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范文

2024-01-19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1篇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运用给图书室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图书室必须转变观念,创新管理手段和扩展服务内容,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关键词:信息管理;图书使用效益;读书活动

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猛烈地冲击着传统的以手工操作为主体的图书管理技术和方法。青神县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将信息化运用到全县学校图书馆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去,大大提高全县图书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一、青神县学校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情况简介

根据省、市《关于做好中小学图书馆(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我县义务教育均衡迎检工作为契机,我县于2013年10月启动了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其主要流程如下:

(一)配备硬件

该工作以四川文轩教育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为技术力量支撑,并利用教育平台搭建青神县学校图书室管理系统数据库。教体局投入专项资金30余万元统一为全县每校配备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各1台,为全县学校采购图书架200个,各学校自配扫描枪,制作图书室印章。

(二)开展工作培训,进行图书信息录入

在录入工作之前召开了全县图书管理员培训会,就如何按《中图法》对学校图书进行剔旧分类,如何制作、粘贴条形码、标签并覆膜,录入基础信息和回溯建库,如何盖章上架对学校图书管理员教师进行工作培训。录入工作历时2个月,全县各学校通过系统共录入图书179,583册,为每位学生办理了借阅卡;2011年12月15日此项工作全面完成,并2015年1月20日顺利通过省上验收。

如今我县校校都建有规范图书室,各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文化布置浓厚,软硬件一应俱全,图书管理人员能熟练操作使用图书管理系统各功能,图书室工作高效开展。

二、运用多种手段,切实发挥图书使用效益

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采用手工方式,图书室为读者提供图书的查询、借还登记、工作统计等的各种流程服务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下。由于工作费时费力,管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读者借阅主动性差,管理者也不能及时了解图书室工作情况,学校图书馆室工作长期处于瘫痪状态。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将图书馆传统的,封闭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开放式、网络式的管理工作,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

(一)应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图书馆工作的高效运营

通过管理系统,全县学校将图书馆(室)的图书息信录入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自动对图书进行分类、编号,所有图书实行定位存放。虽然初期工作大,但建成使用后,管理教师只需对学生借阅卡和借阅图书通过电子枪扫描就可完成图书的借还工作,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了长期存在的盲目图书资料查找和繁琐低效手工记载等缺点,同时,图书新购、注销、赔偿等工作均都可以通过系统进行操作,各类工作痕迹系统都自动保存,提高了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和服务水平。

(二)灵活图书存放和借阅方式,方便师生借阅

为让师生借阅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教体局全县学校按照因地制宜、取用方便、存放安全、易于管理原则,将图书分别存放在图书室(馆)、教室、教学楼楼梯转角等宽敞处、学校乡村少年宫、留守儿童之家等地,方便师生自由看阅,让学校图书从封闭式管理、借阅向开放式管理、借阅转变,充分发挥了图书的使用效益。

(三)强化四个保障,促进学校图书借阅工作有效开展

1.强化组织保障

全县各校均按要求成立了技装工作领导小组,图书工作作为学校技装工作的重要板块,每学年必须做到工作有布置、有安排,有检查落实,工作做到常态化。

2.落实主体职责

学校分管行政负责学校图书工作安排协调以及检查督促;学校图书管理员教师负责图书室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借阅工作,负责向师生推荐新书,向学校提交购书计划;语文任课教师作为阅读指导教师负责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督促学生每月借读至少一本图书,开展对学生的阅读指导、读书笔记及资料收集等培训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高效阅读;班级设置一名学生图书员,进行学生借阅图书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

3.时间保障

图书室每天定时开放,方便学生借书和阅读;每班每周至少开设一节阅读课,组织学生集中阅读交流;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师生共同参与读书活动,通过活动让师生实现自我充实,自我发现,自我展示。

4.建立考评机制

学校每月对图书室工作开展一次工作考核,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技装站每学年对学校图书室工作进行一次专项考核,考核情况纳入教体局对学校综合评估内容,每年都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予以表彰。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促进学校图书图书工作的开展

各学校每学年必须开展一次主题读书活动,要有完善的读书活动方案。图书室管理员每期至少要有5次读书指导课教案,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和随笔。技装站组织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演讲等活动调动学校的图书阅读积极性。

(五)加强工作指导和督查,督促图书馆(室)工作常态化开展

县技装站每年均进行至少一次学校图书管理员培训,每期到学校指导技装工作不少于两次,以提高图书管理员业务技能培训,提升图书管理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通过图书管理系统,学校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随时查看学校图书借读情况,县技装站每月对学校的图书借阅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并发出工作通报,对工作开展好的学校提出表扬,对工作不力的学校提出整改要求,促进了学校图书借阅工作的常态化开展。通过系统对学生借阅图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还可以及时掌握学生借阅爱好和借阅需求,为学校后期补充图书的提供采购导向。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工作局限,系统提供的功能还较为单一,无法开展网上查询预约、网上阅读等更多的业务,为师生提供更为人性化服务。

(2)受经费等方面的影响,学校图书部分比较成旧,甚至过时,没有办法及时更新。解决的办法就是以市县为单位建设并开通数字图书馆,学校开通电子阅览室,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阅读空间和更多的阅读形式。

总而言之,信息时代下,信息技术的运用给图书室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图书室必须转变观念,创新管理手段和扩展服务内容,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服务质量,以实现图书使用的最大效益化。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2篇

网络信息诞生之前, 图书馆管理系统一般承接着传统管理模式,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普及, 知识的全面汇集、有效利用以及不断创新已经成为现代化图书馆的主要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对图书馆管理系统带来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影响从资源结构、服务方式、管理手段、人员素质和图书馆形态等多方面地改造着图书馆管理与建设。因此, 探讨和研究网络信息技术对图书馆管理带来的影响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1.1 功能需求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功能应包括: (1) 读者信息的制定、输入、修改、查询, 包括种类、性别、借书数量、借书期限、备注; (2书籍基本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 包括书籍编号、类别、关键词、备注; (3) 借书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 包括书籍编号、读者编号、借书日期、借书期限、备注; (4) 还书信息制定、输入、修改、查询包括书籍编号、读者编号、还书日期、还书期限、备注; (5) 有条件、多条件查询各种信息。

1.2 性能需求

1.2.1 功能设置适应性强

图书馆管理系统应该做到设置灵活具有局部管理与全面管理的功能, 整个系统可以由几个子系统组成, 可分、可合, 每个子系统既可单独运行, 又是有机联系的一体, 可适应不同人员配置条件的分馆。

1.2.2 检索功能强

图书馆知识管理系统应提供组合查询。组合查询提供所有可检索字段 (包括条形码号、编号、类别、合订本名称、试卷代号、试卷名称、页码、第几册等) 的任意组合条件检索, 能保证一定的查准、查全率;检索响应速度快, 数万册甚至数十万册藏书记录中检索一条记录在几秒之内能够完成。

1.2.3 流通方式多样化

在进行借还图书时, 图书馆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学校资金实际情况, 可采用普通借还书方式、条形码借还书方式。

1.2.4 数据安全性好

系统通过对数据库的加密和用户权限的设置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加密后的数据库只有本系统才能对其进行维护, 任何直接对数据库的操作都将无效, 从而保证了数据库入口的唯一性, 避免了来自外界的破坏;本系统操作人员只能对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数据进行维护, 从而避免了来自内部的破坏。

2 网络信息化下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对于图书馆主要负责提供的功能是指从图书的购入开始直到该图书过期下架的整个流通过程, 这其中包括图书入库、借出、归还以及对参与此流通过程的读者的信息管理。网络化、信息化下的图书馆, 其管理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新图书信息入库:建立图书信息库, 以便读者进行查询和借阅。

修改图书信息:在建立信息库时可能因操作错误或其它情况而造成数据库里图书信息的错误, 需要修改这些错误。

整理图书库:图书因使用过久或信息过时需做下架处理, 或者在读者借阅书籍时发生遗失的情况下需做遗失处理, 这些都需要修改数据库关于书籍的信息。

读者信息管理:读者一般都是在校的学生和教师。教师的信息一般在建立档案后一般不需要修改 (或修改量较小) , 而对于学生则会有新生入学和老生毕业等情况出现, 这些都需要修改数据库关于读者的信息。

规则管理:对于读者借阅书籍的权限 (可借阅书籍数目, 每人每本书可持有天数等) 应该能按其类型加以分类, 若有图书遗失或超期未还的情况发生, 图书馆都应该规定处罚的条例。另外对于操作此系统的前端工作人员的权限也应该有一定限制。这些都应该只能由系统管理员来进行操作和修改。

信息查询:一般读者在借阅书籍前都需查询图书馆关于所借书籍的大概信息, 如该图书是否在馆—是否已借出—在馆中的书架号;除查询书籍外读者还可查询关于自身的信息, 如是否有超期未还的图书, 还可借阅书籍数目等。

3 网络信息对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影响

现代社会, 知识与信息呈指数增长, 读者对知识与信息的需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复杂化。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是未来图书馆管理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合理有效地应用网络信息技术, 是图书馆实行网络化、现代化的有利保证。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获取、加工、传输、储存的集结地, 其作用与日益发展的经济越来越不可分割。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传统的印刷型知识与信息载体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机制受到极大的挑战。关于图书借阅方式, 之前封闭单一的书库借阅方式将成为过去, 取而代之的是借阅合一的服务管理格局。此时, 图书馆将更注重通过互联网络和馆际互借, 建设虚拟馆藏, 馆际信息交换与合作更加频繁, 资源共享已不再是一种构想。图书馆将以其信息存储量大、传递迅速、检索简便等优势为图书馆用户提供源源不断的信息, 给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的管理发展营造最佳环境。

目前, 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已形成了中国网、中央网等大网络, 国际出口线路多达22条, 各种信息逐渐网络化, 实现资源共享。不但国内各高校、研究机构和公共图书馆之间可以互通知识信息, 而且还能与国外数据库进行信息共享, 实现跨越式共同管理知识的机制。

4 结语

总之, 在网络信息发展的大趋势下, 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 图书馆应与时俱进, 适时地调整管理方式, 以更好完成知识管理和信息传播的工作。

摘要:文章介绍了图书馆管理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知识传播的作用, 指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图书馆管理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和理念;介绍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 以及网络化与信息化下的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特征, 阐述和分析了网络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意义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图书馆,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白广思.数字图书馆计算机网络机房动力设备一体化解决方案[J].现代情报, 2005 (8) :89~91.

[2] 楼宏青.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管理和存储策略[J].图书馆论坛, 2006, 26 (6) :132~136.

[3] 沙淑欣.图书馆知识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现代情报, 2006 (11) :32~34.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3篇

1 高校文献资料管理与服务的特殊性

1.1 高校文献资料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图书、期刊杂志、各类报纸、情报文献、光盘、声像、微缩数据等多种类别。根据文献资料出版或收录的时代,文献资料又可分为古籍和现代书刊。根据语种,还可分为汉语、英语、日语、德语等不同语种的文献资料。而单单图书就可分为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医学科学等不同的类别,馆藏期刊杂志更是成百上千,数以万计。总之,各个高校图书馆在考虑本校的学科特点进行图书馆建设的同时,也同时考虑文献资料的广博性,从而形成了藏书丰富,种类多样的特点。

高校图书馆又有其特殊性。由于高校的学术性特征,图书馆的建设主要针对学校的学科特点和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展开,馆藏文献资料必然具有针对性。即使考虑文献资料的广博性,也要根据服务群体的特点进行,而非盲目建设。由于针对某一研究方向的阅读群体又是有限的,每一种馆藏文献的数量又是非常有限的,也就产生了资源的稀缺性。

1.2 图书文献资料空间分布的不规则性

由于高校文献资料种类多,数量丰富,且具有特殊性,而高校图书馆的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各个高校会采取相应的文献资料分类法,将文献资料分门别类地存放。经过近几年高校的扩张式发展,全国大多数高校大都建有新校区,有的不止一个,很多高校新旧校区之间的距离近则几公里,远则十几、几十公里甚至更远。高校图书馆必然会随着新校区的增多而逐渐增多,同一学校往往拥有两个或者更多的图书馆。同时,高校的很多院系都拥有自己的图书资料室,通过校园的数字化建设,学校图书馆和院系图书资料室相联系,使得可供借阅的文献资料会更多。网络的迅速发展,将会使未来高校图书馆之间很快实现联网,可用的文献资料将会更多。图书文献资料的这种丰富性,导致了文献资料空间分布的不规则性。

1.3 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和开放性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 (读者群体) 是特殊的群体,他们主要是学校教师和学生。随着将来高校图书馆的互联,读者群也会随之扩大,他们也多属学生或者教师。此外,高校的开放性使得更多的人员能获得高校的图书借阅服务,当然,这一部分人多属业余的研究者,也属高素质人员。

1.4 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信息资源的丰富性

高校多建有校园网络,而且网络多已经通到学生宿舍,在校园附近建有很多网吧。信息时代,学生有很多的联系、通讯和其他信息资源。出于同学之间、师生、同事之间的信任,教师、学生等都可以很方便的获取更多的信息。

2 GIS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System, GIS), 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的Roger·Tominson提出了建立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议,之后地理信息系统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一般认为,地理信息系统是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和应用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技术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它包括五个基本的技术支持模块:数据输入和检查、数据存贮和数据库管理、数据分析和处理、数据传输和显示、用户界面等。GIS作为传统科学与现代技术结合而成的一门跨学科、多方向的研究领域,它与许多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如测绘学、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卫星遥感、管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这些学科的发展为GIS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GIS作为一种专门用于管理地理空间分布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具有强大的模拟现实功能。其强大之处在于它将空间信息的处理与属性信息完美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了空间检索和分析功能。

GIS技术的主要功能为:第一,数据采集、检测与编辑功能。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采集、编辑与分析。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中数据在内容和空间上的完整性、数值逻辑一致性与正确性。第二,地理数据库的管理。通过数据处理、存储与组织,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完美的融合为一体。第三,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空间查询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许多其它自动化地理数据处理系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分析功能;空间分析是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分析和解决现实世界中与空间相关的问题,它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深化的重要标志。第四,空间可视化与空间导航。虚拟地理环境是GIS技术的应用和扩展,它以虚拟现实理念/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基于地理信息、遥感信息、以及赛博空间网络信息与移动空间信息,研究现实地理环境和赛博空间的现象与规律。借助虚拟地理环境技术,可以实现环境的虚拟可视化和虚拟漫游,使得人们对需要了解而一时难进入的空间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 GIS介入高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3.1 图书馆建设的需要

在传统的图书、期刊利用率方面,遵循著名的二八原则,即图书馆全部馆藏中大约有20%是常用书,能满足读者80%的需求,其余不常用的馆藏只能满足读者20%的需求。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利用也存在着这样的规律性,那么,一方面如何更为充分地利用常用的文献资源;另一方面,如何使得读者能够方便地查阅到不经常使用的闲置文献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建设与使用追求的目标。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在图书采访、编目、流通、借阅、期刊管理、文献查询、馆长办公等方面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网络化,给高校师生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侧重于管理,它向读者提供基本的馆藏信息、有关文献的基本信息。现在,突出体现高校图书馆开放程度的形式,诸如读者自助式服务、图书馆面向本校之外的阅读群体、高校和研究所之间的图书文献借阅等,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而在图书馆馆藏图书的借阅更多的是读者自助式服务。

与此同时,为了提高现有文献资料的使用效率,提高教师、学生使用文献资料的便捷性,高校图书馆开放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不增加人员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的前提下,图书馆吸收了部分学生参与图书管理和服务。

这样,一方面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而且服务的时间越来越长,对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的正式工作人员渐少,而且周期性地吸纳新的人员 (主要为高校学生) 参与服务。由于现有的高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缺乏空间信息,远远不能满足现有读者快捷、方便获得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为此,为现有的文献资料添加空间信息,增大读者获得有关信息的可能性,也成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发展的需求,GIS的介入则可以满足这种需求。

3.2 读者本身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读者对于知识的需求日趋增多,对图书馆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但是,面对浩瀚如海、种类繁多、不规则分布的文献资料,加上对于分类规则的理解不充分,往往会增加读者对获得相应文献的难度。同时,基于文献资料的专业性导致的相对稀缺性(即同一种文献资料的数量非常有限),读者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文献资料的查找上,而且经常会空手而归。为此,读者需要能够快速地获得文献资料的空间信息,以便能够快速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料。

4 GIS在高校图书馆里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4.1 建立高校文献资料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主要存储的是描述图书资料等所处位置或区域等的空间信息,它可以帮助读者快速地定位、比较、获取和使用图书资料。建立高校所有文献资料的空间信息库,包括它确切的空间位置,要详细到具体的校区、图书馆楼号、楼层、书架的排数、书架的层数等,甚至更为详细(如表1所示)。如果是分布在某一学院资料室,还要标明学院资料所在的楼层、房间、图书架号、图书架层数,当然可以更为详细。考虑到未来各个高校图书馆联网已成为必然,建立各个高校具体的空间位置数据库,并和相应的电子地图关联,以便能够帮助读者方便地找到目的学校。再者,考虑到很多高校比较大,可以建立各个院系资料室的空间位置数据库,然后再和各个学校的电子地图相关联,读者就能够很快地确定并到达自己的目的地。如果更进一步,还可以画出学校图书馆、各个院系资料室的电子地图、各个书架的位置图,并在书架上给出每一本书的位置编号,这一位置编号和书的编号相关联。这样,读者就可以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料。

4.2 建立高校文献资料的属性数据库

在建立了文献资料的空间数据库之后,进一步建立它的属性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给读者以更全面的资料使他们了解哪种文献是他所需要的,并在空间信息库的帮助下找到它。图书文献资料的属性主要包括它的作者 (最好有作者情况的详细说明) 、出版社、出版时间,书刊资料的分类、编码和读者ID (读者借书证号码) ,更为重要的要加上它的文献摘要、说明、前言等,如果是图书甚至可以加上它的章节目录。总之,尽可能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关于文献资料的属性信息。

4.3 建立图书文献资料的关系数据库

由于图书馆的空间信息是以区域为单位的,需利用关系数据库把空间信息与属性数据库通过一定的标识码连接起来。将属性数据放在关系数据库中,可有效地利用关系数据库已相当成熟的功能,并利用ASP的内建对象与数据库连接实现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双向查询。在文献资料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中,图书名称看似是唯一的,实际上一个图书名称可能会有几本书,并不是唯一的。而图书编码则是真正的唯一,故选择图书编码作为两个数据库的关联字段。当然,考虑到未来各个高校图书馆的联网,图书编码的设计也要有所区别。

4.4 建立高校GIS读者数据库

如果读者需要的文献资料不在馆,很多读者就想知道借阅它的读者的相关信息,包括确切的空间信息,建立读者的信息数据库实属必要,主要是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

现在高校属性数据库的主要信息包括读者的借书证号码(读者ID号)、姓名、所在学院。由于高校读者群体的特殊性,相关借阅者的确切空间信息(空间数据库)应该包括读者所在的院系、校区、宿舍楼,乃至具体的房间等空间信息,还可以包括借阅者的其他属性信息,比如联系电话。读者的这些较为详细的信息本已存在,只要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即可使用。分别在读者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中加上读者的学生证号码,属性库和空间库通过标识码——学生证号码进行关联,当然,初期的数据库中属性库和空间库可以不分开。考虑到读者的很多信息涉及到个人隐私,获得这些信息需要经过实名注册等身份认证之后方可。

4.5 文献资料数据库和读者数据库的关联

在读者查阅文献资料时,文献资料数据库和读者数据库没有关系。当读者需要知道借阅者的信息时,通过点击文献资料数据库中的读者ID (读者的借书证号) ,实现文献资料数据库和读者数据库的关联,获得借阅者的相应信息。

5 结语

高校采用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中,关于文献资料和借阅者的空间信息少之又少,这不仅不利于发挥文献资料的使用效率,更不便于读者的借阅,难以体现高校图书馆以人为本的理念。基于此,论文以GIS技术及其理念为支撑,探讨了具有GIS特色的高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随着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互联互通、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趋势的加强,GIS在高校图书馆中发挥的作用会越来越大,高效化、人性化、可视化的高校图书地理信息系统将会在更多的高校得以实施。

摘要:根据高校文献资料管理与服务的特殊性, 以GIS技术为依托, 在现有高校文献资料数据库的基础之上, 建立了高校文献资料的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及其关系数据库。同时建立包括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在内的读者数据库, 文献资料数据库和读者数据库通过标识码——读者ID关联, 最终建立包含诸多空间信息的新型高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关键词:GIS,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

参考文献

[1] 黎明, 但旺.国外图书馆GIS服务及其启示[J].图书馆学研究, 2008, 10:77~79.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4篇

1 我省教学参考信息系统总体建设方案介绍

1.1 总体思路

由课题组统一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 并负责协调各参建馆的安装和调试。软件遵从与CALIS教学参考信息系统标准与规范, 结合四川高校的实际情况, 建立四川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系统建设标准与规范。

1.2 技术路线和标准

遵循“OAI-PMH”机制[2], 使用自动收集技术, 采集分散于各参建馆环境下的元数据。

1.3 服务范围

重点服务四川省所属高校及教育部门的教师、学生、科研人员以及管理人员, 经过系统建设和规划, 项目可考虑与C A L I S相关项目的数据交换和扩展服务。

1.4 数据类型

主要包括:各成员馆所属高校的课程信息;课程主要教师信息;课程教材信息;课程教学参考书信息;其他课件信息。

2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工作

前期, 我馆与学校教务处及校内各学院联系, 收集了我校本专科课程教学大纲、学科建设及教师教学信息[4]。我馆教学参考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工作包括:教学参考信息系统软件建设;项目中心网站建设;教学参考信息系统服务与维护模式建设;教学参考信息系统系统管理员培训;教学参考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录入。

3 对系统建设过程中有待完善问题的思考

3.1 数据收集

在系统平台搭建好之后, 我馆与学校教务处及校内学院联系收集了个学科教学大纲、学科建设及教师教学信息, 然而在数据录入过程中我们发现, 部分教学大纲中涉及的教材和教参由任课老师自编, 很多教学任务信息较老, 一些新建学科甚至没有任课记录, 这些对系统建设的完整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2 数据录入

相对于系统的后台和界面, 使用者更主要关注的是实体内容, 即系统内查询到的各学校院系部门、学科的设立和教师、教参信息等, 因此在系统建设过程中, 学校院系学科的设立以及数据的录入和采集非常重要, 然而在录入过程中, 我们发现每个人录入的数据以及查找的教参信息来源都不尽相同, 因此就造成了数据格式和内容的差异, 给使用者查找和利用系统资源带来混乱。

对于这个问题, 图书馆课题组负责人应该经常组织课题参与建设者集中讨论, 相互交流经验和方法, 尽可能的统一格式, 使得系统建设的更加完美和规范。

3.3 数据交割

在数据录入后期时, 本馆服务器内教参系统的数据交割打包发送给中心服务器, 中心方收到数据后, 却无法打开和使用, 统一设计的系统和软件的不兼容问题造成了我校图书馆系统建设完成时间延迟, 给使用方带来不便, 因此, 建议课题建设初期做好系统测试, 避免系统建设后期的数据上传和交割出现问题, 给系统资源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4 系统建设工作的扩展和延伸

教学参考资源其实包括很多类型, 如图书期刊 (含电子形式) 、课程讲义教案、课件、作业、试题以及网络学科导航等[3,5]。目前, 我馆建设的教参系统内教参类型仅含纸质图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因此, 对于使用者来说, 他们所见到的是一个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参系统。而且, 对于拥有十几个各类中外文全文或摘要数据库、专题特色库, 以及学位论文、学科导航系统等教学参考补充资源系统的本馆来说, 显然这些丰富的资源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另外, 目前我校教参系统还没有涉及到研究生, 只针对本专科生, 随着学校研究生规模的发展和扩大, 相信在教参系统内增加研究生课程的教参版块将势在必行。因此, 高校教学参考系统维护、扩展和延伸等后期建设工作还需要更多人力和资源的投入。

5 结语

教学参考信息资源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 也是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学术资源保障的重要部门, 应该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参考资源服务。尽管系统建设还有很多有待改善和加强的地方, 但是, 通过不断的积累经验, 实现我省高校教学参考信息的共建、共知和共享的目标将会越来越近。

摘要:简要介绍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系统总体建设方案和系统的建设开展情况, 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系统后期拓展工作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系统建设,文献保障

参考文献

[1] 任磊.高校教学参考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7 (150) :73~76.

[2] 姚乐野.四川省高校教学参考资源系统建设方案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7, 3 (157) :6~9.

[3] 杨小琴.基于TPI的教学参考信息系统研究[J].现代情报, 2007, 9 (9) :165~166.

[4] 徐淑娟.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系统服务模式新探[J].现代情报, 2006, 4 (4) :118~120.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5篇

[摘要]新课改下的中学图书馆开展参考咨询服务不仅可行,而且非常重要。广东实验中学图书馆为成为师生们教与学的参谋做出了尝试。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广东实验中学

参考咨询服务是体现图书馆核心价值、展现图书馆员情报知识的重要工作,已为大多数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所重视。随着中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改革,“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和各种课题研究深入到广大普通中学。中学师生们在繁重的学习和高考压力下急需获取课本和教参以外的知识,中学图书馆不仅为教师教学、科研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也为时间紧迫的中学生扩大知识面、进行信息技能培训提供了支持,还为领导层提供教学管理、学校建设等跟踪服务,因此,在普通中学开展参考咨询服务显得极其重要。

1中学图书馆开展的参考咨询服务的特点

1.1 服务对象固定

中学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对象相对固定,就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学校领导有分管教学的、科技的、德育的、党团的、基建的,等等;教师可分为文科教师、理科教师、主课教师,科技竞赛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德育辅导教师,必修课教师、选修课教师、校本课程教师、研究性学习导师等;学生可分为初中生、高中生,文科生、理科生等[1]。图书馆可根据固定的服务对象分门别类,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服务对象的固定,使人力资源有限的中学图书馆提供参考咨询服务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1.2 服务方式灵活

1.2.1 面谈式的服务方式。由于中学师生在校时间长,所以他们常常可以利用课间或放学的时间到图书馆,与图书馆员进行深度的交流,清晰地表达他们的信息需求和使用目标,图书馆员也可根据师生们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

1.2.2 网上非实时服务方式[2]。师生们可通过Email和专门的表单,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需要查找信息的描述、回复时间等发给图书馆员,图书馆员在一定时间内将查找到的资源用Email反馈给读者。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课余时间较少的学生们。

1.2.3 网上实时服务方式[2]。师生们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如:QQ、MSN、TOMSkype等进行实时的咨询、沟通、对话,图书馆员利用这些软件可以浏览师生们的浏览器,进行远程控制,直观地演示检索过程, 使师生们既获得所需信息又掌握了检索的技巧。这种方式适合时间安排相对自由的教师。

2中学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实现

2.1 引起领导的重视,争取学校的支持

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中学图书馆广泛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的关键。学校领导肩负学校教学、德育、科技竞赛、建设等各个方面健康发展的重任,图书馆应定期主动地为各个部门的领导提供相关的资料,为学校的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图书馆提供的领导决策服务、校园建设建议、规章制度完善建议等,可减轻相关部门搜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工作量。当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工作能支持领导们的工作时,就会引起他们的重视,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地位,为图书馆争取到资源、资金的支持,便于进一步开展参考咨询服务。

2.2 广泛宣传,引导师生们了解、利用咨询服务

让师生们了解参考咨询服务的内容是图书馆开展该项服务的前提。图书馆馆员应分析普通中学师生对参考咨询服务需求的特点,不断地完善馆藏。根据教师的教学特点,建立教材、教参、试卷、课件等特色馆藏;根据学生的探究型学习需求,建立研究性学习特色馆藏;根据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期刊数据库。当图书馆提供的参考咨询服务能够解决师生们的问题、减轻他们的教与学的负担时,他们自然会喜欢来图书馆利用这一服务。

图书馆还可以通过校园邮件向每个师生发送邮件和短信;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海报向师生们详细地介绍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的项目;通过班主任向各班同学专门讲解该服务;通过教师业务学习由图书馆员向教师讲解该服务。这样,使全校师生都能够了解并充分利用这一服务。

2.3 想方设法实施参考咨询服务

2.3.1 实现图书馆的网络化管理。图书馆的网络化管理是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的物质基础。图书馆应购买文献资源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本馆的纸质、音像、电子文献;图书馆应建立本馆的网页,供师生们查阅本馆资源;图书馆馆员应能够链接互联网,在网络上为师生们查找所需资源并及时发送给他们。

2.3.2完善图书馆馆藏配备和主动加入共享成员馆队伍。图书馆应根据本校师生的信息需求特点,不断地完善馆藏配备。然而由于中学图书馆经费有限,不可能靠一校之力建立一个“大而全”的馆藏。因此,中学图书馆要积极主动地促成并加入共享成员馆队伍中。在保证本校师生80%的需求的前提下,与各共享成员馆统一协调,分别建立不重复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特色馆藏,联合购买期刊数据库,分享开发的网络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资金和人力资源,保证参考咨询信息的质量。

2.3.3 参考咨询服务日常工作化[3]。由于中学图书馆管理员人数不多,不可能专门成立一个参考咨询部。参考咨询工作可由馆长领头,根据各管理员的特长分配不同的参考咨询任务。相对简单的咨询可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复杂的咨询(如领导决策、课题跟踪等)可以采取多对一的方式,每个管理员根据自己的特长负责数据库、书目、报刊、网络信息等信息源的查找工作。

图书馆应开设文献检索课程,介绍图书馆馆藏、功能,提高师生的信息检索技能;在图书馆的主页建立常见问题解答服务,指导学生查找藏书、数据库,解决读者们遇到的一般性问题;建立导航库,根据本校的教育特色和科研特点,在网上搜集大量的信息资源并整理、分析、提炼;提供网上实时、非实时参考咨询服务,每天应定时浏览Email和查看QQ、MSN等网络聊天工具,及时为读者提供解决方案;主动为领导和教师提供决策和课题跟踪服务,每天查看相关报纸、网络,定期向领导和教师发送相关的、最新的信息资源。

3广东实验中学图书馆开展一系列参考咨询服务

3.1 开设文献检索课程

自2006年以来,广东实验中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每学年初始,利用自习课、暂停的艺术课为高一20个班、初一12个班的新生开设《新生入馆培训》课,向学生介绍我馆的馆藏、各个库室的功能和开放时间,简单讲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用法、查找藏书的技巧、使用系统续借和预约等。培训后的学生利用图书馆的意识明显加强,到馆率明显增加(如表1),图书错架的情况明显减少。2006年,我馆采取在电子阅览室上课后参观图书馆各库室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了解本校丰富的馆藏资源。这样做,吸引了他们的兴趣,效果较好,但电子阅览室没有投影仪、黑板,老师需要控制学生的电脑界面来上课的方式,增加了上课的难度。当时的图书馆只有3个老师,一天上4、5节课,比较吃力。2007年采取两个班在阶梯室上课的方式,虽然改善了上课的环境,但100多个同学同时上课、参观,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效果明显下降。2008年至今,由于图书馆教师人手增至6个,我馆采取先到各班上课,再参观图书馆的方式,效果很好。今后,我馆将在这一模式上增加请高二的图书义务管理员作为小导游的做法,带领新生参观图书馆。

利用新课改的契机,我馆于2005年开始开设了校本课程——信息检索课,为选修学生详细讲授手工检索工具、网络检索工具、检索的方法和途径。一部分选修课学生还被吸纳为图书馆义务管理员。

3.2 为师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参考咨询服务

自2005年始,我馆老师应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备课长的要求,为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文献检索”讲座。通过案例向同学们展示查找资料的重要性,根据各种资料的特点,深入浅出地介绍一般图书、工具书、报刊、数据库、电子图书、网页的查找技巧,为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奠定了基础。

我校每周三第八节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我馆在这一节课开放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书库,供师生们咨询和使用。

3.3 为学校和教师的课题提供参考咨询服务

我校作为广东省的重点中学,在“十一五”期间,承担了4项国家级课题、3项国家级子课题、16项省级课题、10余项市级课题,25项校级课题。我馆作为学校的信息中心,已拥有6位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有义务、有能力为学校和教师的课题提供跟踪、咨询服务。 我馆主动为教学处的省级课题研究项目“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评价与考试研究”提供了相关的书目和中国期刊网上的相关论文摘要;为省级课题研究项目“无线电测向运动发展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研究”完成了文献综述的撰写工作;参与了校本课程撰写的子课题,编写研究性学习中“信息检索”部分章节;为教师的课题“基于Web2.0的教育优质资源拓展研究”撰写了文献综述;为帮助教师撰写体育教学论文,从期刊网搜索并下载相关参考论文。

3.4 为教师的备课提供参考咨询服务

教师上课需要准备大量的信息和图片,这增加了年龄较大、计算机操作相对薄弱的老师的备课难度。当这些老师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我馆馆员都能主动为他们解决问题。如,通过查找网络上的电子书,快速地为语文教师查找《二十五史》(共十二卷)中的一个情节;通过查找中国期刊网,为语文老师查找关于《庄子》中“气”的内容;为医务室教师查找并下载了大量关于“药品的安全”“体育运动会的常见医疗安全”的图片,协助其完成了课件制作。

3.5非实时的参考咨询服务

当教师们通过我馆在教师资料室设置的“心水推荐”和校园邮箱向图书馆推荐书目、提出建议时,我馆馆员能通过邮箱及时回复教师,并通过图书馆主页、校讯通、邮件等方式向教师定期推荐新书书目、购书方式、购书时间和注意事项等。我馆书库设有“大家来写一写”栏目,包括“心水版”和“吐槽版”,学生可将推荐购买的书目、对图书馆的咨询和交流张贴在相应的版块上,馆员每天整理这些栏目,及时给学生回复。学生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微博“广东实验中学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最新动向,和图书馆教师进行交流。

4结语

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的“技术活”,是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员核心价值的重要体现,在具备馆藏和人力资源的图书馆可以并应该积极开展。我馆的参考咨询服务刚刚起步,服务深度需继续加强,服务项目还需继续扩展,开展更多的课题跟踪服务,以打开决策领导服务和实时参考咨询服务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章晴霞.中学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模式初探[J].教育管理,2009(5):160—161.

[2] 贾玉英.网络时代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拓展[J].情报探索,2005(7):113—115.

[3] 洪利标.新课程环境下中学图书馆的参考咨询服务[J].图书馆论坛,2006(5):216—218,215.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范文第6篇

1整体性原理

整体性是指系统诸要素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它是系统最本质的属性。系统整体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有: (1) 要素和要素不可分割; (2) 系统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之和; (3) 系统整体功能具有不同于各组成部分的新功能。

系统整体性原理对图书馆管理的指导意义如下。

(1) 根据图书馆管理目标, 把管理要素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图书馆管理的目的就在于把图书馆中诸要素的功能统一起来, 使之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运动。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说, 图书馆管理就是一种协调和统一各要素的活动。

(2) 提高各要素的功能是改善图书馆系统整体功能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改善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功能应从提高其组要素的基本素质入手。具体包括采访、分编、典藏、流通等部门。这些部门的基本素质和工作状况都会影响图书馆的整体效应。因此, 必须按照图书馆整体目标的要求, 不断提高各个部门特别是关键部门或薄弱部门的功能素质, 以保证图书馆系统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

(3) 整体性原理强调系统结构是否合理。因此, 改善和提高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功能, 不仅要注重发挥每个要素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调整要素和组织形式, 建立合理的结构, 从而使图书馆系统整体功能得到优化。

2动态相关性原理

任何一个系统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有机体。而且任何一个系统的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有机关联性。它们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具有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正是由于这种相互联系, 才构成了系统发展变化的根据和条件。因此, 动态相关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有: (1) 系统内部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2) 要素与系统整体的相关性; (3) 系统与环境的相关性。

可见, 动态相关性原理是整体性原理的延续和具体化。它对图书馆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是。

2.1图书馆中任何一个要素的有效运行都与其他要素相关

一个要素发生变化经, 就会其他相关要素的相应变化。如图书馆藏书规模的扩大, 就必然会要求增加工作人员和书库空间;图书馆新馆舍的建成, 必然要求对工作人员、藏书、设备等要素重新进行布局;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的上马, 必定要求对馆员进行培训;图书馆经费的缩减, 必定会影响到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藏书建设水平等方面。如此等等, 在图书馆管理实践中, 当我们想要改变某些不合理的要素时, 必须注意考察与之相关要素的影响, 使相关要素得以相应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

2.2图书馆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不是静止的, 而是动态的

这种相互联系的动态性, 也决定了系统整体的性质和状态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样, 我们就必须把图书馆系统看作是一个动态系统, 在动态中把握其整体性, 在动态中协调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图书馆管理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把握藏书、馆员、读者、经费、设备等要素的运动变化特点,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调节和控制, 最终实现图书馆管理的最佳目标。

2.3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功能存在于图书馆与环境的相关性之中

作为一个系统的图书馆, 其功能的发挥就必然是对外部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它只有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将近, 才能其稳定性, 发挥其整体效应。如果系统与环境之间的正常关系造遭到破坏, 就会使系统的性质和整体效应受到影响甚至丧失。因此, 图书馆管理的运行必须要在考察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进行不断改善和提高。

3层次等级性原理

任何一个系统既是高一级系统的子系统, 又由低一级的子系统组成。这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就系统的层次等级性原理。

层次等级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有: (1) 层次等级结构是物质世界普遍的存在方式; (2) 不同层次等级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3) 不同层次等级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在一个辩证的统一之中。

层次等级性原理对图书馆管理的指导意义如下。

3.1合理划分图书馆管理层次, 设置组织机构

由于管理对象的复杂性和管理者能力的有限性, 所以划分管理层次和组织结构是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规模较大的图书馆来说, 合理划分管理层次, 建立等级结构, 可以削弱系统规模和管理对象的复杂性, 缓解管理对象复杂性和管理者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这就是说, 把一个较大的管理组织系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等级, 再按照层次等级进行分级管理, 可以使处在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直接联系的人数 (包括上级和下级) 大体相当, 从而使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管理对象相适应。

3.2科学地分解图书馆目标

每一个图书馆系统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基本任务、上级的指令、当前的状况、发展的需要和各种内外条件来确定自己的总体目标。然后再将总目标分解为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分目标。而图书馆系统的层次划分就成为科学地分解总目标的基础。就是说, 图书馆总体目标的分解就是按照图书馆系统层次的划分和部门的设置来具体实现的。分解到各个层次部门的的分目标要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总目标要指导分目标的完成, 从而形成前后衔接、上下贯通的目标体系。在这个目标体系中, 组织上能够层层落实、上下负责、相互保证;内容上既能明确本级系统的基本任务, 又能反映分目标和总目标的关系, 便于处理局部和整体的矛盾。在明确每一管理层次、每个部门以至每个人的目标责任的基础上, 授予相应的权力, 进而建立起目标责权体系, 使整个图书馆管理工作走上系统管理的轨道。3.3按图书馆系统的层次实施层级管理

图书馆系统中的每一层级所处的地位不同, 因而性质和功能也不同。每一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相应的管理层次, 处于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各有不同的目标责任和要求。一般来说, 同一层次各子系统的横向联系应由他们自己全权处理, 只是在相互不协调或发生矛盾时提交到上一层次的系统来解决。所以, 上一层次的任务, 一是根据本系统的目标向下一层次发出指令, 并检查监督指令执行的结果;二是解决下一层次中各子系统之间的不协调或矛盾。当每一层次的任务明确以后, 各层次的分系统都应围绕着本层次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上一层次一般不宜干预下一层次的工作, 这样就形成了目标任务明确的层级管理体系。

4有序性原理

有序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在时间和空间上按一定秩序的排列和组合, 并由此形成一定的结构从而决定着系统的功能。这就是说, 系统的有序性决定着系统结构实现系统功能的程度, 系统的有序性原理提示了系统结构和功能和关系。

系统有序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有: (1) 任

办刊宗旨

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为更好的提升本刊的信息技术全面性, 我刊现面向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科教领域管理人员、科技教育人员、各类院校的广大师生征集优秀稿件。

投稿须知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文章以2200~2700字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 等要素齐全。

3.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 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 注明图题图号。

4.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5.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 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7.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 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办刊宗旨及投稿须知

何系统都有特定的结构。结构合理, 系统的有序度高, 功能就发;反之结构不合理, 系统的有序度低, 功能就差。 (2) 系统由低级结构转变为较高级的结构, 就是趋向有序;反之, 系统由高级结构转变为较低级的结构, 就是趱无序。 (3) 只有开放性的系统, 才能维持有序结构。有序性原理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助于深入理解图书馆系统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政策。任何一个图书馆系统都应该是一种具有活力的耗散结构系统。耗散结构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外开放;二是内部要有活力。只有对外图书馆系统的开放性, 才能从外部环境中吸收负熵流, 以抵消内部的熵增, 使图书馆系统牌非平衡态或远离平衡态, 即形成图书馆系统向有序发展的外部条件。对内要有活力, 就是要图书馆系统内部的非平衡态。这是因为, 一个图书馆系统如果处于无差异的平衡状态, 就意味着其内部不存在势能差。根据耗散结构系统理论, 无势能差的平衡系统服从势能最小原则, 因而必然是一个低功能系统。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之所以要打破“平均主义”和“大锅饭”, 竞争机制, 目的就是设法增大图书馆系统内部的势能差, 形成非平衡态。

(2) 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有序度。要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有序度, 必须科学地安排图书馆系统诸要素的秩序, 使之匹配, 以减少内耗而求得统一的整体功能。为此, 主要应使以下三个方面有序:首先是目标体系有序;其次是目标实施过程有序;再次是组织系统有序。

综上所述, 系统原理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方法, 它对图书馆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任何一个层次的管理者都应该掌握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提高, 以丰富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 提高系统理论的运用水平, 促进图书馆管理的发展。

摘要:系统理论是一种具有普通指导意义的思想理论方法。用系统理论来指导图书馆管理, 能使我们从整体的、有序的、动态的、联系的和层次的观点和角度认识和把握图书馆运动的规律, 从而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管理,系统理论,系统管理

参考文献

[1] 党跃武, 谭祥金.信息管理导论[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 李松妹.现代图书馆管理概论[J].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7.

[3] 常绍舜.系统科学与管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上一篇: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范文下一篇:头脑王者题库及答案范文