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业务融合范文

2023-09-28

科技与业务融合范文第1篇

有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几点思考例文

党的建设是党的工作的属概念,又是党务工作的种概念,它是指党为保持自己的性质而从事的一系列自我完善的活动.东星资源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有关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几点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技与业务融合范文第2篇

【摘要】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改革,带动企业发展。处理好重组企业文化的融合问题,就能使企业优化资源配臵,提高竞争力,实现1+1>2的规模效应。

【关键词】企业文化 重组融合 核心竞争力

一、前言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要“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质量”。在当今市场经济竞争的洪流中,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联合与重组,是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特点,顺应经济规律,寻找适合自身发展,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竞争实力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也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和焦点。

2010年我们大桥局三公司重组并入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顺应而生,目前,公司在产权重组、资产重组、业务重组、人力资源重组等方面取得的不错的成绩,在短时间内,公司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重组得以实现。与此同时公司企业文化的重组融合也不能忽视,不能忽视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许多企业通过改革重组,虽然规模扩大,但却难以创造出1+1>2的重组规模效应,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对企业文化融合在企业重组中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所致。因此,我们应当着手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合,减少因文化差异而造成重组的不和谐,实现重组企业的平稳对接,提高各层级管理人员对新企业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既然重组中企业文化融合如此重要,那到底什么才是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呢?

它并不是平常人们认为的几组有气势、且放之四海而皆可用的标语口号,也不是经常组织员工的文化娱乐活动,更不是放在嘴上说,纸上写,挂在墙上的荣誉称号牌子。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倡导、积累,经过筛选提炼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以企业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优良作风、行为规范、标识、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能够激发和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的总和。

实质上,企业文化是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以培育企业理念为核心内容,以规范组织、员工行为为基本手段,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同时具有变革性。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上层建筑,是企业的灵魂和潜在生产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企业文化好比是企业的精气神,它能有效的激活企业其他模块为了企业战略目标持续健康的运行。大桥局三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经过长期经营生产活动,针对自身的企业特色,浓缩成八个字:跨越天堑,超越自我。它象征着一种力量的征服,既代表桥梁的跨越,也表示前进中存在的艰难,表明企业员工强烈的进取意识,又折射出一种勇于战胜困难的气魄。如果说“跨越”是实在的行动,那么“超越”便是一种理念,是企业和企业员工所为之追求的主观目标。这八个字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每一次成功的跨越,都为下一次更激动人心的超越奠定基础,而不是满足于所取得的成绩,止步不前。所以说,“超越自我”是超越企业的既有,是一个现代企业和企业员工必备的忧患意识。只有超越,只有与时俱进,企业才能进步,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创新才能发展,创新和发展的基石是科技,这两点又都需要人去完成,所以,以人为本,科技领先,创新发展又构成了我们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进而,三公司的企业文化就为构建

“效益三公司、品牌三公司、文化三公司、和谐三公司”提供精神支撑。

三、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现在三公司处于重组并入港航局集团的关键时期,各项重组工作都在紧张有序,紧锣密鼓的进行中,随着进度的深入,重组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开始浮出水面。自然,企业文化的重组融合也不可避免要碰到很多阻碍和问题。包括物资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但是越有困难和阻力,企业文化的融合就越发显得势在必行。要知道现在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核心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则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源泉,最先进的管理思想是用文化进行管理,企业经营者必须注重企业文化的融合和价值观的塑造,这是全球企业不可逆转的大势。 1.企业文化融合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

加速文化的融合,追求“文化沟通”和“双赢思维”发展,“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1世纪企业发展新战略。 在了解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之后,我们知道每个企业会因发展历程、发展目标、经营理念、队伍素质、地域观念等各有所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譬如三公司主业立足于桥梁建设,则有“跨越天堑”为之相呼应。那么在企业重组过程中,企业文化的互相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重组中的文化融合不是双方或多方原有文化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把握规律性,必须对企业新文化进行一次务实的筛选再造。融合中最大的障碍在于管理者如何弥合不同文化差异的企业及其员工在重组中面临的矛盾冲突,如企业的观念层、制度层、物质层等。如果忽视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企业重组质量差、效率低下,竞争能力减弱,难以持续发展,就会出现“貌合神离,形连心不连”现象。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劣,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有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2.提升管理水平需要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企业管理不能单纯依靠行政和制度约束管理员工。而企业文化具有一种以价值观为导向的内在驱动力和执行力,它贯穿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深入到企业员工的精神之中,指导着他们的日常工作和行为规范。因此,我们要把刚性的行政制度与柔性的企业文化结合起来,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和谐的环境熏陶人,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人企合一”的最高境界,促进企业持续有效科学发展。 3.面对企业重组中的企业文化融合问题,由于文化心理差异存在,不可以避免的容易出现这样几种情况和问题:

一是价值观的不同,使企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会出现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取向和行为选择;二是经营理念不同,使得企业在市场定位,经营方式、产品开发等方面决策困难以致造成错误;三是思考和解决问题方式不同,造成来自不同群体员工日常工作中的矛盾和隔阂,甚至出现明显亲疏,影响队伍团结;四是文化差异最终体现为员工素质差异,表现出方方面面不和谐因素,使企业重组后貌合神离,甚至格格不入。重组中的文化融合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发扬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把文化融合作为重组工作的重要内容,通盘考虑,全面部署,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具体,切实抓出成果。

四、重组企业文化融合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企业文化的融合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循序渐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认为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企业文化整合---企业文化磨合---企业文化融合。

一、企业文化的整合阶段。

1、

摸清双方企业文化基础,遵循规律,循序渐进,扬长避短。

企业重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同文化的渗透与互融。在整合阶段,主要体现在优秀企业文化的拓展传播和共同学习与引进。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双方的企业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估,了解双方企业文化的特性,注意企业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挖掘和清理重组双方各自的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针对重组后的企业特点和经营情况作出思考,慎重取舍,做到取长补短、扬优避短。

2、 正确对待重组中企业文化差异。

在了解重组双方的企业文化后,不可避免的要面对企业文化差异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1.尊重现实与历史,不能一味的排斥对方的文化理念,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求同存异是企业文化融合的基础。2.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制度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和桥梁。企业重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譬如由于思想的隔阂、认识的不统

一、观念的碰撞、制度的不衔接而产生的问题等,一部分是可以通过完善改进企业制度来解决的。3.不断的创新、增同减异是企业文化整合的关键。从长期来看,企业在发展,环境在变化,员工的价值观也在不断变化,在这个关键时期内,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新鲜血液,才能增加相同性,减少差异性。

3、 处理好双方企业文化的关系

首先是“强势”与“弱势”的关系。企业重组中,往往会出现强势企业和弱势企业。在文化融合中往往容易出现重视强势企业文化,忽视弱势企业文化的倾向。需要强调的是,强势文化不一定是优质文化,弱势文化不一定是劣质文化。关键是要看是否与重组后企业的发展战略、行业实际、企业实际相适应。二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企业文化的重组,不是双方原有文化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全部推倒重来,而是在去劣存优的基础上,用发展、提炼的理念对企业新文化的一次催生再造。要主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挖掘整理本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文化资源。同时要用科

学发展观和系统创新的思维对原有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等进行整合和提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继承中创新、在弘扬中升华。

二、企业文化的磨合阶段

企业文化的整合准备工作处理好后,要想顺利完成重组,实现强强联合,更加需要一个处理企业文化冲突的磨合期,以减缓两种文化面对面的硬接触。企业文化的磨合阶段工作不能操之过急,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1. 要注重建立和完善重组后的企业理念体系,并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在企业内进行宣传贯彻,深化到企业日常生活和经营活动中去,特别是要重视用新的企业愿景、价值观念、企业道德和经营理念来统一员工的思想,激励员工的斗志,形成为新的发展目标而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2. 要注重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把企业的基本理念体现到各项规章制度中去,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转化为员工的工作动力和自觉行为,使企业文化在磨合中逐步步入快车道。 3. 要注重全员参与,内部交流经常化。在企业文化的磨合期,沟通是最关键的环节。文化融于交流,没有交流就达不到真正的融合。正如邓小平同志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重组后的企业文化影响的是全体企业员工,只有把它以各种形式贯彻到员工中去,接受现实的洗礼,接受实际经营活动的锻炼,才能够不断总结提炼完善,从而得到符合企业实际的健康、成熟的企业文化。 4. 要加强企业物质文化的建设,统一企业标识、塑造企业新的品牌形象。虽然这些只是企业文化的外延部分,但是能够对文化观念的融合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促使员工产生相同的群体意识,接受相同的文化观念。在实施过程中,其本身就是

统一思想、整合观念的过程,也就是企业文化有机融合的过程。

三、企业文化的融合阶段

企业文化的融合,不能只停留在理念上,不能独立存在。它最终是为了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健康高效的运转。所以重组后的企业文化要推广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去,优化资源配臵,合理交流人员。

1. 提高资源的配臵能力,进而推进重大项目工程的实施,促进生产规模快速扩大,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风险共担,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以好的发展态势和良好愿景目标感召员工。

2. 构建和提供相应的平台,便于各个项目之间可以互相参观学习,拾缺补遗。在工作中要善于抓典型,树模范,用各种渠道给员工指明方向。进而让企业文化渗透到管理中去,使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3. 重组企业间人才合理交流。把握好企业间的人才渗透,使重组企业的管理人才可以交流使用,因为企业文化的最大载体在于员工,员工的一言一行都能体现企业文化的指导作用,加强人才交流,有利于加速推动企业的观念转变,使得重组企业文化更好的融入企业运作中。

经过这三个阶段后,企业文化的融合最终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的融合:

1. 思想融合。思想融合是文化融合的基础,通过思想融合来推进制度融合、管理融合、行为融合,实现最终的文化融合。在思想融合中坚持以“融情、融心”为切入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实现人的情感相通与心灵相通。

2. 制度融合,是文化融合的重点,只有企业的制度融合了,重组企业才会政令统一,

步调一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企业。企业所有的改革思想和措施都必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最终固化于制。

3. 价值观的融合,是文化融合的保证,对于重组企业来讲,价值观的融合,形式上是文化的整合,而实质上是一次文化再造,其核心就是提炼与确立企业的新文化理念。文化融合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起新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的灵魂则是体现其价值观的文化理念。所以我们要建设一个符合企业实际、提升企业形象、满足企业发展战略、具有时代气息、企业特色、健康向上并为广大员工普遍认同的企业文化体系,从而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和谐一致,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一致,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一致

4. 行为融合,是文化融合的关键,企业行为、领导行为、员工行为的融合才是完全的文化融合。在行为融合上,主要表现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五、结语

科技与业务融合范文第3篇

作为烟草行业商业企业,按照业务性质不同,可以大致分为管理、专卖、营销和物流四大类,每种业务的职能各自不同但又有一定的联系。从事党建工作的同事,如果只通晓一个业务领域的事情,那么做起党建工作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更无法将将党建工作与业务深度融合。我们所说的深度融合,是指在全面掌握党建工作各项业务的同时,必须要了解其他业务门类的基本知识,将党建工作的基本原理在各类业务工作中进行灵活运用。比如,安全员在做管理类的安全生产工作时,很多人对于党建与安全之间的联系认识得就不是很深入,甚至认为二者之间“八杆子打不着”的大有人在。事实上,如果能够从近年流行开来的“党政同责”一词,就能够判断出党建与安全的关系了,也就是说从前是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现在除了之前的“三必须”,还要再加上一个管党建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的“红线原则”也正是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来的。若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上,更可以看出端倪,几乎所有的省级疫情防控指挥部总指挥都是由党委负责人和政府负责人共同担任的。看到这,你还认为党建与安全没有关联吗?

再来说说党建工作中最常见的党务学习与其他业务工作融合的问题。在专卖领域,和大家打交道最多就是《x 烟

草专卖法》,可能大部分专卖人员最为关注的,也是各类考试中最常考的就是法条,这种行为罚款多少,那种行为适用哪个法条等等非常具体的问题。但是,在执法过程中,对于执法者来说,更重要的不是让你把条文背下来,难道你还能手捧着专卖法的文本去执法不成?作为执法者更多需要考虑的是对于立法目的的认识和对于法律基本原则的理解。而要提升对法律基本原则的理解,单纯地学习法律条文是没有任何帮助的。这就需要从全党、全社会,从依法治国方略的角度去把握,这不正是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吗?同样,对于营销工作来说,如果一名客户经理对于中央关于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和精神实质把握不透,对于国家出台的关于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不清楚,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一无所知,对于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经济学现象一窍不通,想卖好烟真的是勉为其难。而这些相关的理论、知识,恰恰是党务学习的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其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当然,前提是不能脱离业务空谈党建,也不能只搞业务将党建边缘化,更不可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搞“两层皮”。党建和业务说到底是捆绑在一起的,是充分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思来指导具体工作。

党建工作如何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4 月 9 日,航空工业长风党委组织召开 2020 年党支部书记季度例会,学习贯

彻《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推进落实党建“一贯双改”、加强党的领导问题和风险“双归零”自查自纠工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出席会议并围绕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上了一堂辅导课,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奇峰主持会议。全体党支部书记和党建部门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李伟首先就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给全体党支部书记上了一堂辅导分享课。

要正确理解深度融合“深”的要义。落实党建入章程,落实上级要求,形成上下互动,基层党建工作是重点,党支部书记是决定从上至下往深“走”的关键。要学会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新时代党建高质量的要求和公司改革发展面临的问题去思考为什么融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调研掌握工作联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避免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融合的深度。要结合全年工作明确“融什么”,党委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支部层面就要聚焦跟进公司改革发展,带好队伍,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强化看齐意识,确保重点难点工作在哪里,党支部工作就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到哪里,加大“第一责任人”履责力度,推进深度融合,既要解决短期的经营问题,又要着眼长远看战略发展和高质量发展问题。要以科学的方式方法解决“怎么融”,从全年最

难的质量提升、“两金压降 ”和提质增效三大任务着手,积极发挥在解决发展瓶颈和急难险重问题中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要始终牢记军工央企的性质和使命,发挥好支部书记“头雁”作用,要善于结合型号任务,做好“育人”工作,既要产品出精品,更要项目出人才,善于利用熵增定理,研究学习、思想的问题,敢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刀刃向内,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把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生活摆进去,白天“走、干、看”笃行担当,晚上 “读、思、写”学思践悟,履行好书记职责,激活党支部活力。

针对组织好、落实好全年重点工作任务,李伟要求

1

提高政治站位,明确职责内容。要做新思想新理念的“播种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做建设硬核战斗堡垒的“深耕者”,按照《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的 6 项主要职责、《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明确的 8 项基本任务将党支部真正建成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要做改革攻坚的“带动者”,在今年“双线作战”的形势任务下,党支部书记更要围绕公司疫情防控和科研生产经营“双线作战”攻坚任务,带头上,带头干,带头示范,扎扎实实履职尽责做表率,激活党支部活力,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2

增强履职能力,提升基层治理。党支部书记要提高自身政治理论素养。作为支部书记,不仅要达到“四个合格”,更要做到“五个过硬”,用好“支书达理”载体平台,主动学、站上台讲,树起党的旗帜,立起干部标杆,做让党员、职工群众“看得见”的书记;要统筹好“通识”学习和党建“专业”学习,不仅要熟悉掌握党建业务专业知识,更要了解知道公司业务发展、经营管理、市场开拓、团队建设等方面的“通识”,才能有效促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协同、统筹推进;要掌握调查研究工作方法,以科学的方法,多层次、全方位、多渠道地了解实际情况,了解职工诉求和状态,靶向施策,精准改进,切实让党建工作成为公司治理的“压舱石”、“定盘星”。

3

推进“双向融合”,确保工作成效。要树牢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团结发动职工群众工作落到支部,紧密结合公司科研生产经营任务开展党支部活动;要加强党员承诺践诺,引导党员创先争优、攻坚克难,争当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质增效的标兵和服务群众的先锋,发挥党员在管理提升中的重要作用;要建强支部人才队伍,

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推进党务工作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双向交流,逐步形成一种认知和观念,“想要给谁位置,先要给谁压担子”,“让有为者有位”,切实将党员骨干培养成有航空报国信念的人,将有航空报国信念的人培养成党员骨干,汇聚越来越多矢志航空事业的人才力量;要建强硬核战斗堡垒,强化行动支部的行动力度、深度和广度,定好行动目标,明确行动项目,抓好行动载体,推进行动落地;要强化党建共建工作,借助党建工作平台,加强共建交流和互动,取得技术共享、市场共拓、业务协同、团队共进等多方面共建成果,借力全面打造公司治理新“硬核”,再塑发展新动力。

李伟强调

一季度,长风公司顺利实现“开门红”,奋战“双过半”的压力正在眼前,党支部书记要自我加压、迎难而上、同心奋斗,团结带领全体党员职工聚焦主责主业,以硬核的作风担当作为、以硬核的实力持续作战、以硬核的速度大干快上,切实将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成效。

会上,周奇峰辅导了《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并就深化开展中央巡视整改工作、推进“一贯双改”和“双归零”、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提出要求。党建文宣部对公司全年党建重点工作作了说明,特种显示事业部党支部和工程制造部党支部进行了工作交流。

党建工作如何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3 党组织在社会办医院发挥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对保证医院健康发展、提升医院业务水平、树立医院品牌等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贺州广济医院坚持党建引领,深入开展“党建强、发展强,群众满意”的“双强一满意”医院建设,医院党委被评为自治区级、市级示范点,成功通过三级医院评审,成为全区唯一一家社会办三级医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医院党委的组织下,党员和医护人员主动请缨,参与全市疫情防控,3 名党员驰援湖北,这充分彰显了党建工作的巨大作用。

2020 年是全市基层党建“提质聚力攻坚年”。医院坚持把开展“基层党建提质年”和“学科建设年”紧密结合,深入开展“两个覆盖”提质行动,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中提质聚力,将从三个层面扎实推动医院党建提质增效。

强化思想武装,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永恒的课题中提质聚力。医院将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开展“关注党员成长·激发组织活力”轮训,持续常态化开展科室“五分钟晨学”活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八桂先锋”等网络学习平台强化自学,引导医护人员重品行、修医德、铸医魂、精医术。

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提质聚力。一是实行基层党建工作清单化管理。制定责任清单,落实各

级党组织领导和成员的责任,明确重点工作、具体举措和时序进度,推动基层党组织对单操作,逐一落实。二是全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标对表广西两新组织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基本标准,清淤点解难点通堵点,强弱项补短板,以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党组织管理星级化、示范点打造品牌化、党组织工作信息化,持续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使医院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台阶。医院将优化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科学合理建立党小组,推行“三会一课”现场观摩模式,促使基层党组织基础工作提质升级,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提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质量。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推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中提质聚力。一是开展“红色引擎”行动。坚持抓党建促医院发展,以“建强红色堡垒,选派红色专家,开展红色服务,强化红色基因,开展红色引智”为抓手,推动党建工作全面融入医院重大决策、科学管理、人才建设等各方面,深化拓展党建+科研、党建+专科联盟、党建+医联体等措施,切实抓好医院的学科建设,提升医院发展核心竞争力;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人人都是服务员”的服务理念,组织党员及医护人员从小事抓起,从细节入手,在服务环境、服务流程、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礼仪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措施,优化服务流程,从根本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升

科技与业务融合范文第4篇

摘 要

保险作为社会的“稳定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两种风险补偿方式。两者之间的区别理论界论述得已经很充分,但两者的互补性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并注意发挥二者的互补作用,对中国市场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加强市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可以扩大保险的覆盖面,有助于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从对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概念的不同界定中,可以概括出两者间的关系: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同属社会保障范畴, 有着共同的社会目的和社会作用。但它们是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保险形式:社会保险的实质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派生出政府与劳动者的关系; 商业保险的实质是企业与利益的关系派生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关系。因此我们认为,对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动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金融混业经营的背景下赋予该理论新的内涵。 进一步拓宽其研究视角、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融合的背景,以及目前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紧接着是对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补性的分析,最后是对我国增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性,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分析论证,发展商业保险,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商业保险;社会保险;互补性分析;

I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目 录

摘要 ········································································································································· I 前言 ········································································································································ 1 1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进行融合的发展背景 ·································································· 2 2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 4 3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关系 ·················································································· 7 4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协调发展合理建议 ···································································· 11 5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动理论评论性总结及其发展展望 ········································ 14 参考文献 ······························································································································ 15

II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融合的研究

前 言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制中,商业保险的保障作用是缺位的,或被弱化了。理论上讲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险的有益补充,但实践中似乎仅是相对富裕阶层的补充。我们认为这一提法是有问题的,即使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商业保险也不仅仅是社会保险的补充,而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结合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主要针对商业保险对普通群众的保险保障作用进行分析,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普通群众保障制度模式,为切实了解普通群众的保险保障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社会养老保险与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同属社会保障范畴, 其共同目标是通过保险基金的增值, 为投保人提供稳定可靠的养老保障,以确保安全度过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多年来,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人寿保险囿于立法范畴、管理体制、性质、特点、作用、范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相异性, 两者互不相融, 各自发展, 不利于养老保障三大支柱的建立。如今, 以保险基金入市为契机, 以资本市场为钮带, 实现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人寿保险的协调与发展, 是未来社会保障改革的基本走势。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1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进行融合的发展背景

社会保险是以国家或者国家授权机构作为社会保险人,依法向公民强制征收社会保险费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用以对其中因年老、疾病、生育、伤残、死亡或失业而丧失劳动能力或失去工作机会的公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一种用以克服风险的制度。

社会保险因为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在建国初期,城镇企业保险与社会保险混合,是一种不分险种的“一揽子”保险计划,没有失业保险的内容,在风险分散机制上,是以企业保险为主辅之以社会保险的混合制度。后又转向企业保险,在计划经济时期,名为企业保险,实则由国家统一发放保险金。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进行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社会保险已逐渐完善险种内容,包含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建立起新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和生育保险制度。总的来说,我国社会保险的保障范围还很有限,国家所能提供的保障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现有的社保不能满足公众的保障需求。例如,一个企业职工发生工伤,他自身的保障有了,但它由于工伤导致无法继续工作,那他孩子教育问题又该如何保障?诸如此类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国家以现有的保障机制该如何真正做到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由此可见,我国的社会保险还面临着保障面窄的难题。

另外,由于社会保险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保险是以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为目的的,既然是全民最基本的保障,又为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中国的综合国力来看,社会保险只能以低费率向公民收取保费提供基本保障。对于通货膨胀率高居不下的今天来说,社会保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

现在,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领取养老金的人数超过缴纳养老金的在职人员,中央的财政压力日益剧增。如果老年人养老问题没有充足的后援支持,那将会是一大社会问题。社保基金有很大缺口,如今,用社保基金投放A股市场,一方面可以拯救低迷的股市,另一方面,社保是百姓的“保命钱”,股票的投资风险谁来承担?社保基金只是由国家规定的专门机构进行投资管理,并不是像保险公司一样有多年专门从事投资管理经验的人才进行基金管理,从这方面来讲,社保基金的基金管理没有保障。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在社会保险中,医疗保险也有免除责任,也有起付线的限制。在医保中,有医院级别的规定,有医保用药的规定,例如A类B类C类用药报销层次不一样。而且在医保中,医疗事故、健康体检等是作为免除责任。这些免除责任公民该怎么报销呢?另外,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意外引起的医保不给报销,诸如此类的问题不难发现社会医疗保险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商业保险的存在就有了很重要的意义,商业保险可以弥补社会保险的不足,弥补社保在保障范围、保障水平以及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等方面的缺陷,经营商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技术手段可以向各种客户提供多种保险产品以满足百姓的不同需求,在这样的层面上,两种保障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融合。

当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融合的时候,保险就可以吸取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各自的优点,避免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各自的缺点,满足顾客的各种需求,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人们的经济生活提供一个稳定的保障,这也使得保险保障可以达到高覆盖的人群并且保险保障可以达到平民化,同时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融合之后的保险将会是系统的、全面的、正规的保险保障。虽然我们国内的保险行业发展还不是特别成熟,但是在国外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开始实行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融合的现象,并且这种趋势已经成为保险业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发展形式。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2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2.1 我国社会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1 历史遗留问题

中国养老保障在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的转型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需要填补的漏洞,即体系转型前参加工作职工的养老保险金来源。对于现在已经退休的职工,这部分的资金完全需要国家来进行弥补,也就是完全从社会统筹账户中支出;而对于体系转型前参加工作、现在还未退休的那部分职工,国家需要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充入他们未来的个人账户。

2.1.2 政策不完善,制度尚待规范

以医疗保险为例,统筹起付标准(起付线):社会平均工资的10%左右,相当与一个月工资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社会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2.5~5.5万元),因此说,大病医疗保险与原公费医疗和劳动保障医疗相比,水平下降较大 2.1.3 基金支撑能力薄弱无积累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保险制度的建立,无积累,以代替为主支付养老金,欠费严重:养老保险欠费:398亿元,涉及1/5企业失业保险欠费:67亿元;医疗保险欠费:20亿元替代率高:养老保险年缺口300多亿元,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超过20个省医疗保险费用增长过快,支付困难风险猜测和抵御能力差 2.1.4 社会保险治理体制不完善,治理手段落后治理体制

费率差别较大(最高为36%);统筹层次参差不齐;基金运营渠道单一,调拨.划转不顺畅;不同统筹地区待遇标准差别较大;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仅统筹地区内可以转移,统筹地区之间无法转移(缴费年限计算.视同缴费.个人帐户为空帐)治理手段:业务量大,并且要求准确性.及时性;治理手段的落后直接造成工作效率低,工作质量差;信息化治理还有待完善。 2.1.5 部门众多,手续繁杂。

社会保险机构之间业务交叉,内耗严重。这就造成了社会保险公司与商业保险公司之间经常引发冲突;

2.2 我国商业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2.1 商业保险内部发展不平衡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商业保险经营的主要险种有人身保险与社会保险。在人身保险中,主要有带有储蓄或者分红性质的寿险,健康保险,意外险。在财产保险中,主要有家庭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责任保险以及信用保险。其中,车辆损失保险占了财产保险的大部分,责任保险、信用保险、家财险占有的市场份额很低。险种之间发展相当不平衡。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主为了获取利益不惜一切代价,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消费品质量安全隐患频频出现,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公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得不到保障,人们对企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同时,责任保险在保险公司中的保费收入却没有如经济发展一样迅速,人们的消费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保障。 2.2.2 人们保险意识薄弱

一方面,由于人们的认识误区,觉得已经缴纳了社会保险,就没有必要再交其他保险。另一方面,由于有的代理人普遍素质都不高,一味的为了佣金而卖保险,没有真正以投保人的需求为标准来销售保险,也没有将保险条款中的免责条款向投保人仔细说明,以至于导致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发现理赔难。人们产生了对保险的误区,觉得保险是骗人的。所以想要发展商业保险,首先就要通过各种方法慢慢消除人们认识上的误区。 2.2.3 商业保险的保障高费率高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不同,商业保险是以投保人缴纳的保险费为基础,根据人们的需求提供相应的保障。虽然商业保险提供的保障能全方位的满足人们的保险需求,但是,想要享受权利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商业保险相对于社会保险来讲保险费率很高,正是需要多方保障的大多数人群来说,收入本就不高,也就无力购买价格较高的商业保险获取高保障,从而只能依赖社会保险。 2.2.4 从业人员少

在金融行业的三驾马车中,证券和银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都很高,只有保险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比其他两个行业的低,这也导致了保险行业的发展受到人员的制约,一个行业一个公司只有高素质高品质的团队才能促进一个行业的发展。 2.2.5 忽视商业保险对于社会保险的补充作用。

我国保险业发展时间短,底子薄,这就注定我们不能够像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一样极力发展社会保险的范围,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弥补社会保障能力的不足,从而实现对人民群众的保障作用。

从市场主体投入来看,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我国保险机构参与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涉及到养老险、健康险和农村保险三大领域。在养老险、健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康险的发展上,主要体现在专业化保险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并在资金投入、机构发展上给予了重点支持。在农村保险发展上,主要体现在保险服务网点的覆盖率越来越高、服务功能越来越强;并开发一系列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的保险产品,逐步建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这将对农村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从取得的成果来看,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社会效益越来越好。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时间不长、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商业保险对有效减轻财政负担、缓解政府压力、尽快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养老、医疗保障需求。二是在完善农村保障体系方面的有益探索。保险业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小额保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三是有效管理、承办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效降低了政府管理成本,提高了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3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关系

3.1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关系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二者虽然在性质上有所不同, 但它们在保障的目标上是一致的, 都是为社会公众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但它们在各自具体作用形式上又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 互相补充的。对于两者的区别, 理论界论述的较多, 而对于他们之间的互补关系却很少注意。本文认为两者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 3.1.1 在实施方式上的互补性。

社会保险是一项强制性保险形式。它作为劳动者享有的一项宪法赋予的权利, 必须通过立法强制实施才能得到保证。凡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都必须按照法律规定缴纳一定的社会保险费, 不能任意拒绝, 对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凡是法律规定应投保的劳动者, 必须一律参加, 没有选择的余地。

商业保险是一种金融活动, 它是由专门的经济实体即由保险公司按照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来经营, 它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保险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 以双方自愿参加为前提条件, 投保人可以选择承保单位, 双方约定保险险种, 保险金额、起保时间和保险有效期等等, 投保与否、投保什么、投保多少均由当事人自己的意思来决定。不仅如此,《保险法》还明确规定, 在一般情况下, 投保人有权中途变更或解除保险合同。可见, 商业保险是不带有强制性的自愿行为, 而带有明显的“市场” 色彩, 它完全是按照经济合同的形式来约定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实施方式上的这种互补性, 既保证了满足社会稳定的要求, 又能充分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意愿。 3.1.2 在服务对象上的互补性。

我国的社会保险只能履盖少数社会成员。我国原来的社会保险制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政府为发展工业, 对城市采取倾斜政策的产物, 是以社会成员的等级差别为基础建立的。它把社会成员分为干部、工人和农民三个等级区别对待, 因此它的履盖范围仅限于城市居民中具有干部和工人身份的劳动者( 后者也只限于国有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的劳动者) 。占人口比例80%左右的农业人口、小集体企业及其他非国有经济组织的职工基本上被排除在社会保险范围之外。尽管1991 年以来,国家作出了关于企业职工养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 但主要措施仅适用于国有企业和少数合作、私营企业的职工, 范围非常狭窄。

商业保险则没有严格的对象限制, 它是以全民为对象,是一种完全自由的商业活动。所以所有公民都可以根据自愿决定是否参加商业保险的投保, 它覆盖全体公民。 3.1.3 两者发挥作用上的互补性。

社会保险强调其作用在于保障丧失劳动能力或劳动机会的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实际上是利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为劳动者提供切实的生存保障, 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

由于人们的劳动能力和家庭负担的不相等, 因此产生收入和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和不平等。在遭受风险事故时, 这种差别进一步扩大。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市场机制和竞争规律的作用结果更拉大了这种收入差别。这种差别如不能及时得到调节和缓解, 就会激起社会矛盾, 对社会安定、经济发展都不利。而且由于劳动者在有劳动能力能够进行劳动时, 可以获得劳动报酬, 满足本人家庭的生活需要。一旦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受到损害, 劳动机会被剥夺, 劳动者的生活就面临着威胁。社会保险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这种分配有利于低收入者, 这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缩小收入差别的过分悬殊, 缓解市场机制和按劳分配带来的人们分配上的不平等, 并且使丧失收入来源的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存能力。所以社会保险是调节收入差别, 安定劳动者生活, 促进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机制。

商业保险的作用在于在被保险人遭遇到意外事件时,给予一定事实上的经济补偿以减轻其损失。这种补偿的作用并不一定在于保障被保险人的基本生活, 也不是一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只是意味着保险方与被保险方之间一种金融活动的结算。当然, 商业保险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的作用也是相当重要的, 只是它不象社会保险那样直接、明显和普遍。

3.1.4 在具体业务范围上的互补性。

社会保险是以实施社会政策为目的的, 并且它又是强制性的, 人们只能根据法律的具体规定来投保, 投保什么、投保多少都是法律事先界定好的, 所以范围相当有限。我国目前开办的社会保险主要有养老保险、医疗保健、待业保险等。

商业保险是由保险公司在平等的基础上按照商业习惯经营的各项业务活动, 所以商业保险具有承保范围广泛、形式灵活等特点。因此商业保险易于满足社会各方面对保险的要求。投保什么、投保多少完全由双方自愿约定, 甚至可以为某个投保人设立专门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险种。因此, 商业保险可以不受具体业务的限制, 既可保人, 也可保物, 还可保事。 3.1.5 在资金来源上的互补性。

社会保险是国家向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存保证, 是国家行使社会职能的具体体现,是一种纯粹的社会福利事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通过对全体成员的二次分配和吸纳部分成员的贡献, 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为市场竞争的不利者提供一定的生存援助, 从而维持整个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社会保险的这些特点, 决定了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国家和企业, 所以即使有个人出资的一部分, 其出资的比例也是极小的。

商业保险是一种金融活动, 它以盈利为目的, 保险公司是一种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的企业实体。保险费主要来自投保对象的自愿交纳, 这就决定了商业保险基金全部由投保人根据“大数法则”合理负担。

要在经济落后、人口众多的中国实行全员社会保险是不可能的。我国搞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金不足, 实行过高程度的社会保险对建设资金短缺的中国无疑是雪上加霜。商业保险的融资方式正好弥补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况且商业保险还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建设后备资金。 3.1.6 在满足社会大众需要层次上的互补性。

社会保险强调利益均沾性, 每个成员都有享受社会保险利益的权利,都可以从社会保险的分配中获益, 而且所获得的利益大体相等。因此, 社会保险提供的仅仅是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资金或实物, 它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最后一道安全网, 极力使每一个公民不至于生活困难处于无助的困境。同时, 它的责任仅仅是使受助者的生活相当于或略高于最低生活需求标准, 只要受助者的收入超过最低生活标准, 救助行动即告一段落。

国家保障最低生活限度, 而个人则谋求在这一限度以上的经济生活愿望。商业保险的特点是, 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契约形式约定。投保水平可高可低, 投保人自由选择, 这就适应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 多投多得益。因此应谋求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相互结合, 以最大满足人们的不同层次需求。

3.2 讨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补性的意义

3.2.1 有助于增强市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一种风险经济, 对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经济风险, 可以通过在社会保障这种社会化的方式和政府行为来给予解决, 比如, 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 然而政府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不能把所有风险的解决都纳入到自己的职能范围中, 在这种情况下, 商业保险的存在可以解决到那些政府职能解决不了的问题,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把社会保险以外的一些风险给予保障起来, 这样有助于增强市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3.2.2 可以扩大保险的覆盖面。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在互补的基础上, 分别覆盖不同的社会范围。社会保险承担着劳动者的收入风险, 它主要覆盖着工资劳动者, 而商业保险则覆盖着全体公民, 那些没有受到社会保险覆盖的公民及其受到社会保险覆盖的公民, 都可以自愿向商业保险投保, 以保护自己免受风险的损失, 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可以扩大保险的覆盖面。 3.2.3 有助于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

社会保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 它以国家财政作为后盾, 国家的财力状况决定着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和程度。我国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生产力落后, 国民收入增长较慢, 难以提供充足的资金来举办高水平的社会保险, 因而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保险在资金上出现着巨大的缺口。从养老保险方面来看, 面临着赤字的风险, 1993 年到1996 年我国养老保险的基金收缴率已从93%下降到了92%, 而参加养老保险职工的负担系数已由0.21 提高到了0.26。从失业保险方面来看1996年应收失业保险费60 亿元, 而实际收入只有20 亿。这种情况说明, 仅仅依靠政府举办社会保险已行不通。因此有效地发挥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互补性, 通过商业保险分担一部分, 有助于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3.2.4 有助于促进中国商业保险事业的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风险防范体制中, 所有社会风险都是通过政府行为来解决的, 形成典型的“国家保障”。在这种情况下, 商业保险事业很不发达, 改革开放以来, 保险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异性, 从1993 年情况来看, 保险费只占国民收入的1.72%, 占世界57 位。因此发挥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二者的互补性, 可以打破国家在风险保障上一统天下的局面, 让社会公民既从强制性社会保险中享受到保障, 又可以从自愿型的商业保险中得到一些保障, 这样有助于中国商业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4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协调发展合理建议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和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险费用膨胀的背景下,社会保障对国家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采取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进行融合,以减轻对国家财政的压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仍然欠缺广度和深度,在运行机制和效率方面还相当不到位。于此同时, 促进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非常密切的融合趋势,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特点。我们所说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融合发展,就是指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险的补充作用。如今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正在逐渐走出旧模式,开始进行新的探索。 4.1 国家可以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

内地应该向香港的强积金制度学习,强积金作为香港公民社会保障的第二大支柱,具有强制性,企业年金制度在中国是自愿行为,效益好的企业也许会为了留住人才而为职工缴纳企业年金,自愿性就会让企业有很大的选择性,所以发展发展很缓慢,国家可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为职工缴纳企业年金, 4.2 保险公司进行产品开发。

首先,应该根据我国的地区差异开发不同种类的险种或者同一种类不同费率的险种。因为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有差距,城市与农村又有差异,导致公民的缴费能力有差距,还因为各地区群体身体状况也有差异性,应针对不同群体的各方面状况设计适合的保险方案。其次,保险公司应该研究社会保险险种的不足之处,相对应的开发可以弥补社保不足的险种,做好社保的补充器。 4.3 利用保单价值。

保险公司可以深度挖掘保险单的利用价值。例如可以利用保单作为质押贷款以及免遗产税等方面的优势,很多客户并不知道保险单具有这些功能,如果真正开发保单利用价值,那保险的销售将会更加容易。 4.4 提高保险意识

保险行业在我国的发展还很初级,国家应该利用各种行政、法律以及经济手段加强对商业保险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保险意识,鼓励人们在购买社会保险后再用受伤的余钱购买符合自身以及家庭需求的商业保险产品,不仅可以分摊社保压力,还可以通过保险这一金融行业促进经济发展。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4.5 保险从业人员素质

从根本上对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加以规范,一个行业只有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行业的发展才有前景,所以保监会必须从根本上杜绝不具备相应学历的人进入这个行业。 4.6 拓宽到农村市场

无论是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都应将农村市场作为未来的主体市场进行研究。毕竟,城市市场总有饱和的时候。例如,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民的补助是远远不够的,而农业保险的发展也很缓慢,自然性质的不可抗力因素使农民得不到保障。在农业保险方面,国家可以对保险公司进行税收优惠。不仅在养殖业与种植业两个方面加以保障,还应该扩大到畜牧业等等。做大做强农村市场。 4.7加强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功能。

社保作为老百姓的“保命钱”,然而社保的缺口已成为事实。如今,社保将要入市,这样的举措是否正确?能否满足老百姓对养老金的期望值?对于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社保相关部门可以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可以将部分社保基金交与保险公司打理,因为保险公司拥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投资队伍,一般商业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都比较高,如果社保基金利用商业保险公司的人才资源,那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将会有很大的保障。 4.8 要建立一个平衡的由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同于社保,商业保险在充当社保补充的同时,也无法避免对利润的追逐,因此必须设计既激励商业保险公司涉足社保的积极性、还能确保消费者利益的制度。社会保障机构不可避免的具有一般国有企业单位的通病,可以考虑以试点的方式引入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在部分领域的竞争机制,以促进社保系统效率的提升。

4.9 政府仍然要在社会保险的管理当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管理者。

政府在社会保险中的重要职责是天然具有的。尽管政府委托商业保险公司代理社会保险的运作,并不代表政府可以做一个“甩手掌柜”。如果地方政府将自己的管理权力和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全数转交给了商业保险公司,这对于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融合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4.10 明确管理权力和责任

在合同制定时,双方的管理权力和责任没有明确,可能在以后的合作中,双方管理权限交叉,最后导致使管理缺乏效率。同时,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可能导致双方相互推卸责任。

4.11 构建共有的信息平台,合理简化办理手续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在委托经营模式下,社会保险由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共同进行管理。因此,双方信息应当是一致透明的,这是提高社会保险运作效率的基本。原本将社会保险委托商保公司运作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提高管理和运作效率,但如果双方沟通信息不充分,反而会降低效率。

因此说,实现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全面构建宽领域、广覆盖的社会安全网,有利于统筹协调发展速度,有利于促进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5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动理论评论性总结及其发展展望

社会保险是广义保险范畴中的一个部分, 在这个广义的范畴中, 与之对应的就是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均是处理风险的一种手段和机制, 所不同的是: 社会保险处理的是社会风险; 商业保险处理的是可保风险。从国内现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不难看出, 目前理论界对商业保险或者社会保险本身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 但对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动的理论研究还处于一个较浅的层面。当然,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动理论研究的典范, 如企业年金理论、医疗保险理论等, 目前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这些理论研究文献难掩其各自的特殊性, 难以概括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动理论研究的整个内容。无疑,这需要以后更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

在我国现行保险体系与社会保障体系下,要实现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融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紧抓两者的衔接点,同时完善保险与社会保障制度,一步一个脚印,在国家、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将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有效融合,这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全面发展的关键。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二者虽然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保障的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社会公众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但它们在各自具体作用形式上又各不相同,不能相互替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我们应当从全局利益出发,理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关系,使二者合理分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本是同根生,具有互通的原理,二者不可分割,更不可对立起来。由于商业保险早于社会保险发达,分析、研究商业保险的成功经验和成熟技术,有利于更好地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充分发挥其御险防贫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动研究可以纳入到当前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下进行探讨。金融混业经营不仅要考虑商业保险的若干问题, 还要考察社会保险对其带来的深远影响。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 我们对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互动研究的重点应放在金融混业经营背景下赋予该理论新的内涵, 进一步拓宽其研究视角、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更好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报告(论文)

参考文献

科技与业务融合范文第5篇

第9期

上海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研究

刘学华

周海蓉

陈 恭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上海

200032)

摘 要:科技创新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源动力。上海城市文化具有典型的融合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上海文化繁荣发展对于科技进步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上海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迫切需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互动,聚焦跨界融合关键领域,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能级,培育龙头企业,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依托科技进步助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关键词:文化

科技

深度融合

创新驱动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1309(2013)09-0049-011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指明了未来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提高文化产业整体水平的重要路径。从当前全球产业发展的规律看,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又是海派文化的重镇,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在全国一直居于领先地位。海派文化的形成是中国本土的江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优化的结果其本身与世界科技发展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在新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条件下通过进一步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搭建新的载体、催生新的业态、形成新的优势,对上海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对贯彻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发展理念促进上海创新型城市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上海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阶段,各产业领域或企业主体虽然也有不同类型

的创新活动,但这些创新活动多数都是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制造→销售”一元模式的局部创新、内部创新为主;进入创新驱动阶段,则强调要把创新真正贯穿于城市转型发展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通过整合科技、文化、制度以及市场、管理等全部的社会要素,真正使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信息化时代,科技已经渗透到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成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文化发展则是科技创新的思想源泉,它能够从主导价值取向、激发创新动力、提高思维水平等方面对科技创新起到引领作用。因此,文化与科技两大要素具有最为紧密的联系和耦合性。

在创新驱动阶段,全社会各种创新要素的交互作用体现出创新主体多元化、创新活动多样化、创新过程系统化、创新能力综合化等新的内涵特征,这就需要在组织形式和实现机制上进行配套调整。上海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整合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政府部门等创新活动的参与者,这对形成全新的推动社会创新的组织体系、关系网络及其有效运行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仅是上海产业发展自身的规律要求,也是推动上海率先实现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内在逻辑要求。

(二)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上海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增强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创新成为企业文化精神和品牌形象,是产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金融危机和日本“3.11”大地震后,日本电子产业“集体沉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索尼公司、NEC公司等诸多电子企业过度追求缺乏文化引领的技术“硬”创新,而品牌文化“软”创新没有跟上外部市场和人文消费需求的变化,这同美国苹果公司、韩国三星公司形成鲜明的对比———缺乏开放的文化视野制约了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领域是未来上海拓展科技应用形式和范围的核心领域。从英、美、 德等国转型发展的经验来看繁荣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可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与文化实现有效结合,占领市场并取得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又可以诱导大量文化资源积极谋求新的传播载体和途径实现产业化、产品化,并进一步诱导各类科技主体开展适应性应用性的创新研究。因此,加快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重点从“促进传统产业文化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战略层面有效破解科技创新本身的共性难题,是促进科技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进而体现上海“创新型城市”特色和活力的基本路径之一。

(三)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关键所在

科技创新是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是文[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源动力。上海围绕“海派”风格形成的城市文化,具有典型的融合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上海文化繁荣发展对于科技进步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上海正致力于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迫切需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互动,依托科技助推文化繁荣发展。

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规划中,新媒体、多媒体设计、网络信息、软件等对文化与科技融合有着强烈诉求的新兴业态占据了很大比重。但也应看到,在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仍然普遍偏低的情况下,要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源动力,任重而道远。

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脉络和框架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历史脉络

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始终没有停息。特别是自18世纪后期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以来,通讯技术、机械电子技术、印刷技术、新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衍生出广播电视业、电影业、印刷出版业、新兴演艺业、新兴传播业等一批文化业态,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文化生活方式。在科技文明的影响下,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一样,都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1.工业化阶段: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以第一次科技革命为开端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第一阶段其主要特点体现为革命性科技进步向文化领域的选择性切入, ,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与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以1796年塞尼菲尔德平版印刷术为标志,印刷术的创新推动为出版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进入19—20世纪,各类科技发明的介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例如,放映机的发明开创了电影时代,电影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电影业的飞跃;留声机的发明为音像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收音机, 、录音机等技术创新推动了广播业和唱片业的繁荣。

2.城市化阶段:文化繁荣引致科技创新。主要对应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科技与文化融合的作用类型。同工业化阶段相比,这一阶段典型的区别在于驱动机制的反方向作用。随着第一阶段科技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逐渐认识到科技对文化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性。这种认识使得文化的内在需求进入了井喷期,也成为科技持续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如果说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先有科技发明、经过[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摸索找到使用价值后再投入文化产业生产,那么,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先有对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更强烈的需求,然后这种需求再推动科技发明与创新的产生。如黑白无声电影产生之后,人们才对色彩和声音有了进一步需求,从而推进了科技创新,加快了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的诞生。

3.数字化和全球化阶段: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信息时代,文化与科技已从彼此推动转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深度融合阶段。一方面,科技对文化的支撑不再局限于某一项技术在某一文化领域的应用而是产生立体式的波及效果例如激光技术的应用就不局限于印刷业,还扩展到了唱片业、电影业和电视业,促使文化产业的结构向内容产业和创新产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文化内在需求的张力不仅推动科技的持续进步还加速推动着新科技在全球的流动速度和流量,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这种良性互动最终形成一股合力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整体进步,并不断呈现出新的创新形态和文化业态。

当前,作为世界技术革命领头的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的广泛应用,虽然还会有类似iphone产品的不断创新,但这些创新更多的是一种构架式创新、集成式创新,而不是实际路线的根本性变化。因此,在下一轮新的世界技术革命出现之前,集成式、整合式、构架式创新主导阶段,文化与科技之间需要建立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网络式反馈式关系、 ,形成双向互动循环式协同创新的过程。

4.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历史逻辑。

(1)科技创新发挥“杠杆效应”。从演化轨迹来看,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生产方式发生革命性变迁的有力杠杆。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对那个时代的文化生产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是因为科技创新不仅能够提高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而创新文化内容和形态,推动文化发展与演变。

(2)文化发展创造“泉涌效应”。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和习惯的总称承载着引导社会进步与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功能。人类虽然也是动物,但却是唯一具有长远思考能力的动物。有了这种思考能力,人类才能超越自身器官的物性功能去改造(和适应)自然,调整(和[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创建)社会,这种改造和调整的痕迹即表现为人类在其外部世界的文化成果,因此,文化发展通常是科技创新重要的思想源泉。

(3)文化与科技融合形成“共振效应”。当科技创新成为文化发展的新引擎时,文化与科技融合将极大地提升原有文化的新魅力,催生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当文化繁荣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趋向时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将呈现出良性的循环效应。

(二)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分析框架

1.要素耦合互动模型。沿着上述脉络,未来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不仅强调某一产业、技术的集聚或应用而是更强调不同要素在一定空间内能否形成循环生长的有机过程, ———深度融合强调的是在相互对接的基础上,科技型与文化型要素之间的互动率(融合度)以及由此决定的彼此新成长路径。因此,构建要素耦合互动模型,可以较好地阐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内在机理。模型构建的逻辑起点是:打破传统科技、文化的领域概念,在一个城市或载体落地的技术、项目、产业都可以分解为融合发展所需要素的外生性导入;创新融合发展生态,各类要素集聚的目的也都在于能够科学、高效、有序地促进科技与文化的生长。根据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不同圈层,要素导入发挥的能效和作用是不同的;按照融合生长路线,分别提供关键服务和品质的要素同样不可或缺。

图1 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要素耦合互动模型

基于这一框架,文化与科技最初的融合,可能会更多地依赖人力资源、技术转移、信息网络以及展示交易服务能力等核心要素的驱动(第一圈层),使特定技术的研发、应用能够在部分的文化产品、创意中得到具体化体现(第二圈层);通过产业对外部资源、政策制度,包括科研机构、产业资本院校及文化企业等要素进一步带动吸引、 ,又激发新的融合功能导入诉求———融合发展带来的大量外生性要素;要素集聚则基于能够为要素进一步生长创造条件,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成长的有机过程。良性循环能否形成持续的发展优势便取决于不同阶段和类型所集聚要素之间的互动率(融合度)。 [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要素耦合互动模型对传统科技与文化融合机理的拓展重点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打破文化与科技的边界,强调要素的互动融合;二是考虑要素植入和融合的动态时序;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逐步从二维变为三维。从这一框架可以看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路径,取决于从历史演变脉络中梳理出促进两者融合的关键要素。

2.国内外大都市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机理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数字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伦敦, 、东京、纽约等国际大都市依托自身文化资源,找准关键要素,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和共同发展:一是根据城市自身禀赋和特征,决定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具体路径;二是把文化与科技融合当作互动渗透的过程,摈弃技术工具简单的机械嫁接;三是强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四是打破文化与科技的边界,不断创造各类人才互动的机会,培养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人才。

在国内大都市中,北京立足首都的文化与科技资源优势,采取“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打造全方位多维度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支撑体系, 、 。深圳则努力构建龙头企业带动重点项、目驱动、服务平台支撑、展示平台互动的产业链式文化科技融合格局。深圳拥有大量中小型文化科技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尤其是, “文化+科技型示范企业”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中扮演着积极的主体地位深圳文博会等关键平台则充分引导文化与科技发挥“1+1>2”的融合溢出效应。

三、上海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瓶颈及原因分析

(一)文化与科技融合缺乏主动性

缺乏自觉性、主动融合的创新太少、也不知道如何融合,这是目前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基本现状。上海文化与科技缺乏深度融合的主要原因有: 1.产业规模普遍偏小。产业规模一旦分散,就难以形成能主动引导科技企业与文化企业深度融合的溢出效应。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分行业增加值来看,上海各领域可谓“势均力敌、不相上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数字出版、网络游戏等十大行业也是“行行是重点,但行行不突出”,各区县对应该重点培育和扶持的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仍然相对模糊,缺少一个统

一、权威的产业导向手册。缺少清晰的产业导向和领域聚焦,便无法吸引各类技术创新立[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足市场需求形成合力。

2.协同创新动力缺失。当前,互联网、3G通讯、数字电视、云计算平台等技术已经成为相关文化产业链融合的重要经脉,但上海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缺乏自觉,难以协同发展。从宏观层面看,融合服务平台和相应的支持激励政策缺失,针对文化与科技创新互动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从微观层面看,文化和科技企业相对独立缺乏协同创新的动力。加之缺乏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跨界人才相应的投融资及市场机制环境不健全,文化科技成果产业化也困难重重。

表1 上海高科技产业门类及主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序号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领域 1 新能源 软件与计算机服务业

2 民用航空制造业 建筑设计 3 先进重大装备 咨询服务业 4 生物医药 文化及创意相关产业 5 电子信息制造业 广告及会展服务 6 新能源汽车 工业设计 7 海洋工程装备 媒体业 8 新材料 休闲娱乐服务 9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3.产业属性错位。纵观上海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见表1),不难发现,上海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与文化创意产业重点领域之间存在错位和不匹配,重点产业领域之间缺乏有机关联。如:政府在文化企业的研发等环节给予了一定扶持,而企业往往更需要在营销、市场推广等方面获得关键性支持;科技企业的需求则恰恰相反。由于注重研发而缺少对市场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充分激活,导致文化企业科技投入难以发挥催化剂效应。

(二)文化与科技跨界融合高端人才稀缺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需要复合型人才,如果缺乏这类人才,产业发展也就很难谈得上跨界融合。随着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深入,既掌握高新科技又熟悉文化发展规律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不足的问题日趋突出,成为制约文化与科技融合快速[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发展的一大短板。

1.文化与科技行业鸿沟逐渐加深。现代产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行业间的鸿沟逐渐加深,各专业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文化与科技领域的专家“隔行如隔山”,对彼此的领域学习不够、探索不足,导致相互之间融合困难。

2.人才培养呈现结构性矛盾。一方面传统的文化与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文化与科技融合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却很少开设相关的专业。除了专业设置与用人需求存在脱节的问题,高校自身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科研选题等方面也存在着忽视艺术科技、忽视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倾向。以动漫产业为例,上海普遍存在动漫产业人才“荒”,普通技术人员的人才缺口就达到3000~8000人左右,而FLASH动画设计师、高级3D动画工程师、插画师、动漫制作后期剪辑工程师等文化元素和科技元素“双高”的人才缺口则更大。

(三)文化与科技创新成果交集少

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动力。科技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使得文化生产要素在创新过程中实现优化组合,拓展了产业发展的空间。但是,目前上海的自主科技文化创新能力仍然较为薄弱。

1.创新理念少。尽管上海在文化创意发展方面是先驱城市,但现有的文化与科技融合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在理念上没有质的突破,无法形成持续的创造力。如创意产业集聚区自有品牌非常稀少,产品设计跟风,严重缺乏原创性。

2.关键技术支撑作用尚待挖掘,科技应用仍显不足。在产品发掘方面,目前国内基本以跟踪国外的技术创新为主,自主原创和二次创新不足。其原因不仅在于创新理念少,还在于受技术水平限制使得很多创意成果不能产业化,无法创造价值。以动漫行业为例,由于电脑绘图技术、渲染技术等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本土应用水平不高,使得动漫行业活动始终处于产业链低端,即使有好的创意,也无法通过先进科技手段转化为优质的可视化产品。

3.官、产、学、研对接薄弱。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需要大量的创意主体(设计师、工艺美术家、画家、创意策划人等),以及由政府、企业、学校等组成的为文化与科技融合提供服务的社会有机系统。但是,目前上海在科技成果与[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文化创意“无缝对接”方面仍然缺乏形成研究、开发、生产、管理、扶持一体化的完整体系。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呈现数量激增、规模拓展、影响扩大的发展态势,但大部分集聚区没有形成完整的社会系统对接模式,后劲乏力,难以进一步做大做强。

4.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知识产权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对产品原创性的承认和保护,就是尊重和承认个人创造力的价值。尽管上海已将知识产权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平台来加以建设,但在国内大环境影响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维权仍需进一步完善。

(四)文化与科技融合互动载体空间缺乏

1.缺乏空间集聚。从产业机理上分析行业规模和空间分布缺乏集聚,将难以形成促进文化与科技产生有效匹配的溢出效应。北京、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如,2010年北京海淀、朝阳、东城、西城4城区文化创意产业收入分别为2842.78亿元、1625.51亿元、899.07亿元和510.42亿元,占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的85.7%,特别是海淀区,几乎占到了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半壁江山”,大量的产业项目、金融机构、人才资源汇聚在中关村等标志性区域,很容易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带来积极的溢出效应。相反,上海具有政策优势的区县文化产业发展优势却不明显,如在张江高科技园区,虽然科技和资本汇聚,但发展之初甚至一度被称为“文化沙漠”。产业发展导向和空间上的错位,使得文化和科技在服务、需求、信息等方面很难实现空间上的“耦合”。

2.缺乏展会活动等平台。上海缺少类似北京文博会、北京文化投融资论坛、深圳文博会、杭州动漫节等推动文化与科技实现对接互动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平台现有的相关展会在规模能级交易对接上还缺乏足够的影响力。北京文博会经国务院批准,由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在强化交易功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国际投资合作与文化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为主题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2012年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如何构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文化创新体系、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深圳文博会则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它分为展览交易、项目投融资、拍卖等板块,汇集了[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中国最优秀的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最优秀的文化企业及其产品,成为全球中国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品类最齐全、规模最宏大的展示和交易平台之一。这种高级别、超规模的展会,对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作用十分显著。

(五)众多扶持政策难以实现共享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最终需要在政策环境、体制机制上进行一系列的创新突破,甚至需要发生重大变革。从梳理国内主要城市最新的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实际情况看,上海并不具备明显的领先优势,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微观主体与宏观导向之间也缺乏有效的传导机制。以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例,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仍主要聚焦在陆家嘴金融城、综合保税区、创新驱动(优化人才服务体系)、城乡统筹和政府管理等5个方面,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相关的金融机制和政策改革创新尚未得到充分关注。这种产业和政策指导上的错位,也进一步导致目前上海市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市版权交易中心、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等功能平台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四、对上海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若干建议

(一)总体思路

1.营造氛围。积极打造为各类文化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及文化科技活动提供展示、合作的平台,实实在在地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其目的就是要创造机会“让科技发现文化,让文化找到科技”,构建文化与科技互动融合的项目、人才、产业、企业等资源整合网络体系;注重开发有利于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硅谷”地带,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提供“富有灵感”的区域。

2.落实主体。各类兼具科技和文化属性的企业,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体,也是实现有机融合的微观基础。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要扎扎实实地落在有效主体上,包括引导要素向企业集聚、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推动中小企业发挥市场灵活作用、引导国有企业发挥示范效应等。

3.聚焦载体。聚焦产业基地和重点载体建设,集中力量推进一批集成性高、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创建一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一批文化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大力促进产学研用合作,实现文化与科技创新资源及要素深度互动、有效衔接。

4.明确本体。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元素,已经渗透到广播电视、新闻[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出版、文化艺术、网络信息、创意设计等多个门类,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当前要重点关注数字内容相关产业、文化装备相关产业以及科技助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3个领域,率先培育出一批在网络游戏展览展示、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等领域具备影响力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企业。

(二)对策建议

1.聚焦跨界融合关键领域,提升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能级。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特别要注重产业链与价值链在产业运行中的互动与统一,以及产业集群的溢出效应。因此,文化与科技融合是提升和重组产业链、提升产业效益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文化与科技融合必须突破核心环节,瞄准产业发展趋势,强化成果应用,有所为、有所不为。

(1)聚焦数字文化产业。数字文化产业是当前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有4种力量在驱动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青少年文化消费数字化、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数字化、文化内容数字化、电信技术数字化。其主要产业模式包括娱乐体验模式、延伸产业链模式、平台模式、消费模式、技术支撑模式、文化与技术融合的营销模式等。可以说,谁抓住了数字化,谁就赢得了未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聚焦“眼球型”文化。上海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对中国本土时尚文化的引领,要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全力扶持影视、出版、动漫等产业创新发展,把上海打造成中国时尚文化的发源地。

2.探索张江扩园,将重点文化创意集聚区(园区)纳入示范区范围。

(1)物理拓展。目前,作为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张江高科技园区尚未同其他散落在城市各个区域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形成充分的耦合,“重科技,轻文化”、“科技园区多,文化园区少”的现象十分明显,这对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形成明显制约。建议逐步将全市主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对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下,鼓励园区之间实现多元化竞合发展。

(2)内外兼修。一是练好内功。通过园区对接实现资源整合,依托核心载体,整合产业链,实现“环境、技术、资源、人才”等整体(主体、客体)营造。二是练好外功。积极争取通过部市合作等手段,谋求政策共享。国家级高新区享受[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的部分政策,市级高新区可参照执行;上海出台的各项政策,原则上适用于本地所有园区;鼓励上海各区县出台适合各自园区产业特点和发展要求的附加政策。 3.发挥区县积极作用,通过重心下沉促使文化与科技融合“接地气”。上海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离不开各区县的积极参与,进一步激发区县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活力,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之一,也是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接地气”、融进城市活动的重要内容。如杨浦区由“兆联天下”、复旦软件园携手徐汇软件基地发起的文化与科技融合特色产业联盟集群,不仅是对园区服务模式的创新,也是园区主动服务、专业服务、个性服务、加速服务功能的升级。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发挥区县的积极性:

(1)优化调整市区财税体制,通过专项资金下放区县等方式,做实融合工作。完善市区财税体制是调动区县积极性的重大举措。“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后,中央和地方财税分成比例有可能出现调整,市区财税体制也必须做相应调整。如优化市区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结合融合示范区、示范项目的建设,加大市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调整税收的分享办法。对区县开发产生的税收,市区分成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向区县倾斜。

(2)鼓励区县建设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示范基地、示范园区或示范项目。借鉴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模式,在各区县开展“市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评选与挂牌活动,通过改变考核办法等手段,突破 “条线分割”、部门脱节等瓶颈,促进区县各类科技园区扩大成果产业化。

4.培育龙头企业,创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把文化推向市场,不仅要按照文化艺术的规律来生产,更要按照一般商品生产的模式来进行生产,适应最新的科技信息技术和工具进行传播。从这一角度出发,上海推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需要培育和引进具有世界影响的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集聚效能,努力打造一批带动性强的文化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树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科技品牌。

(1)开启文化与科技融合“龙头企业”评选等活动。通过政策、资金等多种手段,紧紧抓住行业“龙头”,全力扶持一批行业领先的自主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

(2)推动上海大型国有企业发挥积极作用。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术、数字娱乐等领域,要集聚一批具有较强“走出去”能力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国有企业,鼓励以上海电影集团为代表的电影制作企业积极融入全球竞争。

(3)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使政府既不缺位,又不越位;既承担起在文化与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上的扶持、引导作用,又充分尊重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 5.营造氛围促进消费,提高文化与科技互动率和公众参与率。文化与科技融合需要提供实现互动的空间,需要引起公众关注和参与的氛围。

(1)倡导综合开发经营,确保企业、人才、公众、市场等有更高的互动和参与率。要大力发展技术中介产业,使更多的发明创造成果产业化;通过政企联动,有效推动文化投资项目管理的完善;推进项目综合经营,推动市场跨行业、跨领域的互动合作,挖掘市场潜力。

(2)探索筹办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主题的文博会,营造消费市场氛围。积极举办各类专业论坛、专业会展等活动,引导相关企业、社会团体、专家学者和广大市民参与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形成全社会支持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手段,推动文化传播、促进文化消费。

(3)加大对通用型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鼓励高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以适应文化产业通用型人才的需求;强化企业、司法、行政等部门适应知识经济、文化产业发展对法律、交易、金融等服务领域人才的要求,构建新的终身学习社会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制定适合本领域需求的人才培养政策。 6.搭建平台扩大影响,塑造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城市文化核心特色。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新产物,是文化产业中最具潜力的部分,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要以新兴业态发展赢得文化产业竞争核心优势。

(1)创建上海“世界级文化与科技融合与创新中心”。从伦敦、纽约、巴黎等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看,当国际大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实力居于世界一流地位并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之后,通过打造世界科技文化中心,激活城市的文化底蕴,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向高端化、创意化发展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就成为了这些城市的不二选择。10多年来,上海已建成不少地标性的文化创意园区,但缺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地标。上海应结合文化产业功能布局调整,全面提升上海科技、文化中心功能,推动上海创新型城市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提升上海文化辐射力和城市软实力。 [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2)筹办以文化与科技融合为主题的重大国际性赛事和活动。随着迪士尼、东方梦工厂等项目落地,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相关领域,通过升级浦东创新论坛等方式,策划若干世界级的论坛、展会,或可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助推器。 7.筹划组建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研究院。根据文化与科技融合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应用等的趋势建议,筹建上海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研究院。研究院应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为研究对象,以推进先进技术产业化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通过集聚全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技术力量,建立新型运行机制,该研究院应具有技术研发、行业服务、成果转化等功能。不同于现有的产业技术研究院,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研究院强调打通“文化艺术大师”与“科技领军人物”长期以来“隔行隔山”的典型通病,聚焦面向文化领域的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8.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扶持政策共享化。结合各园区载体纳入张江科技创新示范区工作的推进,积极争取使更多的文化企业能够享受、申请科技类诸多投资、税收、金融扶持等优惠政策;加强对优势文化与科技融合行业和重点融合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直接融资,培育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保险市场,改进对文化与科技融合产业的综合金融服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科技产业领域,支持有条件的文化科技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积极推动上海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基地与上海版权交易中心等机构对接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研究制定有利于文化“走出去”和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繁荣发展的配套政策,支持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扩大服务半径。 责任编辑:王新建

[键入文字] 科学发展 2013年

第9期

参考文献:

[1] 顾江,郭新茹.科技创新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升级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0 [2] 刘琦岩推进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支撑引领文化产业发展[J].甘肃科技,2012(1). [3] 匡跃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10). [4]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市科委上海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2-2015)[R].2012-08.

[5] 汪振军.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J].创新科技,2008(8). [6] 王英.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方式的转变[J].兰州学刊,2012(5). [7] 文化部文化部. “十二五”文化科技发展规划[R].2012-09.

[8] 闻科.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开创文化科技工作新局面[J].艺术百家,2011(1). [9] 吴天勇章可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实现文化产业振兴[J].政策,2013(1). [10]习牧歌.中关村核心区:科技与文化的交响曲[J].中关村,2012(3).

[11]解学芳.基于科技创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脉络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 [12]徐俊,丁烈云.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6(3).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R].2012-09.

科技与业务融合范文第6篇

“这是我们始终坚持创新资源聚集, 是全市科技工作者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该负责人说。重庆市立足发展阶段和实际, 大力推动创新资源向创新价值链的关键和薄弱环节聚集。在要素整合中建设三大科技平台、改革科技管理, 在研发创造中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产学研合作, 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突破知识产权和科技投融资制度, 推动科技产业在两江新区和区县园区落地, 助推“五个重庆”建设和“两翼”万元增收, 服务广大民生。以完善的创新链服务产业链, 以良好的创新环境推动科技经济融合。

如今, 三大科技平台、科技投融资、重庆高交会等在全国科技界被烙上了深深的“重庆烙印”, 成为品牌。

5年, 重庆科技引擎已然发力, 向着营造西部最优的科技创新环境迈进, 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加快三大科技平台建设和科技管理改革, 推动科技资源整合集聚, 实现“技术科技、项目科技”向“产业科技、资源科技”艰难转身

翻开重庆市科委计划处处长陈军案台上的一本材料, 你能在一大堆成果和数字中, 清晰地了解重庆科技这5年的轨迹:

23个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累计取得480余项重大新技术和新产品, 获得混合动力汽车、超细电子级玻纤、乙肝疫苗等重大标志性成果, 推动了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生物医药、轨道交通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一代信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生物、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发展速度远超工业平均增速, 部分领域已纳入国家战略布局;

“双十百千”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和企业科技特派员“百人计划”行动创建专家大院42个, 在区县推广新技术1000余项、扶持科技型企业200余家;

颁布《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等地方性科技法规3个、政府规章3个和规范性文件84个, 使重庆市成为全国科技创新政策最优的省市之一;

……

“‘十一五’科技成绩透露出一个明显的变化, 重大技术成果和科技工程已经不是科技工作唯一的亮点。”陈军说, 科技工作正在进行从“技术科技、项目科技”向“产业科技、资源科技”的重大转型。

但如何在科技创新这个有机体各个环节中发挥科技的作用, 成为科技工作在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急需思考的问题。

直辖让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 也让科技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凸显。重庆是全国少数几个没有中科院大所或分支机构的省份之一, 区域创新体系不完善, 要以科技来“引领”和“支撑”经济的发展, 科技资源的整合显得迫在眉睫。

科技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 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是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为此, 市委、市政府将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平台建设, 纳入《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并作为《政府工作报告》的重点内容, 全面部署, 统筹推进。

研究开发平台建设重点打造物理平台, 将财政配套的建设费用70%以上用于购买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在构建专利库、成果库、文献库等虚拟平台的同时, 打造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平台重点通过打造重庆高交会暨军博会、重庆科技成果转化网, 实现有形技术市场与无形交易平台的有机结合。

重庆建设科技平台的探索被誉为“重庆模式”, 2007年, 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作出批示:“重庆的做法十分有意义, 建议总结重庆经验……”

当然科技要素资源的整合, 还远远不止这些。

2008年, 自动化所等5个工业领域院所为基础组建的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成为集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培训和国际合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技术研究机构, 成为全市最大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服务机构。

“科研院所必须走上改制的道路, 这才能让人员、资金等科技资源彻底活起来。”有关专业人士说。

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余武至今还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科研院所坐吃“皇粮”的那一幕幕:科研人员工作没有压力也没有激情, 研究出的成果大多被束之高阁……

盘活重庆科技资源, 改变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 让科技发展适应市场规律, 成为“十一五”期间重庆科技改革与探索的方向。

首先, 削减院所事业经费, 用生存危机把科研人员“逼”出实验室, 把手中的科技成果商品化。

其次, “科教兴渝”战略打破了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的界限, 综合集成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将科技发展送入新的阶段。”

随即, 重庆市出台《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科技宏观管理体制, 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 树立“大科技”意识, 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重庆市建立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平台建设为重点的新型科技计划管理体系, 推动各类资金集中支持建立研究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支持企业技改和培养引进人才。

同时, 以“分类指导、资源整合、二次创业”为核心的科研院所改制, 也使得市科研院、市农科院、市质检院、市畜科院等一批重点科研院所建成,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开发类院所经营收入年增33%。

此外, 重庆市颁布《重庆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 将各类科技创新好政策进行立法推动, 确保了财政科技投入、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及重点新产品退税等政策执行, 高交会和国际知名研发机构重庆行动也成为重庆市科技对内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 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引领, 推动产学研合作, 打造重庆新兴产业技术制高点

现在不少重庆的企业不再热衷介绍自己生产了多少产品而是告诉你哪些产品是自己研发的、申请了多少件专利保护。

“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思想, 已经逐渐被企业家所接受。”有关专业人士说, 在科技项目的牵引下, 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其中, 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 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春节期间, 家住合川的姚贵生开着自己新买的纯电动微型车来主城区亲戚家串门。

他逢人就说:“我这东西好, 进一趟城基本不花什么钱。”

原来, 这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风小康纯电动微型车, 其发动机全部换成了电机, 真正实现了燃油的零消耗、零排放。而且它在家就能充电, 充一次电能跑160公里, 最高时速能达到110公里。

“其实, 在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 ‘重庆造’新能源汽车, 很多都有这实力。”重庆市科委高新处负责人自豪地说, 轿车、客车、微型车……重庆市自主研发并实现产业化的新能源汽车就有7款, 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不多见的。

据介绍, 重庆市实施的柑橘加工等重大科技专项, 将产业发展核心技术问题作为标靶, 集中全市最强大的科技力量, 有序逐一突破, 打造出亚洲最大的柑橘种植和橙汁加工基地,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更重要的是在管理上, 重庆市实行专项办和首席专家双重责任制和专项监督工作组稽查制, 确保专项实施效果。

2009年, 重庆市出台《重庆市重大专项管理办法》、《重庆市重大科技专项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 建立重大专项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首席专家负责制度, 整合8个市级部门、30个单位的力量, 并将80%的专项项目由企业牵头实施, 形成“政、产、学、研、用”合力实施重大专项的工作格局。

其中, 企业牵头和产学研合作承担的科技攻关项目比例达到93%, 组建专业产学研联盟29个。

而为了充分发挥科技计划的导向作用, 重庆市科技资源配置优先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 并建立“评价激励机制”, 通过科技进步奖励和发明专利资助重点支持产学研合作成果。

目前, 重庆市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启动实施了23项重大科技专项, 培育出轨道交通、风力发电设备、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成功组建17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并建设“人才培养载体”, 促进企业、科研机构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拓展基地,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 集成产学研资源建立高水平的研发团队, 联合培养人才。

5年来, 重庆市企业研发机构、科技人员、科技投入、承担的科技项目和获得专利等5大指标, 均占全市总量的75%以上,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得到体现。

创新知识产权和科技投融资制度, 推动政府资源与市场机制结合, 打通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瓶颈

不久前, 重庆永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谢纯英用5项专利作质押, 贷到1000万元, 钱到账时, 她才相信, 原来一纸专利, 真的能变成“真金白银”。

“知识产权制度核心是知识资本化, 不光是土地、设备、厂房、现金是资本, 知识也是资本, 专利技术能够转化为资本。”重庆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袁杰说。

为此, 市政府出台《关于创建知识产权保护模范城市的意见》、《促进和加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意见》等, 鼓励技术要素要参与股权和社会分配, 开辟涉外知识产权服务绿色通道,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当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 重庆市的专利申请及授权也有了质的飞跃。2010年, 重庆市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 再创历史新高。

“有了如此多的专利和核心技术, 接下来, 就该想到如何将它们转化为效益了。”有关专业人士说。

由于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和投入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 重庆市科研人员创业和企业创新长期受到严重制约。

近几年, 重庆市坚持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 以“投、保、贷”为融资渠道, 以“补、扶”为服务手段, 着力构建五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将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 突出“股权投资为重点, 债权投资为辅助, 服务平台为推动”的重庆特色。

“投”就是以创业投资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科技领域, 通过资本纽带及优质的增值服务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

2008年, 在全国利用财政资金设立10亿元科技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以“母基金”方式参股组建创投基金, 按照“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原则, 吸引国内外的社会资本和优秀创投机构聚集重庆。

重庆莱美药业在重庆科技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下, 成为在国内创业板首批上市的科技企业佼佼者。

而“保”就是积极开展科技保险试点工作和科技融资担保服务。

重庆市将保险范围由高新技术企业扩大到科技型中小企业和转制科研院所, 全市科技保险保额累计达188亿元。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担保能力10亿元的重庆科技投融资担保公司。

“贷”就是把增加科技贷款作为促进科技型企业、科研院所推进创新和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 组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中心”, 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

“补”就是对科技创新实行财政补贴, 从应研资金中安排专项补助资金, 拓宽科技投融资渠道。

“扶”就是聚集各类投融资要素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成立创业风险投资协会, 拓宽科技发展的资金投入渠道。

据悉, 目前, 重庆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已与软银中国、德同资本和戈壁创投等境内投资机构达成共同设立15支子基金的合作, 规模近50亿元, 完成23家企业投资, 总规模近23亿元。初步实现了4倍聚集社会资本的目标, 引导基金荣获2009-2010年全国最佳政府引导基金前十强称号。

加强横纵联动和工作会商, 推动科技服务民生和区域发展, 实现科技产业的落地生根

这段时间, 到永川区大安镇中心卫生院看病的女患者越来越多了, 有时甚至要排队。

在以前, 由于受传统落后观念以及治疗设备落后等影响一些当地妇女即使有妇科病, 也只能拖。

“但现在不一样了。”该镇卫生院副院长张晓琴说, 医院新进了一台“治疗仪器”, 治疗宫颈炎等常见妇科病, 只需要短短几分钟就可以“搞定”, 而且患者还没有不良反应和疼痛感。

这个仪器, 就是重庆市通过国产医疗设备下乡而走进基层卫生院的超声波妇科治疗仪。

“这些高科技设备的注入, 实现了科技惠及民生, 让老百姓受益。”重庆市科委社发处有关负责人说。

重庆市在相关领域设立重大专项优先支持, 带动技术突破和产业基地形成, 助推“五个重庆”建设, 使重庆市成为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LED照明“十城万盏”、“科技强警”试点示范城市。

同时, 率先实施国产医疗器械示范工程, 近20种3000余台 (套) 高科技医疗设备下农村, 建立“产学研用”创新组织3个和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国家科技产业基地2个。组建林业、园林、花卉、苗木快繁4个工程技术中心和森林灾害预警监测系统, 服务“两翼”农民万元增收。

并且, 重庆市与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了会商机制, 对接重大需求和推动资源整合融合, 大量国家资源落户重庆, 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实施。5年来, 促成科技部为重庆安排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513项、资金28.94亿元, 并在重庆新布局重点实验室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个。

同时, 重庆市与相应区县开展市县科技会商, 在两江新区和一小时经济圈培育一批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基地, 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重点地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完善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家大院”为载体的基层创新服务体系, 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目前已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7个、市级特色科技产业园区20个、农业专家大院42个。依托“双十百千”农村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行动, 在区县推广新技术1000余项、扶持科技型企业200余家。

5年来, 市财政及区县财政累计投入科技经费近70亿元, 科技经费集中到产业和民生领域的比例各占40%, 让更多的科技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助推了科技与经济的高效融合。

上一篇:科技校本课教案范文下一篇:劳动仲裁委托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