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播农业科技论文范文

2024-01-02

科技传播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科技博物馆 展品 信息 承载特性 传播特性

0 引言

博物馆作为传播/教育机构,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传播和教育机构的重要原因,是因为拥有展品这一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传播/教育资源。正如严建强教授所说:“无论是博物馆的科学研究工作,还是博物馆的陈列教育工作,一旦离开了实物藏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信息论的观点看,离开了信息载体,信息的传播就不再具有博物馆意义。所有博物馆活动的独特性及其价值都是与实物藏品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作为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见证物的各种文物和标本,博物馆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前提。”[1]因此,我们在研究博物馆传播/教育时,有必要对展品所承载和传播信息的特性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1 科技博物馆展品承载信息的特性

作为研究对象的藏品或用于展出的展品,其真正价值并非本身的材料、造型、工艺、性能,而在于它所承载的信息,即见证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的信息。特定年代、过程、环境、条件下的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信息,以各种形式被记录于藏品/展品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藏品/展品是一个信息的载体,并使它具有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生活见证物的作用,具有了研究和传播/教育的价值[2]。由此可见,信息是藏品/展品的“灵魂”,博物馆的任务就是研究、揭示并向公众诠释、传播这些信息。

科技博物馆的展品主要有三类:一是动物、植物、矿物、化石等自然标本类展品;二是机械设备、工业产品的实物或模型等工业技术类展品;三是以科学仪器、科学实验、科学考察、技术发明对象为原型的基础科学类展品。这些展品所承载的信息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科技博物馆的展品不仅有科学原理、科学知识,还蕴含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的价值观、科技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等内涵。

从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新一轮教育改革浪潮兴起,科学教育已不满足于仅仅传授科技知识与技能,而是更关注对科学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此同时,科学传播也不再满足于仅仅普及科学知识,更追求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播。这一发展趋势,是科学教育、科学传播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而形成的。

也是在这一时刻,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为博物馆所做新定义中,“教育”取代“收藏”成为了博物馆的首要功能[4]。笔者认为,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提升,不仅仅在于地位的提升,还在于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的提升。如果我们将当代科学教育三层次教学目标与展品三层次信息对比的话,就会发现科技博物馆完全具备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条件。但目前许多科技博物馆尚未意识到向公众传递第二、第三层信息之必要性。

我国博物馆界早已有人在追求更深层次的传播/教育效果。大约10年前,严建强和陆建松两位教授就提出了“好看”、“看得懂”、“启发和感悟”的三层次展览评估标准[5]。如果把这一评估标准视为展览设计制作所追求的目标的话,将其与上述展品的三层次信息、当代科学教育的三层次教学目标进行对照,就会发现如图1所示的对应关系。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展品承载信息、科学教育目标、展览设计制作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而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展览设计制作目标须以展品所承载的信息为前提条件,或者说须通过研究、揭示、诠释、传播展品所承载的信息来实现科学教育目标、展览设计制作目标。

在图1中我们也看到展览评估标准“好看”未能与展品承载信息、科学教育目标对应,这恰恰表明了科技博物馆教育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的特性,科技博物馆展览必须好看、好玩、有观赏性才能吸引观众。否则,观众就不会来参观,展品的三层次信息就无从传播,展览的第二、第三层次目标和科学教育的三层次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但如果只有好看、好玩和观赏性,科技博物馆就沦落为科技游乐园和珍宝展览馆,丧失了它最主要、最根本的社会公共科技文化服务功能。

图1还带来一个启示:追求“启发和感悟”,这是新时代赋予博物馆的使命,展品所承载的信息为我们履行这一使命提供了条件。如果我们的传播/教育还局限于知识和原理层面,那么展品的传播/教育价值就未能充分实现,工作还有严重缺陷,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尚未完全履行。

2 科技博物馆展品传播信息的特性

2003年,吴国盛教授曾向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在互联网时代,还有必要花费巨资建设科技馆吗?在科技知识的容量、深度和受众访问、阅览、观赏的便捷性上,与科普网站相比,科技馆都不占优势,那么它的存在价值是什么?还可将这一问题延伸至更大范围:科技博物馆与其他传播/教育机构对比,其科学传播/教育的特征与优势何在?当时,笔者无法作答。

有赖于此后中国科学技术馆研究员王恒引领我们对于“科技博物馆展品中的信息是以什么形式记录和呈现的”、“觀众是如何获得这些信息的”持续多年的研究,逐步解答了上述问题。

不论是自然标本、仪器和设备的实物,还是以实验装置、机械工具、自然或生活中科学现象为原型而研发的展品,它们所承载的科学信息都是以某种形态、成分、反应、运动状态等形式(本文将其统称为“现象”)存在于展品之中,而不是文字、语言、图表等形式。

当初,科学家们正是通过对于这些“现象”的观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和分析,获得了认知,并归纳为我们今天在教科书中所看到的原理和知识。在教育学上,当初科学家的这些认知被称为“直接经验”(指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知识)。而科学家们的研究、考察、实验的过程就是科学探究实践的过程。

在科技博物馆中,通过展览、展品、环境、辅助展示装置的设计和展品辅导等方式,使观众体验和关注其中的“现象”;并可将科学家们以科研为目的的科学探究实践,转化为观众以学习为目的的科学探究实践;由此,使观众实现对于展品信息的认知,获得“直接经验”。而且这种体验和认知,并不局限于展品的原理和知识,还有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这其中就包含了探究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技与社会的关系等信息。

学校教材和大多数大众传播媒体以文字、语言、图表、视频等形式表达科学知识,或描述(不是直接呈现)“现象”及其探究过程,它给受众的是“间接经验”(指从书本或别人那里得来的知识)。虽然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实物或实验演示“现象”,但这不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雖然电视和互联网也可播放“现象”和科学家探究过程的视频,但这与通过实物直接体验“现象”和亲身参与探究实践有很大差别。大多数情况下,受众从课堂、教材、媒体获得的主要是“间接经验”。

如果将学校这一最为典型的教育机构作为科技博物馆的参照物,从教学信息的载体、主要学习方式、获取知识的属性、教学形式四个维度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如图2所示的教育特征差异。

对比科技博物馆与其他大众媒体,也可归纳出与图2类似的传播特征差异。

由此,我们可将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的基本特征归纳为:“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引导观众进行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从而获得直接经验”。

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的上述特征,是其独特的传播/教育价值和优势所在,是其他任何教育机构和传播媒体(包括新媒体)都难以取代的。正是由于上述特征,才使科技博物馆在传播/教育形式日益丰富、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社会,不仅没有被淘汰,其传播/教育功能反而日益受到重视并得以发展。遗憾的是,目前部分科技博物馆未能认清自身传播/教育的特征,展览和教育活动设计“退化”为灌输“间接经验”,等于是“自我扼杀了”展品拥有的价值和优势。

3 展品信息承载与传播特性给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产品开发带来的启示

为什么要如此“较真”地追究展品的信息承载与传播特性?

一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对于全社会的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科技博物馆也要适应这一要求,提升科学传播/教育的水平。

二是因为现实中某些科技博物馆的传播/教育产品与上述要求有较大差距,其重要原因即是因为未能把握并发挥好展品承载和传播信息的特性。比如,某些展览被认为“有科学原理和知识,缺少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有的教育活动被指责为是灌输式教育;有的展品则是“为体验而体验”、“为互动而互动”,未能实现引导认知的目的;某些新型展示技术的应用,反而削弱了实物展品的展示效果。

笔者认为,展品和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是科技博物馆最基本、最主要的科学传播/教育方式。为满足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提升科技博物馆的科学传播/教育水平,应从展品的承载信息和传播信息的特性这两方面入手。

3.1 深入研究并揭示展品的三层次信息

严建强教授曾用“博物馆的信息通信过程模型”(参见图3)表明了研究展品所承载信息和传播展品内涵信息的过程及博物馆人在其中的工作。在这一模型中,“系统N”是指博物馆的藏品、展品原型及相关文献资料等素材,“信息通道1”是博物馆人对素材进行搜集、研究并转化为传播/教育产品的过程,“系统M”是指展览、展品、辅助展示装置及基于展览、展品的教育活动等博物馆传播/教育产品,“信息通道2”是指博物馆传播/教育产品内涵信息的传播过程,“系统V”则是指博物馆传播/教育的受众。这其中,“信息通道1”既包括博物馆人对素材(系统N)进行文献研究的过程,也包括将研究成果转化为传播/教育产品(系统M)的策划设计过程。

由此可见,对素材的搜集、研究是设计传播/教育产品的基础,传播/教育产品所表达的科学内涵是否准确、丰富、深刻,是否能够实现三层次科学教育目标,首先取决于对素材的研究是否深入,是否完整掌握了表1中的三层次信息。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准确理解展品本身的科技原理和知识,还要对展品原型、背景、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发掘其背后的信息。

比如,科技馆“棱镜分光”展品通过一个棱镜将一束白光分解为七色光。通常的说明牌和解说是:牛顿通过棱镜分光实验证明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其实,早在中世纪就有科学家进行了用棱镜将阳光分解为七色光的实验,当时的结论是七色光系由棱镜带来而非阳光所有。牛顿时代亦有科学家持同样见解。而牛顿则在第一步用棱镜将阳光分解为七色光后,又做了第二、第三步实验:将棱镜分别置于七色光下,各种颜色的光均未能再次分解为七色,初步证明七色光并非由棱镜带来而系阳光本身所具有;再用平面镜将被分解的七色光反射至一处,形成了白色光斑,验证了阳光由七色光组成。这一展品通常的设计和解说,由于文献研究不够深入,导致了科学内涵不准确、不深刻。当我们了解了牛顿分光实验的全过程,将其转化为展品和教育活动,不仅可完整地表达其中的科学知识,而且传递了科学的方法,更可深刻地揭示科学的实证精神。类似情况在科技博物馆展品中不胜枚举。

前期深入研究的必要性,不仅在于充分发掘展品本身的科学内涵,同时也是提炼展览各层级传播/教育目标和主题的学术基础。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修订版),所谓“主题”是“作品所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因此,科技博物馆展览及其下属展区、展示单元的主题,不是学科范围,也不是物体或知识,而“应是某种科学的思想、观念或概念的凝练”[8]。显然,如果我们对于各个展品的三层次信息都不了解,展览及其下属展区、展示单元的主题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3.2 充分实现科技博物馆的传播/教育特征

在传统的展陈和讲解方式中,展品像教科书,讲解员像上课的教师,观众被动地接受信息,这与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差别不大,只是环境由教室换成了科技博物馆[9]。本文之所以强调“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引导观众进行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从而获得直接经验”这一传播/教育特征,系因它既是科技博物馆的价值和优势所在,也是科技博物馆大多数传播/教育产品(包括展览、展品、教育活动、网络作品、衍生产品等)应秉持的基本诉求,是开发设计时的基本思路。

在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基本特征中,“基于实物的体验”、“基于实践的探究”、“直接经验”和“多样化”是四个关键要素。如果所开发的展览、展品、教育活动等传播/教育产品,未能体现上述四个关键要素,退化为单调的灌输式“间接经验”,就等于是削弱甚至扼杀了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开发具有科技博物馆特征的传播/教育产品,就应围绕四个关键要素进行策划设计。

(1)围绕“基于实物的体验”和“基于实践的探究”进行设计

首先,展览和教育活动的设计者要转变观念,从“我要告诉观众什么”,转变为“我要引导观众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发现什么”,使观众通过体验和探究获得直接经验。根据对近年来部分科技博物馆成功案例的分析归纳,以下三种设计思路已比较成熟:

“模拟→体验→认知”,即“模拟”再现科学家的科研过程→营造观众“体验”的现象和过程→使观众获得直接经验实现“认知”——如前所述,科技博物馆的大多数展品是科学家们科学实验、科学考察、技术发明的对象或以其为原型。在展览、展品和教育活动设计时,要了解科学家当初使用了什么样的器材设备、进行了什么样的实验和考察、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获得了什么科学发现,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转化为观众学习的实验、观察过程,并揭示科学发现、科技发明过程中所体现的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前面列举的“棱镜分光”展品根据牛顿实验过程所进行的改进、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赛先生”互动式展品解说等教案,均体现了“模拟→体验→认知”的设计思路。

“对比→体验→认知”,即“對比”不同的展品或现象→引导观众在对比中进行“体验”→使观众获得直接经验实现“认知”——对比,既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科学考察和分析问题时常用的方法,也是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方法。在展览、展品和教育活动设计时,可创造不同展品、展品(或辅助装置)的不同“现象”,为观众提供可以通过对比发现其中科学原理的条件。如上海自然博物馆的“鸟类是如何适应飞行的”教案中就设计了不同鸟的羽毛结构、雨燕与飞机翼形、不同动物的骨骼密度、不同动物的呼吸系统之间的对比,使受众了解鸟类适应飞行的形态、生理功能等特点的知识,并在这一过程掌握获取、处理、运用信息与知识的技能和实验、观察、制作等技能。[10]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赛先生”互动式展品解说中也多次运用了对比的方法。

“分解→体验→认知”,即“分解”展品的各种要素→引导观众分别进行“体验”→使观众获得直接经验实现“认知”——这里“分解”的“要素”,有时是展品中的各个知识点,有时是展品的不同现象,有时是展品的操作过程或演示过程。“分解”的目的是为了给观众创造分别“体验”的过程,从而实现“认知”。合肥科技馆“离心现象”展品的辅导教案,将决定离心力大小的质量、半径、速度三个因素分解开来,利用辅助器材分别设计与三个因素相对应的体验环节,使观众自己“悟出”质量、半径、速度与离心力大小的关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闯设计的“旋转金蛋”展项辅导教案,将隐藏于展品背后、难以直接观察到的4个科学原理分解出来,开发器材还原科技史上著名的奥斯特电流磁效应实验、安培力实验、法拉第电磁感应实验、傅科涡电流实验,帮助观众理解科学原理和探索过程及其背后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模拟/对比/分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通过“体验”实现“认知”,科技博物馆的体验应是基于实物并可获得直接经验的“多感官体验”(看、听、嗅、摸等),从而实现“多感官认知”[11]。要利用由实物(包括展品、辅助实验装置和器材)所产生真实科学现象,营造观众可以获得直接经验的“体验”条件。有的展品和教育活动为了激发观众兴趣,在“体验”设计上突出了娱乐性和趣味性,虽然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但科学原理的现象变得不直观,无助于观众的理解,达不到有效认知。因此,展品和教育活动的“体验”设计,应避免不能导致认知的“为体验而体验”,保证现象与蕴含的原理直接相关,使受众在体验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如果“体验”掩盖了原理或转移了观众对原理的注意力,这种“体验”不仅无益反而有害[12]。

上述案例中的“体验”,均类似于科学家们进行科学实验、自然考察等科研的探究过程,并将其转化为观众学习的探究实践。在大多数情况下,科技博物馆中“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是一致的、密不可分的,只是表述角度不同而已。

(2)同步开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所谓“多样化”,既包括展览、辅导讲解、小实验、小制作、特效电影、科普讲座、冬/夏令营、科技竞赛等传播/教育形式的多样化,也包括自然标本、机械设备实物、模型、动态演示型展品、参与体验型展品、多媒体等展品类型的多样化,甚至展览讲解、展品辅导也有如表2所示的多样化类型,仅此即可看出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方式和类型之丰富。

在表2的多样化展览讲解和展品辅导中,有许多运用了讲故事、做游戏、扮角色、造悬念、提任务、放视频等方法,这其实就是教育学中情境导入、任务驱动、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教学法的应用。在科技博物馆的其他传播/教育项目中,亦应广泛运用传播学、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并使之与科技博物馆的传播/教育资源和特征实现有机融合,会显著提升传播/教育效果。

展品不是科技博物馆科学传播/教育的唯一载体和资源,“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不可能“包打天下”。在坚持科技博物馆传播/教育特征的同时,也不应排斥其他传播/教育形式和其他学习方式。正是这种“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和“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多样化学习”,构成了科技博物馆与众不同、难以取代的传播/教育效果和地位,同时也是科技博物馆对于不同层次受众的吸引力所在。

在开发传播/教育项目时,应同步开发不同方式和类型的传播/教育产品,以形成协同效应。在发达国家科技博物馆,展览与相关传播/教育活动同步开发已成为普遍趋势。在我国,上海自然博物馆已进行了这方面的成功实践,值得效仿。

4 结语

传播/教育已成为博物馆的首要功能,应借鉴传播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博物馆。比如,从美国1996年《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的“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理念,到2013年《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提出的“基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理念[13],就对本文多个观点的形成有很大启发。遗憾的是,国内博物馆界以往在这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经常可以看到某些科技博物馆的传播/教育产品(包括展品、教育活动、多媒体、新媒体和AR/VR),未能揭示深层次科学内涵,未能有助于观众“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基于实践的探究式学习”,有的仅相当于“立体化、动态化的教科书”,与当代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理念相背。这多半与产品开发时缺乏传播学、教育学思考有关。

本文仅是初步思考,尚显粗浅。如有疏漏和谬误,期待指正和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严建强.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16.

[2]王恒,朱幼文.以信息论的方法研究博物馆[J].博物馆研究,1998(1):11-16.

[3]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科技馆专业委员会课题组.“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基于展品的教育活动项目调研报告[R].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技馆活动进校园”项目调研课题,2015.

[4]宋向光.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调整的解读[N].北京:中国文物报,2009-03-20(06).

[5]严建强.从展示评估出发——专家判断与观众判断的双重实现[J].中国博物馆,2008(4):71-80.

[6]朱幼文.基于科学与工程实践的跨学科探究式学习——科技馆STEM教育相关重要概念的探讨[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1):5-14.

[7]严建强.博物馆媒介化:目标、途径与方法[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3):5-15.

[8]中国科学技术馆课题组.科技馆创新展览设计思路及发展对策研究报告[R].2011年度中国科协科普发展对策研究项目,2011.

[9]孙伟强,张力巍.引导观众以科学实验的方式操作体验展品——科技馆展品探究式辅导的探讨[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3):55-61.

[10]朱瑩,娄悠猷.《鸟类是如何适应飞行的?》教案[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7(2):80-87.

[11]常娟,霍菲菲.多感官学习在科技馆展览辅导中的应用[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3):49-55.

[12]陈闯.“分解—体验—认知”——探究式展品辅导开发思路[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4):46-52.

[13]中国科学技术馆课题组.科技馆教育活动创新与发展研究报告[R].中国科协“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2015.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hibits carrying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On the idea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s to develop communication/education products based on exhibits// ZHU Youwen

Author's address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E-mail: zhuyouwen2020@sina.com

科技传播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2篇

12月17日,以“大数据应用与创新”为主题的“2017年中国科技传播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中国记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季星星,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王康友,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等嘉宾出席。活动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辦,中国科普研究所协办,新华网、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大数据与科技传播专委会承办。论坛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主持。

王春法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有效凝聚了全国各类媒体的科技传播力量,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新时代,科技新闻传播者肩负着重要使命,王春法指出,科技传播要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中心的宣传导向;坚持勇于创新,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科技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型升级;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发挥民间科技交流渠道作用,密切与世界科技记者联盟的联系;加强理论研究;加强交流合作和品牌建设,提升学会竞争力和影响力。

作为本次论坛的重要环节,2017年“新华杯”科技传播奖同期颁出,该奖项自2015年设立,迄今已成功举办两届,旨在鼓励我国科技新闻工作者不断创作出优质的科技新闻作品,不断提高科技新闻作品的传播力,推动我国科技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今年,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栏目等4个团队获优秀团体奖,新华社国际部记者黄堃等6人获优秀个人奖。黄堃作为获奖代表在颁奖仪式上表达了十年来从事科技新闻传播工作的感想。他说:“中国科研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科技新闻行业的发展为科技新闻从业者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我会将这个荣誉作为未来继续努力的新起点。”

颁奖结束后,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分别作了题为《数字丝路:大数据驱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探索》的主旨报告。

中国科协调宣部王挺副部长,腾讯网龙兵华副总编辑,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徐九武、周建强、郝建新、刘志军及常务理事、理事,科研院校等单位的领导,媒体记者等220余人参会。

科技传播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3篇

论网络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

1411424052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跨文化传播己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课题。如何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提升全球范围的合作共赢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网络媒体在当代社会信息传播中大放异彩,全球范围的个人和团体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通过网络媒体进行的跨文化传播现象成为了专家和学者们研究的主要对象。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较为开放、传播过程也较为公平,但是,由于网络传播技术和传播内容等存在差异,网络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不均等现象依然存在。西方国家凭借其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技术背景、文化生产等优势进行大范围的对外传播。长久以来,网络传播呈现出一种西强东弱的现象。为了在全球交往中获得话语权,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我们需要对网络跨文化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和借鉴。

本文就将从网络跨文化传播现象入手,,总结归纳网络新媒体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文化传播,,文化影响力。

跨文化传播(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概念首次由美国学者爱德华?霍尔提出。美国跨文化传播学者萨摩瓦(Larry A.Smovar)和波特(RichardE.Porter)在其著作《跨文化传播》中明确指出,跨文化指的就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早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外语教学与文化的关系,之后范围有所扩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沟通以及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方法。

跨文化传播是人类历史上早已出现的一种文化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和掌握其传播规律。跨文化传播离不开相应媒介的支撑,在传统传播时代,跨文化传播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或纸质媒介、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来完成。但是随着网络媒体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传播也进入了网络传播渠道,例如网络新闻网站、网络社交媒体、全球范围内的网络视频等。

网络传播的出现,是以互联网的诞生和普及为基础的。1969年美国军用机构最早出现网络的雏形,之后用于科研教育领域,1995年互联网进入商业化运作。1994年,我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1995年中国开始向社会各界用户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互联网幵始在中国蓬勃发展,并对中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网络跨文化传播,顾名思义,就是指借助网络而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需要明确的是,当探讨网络跨文化传播相关论题时,网络所代表的不仅仅是网络大众传播媒介。网络是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于一体的全新融合媒介,而网络跨文化传播也是体现在网络交流的每一个传播层面上的文化现象。网络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全球性传播媒介,给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人们的交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网络跨文化传播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以及受众等多角度大大地扩展了跨文化交流的场合、人群以及范围。

中国的跨文化传播从建国之初的对外宣传时期到改革开放后全面的对外传播时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全球范围内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就目前的跨文化传播发展来看,我国的跨文化传播还是以主流新闻媒体及其的新闻网络媒体为主要传播载体,以国外受众为主要传播对象,以英语为主要语言而进行的一种传播。虽然除此之外,还存在书刊、影视文化、商业往来等跨文化交流形式,但这些行为并非主流。在当前全球化进程下,西方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传播技术,不断加大对外传播的力度,将其文化的触角伸向各个角落。这为中国的跨文化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如何在全球范围增加受众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树立中国文化的形象,以及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因该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态度,鼓励文化的多样性。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首先必须具备开放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态。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文化传播最明显的一个标签,各种背景的文化互相碰撞、渗透和融合已是常态。如果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时候,还不能足以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跨文化传播从一开始就不会取得成功。网络跨文化传播更是如此,网络JT?放的态度不仅在于允许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自由的交流和沟通,还在于提供了不同的传播途径允许官方的、组织的、民间的以及个人的全方位沟通。因此,网络跨文化传播更是一种全民跨文化传播。因此,跨文化传播必须是基于承认不同文化的共存性之上的。这就要求我们对于进入中国的异域文化保持一种尊重的态度,只有互相尊重,才能求得长远发展。要有一种幵放的态度去允许不同声音的出现。其次,我国传统的跨文化传播是以政府的官方行为为主,即使在网络时代初期也是以主流网络新闻媒体为主导和非官方的民间跨文化沟通比较少见。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网民数量与日俱增,他们身上所承载的文化传播力量不容小视。因此,鼓励草根,充分发挥和发掘他们的跨文化传播行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大网络利用率,提升新媒体跨文化传播能力。

现阶段,我国跨文化传播多通过传统新闻媒体或其网络媒体进行。例如,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以及各大主流新闻媒体网站的英语频道等。虽然已经开始使用网络,但是其利用率却十分低下。网络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中可发挥的作用远不止新闻网站,它可以提供诸如视屏网站、社交网站、聊天室、电子商务等多种沟通渠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挖掘网络新媒体的巨大潜力,将网络媒体的文化传播能力最大化。除过传统的跨文化传播方式,通过在网络上提供在线书籍、在线报刊、在线影视节目等可以为外国受众提供一种易于获取中国文化产品的途径。此外,网络除了大众传播的功能之外,还有强大的人际传播的作用,这点在社交媒体时代己经被无数次印证。一条引起大家关注的信息在社交工具上可以达到惊人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量,这是传统媒体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如果有一种可以突破国家界限的全球化社交媒体为我们所用,那么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就又获得了一条高效的途径。除此之外,微博、网络社区、聊天室等自媒体的大范围应用,将打破跨文化传播只停留在官方层面的现状,有助于网友自发地进行跨文化传播,无形中扩大跨文化传播的受众面。

3创作出具有共通性的中国文化作品络是一个公平幵放的平台。

各种不同背景的文化信息在网络上可以实现公平的竞争,网络受众会做出最公正的选择。而决定着受众喜好的往往是这些信息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因此,为了在跨文化传播中,尤其是网络跨文化传播中取得成绩,就一定要创作出高水平、接受度高的作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经过长期的演化汇集而成的。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着时代的气息和国际化的品质。它身上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质完全不同于西方社会。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自身民族文化的闪光点。值得欣慰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比如语言、节日、饮食、服饰等。当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有几面的,但是也不乏有对中国形象产生歪曲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大我们主动宣传的力度,我们需要为中国文化树立一个正确的参照标准,像西方社会传递一个真实的中国。与此同时,在跨文化传播内容的选择和制作上需要特别注意技巧。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接受能力等差异,在选择对外传播的内容时不能内外完全一致。传播同一条信息时,应内外有别,更多地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他们的接受方式和接受心理。以影视剧为例,美剧或好莱坞电影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制作方选择了一种各文化背景的人群都可以读得懂的方式传递信息,而无需过多的本土文化背景就可以理解。而许多中国的影视剧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点,而经常选取历史、宫廷等题材,这种剧目比较考验观众对于故事背景的了解,无疑为跨文化传播提出了障碍。因此,在内容选择上,我们应尽可能选择比较具有共通性质的文化,这样在传播过程中会比较因其共鸣,也有利于外国人的理解。 4警惕文化霸权。

在全球文化传播领域,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一种西强东弱的态势。西方世界利用其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对其他弱势国家进行着文化霸权。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文化传播的重要介质之一。英语文化势力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承载着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不断地对非东方国家进行着文化输出。因此,在面对西方国家强势的文化攻击时,要时刻保持警惕的态度,不可一味地接受,也不可一味地抵制。对于其中先进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技术我们应该开放态度进行学习,对于低俗的文化和消极的思想要主动摒除和抵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对待西方文化输出的正确态度。

科技传播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4篇

1 以着力农民主体意识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加强专家进行新农村建设调研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地不断加速,使得我国的农村建设总是处于一定程度的“传媒缺失”的状态之下,以及“涉农传媒”处于边缘化的困境之中。其具体表现在于如下两点:(1)面向农村,以农民为主要受众群体的专业性较强的涉农媒体的数量十分匮乏,传播的范围难以覆盖广大的农村;(2)即使有部分的传媒能够涉农,但是其报道的数量及其少或是将某一个农业内容进行重复性地进行报道和传播。因此,涉农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根本难以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赞同与认可,使得传播效果很不明显。

1.1 科技传媒在农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村所发生的一些事能够为报社科技传媒提供了很丰富地素材,因此说科技传媒在广大的农村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主要包括如下:农业科技机构和专家在内的广大传媒工作者应该切实地树立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并不断地引领农村科技传媒市场的构建以及快速地崛起与发展。严格遵循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以及农民的接受科技传媒的基本特征,加强调研,积极探索,努力将报社传媒作用效果变成与主体农民自主创业的切入点。

1.2 科技传媒传播是广大农民朋友进行自主创业以及科学种田的智力支撑以及精神动力

报社科技传媒应该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制定出新的科技传媒传播的计划和内容,以不断地丰富农民朋友的农业知识,不仅如此还要为农民朋友设计出具有科学性以及趣味性的科技传媒传播新产品,积极地改善传媒传播的内容结构体系,加大与“三农”问题联系紧密的农村信息科技服务栏目,对于报社而言,要加大对这方面新闻内容的报道,而且报社还应该将自己的传播途径扩大化,让农民朋友首先了解报社出版物,这样方可对三农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褥对,遴一步自主创业宣传传播报道,通过典型宣传,发掘经验为农民交流自主创业经验搭建平台,提供良好的示范效应[3]。

2 大众传媒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功能发挥

对农传播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媒介在农村的普及率。在新农村科技传播体系中,大众传媒成为重要的力量和组成部分。传媒在农村科技传播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传媒主动地承担起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对农政策的任务,通过生动形象地解释和宣传,使这些政策能够深入农民心中,起到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科技政策支持。同时,传媒还能够发挥下情上达的功能。农村基层和农民的科技需求,也可以通过媒体传达到上面。农民需要什么样的科学技术、希望国家和政府给予农村和农民怎样的科技文化、科技政策,都可以通过传媒来传达,传媒成为农民意志表达的窗口,成为农民说话的地方。媒体对农村科技信息需求等内容进行报道和传播,能够提高各级领导尤其是农业部门领导对“三农”问题科学决策的水平[4]。

(2)传媒对农科技传播,为农民提供实用的科技信息,开拓农民致富门路,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从而为增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许多农业科技通过媒体的传播,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例如:地膜覆盖技术之所以风靡全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媒体的不断宣传,使农民看到了这些新技术的好处,而且懂得了采用这些新技术的操作规范和方法,从而使农民乐于接受和采用。《人民日报》2006年4月9日的报道:“聚焦现代农业:挺直腰板种水稻,机插秧确实好!”传播了机器插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通过传媒向广大农民推广科学技术,无疑对新农村建设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5]。

3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加强科技传媒的传播,对于服务当前时期下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具体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当前时期下加强科技传媒传播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极大地响应了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号召,同时也响应了国家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号召;(2)当前时期下加强科技传媒传播服务于新农村建设,能够为农民带来很大的益处;(3)当前时期下加强科技传媒传播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的快速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温床”。

摘要:目前,国家对“三农”问题(农村、农民、农业)非常重视,解决好三农问题是我国长期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内容。加快推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除了需要党中央的科学、正确领导之外,还应该积极地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和目标深入人心。那么,这就需要报社媒体向社会以及人民传播。本文就是攫取了科技传媒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了科技传媒传播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技传媒,传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筱瑛.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增强科技新闻对农传播的效果[J].科技传播,2009(9).

[2] 陶贤都,于美娜.网络科技新闻传播现状与改进策略[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

[3] 梁翔,刘珊.关于科技新闻报道的几点体会[J].甘肃科技,2007,23(10).

[4] 江昀.论科技新闻传播值的测定及其传播效果评价[J].求实,2006(2).

科技传播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是把科研成果应用到现代农业的重要渠道,也是改善农民农业劳动的直接动力和提升农业劳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农业科技传播是加快农业科技传播速度的基础,加快农业科技传播速度是推进科技进步的关键,推进科技进步是农业技术传播的关键。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为推动技术传播和改善现代农业经营上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信息传播带来了挑战。

1 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发展背景

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也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同时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也已跃升到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更加瞩目的是,我国已获得的一些重大科技成果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数据显示,在我国平均每年有6 000多项农业科技科研成果问世,成就不可否认,但在农业劳作实践的漩涡的中经受住检验的农业科技成果却为数不多。英法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50%~60%,美国80%~85%,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30%~40%的转化率相对较低,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很多,需要看清现状,找出问题所在,更好地推动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1]。

2 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

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体制逐渐形成和发展,为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科技信息传播仍受传统体制的严重影响。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2.1 政府对信息传播的监管缺乏

长期以来,農业科技市场都是处在自我发展阶段,并没有一套严格规律的机制来约束其发展,简单的市场调节已不能满足当今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发展。要想推进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就必须以政府为主导,为其注入新的血液[2]。目前,我国很多基层农业科技传播人员素质还是很低,传播主体复杂,从而导致传播达不到预期效果,由惠农成为坑农,提高基层人员的科技素质和管理能力是根本。所以,政府主导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势在必行。

2.2 运行体制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政府决定农业科技传播的范围,农民和农业企业的意愿没有得到体现,传播形式是单一的自上而下,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信息传播,同时无法得到准确的反馈信息,使得农业科技成果得不到应用。许多科研成果研制出来无法应用到实际中或达不到市场的要求,最终不了了之。也存在一些科研机构或者科研人员,盲目做项目,根本没有从市场需求出发,虽然数量众多,但质量无法达到要求,导致科技成果转化低。

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低,从成果的产生、到后期的推广和宣传、形成的应用范围一直没有得到推广,值得借鉴的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蛋糕论”,要把“蛋糕”做精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成果的适用性还没有得到普及,低于经济技术条件不同,差别较大;农业科技成果操作的难易程度,复杂的技术不易掌控,简化技术操作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成果的稳定性不是很好,必须经过多次重复来验证成果的可靠性[3]。因此,必须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2.4 传播队伍基层建设不足

基层的农业科技推广员是我国农业科技传播的实践者,能够较为准确地采集各项数据,起到上行下效的作用。然而,农村自然环境恶劣,工作条件、收入水平远比不上城镇,一些高素质的农业工作人员自然流失严重,而留下的基层工作人员往往只有初中、甚至小学的文化水平,这与国家要求的标准相比,差别显著;而且在农村也缺乏教育培训以及科技创新的平台,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资金方面也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使得加强科技传播的基层建设势在必行。

3 加强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的建议

3.1 加强政府的监管调控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农业科技传播体系的建立也应以市场为导向。政府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制定相应的机制和优惠方案进行宏观调控,维持整个农业科技传播系统的平衡。对基层农业科技传播人员采用选派选育选聘的工作机制;将传播模式和机制构建创新化,实行绩效工资、奖励和竞争机制,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用政策法规来促进行业的自律和公平[4];建立农业科技信息传播平台,鼓励各农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农业生产率,拓宽农业科技信息传播路径。

3.2 建立多元化的创新信息传播体制

建设完善的、以政府为主的农业技术传播系统,由政府部门直接管辖各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组织,鼓励各种形式的农业传播经营主体发表意见,为农民提供关于提高农作物生产率、减少病虫害的防护措施等咨询服务,提供充分准确的市场信息,聘请专家进行市场预测,并为农民提供科普讲座和农业技术指导,增强传播服务内容的多样化;成立一个农业科技传播反馈小组,召集专家分析预测农业采集数据,再投入农业劳作,进行再次采集数据并分析,形成一个循环多元化的创新信息传播体制。

3.3 借鉴经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

国外许多农业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传播体制上都具有可借鉴的东西。例如,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成立了一些组织化比较高的农业协会来进行农业指导,这样的组织包含了80%以上的农户,农民占主要部分,并在农业传播中起主导作用,然而,在我国,只有很少一部分农民参加农业协会,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很大。在丹麦,实行以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农业协会为主导,这样的农业科技传播体制,不仅能够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也会积极采用新技术,不断创新,也可以有效进行学习互动。因此,借鉴国外优秀案例的经验,可以提高农业科技传播效率,发现国外与我国在农业科技传播的共同点,借鉴其解决办法,剔除其不合理或者在我国不适用的方面,有效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5]。

3.4 加强农业科技信息传播队伍建设

在我国,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科技传播以及农业科研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已经无法满足农业科技传播的需要,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农业传播方法有待更新。相关部门应从从业人员的准入制度上着手,严格制定从业规则,教材要切合实际,如案例或假设场景等不能局限在考试上,要充分给农业人员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后期工作中也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的考核制度的管理,及时调整农业工作;吸收外资或者申请提高专项资金,吸收农业技术传播人才,制定奖惩制度,设立农业技术创新平台,鼓励农技人员创新。

参考文献

[1]蒋建科,谭英,陈宏.论传播对农业科技推广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2005,5(3):9-14.

[2]佚名.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跃升发展中国家前列[N].中国农村科技,2009(1):7.

[3]王征国.农业科技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5]农业部.关于切实做好2014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N].中国农业信息网,2014-01-23.

(责任编辑:刘昀)

科技传播农业科技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农业技术传播;融媒体时代;农业传播困境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就要做好人才储备,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打造一批有理论、有技术的基层农技人员,引入一批有视野、有匠心的高精尖农业人才。其中,农业技术传播就显得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新型农民的素质提升和现代农业农村的发展。随着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现代化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农业技术传播也迎来了融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交互性更强,流动速度更快,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1 融媒体时代农业技术传播现状

融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技术利用丰富的网络平台迅速传播,逐渐改变了人们获取技术信息的方式,其传播呈现出主体更加自主、渠道更加多样、环境更加开放的特点,给传统的农业电视节目带来了巨大冲击,而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如何在融媒体时代的农业技术传播中突破重围,面临一系列挑战。

1.1 融媒体时代农业技术传播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固定电话、书信、杂志、黑板报等传统渠道正在逐渐淡出农民的生活。农业技术传播从传统的电视、广播向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过渡,农民对于农业技术信息的了解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其中,电视、广播、互联网、智能手机、亲朋友邻口口相传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培训成为农民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主要方式。以河南省为例,在农民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渠道中,智能手机、电视和互联网位列前三位,说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农村居民对于农业技术信息的获取渠道不断增多[1]。

1.1.1 传播速度快

融媒体时代,信息通过互联网快速传播,甚至可以通过交互软件实现现场直播,相较于以书信、杂志、黑板报为主要传播渠道的传统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成几何倍数增长。政府将有关农业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微信公众号打造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快速引导社会舆论,高效开展互动服务。使得有需求的乡镇、村和农村居民,包括在外工作、打工的潜在需求人员,几乎同一时间获取有效的农业技术信息。

1.1.2 传播效果好

在传统媒体下,农民往往承担着受众的角色,被动地等待或接收农业技术信息,可能对于某些个体来说并不适用,难以实现精准服务,传播效果并不好。在融媒体时代,则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测算,找到农民需求进行“菜单式”服务,提升农业技术传播的精准性,以解决农业技术传播过程中信息供求失衡的问题。

1.1.3 传播门槛低

融媒体时代,海量信息涌向农村,传播内容逐渐偏向浅度,出现了娱乐化、同质化、碎片化的倾向,而农业技术信息来源的多渠道化和信息展现终端的多元化使正面舆论引导和信息管控难度进一步加大。而农民群体文化水平较低,辨别能力相对较差,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特别容易上当受骗,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

1.2 县级电视节目在农业技术传播中的优势

1.2.1 覆盖面广

以河南省为例,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报纸、杂志、图书、电视、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6项渠道中,电视占比最高,有71.63%的农户将电视这一渠道作为他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2]。

1.2.2 针对性高

省级及以上农业电视节目一般以全省或全国的受众为传播对象,如CCTV-7频道、山东省农科频道等,需顾及国内或省内多个地区的受众,市级农业电视节目往往也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县域。但农业种植往往具有鲜明的县域特征,相较之下,县级农业电视节目的地域特点浓厚,针对性更强[3]。

1.2.3 权威性强

融媒体时代,传播媒介不断增多,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易使受众沉溺于信息茧房中,其信息接收会日渐狭隘,视野越来越窄,大量的农业技术信息海量涌来,但却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给受众造成一定困扰。而县级农业电视节目抢占了媒体传播的制高点,凭借其强大的权威性与公信力,成功巩固了其在社会舆论中的引导力。

2 县级电视节目在农业技术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2.1 具有迟滞性,不能和市场同步

县级农业电视节目的记者及工作人员等大多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验,很难了解农民受众的农业技术信息实际需求,而市场调研也需要一段时间,但市场动向瞬息万变,县级农业电视节目的迟滞性导致其推广的农作物及其培育技术、方法无法和市场与时俱进,农民受众无法及时采用最新的技术培育最受欢迎的农作物,农业收益会受到影响。

2.2 娱乐性强,农业技术内容少

农业电视类节目相较于其他娱乐类电视节目来说,收视率惨淡,因此部分地区为了提高收视率,制作节目时更多侧重于娱乐性和观赏性,播放关于农业技术的内容越来越少,忽视了对农业技术的普及,没有切实有效地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技术策略,导致不少农民始终不敢进行探索和尝试。

2.3 学术性较强,侧重于政策宣传

在县级农业电视节目中,主要采用科教片、邀请知名专家授课等方式进行农业技术信息传播,但此类节目往往专业术语多、说教性强、时间冗长,且更侧重于政府新政策的宣传,多数农民受众由于文化水平所限,理解能力不高,信息接收效果有限。

3 县级电视节目进行农业技术传播的对策建议

3.1 内容接地气,及时回应民众关切问题

农民受众最关心的就是怎样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销量,从而提升收入。而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直定位在农业成果报道、农业政策宣传和农业新技术展示方面。在融媒体时代下,县级农业电视节目若想在众多媒介中突出重围,则必须打破传统观念,注重突出“农”字,紧紧围绕市场,提高服务意识。要坚持“以人为本,内容为王”,秉持“农民需要什么电视就宣传什么”的理念,提高农业技术传播的效果,农民受众掌握了新农业技术,并有效提高自身收入后,县级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自然会提升。同时,不仅要将农民定位为目标受众,还应将城镇群体纳入目标受众。随着城镇居民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其对农业电视节目的兴趣也在提升,可將这部分受众的兴趣转换成需求,创新节目选题,增加针对城镇受众的小菜园、阳台绿化种植技术内容,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收视率。

3.2 因受众施策,合理规划节目

当前,人们很难在长时间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播过程中保持耐心,所以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在制作科教片进行农业技术传播时,要创新剪辑方法,力争短小精悍,并注意以农民的视角来科普,制作出更接地气的农业科教片。比如某个农业技术的讲解,可以将演播厅直接搭到农村土地上去,摄制组深入田间地头,和广大农民群众打成一片,对于关键技术的介绍要融合特写镜头,既能展示出真实的农村生活,又可以把握住观众的好奇心。针对教育程度较低、科学文化素养不高、理解能力有限的部分受众,需要将专业的农业知识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阐述;对于受过一定教育、有一定思想深度、从城市返回农村的年轻人甚至下乡创业的大学生,将重心放在国内外农业前沿动态上,让他们获得农业前瞻内容,进行创新开发,发现生财之道;对于城镇居民开发小菜园和阳台种植,根据时效性和地域性,灵活调节宣传内容,为农民们提供最新的致富信息。

3.3 举办推介会,加强受众互动

传统的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往往重制作,轻反馈,节目播放后忽视了受众的反馈意见,在接下来的节目中继续闭门造车,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的传播效果。融媒体时代下,县级农业电视节目的传播样态发生了重大转变,应强化受众的互动性,设计内容时更注重受众心理需求及反应,使电视节目更好地满足受众的期待。同时,可举办线上推介会,邀请当地知名度较高的种植大户进行现场推介,用鲜活的事实及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的表达方式,将农民受众最关心的农业技术讲明白,切实解决农民受众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农作物遭遇虫害后怎么防治、养殖的牲畜生病了如何医治等。同时,应设置受众反馈渠道,邀请观众对节目中的优劣势作出反馈,并对接下来的内容进行调整与改进。

4 结语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农民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如何在众多传播媒介中突显自身价值存在很大挑战。传统的农业电视节目由于脱离实际,形式不够丰富,受众群体不断流失,为了改善现状,建议拓宽县级农业电视节目的发展空间,创新工作方法,保证制作内容接地气,及时回应民众关切的节目,并合理规划,缩短节目时长,因受众类型施策,提高农业技术传播效果。同时,应适时举办推介会,邀请当地知名种植大户,以更贴近农民实际需求、更加接地气的形式传播农业技术,促进县级农业电视节目在融媒体时代下发挥自身的优势,促进我国的农业生产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凌云.5G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信息传播主阵地探究[J].新闻爱好者,2019(12):89-91.

[2] 黄文婧.基于意义构建理论的农业信息需求模型构建[J].知识经济,2019(27):14-15.

[3] 王美娜,程瑞娜.农业推广方法的选择与应用研究[J].乡村科技,2019(13):48-49.

(责任编辑:赵中正)

上一篇:作文能力培养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风险评估网络安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