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自查报告范文

2024-04-06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主题:关爱留守儿童,情满算背学校 时间:2016年11月5日 地点:朝阳算背村

参与人员:高尚 枯叶蝶 爱在手心 水中鱼 微笑唐福娇 桂姐 老陈 啊兔兔 阳玉桂 发都娇 海阔天空 福田电器 阿甘 活动内容:

今天阳光明媚,天空就像我们的心情一样开朗。早晨7点30分,义工们就聚集在烈士陵园大门口。经过简单的工作布置,8点钟,满载着13名义工的三部车浩浩荡荡地奔赴朝阳算背学校。9点我们准时到达学校,伴随陈老师夫妇和孩子们的欢呼声,游戏正式开始了。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击鼓传花游戏,当孩子表演节目的时候,我们不断地鼓励并报以热烈的掌声。在中间,我们还穿插了一些脑筋急转弯和谜语,让游戏动静结合,张弛有度。接着我们进行的是“萝卜蹲”游戏,我们把小朋友按年龄搭配分成四组:苹果组、香蕉组、梨子组、西瓜组。经过老师和组长的示范,游戏正式开始。经过激烈的淘汰出局,最后的十名小朋友成为获胜者,并获得了小奖品。

稍作休息,10点钟,游戏由室外转到室内。首先,我们进行的是“抢凳子”游戏。我们按年龄把小朋友分成五组,每组六人,经过层层选拔,每组最后留下的那个小朋友将成为小组冠军,并获得小奖品。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进行安全和情感教育,让小朋友在游戏的同时也得到了责任和爱的教育。接着,我们邀请几个小朋友进行了跳绳表演。随后我们给所有的小朋友分发了卷笔刀、笔、笔记本等纪念品、桔子等水果和蛋糕,获得了小朋友的一片欢呼。

在游戏进行的同时,后勤组也在忙得热火朝天。剥玉米、洗葱、剁馅,包饺子,一切井然有序。更有两个伙头军弄得整个校园炊烟袅袅,呈现一派生机。

11点,小朋友们开始品尝美味的饺子。11点40分,义工们和小朋友们在教室前面进行了合影,并开展了义工队的友谊拔河赛。至此,此次活动圆满结束。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更感到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活动成功之处:

1. 在使活动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使义工们明白了这次活动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所以活动时每个环节都井然有序。 2. 无论是游戏组还是后勤组,在活动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活动的现场都表现得很好。

3. 参加活动的义工们和小朋友们都非常的积极和热情,整个活动都处在温馨欢乐的气氛之中。

4.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的集体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懂得了一个活动的成功举办与每一人的付出息息相关,使义工队内部更加团结,也使个人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活动的不足之处:

1. 在游戏的挑选上,没有意识到小朋友的年龄问题,在脑筋急转弯和猜谜语时,由于小朋友猜不出而出现了冷场。 2. 活动的时间还不够宽裕,小朋友们不够尽兴。 意见和建议:

1. 在活动前,我们要对义工对象进行更详细的了解,以便决定出合适的活动流程。

2. 面对活动不完美的地方,我们要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加以鼓励,并期待下一次的活动的到来。

备注:此次活动共花费活动资金630元,用于购买奖品、水果、牛奶、副食以及包饺子的食材等。

总结人:枯叶蝶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范文第2篇

——关爱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

系部名称:民航飞行学院专业:民航运输管理 年级:大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践单位: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政府及小学

实践时间: 2010年7月5日 至2010 年7月20日 共15天

前言:据目前数据,我国留守儿童数量达到5700万,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我们每一个人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为此,我们深入留守儿童问题严重地区,实践调研,通过采访、支教、“走近孩子,走进幸福”的活动、走访以及活动反馈等形式完成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并达到以下目的:①让政府更清楚地了解留守儿童在心理、学习、生活的现状。②让学校能够根据不同的儿童因材施教。③加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④让父母能够了解子女的真实想法和关爱的力量。⑤让儿童更加了解父母辛勤劳动的艰辛和对他们的无私的爱。⑥培养我们大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吃苦耐劳,为以后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⑦宣传民航知识,以扩大儿童的知识面。

正文:

2010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热烈展开,我们组成了“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分队,成员9人,计划深入陕西省咸阳市农村地区,通过采访、支教、“走近孩子,走进幸福”的活动、走访以及活动反馈等形式展开留守儿童课题研究。7月8日,我们到达活动目的地——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开始为期7天留守儿童调查行程。

在乡亲们家安顿好后,队长找来竹竿将院旗立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实践服务团队(民航飞行学院)向村民们介绍了团队的来意。出乎每一位成员意料,短暂的支教活动引起了乡亲们热情的关注,他们放心地让孩子接受队员的指导。

当笑容满面的孩子们早早地端正坐在教室里,队员们感动不已。一张张纯洁的面容,像是一幅幅无瑕的画卷,让队员们感到了肩上的责任。为了更有效率的指导孩子们学习,团队分成八组,分别指导一至八年级的学生。每年级七到八人——后来队员们得知,原来这所乡村小学总共仅有56名孩子。教学开始,第一天没有准备齐全,队员们在教育中显得有些紧张。但一天的初步指导后,他们也很快发现了情况:这群孩子们不乏性格孤僻、沉默不语的“问题学生”,而且接受的教育也多少落后于城里的孩子。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竟不会两位数乘除,仅仅依靠手指头计算加减法。这些问题显得急迫而困难,队员们只有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的帮助他们学到该懂的知识,并与他们的家长耐心的交流。第二天,学习照常进行,三个时间段——“7:00-9:30,10:30-12:30,15:00-18:30”,孩子们按时上课。不同的是,孩子们比第一天竟多出了一倍:村里人听说大学生来支教后,纷纷让自己的孩子赶来接受辅导。在村里人眼中,放假了的孩

子是格外调皮、捣蛋的,而在学校里,孩子们才能乖乖地学习,不调皮捣蛋。因此,团队的教学中又多了一项艰巨的任务:保障每个人的安全。“铃??”,熟悉悦耳的声音响起,孩子们纷纷欢喜地冲进教室找好位子坐下。这温馨的场面让每一位队员很感动,这也是他们曾经历过的。

七月的咸阳,天气灼热烤人。而队员和孩子们毫无倦意。对孩子们的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即便是同一年级的孩子,也是差距明显,所以一些三年级的孩子不得不被放在一年级中指导,而一些五年级的孩子则已经可以预习初中的知识。一位性格内向的女孩儿,虽已小学三年级却还仅仅会单位数字的加减法。如此掉队的学习热情让指导她的刘文学队员极其担心,队员们商量一下后,决定用各自的空余时间对她进行额外辅导。乘除法不会,便从简单的加法教起,甚至用数手指的方法来让她熟悉基本的运算法则。短暂的几天支教,也许并不会对她的学习状况有根本改变,但她脸上的笑容至少证明队员们的努力给她带去过鼓励、欢乐。

七月十一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离开了支教长达一星期的咸阳市礼泉县庄河村。这段独特的“旅行”给队员留下了太多的回味,尤其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留给队员深深印象的同时也提醒了每个人:“留守儿童”问题任重而道远,对孩子们的关爱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带着种种疑问和沉重的责任感,团队开始了实践调查的第二站——陕西省政府。

经过队员们提前百般预约,最终团队得到了陕西省政府人力资源部陈建强秘书长的热情接待。两名队员在陈秘书长的带领下走进了办公室,陈秘书长打开电脑,耐心的查阅相关资料。经过介绍,队员得知,陕西省在2005年专门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旨在对下一代儿童加强学习、心理上地辅导。当被问到这样的一系列措施在陕西省各地的落实情况时,陈秘书长认真的说:“大量的留守儿童是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单靠政府的政策是难以解决的,更需要社会的广泛关注,让社会行动起来才会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他建议队调查发现员们应该继续进入基层发现问题,在大量分析基础上得出自己的一些想法或意见。两个小时的访谈,让队员们切身体会了政府对待留守儿童的问题上作出的巨大努力;而此时此刻,队员仍旧感到肩上的重担,责任在催促着每一位同学马不停蹄地工作。

面对即将结束的行程,每一位成员心情仍旧沉重。就在团队刚刚到达西安的第二天,报纸上便出现了一则惨痛的新闻:陕西丹凤县五名儿童相约自杀。而经过了解,其中三名是因为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如此的重担摆在眼前,即便是出现很久的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如今进步的社会里仍旧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团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会继续追踪问题的深层细节,得出最终的分析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行程结束,队员们搜集了一个星期的支教中所相积累的资料以及之后的采访调查报告。在查阅相关数据的基础上积极的分析留守儿童问题,我的调查结果如下:

一: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1.心理问题

在我们支教礼泉县小学中,一个三年级的女孩子总和周围同学相处不融洽,整日沉默不语,性格孤僻。经过多方了解,我们得知她并不存在语言沟通上的困难,可能是家长的疏忽及周围的同学冷淡的态度导致她怪异的性格。长期的不合理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象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孩子的动向。这种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

理的健康发展。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使他们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社会都经常出现一些与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常常造成不良后果。 2.学习问题

在这所小学里,家长对孩子成绩普遍的关注。然而却很少有能够帮助孩子学习的。一方面,农务繁重,家长抽不出时间监督;另一方面,家长本身文盲,无法给予孩子知识上的辅导,也没有清楚的认识到知识对于孩子未来的重要性。我们在最后一天的孩子家长会上,将这一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讲将每一位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家长沟通,提出孩子在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法。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加上监护人本身意识问题,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这种现象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极为普遍。 3.生活问题

我们所接触的大多数孩子,并没有城里孩子那般阔气。儿童时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处在这一年龄段的城市儿童,是备受父母及亲友呵护的,而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极度节俭的状态下过着维持温饱的生活。这些儿童在生病的时候,也往往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救治,只能采取一些简单的、传统的方法治疗。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建议

为了保证属于“留守儿童”的学生的健康成长,我结合陕西省留守儿童问题政策及礼泉县(活动实践地)政府政策措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2、学校各科老师,主要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疏导教育,达到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目的。

3、大力开展校园活动。这几年,每年学校都要开展大规模的校运会、广播体操比赛、庆祝六·一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对“留守儿童”也是有吸引力的,缓解他们的厌学情绪。

4、实施制度化的家访,逐步建立起了学校与“留守儿童”照管者共同支持的教育模式。

总结:

幸福,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这样的一群孩子,本身并没有任何缺陷,真正缺少的是社会给予的优良教育和心理指导;他们缺少的是社会本应带给他们的快乐。十几天的支教活动,走近了孩子,也走进了幸福。与孩子的相处,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孩子们内心质朴的对于快乐的渴望,让我情不自禁的想带给他们充实的生活。这也许就是经历的责任感,也带给了我久违的幸福。他当队员们用简单的计算方法解答了他们沉思已久的问题,每一位孩子都会激动不已,拿起一小截儿铅笔在纸上努力的演算。他们渴望得到知识,渴望有人给他们讲解心中早有的疑问。他们是快乐、懂事的孩子,却都没有注意到被社会的忽视,没有对自己人生理想的一点塑造,也没有对前途隐隐的担心。为什么当孩子们的父母去外地辛辛苦苦的打工为社会奉献大量的劳力和时间,而孩子们却得不到本因属于自己的教育和关爱?这是社会的缺陷,是社会的忽视。农村地区原本落后的生产力会在如此循环往复的体制中愈发落后,而进步的社会如果能回过头拉住他们,便会改变这一现状。

让孩子们真正快乐,就给予他们应有的教育和关爱,让社会关注起来。当孩子们一切安好,社会本身也是一种幸福。篇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

践调查心得体会 课题: 关爱留守儿童地点:栖霞市蛇窝泊镇柳口村 时间:2013.7.24—8.8 院系: 口腔医学 年级:2012级 班级: 1 姓名:刘淑静

学号: 1210750105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

遵义医学院口腔学院:刘淑静

乡村有这样一群孩子

留守着村里的炊烟

遥望远方爸妈打工的城市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背井离乡,用勤劳、智慧和有

力的双手为社会经济发展默默书写崭新的篇章。此时的他们和我们的童年一样需要得到父母的呵护,需要享受家的温暖,需要得到长辈的教诲,却过早地体念着亲情的缺失,忍受着孤独的煎熬,困惑着成长的迷茫,他们这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2013年7月24日到8月8日,我走访了栖霞市蛇窝泊镇柳口村的一些留守儿童家庭,就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展开了社会实践走访调查。并深入留守儿童生活的环境,深入体验留守儿童的生活。这次制定的调查的具体内容如下:

1、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品。

2、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分析他们存在的问题。

3、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给他们辅导功课,整理房间。

按着自己制定的计划,每天一有空我都会拿着笔和纸往村里的留守儿童假期托管中心跑。在这十四天的社会实践调查里,我受益匪浅,我想这段经历将是我人生当中最难忘的时间。

一、调查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80%的留守儿童是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有15%的留守儿童是和伯伯叔叔住在一起,值得让人吃惊的是有5%的留守儿童是自己单独居住。栖霞市蛇窝泊镇柳口村在2009年就建立了留守儿童假期托管中心,村里的留守儿童可以白天在这里学习,这里有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师帮孩子们辅导

功课。

2013年7月 25日我迈进村里 的留守儿童托管

中心。当我迈入村

里留守儿童的家

门时,给我印象最

深的就是孩子们

脸上的灿烂微笑,

那种微笑让我既

温暖又贴心。首

先,我给他们送去的学习用品虽然不多,但是孩子们非常的感激。孩子所学习的教室是一个废弃的厂房改造而成的,门和窗都很破旧,一间大大的教室里,摆放着十几张陈旧的课桌,孩子们很安静地坐在课桌前认真书写自己的作业。

每每夕阳的余晖照进这间教室,孩子们凝视窗外,双眸暗淡无光。蓝天、白云,在孩子们的眼前尽显妩媚;阳光、微风,纵情挑逗孩子们的脸蛋。可是孩子们却视而不见,迷茫的双眼,尽是寂寞;校园里欢快的小鸟、美丽的玫瑰带给孩子们的不是开心,而是忧郁。看到这段文字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

在和孩子们的聊天中,孩子们告诉我,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就是孩子们快要背着书包回自己家里的时候。想起回家,孩子就会想起在远方打工的爸爸妈妈。孩子们的视线在夕阳的余晖里迷茫了双眼,那暗淡的光线里仿佛在演绎着已经过往的昨天,曾经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的岁月。那时孩子的手还很小,父亲那双宽大的手包裹啦孩子的小手掌,他们一起行走在回家的马路上,马路边绿油油的青草,美丽的杜鹃....... 孩子们每每和我谈起这些,泪水就止不住滑过脸庞。 正当灿烂年华,无忧无虑的年龄,可是上帝却赐给了他们一个可恶的名字“留守儿童”。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很讨厌看到托管中心大门前“柳口村留守儿童托管中心”这几个大字,更讨厌人们把这样的字眼加在孩子们身上,可是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又用啦这样的文字,我希望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我知道孩子们也惧怕这样的名字,孩子们想爸爸、妈妈!可是,他们只是遥远的一个声音和钱的体现。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能和自己的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从总体来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有一小部分跟近亲住在一起。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细心的关爱,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问题。 2013年7月

27日下午,我去了 留守儿童王涛的

家里,我还清楚的

记得那天下午,当

我走进王涛家小

院时,王涛正在洗

衣服,

一看见陌生

人来,王涛的眼睛里表现出的眼神至今都让我感到惊讶!我不知道这是一种畏惧?还是一种.......小孩子停下手中的活,跑进了门。当我走进他的家里,看见小孩子躲在爷爷的背后。在和王爷爷的聊天中,我了解到,小王涛今年7岁,在上小学二年级,爸爸妈妈在他一岁半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啦!很少回来,一般都是过年过节才回来看看孩子。当我向小王涛递过去我给他带的学习用品时,小孩表现出来是格外的羞涩。直到爷爷说:“快接过大姐姐送你的东西噻!”小孩子才羞涩地接过我手中的小礼物。

当离开他家后,在我回家的途中,我想起啦姑父的孩子,差不多也7岁吧!

我在想,他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每天沐浴着同样的阳光和雨露,可为

什么孩子们的差距就这么大呢?同样

值得让我深思的是在这个时代,一个7 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会自立,开始学

会洗衣服,姑父的孩子是做不到的。 2013年7月31日,我走进啦留守

儿童刘斌的家里,小刘斌和爷爷奶奶

生活在一起,今年9岁的他已经学会

啦做饭、洗衣服等家务。但由于小刘

斌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

的记忆里一点也想不起爸爸妈妈的样

子。爷爷告诉我说,“孩子妈妈在孩子

两岁时就离家出走啦!爸爸为了供小

孩上学,很早就离开啦家,由于在外

面一直工作不好,没找到多少

钱!所以很少回家。”谈话中,

我了解到这个家的贫穷,对于

这个家庭的遭遇我深表同情。

在我和爷爷聊天的时候小

刘斌走了出去,不一会一闻到篇三:社会实践报告---关爱留守儿童

附件一:

社会实践(调查)信息反馈表

学生姓名:张威 专业班级:机制1班学号:1003010136 籍贯:湖北枣阳 调查时间:2012/7/11地点:武汉工程大学

调查人签名:张威 2012年 7月 11 日

武汉工程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专业:机制 班级:1班 姓名:张威

学号:1003010136 2012年7 月 11 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 ? 背景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 调查

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众所周知,然而具体薄弱在哪里,好象鲜有提起。我于2012年7月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到枣阳市七方镇助教。七方镇小学学校占地15000余平方来。现有小学班9个。初中班8个,学前班1个,在校学生达1300余人.是一所典型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这里的孩子大多数天真可爱,朴实却活跃,但他们的见识实在是太狭窄了,初中的孩子的知识面不及城市里小学生的知识面。并且孩子们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害怕交流与表现。面对严峻的教育问题,除了教学,我们也对当地留守儿童的家庭及经济情况做了各种问卷调查,走访了留守孩子的家,收集各种资料,虽然我所在的学校或许具有其他学校所没有的特点,虽然由于本人水平所限,或许并未能看到更多隐藏于简单表面之下的事实,但我相信,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更多的人对农村教育更为细致的考察一定能切实提

高我们农村的教育水平,并解决好令人担忧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 调查数据

很少与父母联系的25%

父母只有过年才回家的80% 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的95%

非常想父母的65%

做错事被批评时当面顶撞的37%

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15%

害怕陌生人的25%

遇到困难自己解决的41%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57%

学习上听老师的话,很刻苦的25.3%

觉得身边得人不太关心自己的49.1%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 ?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我们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二、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三、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心理上的寂寞与生理上的缺失,造成孩子封闭自己,害怕与陌生人交流的畸形心理。

四、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范文第3篇

一、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关爱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学校“留守儿童之家”负责人刘红为副组长,乡村学校少年宫各室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留守儿童领导工作小组。各负其责,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健全关爱制度,落实行动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1、完善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学校对所辖服务村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清楚父母姓名、外出打工的地址、联系电话;清楚代理监护人的姓名、联系方式,便于老师与家长、代理监护人联系沟通,配合教育,共同形成了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建立代理监护人队伍,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 由各村(居)包村干部、村干部、包保教师与本村(居)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

少年宫心理辅导教师正在与留守儿童谈心

3、营造关爱氛围,开展关爱活动

学校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教师暑期工作的核心,定期走访。在家访中,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让这些“留守孩子”体会学校对他们的关爱。使每一个留守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心理充满阳光与欢笑。

三、强化硬件建设,快乐成长

作为乡村学校少年宫的重要部门,学校投入专项资金建设“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电脑、亲情电话。以乡村学校少年宫各活动室为载体,构建留守学生活动室,各室活动器材、图书等设施设备无条件对留守学生开放,对他们的学习提供辅导、生活给予关心。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他们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范文第4篇

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在农村出现的“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十分关注的社会群体。由于这一群体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和缺位,针对这一严重问题,我们小组在某地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在当地村委的配合帮助下,我们小组深入到典型留守儿童家中,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和沟通。通过对留守儿童个案的调查以及网上收集的关于留守儿童的材料,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共性,同时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了较深入的了解,现就详细调查情况做一总结。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在**村,通过与村支书的简单交谈,得知村中现居**户,**多村民。其中有**多户有青壮年外出务工,正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缓慢,越 来越多的农民放弃了种田而选择出外谋生,致使当地留守儿童的数量急剧上升。据调查,在所走访的35名留守儿童家庭中有21名是由其祖父母代养,由于隔代管理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自制力差、无责任感、意志薄弱,这21名留守儿童大都比较任性、孤僻内向、情绪消极、胆小怕事、自觉性差,由于老人溺爱、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当然,还有一部分留守儿童虽然远离父母,但对其影响却很小,通过与其聊天了解到他们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并不逊色于其他普通儿童,有些

留守儿童在这种看似不利的环境下养成了许多好习惯。他们不但可以很好的照顾自己,而且还经常帮助其临时监护人做家务,临时监护人对他们很满意,相处的自然很融洽。

了解到这一现状后,我们小组及时调整调查方向,就前一种受不良影响较大的留守儿童做了更深入的调查。

二、与留守儿童一起学习,体验生活

鉴于留守儿童身在留守家庭,孩子不愿多与外人接触,我们此次去留守儿童家中,与他们一起学习、游戏,目的是让他们在与人交往中体验到快乐。我们都知道,学习是需要交流的,快乐是需要分享的,孩子有许多新鲜的奇妙的想法,若是不能与人交流,这些能够让他们产生成就感的小建议小想法就会消失不见。组员深入其中一个留守家庭,坐下来与小女孩涵涵一起做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小涵涵的认真仔细很让人欣慰。做完作业后,我们主动要求帮她检查作业,发现错误后小涵涵微笑着虚心接受并改正。最后,我们离开时,小涵涵的奶奶开心的告诉我们,孩子一向不喜欢与家人一起做作业也从不与小朋友讨论作业,但是这次活动后,孩子主动对奶奶说以后要常跟同学们讨论、分享。

三、“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转移到城市就业,留守儿童的规模也会随之继续扩大。根据我们小组的调研,认为“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入学的高昂费用问题、在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入学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各地教材的

选用不同使得这些群体的子女在转学后面临两地教育内容不能衔接的困境等问题,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2、家庭原因。在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了土地,到城市里务工谋生。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也希望给下一代成长提供更充裕的经济支持。在外出务工与子女就学、教育之间产生冲突时,他们往往选择前者。这其中,既有生活压力的原因、也有教育意识的原因。但不同原因导致的结果却是相同的,即:使儿童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长,在流动--留守--流动的变动中长大。同时,从家长自身来看,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落差,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对孩子的教育关注仅限于让孩子完成作业,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的中小学生,对学习、生活、自身的变化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家庭不能充分给予他们以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

3、教学原因。由于教育内容、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加之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而这些教育内容不但对留守儿童是必要的,对生活在社会飞速变化、媒体迅猛发展这一时代的所有儿童都是必要的。

四、“留守儿童”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

1、学习成绩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3、性格发展不健全。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他们没有倾诉的渠道,监护人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使得留守儿童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在从婴幼儿期到儿童期、青春期的孩子的人格形成过程中,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构成因素。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

五、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解决“留守孩”问题的关键在城市,政府、学校、社会齐努力,给他们多一些关爱。对于政府,应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生产化)建设、不断改善民生相联系,千方

百计加大教育投入;对于学校,应该给予留守儿童特殊的关爱与呵护,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为其提供一个健康健全的生存成长环境;对于社会,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力度,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社会。

留守儿童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留守儿童表现在农村,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应该在城市。改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就业生活环境,特别是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政策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帮助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加大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如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等,使农民工子女也能在城市接受优质的教育。此外,还需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是儿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建设者,他们能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更关系着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着国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好这一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实践感想: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范文第5篇

众所周知,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力都相应增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为了生计涌入城市。年轻人离开农村而老人和儿童就留在家乡。此次我们的社会实践就是调查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状况。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所调查的村庄是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紫湖镇土城村。该村人口总数大约为3500。该村的年轻人大多去苏州温州等城市打工,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人数较多。留守儿童一般分为两种情况,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和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子女则由另一方照顾。而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子女则由亲戚照顾,大多靠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我走访了几户留守儿童家庭,从交谈中我能感受到这些留守儿童对在外打工的父母十分思念,长期的缺乏父母的呵护,有的孩子性格也随之变得内向。我将自己调查所了解到的问题做以下总结:

(1)对儿童的监护不能落实到实处。单亲照顾的情况相对好一些,那些由亲戚照顾的儿童由于本身与监护人存在代沟,缺乏沟通更加不能得到好的照顾。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便一直积压,产生更多更棘手的矛盾。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百分之七十的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很多孩子内心自卑,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因此在有的时候会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负和歧

视,这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十分不利。

(2)学校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关心不够。孩子们的学校条件都比较简陋,乡村教师在对孩子们的生活方面关心不够。很多留守儿童不愿多交流,平时遇到学习方面的问题爷爷奶奶不能解决,也没有意识要主动请教老师,于是越来越多的问题积压导致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另一方面,我们之前说了留守儿童中很多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因为长期与父母分开,缺乏交流导致内心较为封闭。学校方面对于开导孩子们的心理还是十分欠缺的。首先,老师缺乏相对的专业知识,没有经过专业的心理知识培训。其次,对心理辅导这一观念的淡薄,认为这并不重要。

(3)留守儿童的生活较为艰苦。调查的几十户留守儿童家庭中,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抚养的。家庭条件比较差,爷爷奶奶仅仅依靠自己的田地满足日常所需。虽然在外打工的父母会定期寄一些生活费回家,但是仍然没有很大的改善。

在农村中,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一样存在。一个家庭中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闯荡,年迈的父母则留在家中。我们队这些留守家中的老人的生活状做了一番调查。我们首先向村长颜大叔了解了大概的情况,然后颜大叔带我们走访了一些留守老人家庭。经过调查我们做了如下总结:

(1)留守老人的生活条件普遍处于中低下水平。老人们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除了子女逢年过节送一些钱以外,其他的只能依靠自己种菜获得很少的经济来源。在农村,老人们也几乎没有享

受到任何的医疗福利保障。生病了就要花很多的钱,政府的补助也非常少。

(2)留守老人的精神风貌较好。我们所调查的村庄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村子里的人大多都姓颜,平时家家户户的联系都很多。农闲的时候老人们会经常互相串门谈论农务,生活过的还是很精彩的。但是留守老人中也存在一些生活很艰苦的,在我们的调查走访中就有几位老人,因为身体不好没有能力去耕作,孩子们又不在身边,生活很不容易。

经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关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调查,我们感悟颇多。看到那些留守儿童孤单落寞的眼神心里总是感觉很难过。父母为了生计不得已离开,这些孩子这么小就没有父母悉心的照顾,童年就变得很孤单很寂寞。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对这些留守儿童能多一些关注、关心,让他们的童年不会因为缺少父母的呵护而产生阴影。对于那些离开自己的孩子外出工作的父母,我们也希望能够偶尔抽出时间回家看看孩子,至少要常常给孩子们打电话,关心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要知道,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对其将来的人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决不能因为赚钱而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

关于留守老人,我们也想借此发出呼吁,老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他们为社会奉献了大半辈子,当他们老了,干不动了,应该是停下来享受天伦之乐的。但是,农村中很多老人却没有享受到这种天伦之乐,他们甚至要一边务

农一边帮外出打工的子女照顾小孩。而且,此次调查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政府对这些农村留守老人的补助很少,几乎没有,其他社会福利比如医疗卫生福利都没有享受到。我们希望为这些留守老人争取一些福利改善他们的生活。当然,我们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我们的调查能真实地反映出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希望社会各界能对这些现状多一些关注,希望大家能奉献出自己的爱心,给他们多一些关怀。不管是留守儿童还是留守老人都需要我们奉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留守儿童自查报告范文第6篇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使得孩子从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孩子在心灵上

下的是难以抚平的伤口。我有一个学生叫杨小达,父母在他4岁时就到浙江打工,父亲每年春节回来一次,母亲是杨小达长到12岁,回来建房才见面的,而此时儿子就不认母亲了,他的母亲找到我,要我与杨小达好好谈谈,叫她一声妈妈。当我问杨小达为什么不叫自己的妈妈,爸爸妈妈外出打工是为了什么?杨小达流着眼泪说,是房子重要还是自己的孩子重要?我已经对妈妈一点印象的没有了,我开不了口。虽然像杨小达这样的是少数,但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对父母关爱的渴望,在亲情流失的情况下,他们表现出来的是自卑,沉默寡言,厌学,甚至厌世。

2.情感上的代沟:

由于留守儿童都是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对他们只能是溺爱, 虽然也是亲人,但始终不能与父母亲的关爱相提并论,大部分爷爷奶奶只能是看住人在,而根本不能从情感上去关心。爷爷奶奶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与自己的孙子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这也就造成了交流上的障碍,情感上的代沟,是留守儿童不能开心﹑活泼的主要因素。

3.家庭教育的缺失。

在和留守儿童生活一起的爷爷奶奶,他们都是上世纪五十﹑六十年代出生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高,甚至有些只能认识一些常用的字,不能写。所以,根本不能去辅导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这也是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

4.生活状况堪忧。

在调查和家访过程中,了解到80℅以上的家庭,都没有或没能长期给留守儿童做早餐,相当多的家庭都是给孩子一点钱,让他们自己买零食吃,由于条件原因,他们买的大都是“三无”食品,在教学中,老师常常都会碰到由于吃零食而生病的学生,虽然老师们多次在开家长会时,都在强调家长要给孩子做早餐,不要在外面买零食当做早餐。但是,在农村,农忙季节时,爷爷奶奶要忙做农活,根本无暇照顾,更因为经济问题,给孩子的钱最多是两角到五角钱,只能买诸如“牛筋条”之类的食品。很多家庭对孩子的生活,只能是管饱,谈不上营养。

5.网络的侵蚀。

现在由于一些黑网吧的存在,使得一些孩子常常进入网吧,特别是留守儿童,由于爷爷奶奶无力监护,使得他们更有时间进入网吧,时间久了,难以扭转。特别是在寒暑假,部分留守儿童常常都是在网吧里度过。

6.对未来没有正确的理想。

上一篇:梁山好汉武功排名范文下一篇:历史中考总结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