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现代设计论文范文

2024-01-25

平面构成现代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在设计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基础性作用。而我国目前的设计教育体系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弊端,在现代设计教育改革的当今,更应该坚持三大构成的基础地位不动摇,以此来完善和构建我国的设计教育体系。

关键词:三大构成;现代设计教育;教育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艺术形式也随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媒体数字化的发展,电子技术、影视动画、网络空间等新兴的巨大发展空间对现代设计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同时,一并对传统的设计教育体系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三大构成在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却没有动摇。

一、 三大构成

构成,简言之,即“分解和组合”,来自于20世纪初前苏联的构成主义运动,源于对具象的分解、抽象和重新组合,是一种造型活动,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一种构思方法。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体系起源于1919年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

1. 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即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形态要素(形态、色彩、肌理)按照一定的法则进行分解、排列、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训练。

平面构成的目的是从一系列抽象的平面构成训练中寻求和感悟设计的形式美,从而建立起理性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理念,同时应用这种思维和理念对图形、文字、色彩等形象视觉元素进行探索、研究和拓展,掌握视觉元素构成的方法和规律,为最终进行平面设计奠定基础。另外,我国传统的几何图案与现代平面构成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点、线、面、体构成平面视觉图形。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主要有:和谐、对称、均衡、韵律、秩序、材质、肌理、比例、结构、层次、渐变等,这些都是对形式的美和美的形式的高度概括。它的基本形式主要有:重复构成、近似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特异构成、密集构成、分割构成、对比构成、肌理构成、空间构成。

平面构成法则主要运用于标志、包装、广告、展示等平面设计作品中。

2. 色彩构成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的最基本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重新搭配、交变,组合成新的理想的色彩关系的过程叫做色彩构成。它是对各个颜色在一定的构成要素下相互关系的研究,包括对色彩的面积、节奏和韵律等空间关系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并赋予设计以灵性和生命,是色彩的物理、生理和心理知识的全面认识,从而能够较好的把握色彩的搭配、构成的要领。

色彩构成的主要内容包括:色彩三属性的推移构成、色彩补色构成、空间混合、色彩心理构成、色彩节奏构成、色彩基调构成、色彩透叠构成、色彩肌理构成与色彩的对比和调和构成等。色彩构成课是继水彩、水粉写生等架上绘画训练之后的一门比较系统、完整和科学的认识掌握色彩规律的一门课程。

色彩构成主要运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广告包装标志设计之中。

3. 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是研究立体形态的材料和形式的造型基础学科。立体构成所研究的对象是立体形态和空间形态的创造规律,具体来说就是研究立体造型的物理规律和知觉形态的心理规律。它以产品设计、建筑设计、舞台设计等所有立体设计所共同存在的基础性、共通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其对立体与空间形态的研究,为现代设计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奠定了更为广泛的基础。

立体构成有三个主要方向,即三维空间内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同时,有三个基本视图,即平面视图、正面视图和侧面视图。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点的构成,线的构成,面的构成,体的构成以及空间的构成。立体构成的形式美法则主要有:对称与均衡、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

立体构成主要运用于工业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室内外环境设计、舞台设计等立体形态的设计和布局之中。

平面构成是“构成”艺术的基础,同时,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中也存在着色彩构成,而色彩构成也不可能脱离平面构成而单独存在,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依存关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们可以从蒙德里安的作品中体会到组合和创造的内涵,以及三大构成之间的相辅关系。

4. 三大构成在现代设计教育中的意义

构成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训练学生通过理性的分析与研究,揭示事物形态之间的构成关系,认识现代设计在视觉传达艺术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造型规律”。它之所以可以作为基础课,在于通过构成课的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开拓学生的视觉语言、造型方法等方面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构成教育进入到我国到现在,构成课对我国的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基础作用。

首先,构成课的目的在于创造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能力。作为基础课的构成课,本身就需要一个扎实的自身专业修养,只有基础打扎实了,才可以拓宽专业方向。在基础课的训练上,应采取从中心一点向四周扩展的方式进行训练,即在对点、线、面最基本的元素训练的同时,也应进行一些万变的基本形的训练,以及色彩和立体材料的训练,“以不变应万变”。来达到引导学生展开数理思维方法、情理结合思维方法及悖理思维方法的训练,促使思维方式多样化,创造方法灵活多变的目的。

其次,构成课是基础课,就应该紧紧围绕基础课的作用和地位来进行,三大构成是设计的基础,也是设计的核心,是任何一项设计的具体表现,所以,构成课应和专业方向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能相互脱节。在平面构成点线面的分割排列中,在色彩的组合中,以及在对立体空间和新的材料的运用中,都应该有预见性地延伸出专业设计的动态,应该在专业设计过程中体现出三大构成的内涵,应该在新的时代下改革旧的构成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比如,在平面构成中重复构成的训练中,可以增加一些花布等的设计,在色彩构成教学中增加些装饰画、招贴的设计作业,在立体构成的过程中多接触些展示、环艺的设计训练等。这些,都是对三大构成的升级和完善,也是对现在教育体系的补充和完善。

同时,构成课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为重要,在训练的过程中也应注意新材料、新工具、新技法的运用,构成课的目的就是要在反复的动手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随着我国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在三大构成基础上形成了构成学,并不断扩展和延伸出光构成、声构成等新科目。

二、 现代中国设计教育体系与现状

目前,全世界的设计教育行业的专业基础课都来源于包豪斯设计学院,这个基础课的体系结构,是把对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成体系,使视觉教育第一次牢固地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仅是基于艺术家个人的、非科学化的、不可靠的感觉基础之上。

构成教育应该是美术与设计的基础教育或者说是平行教育,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它为现代造型设计奠定坚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我国的构成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引入的,成为所有艺术院校的基础课程的,其目的是努力把学生从传统的美学意识和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构成课的引入对提高我国艺术设计的理论和开拓设计思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各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必修课。

而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缺乏经验,还处于建立和完善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起步阶段,大部分院校都有一味的模仿和照搬国外艺术院校的办学理念和体系模式,没有顾及到自己本国家本民族的特色。虽然大部分的艺术院校都把构成教育放在了设计教育体系的基础位置,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还没有从根本上体会到构成教育对设计教育的决定性作用,所以,在目前我们国家的设计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漏洞和缺陷,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由于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在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脱节,因而会影响到很多学生对设计基础教程的不重视,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不愿意独立思考,也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设计知识理论体系,从而将会延续影响以后的创作。另外还有的同学,在当今死板的设计体系的引导下,完全地放弃了本民族的一些精华部分,一味地盲目追求国外的一些“先进”“时尚”,等等,这样的状况,不得不令人对我们的设计教育事业产生一定的担忧。

所以,我们国家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学校学科、专业界限,走多模式、多层次、多渠道培养设计人才的道路。在构成教育方面,我们应该打破原有的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严重脱离的现状,打破原有的构成教育单调死板的教学方式,从宏观上把握构成教育和未来相对应的专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时把三大构成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三个部分之间应该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不应该把三大构成武断的分割为三个部分,以此锻炼学生设计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使构成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成为基础教育。同时,在构成教育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设计的创新能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以及色彩感知能力等,训练学生设计思维的转变、想象力的提升和新的设计思维的形成,使每个人都形成一套完善的基础设计体系,为以后的专业教育打个坚实的基础。

我们国家的现代设计教育,应该在学习外国长处的同时,也要紧紧地抓住本民族的一些古老的历史,认真研究我们国家设计教育发展的未来,放眼于本民族的历史,才可以放眼于未来。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设计教育才可以走得更加长远,更加坚实。

参考文献:

[1] 立体构成.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 黄卢健.平面构成.广西美术出版社.

平面构成现代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平面构成作为三大构成之一,其构成元素通过形式美法则形成视觉美感,是一个设计作品中最基本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平面构成的运用是调动一切平面要素,因此本文通过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三个原则进行研究,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海报和标志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并希望通过既定的视觉规律达到丰富设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进一步解构对事物形态感知能力,并且将所要传达的视觉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受众人群,同时也能够激起大众心理情感的需求与满足。

关键词:平面构成;视觉传达设计;应用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4-0111-02

1 平面构成的概述

1.1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是根据视觉效果和力学原理,在二维平面上对视觉元素的排列和组合。它是一种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来生成图像并研究图像之间的排列方式的方法,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在二维平面上按照一定的视觉美感原则将现有形态(具体形态或抽象形态)进行解构和重组,从而形成各种视觉形式。因此,平面构成是建立在现代科技美学的基础上的,它融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果和新的概念元素。

1.2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包含点要素、线要素和面要素。

1.2.1点

在不同的视角下对于点的理解是不同的。当观赏者的视觉与物体之间产生的距离较远时,视角会变小,物体也会变小,从而形成一个点;当两者之间的距离较近时,视角和物体也逐之变大,形成一个面。在一幅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通过面积、大小的对比,无论元素的形状是简单还是复杂,相对较小的会被看做画面中的点。如我们在一张纸上滴一滴墨水,它相对于整个白色背景就是一个点。无论在版面设计、海报设计、标志设计等等中,點的位置都起着不一样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它可以成为视觉的中心点或焦点,将所要表达的设计主题以最直观的方式传递给大众;它可以位于整个画面的左上方与我们的视觉习惯相符合,从人体的感知习惯入手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它可以位于整体的左下方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惊喜、是点睛之笔。

1.2.2线

线的表现形态是最具有灵活性和变化性的。在自然中它并不存在,它的形成是点的延续,是点在运动中形成的轨迹。当“点”向一个方向运动时形成的是直线;当“点”在运动中经常发生变化时形成的是曲线;当“点”的运动方向以间隔方式变换时形成的则是折线。直线可以划分出垂直线、水平线及各个方向性很强的倾斜线,从视觉感知上往往让人感到坚定、明确和延伸感,而曲线可划分为封闭的曲线,如圆、椭圆、心形等,未封闭的曲线,如弧、漩涡线、抛物线、双曲线等,它更趋于感性与直线相比更具有律动感。任何可视的线条都有长短、宽窄的不同,应用到设计的画面中也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关系。同类线条在有规律的组织下可以形成放射、平衡、交叉、相切的状态,从而为整个画面增加了空间感和层次感。

1.2.3面

面的形成往往都有特定的前提条件,线的连续移动可形成面,线自由移动或组合可形成有机图形,点在相对画面中不断放大可形成面,面与面的结合也可形成面。在平面设计当中面的应用能够给整个画面带来视觉的突出感,并且当与点、线巧妙结合时能够产生相对平衡的构图效果。在二维空间中面的形状往往是由封闭的轮廓线决定,轮廓线的形态使面有了不一样的性质。当一个面没有明显的轮廓线时,它可能以某一种图形为基础分散在不同的位置在我们的意识中构成一个面。

2 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对称与均衡

所谓对称的意思是指等形等量或等量不等形、依据画面的中轴或焦点出现的构图形式。对称可以使得画面整体稳固、平衡和完整。一个艺术作品中如运用了对称的构图手法会让作品呈现出庄重、严谨的感觉,而均衡相对于对称更多的是讲究画面中大小图形如何放置才能使得视觉平衡。例如,要根据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让大图形靠近中心,小图形靠近边框来获得平衡那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画面中大小图形的位置是要不断尝试变换直到找到画面的平衡感。在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平衡不仅要涉及到形,还关系到背景空间对大小的影响,所以要时刻关注形与形之间、形与画面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的视觉效果。

2.2节奏与韵律

画面中节奏和韵律更多体现的是思维的条理与和谐。相似形组合在一起能取得和谐效果,具有节奏动感,引导大众的视线方向并满足其带来的快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节奏可以分为重复节奏、交替节奏和渐变节奏,它们所带来的韵律是不一样的。重复节奏是以一个基本元素为主体用重复的方式排列,排列的方向、位置有序变动,它重视排列时间隔的作用所形成的规律,而这种节奏带来的总是呆板与无趣之感;交替节奏更多体现的是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在形状、线条、方向、位置、色调或肌理上存在变化,由于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不会显得很乏味;渐变节奏如听到的乐谱渐强渐弱的变化一样,或呈递增变化或呈递减变化,可能是形状、大小上的节奏变化也有可能是色彩、方向上的节奏变化,它所带来的韵律更丰富。

2.3对比与统一

对比是要有效地运用任何一种差异,形成视觉上的张力给观赏者一种肯定、清晰、强烈的感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当整体统一后就要进行细节的对比,如形状之间的对比、大小的对比、色彩的对比、方向的对比、位置的对比、空间的对比,只有不断地找寻对比关系才能突出所要强调的设计重点。

3 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是依赖于视觉向大众传递信息,它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两个概念。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要素包括图形、文字和标志,通过元素之间的组合来传达设计师所要表现的内容,因此,平面构成的应用在其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以下从海报设计和标志设计两个方面对平面构成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

3.1平面构成在海报中的应用

海报在当代生活中是无处不见的,电影院的影片宣传、商品折捆信息、各类活动展览等,都需要通过海报以文字、色彩、图形的方式向大众传递最精炼、准确的信息。平面构成中的基本要素如何组合、运用是设计好一张海报的关键。点线面在一幅海报中是不可缺少的的视觉单位,它可以转换为图形、文字或是色块,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使得整个画面出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例如,图1中字母就是以点的形态连接着上下两个部分,使得版面更具有灵动性和完整性。点线面之间并没有准确的划分,只是巧妙地运用构图才能看着更加舒服。再如,图2中靳埭强在《名古屋香港著名画家十三人展》中,将绘画工具与水墨笔触相结合,上方用石砚与墨线组合形成“中”字,代表中国,中间用红色的墨点代表日本,下方用一支毛笔与墨线相连接使海报左右两边对称,将点线面完美地应用其中,大片的留白使得整体有了强烈的虚实对比。任何好的设计作品是脱离不开点线面、黑白灰这些基础的平面范畴,需要我们用多种形式将其转换为符合设计意图的视觉展现。

3.2平面构成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标志作为一种符号、一种图形,它承载着一个品牌的形象特征,表现着一个设计师背后的设计理念和主题,它以精准的图形向大众传递着信息和含义,并将独有的形象刻印在大众的头脑中。任何标志都需要反复地斟酌以极简的方式,将抽象的形象物化为可视化的图形。因此,标志设计同其他设计门类一样也是脱离不开平面构成要素。例如,图3可回收的图形、图4中国人民银行的标志、图5日本三菱集团的标志等等,是运用重复的构成方式。它指的是基于某一个形状不断反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和谐的能够让大众认知的图形;渐变构成方式也是經常会使用的一种,相比较于重复构成它出现了一些有规律的变化,让整体不会显得过于单调、乏味,又如图6,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标志设计以花的轮廓作为基本形,用渐变的方式由大到小展现出一朵盛开的鲜花从而突出主题。

4 结语

设计中的点线面、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是需要我们观察思考,将一个物体、一组画面进行分解、剖析,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清楚每一个要素,然后进行不断地重构才能产生新的、带有审美韵味的设计作品。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组合方式,而带来的视觉效果也会各有特点。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对提高设计作品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也有着不可估量作用。平面构成的研究为我们做出好的设计打下了基础,但如何转换并应用到实际中是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发现,以最好的效果让大众所认知。

参考文献

[1]补毅.构成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原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逯菲菲.点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辛华泉.美术技法大全[M].四川:四川美术出版社,1995.

[4]贾永楠,王琪.构成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皮革,2019(05).

[5]武怡帆,全小民.平面设计中点、线、面的形式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9(08).

[6]杨雪.浅析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点在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7(07):90-91.

作者简介

曹政姣/1997年生/女/山西临汾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平面设计(山西临汾041000)

平面构成现代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民间传统图案在内涵上具有丰富性,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正因为如此,这给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提供了大量的题材,给设计者提供了深思和有益的借鉴。那么,民间传统图案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如何应用?本文就围绕民间传统图案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这一主题,从传统民间图案综述和对民间传统图案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剖析这两个层面展开论述,重点从哲学性图案、想象性图案和寓意性图案在当代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这三点进行剖析,旨在为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者提供参考,促进他们设计出更加亮丽的作品。

关键词:传统图案;民间;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图案语言;应用分析

由于民间传统图案在形式和内涵上的优势,可以为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提供素材的同时,也为设计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笔者围绕民间传统图案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这一主题,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 民间传统图案综述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文化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应用。其中民间传统图案就是其中一例。这里的民间传统图案是指传统的年画、剪纸、雕刻和绘画等图案。民间传统图案是一种符号系统,该种符号并不是单纯地对自然世界的一种模仿,更多的是观察者的一种主观上对表现对象的一种认识。在操作中不会受到结构、比例以及透视和物象的限制,其艺术特征具有理想化、生活化和自然化,正因为民间传统图案具有这样的特点,正好为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借鉴。[1]

2 民间传统图案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对民间传统图案的应用,有助于使现代平面广告设计更加丰富,促进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创新和发展。下面从几个方面给予说明:

2.1 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对哲学性图案的充分运用

第一,虚实图案的应用。在民间的美术中常常会看到一些笔不周而意周和计白当黑等手法。这些从客观而言,已经形成了一种虚实的图案,在合理地统筹安排以后,促使虚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而体现出了一种虚实相生的审美理念。在实际中,实形和虚形可以相互进行转换。比如《鲁宾之杯》这一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作品,可以这样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应用虚实图案设计成功的作品。在作品中,其黑白两色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黑白之间进而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再比如,在人民银行的标志设计中,也同样是充分地应用了虚实图案的一种典型的案例。从以上剖析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的虚实图案手法实际就是巧妙地应用了人类视觉特点。在注视设计的主体的时候,那么主体就是实形,而底图则是虚形;反之底图为实形,而主体则为虚形。这种虚实之间的转换,继而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妙境。

第二,太极图案。在中国的哲学中,太极表示着万物的本源。太极图案主要由黑白两个鱼形纹所组成的一种图案。在该图中,其间的两个黑白鱼纹轮换,表示着万物的生成。实际上所体现的就是一种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该图案构成了一个曲线:S。图案不但显得圆润光滑,还显得极具张力和弹性。所以,太极图案受到了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师的格外重视。在2008年的奥运五环设计中,就将太极图案和奥运五环进行有机地融合,继而完成了对主题的准确表达,与此同时又充分体现出中国的特色。总体来说,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有许多极具哲学观和审美观的图案。这些图案在外形上特别精巧别致,且在寓意和内涵上都比较深刻。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过程中,充分地应用这些图案进行设计,有助于充分地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特征。所以,在充分地对传统哲学图案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不能够仅仅处于对“形”的利用,更主要的是对图案背后所含的哲学观和文化观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形神兼备”之目标。[2]

2.2 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对想象性图案的充分运用

民族想象的历史,可以在图案的历史中寻求到影子。反过来说,中國的图案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中国的想象的历史。在中国的民间美术发展过程中,可以發现民间的美术实际上就是人们通过一种思维视角,充分地结合生活的实际状况,进而创新出一种极具思想性的图案。在这些图案中,我们会发现它们已经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和时间的限制,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种全新的形象。这种传统文化中的想象性的图案受到了现代平面广告设计者的重视。比如以老虎图案为例,在剪纸过程中,所剪出的老虎图案,一方面来源于他们对老虎认识,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则是来源于他们对老虎的一种想象。由于有想象的参与,所以他们所剪出的图案有的憨态可掬,而缺乏老虎本身的威严形象。这种差别的产生在于人对老虎主观上的认识,有着想象的成分,所以在观赏图案中,反而没有引起人们的反感而是喜欢。这便是想象的极大的魅力作用。故而,作为现代平面艺术设计者,完全可以充分地应用这些想象的图案进行设计,提高作品的表现力。比如,在飞天的图案在敦煌旅游的招贴中的应用就是一例。飞天是敦煌壁画中的一个代表的人物,该图案原本就是一个想象的一个图案。飞天是不需要借助外力就可以进行飞翔,这实际上表现的是世人的一种渴望,体现的是一种神秘的色彩。在设计敦煌旅游的招贴中,对于飞天的选择必然是非常适合的。敦煌旅游招贴设计在表达主题时,充分地应用这种想象性的图案,进而有效地传达出一种神秘的色彩,对游客有着一种极强的吸引力。我们再看关于中国神舟九号的宣传海报,也曾经使用了一个“嫦娥奔月”的想象性图案。“嫦娥奔月”实际上也是中国的神话,是充满着想象成分的一个典型的图案。将这一想象性的图案应用于中国的飞船自然是很合适的,可以表现中国人飞上太空的一种豪情。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充分地应用想象图案,可以充分地调动观者的求知欲和兴趣。

2.3 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对寓意性图案的充分运用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低,再加上科学不发达,但是他们有着对幸福的追求,在民间美术中就有这种追求的体现。民间美术最突出的就是有着寓意的一些图案。在这些图案中,有寓意多子的石榴,有寓意长寿的松树,更有寓意富贵的牡丹等等,这些有着深刻的寓意的图案都来源于历史、生活和大众,这些图案不受某一群人或者某一段时期等因素的影响,它们都是集体的一种结晶,这些图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了最为普遍的认可。故而,传统的民间图案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得到了广泛而充分地应用。这些图案不是被照搬,就是被加工而实现了再创造。比如,中国联通标志就是充分地应用了寓意性图案。该图案的原型来源于壁画八吉祥中的“盘长”这一寓意性的图案,该“盘长”有着源远流长和生生不息之意,在图案中,有很多线条都是关联在一起,而这种关联又跟联通网络中的“联系、通达”之意相契合,该标志充分地应用了传统图案,多了一份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少了一份商业利益的气息。

3 结语

世界文化逐渐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趋势,所以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对传统的民间图案进行合理有效地应用,充分地彰显了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特有的个性,积极应用民间图案就成为了关键所在。充分地应用传统的民间图案,尤其是对哲学性图案、寓意性图案、想象性图案的应用,这样就可以有效地促使中国的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莉萍.中国传统图案语言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2(07):150-151.

[2] 董莉莉.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5(10):55-56.

[3] 尹能萍.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6(18):11.

平面构成现代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图形是现代藝术设计中的核心创作元素之一,是直观传达信息的有效载体。艺术设计中的图形设计重点创意的表现目的,必须要能够引起观赏者的注意,而利用视错觉的表现手法往往能引起观赏者的目光,制造视觉上的冲击,产生新奇、特别的感受,进而达到设计的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视错觉作为一种能够在视觉上为欣赏者带来新奇体验的设计方式,其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来受到人们的认可和重视。基于此,本文从视错觉的概念出发,结合经典案例对视错觉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视错觉;艺术设计;应用

中国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7-0083-02

视错觉常被大量运用在平面、产品等的设计上,利用其手法有效的引起观赏者的注意之外,还可造成视觉上的冲击,达到设计目的。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视错觉的形成来自于人的视觉接受到的信息所形成的知觉与真实的现状不符所产生的现象。如我们在观察图形时,由于对比参照物的不同,会在视觉上对图形信息的判断出现失误,直线甚至可能被看做曲线,二维图形会形成三维效果等。一些学者对这种视觉错位非常感兴趣,并通过设计形成了一些经典的视错觉案例,如缪勒莱耶错觉、附阴影钻石错觉、波根多夫错觉等。随着现代艺术设计领域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设计者热衷利用这种视觉上的错位来设计别具一格的作品。

1 视错觉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应用

图形是艺术设计中的主要创作元素,在平面设计中,设计者可以利用基本的视觉原理,运用点、线、面、体、空间五种造型元素设计发展出不同的图形,并对图形的位置、大小等进行巧妙的安排,从而在平面空间内形成一种出人意料的图样,在视觉上让人有一种新奇的体验。这对于强化视觉传达效果,增强平面设计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都是非常有效的[1]。视错觉在图形创意设计中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利用形象同构设计出新的形象,这种设计称为转换设计。即为图形可转换成背景,而背景也可转换为图形。例如图1是一幅经典的两可图,即著名的“鲁宾之杯”,可以看到两个图形,设计者利用黑白为主色调,黑色是两张对称的脸部侧影,而白色部分则构成了一个杯子的形状。这种相互衬托、相互借用的视觉错位,大大强化了作品的视觉张力。第二,利用图底反转体现视错觉,这种设计称为互补设计。英国神经心里学家Richard Gregory(1973)曾经提出:“图形的特征使图形注视点发生错误,所以产生错觉”。当一个画面当中可以看出包含两个以上意义的图形,即为双重意象,称之为多意图形。简单来讲图底反转就是一种多义图形,我们在乍一看到图形的时候,会根据思维定势判断图形的特点,但是仔细观察,图形背景中的画面则浮现出来,一幅全新的图形就会浮现在眼前,图形与背景二者具互补作用,若少了其中一项,则视觉画面的构成便便不成立并失去作用。可延伸其内容或意义,并增加视觉效果与印象,应用的范围涵盖纯美术以及平面设计等。如图2,你看到的是爱因斯坦还是玛丽莲梦露?第三,多维幻想图形,近年来人们对于“3D”的热衷有增无减,一张简单的粘贴画中都会呈现出三维的效果,即设计者利用图形的位置安排,打破空间维度限制,让欣赏者获得三维乃至四维的视错觉幻象(如图3)。

2 视错觉在色彩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是艺术设计中的主要因素,色彩不仅能够传递基本的设计信息,还能够激发人的情感,从而强化视觉效果。在视错觉的应用中,其在色彩表达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不同色调会调动人的不同情感,因此,色彩学中有“冷暖”色调之分,如蓝色、绿色等色调会给中一种冰冷、清爽的感觉;红色、橙色等会给人一种温暖、热情的感觉。这种视觉刺激引发的情感变化本身就带有一种错觉,因此,设计师也更习惯于利用色调上的巧妙设计强化欣赏者的这种错觉。例如图4中,红色的雪花在灰色的背景下与在红色的背景下,看起来更鲜艳,实际上去除背景色彩,雪花的颜色并没有差别,而形成这种视觉错觉的关键就在于色彩的对比,在冷色调的衬托下,红色的雪花看起来更加鲜艳、夺目,而在暖色调的衬托下,红色雪花在色调上的优势就会有所削弱。第二,利用色彩对比引起视错觉。达·芬奇曾说过:“同样美观的色彩之中,凡与它的直接对比色并列的颜色最悦目。”在艺术设计领域,利用色彩对比强化视觉效果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在“附钻石阴影错觉”(如图5)中,每一个菱形格子中的颜色和敏感度都是相同的,但是在由灰到白的渐变中,观察者的视觉产生错位,并形成了各菱形有不同的明暗的视觉效果[2],而形成这种错觉的原因就在于两个颜色同样的菱形由于角度的偏差,造成光对色彩反射的重叠以及视觉混乱,大脑自动进行模糊计算,几个菱形相连接的边界会出现浓淡差异,实际上利用特殊的技术手段将每一个菱形分离出来,这种渐变的效果就会消失。在艺术设计工作中,将对比色彩与形状并置排列,使画面产生立体感错视的效果,达到一种特别的美感值得尝试。

3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设计者要想从视觉刺激上为欣赏者带来新的体验就应该在创新上下更大的功夫。在平面艺术设计中,视错觉则为设计者提供了一条通往创新的通道。在审美多元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采用一些更加随意性、偶然性、自发性的因素来让艺术更加“接地气”。这种平面艺术设计倾向,打破了传统设计中过度修饰的刻意,让欣赏者在更加舒适的环境中获得新的视觉体验,而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视错觉往往更具视觉震撼力。

广告是平面设计中的主要内容,而视错觉在广告中的设计也成为现代平面设计者突破传统框架,凸显独特创意的重要方法。如图6为意大利Bye Helmets头盔广告,广告中,设计者抓住了头盔能够保护头部安全的关键性特点,将头盔的形状和人手的形进行同构设计,通过强调“保护手”的样式,来向人们传递安全理念,让消费者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以及对于摩托车骑手而言,该款头盔能够给你一个像双手一样温暖、安全的保护。

4 视错觉与现代艺术设计

在现代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艺术的探索也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艺术设计领域不同门类、不同风格流派对视错觉的应用却呈现出相同的兴趣。他们热衷于在设计过程中利用视错觉的手法来激发欣赏者的注意力,并通过这种看似神奇,实则普通的设计效果,让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并形成艺术创新的强大动力。例如在绘画领域,立体画派对视错觉的运用最为娴熟。通常我們所说的绘画艺术都是在画布的二维表面进行绘画创作,而立体画派则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他们能够在二维的空间里为我们呈现出三维的视觉效果,这一绘画流派甚至被称为一种“完全新的艺术”,而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甚至致力于突破空间维度的限制,在三维空间内创造一种“第四维”空间的视觉效果。这种超现实的表现手法对于艺术设计是一次新的探索与尝试,而这种由视觉上的错位而激发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才是艺术设计永不枯竭的根源。除了在绘画艺术中,视错觉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视错觉的影响下,现代建筑设计师可以突破古典的准则和传统的构图的限制,利用空间和节奏在形式和尺寸上的调整,重新砌叠、块面的组合,并体现出极具立体感的建筑风格,随着人们对现代艺术设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这种利用视错觉增加建筑艺术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要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视错觉的应用可以体现在空间节奏的控制上,即设计者通过对空间节奏的把握,将欣赏者的视觉承受能力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过度的视觉错位引起不适。

5 结语

总之,视错觉作为一种艺术设计手法,其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并不新鲜,但是由于这种设计屡屡创造出独特性的效果,其对设计者以及观赏者的创新思维的启发却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艺术设计领域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视错觉的表现手法,但也要避免错用、滥用。将手法的表达控制在艺术规律的适度范围内,让艺术设计作品呈现出最大的视觉传达效果。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图像、色彩、线条等设计要素通过重新的结构、组合,是能够获得一种新奇的视觉效果的。一个优秀的艺术设计者能够合理巧妙地使用艺术设计要素的视错觉,从而让艺术作品更加引人入胜,达到最佳的视觉传达效果。在未来的艺术设计中,人们对于视错觉的审美需求逐渐强烈,因此,设计者应该积极探索视错觉与艺术设计之间的联系,并发掘图像、色彩等设计要素在视错觉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具体实施方法,让视错觉设计手法在艺术表达中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张睿,视错觉表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 (34):23-24.

[2]刘盒珠,现代艺术设计中视错觉的运用分析[J].中国艺术,2015 (04):120-121.

平面构成现代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平面构成;点;线;面;服装设计

一、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与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合称为三大构成。起源于俄国构成主义,之后为包豪斯用于教学,作为设计核心基础课程延用至今。平面构成主要研究的是点、线、面在二维空间中的组成法则及规律等。平面构成中的三大元素点线面,在服装的应用中极多且广。

1.点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点是设计中最活跃的元素,在服装中的运用也是如此。当我们在设计时,有时会遇到沉闷呆板的状况,这时候倘若将点元素灵活运用其中的话,便能缓解这样的不利情形,起到画龙“点”睛、万绿丛中一“点”红的作用。对点的应用,可以是少量的,也可以占很大比重;在构成方式中也是五花八门。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点有多种,例如大点、小点、虚点、实点、黑点、白点、光滑的点、粗糙的点等等。运用到的构成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例如重复构成、对比构成、近视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肌理构成、特异构成等。其中点元素在服装设计中运用得最多的组成形式有重复构成、渐变构成、肌理构成、对比构成等。

点的重复构成运用的部位很灵活,也很多变,有时候整套服装都可以用上同样的点元素,以达到重复构成的效果。点的重复构成在服装中的应用,让人感觉简洁大方,统一和谐。

点的渐变构成在服装中的应用多为上装或裙装,位置可以在腰上,也可以在肩上或其它部位,大致的组成方式为大小渐变,抑或点的明度渐变等。

点的肌理构成在服装中的应用,尤其在各种服装赛事中较为常出现。当今很多服装比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对面料的把握及创新应用。而面料的创新中,很多都会用到点的肌理构成,将各种各样的点组成想要的特殊肌理效果。这样的点组成的肌理可以运用在服装的很多部位,比如腰部、腰部、腿部等,根据服装的款式设计来分布。

点的对比构成在服装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常见,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构成方式。对比构成中又有很多小分类,其中服装中最常用的是大小对比、聚散对比等。大小对比便是不一样大小的点按照一定原则组合成的构成效果,在服装应用上位置分布十分广泛。

2.线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线的品类繁多,大致可分为直线与曲线。直线有交线、平行线、直线、虚线;曲线有抛物线、旋涡线、曲线、弧线、椭圆线、任意封闭的曲线等。线在描绘过程中,还有粗线细线之分,除此外,根据纹理来分,又有纱布线、圆滑的线等。

线是设计中最富表现力的元素,因此线的构成在服装设计中极富表现力,它可以表达柔和、也可以表达粗犷;它可以表达简洁、也可以表达丰富;它可以表达整齐、也可以表达凌乱等等,表现力极为强大丰富。线元素的构成形式在服装中主要有肌理构成、重复构成、对比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等。

线的肌理构成在服装设计的应用中很容易得到表达。线的肌理构成可以在服装中的体现可以是服饰中装饰,也可以是服装结构本身。针织毛衣本身就是由毛线按照服装款式组合成的特殊肌理构成。

线的重复构成在男士衬衫依领带类服饰中特别常用,通常由同样粗细的线条或是横式排列、或以竖式排列,运用在男装上,可给人整洁、整齐、稳重、成熟干练的感觉。

线的对比构成在服装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一些特殊的图案效果。例如不同的明度组成的线会出现特殊的空间效果;又如粗细不一的线构成的对比,会让服装的形式感更为丰富。

线的渐变构成,尤其是线的疏密渐变会让人产生强烈的空间感,甚至给人一种从二维上升到三维的特殊感受。根据这一特性,线的渐变构成主要被应用在前卫服装设计,或者高科技服装设计中。

线的发射感是十分强烈的。练条以一个中心或者多个中心发射式的排列构成,给人很强的冲击力。一些条线的国旗图案,应用在服装中时,便会呈现发射构成。

3.面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点的扩大便成了面,点因为太过细小而不能表达的效果,面却能做到。面从形状分类,可以分为几何面和有机面。几何面有三角形、四边形、梯形、圆形等等,有机面则是更随意性的面,具有偶然性,有机性。面元素在服装设计中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构成、对比构成、近视构成、特异构成、肌理构成等。

面的重复构成在服装中的应用随处可见。如格子套装,格子衬衫,便可以归为几何面的重复构成,给人稳重、高雅、高品味的感觉;还有一些如扎染工艺制作而成的服饰,上面也会应用到规整的几何面的重复排列,给人很强的装饰性感觉。

面的对比构成,在服装中应用得最多的有黑白对比,大小对比等。香奈儿的经典黑白双色鞋是对黑白对比构成最好阐释,简洁高雅大方,流行至今仍是经典。还有拼接布在流行市场中的应用,明度与大小的对比构成,也成就了人们对其的喜爱。

面的近视构成,在童装服饰中很是盛行,这些近视构成的面大多以图案组成。通过面的形状上的近视,基本形的近视,骨骼的近视,体现在服饰图案中,给人丰富而不呆板的感觉。

面的特异构成,主要应用在一些性比较艺术化的服饰上。在服饰整体有序的图案安排中,出现一些特异图案的变化。比如在一片整齐排列的黑色拼图里出现一片白色拼图。面的特异构成在服饰中的应用,主要有形状特异、骨骼特异、大小特异、方向特异、位置特异、色彩特异、肌理特异等。

二、设计大师对平面构成的应用

1.草间弥生

草间弥生是当代艺术史中不能逃避的一位伟大艺术家。草间弥生的作品最大的特点便是将圆点反复在装置或画板上排列出现。她的这一艺术特点,使她被世界称为“圆点女王”。她的地位与安迪·活霍尔、村上隆齐名。而成就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却仅仅是平面构成中点的元素的成功运用而已。

草间弥生将这些圆点,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多为重复构成、对比构成极肌理构成)布置在任何她想结合的画面或装置上。例如她将南瓜装置的棱全由圆点的肌理构成排列,看上去给人简洁而又有趣,甚至荒诞的感觉。另外她还将点的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形式,布置在墙壁、沙发、花朵、蘑菇、黄瓜、蝴蝶等上,便成了价格高昂的当代艺术作品。

草间弥生与高端时尚品牌LV合作推出圆点服装系列,备受业界关注及圆点发烧友的追捧。草间弥生让LV从睡衣、珠宝到风衣,所有产品都印上草间弥生标志性的圆点图案,通过反复构成以及近视构成等,让这些产品看上去前卫新潮而别具一格,深受高端消费者的喜爱,是艺术与时尚的完美结合,也是平面构成点的元素在服装中的经典运用。

2.三宅一生

三宅一生是日本乃至世界级的著名服装设计师。这位热爱创新的服装设计大师,被某时尚评论家誉为“我们这个时代中最伟大的服装创造家”。而人们对他的服装及品牌最深的印象恐怕便是他的“一生褶”。这些褶子所产生的线条感,既是线的重复构成和肌理构成,更是平面构成中线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成功典范。

3.圣·洛朗

圣·洛朗无疑是西方最伟大的服装设计师之一。时尚评论家甚至将其誉为“第一个将艺术融于时装的设计师。”1965年,因受到荷兰画家蒙德·里安作品集启发,圣洛朗推出了蒙德里安直筒无袖连衣裙系列,运用的是几何色块分割原理搭配,结合现代艺术的简洁剪裁,广受业界及消费者喜爱,成为服装史上的经典之作。众所周知,蒙德理安的作品正是简单的几何面的构成,圣·洛朗正是将这种简洁的面的构成应用到服装中,使之在服装设计中大放异彩。其中运用的面的构成形式有对比构成及分割构成等。

三、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中的重要性

一切二维设计皆逃不过平面构成的范畴,点线面是归纳出的三大基本元素,因此点线面的各种构成形式几乎涵盖了设计的各个方面。平面构成不仅在服装设计中显示出举足重轻的作用,也在二维设计其它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标志设计等等。没有平面构成,设计师就会没有章法,像只无头苍蝇误打误撞。

在服装设计中,我们将款式结构设计好,确定了大的框架后,便是一些具体的内容添加,如图案、肌理、花纹等等,这正是一件服装中的精彩之处,如果没有这些细节,便不能体现设计师心中的美好想法,而这些无不是平面构成的内容。平面构成给了服装师最基本的审美标准,也为设计师在寻找灵感过程中提供基础参照。当我们有了想法,找到了素材,便可以将这些素材简化为最简单的点线面,然后通过一定的构成方式,安置在我们的服装中。平面构成正是我们在做设计时的指导方针,没有他的指导,做设计时恐怕会走上一些弯路,有了它的指导则让我更快捷地将我们的灵感素材组装起来。因此,平面构成在服装设计中不可或缺。

四、结语

无论是名贯东西的当代艺术家草间弥生,抑或是服装史上留名青史的三宅一生、圣洛朗,他们的成功设计分析下来都是平面构成的成功典范。因此,从以上分析来看,每一个学服装设计的学生都应当对平面构成的学习引起十分的重视。一定程度上,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与竞争者比的便是我们的基础。只有基础打牢,使用时才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绝不能染上那种得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坏习气。

参考文献:

[1]张笑非,张锦.二维造型基础,2011,2

[2]韩丹.将平面构成解读于服装设计之中,2012,10

[3]周少华.实现设计:平面构成与服装设计应用,2012,6

平面构成现代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一、平面构成在陶瓷砖设计中应用的意义

平面构成的设计应用领域广阔, 可应用于各种装饰设计领域, 如壁挂、染织、装帧等, 可应用于各种工业设计领域, 如家具、服装、陶瓷等, 也可应用于各种视觉设计领域, 如广告、海报、网页等。平面构成, 是我国现阶段常用于设计领域的设计构成方式之一, 能够有效的使原本单调的瓷砖具备更强的视觉感受。它作为平面设计的基础, 不仅在二维平面设计中广泛的应用, 在三维平面设计中也应用广泛, 为时尚设计理念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在更加注重“外貌”的当今, 陶瓷砖设计中的“设计感”、“平面构成”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陶瓷砖设计、生产厂家能够占据多大的生产市场范围, 也是最有效、最低成本的市场拓展方法, 好的设计会为其生产厂家带来更多、更好的“生机”, 至此, 合理的将平面构成思想应用在实际的陶瓷砖设计过程中, 如何在保证陶瓷砖实用性的同时提高其产品的艺术“附加价值”, 成为了现阶段陶瓷砖设计工作者们工作的重点, 陶瓷砖设计的“艺术化”也逐渐成为未来我国陶瓷砖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平面构成在陶瓷砖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截至目前, 在实际的陶瓷砖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通过对平面构成设计要素中的“点”、“面”、“线”三元素进行合理的组织、配比, 从而提升陶瓷砖在视觉上为其使用者带来的“冲击力”感受。本文通过对现阶段下, 已经成型的陶瓷砖设计图案进行采集、探究, 从中探究其中平面构成要素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情况。

1、平面构成中“点”在陶瓷砖设计中的应用

在实际的应用中, “点”是最容易被人们所感知的设计平面构成之一, 在设计中“点”以不同的组合形式 (例如, 大小、颜色、明暗程度不同的点进行“随机”的排列组合) , 并将其排列组合的结果放置在恰当的位置, 从而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 从而符合用户对陶瓷砖个性化的需求。在该陶瓷砖的平面设计过程中, 设计者应用明暗程度不同的蓝色波点进行了规律的排列组合, 从而达到类似于“水波”的预期设计效果。

2、平面构成中“线”在陶瓷砖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中的“线”, 即相对于平面更加细长的线条, 是在实际陶瓷砖设计中赋予原本刻板砖体个性、活力的重点要素之一。在实际的陶瓷砖设计中, 平面构成中“线”的应用被广泛的应用在需要进行形体结构的体现的陶瓷砖设计过程中。曲线在陶瓷砖中的应用充分的环节了原有陶瓷砖“硬朗”的感官, 使用了较为圆润、自由的曲线设计, 使得该陶瓷砖设计更加具备柔和的动感魅力。

3、平面构成中“面”在陶瓷砖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中的“面”对于陶瓷砖的视觉效果影响, 往往是远远大于上述的“点”和“线”对于陶瓷砖的视觉影响的, “面”的产生通常是根据“点”或“线”的目的性扩展, 从而使得更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面”产生。在实际的陶瓷砖设计中“面”的体现往往更加具备更加理性化的严谨和清晰, 传递给受众更加冷淡的感觉。在“面”在陶瓷转的设计中, 通常设计人员可以将其“面”得图案分成几何形和任意图形两种, 通过其设计、排布的随机性等特征, 塑造出更加强烈的主体感受。

4、“点”、“面”、“线”三者协同在陶瓷砖设计中的应用

现阶段, 只是包含平面构成中某一单一设计因素的陶瓷砖设计方案, 往往无法妥善的满足客户对于其预期需要陶瓷砖的需求问题, 这种需求的存在就使得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三位一体, 协同、合作共同构成陶瓷砖的设计方案。同时, 好的设计方案, 往往也是将上述三种要素间的关系予以协同配合, 使其各要素间的优势能够互补, 从而使得陶瓷砖的设计“恰如其分”。通过对三要素间空间、排布进行合理的安排, 增强陶瓷砖的设计感, 是我国陶瓷砖设计者们毕生追求的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平面构成设计中, 设计的“点”、“线”、“面”是人们在长期的陶瓷设计工作中探究出来的思维想法,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指导后续陶瓷砖的设计工作, 相信通过未来陶瓷砖设计者们的辛勤努力, 会有很多、更好的设计思维应用在实际的陶瓷砖设计工作中, 继而为我国的陶瓷砖使用者带来更好的应用体验, 从而推动我国的陶瓷设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愈发的重视起生活的质量, 随着陶瓷贴花技术的推广, 常见于日常生活中的陶瓷砖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花纹、图案, 而是倾向于更加具有创意、设计感等特殊设计方案, 由此, 平面构成要素在我国现阶段的陶瓷砖设计中应用的愈发广泛, 并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实际陶瓷砖设计过程中平面构成的应用作出阐述、分析, 从而探究该设计中点、面、线之间的关系, 以期为我国未来的陶瓷砖设计作出理论贡献。

关键词:平面构成,陶瓷砖设计,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莹.浅析平面构成要素在日用陶瓷贴花设计中的运用[J].大舞台, 2012 (02) .

[2] 王宾旗, 苗菁菁.平面构成艺术对现代陶艺设计的影响[J].群文天地, 2012 (24) .

[3] 吴桂兰.论现代陶瓷设计的装饰美[J].景德镇陶瓷, 2016 (05) .

上一篇:播音主持艺术发展论文范文下一篇:酒店室内装饰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