析与综合而展示决策过程、陈述决策的理由并能展示决策的结果。

五、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力”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技术培养出来。在课堂上适时地采用头脑风暴,是推动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极好方法。头脑风暴(Brainstorm)充分运用发散思维,集思广益,可调动全体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积极性。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堂上,为了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应暂缓作出评价与总结,以利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大量的、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效果。英语课堂上采用头脑风暴有一定规则:创意人员具备相关知识;不能批评他人主观见解;提倡不受拘束自由发言;先求量变,后以量生质;鼓励总结改良他人成果;提倡圆桌式的轮流发言。应注意的问题是:在整理与归纳来自学生的创意与见解时,教师不要妄加指责与评价,最好在学生突发奇想产生观点时,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再造想象,以利于一个新形象的诞生。卡片技术是将头脑风暴讨论的成果进行可视化的直观教学,是在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较理想的手段,但每张卡片只能写一个观点、需要以关键词体现,且卡片上的文字必须清晰,能够远处可见;卡片的形状最好是多种,以利于区分观点间的上位和下位关系;卡片颜色不同可以调动视觉器官和区别观点之间的异同;归纳整理卡片的人一定不要持有主观意愿,应保留每张卡片,因为卡片上代表着参与者的观点,留与舍关系着对每一位参与者的信任与尊重。畅想落实法是从头脑风暴中衍生出的一种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逐步去完善和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为解决”发展“问题设计的方案。

六、通过角色扮演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能力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中学会与人沟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因为只有沟通才能取得对方的认可与信任;有了信任才能产生合作的机缘。可以说,学会沟通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职场发展的需要。因此,中职英语教育中应要求学生学会沟通技巧。角色扮演是培养学生沟通与交往能力的学习方法。通过这个方法学生能了解和学会评价现实社会中各种角色的社会作用和自身位置。角色扮演法是引发体验与人沟通的一种情境教学。学生通过对设置的教学情境引起内心的体验,经过师与生或生与生之间的会话,产生思想上和意识上的碰撞,形成自觉的意义建构,达到顺化的过程。角色扮演法作用表现在: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自己的角色并了解对方的角色的同时,注意改善自己行为能力,又注意到对方的反应。只有在能够关注对方的条件下沟通才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法的应用范围较广,不仅可以应用于中职英语教育的课堂教学,还可以应用于排解学生中的不良情绪,改变学生对事物的态度,促进学生对他人的理解,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开展生活等思想品德教育。角色扮演的内容取材于社会和职业中存在的人际冲突、群际关系、个人两难等现实问题,情境设定具有鲜明性、社会性、普遍性,通过对事件中角色的扮演起到对各类矛盾冲突的理解与认识。职业角色需要有相应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职业心理几方面构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职业行为能力。中职生在校期间从专业学习中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职业知识与技能,但没有职业心理的体验,所以在没有进入职场之前不具备职业人的角色意识。角色扮演法教学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在这一点上的不足,因为采用角色扮演法教学,从选择扮演者、布置场景、培训观察、角色表演、讨论评价和经验概括中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此外,小组工作是培养学生学会合作的教学技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相互启发与学习,达成共识。但小组工作的组织与教学安排有一定要求:小组人数约为4~8人;问题设计难易适中;成员均有参与意识;相互启发逐步完善;强调时间保证教学。其内容设计要根据学生学情、教学内容及教学时间来决定。

七、确定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既包括显性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行为能力,也包括隐性的能力因素和经验成分。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中职学校英语教师要根据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中描述的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工作与学习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特别是要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任务是学习情境的物化表现,源于企业生产或服务实践,能够建立起学习和工作的直接联系,是一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虽然简短但很清晰,根据学生不同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出详尽程度不同的计划;学习情境设计要使学习情境内容与课程标准密切相关,能覆盖课程标准中的专业能力要求,背景真实,描述生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任务明确、具体(含小组和个人),规定的完成期限实际可行,为学生提供真正能够发展关键能力的机会;可能情况下最好在学习情境的设计和评价过程中有企业参与;学习活动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如小组学习、双人学习和个体学习);评价方法明确,给定等级标准;难度恰当,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切实改变传统课堂中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以适应英语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改革传统课堂教学中不适应职业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推广英语“做中学”。

总之,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方法与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关键能力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晓东.VESL 课程和教学模式对我国职校英语教学的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7(2)

[2]王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职业教育研究,2010(9)

[3]丁辉,姚庆文.浅谈职业核心能力训练[J].职业教育研究,2010(4)

上一篇:校长培训总结范文下一篇:学期个人实践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