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设计范文

2023-09-22

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摘 要:本文阐述了在包装设计课程中如何实施一体化教学方法,并对当前技工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平面设计专业    包装设计    一体化课程教学    技工院校

世界技能大赛(以下简称“世赛”)平面设计竞赛项目中包含广告设计、编辑设计、企业和信息设计、包装设计四个模块的工作任务。根据笔者所在学校与某广告设计公司开展的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需要,以及对2016年世赛中国选拔赛中“平面设计”项目的分析,学校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处理。处理后的课程划分为6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包含3个工作任务。

一、选题价值

“茶叶包装”是项目四“传统包装设计”中的任务二,也是一个代表性工作任务。笔者教学中补充了校企合作中真实的企业合同、学生工作页、企业验收表、教师验收表等学习材料,方便学生按照一体化工作流程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处理工作任务。本次选用的教学课程为茶叶包装手绘草图色彩设计,该课程从设计初稿到完成制作共有4个步骤。此微任务为第三个环节,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二、学习目标

研究对象为平面设计专业中级1班的学生,共30人,分为5个小组。该班学习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通过前期学习,已经熟悉包装设计流程,并能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但学生存在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形式美感不强的特点,因此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层层递进的原则制定学习目标:通过市场调研完成报告,锻炼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通过观看视频挖掘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学会色彩提取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小组协作完成手绘上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根据企业反馈,完善包装作品,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来源于校企合作单位中的真实工作任务。某茶厂希望通过包装升级,提升品牌形象。前期,师生已经完成了包装外形的黑白稿设计,根据企业反馈意见确定了每个小组的学习方案。接下来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黑白稿设计方案进行上色,达到客户的要求。根据工作要求,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料以学生工作页为引导,包括各类纸质资源(企业合同、自评互评表、师评表、企业导师评价表)和数字资源(新闻报道视频、《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纪录片、世赛视频、上色技巧视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流程分为接收任务、任务分析、任务实施、评价验收4个环节,对接企业工作流程、结合世赛要求,确定了每个环节的学习内容。并对配色方案和上色技巧做了重要的教学化处理。

四、教学实施过程

“茶叶包装”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教学组织形式采用能力引领、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演示、游戏等混合式的学习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教学理念。

一是课前学习,接收任务。教师通过蓝墨云班课发布任务,各小组前往超市进行市场调查完成调研报告,开阔视野与设计思路。

二是课中学习,任务分析。环节一:课前检查。各小组派出代表陈述前期调研成果。环节二:配色要求。企业导师走进课堂,讲解企业合同的配色要求。之后,教师播放世赛视频,讲解世赛色彩要求,提出任务完成过程进行计时,并作为最终评价依据,营造比赛氛围。学生明确了配色要求后,进行任务实施。环节三:游戏互动,突破学习重点一。在实施过程中色彩特性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结合企业合同及方案要求,确定学习重点是茶叶包装上的配色方案。怎么突破呢?教师设计了游戏环节,学生观察不同色彩包装的饮料,分析产品特性,再进行品尝,体会口感与观感的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包装上色彩的影响。通过游戏互动轻松突破第一个学习重点:包装中的色彩所承担的重要任务。环节四:挖掘文化,突破学习重点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该怎么按照企业的要求来提取色彩呢?教师在工作页中提供了颜色提取表供学生借鉴,通过小组讨论为黑白稿提取两种以上的颜色。在此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提取的关键词单一、色彩元素不丰富。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前观看的视频再次进行分析,提取文化元素,进行发散思维,最终确定了配色方案并选择彩铅上色。

三是课中学习,任务实施。环节一:自主探究,团队合作。让色彩搭配更合理是学生的困惑点,因为彩铅属于半透明材料,上色顺序不同会直接影响作品的美观性。因此确定学习难点是掌握上色技巧,让色彩搭配更合理。針对这个问题,教师在学生工作页中提供了手绘上色的步骤,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按照配色方案进行手绘上色。整个过程由教师与企业老师共同巡视指导。环节二:教师演示,化解学习难点。学生在上色过程中,普遍存在画面色彩不够丰富的问题,这是彩铅上色技法比较单一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对叠彩法进行演示。环节三:学习技法,修改完善作品。学生在掌握技法基础上结合配色原理,再对色相、饱和度进行调整修改,使色彩更加丰富、画面更有层次。至此,难点得到化解。环节四:填色完成后,各组派出代表进行作品展示,对配色方案及寓意进行阐述。通过此环节,提高学生对产品设计准确表达的语言能力,在公布学生完成任务的用时,达到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目的。

四是课后学习,评价验收。这个环节有三个方面,在小组自评互评、师评环节加入了教研组其他教师评价,然后企业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过程性评价,同时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吸纳意见后修改设计方案,教师把最终设计反馈给企业。

一体化课程茶叶包装手绘草图色彩设计的工作任务结束。

五、学业评价

本次课程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依据企业要求及技能大赛标准,进行多元化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分为过程与结果评价,师评环节中加入教研组其他教师评价,规避了任课教师主观印象分,引入第三方广告公司评价,让市场效果说话,让评价更客观。课堂评分方式呈现多元化,从学习任务和企业客户任务两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方法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

六、教学反思

在一体化课程实施中,笔者在教学思路和评价方式上进行了调整与创新,教学思路方面创新有如下几点。

一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市场,延伸学习场地。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数据更真实,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是把企业导师请进课堂,让校企合作更具实效。根据校企合作要求,企业导师每月定期进班指导,参与教学,融入企业需求、市场要求,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更强。

三是把世赛标准融入学习,树立规则意识。在实践任务时,给学生解读相应的世赛标准,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四是将热点新闻融入学习,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时,不仅要提高其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其综合人文素质的提升。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组织观看新闻报道及央视纪录片,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五是通过游戏互动调动学习积极性。将小游戏融入教学过程,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让枯燥的书本知识“活”起来,让学生由“被动学”转为“主动学”。

在评价方式上,可以进行如下调整。

一是引入第三方评价,企业参与教学。第三方评价让作品符合市场需求,让市场效果来评价。

二是在师评环节加入其他教师评价。在一体化教学师评环节中,任课教师的主观印象可能影响评价结果。在每次师评环节请平面设计教研组其他教师对学生的成果提出意见,不仅可以让评分更客观,也利于教师改进教学。

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提取关键词吃力,学生在作品展示环节专业术语欠缺。今后要多向学生推荐优秀视频、书籍,让学生多写感悟,对学生加强训练。

参考文献:

[1] 李梁奇.项目教学法的实践和应用[J].现代计算机(专业),2016(6).

(工作单位:襄阳技师学院)

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高职院校有可能升为本科院校,而且每年都有很多院校升为本科院校,这就是我国高校教育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所以教育部门提出了高职教育精益求精的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发展。高职院校中,《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学科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本文将重点讲解《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一体化教学模式 存在问题

高职教育过程中,国家的教育部门比较重视重点学科教学,重点学科的标准是有较强的实践性,有较高的就业率等。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内部对待重点学科还是比较重视的。其中《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学科就是重点学科,其最大特点就是比较抽象,最主要教学模式应该是实践,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足够重视实践实验,而是一味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结业考核也是通过试卷考核,学生虽然可以考一个很高的分数,但是他们的实际动手实践能力非常弱,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不能出色地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基于这样的现状,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联合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具体教学模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选取教学模式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选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最终达到学生拥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实践创新能力等,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综合性人才。笔者重点讲解《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体化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高职院校中机械模具研究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现如今,国家教育部门与高职院校联合进行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在对它进行一体化教学的过程当中,首先应该改编课本。在最初的教学模式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是各自分开的,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露端倪,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没有好的教学效果。在对课本进行改编的时候应该把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验相结合,在一个模块知识后,可以穿插相应实验的讲解,既然书这样编排的,那么课程教学就应该按照这样的顺序上,所以要求教师的理论实践一体化,也就是说一个老师可以同时对理论知识和实践实验进行教授。

二、《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难以理解

在模具设计专业学习中,《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门课程还是比较重要的,但是这门课程学习比较困难,因为这门学科最主要特点是理论性知识较多,而且这些知识都很抽象,离实际生活比较远,学习起来具有很大的困难。对这门学科教学进行普查之后,得到了一些数据,包括课堂的出勤率、课堂效果、课堂互动情况等情况。在这一课堂上,学生的出勤率平均只有68%,不管教师采用什么办法,出勤率一直处在这样的位置。讲课过程中学生大多都不听讲,主要因为他们听不懂,在课堂上只有寥寥几个人与教师互动。总之就是课堂现状非常糟糕。

(二)实践实验课程效果不理想

高职院校中,我安排了这门学科的实践实验课程,但是因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很差,这样的现状直接导致实践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非常不好,甚至有的课程根本进行不下去。实践实验课程中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在实验过程中都有着手的地方。大部分高职院校当中,实践实验课程的安排一般都在理论课程学习之后很长时间内,学生本身理论知识听不懂、学不好,进行实践实验的时候,仅学的一点理论知识都忘记,这样的实际情况导致实践实验课程并没有很好地进行,而且情况很糟糕。其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实践实验课程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实践实验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但是目前情况是实践实验课程进行得非常不好,建设实验课的目的一个也没有达到,所以这门课程没有存在的必要性是非常正确的说法。为了让实践实验课程有存在的意义,一定要对这门课程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探索。

(三)学校没有足够重视教学的效果

在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高职院校本就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实践性人才,就是为带动高职院校经济的发展。但是现如今,很多高职院校都把经济发展作为主要任务。在这几年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招生分数线一再降低,以至于任何一个参加高考的学生都能上一个所谓的大学。招收的学生数量越多,高职院校的经济收入越高,所以招生过程中采用“宁滥勿缺”的政策,这样的招生政策对高职院校发展有很大阻碍,形成恶性循环,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出现很大问题。这种情况的发生最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不重视教学效果。

三、《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进行课本的重新编排

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时候,首先应该对课本进行重新编排。在以往课程教学所用的课本中,理论知识课本与实践实验课本是分开的,而且在具体课程安排上有很大的时间间隔,这样的安排直接导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都没有很高的效率。所以要对课本重新编排,编排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相应的实验编排在一块,在一个模块完成之后就把相应的实验编排在后边,并且教学过程中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课程教学。这样的课程安排能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一体化的教师

进行课本一体化编排之后,最好培养相应的一体化教师,也就是说在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教学上对相应的班级安排同一个老师,这样老师能充分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并且在实践实验过程中进行重点教育。培养一体化教师的主要方法是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毕竟老师们的教学内容大体相同,知识教学方式不同,所以可以培养教师的教学方式,相信很快教师们就能把理论知识和实验教学很好地结合。

(三)采用一体化的教学基地

在完成一体化课本的编排和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之后,还需要一个一体化的教学基地。一体化的教学基地就是在实训室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践实验的教学。因为理论知识和实践实验之间的联系极强,理论课上的必要之处可以马上转化为实践实验;在实践实验课上,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的理论知识太差不足以完成实践实验课程的时候,可以马上转化为理论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安排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在《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中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给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五、结语

笔者通过介绍《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提出具体可行的有建设性的建议,并提出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的重要意义。通过实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我国的高职院校一定能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冬青,卢秀明.高职院校《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任务式教学的思考与改革.科技信息,2014(06).

[2]孟普,甘瑞霞.基于应用型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探讨.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0).

[3]黄悦驯,郑平平.《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教学改革初探.职业教育研究,2012(06).

[4]肖志余,叶志娟,刘兵,刘小宁.“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发与实践.机械职业教育,2014(07).

[5]刘明月.《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科技资讯,2015(31).

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摘  要:实践教学体系在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天大行动”提出的新工科六问,给出新工科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教学六问,并指出目前工科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深度分析新工科人才的共性能力特征及关键素质的基础上,探索性建设了校企协同实践平台、工业级实验平台、科教融合实践平台和自主创新实践平台等四类实践平台,旨在提升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工程创新能力。

关键词:新工科;实践平台;实践教学体系

一、研究背景

新工科建設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新态势做出的主动应对,也是我国为推动科技、产业变革所做出的积极承诺[1-3]。从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即“天大行动”,提出著名的新工科六问[4],到如今新工科已经发展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抓手,新工科在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层面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新工科建设明确指出,实践能力是新工科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实践教学体系对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来说,意义重大[5-7]。结合“天大行动”新工科六问,我们思考新工科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得出新工科理念指导下实践教学六问,如图1所示。近年来,我们尝试按照其中“几问”做了探索性工作,重在构建有效提升人才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符合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需求。

二、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产业革命发展与深化对机械类精英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创新能力是机械类精英人才的核心素质,如何培养人才的工程创新能力成为近年来工科高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然而现有实验内容与行业企业实际和新经济发展脱节,未能将复杂工程案例、前沿科学技术有机融入实验教学体系,重理论,轻实践,尤其是创新训练严重不足,难以满足“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国家级战略对机械类人才知识体系的要求。

(一)实践平台的建设由课程决定,偏离产业需求

现代科技快速发展,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基因工程、核技术等新技术和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空天海洋、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产业相关的新兴工科专业和特色专业集群被大力发展,在工科类教学体系中的比重逐渐增大。在此情况下,本科实践教学往往呈现出“变量小”“滞后强”的特点。传统的实践平台建设往往取决于课程设置,即有什么样的课,就设置什么样的实践平台,而目前大部分的工科课程体系设置都过于陈旧,远远偏离了产业需求。只有问产业需求建立实践平台,才能配合更新改造传统工科专业,服务于新工科专业建设。

(二)实践内容由实践平台决定,跟不上技术发展现状

工科专业往往根据已有的实践平台设置实践内容。而当今技术飞速发展,与理论课程相对应的工科实践平台的设计、生产、运行周期较长,无法与时俱进,平台陈旧则实践内容陈旧,很难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实践教学过程,即问技术发展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及实践知识体系。

(三)实践方法由实践内容决定,不考虑学生理解与掌握程度

由于目前大部分工科专业的实践内容都偏于对理论教学的支撑,多为验证性实验,而面对全新的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要求,以验证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实践教学环节难以胜任新兴专业的需求。实践环节的本意是配合理论教学,结果验证性实验枯燥无味,对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点帮助不大,很难令学生对实践内容深度掌握。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应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诸如虚拟仿真等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

(四)实践系统管理机制陈旧,学校推进但不跟进

尽管目前各高校都积极推荐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中心的建设,但重点都放在了中心的硬件建设上,相比而言,实践系统的管理机制建设却较为缓慢,学校层面尽管制定了相关政策,但执行不畅,导致实践管理系统陈旧,招聘机制、考核机制、晋级机制等多年未变,难以调动实践系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因此,学校层面要积极跟进管理机制改革,同时实验中心也要主动作为,发挥中心职能作用,积极开展机制改革探索工作。

(五)实践体系自娱自乐,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形式化

多年来,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都仅限于校内,不走出去,也不请进来,自娱自乐。近几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思想被引入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最佳载体,实践教学体系应在此方面进行深度思考,拿出可行方案。首先,将实践环节的地点设置到校外,不应仅限于实习实践环节,对于理论课程的实验环节也应该走出去;其次,应充分利用教师的科研优势和企业的产业优势,依托师资力量和已有的实验教学中心,由行业领军企业冠名,在高校内建设工业级实验实践平台。最后,该平台除硬件建设上与企业内工况保持一致外,还应该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以线上或线下的方式走入实践课堂,构建有实际内涵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六)实践体系难以契合国际标准

目前,很多课程的建设过程已经能做到对标国际,包括教材选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甚至师资。但实践体系一直以来都难以契合国际标准,实践平台、实践内容、实践方法以及实践管理体系等都很难跟进国际上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实践教学体系也应同步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着眼国际前沿,以面向未来和新工科建设为追求目标,努力构建具有一定国际化水平的实践教学体系质量新标准。而依托虚拟仿真等信息化技术,实践教学可实现向全球高校开放,一方面通过与国际同行交流加强实验实践平台与内容的国际化建设水平,另一方面推动教育资源全球共享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三、面向新工科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2017年2月的“复旦共识”[8]开始,至2017年4月的“天大行动”,到2017年6月的“北京指南”[9],伴随着一系列的指导及建设性政策发布,新工科建设有雨后破竹般在各高校相继展开。作为工科优势高校,大连理工大学也同期推进了新工科建设工作,尤其是机械工程学院,更是以“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程训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建设载体,历经三年多的时间,在实践体系建设方面,做了部分探索性的工作。

(一)面向新工科的工程新素质

通过深入分析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面向未来的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现状发现,新工科人才要具有三种共性能力特征,即以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技伦理观为代表的人文素养,以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泛的交叉技术领域为主的知识与技术能力,以无限的创新潜质、终生具有的科研興趣与好奇心为代表的创新精神。基于新工科人才的上述三个共性能力特征可知新工科人才应具备的关键素质,主要包括:社会素质(历史使命、责任担当)、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工程实践)、创新素质(工程研究、求知探索)等。

(二)新工科实践平台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深度分析新工科人才的共性能力特征及关键素质的基础上,按培养新工科人才关键素质的类型,空间上校内外协同,时间上贯穿本科四年,探索性建设了四类实验实践平台。

1. 校企协同实践平台

探索企业参与开发和建设的专业实践平台的可行途径,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互联网+制造”等领域由校企联合开发的教学资源,针对新工科专业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和对新工科专业工程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上的新要求,推动教学实验环节的再造和升级。充分依托校内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并与国际知名企业联合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从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多层次逐步提升,多学科融会贯通,使学生不仅具有实践能力,更具有大工程观念。该平台主要建设了以下内容:

(1)面向理论课程的企业实践平台。针对理论课程教学,以实际工程问题为切入点,建设围绕理论课程的企业实践平台,把理论内容移至企业现场,由校内教师和企业工程师联手为学生打造走进企业的理论课程。该平台的建设将被动式知识灌输模式改变为以课程创新任务为主的引导模式,将以理论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实践应用为目的从课堂到企业的实践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事半功倍。

(2)集中授课与分散指导相结合校企双导师毕业设计模式。实施贯穿选题、指导、答辩全过程的校企协同毕业设计管理与指导模式。在选题阶段,校内导师与企业专家联合提出具有企业实际背景,即来自于真实世界的毕设题目。在毕设进行过程中,聘请企业专家针对常用的现代工程软件进行集中培训,并在随后的使用过程中给予分散指导。最后,由专家对常用科技文献撰写软件再次进行集中培训,并参与最终毕设答辩环节。这种集中-分散-集中的毕业设计模式综合锻炼与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3)以解决实习企业现场工程问题为导向的生产实习模式。提出以促进学生知识运用为目的、以解决企业现场工程问题为导向的生产实习模式。实习前校企指导教师之间充分沟通,提炼工程一线实际问题。通过企业现场授课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工艺流程、生产水平、工艺原理等基本背景知识,并分组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实习过程中,企业导师参与实习准备、指导、讨论、答辩全过程。这种校企深入合作的生产实习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工业级实验平台

为培养社会素质和专业素质,聘用企业工程师参与平台建设规划,在校内实现对工业现场的真实复现和工程训练的立体化全方位教学,在工程实践中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实践中可针对这些具有工程背景的技术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思路,并进行实践验证,一方面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企业实际解决方案的对比,分析各自方案的优缺点获得进一步提升。该平台主要建设了以下内容:

(1)以力士乐DS4液压系统为代表的装备设计与

控制类实验平台。以工程实践典型案例为依托,抽取出适用于理论教学的内容,从工程角度出发,教师提出技术要求,并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按照工业标准建设实验室,搭建工业级实验平台,学生根据自行设计的实验步骤论证可行性后在工业级实验平台上独立完成实验,以此引导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实践动手能力。这种选取工程真实案例作为实验教学内容的装备设计与控制类工业级实验平台,能有效实现对学生的工业级训练,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和专业素养。该平台还将虚拟仿真与工程实验深度融合,以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牵引,以学以致用为目标驱动,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液压教学环节,用线下工程实验来验证线上虚拟仿真结果,有效解决了无法高效利用先进实验设备开展创新性实验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该平台为国内首次将线上虚拟仿真技术与线下工程实用平台融合为一体,可实现远近程交互式专业知识学习的实验教学成果。

(2)以全开放制造岛式FMS为代表的先进制造实

验平台。以企业为依托,建设了能体现现代重大装备制造企业现状的“全开放制造岛式FMS实践教学系统”,该系统是目前国内首个基于先进实验教学理念而建立的大型工业级的柔性制造系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可参与性的实验平台,培养学生“工业4.0”的智能制造理念,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强化了基本技能,增加了实践动手训练机会,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以虚拟焊接和交互式学习系统为代表的虚实结合工程训练平台。在工程训练的焊接环节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将焊接操作过程虚拟化、仿真化,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焊接设备调节电流/电压参数、焊接距离、焊条角度等,模拟出真实焊接的效果。基于增强现实AR技术的实训教学系统将传统意义上的二维图转变为可识别的三维模型,即将加工图纸与加工实体直接对接起来,学生可通过手机端应用程序APP,对相关图纸进行扫描和手指操控,在屏幕上查看加工零件的三维图、加工工艺流程图和设备操作安全须知。

3. 科教融合实践平台

为培养创新素质,将学科内若干优秀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的实验内容和创新型实验装置,促进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领域的前沿技术,建设了科教融合实践平台。该平台主要建设了以下内容:

(1)以开放式机械工程测试、机械振动测试、起重机械高速动态应力测试等系统为代表的机械测试类平台。以学科优势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了独具特色的基于科研成果转化的实验项目及其平台,自主研发了“面向重大装备关键部件重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测试实验装置”“机械振动测试试验台”“起重机械高速动态应力测试系统”等科教融合的实验平台,内容先进,训练综合,有利于本科生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领域前沿技术。

(2)以装配紧固技术实验系统为代表的机械设计类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紧固件几何参数及形貌检测、紧固件摩擦系数及轴向力检测、紧固件防松脱特性检测、紧固装配工艺试验、紧固系统动力学等部分,采用理论为基础、试验为支撑、任务为导向的实验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测试、分析和设计能力。

4. 自主创新实践平台

为培养创新素质,提供固定场地和实验设备,形成学生自主创新实践平台。面向国内外科创竞赛,建立团队式管理模式,以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起重设计大赛等国赛为牵引,强化对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该平台主要建设了以下内容:

(1)以工业机器人和机电一体化实现为主的控制实验系统。“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中实现柔性自动化的基础设施。针对部分理论课程及综合性实验项目,搭建了机器人作业、恒力维持及视觉跟随系统及其配套模块。除理论课程及综合性实验外,该类控制实验系统也为创新创业及毕业设计提供平台支撑。

(2)以服务学生自主创新、面向科技竞赛为主的机械创新平台。学生竞赛是检验本科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竞赛,学生能将理论所学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以竞赛和获奖为目的,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创新大赛与大学生创新项目结合,搭建以服务学生自主创新和面向科技竞赛为主的机械创新平台,探索出一种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培养学生在重大装备的创新设计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结合新工科六问,提出了实践教学六问,旨在建设培养人才工程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尝试着回答了六问之一二,建设了四类实践教学平台,包括校企协同实践平台、工业级实验平台、科教融合实践平台和自主创新实践平台,致力于人才工程创新能力的提升。在前期建设基础之上,我们将会秉承新工科理念,继续建设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新工科建设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新工科建设发展与深化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9(9):10-14.

[2]刘坤,陈通.新工科教育治理刍议[J].中国大学教学,2020(1):37-41+64.

[3]李君,陈万明,董莉.“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路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2):29-35.

[4]“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EB/OL].http://www.moe.gov.cn/s78/A08/moe_745/201704/t20170412_302427.html.

[5]刘媛.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多层次培养方法的研究[J].高教探索,2016(S1):177-178.

[6]鄭家茂,熊宏齐.围绕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建设开放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94-97+116.

[7]常维亚,邢鹏,赵莉.探索建立研究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4(9):24-25.

[8]“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2%80%9C%E6%96%B0%E5%B7%A5%E7%A7%91%E2%80%9D%E5%BB%BA%E8%AE%BE%E5%A4%8D%E6%97%A6%E5%85%B1%E8%AF%86/20612927?fr=Aladdin.

[9]新工科建设指南(“北京指南”)[EB/OL].http://education.news.cn/2017-06/13/c_129631611.htm.

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地铁上盖商业开发的特殊之处在于要以地铁结构安全及正常运营为前提, 而这往往会给设计施工带来较大的难度。目前, 一体化设计施工的地铁上盖开发的工程案例在国内并不鲜见, 例如北京八王坟车辆段上盖、上海地铁莘庄站、徐盈路站地铁上盖等。但是由于受到地块规划的不确定性、工筹的不匹配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一些地铁上盖难以做到与地铁同步设计与施工, 而往往是在地铁按常规工况 (或者预留一定的物业开发条件) 建成的情况下, 才确定了上盖物业开发的方案。这就给地铁上盖结构的设计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本文以成都地铁1号线广福站上盖综合体为依托, 对非一体化设计地铁上盖结构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探讨, 即在地铁车站土建工程已完成的情况下, 以保证地铁结构安全为基础, 探索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以求达到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的目的。

1 项目概况及背景

1.1 项目概况

成都地铁1号线广福站位于天府新区老成仁路、天府大道与东山大道围合的三角形地块内, 与上盖综合体建设用地范围在平面上产生交叠, 车站主体大部分位于综合体裙房结构下部, 其中高层距车站最近约25m, 综合体底板与车站顶板间竖向净距约4.1m, 两者平面关系见图1。

地铁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 为双层单柱双跨框架结构。车站总宽19.7m, 总高13.23m, 两端均接盾构区间, 其中围护结构采用Φ1200m@2400mm钻孔桩, 嵌固深度7.0m, 共设三道支撑, 桩顶冠梁兼做抗浮压梁。上盖综合体由高层办公 (框剪结构, 地下1层、地上24层) 、商业裙房 (框架结构, 地下1层、地上7层) 组成, 总建筑面积140972m2。

1.2 项目背景及要求

车站在土建设计及施工时, 所在地块并未出让, 车站仅根据规划部门提供的场坪标高, 按顶板覆土3m的厚度进行设计, 并未考虑在上部修建上盖综合体的工况。因此新增上盖综合体的建设必须满足地铁保护部门许可的地铁车站受力及变形要求, 保证地铁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营条件。

2 结构方案

由于地铁设计、施工周期与地块物业开发时间上未能匹配, 因此地铁在设计阶段预留的地块开发条件具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条件如下:1) 东西两侧侧墙可预留与地块接口条件;2) 车站顶板需按可承受均布荷载60k N/m2设计。

2.1 结构方案比选

根据上盖物业的建筑使用功能及经济技术对比, 推出两种方案。方案一, 结合方案:车站上方的裙房通过设置多排短柱与车站顶板相连, 附加荷载一部分由车站两侧的地铁围护桩来承担, 另一部分附加荷载 (不超过地铁站的设计承载力) 采用“分时设柱转换”的思想, 即通过短柱将荷载直接作用在车站顶板上, 将车站视为裙房的箱型基础。方案二, 脱离方案:上盖综合体直接跨过车站, 裙房全部附加荷载通过转换结构由车站两侧围护桩 (包括新增桩基) 来承担。

两种方案各有优劣, 方案一, 即结合方案, 通过“分时设柱转换”的工序, 将裙房的一部分荷载 (理论上可控的荷载值) 通过短柱直接传递至车站顶板, 因此减小了上盖综合体转换结构的施工难度, 降低了工程造价, 但是, 由于地铁施工在前, 难以根据后建项目的需求进行结构方面加强处理, 这就对“分时设柱转换”及其相关工序如何做才能满足地铁车站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营要求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而地铁车站结构承载能力已没有多余利用空间;另外, 上盖综合体与地铁车站设计使用年限也不匹配。方案二, 即脱离方案, 上盖综合体直接跨越车站主体结构, 利用车站两侧围护桩来承担车站范围内上部结构的全部荷载, 上盖与车站主体结构完全脱离, 二个结构体相互独立, 受限较小, 受力更明确。经多方综合比较, 确定上盖综合体选用方案二, 即脱离方案。

2.2 转换结构的形式

横跨车站转换结构采用二种型式:第一种车站标准段, 采用单向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格构墙梁转换型式, 梁跨为21.1m (支座中心距) ;第二种车站北端盾构扩大端头段, 采用双向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厚板转换型式, 板跨25.9m (支座中心距) , 两端与车站基坑护壁桩顶的冠梁 (b×h=1700mm×1000mm) 简支相连。

格构墙梁转换区域横向 (跨度方向) :主墙梁截面b×h=1000mm×2700mm, 次墙梁截面b×h=500mm×2700mm;斜纵向墙梁截面b×h=400mm×2000mm, 面板厚度150mm, 边梁截面b×h=500mm×1900mm, 详见图2。

空心板转换区域:两个正交方向肋梁截面b×h=500mm×2700mm, 面板厚度200mm, 底板厚度300mm, 边肋截面b×h=1500mm×1900mm, 详见图3。

2.3 方案实施步骤

1) 在车站顶面, 先挖除护壁桩顶冠梁和垫梁的内侧局部覆土 (深度≥2.0m) , 剔凿垫梁混凝土截面 (深度≥450mm) , 横穿剔凿面配筋可不截断。

2) 在车站顶板上部, 安装转换结构的模板与支撑, 完成转换结构成型施工。

3) 待转换结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 先张拉墙梁和肋梁内50~60%预应力配筋, 使转换结构起拱, 然后拆除转换结构的模板与支撑, 继续在其顶面施工裙房的一至三层框架。

4) 综合体裙房前三层框架成型后, 先张拉转换结构内尚未张拉的全部预应力筋后, 再继续施工裙房四至七层框架。裙房结构封顶且护壁桩实测沉降变形稳定后, 用高强灌浆料填实垫梁截面剔凿区, 恢复围护桩对车站结构上浮位移约束。

3 结构方案可行性验算

转换结构“脱离方案”需要利用车站围护桩来承担上部结构全部荷载, 因此地铁围护桩能否作为上跨综合体主要的承重基础是方案成立与否的前提条件。虽然地铁围护桩本身为直径Ф1200mm的钻孔灌注桩, 大部分桩体位于中风化砂岩地层, 从理论计算的角度桩体的竖向承载能力较大。但是考虑到地铁围护桩并未按竖向承载力为主的桩基进行设计, 其施工精度和桩底沉渣均可能不满足桩基的技术要求。因此需对地铁围护桩进行原位单桩静载荷检测试验, 通过试验数据判断利用地铁围护桩作为综合体桩基的前提条件能否实现, 同时需要对转换结构和地铁车站相关内容进行验算, 具体验算结果如下。

3.1 转换结构验算结果

1) 转换结构折算厚度:标准段格构墙梁区域1352mm, 北端头空心板区域1464mm (空心率45.8%) 。

2) 转换结构施工期间, 支撑下传等效均布荷载:格构墙梁区域33.8k N/m2, 空心板区域36.6k N/m2。

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 转换结构最大主拉应力 (未组合预应力效应) :格构墙梁区域14.9MPa, 空心板区域9.7MPa。

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 转换结构跨中长期最大挠度 (未组合预应力效应, 未扣除模板起拱) :格构墙梁区域33.9mm、0.00130L, 空心板区域33.5mm、0.00129L。

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 转换结构最大组合弯矩:格构墙梁28384k N*m, 空心板肋梁18627k N*m。

结果分析: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 转换结构各项数据均在合理范围内, 转换方案可行。

3.2 地铁车站验算结果

(1)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计算地铁围护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4678k N, 其中桩端承载力为3517k N, 地铁基底以下部分的桩侧摩阻力为1161 k N。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按最大实验荷载控制在10000 k N以内且桩体沉降不超过8mm的前提下开展。根据试验结果, 可知围护桩在满足小于8mm沉降前提下的单桩测试承载力极限值为8800~9600k N, 对应的单桩测试承载力特征值为4400~4800k N。试桩加载过程中的Q-S曲线规律明显且一致, 未见突变等异常情况, 表明桩底沉渣软弱层存在的可能性较小。但同时也考虑到地铁围护桩为新近施工, 试验过程中桩体嵌固深度以上范围的土体提供了部分侧摩阻力, 在地铁运营后, 考虑到地铁长期振动的影响, 实际桩基承载能力应有一定的折减。

上盖综合体结构在最不利工况下作用于围护桩单桩的最大荷载组合标准值为:车站标准段格构墙梁区域4631k N, 北端盾构扩大段空心板区域7226k N。根据现场试验数据桩体沉降:格构墙梁区域2.54mm, 空心板区域4.65mm。

结果分析:

1) 根据理论计算及现场桩基试验结果, 地铁围护桩作为上盖综合体的桩基具备实施条件, 当承载力特征值控制在理论计算范围内时, 结合地质条件, 可认为桩基承载能力的安全储备是有保障的。

2) 车站北端空心板区域最大荷载组合标准值7226k N已超过了围护桩的承载力特征值, 单纯采用地铁围护桩作为桩基存在不确定的工程风险。鉴于此, 需在既有地铁围护桩外侧打设新基础桩来分担荷载, 保证作用于单桩的最大荷载组合标准值小于桩基承载力特征值。

(2) 、上盖综合体地铁抗浮安全性

1) 施工阶段:综合体转换结构底部距车站顶板的净距约为1.5m, 因此, 在施工期间, 仅能保证车站顶板覆土厚度约为1.5m, 与原设计3m覆土的工况相差1.5m的覆土荷载, 另外, 冠梁下部垫梁需先剔凿截断, 故围护桩在此期间不参与抗浮。因此, 车站抗浮存在安全隐患, 为安全起见, 需控制地下水位, 根据计算需保证水位控制在车站中板以下。

另外, 施工期间, 转换结构在首次张拉施工之前, 其自重需通过支撑下传、短时期作用于车站顶板。此工况下, 顶板覆土1.5m厚, 转换结构自重荷载可等效为1.8m厚覆土荷载, 总的荷载仍小于原设计工况的3m的覆土厚和20k Pa的超载, 因此, 施工期间车站结构是安全的。

2) 运营阶段:转换结构底与车站顶板顶之间1.5~1.8m的空间为原状回填土, 另外, 采用高强聚合物砂浆对冠梁下部垫梁事先剔除的断口进行密实回填。由于综合体自身结构以及压顶梁压在了车站顶板之上, 完全约束了车站上浮的趋势。因此, 运营期间, 车站抗浮是满足安全要求的。

4 综合体基础与区间隧道关系及处理

车站北端盾构区间设计是按照常规覆土条件进行的盾构管片配筋设计, 未考虑其他附加荷载情况。综合体基础荷载采用桩基的方式跨越区间结构, 桩基持力端深入区间隧道底以下, 桩与区间结构净距应不得小于3m。

5 结语

5.1采用转换结构整体横跨车站, 并利用地铁围护桩作为横跨结构的桩基方案对地铁主体结构影响可控, 且能降低的工程造价, 方案整体具有可行性。

5.2地铁上盖在设计时需严格控制荷载值, 尤其是活载取值的合理性, 使其能够全面覆盖施工及运营各种工况, 提高结构设计的可靠度。

5.3综合体运营期间, 车站抗浮满足安全要求;综合体施工期间, 应根据抗浮安全要求控制地下水位, 必要时对车站周边进行降水。

5.4本车站冠梁兼做抗浮压顶梁, 且压顶梁与车站之间空隙已采用砼垫梁填充密实。为避免车站侧墙分担转换结构下传荷载, 桩顶冠梁的下部垫梁截面预先剔凿截断是必要的, 待护壁桩新增沉降位移稳定后, 再按原设计恢复垫梁截面。

5.5 综合体基础荷载采用桩基的方式跨越区间结构, 桩基持力端深入区间隧道底以下, 能够满足地铁区间隧道结构受力要求。

摘要:本文以成都地铁1号线广福站上盖综合体为例, 对非一体化设计地铁上盖结构的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探讨, 通过结构转换方案, 利用车站围护桩作为上盖结构基础横跨地铁工程, 使二个工程相互独立, 对国内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非一体化设计,地铁上盖,转换结构,相互独立

参考文献

[1] 廖红伟, 刘幸坤, 孙福萍, 朱强.地铁上盖商业与地铁车站结构衔接方案设计及思考[A].建筑结构, 2016, 46 (S1) :

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毕业作品质量差的问题,分析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如何通过对职院大专学生的毕业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的毕业作品来源具有真实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毕业作品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毕业作品 毕业指导 顶岗实习

对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而言,毕业设计是学生从校内实训、技能抽查训练到顶岗实习以及今后从事汽车保养、维修的一个综合性实训总结。毕业作品的制作过程可以让学生将实践操作与所学理论知识相联系,提高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减少学生对作品准备的恐慌心理,正确引导学生真实有效地去完成自己的毕业作品,而不是一味地去下载复制往届学生的论文,使毕业设计成为学生就业过程中必须完成的综合练习。

一、毕业设计作品制作过程的现状

由于学院的教改体制和毕业生本身的种种因素,使毕业设计在制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和学生双方都感觉困难重重,经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毕业设计题目直接关系到毕业作品的质量

选题需要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结合自己从事的维修和保养的操作提炼,才能使毕业设计作品具有真实性、实践性等。学校往往在公布各位指导教师的毕业指导任务后,要求学生认真确定自己的题目。

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他们对待毕业作品的态度不重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完全忘记了需要为自己的毕业作品做准备。在师傅操作过程中,他们有时只看到结果却没有认真地弄清维修诊断具体分析过程以及解决方案。这样的情形下,毕业生会比较浮躁,相当一部分学生走形式,更有甚者,有些学生直接下载网上的论文就交给老师,根本无法提高毕业作品的质量。

2.“一对多”式的指导与监督很难以保证学生的毕业作品质量

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重,对毕业生的指导精力有限。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水平不一致,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毕业作品要求学生在实训和实习过程中收集资料、查阅书籍、网络搜寻以及请教实训老师或师傅。对于高职高专生,毕业设计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指导教师逐一把关,详细指导。由于学生不重视,常常不能及时与指导老师沟通,使毕业生无法正常在实习过程中按照老师的布置去准备作品资料,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思维往往处于非常混乱的状态,毕业作品质量难以提高。

3.毕业生在选题时有些不切实际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毕业设计作品的题目是学生实习过程中真实操作的选择。然而,虽然部分学生在汽车行业从事维修和保养工作,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从事自己的专业方面的工作。他们没有实际操作过,导致很难选择真实且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设计,有的同学干脆从网上搜,选题很大,根本不适合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即使选好了题目,有些同学也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准备设计内容,尤其是故障诊断过程和排故结果等,这些最终都会影响毕业作品的完成效果。

4.指导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审查未落到实处

通常,学院的毕业生技能抽查和毕业设计是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时间上还是比较宽松,而有的毕业生在技能训练或顶岗实习中,能按老师布置的作业去准备自己的毕业作品,也有很多学生在校内技能训练中敷衍过关,实习报告抄袭其他同学的,更不用说在实习中去准备毕业作品了。甚至还有些学生不愿意接受学校联系的顶岗实习单位,自己也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这种问题就使得有些学生对毕业证的获取态度无所谓,也就让老师无法掌控他们,也就没法指导了。

5.毕业设计制作过程的评价制度不完善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不同于其他数控、机电一体化专业。往年的毕业设计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毕业答辩,有些同学到毕业答辩时才开始准备论文,急急忙忙弄一篇论文发给老师,在短短几天返校期间,希望老师能给出合格的评价。有时候部分老师可能会由于自己带教的学生比较多,尤其在毕业答辩季节气温较高,这样带学生就很辛苦,每位指导老师会花费很多精力才能指导学生做出合格的作品,而且作品质量好坏无关奖惩,这样不但对学习努力的学生不公平,也使指导老师产生不正确的印象,不带学生也只是少拿几个课时,因此同时打击了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作品制作过程没有形成一套完善合理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价制度。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毕业作品教改分析与实施建议

为了让学生能稳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在实习过程中联系所学理论知识,顺利完成他们的毕业作品。学校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的毕业作品制作过程中结合了学生的顶岗实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作品选题要求真实

针对毕业生毕业作品很难完成或者说难以达到规定标准的问题,可在校内课堂教学、实训过程中,将实训项目作为题目,模拟设计作品完成方向引导学生对自己分组的项目进行车辆信息记录、故障现象记录、拍摄老师示范以及同组同学操作图片、过程数据记录等,这样学生可以从训练项目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题目,并且可引导他们的选题思路,也让他们的作品题目具有真实性。

2.设计作品制作过程管理

往届毕业生存在将自己的作品制作看得过于简单的问题,大多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根本没有准备自己的作品,导致在短暂的答辩期间,学生和老师都很辛苦,最后马虎应对自己的毕业设计。因此建议学生在课程设计和实训过程中,将学生分组与指导老师对接,开始着手引导学生为毕业设计作品做些基础工作,这样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时间比较充裕。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要求老师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沟通,同时也让学生多向师傅请教,弥补老师的不足。笔者发现,有位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已经选定好了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离合器发出异响的故障排除,并且在实习过程中他一直关注所选题目,并亲自跟师傅一起维修了各种离合器故障现象,然后通过师傅和老师的指导,经过十多次修改,最终完成了符合学校模板的毕业作品。可是也有学生在实习期间没有准备过程资料,相当被动,后来仓促准备设计作品,这样影响学生的作品完成进度,甚至拖了整个班级小组的后腿,导致指导老师检查时工作量大,无法保证小组完成作品时间。

另外在制作过程中也要加强检查、审核管理。比如可以通过逐级把关管理,责任到人,改原来的抽查为普查,即首先由教研室对每位学生的作品进行检查,及时更改作品的内容和模板格式不当之处,然后由系教务组对其作品进行审核、纠正,最后由院教务处组织核查作品,对于存在问题的作品一定通知到人,认真更改直到复查合格。这样让毕业设计过程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有足够的时间查阅资料,准备维修或保养方案设计、故障原因分析和诊断排除等工作,学生们在实习单位有充足的时间请教师傅,准备自己的作品内容和操作过程资料,有效地监督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达到实效性。

三、小结

以上提到的教改分析和实施,使汽修专业的毕业生受益匪浅。毕业生一致认为毕业设计作品制作应该从理论教学、课程实训和技能训练开始着手,在各自的指导老师的引导下,从毕业设计的选题、资料收集,到设计作品准备,对创新性、专业技能以及团队协作精神均起到了提高的作用,特别是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充分发挥了指导老师的作用。结果表明,只有让学生提前对毕业设计作品有初步认识,在实训过程中有了亲自动手操作的经历,到顶岗实习单位进一步加深某一零部件或系统的故障诊断现象分析、故障排除,才能真正保证毕业设计作品具有真实性。

(作者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平面设计一体化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室内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及实施的研究,对很多设计师正在呼吁的一体化的观点做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一体化设计 建筑设计 设计研究

总结出初步掌握一体化设计的方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室内设计中的各元素,如棚顶、墙面、地面、照明、色彩、家具等都可

以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他们各自的特点,更要考虑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各个元素相互协调、相互包容。

2、 建筑设计中的各元素,如建筑结构、管道布置、线路布置、功能分区等,

要做成一个整合设计,各个元素之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

3、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一体化,就是要在建筑空间里进行更为细致深入

的室内研究,在建筑设计的初期,室内设计就要提前介入,针对建筑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造,两者结合起来,统一设计,建筑的先期设计构成中就已经给舍内设计埋下了伏笔、预留了发展的思维创造空间,使得室内设计具有了更为灵活的设计张力和伸缩性。目前一体化在国内的事实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作者根据相关的参考文献以及实践经验,结合理论知识,总结出一体化设计的要点:设计时要根据《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遵循建筑模数的原则,建立模数化空间,建筑及室内部件尽可能使用标准部件,尽量减少予制构配件的类型,使其达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和商品化,对室内空间尺度进行认真分析,对各个界面进行详尽、全面的规划和综合考虑,做到天、地、墙模数统一、对缝,使得室内设计工整、严谨。室内设计和建筑设计要及时交流、相互沟通、同步进行,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协调解决,尽可能使整个设计方案科学合理。

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都有复杂的内涵,他们的设计思想、服务宗旨以及评判标准都是一致的,是一种“骨”与“肉”的关系,二者密不可分,通过本文的研究,这种整体的设计观更加明了,更引起了设计师对一体化设计观点的重视,当然,由于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加上作者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和技术的有限,也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所做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从室内与建筑的生态化、智能化等多方面来进行考虑,对一体化设计做更为深入的研究。

二、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在实践中的统一性表现

以参与修建一座别墅为例来具体说明室内与建筑设计统一步调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中,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被分为两个独立的小组进行作业,假设业主拥有一套别墅,要求我们注重别墅的室内与建筑设计的整体规划,将二层设计成自己的私人住宅,一层则设计成公司活动间,用来接待商户与客人,同时应业主的要求,设计风格要带有总过民族色彩。在设计之前,我们要对别墅进行一番仔细考察,与顾客商量之后,完成初步的设计方案,同事,室内设计师参与到实际设计工作中来。室内设计所涵盖的内容很多,例如室内平面设计、风格与空间设计、风格组织、灯光照明以及成套陈设的考虑与布局等,划分较为细致、具体,应该考虑到业主的生活习惯及空间感官等个人爱好因素。成功的室内设计完成之后所呈现的空间布局的精准会给负责安装的工作人员带来方便,各种家用电器开关的插座分布与数量安排也会给后面的安装步骤节省时间。成功的室内设计通常都拥有一个重要前提,即实施实际建筑与室内设计的人员必须能够充分的了解原设计师的建筑构思和目的,有了这样一个前提,建筑师的初衷才能够在实践中得到完美的发挥。当然,后期的工作检查中常常会存在疏忽,但是建筑与室内设计的统一性要求却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验证。

三、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一体化的具体要求

室内和建筑设计一体化的具体要求也可以用实例说明,假设别墅业主对设计师非常信任,要求室内与整体建筑设计一并负责,这就为实施设计和运作的一体化创造了前提,诸如此类工作,建筑与室内设计统统由建筑师策划安排。

如果别墅构造比较简单,分为三层,共400平方米,操作起来难度较低,与以往不同,工作的室内构想与外在建筑完全是由一个人完成的,在工作的过程中不用担心内外设计的脱节问题,在保证完成顾客交代的任务之外,可以自由发挥想象,不用担心资源浪费,因此整个施工过程就没有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之分了,在建筑草图创作之时,室内设计的理念就已经被揉进建筑物中了。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家用电器开关的分布与数量因素,这时作为室内设计的一部分,就已被建筑师在构建建筑草图的同时安排好了,同样给后期的安装提供了方便,这即是室内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完美诠释。当然,一体化的存在也给建筑师增大了工作量,这就要求建筑师更加细心、周全的考虑室内设计与建筑的和谐统一,同时巨大的工作量也促成了建筑师的个人素质的提升。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优势在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也让我们对建筑与室内设计的一体化有了比较直观的体会。

四、建筑与室内设计一体化带来的优势分析

在案例的开头我们曾经强调过,如果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是被分为两个独立的小组进行作业的,而独立并不意味着室内设计师的设计思想也要独立于建筑物之外。当一所建筑物完工,需要进行室内装修的時候,室内设计师的团队是负责完善并辅助建筑设计的工具,是负责延伸建筑理念的帮手,他必须依附于原建筑理念而存在,设计出最符合建筑物空间感的作品,建筑与室内设计一体化的优势就得到体现,具体如下:

1、建筑与室内设计的一体化避免了团队与专业不同所带来的设计误差,建筑师可以完全把握自己的设计理念,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当中。

2、建筑与室内设计的同步性使得二次装修所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尽可能的被避免了,而建筑图纸的完善则为业主提供了精确的预算指标,招标等工作较为便捷。

3、建筑与室内设计一体化为整个施工周期优化了时间和资源投入,设计团队的工作时间预算趋于相同,避免了不同团队的施工时间差异给周围带来的噪音重叠。

五、结束语

我国虽然已经发布有关建筑设计一体化的规章制度,但一纸文书并不能代替建筑与室内设计一体化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我们要吸收国外成熟的经验,在实践操作中体会建筑与室内设计一体化战略实施的重要性,认识到它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建筑理念在资源节约、经济发展等课题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将这种战略充分的实施到实际的建筑设计工作中去。

上一篇:商务英语学习范文下一篇:糖化血红蛋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