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范文

2024-04-18

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范文第1篇

一、朗读领略音乐美。中学语文课本中编排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它们一般句式整齐、平仄相配、节奏鲜明、句末押韵,犹如高山流水。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只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才能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古诗所具有的音乐美,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美学感染力和学习热情。另外,我们的教材中,有着许多表达不同情感的课文,有激情万丈的诗歌;有细腻柔情的散文;有感人至深的小故事等等。这些文章或急切或舒缓,有着起承转合的律动的特点,文中所蕴涵的情感都要通过朗读来表现。有喜有乐的要读得节奏明快,语调高昂;有哀有愁的,朗读就要缓慢低沉。《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因其独特的句式特点而极具音乐美。大量的排比句、比喻句、对比句、叠词句使安塞腰鼓充满了力量之美,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而只有通过恰当的朗读,学生才能直观体味到汉字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独特魅力,感受到文章的音韵美。

二、朗读品味语言美。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是诗文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一句也不能随便对付……把它的滋味辨出来。”认真揣摩文字表达,深刻领悟语言内蕴,是培养语感,实施美育的最基本的方法。学生通过朗读,把文中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让感官经过反复的审美实践品味语言美,逐步完善学生审美的感知力。 例如朱自清的《春》,一幅“春风图”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嗅觉、听觉表现出来的。这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需要深情的朗读才能在学生眼前凸现出来。执教时,指导学生朗读,让他们不仅要注意停顿、速度、节奏,更要注意语调、语气。如“母亲的手”“抚摸”要语重而情深,让人觉得温煦而舒坦;又如 “泥土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酝酿”读重音,给人以嗅觉上的美感;还有“清脆”“宛转”“应和”“嘹亮”读重音,使人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这样的朗读让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正确把握语言文字的真髓,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分享作者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语言之美。

三、朗读感知形象美。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直观地反映生活,文学作品则是以抽象的文字为手段,构成一种表象和想象的形象。是阅读者的再创造。“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到文章语言的绘声绘色、穷形尽相的特点,从而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课文所描绘的形象、画面,生动地再现各种人物的音容笑貌,人物的心境,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分角色来朗读童话《皇帝的新装》,感知文章通过想象、夸张等手法来塑造的人物形象,讽刺皇帝和大臣们虚伪的、丑恶的嘴脸,教育学生要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也体会到了文章的滑稽美。再如,朱自清《春》中,春雨图:“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牛毛”,从数量和质地上写出了春雨之稠、之柔;“花针”,从情韵和观感上写出了春雨之亮、之美;“细丝”从长度和形态上写出了春雨之细、之绵!原本寻常的春雨,在作者多角度、多视角的描绘下,显得是那样的千姿百态,妙趣横生!通过反复诵读,定能把这些没有生命力的文字读得有味、有色、有声、有形、有神、有情。

四、朗读再现情感美。 “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接触并体会各种情感经验,以丰富他们的内心感情世界,启迪他们的心智,使他们形成良好个性、健全人格。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切艺术形象总是经过作者的情感过滤加工,渗透着作者浓烈的“情”的,或激昂,或悲壮,或直抒,或含蓄……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主宰。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体会文中的情感,激起感情上的浪花,并把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让学生在“美读”中受到心灵的触动。

所谓“美读”,就是要把作者的情感在朗读中充分展示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散步》抒发的是浓浓亲情,是欢愉温馨的。朗读的基调应当是舒缓深沉;《山中访友》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着喜悦和希望,节奏鲜明,音调和谐,基本语调是轻柔、缓慢,语句清晰、自然、质朴。《天上的街市》整个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宁谧、自在、清新的,朗读时要把握好节奏读出感情来,做到字字含情、句句含情。《紫藤罗瀑布》文笔细腻,感觉入微,应该用一种亲切、庄重、平稳的语调娓娓道来,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这款款深情,唯有用心领悟、潜心朗读,方能体味其妙。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进行与作者的心灵交融,才能产生鲜明而强烈的美感,形成审美情感的共鸣。

五、朗读体验意境美。意境是文章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韵味。从一朵花,一棵树,或者夏夜的天空,或者汹涌的海潮,这些表层的物境情境入手,进入作品的深层,并由此获得自己的领悟。在朗诵中抓住表象,展开联想和想象才能体会到文字深处的意境。《紫藤罗瀑布》从紫藤罗的由盛到衰再到盛的经历,想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道出“珍惜生命,关注社会”,为社会多作贡献,释放人生价值的哲理。作者对每一个形象的选择,都是为了服从思想感情表达的需要,都蕴含着一定的含义。这些形象也就是文学作品中的“意象”。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鸟”“土地”“河流”“黎明”;余光中《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在反复朗诵中才能进入文本的佳境,才能理解这些 “意象”是化身为什么意境,才能使学生体会生命的律动,鉴赏出内容的意境美。

六、朗读尝试创造美。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可让学生在朗读中根据文字描述进行语言表达,在朗读中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转化,而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创造美的境界。因此,朗读成了培养学生创造美的桥梁,朗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创造美。《金色花》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写出了妈妈的嬉戏,体现了对妈妈最挚朴的关心。在深情地朗读中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嬉戏在枝头。“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让学生把握用什么语调去读――调皮、快乐;“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不响,”表现了母亲的焦急,孩子的天真;“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则包含了母亲的爱怜与责怪。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展现的画面进行想象、补充、增添,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使学生在脑海中浮现出具体的场景情境,形成新的意境,并体验作者融汇在具体的形象画面中的思想感情,与之共鸣。这是其他学科的任何教学手法所无法比拟的。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的作用不可忽视,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很大帮助。在朗读中让学生轻松学习,在朗读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朗读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项艺术。“读”领风骚,让语文课堂在美的氛围中展开,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展开。让优美流畅的文字,让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思想占据学生的精神空间,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范文第2篇

一、外语学习审美体验的内涵

参与式学习审美体验有着诸多研究角度。建构主义者和真实教学法 (authentic pedagogy) 提倡者都倡导建立参与式学习。如埃利诺·杜科蒙 (Eleanor Duck-worth) 从建构主义角度, 提出教师应设计参与式学习活动, 使学生得以认知性参与。[3]弗来德·纽曼 (Fred Newmann) 认为个体真实参与学习过程时, 就在经历审美体验。但是, 建构主义者和真实教学教育者倾向于关注学生的认知性参与, 并没有重视杜威所提到的整体性教育方式。现有国内研究已经关注到了美学角度的外语教学或学习, 但仍然侧重审美经验, 其本质仍是审美教育。本文从杜威的美学观点出发, 提出外语课堂的审美学习体验, 不仅关注外语课堂上学生的认知参与, 而且更加强调“完整的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笔者认为外语课堂审美学习体验的标志是对外语学习饱含热情的期盼、深入的参与和坚持到底的学习意愿。因此, 探索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审美体验的特征, 有助于外语教师了解如何引导学生实现外语课堂的审美学习体验。

二、外语课堂审美学习体验的特征及教学方式

为揭示外语课堂学习体验的审美特征, 本文以杜威的《Art as Experience》为视角, 分析和总结审美特征, 进而探索外语课堂中学生的审美体验。笔者认为, 审美体验具有五个特征:联系、积极参与、感官体验、知觉力、冒风险。这些审美特征的掌握不仅能帮助外语教师组织有效的外语课堂活动, 也有助于学生实现外语学习审美体验。

(一) 联系

第一个审美特征是联系。杜威指出当个体与环境“交互”, 开始融入周边世界时, 就有可能开始审美体验。没有建立联系, 就没有审美体验。当自我与世界的联系被打破时, 自我与世界互动的多种方式就变成彼此间的单一联系。

克西曾米哈里 (Csikszentmihalyi) 和瑞克·罗宾逊 (Rick Robinson) 在杜威研究的基础上, 划分出联系的不同类型, 说明了学习者对客体的四种反应, 包括情绪的、感官的、智力的和交流的反应。情绪反应是指主体对客体的内心反应。情绪是审美体验的必然成分, 有时占主导地位;智力反应指的是主体与客体的认知关系;交流反应是指可以通过教师、文本、文化或时代与学习主题发生联系;感官反应是指学习内容、方式及学习过程的感官性质。这四种联系描述了学者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特点。外语学习者如果能够通过以上四种方式与目标语及其文化建立联系, 就更容易实现审美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创造条件促进学生通过这四种方式与外语学习主题发生联系。

(二) 积极参与

获得审美体验必须要积极参与。杜威一直关注人的整体性存在, 认为审美体验是积极的, “为了将自己浸入学习内容, 我们首先要投入其中。当我们对一个情景太消极时, 它就会压倒我们”。

对于外语学习来说, 目标语信息的输入量原本就不足, 如果学习者还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 不与内容进行深层次的意义“对话”, 那就无法获得审美学习体验, 其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因此,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调用头脑中的原有目标语信息, 对新信息进行吸收和整合处理, 并融入头脑中的原有知识中, 使原有知识与新信息开展意义对话, 从而感受获取新知识的美感。

(三) 感官体验

审美体验是一个感官体。杜威认为, “感官是生物借以直接参与周边世界发展的器官……因为感觉器官是这种参与的方式, 这些器官的任何损毁都来源于并导致狭隘而枯燥的生活体验”。所以要实现外语课堂审美学习体验, 就必须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感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呈现感性材料, 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各种感官都参与学习之中。比如, 学习某个词汇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听、触、嗅、尝等途径认识事物, 力图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获取知识和经验, 从而获取审美体验, 尽量避免枯燥低效的英汉对照式一对一强行记忆目标语词汇。同时, 还应注意的是, 根据认知规律, 感性刺激应先于理性刺激。由于感性刺激并不容易在外语教材中体现, 所以, 如果教师只是消极地遵循教科书或是事物发展本身的严格逻辑顺序, 而不根据外语学习规律和学习者认知规律对教学资源进行再加工的话, 就很可能过分注重理性刺激, 而忽视了感性刺激, 其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就无法保证。

(四) 知觉力

第四个特征是知觉力。杜威较为详细地区分了两种观察:识别 (recognition) 和知觉 (perception) 。后者是审美体验的一部分。杜威指出要实现知觉, 个人必须真正地观察, 理解客体的各种性质。更重要的是, 学习者必须在信息与个体经验之间建立联系, 在个体经验的基础上加工新信息, 建构并反思新信息的个人意义。正如杜威所做的比喻:一群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从画廊中蜂拥而过, 左顾右盼, 却并没有理解……要理解, 参观者必须创设自己的体验。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应注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个人化处理。比如教师介绍万圣节时就可以对目标语内容进行再加工, 比如将万圣节来源编成故事、让学生组织化妆晚会、观看一些有关万圣节的视频等等。通过多感官的体验, 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经历结合起来, 学习者建立起学习内容的个人意义, 从而产生了知觉力。

(五) 冒风险

审美体验的另一特征就是敢于冒风险, 探索未知领域。实现外语学习审美体验的风险就是面对新事物时开放自我, 通过理解他人体验而获得新的个人体验。在外语课堂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问、敢于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当学生经历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未知的过程时, 就是在经历审美体验。

三、审美学习体验的价值

教师在外语教学中应将以上审美特征综合使用, 充分融入其教学设计和课程规划之中。笔者相信, 如果教师能够深入理解审美学习体验的五大特征, 并将其充分应用于教学的各个方面, 就能帮助学生获得满足、保持情景记忆和建构个人意义。

(一) 获得内在满足

首先, 当学生在个人体验和外语学习之间建立联系时, 在其感官体验中表现出对学习的参与时, 就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生实现审美学习体验, 就可以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这就会促使其要求继续学习目标语或其他外语, 从而成为外语终身学习者。

(二) 保持情景记忆

简单来说, 情景记忆允许我们回想起“对我们生活进行独特定义的个人事件”。我们以一种多感觉的方式自然地体验和理解这个世界, 从而推动了长时记忆。一些事件记得更好, 关键原因是相关情形涉及到更强烈的和变化的感官体验, 在皮层神经元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系。因此, 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感官体验越丰富、对外语信息的情景记忆就越充分, 也就越能够实现长时记忆。

(三) 建构个人意义

意义建构指的是学生在所学内容中发现了一些产生个人结果的价值。审美体验拓展了我们的视野, 对未来体验提供了意义和价值。当一个教学活动具有了审美学习体验的特征时, 就可以促进学生建构意义。学生必须首先发现有趣的外语学习内容, 发现个人学习体验与目标语内容之间的联系。接着, 学生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处理, 建构个人意义。意义建构会促进学生从学习材料中发现更多的联系。

四、结语

具有美感的课程应该建立在学生的经验基础上。如果能够以审美体验的特征为参照来设计、开展外语教学活动, 学生和教师就都可以从这个体验中获得成长。联系、积极参与、感官体验、知觉力和冒风险都是审美学习体验的特征和产生条件。借助这种体验, 外语学习者可以积极参与学习、保持更好的记忆、增加知识、建构个人意义、获得满足。因此, 外语教师需要重新审视自己课堂活动开展的方式和标准, 突破教学内容的限制, 从审美体验的角度来建构自己的教学, 使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再枯燥、简单重复, 而成为真正的审美体验。

摘要:杜威的美学理论描述了艺术家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体验, 学生高质量的外语课堂学习体验应当与此相似, 其特征包括:联系、积极参与、感官体验、知觉力、冒险。外语教师可以参照这些特征, 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 帮助学生获得外语课堂的参与式审美学习体验, 从而使其获得满足、保持情景记忆、建构个人意义等等。

关键词:外语课程,审美,学习体验,杜威

参考文献

[1] Pope, D.Doing school:How we are creating a generation of stressed out, materialistic, and miseducated students[M].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1, 4.

[2] Eisner, E.W.Two visions of education.Teachers College Record[EB/OL].http://www.tcrecord.org 2010-10-2.

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范文第3篇

笔者以为, 在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中, 以下三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一是教师过分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语言美的赏读;二是过分注重句段分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三是过分注重程式化的讲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品味。因此, 学生对词性活用有精确的分析却笨拙于优美语言的鉴赏品味, 对段落层次有娴熟的分析却缺少了对思想内容的深度把握, 对人物形象有格式化的总结却流失了自己独特的理解感动。鉴于此, 笔者以为文言文教学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足够重视和充分实践。

1 积极挖掘文言文中美的因素

成功的文言文教学绝不仅仅是孤立地讲授文言字词, 还应该和学生一起充分发掘文中美的要素。文言文中的语言美, 人物美, 思想美, 情感美都充满了无穷的魅力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导学生审美的对象。真正的美是经得起时间大河的冲涮的, 任何一篇美文佳作, 都是因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而流传千古, 深入人心。因此, 我们从事教学活动, 要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美的要素, 让这些美的要素放射出无穷的魅力。

品味语言美的魅力。中国语言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又最富有生命力的语言。自诗经以来, 有“风骚”并举, 有百家争鸣, 有汉赋铺陈, 有唐宋古文, 更有那璀璨夺目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有些文言篇目, 历史人文色彩极为浓重。或音韵谐调, 或整散结合, 或写实朴素, 或比拟夸张, 或情景交融, 或直抒胸臆等等。在教学中, 把准文体特点, 挖掘语言特色, 引领学生自主感悟, 品味个中三味。

例如:在讲《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写到邹忌与徐公比美, 三问三答, 非常精彩。“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 应读出融融的爱恋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妾之答, 要读出怯怯的拘谨之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 就要读出阿谀奉承之态;人物身份不同, 想法不同, 语气也不同, 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 就能充分再现这种情境。

鉴赏人物美的魅力。在学习中, 你会为某些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 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尤其是历史散文中, 这样的人物形象屡见不鲜。例如:蔺相如的不计私仇、顾全大局;苏轼的“不畏浮云遮望眼”, 坦荡磊落的形象;陶潜的独善其身、“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些人物身上的精神, 在潜移默化中升华这种人物美, 从中得到启迪、受到熏陶与鼓舞。在人物的鉴赏中, 学生的阅读活动是自主的, 学生的审美活动是不受拘束的, 因而也是生动的、有趣的。当学生在阅读欣赏这些形神兼备神采飞扬的历史人物时, 潜移默化地会为这些人物形象所感动, 那么, 教师的教学也就自然地步上了成功之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我们不能把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强行灌输给学生, 而应做引领者, 让学生自己走进人物美的长廊, 去品读去鉴赏。

领悟情感美的魅力。在浩瀚的传统文化的海洋里, 情感美犹如一朵朵浪花, 留香千载, 不绝如缕。进行文言文教学, 就是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 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 陶冶情操。学生在阅读中走进作品, 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共乐共怒。进而为其情感美所感动, 产生共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杜牧构思《阿房宫赋》, 为的是告诫后来者, 不要“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等, 这些情感之美, 无不闪烁着动人的光芒!教师通过教学中积极、正确地引导学生, 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 这种思想教育也会对学生品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美

文言文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读法、吟诵法、讨论法、讲座法等, 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教学方法。如何恰当地运用合理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带着审美愉悦去阅读、学习呢?我认为, 大体可归纳为说、读、论、评四种方法。

说:即说背景、说生平、说相关材料等。“说”不是可有可无的环节, 它因事生情, 能生动导入, 能激发情感, 能深入作品的深层内涵。读:即阅读、朗读、诵读。“读”是文言文审美教学中最为关键的方法, 它应该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 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 声情并茂的朗朗诵读, 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在读中把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思想美融为一体, 融会贯通。“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学生通过抑扬顿挫的朗读, 从“读”中产生情感共鸣。如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时, 引导学生融入文中, 在读中体会“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这种豪放旷达的语句,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这样出世、入世的复杂情感,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这样充满哲理的警句。论:即组织小组讨论、进行师生讨论。问题在讨论中愈辩愈明, 认识在讨论中渐渐得以提高。评:即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评讲评点, 或学生之间互相评点。在这里, 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3 激励学生创造美

一个人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与他审美能力的深化和拓展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中, 要抓住篇章中那一个个“美的闪光点”, 引导激励学生创作美的冲动。例如, 在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 “三五之夜, 明月半墙, 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姗姗可爱”, 这极美的语句, 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 绘出一幅散文诗般的优美画面。再如, 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别时茫茫江浸月”、“枫叶荻花秋瑟瑟”这些写景语句意境深远, 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可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创设言外之境。

文言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教育资源, 在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可以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陶冶情操, 净化心灵, 塑造完美人格。

摘要:当今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尤其是一些过于讲究程式化的教学模式, 往往在不自觉中淡化了对美的追求, 弱化了文言文教学的审美体验, 笔者以为在文言文教学中, 要充分发掘文言文中蕴涵的美的因素, 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审美。

关键词:教学,审美,文言文

参考文献

[1] 黄行福.美——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Z].

[2] 周迪谦.审美的语文教育三境界[Z].

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范文第4篇

一、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发展历程

传统的中国画主要是受到传统哲学观念的影响, 形成了“五行”和“五色”的说法。五行即金、木、水、火、土, 而五色则是对应五行的青、赤、黄、白、黑。古代的中国画是重色彩的, 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已经有复杂的色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有色彩斑驳的帛画;辽阳汉魏墓的壁画, 可见,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 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语言是十分丰富而且多样的。在宋元时期, 水墨画崛起并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在表现技巧的形成中对传统的中国画色彩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形成独特的色彩体系。

文人画产生于唐代, 在北宋得到快速发展, 最终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状态。文人画更加注重对于水墨的灵活运用, 在用色上以黑白为主。如倪瓒的《虞山林壑图》, 既表现出了水墨的写意特点, 又准确的表现出了作者自我内心的表达, 用笔墨来寄托士大夫的孤寂和清冷, 作品道出了作者的深情冷眼的情怀。文人画的色彩观崇尚黑白素淡, 以墨色为主, 对古代与当代都产生了十分广阔的影响, 在黑与白的空间里自由变化, 这是文人画的代表性特征。色彩和水墨的发展随着时期的不同此消彼长。文人画对中国画的色彩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表现的是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多元化, 是文人洒脱的心境的表达。

二、传统中国画色彩价值分析

在长期的发展中, 传统中国画的许多流派在不断变革、交替的状态下产生了极多的绘画技巧和装饰手法, 有十分明显的色彩变化。尽管在传统的发展过程中文人画的黑白淡雅成为主流, 但是并不代表着以往的色彩的消亡, 在水墨的文人画中也可找到传统中国画的特点。这种色彩价值对当代的绘画提供了许多启示, 比如其中的厚重唐卡、透亮工笔等。谢赫六法中的随类赋彩, 是古时就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绘画理论, 用色浓丽典雅, 效果厚重中带着轻薄和透亮, 符合了当代工笔画追求的效果, 例如当代画家陈子的《惠女花雨》, 画面颜色以紫色调为主发生碰撞, 弥漫着朦胧和浪漫的气息, 表现出了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变了作品的赋色方法, 使颜色的碰撞产生朦胧的意境。可见, 在当代的中国画中传统中国画的色彩价值十分明显, 应注意对其做好挖掘与创新的工作。

三、传统中国画色彩在当代审美中的体现和审美趋向

色彩的个性化表现, 传统的中国画对于色彩的运用偏重于对单一的内容展示, 感情色彩的传递显得单调。当代的绘画强调不同的精神活动采用不同的色彩形式进行表达, 画家可以利用色彩的变化来直接的表达自身的个性和思想。多数的绘画作品中, 艺术家会通过色彩的敏感使色彩的感情被触动, 在色彩的感情表达中又能展现色彩感觉。当代的色彩发展中, 不同画家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个人思想等会将不同的色彩语言引入到个人作品中, 实际能在继承中国画色彩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表现出中国画色彩在当代审美中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如当代中国画大师, 范曾、刘大为等。如图1, 范曾作品《神猿献寿》。

色彩的多样化表现, 传统色彩在现代中国画中主要表现在重彩画方面, 不仅在色彩上具有一定的多样化特点, 还涵盖着特殊的材质美。这种多元化的特征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和冲撞产生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 传统中国画并没有出现消亡的趋势, 而是与当代绘画结合,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现代的较多作品中, 涉及的许多色彩的元素都是传统中国画色彩在现代绘画中的灵活运用的结果。现代的绘画创作中, 对于传统中国画色彩运用时表现的面貌各不相同, 不同的画家追求不同的颜色效果, 是在对以往的色彩的继承上进行创新, 更能表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四、结束语

对传统中国画色彩的运用能为现代绘画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进行现代的绘画创作中, 应正确认识到传统中国画的色彩价值, 并注意其在当代作品中展现出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使绘画作品的价值得到体现, 展现其色彩的独特魅力。

摘要:传统中国画的色彩一直是备受当代画家关注的话题, 其本身涵盖着较多的美学价值, 尤其是在色彩运用上更能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统中国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遗留下了十分丰富而广泛的经验, 对此加以科学的分析,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其价值融入到当代的审美中, 这对于创造优秀的民族艺术形式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中国画,色彩,当代审美

参考文献

[1] 王会丽.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问题探讨[J].美与时代 (中旬刊) ·美术学刊, 2016, (8) :46-47.

[2] 刘茜茹.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解读[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6, (4) :43-43.

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范文第5篇

一、民族舞蹈审美价值分析

1、民族舞蹈的雕塑之美

运动之美即为舞蹈和音乐间最大的不同, 舞蹈能够营造出空间感和流动感, 并且舞蹈动作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停顿, 而此类具有一定规律的间歇停顿能够为观看者带来一种视觉稳定之感, 通过短时间的停留形成一种雕塑性造型。舞蹈艺术家在表演过程中通常会为观看者呈现各种不同造型, 并且通过动作化、节奏化的处理方式使之连接成一幅优美、和谐、完整的动态舞蹈画面。民族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雕塑的影响, 例如《飞天舞》一类的敦煌系舞蹈从敦煌壁画及雕塑中取材, 舞蹈家从固定的造型中获取灵感, 最终促进民族舞蹈审美价值的提升。

2、民族舞蹈的情感之美

透过民族舞蹈各民族的人民能够对自身情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等进行表达。以《两棵树》这一舞蹈为例进行分析:创作者从自然界取材, 为相思树、夫妻树赋予了情感, 对美好的爱情进行表达, 并且对其进行拟人化处理, 对人民对纯洁、美好、自由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进行表达, 在表演过程中通过舞蹈动作感染观众, 使观众对这些情感产生更多共鸣与认同, 充分表达了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及情感美。

3、民族舞蹈的韵律之美

优美的韵律对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而言非常重要, 表演者以身体灵动的美感和舞蹈韵律为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以《丝路花雨》这部舞蹈作品为例进行分析:表演者借助流动线条的形式为观众呈现出一种韵律之美, 并且在舞台上完成飞舞等具有东方特点的造型和肢体动作, 在民族舞蹈动作和音乐的配合之下, 能够将韵律美这一审美价值更好的呈现在观众眼前, 受到人们广泛喜爱。

二、民族舞蹈的艺术魅力

1、民族舞蹈的文化性艺术魅力

不同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 因此民族舞蹈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及地域性特点, 在民族文化的熏染下民族舞蹈也逐渐发生了更多的改变和完善。不同民族生活方式的不同同样对民族舞蹈产生影响, 并且在民族迁徙过程中逐渐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融合, 吸纳了更多不同文化的情况下, 产生了新的文化及民族特性。以蒙古舞为例进行分析:蒙古族在过去为游牧民族, 并且靠狩猎生活, 这些生活方式对蒙古舞产生了影响, 蒙古族人民将狩猎、玩弓射箭、骑马一类的动作融入舞蹈动作中, 进而对其自身特有的文化艺术魅力进行体现。

2、民族舞蹈的民族性艺术魅力

不同民族风俗习惯、地域环境、审美意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各个民族的舞蹈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民族的人民, 因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相似性, 其民族心理特征较为相似, 在民族舞蹈内容、形式中也能够对这些民族性内容进行体现, 即透过民族舞蹈, 表演者能够对民族价值观、意识、精神等进行更好的表达, 将舞蹈本质与特有的艺术魅力展现出来。以壮族舞为例进行分析:由于生活环境较为恶劣等方面的原因, 壮族人民需要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生存条件进行斗争, 在民族舞蹈中也将壮族人民拼搏、勇敢等方面的性格特点体现出来, 使观众对壮族舞中蕴含的性格及民族精神进行了解。

3、民族舞蹈的丰富性艺术魅力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具有56个民族, 民族舞蹈的种类更是多达上千种, 例如维吾尔族舞、傣族舞等, 下面对民族舞蹈艺术魅力中的丰富性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维吾尔族舞蹈中, 人们能够感受到其人民能歌善舞的特点及表演者内心喜悦的情感, 其中萨玛舞、赛乃姆舞等为代表性舞蹈, 后者在普通乡村、城镇中传播较广, 在节日庆祝等方面的应用较多, 前者通常在过年期间进行表演, 将维吾尔族人民欢庆丰收的情感进行表达。再例如, 傣族舞同样较为丰富, 其舞种众多, 能够分成自娱性、表演性和祭祀性等几类, 代表性舞蹈更是有大象舞、孔雀舞、蝴蝶舞等等, 其中以孔雀舞最为著名, 通过对孔雀动作的模仿能够将傣族人民特有的风情及自尊心展示出来, 在曼妙舞姿及轻盈的舞蹈动作中对傣族舞蹈柔中带刚、韵律等方面艺术魅力进行展示, 并且借助眼神、收腹、挺胸等动作对其特有的民族风格进行展示。

三、结束语

总结全文, 不同的民族舞蹈中能够对我国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魅力等进行表达, 本文已经对民族舞蹈审美价值及艺术魅力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从韵律、情感以及文化性、民族性、丰富性等角度对民族舞蹈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进行阐述, 希望人们能够对民族舞蹈文化、历史渊源以及深刻的魅力等进行正确解读, 为其特有艺术魅力的发挥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民族舞蹈起源于民间, 其创造者为我国的劳动人民, 并且在创造过程中融入了较多的人文风俗及地方特色, 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民族舞蹈受到人民的广泛喜爱。本文对民族舞蹈审美价值、艺术魅力等方面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从韵律、情感以及文化性、民族性、丰富性等角度对两方面内容进行阐述, 希望为有关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启发和参考。

关键词:民族舞蹈,审美价值,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玛依娜·马那提.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 (22) :38-39.

[2] 陈美云.民族舞蹈的审美价值与现代审美心理分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6 (3) :106-106.

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范文第6篇

一、云气的文化品质

云气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国人对“云”这种自然现象的认识分不开的。几千年来云气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 因为它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宗教信仰和独特的审美情怀。云气以它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文观怀。原始社会, 人们对山林中飘荡的云气产生了一种神秘幻想, 同时对自然充满着崇敬之情。云气的出现离不开原始人类对于自然的崇拜, 同样也伴随着人类文化信仰的改变而改变着。

谈到山水画云气难免要了解云气的早期形象“云气纹”。[3]“云气纹”应该是人们对云彩的线条性描摹, 其中战国时期就有描绘在瓦当和漆器之上的“云气纹”, 这种描摹方式奠定了云气的发展雏形。除此之外, 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上也有

云气纹的出现。例如马家窑出土的彩陶上呈现出来的装饰性纹样, 有的像水纹一样波澜起伏, 有的像云气一样来回飘荡, 大部分是与云水相关联的具体形象。从以上看云气形象的出现和作用与人们对自然崇拜的艺术实践不无关系, 很可能体现着祭祀, 祈祷, 辟邪, 祈福的某种精神含义。楚国可以说是战国时期楚文化的代表, 楚人信奉巫术, 从这点来看楚人会在思想上赋予某种物象以精神寄托, 从而实现心灵的抚慰。在《楚辞·九歌》中提到《云中君》, 云中君被看做是云神的化身, 此时的云气代表着雨水的到来, 雨水能滋润山川万物。[4]在这里云气作为载体反映着人类精神和思想的向往, 楚国人希望通过云中君形象的化身给他们带来好运, 祈求风调雨顺, 万物祥和, 所以楚人对云神充满着敬仰。在楚人看来云神是宇宙万事万物的统治者, 在祈求保佑平安的同时也会给他们带来福顺。

汉代追求仙道思想, 自然界云气形象本身的特征符合了当时社会思想的需要, 因此汉代是使用云气形象最为普遍的时代。从这个时代的随葬品中可以得到考证, 西汉时期的随葬品中发现日月星辰的周围往往有云气的出现, 许多灵兽的周围也用到了云气作为填充。此时的云气形象也同样体现着人文思想, 将云气看做是人死后入天堂的美好象征, 天上有云气, 寓意将人死后的灵魂带入天堂, 有引魂升天的意识。马王堆汉墓中彩绘棺上也出现了云气的形象, 上面用朴拙的手法将云气作为主要的形象来描画, 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浪漫主义色彩。运用色彩描绘的云气形如流水一般飘荡其中, 许多灵兽穿梭于云层之间, 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云气自然流动的特征加以巧妙的构图用意, 更显画面优雅风趣。无论云气代表了什么, 它都是在人的思想指引下, 受人文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绘画形象, 是由民族文化而生发的精神活动的产物, 并影响到山水画中云气的审美。

二、云气的审美取向

魏晋以后, 社会各阶层矛盾开始激化, 作为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慢慢开始动摇。此时老庄思想流行, 一大批文人士大夫为了躲避灾难大都隐居山林, 并以老庄思想为精神支柱, 转向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追求。云气由代表着思想寄托转向被人们所欣赏, 这种审美取向的迁移也因此带来了山水画的大发展。总的来说, 归隐的画家大都自由的创作, 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个体精神的觉醒。因此出现了田园诗、山水诗和山水文学等盛极一时的文化现象, 如“望秋云, 神飞扬, 临春风, 思浩荡”等诗句。至唐代以王维为主的画家提倡水墨写意, 借山水抒发个人性情, 将个人的情感寄予山水之中。其中以云气在山水画中表现个人情感, 抒发个人思想的很多。因此, 云气在山水画中以特有的形式受到历代画家所喜爱, 成为画家审美心理的载体。

随着绘画思想的进步, 借山水传达自己绘画思想的颇多, 借“云气”以抒发情感的数不胜数。例如, 王维山水诗中的云气描述:“君问终南山, 心知白云外。”[5]“湖上一回首, 山青卷白云”[6]等。云气在诗人心中是变幻无穷的, 既能让人的心灵得到抚慰又可以与自己的精神达成共鸣。在这里作者为了消减心烦意乱的俗事, 隐于山林寻求与白云同处的自在生活, 传达出对云气往来自由的精神向往。王维在山水画诗中对白云偏爱至极, 原因可能是云本身就带有高雅脱俗的韵味, 再加之诗人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 寄情于山水。当内心的追求与自由闲散的云气达到契合时, 云气独特的自然之美就融入了画家内心深处, 达到了抒发情感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行到水穷去, 坐看云起时”[7], “白云四望合, 青靄入看无”[8]等借云气抒发个人感情的诗句。在送别诗中也有写到:“仰视浮云驰, 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 各在天一隅。”[9]等通过描绘浮云飘忽不定的状态来反映“游子”在外漂泊没有依靠的愁苦, 从中可以看出浮云形象已经具有了情景交融的感应关系。

有关云气抒情形式的出现表明, 云气在审美上有了一定的转移, 带来了借云气抒发个人情感的信息。陶渊明的一语“云无心以出帕”, 向我们揭示了白云飘忽往来的逍遥自在。也正是这些自由, 拓展出了一条人与云气的通道, 打破了对云气神明的理解。把云气看做是平地可见, 可亲可近, 给人带来无限美的享受,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这类的诗句数不胜数。从这些山水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前人对云气的认识和喜爱更加具有自觉性。在这些山水诗人当中大都是田园诗人, 所作诗句多将云气与“青山”相联系。此后, 在自然的山水美景中“云气”都以特有的审美意象在山水画中频频出现。画家借云气抒发个人情感, 利用自然云气的虚实变幻来创构意象, 展现云气的虚无缥缈, 以达到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目的, 近而获得心灵的抚慰。云气被画家用作抒发个人情感的对象, 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应当是审美取向的迁移。从另一个角度则表达了画家的内心情感, 用云气特有的审美属性表达作者的心境, 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审美心理的一次转变。这种审美取向的迁移既抒发了作者的性情又为山水画在意境表达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徐雯.云纹的演绎与发展—中国传统装饰研究片段《饰》[J].2000, 15, 13.

[2] 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57, 668.

[3] 刘秋霖.中国吉祥纹样图典[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10.

上一篇:什么是重大疾病保险范文下一篇:什么花的花语是感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